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改制工作总结与企业文化建设总结
企业改制工作总结与企业文化建设总结合集
企业改制工作总结
深化企业改制
做好稳定工作我公司现有职工5316人,车辆1702部,总资产2.51亿元,年营运收入1.4亿元。总公司下设6个营运公司,1个保修公司,9个直属单位。近年来,总公司党委在上级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企业改制工作中,坚持抓好职工队伍和职工思想的稳定工作,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大力宣传改制政策,努力统一职工思想国企改制是全国公交企业都在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省会城市,同时又改制为非国有控股的企业难度就更大。国企改制首要的是要解决观念问题,即解放思想。而实现观念的转变,基础就是要充分认识当前国企改制,特别是公交改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把职工思想统一到公交只有深化改革、转机建制,才能有大发展上来。最初,当企业改制方案出台时很多职工不理解,不明白,不清楚,不支持。因而产生抵触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总公司党委感到要取得广大职工对企业改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就必须先统一职工思想认识,这是企业改制顺利进行的前提,否则企业改制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在这方面我们首先向广大职工宣传党和国家对国企改制的具体政策规定,让职工明白企业改制工作的意义、目的。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和运营方式。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为了使职工了解有关改制情况,我们从XX年7月就在公交报上开始刊登国家四部委及河北省关于国企改制的文件精神。同
时,围绕我市改制工作具体要求拟写出企业改制工作宣传提纲,用问答的形式,重点解决职工不清楚的17个方面具体问题。其次抓好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为了统一职工思想,总公司先后对副科以上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工代表进行专题培训。三是请市劳动局等有关业务部门领导就国企改制的政策规定,涉及的相关内容等进行专题讲课培训。使各类人员和职工的思想认识逐步清晰和统一,使广大职工了解党和国家的改制政策,了解省市在国企改制工作上的具体规定,了解企业改制的计划进度和工作目标,广大职工的思想逐步统一到改制政策上来,步调逐步统一到企业改制目标上来,行动统一到企业改制的进程中来。
二、着力解决主要矛盾,积极稳妥推进改制我公司改制工作,主要问题是企业历史欠账较多,很多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不解决,职工就不会支持改制,所以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遗留问题是改制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XX年11月7日,总公司召开六届十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就企业改制方案进行表决。由于历史的原因,企业欠缴职工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企业改制方案未获取得职工代表的表决通过。对此,总公司通过分析认为,职工的“三险一金”问题未能解决是此次企业改制方案未获通过的主要原因。企业改制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历史上遗留的问题很多,哪些要解决,怎么解决,哪些不能解决,为什么不解决的理由都要给广大干部职工讲清楚,这个障碍不解除,改制安置方案就通不过,企业改制也就无法继续进行。为此,总公司首先调整工作方针,提出“积极、稳妥、彻底”的六字方针,不赶进度,时间服从质量,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其次健全了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修改了改制工作日程安排,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和目标。企业工龄,逐人统计造表,同职工本人见面,签字认可,为企业改制兑付经济补偿金和安置费做好准备工作。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先下大力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再由改制领导小组成员和总公司班子一起研究省市改制政策规定,通过充分利用政策,逐字逐句逐条地梳理,做到职工目前的利益确实兑现到位,也不给职工和企业留下新的欠账。重点人、党员包身边职工的作法,使职工能按正常渠道反映问题。成了自己的企业精神——尊重、服务、卓越、自信。尊重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企业的着眼点在于尊重员工的人生价值,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从而形成一种以员工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机制和使人奋发进取的文化氛围。服务,即用户必须得到最佳的服务,强调同用户建立长久的贸易关系;员工之间、上下工序之间,整个企业是一个服务链。卓越,即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提倡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任何事情都能办到能办好。自信,是体现云河人充满必胜信念的概括,只要相信成功,就会赢得成功。这一企业精神是在经过班组、车间及各分子公司的反复讨论和修改后形成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一经推出,便在全公司形成共识。我们又乘势组织各种形式的“云河精神”演讲会、文艺演出活动,在各种场所制作了统一标牌,使这一企业精神很快深入员工之心。当然,更主要的工作在于生产经营工作中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我们将之纳入“企业文化杯”中进行考核,凡是认真贯彻这一精神的典型人和事,都给予大力表扬奖励,凡是违背这一精神的人和事,我们都及时地予以批评和处罚。
三、用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企业意识给员工“洗脑”。我们这个企业地处内陆省份、黄土高原,远离沿海开放地区,工业和市场水平都较落后,加之原来都是“国营老厂”,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员工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现代企业意识不强。这个问题成了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大障碍,许多改革措施员工不理解,难以推行。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企业虽然处在黄土高坡,但产品得走向市场,走向全国乃至全球。有道是什么样的匠人出什么样的活儿,没有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企业意识的员工,怎么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呢?为此,我们请来了大学教授,以脱产轮训的方式向员工讲授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规则,请省内外知名学者为管理人 员讲授企业制度创新,请公司内外具有市场经验的专家讲市场实战案例。公司利用报纸、广播、壁报、黑板报等不厌其烦地宣传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企业制度。此外,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种考核奖惩办法的修改和重建,都体现市场经济法则和现代企业意识,特别是通过对各种大大小小的管理事务的处理,使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风险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改革意识等大大增强。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四、以“命运共同体”为纽带凝聚人心。如今,企业与员工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许多员工一家几代人都在同一个企业工作,“企损俱损,企荣俱荣”。但是,要把这种现实升华为一种凝聚力和战斗力,仍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几年来,我们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重大事项都提出来让员工共同参与决策,增强企业管理的透明度,使员工感到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公司和党委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切工作都以代表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开展,真正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理想与企业的命运相一致,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把员工的利益、荣誉和企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共同的价值趋向和行为规范。1998年秋天,是我公司经营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员工收入很低,一部分年轻员工有情绪,影响了正常生产。此时,共产党员和老工人主动站出来,现身说法,讲大局、讲长远利益,做年轻工人的思想工作,党委因势利导,以“命运共同体”理论焕发大家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信念,终于使大家的认识统一了,心更齐了。通过这些工作,使云河集团的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价值。
五、管理从严,情感从真,创造“家”的氛围。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某种意义上说,管理也是文化。这 些年来,我们云河集团重新修订了大小几百项制度,几十项考核标准,都体现了一个“严”字。这些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更是不折不扣,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严格执行已经形成风气。达不到管理岗位标准和完不成任期指标的干部一律挪了位,完不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员工一律被“内部下岗”,出了质量事故按规定一杆子罚到底。我们的严格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特点,被当地社会称为云河的“严文化”。当然,“严”的出发点是对员工深深的爱。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员工在目前社会条件下过得又很艰辛,我们从关心和保护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严管理,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又非常重视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去年,我们制定出台了《云河集团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其中 多次获奖,我们既看重活动的水平,更看重群众的参与性及其中蕴含的团队文化价值。我们还坚持办好《云河报》、云河电视台和云河广播站,同时大力组办“云河文化长廊”和板报壁报等,使这些文化载体形成优秀的精神环境,增强员工热爱云河、建设云河的信念,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七、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辐射力。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我们感到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和辐射力大大增强,对企业的脱困、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凝聚力 企业是经济组织,经济关系起基础性纽带作用。但是单纯依靠金钱来维系系统及员工,长期下去必然是一盘散沙,因此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发挥凝聚员工之心的作用。因为人不仅有物质需求的欲望,还有归属感和亲和感的欲望。这也算是我们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体会。1999年3月,我们的营销员在香港接到一份外商订单,一算,效益很好,但质量和交货期要求很苛刻,公司领导为此犹豫难决。一线员工听说以后,自发讨论,最后联名提出啃这块硬骨头。经过全体员工不计报酬、加班加点、精心纺织,终于如期按质完成了这批货。其中表现出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令公司领导十分感动。激励力 几年来,我公司广大员工在云河文化的鼓舞下,艰苦奋斗,勇闯市场,大胆创新,严细实恒,创造出许多辉煌的业绩,涌现出一大批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优秀员工来。几年中,产品档次连续上了三个台阶,生产水平一直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市场空间不断拓宽,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我们有山西省十佳营销员之一的刘俊,有在布机旁15年无一日缺勤的省劳模李美仙,有一丝不苟、严格管理、勤政廉洁的“孔繁森式好干部”邢宝山。他们成为当代云河人的典型代表。约束力 当一个企业正气盛行的时候,这种精神氛围起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一些不 良言行就没有市场,就不敢抬头。优秀的企业文化铺垫着积极向上的土壤,插撒着健康文明的种子,杂草害虫便没有生存空间。我们有些员工调往其它单位,都是佼佼者,社会上有一句话:云河的人再差也有个样哩。学校刚毕业的学生,父母亲愿意把他送到云河来工作,说“把娃娃送到云河对他好,我们放心”。在企业里,大家都在忙工作,有的人偶有空闲也不会扎堆闲聊,因为这很不入流,一般都选择看书学习。导向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又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趋向。企业提倡什么、弘扬什么已形成风气,成为一种导向。1995年我公司开始“破三铁”,阻力很大,许多员工不理解,认为自己是“国家人”,岗位、工资、职务动不得。三年后,我们再“破三铁”,力度更大,更彻底,绝大多数员工不仅理解,而且积极支持,认为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为员工的观念变了,计划经济头脑换成了市场经济头脑。1997年,我公司买回几十台电脑,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有的员工不理解,说这是瞎花钱。现在没人这样说了,因为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效益,而且现代企业意识在员工的心田里生了根。辐射力 企业文化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它会逐步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发挥出无声而有形的作用。我们集团公司下辖8个分子公司、9个生产车间,还有一些外围单位,尽管体制不同,管理各异,但云河文化却是一律的,它对各条线、各个枝节都发挥着作用,就连忻州市的老百姓也说:云河文化不仅影响着新建路(企业所在地),也影响着整个忻州。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 厚此薄彼。而且应认识到,两者之间具有相互渗透性、互补性和不可分割性,有些管理制度本身也是文化建设,有的文化建设也是管理工作。第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应走向正规。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人特色”很重,主要领导重视,就能搞起来,主要领导喜好什么,企业文化建设就注重什么,一旦领导易人,工作就中断了。因此,应该象企业其它管理职能一样,设置专职部门和人员,负责计划、组织、检查、协调和考核等工作,使之走向正规化。第三,应尽快出台一套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标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难以量化,效果难以考评,因为缺乏量化考评的依据,就使人看不到它的巨大价值,给人一种搞不搞差不多的感觉,这很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应尽快出台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尽管难以量化,但还是能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企业文化的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其效果具有趋同性,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一定可以从“结果”的角度提出一套科学的考评标准。
第二篇:企业改制总结
2008年,我县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在省州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一企一策进行改革改制的原则,完成了被列入年内考核任务2户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改革改制企业基本情况
列入年内实
施改革改制的国有企业有2户(即印刷厂和压缩机厂),改革改制收尾工作的国有企业有3户(即商贸物业(集团)总公司、建安一司、外贸公司)。
**县印刷厂,2008年2月29日为企业资产界定评估基准日,经文山安信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县财政局确认,资产总额为224.07万元,负债总额为350.47万元,净资产为-126.4万元。改革改制涉及51人,其中:在职职工30人,内部退养人员12人,退休人员9人。改革改制成本清算计668.12万元。
**县压缩机厂,2008年2月29日为企业资产界定评估基准日,经文山安信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县财政局确认,资产总额为879.27万元,负债总额为340.18万元,净资产539.09万元。改革改制涉及49人,其中:在职职工10人,内部退养人员8人,退休人员30人。改革改制成本清算计422.32万元。
两户企业改革改制成本共计1090.44万元,从国企改革资金财政专户上调节使用600万元,资金缺口500万元。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拍卖**县商贸物业(集团)总公司部分资产筹集改革资金和偿还安置职工贷款的批复》(砚政办复[2008]82号)文件精神,拍卖所得资金专项用于解决县印刷厂、压缩机厂职工安置和偿还2007年县财政向县国有资产持股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所借的2900万元贷款要求,筹集缺口资金500万元,于2008年10月1日完成了职工国有身份置换工作,现正在进行改革改制收尾工作。
二、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国企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涉及到企业发展、社会稳定、资产处置、职工安置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和复杂,处置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全县国企改革改制工作的成败。县国企办领导非常重视,从县情和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紧紧围绕改革改制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一企一策、科学合理、地区相对平衡”的原则,努力在“六加强、六确保”上很下工夫,使国企改革改制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
(一)加强组织机构的建立,确保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国企办领导非常重视国企改革工作,为使国企改革工作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结合工作实际,成立了以常务副主任为责任领导的改革改制工作组,以副主任为责任领导的改革改制收尾及信访工作组,制定实施了改革改制工作组和改革改制收尾及信访工作组主要工作职责。在工作中,做到具有分工,又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加强调查研究,确保改革改制方案科学合理。为积极寻找工作突破口,多次深入改制企业进行调查走访,组织认真全面地宣传学习政策法律法规,多方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和想法,做好耐心细致的疏导解释工作,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全面了解和掌握了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在此基础上,按照以“维护国家总体政策不变”、“地区差异”、“一企一策”、“地区和县内相互平衡”的原则,把以人为本和依法依规办事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政策规定,又要切实维护好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多方征求和听取意见、建议,反复研究修改,制定出企业改革改制方案。如印刷厂、压缩机厂改革改制方案,按文政发[2006]80号文件规定程序提交企业改革改制领导小组成员、职工大会、县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完善后,才正式报县人民政府审批,使国企改革改制工作得以依法依规有序有效的推进。
(三)加强政策分析研究,确保国家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为使我县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顺利推进,县国企办及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国家关于国企改革的政策法规,组织认真学习《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资委等部门〈关于解决当前深化国企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云办发2004]28号)、《中共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文发[2002]31号)、文政发[2006]80号、文政发[2002]67号、《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砚发[2002]29号)等改革改制的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为确保国家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奠定了基础,为科学合理制定企业改革改制实施方案奠定了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对政策条款理解不透彻或有差异,积极主动到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咨询,切实做到国家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确保了我县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涉及人员各项待遇的全面落实。
(四)加强国有资产的处置管理和债权的清收,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在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企业国有企业资产的处置程序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的通知》规定:首先由具有国有资产评估资质 的机构进行评估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并以此确认价格为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的底价,报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后,分别由县国土资源事务管理中心、文山普阳拍卖有限公司按照公开、公平、公证的原则,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面向社会进行招、拍、挂出让,企业国有资产转让收入全部用于企业改革改制。国有企业改革资金财政专户资金的筹集和运用,每年报经县审计局审计,有力地保证了国有资金和改革改制的顺利进行。如年内处置商贸物业(集团)总公司通广旅社、平远小黑山仓库房屋土地资产和压缩机厂旧机器设备及印刷厂废旧印刷机器设备时,依法依规操作,共出售转让资产评估值为94.16万元,成交额为219.8万元,转让价和评估价的差额为125.64万元,增值率133.43。对企业债权逐一进行核实清收,共收回债权80余万元。
加强对改革改制涉及人员的安置工作,确保各类人员待遇的全面落实。根据省、州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职工安置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坚持“一企一策”的原则,积极妥善地处理好职工安置问题。
1、在职职工的安置工作。(1)职工置换身份一次性经济补偿,按文山州人民政府文政发[2000]67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国有企业职工补偿补助金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第八条第六款“因企业改革,终止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由用人单位根据本人工作年限,参照第十条的标准进行安置”的规定安置职工。以全州上企业在岗职工社会平均月工资为标准(州统计局提供的社会平均工资基数为计算依据),按本人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职工安置补偿金,统一按实际工龄计算,工龄计算到企业改革改制基准日止。(2)按文山州文经贸(2003)44号《关于国有企业改制中涉及职工经济补偿测算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七条“关于一次性发放再就业启动金的问题,州政府文政发[2000]67号文件第十条规定:“一次性发给再就业启动金,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企业不低于3000元,其它企业不低于5000元”,“但再就业启动金最高不得高于7000元”的规定执行。(3)按**县人事劳动局关于《建立企业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的通知》(砚人劳[2001]36号)规定,清偿4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补助职工。(4)住房公积金。根据根据云南省建设厅、财政厅、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关于转发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几个具体问题的文件的通知》(云建房[2006]389号)和砚政发[1995]52号文件规定补提补缴住房公积金。
2、退休人员的安置工作。按文政发[2000]67号、砚政发[2000]55号、砚人劳[2001]36号、砚人劳[2001]35号、砚政办复[2003]66号文件和有关规定,清算相关费用从改革改制基准日起,清算到80周岁(清算时已年满80周岁的顺延5年),资金一次性划入国有企业改革资金财政专户管理,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
3、内部退养人员(含距法定退休年龄5岁以内(含5岁)人员、“4050”选择内部退养人员)的安置工作。在改革中,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岁以内(含5岁)人员,根据文劳社〔2006〕45号文件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第4号公告“不得与距法定退休年龄(含从事特殊工种提前退休)5年内的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企业应按照28号文件有关职工内部退养的规定发给生活费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规定严格执行;“4050”人员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可以实行“双向选择”,即:既可选择参与企业的改制,也可以选择内退。改革中,坚持按政策规定,由职工“双向选择”、自主决定,企业同意的原则办理内部退养手续。按照对内部退养人员安置的有关政策给予一次性测算社会保险费,给予内部退养期间生活费并正常发放。
(六)加强信访维稳工作,确保改革改制的顺利进行。在企业改革改制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认真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特别是处理好企业改革改制中的信访问题,切实维护好社会稳定。一是建立健全国企改革改制工作的维稳机制,在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中专门设立了信访维稳工作小组,制定了突发上访事件处置预案,增强了应急处理不稳定因素的能力和措施。二是积极变上访为下访,主动深入到企业,采取现场解答、座谈等方式开展信访工作,把矛盾和问题处理在基层。如11月清补了压缩机厂历年拖欠15名退休人员代企业垫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30余万元及2名职工死亡丧葬抚恤费2万余元,妥善解决了压缩机厂历史遗留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4月17日采用宣传政策、解释和说服的方式解决了县压缩机厂部分职工提出要求企业为个人承担个人应该承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的问题。11月11日通过调查落实,妥善解决了印刷厂一名在职职工反映提出本人工龄少算一年的经济补偿问题。三是依法依规处理信访问题,对合理不合法的问题,在做好说服工作的同时,按照有关政策和法律给予答复,如对**县压缩机厂退休人员提出清算补发菜篮子补贴的问题,县国企办经到企业进行清理核实后,又到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核实,并与县上分管国企改革改制工作的领导汇报同意后,于2008年6月18日对**县压缩机厂退休人员提出清算补发菜篮子补贴的问题按文山州经济贸易委员会、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州总工会、州财政局、州人事局联发《关于国有企业改制涉及职工经济补偿测算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经贸发[2003]44号文件第二条第一、第二“国有企业改制时,离退休、内部退养职工的“菜篮子补贴”、“三项补贴”的测算。改制前已发放“菜篮子补贴”、“三项补贴”的企业,改制时离退休、内部退养职工的“菜篮子补贴”、“三项补贴”可测算在内,从国有净资产中扣除。改制前未发放“菜篮子补贴”、“三项补贴”的企业,改制时不再测算”的规定给予了口头答复。四是配合协调有关部门调查落实信访督办案。在今年县委书记、县长大接访活动中,领导批示由国企办协调配合处理的信访督办件共12件,涉及改革改制企业一建司原职工10余人反映提出要求落实特殊工种、商贸总公司内部退养人员要求清补改革改制前住房公积金和企业职工补充医疗保险费、印刷厂原已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8人要求恢复公职、余得材等7人反映提出木材公司改制后引发的股东权与股份分配及所有者权益等问题,通过与有关部门调查落实,并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汇报后,按政策规定及时答复了信访人员,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和办法,完成了年内列入考核改革改制工作任务的**县印刷厂、压缩机厂改革改制工作,其他企业的改革改制收尾工作已基本结束。
1、按照省、州、县对国企改革改制的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县印刷厂、压缩机厂2户企业改革改制形式依法依规采取政策性关闭,资产由县人民政府收储,改革改制成本筹措由县人民政府筹集解决的方式实施了改革改制。两厂改革改制实施方案经反复审查修改,报县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审查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并修改完善后,经“职工大会”表决通过,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按照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有关政策规定,妥善安置职工100人,其中:在职职工40人,内部退养人员20人,退休人员40人。
2、严格执行国有资产处置程序,国有资产处置实现了保值增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的通知》规定及砚政办复[2008]82号文件精神,依法出售转让部分国有土地房屋资产和机器设备及库存商品,出售转让资产评估值为94.16万元,实际转让价为219.8万元,转让价比评估值增加125.64万元,增值率为133.43。
3、根据改革改制的有关程序和要求,完成了**县印刷厂、压缩机厂、商贸总公司、外贸公司的资产核实、财务、文书档案的清理装箱和移交工作。
4、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县国企办与县建设局商议并拟定了**县建安一司职工住宿楼修建为搬迁户临时周转房的有关问题,待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5、指导改革改制企业清收债权80余万元,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为依法办理企业注销手续奠定了一定基础。
6、在县委书记、县长大接访活动中,与有关部门配合协调处理答复信访督办件共12件,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部分改革改制企业由于历史负债大、债权清收和债务清偿难,从而延缓了企业依法办理注销的有关手续。
2、处置改革改制企业部分国有资产时,住户住房困难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思想疏导工作较难,未能使住户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搬迁,延缓了资产的处置,给筹集印刷厂、压缩机厂改革改制缺口资金500万元带来一定的困难。
3、个别改革改制企业房屋门面租期过长,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情况复杂,全面统筹地处理好各项收尾工作仍有困难。
4、部分职工对政策理解有差异,存有相互攀比现象,思想还不稳定,存有上访的隐患。
六、下步工作意见及建议
1、妥善处理好政府收储的资产移交,由县国企办牵头召集相关部门会议讨论,拟定《**县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资产移交工作方案》,上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实施。
2、建议由县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县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债权债务清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已改革改制结束的国有企业的债权清收和债务清理工作。
3、指导协调和督促落实好国有资产处置时有关税费的优惠政策及程序的合法、合规性,有关证件手续办理及其他相关工作。
4、协助做好困难住房户搬迁工作,做好查缺补漏工作,妥善处理好改革改制企业遗留问题。
5、妥善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二00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第三篇:改制企业年终工作总结
二oo四年公司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形势,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经营困难和生存压力。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石化销售政策的新规定给我们公司两个盈利大户带来了严重的生产任务不足;金工分厂野营房的生产数量只相当于去年的一半,而化工分厂润滑油的销售额几乎是零。这两个不足就使我们销售收入减少了600万元,损失了上百万元的利润。二是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的价格又面临了全球性的巨变猛涨,其中金属材料每吨上涨1000~2000元;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粉料每吨上涨2000~3000元;乙二醇每吨上涨了6000元;04年公司采购了近千万元的原材料就多花了二百万元,加大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三是除国家的免税政策外,其它对福利企业的照顾性政策几乎全然消失,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不但得不到照顾,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干扰和挫折。仅水电费一项每年就多上交50万元。这一反一正、一多一少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几百万元的经济损失,是建厂以来更是改制以来遇到的最大难关,也是对公司领导班子的一次莫大考验,面对这种情况,以赵董为首的公司领导班子心不燥、不气馁,在公司董事会的决策领导下,经理班子坚持了“精密策划、决策及时、指挥果断”十二个字,采取了一个又一个应急对策,做出了一个又一个正确的决定。带领公司员工在困境中拼搏,在逆境中发展,又一次渡过了建厂以来罕见的难关,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局面。做了三件大事:
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千方百计发展生产
1、在十分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二oo四年公司完成工业产值145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684万元,创利润82.9万元。自1999年改制以来,公司累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实际创利润超过了600万元,在固定资产增加了千万元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1500万元左右的流动资金,为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运作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2、我们坚持了科技兴企的法宝,迅速将一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产品推向了市场,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亮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是金工分厂开发的第五代野营房推向市场后受到了客户的青睐,形成了210万元的销售收入,相当于野营房全部销售收入的40%,实现的利润占金工分厂的一半以上;二是建材分厂将地板采暖管和绿化给水管推向市场形成了100多万的销售收入,使该分厂在原材料不断涨价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2003年的经济效益。√
3、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处处降低生产成本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包装分厂04年在生产任务饱满的前提下,合理组织劳动力,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定额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全年生产包装袋536万条,比03年多生产300万条,减少了单袋摊销费用,降低了单袋固定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得以显著提高。03年没有承担公司的管理费,还亏损了130多万元,04年合理承担了公司的管理费39万元,比03年减亏了38万元,为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
4、赵董事长本着对公司和员工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凭着她长期以来执着追求的作风,不下几十次地找有关领导反映情况,同时收集大量证明资料,找上级有关部门摆事实、讲道理、查证据,协商解决公司托儿所下面13幢平房的搬迁赔偿问题。本来是没有希望办成的事情,但赵董经过半年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争取到了143万元的房屋搬迁索赔款。这对振兴公司04年的经济,保持公司04年经济效益不至于滑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缓解了公司资金紧张的压力。
5、从公司实际出发,为职工利益着想,通过与有关领导、有关部门的多方协调,在离市区较近的西环路和纬八路交叉处批得一块六万多平方米的土地作为公司的新址,为公司的搬迁和二次创业打下了基础。
二、深化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素质,向经营管理要效益
1、继续开展了成本在我心中,效益在我手中的活动。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处处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分钱,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建材分厂不断摸索,不断改变生产工艺、加料配方,以及提高废次品的回收率和利用率,可节约材料费30万元;包装分厂使用了新的复膜料,添加了再生料,改变复合料配方等措施也可节约材料费近10万元;化工分厂在保证防冻液冰点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减少了乙二醇的用量,节约了近10万元;公司机关加强了水电使用管理,一年节约水电费10万元;同时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减少公司管理费15万元。以上几项可节约资金近75多万元。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全公司员工加强成本管理的意识。
2、深化了公司内部经营承包的管理模式,不但将要求完成的三大指标(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承包到各分厂,而且将生产经营指标如管理费、辅助生产费、折旧费、取暖费以及销售费、运费等等全部分解下达到了各个分厂,使管理人员明确了产品成本构成的要素,明确了从哪些方面哪些环节采取哪些措施降低成本,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
3、始终坚持贯彻了“质量、价格、服务”的对外经营方针,不但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了老客户的信任和好评,而且又增加了32个新客户,形成的新客户群为我们增加了500万元的销售收入,缓解了老客户今年工作量减少、生产任务不足的困难,同时为今后开拓市场打下了基础。
4、在全部生产经营过程中坚持了“诚信”二字的企业宗旨,视顾客为上帝,以顾客利益为关注焦点,不但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信任,而且得到了社会上的认可,在今年市政府的联合检查中,我们以93分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市区两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最近我们正在申报而且很有希望批准为“aaa”企业,将为我们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5、分别于年初和年末接受了中国船级社评审专家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审核和换证审核。并以有效运行的体系、扎实细致的工作再次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6、在劳资人事管理上健全了劳资人事档案,理顺了和石油局同步的劳资关系。加强了员工的劳动保障。在行政管理上整理了建厂以来的全部文书档案。入冬以来又开展了冬防保温、设备整修和回收货款的三大活动,均取得了较大的收益。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三个文明”的协调进步,共同发展。
1、在干部管理上始终坚持了民主评议干部的考核制度,针对干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顿,增强了干部队伍的紧迫感。在员工中按照劳动法和工会法签订了劳动合同,增强了员工队伍的主人翁责任感。
2、召开了“辉煌二十年”庆祝大会,认真总结回顾了公司自八四年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高度评价了董事长赵桂珍同志二十年来为福利公司做出的无私贡献。表彰了一大批“风雨同舟二十载,同心同德铸辉煌”的先进个人。
3、公司改制了,关心员工利益,坚持为残疾人服务的指导思想没有变。公司改制后,虽然产权关系、经营制度变了,但公司领导关心员工利益,办好残疾人事业的指导思想没有变,仍然一如既往地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在公司改制后形成的1.2亿的销售收入中,公司支出3648万元用于员工收入、劳动保障和福利待遇;其中工资奖金支出1960万元;人均月工资增长了200~300元,按时交纳了“四金”530万元;发放福利费和享受福利待遇4127万元;连续六次分红金额高达591万元,入股回报率达到了300%。公司的高福利和分红多已成了我们这个福利企业在生产发展中关心员工的特点和标志。2004年在生产发展受阻,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人均月工资增长107元;按时交纳了四金;发放了1000元的大件;为过好两节最近又要发放效益奖金、518精神文明奖和200元的购物卡;同时按每股0.20元进行第六次分红。有七名职工光荣地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退休证,享受到了与全民职工同样的国家退休政策。七名退休职工中有三名是不能坚持工作的残疾职工,公司领导多方申请为他们办理了病退手续,充分体现了公司领导对残疾员工的关爱。
第四篇:改制企业年终工作总结
[改制企业年终工作总结]
改制企业年终工作总结二oo*年公司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形势,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经营困难和生存压力,改制企业年终工作总结。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石化销售政策的新规定给我们公司两个盈利大户带来了严重的生产任务不足;金工分厂野营房的生产数量只相当于去年的一半,而化工分厂润滑油的销售额几乎是零。这两个不足就使我们销售收入减少了600万元,损失了上百万元的利润。
二是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的价格又面临了全球性的巨变猛涨,其中金属材料每吨上涨1000~xx元;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粉料每吨上涨xx~3000元;乙二醇每吨上涨了6000元;xx年公司采购了近千万元的原材料就多花了二百万元,加大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三是除国家的免税政策外,其它对福利企业的照顾性政策几乎全然消失,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不但得不到照顾,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干扰和挫折。仅水电费一项每年就多上交50万元。
这一反一正、一多一少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几百万元的经济损失,是建厂以来更是改制以来遇到的最大难关,也是对公司领导班子的一次莫大考验,面对这种情况,以赵董为首的公司领导班子心不燥、不气馁,在公司董事会的决策领导下,经理班子坚持了“精密策划、决策及时、指挥果断”十二个字,采取了一个又一个应急对策,做出了一个又一个正确的决定。带领公司员工在困境中拼搏,在逆境中发展,又一次渡过了建厂以来罕见的难关,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局面。做了三件大事:
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千方百计发展生产
1、在十分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二oo四年公司完成工业产值145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684万元,创利润82.9万元。自1999年改制以来,公司累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实际创利润超过了600万元,在固定资产增加了千万元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1500万元左右的流动资金,为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运作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2、我们坚持了科技兴企的法宝,迅速将一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产品推向了市场,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亮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是金工分厂开发的第五代野营房推向市场后受到了客户的青睐,形成了210万元的销售收入,相当于野营房全部销售收入的40%,实现的利润占金工分厂的一半以上;二是建材分厂将地板采暖管和绿化给水管推向市场形成了100多万的销售收入,使该分厂在原材料不断涨价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xx年的经济效益。√
3、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处处降低生产成本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包装分厂xx年在生产任务饱满的前提下,合理组织劳动力,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定额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全年生产包装袋536万条,比xx年多生产300万条,减少了单袋摊销费用,降低了单袋固定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得以显著提高。xx年没有承担公司的管理费,还亏损了130多万元,xx年合理承担了公司的管理费39万元,比xx年减亏了38万元,为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
4、赵董事长本着对公司和员工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凭着她长期以来执着追求的作风,不下几十次地找有关领导反映情况,同时收集大量证明资料,找上级有关部门摆事实、讲道理、查证据,协商解决公司托儿所下面13幢平房的搬迁赔偿问题。本来是没有希望办成的事情,但赵董经过半年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争取到了143万元的房屋搬迁索赔款。这对振兴公司xx年的经济,保持公司xx年经济效益不至于滑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缓解了公司资金紧张的压力。
5、从公司实际出发,为职工利益着想,通过与有关领导、有关部门的多方协调,在离市区较近的西环路和纬八路交叉处批得一块六万多平方米的土地作为公司的新址,为公司的搬迁和二次创业打下了基础。
&np;
二、深化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素质,向经营管理要效益
2、深化了公司内部经营承包的管理模式,不但将要求完成的三大指标(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承包到各分厂,而且将生产经营指标如管理费、辅助生产费、折旧费、取暖费以及销售费、运费等等全部分解下达到了各个分厂,使管理人员明确了产品成本构成的要素,明确了从哪些方面哪些环节采取哪些措施降低成本,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共2页,当前第1页12
3、始终坚持贯彻了“质量、价格、服务”的对外经营方针,不但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了老客户的信任和好评,而且又增加了32个新客户,形成的新客户群为我们增加了500万元的销售收入,缓解了老客户今年工作量减少、生产任务不足的困难,同时为今后开拓市场打下了基础。
4、在全部生产经营过程中坚持了“诚信”二字的企业宗旨,视顾客为上帝,以顾客利益为关注焦点,不但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信任,而且得到了社会上的认可,在今年市政府的联合检查中,我们以93分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市区两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最近我们正在申报而且很有希望批准为“aaa”企业,将为我们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5、分别于年初和年末接受了中国船级社评审专家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审核和换证审核。并以有效运行的体系、扎实细致的工作再次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6、在劳资人事管理上健全了劳资人事档案,理顺了和石油局同步的劳资关系。加强了员工的劳动保障。在行政管理上整理了建厂以来的全部文书档案。入冬以来又开展了冬防保温、设备整修和回收货款的三大活动,均取得了较大的收益。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三个文明”的协调进步,共同发展。
1、在干部管理上始终坚持了民主评议干部的考核制度,针对干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顿,增强了干部队伍的紧迫感。在员工中按照劳动法和工会法签订了劳动合同,增强了员工队伍的主人翁责任感。
2、召开了“辉煌二十年”庆祝大会,认真总结回顾了公司自八四年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高度评价了董事长赵桂珍同志二十年来为福利公司做出的无私贡献。表彰了一大批“风雨同舟二十载,同心同德铸辉煌”的先进个人。
3、公司改制了,关心员工利益,坚持为残疾人服务的指导思想没有变。
公司领导始终不忘保障员工利益,提高员工生活水平,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的做法赢得了全体员工的好评和信任,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渡过了xx年前所未有的难关,又取得了一个好成绩,迎接xx年!
共2页,当前第2页12
第五篇:企业改制工作总结
深化企业改制 做好稳定工作我公司现有职工5316人,车辆1702部,总资产2.51亿元,年营运收入1.4亿元。总公司下设6个营运公司,1个保修公司,9个直属单位。近年来,总公司党委在上级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企业改制工作中,坚持抓好职工队伍和职工思想的稳定工作,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大力宣传改制政策,努力统一职工思想国企改制是全国公交企业都在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省会城市,同时又改制为非国有控股的企业难度就更大。国企改制首要的是要解决观念问题,即解放思想。而实现观念的转变,基础就是要充分认识当前国企改制,特别是公交改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把职工思想统一到公交只有深化改革、转机建制,才能有大发展上来。最初,当企业改制方案出台时很多职工不理解,不明白,不清楚,不支持。因而产生抵触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总公司党委感到要取得广大职工对企业改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就必须先统一职工思想认识,这是企业改制顺利进行的前提,否则企业改制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在这方面我们首先向广大职工宣传党和国家对国企改制的具体政策规定,让职工明白企业改制工作的意义、目的。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和运营方式。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为了使职工了解有关改制情况,我们从2003年7月就在公交报上开始刊登转载国家四部委及河北省关于国企改制的文件精神。同时,围绕我市改制工作具体要求拟写出企业改制工作宣传提纲,用问答的形式,重点解决职工不清楚的17个方面具体问题。其次抓好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为了统一职工思想,总公司先后对副科以上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工代表进行专题培训。三是请市劳动局等有关业务部门领导就国企改制的政策规定,涉及的相关内容等进行专题讲课培训。使各类人员和职工的思想认识逐步清晰和统一,使广大职工了解党和国家的改制政策,了解省市在国企改制工作上的具体规定,了解企业改制的计划进度和工作目标,广大职工的思想逐步统一到改制政策上来,步调逐步统一到企业改制目标上来,行动统一到企业改制的进程中来。
二、着力解决主要矛盾,积极稳妥推进改制我公司改制工作,主要问题是企业历史欠账较多,很多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不解决,职工就不会支持改制,所以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遗留问题是改制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2003年11月7日,总公司召开六届十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就企业改制方案进行表决。由于历史的原因,企业欠缴职工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企业改制方案未获取得职工代表的表决通过。对此,总公司通过分析认为,职工的“三险一金”问题未能解决是此次企业改制方案未获通过的主要原因。企业改制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历史上遗留的问题很多,哪些要解决,怎么解决,哪些不能解决,为什么不解决的理由都要给广大干部职工讲清楚,这个障碍不解除,改制安置方案就通不过,企业改制也就无法继续进行。为此,总公司首先调整工作方针,提出“积极、稳妥、彻底”的六字方针,不赶进度,时间服从质量,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其次健全了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修改了改制工作日程安排,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和目标。第三,对公司5902名在册及离退休人员的档案逐人查阅,核对年龄及工龄,用工形式和本企业工龄,逐人统计造表,同职工本人见面,签字认可,为企业改制兑付经济补偿金和安置费做好准备工作。第四,对5902名在册及离退休人员93年到2003年的工资底账进行清理核对;对历年职工养老保险金缴纳情况进行清理核对;明确企业已缴金额和欠缴金额,使职工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情况一清二楚,确实做到公开透明,最后由职工签字认可。第五,组织专人对职工每人历年住房公积金账户情况进行清理核对,依据每月工资底账逐一检查计算并分别造册,坚决不给改制后的企业留尾巴,不给职工留后顾之忧。与此同时,企业还参加了职工失业保险并从2004年2月开始加入职工医疗保险统筹,从3月份开始为职工办理了社会医疗保险手续。以上对“三险一金”的彻底清理,打消了职工思想上的顾虑,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为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的最终通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切实维护职工利益,做好职工安置方案国企改制,只有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才能确保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是企业做好改制工作的关键。职工安置是国企改制的焦点问题,也是企业改制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国企改制过程中,职工最关心的就是今后出路问题,要做好此项工作必须慎之又慎,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我们的做法就是稳员增效,把政策交给职工,充分利用文件内容,把政策用好用足,最大限度地维护好职工的利益。首先党委部门在广大职工中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掌握不同层次职工的不同想法。针对改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党委宣传部利用三个半天的时间,到基层公司参加职工代表座谈会,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写出企业改制工作职工代表座谈的情况反映报总公司党委和领导。其次,工会组织注意发挥维权作用,他们深入基层和职工交流谈心,及时收集基层工会组织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归纳整理上报总公司。第三,总公司认真分析职工意见建议,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先下大力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再由改制领导小组成员和总公司班子一起研究省市改制政策规定,通过充分利用政策,逐字逐句逐条地梳理,做到职工目前的利益确实兑现到位,也不给职工和企业留下新的欠账。第四,总公司制定的职工安置方案(草案)逐级逐层下放进行讨论修改,充分照顾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