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措施
谈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措施
工作单位:杨庄街道初级中学作者姓名:王卫东联系电话:
85887166
谈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措施
杨庄街道初级中学 王卫东
“减负提质”是摒弃应试教育,坚持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把学生的学习负担减下来的同时把教学质量提上去,实践证明,这不是两个胖子进门,而是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笔者认为“减负提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精心备课,创建高效课堂,是“减负提质”的关键。
据考察,有些教师之所以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效果不自信,于是乎,“其内损失,其外补”,把负担推给了学生。岂不知这样做,不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消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有经验的教师,会把功夫下在备课上,他们通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把握“学情”,恰当确定切合“新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以实现课堂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他们会在课堂上努力遵循“精讲多练”“少较多学”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创造学生思考探究与讨论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四十多分钟的课堂上“习得”学习方法,掌握学习规律,实现学生能力和认识的“内化”。他们不会用所谓的“标准答案”,简单地否定学生的个性见解;即使偶尔面对学生极不靠谱的答案,他也会以一句“我理解你错在何处”来引导,让学生在明白错误的同时不失自信地找到正确的方向。他们上完课后,一般不会立刻离开教室,而是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寻问对当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以后改进;他们会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工作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与学生一同“成长”。
如果教师守住了课堂这个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上打了胜仗,何需课下布置大量作业让学生去“恶补”?学生课后又怎会不乐意地去完成老师适量的“家庭作业”来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巩固加强?因此,创建高效课堂,是“减负提质”的关键!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是“减负提质”的基石。“题海战术”是“要我学”,让学生学得筋疲力尽,苦不堪言;“自主学习”是“我要学”,学生自觉自愿,可以学得有声有色,乐此不疲。因为任何水果经过别人“加工处理”成“果汁”,都比不上树上刚摘下来的“果子”的原汁原味!有亲摘亲品的机会,谁愿意让别人尝着、品着、讲着,而自己只在下面“望梅止渴”。而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尝果子”。
因此,教师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要迷信老师,不要“尽信书”,要坚信自己能学会,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让学生把老师和同学当作合作的对象,当成学习的帮手。以语文教学为例,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学习字词,要求学生“不懂笔墨不读书”,把对课文的理解和疑问写在字里行间。因为有了学生课前的认真预习,就有了课堂上的思想碰撞,情感交流和认识升华,就保证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在学生的心中渗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坚持写日记。厚积才能薄发,有了阅读的广度,才会有阅读的深度,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深入思维,创造性思维。
总之,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了,能力提高了,就会“无师自通”,其看似占用学生一定的休息时间,却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了基本途径,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是“减负提质”的基础。
三、科学设计作业,是“减负提质”的保障。
设计作业,要有梯度,要因材而异;让学生“拿得起”“吃得好”“吃得够”;要有“双基训练”,也要有创造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作业不能有过多的机械重复,要以巩固知识,训练能力,提升素质为目的。
四、增强学习趣味性,是“减负提质”的“基本路线”。
“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梁启超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愉悦精神也是减负。教师应把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贯穿到教学始终,以幽默的风格,生动的语言,机智的教学智慧,赢得学生的喜爱,让学生快乐地徜徉于求知的整个过程之中。
综上所述,要“减负提质”,总的来说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打铁还要自身硬”。只有教师本人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才能把“减负提质”落实得更加到位。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和祖国的未来发展,“减负提质”,我们教师责无旁贷。
杨庄街道初级中学王卫东
第二篇:提质减负措施专题
提质减负措施
一、了解学生,尊重差异
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必须建立在了解其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不能搞一刀切,要善待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情和一片苦心,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具体作法是:(1)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也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2)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
组织有益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必要的放松,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二、注重管理,讲究效益
1、强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保证教学效益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向40分钟要质量,制定上好每节课的原则和要求,教学中要做到“六为”,即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方法为中介,能力为目标。
2、精心设计弹性作业,保证学生足够休息时间
弹性作业,即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份量、不同质量、不同要求的作业,这样,才能切实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精心设计弹性作业,既解决了学生差异的矛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各种技能,还减少了学生用于重复、机械或耗尽脑汁也完不成的作业的时间,从而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3、严格控制学生学习时间,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发展
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还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适应儿童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提质减负措施
三年级语文提质减负措施
语文是比较开放的,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减负工作以提高其实效性呢?我认为首先应明确语文的教学目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积累、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仅仅靠课堂中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把课内知识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积累,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生活中学语文,语文,长才干,学做人。”
上学期质量分析:本班学生55人,及格人数52人,及格率94.5%。但是因为作文评分标准提高了不少,所以90分以上人数较少。少部分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欠缺。所以总的情况看来,这次的期末考试还是不够理想。
根据考试的情况,学生掌握较好的知识和技能包括:
1、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都能完全正确作答,失分率较低
2、同音字、形近字的理解、辨析情况较好。
3、课文知识基本掌握。懂得不同题型的应用。
4、词语、成语积累较全面,5、作文的结构安排及命题的理解情况较好 所以我的语文“减负”计划如下: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教师在备课中,要研读教材深入备课,提高备课的质量才能在课堂上灵活机动应变自如,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2.不留重复性作业。课堂能解决的问题决不留在课后再学习。如:字词的听写,段落的背颂,日积月累的学习等等。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打破传统的读书、学习生字词的方式,让学生去阅读与课文相关 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
3.保证学生阳光60分钟,不占用学生的活动时间,让学生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保证良好的身体健康,以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4.增加课外阅读,提高积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扩大知识面,搜集大量有用信息。
5.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调整意见,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随意串课,也不占用学生科任课时间。
6.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不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不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7.“减负”是减掉学生过多过重的负担,减掉“题海战术”。最重要的减负的目的于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管理方法,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向四十分钟要效率。因此,教师必须做到“三精”——“ 精讲、精选、精练”。
总之,“减负”要求我们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给学生布置少而精却又同样能达到良好学习效果的作业,即要求教师们研究教学方法,从“题海”中选取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习题给学生。采取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在使学生“减负”的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实际上,在进行“题海战术”时,教师也少不了同样艰辛的重复劳动。在学生负担沉重的时候,教师并不轻松,并以失去自身宝贵的学习、进修、知识更新的机会为代价。当教师也负担重重,没有时间学习新观念、新方法来改进教学、提高效率的时候,教育的成本又大大提高了。可怕的是,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低劣的教育质量,将导致低劣的学生,而低劣的学生又将拉扯住了低劣的教学水平。看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将是减轻学生乃至老师的“负担”、降
低教育成本的重要途径。
第四篇:我谈减负提质
我谈减负提质
老高川学校 张凯丽
大家浅显的认为“减负”就是给学生少一些作业、少一些补习,多一点玩的时间、多一点能够受他自己支配的时间。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应弄明白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在哪里。我认为,“升学竞争”是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为了升学,教师就必须要不停的强化课本知识;加上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恨不得让子女“学尽天下能学之事,读完世上可读之书”;连有的学生也认为“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一来,辅导书也就有了销路,补习班也有了生源,“学生负担”这个大雪球自然会越滚越大。所以说,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是多年来“应试教育”沉淀的结果,而决非“一日之寒”。也正如恩格斯所说,要用人的需要来解释人的行为。所以说,是学生升学的需要使得“应试教育”有了其生存空间。
“减负”首先应该明确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人们的观念已有所转变,但这种转变更多的还仅仅停留在意识阶段,还有待于在实际操作中予以体现,而这次提出“减负”的口号就是要为学生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了。对于“减负”,有许多家长心存疑虑,就连“减负”的直接受益者——学生们都特别担心“减负”降低学习强度之后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升学。人们对“减负”的普遍不理解,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其实,“减负”是要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在更小的压力下,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知识结构要更为科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要更为合理。这才是“减负”的真正目的,而决非肤浅的理解为只是为学生松绑,让学生舒服一些。向来教育改革的口号喊得很响,但改来改去,“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是永远不会改的,“减负”也是如此。家长和学生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更不应对此持抵制态度。
因此,要给学生“减负”,需要在这之前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一就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这又包括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和对教师的评价体系。现在的情况是:既要以考试的成败论英雄,又要人们排除考试对教育目标的影响;既要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和学校的优劣,又要老师们不可一味追求升学率,这多少有些让人左右为难。所以,“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这也是贯彻落实“减负”的先决条件。
总之,“减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步骤,社会、家庭、学校要团结合作,做好“减负”工作。
第五篇:语文“提质减负”
语文的“减负提质”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关于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相关文件精神,真正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还学生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应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首先要做好“减负”:
1.从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角度,着眼于为孩子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有良好素质的社会公民为教育目标。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因为社会不仅需要科学家、研究家、航天员,也同样需要普通的工人、清洁员、种植员、合法经营、诚实守信的商人,甚至是小商小贩们。培养、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才是教育的根本。不应该过分强调基础教育的甄别作用。更不应该只注重智育,将其他方面忽略。就连大教育家也承认每个受教育的个体是有着智力差异性的,要求人人都是优秀生是不现实的、不科学的。
2.着眼于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并重,杜绝造就高分低能生。老师和家长们要有一颗平常心,真正尊重孩子,关心孩子,而不只是把他们当作学习机器。不苛求孩子,努力改变学生厌学的情况。培根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和家长应努力在培养学生乐学方面下功夫,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培养学习兴趣,学生喜欢学习,自然学习效果就好,课堂上已经学会了,掌握了,还需要布置大量的作业吗?
3.应负责控制和调节学生每日的课外作业总量。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发挥教育行政智能切实改变现在学生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活动少,睡眠少的现状。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全面彻底的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各项教育方针。
然后做好“提质”:
1.加强学习,强化管理,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素质。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培训形式(走出去到发达地区学习,请教育名家来讲座),加大对教师在职培训力度,举办各种专题的课堂教学竞赛和教师论坛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2.聚焦课堂,有效教学,搞活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量。长期以来乡镇小学采用陈旧的课堂教学方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教师“教”学生“做”,课堂教学效果差,从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低,为了切实做到减负与提质,应该以校本教研为抓手,改革教师备课形式,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如组织开展各种专题式的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培养一大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有效教学模式的中青年教师,以此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和发展。
3.走出课堂,发展特长,提高综合素质。我们学生除了劳动是我们的特长外,好像什么也不会,能歌善舞,琴棋书画的学生寥寥无几,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创造条件给他们自由支配时间发展特长,如利用生均公用经费购买音、体、美各种器材,在课余时间让学生动起来,学会一项本领,享受快乐,只要有了愉悦的心情,就能精神百倍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展现个性,增长才干,使学习成为具有多元化、多效性的活动,这样既可以补充学校教育的单一,缓解学校教育负担过重的现实。也让减负之后的学生更具学习的自主性,能更好地、更全面地发展自己。在全球经济、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的新形式下,我们教师要敢于改革,善于创新,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条教育强,则国强的路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