第一篇:民主法治村自查报告
YW乡开展创建“民主法治村”
活动自查报告
我乡按照县委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五五”普法规划要求,“五五”普法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以增强全乡人民法律素质、增进全乡社会稳定和谐、提升全乡法治化管理水平、打造和谐法治扬嘉为目标,紧密结合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以普及法律知识和依法治理为抓手,深化法制宣传教育,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健全完善了基层民主法制制度,全力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同。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县司法局指导下,通过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在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上的持续努力,全乡基本形成了“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社会依法管理”的格局,逐步实现了政令畅通、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的新局面。
根据州、县关于“民主法治村”创建考核标准,结合我乡创建实际进行自查,自评分为83分。下面,将我乡“五五”普法及法治村创建工作情况自查如下:
一、狠抓领导重统筹,确保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有力。2007年11月,在认真总结“四五”普法工作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根据中央、省、市、区“五五”普法规划精神,结合我乡实际,认真制定了《YW乡关于制定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了领导小组。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每年年初都及时调整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充实普法工作机构人员;二是每年年初详细安排当年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结合当年的党政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三是乡党委、政府将依法治理理念贯彻到全乡各项工作中,把法治理念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四是每年都将普法工作列入对机关工作人员和村的考核内容,不断提高对普法工作的认识;五是每年年底乡政府听取乡普法办对普法工作的汇报,深入推进普法工作;六是乡人大每年安排人大代表监督检查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督促普法工作严格落实。
二、多措并举重宣教,着力提高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覆盖面。一是突出抓好国家基本法律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宣传。结合每年的“三下乡”、“12.4”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活动,开展等法律法规宣传;二是重点围绕农村实际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合伙企业法》、《劳动合同法》、《农业法》、《水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计划生育法》等法律
法规。全乡每年都利用村组干部培训会宣传调解相关法律法规、《信访条例》、《婚姻法》、《继承法》、《村民自治法》、《信访条例》、《人民调解法》等农村实用法律法规。三是以“一学三讲”为主题、“法律六进”为载体,详细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并结合实际在乡机关、村、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法制培训活动。坚持创新普法形式,做到多途径普法。以青少年为重点普法对象,与镇内中、小学校积极协作,全面推行依法治校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制度,大力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工作。乡普法办累计组织或参与学校法制讲座或培训10余次,积极指导学校争创“民主示范校”;乡普法办组织宣讲队多次深入到村为村民讲解法律法规,解答法律疑问。累计参加或开展各级各类涉及法律知识培训活动20次以上。开展了两次法律知识竞赛活动,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法制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
三、增强理念重融合,着力提高全乡法治化管理水平。一是表现在依法公开上。在乡村两级均实现了党务、政务、村务公开。2007年建立群众便民服务中心,依法公开了行政审批事项,大大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表现在制度建设上。全乡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立了《机关管理办法》、《机关考核办法》、YW乡
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公示制度等规章制度,严格在授权范围内执行上级机关委托执法的事项。三是表现在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关于开展法治区创建活动的意见》上。我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实施意见、创建标准和考核细则。
四、强化宣传重创新,全力营造普法依法治理法治氛围。一是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的宣传作用,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每年的“12.4”法制宣传等活动,大力宣传和报道;二是在村设立法制学校,定期开展法律讲座。乡普法办经常组织法制宣传队到村(居)进行法制宣传和培训,就近解决群众的法律疑问;二是建立了一支普法宣传队伍,队员由各办主任组成。乡机关各领导通过会议学法等形式组织本办公室人员学习法律法规,结合农村实际,不定期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法治理念宣传教育不够,仍有待增强。农村群众法律知识基础底子薄,依然需要持续的法制宣传教育。
二是依法行政水平总体不高,仍有待提高。乡政府工作人员、村委会干部群众法律水平参差不齐,常规法律法规教育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需要更进一步地进行深入宣教。
三是普法宣传教育阵地数量不多,仍有待增加。虽然乡机关、村委会均有法制宣传阵地,但数量上依然不能满足普法宣传需要,需要增加和拓展更多的宣传教育阵地。
第二篇:民主法治村
“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总结
在村两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综治办的指导下,我村按照《关于进一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全面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的创建活动,村民委员会把这项工作作为“民主法治”创建活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各种措施,找准工作亮点,突出“民主法治村”的典型示范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建设,落实创建责任制
村里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办公室,调整充实了治保委、调解委、普法小组、帮教小组和巡逻队等组织,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对创建人物进行了详细分工,把各项任务分解到人,落实了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每月召开一次创建工作例会,总结上月全村综合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安全因素,研究改进措施和下月工作计划。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行创建规范化管理。先后制定完善了《民主法治村创建标准》、《治保委员会工作制度》、《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而且全部上墙。建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议记录簿》、《治安情况记录簿》等簿册,并制定了一系列考核奖惩措施。村里还结合实际情况,成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小组,建立了社会热点问题预警机制,形成了健全的人民调解工作网络,坚持每月认真排查1次,每月10日左右向街道综治办报告排查调处情况。对各种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解决,避免了矛盾激化。
三、加强队伍建设,形成全民创建格局。一是加强群防群治队伍
第三篇:民主法治村
一直以来,我村不断规范民主管理制度,合法产生村民自治章程及村规民约,同时在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决策等方面都切实做到按制度按规章办事。定期召开村民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此类会议,对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切实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和决策责任追求制度。在财务方面,实行定期审计和定期公开,确保村民对村社财政情况的知晓度。对于村干部的管理,实行民主评议。采取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及法制教育,切实提高村民知法守法意识。有效利用图书角加强对广大民众的法制教育,设立法制宣传组,保证法律宣传教育在群众当中的覆盖率。积极配合江南街道派出所做好农村安保工作,设立了专门的治安巡逻队,确保我村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先后荣获“先进党组织”、“兴林富民示范村”、“青少年之家”、“金华市反邪教先进单位”、“金华市文化示范村”等荣誉。
第四篇:民主法治村建设
坚持依法治村、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记xx镇xx村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
一、村情基本概况
xx村地处xx镇西部山区,村委会所在地海拔1800米,为典型的半山区。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辖区面积14.36平方公里,有411户1647人,男女劳动力1029人,劳动力输出350人。“两委”成员9人,党员41人,村民代表28人,各配套组织齐全。截止2009年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0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66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2万元,有固定资产25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活动,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村内道路硬化工程扎实推进,交通状况显著改善。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441人,参合率89.5%;享受低保95人。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3335平方米,拥有教师7人,在校学生185人,距离xx中学9公里。目前整个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56人,其中小学生185人,中学生71人。
二、创建措施
2010年,我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司法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村民的法律意识和参与“四民主”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村干部依法治村水平得到了提高,确保法律法规在我村的实施,努力促进我村稳定和经济发展。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深刻开展民主法治村的创建工作 首先,成立了以村党支书李有清为组长,村主任杨顺文为副组长的郎等村民主法治示范村领导小组,把依法治村工作列入村两委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领导。其次是制订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实施方案和责任制,在村、组、户之间建立共创民主法治示范村网络,村干包片、包组,组干包户,形成了共创共建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强依法治村的其他配套组织建设,即抓好村综治工作办、治保会、调解委、帮教小组、治安联防队建设,加强其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保证依法治村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明确思路,把握重点,扎实开展“民主法治村”的创建工作
1、抓普法教育,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在普法的内容上,着眼于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其次,在普法的形式上,对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采取组织集中学习培训的方法进行;对普通村民则可由村干部带动学法,向村民宣讲法律知识,并利用广播、宣传栏、印发法制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形象化的法制宣传教育,使普法教育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再次,落实相关的普法教育保障措施,建立村干部定期学法制度,建立固定的普法教育场所,如村民法制学校,设置固定的法制宣传栏,确保了一定的普法经费投入等。
2、抓建章立制,促进农村基层组织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建章立制是创建民主法治村的核心环节,建章立制的中心是“四个民主”、“三个公开”。在创建过程中,着重围绕“四个民主”、“三个公开”,抓好制度建设:一是民主选举制度。健全党支部、村委会按期换届选举制度,确保选举严格依法定程序进行,保障党员、村民的民主权利;二是民主决策制度。普遍建立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三级决策机制,重大决策先由村党支部、村委会和党员大会讨论,再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决定,让群众参与村务的决策;三是民主管理制度。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做到内容上合法,程序上依法,成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小宪法”;四是民主监督制度。建立村民主监督小组或村务监督小组,全面实行村务、财务和公共事务公开制度,建立党支部、村委会报告工作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财务管理、财务审计制度,征地带劳、土地流转等重大事项民主讨论、决策、公开制度等一系列民主监督制度。
3、抓综合治理,维护我村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开展创建民主法治村活动中,针对我村存在的如土地承包及流转,征地拆迁,等影响正常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予以妥善解决,努力为群众办实事。首先,深入开展民间纠纷和不安定因素的排查调处工作,防止“民转刑”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其次,坚持标本兼治,强化管理。加强村级治保调解组织建设,选配好治保、调委主任及成员,落实群防群治的责任制,使家家户户都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工作和责任,做到“一般矛盾不出村”,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以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确保不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让群众有一个安全感。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的有效实施
1、高度重视,齐抓共管。把开展民主法治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强领导,深入宣传发动,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2、精心组织,加强指导。民主法治村的创建活动是融政治文明、社会管理、经济发展于一体,涵盖于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为此,我村制订切实可行的创建民主法治村工作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抓好落实。
3、强化组织建设,形成创建工作合力。为达到创建民主法治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一是明确职责,理顺关系。村党支部对创建民主法治村工作负有领导责任。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要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创建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大力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二是要切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自身建设,包括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其治保调解组织、团支部、妇代会、民兵等组织的建设,健全工作制度,调整充实力量,努力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村委会为依托,共青团为助手,治保调解、妇代会、民兵等组织相互配合、协调高效的工作合力。
二、创建“民主法治村”活动取得的社会效果
(一)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改善了农村基层工作环境。通过开展“四民主,两公开”为核心内容的创建活动,农村基层民主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不仅增强了基层干部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提高了广大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而且理顺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的工作关系。既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又约束了村干部的行为,消除了干群之间的隔阂,融洽了干群关系。通过创建活动,我们村干部的威信提高了,号召力增强了,工作也比以前好做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使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得以有效地贯彻落实,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通过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加强综合治理,广大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提高,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氛围逐步形成,既享受权利又自觉履行义务的观念逐渐树立,一些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上访事件大幅减少,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广大农民群众要求生活安全的愿望得到了实现,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三)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民主法治建设为广大农民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本村村容风貌和治安况状况明显好转,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思考
通过近几年的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创建经验,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开展创建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对创建活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二是村没有积累,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工作合力不强,负责创建业务的人员工作精力不足,对创建活动资料不够完善,只负责一些面上工作,不能反映该村开展创建活动的情况等等,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切实加强领导,提高对创建活动的认识,多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将创建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加大人、财、物力投入,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推进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xx镇xx村村民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日
第五篇: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
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
经验交流材料
“四五”普法以来,司法部和民政部在2003年1月和6月分别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对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行了统一部署。市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市民政局高度重视,把创建活动作为“四五“普法和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认真拟定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市司法局全系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鲁班镇桃家寨村开展创建试点工作,全市各乡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全面展开,2003年9月,全遵义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并将我市创建活动成功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交流,“四五”普法期间,我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率达75%,茅坝官院村、鲁班镇桃家寨村已通过遵义市级检查验收并命名表彰,“五五”普法启动以来,我市继续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和示范带建设,2008年3月,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五五”普法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进行了调研检查。2008年10月,遵义市“五五”普法中期检查组又对我市民主法治村创建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验收,我市二合镇向阳村2008年获国家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已申报四个村到遵义市级命名表
彰。截目前为止,我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率已达100%,条件较好的村正向星级示范村迈进。通过近6年工作努力,村民的法律意识和参与“四民主”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农村两委干部依法治村水平得到提高,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
首先,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的民主法治示范村领导小组,把依法治村工作列入村两委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领导。其次是制订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实施方案和责任制,积极推行“三村”责任制,在村、组、户之间建立共创共建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强依法治村的其他配套组织建设,即抓好村综治办、治保办、调解委、帮教小组、治安联防队建设,加强其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保证依法治村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法律素质我们坚持抓好村民的法制教育,形成学法、知法、用法、守法,一切依法办事,争做守法公民的良好氛围。我们建立农民法制教育夜校、法制图书室、法制宣传栏,制作了永久性法制宣传标语,成立法制宣传队,在每个村民小组建立了学法中心户,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四在农家建设,平安村寨建
设,开展守法光荣评比活动。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推动民主法治
法制社会,依靠的是制度管理人。作为一个社会的最基层单位,我们在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中一直强调制度建设,只有依法建制,以制治理,才能使依法合法的原则,结合本村实际,集中绝大多数村民的利益和愿望,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了《村规民约》,为推动民主自治起到积极作用。随后又依法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依法治村规划》、《村民代表议事规则》、《村民大会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实行依法决策,民主管理,村民自治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
按照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我们在理村、治村中逐渐形成了依法治理的运行机制。一是村两委的选举、罢免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二是凡涉及本村级济、政治、文化和关系村民根本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坚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表决确定。三是坚持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民主监督,村委的财务由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对村级财务按制度定期清算,村级日常开支状况及时公布上墙,保证村民对村务、财务事前、事中、事后有效监督,实现了村干清白、群众明白的目标。
(四)依法治村,化解矛盾保稳定、促发展
一方面,我们加强了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另一方面我们强化人民调解员培训,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在林权制度改革,城乡建设征地拆迁中引发一些土地、山林纠纷,成了当前群众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为解决群众的问题,我们积极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坚持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的原则,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在所有创建村基本实现了无治安案件,无民转刑案件和恶性案件的发生,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创建“民主法治村”活动取得的社会效果
(一)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改善了农村基层工作环境。通过开展“四民主,两公开”为核心内容的创建活动,农村基层民主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不仅增强了基层干部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提高了广大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而且理顺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的工作关系。既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又约束了村干部的行为,消除了干群之间的隔阂,融洽了干群关系。不少村干部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创建活动,我们村干部的威信提高了,号召力增强了,工作也比以前好做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使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得以有效地贯彻落实,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通过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加强综合治
理,广大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提高,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氛围逐步形成,既享受权利又自觉履行义务的观念逐渐树立,一些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上访事件大幅减少,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广大农民群众要求生活安全的愿望得到了实现,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三)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民主法治建设为广大农民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所创村村风民风和治安况状况明显好转,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思考
通过近6年的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创建经验,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开展创建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有的对创建活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二是有的村没有积累,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工作合力不强,民政部门只在每三年一届村级换届选举中组织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镇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按程序进行选举,对民主法治村创建未发挥职能作用;四是人力投入不足,乡镇、村主抓计划生育工作,负责创建业务的人员工作精力不足,对创建活动资料未认真整理搜集,只负责一些面上工作,不能反映该村开展创建活动的情况等等,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切实加强领导,提高对创建活动的认识,多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将创建活动纳入地方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奖惩激励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加大人、财、物力投入,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推进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