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阆中市新农村建设总结

时间:2019-05-12 04:1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7年度阆中市新农村建设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7年度阆中市新农村建设总结》。

第一篇:2007年度阆中市新农村建设总结

2007年度阆中市新农村建设总结

今年,我市在巩固、完善去年10个市级和53个乡级示范新农村的基础上,又新启动了水观黄龙滩村、二龙仓房沟村、柏垭富乐村、柏垭高观寺、文城大桥村、文城烂泥村、五马董家营村、宝马古楼村、垭口高观山村、妙高滩口村、木兰青龙近水村、木兰庙子岩村12个市级、49个乡级示范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因地制宜,重点突出,狠抓了支柱产业的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的整治,农村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农民得到了实惠,新农村雏形初步形成。

一、建设成效

1、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标准化农业。今年示范村栽植、改良柑桔2233亩,栽植枇杷170亩、桑树1.561亩;种植西瓜6000亩;种植蔬菜4650亩;建生猪小区14个、水观万头生猪养殖小区1个,肉(能繁)牛小区4个,小家禽小区2个,家兔小区4个、水观万孔獭兔养殖小区1个。

2、基础建设成效显著。充分利用“一事一议”和“四权机制”修建、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新修村道水泥路21.85公里,油路107.9公里,泥结碎石路171.42公里,修建便民路134.4公里。整治、修建排水渠70.22公里、蓄水池244口,整治、新建山平塘83口。房屋建设,完成农户“五改”1477户,建沼气2069口,新改、扩建支部活动室156个。

3、村容村貌得以改善。天宫乡天宫院村在道路两旁栽植桂花树600株,杜英、含笑等风景树1.5万株。江南镇实施农户五改216户,建设明清格调的农居12户,乡村别墅47幢,安装奎星村路灯,村道两侧及堰塘周边栽植枇杷树273株、实施1200平方米绿化景观带,设置80多个咏桃、咏荷等文化标志牌、撰写奎星楼村赋,人居环境得到了美化和改善。全市各示范村通过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以及发展农村沼气,清垃圾、清路障、清沟排污、断墙残壁的拆除,人畜分离,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变。通过净化、绿化、美化工程的实施,示范村群众庭院卫生意识增强了,对公共卫生有了讲究,树立了讲卫生、美环境的意识。

4、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全面推广良种良法。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扶贫劳务培训,使示范村85%以上的在乡劳动力每人掌握了一定劳动技能。开辟多渠道的综合素质培训。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科技、妇联、农民工会、司法等部门的培训优势,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和法律、道德、健康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培训,全市进行相关培训11.24万人次,农民素质有较大提高,尤其通过“五五”普法教育,农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

5、文明风尚氛围正浓。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十进村、十到户”以及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创建活动,提高农民道德素质。建设村级文化大院和文体活动场所,水观全镇开展的独具特色的“乡风文明”宣传活动,使全镇2万余群众受到了生动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示范新农村的参合率都在95%以上。

6、基层民主不断推进。今年11月份我市各基层党支部相继进行了支部换届,各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加强。同时,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得到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得到推进,农民群众真正在村级公共事务管理中享有了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二、建设新农村的作为

1、科学规划。一是统筹考虑。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市级相关部门,从各个示范村的实际出发,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分轻重缓急,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社会事业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二是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等条件,示范村分四种类型有所侧重进行了规划,江南奎星楼村、沙溪洞子口村城郊型村发展农家旅游农业、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双龙许家桥村、彭城界牌村场镇型以场带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培育主导产业;三庙三庙沟村、飞凤桥亭村产业基地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施特色品牌战略;木兰青龙近水、庙子岩村传统农业村重点发展农村生产力,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解决行路、吃水、用电等问题。四种建设模式编制了规划,做到了规划建设模式多样、立村产业各具特色,既符合农民意愿、又能对全市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指导作用。三是稳妥实施。立足村情,尊重民意,整合支农资金集中投入,重点解决群众最急、最盼的问题,突出发展支柱产业和基础建设。

2、发动群众。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资金投入到项目实施,都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我市切实按照“民愿、民建、民筹、民监”的原则,运用“四权”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一是加强党组织的领导权,广泛集中民愿。村党支部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充分酝酿,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制定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规划;并采用多种方式引导群众,使群众实现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二是落实村民大会的决策权,全面聚集民智。新农村建设的相关事项,如建不建、建成什么样的标准、怎样建、老百姓该集多少资,都由各村自行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一改过去“村上定,干部办,群众边干边埋怨”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了群众的智慧,体现了百姓的意愿。三是坚持村委会的执行权,大力发动民建。村委会根据村民大会的决议,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搞好宣传发动,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凝聚和发挥群众力量,推进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和产业发展,并将建设实施情况及时向党支部和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和说明。四是体现人民群众的监督权,严格实行民监。由群众推选出有能力、信得过的代表直接参与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进度监督,负责资金筹集、保管和按工程进度及时支付。建设资金实行“帐款分离、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每10天或半月向群众通报一次,有效杜绝了资金的跑冒滴漏,消除了群众对资金使用的疑虑。“四权”机制的运用,真正体现了“新村如何建,农民自己选”、“项目建不建,农民自己定”、“工程质量关,农民自己管”、“筹集多少钱,农民自己算”的要求,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普遍高涨。

3、筹措资金。示范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和支农资金“药引子”作用,激活了大量民间资金建设新农村。江南奎星楼村整合民间资金、项目资金130万元,硬化奎星村道1.3公里,连通全部社道,确保了社道晴雨通车,人居环境得到彻底改善。沙溪办事处洞子口村依托产业扶贫项目,发展壮大了水果、蔬菜、生猪三大产业,初步形成了“带中有园,园中有点,点园结合”的十里水果产业带。文成烂泥沟村、大桥村依托以工代赈项目,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集中供水站23处,打深井186眼,新发展场镇自来水220户,解决了2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3万余元对樟木村小

(一)型水库——五一水库进行了彻底的漏水整治;人平集资500元以上,修建村道油路。水观镇黄龙滩村运用“四权”模式和“一事一议”政策村道建设力度,培育壮大了蚕桑、水果产业;木兰青龙近水村、庙子岩村利用库区扶贫政策优势,发展壮大兔业,青龙近水新增獭兔建圈2600孔,新引种26只。

4、突出重点。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着重抓好了产业培育、基础建设和环境整治等示范工程建设。突出产业支撑,江南奎星村的荷园生态观光业,飞凤桥亭村的枇杷、蜜柚种植业,沙溪洞子口村的“猪—沼—菜”、“猪—沼—果”养殖模式,水观鲁家庵村、黄龙滩村的蚕桑产业,三庙三庙沟村、鹤峰金鸭子村的药材产业等等,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特色各异。突出基础建设,水观镇突出抓好了道路、水利等基础项目的实施,建好了村办公室、图书室、卫生室、活动室等,抓好了农户“五改”、便民路修建和院坝硬化等项目。突出环境整治,江南镇奎星楼村狠抓了道路两旁、水塘周边、农户庭院的环境绿化和农户周边环境的卫生整治,使得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资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我市新农村建设。今年我市只对个别市级示范新村安排了少量启动资金,其他示范新村都没启动资金。一是乡、村两级债务沉重,化解难,历史的原因造成两级组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基本的办公经费都靠转移支付,更无力对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制约了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三是地方配套资金少。我市属国家重点扶贫县(市),本级财力紧张,在新农村建设上除中央、省补助一些项目资金外,本级财政难以给予足额配套资金。

2、产业发展缓慢。我市产业基础薄弱,基层普遍存在着重基础设施建设、轻产业培育的问题,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性高,工作力度大。但在如何搞好产业开发、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如何寻找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项目,以项目拉动经济、促进发展方面,研究的不够,投入的精力不多,缺乏扶持政策,有的心中无数。总体看,我市农村种养业仍以传统技术和零散种养为主,专业化程度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农民致富的途径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艰巨。

3、社会事业滞后。我市农村的教育硬件差、教育水平不高,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社会事业发展还很滞后。上学难、看病难问题还较为突出。尤其我市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制度的缺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今后工作的基本思路

1、工作思路:坚持“一路二水三产业”思路,深入发动群众,着力项目攻坚,突出公路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稳定、繁荣、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奋斗目标:通过一年的努力,巩固深化12个市级示范新农村建设,完善49个乡级示范村建设,重点建设8个省级示范新农村,着力提升我市“北大门”沙溪洞子口村和“南大门”彭城界牌村、碑垭村、水观镇新农村建设档次。

3、工作重点: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抓好农村公路建设,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早见成效。二是加快产业培育。要把产业培育、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线和核心,充分发挥产业的支撑作用。三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抓住农民最需要、最基本的方面做起,优先抓好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建沼气池等工作。四是加强农民发展能力建设。抓好农民的科技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抓好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展农村文化,用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第二篇:阆中市洪山镇新农村建设调查(定稿)

想在前头

做在前头

走在前头

——阆中市洪山镇新农村建设调查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头戏。阆中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区位不占优、财力不充裕的情况下,推进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诸多全新的课题。洪山镇在工作中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视野开阔、勇于开拓,走出了一条有特色、有效果的发展之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学习和借鉴。一、三年办成三件大事,洪山面貌大变样子 自2008年新的洪山党委、政府班子组建以来,通过干部群众三年的努力,在项目资金缺乏、基础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向组织和群众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第一件大事:大抓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公路网络化。2007年底,洪山境内的油路只有5公里。在短短近三年的时间里,全镇建成通村水泥路125公里,通畅率达100%。全镇13个村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其中:9个村实现社社通水泥路,这9个村中还有4个村实现户户通

都可能成为烂摊子。洪山的几个主要建设项目,投资总额超过5000万元,仅公路建设就达到4000多万元。但全镇13个村中,长房子、良善垭、董家店等3个村实现“零负债”,其余10个村的债务总额不超过300万元。洪山在市财政每年补助仅仅200万元的情况下,完成了如此规模的投资,钱从哪里来?

第一,处置闲置资产找钱。洪山先后对原镇政府办公楼、广播站闲置资产和场镇土地、小Ⅰ型水库经营权等,进行了公开竞价拍卖,筹集资金250万元用于村道建设“以奖代补”。同时,以村为单位对集体闲置资产进行清理登记,松林、洗马滩等10个村先后盘活闲置资产150万元。在此基础上,洪山镇还紧紧抓住国家加大“三农”投入的机遇,积极向上衔接,争取项目资金600万元,捆绑投向新农村建设。

第二,引导群众筹钱。洪山镇明确提出:修群众愿意修的路、修群众满意的路,并制定了“三不”原则,即:不拍“板子”,由群众民主决策;不定“调子”,由群众选择道路标准;不摸“票子”,由村民代表民主理财,充分发动群众“一事一议”筹集村道建设资金。松林村通过群众民主决

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第一,打破土地流转常规——“以地换路”。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的基础上,由村委会牵头,组织农户与村签订土地出让协议,然后由村委会统一将土地无偿流转给业主大户,村社再对农户出让的土地进行统筹调剂;业主获得土地后,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性质的前提下,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并按照土地价值,无偿为群众修建村道。今年,该镇长房子村无偿将50亩土地流转给业主,由业主投资810万元,修建有效路面不低于3.5米的村道水泥路21公里。经测算,按600元/亩计,50亩土地在50年内的流转经费为150万元,远远低于业主投入村道建设的资金。通过这一举措,既解决了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土地闲置问题,也有利于业主规模发展产业。

第二,打破农民分散居住常规——“旧宅基地换新房”。洪山镇按照“统一规格、统一设计、统一风貌、统一建房”的方式,启动村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后,原有的旧宅基地复垦为耕地,并进行统一流转;集中居住的住房由农民自建,街道等配套设施由业主负责。为解决农民集中居住后的收入来源问题,一方面,土地流转

四、几点启示

洪山镇在工作中视野开阔、机制灵活、效果明显,也为乡镇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思路清晰,抓住重点。过去的洪山镇,曾是阆中市有名的乞丐之乡,基础设施落后,没有一条像样的村道,产业推不动,产品出不去,发展跟不上。从2008年以来,新一届洪山党委、政府班子把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新洪山的突破口,抓住了要害,从而带动了全镇各项工作的整体提升。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首先解决好“干不干事,干什么事”的问题,只要思路方向对头,工作就能有突破。

第二,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在乡镇经济落后、上级支持有限的情况下,没钱干不了事,钱少干不成事,几乎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式。洪山镇打破“等钱办事”观念,主动出击,多管齐下,不断开辟新的筹资渠道,成功实现由“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向“办多少事筹多少钱”转变。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一味“两眼向上”,等米下锅,必须克服依赖思想、畏难情绪,只有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总结

叶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情况汇报

叶县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公安、发改委、规划、农业等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全面构筑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网络,加大农村消防经费投入,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农村消防队伍,农村火灾防控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新农村消防建设成效凸现。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新农村消防工作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市有关新农村消防建设要求,叶县结合全县农村消防工作实际,以政府名义制定了《叶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县18个乡镇开展消防建设试点工作。政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副县长任世奇为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全面协调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所有乡镇政府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和谐村镇和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群众共同防范”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二是制定、实施农村消防专项规划。县委新农村办公室结合七部委文件精神,对《叶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规划》三年规划进行了修订,对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内容进行了充

实。各乡镇结合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落实乡镇消防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要求各村庄消防规划有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义务消防站等内容。截止目前,叶县4个建制镇、20%的村已完成消防规划。规划文本的形成,极大提高了乡镇整体抗御火灾能力,使农村公共消防力量、设施、配备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消防安全保障。

三是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来,各乡镇把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了消防设施添置和维护监管工作。明确各单位不得随意占用消防通道,违法关闭消防设施。截止目前,全县20%的行政村已完成新农村建设,新增灭火器村358具,消火栓38个。

四是加强农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全县各乡镇在完善、健全现有农村消防队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成立由政府干部、民兵、村民等人员组成的义务消防组织,配备机动消防泵、简易灭火工具。截止目前,全县17个乡镇圆满完成农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任务,达到了“四有”的要求。县消防大队深入乡镇,对乡镇专职消防队员进行专门培训指导,教会队员学会了手抬机动泵的操作和维护保养,开展了一人两盘水带连接、射水姿势的练习及常规装备熟练使用,并进行了模拟实战演练,提高队员间协同

配合意识。

五是加强农村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叶县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众多,农村火灾呈逐年增加趋势。在今年“119”消防宣传活动中,叶县把农村消防宣传教育作为重点,组织官兵深入到农村各个角落和农民家中宣传防火知识。初步统计,“119”宣传活动开展以来,共在农村举办各类消防宣传活动60余场次,使数万名农民兄弟接受了一次全面的消防教育。“119”消防宣传周期间,叶县大队联合县邮政局,印制“消防知识有奖明信片”以邮寄的方式,发往全县450个行政自然村农民的手中。通过宣传,农村的自防自救能力明显提高,农村抗御火灾能力明显增强。

二OO八年十二月

第四篇:2009新农村建设总结

八岭山镇2009新农村建设

工 作 总 结

今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落实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精心规划,制定方案。

上半年,我镇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印发〈八岭山镇村庄整治及“乡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两个文件,对我镇今年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并结合我镇实际,拿出了村庄整洁及“乡村清洁工程”的实施方案。

二、认真落实惠农政策。

按照上级要求,我镇认真将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并进行督办检查。今年全镇新修通村公路19.54公里,建沼气池280个,发放良种补贴134.5万元,粮食直补137.1万元,综合直补351.1万元,超级稻补贴9.4万元,移民补贴33.5万元,家电下乡补贴21.3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46.5万元,水稻保险投保53000亩,共赔付29.9万元。

三、积极实施项目建设。

今年,我镇抢抓国家拉动内需、加大对农业投入政策机遇,共争取到6个项目,总投资4516.2万元,已到位资金3116.2万元。目前,八宝、新湾两座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北湖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经竣工,稻香村农业科技生态园、现代农业吨粮田及农村沼气等三个项目正在建设。此外,我们还抓了五项民生工程建设,分别为投资19万元的童桥村高速公路涵洞路面维修工程,投资43万元的福利院改造工程,投资60万元的学校危房改造工程,投资130万元的童桥等五村完善第一批电网改造工程,投资54.4万元共68户的福彩安居工程。以上五项工程今年已全部竣工。四、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抓抓社会进步。

今年来,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实施“突出工业,提升农业,拉动旅游,搞活流通,推进城建”的发展战略,按照打造“产业兴旺、村庄秀美、文化繁荣、民生殷实、社会和谐、走势强劲”的经济强镇工作思路,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主攻黄金瓜产业,力争把八岭山镇打造成湖北黄金瓜第一镇。目前,面积已达2000亩。二是重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1亿元,占年计划的107%;农业总产值4.3亿元,占年计划的101%。农民人均纯收入6450元,劳务输出6800人,打工经济收入1亿元。三是优化农村建房布局,通过去年土地重新修编,各村今年农民建房先定地点,统一规划,改变过去乱搭乱建的局面。如铁路占地住房搬迁,沿线各村都统一进行安排,统一地点,统一样式,并对水电路基础设施进行了配套。四是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今年农民参合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参合人数达2.74万人,占农业人口的比例近100%,农民今年报销医药费(不含门诊)210多万元,减轻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五、2010年工作打算

指导思想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充分发挥我镇的环境优势和产业后发优势,强力推进我镇“工业兴镇”发展战略,全力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打造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

主要措施:一是继续围绕打造湖北黄金瓜第一镇目标,向上争取项目,将黄金瓜产业做大做强,提档升级。二是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突出发展工业经济。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我镇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特别是从未实施过农发或土地整理的空白村。四是科学规划,监督实施村镇建设,使之沿着小城镇建设方向发展,同时积极争取建设项目资金,促进村镇建设发展。

2009年12月21日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总结(本站推荐)

市委办公厅驻全南县南迳镇热水村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组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12月17日)

自2010年12月开展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下简称新农村建设)和“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以下简称“三送”活动)以来,市委办公厅驻热水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三送”活动工作组),在上级领导部门和南迳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科学指导下,坚持以“真情实意为民、真抓实干惠民”为原则,细致做工作、尽心解难题、全力办实事,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委原常委、市纪委原书记陈小平同志充分肯定了驻村干部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全南县“三送”活动工作团团长廖明耕同志先后五次来热水村、两次到寨了下新农村建设点,直言“每次都有新变化”;对热水村知根知底的市委“三送”活动督查组组长李德忆同志走过热水村头和寨了下后,给出了“变化大”的评价。热水村民尤其是寨了下村民也普遍对一年带来的喜人变化和众多实惠表示由衷的满意和诚挚的谢意。热水村的新农村建设和“三送”活动取得的成就引起了不少主流媒体的关注,中国广播网、赣南日报均有专题报道。可以说,热水村的新农村建设之花,“墙”里“墙”外分外香!

一、取得成效

现在的热水村和寨了下,与去年年底相比已是“大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字上:

(一)“多”。一是工作队员多。市委办公厅驻全南县南迳镇热水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由四人组成:一名办公厅分管领导、一名队长、两名成员,常年驻守热水村,是热水村民公认的“呆得住、找得到、用得着”工作队。二是争取到的各类资金多,达到近14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工作队共为热水村争取到项目资金130余万元。除了“三送”活动项目资金80余万元和上级配套的“省扶点”项目资金16万元外,共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至少36.8万元,包括向发改部门争取并已开始下拨的31.2万元、向物价部门争取并已开始下拨的3万元、向水利部门争取并已到帐的2.6万元。同时,还会同镇村干部努力争取到社会资金4万元。三是实施的项目多。单从完成有实物量的项目看,全村累计有:新农村村庄整治工程项目12项、小农水利项目11项、“校安”工程5项、农业产业项目3项、社会公益项目3项、交通畅通工程2项、农业基础(机耕道)工程1项、自来水工程1项、公路绿化工程1项、社区街道亮化工程1项、移动通信基站工程1项。

(二)“实”。工作组不仅作风扎实,而且力争事事都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1、项目规划切实。坚决摒弃热衷于搞“花架子”、“政绩秀”的错误倾向,一切以群众呼声为导 向、群众满意为标尺,将所有项目资金花在“刀刃上”,科学规划实施每项工程、每件实事。比如,有久拖不决且喻为“热水村民生1号工程”的自来水工程建设问题,有曾经的“老大难”——热水小学改造问题,有矛盾重重的街头照明问题,有众多村民一直忧心忡忡的防汛抗旱问题,等等。

2、事项据实可查。工作队在热水村至今建立了35件实事的民情台账及限时销号落实制度。目前,已经办结了33件,另有2件因条件不成熟暂缓实施,并全部向村民张榜公示,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

3、建设项目实行实地验收。为做到好事办好、实事做实,驻村工作组执行严格的项目核查验收制度。每个项目完工后,由该项目负责人报告驻村工作组。驻村工作组随后组织有驻村单位工作组、镇村组干部、党员村民等代表(必要时还请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或技术员)参加的项目验收组,依据先前签订的合同,到现场就工作完成量、工程质量、进度时效、经费结算逐一审核验收,像水利工程还需追加质量保证期到明年汛期结束。只有全部指标“过关”,验收组成员才在验收单上签字认可。

(三)“新”。总投资近50万元的自来水工程已经全部入户通水,使全村400余户村民结束了各自为战打井、挑水的历史,过上了集中供应安全饮水新生活。发动本村兰花产业经营户,联合台商成立了热水村花卉协会,为该村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壮大翻开新篇章。总投资5万余元安装了14 盏太阳能路灯,使热水村拥有了全南县首个并迄今为止唯一安装太阳能路灯的“天街”。重点建设的寨了下和热水村社区作为全南县“三送”活动市级示范点和新农村建设精品点的重要展示窗口,成为不少上级领导检查指导和众多外地干部群众慕名而来参观考察的“新发地”。

(四)“变”。寨了下新农村建设点实现了“大变盘”:推开了村后低荒坡,拆除了空心房屋700余㎡、破旧栏厕151㎡,铺通了社区4m宽主干道90m、入户路150m,主干道护坡及沿路绿化已成形,完成了新户型住宅小区规划和场地平整,祠堂及农民活动中心已全部修葺,中心水池已整修完工,村前小溪筑起可调式拦水低坝,亲水码头及护堤已建成,溪岸休憩区已提升打造完毕,改造了水冲式公共厕所,整个小区格外精致宜居。热水小学实现了“大变样”:更新了80余套课桌椅、教室和教师宿舍楼已全部吊顶并粉刷了内外墙、新建了水冲式公共厕所。其塘山塘、鬼子陂、田心水毁溪岸等加固及下围与中切村交界主水渠、桃花营—田心水圳等“三面不见土”改造工程全面开花,使热水村的小农水利设施实现了“大变脸”。横贯全村的龙小公路沿路两边种上了比人高的桂花树,“一路行来一路香”的“桂花大道”闪耀登场,实现了由交通动脉向景观大道的“大变身”。

二、特色工作

(一)践行了“一线工作法”。市委办公厅领导经常过问新农村建设工作,对工作队提出的合理要求“有求必应”,并且每半月召开的办公厅工作例会均将新农村建设列入调度内容;分管领导亲自到相关单位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基本上每月一次到点上督查工作进展,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队员吃住在村,按时交纳伙食费,团结并带领寨了下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不断解难题、办实事,坚持挨家挨户做工作、不辞辛劳跑现场、身先士卒抢活干,不失时机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坚持了“两结合”。6月3日,市委办公厅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正式提出要创建全市“三送”活动示范点和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区的目标。为此,工作队统筹安排,坚持“三送”活动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比如统筹使用“三送”活动和新农村建设争取到的各项资金,通过“三送”活动解决了群众的“改水”问题,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连带解决村部周边照明问题,等等,真正做到在“三送”活动中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深化“三送”活动。

(三)突出了“三园合一”。坚持因地制宜,以农业产业园、农民美好家园、旅游生态园“三园合一”为平台,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区建设。一是立足花木种植基地,加快建设年产值近期达500万元、远期达1000万元的现代农业产业综合园区,使之成为在全县乃至全市有重要影 响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二是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坚持生态化、区块式、功能型原则,一个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生活便利、配套齐全的现代化、高品质农村新型社区——寨了下农民美好家园初具雏形;三是依托温泉度假旅游度假村,充分发挥地理位臵优势,大力发展芳香产业,积极参与功能的配套分工,大力营造乡村旅游观光服务园。

三、存在问题

一是资金到位速度偏慢。由于各方面因素叠加,调度也欠顺畅,导致今年不少项目资金到位普遍偏慢,大部分下拨的资金或已经争取到的资金,都因故延迟拨付或到位缓慢,造成新农村建设前期工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些投资数额较大的工程如寨了下新农村建设点的新户型建设计划因此受到影响。

二是群众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今年有个别工作或项目“好事”未能办好,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驻村干部做群众工作的经验不丰富,宣传引导没跟上,思想教育办法不多,处事方式不灵活,缺乏足够的耐心,使少数群众对“三送”活动及新农村建设有疑虑、不配合;二是部分农民“等靠要”思想一时无法根除,如寨了下新户型建设暂缓实施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相关村民一味“争权(建房指标)夺利(提高补偿标准、压低建房成本)”而协调受阻。

四、意见建议

(一)扭转农民教育弱化问题,切实提升干部服务群众工作水平。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化,广大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思想状况也在不断变化,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和自身狭隘保守的小农意识阻碍农村全面奔小康进程的副作用日益凸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任重道远,有必要迫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同时,基层干部用过去的老方法去做新形势下的农民教育和引导工作,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必须积极加强基层干部和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建设,全面促进广大干部增强群众观念,善做群众工作;努力拓展农民群众的素质教育地有效途径,探索对农民这个特殊群体开展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子,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增进政策法制观念,增强致富奔小康本领。

(二)策应“三送”活动纵深推进,完善与之协同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市委作出将“三送”活动全覆盖、常态化的部署,其实也对今后的新农村建设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如何使新农村建设与“三送”活动相得益彰,实现“双丰收”?首先,应整合工作力量。尽量安排驻点单位“三同”:人员同组、挂点同村、资金同用,原则上安排综合部门或多个单位抱团挂基础差、困难多、规模大的村。其次,应综合考评内容。将新农村建设纳入“三送”活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做到同时布臵、同步实施、同批验收,新农村建设实 效应作为检验“三送”活动成效的关键指标。再次,应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新农村建设点不仅要建一个,成一个,还要巩固一个,而将“三送”活动全覆盖、常态化措施的具体细化,是巩固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最佳抓手和保障。

下载2007年度阆中市新农村建设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7年度阆中市新农村建设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总结

    2011年xxxx村新农村建设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把生产发展、生活 宽裕、生态良好作为首......

    新农村建设总结

    2010年尚屏办事处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来,我办事处按照县委、县政府会议精神,结合我办事处实际,尊重农民意愿,抓住国家“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等机遇,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

    新农村建设总结

    1、利用地理优势,扩大招商引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支两委利用这一契机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成功引进外资200万元,对xxxx大厦进行装修,并与经营户签定了承租合同,年......

    新农村建设上半年总结

    伊宁市潘津乡新农村建设上半年总结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要求,重点打造潘津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示范村建设。具体措施:以“两委”建设为......

    2009年新农村建设总结[范文模版]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年初把我乡桑株村(11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启动实施......

    乡新农村建设总结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年初把我乡桑株村(11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文秘家园,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启......

    新农村建设五年总结

    ***乡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07年—2011年)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

    新农村建设总结(五篇)

    工作总结 我自*****年******月担任******以来,在***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思想上同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能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