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爽 立足学校实际,绽放教研之花1
立足学校实际,绽放教研之花
大孤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刘 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课改十年来,我们大孤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立足学校实际,确立了“以研促教、以研强师、以研兴校”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途径,形成了“探索、反思、成长”的教研新思路,着力推进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发展,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下面就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做法,向大家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立足学校实际 绽放教研之花》。
一、规范管理制度,保证校本教研有效开展
为了推动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主抓、教导处具体实施的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置校本教研档案资料库,学校先后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校本教研活动考评细则》、《校本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网络教研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方案。教师个人和教研组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情况做到“四有”:有职责任务、有考评办法、有检查记录、有评比措施,所有的方案细化、量化,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规范教师校本教研行为,为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保驾护航。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夯实校本教研坚实基础 为加强教研组建设,我校创设有利条件培养学科带头人。我校的宋丽辉、贾丽洁、张艳萍、李桂芬、周玉杰、李雪莲、孟特、刘多8名教师成为全县各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他们在进修学校的领导下,逐步成长、成熟起来,以点带面,在推动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每学期的期初备课期间,各教研组长推荐组内优秀教师在全校做经验介绍,逐步形成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三、开展有效活动,推动校本教研持续发展
伴着新课程一路走来,我校积极探索并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在活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在交流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的提高。
1.抓集体备课,备好“一标两案”
集体备课重在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编制可行性的教学案和学案,并成立备课小组,要求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轮流主备,每个教研组都有分管领导参与。备好的教学案和学案由教导处认真审核后准予讲授。这种集体备课汇聚了教师们群体智慧,保证教学案和学案的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校本教研的进程。2.重视听评课,做到“三个一”
校内听评课做到“三个一”,发现一个亮点,指出一点不足,提出一条建议;校外听评课“三个一”,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做一次交流汇报,上一节引领示范课。务实求真的听评课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参与热情。语文教师马铁力执教《晏子使楚》一课,用课本剧表演故事内容,就这个教学手段,评课时同组教师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认为模仿角色,演绎故事情节,有助于把握人物形象,突出重点;有的认为课本剧教学,是课堂亮点,使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有的认为不考虑学情,浪费时间,哗众取宠,得不偿失。大家各抒己见,在思维的碰撞中,执教者可以择善而从,不断改进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3.结对帮扶,做到“一对一”
为了让特岗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教育教学业务,尽可能地让他们少走弯路。我校根据校本教研培养对象的学科类别、研究方向、个性特点,让骨干教师与特岗教师结对帮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特岗教师学习成长搭建桥梁,同时也促进了骨干教师们的教学研究热情,使校本教研再上新台阶。
4.教师培训,做到“三有”
校内培训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指导,经过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研究确立培训内容,像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 学经验学习交流等。我们先后集中学习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长春103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魏书生的《民主科学化管理》、双辽三中的《“引领互动式”教学模式》、伊通第六中学《以学案为载体,积极构建小组合作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等先进教学理念。
校外培训要做到走出去,必请进来,要学有所得。选派培训教师有规定,有要求,有成效。其具体要求为:认真听取培训内容,回校后整理培训资料,进行学习汇报,上一节反馈课或一个专题讲座。今年的6月10日,我校音乐教师刘苗苗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东北三省新课程音乐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音乐教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回校后为全校教师呈现一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即戏歌“说唱脸谱”,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开展音乐教学,每一位学生都满载收获。实践表明:校内外培训真正实现了取他山之石,促我校教学发展。
5.教学反思,突出“两个阶段”
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离不开教学反思。学校多年来一直倡导教师写课后反思和阶段性教学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学校既要求教师一节课或一个单元写出教学反思,又要求任课教师在每学期的期中和学期末写两篇高质量的阶段性教学反思,反思内容要全面、具体。教师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反思,进而提高个人素养。6.观名师课堂,做到“博采精取”
为了开阔教学视野,积淀教师素养,我校每两周利用网络教研分科组织教师观看名师名家的课堂实录,学名师的教育理念、学名师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观看后让教师从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特色进行研讨交流,大家都能认真消化名师课堂呈现出的丰富内涵,根据个人理解整合,精取名师之长,补己之短,把学习所得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抓课堂教学,优化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我校课堂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大胆改革教学策略,实施“4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四段六步一思”,具体是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等四个教学环节和“发放学案,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提出问题→班内交流,确定重点→针对重点,教师精讲→随堂检测,练习巩固→课堂小结,完善提高“六步教学流程”;“一思”是指在课后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师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上下工夫,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开发校本课程,拓宽校本教研有效渠道
我们学校将课程开发作为校本教研的一条有效途径,为学校、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了很好的舞台。成立校本课程管理、开发、审定小组,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结合时代特点,结合本校实际,结合学情,由语文老师搜集资料,编写了一套营造书香校园,提升人文素养的校本教材,初一由石合影负责以硬笔书法为主的《笔墨情韵》,培养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继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二由李英歌负责以弘扬中华文明为主的《中学生学对联》,积淀了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初三由周玉杰负责以传承中外文化典籍为主的《名著导读与训练》,带动了学生与好书同行,用经典濡养人生。
六、加强课题研究,推进校本教研纵深发展
开展课题研究,以星星之火点燃教研的热情。在2010-2013文科科研课题“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中,我们大九学校成为实验基地校,这项课题研究点燃师生探究的热情,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地理教师李雪莲老师在教研员苑红光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地展示一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的非常真实的课《黄土高原》。整堂课把“质疑”当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这节示范课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全校教师以此为契机,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懂得了课题研究就是探索、实践、总结的过程。此后,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不断增强,养成了“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习惯,使课题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七、重视网络教研,共享校本教研宝贵资源 开展网络教研做到有管理,有计划,有培训,有记录,有考核。学校先后制订了《网络教研工作计划》、《网络教研管理制度》,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每年到教师进修学校网站上传交流高质量教学案4份、学案4份、期末模拟试题2份、中考模拟试题1份、试卷质量分析2份、经验心得2份。为了便于考核,每学期期末,我们都与教师进修学校网站工作室的白中来老师联系,查阅我校教师的网上交流材料,把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情况,依据《教师网络教研管理考核评价办法》进行量化打分,并纳入到年度教师“一评三考”的考核中。有效的网络教研,共同分享教学体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在推动校本教研工作向前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且行且思,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发现一些不足:部分教师对校本教研认识不够,忽视校本教研对自身的促进作用;个别教师学科专业知识不深,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缺乏理性的、深层次的思考;开展校本教研的方法不够丰富,活动内容不够具体细化。
不足让我们奋进,困惑让我们前行。我们相信:只要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为教师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以研促教、以研强师、以研兴校的道路,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教研之花就一定会绽放异彩!谢谢大家!
第二篇:立足学校实际 绽放教研之花
立足学校实际,绽放教研之花
大孤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刘 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课改十年来,我们大孤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立足学校实际,确立了“以研促教、以研强师、以研兴校”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途径,形成了“探索、反思、成长”的教研新思路,着力推进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发展,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下面就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做法,向大家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立足学校实际,绽放教研之花》。
(幻灯片)
一、规范管理制度,保证校本教研有效开展
为了推动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主抓、教导处具体实施的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置校本教研档案资料库,学校先后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校本教研活动考评细则》、《校本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网络教研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方案。教师个人和教研组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情况做到“四有”:有职责任务、有考评办法、有检查记录、有评比措施,所有的方案细化、量化,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规范教师校本教研行为,为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 展保驾护航。
(幻灯片)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夯实校本教研坚实基础
为加强教研组建设,我校创设有利条件培养学科带头人。我校的宋丽辉、贾丽洁、张艳萍、李桂芬、周玉杰、李雪莲、孟特、刘多8名教师成为全县各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他们在进修学校的领导下,逐步成长、成熟起来,以点带面,在推动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每学期的期初备课期间,各教研组长推荐组内优秀教师在全校做经验介绍,逐步形成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幻灯片)
三、开展有效活动,推动校本教研持续发展 伴着新课程一路走来,我校积极探索并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在活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在交流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的提高。
1.抓集体备课,备好“一标两案”
集体备课重在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编制可行性的教学案和学案,并成立备课小组,要求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轮流主备,每个教研组都有分管领导参与。备好的教学案和学案由教导处认真审核后准予讲授。这种集体备课汇聚了教师们群体智慧,保证教学案和学案的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校本 教研的进程。
2.重视听评课,做到“三个一”
校内听评课做到“三个一”,发现一个亮点,指出一点不足,提出一条建议;校外听评课“三个一”,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做一次交流汇报,上一节引领示范课。务实求真的听评课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参与热情。语文教师马铁力执教《晏子使楚》一课,用课本剧表演故事内容,就这个教学手段,评课时同组教师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认为模仿角色,演绎故事情节,有助于把握人物形象,突出重点;有的认为课本剧教学,是课堂亮点,使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有的认为不考虑学情,浪费时间,哗众取宠,得不偿失。大家各抒己见,在思维的碰撞中,执教者可以择善而从,不断改进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3.结对帮扶,做到“一对一”
为了让特岗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教育教学业务,尽可能地让他们少走弯路。我校根据校本教研培养对象的学科类别、研究方向、个性特点,让骨干教师与特岗教师结对帮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特岗教师学习成长搭建桥梁,同时也促进了骨干教师们的教学研究热情,使校本教研再上新台阶。
4.教师培训,做到“三有”
校内培训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指导,经过校本教研 领导小组研究确立培训内容,像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经验学习交流等。我们先后集中学习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长春103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魏书生的《民主科学化管理》、双辽三中的《“引领互动式”教学模式》、伊通第六中学《以学案为载体,积极构建小组合作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等先进教学理念。
校外培训要做到走出去,必请进来,要学有所得。选派培训教师有规定,有要求,有成效。其具体要求为:认真听取培训内容,回校后整理培训资料,进行学习汇报,上一节反馈课或一个专题讲座。今年的6月10日,我校音乐教师刘苗苗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东北三省新课程音乐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音乐教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回校后为全校教师呈现一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即戏歌“说唱脸谱”,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开展音乐教学,每一位学生都满载收获。实践表明:校内外培训真正实现了取他山之石,促我校教学发展。
(幻灯片)5.教学反思,突出“两个阶段”
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离不开教学反思。学校多年来一直倡导教师写课后反思和阶段性教学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学校既要求教师一节课或一个单元写出教学反思,又要求任课教师在每学期的期中和学期末写两篇高质量的阶段性教学反思,反思内容要全面、具体。教师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 中反思,进而提高个人素养。
(幻灯片)6.观名师课堂,做到“博采精取” 为了开阔教学视野,积淀教师素养,我校每两周利用网络教研分科组织教师观看名师名家的课堂实录,学名师的教育理念、学名师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观看后让教师从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特色进行研讨交流,大家都能认真消化名师课堂呈现出的丰富内涵,根据个人理解整合,精取名师之长,补己之短,把学习所得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幻灯片)
四、抓课堂教学,优化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我校课堂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大胆改革教学策略,实施“4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四段六步一思”,具体是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等四个教学环节和“发放学案,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提出问题→班内交流,确定重点→针对重点,教师精讲→随堂检测,练习巩固→课堂小结,完善提高“六步教学流程”;“一思”是指在课后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师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上下工夫,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研讨课幻灯片)
(幻灯片)
五、开发校本课程,拓宽校本教研有效渠道
我们学校将课程开发作为校本教研的一条有效途径,为学校、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了很好的舞台。成立校本课程管理、开发、审定小组,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结合时代特点,结合本校实际,结合学情,由语文老师搜集资料,编写了一套营造书香校园,提升人文素养的校本教材,初一由石合影负责以硬笔书法为主的《笔墨情韵》,培养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继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二由李英歌负责以弘扬中华文明为主的《中学生学对联》,积淀了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初三由周玉杰负责以传承中外文化典籍为主的《名著导读与训练》,带动了学生与好书同行,用经典濡养人生。
(幻灯片)
六、加强课题研究,推进校本教研纵深发展 开展课题研究,以星星之火点燃教研的热情。在2010-2013文科科研课题“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中,我们大九学校成为实验基地校,这项课题研究点燃师生探究的热情,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地理教师李雪莲老师在教研员苑红光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地展示一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的非常真实的课《黄土高原》。整堂课把“质疑”当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这节示范课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全校教师以此为契机,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懂得了课题研究就是探索、实践、总结的过程。此后,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不断增强,养成了“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习惯,使课 题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幻灯片)
七、重视网络教研,共享校本教研宝贵资源 开展网络教研做到有管理,有计划,有培训,有记录,有考核。学校先后制订了《网络教研工作计划》、《网络教研管理制度》,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每年到教师进修学校网站上传交流高质量教学案4份、学案4份、期末模拟试题2份、中考模拟试题1份、试卷质量分析2份、经验心得2份。为了便于考核,每学期期末,我们都与教师进修学校网站工作室的白中来老师联系,查阅我校教师的网上交流材料,把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情况,依据《教师网络教研管理考核评价办法》进行量化打分,并纳入到教师“一评三考”的考核中。有效的网络教研,共同分享教学体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在推动校本教研工作向前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且行且思,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发现一些不足:部分教师对校本教研认识不够,忽视校本教研对自身的促进作用;个别教师学科专业知识不深,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缺乏理性的、深层次的思考;开展校本教研的方法不够丰富,活动内容不够具体细化。
不足让我们奋进,困惑让我们前行。我们相信:只要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为教师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以研促教、以研强师、以研兴校的道路,在探索中反思,在反 思中成长,教研之花就一定会绽放异彩!
谢谢大家!
第三篇:立足学校实际提高教研实效
立足学校实际 提高教研实效
首先感谢学区领导给我们提供了共同交流的机会,借这个机会,把我校教研工作中的收获与困惑毫无保留地汇报给大家,希望领导和同行们多提宝贵的意见。我校是一所较具规模的农村小学,以前学校一直从常规工作中要质量,我校教师在备、教、批等方面均养成了认真、细致的工作习惯。虽然多多少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亦进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学校一直摸索着,结合学校实际,转向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注重实效性,向教研要质量。我们的做法是:利用专题讲座,促观念更新;加强课堂研讨,促教学反思;聘请专家指导,促进骨干成长
一、利用专题讲座,促观念更新
校本教研在带给学校机遇的同时,还带给学校及教师一个个挑战。新理念的接受与实施会遇到很多阻力,因为它使许多教师必须否定自我,突破自我,这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所以,为了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我校适时的组织教师学习听取各种专题报告或讲座。如学习新课程标准,听取北师大教授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角色的转变》讲座、《好教师新说》讲座,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片,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等等,以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更好地开展教改科研。
二、加强课堂研讨,促教学反思。
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围绕课改核心理念的贯彻落实,我们把教研工作重点投放到课堂教学的研究中,把课堂作为案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教师课堂进行诊断与评价,重视教师的经验加反思,构建高效课堂。
(一)加大听课力度,着眼整体,分层推进。
普遍指导撒网听。即面向全体教师的“把脉”课。全体领导按学科,分年段深人到所有的课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例如:我们在开学初大面积听课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显然,教师学习的课改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是脱节的。如何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落实到教学行为上,教师还很困惑。在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上,更应
该有针对性地扶持教师,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于是我们组织了新一轮的数学专题研讨诊评活动,主题是:“把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在这次主题活动中,首先由教研组长进行作业任务辅导讲座,然后由一位教师上课,全体教师在听课、评课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扶持指导跟踪听。罗桂花、曾赛霞老师应该说是我校的典型教师,但是还都年轻,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使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开学初,学校领导首轮听课对他们进行指导后,又安排他们准备了一节课,请全体教师再次为他们诊课、评课,要求他们听后认真写出反思,深刻理解体会精神实质,修改教案。在另一个班还上这节课,效果非常好。我们听后,感觉他们在第二次课堂上基本上克服了教研员及听课领导为他们指出的不足,我们看到的是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课后轻松、愉快、振奋的精神状态。这样的教研实实在在地发展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了典型教师的快速成长。
着眼整体互相听在座的很多兄弟学校与我校一样均是农村学校,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与我校一样均有相同的困惑,由于师资 教学任务紧张,教师之间共同探讨与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太多。因此,我校自上学年就制定了教师互听课制度,并纳入到常规工作检查之中。而且在开学分工分课方面,学校注重了各年级教师之间轻老搭配。通过互相听课与讨论交流,教师们在教学方面不断地扬长避短,相互促进,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得到提高。
(二)建立研究课制度,推动专题研究,形成研讨互动的风气。
1.案例研究:我们的案例研究是围绕一节课进行的,其主要环节是“看”、“诊”、“改”。例如今年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邹湘华老师的语文课《玻璃公公的一家 》,课后教师进行了说课,然后全体教师对看的课进行诊断,大家共同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策略。上课教师对照录像课,对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了反思。同时根据大家意见,教导主任对教学活动进行了“扎实训练,功在平时”的理论联系实际总结点评。通过这样的教研,大家将会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长此以往,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在其中了。
2.课题研究:结合我校实际,我校今年成功申报了“提高课堂实效”的县级课题。就是把在教育教学中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整合,形成研究课题,并进行系统的探索。此项活动是按学(学习理论)、讲(研讨、对话)、用(将理论与他人经验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思(教学反思)两次循环,最后写出综述、随笔或论文。关于这项研究性学习,相当的教师还有这样、那样的困惑:到底什么是高效课堂?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等等。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我们请来了学区领导李则然老师以及县教研室的领导给全校教师作了专题讲座,主题是:努力改变教学方式,有效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教师们听后颇受启发。不但知道了作为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同时还深刻认识到了这次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听完讲座后,教师们纷纷制订实施方案。此项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也改变了我对课题研究的看法,使我对此项活动有了更大的信心。”
3.专项课研究:结合我校学生学习实际,学校发现学生在计算习惯与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我校适时开展了专项研究。如本期我校开展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就给各组圈定教学内容,语文组为作文教学,数学组为计算类教学。就如作文教学,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虽有所涉及,但并不科学与规范,因此教师们都很生涩。但我校教师并不畏缩,在这次教学比武中,参赛老师都认真钻研,积极准备,呈现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精彩的作文教学课。在之后的作文教学研讨会上,老师们意见纷呈,通过这次活动,师生们都受益匪浅,也推动了我校的作文教学,为今后的作文教学提供了许多借鉴。同时,学校通过对学生开展作文竞赛,计算竞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聘请专家指导,多种途径促进骨干成长
校本教研要面向全体教师,但同时要创造条件让肯钻研、勇于创新的有潜力的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我校在这方面特制订了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对我校张秀荣、罗桂花、邹湘华、曾赛霞等一批年轻老师进行了重点培养。聘请各科专家对这些教师进行跟踪指导、重点培养,经常提供各种业务学习的机会,不定期的组织他们外出学习,如去年下期,组织这批老师赴岳阳楼区小学学习,回来后要求这些老师将学习的内容及先进经验进行了文字总结,并再老师会上进行了研讨。同时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对外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学科带头人。例如我校张秀容老师,虽年纪轻轻,但是我校语文学科带头人,经常参加我校乃至整个学区的语文学科研讨,多次在区、县教学活动中获奖,教学成绩也一直居学区之首,今年也成功评选为张生帧优秀教师奖。这只队伍正在茁壮成长,通过它将带领着我校各个学科勇往直前。
总之,我校“以校为本”的模式正在起步,摸索阶段,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加强与兄弟学校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创新模式,争取县教研室,教科所专家和校外名师的指导引领,通过这项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学校稳定和谐发展。谢谢大家!
第四篇:立足学校实际,开展校本教研
立足学校实际,开展校本教研
——双沟镇中心小学工作总结校本培训经验材料
校本教研,尤其是新课程校本教研,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新生长点,是创建学校特色的有效策略。因而,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多元化开放的教学研究机制,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科研兴校目标的根本出路。
我校立足实际,围绕找准优势,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务实高效的校本教研新途径,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建立健全网络,营造浓厚的校本积极氛围
科学的校本教研观,能使校本教研变成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在校本教研刚刚实施阶段,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还很不到位。部分教师甘做教书匠,不愿成为研究型的教育家,存在着三种不良心态:一是自以为是的“饱胀”心理,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相当高了,经验也相当丰富,在教学中没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根本没必要去搞什么校本教研;二是安于现状的“陈规”心理,这类教师承认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是很高。但担心那些新的教学理念会冲击自己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模式和风格,自己会无所适从,因而缺乏搞校本教研的“原动力”;三是谈研色变的“畏惧”心理,他们认为校本教研是高深莫测的工程,自己不是那块料,况且搞教研会分散精力,如果导致教学成绩下降,会成为“末位淘汰”的牺牲品。因此,我们的校本教研,首先从观念入手,解决全体教师关于校本教研的思想认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校本教研观,理解新课程校本教研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我们通过专家讲座、诠释理论——观摩现场、学习经验——集中讨论、把握实质——宣传发动、形成共识——以点带面、掌握要领五个轮回的学习、讨论、宣传工作,广大教师认识到“校本教研”是将原本属于学校教育一线教师参与教研的机会和权利归还给他们。通过课改知识考试,专家讲座,全校性校本教研理论专题学习,使老师们了解到“校本教研”的内涵,弄懂新课程校本教研强调的八个基本理念:第一:校长是新课程校本教研的第一负责人;第二,学校、教室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第三,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第四,校本教研的出发点是解决学校实践中所面临的困境和突出问题;第五,校本教研的主要研究方式是行动研究,即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学”,“为了教学”而进行的研究;第六,校本教研三个核心要素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第七,校本教研的着眼点必须放在理念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老师自我提升上;第八,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点是促进三个发展,即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持续发展。根据上述八个基本理念,我们提出了我校新课程校本教研的总体思路,即突出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促进三个提高,达到五个体会。
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的提高,科研能力的提高。
五个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考核相结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推广相结合。
按照这个总体思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我们在建立健全制度上做到两个确保:
一是确保职责明确。首先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电教管理员,办公室主任为成员,加强领导,全程参与,全程指导,全程监督。
二是确保校本教研制度,科学规范,便于操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必要、合理、科学的校本教研规章制度,是保证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化开展,规范化运作,实效化进行的有力保障。为此,我校在广泛征求各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上至校长、下到每位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基本职责与要求,拟定了具体的校本教研工作目标。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一系列配套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制度,课题管理制度,上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各管理部门职责制度,将其汇编成册存档,并向责任人下发相关制度,反复学习,认真领会,全面落实。同时,我们还利用教工大会、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宣传校本教研的重要意义、作用与措施,在校内营造了“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氛围。
二、围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核心要素,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一)不断总结反思,升华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不是在教学中成长,而是在自我反思中成长。”为帮助教师增强研究意识,养成“实践、总结、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
(二)找寻平台,倡导同伴互助,促进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活动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但都必须突出一个“研”字,突出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反思、探究,体现“主题性”、“全面性”、“创新性”、“有效性”、“多样性”、“科学性”六个特点。
1、建立读书常规,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现今是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迅速,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否适应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和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我们坚持“四确定”和“一展览”。“四确定”:即确定学习时间、地点、内容、主持人。“一展览”:即学期结束举办一次展览,在检查教师的政治学习笔记、业务学习笔记的基础上,将优秀笔记对全体教师展览。间周一次政治学习,由校长带领大家学习,提高教职工政治理论素养,加强教师师德修养;间周一次业务学习,由副校长带领人员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师根据自身教育教学需要,自行选择教育书籍阅读,做笔记。
2、扎根课堂教学,锤炼教学艺术
校本教研的生命在课堂。我校以课堂为校本教研主阵地,主要采取以下六条途径,锤炼教师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效率。
集体备课、课堂观摩。结对学艺。签定“拜师学艺”合同,并要求双方认真履行合同内容。跟踪指导。将各学科优秀教师组织起来,定期听课、交流、评价、指导。学期末为被指导的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发展鉴定,鉴定结果记入教师目标管理档案。
(三)资源共享,实施专业引领,提升教研层次
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源头活水。在校本教研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专业引领,需要专业研究人员、专业理论的指导,因此,建立一个多种力量介入的教研共同体十分重要。
我校开展专业引领的总体要求是:“四层次、三必须、两有、一检查”。即在引领形式上分四个层次:
1、学校每期举行2—3次专讲理论讲座;教研组每周一次理论学习交流;教师每周利用3个小时进行网上学习;教师每期自学一本专业书籍。在专业引领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念,必须与自身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专业引领的管理上实现两有一查,即有学习记录,有心得体会,每学期进行一次检查、评比。
我校开展专业引领的具体做法是“请进来、走出去、多交流”。所谓“请进来”,就是请专家、学者来校诠释新课程、新课改、新理念、传播新信息、新动态。我校在近年来,先后请区教研室领导进行专题讲座,通过反复学习、集中讨论、个人反思,全体教师对校本教研的内涵,素质教育的要义,新课程理念进课堂、课题研究策略等有了全新认识,为我们洗刷了头脑,指明了方向,交了钥匙,深受老师们欢迎。同时,我们还以开放的心态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与镇内先进学校结成兄弟校进行交流,打开了与外界沟通与交际的门户。所谓“走出去”,就是派本校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参观、交流取经。近年来,我校先后派出近20多名骨干教师赴外学习观摩、听课,带回了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校本教研评价,新课程下教学设计,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的宝贵经验。对于“走出去”的骨干、教师,我校规定做到“三个一”:即提交一份完整的资料(经验材料等)交教导处存档,做一场高标准的汇报讲座,谈别人的成功做法与经验,谈自己的感触和体会,谈会后对学校的建议与设想。上一堂高质量的移植课,起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作用。
通过走出去这一做法,锻炼一大批骨干教师,培养一大批青年教师,他们的作用在新课改中已得以彰显,学校对这些校本教研骨干实施动态管理,并继续积极扶植,委以重任,如担任课题负责人,承担校本培训任务,示范教学,结对带徒等,引领他们向更高一层发展。
三、实施主题研究,开发校本课程教科研一体化
为了将日常教学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我校把课题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研究主线。围绕课题调整学校各项工作,把教学、教研、科研三者整合起来,把校本教研活动变为课题研究的过程,使课题研究融入到学校工作的血液循环之中,使学生和教师自然地归属到课题研究实践中,确保研究的步步落实到位。
转变教师的课题研究取向,引领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自己的研究问题,大课题和小课题兼顾研究。
所谓大课题,是指已立项的课题,我校要求教师们留心教学中生发的新问题,个人解决不了的,经过提炼形成课题,以课题为龙头,组织研究团队,集体攻关。近年来,我校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在研课题一项,各教研组承担子课题15项。
所谓小课题,是指未立项的校级生成课题,我校将有研究爱好,有研究热情,有一定研究水平的中青年志愿者组织起来,开展教学沙龙活动,定时、定点、定主题、定主持人,但不定中心发言人。对我校教师日常教学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会诊”,展开研讨,形成共识,指导教学实践,解决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校本教研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速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引领着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迈进。我们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员参与校本教研,与教师建立校本教研共同体,推动校本教研向深层发展。关于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校本资源,以及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四者如何有效的整合,我们还很困惑,有待于下一步实践和摸索。
2006年12月
第五篇:积极进取 无私奉献 让心灵之花尽情绽放1
积极进取 无私奉献 让心灵之花尽情绽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号选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积极进取,无私奉献,让心灵之花尽情绽放。
1999年师范学校毕业的我,就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音乐教师,2004年,我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利用音乐老师的有利条件和同学们一起唱歌、发声、弹琴;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进步,学生们对我“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我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我当作最要好的朋友,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
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把爱镶在举手投足间,嵌在我的一颦一笑中,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了信任与鼓舞。我总是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不失时机地为贫困的学生送一句安慰,为自卑的孩子送一份自信,为偏激的学生送一份冷静,让学生时刻沉浸在温暖中。工作中,我无私奉献,我每天利用早、中、晚三段时间对特长生进行训练,并放弃了周末的休息时间;生活中,我真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学生,记得曾经有人说过:“虽然你面对的是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他们的能力水平高低不等,但在家长的眼中他们却是唯一的,是完美的,我们不要在心里就给孩子划分出等级,那样做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是的,我认可这句话。所以我是在用爱心浇灌着每一朵稚嫩的花朵,课堂上严格要求,课下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朋友,我的努力换来的是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经常听孩子们说:“丹丹老师,我很喜欢上你的音乐课,假如音乐课再多点那该多好呀!”听到孩子这样的话我的心中充满了甜蜜!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在教育这块沃土上,我辛勤耕耘了13个春秋,无私奉献着,也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无论是论文,还是教学设计,以及专业的比赛,我都榜上有名;市、区大型运动会和文艺汇演中,到处都能看到我活跃参与的身影;我与国家总政歌舞团的演员同台演出;我在艺术节上,为祖国歌唱!
成绩代表过去!如何才能让我们每一名教师都成为更加优秀的老师呢?我们十三中学也紧紧围绕“创业创新创优”的总目标,迅速掀起了新一轮的敬业奉献、拼搏进取、争当先进的热潮。并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
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5年来,克服了家有脑瘫女儿,儿子还很小的生活困难,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早来晚归,与学生相处在一起,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用她那事业心、责任心、赢得了学生对她的深深的爱,每一届学生都亲切地称她为“曲妈妈”。2007年她荣获省级师德先进个人、省级课改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十大感动七台河”。这一切都源自于对事业和学生的热爱。
老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能够创新自己的课堂,把杜郎口的教学模式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课上得有个性、有特色,她的课堂成了我们区杜郎口教学改革成功试点,观摩课、家长听课日、校际交流课频频展示。学生在课堂上自信的讲解、争先恐后的发言、大胆张扬的青春个性,令人赞叹不已。课堂真正成了学生们展现自己生命的精彩舞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像这样的教师,在我们学校不止这几个,很多教师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面临着知识更新、观念更新、工作创新的问题,积极投身“三创”活动中。我想,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必须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多年的一线教学让我明白,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每一个方面,每一门学科,都需要教学研究,因为,“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教学研究都是多么重要!这让我更加的热爱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我要把有如夏天般火热的的工作激情,转换成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让自己进入一种积极的工作状态,在教师平凡的岗位上重新塑造自己,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和价值,我甘于平凡,但是拒绝平庸,我提升自己,不求浮华,不存侥幸,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
己的岗位上忠于职守,无私奉献,那么无数次平凡将凝成伟大,无数个普通将造就非凡。沐浴着“创业创新创优建设幸福之城”主题活动的春风,让我们以百倍的热情和干劲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献身教育是我无悔的选择,追求更好是我一生的目标。让我们抢抓机遇,自我加压,争优创先,乘势而上,我们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