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和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2009年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和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2009年,是 商贸物流业平稳快速发展的一年,从国家到重庆对物流产业发展高度重视,我区被重庆市定位为“五大市级物流枢纽”之一,物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我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369”总体发展战略,大力实施“136”商贸物流发展思路,始终坚持“高定位、促项目、强招商,优服务、提能力” 的工作理念,园区内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物流指标基本情况
2009年全区物流增加值达14.42亿元,同比增长13.9%;货运总量达3111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为2887万吨,占93%;铁路货运量为73万吨,占2%;水路货运量为151万吨,占5%);商贸物流园区物流总产值达75.1亿元;在工商部门注册地从事与物流业有关的企业约200家(含邮政网点71个),其中从事第三方物流企业40余个,占全区物流企业总数的20%以上;货运车辆超过4000辆。物流行业发展平稳。
二、工作重点
(一)提升产业定位,进一步明确物流发展思路 我委高度重视物流产业发展,初步提出了“1238”物流发展战略,确立全力打造以生产服务型为主港桥物流园和以商贸服务型为主的商贸物流园;紧密加强与重庆市发改委等相关上级部门的联系,争取上级领导和上级部门对我区物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积极融入重庆市物流规划总体战略布局。2009年11月重庆市出台的《重庆市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09‟108号)把永川由八大物流基地提升到重庆市五大市级物流枢纽的市级战略层面,进一步提升了我区物流在重庆市物流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明确了我区物流业发展的方向。即依托长江,成渝高速公路、三环高速公路,成渝、合(川)江(津)铁路等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努力承接主城区国家级物流枢纽,建成渝西地区重要的综合性物流枢纽,提升对渝西、川东南、黔西北地区的物流集聚辐射能力。
(二)紧抓项目推进,增强区域经济投资拉动力 始终坚持把项目工作放在工作首位,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着力抓好了“五个一批”工作:
一是抓好了在建项目的续建工作,完成一批。其中商贸 城二期21栋商铺、2万平方米的副食品交易区、3万平方米的建材家居体验区已全面完工并顺利交房,其中城中城家居博览中心已于2009年底全面开业运营,时尚天街正逐条开街,100亿级市场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和旺物流园一期4栋物流办公楼及停车场已主体完工,其中2栋办公楼全面完工并有20余户物流企业入驻;俊豪.中央大街已完成1-11栋商业设施主体工程建设;奥韵商业广场已完成百货大楼工程建设,其中超市已于10月正式对外营业,目前正进行百货卖场装修工程;银兆电子城已完成IT市场建设并于5月正式对外营运。实际完成投资达7亿元,总体进展情况良好。
二是抓好了签约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工一批。渝西(永川)物流中心项目已顺利开工建设,目前正进行森林大道建设及场地平整;汽摩机电城正积极开展场地平整工作等相关工作。
三是抓好了在谈项目的签约工作,引进一批。总投资20亿元,以建材家居等为主要建设内容的重庆通能国际建材家居物流中心项目于2009年11月25日正式在永签定投资协议,现正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加大沃尔玛、汽博中心等项目洽谈力度,力争项目成功签约。四是抓好了招商项目的对接工作,跟踪一批。谈判和跟踪了重庆公路物流中心、观音山公园等项目,进行“点对点”的招商对接,并多次邀请意向客商来永考察、洽谈,力争项目早日落户永川。
五是抓好了项目的包装工作,储备一批。按照“早谋划、早筹备”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项目前期策划工作,以成熟的项目去对接客商,切实提高项目成功率。今年,重点策划包装了“港口物流园”、“农产品冷链物流”、“能源企业备品备件仓储物流”、“南华宫综合性码头”等一批切实可行的对外招商项目,为客商来永投资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三)扩大对外宣传,夯实招商引资工作基础 一是制作招商引资宣传资料。制作并向外发送《招商项目单页资料》、《招商引资投资指南》、《永川物流产业及其发展规划》等各类招商宣传资料2000余份。
二是利用各类节会专题推介。积极准备并参加了“重庆永川香港、新加坡招商推介会”、“2009年中国国际物流节”、“重庆佛山经贸合作和名优产品展销会”、“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洽谈暨全球采购会”、“外商恳谈会”等各类大型投资说明会10余次,通过宣讲、面对面交流,极大地宣传了永川,赢 得了客商的一致好评,效果显著。
三是积极拜访国内外知名企业。分别赶赴了香港、新加坡、浙江、南京、芜湖等地进行考察,走访了新加坡绿科控股集团、亚星控股集团、港务集团、香港物流协会、东方海外(亚太)有限公司、香港嘉里物流、香港现代货柜码头有限公司、深圳华强集团等几十家国内知名企业,为知名企业来永考察项目奠定了基础。
四是成功接待客商来永考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各种宣讲活动,前来我区考察、访问的客商日益增多。今年以来,我委成功接待香港通能投资集团、新加坡亚星集团、香港南阳国际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华西区屈臣氏、亿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化国际、金阳房地产有点公司、浙江商会、重庆广信物流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投资考察活动。
(四)提供优质服务,营造物流业发展良好环境 一是贯彻落实上级优惠政策。积极促成区内重点物流企业成功申报国家及重庆市物流专项扶持资金。和旺物流园项目成功申报国家物流专项扶持资金;协助重庆理文有限公司向重庆发改委申报市统筹基本建设资金20万元;努力促成渝西(永川)物流中心项目申报为重庆市重点现代物流企业和 重点物流项目,促进我区物流业做强、做大。
二是实施项目秘书责任制度。增强对企业服务的主动性,为园区内重点商贸物流企业提供了“点对点”、“一对一”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及时完成项目进度的统计工作。积极配合南大街、国土局等相关部门解决了旺物流园项目进出口隔离带的拆除工作、渝西(永川)物流中心项目场地电网搬迁、汽摩机电城水、电、气的接入以及管网的拆迁工作。
三是实行项目联系会制度。为加大对全区商贸物流重点项目的跟踪、协调力度,由区委、区政府分管联系领导牵头,多次召开和旺物流园、汽摩机电城等重点商贸物流项目专题协调会议,听取项目进度汇报,针对项目建设困难,提出切实可行解决方案,保证项目进展顺利。
(五)培育物流人才,提高人员总体业务水平
一是积极参加各类专题讲座。按照“学习、借鉴、总结、提高”的原则,组织单位职工参加重庆市发改委、市商委、区政府、外经委等部门举办的“供应链管理及金融服务国际合作”、“物流、供应链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专业培训”、“公务接待礼仪专题报告会”等各类专题讲座,掌握物流业最新进展情况,学习招商做法和各类经验。二是实地考察各类专业市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实地考察了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重庆港城工业园、龙水五金批发市场以及铜梁、荣昌等汽摩机电市场。通过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功经营模式,有效的提高了全委职工的整体业务水平。
三是掌握区内物流企业经营现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掌握国际金融危机对物流企业的影响,及时制定应对措施,我委对和旺物流园、扬帆外运物流、通达物流公司、贝斯特、三星货运等各类物流企业进行了实地摸底调查,充分了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三、存在问题
(一)园区土地储备不足。随着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用地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目前物流园区内已无足够的储备土地承接新的物流项目,加之土地调规困难、物流成本偏高等因素,制约了新项目的引进,阻碍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物流基础设施较差。物流园区内多数处于待开发地,水、电、气、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客商现实需求,导致招商项目难以落户。
(三)签约项目拆迁难度大。区内物流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拆迁难度,导致项目不能按原定计划推进项目建设,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度与形象。
四、2010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物流工作全局,以打造重庆市五大市级物流枢纽为重点,努力承接主城区国家级物流枢纽;以加快建设“一主一辅”港桥物流园及商贸物流园为主线,大力发展生产服务型物流和商贸服务型物流;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为核心,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对接“一江两翼三洋”国际物流大通道;以引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为突破口,优化物流发展环境,全面建设200亿级物流园区,加快建成川渝黔“三区”汇点的物流高地。
(二)发展目标
力争2010年物流园区总产值达150亿元;培育1—2个市级重点物流企业,引进1—2家国内知名企业,建成2个专业物流市场。为加快建成“三区”汇点商贸物流高地夯实基础。
(三)工作措施 1.强化服务,促进项目尽早见效
全力推进三个“一批”:一是培育一批建成项目,加大中国商贸城、和旺物流园一期、银兆电子城、吉又吉、奥运商业广场、新世纪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的市场培育力度,聚集商气,提升人气;二是推进一批在建项目,继续抓好渝西(永川)物流中心、汽摩机电城、俊豪中央大街、和旺物流园二期等在建项目的续建工作;三是开工一批签约项目。完成重庆通能国际建材家居物流中心项目各项手续办理工作,早日开工,早见成效。四是争取上报一批项目。编制各类商贸物流项目,争取纳入重庆发改委、商委项目储备库及重庆物流发展十二五规划,为下一步争取项目优惠政策奠定基础。
3.全面出击,全力抓好招商引资
深入比较分析园区区位、资源、土地整治成本等诸多因素,按照“高标准、高效能,上规模、上水平”的要求,采取“走出去”战略:一是积极参加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商委、重庆市外经委等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专题招商活动,全力推介永川;二是有针对性的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联系,适时拜访,切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步伐。实施“引进来”策略:一是全力作好沃尔玛、渝西公路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对 接工作;二是开展物流基础设施、专业批发市场、供应链物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企业等五大方面的重点招商工作,争取客商来永考察、投资;三是根据产业发展布局及园区用地性质,有针对性的包装策划物流项目。
4.加强学习,增强整体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政策学习,强化能力培养,组织单位职工认真学习研究《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和《重庆市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09‟108号)等相关文件,吃透文件精神。二是提升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职能,继续实施好重点项目秘书责任制,召开物流重点项目联席会议,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三是采取集中培训、考察学习、交流经验等方式,加强学习实践活动,提高机关干部软实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
第二篇:贯彻落实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情况汇报
贯彻落实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精神情况汇报
开发区财政局
(2012年2月6日)
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召开后,财政局迅速组织召开全局会议,认真组织学习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许亚林、管委会主任王大军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我区财政工作实际,结合财政工作职责,找准位置,理清思路,研究提出具体的贯彻措施。
一、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团结一心干工作。要迅速把会议精神,特别是许书记、王主任的报告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组织财政局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认真领会,通过传达学习,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赶超意识,进一步形成加快发展、再创新高的强烈共识。
二、正视困难,积极寻求应对措施,完成全年财政收入各项指标。
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对照开发区发展状况,找准财政的站位,正视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形势对开发区的经济、财政产生较大的影响。既要认真分析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和部分 税收政策调整后对融资和财政收入的影响,又要分析一些惠及民生的支出政策的出台将加大财政支出的影响,积极主动寻求应对措施,努力完成2012年财政收入14.5亿元。
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特别是XXX、X主任的报告精神,我们自加压力,把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由2500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争取上级财政奖补资金由200万元提升到300万元。
三、把握重点,奏响财政发展的主旋律,开创开发区高速迈进新局面。
按照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精神,财政局要着力破解建设资金不足瓶颈,加强与银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协调,争取各类建设资金,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整合资金金,投入开发区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自主创新,着力打造“三个百亿产业”,推进高新技术先行区建设。要立足开发区实际,制定和兑现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支持金融服务业发展壮大;盘活闲置资产和低效运转资产,让存量资产发挥最大效益;并做好招商引资的服务工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开发区对街道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街道园区财税收入指标考核办法,加强重点税源的监控和管征,完善非税收入征缴制度,加强对土地出让金收支的管理和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管理。
四、推进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系,做好财政创新性工作。
进一步完善和做好财政各项体制改革工作。在认真总结完善2011年财政各项改革的基础上,如何解决在人员少的情况下更好地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化解开发区财政局人员少的实际,2012年将做好以下创新性工作:
一是实施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工作,力争2012 年开发区国库与国税、地税、银行联网,促进税款及时入库,建立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有利于规范操作,有利于管理监督,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
二是启动并管理监督政府采购工作,逐步建立健全采购预算编制、电子信息平台、政务公开、专家评审、采购监管、投诉处理为一体的长效机制,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三是创新非税收入电子化征缴方式,搭建非税收入管理信息平台,安装非税征缴系统,与银行联网,推进非税管理工作精细化、规范化。
五、强化监管,不断提升理财水平。
2012年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的管理,加强专项支出的监督检查,规范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逐步建立预算支出的绩效考评机制,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编制和安排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
进一步强化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建立项目绩效预算机 制,对项目支出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过程和完成结果实行全面的追踪问效,建立和完善重点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制度,不断提高项目预算编制和专项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全面加强财政队伍建设,提高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水平。
为深入贯彻落实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精神,财政局将紧紧围绕“做大经济总量,做大城市体量”这一主题,牢牢把握“上抓突破,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好”,为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地区总产值达到185亿元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落实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落实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调整、制定发展经济新举措
2月13日下午,xx街道召开党工委会议,传达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调整街道经济指标,研究制定街道2008年工作思路:2008年街道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区委九届五次会议、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施项目牵动,以特色社区建设、民生工程为主线,努力使党建工作增新,经济工作增利,和谐社区建设增色,全街上下努力拼搏,争创文明机关。xx街道坚决贯彻落实好区经济工作会议各项工作任务,实现2008年经济高效快速发展,确保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区平均增幅,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0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1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000万元,直接利用外资达到800万美元。为完成上述指标,抓实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以项目开发带动xx经济发展,实施商贸兴街战略。具体为:以南塔商贸中心为依托,以步阳国际商务中心项目为龙头,以恒泰商住开发、柏尊大厦开发为重点,带动xx三产业的发展,实现振兴xx一路,扶持xx二路,带动xx三路,兼顾发展文柳街、文富路,使xx经济步入快车道,全面繁荣xx。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包装推介现代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等“热点”项目招引客商。大力盘活闲置资产,采取以友招商、以商招商、以中介组织招商等方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进行外资和项目招商。
三是实施部门联动加大协税、护税力度。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开展培训,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协税、护税工作队伍,在对xx地区企业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实行工商、国地税、街道办事处、社区协调行动,严厉打击偷漏税行为,保证税费应收尽收。
四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党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为企业排忧解难。打造以诚信、和谐为主题的“xx”品牌,树立“xx”形象,制定优惠政策,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实、兑现,取信于企业。开展“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在资金、投入、场地、环保、交费、办证等方面一条龙的跟踪服务,协调相关办事机构,用真心实意的工作态度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做好引进项目的服务工作。街道将努力营造安定、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第四篇:贯彻落实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清丰县供电局贯彻落
实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1月30日下午,清丰县供电局召开了党委会议,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1月31日上午,我局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在会上认真学习传达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学习了县委书记王天阳、县长鲁彦峰的重要讲话。局长张广平在会上要求,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王书记、鲁县长的重要讲话内容,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加快企业发展、电网建设、农网升级改造中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量化目标,狠抓落实。张局长指出,2012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要尽快把工作思路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科学谋划上来,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的中心,为实现清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坚持科学发展观,秉承“二十八字”指导思想,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抢抓“三集五大”管理机遇,以“创先争优”、“一创双优”为动力,以建设坚强电网为重点,以提升企业整体实力为核心,突出一条主线(农电整体素质三年提升工程),夯实三大基础(安全生产、优质服务、和谐稳定),实施五大工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经营管理增效工程、安全生产提升工程、集约
规范创新工程、依法治企聚力工程),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全面加强“两全管控”,持续深化“四个接轨”,攻坚克难、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奋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张局长围绕全县经济工会会议部署,结合我局实际,强调了四个方面重点工作。一要突出一条主线,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科学统筹,稳步实施,完善督导,强化考核。二要夯实三大基础,确保企业和谐发展,重防重控,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竭心竭诚,彰显企业品牌魅力,群策群力,共保企业和谐稳定,要依法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三要实施五大工程,促进企业科学发展,重点项目抓质量,全力推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精益管理强实力,强力推进经营管理增效工程。供电可靠保平安,致力推进安全生产提升工程。规范管控促发展,着力实施集约规范创新工程。创先争优凝合力,稳步推进依法治企聚力工程。四要开展十大专项行动,推动企业平稳发展,(农电安全专项行动、市场开拓专项行动、节损降耗专项行动、跳闸治理专项行动、城网优化专项行动、素质提升专项行动、降本增效专项行动、规范管控专项行动、文明创建专项行动、改善民生专项行动。)
最后,局党委书记马进仓强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局干部职工,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开拓进取,以持续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和“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大力推进农村电网建设和优质供电服务,不断开创清丰电力事业新局面,确保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五篇: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 一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是立足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持续稳步发展,就是得益于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明年我国经济仍将面临不少新问题新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遇到阵痛,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部分领域风险显露。攻坚克难,爬坡过坎,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加快推进改革开放不动摇,稳中求进,顺势而为,主动适应新常态,保持经济稳步发展势头。虽然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十分繁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一心一意谋发展,凝神聚力抓改革,释放发展新活力,创造发展新成果。
稳中求进,稳字当头。“稳”的重点是稳住经济运行。速度稳住了,才能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为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赢得空间。这就需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和出口的支撑作用,让“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我们不能以GDP论英雄,但要防止增速过快回落导致“栽跟头”。
稳中求进,贵在有进。“进”的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新常态下,需求、供给、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发生趋势性变化,靠拼投入、高消耗、过度依赖外需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刻不容缓。我国经济已进入必须依靠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期。要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增长点,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
坚持稳中求进,关键是把握好“稳”和“进”的平衡。稳是进的基础,进是稳的动能,“稳”和“进”可以互相促进。面对新常态,不稳难言进,有进才更稳。处理好稳增长与促改革、调结构的关系并不容易,要求我们在保持定力中有效作为,始终不渝推改革,脚踏实地调结构,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既把速度稳住,保持中高速增长,又大力推动转型升级,跃向中高端水平。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勇于改革创新,在新起点上开拓新局面,在新常态下迈上新台阶。
人民日报评论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 二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项总体要求,对于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这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前提。新常态带来经济运行新特征、新规律、新要求,只有主动适应,科学把握,积极作为,才能抢占先机,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反之,如果被动应对甚至逆势而动,就可能错失良机,付出代价。
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认清大势,顺势而为。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会下降,但不会无限下滑;结构调整有阵痛,却是不得不过的关口;前期政策消化是必需的,但可以通过有效引导减缓各类风险的影响。目前,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结构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我们要历史、辩证地看待这些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发展速度有升有降是正常的,只要波动在合理范围内,就应保持平常心,不必大惊小怪,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
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坚持发展,因势利导。新常态,新阶段,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虽然增长速度放慢了,但发展机会依然很多,2 我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明年和今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用好新机遇,培育新增长点,在新常态下一心一意谋发展。
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主动作为,乘势而上。新常态是发展水平的飞跃提升,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新常态下的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以就业充分、效率提高、结构优化为支撑的发展。发展阶段的转变意味着经济领域“破”与“立”的转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看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力度。要依靠促改革调结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加快转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在速度下台阶的同时,力争质量上台阶,推动经济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明年经济工作任务繁重艰巨,我们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挖掘新动力,努力创造新亮点,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三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做好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具有重大重义。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条件出现新的变化。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势,从过去更多依靠劳动力低成本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市场竞争的特点,从过去以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为主转向以质量型、差异化竞争为主;资源环境约束,从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空间相对宽松转向环境承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和要求迅速上升。这些新变化,要求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必须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新常态下,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仍然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心一意谋发展。但发展不是盲目的,中国经济不仅要保持稳定的增长、继续做大,更要提高质量效益、着力做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主要体现为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产出较多的产品,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为科技含量的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产业层次的提升;体现为百姓能够更好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体现为以比较充分的就业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 3 源配臵效率为支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决定着中国经济能走多远,决定着经济发展能否成功迈向中高端水平。
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要坚决摒弃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果不彻底改变传统的依赖物质投入、拼资源环境、靠外延扩张的发展方式,还是习惯于铺摊子、上项目,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就会缺少保障,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标也难以实现,还有可能使一些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激化。
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关键是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蕴含的巨大潜力;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落实中央政策,压缩落后产能;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新引擎。
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必须加快推进改革开放。以改革的不断深化,进一步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市场活力;以开放水平的持续提升,拓展经济发展新的更大空间,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中赢得更好质量和效益。
新常态,新任务。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并非易事,下定决心、坚持不懈,才能啃下这个硬骨头。
人民日报评论员:狠抓改革攻坚 ——四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狠抓改革攻坚,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开路先锋,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是我国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改革仍然是攻坚克难、迎接挑战的最大法宝。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动力,都出现了一系列趋势性变化。这些新变化,带来了新机遇,也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挑战,传统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提升发展质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4 为发展注入新动力。改革越深化,矛盾越复杂,越需要拿出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不畏难,不躲闪,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壮士断腕、自我革命,把该放的放下去,该管的管起来,让市场在资源配臵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管放结合中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潜力和创造力。
狠抓改革攻坚,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当前,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艰巨,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发展潜在风险加大,要从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入手,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针对性地推出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改革举措,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让改革举措转化为发展动力。
狠抓改革攻坚,要更加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最想改革,最有智慧,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力量。无论是改革的总体方案,还是改革的具体举措,都要了解实际情况,倾听群众呼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设计。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差别化试点。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改革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受益者。
狠抓改革攻坚,要让改革措施落地。改革有没有成效,最终要看改革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到位。“中梗阻”“放空炮”,只能伤了群众的心,拖了改革的后腿。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把中央的改革部署细化深化实化,注重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落实督办责任制和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改革举措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让群众来评价改革成效。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积极作为,真枪真刀推进改革攻坚,不折不扣抓出成效,不断把改革新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和民生新福祉。
人民日报评论员:突出创新驱动 ——五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突出创新驱动。这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动力源泉,必须摆在重要位臵加以推进。
创新驱动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总揽国际大势、着眼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比较优势减弱,急需转变发展方式,要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放眼全球,科技前沿领域不断延伸,产业更新换代日趋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想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关键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驱动上有所作为。
突出创新驱动,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明显加快、水平大幅提升,但创新基础不牢、原始创新不强、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只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才能掌握发展与竞争的主动权。今后,要加大力度稳定支持科学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好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强化创新成果源头供给;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选准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
突出创新驱动,关键在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改革是点燃创新发展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要把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结合起来,勇于啃“硬骨头”,敢于破除制约创新的一切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努力克服目前科技创新中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现象,加快建立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消除科技仪器设备分割独占的弊端,提升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水平;打破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科研人员动力不足的障碍,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突出创新驱动,目的在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让创新更紧密地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新产品、新项目、新产业。最有效的推进手段,就是真正让市场配臵创新资源、真正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企业要主动研判科技和产业变革大势,面向市场需求确定创新突破口,让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政府要从资金、税收、人才、知识产权、放开管制等方面入手,大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助推实体经济在创新中发展壮大。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全党统一思想、奋发有为,以新的发展引擎带动新的经济增长,就一定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并且为未来发展积蓄强劲而持久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