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活动总结
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
练活动措施及成效
为加强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扎实有效推进“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工作,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积极落实《康平县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实施方案》,我校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现将活动情况做以总结:
(一)加强领导,深入落实
我校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对推进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根据县局总体部署,因地制宜,制定我校的实施方案,活动顺利开展。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我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课堂主渠道和教师主力军作用,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德育基地等阵地,形成此项教育活动“三结合”网络,整合和运用教育资源,支持和丰富此项教育活动。
(三)坚持贴近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
1.低年级掌握常用的礼貌用语,学会礼貌待人;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懂得基本的交通规则,自觉遵守交规,上学、放学路上注意安全。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保护环境 的意识。
高年级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和亲友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劳动生活的快乐; 懂得心中有他人、尊老敬老,给予需要帮助的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懂得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公民意识。
2.学校将思想道德教育、课堂教学、创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感染力。注重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引导中小学生参与学校、社区(社会)、家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广泛地接触社会,增强生活体验。传递文明、传递温暖,培育社会责任意识。
3.开展亲近自然、走进社会体验活动。利用双休、节假日、寒暑假,号召学生跟随父母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了解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社会交往常识等,提高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4.搭建家校合作平台,为此项活动创造良好氛围。认真组织召开家长会,明确家长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职责和任务,指导学生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言传身教,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5.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表达自己成人的感谢、感恩之情。
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有了进一步提升。我们将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更好的开展此项活动,是我校的学生的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小城子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3.7
第二篇:青年路小学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方案设计及说明
青年路小学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方案设计及说明
目标一:孝
1、古人、名人是怎么孝敬父母的
活动目的:学习古人、名人孝敬父母的名言、事迹;增强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感。
过程与方法:(1)搜集、阅读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孝敬父母”的名言,了解古人、名人是怎样孝敬父母的。(2)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组织交流。(3)说说自己如何向他们学习,孝敬父母。
家校互动:帮助孩子搜集,和孩子一起阅读,引导孩子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2、体验活动:“护蛋一日”
活动目的:感受母亲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艰辛,培养学生从小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品质。
过程与方法:(1)在“三八”节或母亲节前,要求学生带一只生鸡蛋到学校,不用父母帮助,用各种方法保护一天;活动结束后,每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2)鸡蛋完好无损的同学,在“三八”节或母亲节这一天,把这个鸡蛋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并对妈妈说一声“我爱你”;鸡蛋破了的同学,也向母亲做出汇报。(3)让学生在护蛋的过程中体验妈妈的辛苦,进而感受母亲从十月怀胎直至养育至今所付出的艰辛。
家校互动:为孩子准备好鸡蛋,鼓励孩子独立保护好鸡蛋;给孩子讲述孕育期生活的不便和欣喜。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3、“负重竞走”游戏竞赛
活动目的:感受母亲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艰辛,培养学生从小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品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把书包背在胸前(书包尽量重些),进行负重竞走比赛,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感受伟大的母爱和生命的来之不易。
家校互动:家长根据具体情况,巩固体验成果。如回家上楼时,让学生把书包背在胸前上楼梯,继续体验母亲怀胎时的辛苦,加深印象。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4、我为妈妈洗脚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感恩父母、从小孝敬、关心父母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
过程与方法:为辛苦了一天的妈妈洗脚,在洗脚的过程中,可以学着给妈妈按摩脚部,跟妈妈聊天、讲笑话,让妈妈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感受自己的行动给妈妈带来的愉悦。
家校互动:让学生自己准备洗脚需要的工具,锻炼他们的能力;让学生也给爸爸洗洗脚,加深体验。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5、父母一日工作调查
活动目的:了解父母工作(劳动)的辛苦,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意识。
过程与方法:与父母一起上班(劳动),记录下父母一天要做的工作,体验父母劳动的艰辛,写下自己的感受。
家校互动: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让孩子做一些事情。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年级。
6、“今天我当家”
活动目的:体验父母家务劳动的辛苦以及为自己的付出,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
过程与方法:(1)选择一个休息日,让学生来打理家庭里的事务,转换角色,照顾“孩子”(父母)、做家务事。(2)学生记录下一天内做的家务事以及自己的感受。(3)举行班会交流感受,巩固成果。
家校互动:放手让学生来做,不要因为做得不好而包办代替,鼓励学生完成一些有难度的家务活,比如给父母“做一顿饭”。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年级。
目标二:仁
1、小小“交流卡”,融融同学情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学会沟通,引导学生释放情怀,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把童真稚趣的仁爱根植于幼小心灵。
过程与方法:每位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每月制作一张精美的交流卡,班级同学的交流卡统一放在教室后面的阅览架上,每位同学可以把自己在当天难忘的经历、感受、心情、印象深刻的所见所闻、遇到的难解问题写在卡片上或插在阅览架上,其他同学和老师利用课间可以互相翻阅,分享他人的快乐与忧愁,解答疑难与困惑,交流心声与感触……,有必要的也可以在卡片上予以回复。对于学生在平时课外阅读中摘抄到的好词佳句,也可以记录在卡片上,推荐给其他同学。
家校互动:与孩子一起制作交流卡,每周2次与孩子一起阅读交流卡。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2、我爱“仁爱小红星”
活动目的:激励学生持续地开展仁爱行动,养成仁爱道德行为习惯。过程与方法:(1)制作一个全班同学的仁爱行动表扬卡张贴在教室内,学生每有一次仁爱行动就用小红星记录一次。(2)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和大家分享行动的快乐。
家校互动:帮助孩子制作一张家校联系卡,记录学生在家的仁爱表现。对学生力所能及的仁爱行动用小红星记录,每周家校联系一次,沟通学生的仁爱表现。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中年级。
3、“带一份惊喜给您”
活动目的:使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关爱自己的父母长辈,学会与父母沟通。培养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意识并以实际行动回报长辈、社会对自己的关爱。
过程与方法:(1)号召学生每周用实际行动帮助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2)利用书信、图片或当面交谈的方式把自己学习进步的消息或一段时间内形成的好习惯等带给家长,把面临的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向长辈诉说。(3)家长对学生在家中的行为要认真及时地做好记录、进行评价,以图片、赠言的形式与学生交流。
家校互动:及时与学校沟通,把学生在家的积极表现和发现的问题与教师交流,以促进“仁爱”教育链条的长期形成。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年级。
4、“仁爱名言伴我行”
活动目的:使学生在寻找、学习仁爱名言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孔孟的仁爱名言中,提高自身的仁爱素养。
过程与方法:收集整理仁爱名言;学习理解仁爱名言;交流仁爱名言;诵读仁爱名言;用仁爱名言指导自身的言行。
家长配合:帮助孩子理解仁爱名言。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高年级。
5、“我们要蓝天碧水”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队员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双手为地球增添新绿。
过程与方法:(1)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2)调查本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3)采用多种形式在班级内交流调查结果、调查后的感想和思考。(4)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环保宣传、植树、捡拾垃圾、向主管部门提建议等)。
家校互动:帮助孩子寻找了解环保知识的途径,提供必要的帮助。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高年级。
6、捐助学困生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和节俭品德。
过程与方法:(1)活动前教师讲清活动意义(如配合全国性的“圆梦行动”等)。(2)组织全校学生主动捐出自己一周的零花钱(家庭困难的学生可以不参加此活动)。(3)由学校联系帮助因家境贫困无法入学的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学生体验助人为乐的愉悦。
家校互动:请家长支持该活动,并教育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用真诚的行为去帮助他人。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各年级。
目标三:义
1、故事会:话说“义”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义”这一道德规范的理解,同时向典范人物学习,平等待人,公道处世。
过程与方法:(1)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阅读查找有关公平待人、公道处事的小故事。(2)利用晨会、班会时间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可以讲故事,也可以表演小品剧等。(3)讨论体会。教育学生无论是同辈,还是前辈和晚辈,还是领导和下属,都要平等相待。
家校互动:和孩子谈谈自己对“义”的理解、体会,以及自己的处世经验。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中年级。
2、主题班会:《法律在我们身边》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依法行事,平等待人。
过程与方法:采取小品表演、讲故事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一些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如为什么制定法律?为什么要学法?法律规定父母和儿童的监护人有哪些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自己的什么权利等,加深学生对学法重要性的认识,依法处事,做一个正直公正的人。
家校互动:和孩子一起学法,懂法,帮助孩子了解一些法律。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高年级。
3、主题班会:《绰号你我他》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养成平等待人、尊重别人人格的道德行为习惯。
过程与方法:(1)采取讨论会等形式使学生发表各自对起绰号现象看法。如绰号的由来,绰号的褒贬,绰号产生的班级舆论,绰号对同学公平与否?(2)谈谈对自己绰号的感受。如当别人叫你的绰号时,你有什么感觉?(3)引导学生形成不为同学起绰号的共识。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各年级。
4、讨论会:《司马光该不该砸缸》
活动目的:通过讨论会,教育学生崇尚道义,遇事要多动脑筋,见义智为。
过程与方法:(1)以“司马光砸缸”智救落水小伙伴的故事为题,组织学生讨论该不该砸缸?有无必要砸缸?(2)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见到有人落水应该如何办?(3)教育孩子们遇事要多动脑筋,见义勇为更要智为。如果见到有人落水,如果在自身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如不会游泳、会游泳但力气太小等),不一定非得跳下水去救人,可以选择大声呼救、打电话报警等方式求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
家校互动:告诉孩子应对紧急问题的正确方法。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5、体验活动:今天我是班长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体验班级干部的付出,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每人轮流做一天值日班长,公正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和义务。(2)交流自己受到平等和不平等待遇时的感受,以及当自己公正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和义务时的心情。(3)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交流,培养班干部的服务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权力,帮助他们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同学。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中年级。
6、情境体验活动:班级来了外地生
活动目的: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平等待人的道德要求,培养关爱、帮助他人的道德情感。
过程与方法:(1)教师创设情境,给同学们透露一个消息,让学生们有一个美好的期待。(2)将“新同学”介绍给大家。“新同学”衣着朴素,一口外地口音……(3)在给同学们一个初步印象后,教师征求大家的意见:谁愿意和他交朋友?谁愿意和他坐同桌?谁愿意和他放学一路走?让学生体验对待同学应该关爱、帮助,公平公正。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目标四:礼
1、“红绿灯”的故事——交通规则讲座与知识竞赛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到遵守交通秩序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保护自身安全的基本条件;增强遵守公德的认同感,为养成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不闯红灯的习惯提供观念引导。
过程与方法:(1)聘请交警为学生做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帮助学生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为下一阶段的体验活动做好知识上的准备。(2)以组为单位,进行基本交通常识比赛。(3)为了增加趣味性,制作交通安全棋,同学们一起玩,在玩中感知理解交通知识。
家校互动: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路上,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并给孩子传授交通标志、交通安全知识。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中年级。
2、综合训练活动:过马路,守规则
活动目的:道德意识养成指标——认识到遵守交通秩序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增强遵守公德的认同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指标——“养成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不闯红灯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1)传授遵守交通规则的相关知识(内容、意义、如何做)。(2)带领学生到马路斑马线前,观察交通信号。(3)带领学生进行正确穿越马路的练习(数次)。(4)让学生自己安信号标志正确穿越马路。(5)交流体会、提高认知、增强情感。(6)测试评价(采用上、放学时的实际观察、访谈家长、同学等方法)。
家校互动:训练活动前与家长沟通活动目的要求,训练后家长帮助巩固成果,养成习惯;家长率先垂范,并提醒监督。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中年级。
3、综合活动:“明礼”书签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讲究礼貌、礼仪的重要意义;学会相关明礼知识。
过程与方法:(1)利用班会、晨会时间,教师着重讲情“明礼”的含义及意义;向学生传授一些社会交往的礼仪知识。(2)学生课外阅读摘录有关明礼的名人名言、礼仪知识,按照自己的喜好制作成富有个性的书签。(3)展示书签,并讲解书签内容。(4)最后互赠书签,互相激励。
家校互动:帮助孩子搜集制作,和孩子一起阅读,引导孩子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时间一周)。
4、微笑的花儿最美
活动目的:使学生懂得微笑的花儿最美,有礼貌的孩子最受欢迎;增强礼貌待人的道德感情。
过程与方法:(1)要求学生每天微笑着与人交流,并坚持使用礼貌用语。(2)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自己的感受和对方的反应,事后记录体验日记。(3)一周后,举行班会交流体会,鼓励学生继续保持。
家校互动:为孩子准备好日记本,每天分享孩子的记录。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中年级。
5、我做社区管理员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基本公德意识;体验管理人员的辛苦,增强做文明居民的自觉性。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小区内担当半天的管理员,协助管理人员完成一天的工作。主要记录自己小区内人们的行为、语言,分析哪些是礼貌的,遵守公德的,哪些不是。作为小区管理员看到这些行为听到这些语言心情如何,怎样想,记录体验日记,班内交流。利用节假日完成体验,班会交流。
家校互动:事前与小区物业管理人员联系,说明体验目的,征得管理人员的支持;多给孩子指导,帮助孩子完成有难度的任务。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农村小学根据具体情况,开展类似活动)。
6、争做文明小公民——社会公德知识义务宣传周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提高学生遵守公德的认知水平,增强公民遵守公德规范的义务感。
过程与方法:(1)班级组织,全员参与担当“社会公德知识义务宣传员”,动手编印公德知识小报、公德知识宣传单、公德知识宣传卡片等。(2)在校园里宣传讲解小学生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3)事后请接受宣传的同学们填宣传反馈单。
家校互动:在编印公德知识小报、公德知识宣传单、公德知识宣传卡片等方面给孩子支持帮助。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高年级。
目标五:勤
1、我做爸妈小帮手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孩子明白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家务劳动,人人有份。培养关心父母、热爱劳动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过程与方法:(1)家长示范具体完成一项家务劳动的做法。(2)允许选择,可以采取召开家庭会议的方法分配家务劳动任务,帮助孩子选择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合理安排时间。(3)张贴家务活的分工名单;别做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4)表扬孩子作出的努力,并督促坚持下去(可根据孩子的学习任务情况适当增减家务劳动),养成习惯。
家校互动:本项活动主要在家庭中进行,因而要求家长对孩子承担的家务充分信任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但不包办代替,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各年级。
2、迎接学习新生活
活动目的:引导一年级新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愉悦地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班级与新同学,对新的学校和班级产生一定的归属感,满怀信心地迎接小学生活。
过程与方法:(1)教师了解学生对新学校、新生活的感觉,以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学生发现新生活中的乐趣。(2)认识新同学,珍惜新友谊。开展让学生尽快熟悉彼此的活动,消除新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孤单感,提高学生之间关系的融洽度。(3)小学生活新体验。通过自我介绍、才艺展示激发他们对新的学校生活的热爱。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一年级。
3、培养学习好习惯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指导学生从预习、听讲、完成书面作业、开展课外阅读等方面全面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进一步要求孩子主动、按时填写学习自评表,促使孩子说到做到,从小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家校互动:请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对孩子取得的进步及时鼓励,不足之处引导其及时改正。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4、主题班会:我能行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自强自立的道德情感,相信在学习生活各方面自己能行!
过程与方法:(1)教师预先准备一个后进学生变先进的事例。导入主题:每个学期我们都要面对大大小小的考试,有人得第一,也会有人得最后一名,名次总是在不断变化,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一个同学由班上的最后几名变为第一名的真实故事呢,你想不想知道他成功的秘密?(2)讲解该学生的故事。(3)学生讨论该生成功秘密;教师引导得出结论:自立自强,坚韧不拔,勤奋努力,注意方法。(4)学生交流体会:说一说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我能行”。(5)要求学生写出、说出自己准备如何做到“我能行”,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高年级。
5、体验活动:今天我当家
活动目的:通过替代父母管家、做家务,学习合理用钱,体会父母的辛苦;培养勤劳观念。
过程与方法:(1)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转换角色,当一天家长,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如买菜、洗衣、购买生活必须品、交相关费用等。(2)召开班会,交流当家的体会。如谈谈如何合理用钱,体会父母的辛苦等。(3)此活动每学期开展不低于3次。
家校互动:请家长支持这项活动,平时通过适当让孩子做家务等方法巩固体验成果。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高年级。
6、故事会:名人自立自强的故事
活动目的:以名人的故事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立自强,积极进取。
过程与方法:(1)动员每个学生去收集伟人、名人自立自强的奋斗故事。(2)将收集到的故事先在小组里讲述,然后推选代表在全班讲述。(3)发动学生讨论,总结名人成功的经验。(4)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坚强意志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勤奋刻苦、孜孜追求则是成功的重要途径。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中年级。
目标六:俭
1、“粒粒皆辛苦”
活动目的:在活动中让学生从小懂得珍惜粮食,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从而养成节俭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1)(提前布置学生会背古诗《锄禾》)导入:同学们,你们会背《锄禾》吗?你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2)找学生背诵《锄禾》,齐背。(3)教师讲述锄禾的意思,使学生懂得粮食来之不易。(4)小组讨论你在家是怎样做的,有没有做到“小饭碗,吃干净”?你们平时浪费过粮食吗?(5)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家校互动:由于小学生基本在家用餐,请家长配合指导孩子帮助他们养成勤劳自强的道德行为习惯。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2、我把废物变成宝
活动目的: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废品,寻找它们的价值,制造出手工制品,树立俭朴意识,培养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1)教师拿出事先做好的手工制品(比如用饮料瓶做的花瓶、笔筒等),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两件东西吗?知道是什么做的吗?想学吗?(2)让学生拿出预先布置他们搜集到的废品,动手制作(可以学老师的,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教师巡视指导)。(3)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感受。
家校互动:家长配合学校,指导孩子废物利用,动手制作;帮助他们培养生活节俭的道德行为习惯。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中年级。
3、评比活动:勤俭之星
活动目的:通过一系列评选活动,宣传班级中在勤劳节俭方面做得好的学生,用黑板报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
过程与方法:(1)根据每项活动的具体要求,评选出在各个单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同学。如勤快能手、打扫卫生标兵、勤俭妙招之星、节俭之星、最善理财之星、最珍惜粮食的人等等称号。(2)每学期评选若干次“勤俭之星”。(3)把这些同学的照片贴在班级“勤俭之星”的宣传栏中进行宣传,让勤俭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英雄,使勤俭光荣、浪费可耻深入学生心中。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各年级。
4、合理使用压岁钱
活动目的:引导孩子学会合理使用压岁钱,让压岁钱花的更有意义。
过程与方法:(1)抓住春节这一教育契机,通过发倡议、开设理财课等途径和方法,教育引导学生有节有度地合理消费,养成正当、合理、有品位的消费观。(2)要求每个同学建立账本,将收到的压岁钱的收支情况详细列出。(3)开学后交流。
家校互动:家长指导学生建立收支账目,合理消费,帮助孩子理财。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各年级。
5、我和零食说“再见”
活动目的:在活动中让孩子懂得有些零食不仅不利健康,反而有害;使学生生活中尽量克制自己,努力做到和零食说“再见”;培养孩子的爱心。
过程与方法:(1)活动准备: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有些零食对身体健康不利;提前请家长帮忙计算出自己孩子每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钱数。(2)说一说平时自己最喜欢吃哪些零食;交流查到的有些不利健康的零食。(3)算账:每个人一月、一年吃零食的费用;如果把零食的钱节省下来能干哪些事情;(4)讨论:如何对待零食?(5)每人捐出一周的零食钱帮助困难同学或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6)比比看:看谁做到了和零食说“再见”。
家校互动:家长配合,帮助孩子查找有些零食有害健康的资料;支持孩子奉献爱心。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各年级。
目标七:信
1、诚信树下诚信人
活动目标:通过种树、护树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过程与方法:(1)以植树节为契机,组织学生在校园内植树。(2)成立护树小队,为小树起名“诚信树”并在树下宣誓。(3)撰写护树倡议书,制作警示牌,制订护树值班表。(4)对本次活动进行网上诚信评估,要求学生始终兑现宣誓诺言,坚持为小树浇水、施肥,做到言行一致。
家校互动:支持孩子坚持下去,在活动中逐步巩固诚信行为习惯。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二——六年级。
2、诚信格言记心中
活动目的:通过搜集、创作诚信格言,加深对诚信内涵的理解,懂得诚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美德,树立诚实守信的信念。
过程与方法:(1)各年级各班学生广泛搜集关于诚信的名言,并利用班队会时间进行交流,帮助学生理解诚信的深刻含义。(2)四到六年级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创造诚信格言,并让诚信成为学生的内心信念。(3)开展“诚信格言评比活动”,一至三年级各班每班从学生搜集的格言中推出一条班级诚信格言;四至六年级各班从学生创作的格言中推出一条班级诚信格言,利用学校集体晨会时间进行全校交流。
家校互动:请家长协助学生搜集和创作诚信格言。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各年级。
3、诚信故事比赛
活动目的:通过诚信故事比赛活动,感知诚信;学习诚实做人、诚信做事。
过程与方法:(1)各年级各班学生广泛阅读关于诚信的故事,要求每个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诚信故事。(2)各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讲诚信故事。(3)讨论: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4)在各班级讲故事比赛后,各选出一名代表参加全校故事比赛,最终在各年级选出若干讲诚信故事的能手。
家校互动:请家长协助学生选择诚信故事并督促学生练习讲故事,引导孩子按故事中的人物去做人做事。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各年级。
4、评比“诚信小标兵”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互帮互助,逐步养成诚信品格。
过程与方法:
(1)明确诚信小标兵评比活动要求。
(2)下发“诚信小标兵评比活动要求”倡议书和活动通知,符合以下要求的学生可以参加诚信小标兵评比:
一——三年级:诚实、不说谎话;不拿别人的东西,拾到东西要交公;按时到校,有病有事请假,按时参加晨读、扫除活动;知错就改,借东西及时归还;按时完成作业。
四——六年级:考试不作弊;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用自身言行引导他人做到诚信。能主动参加校内外有益的公德宣传活动,遵守诺言、说到做到,遵守交通法规,真诚待人接物,在讲诚信的过程中做受人欢迎和尊重的人。
(3)各班在一个月的检查评比之后,推选出三至五名诚信小标兵,并在全校公布,号召同学向他们学习。
家校互动:请家长帮助学生从小事做起,做到诚实守信。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各年级。
5、“文明与诚信”社会调查活动
活动目的:让学生走向社会,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人在讲文明讲诚信方面的具体表现,鼓励学生弃恶扬善,择善而从,讲文明,讲诚信。
过程与方法:(1)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社会调查的基本知识;然后将学生分为3至5人一组,利用节假日对社会上某些行业的文明与诚信现状进行调查(观察、访谈、问卷等形式均可)。(2)把调查中的数据和图片资料记录下来,完成小调查报告。(3)利用班会展示调查成果,展开讨论,谈感受及自己如何在学习生活中讲文明、讲诚信的打算。(4)把自己的调查和想法、建议介绍给亲友。
家校互动: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文明与诚信”社会调查活动。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五、六年级。
6、“做诚信人”情景剧比赛
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编演“做诚信人”情景剧,激发讲诚信为荣的道德情感,使学生成为诚信教育的主体。
过程与方法:(1)各班学生结合对社会上诚信与失信现象的观察调查,在班主任指导下编演以诚信为主题的情景剧。(2)按年级开展“做诚信人”情景剧比赛,各年级选出最佳情景剧并向全校汇报演出。(3)在全校开展“做诚信人”情景剧展示活动,以此扩大教育面,培养学生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
家校互动:要求家长在学生编演情景剧方面给予配合指导。
建议实施年级:三、四、五年级。
目标八:和
1、综合活动:“和”风“睦”雨伴我行
活动目的: 通过班会让学生对“和睦相处”的内涵加深理解。
过程与方法:
(1)搜集关于人际和睦、睦邻友善的名言、警句、格言和谚语,整理、搜集历史名人和睦相处的故事,深化自己对“和”这一道德规范的理解。
(2)将搜集到的资料,在班内交流,并结合自己实际,谈谈体会。
(3)利用班会展开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到与他人和睦相处?对照自己的行为,提出努力的方向。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和睦相处的理解,可以把有关的名言、格言和谚语制作成书签或卡片,送给朋友或自己,也可以把有关的故事讲给父母听,共同感悟和睦相处的魅力。
家校互动:家长根据孩子与他人和睦相处的真实情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习惯。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2、主题班会:宽容谦让是做人的美德
活动目的: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宽以待人,学会谦让;营造良好的人际和谐关系。
过程与方法:(1)教师介绍此次活动的目标和意义。(2)听故事:《将相和》、《牛皋和岳飞问路》。(3)交流、谈体会,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在生活中,你还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吗?你是如何处理的?还有哪些难题你觉得不好处理?我们一起来出出主意。(4)教师引导学生懂得: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需要宽容,能和谐地与周围人沟通是一种品德要求,也是一种生活的本领。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高年级。
3、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目的:体会与同伴互相配合的乐趣,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关心别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品德。
过程与方法:(1)同学们扮演成小动物,举办“寻找好朋友”音乐会。(2)学唱小动物的歌声,比一比谁的歌声最美妙!(3)小动物们一起高兴地舞蹈。(4)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我们都是好朋友。(5)交流总结:好朋友应该怎样做?写出自己的感受。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4、小品表演:真正的友谊是什么
活动目的:在表演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友情,珍惜友情。
过程与方法:(1)小品表演:表演预先排练的小品:《考试》、《够哥们》、《我的好朋友在哪里》。(2)评论各个小品中出现的现象,想一想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处理的?(3)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教师总结。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5、主题班会:做个快乐的孩子
活动目的:使学生懂得与人关系融洽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条件,保持快乐心境才能更乐于尝试新事物、应对新挑战,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健康的身心、获得事业成功。
过程与方法:(1)内容要点:与人关系融洽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条件;快乐的人与其他人一样也有情绪低落时,但他们能很快恢复;任何困难的情况都有一线转机,别灰心丧气。(2)方法:学习掌握使自己变得快乐的本领。如当改变态度无济于事时,努力找到自我调节、自我安慰的办法,如听音乐、看书、骑车、与朋友交谈等。改善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家校互动:家长在孩子与同学、伙伴出现矛盾时,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指导;创造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影响孩子。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年级。
6、我为创建和谐校园尽力量
活动目的: 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义务感,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创建和谐校园的热情。
活动过程:
(1)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用自己的心思改变教室,美化校园。在老师的帮助下组织“我是教室美容师”的活动,自己动手设计、装扮教室、美化校园。
(2)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师生创造的人文环境。利用校园橱窗展示同学们在校园愉快的学习生活场景:一帧帧醒目的优秀学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选的佳作都可以融入校园环境的建设。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个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个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3)在同学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校园。开展“小手拉小手,你我同步走”的活动,培养同学们乐意与他人相处、会与他人相处的好习惯。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各年级(要求按年级不同而变化)。
第三篇:2-3未成年人待人接物总结
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
活动总结
根据学校 “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实践活动总体方案,我校扎实推进了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之行为举止教育实践活动。在过程上,我校以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落脚点;在内容上,以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为侧重点。同时,积极扩展活动渠道,强化活动评价。在老师们的一致努力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我校举止行为教育活动取得非常不错的成效。
一、计划安排细致周密
一是组织得力。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按照市文明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要求,经过缜密思考,拟定了学校“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在全体教师会上就此项活动做了重要部署。结合班级学生年龄特点,认真制定了“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家庭反馈表,方法措施贴近学生实际情况、操作性强。二是家校联育。和家长积极沟通,紧密配合,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跟踪学生的成长足迹,及时更新教育方法。每一份计划都是经过老师们的深思熟虑的。更新、更实、更高层次的计划,指引着我们的活动向更新、更实、更高层次迈进。
二、活动过程扎实有效
根据学校实际,我们制定了“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实践活动方案,开展了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使未成年人学会待人接物的正确方法并促进基本生活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影响逐步扩大
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将“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训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扩展到了更广阔的领域。在这两次的活动中,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充分展示了“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产生的良好效应。
四、活动效果显著
一是同学们的文明礼貌习惯有明显好转;二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进步成长,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学校活动充满感激;总之,我校“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成效是显著的,在以后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要一如既往的认真努力!
盐湖区陶村中心校张良小学
第四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待人接物活动总结
红庙中心学校2012——2013学
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活动总结根据学校 “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实践活动总体方案,我校扎实推进了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之行为举止教育实践活动。在过程上,我校以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落脚点;在内容上,以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为侧重点。同时,积极扩展活动渠道,强化活动评价。在老师们的一致努力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我校举止行为教育活动取得非常不错的成效。
一、计划安排细致周密
一是组织得力。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按照市文明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要求,经过缜密思考,拟定了学校“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在全体教师会上就此项活动做了重要部署。结合班级学生年龄特点,认真制定了“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家庭反馈表,方法措施贴近学生实际情况、操作性强。
二是家校联育。和家长积极沟通,紧密配合,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跟踪学生的成长足迹,及时更新教育方法。每一份计划都是经过老师们的深思熟虑的。更新、更实、更高层次的计划,指引着我们的活动向更新、更实、更高层次迈进。
二、活动过程扎实有效
根据学校实际,我们制定了“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
培养”实践活动方案,开展了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使未成年人学会待人接物的正确方法并促进基本生活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影响逐步扩大
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将“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训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扩展到了更广阔的领域。在这两次的活动中,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充分展示了“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产生的良好效应。
四、活动效果显著
一是同学们的文明礼貌习惯有明显好转;
二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进步成长,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学校活动充满感激;
总之,我校“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成效是显著的,在以后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要一如既往的认真努力!
第五篇:合唱基本训练的总结
合唱基本训练校本课程的总结
摘要: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主要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良好的合唱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个正确的歌唱方法,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团结,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通过对声音的统一性、歌唱状态、站立姿势、气息的运用、咬字吐字等训练,从而达到合唱的统一性。
关键词:合唱;训练;统一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主要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合唱的“合”字,带有拼、凑、结合的意思,因此合唱具有不同声部的不同特点的组合和结合方面的创造含义。
合唱艺术一直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到处可见它留下的印迹。据传古希腊荷马的诗篇伊里亚特中就描绘过许多种集体演唱和舞蹈的形式。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史中,合唱这种表演形式,无论是在教堂里作为宗教的工具,还是在宫廷里作为贵族音乐的形式,以及后来在歌剧、交响乐中作为表情、表意的重要手段,都放射出他独有的奇光异彩!古人讲“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由此可见,人的声音所表达的感染力是如此的强烈和丰富。
良好的合唱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个正确的歌唱方法,通过有情感地歌唱,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从而喜欢音乐,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正确的音准与节奏感,同时激发振奋他们的乐观精神,丰富其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合作精神。陶冶情操增进团结,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有了一些见解。
一、合唱的统一性
合唱是一种集体声乐艺术,是用个别成员声音的组合及集体的音响声音发出的总和来表达艺术的形象塑造。合唱演唱者要想完美地通过声音来提示作品的内容和含义,传达给听众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就必须熟悉、了解和掌握产生美好的声音及音响的规律和要求,从而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发挥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在音量、音色、音准上能把握自如,将声音的美在瞬间传达给听众。这需要多方位的音乐综合训练过程。
合唱训练包括了和声、音色、音量、音准、气吸、吐字、声音共鸣、强弱的控制、动与静、纵与横、连与跳、松与紧、刚与柔、快与慢、起与收的统一训练。它是一种高度的艺术创造和综合艺术修养培训。
在训练演唱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中,我们不但能了解和掌握音乐创作的风格,也能从中了解到音乐的文化特点、风土人情及音乐创作的艺术手段。作品所表达的丰富的潜在艺术造型,往往会给人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和潜移默化对音乐修养的提高。例如合唱《东西南北茉莉花》它是由河北茉莉花和江苏茉莉花以及东北茉莉花揉在了一起,包含了三个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特点。
二、歌唱的状态
歌唱的状态是打开声音通道的第一步。在生活中我们的面部表情和面部肌肉往往处于一种自然状态,而在歌唱中,我们要求是有准备的、积极的、内紧外松的歌唱状态。头腔、胸腔、口腔、鼻腔都呈一种向外膨胀的兴奋和积极的状态。我们把它比作是哭泣的微笑或者是微笑的哭泣。声音仿佛是从眼睛里流淌出来上唇和脸颊的笑肌都要积极地向上提起,把打哈欠的瞬间状态
保持下来。让你的脸与骨骼之间充满“空间”,这就是美声唱法所讲的“面罩”。另外歌唱的兴奋状态直接影响着声音共鸣的位置、音色的明暗与质量。所以在排练过程中每个合唱队员如果都能做到自身腔体的积极与兴奋歌唱状态,也直接影响着合唱队声音的整体发挥和演唱的质量。
三、歌唱时的站立姿势
歌唱时正确的站立姿势说起来很简单,然而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站立,而是在歌唱站立时,它必须要作到一种“对抗”,包括身体上下、前后、左右的对抗,即胸与背的对抗,臂部与小腹的对抗,脊椎的直立,腰胸的直立,声音与气吸的对抗等。这些都是要在一种积极兴奋、内紧外松的自然状态下去完成的。脚要抓着“地”,头要顶着“天”,而内部肌肉的对抗,外表则是给人一种自然的放松。美好的声音和较好的呼吸都来自于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和正确的站立姿势,因为有了对抗才能找到支点和重心。
四、气吸的掌握与运用
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命脉,呼吸与起音、触音、音量、音色、音质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每个人的生理器官部位有大小不同的差异,但正确的歌唱方法是能解决共同存在的弊病和调整声音的不统一。离开了呼吸就无从发声,无正确的发声就不会有正确的声音高位置共鸣。
生活中我们的呼吸是一种自然的,无需做任何准备工作的。由于歌唱有了乐句的长短,所以需要的气量相对就要更充足更深,需要一种胸腔肋骨的扩张,后背的腰腹的扩张。歌唱时多用急吸缓呼,我们要想刹那间把气量吸深吸足,一定要学会用状态吸气,不要张嘴大口吸气,吐净前一句,刹那吸进下口气,排气与呼吸是在同一时间里,用歌唱的状态去呼吸,少用嘴多用鼻子,呼吸时鼻梁仿佛长在鼻子外面,所有的发声起音是在状态里同时前后完成。
五、合唱中的吐字与咬字
完美的合唱总是以清晰、动人的音乐语言作为重要标志来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合唱队每个队员的吐字与咬字标准是以共性为基础的,集体的和声音响是所有个别成员声音的总和。而这个共性的基础是以把握吐字和咬字的统一和语音的音素来决定的。歌唱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是语言的美化与夸张。中国字的汉语发音单位是:音节、音素——声母与五音——介母、韵母与四呼——归韵、混合韵母与收声。我们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语言发音的规律和特征,才能更准确、更有质量地把握和发挥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感染力。
我们通常把汉字的发音在歌唱中分为三个阶段即:起声、保持、收声。字头是声母为起声,字腹为韵母保持,字尾为收声。声母又分为喉、舌、齿、牙、唇五个部位,这五个部位叫做“五音”,我们要通过“五音”将单字的声母咬成不同的形态,通过“开、齐、撮、合”“四呼”着力,将单字的韵母吐出来,所以,咬字指声母,而吐字指韵母。在歌唱时我们要做到“说声母,唱韵母”,虽然声母不能发出乐音,但在开口发声时我们必须要做到用韵母的发声形态和口腔状态瞬间送出声母来,声母的发音状态保持在韵母中。声母就像一把钳子,韵母就好比一个被钳子夹住的葡萄,既不能把葡萄咬破,又不能让它掉下,所以,我们唱声母要做到准而紧,韵母做到长而润,收声做到齐而清。而归韵时口腔的韵母状态不能关闭。做到瞬间字头,保持字腹,短收字尾。
六、合唱发声的触音
触音即起音,就好比弹钢琴的触键,它关系到在瞬间发出声音的深浅、力度、音色和声音的位置。歌唱开口一定是要吸气的,而气息的深浅适度是靠你的意会来控制,我们把这一瞬间比作“穿针引线”,字先想到位,声音才能唱到位,否则就是“穿大麻绳”,声音就会粗制滥造。所以深呼吸和扩张是要有度 的,否则会导致声音的僵化。歌唱者在进气的刹那首先是应该把体内的气吸排掉,只有吐干净才能吸深,在呼吸正常有控制的循环下,起音才能在正确的位置。在我们触音的一瞬间,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歌唱的状态,好的吐字咬字和高位置的共鸣都是在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和内紧外松良性的呼吸循环下而产生的。我们可做哼鸣的练习。哼鸣产生于面罩的高位置,我们不妨把所有的字头都要放在哼鸣的位置上去触音,这样可以让你放松喉头。
以上是我对合唱声音训练的一些体会和归纳总结。我个人认为,一切良好的素质都起源于基础的训练和提高,好的合唱艺术在于你对音乐作品的控制和把握,更重要的还有每个队员的听觉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提高,好的听觉能判断声音的正确与否。所以,合唱队员自身的音乐修养提高尤为重要。声音是基础,但绝不是全部,在声音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在其他方面的逐步提高,才能使合唱艺术达到更完美。
南流小学校本课程《童声合唱》总结
姓名:张丽娟
单位:郑州高新区南流小学 时间: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