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自查汇报
关于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自查汇报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区树立“以人为本,德心一体”的思想,认真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要求,扎实做好德育工作,从德育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德育工作的长足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我区认真地组织了自检自查,现把自检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突出服务育人
1、学校德育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不断完善。各中小学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普遍建立了以学校党支部、校长室、政教处(教导处)、少先队大队部、共青团和学生会为职能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体系。各校定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学校的德育工作,确定不同时期的德育工作要点,明确工作方向,有计划、有目的地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区经常性开展德育工作研讨,逐步实现育人理念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未成年人成长方式由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积极发展的转变。学校德育工作的评选表彰机制进一步完善,设立了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优秀少先队员、十佳少先队员、星级队员等表彰项目。学校内部管理监督、维权机制逐步确立。各学校普遍建立了学校常规管理监督岗,坚持常年开展检查评比,促进了学校的常规管理规范化和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2、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教育领域不断拓展。我区积极拓展学校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外延,逐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普遍成立了家长学校,并开展市级评优活动。2002年全区各中小学开展了“千师进万家”活动,家、校沟通方式日趋多样。学校还联合社区力量,促进社区青少年教育服务站所建设,有效开展各种咨询、服务、疏导等教育辅助工作。
二、保证课程质量,突出书本育人
1、全区统一安排,在小学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在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工人子弟小学等学校开设了融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快乐成长》课程。各个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区内进行多次赛课活动,组织相关教师听课,促进课程质量的稳步提高。
2、充分挖掘思想教育因素,寓德育于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要求每位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在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人民,三观三主义等教育。并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将德育工作向学科课程渗透,梅岭等学校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发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并逐步形成系列。
3、全区中小学积极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我区“新世纪我能行”系列体验实践活动成绩斐然。2000年以来,全区中小学以少先队组织为主体积极开展了“新世纪我能行”系列体验实践活动,许多活动不仅开口小、载体活、切入深、效果优,而且综合性强、参与面广、获奖层次高。梅岭小学依托“少年大使馆”这一活动载体,组织开展“扬州文化知多少”活动。学校少先队的体验实践活动成为扬州“全国体验实践活动现场推进会”的一大亮点。相继开展了“走近史可法”和“走近八怪”的体验实践活动。维扬实验小学组织开展了“船、桥、路、车”小课题研究活动,让学生了解时代的变迁、家乡的变化。西湖中心小学开展了以“捡回一个希望,创造美好明天”为主题的变废为宝系列活动。各学校以“民族精神代代传”和“少年儿童创业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更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到国家的伟大,体验到创业的不易。梅岭小学全校学生高歌革命歌曲,书画革命英雄,让学生走进民族英雄,激发出心中无限爱国热情。
三、加强队伍建设,突出服务育人
1、教师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对学生德育的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一支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修养好的教师队伍是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各学校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深入学习并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使全体教师能用正确的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使每位教师都具有品质高尚,爱岗敬业,尊敬学生、教育艺术精湛的高尚的师德修养,以文明优雅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和人格感染学生,以博大的爱心和饱满的热情体贴温暖学生,构建互爱、互信、互动、平等、和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融洽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中,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
2、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学校每月进行一次班主任和新教师的业务培训,定期进行班主任经验交流,促进教师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本学年各校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全面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使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本、专科自学考试,加强教师对心理学方面知识的了解,为在日常教育中处理学生心理方面问题打下基础。全区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小学生班级人际关系指导》等课题为引领,开展了德育课题研究,出版《以心育德以德养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专著一部,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了五十余篇论文和心得。为了鼓励全区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学校在教职工中开展“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的评选;在学生中开展“三好学生”、“先进班集体”评选等等,在全区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我区现有江苏省十佳辅导员2名,扬州市十佳辅导员2名,扬州市、维扬区优秀辅导员及班主任数十名。
四、改善校园建设,突出管理育人
1、校园育人阵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小学普遍开辟了校园广播台和校刊、校报、板报等宣传教育阵地,维扬实验小学、梅岭小学、西湖中心小学还建立了校园红领巾电视台,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定期、定人、定栏目。西湖中学利用校园闭路电视定期为学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学校“四个一百”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得到积极开展。维扬实验小学成立了“小书虫”读书俱乐部,创造性地开展“读经典书,做有根基的人”的实验研究,推进了全区“书香校园”计划的实施。西湖中心小学加强“江苏省蒲公英农村儿童文化园”建设,学校少年儿童文化艺术教育成绩显著。梅岭小学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成立了职能部,实施了部长竞聘工作,优化了组织结构,队员自我教育、自主教育功能不断完善。西湖中学、西湖实验学校青少年志愿者服务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区各中小学由于措施扎实,成绩突出,获得了省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红领巾示范学校”、“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红旗大队”等多项荣誉,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各校形成自己特色。全区校园文化建设在《区域性推进书香校园》这一全区性的课题引领下,加速了书香校园建设的进程。四季园小学实现了德育立体化,学校的每一处地方都给学生以道德的启迪。全校校园文化以古代、现代诗词为主体,以书画为载体,以“四季”为主线,以随时随地的教育为目标,将美的教育与德育完美结合。维扬实验小学建立“书香校园”,校园里随处可见书,到处在读书;各班都有专门的书香园地,用以推荐好书,展示习作,鼓励读书优秀学生。学生长年累月地置身于这种精神氛围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和教育。竹西小学确立“墨香”主题,提出“写端正的字,做有节的人”的口号,学校文化建设始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
3、将心育渗透到平时点滴中。各校大胆拓展了晨间活动的总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入晨间活动课中,给晨间活动注入了新的内容,使之目标更完善,内容更丰富,作用更明显。在校园广播台节目中,增设了“知心姐姐信箱”栏目,用以解决学生的疑惑,疏导学生心理。在队会中开设“小镜子”栏目,让学生看到自己行为习惯上的不足,促取改正;开设“笑哈哈”栏目,帮助学生拥有愉快的学习情绪。通过精心设计的主题队会和各种班活动,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开展的“阳光少年”的塑造与评比活动,更是将德育与心育结合起来,既要品德素养,又要心理素质,既要健康,又要快乐,真正实现了全方位育人。全区各中小学就在中、高年级设立了悄悄话信箱,鼓励学生把疑惑通过写信的方式与老师沟通,对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障碍起到很好的作用。
4、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区各学校都配备了法制副校长,通过开展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手抄报比赛、法制征文、影视观看等形式,坚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工作中做到突出教育重点,坚持课堂主渠道、校园主阵地,青少年学生的法律和道德自律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5、积极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校园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治理。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文化教育局的职能作用,将依法治理文化娱乐场所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相结合,坚持开展“三室一厅”的专项整治工作,强化依法治理的各项措施。各学校通过排查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文明教育,积极落实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和“510示范工程”的各项措施,加快了“平安教育”、“平安维扬”的建设进程。
五、开展系列活动,突出活动育人
1、建立和巩固了一批社会教育实践基地。梅岭小学在史可法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维扬实验小学开辟了国际友好园教育实践基地。西湖中学、邗沟中学加强军、校共建,青少年军警校工作持续开展,邗沟中学受到“江苏省先进少年军校”的表彰。西湖中学、梅岭第二小学、西湖中心小学等学校不仅充分利用烈士陵园、瘦西湖公园、天山汉墓等社会教育资源,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到敬老院送温暖活动。
2、我区联合教育、共青团、妇联、工会、关工委、民政等部门组织实施了“五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向全区少年儿童提出十项倡议,组织开展了“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方案”评选活动。维扬实验小学组织开展“争当学校形象大使”和征集德育口号等活动实施“五小”公民道德建设,内化道德行为规范。西湖中心小学、平山中心小学把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与创建“省卫生乡镇”工作相结合,开展了“手拉手、保健康、奔小康”等告别陋习的共建共创活动。工人子弟小学、竹西小学、四季园小学、西湖中学等还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实施道德规范教育。梅岭小学杨洁获得江苏省五好小公民称号,全区李玥等一批学生受到市“五好小公民”表彰。
3、为了让教师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的内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全区举行道德心理剧活动,首先在各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排演“道德——心理”剧,从中筛选出优秀剧本参加区文化艺术节中的道德心理剧比赛。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个性品质是因为家庭的原因。为此我们改变以往经常进行全校性家长会的做法,召开了针对性强的小型家长会,向家长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辅导,从而促进了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化。梅岭小学、四季园小学成立家长委员会,加强与家长沟通;梅岭小学推出了全新的家校联系簿《同盟者的对话》,促进家校合力。
六、关注弱势群体,突出政策育人
1、我区加大对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关注力度。2005年,扬州市蓝天学校成立了。学校本着“聚焦贫困家庭,聚焦贫困学生,以情换情,以智启智”的办学特色,采取本施教区困难家庭子女杂费减免和外来务工困难家庭子女借读费全免措施,加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为贫困学生教育提供帮助,保证了适龄儿童的入学,更使附近的外来务工子女和所有孩子们“共享教育的一片蓝天”。目前,这所学校接受外来务工子女已经超过学生总数的50%。
2、我区注重加强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取消农民工子女借读费用,按居住地就近入学,使其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的教育机会。对残疾儿童实行免杂费、课本费、住宿费和补助生活费的“三免一补”政策,使他们能够进入特教学校完成学校教育,学会一技之长,具备基本的生存生活能力同时,开展为贫困生捐款、结对帮扶等活动,给予减免学杂费等照顾,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建立贫困生档案,每年选择部分贫困生给予资助,帮助其完成学业。
3、针对目前下岗职工子女多、外地来扬打工子女多的现象,今年四季园小学开展了“乘上爱心列车”的中队主题活动。队员们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纷纷向身边的贫困伙伴伸出了援助之手。大队部还向全市少先队员发出“情系身边小伙伴”的倡议,让队员们在活动里学会宽容、学会关怀、学会珍惜。今年“3·15”,学校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诚信启动仪式。开启诚信列车、播洒诚信种子。让诚信的种子在少年儿童的心田里扎根、发芽。
七、着力素质教育,突出课程育人
1、在德育改革的目标上,从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换。传统的德育重知识传递、行为表现,却忽视了学生的内心需求,情感的发展。少年儿童不是知识的容器,是有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他们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德育不仅是文化传递,还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我们在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改变了过于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关注少年儿童精神的发展,工作中克服见事不见人的现象,确立了以少年儿童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全程关怀的主体——发展性教育的思路。
2、在德育途径方法上,从传统的道德封闭式教育向德心结合的开放式互动教育转换。德心结合的开放式互动教育强调生活化、个性化,引导少年儿童走出校门,在家庭、社会、大自然中体验。德育活动不只是传递信息,学习行为规范,更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是富有个性化的生命体验活动。我们在改进德育方法方面,提倡走向社会,参与学习,体验感悟。引导队员在人与社会关系中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
3、在德育评价方式上,从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向多元化评价方式转换。
我们在创新德育评价方式上,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关注队员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注重校内外结合开放的多元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主体(队员)与客体(伙伴、老师、家长)的互动和整合。我们在全市首创“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数控模型”这一评价方式,旨在通过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一评价方式在全市进行了推广。
建立弹性评价,强化培养健全人格的意识。在以往的道德评价中,往往被人们误认为平时学习好、思想好、体育好的“三好学生”就是“道德典范”,而平时在学校学习、表现差的,一贯有不良行为的后进生就肯定“品德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区提出了“综合考虑、弹性评价”之策略,强化学校培养健全人格的意识。“综合考虑”是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评价时,将学生的道德行为和心理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将心理因素作为衡量道德水平长短的一个砝码来权重。“弹性评价”是指将教师手中的衡量道德水平的“直尺”换成有弹性的“折尺”,对那些平时表现好却经不起挫折,缺乏协作精神,不易接受他人意见的“优等生”评价时减短尺码,严肃指出其存在问题,促其改正;对那些平时表现较差,但确实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不妨放宽尺码,降低要求,然后作针对性的调查,引导矫治心理上的偏差,使学生在萌发不良心理倾向的初期,就给予正确引导,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止不良行为和不良风气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实现德育和心育的超前性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文明世界悄然而至,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为不断增强青少年良好道德素养而不懈努力。
2006年工作思路
2006年全区德育工作探索以道德教育为导向,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的德育工作新思路。
1、突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线的德育。要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核心,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将传统美德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结合国情校情,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各校要开掘德育资源,创新德育活动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法定节日、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纪念日,广泛组织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
2、狠抓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为内容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做人的重要任务,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各中小学要大力宣传并贯彻执行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对学生进行基本的道德观念、道德知识和礼仪、礼貌、礼节教育,要注重体验,变他律为自律,培育学生爱国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守秩序、保护环境等方面培育良好的道德修养。增强中小学生守法、守规、守纪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3、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和珍爱生命教育等为主题的专项活动,大力实施“阳光工程”。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积极引导每位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通过“悄悄话信箱”、周记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参与的心理咨询指导机构,开辟心理健康咨询网站,为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服务。继续开展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增强教育效果。要通过各种途径,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法律常识,提高法律素养,提高依法维权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尊重、保护他人的意识。要大力加强诚信教育,继续深入开展“创建诚信校园,培育诚信师生”活动。各中小学要有机整合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专项教育,形成珍爱生命教育的体系;要重视做好暂差生的帮扶工作,积极开展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知识教育,建立和完善寄宿制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学校与公安、社区、家庭共同参与的学生安全联防制度,彻底治理中小学及幼儿园周边环境,全面排查内部隐患,全面构建学校安全防范机制。
4、构建以班主任队伍为主体、全体教师积极配合的德育工作队伍。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新体系,出台《班主任评估考核细则》,实行新班主任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实行在职班主任岗位培训和优秀班主任专业培训制度,定期评选表彰“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落实班主任待遇,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要全面提升师德素养,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大力宣传师德典型,树立新世纪教师新形象,做到教书育人、以德化人、以身立教,为青少年学生树立道德榜样。完善师德管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要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学校团队管理干部,吸纳专业志愿者和社会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鼓励学生轮流担任班、团队干部,办好中学生业余党校、团校,支持学生会、学生社团工作,更好地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
不断拓宽教育渠道
整体推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理想信念是支柱,民族精神是灵魂,道德情操是基础,全面发展是目标,要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站在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备高度,全方位拓宽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思路,构建以学校党支部、政教处、团队组织、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队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履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神圣职责。针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应具备的功能当前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学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学校在抓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纲要》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推动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所具备的重要职责和意义。中小学生只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的质,将来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报效祖国,奉献社会。
二、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教师是人数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规定自己的行为,要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要广泛地开展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题的“文明学科组、文明年级”的创建活动,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和党员在师德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建立责任制,完善师德建设工作制度。将师德建设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班子的任期目标,列入评估年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奖惩制度,对在师德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不断完善奖励制度,将教师的年度考核、行政奖励、职称评定与师德表现紧密挂钩。建立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通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必修课。在教师育人的过程中确立教师“师表、模范、榜样”的特殊地位,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胜于言教”的意识,在行动上做到遵纪守法,诚信守时,文明用语。在教育学生中做到有爱心、真心、耐心、信心、恒心,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成为社会各项各业的楷模,也为做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三、发挥德育教育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学校要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制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计划,做课时安排,在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纳入教材之中。走进课堂、深入学生头脑,做到教学计划、教材、师资、课时“四落实”,使思想道德教育规范化、经常化、正规化。在广大教师中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思想。教师从备课到上课以及上课的各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任课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的德育资源,不断改进教法、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动学习,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品质和情操。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不光重视知识的正确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双丰收。
四、紧密联系学生生源和社会实际,开辟德育教育第二课堂
中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都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才能完成,因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课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增加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课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全面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让道德教育渗透到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中。优化教学环境,启发学生的道德意识。用校园里英雄模范人物的画像和他们的名言警句告诫人们珍惜人生,奉献社会,能使学生领悟到高尚的道德内涵;利用身边出现的道德行为或不道德行为的事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适时给予“点化”、启迪,使学生明确为人处世讲道德光荣,不讲道德可耻,倡导组织学生投身于社会活动——希望工程、自愿者行动、送温暖、手拉手、扶残助残等,培养不家务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行学生干部竞选活动,有助于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行优秀班级、文娱表演、体操表演、体育竞赛等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树立集体主义观念,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进行道德教育,才会真正收到水到渠成的功
效。
五、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关心和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职责,而且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要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学校还要主动与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加大“扫黄打非”力度,进一步清理整顿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市场和图书报刊市场,加强对电子信息产品和计算机网的监管,严格防止那些有严重政治问题以及渲染暴力、恐怖、色情、迷信等内容的出版物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严厉打击教唆、残暴、勒索青少年的犯罪活动。凡是经光纤上网的学校,要建立“学校网吧”优惠向学生开放。要教育学生不沉迷网络聊天和电子游戏,要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影视、广播、报刊、出版部门要多出健康的,为青天少年所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旅游设施对学生开放和减免收费制度,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要加强对校园周围环境的治理,要把青少年教育纳入片区建设范围,努力在中小学生居住、生活区域内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育人网络,要动员全区社积极支持中小学生在校外教育工作,加强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普遍建立家长学校、举办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开展家访等方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要积极发挥市家庭教育讲师团的作用,巡回各校作报告,帮助家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提高家教水平。
六、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预防中小学违法犯罪
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要将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道德法制观念。注重采取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组织他们参观法制教育馆,观看道德、法制教育录像、影视、开展征文、模拟法庭活动,举办道德、法律知识竞赛,编写通俗易懂的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读物等,进行生动直观教育,要充分发挥以法治校示范校的作用,上好一堂法制教育课,讲授相关法律知识,组织一次现身说法,请在押劳改、劳教人员一次现身说法,举办一次少年模拟法庭开庭演示,举行一次法律知识竞赛,接受一次传统教育,参观一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消防、交通安全图片展览,组织一次学法律演讲比赛,观看一场法制教育影视片,召开一次座谈会,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丰富多朦胧的法制教育活动,增强中小学生抵御社会不良思想文化侵蚀的免疫力,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鉴赏水平。全面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做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人才保障,课堂教育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完善校园教育网络,开展法制教育在思想道德建设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效能,注重实践,使学生道德认识能进一步深化,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他们成为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对社会、对四化建设有用的人,这也是对中小学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目的之所在。
《不断拓宽教育渠道整体推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第二篇: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努力开创洛川县中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强县富民”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德育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突破口,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特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实效,与时俱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求实中创新。
一、强化领导,不断营造良好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氛围 《若干意见》颁布后,学校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落实《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召开了落实《若干意见》的现场会,交流了班级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经验,召开了多个层次的座谈会。学校建立和完善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综合评价制度(如升旗制度、法制教育制度、优秀师生表彰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各班执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信息上报制度,每月一期的《德育月报》为各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学习与交流提供了平台。形式多样的宣传、学习,统一了全校的思想,形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提高素质,大力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是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近几年来,为提高德育队伍素质,学校多次邀请魏书生、丁榕、高金英、孙浩哲、谢娟、陈慧娣等教育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并多次邀请市、县教育局相关领导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报告。同时,学校每学期也都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强化师德教育,在全校班主任中营造了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氛围,进一步增强了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了班主任的业务水平,增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科学性。
三、以“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为创新载体,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以“八荣八耻”教育内容为主题,以诗歌、皮影戏、荣辱故事比赛、手抄报、、绘画、摄影等活动为载体,对学生开展系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中小学生对“八荣八耻”的深刻理解,引导他们明是非、辩善恶、识美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知荣明耻,文明出行”之“文明出行看脚下”、“文明出行看仪表”和“文明出行看手中”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质。
四、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结合各种法定节日、纪念日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以及举行入团、成人宣誓等仪式,按照活动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每年2月22日和8月22日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公益日活动,3月5日开展学雷锋活动,“五四”开展18岁成人仪式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6月26日开展禁毒教育活动,“七一”开展爱党教育活动,9月份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十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重阳节开展关爱老前辈活动。同时,各校积极开展感恩教育,通过举行主题班(队)会、校园广播、特定节日纪念(如:⑴父亲节、母亲节,给父母一个温馨的祝福。⑵学生生日给父母写一封感激信或打一个感激的电话。⑶教师节,帮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道一声“老师辛苦了”。⑷设“孝心日”,即每月一日,要求学生向家长汇报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费用开支情况;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农活;为父母打一盆水,洗一次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的优秀品质。并结合“与奥运共同走向世界,与文明一起走向未来”主题教育,通过文明行为双十评议、文明排队乘车、文明礼仪网上行、校园文化展示、主题升旗仪式、文明学生评比等活动,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
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是德育的隐性课程,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充分挖掘本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建设独具特色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学校诗画画廊中“国学”精华的展示、“国学”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教室的个性化布置、班级形象牌、师生作品的展示;各校文学社、舞蹈队、学生乐队等学生组织、“才艺表演”、“书法比赛”、“辩论会”等生动活泼的活动都散发出我区校园文化的芬芳。师生饱满、向上的情绪,更体现了各校精神层面校园文化建设的提高。通过各种校园活动的开展,展现了学校的精神文化,形成了鲜明的文化传统,培养了学生尊老爱幼、明礼诚信、团结友爱、笃实宽厚、自强不息等优秀品德。
六、积极探索道德实践教育新形式,不断拓展德育教育新领域 学校推行“励志操”,把经典诵读和贴身跑步结合起来,让学生既锻炼了团结、坚强的意志,又感悟了传统文化。为了提高校园文化氛围,校长坚持每月为教师、班级进行赠书,推荐文章,引导校园文化发展轨迹。每学年组织一次“十公里远足”活动,远赴洛川会议旧址、地质公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意志教育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推行校园“十佳学生”、“四星标兵”等评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来教育感化学生。建立校园学生名言标语、班级形象牌等,使德育在无声中的得到拓展和升华。
“青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兴则民族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将是教育系统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我校今后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县有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要求,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殷切期望,不辜负县委、县政府和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热切关怀,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努力把我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为洛川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深入扎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重保障 优环境 建基地
深入扎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拜泉县精神文明办 2010年6月7日
拜泉县现有人口56万,其中未成年人 4.1 万,占总人口的7.1%。近年来,拜泉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采取系列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完善教育网络体系,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强化三大保障,形成工作合力
组织领导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我县为发挥社会各界的联动共建优势,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形成工作合力,着力通过抓好三大保障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我县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特别是在中央8号文件颁布以来,多次组织学习和研究,明确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乡镇、街道、社区、学校以及各有关部门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通过建立健全社区体系,完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体制,确立由县文明委作为对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工作指导、组 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的机构,在全县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整合了社会各方力量,实现了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互动联动,保证了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强化制度保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范化发展,我县制定并下发了《拜泉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各单位和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责任分工,从制度上保障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文明委还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全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加强了对县直机关单位和各乡镇、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考核。同时为切实解决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我县还提出了为未成年人办实事的决定,先后建设了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构筑和优化家庭教育网络、开展未成年人维权活动等实事工程,深受青少年欢迎,也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三是强化经费保障。近几年来,县财政在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不断加大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对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硬件建设、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政策倾斜,建设了一大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阵地和基础设施。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我县明确规定,城区建设、旧城改造建设中,要配套建设可向未成年人开放的活动场所,特别是社区文体活动场所。
二、紧抓四项举措,优化成长环境
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我县采取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相结合、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联合行动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紧抓四项举措,促进社会文化环境的净化、优化,着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一)加强检查整治,净化学校及周边环境。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我县严把文化市场准入关,严格依法对申请人进行审查,按法定程序办理许可和审核等手续,严禁在中小学周边200米内开设电子游戏房和网吧等。经过排查摸底和清理整顿,目前全县校园周边没有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营业场所。为保障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安全,县公安局、教育局等单位开展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治安巡逻行动,努力消除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把这一行动延伸到校园内部,针对城乡寄宿制学校增加的实际,整顿规范了城乡送子车市场,层层签订责任状,对送子车实行挂牌管理,确保了学生接送安全,共同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社会环境。
(二)加强文化市场整顿,推动青少年绿色上网。目前我县共有证照齐全的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62家。其中,音像制品零售、出租经营单位4家,网吧31家,电子游戏室1家,歌舞娱乐场所9家。不断加大对黑网吧、整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为重点的网吧整治行动,经常性组织开展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行动,加强对等文化市场的整治,在去年的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行动中,取缔无证经营店5家,对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4家网吧进行严肃处理,对7家超时服务的网吧进行了停业整顿的处理,查缴非法书刊1200册/本,有效促进了我县文化市场环境的健康发展。3 为推动青少年“绿网工程”,我县广泛开展了“文明上网,远离网吧”教育,强化了对经营业主的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强化了不准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措施,教育了广大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倡导他们在接受现代化科技信息的同时,做到文明上网,主动抵制网上各类有害信息,确保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我县十分重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整合设施资源,发挥公益教育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积极培育一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基地。我县现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处,已经逐步形成了烈士馆、东北循环经济中心为龙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并且基本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教育规程,如每年清明节组织中小学生扫墓,分批瞻仰烈士馆,参观生态展览馆。目前,我县大部分校外活动场所和爱教基地等公益教育场所均实现了免费开放,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年至今共免费接待 1.8万人次多人次,其中,未成年人的比重占90%以上。此外,县图书馆、县影剧院、县剧团等场所,也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积极主动地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四)严格把关净化荧屏,为青少年提供精品文化 县广播电视局严格把握节目和广告的制作关、审查关、播出关。共审查节目165个,广告58个,审查出不合格节目26个,审查清理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广告38个,努力按照“用先进文化占领社区、农村、学校文化主阵地”的工作要求,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努力抓好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转播和落 4 地工作,抓好县电视台开设少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专题和专栏工作,抓好少儿有声才艺大赛,积极推介和展演一批少年儿童优秀戏剧、动画片,引导和美化未成年人的心灵。
三、着眼“四个”环节,完善教育网络
学校、家庭、社区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基础。我县通过抓好四个环节的建设,发掘各自优势,加强互动配合,着力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搭建平台、构筑阵地,形成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一)以基地为依托,搭建教育平台
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我们投资建设了烈士陵园、生态公园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三个未成年人教育基地,进行特色教育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青少年思想阵地。一是建设烈士陵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县政府投资170万元建设了拜泉县烈士陵园。把它作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烈士陵园、缅怀先烈事迹,成为全县所有未成年人必上的重要一课。以此引导未成年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二是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素质教育基地。2006年县政府投入240万元建设了1800平米的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坚持面向未成年人开放。两年来,开设美术、书法、舞蹈、小歌手、小记者、电子琴、跆拳道、珠心算等文体培训班9个,经常性的组织开展各类比赛活动。这些活动使青少年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素质,陶冶了情操。三是建设生态公园-----科普环保教育基地。拜泉县是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县,获得过世界地球奖。我们这种依靠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建设了拜泉县生态公园。组织广大未成年学 5 生利用假期到这里开展活动,亲近大自然、识别植物、参加劳动等,活跃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开阔了视野。
(二)以学校为主渠道,扎实开展德育教育。一是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建设,建立对中小学的德育考评机制。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学校“天天是育人之时,处处是育人之地,人人是育人之人”的德育氛围,不断提升校园的文化品味,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作用,为全县广大教师开展德育工作创建一个不断更新的德育资源库,也为加强校际、家校联系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我县坚持以师德为先,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近年来,加大对师德建设的力度,以“师德群体创优”为载体,加强班主任和德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加大德育考核在校长任用、教师晋级、教师评选中的权衡比例,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三进”(进社区、进学生家庭、进学生心灵)和“三帮”(帮贫困生、帮德困生、帮学困生)活动,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未成年人思想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二是开展系列活动,优化教育环境。去年8月份我们集中开展了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报告团,对全县中小学德育副校长、政教处主任、团支部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进行专门集中培训。加强了对家长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从小抓起重要性的教育。组织各班级开展主题班会评比活动,对全县未成年人开展一次集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感恩长辈”、“爱我中华、爱我家乡”、“和谐校园”、“奉献社会”、“道德小模范”评选、“瞻烈士、观基地、树爱国情怀”等丰富多采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 6 革命传统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感恩教育、自信教育、自强教育、抗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育健全的人格。三是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随着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日益突出,法制教育日见迫切。近年来,组织结合“四五”普法教育,全县深入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未年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现场咨询、知识竞赛等寓教于乐活动,在未成年人中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按照建设“平安拜泉”、“平安校园”的要求,围绕校园安全、治安防范、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灾避险、自护自救等主题,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防止他们受到侵害。我们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编写了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保证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的法制教育课时,并通过师资培训、教学研讨、检查考核、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我县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内容体系。同时,为全县所有中小学配备法制副校长,定期邀请县司法局、乡镇司法所的法律工作者到中小学校开展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使全县未成年人法制受教育面达100%。
(三)以家庭为基础,抓好人生“第一课堂”。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在培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和影响在孩子的成长中是其他力量无法替代的,是终身的。因此家庭在构建教育网络中,起到基础作用。近年来,我县不断拓展家庭教育工作领域,创新家庭教育工作载体,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服务,家庭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注重对家长的教育培训。近年来,我县紧紧抓 7 住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培训,依托妇女之家、维权工作站,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家教咨询活动,共有2500余名家长接受了家教新理念的培训,共有6300余名母亲受训,极大提高了家长的素质。二是积极拓展家庭教育阵地。在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上,邀请有经验的家长作经验交流,聘请教育专家向家长“传经授道”,共同讨论和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子水平的同时,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四)以社区为平台,实现教育无缝链接。社会教育社区化是当前一个发展趋势。社区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发挥5加2大于7的效应(孩子们5天在学校.2天在社区大课堂开展活动),依托社区各种阵地和设施,发挥社区人才优势,整合各种资源,搭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格局。一是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结对共建机制。努力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着力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人才、物力、财力支持。实现资源共享方面,全县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文化体育设施,面向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开放,对学校举办的集体活动,社区根据需要给予无偿的支持,两者在合作中初步形成了互动双赢局面。二是组织社会各方参与建设,着力构建各类辅导员队伍。我县根据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的实际,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依托社会各方力量,建立了纵横交错、上下联动的教育促进机制。以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基础,在全县6个社区建立了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利用 8 “五老”优势,组建顾问团、讲师团、科技辅导团,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各类讲座等教育活动,近两年来,累计举办各类讲座227场次,受教育达52488人次,有效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引导。文化、教育等部门和妇联、共青团等人民团体都结合实际,结合职责,有针对性地组织对未成年人有吸引力、健康向上的活动,积极主动与学校、家庭联系沟通,坚持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文体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体验活动、科普教育活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等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特色活动,构筑未成年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舞台,让他们在社区这个“大课堂”里学习知识,增长见识,陶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
第四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汇报材料
棉花坪完小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教育,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配合宁远县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大局,结合我校的实际状况和近几年的工作,特向上级领导做如下汇报:
一、明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面对改革开放,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碰撞下,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民族传统在学生中或多或少的受到冲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目前各地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没能得到真正的理解,人们往往只把单纯的考试成绩理解为教育教学的质量,把它作为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或主要指标,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行的评价。由于过分地追求教学的分数,忽视学生的德育工作或有德育工作但为了少占时间,一味地讲求“新方法、新途径”,想一蹴而就,事半功倍,不重视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好的德育工作的传统做法。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学生要成为人才,首先必须要“成人”,成为有好的德行的人。其次是掌握知识,全面成为人才。这才是学校工作的真正目的、教育的目的。
二、我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措施和办法:
(一)文明礼貌教育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从学生起码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待人处世等最基本的文明素质做起,使学生具备文明礼貌的基本素养。将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工作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学校”的工作结合起来,一是抓好文明礼貌的常规教育,做实“四个一”:一周一小结,一月一主题,一段一评比,一人一改变;二是开展争创“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和“习礼仪、讲文明、洁仪容、美形象”系列活动;三是政教处坚持督查通报与考核形结合,持续抓好督促整改工作,督导班主任、生活指导教师、值周教师等从学生最能改变的点做起,持续跟踪,取得实在效果。
(二)行为规范教育 一是扎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通过各层引导和系列活动,使学生了解校规校纪,熟悉《学生手册》,明确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规范的行为,将开学第一个月定为入学教育月;二是完善和学习《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让学生明确总体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三是建立健全全员参与的育人网络,严抓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督导专业部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重视课堂组织教学管理,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教书不忘育人,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全面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配合校委会领导成员以身作则抓好值周教师队伍建设,做好校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督查教育与通报考核工作;抓好校警、门卫、宿舍生活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学生安全督查、问题学生调查处理、卫生保洁、生活指导、内务整理等专项治理工作;配合团委抓好团干部和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学生的先锋带头、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自治工作,形成教师和学生双线督查的管理模式;配合总务处做好服务育人,重视在劳动、财产管理、食堂管理、校医室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教育、感恩节约教育、理财教育、爱护财产等教育;配合就业办抓好实习学生带队教师队伍建设,学习企业管理模式,将学生实习期间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与企业对接。努力做到学生的教育“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管”。
(三)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情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思想道德素质。一是进一步规范升降旗仪式,国旗下致辞和总结要紧密结合学校阶段性工作重点,结合时政新闻等;二是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建党纪念日、国庆纪念日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开展系列活动,通过文艺汇演、唱红歌、演讲、故事会、墙报、电影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三是利用契机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外出实习、参观、学习先进人物、感动中国、甘肃、酒泉“十大人物”等。
(四)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总结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和形式。一是继续发挥好心理咨询室和“心语悄悄说”信箱作用,在有重点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把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班主任,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转化工作,特别是女生的心理教育问题;二是不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到校作心理健康辅导报告;三是培养校本心理兼职教师,每个部培养一男一女两个心理辅导员;四是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进课堂,主要有德育课教师或心理教育专长教师承担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五是依托心理健康教育省级课题开展心理教育研究,扩大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影响。
(五)法制、安全和综治教育 知法、懂法、守法是现代公民的义务,是中职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开展法制、禁毒教育和珍惜生命的教育讲座,请法制副校长,定期为在校学生上法制讲座,邀请酒泉监狱指导员、失足青少年到校现身说法,组织学生参观禁毒所,进行现场法制教育;二是上好法律课,结合职业学生实际,重点在法律基础知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劳动合纠纷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三是利用禁毒日、安全日等法制安全节日开展法制安全宣传教育。四是利用“防灾减灾日”组织学生消防疏散演练活动和自救自护演练活动。五是建立学生安全信息制度,严格执行异常情况汇报制,跟踪重点学生,教育学生不与社会不良人员来往。六是坚持校园及周边技防监控与定期巡查相结合,对问题学生采取“三进三谈”及时疏导教育转化,对典型学生给予适当处分进行警示教育,积极预防校园暴力和外来侵害。
(六)和谐校园构建
一是开展构建和谐班级、和谐宿舍、和谐餐厅、和谐校园活动,努力营造宽容互让、团结友爱、文明诚信、公平正义的和谐校园氛围,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二是创建校园文化活动,如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橱窗、标语、广播、电影视频、讲座、演讲比赛等,用先进文化陶冶学生;三是督查相关部门组建舞蹈、书法、绘画、器乐、声乐、跳绳、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等各类文体兴趣小组,积极开展有声有色、生龙活虎的课外活动;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开展军训、社会实践成果汇报会、纪念五·四演讲比赛、中华美文诵读比赛、感恩励志报告会、庆五一文艺汇演、庆七一红歌演唱会、观看百部优秀影视片、春季田径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充沛的精力朝着健康的方向释放;四是重视评优树模活动,学生的操行周周评,月月总,学期定优良;文明宿舍周周评选,月月奖;校园之星、三好学生、优秀干部、文明班级公开评选奖励,树立榜样,弘扬正气,激励先进。
(七)健全德育学分制和学生德育档案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助学政策,做好国家助学金与困难补助的审核发放工作;二是进一步健全德育学分制和学生德育档案,督导各班落实《学生德育学分制管理方案》,政教处对每学期的德育积分进行审核评比,将德育积分与学生评优、助学金补助金的发放、推荐就业、毕业挂钩;三是严格执行国家的学籍管理政策,学生因病因事请假、休学等考勤要符合规定程序,及时清理学籍,准确上报信息;四是严格毕业证办理规程,促进学生德育工作顺利推进。
(八)加强宿舍管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是继续落实《学生公寓管理员职责》,《学生公寓管理员考核奖惩细则》,《文明住宿公约》等宿管制度,落实各种常规制度的督查考核;二建立政教处、专业部主任、班主任、值周教师、宿管老师、宿舍保卫、学生楼长、宿舍长联众一体的宿管队伍,从学生日常生活、卫生、内务整理、就寝纪律、安全排查、公物维修着手,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是以专业部为整体、班级为单位调整老生宿舍,安排新生宿舍,重点关注新生住宿生活;四是要求文明住宿常态化,有检查无检查一个样,政教处随时抽查,实行检查人员不间断随时检查、日公布、周通报、月评比奖励制度,并纳入专业部、班主任、生活指导教师考核;五是开展学生寝室文明创优达标活动,对每周评出的文明宿舍给予通报表扬,一月对周文明宿舍次数多的宿舍给予表彰奖励;努力将学生公寓管理逐步趋向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
(九)继续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 一是参与宁远县青少年法制教育示范基地各项活动,落实与镇派出所开展警校共建有关活动;二是与社区密切往来,加强社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三是建立家访、电访、飞信制度,班主任和家长互留电话号码,建立密切联系,旷课、逃宿、请假、有病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告知家长,要求学期与家长交流沟通面达60%以上;四是召开一次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办学方向和管理特色,让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形成德育合力;五是成立家长委员会,听取家长好的意见建议,支持学校工作。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的各自优势,优化配合,共育社会有用人才。近几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收获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使学校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努力。
第五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汇报材料
基于生命自觉,追求成人成事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汇报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创建于1959年,是江苏省文明单位、首批江苏省实验小学、模范学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实验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实验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江苏省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践行“求真”校训,成事成人,追求教育的本真,遵循和探索适合师生发展的一切规律,培育真人。让师生做“真人”,还原教育的本色。学校特色鲜明,走出了一条让每位学生走向成功,为学生的人生奠定坚实宽厚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学生以生动活泼、素质全面、发展后劲足,而受到家长、社会的好评和高一级学校的青睐。培养学生说真话、做真人、学真知、讲真情,形成了“诚信做人、智慧生活、科学学习、快乐成长”的学生培养目标。“明理健行”校风的形成,让每一位一附小的孩子获得做人之真——诚信做人,感悟生活之真——智慧生活,掌握学习之真——科学学习,保持儿童发展之真——快乐成长。
一、植根地方文化,构建“翔宇鸾娃”学生活动序列
构建地方文化,构建具有地域特征的一附小 “鸾娃文化”。学生工作在整体上进行构建,植根地方恩来文化,滋养快乐生命。以翔宇鸾娃为魂,挖掘鸾娃精神内涵,构建各个年级的鸾娃学生活动系列。继承恩来精神,培养具有民族精神与淮安烙印的好少年,学校着力塑造“翔宇鸾娃”。理想远大、自信阳光、真诚友好、智慧勇敢成为一附小孩子所特有的共性特征。迎面微笑、舒展双臂、跳跃舞姿的鸾娃有着自信、诚信、友好、勇敢和智慧的优秀品质,是地方文化、恩来精神与现代精神的完美融合。
弘扬周恩来精神,做翔宇鸾娃。同一主题下实现学生活动的丰富多彩,全校学生活动冠名“翔宇鸾娃”。一年级:神气小鸾娃; 二年级:能干小鸾娃;三年级:聪明小鸾娃;四年级:智慧小鸾娃(明确目标,明辨是非); 五年级:健康鸾娃;六年级:阳光鸾娃。学校的环境布置也在着力于鸾娃文化的形成,鸾娃眼中新淮安、鸾娃俱乐部、文明小鸾娃等内容都在潜移默化着这种文化因素。一年级的成长袋、二年级的走廊、四年级的文化墙、五年级的文化长廊都成为大家眼前一亮的风景风景线。理想为翼、爱为动力的鸾娃形象受到孩子欢迎。
学生社团建设取得进展。学生活动的空间进步拓展,焕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面的学生社团纷纷成立,学生社团的发展喜人,对学生社团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加强。绿手指社团立足对环境的保护,爱心鸾娃则通过义工的形式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浓浓爱意。鸾娃读书会则掀起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潮„„
二、提炼校园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文而化之,通过文化的力量,形成具有共同价值观倾向行为方式。学校的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通过进一步凝炼学校文化,使得学校的文化建设有上新台阶,并通过课堂、教育活动、建筑等一系列的方式影响着校园中的每一个孩子。以人为本,滋养生命。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是坚持历史的、人本的、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思维方式。滋养生命 滋养生命,是生态发展的核心价值;让所有生命和谐共生、享受润泽,是生态发展的理性境界。
丰富校训求真内涵。主动追求思想行为充分接近和适合于客观必然性。追求真理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哲学核心,文明给人类带来真正的福音,离不开对真理的追求。教育的本质即是由“人的发现”到“人的实现”,这一过程同样是追求和认识真理的过程。坚持走“求真”的大道,既需勇气,又要智慧。求真务实。求真与“务实”统一,是一种科学精神,一种政治品格,一种优良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知行统一,名实统一,理论实践统一,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至善至美。“真”是科学存在,“善”是伦理认同,“美”是创见审视(生命发展)。“真”是“善”的基础,“真”与“善”又是“美”的基础;致力于求客观存在之真、主观认知之真、价值体现之真,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是人类社会发展价值追求的最高目标。明确校风:明理健行。形成诚实、灵动、乐学、健康的学风与自强、务实、融通、创新的学校精神。
2.校园物质环境体现校园文化!求真校训在校园的显眼位置,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加以强化。校风明理健行通过命名西校区教学楼为孩子所熟识,学风则出现在操场上,是学校的每一名师生都清楚。东校区的励志园、景墙、追梦厅、求知苑等景点都传递着学校的浓郁文化氛围。办公室、会议室则布置着我们的的师风,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位附小的老师。
三、加强德育研究,优化教育方式、方法
加入当代教育家叶澜老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实现了学校的整体转型,学生工作上新台阶。
1.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了长程视野,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老师的最大进步就是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对学生工作,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认识用了新的高度,有了学生立场。每一次的学生教育工作,首先必须考虑学生的成长需要,考虑我们的教育活动必须接地气,必须考虑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摒弃了那些生硬的说教。
.2.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学生工作研究日常化。班队研究日常化班队研究的日常化,使得学生工作开始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使得学生工作开始有了敏锐的问题意识,才会使学生工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敢于质疑,有整体视野,有综合、长程意识,拍脑袋做事,想当然做学生工作的现象大为减少。
班队活动日常化,定时定点定人,每周一次。日常化的强力推进,使得在较短的时间内整体提高了班队研究的水平。(1)少先队课固定在周一;(2)班队研讨固定在周四上午一二节。(3)以年级为单位分成6个班队工作研究组。每学期超过24节校级以上的班队活动课,每周一次的校级研讨的密度,使得班队工作研究强度得以保障。班队研究课密切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如王丽老师的《走进春天》关注春游的教育价值,蔡舒老师《快乐小天使》关注一年级孩子校园生活状态,孟耀昌《你,值得我学习》关注班级特有的学生评价现象,戈雯靖老师的《祖国,我爱你》关注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生活的日常关注,使研究活动接了地气,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深受孩子的欢迎,教育的效果也才得以保证。
3.整体设计校园教育活动,形成活动系列。校园生活形成五大板块,岗位实践、校园节日、仪式庆典、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班队活动,学校活动形成序列,校园读书节、科技节、英语节、体育节、艺术节与春秋两季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安排错落有致,教育活动的节奏适中,保证了教育的效果。仪式庆典抓住入队仪式、毕业仪式、十岁仪式、升旗仪式等强化仪式的教育价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载体,效果自然比较好。整体设计教育,不断提升学生活动的内涵品质,并逐渐形成校学生工作的特色品牌项目。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成长需求,精心策划校园读书节、科技节、体育活动、英语节、艺术节,关注每项活动的育人价值的独特性、内容设计的序列性和丰富性、活动参与的全员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
四、加强班集体建设,使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
1.通过岗位建设、文化建设、主题班队活动、班队与学科整合、社会与家长资源的整合等加强班集体建设。发挥岗位建设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班风。通过班级口号、班歌、班徽的形成促进班风建设。学校的班级风采展示与升旗仪式的班级展示为班级建设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2.加强“周恩来班”的建设,凸显“周恩来班”的集体特质,发挥先进集体的榜样引领作用。作为周恩来总理故乡的一所示范性、实验性小学,学校还将总理精神视为宝贵财富和独特的教育资源,扎实开展“周恩来班”创建活动。2009年8月30日,温家宝总理欣然亲笔回信。勉励学生像周恩来爷爷那样,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在关工委、教育局的关心下现在已经成功创建省级周恩来班2个,市级周恩来班19个,现有校级周恩来班18个。
3.通过评价促进优秀班集体建设。采用申报与达标制。五星班级评比,即五个方面:文明礼仪之星(常规)、文化建设之星、书香班级之星、阳光运动之星、岗位建设之星,充分发挥班集体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五、加强法制建设,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1.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进一步净化育人环境。由于一些商家、摊贩等利欲熏心,置后代成长于不顾,利用孩子们好奇心强、自制力差等弱点,采取种种手段诱导孩子形成乱花零用钱,迷恋游戏厅、网吧等不良行为习惯。对此,学校首先加强对学生的相关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认识到潜在危害,开展系列健康向上的课外活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如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体育活动等)。通过多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周边环境良好。
2.每学期都安排法制教育讲座,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每学期都安排交通安全讲座,培养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校外辅导员张会群警官还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辅导员。
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阳光驿站、知心姐姐、电视台《童心世界》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引导,让孩子健康成长。学校现有心理辅导师4名。我校对于残疾儿童和部分困难家庭子女,除了摸底调查,发动多方面力量,从生活费等方面予以尽可能的补助,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学校更多的关爱,形成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学校部分班级有个别智障孩子,学校教育给予了他们充分的关心,这样的孩子在我校没有受到歧视,学业上也尽可能的帮扶,社会反映良好,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更大。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学校班级老师实行帮扶计划,每个老师都有帮扶的对象。辅导的形式多样,集中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更有常态的随堂辅导,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都不掉队。
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心灵得到关爱、德行得到熏陶、人格得到塑造,智慧得到生发,个性得到张扬,生命价值不断被唤醒、提升,真正感受到教育的快乐与幸福。学校遵循人的成长规律、教育的发展规律,初步实现了每一个孩子主动、全面、有差异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合理调配校园文化各因素的力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追问万物本原的兴趣和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立足于现实的生活并且懂得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显现人性之初的善良之光快乐地做人;让教育成为一种熏染,成为一种积淀,让校园成为充满智慧、活力、真理的地方。但随着社会发展,孩子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必将不断呈现出一些新问题,这项工作对于我们来说也就必然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我们的思考:
1.学校德育教育研究不够,有些教育活动效果打折扣。对学生的发展需要研究还不够,有的时候还表现为我们的良好愿望与实际教育效果还有不小距离。
2.升学的压力使得家庭教育的单一评价对孩子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高考指挥棒作用明显。中国人面对高考、中考、小升初压力很大,对教育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孩子的教育成了每个家庭生活的中心内容和重点内容,成绩成了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重点话题,而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却比较少。一方面,家长忽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更多地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和智能开发,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让孩子涉及与学习无关的事宜,。学习班充斥他们稚嫩的童年时代和快乐的少年时代,他们成了学习的工具。家庭教育的滞后性,给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社会德育比较缺失
社会德育包含的范围极广,如今,媒体导向、通讯手段、现身教育、现实生活状况等都对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电视、杂志、互联网的影响和教育要多于学校,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要比教师和家长的说服教育更具实力,更有说服作用。然而负面消息的铺天盖地使得很多教育本身显得力度不够。作为德育基地,有的建设差强人意,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仅是图片。淮安还没有科技馆这样的孩子活动教育的场馆是令人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