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先锋完 小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苴力镇先锋完小学校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查情况的报告 弥渡县苴力镇人民政府: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和《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评估指标及标准》的精神和规定标准,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学校发展,加强教师培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依照按照二条底线和十项指标开展了实事求是的自查自评,现将在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苴力镇先锋村委会老新街,服务范围为14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属于农村小学,现有在校生282名,其中专任教师 18名,门卫1 名。学校始建于19 49年,至今已有 65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中积淀了丰富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近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一直把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普及义务教育奠基工程来抓通过努力,目前我校办学条件已基本适应义务教育要求,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
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学校”的创建工作确定为全校的大事之一。依据弥渡县教育局及苴力中心校相关的会议及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召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评工作动员大会,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召开了教师会,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安排部署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了全校创建工作的开展。自查中,我们依据相关指标体系,坚持边督查边指导,及时纠正学校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力保全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达标。
(二)统筹管理
我校根据省州县镇的通知的精神,制订了我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制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应的评估考核制度。
(三)教育经费
上级财政部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严格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义务教育免收教科书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平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能按时、足额发放。我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四)学校办学条件
我校2015年6月新建了厕所,2012年新建了学生食堂及学生宿舍楼,2013年3月安装了体育器材,年2014年11月粉刷了功能教学楼等。学校周边环境良好,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校充分利用墙壁标语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宣传版面等舆论工具,强势宣传,进行监督,坚持日检查,周汇总,月初评,期总评评价机制,从点滴做起,彻底实现“视线内无脏、乱、差”,促进学生行为规范,语言文明,教师敬业爱生,学校注重德育教育实施,礼仪教育特色更加明显,社会声誉逐年提高。(1)学校占地总面积5336平方米、生均19.92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423多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926平方米,生均 6.82平方米,学校教学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基本符合学校办学标准。厕所150平方米,40个蹲位,4个小便池,学校操场1800多平方米,生均6.36平方米,场地完全能满足学生生活学习活动等需要,教师人人有固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桌椅.(2)学校设有电教室一间,但是学校没有开通“班班通”,使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学校配有图书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农村远程教育播放教室(含光盘播放教室)、行政办公室各一间。图书室内,现存图书6000册,生均图书21册,仪器室、体育器材室配有自然科学、体育、数学等仪器器材设备,农村远程教育播放室配有29英寸彩电一台,DVD1台,达到模式一配备标准。办公设备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以及办公需要。
(四)、教师队伍建设
1、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名,其中大专及以上16人,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7人,二级教师6人,未定级4人。全体教师具备相应教师资格,专业结构配置基本合理。全体教职工都在教学第一线,继续教育参与率100%,这是一支业务能力强,安贫乐教,甘于奉献教师队伍,一直保持着良好工作作风,且工作成效显著,深受家长赞誉。
2、学校按规定配齐必需的行政人员。有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并结合学校以及教师实际情况,每个教师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并在实践中予以指导规范自身行为,落实自身发展规划目标同时学校制订了校本教研计划,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制度,坚持每学期至少四次全校性专题性校本培训和教研组不定期业务培训,效果明显。
3、我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坚持抓好每周例会制度的落实,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4、“比教学、访万家”工作实现全覆盖,工作形成常态化。学校校长带头参与“比教学、访万家”工作,所以领导和教师都参与教学比武活动,每名教师都能做到比教学经常化,听课、评课常态化。全体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每位教师每学期能做到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家庭至少走访一次。教师每人一个档案盒,“比访”专项档案资料齐全。
5、我校制定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师绩效考核程序规范,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五)、教育教学质量
(1)学校以“有效教学”为主题,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完善优秀教师开放课堂制度,引导教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出一批创新高效的优秀教学法和优秀课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校教务处周调阅、月检查制度落实,经常性地对全体教师备、教、改、辅等情况进行检查,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写好学情分析和教学反思。同时做好期中、期末测评工作。改进对教学秩序、坐班、教研活动的日常督查形式,提高督查效果;加强与学生的座谈,进一步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水平的意见,督促有关教师及时改进教学。
(3)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扎实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坚持组织好冬季长跑活动,切实保证学生的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由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组织,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4)学校班额控制在40人以下,没有开设重点班,特长班。学校教师不在校内、校外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形式给学生有偿补课,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家教补习班。也不强迫、诱导或暗示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指定的教辅资料。不推销课外辅导材料和报刊杂志或自行编印学习材料组织学生购买。(5)认真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本学期,学校将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教师必须上一节示范课,由本组教师听课,评课,提出改进方案,除此以外,还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课件制作比赛”,以此来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6)学校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本学年年初在校学生数 人,一年级新生全部达到规定的入学年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辍学0人,辍学率为 0%。
(7)学校一如既往地重视对学生体质的监测工作,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格健康检查,每个学生都建有健康成长档案。
(六)、关爱特殊学生群体
(1)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留守学生关爱制度,留守学生档案齐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关爱措施并落到实处。(2)学校服务范围内残疾儿童入学率为100%。
四、主要做法和体会
我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取得成绩不多,但仍显出本校特色:
1、关爱留守儿童,建立平安乐园。
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04 名,其中男生 57 名,女生 47 名,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读书,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安心在外,我校做了如下工作:一是建立了准确完整的留守儿童信息,包括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留守儿童的成长记录袋。二是定期家访和通话,向留守儿童父母汇报留守儿童在校表现,向监护人了解留守儿童在家情况。
2、加强教育信息化,均衡城乡教学资源。我校一是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学校倾斜有限资金购买相关资料、软件、图书。二是加强校本培训,把现代教学资源作为校本培训的一项主要内容,全员参与,全员培训,让每一位教师能熟悉掌握现代教学资源。三是现代教学资源进教室,更好地利用现代教学资源上好每一堂课,让农村孩子享受城里孩子同等的教学资源。
3、加强外部联系,积极争取扶持。
我校2014年9月多次向上级反映,拆除了原为D级危房的学生厕所,新建教师周转房,建起了升旗台,粉刷了老教学楼,更换了所有的旧门,绿化了校园环境,打造了两个校园文化橱窗,安装了10套体育器材。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存在问题
1、学校整体规划和布局比较合理,但学生的活动范围小了点,亟待村委会解决征用土地,扩大学生的运动场地。
2、学校配有音乐教室、美术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等,但专职教师没有,还希望上级领导给予教职教师配备。
3、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少。
4、操场达不到规定要求,学生课间活动、体育课受到限制。
今后改进措施
1、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优化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积极创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使学生享受高质优效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加强教师的合理流动,让所有的教师有紧迫感和危机感。
第二篇: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学生有差异,教师有差别,学校内部肯定存在教育不均衡的现象。缩短差距,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学校发展;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等各方面做出了种种努力,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控制办学规模,优化教育资源。
我校现有22个教学班,学生1083人。4、5、6年级班容量超过50人,1、2、3年级班容量都控制在45人以内。按学校的建设标准,我校的发展应控制在四轨,最多不超过24个教学班。
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地增加,学校的办学环境不断改善,软、硬件建设都得到了长足地发展,老百姓口碑越来越好。本学区的孩子不再到外校择校,并出现了回流现象。而不是本施教区的孩子,纷纷要求到我校入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按招生计划,严禁择校。一年级新生招生教育局为我们把关,教育科查房本和户口本;转学经学校核实确属我学区后,经局长签字方能办理学籍手续。近三年我学区学生的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我们的班容量都控制在45人以内。一年级每班学生不足40人,我们正在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严禁择校,让本学区的孩子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深化教育改革,加强薄弱学科建设。
我校按《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三级课程,特别加强薄弱学科的课程建设。课程实施的薄弱课程是校本课程,因为没有教材。难以推进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为习惯了班级授课制的教师不知道怎么指导学生实践。对这两个课程校长亲身参与,亲自上课。1.加强校本课程研究,形成学校特色。我校的校本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单周是地域文化,双周是国学。地域文化课程的上课教师是李海波、郝英红、高颖、唱晓旭、高静这些学校领导为主。国学是语文教师。选修课我们已经下放到年级和班级,出现了班级特色课程。如:四年级二班的文学社,每月要出一期校报。三年级三班的篮球特色,一年级十一以后增加的游戏课程等。选修没有到人人走班上课,是因为场地和师资所限。我们的原则是做就做好,不糊弄自己。所以,我们的校本课程成果显著。我们学校联合西港路合邹吕庄小学开发的第一本地域文化启蒙读物——《神奇美丽的秦皇岛》被秦皇岛人民政府授予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我校被确定为河北省校本课程实验校,区校本课程先进校,主抓这一课程的高静主任在市、全区校本课程现场会上分别做经验介绍。高静、李静坤讲的校本课分获市级优质课和区级优质课一等奖。参加校本课程活动展演获一等奖。高静撰写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南》获区级一等奖。
2.推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师生综合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由班主任任课,因为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由高主任何老师们一起制定了课程实施计划,共同备课,大家在探索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我校在区首届综合实践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评比中获一等奖。我们有一些典型案例不错。如:“XX,我们都是东道主”,“大家给我过六一,我为长城头一票”等活动多家报纸进行了报道。这学期我们全校推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我的校服我做主”这个活动时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其中,让每一教师会上综合实践活动课。
3.增强辅助学科师资力量,实现每个学科都有带头人。我校体育、美术、音乐、科学、品生、微机每个学科都由专职教师任课,其中美术、音乐、科学、品生等学科都有区级骨干教师。在教师配备上,考试学科与非考试学科的师资力量均衡。对于这些学科的教师我们不要求他们全面发展,但一定要有一技之长。以便发挥教师之长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
三、加强校本研究,实现资源共享。
教师之间存在知识、能力、经验等多方面的差异,如何保证学生享受校内角是资源的平等。我们首先从提高上下功夫。(1)加强师德建设,使每位教师都爱教育、爱孩子。小学教师之间知识、能力差异不大,关键是有没有爱心。我们在全体教师中树立“五种精神”: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同时评出教风楷模,使大家学有榜样。
(2)开设校园中的“百家讲坛”,提升校本培训的品质。“百家讲坛”的老师分三个层面:一是把本校老师请上讲坛,我校开展的“好书共读”、“说好普通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班主任工作经典案例”、“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等活动中赵浴红、田丽红、道盛勤、梁红梅、徐敏、李静坤、李宁、陈静、等老师纷纷走上讲坛。二是把区内的名师请上讲坛,如进校的教研员和区里的师德报告团等。三是借助外地、本地培训机构的平台,免费请来全国特级教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于永正、贾志敏、等教育界的前辈先后来学校讲课,“李守森、董耀会、王文良等市内文化的名人也来学校讲学。“校园中的百家讲坛”为老师搭建了快速提升的平台。(3)组内教研,实现资源共享。我校每个教研组长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组内教研。“示范课”、“精品课”、“研讨课”、“竞赛课”、“调研课”几乎每周都有,老师们有均等的锻炼机会。在每一节课前,组长都要带领大家一起备课,达成共识后,一起搜集资料、制作。有的组1人先讲完课后,发现了一些问题,马上进行研究,寻找新的方案,其他的老师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课越讲越好。在家长开放日中,家长赶上什么课听什么。结果老教师上课游刃有余,中青年教师各具特色,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所有的开放课都受到家长的赞誉。我们靠不断的提高赢得了家长的信任。
四、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
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受遗传因素、家庭环境、性格差异、心理因素、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方法的不同等表现出的教育成果存在较大差异。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正视差异,另一方面因材施教尽量缩小差距。即便是不能弥补,也要让每个孩子在不同方面体验到成功。
首先,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学生。备课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分层教学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梯度。其次,逐步开设选修课程,开发学生潜能。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功。
我校以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教师队伍和谐发展,学生得到差异化发展,努力办出人民满意教育。
第三篇: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小学办学条件自查报告
近年来,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职责,根据《河南省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方案(试行)》(教督导[2013]231号)和××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开展××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的通知》(上政督[2013]4号)文件精神及我校制定的督导评估工作方案,我校结合实际深入剖析,查找不足,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现就我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小学始建于2005年6月,2006年9月投入使用,是××区委、区政府为解决南部山区孩子上学难问题而建成的一所全日制低龄寄宿小学。是××区2006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同时也是××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学校整合了原上街南部山区18个行政村(其中有十个村属革命老区)的4个中心小学和7个教学点。学校的建成,整合了××区农村教育资源,对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学校占地面积56610平方米,建筑面积25884平方米,学校总投资2300余万元,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90人,教职工102人。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
教育法》,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自查情况
自四月份以来,我校加大了工作力度,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确定为全校的大事之一。依据上级相关的会议及文件精神,我校成立了相应的自查领导小组: 组长: ×××(校长)副组长: ×××(书记)成员: ××××××××××××××
学校于4月15日召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会议,细化各项指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于2013年4月15日到4月30日依据相关标准,深入展开摸底自查,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各项评估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了全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工作的开展。自查中,我校依据相关指标体系,坚持边督查边纠正学校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力保全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达标。
(一)学校设置与班额
作为××区唯一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位于××镇柏庙村,招生范围涉及周围××镇十八个行政村和××社区。服务半径约为四公里。全校六个年级,共25个班级,一至五年级每级四个班,六年级五个班,其中45人以下的有
4个班,46-50人的有16个班,51-55人的有5个班,无超大班现象。
学校于2006年建成,由规划部门统一设计,布局非常合理,学校各项功能区域分明,分为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几个大的区域。学校绿化率接近100%,环境优美。学校本着以贯彻寄宿式学校的管理思想为中心,着重生活管理,学校已初步体现“行为自动,生活自理,学习自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开辟了德育教育的新形式,已被载入河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正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学校占地面积56610平方米,规划合理,区域分明,在校生1190人,生均47.6平方米。学校围墙除西边因操场施工看台未完工之外,其它围墙坚固、完整。
(二)校舍建设
学校建筑面积25884平方米,有四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一栋综合楼,一栋餐厅,两栋学生宿舍楼,一栋教师宿舍楼等,设计布局合理。我校为全寄宿制管理,生均21.8平方米,符合国家人均面积要求。
在用普通教室25间,每间63平方米,生均1.32平方米。每间玻璃面积17.7平方米,玻地比高于1:4。教室照明采用40W荧光灯9支,另黑板处40W荧光灯2支,配有灯罩。教室地面均已硬化防滑。
学校配备教辅用房有多功能教室、计算机教室、科学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远程教育播放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等。
学校设有教学办公室4个,教务办公室1个,行政办公室1个、卫生保健室1个、财务室、总务处等。办公用房配套齐全,设施基本到位。
教学楼及办公楼每层都有男女厕所,师生分开。教学楼每个厕所有5个蹲位,共有男女坑位各75个,男生636人,高于1:9,女生554人,高于1:8。寝室有男女坑位各50个,男生高于1:13,女生高于1:11。学校厕所平时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干净整洁,地面硬化防滑,有防雨设施。
学校有男女宿舍各一栋,总面积7996平方米,生均6.72平方米。一人一床,每一层都有生活老师专门负责管理,宿舍内整洁有序。
学生食堂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设施符合卫生标准。距污染源25米以上,建筑面积3256平方米,生均2.7平方米。“三”证齐全。
(三)设备设施和场地
现有图书32225册,生均27.1册,每年都有一定的新书入册,复本率一般不超过20册。
数学、科学仪器达到《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第二种配备方案,有详细的仪器登记目录以及日常借阅登记记录。
学校有专门的计算机教室两个,共有计算机110台,且计算机教室设施齐全,能够按质按量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全校25个班级都已于2010年实现班班通,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开辟了新的教学模式。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设备正常使用。
音美器材达到教育部教体艺„2002‟11号文件规定的二类标准,有详细的仪器登记目录以及日常借阅登记记录。
体育器材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规定的农村13个以上班级标准。
学校2012年新建有国家标准的环形400米运动场,铺设塑胶,有标准六道的100米直道。有四个标准的篮球场地。
(四)教师和经费
学校现有教师102人,全部在编,其中专任教师83人,语文和数学教师各25名,英语教师9名,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各4名,科学、思品、艺术、信息、劳动技术及其它各2名。教师全部具有达标学历,其中高学历教师98人,占总人数的96%。校长柴有成具有本科学历,有校长培训合格证。2010年以来,学校共补充新教师9人,两人为专科学历,7人为本科学历。
教师工资按时并按标准足额发放;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到位,2012年生均500元;公用经费使用严格按财政局要求,支出合理,不挪作他用。
(五)、质量与管理
学校严格按《河南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要求,坚持办学方向,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为10个小时,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生的课业负担合理。我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各年级学生成绩及格率达到国家要求,毕业生全科合格率达到规定标准。五年巩固率100%,年辍学率为0,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99.5%。2006年建校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学校特色
1、“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我们学校地处革命老区,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把红色基因世代相传。为此,把“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作为学生德育教育新途径,通过“唱红歌、读红书、走红路”等有效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革命老区的光荣历史,体验中国革命的艰辛,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和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号召少先队员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
统,树立远大理想,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一切力量。
2、“行为自动、生活自理、课堂自主”管理。行为自动主要表现在养成教育上,教育他们平时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自理主要体现寄宿制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上,会穿衣、叠被……自己学会照顾自己。课堂自主是新课程理念下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还学生于自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学生的幸福程度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带给教师严峻的挑战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提升动力和发展机遇。自主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研究成果必定会对我校构建全新的道德课堂提供帮助,必定提升我校教师对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理解。
三、存在问题
经过学校办学条件评估自查小组的认真摸底对照,查出的校内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如下:
1、由于师资力量不限,造成部分班级班额超过45人,但都在55人以下。
2、学校西边操场看台尚未完工,西边围墙缺失,现用临时铁丝网围墙,北边围墙较低,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体音美器材不够完整,有一定的缺失。
4、我校为农村低龄寄宿制小学,孩子年龄小,一周生活全在学校,增加了学校教师的工作量,早出晚归,但较其
他学校在并不能收入上充分体现出来老师的工作量,老师的工作热情不高。增加了学校的经费投入,一年下来水电费就占到学校经费的近五分之二,影响了学校的正常发展。也分散了学校的教学管理精力,造成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困难。
5、图书册数虽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质量不高。
四、整改措施
1、强化教学管理,特别是对后进生的管理,学校每次对教学质量的测评都十分重视对后进生的观测,虽班额较大,但保证学生的均衡发展。
2、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督促操场看台的早日施工,并对学校北部围墙加高处理,尽快消除安全隐患。
3、对于排查出的仪器缺失情况登记造册,上报教体局,学校能够投入经费自行解决的,力争早日进行补充完善,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4、学校深入研究,制定合理的教师分工体系,在保证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外,尽量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另外与上级进行沟通,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的生活补助,逐步提高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转变学校工作重点,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加大学校的节水节电力度,对学校的公用经费支出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合理支出,将主要资金用于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5、上报上级相关部门,争取新购一批图书。拓宽渠道,发掘潜力,号召师生捐助一部分图书。以替代质量不达标的图书,提高图书质量。
我校将努力完善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整改,不断规范办学行为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上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联系邮箱: ××××××××××
2013
××××小学 年4月27日
第四篇:金江完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古城区金江完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自查报告
近几年来,我校在古城区教育局、金江中心校的领导下,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办学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认定,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1]157号)《云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和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古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古政办[2013]27号)文件精神进行了全面自查。我校结合实际深入剖析,查找不足,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现就我校有关迎评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金江完小位于金江乡东北端,与永胜县顺州乡隔江相望。金江完小原址在邑马珍村,创建于1928年,当时为私塾,1938年改称为“保国民学校”。1949年后改称“邑马珍初级小学”。土改后,学校建成当时乡内唯一完小——“你罗完全小学”。1954年迁入邑马庙祠“文昌宫”,几经扩建,初具规模。文革时期曾增设初中,1978年改为五年制完小。1980年,学校建为金江公社中心完小,成为乡内规模最大的学校。1984年体制改革,中心校迁至政府机关所在地——产构。学校改为金江完小。保留一至四年级。1996年“2.3”大地震,使校园毁于一旦,在各级部门的关怀支持下,金江争取到世界银行贷款,重建校园。根据规划,新学校合并金江村三所学校,校址迁至河北村,更名为“金江完小”。2012年6月,因龙开口水电站建设搬迁至邑马珍村。学校生源主要是金江村委会的适龄儿童,还招收普勤村的五、六年级,江边村的部分五、六年级学生。
现有在校生49名,其中专任教师8名。近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学校一直把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普及义务教育奠基工程来抓,通过努力,目前我校办学条件达到义务教育要求,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自查情况
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学校”的创建工作确定为全校的大事之一。依据古城区教育局相关的会议及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召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评工作动员大会,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召开了教师会,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安排部署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了全校创建工作的开展。自查中,我们依据相关指标体系,坚持边督查边指导,及时纠正学校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力保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达标。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标情况
(一)统筹管理
我校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1]157号)、《云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和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古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古政办[2013]27号)文件精神进行了全面自查。制订了我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制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应的评估考核制度。
(二)教育经费
上级财政部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严格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义务教育免收教科书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平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工资能按时、足额发放。我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三)学校办学条件
自2012年6月搬入新学校以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硬件设施在全乡也是一流的。学校周边环境良好,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充分利用墙壁标语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宣传版面等舆论工具,强势宣传,进行监督,坚持日检查,周汇总的制度,从点滴做起,彻底实现“视线内无脏、乱、差”,促进学生行为规范,语言文明,教师敬业爱生,学校注重德育教育实施,礼仪教育特色更加明显,社会声誉逐年提高。
(1)学校占地总面积17595平方米、生均359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8750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2894平方米,生均59平方米,学校教学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符合学校办学标准。学校有厕所135平方米,有篮球场420平方米,有体育游戏场地100平方米以及乒乓球桌等,场地完全能满足学生生活、学习、活动等需要,教师有固定办公室和办公桌椅。
(2)学校设有多媒体教室一间,有电脑27台,教师机1台,但是这些电脑由于配置年限较早(原金江中学遗留),现急需更新。
(3)学校配有图书室、实验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广播室、办公室、音美室各一间。图书室内,现存图书2080册,生均图书42册,实验仪器室、体育器材室配有自然科学、体育、数学等仪器器材设备。办公设备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以及办公需要。
(四)、教师队伍建设
1、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名,其中大学本科学历5名,专科学历2名,高中学历1名,中级职称2名,全体教师具备相应教师资格,专业结构配置基本合理。全体教职工都在教学第一线,继续教育参与率100%,这是一支业务能力强,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教师队伍,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工作作风,工作成效显著,深受家长赞誉。
2、学校按规定配齐必需的行政、教辅和工勤人员。有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并结合学校以及教师实际情况,每个教师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并在实践中予以指导规范自身行为,落实自身发展规划目标同时学校制订了校本教研计划,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制度,坚持每学期至少两次全校性专题性校本培训和教研组不定期业务培训,效果明显。
3、我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坚持抓好每周升降旗制度的落实,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4、我校制定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师绩效考核程序规范,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五)、教育教学质量
(1)学校以“有效教学”为主题,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完善优秀教师开放课堂制度,引导教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出一批创新高效的优秀教学法和优秀课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校实行月检查制度落实,经常性地对全体教师备、教、改、辅等情况进行检查,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写好学情分析和教学反思。同时做好期中、期末测评工作。加强与学生的座谈,进一步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水平的意见,督促有关教师及时改进教学。
(3)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扎实开展课外活动课程落实,坚持组织好课间操活动,切实保证学生的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
(4)学校班额都属于小班教学,学校教师不在校内、校外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形式给学生有偿补课,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家教补习班。也不强迫、诱导或暗示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指定的教辅资料。不推销课外辅导材料和报刊杂志或自行编印学习材料组织学生购买。并且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利用课外时间对学困生进行无偿帮扶。
(5)认真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教研活动,来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6)学校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本学年年初在校学生数49人,一年级新生全部达到规定的入学年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辍学0人,辍学率为 0%。
(7)学校一如既往地重视对学生体质的监测工作,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格健康检查,每个学生都建有健康成长档案。
(六)、关爱特殊学生群体
(1)学校建立留守学生关爱制度,留守学生档案齐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关爱措施并落到实处。
(2)学校服务范围内残疾儿童入学率为100%。
四、教育成效
我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各项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如下:
1、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教师普遍树立了“校兴我兴,校衰我耻”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投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中来。
2、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全面发展,道德品质不断趋于良好,好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养成,智力得到开发,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心理障碍逐渐减少,兴趣爱好得到培养,全校学生正迎着“有爱心、习惯好、会学习”的方向迈进。3、2011年被评为“古城区文明学校”,同年,被古城区认定为“普通话达标学校”。
4、关爱留守儿童,建立平安乐园。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读书,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安心在外,我校做了如下工作:一是建立了准确完整的留守儿童信息,包括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二是定期家访和通话,向留守儿童父母汇报留守儿童在校表现,向监护人了解留守儿童在家情况。
5、加强教育信息化,均衡城乡教学资源。我校一是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学校倾斜有限资金购买相关资料、软件、图书。二是加强校本培训,把现代教学资源作为校本培训的一项主要内容,全员参与,全员培训,让每一位教师能熟悉掌握现代教学资源。三是现代教学资源进教室,更好地利用现代教学资源上好每一堂课,让农村孩子享受城里孩子同等的教学资源。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存在问题
1、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少。
2、教育经费不足,对一些需要更新的电教设备、其他硬件设施学校微博经费无力解决。
3、学校校园绿化还需要进行整体性思考,让其最大限度的发挥育人功能,真正实现“一花一木皆育人”的目标。
4、校本课程开发进展慢。由于课程任务重,师资力量薄弱,音体美专职教师缺乏,尚未形成有价值的校本课程文化。
(二)、今后改进措施
1、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优化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积极创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使学生享受高质优效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小学的项目投入,真正做到城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均衡。
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自查,我们发现了我校还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积极支持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保证每位学生的入学机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打造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实现我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金江完小 2013年4月25日
第五篇: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
基本条件自查报告
---南峪学校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山西省《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晋教基[2014]37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积极争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扎实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条件评估体系》(8.23)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对照标准展开自查,现将我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公办学校。始建于1952年。2008年在县、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村委多方集资1建起了一座占地3074平方米,集绿化、美化为一体,水电暖设备齐全的高标准的新型农村学校。新的学校抗震裂度按8级设防,占地面积3074平方米,建筑面积1844平方米,包括教学楼、餐厅、厕所、操场及其它附属设施等。现有教职工10人,学生53人。学校服务范围为刘家山、石河村以及周边矿区随迁子女。
二、对照指标自查情况(一)校舍建设
1、我校占地面积3074㎡,生均48㎡。
2、建筑面积为1844㎡,生均34.8㎡。
3、我校没有环形跑道(符合标准的操场),有平整、适用的运动场地占地面积1650.7㎡,生均31㎡。
以上数据均为实地测量和计算,数据属实,这三项高于国家标准要求,为合格。
4、专用教室中设有图书阅览室、音乐美术教室和科学实验室。图书室和阅览室共用,此项为基本合格。
(二)装备配置
5、课桌椅一位学生一套,实用、美观、整齐,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此项为合格。
6、图书装配:由于图书配备时间过长,学生使用过度,有部分图书破损严重,造成图书部分损失,现有图书1060册,生均图书20册,未达到国家标准,此项为合格。
7、理科仪器按照标准配备齐全,能够满足分组实验要求,此项为合格。
8、音体美器材配置符合国家标准配置,个别仪器因各种原因损坏,但够用为合格。
(三)信息技术
9、计算机网络教室,有计算机教室,有教师专用机,有学生机,此项为合格。
10、校校通、班班通。校校通没有实现,普通教室全部没有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及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此项为不合格。
(四)办学规模
11、规模编制。学校为单轨制,办学条件满足办学规模,最大班容量为21人,此项为合格。
(五)队伍建设
12、学科配备。教师学科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6名,其中汉语言专业1人,英语教育1人,音乐、体育无专职老师,小学教育3人。能满足开足开全国家规定课程。此项为基本合格。
13、教师学历。小学教师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比例为100%,此项为合格。
14、优师分布。小学中级职称及以上2人,符合标准要求,此项为合格。
(六)生活设施
15、安全保障。学校达到“人防、物防、技防”安全制度健全,配备保安人员2名,配备安保人员2名,安保装备齐全。此项为合格。
16、饮食条件。有食堂和餐厅,能够满足师生就餐需要,能够为师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饮食和饮水,学校供水为二次供水,水质经过过滤,此项; 合格。
17、寄宿条件。宿舍安全够用卫生整洁,每生一床,此项为合格。
18、厕所。学生蹲位男女各6个,教师蹲位男女各两个,男厕便槽2米长,达到国家要求标准,此项为合格。
(七)管理质量
19、办学行为。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齐全,管理规范科学,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生免试入学,面对服务区招生,均衡编班和配置教师。此项为合格。
20、国家课程设置。在学校有限教师范围内,依据教师特长,积极创造性的把国家课程开足开全,各种安全教育活动有效落实,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此项为合格。
21、教学管理。教学规范有序,评价科学合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不做唯分数论学生。此项为合格。
22、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认真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学生素质评价的实效性和连续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3%。此项为合格。
(八)校园文化
23、校园环境整洁,文化教育氛围浓厚,宿舍文化和餐厅文化氛围一般,此项为基本合格。
通过此次对照标准的自我检查,我校摸清了自己的“家底”,看到了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我校会借此次全面改薄和均衡发展的机会,查漏补缺,完善好我校的各个方面的软硬件,使我校真正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标准,为我校的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在乡村也可以和城里娃享受一样教育的幸福感。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
自查报告
南 峪 学 校
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