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农业问题措施

时间:2019-05-12 03:1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发改委农业问题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发改委农业问题措施》。

第一篇:市发改委农业问题措施

农业

2011年工作总结

根据今年省、市发改工作会议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委党组的要求,在分管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关心下,结合处室工作职能,全处人员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做好服务

为了适应新形势和发展的需要,我处从自身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抓起,认真学习新政策、新知识,增强新理念,不断提高处室的团队工作能力和个人工作水平。按照委党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一是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二是认真学习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国办29号文《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省、市贯彻落实“国办47条” 随后下发的“实施意见”和“分工方案”,对国家的投资政策、投资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确保贯彻好、落实好文件精神;三是加强和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国家产业政策的研究,增加公务透明度,公开办事依据,公开项目审批、审核和备案程序,建立服务于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有关政策文件及资料档案,热情向服务对象提供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咨询服务。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年农经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35.82亿元,比去年增长6%;农业总产值59.19亿元,增长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229元,增长14%。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5.83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94.32万亩,产量42.39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31.51万亩。蔬菜播种面积75.47万亩,产量208万吨。肉类产量、禽蛋产量、生猪存栏分别增长3%、3.1%和0.1 %。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2个,解决绝对贫困人口1万人;解决10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新增梯田面积 5万亩;营造林合格面积10.07万亩,新增经济林面积2.65万亩。

(二)认真制定落实农村经济计划,抓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

一是与各县区和农口各部门认真衔接的基础上,我处科学合理的制定年度计划。编制下发了《兰州市2011年农村经济计划》,提出了兰州市2011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及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农业重大项目。二是积极衔接市农委、水务局、林业局,协调、落实2012年工作目标和各项经济指标,通过收集整理,初步确定了我市明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指标。三是加强对农村经济运行的分析和监测工 作,及时掌握农村经济运行动态情况,通过按季对农村经济动态变化跟踪分析,及时发现运行中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完成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为全委制定全市经济运行分析提供了基础性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了详实数据。

(三)加大项目申报工作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办47条意见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意见,抢抓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机遇,组织筛选上报项目87个, 申报项目总投资2.97亿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2.01亿元,省财政、地方配套和项目单位自筹0.96亿元。上报农牧业项目27个,总投资0.31亿元;水利项目5个,总投资1.73亿元;林业生态建设项目27个,总投资0.54亿元;以工代赈项目26个(其中水利项目13项,交通项目12项,小流域治理项目1项),总投资0.21亿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2个,总投资0.18亿元。通过努力向省发改委相关处室汇报争取,已落实到位59个项目资金。共计下达总投资1.74亿元,其中下达中央投资1.15亿万元,省财政、地方配套和项目单位自筹0.59亿元。

(四)强化扩大内需项目、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 我处平时注重与农口各部门、各县区、各项目单位进行衔接,强化服务职能,对扩大内需项目和重大项目进行定期跟踪,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我市农口2008—2009年 争取新增中央投资扩大内需项目共83个,批准总投资7.59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68亿元,省级财政配套0.05亿元,市级财政配套0.05亿元,县级财政配套0.46亿元,地方政府债券0.06亿元,其他投资0.39亿元。目前已完工项目80个,完工率96.3%,完成投资2.2亿元。

今年我市共安排农业重大项目7个,其中:2010年续建项目2个,2011年新建项目5个。项目年度总投资5.7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0.95亿元,省投资3.51亿元,市投资0.67亿元,县配套及自筹0.63亿元。截止目前,皋兰西电、榆中三电两个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均已完工,运行正常;全膜双垄覆盖沟播推广技术项目已完成50万亩播种任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月底全面竣工,完成投资0.81亿元,解决了12万人饮水安全;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引大入秦工程石门沟调蓄水库项目已完成投资0.71亿元,年度计划已完成;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完成投资0.056亿元,已完成户用沼气555户,建成服务网点74个。

(五)加强调研,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1、根据兰州市委、市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我们承担了兰州市“十二五”规划中《生态建设课题研究》和《生态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与市林业局、南北两山指挥部的紧密配合,收集各类资料,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委托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完成了初稿,在向相关部门 征求意见,多次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于9月份通过市政府批准正式印发。

2、根据省发改委的要求,在调研的基础上,与市上相关部门协调完成并上报了《兰州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调整的报告》、《兰州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以及村民自建等情况的调研报告》、《兰州市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县的报告》、《兰州市农村沼气工程调查情况的报告》、《关于上报兰州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市级竣工验收总结的报告》、《关于兰州市2011年以工代赈项目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等专题报告。

(六)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抓好项目管理工作 我处以行政效能年为契机,以项目管理为重点,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根据委里要求,狠抓了项目库建设工作。对系统录入农口项目逐一进行了核对、补充、完善、更新,并新录入了2012年农业计划项目48项,认真完成了数据统计。目前项目库中共录入2010-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72项,总投资528.28亿元,为项目的申报争取奠定了基础。二是严格项目申报、备案程序,把好项目质量关。本着对上、对下负责的原则,我们对2011年向省发改委申报的项目、本处室批复的项目和企业申请备案的项目进行认真核查,对所有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所有的可研报告、实施方案进行认真的查看、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项目单位、项目编制单位沟通、逐个进行修改。使项目 的可研、实施方案尽可能的完善、无漏洞。三是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主要是对农口固定资产项目、市重大项目、巩固基本口粮田成果项目、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进行跟踪协调服务,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项目按期完工。四是抓好项目验收工作。在委分管领导的亲自带领下,组织市直相关部门领导、专家为成员的验收小组,利用两天时间,深入到榆中县23个乡镇,以查阅资料、核对帐目和实地查看的方式,对榆中县2007-2010年41个以工代赈项目进行了市级验收。根据省发改委的安排布署,对2009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进行了市级验收,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顺利通过省上复验。对易地扶贫搬迁已完工项目,已通知各相关县区做好验收准备。

三、工作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今年我们的工作呈现出六个特点:一是由于工作变动,今年农经处人员大多时间由原来5个人减少为2个人,人员最少。二是储备2011年和2012年项目150项,总投资28.32亿元,储备的项目最多。三是全年组织筛选申报项目87项,比上年增加61项,申报项目最多。四是争取59项,共计争取到位资金1.74亿元,争取到位资金最多。五是今年对巩固基本口粮田成果项目、以工代赈项目共验收48项,验收项目最多。六是农业重大项目7项至年底全面完成年度建设计划,重大项目完成最好。2、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习不够深入,思路不够开阔,创新意识不够强;二是项目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还是薄弱环节;三是对部分县区、项目单位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全面,需进一步深入基层,加强调研。

四、明年的工作打算

(一)加强对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的监测。高度重视农情监测预测工作,充分发挥现有农经信息网络作用,及时分析、反映农村经济动态情况。加强与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切实为农口各部门、各县区、项目单位服务。同时与农口各部门做好衔接,督促相关部门完成2012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指标。

(二)加强项目的筛选、储备和管理工作。一是协同农委、林业局、水利局、两山等部门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筛选、储备一批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项目。二是对进展缓慢的在建项目加强管理,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加快进度,努力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三是对未开工的投资项目抓紧完善开工建设的相关工作条件,使已下达的项目力争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四是对我处主抓的以工代赈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加强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五是对农口扩大内需项目、重大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继续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三)抓好项目的申报争取工作,在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小流域淤地坝建设、农业节水改造、退耕还 林(草)、天然林保护、农业产业化、农村清洁能源、动物防疫等领域储备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重点是兰州国家级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兰州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项目、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兰州试验区等项目。并着力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对前期工作成熟的项目及时上报。

(四)开展已完工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对具备验收条件的2010年以前以工代赈项目、2005—2009年易地搬迁和2010至2011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进行市级验收。2012年以工代赈项目增加了永登县、皋兰县,我们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五)着力抓好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要按“一特五化”要求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特”字,引导、扶持各县区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努力形成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精细化加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断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六)按照“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发展规划,全方位推进核心区园林绿化、北部生态屏障与产业、通道及山地景观等重点项目建设,抓好6.3万亩生态绿化的水利配套工程建设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二篇:农业农村工作及护林防火工作情况汇报(市发改委)

LL彝族傣族乡农业农村工作及护林防火工作

情况汇报

中共LL彝族傣族乡委员会 LL彝族傣族乡人民政府

(2011年3月10日)

尊敬的姜副主任及各位领导:

你们不辞辛苦深入我乡检查、指导工作,我谨代表乡党委、人大、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当前LL乡农业农村工作及护林防火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LL乡基本情况

LL彝族傣族乡位于LL区东南部澜沧江以东,东南、东北与景谷县毗邻,北与镇沅县接壤,乡政府所在地距区政府102.58公里,全乡国土面积297平方公里。全乡辖5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63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全乡有农业人口1998户、8302人,耕地面积26510亩,粮食总产量达346.3万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42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3384.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7.37元。

二、农业农村工作情况

(一)经济稳步发展

2010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384.92万元,比2009年2788.03万元增596.89万元,增长21.4%。农民人均纯收入2667.37元,比2009年2249.05元增418.32元,增长 1

18.6%,全乡呈现出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农民增收、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趋势。

(二)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LL乡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按照“13356”的发展思路,即抢抓一个机遇(即糯扎渡库区移民建设机遇);发挥三大优势(即热区、土地、林业资源优势);实现三大突破(即在项目带动、交通建设、小集镇建设三方面实现突破);突出五个重点(即特色农业、扶贫攻坚、干部队伍建设、科教兴乡、改善民生五个重点);提升六大产业(即粮食、甘蔗、林业、核桃、畜牧、澳洲坚果产业),建设LL产业布局合理,项目强势拉动,生态环境优美,民族团结和谐,具有东部沿江亚热带风光,独具革命老区特色的红豆之乡、江畔明珠。

1.粮食基础地位得到巩固。2010年大小春作物播种面积33244亩,其中大小春粮豆播种面积13692亩,经济作物面积18379亩,种植其它农作物1173亩。粮食总产量达346.3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42公斤。

2.畜牧业发展稳步推进。抓好村级防疫体系建设,全乡63个村民小组各配备1名防疫员,每个村委会配备疫苗冷藏冰箱1台,逐步改善了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大牲畜强制免疫率达100%。牲畜、家禽防疫率达100%。圆盘山肉牛养殖小区已完成地基平整工程。

3.甘蔗骨干产业在巩固中得到提升。2009年/2010年榨季,实现工业入榨量4.74万吨,实现产值1248.34万元。2

2010/2011年种植任务4060亩(新植3210亩),已合理分配到各村,并抓紧落实种植; 2000亩蔗水配套工程正在实施。截止2010年末全乡共有甘蔗面积17360亩。

4.林产业后续支撑雏形初成。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以落实核桃“三率”建设和低产林改造为重点,协调发展林产业。一是严格按照核桃产业“三率”建设要求,通过村民公决等措施,2010年完成全乡9778亩核桃管护、病虫害防治工作,完成补植补造500亩。二是切实加强我乡低产林改造,2010年完成500亩澳洲坚果示范基地,种植思茅松480亩;三是加强紫胶产业发展,目前共有紫胶寄主树19988亩。

5.茶叶产业稳步推进。茶叶产业覆盖全乡5个村委会,主要分布在那玉、忙丫两个村委会,目前,全乡共有茶叶面积3247亩。

(三)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善

1.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2010年我乡始终坚持“抓项目,促发展”的战略,以项目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一是投入308.47万元完成LL完小、那玉完小、LL中心完小教学楼建设项目;二是投入81.97万元,完成那玉、换良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极大改善了村干部的办公环境;三是完成廉租房建设一期工程和文化站、司法所综合楼建设。

2.强化交通基础建设,出行难问题得到缓解。全乡5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通达公路。总投资为780万元、里程为8.5公里的团结桥至LL公路通畅工程,目前工程正在扫尾;全 3

乡共有15个自然村8.42公里路面实现硬板化。

3.加快水利设施建设,用水安全得到保障。2010年启动实施投资为51.5万元的换良村碾子房大沟除险加固工程;新建永久性拦河坝1座;新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3件,投入资金33.5万元;完成阮家田小坝塘出险加固工程;完成农田水利工程220件;完成白沙田水库项目编报工作,已通过市级评审,可望今年底启动实施。

(四)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秀、富裕和谐、平安宜居”新家园行动计划,千方百计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突出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启动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建设宜居家园。以“聚集发展、小村并大村、打造山区新农村建设示范亮点”为思路,按照“统一规划,一步到位,分步实施”的原则,2010年以打造LL圆盘山搬迁点为重点(安置永LL李家组、沈家组、换良村岔河组农户共188户,投资150万元),认真抓好我乡“新家园行动计划”建设。目前该点已完成项目点总体建设规划、第一期、二期地基平整和给水工程,预计投资1500万元,完成户型选择和农户搬迁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在该点还将启动实施LL敬老院、肉牛养殖小区、民族团结示范村等项目建设,预计该点全面完工时,投资将达2679万元。启动实施移民搬迁工程,目前已完成搬迁点水、电、路相关工程情况测设,预计投资676万元。

2.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有序推进,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 4

件。完成永LL山后组整村推进项目;启动实施永LL李家、沈家组2个点整村推进工程;完成三家村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启动实施2个省级重点村建设、1个村容村貌整治建设工程,预计投资46万元。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巩固提升教育综合改革成果,稳步提升义务教育水平,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注重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针对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认真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扎实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人口质量;文体、卫生、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2011年参合率达95.6%;关注弱势群体,落实各项优抚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各项救灾救济款、物保证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注重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护林防火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入春以来,天气持续干旱、气温较快回升,火险等级不断加大,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全乡森林防火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护林防火工作,切实加强对全乡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严格实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责任制,落实目标管理责任书,年初召开专题会议对全乡2011年的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结合全乡实际进行了全面部署,成立了以分管林业的副乡长为组长、林业站站长为副组长,各村党总支(支部)书记、乡属各相关 5

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村委会成立了相应的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

(一)全面落实护林防火工作责任制。乡人民政府与区林业局签订2011年护林防火责任状后,积极与各村,各企业签订护林防火责任书,全乡共签订《护林防火责任书》7份,其中:乡人民政府与5个村委会共签订5份,泛华集团1份、LL乡松脂厂1份,把护林防火责任进行分解落实,并把护林防火工作作为年终实绩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考核检查。乡领导班子成员及林业站分别落实到各村委会,负责抓好护林防火工作,同时加强了扑火应急队伍的培训。

(二)抓好护林防火知识宣传。制定了《LL乡2011年森林防扑火预案》,在乡、村、组层层召开防火宣传会议,以提高全乡人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并利用各种会议、街天、民族民间节日等群众聚集期间进行宣传护林防火工作2次。各村结合实际在村民小组大会上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召开大小会议5场次,粘贴森林防火宣传标语50余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2000余份,加强对进出林区者和外来人员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并利用学校开学期间加强对学生护林防火知识培训,强化了学生的护林防火安全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增强了全乡广大群众的森林防火自觉性,提高了民众的防火意识。

(三)加强火源管理、落实各项防火措施。针对我乡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高、人员居住分散的特点,乡党委、政 6

府认真地做了分析研究,把森林防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入防火期后,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强化预防措施的落实,关键时期、重点节日(清明节)、加强防守,采取划片定点,责任到人,严堵火源,严格加强对无行为能力人员(“六种人”)的管理监护,对“憨、聋、痴、哑、精神病人及未成年人、70 岁以上老人”落实监护人,做的人人有监护人监督管理。森林防火杜绝野外用火,严防山火发生。在措施上我乡林业站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并到五个村委会巡回检查、督促、指导。使各村各组的防火措施落实到实处。

(四)加强值班、保证信息畅通。乡防火机构及村委会始终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及火情归口上报制度,并有领导值月带班,手机24小时开机、做到通讯畅通,经乡防火办公室抽查,未出现脱岗、离岗情况。在市、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帮助指导下,通过全乡各级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和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持,使我乡护林防火工作有序开展,目前为止无一例森林火灾发生。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强有力的项目支撑,制约着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扶贫攻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二是由于大电投资、学校建设、弹石路和办公楼建设等原因,历年负债大,成为制约今后发展的重要瓶颈。三是森林防火资金不足,防扑火工具落后;松脂价格猛涨,采割涉及面广,使得林区活动频繁,给杜绝火源进山来了很大的难度。

五、请求帮助协调解决的事项

甘蔗产业是我乡的支柱产业,甘蔗产业的发展目前正处在从量到质变更和提质增效的转型期。优化品种布局,提高单产和比较效益成为甘蔗产业发展的关键。我乡拟在永LL、LL村实施5000亩甘蔗良种扩繁生产示范基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该项目建设重点是建设甘蔗良种扩繁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对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解决5000亩甘蔗良种扩繁生产示范基地的灌溉问题。通过改善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项目区生产用水条件,提高蔗区的甘蔗产量,提高项目区群众的收入,改善群众的生活。

该项目拟新建DNI125PT管引水工程1件,建设规模为24km,设计流量为0.03m3/s。引进甘蔗良种桂糖21号400t、园林1号400t、园林6号200t、良种扩繁面积1000亩。项目计划总投资488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补助资金35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38万元。由于LL区地方财政比较困难,恳请市发改委给予立项建设为盼。

第三篇:市发改委多项措施狠抓机关效能建设

市发改委多项措施狠抓机关效能建设

一是及时动员,增强服务意识。及时召开全委会议,动员机关干部强化服务意识,提出“人员早收心,工作早起步”的号召,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尽快转变思想松弛状态,调整好工作和生活规律,迅速投入到项目管理、价格监督检查、粮食安全保障等各项工作中。

二是强化教育,明确工作任务。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效能办通报文件,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引以为戒,切实严格要求自己。深入领会市委第四次中心组学习会议精神,以市委确定“服务基层年”为契机,认真落实2012年目标责任考核,做到“总体有计划、心中有目标、工作有措施、落实有行动”,把各项工作贴近基层,贴近服务单位,提高服务效能,确保今年各项工作实现开门红。

三是严肃纪律,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严格落实上下班签到、请销假等各项管理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委领导不定期、不定时对节后上班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检查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在全委范围内及时通报批评,以确保干部职工作风不散,干劲不减,秩序井然。

第四篇:发改委就扩大内需十项措施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发改委就扩大内需十项措施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9日就前不久出台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的重点是什么?

前不久,中央出台了关于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这十项措施重点是:(1)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组织实施少数民族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2)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沼气、饮水、通路、通电、通邮工程,加快南水北调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等任务,增加对优质粮食工程等方面的投入。(3)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京沪高速铁路、石家庄至武汉等一批客运专线建设,包头至西安铁路扩能等煤运通道建设以及贵阳至广州、南宁至广州等资源开发性西部干线铁路建设,重点解决国家高速公路网“断头路”和省际高速公路的连通问题,加快中西部支线机场和西部干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4)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等建设,支持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5)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加快城镇污水治理、垃圾处理设施、污水管网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加快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建设。(6)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加快产业技术进步,大力发展服务业。(7)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8)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9)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10)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二、今年第四季度1000亿投下去,今后两年要投入4万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中央提出,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方面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中央拟安排1.18万亿元左右,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共计4万亿元。今年第四季度在原计划基础上,先增加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000亿元。

按照中央要求,优先安排已有规划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工程进度,抓紧启动一批新的建设项目。比如,廉租住房建设,需要解决700多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今年原计划安排20亿元中央投资,可以补助20万户左右的廉租住房。此次廉租住房建设在原计划基础上再增加安排了75亿元,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廉租住房的建设工期,尽快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三、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方面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这4万亿元分别安排情况如何?

4万亿元分别安排情况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约2800亿元,加快建设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约3700亿元,加快建设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约18000亿元,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约400亿元,加快建设生态环境工程约3500亿元,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约1600亿元,加快灾后重建约10000亿元。

四、此次扩大投资会不会引发重复建设、破坏环境、产能过剩等问题?

此次扩大投资强调要从源头上防止出现重复建设、破坏环境和产能过剩等问题。第一,突出重点,科学确定投资方向。一是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工程、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把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群众直接受益的方面倾斜。二是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三是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以上都是需要尽快加大投入的领域,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其中既没有用于生产能力过剩领域的投资,更没有“两高一资”方面的投资。对这些方面加大投入,不会形成低水平重复建设。第二,严格管理,按建设程序选准选好项目。一是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防止出现不合规的投资项目。二是以规划为指导,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完成。三是严格执行建设用地、环境评价和节能减排的有关政策和要求,把好项目审核关。

五、如何有效防止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腐败问题和“豆腐渣工程”?

第一,明确工作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紧急落实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工作方案》,在管理责任、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强化监督等方面,提出相应管理要求,确保投资安排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第二,细化落实责任。中央项目的责任主体是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中央企业,地方项目的责任主体是省级人民政府。各责任主体对所属项目的投资安排、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实施效果负总责。第三,实行公开操作。项目安排按照公开、透明、有效的原则,充分协商、共同研究,确保投资和项目安排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严禁新增投资用于不符合规定投向、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建设项目,严禁截留挪用、滞留不用和浪费建设资金。第四,严格遵循建设程序。项目建设要符合项目审核、土地、环评、节能等管理要求,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第五,加强监督检查。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陆续派出24个检查组分赴有关地方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对项目资金、质量、进度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六、中央提出4万亿元投资需求,地方提出10多万亿,两者是什么关系?

4万亿元是指此次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安排的六个方面和灾后重建所涉及到的项目,到2010年底约需总投资规模,其中中央拟安排1.18万亿元左右。地方提出的投资数据,是有关地方根据新增中央投资安排的方向并结合本地实际,提出的今后一段时期本地区建设项目投资规模。

从投资内容看,4万亿元投资集中安排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和农村基础设施,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生态环境工程,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六个方面和灾后重建。地方提出的投资数据涉及的范围要宽一些,有的包括了电厂、煤矿、工业项目,有的包括了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等,有的还包括了地铁、公交枢纽等城市基础设施。各省数据涉及的范围也不尽相同。从实施时限看,4万亿元投资是指2010年底前的投资需求。一些省份提出的时限不尽相同,有的是今后两年,有的是三年,有的是未来五年。总之,两者在口径上是不一样的,但会有重叠的部分。

七、中央投资具有导向性,如何引导地方投资跟着中央的方向走?

地方投资要符合以下要求:一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地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要把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二是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的项目,不能上马。三是要按照规划办事。以各项建设规划为依据,用规划来引导资金投向,有序开展项目建设。四是要按照建设程序办事。严格执行项目审核、建设用地、环境评价和节能减排的有关政策和要求。银行加强审贷管理。在上述措施的有力保障下,各地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做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工作。

发改委专家答疑四万亿元投资

为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务院推出了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加大投资力度,初步匡算,到2010年将完成投资4万亿元。消息一经发布,各界纷纷叫好,认为是缓解困难的及时雨。不过,疑虑也从这时产生,而且在兴奋之余有所增大。4万亿元能不能用好?怎样用好?大家在心里面都打了个问号。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罗云毅。

记者:十项措施中,重点是保障性住房、农村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领域投资,在这些项目中,社会资金愿不愿意进入,怎样调动它们进入?

罗云毅:我认为首先应该对这些投资项目做一个区分,有的是纯公益性质的,比如农村的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的基本建设,等等,这些领域没有盈利,社会资金当然不愿进入,而且也不应进入。政府和市场要有分工,不能违背市场规律,这是用好4万亿元的一个原则。比如国有银行,还是要让它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不能搞强制。当然,中央政府可以借钱,发行国债,社会资金由此可以间接地进入上述领域。

对于不是纯公益的项目,比如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可以一定的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建设,这是可行的,也是需要的。还有一些领域,比如铁路建设,原则上允许多渠道资金进入,但实际中存在困难,需要破除垄断,需要改革。

另外,我国当前经济处于下行通道中,企业投资意愿在下降。这种情况下,国家加大投资是为了弥补企业投资的不足,对民间投资不存在挤出的问题,相反会产生拉动作用,比如水泥、钢材等相关产业将获得发展机会;同时,增值税改革也会刺激企业的投资意愿。

记者:有一种感觉是中央松一寸,地方可能会松两寸,这种情况下,怎样防止重复建设?防止“两高一资”等产业重新抬头?防止各地跑马圈地的现象出现?

罗云毅:这确实是一种普遍的担心。中央对这些问题也非常重视,派出了由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发改委等部门组成的20多个联合督查组分赴地方,对中央投资项目进行全程监督检查,严防投资用于不符合规定投向、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建设项目。

除此之外,我们本来还有规章制度,对于项目报送、审核、论证、批准都有一套程序。现在,这套程序没有变,只是审批加快了速度。另外,一些项目其实前期已经通过了论证,现在只是加快了落实资金、开工建设的速度,这些项目也不存在上述的问题。

当然,这次投资的力度很大,各地都认为这是一个加快建设的机会,在思想上可能科学发展这根弦有所放松。因此,这个时候必须要旗帜鲜明地表态,就是不能违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是用好4万亿元投资的又一个原则。为此,必须坚持土地、环境、劳动等政策的独立性,不能说要加大投资,这些政策就松一松。

记者:怎样保障民生投入用到该用的地方?地方政府似乎更热衷于产业投资,是否与民生投入相矛盾?

罗云毅:这次扩大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就是民生项目。从现在的资金分配看,是地方先把民生项目报到中央,审核通过后,中央把钱给你,只能用在这个项目上,因此,只要审批按照规章、按照程序进行,然后监督到位,民生投入是有保障的。

地方政府愿意投资产业项目,因为这些项目对地方GDP也好,财政也好,贡献都很大,这没有什么可非议的。当然,前面说了,产业投资要不违反土地、环境、劳动等政策。至于说是否与民生投入相矛盾,我认为问题应该也不大。据我所知,地方政府的产业项目主要是招商投资,本身并不占用财政资金,而民生投入主要是从财政资金里面出。

记者:如何处理好扩大投资与拉动消费的关系?以前就存在投资、消费不平衡的问题,这次这么大投资会不会使这种不平衡加剧?

罗云毅:确实,这次主要还是使用扩大投资来刺激经济,主要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短期内对我国的影响加大,外需下降很多,如果不及时有力地采取措施,国内经济可能“失速”,增长大幅下滑。这个时候,只有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见效快、力度大,而消费不可能快速启动,你的收入增加了,可能去存银行,政府干涉不了。所以还得靠扩大投资。

同时,扩大投资与启动消费并不矛盾。项目一上马,一些工厂跟着就运转起来了,于是工人就有了工作,有了收入,消费自然也多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次投资的重点是民生和基础设施,从长期看对形成消费能力都很有帮助。

其实,国务院推出4万亿元投资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要求投资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十项措施是有针对性的,因此,必须坚持按既定的方向进行投资,重点推进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至于说投资和消费的平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不是投资规模大小带来的。即使4万亿元投资用好了,有些问题可能还是存在。因此,我们不仅要用好4万亿元投资,我们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比如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这个做好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投资和消费不平衡的问题。

记者:现在都说“跑部钱进”,也确实这样,不管中央还是地方,很多时候都要去争取才能获得资金,这种情况下,怎样保障项目资金在分配和使用上的效率和科学?

罗云毅:“跑部钱进”是一个现象,现在社会上有一些议论,要客观分析。中央政府拿钱支持地方政府搞项目,要求地方政府汇报、说明项目情况,然后中央政府按一定程序和规则进行审核,这是很正常的;各地都希望能从中央政府获得更多支持,这也很自然。所谓“跑部钱进”,并不必然就是跑到发改委来走后门、搞腐败,也不是说你这个地方的领导跑得多就可以多拿一点资金。现在这个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与企业争取银行贷款相似。所以,只要按照规则办事、监督到位,“跑部”不一定就产生腐败。

当然,不发生腐败只是第一步,要保障资金在分配和使用上的效率和科学,还要使资金在各个领域的分配比例有合理性。这一点,中央在进行统筹安排,主要用在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生态环境、灾后重建和教育、医疗等项目。

接下来,到每一个具体的领域,比如水利建设,有1000亿元的资金,而各地报上来的项目可能超过2000亿元,这时候,这些项目就按照轻重缓急排队。就这一次来讲,因为要求“出手要快”,因此,还要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情况。一些地方准备工作做得好,项目论证充分的,就有更大可能得到资金支持。

总之,要分配好使用好资金,没有什么新招,除了加大监督和查处的力度,关键还是要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执行已有的政策规定,不能因为要加大投资就放松。(记者 高远至)

第五篇:市发改委总结

市发改局2018工作总结和2019工作思路

2018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温州市发改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加快融合发展,打造至美××”的战略目标,以十大责任捆绑攻坚行动为主载体,盯引大项目、打造大平台、营造大环境、保障大民生,各项工作亮点纷呈。现就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做如下汇报: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狠抓项目谋发展,有效投资稳步增长。

一是投资结构逐步优化。2018年1-12月,我市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2.36亿元,增长18.57%,超额完成任务。投资结构中,工业投资增长36.55%,增速高于目标增速;服务业投资、交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6.16%、24.1%、12.61%;生态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因大型城市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增长27.85%,增速大幅提高。二是省市重点项目完成较好。去年我市本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10亿元,完成投资计划的118%,续建类项目完成率达122%,66个项目实现开工,开工率达到115.8%。其中,45个温州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3.9亿元,完成率148.9%,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务;14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7亿元,完成率112.6%,超序时进度12.6个百分点。全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温州分会场在我市滨海高新产业园区成功举行,我市13个项目参加开工仪式,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均居温州各县(市、区)第一位。四批次集中开工活动大大推动了我市项目开工建设进度,全市57个开工类项目已开工54个,开工率95%。三是项目谋划积极推进。精心谋划2019年全市重点项目,初步梳理项目358个,其中续建类109个,开工类59个,争取开工类70个,研究类120个,项目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提升。包装3个项目申报列入今年省重大产业项目,同时谋划一批后备项目。

(二)创新重大项目闭环机制,项目盯引成效凸显。

出台《××市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工作指引》,创新建立重大项目全过程闭环机制,实行项目谋划全方位指引、全过程跟踪督考,有效推进“省市县长项目工程”落地,得到冯飞常务副省长和陈伟俊书记的批示肯定。一在前期谋划上,建立重大项目“靶向招商地图”。盯引了投资超20亿元的瑞立、瑞明等两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总投资24亿元的华峰温商回归项目成为温州“首个列入、首个落地”的省重点盯引清单项目,聚焦打造汽车高端部件及新能源汽车千亿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强省”的××板块、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二在中期盯引上,建立重大项目“三级捆绑机制”。实行书记市长领衔盯,镇委书记、镇局长具体盯,营商专员跟踪盯等专项工作机制,确保各大项目落到实处。2018年谋划书记市长项目21个、镇委书记和镇(局)长项目71个,9个列入温州市县长项目,其中5个列入省“152”项目清单,9个温州市县长项目中,已开工建设项目6个,另外3个项目在2019年上半年争取落地。三在后期落地上,建立重大项目“集成服务机制”。具体是打造“最多跑一次”升级版,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统领,联动推行“标准地+”改革、营商专员保姆式服务、政府购买服务代办、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涉企执法备案等集成服务,推出“亲清联系卡”,企业投资工业类项目实现“开工审批7天、竣工验收30天”。还制定出台了《××市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工作指引》,建立市级项目前期库,明确项目从谋划到落地的全方位指引,将重大产业项目谋划和前期推进工作以高权重列入综合考绩,实行全过程跟踪督考。

(三)全力推进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取得实效。

一是着力构建“万千”大平台。依托滨海高新产业园,通过出城入园模式“裂变一批”,产业链招商模式“招引一批”,落地全产业链项目3000多亩,落地项目32个,其中5个超20亿元项目、9个超100亩项目,将成为××产业高端化发展的主引擎。二是新兴产业培育加快提速。围绕构建“高端汽车部件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数字经济+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集群,在20亿、50亿级重大产业项目上求突破。率温州率全市之先开展数字经济课题研究,制定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视客控股成为国内VR龙头企业,引入七大数字经济项目。加快丁山二期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推动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海尚机器人关节减速机技术国际领先、金石机器人项目获行业最高金球奖、绿欧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项目落地开工,特种消防机器人等一批项目正在对接,有望打造成为××战新产业新集群。三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季度,我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50.98亿元,同比增长9.4%,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分别高1.4、2.5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8.4%,三次产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6∶45.2∶52.2调整为2.5∶42.3∶55.2,完成服务业投资233.7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84.9%,服务业实现税收45.51亿元,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50.2%,服务业已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智慧物流发展势头良好,世界500强普洛斯现代物流园投入使用、韩国SK易瑞物流项目完成供地,易达公用型保税仓获批,阿里巴巴500亩菜鸟物流园区项目前期有序推进。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4%,占GDP的比重达到了55.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1个百分点。去年1-11月,我市47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完成额14.6亿元,增速24.3%。四是能源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固废与污泥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改扩建工程建成并投运;华峰热电联产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完工;江南新区泛能网项目完成征地年内将完成招拍挂;××海上风电项目正在积极对接规划调整工作。2018年累计完成淘汰改造80台,超额完成省能源局下达的目标任务;地面光伏项目与分布式光伏项目有序推进,新增屋顶光伏装机约0.75万千瓦,家庭屋顶光伏1600余户、装机容量0.35万千瓦,圆满完成省、温州市民生实事任务目标。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一是特色小镇建设再上新台阶。围绕打造温州华商综合发展试验区和区域进口商品集散中心“桥头堡”,基本形成“一园两区三平台”主体框架,先后招引落地超亿元项目8个,集聚知名品牌21家,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小镇跨境贸易成果丰硕,华商回流总部集聚效应明显,服务配套功能日趋完善,侨贸进口商品展销中心、侨贸国际进口商品中心、盛明进口商品精品超市等三大进口商贸中心成功入驻,瓯贸通、赛伯乐、猪八戒、新联等四大外贸平台全面投运,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全面开启。特色装备小镇、汽配智造小镇2个温州市级小镇创建工作进展顺利,积极谋划××本级特色小镇7个,省级、温州、××组团梯队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二是小城市培育工作有序推进。塘下、马屿小城市培育工作顺利通过省检查组考核验收,马屿镇获得补助资金2500万元,塘下镇获得奖励资金380万元。三是“最多跑一次”跑出新速度。重点围绕审批制度改革和审批服务质量评价工作,顺利完成浙江政务服务网3.0版和审批监管平台2.0+版“双升级”上线运行,实现“三个百分之百”。落实企业投资“开工前100天”工作和温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上线工作并逐步进入常态化运行。在一窗受理、集中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无差别全科受理”审批模式,进一步优化了企业投资项目代办制,得到广大群众企业一致认可。今年以来,共审批类各类批件390件,其中办结企业投资备案116个,投资总额达

197亿元,审查、审批政府投资项目立项类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类项目195

件,总投资额166亿元,按时办结率100%,审批窗口也获市优秀审批窗口流动红旗。四是医共体改革彰显成效。成功列入省首批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率全省之先创新实施“向使用环节要空间”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改革,调价体量居全省各县(市)之首,得到副省长成岳冲、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肯定。通过实施首轮方案,共腾出空间7789万元,上调医疗服务价格6197万元,将增加医院收益3375万元,降低群众医疗费用1592万元。

(五)深化区域发展协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积极对接长三角协作。成功与上海安亭签订安亭·××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促成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与××质检院进行深度合作,谋划共建安亭·××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飞地创新港”。二是精准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突出产业合作,引导民营企业在阿坝县成立2家旅游公司,包装设计4条旅游产品线路,2018年以来已出团9批次300余人次,得到省市援建指挥部充分肯定。强化资金支援。今年共安排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资金2500多万元,其中阿坝县2200多万元,重庆涪陵区南沱镇259万元,新疆拜城县帮扶资金75万元。突出劳务协作和人才支援,9月份在阿坝举行××-阿坝贫困人员就业招聘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人员150多人,来××就业人员40多名。在阿坝举办了贫困人员、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培训,参加培训人员约100人次。各项任务基本完成。三是乡村振兴(西部休闲产业)建设全力推进。编制完成了《××市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规划》和《行动计划》,全市计划安排生态西部休闲产业带实施项目73个,计划总投资160多亿元,计划30多亿元,其中列入温州市考核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4.68亿元,累计完成5.12亿元,超计划完成任务。截至10月份,我市共完成工商资本下乡(助推乡村振兴战略)40多亿元,完成计划的200%,暂列温州各县(市)区第二名。

(六)不断夯实物价工作,民生工作稳中有升。

一是完成2017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报告制度。深化实行一年一度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报告制度,按时完成了70家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执行情况报告工作。二是加强价格规范管理。调整××市公立医院首轮医疗服务价格、××至北龙航线客运票价,核定江南邻里佳园公租房和范大桥腾退房租金标准、电信等三个停车场停车收费标准和景祥园等六个小区前期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完善《××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有效规范市区机动车停放收费行为。三是强化价格监督执法。进一步畅通价格服务渠道,及时妥善处理各类价格咨询、投诉388件,其中12345市长交办件359件,12358平台受理投诉举报29件,立案查处1件,按时回复率100%。加大房地产市场日常巡查,深入落实温州市房地产调控有关政策,2018年共检查新楼盘21个,确保新售楼盘明码标价到位;同时,纠正了一家房地产企业的违规销售行为,退还消费者销售款5000多万元。开展公共停车场收费检查,出动51人次对市区15处市区公用停车场及道路咪表停车进行了收费检查,有效规范了停车收费行为。

二、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冲刺之年,我局将紧盯各项考核目标,克难攻坚、狠抓落实,奋力冲刺四季度、科学谋划2019年,实现发改工作谋划更精准、协调更高效、落实更有力。

(一)加强宏观经济分析,提升科学谋划水平。

一是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及时掌握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研究对策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做好省经济运行网上监测问卷调查任务。二是开展“十四五”规划前期课题研究,着重分析××市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综合性问题,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奠定基础。三是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围绕××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立足××全局发展,开展推进一批重大问题和重大课题研究。

(二)优化投资结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紧盯投资结构。深挖潜力,加快滨海高新产业园新开工项目进度,加快项目进度和土地款补缴入库,努力完成高新技术、交通、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目标。积极向上对接,将实际已完成投资额逐步入库,确保完成全年民间投资和服务业投资任务。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投资进度。强化与财政、国土等部门的深度对接研究工作,逐个项目分析,想方设法做好要素保障工作,确保项目如期推进,按时开竣工。在延续2018年责任捆绑攻坚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解2019年重点建设项目节点任务,特别是交通、农林水利、团块拆改等大项目,加大与各主管部门的协同配合,确保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坚持政策导向,紧盯项目谋划。抢抓新一轮政策窗口期,对照省152工程、省重大产业项目入库标准,切实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等项目。对接上级发改、国土、财政、交通、水利等部门,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温州市重点项目计划,省重大产业项目等,争取更多资金和土地要素支持。

(三)持续推进动能转换,着力提高发展质量。

一是加快建设高质量产业平台。编制××市万亩千亿产业规划,重点打造滨海高新产业园区,力争纳入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创建名单。二是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工作,努力完成装机容量建设任务,推进××市企业和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三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深化服务业“质量强市”建设,引导规模以上服务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探索建立“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协同共管的质量共同体,全力挖掘综合体对我市社零批发、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和服务业税收的贡献度。

(四)聚焦华商产业回归,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是加快“桥头堡”建设。突出重点,对标一流,依托世界华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将侨贸小镇建设成对外开放新窗口、进出口商品集中地、华侨创新创业目的地。二是强化区域合作协同发展。依托安亭镇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以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为重点合作领域,促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型提升。加强对口扶贫、对口支援工作。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标准地+”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备案制”改革,完善重大项目闭环落地机制,着力优化企业投资营商环境。

(五)扎实抓好价格监管,构筑民生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民生价格监测。积极开展129种重要商品的价格监测,及时公布监测数据,加强切实加强价格监测调查信息反馈。二是加强价费管理。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全面完成上级工作部署,规范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价费管理,积极疏导价格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下载市发改委农业问题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发改委农业问题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市发改委工作总结

    2011年,我市的人才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组织部特别是省委人才办的关怀和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采取有效措......

    2011市发改委工作总结

    2011年,我市的人才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组织部特别是省委人才办的关怀和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采取有效措......

    市发改委主要工作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xx市发改局紧紧围绕上级部门工作部署,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坚持抓规划定方向,抓项目促发展、抓争请增活力、抓服务提能力的工作思路,积极加强战略规划研究,狠抓重点项目管......

    市发改委工作总结

    一、xxxx年工作总结 1、狠抓重大规划、计划的编制和实施,确保“稳增长”落到实处。抓年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14个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农业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下: 一是一些工作部署,缺乏相应的落实措施,督导调度不及时,抓落实的力度不够。 二是工作作风不够深入,下基层联系群众少,到田间地头少,一般性......

    市发改委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市发改委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按照市委和市第二督导组的统一安排部署,现将市发改委班子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 长期......

    市发改委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市发改委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市发改委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发改委继续认真开展创建“法治XX合格市”活动,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开展行政权力公......

    市发改委领导建议书2015

    ____市发改委领导: 2014年3月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正式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解决好 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问题。中央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