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第四中学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论文 浅谈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昔与今的状况及改革措施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浅谈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昔与今的状况及改革措施
内容提要:
一、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过去。
1、办学条件差
2、师资水平低
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现状
1、英语教学起点低。
现状
2、教学底子薄,教学观念滞后。现状
3、教师队伍年轻化。
现状
4、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存在着问题。
三、农村学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改革措施。
1、改革英语课程结构,加强英语课堂教学。
2、改进班级管理结构,优化师生交流模式。
3、创造英语学习环境,培养英语思维方式。
4、辅导学习困难学生,促进整体提高质量。
5、强化师资培训。
6、农村学习的领导要改变对英语教学的观念。
7、转变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8、农村教师要积极地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开启新课程改革。
浅谈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昔与今的状况及改革措施
一、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过去。
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过去存在着:
1、办学条件差
城里的绝大部分学校过去上英语课时都开始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了,而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条件简陋,经费有限,上英语课时连配套的教学桂图都配不齐,更谈不上有多功能教室、语音室等。一般老师上课就只有一台小录音机。
2、师资水平低
城市学校英语教师大多数是科班出生,而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师过去大多数是代课教师、民办教师,有的是学语文、学地理专业改行教英语的。师资力量薄弱,未受过正规的英语教育,学历低,有一半以上的英语教师不能用流利的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是自己先学先卖。
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信息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家都意识到英语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国家到社会,从城市到农村,英语这门学科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这几年无论在师资,还是在教学辅助设备上农村英语教学均有较大的提高和改进。但是现状 1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仍不容乐观:
现状
1、英语教学起点低。农村学校的学生95%来自农村,部分学生上初中前没有学过英语,甚至连英语是什么都不知道。到初中才开始学习ABC,有的小学即便开设了英语课,也不正规,甚至有的把英语当成副课,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家长对子女的关心仅限于今天所学的单词要会读,社会对于小学英语的评价尚未完全建立。导致今天初一一开始无法直接使用牛津7A英语教材,只能先试用预备课程。中小学英语就有了脱节现象,出现了一些衔接问题。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衔接。学生主要通过英语教材和英语课堂学习英语,而不少课堂教学却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难以得到发展。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训练的机会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出现了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畏学、厌学情绪,甚至出现逃学行为。
现状
2、教学底子薄,教学观念滞后。农村教学条件差,虽然现在有所改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互相学习,不参加集体备课研究等,有的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英语是一门语言知识课”的教学观念上,课堂教学主要体现“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模式,教师一个人把持着课堂,教师讲授的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90%,学生英语学习存在听不懂,说不出,即“聋哑英语”的现象。
现状
3、教师队伍年轻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充实到英语教师的行列中来,农村学校也分配了不少师范学校毕业的英语教师,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精力旺盛,善于学习,善于钻研,但教学经验不足。
现状
4、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存在着问题。由于农村小学生上英语课不正规,学生步入中学后,普遍存在着发音不准,作业粗心马虎,拼写错误多,书写不规范,语法概念不清,英语不会读就用汉语来注音等现象。部分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被动,上课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更谈不上课前预习了。
三、农村学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改革要采取的措施。
1、改革英语课程结构,加强英语课堂教学。
七年级英语每周4课时调整为6课时,八年级、九年级调整为5课时,其他学科的课时数不变。增加课时用于开展英语活动。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更要重视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英语、掌握英语、发展英语。
2、改进班级管理结构,优化师生交流模式。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行小班化教学,安排学生座位,建立4到6人的学习小组。
3、创造英语学习环境,培养英语思维方式。(1)开辟英语活动室。张贴英语手抄报。
(2)设立英语图书馆和阅览室。购置英语图书、画报等,供学生借阅。
(3)举办英语比赛。学校定期举行英语比赛,如英语书写比赛、英语歌唱比赛、英语口语比赛等。
(4)营造英语氛围。在教室、办公室、走廊、黑板报、墙报、橱窗等处布置醒目的英语图 2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片、文字等。
4、辅导学习困难学生,促进整体提高质量。
(1)运用各种激励手段,适当放慢进度、降低要求,创造尽可能多的成功机会,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结对子”的形式,组织学生互帮互学。每天放学留下15至20 分钟,安排学习优秀学生一对一地辅导学习困难学生,或领读、或领背、或默写,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知识。
(3)集中辅导。每次检测不能过关的学生,利用周六或周日,安排任课老师集中辅导。
5、强化师资培训。
(1)为培养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学校要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有关多媒体技术、网络应用地培训,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派教师到城里学校去听课、听讲座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2)实施“名师锻造工程”。
加快名师培养步伐,给青年教师压担子,骨干教师承担学校课题研究工作,开设合作教学示范探索课。学校积极支持并努力为教师参加区、市研究课、公开课等教学研究竞赛创造条件。
(3)加强集体备课,“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相切磋。
(4)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加强课堂教学研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6、农村学校的领导要改变对英语教学的观念。不要总以为只有语文、数学重要,要懂得中学英语是基础教育,农村学校也不例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简单的阅读技能。学校要发展不能忽视英语教学,要为英语教师的教学创造一切能创造的条件。
7、转变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观念,提高教学质量。不要认为农村学生学英语毫无用处,持无所谓态度,也不要只是认为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只能是把中考作为学习目标。而应认为自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不论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都是一样,主动感悟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应树立远大的目标,为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而努力学习。
8、农村教师要积极地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开启新课程改革。
转变全体农村英语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学习,从思想上认同新课改,树立素质教育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1)学生观
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上教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最有效地利用45分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应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无论是城市中学还是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都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教师观
现在强调的素质教育,教师观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必须有“对象”意识。也就是说,教学不是唱独角戏,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景与氛围。(3)教学观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中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是课堂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回顾过去农村学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今天英语教学中的现状,作为一名长期战斗在 3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农村初级中学英语一线的教师,我深信,只要有全社会对英语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通过我们广大农村英语教师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明天定会更美好。
第二篇: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第四中学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论文 语文训练的“得法”与“到位”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语文训练的“得法”与“到位”
内容提要:语文有效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想训练“得法”、“到位”,就要做到:加强听说训练,重视阅读活动、写作活动的开展,在此基础上,训练要有梯度、有力度。通过“得法”与“到位”的训练使学生感到学语文“乐无穷”而“获颇丰”。
关键词: 训练 得法 到位
有效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的,语文有效教学它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训练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却存在着“贪大求全”的现象,结果收效甚微。因此我认为,上述现象的产生与训练不“得法”、不“到位”有很大关系。要想训练“得法”、“到位”,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听说训练
听说是人们最基本、最通用的语言活动。听是接收,说是表述。一个人在掌握书面语言之前,听说活动也很频繁,也正因为这一点,许多人忽视了对听说的训练,因而,利用活动课开展听说训练,以口语课为阵地,开展生动活泼的听说活动。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而且也是当今社会高交际化对口语修养的要求。
口语课是以学生听说活动为主的课程,它不是简单的重复语文教学听读、听写、问答、复述等过程,而是以多样化的形式,将听、思、评、说有步骤地连为一体,是一个使多种智能整体发展的过程。例如:我利用早读课的前十分钟让学生进行美文朗读,其他学生听完后进行评说、赏析等,同时还开展了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具有感染力的有效活动,人人参与,个个评述。帮助学生锻炼和提高听说能力。
二、重视阅读活动
阅读是凭借语言文字,通过视觉系统的传递,准确把握读物内容及其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同样的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从内容的角度说,语文活动和语文学科并无多大的差别。问题在于活动课阵地大,渠道更畅,因而在实施上也更具优势。有计划地组织课外阅读,扩展阅读阵地,多方开辟阅读渠道,利用作文课,给学生留时间阅读,同时也鼓励学生每天给自己留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去阅读,在这里,阅读活动课它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限制,可以广辟渠道,从报刊杂志、中外名著、科技读物到优秀作文等等,广泛涉猎,扩大知识面。
三、写作活动的开展
写作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写作是口语表达的延伸,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写写读书笔记,因为读书笔记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好办法,采取课内训练,课外推广,不限定格式,写法可以多样性,可以按照书中故事情节、段落层次进行提炼,选择最恰当的词句编写提纲,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的重要内容归纳出来;可以写下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也可以摘录有教育意义的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设计手抄小报编辑板报,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报纸,让学生自己投稿、充当编辑、小记者,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学习语文,巩固读的效果,提高能力。
四、训练要有梯度
语文训练是由高到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语文训练是平面移动,而应有台阶,有梯度。
首先进行分步训练。将训练目标分步或是为突破难点而分步,目的是严格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层层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清”地训练,犹如上楼梯一样。如: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训练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把图上画的内容一一说出来,然后再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连贯地说出图画内容,最后根据画面内容联系社会实际来谈画面所影射的社会现象。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巧设了梯度。
然后是分层训练。学生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而语文训练应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训练,不能搞“一刀切”。既要做到“面向全体”又要照顾“两头”(尖子生和困难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吃饱”、“吃好”。由此,训练形式一定要活,变单一为多样,变呆板为灵活,变平面为立体,保证让不同层次,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五、训练有力度
一定的训练力度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有力保证。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训练点,适当加力,适时敲打。
在训练中先找准训练点。就一篇课文而言,其涉及的内容很广。如果训练点不明确,结果往往面面俱到,没有主次,学生获得的知识点比较模糊。因此要根据内容特点以及学生情况,进行反复优化、提炼训练点,然后突出训练重点。有时候为了达到最佳训练效果,可以取此舍彼。例如,在九年级上册小说单元的课文教学中,每一篇课文我都设计一个训练点,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主要训练人物描写中的语言描写,让学生找出小说中的每个人的语言,反复读,去体味语言所体现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在《心声》中,我又将训练点设计为人物描写中的心里描写,让学生找出描写李京京的心理的句子,反复体味。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才有力度,效果才会显著,尤其小说涉及的内容太多,如果各个点都抓的话,难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次是训练要务实。训练切忌搞“花架子”要以“务实”为本。因为训练目的是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即:培养能力是训练的归宿,因此,训练过程一定要实,切忌“蜻蜓点水”这就要求训练具有巩固性,要做到举一反三,这样学生才能牢牢掌握,因而,要使巩固性训练始终贯穿到语文的教学中。
另外,训练后要及时测评,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总之,在语文训练中,教师要多思多想,尽情发挥自身优势,善于了解学生,通过“得法”与“到位”的训练使学生感到学语文“乐无穷”而“获颇丰”。
第三篇: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初中英语教研论文 教学篇 初中英语教学感悟(推荐)
初中英语教学感悟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迎来了初一新生,回顾刚刚送走的2012届学生,感悟颇多。这三年可以说是我三十年教育生涯中最认真、最踏实、付出最多的一届。2012届我担任的是初三(2)和初三(9)两班的英语教学工作,这两个班都为学区内直升班级,两个班上优秀的学生很少,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都很差,面对这样的学生该如何进行英语教学呢?我想: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态度要端正,每天都要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以积极的心态去影响学生;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教研活动,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课堂上一定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同时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视学生为己出,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出发,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让他们体会到老师是真心为他们着想,以严谨的教风和踏实的态度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从而达到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的目的。下面我结合我们备课组老师的一些做法,从英语教学的几个侧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狠抓听写,当天批改,当天订正。
众所周知: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要抓背诵。这说明“背诵”是培养和提高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背诵也是知识输入和积累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其大意之后背诵一些重要的句子和段落,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单词、短语、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而词汇、句型的掌握对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节课上,我们都统一向学生明确要求:每天都有听写,内容就是前一天所学的重点单词、词组和句型。每单元的Reading、Speak up、Main task都要背诵熟练并会默写。这样的要求,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工作量是相当大的,每天的听写都要及时批改,80分过关,不过关的及时订正,老师再利用课余时间重新默写,一一过关。所以在办公室或在教室里,经常会看到英语老师对学生单独辅导的情形,提优补差,循循善诱,不辞辛劳,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对于每天的听写及时批改、订正这一环节,我是紧抓不放,常抓不懈。因为这两个班的学生不是很自觉,故我每天每天午饭后至12:40前是去初三(2)班订正,做到人人过关;初三(9)班是每天课间及放学后订正,三年来,天天如此,学生也慢慢习惯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平时的踏实认真,故两个班在中考中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为学校的均分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中初三(2)班的中考均分在同层次的五个班中遥遥领先。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背诵的课文越多,他们掌握的表达方式就越丰富,学习英语的兴趣就越浓,英语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都会随之提高。当用心背诵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学生便仿佛进入了英语所蕴含的思维和表达模式中,听起来顺耳,说起来也灵活。在潜移默化中,英语语感也就形成了。若背诵得法,则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如下背诵策略:步骤一:精选内容,抓住重点。步骤二:听读领先,试背在后。步骤三:结合汉意,背译同步,意义认识是背诵课文的有效方法。结合意义去背,遇到生疏处,试着心译一下,这不仅是有效的背书方法,还能锻炼翻译能力。
二、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有针对性地分层教学。
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对班上优秀的学生,个别谈心,给他们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例如:对基础好一些的学生不仅要求单词、短语、句子和短文都要熟练背诵,每次听写需达到90分以上,每次单元测试至少达85分以上,每周至少完成4篇阅读文章等;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只要求会背默单词、短语及重点句型;基础实在太差的只要求背默基本词汇,但不管那类学生都要求能熟读课文。进步了的当众表扬 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被表扬的可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这样,慢慢地背诵由少到多,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并采用结“对子”形式或在小组中交叉进行检查。通过这样坚持不懈的听写与默写,班级的绝大多数学生都习惯并适应了这样的听写,以确保每次测试中的基础题少丢分甚至不丢分,并且减少了差分率。
三、重视早读,提高口语、听力能力。
由于受教育体制和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大多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听力也较差。如何解决“哑吧英语”、“聋子英语”问题。我认为除其他途径以外,充分利用每天的早自习时间,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及听力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1、挑选和培养“读书带头人”。
要打破早读无声、沉闷的状态,就需要有人带头读书。首先挑选出一个英语发音较准确,有胆量,责任心强的学生来担任英语科代表,另外选出四个大组长,每四个同学的学习小组中选一个小组长。事先帮助科代表做好领读的准备,安排早读的任务,和指导组长如何开展小组活动。在教师的参与、指导和帮助下,有这些基础好的学生带动,早读课的读书气氛慢慢就形成了。
2、教师早读坚持下班,扮演好组织者、指导者、监督者、帮手与伙伴等多种角色。新生刚入学,早读老师尽量多带读,教给学生正确的语音和语调,还利用磁带录音,让学生模仿跟读,对于重要的段落或难读的句子,多次重复,直到熟练顺口为止。不带读时,随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热情地帮助差生,往往我们教会他们读几个简单的生词,就是给了他们开口的勇气和学习英语的信心。同时,还注意观察集体活动的开展情况,如:“对子”活动的对话、小组活动的相互检查背诵等等。有时甚至还充当合作伙伴与学生对话,或者一起朗读一小段优美的文章。在确保早读有序进行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加早读。总之,每天的早自习要让学生大声地跟磁带朗读或教师领读;分组、分角色朗读;齐读、个别读;快节奏朗读等不时地交叉进行,以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为提高口语、听力及背诵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到初三临近听力、口语考试时,更要充分利用早自习反复跟读磁带,强化训练,通过这样大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提高学生的口语、听力能力。初三(9)班的祁诚同学和裴毓林同学,英语基础非常差,平时考试总分只能得10几分,但在听力、口语强化阶段,他们非常认真,在满分为24分的中考听力、口语考试中,他们分别取得了20分和18分的好成绩。
四、规范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是中考的拉分、压轴题。近几年,中考作文批改得很规范、很紧,不少同学在作文上吃了亏。中考作文规定:
1、要分段。
2、给的要点必须写到。
3、要加入自己的思想。
4、最后要有总结性的句子。
5、字迹要工整。如果不注意这五点,即使没有语法错误,都会扣分,少则1-2分,多则2-3分。我反思了一下我在09届学生作文的规范训练上做得不够好,尤其是3、4两点上强调得不够。况且现在的中考作文,光靠背范文肯定是不行的,它总是把所学过的话题糅合在一起,学生必须学会灵活运用。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作文,规范写作,尽早训练。在指导写作中,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从基本词汇的积累和应用着手,强化基本句型和常用句型的训练,力求表达地道、通顺、流畅、平易、得体,学会运用过渡词和逻辑关联用语,使短文保持连贯流畅,读起来有纯正的语言味道,有美感。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要严格要求,认真辅导,详细批改,并做好反馈工作。学生的优秀作文要在课堂上展示、点评、表扬,多做训练和分析,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作文批改上,平时的作文要批改得特别严格、仔细,尤其对基础好的学生,只要错一点点,扣分要毫不留情。长期训练下来,学生才会非常细心,作文才能很少被扣分。同时基础题、词汇题也会同时得到提高,优秀学生就很少会犯粗心的错误。
五、立足课本,夯实基础,综合提高。
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对于英语学习基础至关重要,对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更应加强这一要求。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以课本为主,资料为辅。
那种迷信资料而放弃课本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尤其在初三复习阶段。课本是基础,每一单元、每一话题、每一部分都要细致地学习,力求基础,全面。所谓基础,是指学习要抓住“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解题方法。所谓全面,一是指学习要全面覆盖所学知识,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绝不能冷落“差生”。而好的资料则是加深课本、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任何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但资料可以突出课本的重要内容,可以提供课本中所不具有的先进理念和与时俱进的信息。因此,无论是开始复习的夯实基础阶段,还是构建知识网络、归纳基本方法及技巧阶段,都要在立足于课本的基础上进行。但同时,也要精选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资料,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
2、讲练结合,练重于讲。
基础知识的总结、知识网络的构建、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归纳都离不开讲,但更离不开练。不练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就不牢固,更不能深化,因此,练比讲更重要。要精讲,也就是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要多练,就是让学生做足量练习,要有针对性,要选取高质量的模拟练习题进行练习,然后进行讲评。讲评时应抓住试题中的典型题目,讲清原理,归纳方法,总结规律,并对典型题目进行引申、推广。
3、中考前回归基础题。
学生平时练习中常错的题目要注意收集、归纳,复习时重点讲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综合提高。尤其是在二模结束后到中考的这两周时间里,把学生复习期间常错的典型题目进行归纳、强化训练特别有必要。我们备课组归纳、总结了两份试卷共8页,进行了考前强化训练,我认为这样的考前基础题的回归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效果,特别是对于基础一般及较
差的学生效果较为明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刻苦钻研,踏踏实实,为三初的辉煌而不懈努力。
第四篇: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第四中学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论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
【摘要】
目前针对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教学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越来越被凸显出来,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以理论与实验结合的基本教育模式,本人认为非常适合思维导图的引入,在利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既是对于学生是教育主体的指导思想的体现,并且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自主动手的环节,也是对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要求的实践,对化学教学是极为有益的。【关键词】: 思维导图 化学 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本人在短暂的教学实践过程以及对自我受教育过程的反思回忆过程中,明显地感觉到在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老师的敬业能极大地感染学生,老师的人格魅力及工作态度也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学生对老师的喜爱会爱屋及乌蔓延至对学科的喜爱。学生受自身知识与能力的局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的问题,对知识点的掌握处于反反复复,痛苦不堪,无法放弃,却无从下口,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老师的太过溺爱,包办了学生自己动手的部分,帮学生总结详尽的知识点,设计习题,表面看似为学生省下时间,其实学生疲于应付差事,没有精力和时间对知识点认真的掌握,大量印刷的复习纲要知识点,总是在背在记,却收效甚微。我总感觉学生复习效率不高,常规的考前复习往往总是把书或者笔记从头到尾看一遍,然后把以前做过的题再看一遍。然而能够做完这些工作的学生其实是少之又少的,能够把这些工作做完的同学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但到考试后却发现很多题目考前都在课堂上辅导过很多遍了,学生考试的时候却任然不会,这就说明学生在考试前的复习效率非常的低下,很多都是无效劳动,反反复复的,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结果会的一直会,不会的下次考试还不会。初三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步阶段,但是内容上已经基本有了化学上的大致骨架和雏形,掌握了基本的学习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后的学习就是为化学的框架填上血肉和羽翼使其不断丰满完善。
根据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和内容理论与实验兼顾的特点,引入思维导图来帮助学习,让学生来统筹掌握的所学的知识,指导学生记录课堂笔记及及时的课后反思,让学生自己动手,发散思维,学会看书,学会学习是极为有必要和有效的,思维导图的应用对学习效果的改进和知识结构的梳理有很大帮助。
二、思维导图介绍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模式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除了提供一个正确而快速的学习方法与工具外,运用在创意的联想与收敛、项目企划、问题解决与分析、会议管理等方面,往往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它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极至的方法,将可提升思考技巧,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它与传统笔记法和学习法有量子跳跃式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它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并且开展人生而具有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
思维导图为人类提供一个有效思维图形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心智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近1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年来思维导图完整的逻辑架构及全脑思考的方法在世界和中国被广泛应用在学习及工作方面,大量降低所需耗费的时间以及物质资源,对于每个人或公司绩效的大幅提升,必然产生令人无法忽视的巨大功效。
三、实际操作
网络生成思维导图的软件很多,但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是这种思维的方式,如果一味的利用软件就又违背了我们的初衷。准备笔,纸一张。
思维导图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以某个起点为中心,然后分类发散发展扩展开来,在制作的过程中边思索,边发散,最后进行反思,看其是否完善,在进行修剪。
本人在晚自习过程中分别在两个班做了实验和对比,以一氧化碳学习之友的课后练习为检验标准,一个班采用先做后讲解,另一个班采取先画思维导图然后再进行练习。
这节练习的主要内容是CO与CO2的性质: 下面是我利用软件制作的思维导图
图1
图2
四、测试结果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在黑板上与学生共同画出思维导图后,因为练习答案都能从黑板上找出,学生练习完成速度极快。
另一个直接开始辅导做练习的班则进度缓慢,学生学习出现分层,学习好的同学很快就做完,学习比较吃力的不是很快胡编乱造,就是做的很慢。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物质的颜色,化学现象、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等比较多也比较琐碎,像一堆乱麻,初三化学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学生能较快从入门到熟练掌握,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还有些学生听课时不善做笔记,往往就导致落后。
思维导图仅用关键词、图形和连线等就可以把一节课、一个单元的知识甚至一本书、一门课程的内容“梳理”并“压缩”成由关键信息及其联系所组成的一张图,去除了冗余杂乱的信息,大大减轻了记忆的负担,更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更加系统化,从而提高大脑运作的效率,使学生在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中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获得成就感。
五、反思
1、思维导图只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不能代替所有教学方法教法,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在做复习专题的时候可以使用此方法来提高效率,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清思路,总结归纳更愉悦更有效地学习。
2、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的方式和方法,应该是逐渐培养成的,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因此学生接受并熟练掌握还需要一段时间。
3、除了学习,其他的事物也可以使用和推广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将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推广。
思维导图从理论上讲对任何应用它的人都有好处,其应用的领域从学习到复习再到规划,会议记录几乎是无所不在。希望能将这个方法推广,发散式的思维要比传统的第一第二,首先其次更符合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和需求,再印复习内容不如放手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完全可以反映出自己的掌握情况,再由老师引导完善思维导图。
若学生熟练掌握,应用这种思维来记录学习笔记,老师便可通过查看学生的思维导图来,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及内容。
第五篇: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第四中学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论文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优化 情景 朗读 阅读能力
内容摘要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新课标增加了这么一段话:“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这样的改动,进一步凸显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使朗读教学的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呢?
一、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1、重视单元起始课的情境导入
师:大自然的美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五彩缤纷,美不胜收,都会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请同学们说出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今名句。
生:„„
师:老师还想问问大家,你们都已经历过十几个春、夏、秋、冬了,能否用饱含情感的话说说你在每个季节里的深刻感受? 生1:当我看鲜花遍地盛开的时候,心中就会涌起一种喜悦,快乐的情怀。
生2:到了夏季,我会感觉它的热情,到了秋季我会品尝收获的滋味,到了冬季我会学腊梅笑傲风霜雪雨。
师:这说明美好的大自然往往会触发我们心中美好的情感。下面我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今诗文。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欣赏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对于我们七年级学生来说,学好本单元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
师:老师以为,学好本单元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要做到美文美读。
生:您能不能和我们说说什么是“美文美读”?
师:好,大家看了本单元的《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及《古代诗歌四首》这几篇课文,都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呀?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生:这些古今诗文写得都很美。
师:说得不错,像这样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遐思,美的启发的文章,我们就把它们称之为“美文”。
生:噢,我明白了,那为什么要美文要美读呢?
师: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就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我想用这句话来解释再恰当不过了。接下来老师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春》之后,你觉得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我想想,我认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抒发一种热爱春天、赞美春天、歌颂春天的那种兴奋、喜悦之情。
师:那你是怎样获得这种兴奋、喜悦之情的?
生:读的过程中感受出来的呀!
师:对呀,这就是所谓的“美读”呀,也就是说对文学作品进行朗读和背诵。简称为诵读。作品的思想、感情以及意蕴等是可以通过读书而领悟出来的。
生:那为什么通过诵读就能体味出作品的思想感情呢?
师:这是因为再好的内容都要通过声音来表达。语文离开了诵读,就不成其为语文了。萧乾曾说:“文字是天然含蓄的东西,无论多么明显地写出,后面总还跟着一点别的东西:也许是一种口气,也许是一片情感,即就字面说,它们也只是一根根的线,后面牵着无穷的经验。”诵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诵读能否过关,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风格。还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从文章中所受到美的熏陶。并以此来达到提高听、说、写的能力。
2、巧妙设疑,激发情趣
巧妙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要力求新颖巧妙,能激发情趣,发人深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提问时,老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获取语文知识。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曾满怀激情地提出问题:“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无穷力量。贺知章描写春是‘二月春风似剪刀’,王安石描写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朱熹描写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韩愈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这些短诗只从一两个角度,选取两三个景物来描写春天,而朱自清的《春》写春的内容很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 2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一起去寻找春天的美。当我们进入《春》的艺术境界中,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被文中所洋溢的诗情所感染。
下面就让我们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他是怎样多方面描写春天的?”这样的巧妙提问,充满激情,意境深邃,使学生沉浸在春光明媚的意境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趣。
3、进行仿写训练
学生的写作实际上就是仿写,因此知识示范尤为重要,它可以避免写作的盲目性。如何仿写呢?对学生来讲,要经过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而最基本的就是从教材中模仿。叶老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有模仿价值的文章,进行仿写。如笔者在教授了朱自清的《春》后让学生仿写《春》;学了梁衡的《夏感》后让学生仿写《夏》;学了何其芳的《秋天》后让学生仿写《秋》;学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后让学生仿写《冬》等。这样的习作模仿,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思维表达能力。
二、重视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让学生通过朗读实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又是积累词语,训练语感的有效手段。中学生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就阅读教学来说,适合采用朗读、诵读以及背诵等方式,这一学段要求学生“会”朗读外,还要求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教学中采用多种的朗读方法,如师生范读、领读、轮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等。利用情境,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针对中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学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用模仿、表演的形式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引导提问,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在阅读教学中,在学生不能完全自学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有着关键的作用。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且也是他们的欣赏者,应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和常用的教学手段。朗读教学在新课改中的运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要用好朗读这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我在教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天上的街市》一诗时,尤为重视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学生朗读——生动学习的重要保证
朗读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视、听等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到对文本的阅读活动中来,使学生的注意指向能够高度集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尽所能地制造机会开展多样化形式的朗读,可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规范训练。一般来说,学生常用的朗读形式有单独读,分角色朗读,自由散读,齐读等等。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1、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是体现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教学思想的一种朗读形式。自由朗读并不是让学生随意朗读,应该是教师能明确让学生朗读目的的情况下,指导学生进行。学生对朗读材料的领悟通过朗读表现,从而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它可以跟其他形式的朗读交叉使用,还可以以比赛的形式来全面检验,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在执教《天上的街市》“赏读诗歌”环节时,我这样设计:(1)自读。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144页,先把诗歌自己读两遍,可以出声地读。”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接触文本之初,充分发挥自主性,对文本内容有所感知,逐步熟悉。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诗歌做感情和思维的铺垫。(2)紧接着我提问:“同学们说说刚才读着这首诗歌的时候,你的心里涌起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一问题的设计顺应了学生初步感知诗歌以后生发的情感。在课堂上学生非常快速准确的表达出“浪漫,轻快,愉快”等自身感受。这正是基于先前对文本投入的、专注的自由朗读。(3)接下来,我又建议学生:“其他同学们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自己再试着把这首诗读一遍,尽量地读出这种浪漫的感觉”,以此来强化全体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知。再次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基调的把握。
2、学生个别朗读
学生个别读的作用在课堂中是检验和展示学生个人朗读能力的基本途径,还是教师因材施教,针对具体学生不同的朗读特点给予个性化点拨和指导的良机。而更重要的是个别朗读为学生认知文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在《天上的街市》 “赏读诗歌” 环节中当全体学生第二次自由朗读全诗以后,我问道:“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把那种浪漫的美好的感觉通过朗读展现出来。”以及“还有谁想为大家读读,读一段也可以。”两次要求个别学生来朗读文本。在我范读后,我说:“刚才同学们给了我很多鼓励,我倒是觉得我读得还不够好,同学们用童稚的声音更能把这首诗的情感表达充沛,童心是诗,童声也是诗!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读,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又一次要求学生在同桌范围内进行个别朗读。这样,除了给一些对诗歌朗读比较感兴趣的同学以展示的机会外,更重要的是我要充分挖掘朗读这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借此帮助学生逐渐理解诗意、诗情,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当然,学生精彩的朗读也增强了课堂唯美意境的营造。
3、学生齐声朗读
在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当然还有齐读的形式。齐读的主要作用是让每一个学生的朗读能力都得到锻炼,同时它还是加深全体学生对文本理解程度的重要途径。执教《天上的街市》时,我在要求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朗读之后这样设计:“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好不好?”这使得学生在自由朗读、个别朗读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至少参与一次正式的朗读展示机会。从而,从整体上培养全体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多种朗读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各种形式不仅可以分别使用,也可在课堂上交替或交叉使用,教师应针对课文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适合学生实际且实效突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当然,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绝非一日之功。语文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机会举办班级,和校级的相关活动,4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在丰富学生语文课外生活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增强信心,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我在担任七年级九班和四班语文教学之初,就非常重视利用早读课来指导学生的朗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感。从我执教《天上的街市》一诗的情况来看,这些努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二)教师范读——永远的优质教学方式
范读,是教师把自身对教材的感悟,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示范地传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范读,是朗读教学中最原始、最朴实、最有效的手段。但是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课堂,教师的范读,板书等基本功有“退化”趋势。在钻研领悟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倘若能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机,或在学生读文前或当学生读得不尽人意时,教师范读一番,将会是事半功倍。倘若执教优美抒情的课文时,教师更应用情用心地读,把孩子们带入尽善尽美之中。在执教《天上的街市》过程中,我在选择了两名学生进行个别朗读之后,说:“同学们读得都不错,老师也很喜欢这首诗歌,在这里我也试着给大家读读。欢不欢迎?”随即,我进行了配乐朗读。
我这样做的目的有三:
一是更加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由于有一定的朗诵功底和精心的准备,我的精彩范读,不仅浓缩了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而且伴随着教师的范读。文本中那淡淡的情思,浪漫的气氛,美好的向往,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学生稚嫩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阅读,没有感情的投入,是得不到回报的,这情感的投入,情感的熏陶,无疑为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作为一门艺术的个性化色彩。我的音色较为浑厚,朗读这样充满童趣的诗歌不是易事。经过我授课前的反复练习,我终于读出了神似童趣的语音。我的一番范读,赢得了学生的一片掌声。我用自身的实践展示给学生一个道理:朗读、朗诵虽然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但同时,只要我们努力,这门艺术是能够被我们这些普通人根据自身的特点出色演绎的。正如徐世英先生这样理解、讲解和朗读:“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因此,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进而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基调。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三是将范读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着学生喜欢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种对文本进行学习、解读的直观展示。当我范读《天上的街市》诗中:“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个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之后学生再读起来更加有声有色,充满想象,那语气、那神情美极了!就这样,师生都把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如临其境,从而使范读也成为一种优质的教学方法。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范读作为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在我执教《天上的街市》过程中的作用不仅于此。它更能和前面学生的个别朗读形成对比,从而引导学生对朗读方法和朗读技巧进行总结。因此,范读之后,我立即提问:“同学们比较一下刚才两位同学和老师的朗读,说说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果然,在学生中掀起一次关于朗读方法的热烈讨论,学生对我和前面两位个别朗读的同学各有褒贬。最后,我汇总大家的意见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读诗,首先感情要特别投入。拿诗中的第二节来说,这是对天上街市的描述:‘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要读出街市的漂亮,街市的美;后边两句‘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界上没有的珍奇’要怀着新奇和喜爱的心情来读,因为有“珍奇”啊!除了感情投入,还要注意诗句的停顿,读好重音,还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像今天的这首诗歌节奏要舒缓一些,充满着想象。这些方法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非常熟练了,我就不多说了。教师声情并茂、富有个性魅力的范读,把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在形象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置身于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同时把课文的思想意义形象化地渗透进了学生的心灵,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尤其是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语文素养积淀不深,语感不强,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强。教师精彩到位的范读可以牵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启发学生对文章词句乃至整篇文意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即便是在教学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仍不能忽视,更不能摒弃这种原始、质朴,同时又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
总之,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基本的、不会过时的教学方式,不论是现在的“新课标”,还是过去的“教学大纲”,也不管是何种体裁的课文,都牵涉到朗读。通过朗读,学生“品味”“体验”了词语的意义、色彩,受到熏陶感染,还锻炼了用语音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通过朗读,教师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词句篇章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还可以检查学生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了朗读这种教学手段,不仅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会使语文课上得轻松愉快,营造出良好的课堂艺术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值得我们用心追寻。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在课改大潮中勇于实践,不断反思,大胆创新,与新课程共同成长。阅读贵在坚持。只要学生有合理明确的目标,科学灵活的方法,再加上教师的民主教学理念、适时指导和有效调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完全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