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医疗机构管理工作情况总结
医疗机构管理工作情况总结
(年 月 日)
下面,简单总结一下我市医疗机构管理工作情况。
一、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卫生部、卫生厅的一系列文件要求,严把医疗服务要素准入关口,规范医疗机构审批程序,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医疗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一)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提供法律依据。为完善我市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其效益和效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卫生事业发展要求的医疗保健体系。我市于2005年制定了《 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此规划是我市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医疗资源配置和医疗机构设置的重要依据。《规划》的制定为我市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为我市卫生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落实审批责任制,严格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我市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以《 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重要依据,严格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管理,并建立审批责任制,坚持谁审批,谁
况,污水处理、医疗废物处置、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等工作情况。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对未明确基本标准的专科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不予批准设置。对诊疗科目进行准确核定,严禁登记一级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开展技术复杂、风险大、难度大、配套设备设施条件要求高的医疗服务项目。专科医院科目核准时,只核准与其所属专业相关的诊疗科目。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命名,对难以判断识别名称或不能把握的情况,按要求及时请示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四)加强医疗机构监管,依法开展医疗机构校验工作。市卫生局按照医疗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每年组织对我市医疗机构及分支机构、所辖医疗机构进行集中年度校验,不断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在每年的校验工作开始前,均举办医疗机构法律知识暨年度校验知识培训班,学习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等法律知识,统一校验标准,明确校验工作程序,规范校验申请材料的填写。在年度校验工作中,监督员严格按照校验标准和程序,重点对医疗机构是否达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悬挂的牌匾是否与审批的名称相符;执业地址与登记地址是否一致;人员资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超范围执业及出租承包科室现象;需要变更的事项是否及时办理变更登记;传染病防治和医疗废物的处置情况;有关执业人员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知识技能现场考核是否合格等。对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登记事项的予以暂缓校验,暂缓校验期满仍达不到标准的,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审批;审批许可档案是否建立和完善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先组织自查自纠,对不符合标准的医疗机构,提出整改意见和时限,对限期内仍不符合准入规定的要坚决予以注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大工作力度,针对各类诊所普遍存在的工作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配置不达标、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格、执业不规范的现状,依法清理整顿。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医疗机构审批和清理整顿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医疗机构登记和档案管理制度,杜绝了越权审批、降低标准审批等违规审批医疗机构的行为。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几年来,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市医疗机构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也存有问题。一是对民营医院的监管力度还不够。二是部分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登记和实际开展的项目有出入;三是个别《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注册项目不够规范等等。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存在问题,认真研究对策,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做好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一是要加大对民营医院的监管力度,确保全市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深入研究加强民营医院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制定全市民营医院管理办法。二是要按照《规定》要求,进一步加强医政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强化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三是要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建立审批责任制,坚持谁审批,谁把关,谁负责。对
第二篇:村级医疗机构管理工作总结
村级医疗机构管理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我镇村级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能力,推进我镇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等卫生行政部门相应的医疗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和**市卫生局有关精神,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我乡卫生医疗环境和医疗条件有了显著改善,综合服务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对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本医疗机构管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强化卫生院的综合服务功
能及行政管理职能,调整乡村卫生组织机构,优化卫生资源,巩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各项任务,提高村卫生所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把一体化工作列入卫生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综合目标管理,精心组织实施,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方案,巩固和规范一体化管理工作。
三、做好宣传教育
利用乡村医生培训、例会及其它宣传形式,做好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的目的、意义,是实现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和巩固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保障工程,从而自觉地参与和支持这项工作。
四、建立规章制度
制定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计划,制定预防保健、医疗质量管理
等制度,发放到乡村医生手中,随时对照检查,随时改进工作,使乡村一体化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
五、高度重视医疗安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1.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管理办法》及《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等,增强法律意识。
2.完善了医院医疗纠纷防范预案,加强医疗缺陷管理。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是医疗缺陷,因此应加强医疗缺陷的管理,减少和避免并发症、医疗意外的发生,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六、强化基础质量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采取院外进修、短期培训、院内培训考核等多种形式,强化全镇医务人员的“三基”学习,同时侧重医务人员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与应急能力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1、传染病管理。
组织服务站工作人员对全镇医护人员进行了传染病报告、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全年无传染病迟报漏报。肺结核病人及时填写转诊卡。维护网络直报系统,传染病报告人员认真负责,坚持对于各类传染病人及时网络上报,因工作成绩突出,在各次传染病报告检查中获好评。
2、健康教育。
积极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参与“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母乳喂养周”各种健康教育日及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治未病宣传等活动。
第三篇:村级医疗机构管理工作总结
村级医疗机构管理工作总结
**镇公共卫生服务站
二〇一一
2001村级医疗机构管理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我镇村级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能力,推进我镇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等卫生行政部门相应的医疗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和**市卫生局有关精神,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我乡卫生医疗环境和医疗条件有了显著改善,综合服务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对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本医疗机构管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强化卫生院的综合服务功能及行政管理职能,调整乡村卫生组织机构,优化卫生资源,巩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各项任务,提高村卫生所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把一体化工作列入卫生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综合目标管理,精心组织实施,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方案,巩固和规范一体化管理工作。
三、做好宣传教育
利用乡村医生培训、例会及其它宣传形式,做好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的目的、意义,是实现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和巩固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保障工程,从而自觉地参与和支持这项工作。
四、建立规章制度
制定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计划,制定预防保健、医疗质量管理等制度,发放到乡村医生手中,随时对照检查,随时改进工作,使乡村一体化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
五、高度重视医疗安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1.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管理办法》及《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等,增强法律意识。
2.完善了医院医疗纠纷防范预案,加强医疗缺陷管理。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是医疗缺陷,因此应加强医疗缺陷的管理,减少和避免并发症、医疗意外的发生,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六、强化基础质量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采取院外进修、短期培训、院内培训考核等多种形式,强化全镇医务人员的“三基”学习,同时侧重医务人员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与应急能力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1、传染病管理。
组织服务站工作人员对全镇医护人员进行了传染病报告、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全年无传染病迟报漏报。肺结核病人及时填写转诊卡。维护网络直报系统,传染病报告人员认真负责,坚持对于各类传染病人及时网络上报,因工作成绩突出,在各次传染病报告检查中获好评。
2、健康教育。
积极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参与“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母乳喂养周”各种健康教育日及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治未病宣传等活动。
第四篇:x市医疗机构制剂监管工作总结
2012年XX市医疗机构制剂监管情况总结
(该范文内容及数据均为虚构,不作为参考依据,仅作为写作技巧交流材
料,不得用于非法用途)
根据省《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管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在市局正确领导下,我局于201x年4月份完成了全市医疗机构制剂配制室监督管理“回头看”检查行动。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XX市医疗机构制剂总体情况:
经过2010年换发《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后,我市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从原来的38家变为21家。虽然医院制剂室数量持续不断下降,但仍取得一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我市制剂室配制硬件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方面,通过换证淘汰了一部分硬件水平低、管理差、且有市场供应药品品种取代的制剂室。另外,由于部分医院的扩建和翻新工程,制剂室迎来重建的机遇,厂房设施改造后更加实用、配备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检验仪器更能保证制剂质量。(2010年后新建或改建的制剂室:xxx伤科医院、xxx区骨伤科医院、xxx大学xx医院。即将重建的医院制剂室:xxx中医药大学附属xx、XXX中西医结合医院。)
二是制剂产量进一步萎缩。我市医疗机构制剂2011年总产
对违规行为立即整改,及时纠正了一批医疗机构制剂管理不规范的行为,提高了院方对制剂和药品使用管理的重视程度,有效防止了医疗机构制剂管理水平的下滑,确保医院制剂配制质量基本安全有效。
同时,随着原有制剂室的减少和新制剂的申报,委托配制行为的规范化将可能成为下一步有待解决的监管问题。
三、医院制剂监管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头看专项检查使我们看到,我市医院制剂总体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医院制剂室由于各种原因,在多个方面与《医疗机构制剂管理规范》和《广东省2010年换发<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药剂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制剂室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在本次检查中,出现否决项的医院有5间,占制剂室总数的27%。直接原因是医院分管领导、制剂室负责人等管理人员法规意识淡薄、长期不重视制剂管理工作造成的。包括:1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xx中医医院);3家制剂室制剂未进行全项检验即发放临床使用(xx中医院、xxx风湿门诊部、xxxx结合医院);2家制剂室未按规定期限进行再注册,以致制剂批件过期仍进行配制(xxx防所、xxx医院);1家制剂室配制地址搬迁的未进行审批即进行制剂配制(省xx中心)。
随着医院对制剂室投入的减少和人员的缩减,部分制剂室管
况常见。二是生产质量管理文件制定不规范,如个别制剂室物料检验标准仍在执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灭菌制剂配制工艺文件未规定如灭菌工艺参数等重要内容(华xx医院)。三是标签管理混乱,标签使用不计数发放,旧标签在更换制剂批准文号后仍继续使用(xxx眼科中心)。四是验证工作流于形式,部分制剂室对于设施和仪器设备欠缺自主维护保养与验证的常识,如未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定期校正;未按计划对配制场所洁净度和纯化水进行再验证。
(四)、药检能力仍旧薄弱,制剂质量控制存在隐患。一是原料检验能力薄弱。虽然新版药典的执行对原辅料的检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多数医疗机构没有对药检室的检测能力增加必要的投入。药检室对原辅料、中药材的检验仍停留在按自拟标准(一般仅为鉴别)进行检验的水平。
二是缺少对配制过程质量控制。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标准大多是自拟质量标准,对配制工艺和质量控制较宽泛,且配制过程也无相关规定进行过程监督,很难谈得上是有效的、针对性强的质量控制,这使医疗机构制剂的安全性存在不确定的隐患。
三是个别制剂成品检验不落实。虽然制剂质量标准普遍较低,但个别制剂室仍不具备制剂成品按法定标准检验的能力。部分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制剂批量偏小、品种多,导致检验工作量大和检验成本相对偏高,是部分医疗机构不愿意花大力气进行全
的政策条件,这是不应突破的底限。随后,这个要求也在省局的工作文件中明确提出,医院制剂应及早思考、及早决策,做好应对。
1、面对即将实施的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管理规范,医院制剂应如何应对?
由于医院制剂产量小、价格低廉,基本不创造利润,大多数医院对制剂的投入是能省则省。医疗机构制剂硬件及管理的进步,主要是依照外部监管标准的更新而提高,较少医院是出于对制剂质量和规范管理的考虑自发改善配制条件的,制剂室的发展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面对GPP硬软件的标准,以现在我市医疗机构制剂的基本情况难以全部符合要求,正如前次换发《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一样,又到了决定去留的关键时刻。
虽然我市曾对一些制剂室(特别是中药制剂室)有所扶持,但医院制剂不能总是依赖政策倾斜而生存,各医院应从医疗效益和社会效益出发进行总体科学的评估,要么计划投入升级改造,达到GPP标准,要么及早寻求委托配制的出路。
2、进一步加大对委托配制的引导和监管力度。
我市持有制剂批准问号的医疗机构共32家,其中有13家进行委托加工,占全部制剂的三分之一。随着新制剂的注册和个别制剂室的停产,引导其进行委托配制是节约制剂成本和基本保证制剂质量的捷径,委托配制的申请数量还将不断增加,尤其是跨市委托的情况也较为常见。然而,部分受托单位的硬件虽然基本
第五篇:XXX市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XXX市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疾病诊断、治疗、康复活动的医院、疗养院、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站、村卫生所(室)、护理院(站)、康复中心、急救中心(站)、临床检验中心、专科疾病防治、妇幼保健机构及其他诊疗机构。
第三条 卫生防疫、国境卫生检疫、医学科研和教学、医药、计划生育等机构在本机构业务范围之外开展诊疗活动以及美容服务机构开展医疗美容业务的,应当依据本办法,申请设置相应类别的医疗机构。
第四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驻XXX市部队编制外的医疗机构,由市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条例》及本办法管理。
第五条 县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为医疗机构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公安、物价、工商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权范围内,配合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做好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设置审批
第六条 县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据国家《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制定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经上一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纳入当地政府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全市统一规划设置的医疗机构,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决定。
第七条 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按下列审查权限报批:
(一)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和一级医疗机构由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申请人做出是否发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的决定。
(二)二级医疗机构和市级、县级专科防治院(所、站),二百九十九张床位以下的疗养院,以及县急救站等医疗机构由市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发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后,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三)三级医疗机构和市级专科防治院(所、站),三百张床位以上的疗养院,市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及市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直属医疗机构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发给《医疗机构设置批准书》。
养老机构内设诊所的设置,实行备案制。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
(一)有国家规定不得设置医疗机构的情形的;
(二)医疗机构的名称不符合规定的。
第九条 申请在城市设置诊所(不含中医诊所)的个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或者获得医师职称后,从事五年以上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
(二)具有当地有效的居住证明。
第十条 申请设置护理站的个人,必须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并经过注册。其中护师应当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五年以上;护士应当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十年以上。
第十一条 《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的有效期限,三级医疗机构为三年;二级医疗机构为二年;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和一级医疗机构为一年。超过有效期未按规定时限申报执业登记的,《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自有效期满之日起,自行失效。
第三章
执业登记
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在完成《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核准的事项后,应当向县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申请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举办中医诊所的,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第十三条 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应当填写《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册书》,并向登记机关提交相关材料。
第十四条 登记机关在受理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申请后,应当在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和实地考察、核实,并对有关执业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现场抽查考核。审查合格的,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查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和不予批准的理由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申请人。
第十五条 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时,有国家规定不予登记的情形的,不予登记。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应当向原登记注册的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分支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法定代表人应当是主体医院的法定代表人;
(二)卫生技术人员应当是主体医院的在编人员,房屋、设备、经费应当由主体医院提供;
(三)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所有制形式、服务对象、负责人、诊疗科目、床位(牙椅)应当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歇业,应当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再度开业须重新申请设置审批。
第十九条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校验期为三年;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和一级医疗机构的校验期为一年。
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于校验期满前三个月,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校验手续,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提交相关文件。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到登记机关办理校验手续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机关将给予一至六个月的暂缓校验期:
(一)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
(二)处于限期改正期间或停业整顿期间的;
(三)评审不合格或未经批准不参加评审的;
(四)使用未经许可或不允许继续使用的诊疗技术与方法的;
(五)不按期缴纳按规定应缴纳费用的;
(六)发生二级以上医疗责任事故尚未妥善处理的。
暂缓校验期满仍不能通过校验的,由登记机关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在暂缓校验期内不得执业。
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和一级医疗机构为五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十五年。
第二十三条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伪造、涂改、出卖、转让、出借。遗失许可证者应当自遗失或应当知道遗失之日起三日内向原登记机关报告并申请补发。
第二十四条 医疗机构开业、迁移、更名、改变诊疗科目以及歇业、校验结果由登记机关予以公告。
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的名称由识别名称和通用名称依次组成。
医疗机构名称不得买卖、出借。
第二十六条 医疗机构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命名原则。
第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的牌匾应当规范。书写的格式应当突出主体。
第四章
执 业
第二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污水和废弃物,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
医疗机构无消毒设备或无护士以上职称人员的,不得开展注射输液业务。
第二十九条 医疗机构对门诊、住院病人应当建立完整的病案。门诊病人超出十五年不再来院就诊的,其病案可以下架登记销毁。住院病人病案保存期不得少于三十年,特殊病案应当永久保存。门诊和住院病案封皮应当规范。
第三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制定或者认可的与诊疗活动有关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经常对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确保医疗安全。
第三十一条 未经医师(士)亲自诊查病人,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诊断书、健康证明书或死亡医学证明报告单等文件;未经医师(士)、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出生证明或死产证明。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不得采用医疗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确因科研或者遗传性疾病诊断需要的,应当经原登记机关批准。
第三十三条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假劣药品、过期和失效药品以及违禁药品。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
第三十四条 医疗机构应当做到定点亮证行医,按核准登记科目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并按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严禁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向病人或者其家属索取钱物、收取转诊或者检查等回扣费。
第三十五条 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应当按诊疗科目、服务范围附设药房(柜)。
第三十六条 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和卫生站等不得开展计划生育手术,未经批准不得从事接生和治疗性病业务。
第三十七条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第三十八条 医疗机构不得出租或者变相出租医疗场所,不得利用不正当手段诱骗群众就医。
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承担社区初级卫生保健、支援农村、指导基层等卫生工作任务。发生重大灾害、疾病流行等紧急情况时,必须服从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指挥。
第四十条 医疗机构刊登、播发、张贴医疗广告,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由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所辖区域内的医疗机构行使监督管理权。
上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有权监督检查下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执法情况,并依法纠正其违反《条例》和本办法作出的决定,对辖区内各类医疗机构的执业情况直接进行检查、监督。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医疗机构监督员由同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聘任和管理。
医疗机构监督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佩带、出示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制的医疗机构监督员的标志、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成立由专家组成的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
第六章
处 罚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处以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因擅自执业曾受过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处罚的;
(二)擅自执业的人员为非卫生技术人员的;
(三)擅自执业时间超过三个月以上的;
(四)为内部职工服务的医疗机构未按规定进行变更登记向社会开放的;
(五)医疗机构未经变更登记擅自改变执业登记事项的;
(六)流动行医、集市摆摊行医和持假执照行医的。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不按规定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又不停止诊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办校验手续;逾期不办理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除急诊急救外,医疗机构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情节轻微的,由县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予以警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其限期改正,直至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一)擅自开展计划生育手术、接生和治疗性病业务的;
(二)擅自开展胎儿性别鉴定的。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及未按规定办理外聘手续的离退休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以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医疗机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诊疗活动的,按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理。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情节轻微的,由县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给病人精神造成伤害的、造成延误诊治的、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 违反本办法,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向病人或者其家属索取钱物、收取转诊或者检查等回扣费的,经所在单位查实后,由市级、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者,处以所收金额五倍罚款,最多不超过五万元。对不认真查实的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予以行政处分。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擅自使用麻醉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和生物制品或销售、使用假药、劣药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十二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机关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
(一)国家规定的有关情形;
(二)发生二级以上责任事故或者其他重大意外事故未妥善处理的;
(三)未落实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的。
第五十三条 医疗机构和广告经营单位刊播未经审查批准的医疗广告,由县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依法查处。
医疗机构有违价行为的,由物价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 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法定程序执行。
第五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七条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