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某镇引进社会力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工作自查报告
**镇引进社会力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工作
自查报告
取得的成效:
1、依托企业提升文化服务标杆,**镇落户于**、**村的**生态农旅企业,近两年在国庆长假期间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开展了“七彩**节”和“***文化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吸引了不少村民参与和游客的光顾,刷新了**镇,乃至**县的知名度。
2、协助村民构建农村大戏台,**镇**村分别于2017、2018年初由村民自筹自创,自导自演主办了两次村民迎新春晚会,据说每台晚会是完全由村民自筹了6万多元办成的,群众参与激情都很高,还吸引了不少外村群众观看。**村也有相似情况,每年村民在十月重阳节时会办场文化节目,也是由村民自发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本村在外创业的村民捐资。
3、扶贫扶智扩充农家书屋,**镇**村是贫困村,在**的帮扶下,获得扶智图书1000册扩充到农家书屋。存在的问题:
1、专业性不强;
2、持续性不能保障;
3、无社会文化团队介入;
4、无普惠性,有的村有,而大多数村无;
5、部分活动没有向乡文化站报备。
第二篇:镇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松烟镇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松烟镇位于遵义市东南角,与湄潭抄乐、凤冈琊川接壤,素有余庆“北大门”之称。2008年12月被列为市级城乡一体化试点镇。全镇地域面积13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万亩,城镇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辖7村1社区共3.3万余人,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39600万元。近年来,全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
党政重视到位。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四在农家”活动,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置于同位常议常抓,在经费投入、人员配备、基础设施上竭力保障,为文化繁荣发展创造条件。
组织体系健全。镇设立了综合文化站专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做到常抓常管。建文体协会15支,会员300余人,基本实现了村级全覆盖。编排地方特色节目400余个,经常性深入村、组和比邻县镇开展参与面广、独具影响的文体活动,巡回演出100余场,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为松烟文化建设赢得了众多荣誉
基础设施配套。全镇建成300平方米的标准综合文化站1个,篮球场23个(其中塑胶球场1个),羽毛球场10个,乒乓球台20张,运动场5个,路径工程2套,文化广场1个,建图书室8个,电子阅览室8个,正在实施投资500万元的农民文体活动中心工程。
活动丰富多彩。镇党委政府和村(社区)每年利用重大节庆契机,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如篮球赛、自行车赛、书法赛、卡拉OK赛、文艺晚会等“他山文化”广场系列活动,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次,开展各类培训、讲座30余期,送电影下乡100余场次,为推动松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三篇:经验材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面向基层 服务群众 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桦甸市文化馆扶持社会力量 参与文化建设情况调研
桦甸市文化馆 徐学新
桦甸市位于吉林市南部,总面积6250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179个行政村,5个街道,18个社区,全市总人口45万。共设有1个文化馆,10个乡镇(街)文化站,8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79个村文化活动室,建有社区文艺团队25个,农村文化大院(文艺团队)169个。
近年来,桦甸市文化馆能够充分发挥公益性文化职能,以服务基层、服务社会为重点,以辅导和服务为手段,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坚持把组织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有效载体,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多元化、社会化。
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基本情况
(一)扶持社会力量成立公共文化服务组织。“需要决定存在”。社会办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近几年在我市发展起来的。在文化馆的悉心培育、指导和扶持下,目前全市共有基本成型的业余文艺团队、农村文化大院等各类社会办文化服务组织194个,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
1、社会办文化服务组织遍布城乡日益发展
早在几年前,农村自办文化组织在桦甸还几乎为空白,短短几年时间,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遍及我市农村乡镇,总量达
个,主要类型为小剧团、健身操(舞)队、文化大院等,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同时,业余文艺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心向心”艺术团、老年大学艺术团、夹皮沟镇农民艺术团、朝鲜族老年协会艺术团等30支业余文艺团体。
从活动内容看,这些社会自办文化组织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文艺团队、小剧团、小乐队等,如赵龙义创办的夹皮沟镇农民艺术团、“心向心”老年艺术团、二道甸子镇唐国民乐队等。二是综合性的,既有文艺活动,也有体育、秧歌活动,如常山镇靠山村强英文化大院等。三是健身秧歌(舞)队,如二道甸子镇袁素琴秧歌队、桦鹤腰鼓队、永吉街集厂子村孟范珍文化大院等。四是民间绘画(剪纸)方面的,如公吉乡公吉村茧厂社王咏梅文化大院,公吉乡西河沿村陈淑江文化大院等。这些社会办文化服务组织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呈现了比较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态势。
2、创办主体意识比较明确
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富而思乐,特别是一些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高或具有一定文艺特长的群体,要通过自办文化来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夹皮沟农民赵龙义利用自己的文艺特长,吸引了30余名文艺骨干凝聚在周围,配备了汽车,成立了艺术团,除自娱自乐外,还进行一些商业性演出,每年收入万余元。
3、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镇文化站,作为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其基本职能是组织开展农村文化工作和活动,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一些偏远村屯,文化站更是鞭长莫及,而这正是恰恰最需要文化的地方。自办文化的农民他们就生产、生活在农民中间,最知道和了解农民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投其所好”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对于公办文化来讲,起了一定的补充作用,逐渐成为农村公共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4、指导与辅导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对于社会自办文化指导与辅导方面,文化馆主要是以大力加强业余文艺骨干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文化培训为手段,不断提高社会办文化服务组织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水平。几年来,文化部门常年举办民间画创作班、舞蹈班、器乐班、声乐班、书法班、文学创作班、中老年健身舞班及免费培训、讲座等,几年来,累计培训各类文艺骨干10000人次以上,夯实了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此外,还派出优秀的辅导干部深入业余团体、农村文化大院进行组织、辅导,充实节目内容,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并从中抽调优秀节目,组成演出队深入社区、农村、厂矿、军营进行演出,服务人民,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同时还利用文化馆文艺小分队送文化下基层演出这个平台,吸纳农村文化大院、小剧团、小乐队文艺骨干进行同台演出,边演出,边辅导,不断提高文艺骨干的业务水平。
(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有社会力量参与、多种形式、积极向上的的公共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载着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学习提高等实用功能,也肩负着文化传播、宣传教育的重大使命,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文化馆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宗旨,充分发挥文化活动的承载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积极开展节庆活动。每年的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文化馆都组织开展庆祝活动,如“迎新春”民族音乐会、迎新年歌舞晚会、秧歌巡游表演、彩灯展览、元宵节灯谜活动、元宵节焰火晚会、冰雕展、大型书画展、电影晚会等,节日期间,群众参与型文化活动接连不断,切实营造了热烈、吉庆、祥和、文明的节日文化氛围。
二是坚持开展不同层次的文艺展演活动。每两年一次的“金秋农民文艺汇演”旨在展示广大农民的文化风采,采取乡镇层层选拔,集中展演的形式,吸引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2008年的第十四届“金秋农民文艺会演”参演节目62个,演员300余人,历时两天,创历史之最。此外,每年一次的“少儿艺术大奖赛”,也已连续举办了十二届。
三是大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2004年我市第一个文化广场建成至今,文化馆每年都组织辅导各业余文艺团队排练3—4台文艺节目,参加“金城白桦之夏”广场文化活动。每年参与广场文艺演出的群众都达5000余人,演出节目达400余个,成为我市群众文化的一大亮点。2006年,首届“白桦节”期间,我们组织舞指飞扬乐队、小白桦少儿艺术学校、桦鹤腰鼓队、集厂子秧歌队、老干部大学艺术团、南环社区秧歌队等19支业余文艺团体开展了群众文化一条街活动。2007年10月份,我们组织文化馆艺术团、幸福社区艺术团、朝鲜族老年协会艺术团、老干部大学艺术团、老年协会艺术团在市文化广场开展了“文化广场大家唱”活动,进行了5场演出。2008年以来,共举办主要由群众参与的大型广场文艺演出达68场次,“小白桦”艺术团、“朝老协”艺术团、金城艺术团、文联艺术团、舞指飞扬乐队、老年大学艺术团、幸福社区艺术团、夹皮沟镇农民艺术团等25支群众业余文艺团队脱颖而出,在广场文化活动中担当主角,为广场文化活动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随着广场文化活动数量的增加,活动品位不断提高,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既有群众自娱自乐、有东北地方戏二人转,也有专业艺术表演、交响音乐
会,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充分融入广场,使全市人民不断享受文化盛宴。
四是组织业余文艺团体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项赛事活动,不断提高其艺术品位和档次。2008年,我市业余文艺骨干演出的舞蹈“小背篓”“看秧歌”、戏曲联唱、京剧“钓金鱼”、评剧“小桥送线”五个节目被吉林市选取中,应邀在吉林市世纪广场演出。还有部分节目被吉林省电视台《农村俱乐部》节目组选中,赴九台市土门岭演出。2009、2012年,我市朝鲜族老年协会艺术团先后两次参加了吉林市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优秀组织奖和节目一等奖。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全市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为我市的经济发展营造了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
(三)鼓励社会力量以投资和赞助方式支持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和文化部门发挥着主导作用,但社会力量是支不可忽视的积极力量。受市场经济利益的调节,民营经济、企业资本作为有组织的社会形态正逐渐成为文化投资的主体,其投资文化事业的信心和能力在民间力量中发挥着导向作用。在我市,在文化馆的积极引导和运作下,社会各单位、部门、企业竞相以发展和宣传企业产品、增强自身企业文化建设为宗旨,不断把资本投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领域。如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公益性文化活动、项目方面的投入和捐赠。我市每年举办的“迎新春”歌舞联欢晚会、元宵节秧歌巡游表演、元宵节灯谜晚会、金秋农民文艺汇演、送文化下基层演出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都是由龙兴集团、光明大药房、百姓超市、联通公司、白雪书屋、石油等企业、部门提供支持和赞助举行的。目前,这类由文化搭台、文企联姻、由社会资本支持的社会参与型文化活动方兴未艾,已经成为我市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补充与
延伸,不但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而且极大地推动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和高效运转。
(四)强化社会力量能力和水平,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品牌的支撑与构筑。多年来,桦甸之所以能够拥有民间绘画这样的享誉海内外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正是缘于文化馆能够以抓好民间绘画骨干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辅导工作为手段,挖掘和培育一代又一代的民间绘画人才,使桦甸的民间绘画象散发着泥土芳香的鲜花一样,开遍了桦甸的青山沃野,跻身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林。
为了提高民间画的创作水平,文化馆每年都举办优秀作者研讨班、骨干作者培训班2—3次,聘请省、市群艺馆优秀辅导老师进行绘画理论知识授课和作品指导。通过举办培训班,重点对青年农民、妇女、农村在校中小学生进行培养,每年都有3000余人受到培训。文化馆还坚持从小抓起,对各乡镇中小学校美术教师进行民间画理论知识和创作技法培训,在乡镇中小学第二课堂设立民间画课程。在公吉乡建立了集培训、辅导、创作交流和展示于一体的农民画院,接待农民画作者创作,农民参观,举办辅导班,组织农民学习。组织民间画骨干作者赴省内外民间画乡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提高他们的眼界和创作水平。在文化馆的组织和带动下,吸引了一大批民间绘画爱好者加入到民间绘画创作队伍,使桦甸民间绘画得到了较快发展。
目前,我市民间绘画作者有1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画家”,2人获“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画家提名奖”,5人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吉林省民间艺术家”,9人被命名为“吉林市民间艺术家”。有4人被吉林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吉林市优秀民间艺术人才”。有5000余件作品参加了第
七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现代民间绘画建设成果展、描绘新农村全国美术作品巡回展、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书画展、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时代新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新作展、“迎世博盛会、展城乡风采”中国农民画原创作品展、江苏六合.中国农民画精品邀请展暨中国农民画发展高层论坛活动、第三届中国农民画展等全国、省、市级民间画展览,20件作品获全国金奖,186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等收藏,并曾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6个国家展出。
二、当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目前我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总体状况看,虽然近几年有所进步和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受地方经济落后的影响,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经费短缺矛盾相当突出,已成为严重制约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瓶颈”。
(一)政府及文化职能部门认识上有待提高
政府及文化职能部门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扶持政策和管理机制,用时随手拿来,不用时束之高阁,不能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同等对待,亟需加强和改进。
(二)政府引导有待加强
由于缺乏政府引导与服务,社会办文化活动往往以创办人的主观意志、喜好为转移,缺乏多样性,随意性强,品位不高。缺乏一套完整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协办、市场运作”的模式,来引导社会及民间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三)缺乏相应投入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社会力量办文化自身“造血”功能差,缺乏长久的生命力,由于财力有限,难以扩大规模,出现阵地难巩固、队伍难稳定、活动难开展的局面,做大做强较难。
(四)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有待拓展
由于日常运行经费短缺、日常管理不能及时跟上等原因,不少业余文艺团队、农村文化大院经费难保障、内容不丰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也很突出,没有真正实现从文化建设的客体向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共有的主体转变。
三、对今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我市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有力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及更大范围的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此,我们对今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明确思路,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径
通过政策引导,将非政府承担的职能积极推向社会,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力量调节,共同兴办社会文化的新格局,构建起能够全面满足公众需求的文化服务体系。
(二)强化服务,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热情
探索完善政策引导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激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营造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氛围,有效推动社会力量把获取经济效益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益相统一。
(三)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和辅导 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的活动机制,不断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品位,切实发挥其在丰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
(四)加大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扶持力度
增加必要的投入,完善活动的设施设备,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特别是要加强对文化馆(站)的投入,使其有能力做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扶持工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良性循环发展。
第四篇:大学生如何介入社会公共文化服务
大学生如何介入社会公共文化服务
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它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
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那么,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介入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呢?
首先,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坚持把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学校向我们提供的“三下乡”,“支援西部建设”,“大学生村官”等实践活动,切身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做贡献。
其次,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全面加强公共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建设,进一步推动免费开放。作为大学生,我们可以积极搞一些“三月书香”,“文化交换”等主题的推动文化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
最后,全面加强保障体系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拓展人才培养领域,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培养造就大批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人才。加大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保证各级财政文化支出增幅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完善文化投入专项资金制度,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机制。对此,大学生应积极加强自身受教育水平,有深度和广度的摄取知识。新的起点,新的使命。我们大学生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振奋精神,积极介入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之做贡献!
第五篇: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调研报告
关于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 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始终坚持“文化强区、文化惠民”理念,把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有效载体,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广大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
一是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公共文化设施。通过制定相关扶持和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设施建设并向社会免费开放,有效解决了政府投资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发展瓶颈。如**参与的公益文化事业项目,工程总投资**元,在建设过程中,政府积极争取市、区两级配套资金,并给予了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目前,项目**。再比如,积极争取**公司无偿为“两馆”配备流动服务车和移动舞台,资金200余万元。上述企业既为公益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又打响了自己的文化品牌,为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树立了优秀典范。
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采取“政府采购、公司运作、全民共享”的服务外包方式,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