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自查报告
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自查报告 2011-8-26 14:28:54
接到《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和2011年工作计划的通知》(鲁发改综合„2011‟886号)后,我委立刻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按照通知要求,围绕监督检查涉及的四项内容进行自我检查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工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按照“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精心组织编制实施“十二五”规划。我市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从2009年底启动,整个规划体系包括1个规划纲要、7个市区规划、31个专项规划、24个重大研究课题。2011年1月21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了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5月16日,市政府正式向全市印发实施。目前,各市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已经印发实施,其余专项规划已经完成定稿,即将汇编印刷。一是明确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在深入贯彻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特别是“六个坚持”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我市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为抓手,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促进产业振兴,着力强化内需驱动,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改善社会民生,力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威海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总体指导思想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符合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于我市今后五年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同时,我市还确定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的指导原则。
二是深入查找阻碍发展的矛盾问题。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充分总结了“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成就,综合实力较快提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各项改革取得较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纲要也明确指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亟待调整、经济运行质量仍需提高、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待加强、城乡发展仍不平衡、重点领域改革尚需突破等方面。此外,纲要还对我市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我市自身条件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指出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在,动力与压力并存。这些问题正是影响和制约我市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三是充分对接建立发展指标体系。在充分对接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我市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共计4大类45项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30项、约束性指标15项。主要指标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到2015年达到3200亿元以上,人均GDP超过1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达到21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52.5:43;蓝色经济区建设深入推进,海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0亿美元以上,引进国内资金年均增长15%,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总额年均增长10%;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取水量分别降低17%、14.5%;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我市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设臵都与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目标协调一致,同时,各市区、开发区也都提出了各自的发展目标。
四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区域战略与产业布局”、“产业振兴与发展重点”、“区域统筹与城乡建设”、“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科技教育与人才战略”、“和谐社会与民生建设”、“支撑体系与保障措施”等8个方面。财政政策方面,确定了按照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调整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重点投向“三农”、科技创新、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生态保护、资源环境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政策方面,发挥投资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改善民生的先导作用,稳步扩大投资规模,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强化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自主创新、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产业政策方面,按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改进完善产业政策,加大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投入,合理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和资金投向,支持高端产业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强的企业发展;通过严格技术标准、排放标准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产能的盲目扩张。区域政策方面,坚持海路统筹、区域统筹、产业统筹,积极实施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各区域的产业定位和发展重点,加快推动产业发展一体化,形成优势互补、配套协作、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多层次区域产业发展格局。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符合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
五是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点抓好交通、水利、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的外向性和超前性,建立起立体化的交通、稳定的电力供应网络、完善的给排水网络、高效率的通信网络、配套的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体系,突出抓好青荣城际铁路、江家寨立交桥、威海湾港区、石岛港区、泊于水库等重大工程,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今年上半年,各项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其中青荣城际铁路建设已完成投资6.2亿元,全市城市规划区外农用地清表工作已基本结束,威海段已稳定线路的控制性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六标段开工40个工点,占全线的三分之一,我市工作获得省政府表彰;石岛新港码头项目已争取省发改委、交通厅向国家发改委、交通部转报岸线申请,石岛港防波堤、航道项目获得省发改委批复,项目建成后,石岛港的航道通过能力将达到5万吨级,石岛港区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二)深入贯彻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市抢抓蓝色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市区位、资源优势,全面加快海洋产业建设步伐。早在2009年9月,我市就设立了蓝色经济区管理办公室,为正县级事业单位,隶属于市发改委,牵头负责蓝色经济区规划、协调、督导和推进工作。一是充分对接半岛蓝区战略规划。在落实全省部署和本市规划编制工作方面,我市十分注重与全省总体规划相衔接,且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2009年7月,我市就先后出台了《威海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实施意见》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实施意见》;12月,组织编制印发了《威海市蓝色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今年初,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市又在全省率先修编完成了《威海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并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威海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7月份,我们又认真梳理出了省有关部门针对我市蓝区规划提出的39条修改意见,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规划的再修编工作,目前,规划已经修编完成,报省发改委审批。
二是全面落实重大政策和事项。我市十分重视国家扶持政策和事项的落实,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台了配套政策。今年以来,我市针对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先后组织召开了市委常委会、市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推进大会、42个部门参加的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调度会、南海新区现场观摩会等。在我市《关于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中,认真梳理了47条与我市直接相关的政策事项,确定了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65项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市区和50多个相关责任单位。省规划和试点方案中明确落户我市的国家海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威海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海洋商品国际交易中心等重大事项进展顺利。此外,我市各级各部门也结合自身职能,纷纷出台了支持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措施。由我市蓝区办牵头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南海新区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正在按程序报批,海洋渔业局制定了《关于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海事局制定了助推蓝区建设的九项举措,工商局出台了《支持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公安局制定了《服务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十五项措施》,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推出了服务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科研行动方案,国税局和地税局分别制定了《威海市船舶生产企业先退税后核销管理办法》和《威海扶持蓝色经济区发展地方优惠政策汇编》,等等。这些都有效的支持了我市蓝色经济区的建设。
三是优势产业培植、重点园区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三抓并举。我市把优势产业培植、重点园区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坚持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培育现代海洋优势产业,统筹海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蓝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在遵循功能区区划的基础上,依据海洋产业优势,重点规划建设了海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船舶修造及配套、港口物流、滨海旅游休闲度假、新能源及配套、现代石化等六大海洋优势产业基地和威高、拓展、三角、华东数控、新北洋、新船重工、黄海造船、东安黑豹和天润曲轴、南海新能源装备制造、环翠新能源汽车等十大高端产业园区。今年上半年,十大高端产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9亿元,利税36亿元,利润28.5亿元,实现税收7.5亿元;共有在建项目39个,总投资386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0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76亿元。此外,我市还十分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海陆统筹的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青荣城际铁路、石岛新港等项目进展顺利。
(三)严格管理控制市场通胀预期。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以稳物价、保民生、促发展为重点,积极促进民生改善和物价稳定,今年1-7月我市CPI累计同比上涨4.1%,分别低于全国、全省1.4个和0.8个百分点,市场通胀预期管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切实落实“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维护市场稳定、确保粮食安全作为粮食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立足我市粮情,积极探索粮食市场化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粮食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在全市建立起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依托,以地方粮食储备制度为载体,以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为抓手,管理规范、吞吐有序、保障有力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充足,能充分保障全市粮食市场供应,到今年7月底,我市粮食企业总库存31.8万吨,其中商品粮库存11万吨,创下近几年库存新高,为政府调控粮食市场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今年以来,全市政府调控周转小麦达到2.2万吨,市区小包装面粉储备800吨、市级食用油储备规模2400吨、应急大米储备2800吨(折稻谷4000吨)全部落实到位,各类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达标、存储安全。
二是强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市民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生产供应。为增加蔬菜面积,保障市场供应,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4月份,我市农业局和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威海市蔬菜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威财农„2011‟11号),2011年市财政计划安排100万元资金,各市、区(开发区)按照1:1配套,共200万元,奖励在蔬菜生产和“农超对接”工作中成效显著的蔬菜示范基地。对符合条件的每个基地奖励5-10万元,目前,已发展了标准化示范基地12个,面积近5000亩。为提高蔬菜生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水平,减少蔬菜流通环节,稳定产销关系,降低市场风险,保障质量安全,我市去年底就将超市果蔬直供基地建设工作列为菜篮子建设的工作重点,目前共发展蔬菜、水果直供基地50多处,对接面积13500亩,其中乳山蓝莓还成功打入了华润万家和美国都乐公司。
三是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建立了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逐一明确16家联席成员单位价格调控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并定期召开调度会,分析形势,明确目标任务,形成齐抓共管和综合施策稳定物价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制度,在全市建立200余个监测点,对300多种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动态监控,把160种商品纳入应急监测体系,对主要副食品和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实行日测日报,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积极规范市场秩序,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市场价格巡查,依法严厉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组织开展涉农收费和农资市场价格专项检查和医药卫生服务价格大检查,切实减轻社会不合理负担。强化商品房价格备案管理,抑制房地产价格的不合理上涨。抓好清费减负工作,对我市1987年至2009年制定的500多个收费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废止文件300多个,取消收费项目100多个。
四是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联动机制。及时启动物价上涨与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补贴和保障标准联动机制,从今年1月1日起提高我市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同时,修改完善“双联动”机制,扩大保障对象覆盖范围,在原有的城乡低保对象基础上,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纳入联动机制保障范围,并将联动机制的季度启动条件由10%下调至8%。近期猪肉、鸡蛋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为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提出启动物价上涨与提高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联动机制的意见,从7月起至9月底,对威海市区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按每人每月2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60元,总计80万元的价格临时补贴。
(四)科学督导实施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2009年、2010年,我市列入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共44项,其中“八行业专项项目”7项、“中小企业专项项目”11项、“结构调整专项项目”4项、“产业振兴专项项目”11项、“物流专项项目”4项、“电子信息专项项目”7项,总投资52.4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
截至目前,44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已经全部到位。威海市怡和专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新型高效甲板机械和船用轴、舵系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和山东卡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TD-SCDMA信息机等3个项目已通过验收;三角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条高等级半钢子午胎技术改造项目、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机场道面除雪设备技术改造项目等11个项目已完工,正在准备验收;山东万得集团有限公司年产亿米高档面料染织项目、威海滨田印刷机械有限公司WH466四开四色单面印刷机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等30个项目正在进行施工建设,争取尽快竣工投产。
我市44个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均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目录支持方向,严格执行土地、环保、节能等政策和管理规定,项目环保、土地、安全等开工手续完备;项目按计划实施,按进度建设,按要求竣工验收;项目国家资金按时、足额下达,并开设了专户存储、开支、核算,未存在挤占、截留、挪用资金的现象,随着项目的实施、投产,将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组织我委有关科室、单位以及经信委、物价局、粮食局、农业局等部门,按照省发改委《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实施方案》要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活动,发现了一些还不够完善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规划编制实施方面。我市的“十二五”规划已经面向全市印发实施,从目前的情况看,各项经济社会事业运行良好,但从长期看,在规划执行、分解落实、监督考核、中期评估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以关注,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在规划执行上要采取审慎灵活的态度,要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既要严格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又要灵活地采取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在把五年发展目标分解到每年的发展计划中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应当更加考虑当年的国内外环境和本市实际发展情况,避免盲目加码。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健全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制度。
(二)蓝色经济区建设方面。我市蓝色经济区各项建设正有条不紊的推进,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进一步加快步伐的空间。在工作考核督导方面,为充分调度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完成蓝区建设各项任务,我们探索建立一套考核评价体系,并正在试行一套调度统计制度,但由于蓝色经济区涉及范围广,涉及各项工作任务繁杂,还没能形成完整的行之有效地调度、统计、考核、评价体系。在具体政策支撑方面,我们前期研究提出支持南海海洋经济新区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调度情况看,各市直部门都研究提出了一些支持政策,但有些政策过于笼统、操作性也不够强。在专项资金方面。我市蓝区专项资金还在筹措中,省里的两区专项资金正在审批,大量在建的蓝色经济区重点项目、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需要资金扶持,能否筹措并使用好专项资金是当前非常迫切的关键问题。
(三)管理通胀预期方面。当前的价格上涨属于“混合型通胀”。治理这种通胀不仅需要多种政策组合,而且需要更多耐心,更长时间。随着通胀压力加大、国家宏观政策逐步收紧,经济运行将呈现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稳定物价形势不容乐观,预计猪肉、鸡蛋、食用油价格高位运行态势短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对下半年的价格总水平将会产生重要影响。粮食供应方面,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多,而粮食生产受土地面积、天气条件等因素制约,供应能力有限,粮食市场调控和应对危机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市粮食、蔬菜和水果生产形势稳定,但受生产资料涨价、用工成本增高和游资炒作等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产品价格逐年提高,市场风险越来越大。
(四)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方面。我市44个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目前进展顺利,但是尚未竣工的项目还需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确保按期完成任务。相关部门还需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理念,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主动为项目建设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此外,在对中央投资项目争取上要加大力度,提前做好摸底工作,储备好有潜力的项目,力争获得更多的国家扶持资金,加快我市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步伐。
三、下一步整改目标和措施
针对在自查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我市以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为目标,制定了整改目标和措施。
(一)全面增强“十二五”规划的执行力。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继续提高全市经济社会宏观发展规划的执行力度,科学指导全市各项事业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协调的责任分工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推进的组织领导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根据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细化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抓好组织推动、规划协调、产业研究、政策实施、行业监测、项目调度等各方面工作,推动规划有效实施。二是加强协调指导。加强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其他规划与规划纲要之间的衔接配合,各个规划要服从总体规划纲要,将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具体落实,突出建设性、控制性,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配臵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形成规划实施的合力。三是加强监督考核。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建立严格的规划落实机制,通过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每年向市人大报告规划实施情况。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机制,加强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健全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制度,总体规划由市政府组织评估,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由规划编制部门组织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调整修订。如遇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重要原因导致实际运行与规划目标发生重大偏离时,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将其列入政府考核体系。四是加强舆论宣传。通过报纸、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全方位、多视角宣传解读“十二五”规划,增强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更好地支持配合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全面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继续抢抓蓝色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一是跟踪落实蓝区建设重大事项。高效落实蓝区建设实施意见,对确定的65项任务及省规划和试点方案中明确要落户我市的重大事项进展情况实施重点跟踪,着力推进“六大基地”和“十大园区”建设。加强已出台扶持政策的跟踪落实,抓紧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南海新区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快推动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国家海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等重大改革发展试点工作。二是继续完善各项配套政策体系建设。进一步研究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探索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也希望省里给予指导和支持,帮助做好这项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到位。组织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支持蓝色经济区加快建设。也请省里就争取和落实好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提出指导性意见。三是全力推进涉蓝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跟踪服务,帮助企业破解瓶颈、破除障碍,促成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尽快形成蓝色经济区新的增长点。抓紧落实省“两区”建设专项资金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资金支持范围,扶持重点产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及科技示范推广、特色教育与高端人才培育等项目建设。同时,严格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和建设程序,全程监控招标投标活动,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四是合理使用专项资金。把握好投资方向,筛选好重点项目,科学合理地安排资金,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确保符合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要求。也希望省里抓紧督促各级专项资金的设立,全面落实省级项目配套资金。
(三)全面提高管理通胀预期水平。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价格形势,我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更加注重处理好促发展、调结构、管预期的关系,进一步增强调控能力,夯实稳定物价基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继续确保粮食充足供应。针对近年来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变化,认真测算目前全市粮油储备合理规模,及时调整储备结构。鼓励基层粮库和粮食经纪人开展常年常时常态化收购,千方百计增加商品粮库存,适时平抑市场,确保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不断扶持粮食应急加工、供应企业发展壮大,优化应急加工、供应网络布局,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粮食应急网络,推进粮食安全应急体系不断发展。二是努力确保“菜篮子”供应。大力发展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对全市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进行检查考核,落实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奖励资金。加强对超市直供基地建设工作的调度和考核,确保完成年发展直供基地2万亩的工作目标。加强直供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密切关注农产品生产形势,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保障“菜篮子”生产供应稳定,产销顺畅。三是进一步加强价格调控监管。继续发挥好价格调控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情况调度和市场分析,密切沟通协调,强化部门责任,加大价格调控监管力度,为“十二五”良好开局创造良好价格环境。健全完善实时价格监测体系,对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预警,积极防范和妥善处臵突发市场价格异常波动,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变相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四是提高社会保障联动水平。密切关注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情况,做到预案在先,一旦指数超过规定标准,启动物价上涨与提高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联动机制。在制定调整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调价方案时,把对低收入群体的优惠减免政策同步研究、同步明确,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不受调价影响。
(四)全面推进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我市将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组织相关部门,继续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项目推进。一是认真调度分析。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加强对项目的调度分析,定期深入企业、深入现场,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二是进一步改进服务。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服务,指导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项目立项、环保、土地、安全等方面管理的规定,严格按照项目备案内容建设,严格执行中央投资项目设备和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等制度,杜绝暗箱操作,确保工程安全和设备质量,规范项目建设。三是加强资金监管。进一步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督促企业对中央投资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账核算,杜绝截留、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行为,确保项目资金安全。
第二篇: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自查报告
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自查报告
根据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我市《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x市发改委结合工作实际,深化认识,积极作为,把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切实为早日实现xxx市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努力。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十二五”规划,力促xxx市科学转型。
国家和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国家规划”和“自治区规划”)是国家和自治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纲领,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确保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与国家、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纲要衔接,结合实际情况,我市认真研究学习,查找自身不足,制定有效措施,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实现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
㈠确保指导思想衔接
在认真研究和解读中央、自治区、地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和意见征求,结合xxx市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xxx市 “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主要任务,以加快经济、文化的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坚定不移的实施“强农、兴工、促旅、重文、活水、宜居、育人”七大战略,着力打造转型升级的先行地、现代文化引领的模范区,建设全国新能源示范区,营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旅游目的地,早日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该指导思想体现了中央、自治区“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又突出了xxx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经济和文化转型升级。
㈡确保经济发展目标和指标衔接
自治区“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发展指标共涉及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等五大类32项,地区“十二五”规划中共涉及26项指标,在此基础上,我们因地制宜提出xxx市“十二五”发展目标: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107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3.64万元,年均增长13.6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24:52.4:36.36;地方财政收入9.36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2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58万元,年均增长12.69%,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500元,年均增长10.83%。具体涉及到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人口资源环境、民生保障四大类共20项。
㈢确保对策措施衔接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规划举措及政策要求,按照“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xxx市认真研究自身发展情况,依托资源禀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力争实现xxx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力。
——以“工业强市”为目标,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优化工业布局,打造优势产业集群,适度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做强无 机盐化工产业、培育壮大建材业、延伸金属冶炼铸造产业、做大新能源产业、做精农产品加工产业,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强化节能减排,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完成50亿元,年均增长24.1%。
——围绕“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方向,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发展设施农业和精品农业为抓手,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15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3.1亿元,年均增长5.98%(2010年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0元,年均增长10.83%。
——以打造“新疆大客厅”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促进旅游各要素协调全面发展。加大景点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打造独具xxx特色的文化旅游业,力争用五年的时间把xxx市建成集旅游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为一体的明星旅游城市。最大限度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效应,促进消费,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快速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目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到2015年,力争市区常住人口突破10.9万人,城镇化率达50%。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将改革与稳定、发展一起抓,把改革开放的力度与社会长治久安、发展速度统一起来,继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改善发展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融合经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严格管理通胀预期工作,确保xxx市社会安稳 ㈠紧紧围绕价格监管开展价格执法工作
1、重点加强了商贸流通领域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监管。结合元旦、春节和五一节日市场大检查,对忠信超市、天马超市、永乐将超市等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针对3月中旬我市部分群众受谣言影响,引发食用盐集中购买、造成市场食用盐出现短时间断货,一些不法经销商乘机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的情况,我委积极组织人员对xxx市食用盐销售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对25家经营户哄抬价格、扰乱市场销售食用加碘盐行为进行了当场处罚,共计处罚4700元。从而确保了食用盐市场正常供应和价格稳定。根据自治区工作安排,4月20日《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的通知》(新发改价检〔2011〕782号)文件转发给xxx市各房地产开发企业。5月6日上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颁布十三周年之际,吐市发改委组织价格监督检查局全体人员,在旅游文化广场设立宣传点,发放价格宣传单1500余张。有效遏制了市场不规范标价行为和价格欺诈行为,维护了市场价格秩序。给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明明白白消费,清清楚楚缴费的市场环境。
2、加强了市场价格监测,对粮、油、肉、蛋、菜等21种商品实行价格监测日报制度。密切关注粮食、食用植物油、蔬菜、肉禽蛋奶、食盐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动态,一旦发现市场价格出现明显异常波动,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配合有关部门通过组织调运、投放储备等政策措施,确保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稳定,截止目前我委已上报各类价格监测报表62余份,上报价格分析20期。
3、积极开展价格专项检查工作。2011年上半年,市发改委价格监督局积极开展了教育收费、涉农收费、种子价格、建设项目收费专项检查工作,切实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减轻农民的生活负担。截止到5月31日,共立案检查价格违法行为及案件28件,违法所得共计75765元,其中处理价格违法行为及案件28件,责令退还65750元、查处违法所得10015元,现将处理当中。
4、认真受理价格举报投诉。继续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卫生防疫收费、动物卫生检疫收费、物业收费、自来水收费、违章车辆拖车收费、停车收费等热难点问题的查处力度,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市信访局、纠风办移交的举报投诉20件,经检查处理退还消费者金额960元,切实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5、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清理规范力度,认真做 好《收费许可证》审验工作。根据xxx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安排,我委于2011年2月14日对xxx市所属181家收费单位的《收费许可证》以及各项收费情况进行了全面审验。实际审验181个,年审率达100 %,注消《收费许可证》12个,新办《收费许可证》1个,变更收费项目6项,取消收费项目1项。结合《收费许可证》审验工作,对自治区明令取消和停止的4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31项涉企收费、20项社团收费、降低的6项建设项目和涉房项目收费,进行了认真清理,涉及取消金额41240元。从而净化了我市的投资收费环境,切实减轻了企业和群众负担。
6、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价费政策,严格控制出台政府提价项目。自去年12份至今我委一直没有出台任何调价方案。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对不执行价费政 策,乱设卡,乱收费行为,严肃处理,努力降低生产、流通等环节的费用,确保市场正常供应,价格稳定。认真开展了xxx市牛、羊肉市场供应及价格情况、殡葬服
务收费情况以及建材市场价格情况专项调研,拟定了两部制热价方案,对xxx市道路清障拖车服务收费、物业收费基准价格、大河沿渠首以下梯级电站上网电价、坎儿井乐园星级厕所收费标准进行了认真测算,及时给予答复或按审批权限转报市政府及地区
7、加强规范管理,扎实做好涉案财产价格鉴证。2011年1-6月份共办理价格鉴证、认证150起,标的额779628.50元,准确有效的打击了犯罪,为稳定社会治安、改善我市投资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8、积极稳妥地做好粮食工作
加强对粮食企业的宏观指导、监督、服务;开展社会粮食供需平衡抽样调查以全面了解掌握我市粮食、食用油供需状况。2011上半年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共调查城镇居民100户、餐饮企业、单位食堂20户,为市政府提供粮食、食用植物油及油料宏观调控全面可靠的决策依据,㈡着力开展城乡社会救助工作
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措施落实到位,我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确保低保工作正规有序。今年我市来共对符合条件的4384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3889554元;对9446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743006元。城市医疗救助230人,救助资金130365.8元;农村医疗救助225人,救助资金451275元;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共救助人员104人,男性救助人员94人、女性救助人员10人。其中:本省救助 发改委审批。人员34人,外省救助人员70人。护送5名危重病人回家,救助中年龄最大75岁,最小13岁。
三、加快推进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 今年以来,xxx市积极响应地区提出的“兴工”战略,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以“工业强市”为目标,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优化工业布局,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壮大和提升煤炭煤电煤化工业、无机盐化工业、建材业、金属冶炼铸造业、新能源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六大产业,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强化节能减排,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的打造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即符合xxx市的发展特色与实际,也充分考虑了与自治区发展规划的衔接。今年我市围绕工业六大产业,积极筹划和实施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加强项目的协调服务和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㈠2011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实施情况
1、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xxx市驼铃酒业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地域特色葡萄酒加工改扩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补助40万元,购置进口橡木桶等设备已完成;xxx迈德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葡萄干加工技术改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补助30万元,购置葡萄干加工设备已完成;xxx市博士德果脯工贸有限公司2000吨干鲜果品保鲜库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补助35万元,保鲜库已建成;xxx市德众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00吨出口级葡萄罐头加工改扩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补助35万元,购置罐头加工设备已完成;xxx宋峰工贸有限公司葡萄干加工生产线精选工艺技术改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补助40 万,购置葡萄干加工设备已完成;新疆西域盛达果蔬开发有限公司葡萄精深加工项目,专利补助17万。
2、特色轻工专项资金项目:xxx地区民心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新疆风味羊肉精细加工年产1000吨扩建项目,补助25万元,购置加工设备已完成。
3、能源审计补助资金的企业:xxx市源泰实业有限公司节能减排补助2.5万元;xxx市恒泽焦化有限公司节能减排补助1.5万元;xxx市热力公司节能减排补助2.5万元。
4、其它专项资金项目: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国补资金1400万元到位。项目前期工作完成,8月份正式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外部水电的接入;xxx经济开发区园区规划专项资金补助30万元,已委托编制规划;宋峰冷藏项目补助120万元到位;3000吨冷藏保鲜库已建成;湖南工贸园区总投资1.2亿,其中:湖南援助1亿元,自筹2000万元,已到位湖南援助资金2000万元。目前正在设立工作机构。
㈡重点产业振兴建设项目情况
1、xx新建5万吨/年电解铜项目,总投资6.5亿元,2011年计划投资3.5亿元,2011年6月9日开工,预计年底完工,2012年正式投产。目前已完成车间支柱的预制,行车梁预制,及部分电解槽的预制。行车以采购,防腐合同已签订。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
2、xx100万吨/年特种钢项目。总投资9.04亿元。一期30万吨计划投资2.8亿元,2010年6月开工,2011 7月27日已注入铁水进行试生产。二期投资6.24亿元,计划建造580立方高炉,80吨转炉连铸等配套设施。二期2012年开工,2013年投产。
3、xxxxx20MWp光伏并网发电项目。2011年4月23日开工仪式,截止8月1日,工程主体生产楼墙体砌筑全部完成,低跨屋面结构封顶; 1#至4#方阵支架基础柱混凝土浇筑完成6900个。所有设备均已采购;第一批4兆瓦电池组件已到货。累计完成投资11345.00万元。
4、xx二期2号焦炉工程项目,计划投资2.1亿元,目前已基本完工。预计8月份开始烘炉,10月份投产。
5、xx新建年产20万吨多元复合肥项目,一期5万吨已建成,已进行试生产。
7、xxx100万吨水泥磨项目,总投资9700万元, 2010年9月开工建设,2011年5月竣工试运行。
8、xxx3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2011年5月中旬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基础建设,1-6月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000万元。
9、xxx十五万吨硝酸钾项目一期工程。计划投资3.5亿元。目前中试已完成,已委托新疆化工设计院编制初步设计,计划今年8月开工建设,年底完成主体设备安装。
10、xx700吨碳还原金属铬项目。2010年9月开工,2011年4月投入试运行。完成投资1300万元。
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积极推进xxx市“两型”建设步伐 ㈠认真落实责任目标,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要求。为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任组长,与节能减排工作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的xxx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监督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 导小组日常工作。与市属14个职能部门和全市11家重点用能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各企业将完成节能量指标与降低企业主要生产工艺能耗和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挂钩,采用逐级签订责任书、承包合同等形式层层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制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明确考核内容、标准和方法,加强节能绩效考核和奖励,实行节奖超罚,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依法行使检察职能,敦促企业加快淘汰落后准备和生产工艺。积极落实《关于确认炼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函》,根据淘汰落后钢铁产能进度计划表,对源泰和裕润两家企业落后产能淘汰进度计划进一步予以核实和确认。依据吐地经贸[2010]55号关于转发《关于禁止将落后炼铁高炉转为铸造生铁用途的紧急通知》的通知精神,对两家淘汰设备进行了进一步核实,没有将落后炼铁高炉转为铸造生铁用途的行为,市源泰铸造有限公司40×1高炉已于2010年3月关闭。
㈡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节约能源条例》中有关建设项目节能管理的规定,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进行评估和审查,未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或节能评估和审查未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我委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备案,从源头杜绝能源浪费。
㈢、节能减排执行情况
1、重点企业执行情况。2010年我市11家重点用能企业(2007年自治区监控9家企业,2008年新增2家企业)能源消费量为62.8万吨标准煤,单位产值能耗为9.21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降低22.06%,按产值计算的节能量为39800吨标准煤。全年11家重点用能企业单位产值能耗为9.32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降低20.27%。按产值计算的节能量为45890吨标准煤。完成2010年节能任务的195%。
2、重点项目执行情况。
新疆沈宏集团、工企矿冶和天山股份等企业实施环保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沈宏集团贷款5000万元,加快了企业对并购老企业落后工艺进行环保技术改造的步伐,新上项目严格落实国家环保政策,做到“三同时”,努力实现达标排放。尤其是铬渣解毒装置,有效解决铬渣污染问题,原联达公司长期积存的十几万吨铬渣将得到有效治理,实现铬渣的综合利用,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保效益。2009年xxx工企矿冶有限公司尾气制酸项目的建成投产,使二氧化硫转化使用率达99.5%,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4000吨,减排效果突出;东湖水泥厂三号窑节能技改项目投资约5700万元,于2009年8月开工,2010年6月28日点火烘窑,进入试生产阶段,使熟料年产量由过去的10万吨提高到40万吨左右,熟料热耗由改造前的8500千焦/千克熟料降低到3625千焦/千克熟料左右,每年可节能2.1万吨标煤,节能效果显著。天山股份投入4500万元,4.5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已正式投入运营,沈宏集团投资4598万元进行硫化碱工业窖炉节能改造和燃煤节能改造,效果显著。恒泽焦化投资900万元,新上粗苯加工工序,每月可回收笨300吨,焦油500吨。同时,两大工业园区内已初步形成了利用余热、余压、废弃物进行重复利用的产业链雏形,如沃尔德40万吨矿渣微粉项目通过利用园区内铸件企业的废渣为原料进行再次加工利用,为园区内水泥企业提供原料;3万吨橡胶材 料生产线项目是利用废弃的汽车轮胎为原料加工橡胶制品,另外其轮胎内筛除的铜丝又被其他企业利用等等,都实现了“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生产模式。
我市通过多年的努力,争取到了日本协力银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该项目中的集中供热工程,总投资1.35亿元,目前正在紧张的实施过程中,随着该工程的实施,我市将取缔城区现有的效率低、能耗较高的分散区域锅炉近40余台,有效减少烟气排放量25511万立方米(57吨)、碳氧化物257吨、固体废弃物5669吨、二氧化硫68吨、减少标煤消耗22639吨、节电378万度(折合标准煤1381吨);xxx市xxx地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目前已建成运行;二是实施公交、客管出租车辆的油改气。为实现节能减排,我市公交行业营运的公交车辆以及全市500余量出租车已经100%全部完成了改造。
截止2010年我市累计实施高效节水工程17.2万亩、实施农村沼气项目4753户,同时,xxx市佳民养殖有限公司万头养猪场粪便沼气综合处理项目年处理生猪规模化养殖小区粪便6424吨、养殖污水10余万吨,年产沼气385440立方米。工程采取养殖场粪污零排放还田模式。
第三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自查报告
华环发[2010]号签发人:
华亭县环境保护局
关于开展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自查报告
华亭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按照全县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活动的安排部署,为进一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范环保审批,强化依法行政,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促进全县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局及时成立了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对全县环保行-1-
政执法监察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重点检查了污染减排落
实情况以及环境保护政策落实情,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污染减排工作全面落实
今年以来,我们把解决污染减排问题作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严格制定了污染减排计划,逐层分解污染减排工作
任务,并与各企业签订环保管理目标责任书,制定了考核办法,做到了责任、措施、制度三落实,狠抓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
理减排“三大措施”,稳步推进了污染减排工作。目前华信煤业有
限责任公司矿井废水处理站已全面建成,投入试用行。县城污水
处理厂按10月底投入试用行后,将会全面落实上级下达的污染减
排目标责任任务。
二、行政审批工作规范开展
我局行政审批工作一直坚持以规范管理促进服务方式的转变
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到“三同时”
管理和验收,建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管理审批程序,并
使全程管理工作融为一体,让企业知道怎么做,将要做什么;既
方便了企业,又规范了管理。另外,我局严格按照污染减排、总
量控制、新老替代的要求,严格环保准入制度,从源头做好建设
项目行政审批工作。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
时”执行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对“批建不符”、“批小建大”以
及超期试生产、未落实“三同时”措施、未经检查同意擅自投入
试生产等违法行为,一律责令停止其违法行为。目前我们已形成了企业自查、环保部门定期检查严查作假的联动制度。
三、环境监管进一步加强
对重点污染源实行定时监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现场检查,形成查处记录。督促企业设施稳定运行,保证达标率。做好污染
减排工作,深入开展“环保五项专项行动”和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保障群众生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不法排污行为,杜绝了企
业偷排漏排现象的发生。
四、环保制度进一步逐步完善
健全完善环保行政审批制度,制定了《建设项目“三同时”
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及廉政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
可工作实施细则及廉政规定》。健全完善环保行政监管、处罚、征
收制度,认真落实《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严格执行排污费
收支两条线制度。
五、存在的问题
通过专项检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
起高度重视,及时解决。一是全县饮用水水源地全部未设置明显的标识警示牌和围栏,存在饮水安全隐患。二是县城垃圾处理厂
防渗膜破损严重,垃圾压埋处理不及时,渗滤液未达标排放,存
在新的污染隐患。三是县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医疗垃圾未进行
统一收集处理,存在医疗污染隐患。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按照全县开展加快经济转变方式
监督检查的总体安排部署,进一步强化监管,确保活动扎实有效
开展。
一是高度重视,解决问题。针对本次检查出的问题,结合全
县半年环保工作督查,通过座谈、协商、现场会办等方式,督促
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确保环保目标责任考核顺
利通过市政府验收。
二是加强领导,从严监管。要严格按照全县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监督检查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同时
将通过联合执法,并邀请县人大、政协参与环保执法检查,切实
提高专项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我们将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
益,为全县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作
出积极的努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新的贡献。
特此报告
二○一一年七月日
主题词: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监督检查自查情况报告华亭县环境保护局2011年7月日印
共印5份
第四篇: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江镇镇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推动我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共怀宁县纪委《关于印发<怀宁县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怀纪发„2011‟15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科学务实的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标本监制、惩防并举,深化改革、改善制度,统筹兼顾、综合协调、综合协调,着力解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镇提供有力保证。
二、工作目标
1、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我县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确定江镇镇发展思路、实施江镇镇“十二五”规划。全面贯彻落实“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找准影响和制约我镇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矛盾、突出问题,实施有效的对策措施,按国家、省、市和我县“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执行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
任务,结合实际开展相关监督检查工作。
三、监督检查的组织领导 组 长:谢长兵 副 组 长:刘苗先
成 员:陈 政 汪根杰 王金河
XXX XXX 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金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四、工作措施
监督检查采用镇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组织集中检查和各村委会开展经常性检查想结合;普遍自查与重点抽查想结合;实地检查等传统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督促问题整改与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相结合。
五、实施步骤
自2011年8月底开始,2012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学习部署阶段(2011年8月)。认真学习通知精神,充分认识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重大意义。结合实际情况迅速成立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我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
2.自查自纠阶段(2011年8月-12月)。镇直各单位、各村
心的热点问题,及时释疑解惑、澄清是非,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氛围。
(三)紧密联系实际。全镇各部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县及镇党委要求,把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与推动当前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落实“十二五”规划结合起来,与全面推进全镇稳定、长治久安工作结合起来,采取得力措施,共同推进,取得实效。
(四)加强督促检查。为加强对开展加快转杯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及时掌握进展情况,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镇党委将适时派出督导组,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要充分发挥纪检监督、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统一认识、推动工作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中共江镇镇委员会 2011年8月 日
第五篇:威海市发改委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自查报告
威海市发改委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自查报告
接到《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和2011年工作计划的通知》(鲁发改综合„2011‟886号)后,我委立刻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按照通知要求,围绕监督检查涉及的四项内容进行自我检查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工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按照“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精心组织编制实施“十二五”规划。我市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从2009年底启动,整个规划体系包括1个规划纲要、7个市区规划、31个专项规划、24个重大研究课题。2011年1月21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了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5月16日,市政府正式向全市印发实施。目前,各市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已经印发实施,其余专项规划已经完成定稿,即将汇编印刷。
一是明确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在深入贯彻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特别是“六个坚持”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我市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为抓手,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促进产业振兴,着力强化内需驱动,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改善社会民生,力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威海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总体指导思想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符合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于我市今后五年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同时,我市还确定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的指导原则。
二是深入查找阻碍发展的矛盾问题。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充分总结了“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成就,综合实力较快提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各项改革取得较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纲要也明确指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亟待调整、经济运行质量仍需提高、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待加强、城乡发展仍不平衡、重点领域改革尚需突破等方面。此外,纲要还对我市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我市自身条件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指出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在,动力与压力并存。这些问题正是影响和制约我市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三是充分对接建立发展指标体系。在充分对接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我市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共计4大类45项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30项、约束性指标15项。主要指标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到2015年达到3200亿元以上,人均GDP超过1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达到21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52.5:43;蓝色经济区建设深入推进,海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0亿美元以上,引进国内资金年均增长15%,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总额年均增长10%;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取水量分别降低17%、14.5%;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我市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设臵都与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目标协调一致,同时,各市区、开发区也都提出了各自的发展目标。
四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区域战略与产业布局”、“产业振兴与发展重点”、“区域统筹与城乡建设”、“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科技教育与人才战略”、“和谐社会与民生建设”、“支撑体系与保障措施”等8个方面。财政政策方面,确定了按照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调整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重点投向“三农”、科技创新、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生态保护、资源环境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政策方面,发挥投资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改善民生的先导作用,稳步扩大投资规模,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强化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自主创新、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产业政策方面,按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改进完善产业政策,加大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投入,合理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和资金投向,支持高端产业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强的企业发展;通过严格技术标准、排放标准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产能的盲目扩张。区域政策方面,坚持海路统筹、区域统筹、产业统筹,积极实施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各区域的产业定位和发展重点,加快推动产业发展一体化,形成优势互补、配套协作、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多层次区域产业发展格局。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符合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
五是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点抓好交通、水利、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的外向性和超前性,建立起立体化的交通、稳定的电力供应网络、完善的给排水网络、高效率的通信网络、配套的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体系,突出抓好青荣城际铁路、江家寨立交桥、威海湾港区、石岛港区、泊于水库等重大工程,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今年上半年,各项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其中青荣城际铁路建设已完成投资6.2亿元,全市城市规划区外农用地清表工作已基本结束,威海段已稳定线路的控制性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六标段开工40个工点,占全线的三分之一,我市工作获得省政府表彰;石岛新港码头项目已争取省发改委、交通厅向国家发改委、交通部转报岸线申请,石岛港防波堤、航道项目获得省发改委批复,项目建成后,石岛港的航道通过能力将达到5万吨级,石岛港区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二)深入贯彻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市抢抓蓝色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市区位、资源优势,全面加快海洋产业建设步伐。早在2009年9月,我市就设立了蓝色经济区管理办公室,为正县级事业单位,隶属于市发改委,牵头负责蓝色经济区规划、协调、督导和推进工作。
一是充分对接半岛蓝区战略规划。在落实全省部署和本市规划编制工作方面,我市十分注重与全省总体规划相衔接,且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2009年7月,我市就先后出台了《威海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实施意见》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实施意见》;12月,组织编制印发了《威海市蓝色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今年初,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市又在全省率先修编完成了《威海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并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威海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7月份,我们又认真梳理出了省有关部门针对我市蓝区规划提出的39条修改意见,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规划的再修编工作,目前,规划已经修编完成,报省发改委审批。
二是全面落实重大政策和事项。我市十分重视国家扶持政策和事项的落实,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台了配套政策。今年以来,我市针对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先后组织召开了市委常委会、市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推进大会、42个部门参加的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调度会、南海新区现场观摩会等。在我市《关于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中,认真梳理了47条与我市直接相关的政策事项,确定了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65项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市区和50多个相关责任单位。省规划和试点方案中明确落户我市的国家海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威海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海洋商品国际交易中心等重大事项进展顺利。此外,我市各级各部门也结合自身职能,纷纷出台了支持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措施。由我市蓝区办牵头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南海新区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正在按程序报批,海洋渔业局制定了《关于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海事局制定了助推蓝区建设的九项举措,工商局出台了《支持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公安局制定了《服务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十五项措施》,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推出了服务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科研行动方案,国税局和地税局分别制定了《威海市船舶生产企业先退税后核销管理办法》和《威海扶持蓝色经济区发展地方优惠政策汇编》,等等。这些都有效的支持了我市蓝色经济区的建设。
三是优势产业培植、重点园区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三抓并举。我市把优势产业培植、重点园区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坚持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培育现代海洋优势产业,统筹海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蓝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在遵循功能区区划的基础上,依据海洋产业优势,重点规划建设了海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船舶修造及配套、港口物流、滨海旅游休闲度假、新能源及配套、现代石化等六大海洋优势产业基地和威高、拓展、三角、华东数控、新北洋、新船重工、黄海造船、东安黑豹和天润曲轴、南海新能源装备制造、环翠新能源汽车等十大高端产业园区。今年上半年,十大高端产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9亿元,利税36亿元,利润28.5亿元,实现税收7.5亿元;共有在建项目39个,总投资386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0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76亿元。此外,我市还十分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海陆统筹的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青荣城际铁路、石岛新港等项目进展顺利。
(三)严格管理控制市场通胀预期。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以稳物价、保民生、促发展为重点,积极促进民生改善和物价稳定,今年1-7月我市CPI累计同比上涨4.1%,分别低于全国、全省1.4个和0.8个百分点,市场通胀预期管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切实落实“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维护市场稳定、确保粮食安全作为粮食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立足我市粮情,积极探索粮食市场化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粮食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在全市建立起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依托,以地方粮食储备制度为载体,以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为抓手,管理规范、吞吐有序、保障有力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充足,能充分保障全市粮食市场供应,到今年7月底,我市粮食企业总库存31.8万吨,其中商品粮库存11万吨,创下近几年库存新高,为政府调控粮食市场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今年以来,全市政府调控周转小麦达到2.2万吨,市区小包装面粉储备800吨、市级食用油储备规模2400吨、应急大米储备2800吨(折稻谷4000吨)全部落实到位,各类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达标、存储安全。
二是强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市民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生产供应。为增加蔬菜面积,保障市场供应,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4月份,我市农业局和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威海市蔬菜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威财农„2011‟11号),2011年市财政计划安排100万元资金,各市、区(开发区)按照1:1配套,共200万元,奖励在蔬菜生产和“农超对接”工作中成效显著的蔬菜示范基地。对符合条件的每个基地奖励5-10万元,目前,已发展了标准化示范基地12个,面积近5000亩。为提高蔬菜生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水平,减少蔬菜流通环节,稳定产销关系,降低市场风险,保障质量安全,我市去年底就将超市果蔬直供基地建设工作列为菜篮子建设的工作重点,目前共发展蔬菜、水果直供基地50多处,对接面积13500亩,其中乳山蓝莓还成功打入了华润万家和美国都乐公司。
三是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建立了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逐一明确16家联席成员单位价格调控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并定期召开调度会,分析形势,明确目标任务,形成齐抓共管和综合施策稳定物价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制度,在全市建立200余个监测点,对300多种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动态监控,把160种商品纳入应急监测体系,对主要副食品和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实行日测日报,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积极规范市场秩序,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市场价格巡查,依法严厉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组织开展涉农收费和农资市场价格专项检查和医药卫生服务价格大检查,切实减轻社会不合理负担。强化商品房价格备案管理,抑制房地产价格的不合理上涨。抓好清费减负工作,对我市1987年至2009年制定的500多个收费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废止文件300多个,取消收费项目100多个。
四是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联动机制。及时启动物价上涨与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补贴和保障标准联动机制,从今年1月1日起提高我市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同时,修改完善“双联动”机制,扩大保障对象覆盖范围,在原有的城乡低保对象基础上,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纳入联动机制保障范围,并将联动机制的季度启动条件由10%下调至8%。近期猪肉、鸡蛋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为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提出启动物价上涨与提高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联动机制的意见,从7月起至9月底,对威海市区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按每人每月2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60元,总计80万元的价格临时补贴。
(四)科学督导实施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2009年、2010年,我市列入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共44项,其中“八行业专项项目”7项、“中小企业专项项目”11项、“结构调整专项项目”4项、“产业振兴专项项目”11项、“物流专项项目”4项、“电子信息专项项目”7项,总投资52.4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
截至目前,44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已经全部到位。威海市怡和专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新型高效甲板机械和船用轴、舵系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和山东卡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TD-SCDMA信息机等3个项目已通过验收;三角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条高等级半钢子午胎技术改造项目、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机场道面除雪设备技术改造项目等11个项目已完工,正在准备验收;山东万得集团有限公司年产亿米高档面料染织项目、威海滨田印刷机械有限公司WH466四开四色单面印刷机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等30个项目正在进行施工建设,争取尽快竣工投产。
我市44个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均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目录支持方向,严格执行土地、环保、节能等政策和管理规定,项目环保、土地、安全等开工手续完备;项目按计划实施,按进度建设,按要求竣工验收;项目国家资金按时、足额下达,并开设了专户存储、开支、核算,未存在挤占、截留、挪用资金的现象,随着项目的实施、投产,将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组织我委有关科室、单位以及经信委、物价局、粮食局、农业局等部门,按照省发改委《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实施方案》要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活动,发现了一些还不够完善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规划编制实施方面。我市的“十二五”规划已经面向全市印发实施,从目前的情况看,各项经济社会事业运行良好,但从长期看,在规划执行、分解落实、监督考核、中期评估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以关注,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在规划执行上要采取审慎灵活的态度,要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既要严格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又要灵活地采取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在把五年发展目标分解到每年的发展计划中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应当更加考虑当年的国内外环境和本市实际发展情况,避免盲目加码。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健全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制度。
(二)蓝色经济区建设方面。我市蓝色经济区各项建设正有条不紊的推进,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进一步加快步伐的空间。在工作考核督导方面,为充分调度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完成蓝区建设各项任务,我们探索建立一套考核评价体系,并正在试行一套调度统计制度,但由于蓝色经济区涉及范围广,涉及各项工作任务繁杂,还没能形成完整的行之有效地调度、统计、考核、评价体系。在具体政策支撑方面,我们前期研究提出支持南海海洋经济新区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调度情况看,各市直部门都研究提出了一些支持政策,但有些政策过于笼统、操作性也不够强。在专项资金方面。我市蓝区专项资金还在筹措中,省里的两区专项资金正在审批,大量在建的蓝色经济区重点项目、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需要资金扶持,能否筹措并使用好专项资金是当前非常迫切的关键问题。
(三)管理通胀预期方面。当前的价格上涨属于“混合型通胀”。治理这种通胀不仅需要多种政策组合,而且需要更多耐心,更长时间。随着通胀压力加大、国家宏观政策逐步收紧,经济运行将呈现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稳定物价形势不容乐观,预计猪肉、鸡蛋、食用油价格高位运行态势短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对下半年的价格总水平将会产生重要影响。粮食供应方面,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多,而粮食生产受土地面积、天气条件等因素制约,供应能力有限,粮食市场调控和应对危机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市粮食、蔬菜和水果生产形势稳定,但受生产资料涨价、用工成本增高和游资炒作等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产品价格逐年提高,市场风险越来越大。
(四)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方面。我市44个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目前进展顺利,但是尚未竣工的项目还需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确保按期完成任务。相关部门还需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理念,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主动为项目建设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此外,在对中央投资项目争取上要加大力度,提前做好摸底工作,储备好有潜力的项目,力争获得更多的国家扶持资金,加快我市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步伐。
三、下一步整改目标和措施
针对在自查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我市以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为目标,制定了整改目标和措施。
(一)全面增强“十二五”规划的执行力。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继续提高全市经济社会宏观发展规划的执行力度,科学指导全市各项事业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协调的责任分工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推进的组织领导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根据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细化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抓好组织推动、规划协调、产业研究、政策实施、行业监测、项目调度等各方面工作,推动规划有效实施。二是加强协调指导。加强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其他规划与规划纲要之间的衔接配合,各个规划要服从总体规划纲要,将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具体落实,突出建设性、控制性,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配臵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形成规划实施的合力。三是加强监督考核。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建立严格的规划落实机制,通过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每年向市人大报告规划实施情况。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机制,加强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健全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制度,总体规划由市政府组织评估,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由规划编制部门组织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调整修订。如遇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重要原因导致实际运行与规划目标发生重大偏离时,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将其列入政府考核体系。四是加强舆论宣传。通过报纸、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全方位、多视角宣传解读“十二五”规划,增强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更好地支持配合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全面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继续抢抓蓝色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一是跟踪落实蓝区建设重大事项。高效落实蓝区建设实施意见,对确定的65项任务及省规划和试点方案中明确要落户我市的重大事项进展情况实施重点跟踪,着力推进“六大基地”和“十大园区”建设。加强已出台扶持政策的跟踪落实,抓紧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南海新区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快推动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国家海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等重大改革发展试点工作。二是继续完善各项配套政策体系建设。进一步研究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探索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也希望省里给予指导和支持,帮助做好这项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到位。组织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支持蓝色经济区加快建设。也请省里就争取和落实好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提出指导性意见。三是全力推进涉蓝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跟踪服务,帮助企业破解瓶颈、破除障碍,促成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尽快形成蓝色经济区新的增长点。抓紧落实省“两区”建设专项资金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资金支持范围,扶持重点产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及科技示范推广、特色教育与高端人才培育等项目建设。同时,严格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和建设程序,全程监控招标投标活动,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四是合理使用专项资金。把握好投资方向,筛选好重点项目,科学合理地安排资金,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确保符合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要求。也希望省里抓紧督促各级专项资金的设立,全面落实省级项目配套资金。
(三)全面提高管理通胀预期水平。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价格形势,我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更加注重处理好促发展、调结构、管预期的关系,进一步增强调控能力,夯实稳定物价基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继续确保粮食充足供应。针对近年来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变化,认真测算目前全市粮油储备合理规模,及时调整储备结构。鼓励基层粮库和粮食经纪人开展常年常时常态化收购,千方百计增加商品粮库存,适时平抑市场,确保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不断扶持粮食应急加工、供应企业发展壮大,优化应急加工、供应网络布局,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粮食应急网络,推进粮食安全应急体系不断发展。二是努力确保“菜篮子”供应。大力发展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对全市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进行检查考核,落实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奖励资金。加强对超市直供基地建设工作的调度和考核,确保完成年发展直供基地2万亩的工作目标。加强直供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密切关注农产品生产形势,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保障“菜篮子”生产供应稳定,产销顺畅。三是进一步加强价格调控监管。继续发挥好价格调控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情况调度和市场分析,密切沟通协调,强化部门责任,加大价格调控监管力度,为“十二五”良好开局创造良好价格环境。健全完善实时价格监测体系,对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预警,积极防范和妥善处臵突发市场价格异常波动,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变相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四是提高社会保障联动水平。密切关注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情况,做到预案在先,一旦指数超过规定标准,启动物价上涨与提高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联动机制。在制定调整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调价方案时,把对低收入群体的优惠减免政策同步研究、同步明确,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不受调价影响。
(四)全面推进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我市将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组织相关部门,继续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项目推进。一是认真调度分析。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加强对项目的调度分析,定期深入企业、深入现场,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二是进一步改进服务。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服务,指导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项目立项、环保、土地、安全等方面管理的规定,严格按照项目备案内容建设,严格执行中央投资项目设备和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等制度,杜绝暗箱操作,确保工程安全和设备质量,规范项目建设。三是加强资金监管。进一步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督促企业对中央投资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账核算,杜绝截留、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行为,确保项目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