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桥头乡2011年文化工作自查报告
桥头乡2011年文化工作自查报告
2011年,乡文化工作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党的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各项文化体育工作,努力构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坚持以服务、繁荣群众农村文化生活为重点,多形式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当地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下面将我站一年来的主要工作自评自查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措施得力
(一)全年文化研究(考核分8分,自评分8分)
乡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高度重视,在年初按照县委、县政府、县文体局的关心支持下,年初及年终对文化事业进行了研究,专门召开班子会议进行讨论,对全年发展文化事业做出规划。
(二)全年计划和总结(考核分10分,自评分10分)
全年文化工作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年末有汇报。
(三)文化站机制健全及经费投入情况(考核分10分,自评分10分)
乡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成员由站、所负 1
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乡文化站站长具体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做到事事有落实,时时有监督。2011年我乡投入8万余元经费支持各类文化事业活动的开展,其中,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经费支出1万余万元,乡“兴桥杯”篮球运动会经费支出2万元,“边城杯”篮球运动会经费支出4万余元,其余文体活动经费支出1万余元。
(四)不断完善文体设施(考核分10分,自评分10分)
耗时一年零三个月的乡级综合文化站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文化站涵盖图书室、培训室、排练厅、多功能活动室、展览室等,现已成为传承民族文化传统、村民健身娱乐、充电学习的好去处.(五)图书室管理制度健全(考核分8分,自评分8分)
图书室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图书阅览室每周开放30小时,阅览人次达2680多人次,藏书3000余册。
二、开展各类文化工作
(一)积极配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考核分10分,自评分10分)
乡文化站积极配合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强文物安全工作,做好桥头乡地区文保单位的管理工作。在此次普查中桥头乡文化站被评为先进集体,副乡长熊艳被评为先进个人。
(二)抓好文物保护工作(考核分4分,自评分4分)
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积极深入基层调查,对桥头乡地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实施进一步的挖掘、保护和宣传,例如:老董下寨唢呐抬酒、刺绣等。
(三)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考核分5分,自评分5分)
全乡有21支民间文艺代表队,并定期有辅导员进行辅导。根据不同民族的节日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每年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布依族“牛王节”吸引了广大外地的亲朋好友来参加。并且成功举办了许多传统民族歌舞表演。苗族的打陀螺,对山歌,布依族的轱辘秋、吹唢呐等。
(四)举办群众性比赛活动(考核分5分,自评分5分)
2011年10月9日,成功举办了桥头乡第十六届“兴桥杯”篮球远动会,男队参赛队伍9支,女队参赛队伍5支,塞出了友谊,塞出了水平,于10月14日晚,落下帷幕。
(五)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考核分5分,自评分5分)
全乡有文化经营户20户,其中:音像5户、网吧2户、棋牌室8户、卡拉OK厅3户、打字复印2户。文化市场管理严格按照《云南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开展工作。年内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召开了4次文化经营户学习文化、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增强了经营者的守法意 3
识。加强每月一次对文化市场巡查,一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文化经营户违法违纪案件,使我乡文化市场经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六)积极配合好文化“三下乡”活动(考核分5分,自评分5分)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会议精神、进一步动员全乡各个方面力量,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推动我乡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于2011年1月9日在桥头乡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县文体局及乡职工为我乡带来了自编自演的地方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如:苗族舞蹈《采山路上》、小品《军民共建美边疆》、营部《军体拳》表演等。
三、信息宣传工作
(一)做好信息工作(考核分10分,自评分10分)
全年做好各类文化活动信息上报工作,全年文化信息上报12条。
(二)有固定的宣传栏,全年出宣传栏6期、板报12期24版、宣传标语560条。
一年来,我站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上级的安排布署,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规范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办法,提 4
高服务质量,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四、加分事项
全年购书、征订各种杂志报纸经费超出10000元,加10分。
综上所述,考核分100分,自评分110分。
第二篇:桥头乡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桥头乡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2011年6月12日
6月12日,桥头乡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桥头乡党政全体班子成员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各科室半年来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六月份重点工作安排,并围绕全局中心工作、重点活动进行了讨论。
会议认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2011年绩效工资顺利兑现;两所违法办学点顺利取缔,学生成功分流;师生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举行“写好字”现场会,“五好”教育深入实施;召开全区教育宣传工作会议,进一步强化教育宣传工作。
会议指出,五月份是顺利完成本学期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月份,要紧紧年初的工作部署,以强化校园安全工作为基础,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为重点,统筹兼顾,创新思路,超前安排,务实推进全力做好各项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狠抓安全工作。各中小学、幼儿园对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进一步梳理学校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安全工作,近期要重点做好学校校门前及门卫安全管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预防春季传染病等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二是做好招生工作。要根据区域组团发展的思路,加快制定新一轮布局调整方案,有效整合全区硬件、师资、品牌等资源,推动维扬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在布局调整的基础上,确定今年招生办法,出台招生
工作意见。
四是全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以“五个好”活动为重点,继续开展“和谐管理校园行”活动,加大专项督查力度。各校制定社团建设方案,加强学校社团建设。继续全面落实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教学视导为抓手,进一步强化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认真做好星星火炬校园行“六一”专场活动和第五届英语节的筹备工作。
记 录 整 理: 田源
第三篇: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自查报告
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自查报告
百尺竿头更上层楼
衡阳市群众艺术馆
1996年以来,我馆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集体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改革创新,从“提高能力、彰显实力、强化活力、提供动力”四个方面入手,扎实工作,团结奋进,使全市群众文化事业迈上了新台阶,为促进全市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96年起,年年被市文化局评为全市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1996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全市普法依法治理的优胜单位,2004年6月,经市文化局推荐,市编委、市人事局等单位严格评审,我馆荣获全市首届“优秀事业单位法人”称号,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突出重点,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群文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文化的能力,提升和保持群艺馆的品牌形象,增强全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我馆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上狠下功夫,同时建立健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制度,及时更新业务知识,从而使干部职工的创作能力、组织与辅导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一)进一步提高创作能力。衡量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是否繁荣,其重要的标志为这个地方是否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我们要求全馆专业人员加强自身创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十年来,我馆业务干部在音乐舞蹈创作、美术摄影创作、文学曲艺创作等方面硕果累累,先后创作出了许多弘扬正气、真切感人、喜闻乐见的作品,其中有109件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
(二)进一步提高组织辅导能力。我馆在主办和承办市级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辅导市直各单位和县(市)区的群文活动;10年来先后为市直、基层和驻衡单位策划、组织、编排和辅导文艺活动万余(场)次,同时加强对老年人的文艺辅导和少儿艺术辅导培训,1995年创办的群众文化艺术学校积极领舞全市艺术培训市场,常年开办各门类艺术培训,每年平均辅导学生2000余人次,并为中央、省市专业艺术院(校)输送大批艺术人才,也为基层培养一批又一批艺术骨干。
(三)进一步提高理论研究能力。群众文化工作既要注重实践,也要重视理论的创新。因而我们注重积累、注重调研,深入研究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群众文化的新路子,以创新的精神指导实践。①创办了湖南省第一家市级群众艺术馆网站,全国各地群众艺术馆单独建立网站总共只有10家,通过这个网站,我们加强与全国各地群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总结推介了全市各项文艺活动及工作经验,从而为全市群众文化工作开拓出新的平台和空间;②设立群文理论研究专栏。在馆办刊物《石鼓文化》、馆网站上开设群文理论专栏,报道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动态和我馆的一些典型经验,刊登群文理论研究论文,加强馆站群文工作交流,探索群众文化的工作经验;③认真撰写衡阳文化志群文口部份,探寻群艺馆的发展轨迹,预计年底出书;④在全国“群星奖”群众文化理论评奖中,我馆颜国强的论文专著《美术作品浅谈》和我馆组织辅导的论文专著《走进书法》、论文《新时期职工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获优秀奖。在全省群众文化理论征文大赛中,我馆业务人员的论文也频频获奖。
二、面向基层,积极开展活动,不断彰显群文工作实力
我馆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生活,围绕中心,突出抓好“群星奖”、“蒲公英奖”,组织、策划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群文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渐彰显我馆群文工作实力。
(一)组织作者创作优秀作品参加全国“群星奖”比赛活动。自1996年以来,我市均在全国“群星奖”比赛活动中获奖。其中1996年,我馆聂春吾的音乐《堆沙堆》获第六届“群星奖”铜奖;1998年,我馆刘爱成的摄影《穿过梦境》获第八届“群星奖”金奖;这是我省至今在全国“群星奖”摄影类获得的唯一金奖,1999年我市选送的歌曲《晒秋》获第九届“群星奖”银奖;2001年,我市选送的花鼓小戏《今又中秋》获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我馆组织参加全国历届“群星奖”评奖还获铜奖3个,优秀奖9个。参加历届全省“三湘群星奖”大赛共获金奖8个,创作一等奖5个、创作二等奖1个,银奖12个,铜奖8个,在全省名列前茅。
(二)组织作者创作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全省“蒲公英奖”的比赛活动。在历届全省“蒲公英奖”比赛活动中,我馆所组织创作的节目其成绩均名列前茅。1998年,我馆组织举办了全市规模最大的活动——98“蒲公英”少儿艺术大行动,共有2000多人次参加。2001年,我馆组织参加全国第二届“蒲公英奖”(音乐)大奖赛,创作的无伴奏音乐作品《山乡素描》获创作金奖、表演银奖,独唱《祝福祖国》获铜奖;在2003年湖南省第三届“三湘蒲公英奖”少儿音乐大赛,我市选送的5个音乐节目,荣获金奖2个,银奖3个;2004年我馆编排群舞《丫丫剁辣椒》获金奖;2005年,我馆创作编排的独唱《哟火火》、表演唱《瑶家娃娃》均荣获金奖。近10年来,我馆组织参加全国“蒲公英奖”评奖活动中,获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6个。组织参加全省“三湘蒲公英奖”获金奖16个,银奖18个,铜奖107个。
(三)组织作品参与省“五个一工程奖”的评选活动。1996年,由我馆音乐专干聂春吾作曲、曾艳萍辅导的歌曲《堆沙堆》获省“五个一工程奖”二等奖;1999年,刘爱成创作的摄影作品《穿过梦境》获湖南“五个一工程奖”;2000年,吴帆创作的版画《江南二月墟》获得全省“五个一工程奖”。由我馆推荐参加省“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中共有12件入选获奖。
(四)组织全市的各项文艺活动参加省里和全国的比赛。先后组织节目和作品参加全国美展、全省“乡土艺术大联展”活动,全省“风情、风物、风光、风俗”美术、摄影作品比赛、湖南省“金沙杯”优秀青年歌手大奖赛、全省“炎帝杯”歌手大奖赛、“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画展”、中华青少年文学基金会举办的全国第八届征文比赛、全省少儿音乐舞蹈大赛、全省书画大赛,全国第五届少儿书法大奖赛、全省第二届磨漆画展等,均取得不俗的成绩,我馆组织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其它各类艺术大赛中,共获得金奖25个,银奖33个,铜奖34个,有27次被省文化厅评为组织工作奖,也就是几乎每一次大奖赛中,我市都获得了组织奖。今年由省文化厅举办的全省群艺馆、文化馆(站)业务人员技能竞赛,这是1992年以来,全省群文战线进行的第二次大比武,我市在舞台表演、美术、书法、摄影类共获得金奖2个,银奖5个,铜奖2个,优秀奖6个,我市荣获了全省团体总分第二名,这也显示了近十年来我馆在全省群文专业队伍中的业务能力。
(五)组织和策划了纪念性或庆祝性的大型文艺演出和展览活动。2003年,为了迎接江泽民同志到我市视察,我馆刘岳琥担任了大型画册《南岳衡山》的封面和舞台美术设计工作。1996年以来,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的领导下,参加了由市委、市政府举办的春节电视文艺晚会的策划、组织和演出工作、市委、市政府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的组织工作。协助和参与“金秋敬老文艺调演”、市“丽城之夜”大型广场文艺晚会、全市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改革颂》音乐晚会等。2002年,为庆祝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我馆担负了由衡阳市委、市政府举办的“蒸湘颂歌”大型群众歌咏晚会的策划、组织、演出工作,这台晚会有2000多名演员参与演出,台上台下演出人员情景互助,场面浩大,通过省、市电视台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3年,衡阳市为创建省文明城市,我馆策划组织了100多个文艺宣传队,下街道、社区、厂矿、机关、学校、部队等演出了1000多场。2004年,参与策划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大型歌舞晚会《祖国万岁》,气势恢宏、激情豪迈。近十年共组织全市大、中型文艺演出和展览达2500多场(次)。
(六)活跃我市的广场文化活动。近十年来,在衡阳市广场文化活动和广场文化建设中,我馆坚持先进文化引领,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广场文艺演出活动近1000场。其中南岳的寿文化节、耒阳的农耕文化节、衡东的土菜文化节、衡阳县船山文化节等,大大推动了当地旅游和经济的发展,拉动了节庆文化消费,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目前,在衡阳的广场文化活动中,使群众走向舞台,让艺术家走进群众,高雅艺术与民族文化紧密交融,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操与社会进步的责任意识紧密交融,已为人民群众深深喜爱。
同时,为了丰富我市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我们还参与组织“全市卡拉OK大奖赛”、“全市首届青少年小提琴大赛”、“厂歌、矿歌、集团公司之歌大奖赛”。并在近几年与电视台等单位联合组织“心连心”艺术团,采取流动舞台的形式,深入农村巡回演出,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创新机制,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增加群文工作活力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上级文件精神,通过创新创作机制、创新培训机制、创新人事改革机制、创新收入分配机制等,增强了群众文化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我馆各项工作的开展。
——对外交流工作。我馆目前与中山市、芜湖市、天津和平区、上海徐汇区等全国二十多家群艺馆、文化馆建立了兄弟馆的关系,经常加强工作交流与业务交流。1997年,我馆与全国40余个城市的群艺馆、文化馆携手举办了庆香港回归“华夏一日”摄影抓拍活动,先后在香港、天津、深圳展出,出版了作品集。2001年7月,受国家文化部的派遣,我馆组织衡阳市民间艺术团赴土耳其共和国伊斯坦布尔市参加第二届布于克梅杰国际艺术节和布尔萨第四届国际艺术节暨第十五届金色黑眼睛民间舞蹈比赛,这是我市首次代表国家进行政府间的文化交流,这次出访受到了土耳其政府和人民热烈欢迎和友好接待,捧回了最佳音乐奖和友谊奖。
——大力抓好农村文化工作。我馆经常组织业务人员下县,分赴乡、镇、村开展农村文化工作,使我市农村文化工作更上了一层楼。近十年来,我馆参与创建了衡东县、衡阳县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省先进文化县,创建了3个全国民间艺术之乡,9个省百优艺术之乡,8个省百强文化站。9个省百佳民间剧团。我馆业务干部参与了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进行的全市农村乡镇文化调查,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阳新丽亲自撰写的《衡阳农村文化现状调查》已在《求实》、《中国文化报》上发表,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弘扬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我馆配合市局文艺科深入到各县(市)区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推选了61件作品申报参加全省首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省民博会级委会的领导和专家来我市对申报参展的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几年来我馆专业人员经常深入县(市)区挖掘、收集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作品,扶持、辅导民间艺术作者,提高艺术创作能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今年我馆推荐衡东县的皮影为全省十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2004年,为了配合山东卫视摄制电视片《湘江行——雁城衡阳》和《常宁版画》两部专题片,我馆积极配合这两部电视片的拍摄,突出宣传了我市积淀了二千年来湘江丰富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间艺术灿烂文化。
——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本馆艺术培训和艺术考级,在设施简陋和艺术培训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努力提高艺术培训的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强师资力量,选聘了一批优秀的年轻老师,以优质的教学和服务水平,赢得了考生的广泛好评,得到了北京舞蹈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考级单位的信任和赞赏。
——打造文化产业工作。由于政府对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我馆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展以文补文工作。1996年到1999年底拆馆前,馆办舞厅、少儿艺术培训和文化经营公司等项目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每年创收近七十万元。拆馆以后,由于我馆在外租房办公,场地受到局限,文化产业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我馆领导班子团结全馆干部职工不等不靠,想尽一切办法更新观念,在市场中寻找商机,坚持开办艺术培训,并运用市场经济的原则,组织文化活动,保证了我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新馆即将开馆,我馆正积极筹划运用新馆大楼所具有的有利条件,使我馆的文化产业步入新的发展轨道。
四、加强管理,做好后勤保障,不断强化工作动力
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是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原动力。我们加大了全馆行政后勤服务工作力度,加强对财务、档案、人事、综合治理,新馆兴建、服务出租等行政事务的管理,不断给群众文化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动力。
(一)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我们对国有资产实行了造册登记,各种设施指派专人管理,加强了财务自查。领导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重要工作决策都及时在会议上向全馆人员通报,增加透明度,强化监督,在待遇上与全馆人员同甘共苦。多年来,我馆财务没有出现违纪现象。
(二)完善各项设备。为了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我馆为每一业务办公室增添了电脑设备,更新了办公桌椅,同时建立了音像工作制作室,添置了音像制作设备,为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三)及时收集、整理本馆各类档案。购买了先进的档案资料柜,认真收集和整理我市50余年来的各项业务活动与专业人员的档案资料。并派专业人员参加全市档案管理培训,使我馆的档案资料更加完善。
(四)加强新馆大楼的建设,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我馆原馆舍建于50年代,1999年底原馆舍被拆除,经过5年的建设,目前一栋高9层,建筑面积为5400平方米的新馆大楼已经建成,在建设过程中,我馆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争取上级党委与政府的支持,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省委常委原省委宣传部长李江、市委书记除明华等领导都先后亲临新馆大楼建设工地视察。当前,我馆正在积极装修和设备的安装,力争今年年底向公众开放。
近十年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全馆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现在我们即将迁入新馆,全体干部职工将借助这个新的平台,继续发扬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为我市的群众文化工作谱写新的篇章。
2005年10月
第四篇:桥头乡中心小学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桥头乡中心小学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桥头苗族壮族乡是云南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地处滇东南,位于河口县城东北部,距河口县城78公里,全境多温暖带(海拔800米至1100米之间)。国境线长81公里,通往越南的陆地口岸有纸厂、老卡两个省级口岸,有27个村民小组分布在国境线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国防战略地位和对外通商口岸的优势区位。全乡总面积175平方公里,辖8个村委会116个村民小组长,总人口16988人,其中农业人口15969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4%,全国人口9003人,占总人口的53%,居住着汉、苗、壮、瑶、布依等13种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77%,桥头苗族壮族乡是一个集山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为一体的边境乡镇。桥头乡的教育发展将会影响着桥头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增强素质、树立形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一、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1、全乡有9所完小,11个教学点,2008有教学班78上,在校生1627人(含159人难民生),其中女生804人,少数民族生1317人,少数民族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0.95%。
2、全乡现有教职工196人,其中专任教师174人,后勤人员2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96.95%。
3、全乡校舍建筑面积17887平方米,生均占有10.02平方米。
二、教育投入情况。
桥头乡是个大乡,上级领导高度重视桥头教育的发展状况,2008年在各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投入:
1、投入108万修建桥头乡民族小学综合楼,属中央危房改造。
2、投入93万修建老街子小学综合楼,属中央危房改造。
3、投入42万修建189小学教学楼,属中央危房改造。
4、我校购中心校用一体机12200元,更换桥头民族小学、羊棚小学门窗13900元,修竹林寨小学、簿竹箐小学档墙15195元,修建老汪山小学饮水工程31000元,打制学生课桌椅39900元,购中心校少先队鼓号、队服9230元,拔给各村完小校舍修缮资金约15000元,为学生交校方责任险8965元等。
三、“两基”成果巩固情况。桥头乡“两基”工作自2000年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以来,乡党委、政府继续加大“两基”巩固提高力度,切实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制定“两基”巩固提高措施和方案,并认真贯彻落实。具体做法和工作成果:
①层层落实《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制》每学年初,乡政府都要与各村委会、中心校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要求乡党委、政府挂钩联系的领导干部和各村委会挂钩联系村民小组干
部,把辖区内的学生入学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工作考核。若因学生学习困难辍学的则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层层分解、落实责任。
②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家长送子女入学的责任。
③实行动员学生入学“四步骤”。第一,每学期前,由学校组织教师对已掌握的有辍学迹象的学生家庭进行走访、动员,使之能按期入学。第二,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学生还未到校的由学校安排老师进入村户、调查、动员。第三,经学校动员仍未入学的学生,则由学校提供未入学学生情况报乡政府,乡政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到负责挂钩联系村组干部进行再动员。第四,对个别工作难度大的,由乡政府出面,组织义务教育执法队,重点出击,依法采取行政措施,目的是让学生都能入学。
④国家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增加和投入,解决了我乡儿童少年因贫困而入学难的问题。
⑤“两基”工作中完成的主要指标:2008年有小学在校生1627人,适龄儿童1602人,适龄儿童在校160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15周岁人口413人,初等教育完成率99.52%,初中在校生1092人,初中入学率99.91%,17周岁人口3432人,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6.49%。
⑥全乡有青壮年人口11075人,青壮年人口中非文盲人数11044人,非文盲率为99.72%,15—24周岁人口3672人,非文
盲率100%。
四、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我校坚持党的教育教学方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培养“四有”新人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抓“三风”建设,做好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安排,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科研教研和师资培训等工作。
五、教育体制改革情况。
教育向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地区发展的希望,发展教育。科教兴国是一项重要的国策,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从我乡的情况来看,到目前为止来办小学基础教育已达到很高的比例。学校领导班子配备齐全。学校体制改革有很大的突破,大体上在两条线上探索前行,第一条线,是在经济体制、科研体制改革基础上政府主导的改革,包括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的体制。招生范围分配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办学,三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第二条线,是自下而上自发地进行一些改革试验等,总之,我乡教育体制改革将会小步走,但学校管理体制与新形势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小步走,为我乡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六、教育收费情况。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根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辅资料限额的通知》文件精神,认真执行、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一律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
七、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制度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一些陈旧的制度已不能适应我校教育工作的开展。
2、教学常规管理力度不够。由于桥头乡教学摊子大,下有8个村完小,学校监督力度不够,教学管理常规力度不足。
3、教育投入不足,教学设备陈旧,农村小学多建于解放前,危房仍存在,教学设施也比较陈旧。由于教师队伍的庞大,国家取消教育附加收费,给地方财政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4、教师待遇偏低,师资严重缺乏,与城镇小学严重超编形成矛盾,由于历史原因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乡各完小教师资源严重缺乏,中心校教师超编。
八、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学校制度,加强学校管理力度,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构建平安校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河口县桥头乡中心小学
2009年9月13日
第五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自查报告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自查报告
**年,我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组织贯彻县委《**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牢牢把握“突出项目,壮大产业,加快发展”的工作主基调,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大目标”建设。不断加强思想宣传文化工作,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统一思想、凝结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办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科学的思想保证。现将一年来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情况自查如下:**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牢牢把握“突出项目,壮大产业,加快发展”的工作主基调,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大目标”建设。不断加强思想宣传文化工作,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统一思想、凝结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办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科学的思想保证。现将一年来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情况自查如下》报告;深入苏河乡新民村、凉水镇团结村、营盘乡白河村开展了扶贫到户机制调研活动,形成了《**县扶贫到户机制调研报告》;深入全县特困村对扶贫经验进行调研,并形成了《**县特困村扶贫经验调研材料》;围绕特困村实现伟大中国梦实践活动,深入14个特困村进行调研,分别撰写了各具特色的《特困村中国梦》材料10篇;深入部分贫困村、扶贫项目村进行了扶贫开发工作经验调研,形成了《瞄准最贫困区域构建大扶贫格局---**县强力推进特困村扶贫开发》、《高山贫困农户下河
特色优势产业上山》(**县石坝乡五一村贫困农户扶贫搬迁的实践与启示)、《着力整合资金整乡连片推进》(**县“百村万户”扶贫攻坚行动共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小康梦)等调研文章。今年来,我局积极配合了《中国经济时报社》、《四川电视台》、《四川农村日报社》、《广元电视台》等各级媒体来我县采访报道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期间做了大量协调服务工作。四、积极推进宣传工作,全面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活动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在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的具体指导下,我局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有力地推动了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在宣传方面,我局充分拓展宣传渠道,大力宣传我县在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中取得的巨大成绩;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机关建设和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为做好扶贫移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利用文明城市创建机遇,把提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增设道德讲堂,认真组织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行感恩教育,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鲜活的内容,促进了和谐**建设。以多种形式推进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无烟办公室,进行美化、亮化、净化,办公环境好,设置了文明、卫生宣传语,提升文明氛围;在单位内部开展创建文明科室、文明岗位和文明户等文明细胞建设,在共建中传播先进文化,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经复查验收,我局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大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了“生态文明示范县”
为主的创建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推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继续完善和抓好了“三基地一窗口”建设工作。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开展了“文化”强县创建工作,落实全民健身“三纳入”政策,广泛开展各种惠民活动,全年组织职工文化活动达5次。完成干部调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