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2 05:2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闽侯县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闽侯县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第一篇:闽侯县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闽侯县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闽侯县实验小学,位于闽侯县县城,现有学生2986名,教师142人,教师中有小学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57人,省、市、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19人,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学校有标准的操场、现代化的教室和各学科专用教室、禁毒室、图书楼、桃李园,特别是最近开辟了生产劳动实践区和等待增设的军事实践区、制作实践教室等,教学硬件软件设备都有利于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应用,为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为此,我们制定闽侯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实施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性教育四大领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以小学阶段教育目标与学生的需求、社会生活及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的知识为基础,强调学科间的联系、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紧密结合现代生活,利用当今工农业科学技术,渗透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丰富内容,体现实践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贴近小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

二、指导思想

根据《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精神,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项目,以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动方式,引导学生在接触自然、社会的各种实践中,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中积累资料,开拓视野,丰富经验。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2、在各种社会实践和劳动锻炼中,提高基本动手操作能力、力所能及的劳动服务能力,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萌发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自然、尊重劳动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等良好个性品质。

4、在浅显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习观察、记录、调查、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五、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每周按国家规定3个课时(微机一课时,劳动一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一个课时)和每周两节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除了保证学校每周安排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各学科教学必须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并注意开发早会课和节假日等课外时间。

(二)实施机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

组 长: 陈 辉(课程总策划、协调、管理等工作)

副组长: 薛 强(负责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的运作,配合校长进行各项策划、评估和协调工作)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成员:叶晓燕、汤雪玲、陈峰、庄颖、程惠珍、程锦华(负责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并检查监督落实相关课程实施情况)、程文乾(负责设备、工具购买,农具的管理以及其他一些后勤保障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小组:

各班主任(负责班级综合实践活动制定和具体工作的实施以及科研工作)

综合实践课程的课任老师(上好综合实践课,做好相关的记录)体育、音乐、美术组及课外兴趣小组指导教师(辅导相关课程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三)实施策略

1、基本模式

确定项目(主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总结评价。

2、工作流程:

各班级(按学科)或各兴趣小组组织学生讨论选择活动项目(主题),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要有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指导活动,期末有综合实践活动总结,展示活动成果。

3、实施措施

(1)班级综合实践活动:

时间:三、四、五、六年级按班级课程表安排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一节劳动技术课、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注意事项:任课教师要编写教案,并根据教案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2)各学科综合性学习课

时间:由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进度自行安排综合性学习时间。

注意事项:学科教案中必须有综合性学习教案。(3)校级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时间:每周三下午二、三两节

具体安排和注意事项见课外兴趣小组安排(4)各制作实践区活动:

地点:制作实践区的五个教室分置在教学楼一至五层的最西边教室。实践项目:

①手工制作室:布艺、纸艺、纸浆画、贴画、刺绣等。②茶艺室:弘扬传统文化,传承茶道经典。

③陶艺室:配置陶艺制作台等,让学生动手制作陶艺作品。④科技模型制作室:主要以“三小”、“三模”为主的实践操作活动。⑤厨艺生活吧:学习简单的烹饪技术和生活技巧。指导教师:每个教室设专职人员,负责课程开发和授课等 时间安排:课程融入班级课外活动轮流表中。把原班级课外活动轮流表中流于形式的、意义不大的、重复的项目进行整合,加入五室课程。

注意事项:上课时班主任负责带学生到教室,维持纪律,配合辅助专职人员授课。课后把学生送回班级或回家。

(5)社会公德教育区

地点:禁毒室:学术报告厅、军事体验区:

实践项目:了解毒品的危害,进行相关教育;观看科教片,或集中听辅导报告等;体验军事生活的乐趣,增强体能,培养勇敢、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等精神,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良好性格。(待研究)

指导教师:禁毒室讲解员、个别班主任、法制辅导员 时间安排:结合各科综合性学习及传统节庆活动。(6)生产劳动实践区(种植养殖园)地点:后操场各班种植园

实践项目: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和知识性学习了解,了解传统农业,认识简单的劳动工具,学会简单种植技能,亲身体验劳动过程、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指导教师:各班班主任

时间安排:各年段长每天有序安排本年段班级部分学生到种植园实践活动

具体实施措施:

①每班分一小块地,有一份经费(主要用于购种、购肥料等)。②聘请农技员或有经验的教师、后勤人员作实地指导和管理。③种植养殖物:简单易种的农作物、蔬菜、花卉及常见的小动物等。④每班选出种植的作物,安排一课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种植。管理可如卫生区一样,班主任安排学生管理,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可利用早操、课间、活动课等时间进行。班主任要深入田间活动,与学生一起种植,一起管理。

⑤设立成果展示区(实物或图片),分享种植成果。

⑥在对校园植物种植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让学生以观察日记、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写出自己的感悟和认识。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学生参加一些评选活动,如学生科普小论文评比、教师论文、课题评比、作文竞赛、绘画比赛等。

⑦每学期举行一、二次以分享自己劳动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如烹饪大赛、蔬菜带回家、免费品尝学校的午餐等,让学生体验丰收的喜悦,同时把快乐带回家。

⑧学校每学期举行一、二次以科普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内容的主题班队活动,由班主任负责。

⑨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次“种植小能手”和“科普小专家”。⑩学校每学期评选若干个学校基地建设先进班级和若干名基地建设管理先进教师。

(7)文艺实践区(图书楼)

二层图书阅读,三四楼艺术区(科学、音乐、美术、舞蹈专用教室)(8)休闲娱乐区(桃李园)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学生课间休闲娱乐,班级课外活动内容之一。

六、课程评价

适当的评价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水平的有效杠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属发展性评价,包括对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的评价三部分组成。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倡导评价的多元性。

(一)对学生的评价

由家长、学生、教师三部分组成,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他评为辅。允许学生对不满意的他评进行重新学习、实践,直到满意为止。主要评价内容为:

1、活动过程材料:活动方案、记录卡、反思卡、实验观察记录、上课笔记、学习总结、心得体会等;

2、各类活动成果:手工、劳科技作品、调查报告、体验日记、专题活动方案、获奖证书等。

(二)对教师的评价

由学生评价、教师自评、行政评价三部分组成。主要评价内容包括活动项目选择,活动方案设计(教材),活动过程组织与指导,活动效果反思总结。

(三)对课程的评价

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应侧重考察课程实施之后,学生素质的有效提高和对学校素质的全面实施的有效促进。

(四)设立评价反馈“意见箱”

收集来自学生、学生协作小组以及班集体的反馈意见,课程实施小组负责整理意见,及时在小组内交流,并对专职及指导老师提出相关建议。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第二篇:实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县城关镇第三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9年级)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及河南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主页委员会《豫教综实【2014】0001号》文件的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塑造“学校文化”为主线,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现制定我校综合实践实施方案。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课题研究了解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社区服务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载体,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以非指定领域为拓展”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3、在校内和社区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4、各年段要制订好学年段的活动计划,争取一学期搞出一到两个有特色的实践活动,鼓励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活动,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教研组以备查。

5、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要虚心请教各学科的教师,教导处会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建设好班级图书角,让浓浓的书香弥漫校园;二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并结合课本所学,运用软件或网络简单展现自己的成果。三是继续完善以科技、艺体教育为特色的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四是继承好学校传统活动,办好科技节、艺术节、书画比赛、体育节。五是结合少先队系列活动,如 “班级生态角”、“感恩父母”、“我快乐我成长”等活动,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2)开发社区资源。一是探究周围的自然状况,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关注环境,了解社区经济发展情况;二是积极参加社区社会活动,定期带领学生参加服务活动;三是继承和发扬社区文化特色,利用社区教育条件建立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四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体育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每周开设2课时,与学校自主活动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

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各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围绕提供的活动主题,确定好本班的若干综合实践活动的子课题,并围绕子课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活动方案,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

五、规范管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水平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组织领导,由葛玉霞校长负责总目标,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课程实施的统筹协调;教导处要专人负责,具体安排落实教学活动。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定期召开研讨会,及时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正常进行。

2、健全相关制度。

3、学校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教师评价制度、经费保障制度、安全保障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逐步实现该课程实施制度化、规范化。

4、强化师资培训。

学校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学习进修、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成果推广等方式,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

5、开展好教研活动。

(1)、我们将坚持每月一次的例会活动,及时分析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提高。(2)、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制度,将课堂教学常态化,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充分利用好学生身边的综合实践活动材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3)、为发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期末前一个月我校将组织开展一次“综合实践课开放月”活动,届时每一年级推荐一位课任老师上一节教学汇报课,分3周时间完成,以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4)、认真进行总结和评价。通过校园网,力求实事求是地把每一个活动情况、过程、体会及时、全面地公布。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全校课任老师结合教学实践和自身的研究,撰写“一文一案”,并积极向市综合实践活动研训部及有关杂志、报社投稿。

6、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7、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8、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可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

2014年9月

第三篇:闽侯县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闽侯县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闽侯县实验小学,位于闽侯县县城,现有学生2986名,教师142人,教师中有小学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57人,省、市、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19人,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学校有标准的操场、现代化的教室和各学科专用教室、禁毒室、图书楼、桃李园,特别是最近开辟了生产劳动实践区和等待增设的军事实践区、制作实践教室等,教学硬件软件设备都有利于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应用,为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为此,我们制定闽侯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实施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性教育四大领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以小学阶段教育目标与学生的需求、社会生活及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的知识为基础,强调学科间的联系、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紧密结合现代生活,利用当今工农业科学技术,渗透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丰富内容,体现实践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贴近小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

二、指导思想

根据《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精神,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项目,以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动方式,引导学生在接触自然、社会的各种实践中,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中积累资料,开拓视野,丰富经验。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2、在各种社会实践和劳动锻炼中,提高基本动手操作能力、力所能及的劳动服务能力,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萌发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自然、尊重劳动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等良好个性品质。

4、在浅显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习观察、记录、调查、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五、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每周按国家规定3个课时(微机一课时,劳动一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一个课时)和每周两节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除了保证学校每周安排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各学科教学必须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并注意开发早会课和节假日等课外时间。

(二)实施机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

组长:陈 辉(课程总策划、协调、管理等工作)

副组长:薛 强(负责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的运作,配合校长进行各项策划、评估和协调工作)

成员:叶晓燕、汤雪玲、陈峰、庄颖、程惠珍、程锦华(负责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并检查监督落实相关课程实施情况)、程文乾(负责设备、工具购买,农具的管理以及其他一些后勤保障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小组:

各班主任(负责班级综合实践活动制定和具体工作的实施以及科研工作)

综合实践课程的课任老师(上好综合实践课,做好相关的记录)

体育、音乐、美术组及课外兴趣小组指导教师(辅导相关课程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三)实施策略

1、基本模式

确定项目(主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总结评价。

2、工作流程:

各班级(按学科)或各兴趣小组组织学生讨论选择活动项目(主题),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要有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指导活动,期末有综合实践活动总结,展示活动成果。

3、实施措施

(1)班级综合实践活动:

时间:三、四、五、六年级按班级课程表安排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一节劳动技术课、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注意事项:任课教师要编写教案,并根据教案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2)各学科综合性学习课

时间:由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进度自行安排综合性学习时间。

注意事项:学科教案中必须有综合性学习教案。

(3)校级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时间:每周三下午二、三两节

具体安排和注意事项见课外兴趣小组安排

(4)各制作实践区活动:

地点:制作实践区的五个教室分置在教学楼一至五层的最西边教室。实践项目:

①手工制作室:布艺、纸艺、纸浆画、贴画、刺绣等。

②茶艺室:弘扬传统文化,传承茶道经典。

③陶艺室:配置陶艺制作台等,让学生动手制作陶艺作品。

④科技模型制作室:主要以“三小”、“三模”为主的实践操作活动。⑤厨艺生活吧:学习简单的烹饪技术和生活技巧。

指导教师:每个教室设专职人员,负责课程开发和授课等

时间安排:课程融入班级课外活动轮流表中。把原班级课外活动轮流表中流于形式的、意义不大的、重复的项目进行整合,加入五室课程。

注意事项:上课时班主任负责带学生到教室,维持纪律,配合辅助专职人员授课。课后把学生送回班级或回家。

(5)社会公德教育区

地点:禁毒室:学术报告厅、军事体验区:

实践项目:了解毒品的危害,进行相关教育;观看科教片,或集中听辅导报告等;体验军事生活的乐趣,增强体能,培养勇敢、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等精神,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良好性格。(待研究)

指导教师:禁毒室讲解员、个别班主任、法制辅导员

时间安排:结合各科综合性学习及传统节庆活动。

(6)生产劳动实践区(种植养殖园)

地点:后操场各班种植园

实践项目: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和知识性学习了解,了解传统农业,认识简单的劳动工具,学会简单种植技能,亲身体验劳动过程、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指导教师:各班班主任

时间安排:各年段长每天有序安排本年段班级部分学生到种植园实践活动

具体实施措施:

①每班分一小块地,有一份经费(主要用于购种、购肥料等)。

②聘请农技员或有经验的教师、后勤人员作实地指导和管理。

③种植养殖物:简单易种的农作物、蔬菜、花卉及常见的小动物等。④每班选出种植的作物,安排一课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种植。管理可如卫生区一样,班主任安排学生管理,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可利用早操、课间、活动课等时间进行。班主任要深入田间活动,与学生一起种植,一起管理。

⑤设立成果展示区(实物或图片),分享种植成果。

⑥在对校园植物种植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让学生以观察日记、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写出自己的感悟和认识。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学生参加一些评选活动,如学生科普小论文评比、教师论文、课题评比、作文竞赛、绘画比赛等。

⑦每学期举行一、二次以分享自己劳动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如烹饪大赛、蔬菜带回家、免费品尝学校的午餐等,让学生体验丰收的喜悦,同时把快乐带回家。

⑧学校每学期举行一、二次以科普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内容的主题班队活动,由班主任负责。

⑨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次“种植小能手”和“科普小专家”。

⑩学校每学期评选若干个学校基地建设先进班级和若干名基地建设管理先进教师。

(7)文艺实践区(图书楼)

二层图书阅读,三四楼艺术区(科学、音乐、美术、舞蹈专用教室)

(8)休闲娱乐区(桃李园)

学生课间休闲娱乐,班级课外活动内容之一。

六、课程评价

适当的评价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水平的有效杠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属发展性评价,包括对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的评价三部分组成。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倡导评价的多元性。

(一)对学生的评价

由家长、学生、教师三部分组成,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他评为辅。允许学生对不满意的他评进行重新学习、实践,直到满意为止。主要评价内容为:

1、活动过程材料:活动方案、记录卡、反思卡、实验观察记录、上课笔记、学习总结、心得体会等;

2、各类活动成果:手工、劳科技作品、调查报告、体验日记、专题活动方案、获奖证书等。

(二)对教师的评价

由学生评价、教师自评、行政评价三部分组成。主要评价内容包括活动项目选择,活动方案设计(教材),活动过程组织与指导,活动效果反思总结。

(三)对课程的评价

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应侧重考察课程实施之后,学生素质的有效提高和对学校素质的全面实施的有效促进。

(四)设立评价反馈“意见箱”

收集来自学生、学生协作小组以及班集体的反馈意见,课程实施小组负责整理意见,及时在小组内交流,并对专职及指导老师提出相关建议。

第四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09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在小学3-6年级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的设置,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设置3课时,校本课程1课时,实践活动2课时。为了“常态化”实施此课程,根据有关政策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1、总目标:

拓展学生学科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通过社会考察与实践,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及人际交往能力。

2、分阶段目标

三年级

在教师指导下,能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并进行小课题调查,写调查日记.能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围绕主题开展社区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能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和生活自理。

四年级

以系统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指导教师帮助下,思考研究内容和形式,进行研究。家长组织下参加小组活动或个人社会实践。完成一些手工制作及生活自理项目,并在周末回家时能帮助父母完成家务。

五年级

能独立思考研究课题,自主选择、确定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科普文章。能独立组建活动小组,独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注意人身安全。根据主题创意设计相应的作品,能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完整地表达自己作品设计的目的。能根据研究主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搜集。

二、活动方式

个人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并存,具体视活动内容而定。个人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精神、鼓励优秀生拔尖,并将过程或成果交流、展示,与他人共同分享。小组活动,倡导学生优势互补,学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培养相互合作精神,是活动成功必备条件集体活动,收获的面较广。通过在集体活动中分工合作,体会集体同心协力产生巨大力量的道理。当然这三者不是孤立地进行,可以审时度势,兼而有之,以达到最佳的组合。

1、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

3、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以班级、年级段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三、实施措施

1、健全管理制度,保证课程质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其核心内容就是使课程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得到保障的重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备课、有评价、有小结。学校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如:指导教师教研制度、校外活动管理制度等,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走向规范化的轨道。

2、开展课程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对教师的知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实施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的关键就是要通过培训,提高任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将定期开展教师交流研讨、外出学习的培训活动,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知识的更新,帮助教师了解并掌握一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科研素养,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加强学科合作,发挥教师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学科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也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因此,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在充分发挥班主任核心作用的同时,加强与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积极发挥学科教师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作用。

4、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资源。

学校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校内资源包括教师人力资源,图书室、电脑室、校园等硬件设施,以及反映学校文化的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校外资源包括社区的沿革历史、地域万华、经济发展、环境状况等。学校要充分开发并尽量利用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够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激励性原则,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观察、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竞赛等,以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1、评价理念:

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贯彻到活动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作品、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

多元化。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坚持发展性、客观性、参与性、激励性等原则,反对简单用量化手段划分等级。

过程性。在设计评定作业时,应强调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应局限在对学生所得出的结论的评价,同时应鼓励创新,允许失误。

2、评价的内容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

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

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3、评价方式与方法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恰当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重视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

侯家庄学区明德小学

第五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范文

杜家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11——2012学年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传统知识教授方式的课程。它在课程结构上,是学校、教师及学生课程“自由度”最大、课程“空间”最广、课程“实施”最为灵活的课程,它取走了罩在学生身上的“玻璃罩”,使学生在成长的路上跳得更高,走得也更远。

一、课程实施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有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新型课程。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活动课程的深化、发展 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与特色,也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我校从2003年秋季开始试行这一课程,四年多的实践,建立了四个稳固的综合实践活动校外实践基地,前后进行了三轮相关课题的研究,积累了较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模式。学校以树立人人都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为理念,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教学的有效模式和教师的引领策略,充分发挥海盐县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示范作用,以探究“农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以塑造“睿智·求索”的学校文化为主线,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

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我们构建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以“农科技实践活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运行机制。

第一层次: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

主要负责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计划及相应步骤;统一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负责课程的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开发等。

第二层次:教导处 教科室 德育处

教导处主要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实施、管理和评价。检查实施的进展情况,制定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评价方案和教师管理评价方案,并开展实施考核评价。

教科室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信息和科研方面的支持。选编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资料,负责学生、教师课题的申报、评奖工作。

德育处主要从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规划和指导。规划不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主题,具体指导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观摩、展示、交流;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设计等。

第三层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 信息技术组 科学组 学校图书室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教研组活动计划,组织本教研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学习,充分利用我校网站上建立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网页这一平台,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生体验上传,形成浓郁的研究氛围。信息技术组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络的建设和推广工作,促进互动与交流,为共享课程资源搭建平台。科学组、学校图书室等部门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资源上的支持。

第四层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任教师 班主任 各学科教师 基地校外辅导员

综合实践活动课任老师根据教研组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包括选题分组、协助聘请指导老师、成果的展示等。班主任、各科教师针对所任班级指导一个活动小组,对学生研究的每一环节――选题可行性、资料收集、调查研究、课题报告撰写、结题展示、总结答辩等给予具体指导,同时做好团队协作、安全防范和有关部门联系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设

1、课程总目标

结合我校“农科技实践活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资源,引导学生利用校外基地亲历、探究和体验。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对家乡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分阶段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这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并非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在实践中,可以以综合主题或项目将四大指定领域进行有机融合,彼此渗透。

3、课时安排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开设2课时,学校将在这两课时集中安排在每个年级每周星期五的下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每周安排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平均每周安排1课时。并将课时列入课表,配备专任和兼职教师,班主任协同合作的新格局。当然,各年级可因临时教学需要或师资情况灵活采用弹性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相结合。

4、课程资源的挖掘

(1)立足校园生活,挖掘实践资源

多年来,学校组织了许多活动,如春(秋)运动会、科技节活动、读书周活动、艺术节活动以及各种内容的班队活动等,这些传统的活动长期根植于学校,我们可以从这些活动内容上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颢。

也可直接将学校的各类活动作为主题。如春(秋)季运动会,3月的学校安全教育周活动等。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合,进行办报合作实践。办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抄报。例如,办“环保知识小报”,“数学知识报”,“语文学习报”等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如开展《亲近校园植物》、《文化上墙我出力》、《我为环保校园献一计》等。

(2)立足学生生活,丰富实践资源

学生的生活充实而精彩,他们中有许多资源待我们去开发。如从儿童生活中的游玩活动,可以产生“对儿童游戏的调查”“儿童动画片知多少”“小学生喜欢什么漫画?”“你玩滑板车吗?”之类的主题。从班级出现的某些现象中,可以“淘”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深受学生欢迎的课题。

在学科学习中引导学生的发现主题。学习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科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同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英语中有些单词是缩写,衣服标牌上的S、M、L、XL是不是英语的缩写呢?是哪些单词的缩写?”等,这些问题是学科学习的延伸与拓展点。

在各类活动中,引导学生生成主题。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是学生产生问题的沃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各类传统活动,发现其中的问题。如在体检活动中,高年级视力有所下降,问题出在哪儿?我们是不是近视了?什么是假性近视等。

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调查活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调查。”什么样的节目对小学生的成长有利?每天看多长时间的电视最好等。

增强学科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可延伸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如语文课中的《蝙蝠与雷达》一文,让学生对动物的特功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语文课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它是不可能给大部分时间你去进一步研究的,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能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时空,让他们研究一下“动物的特异功能”呢?

(3)关注社会生活,生成实践资源

随着近年来“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现代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发展迅猛,渔业、种植业、养殖业发达,镇内有多个省级、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实验基地,农业科技含量高,因此,要十分注重开发和利用这独特而又丰富的地理资源和环境资源,立足地区的经济特色开发活动主题。

◆引导学生从社会现象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村学生并非生活的真空之中,社会上的赌博、迷信时时可见。而对这些社会不良现象,辅导老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思考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从环境保护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村学生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对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只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门前的小河怎么变黑了?蚕怎么会中毒?水葫芦怎么越来越多了?养猪大户把猪粪排泄到河道好不好?所有这些问题略作修改,就可以认为活动的主题。

◆引导学生从经济效益角度去发现问题

家住农村的孩子对自家种养业情况比较了解,一亩田种植什么?经济效益高不高,不仅仅是大人们时常思索的问题,也是孩子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如:种水稻和种葡萄哪项获利高?同样的蔬菜为什么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价格?等等。

◆引导学生从农业技术角度去发现

让学生联系自家种养业,可以产生许许多多的技术问题,如:“为什么我家桃树只开花不结果?”“我家庭院里栽种的葡萄怎么不甜?”“养好沼虾要注意什么?”“温室养鳖是怎么一回事?”等。这都可以成为学生有兴趣的研究课题。

◆引导学生从农具改革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业生产工具已沿习了几千年的历史,只要在这方面多观察,多动脑,也不难能发现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怎么提高挖沟效率?(对铁锹的改进)怎样使除草剂喷洒不损害植物?(对喷雾药机喷头的改进)怎样提高采叶的效率?(设计方便采叶器)怎样改进兔子饮水器?(设计兔禽自动饮水器)。

结合学生家庭特点,在自家劳动中学生学会了给植物、蔬菜松土、除草、施肥,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等。

5、资源板块的设置

以农科技为重点的资源板块,以学生的自主兴趣为前提,选择研究的小课题,通过指导教师的引领开展不同形式的综合性研究,形成生成性的子课题。

下载闽侯县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闽侯县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试行)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

    余姚市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余姚市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施领导小组及职责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人员 组长:龚焕良 副组长:王国元、李云桥、许憬 组员:郑苗均、徐华军、潘伟锋、陈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 2014.8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八家子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2010.9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价值取向,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各教育学区辅导中心、各中小学:现将《××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彭教发[2012]44号关于印发《彭阳县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各中学、乡镇中心校、城区小学: 现将《彭阳县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市义务教育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教育学区辅导中心、各中小学: 现将《××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