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信息化专项教育自查报告20161101
二初中教育信息化专项教育自查报告
我校根据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总结我校的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状况,自评报告如下:
一、组织管理与经费保障
1、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每个学期都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学期末总结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校园网使用管理制度》、《学校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规定》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经费投入
我校利用有限的经费,并积极争取其他资金,逐步使信息化设备到位,目前,已实现班班配备了电子白板,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需求。此外,学校每年能够根据校情,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维护,加强人员培训力度以及添置教学资源。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1、实现了多媒体化。教学方面学校已经建成多媒体教室1间,学生电脑室1间,电子白板教室14间,实现了班班通。建有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形体室,音乐教室,美术室,科普活动室,科学活动室等,配备电脑50台,其中学生用机42台,生机达到1.2:1。购置了教学用多媒体设备,数码摄像机1台,照相机1台。刚建成录播教室。
2、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作为学校与家长沟通,学校已经建设有门户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家校联系群等;学校建有教师群,各年级工作群,方便教学工作的交流。外网于2015年建成后经过逐步改造,实现了10M光纤连接,目前传输速度已经达到主干1000M,桌面100M,为教师获取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教师信息素养不断提升,教育观念得到转变。学校认真落实《信息技术培训制度》,保证每学期信息技术培训量达到人均10课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1)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2)电子白板使用及课件制作。(3)微课制作(4)教育云。(5)信息与学科课程整合。经过培训,目前90%的老师能网上获取资料,存储上传资料。90%的老师都能运用多媒体技术上课,90%的学科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
4、学校各类信息技术设备台账齐全,有专人管理,维护维修到位,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三、取得的经验
(一)抓应用,确立构建数字化为特征的校园氛围
1、搭建学校网站系统,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目前我校对学校网站主页的美观和功能性方面进行了完善,主要有学校概况、校园动态、党员建设、教育教研、德育天地、小班化教学、教育资源等栏目。
2、抓好资源建设,支撑新的课程改革。我们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运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习生学习兴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实践研究 提高效能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活动,在进行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强化与课堂教学优化整合的实践研讨。各学科教研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加强集体备课,平时上课有选择的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教研组开课,执教老师能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科学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90%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四、存在问题
(一)如何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基。帮助学生能够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从而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和情感工具。
(二)教师的教育现代化的意识还需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还需不断深化,如何把握学科教学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运用人机对话技术精心安排问题,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还需进行不断地研究。
(三)我校学生大部分为外来务工子女,和城区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相对不强,信息意识相对薄落。据初步统计:学生家庭电脑配置率低,家里即使有电脑的也只当作游戏机来使用,客观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制约。
第二篇:信息化教育自查报告
定昌镇西关小学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自查报告
定昌镇西关小学坐落于西渠上村,占地 5969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现有6个班级,学生182名,教职工18名。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今日的定昌镇西关小学在基础性、超前性及个性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作为办学目标。
近年来,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将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下面就我校近年来开展信息化工作的情况,作回顾和汇报:
一、深化认识,科学规划,努力构筑现代化的管理体系
1、构建三个层面的管理体系
为增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力度,我校构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三个层面的管理机制:
领导层面: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学校中层领导以及现代教育技术骨干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目标确定、整体规划、相关制度的制定。教导处、后勤处等部门发挥各自职能,共同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工作。
参与层面:全体师生积极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
辐射层面:将积累的经验向广大教师推广、辐射,人人掌握并会运用。为切实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进程,学校设立了信息中心,配备专职人员1名,分工负责管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信息技术教育、校园网络网站建设及教师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2、完善三类管理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工作,学校制订了三大管理制度:即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日常管理办法,专用教室使用规则,教师培训制度。做到学习宣传、落实职责,制度上墙、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共同遵守,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还配套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登记、软件的使用记录、各专用室的使用制度等。
3、抓好三个覆盖率
为了全力提高学校现代教育的研究水平,致力抓好三个覆盖率:一是教师覆盖率,要求教师人人参与,人人掌握校园网的使用和上网技术,人人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二是课时覆盖率,要求教师能自觉运用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30%以上。三是学科覆盖率,注重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力求教育信息化。
二、完善制度,建好网络,有序保障
1、立规划,建网络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信息推进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每学年有对应的工作计划,成立过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校长为组长,信息专职教师具体分管,成员包括部门负责人、教研组长及相关人员。规划的明确、网络的建立保障了信息工作的有序推进。
2、明职责,促落实
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教育信息化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到人,促进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3、投经费,促效率
为了提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效性,我们更新了校园网,添置教师使用的信息化设施,如电脑、u盘、移动硬盘、杀毒软件等,为教师的备课、查阅资料提供方便,为增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创造了条件。
三、致力内涵发展,提升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促进学校工作
1、重视教师培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思想及教育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程。为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率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我们重视抓好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主要做好了以下二方面工作:
一是普及型培训。普及层面的要求是适应性的培训,依据教师年龄段实施培训,并据要求完成作业,做好记录。通过培训,老师们基本熟练使用word、powerpoint、excel等常用软件,同时也能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网上的搜索、查找、筛选、加工、下载教育资源与网上通邮。
二是提高型培训。这一层面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学校中青年教师。培训从教育的发展需要出发,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教育的需要。培训的内容是: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 , flash 动画制作软件。最后达到教师都会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应用于教学当中。
2、开展学科整合和新型学习模式的构建研究,推进课改实践 为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通过培训和行政推动双管齐下,促进教师观念更新。近年来我们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重视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主要采取抓研究、抓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积极尝试和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学校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条件,教师大胆尝试,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在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充分考虑新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关注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践,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资源,提升了教师的网络研究水平,更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示范和辐射。学校要求学科带头人上好“示范课”,骨干教师上好“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要求他们在上课的时候都必须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上课。这样既给了教师压力,也给予教师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形成一种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
我们还要求教师能合理、适时、适度地使用现代技术教育媒体,发挥媒体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媒体提供的信息对教学一定要有足够的支持率,忌“滥”、“泛”、死”,用就要用得恰到好处,一张投影、一段声音都要用在刀刃上。两年来,我校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县级赛教活动中取得佳绩,其课件承载的信息支持对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层面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水平向多纬度、深层次地发展。
四、正视现实状况,明确努力方向
近年来,学校在大力推进信息化、现代化进程中,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学校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变革和优化了教学过程,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和素养。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我们将从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意识和教学技术运用水平方面入手,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意识。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辅导力度,力争做到班班通,堂堂用。
学校工作是多元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是其中一项。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将越来越多地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水平,我们现有的水平离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还很远。但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全体教师一定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把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定昌镇西关小学 2014.11.18
第三篇:教育信息化自查报告
涡阳一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管理
自查报告
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开阔视野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校深刻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为把我校建设成一所办学质量高、效益好、具有鲜明教育特色的一流学校,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工作。现把相关情况做下简单的汇报。
一:组织管理
在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校新建成了科教馆大楼,并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报告厅、网络教室、多功能电子实验室等。修缮加固了一批教学楼并完善了教学楼的多媒体接口和设备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育中的应用。同时配备了相应的管理维护人员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并设有专项资金用于学校设备的更新与维护。
我校建立了现代教育及信息技术教研组,由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任组长,各年级电教组长负责日常教研及课题的组织实施工作,就我校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资源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功能效益,促进校园信息化 1
建设。
二: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
我校校园网始建于2000年,校园网采用结构化布线系统,主干为百兆以太网,终端节点交换速率为100Mbps,总投入为60多万元。全校有300多个信息点,分布于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近10个建筑单体,各建筑单体间通过光缆进行连接,联网计算机超过700台。校园网目前出口速率为100M。网络中心现有3COM为主交换机的系列交换机和若干服务器,可以为全校师生提供WWW、Email、DNS、FTP等服务功能,全校师生通过校园网平台可访问涡阳一中主页、华教网资源库等各种资源库,校园网为全校师生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在校园网站上有丰富的教学和学习资料供下载和在线使用。
目前我校共有网络教室4间,计划今年新增一间。累计达到300余台个人计算机供学生上机使用,人机比例达到9.37:1。配备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和音响设备的多媒体教室总共达到29间。2010年我校拿出补贴经费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个人电脑,方便教师进行电子备课、查阅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同时学校配有标准电子备课教室一间,并安装有多种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和电子备课系统,提升了我校教育信息化的水平。
三: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建设
依托校园网平台,我校为全校师生提供了WWW、FTP等信息服务。更是建立了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库,全校教师都可以申请自己学科的账号进行教学资源的上传下载。同时将我校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优秀教师教学案例等教学视频上传服务器,供师生下载学习、参考。
依托校园网平台,我校许多教师自发开发个人博客,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上传到网络,给同学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同时我校积极参与省市电教活动和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发表了论文《寻求素质教育突破口初探》省教院刊发;论文《论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市教科室刊发等等。“十一五”期间我校申报了《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安徽省级电教课题,该课题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课题组老师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四: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信息技术教师10位,通用技术教师3位,均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经过学习和锻炼,每位教师都具有过硬教育教学的能力同时专业技术过人。在县教育局及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许多教师参加过 “十五” “十一五”、相关课题的研究,在课题的研究中,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为提高我校教育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水平,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现代化服务,我校在教师培训这块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组织、动员全部在职教师参加教育技术继续教育学习,进行全员培训,要求每位教师都能够独立完成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同时有信息技术小组对全体教师进行多媒体设备及软件知识相关培训,使之独立操作多媒体设备熟练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中。
我校每年会组织教师进行优质课比赛和课件制作大赛,通过竞赛的方式提升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会提倡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纳入考核,从考核的结果来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也在逐年提高。
五: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
我校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为配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我校拿出足够资金建设了4间网络教室,计划今年再增加一间届时人机比例将达到9:1以下。信息技术教师能够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实际教学现状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在历届的学业水平测试中我校合格率远远高于同类学校。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进行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式学习,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也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处理实际的问题。同时,我校开设计算机兴趣小组,针对部分对程序和开发有兴趣的同学进行辅导,使他们在课余找到自己喜好的事情,做个有专长的学生。
另外,我校配有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设备的多媒体教室全部对各科教师开放,多数教师能够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使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一直处在较高的水平。比如化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讲授“工业制硫酸”的过程。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的展示了工业制硫酸的每一个步骤和现象。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使学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印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成效
我校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参加了国家和省级课题的相关研究,发表了部分论文和学术报告。十一五”期间我校申报了《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省级电教课题,发表论文有《寻求素质教育突破口初探》、《论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特色探讨》、《基于WEB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几点想法》、《谈校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等。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校又积极申报了中央电教馆的专项课题《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应用研究》积极投入到现代教育教学研究中。
近期我校又斥资引入信息化阅卷系统,用于教学测验的试卷批改工作,不仅提高了改卷效率同时利用先进的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数据统计分析,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检验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系统引入以来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增进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又一认识。目前该系统广泛应用与我校和其他兄弟学校。通过对兄弟学校的数据分析同时达到了教育教学的横向比较。使我们的教学更有目的、更上水平。
涡阳一中
二零一一年五月
第四篇:教育信息化专项试点工作方案范文
株洲市第十九中学
教育信息化专项试点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更广泛、更有效的师生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专项试点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
二、试点规划内容:
1.《问题驱动“4+X”教学模式融合网络微课程学习》模式研究。(2.建设高效的“网上阅卷系统”,班班通等设备更新。)
3.开发使用“知识点跟踪和资源推送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空间”。4.“知识点库、微课视频资源库、学习任务单库及检测习题库”的建设。5.师生空间、班级空间等各类空间建设。
通过优良的微课程和网络平台支持,创建新的高效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严密组织、明确职责:
成立学校教育信息化专项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邓 钢 副组长:万德胜、过斌
组 员:丁绍槐、江平、丁萍、刘红柱、冯敬林、各学科教研组长、刘黄庆、彭欣荣 组员职责:
丁绍槐:执行组长,负责教育信息化全面工作,具体落实各线条工作方案、任务分配和工作完成进程督导; 丁 萍:教研线执行组长,负责指导、落实教研组数字化建设,负责教研组在线教学、师生交流、资源建设的落实,重点负责问题驱动四+X融合网络微课程学习模式的研究和推进落实; 江平:教学线执行组长,负责线上教学、交流的督查;
刘红柱:德育线执行组长,负责规划、落实网络环境(QQ网络)的德育工作;
各教研组长:负责师师之间的教研交流,教研组教师的在线资源建设,教研组网络环境问题驱动四+X模式的开发。
四、《问题驱动“4+X”教学模式融合网络微课程学习》模式
1、要求: 课前要求:学生通过任课教师空间或班级QQ群的资源(微课资源+课件资源)进行相关课程的预习,教师通过菁优网推送预习检测题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效果检测(教师空间的资源可以在QQ群建立链接的方式实现学生的便捷登录。
课中要求:学生通过任课教师在课堂中合理有效的应用微课程(重点为课堂中难以操作实现且适应于微课展示的实验或微观展示等内容的微课)指导学生学习,或者通过菁优网的反馈统计功能总结学生预习和检测情况,反馈学生的知识漏洞或学习难点。
课后要求:学生通过任课教师空间或学校网站资源平台进行相关课程的复习,以菁优网题库组织检测反馈。
2、建设内容:
(1)建设班级QQ群,做好在线交流和学习资源推送工作。要求各学科的任课老师都要加入,且将其设置为管理员,信息中心张国才老师将加入每个班的班级QQ群落实监管。
(2)建设以微课、课件为主体内容的资源库。充实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师可使用资源的完备,完善教师空间建设实现学习资源可线上(QQ)推送.(3)建设教师空间和菁优班级,实现学生在线学习、交流、反馈。
3、工作要求:
①QQ群布置作业:通过班级QQ群发送各科常规作业,反馈作业情况及学生在校学习情况。
②QQ群共享课件:任课老师将教学课件上传到班级QQ群的共享文件夹,方便学生回家后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
③QQ群在线辅导:任课老师通过班级QQ群以在线聊天的形式实现在线辅导。
④QQ群资源推送:以链接的形式推送在线学习资源(包括教师空间资源和菁优网资源)。⑤菁优网在线练习:通过在QQ群内发送链接实现学生在线学习、检测的简易登录。附菁优网功能简介:
(1)布置作业:任课老师可以在菁优网上建立自己的班级,然后让学生申请账号登录后加入班级,即可实现在线布置作业了。学生做完练习后,老师能看到结果。
(2)查找资料:任课老师在菁优网上可以实现查找习题和教学视频。数量充足习题和教学视频(教学视频学生只有在加入VIP账户后方可使用),为我们教学提供很好的素材。
(3)自动组卷:任课老师根据考试范围能自由选题,系统自动为你组卷。增加和删除试卷中的试题都很方便。如果将组卷的练习布置给学生,还可以实现在线测试功能。
(4)在线测试:任课老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可以在菁优网上布置测试题。学生登录后可以在线测试,及时了解自己对某一章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五、“知识点库、微课视频资源库、学习任务单和检测试题库的建设。
1、做好知识点库的建设。各学科教研组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由任课老师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合理设计好本学科的知识点库,(以系统化微课、课件为主,为学生的在线学习素材)。
2、做好微课资源库的建设。微课的来源分两大部分: 原创和收集。各学科教研组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以知识点库为基础,通过原创或从网上收集微课,建立完整的微课资源库。
3、学习任务单库的建设。各备课组将各章节的学习内容按照课标的要求设计成学习任务单由QQ群推送给学生。
4、检测习题库的建设。各备课组以借助菁优网的资源,搞好菁优网的班级建设,实现课堂检测和单元测试。(1)学校购买菁优网的校园号。老师和学生登录菁优网后,目前可以完成5科的练习和检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近期将开通英语。
(2)老师由学校统一购置校园号,作为校园号成员,网站要求身份证认证,经确认后才能实现各种功能。(六、建设“网上阅卷系统”)
七、推进要求:
1、建立好班级QQ群:班主任或班主任指定学生在两周内建立好班级QQ群。要求本班学生、本班任课老师全部入群。信息中心张国才老师加入全校各班的班级QQ群。开展布置作业、在线辅导、共享课件等活动。(信息中心督查)
2、做好知识点库的建设。各学科教研组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用两周时间完成。(教师发展处督查)
3、做好微课资源库的建设。微课的来源分两大部分: 原创和收集。各学科教研组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用两个月时间完成。(教师发展处督查)
4、学习任务单库的建设。各备课组将各章节的学习内容按照课标的要求设计成学习任务单由QQ群推送给学生(上传为QQ群共享文件)。(教学管理处督查)
5、检测习题库的建设。练习使用“菁优网”,利用菁优网提供的庞大习题库与教学同步,做好检测习题库的建设。(教学管理处以学生身份加入各菁优班级实现督查)
6、师生空间、班级空间建设。强化使用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建设好教师空间,建设好班级QQ空间。一个月基本建成,以后不断优化和完善。(信息中心督查)
7、由教师发展处和各教研组长组织教师成长俱乐部成员和各学科骨干率先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于11月中旬各学科推出模式实践展示课,信息中心组织进行模式操作讲座。
信息中心
2015年11月4日
第五篇: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报告
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报告
中心小学于1995年建校,占地36亩,现有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00余人,教师7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设有微机室、图书室、电教室等各种专业教室配备齐全,配有一流的教学仪器及教学设施设备。2005年被评为市教学示范学校,2008年通过复验。2012年12月通过了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
对照《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细则》,认真组织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全校上下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学校专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学管处、网络管理员为成员,教职工全员参与。领导小组不断强化对全校现代教育技术及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保证全校的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正常运作。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就制定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学校每年都根据教育信息化规划制定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并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商讨落实学校信息化工作,并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每年都在教育现代化工作上投入一定资金,保证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顺利进展。
我校按规定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教师都有运用信息技术的热情,信息技术正服务于全校各部门办公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资源配置
我校主机房、校园网络以及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教室基本齐全。2016年10月更换移动光纤接入我校。目前,学校配置有2名专职信息科技教师,专职网络管理员1名。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等设备有专人负责。学校拥有25口多媒体教室、1口微机室。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用于上课办公。其中,主控室拥有一台100兆交换机,新教学楼每楼层拥有一台100兆交换机。办公室扫描仪、打印机配备齐全。除此以外,学校还拥有数码相机1部。
三、硬件建设常抓不懈
对教育现代化工程中的硬件建设,学校高度重视。近年来学校在软硬件方面增加投入至少30余万元。现在,学校拥有了一个自己的网络结构,所有的教室、办公室、专用教室都可以直接上网。到2017年,所有教室都已安装多媒体并投入使用。为了方便教师电子备课和制作课件,主要职能部门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实现了校园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投入最大限度的财力,添置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并增添教育教学软件充实学校资源库。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得以不断完善。加强管理应用在学校的教育现代化工程中,我们边抓硬件建设,边抓对各种现代化设施的管理,不断促进其使用率,充分发挥各种现代化设施的电教功能。为了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学校制定了网络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人,网络的正常运行由1名网管来维护,各功能室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并都有专人负责。除此以外,我们还对全体师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规范计算机操作,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计算机的使用道德。除购买上级教育部门配合教材发行的光盘、录像、磁带、投影外,我们还收集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上的相关信息,改造已有课件,增添新的内涵,利用学校现有的技术和设施,广泛收集并开发教学所需的文字、声音、图像、图片、影像动画等素材,方便教师备课上课之用。除此以外,学校还鼓励教师自制教学软件和课件,并制订了相应的奖励措施,教师制作课件的积极性很高。随着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们也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以网络和计算机为基础,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多年的努力,信息技术已融入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我们已初尝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便捷、高效。
四、存在问题
1.我校硬件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但微机室学生用机存在配置低、机器运行不良等问题,学校下一步将淘汰旧机器,逐步更新学生用机,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效率。
2.加强科学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做到责任到人,重点加强对专用教室的各项管理,进一步提高专用教室的利用率,真正让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
3.我校大部分教师已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将继续加强培训,提高熟练程度和应用效果。
中心小学
2018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