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水务农机局2010年年终工作总结
2010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一基五化”和区委“三区一中心”建设要求,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发扬大禹治水精神,切实抓好水务农机灾后重建工作,大力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村人饮“民生工程”,努力推进新农村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1.2014亿元,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加强机关建设,重塑水务农机新形象
2010年,我局将“建文明机关”和“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着力规范制度、完善机制,转变干部职工的学风、作风,全力投入水利农机灾后重建,提高为农服务质量和水平,展现水务农机干部队伍新形象。
一是强化学习教育,抓好队伍建设。深化“建文明机关”活动,巩固活动成果。新一届党组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主动作为,带头学习、座谈交心,理清了水利发展思路,使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得到了高度统一,被区委确定为区级部门“文明机关”建设示范单位。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以“推动科学重建,服务农村农业,加强队伍建设”为主题,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干部的带头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了示范单位,引导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灾后重建、防汛抢险、文明创建及城乡水环境整治工作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是高效廉洁行政,落实规范管理。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在首位,层层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实行“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以规范机关管理为重点,着力推进水利农机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和教育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党组会议议事制度》、《局务会议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机关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职工考勤制度》等多项制度;组织召开了廉政专题讲座,开展了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深化体制改革,完成参公管理人员登记审核上报工作,完成10个基层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资料填报、审核和上报工作等工作;规范行政服务中心水务农机窗口办理程序;改革职工住宅区机关代管模式,实行了“业主自治”管理。
三是加大帮扶力度,深化包村工作。在部门联系包村工作中,局党组班子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春节期间深入联系村和社区,慰问结对帮扶户的贫困群众和党员,送去慰问金3500元。在农作时节,为金峰镇花池村联系户送去价值2800余元化肥等物资,并利用部门职能优势为该村55户购置新型农机具的农户补贴专项资金12.19万元,新建集中供水站1处,投资110万元,解决了该村0.17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在该村大力推广健康生态水产养殖,精修高产鱼池、整治排洪沟、新建提灌站等设施。
二、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通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采取有力措施,克服重重困难,全力推进水利农机灾后重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农机安全管理等工作,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水利农机灾后重建有序推进。按照“三年重建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目标要求,从年初开始,我局就强力推进水利农机灾后重建工作,截止目前,共计56个水利农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含高新区、经开区),完成和基本完成项目50个,完成投资14851.38万元,占计划投资16542.94万元的90%。其中,震损水库工程项目34个已基本完成,完成投资6499.4万元,占计划6500.4万元的99%;堤防工程项目3个,已完成1个(草溪河新皂段1.57公里),完成投资2032万元,占计划2547万元的80%;中、小型灌区工程项目11个,已基本完成9个,完成投资3120万元,占计划3141.85万元的99%;农村人饮工程(打捆)项目1个,完成投资1910万元,占计划2331万元的82%,解决农村6.96万人饮水困难;涪城区农村集中供水站灾后重建项目1个,完成投资170万元,占计划200万元的85%;渔业池塘工程项目1个,已基本完成,完成投资85万元,占计划100万元的85%,整治修复鱼池26亩;农机库棚项目1 个,已经完成,完成投资35万元,占计划投资35万元的100%,新建260平方米库房;机电提灌站灾后重建(高新区)项目1个,已经完成,完成投资900万元,占计划投资900万元的100%;山洪预警、微型水利和水利系统3个灾后重建,由于属新调整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预计年底前开工建设。水利灾后重建项目的设建,显著提高了我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了灌区粮食生产安全,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2010年,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有力、有效服务于涪城新农村建设。
1.实施新农村配套水利工程建设。按照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要求,我局在充分征求乡镇和农业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涪城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水利、水产专项规划》。利用3年(2010—2012年)时间,在金峰、玉皇、关帝、石洞、杨家5个乡镇,规划投资约2.3亿元。今年以杨家镇团阳寺村、金峰镇莲花池村、关帝镇字库村等村为重点,利用灾后重建、以工代赈、扶贫新村、集雨节灌等项目,整治排洪沟10685米,安装U型槽43364米,新建蓄水池85口、蓄粪池20口,建中心村供水设施2处,改建小(二)型水库11座,新、改建提灌站15处,整治塘堰12口,整治淘淤石河堰3口,完成投资3170万元。2.完成蓄水保栽及水费征收任务。今年,全区累计受旱面积0.935万亩,针对初春旱情,我局编制了供用水方案,加大调水配水力度,加强节约用水宣传,实施了渠道岁修工程,发动群众全面开展抗旱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84万元(上级财政资金14万元),投入抗旱用电48万度,抗旱用油36吨,补水灌溉面积4.2万亩,成灾面积不足10%;全区计划栽插水稻面积10万亩,实际完成10.4万亩,实现了水稻的满栽满插;年末总量蓄水达3713万立方米。
在农业水费征收工作中,继续推行预收制度。全区应收农业水费341万元,在5月20日前,预收水费273万元;8月底,征收农业水费336.65万元,占任务的98.5%。
3.完成水利系统灭螺任务。春秋两季共查螺面积62.5万平方米,硬化疫区输水渠道52.29公里,有效消除钉螺滋生环境,确保了灌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4.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经过对移民人数新增、减少(死亡、失踪等)、更名的层层核实、报批,目前在册领取补助资金的农业人口为841人,每月发放补助资金42050元,非农业人口446人,每月发放补助资金22300元。
5.制定水利中长期发展规划。按照省水利厅要求,我局编制了《涪城区重点水源近期规划》和《涪城区城镇供水水源规划》。同时,结合涪城水利现状,先后编制了《涪城水利十二.五发展规划》、《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实施规划(2009-2016年)》、《涪城区农田水利综合规划(2010-2020)》、《涪城区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计划通过建设一批重点水源和骨干工程,完善全区水利基础设施,改善全区农业生产用水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我区构建现代农业打下坚实基础。
6.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通过实施项目建设,全区新增和恢复蓄水能力1700万立方米,占目标任务的123%;新增灌面0.5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11%;新增节水灌面0.7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17%;整治震损水库34座,占目标任务的100%;硬化渠道70公里,占目标任务的140%;修建防洪堤3.2公里,占目标任务的160%;解决农村6.96万人的饮水安全,占目标任务的100%(根据资金落实情况,上级任务相应调减);水产品总产量达0.9万吨,占目标任务的102%,实现总产值3.3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02%。经统计,2010年全区农田水利建设累计投入12000余万元,动用土石方950万立方米,出动机械台班17万个,投工197万个。
(三)有序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实施饮水“民生工程”,解决农村2万人的饮水安全(含高新区0.3万人,区内城郊乡、龙门镇、杨家镇、玉皇镇、金峰镇5个乡镇共10个村1.7万人)。实施“2009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20万元,地方配套30万元),解决青义镇、丰谷镇3000人饮水安全。实施“吴家镇孔雀村供水站项目”,总投资6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40万元),解决孔雀村1700人的饮水安全。
(四)高度重视防汛抢险及河道管理工作。汛前,召开了全区防汛工作会议,对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汛前准备进行了大检查,落实了隐患整改责任;配合区纪委分两次对全区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防汛值班及领导带班情况进行抽查;与各乡镇层层签订了《2010年防汛安全责任书》,建立了区机动防汛抢险队;编制了全区47座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以及中型水库汛期调度运行计划,落实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库安全责任制;清理辖区河道3处,清障10万余立方米;开展河道采砂联合执法检查活动,取缔非法采砂场1处,清退采砂许可到期的采砂场3处,全年办理洗砂场采砂许可2处,征收砂石资源费1.5万元。在7.23强降雨过程中,及时启动III级应急响应预案,组织120余名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深入到村社、社区指导防汛抢险工作,转移安置群众711人。
(五)积极开展节水与水土保持工作。多种形式宣传《水法》,发放5000册宣传资料;开展系统执法培训,加强了取水许可管理;整改了关帝镇七一水库、杨家镇杨柳水库、新建水库、民主水库承包人擅自在水库大坝上违规建房的行为;整改了杨家镇万和页岩砖厂擅自改变该村境内团结斗渠渠道走向的违规行为;抓好了“成绵乐客运高速专线”涉及涪城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作;配合市水政监察支队扣押丰谷“和谐砂场”违规采砂车辆两台;配合市公安局、水务局、河道管理局、城管办等部门,清理了城区违法占用河滩地种菜现象;配合市水务局、公安局、绵阳国投、电业局等部门,对丰谷河段6家无证违规采砂场采取了强制断电,确保丰谷河道安全。
(六)认真落实农机购机补贴“民生工程”。为提高基层农机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农机普及率,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今年在农作季节分别召开了“绵阳市油菜免耕直播机收现场会”、“机械化插秧示范现场会”,计划落实中央购置补贴资金1000万元,实际落实补助资金1200万元,受益农户达4353户,推广拖拉机97台,联合收割机39台,种植施肥机械2台,耕整机1838台,其它机具3878余台(套)。目前,全区农机化发展态势良好,拥有农机具总量达38854台(套),总动力达19.4万千瓦。2010年,全区完成小麦、水稻机收11.21万亩,机耕面积 27.5万作业亩,机播1万亩,机电提水1920万方,机灌14.1万亩。
(七)扎实抓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随着我区新机具快速增加,农机安全隐患也明显增多。区农机监理站在新的安全生产形势下,转变思路、创新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农机安全管理。一是抓好农机年检及源头管理,共计出动检查83次,检查农业机械367台次,检验合格拖拉机630余台,查出不合格机车126台,擅自改型3台,冒用牌证1台,有效降低了农机事故的发生几率。二是开展农机执法检查活动,依法处理违章搭人22台次41人次。三是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发放《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耕整机使用、维护与安全注意事项》等资料5.3万余份,从而有效巩固了农机安全成果,全年无一例农机事故发生。
(八)大力发展全区水产养殖产业。坚持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指导,在金峰镇、关帝镇、杨家镇等乡镇实施了以休闲渔业打造等为主要内容的“新渔村”项目建设,总投资1300余万元,改造渔池进排水系15公里,新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400亩,鱼苗繁殖基地30亩;全年共发放加州鲈、斑点叉尾鮰等名特优新品种320万尾,发展特种水产养殖3500亩,扶持渔业科技示范户1354户;开展春季禁渔及非法捕捞工作,没收违法渔获物20公斤,行政处罚1人次;全年共处理水质污染、渔事纠纷等案件10起,落实了渔船安全管理责任;组织渔业技术培训25次,培训1万余人次,开展广播技术讲座25次,印发技术资料2.2万余份。年末,全区水产品总量达到9000吨,比去年递增3.6%,实现渔业总产值3.3亿元,渔业为农民人均增收120元。
(九)有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及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今年,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将文明城市创建和城乡水环境治理有机结合,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层层落实了责任,全员参与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局领导带队联系会仙路社区,圆满迎接中央文明委入户调查,局系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在基层站所重点开展了国管主渠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清除渠道管护范围内的垃圾、弃土、杂草,并协调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奶牛养殖户、养猪场、养鸡场等向渠道倾倒牲畜粪便的行为进行了制止。特别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涪翁堰、普明堰、龙西堰三个管理所,全力投入、很抓落实,清理打捞水面漂浮物和清运生活垃圾10余吨,整治入河排污口4处,悬挂宣传标语10幅,清除门面小广告680余处,多次迎接了市、区相关部门组织的专项检查。
(十)提前完成29基地拆迁工作任务。在29基地拆迁工作中,我局承担了石塘镇古井村三社共110户的拆迁任务。由局两名领导带领13位同志,组成4个拆迁组驻扎现场。通过拆迁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春节前就提前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分配的拆迁任务,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2011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三区一中心”和“三圈推进”战略部署,依托水利“十二.五”发展规划,包装亮点水利项目,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发展民生水利事业,保障农业用水、群众饮水、防洪及水生态 “四大安全”,实现水务农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涪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围绕产业发展,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按照区委一圈层园区建设、二圈层小集镇建设、三圈层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重心,一是抓好中小河流堤防建设,提高城镇土地的使用价值,为招商引资服务;二是抓好园区排洪沟渠建设,提高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为企业发展服务;三是抓好农村排灌沟渠建设,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的目的,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
2.围绕城乡统筹,抓好新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按照市委 “一基五化”建设要求,努力完善投资机制,着力从多渠道、多层面解决水利建设的投入问题,集中资金打造新农村示范片水利项目。以金峰镇的大石桥村、莲花池村,关帝镇的字库村及杨家镇万和村为重点,完善配套水利设施,力争在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中起到带头作用;以金峰镇莲花池村为基地,发展健康生态养殖,抓好优质鱼苗繁殖;以“绵阳市震华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建设具有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的养殖基地。
3.围绕民生民意,抓好为农服务工作。实施好人畜饮水民生工程项目,整合灾后重建、世行贷款等项目资金,实施农村饮水“民生工程”,重点做好第三圈层与城区供水系统和燕儿河水厂的衔接,本着“城乡统筹、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分期向杨家、玉皇、石洞、关帝、金峰场镇及农村供水,推进城乡饮用水一体化;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推广适合我区农业产生条件的新型农机具;抓好引、蓄水工作,保障农业用水;做好防汛工作,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围绕巩固提升,做好灾后重建后续工作。认真梳理全区水利农机灾后重建项目,完善扫尾配套,恢复水利工程功能,提升水利工作效益;组织自查自纠,查工程质量是否良好,查资金使用是否合规,查工程资料是否齐备,查工程效益是否发挥,然后按照灾后重建的相关要求,对症下药,查漏补缺,准备迎接灾后重建的各项检查验收。
5.围绕文明创建,加大宣传教育和整治力度。结合水务农机工作实际,将文明城市创建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继续深化建文明机关活动,提升干部职工的文明素养;大力宣传水法律法规,加大依法治水、管水力度,整治污水排放,构建可持续发展水环境。
6.围绕创先争优,推进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将党建与水务农机业务工作相结合,开展“比一比、看一看”活动,即比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比领导干部勤政廉洁的引领作用,看模范党员的示范作用,凝聚干部职工全力投入涪城“三区一中心”建设。
(三)主要措施
一是抓学习提高,转变作风重落实。完善学习机制,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转变工作作风,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上来,争做“岗位一把手”,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局纪检组抓好督促检查,坚决纠正工作不实、落实不力的现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抓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强措施。按照年度工作总体部署,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责任股室,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责任股室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措施,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三是抓制度建设,强化考核与奖惩。不断深化制度创新工作,坚持正确的干部导向,把干部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与年度考核相挂钩,建立科学的干部职工激励评价机制,对工作成效突出、爱岗敬业的同志,要大张旗鼓地表彰,树立先进典型。进一步改进部门绩效考核方式,完善奖惩细则,坚持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坚决落实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
第二篇:区农机局工作总结
区农机局2016年工作总结
及2017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全区农机化工作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两个定位”、树立“三种意识”、深化“三争双比”,切实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依法依规安全监管,进一步巩固农机化科学发展良好势头,为促进全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2016年重点工作
(一)抓补贴政策扶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加快推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调整,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农机装备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今年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第13个年头。十余年来,这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提高全区农机装备水平、促进了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机产业化发展到较高水平。今年全区分两次共争取中央补贴资金130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270万元,市资金34万元),目前正由农机、财政部门牵头,严格按照补贴政策相关规定,采取“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最新操作模式,阳光实施、透明实施。
(二)抓机艺融合联动,用现代化技术提升农业,加快推进关键环节向全程机械化转变
农机是农业科学技术的物化载体。今年以来,全区结合粮食作物生产、环保型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城市农业等方面,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推广,积极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围绕节本增产增效,推进农机深耕深松作业技术推广。深耕深松整地作业已成为当前粮食增产的农机农艺融合的重要举措。今年全区共争取深松整地项目资金160万元,实施作业补助面积4万亩,每亩作业补助40元。今年,将严格遵守“三年内同一地块不重复补助”“作业机械逐台加装信息化监测设备”等要求,高标准完成160万元的项目实施,进一步挖掘粮食增收潜力;努力打造棉花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在秦皇台乡杀虎刘村、齐家村等建设棉花生产机械化示范片,建立300亩技术推广核心试验区、5000亩技术示范区,辐射3个乡镇(街道)发展机采棉10000亩,加快探索实践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4月29日,成功举办了机采棉播种现场演示会,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9月13日,成功召开了2016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和深松整地项目精准扶贫农机作业签约实施大会。
(三)抓依法依规行政,用人性化方式管理农机,努力做到农机“平安行”,加快推进平安农机创建
农机安全生产是农机行业立足之本。1-11月份,全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整体持续保持平稳。以提高“三率”水平为重点,突出上门服务,加强农机年审年检。主动下沉到全区(含高新区、开发区)各乡镇(街道)和滨南采油厂等农机集中企业,上门开展农机安全技术检验,进一步提高农机挂牌率、持证率、年检率。目前新考核驾驶员295人,核发换发农机驾驶证473个、牌证335副,年检农机133台,农机“三率”(检验率、挂牌率、持证率)不断提高;以 “平安行•你我他”、“农机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为契机,由硬性执法向人性化亲情化服务转变,实现执法“零罚款”。大力排查农机作业安全隐患,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监管,不断深化平安农机创建。
(四)抓组合集聚发展,用产业化模式经营农机,加快推进农机产业链协同创新,助力春耕、“三夏”生产、秋收秋种
整合农机资源,壮大农机服务业。发挥农机装备、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效应”,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农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春耕生产期间,全区实现农机运输、维修、耕种收田间作业等服务总收入800余万元;落实全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发挥农机部门行业引导作用、合作社示范带头效益,精心指导农机手开展省内外跨区作业,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215个,全力拓宽农机手增收致富路;出动农机维修服务队150余次,全面做好作业机具的维修、调试工作,检修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拖拉机2000余台套,“三夏”期间,共上阵机械6000余台,小麦机收、玉米机播率均达到100%,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全天候田间地头巡视,未发生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了“三夏”安全生产。目前,我区即将进入秋收秋种时节,我局召开专题会议,严密部署,为我区秋收秋种提供高质量农机服务。
(五)抓党建工作开展有声有色
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周五学习日”时间,集中学习党章、廉政、法律、业务等方面的知识,并要求每名党员自学党章党规和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做好笔记,写出心得体会。积极做好党员党费的收缴工作;机关党委、机关支部、各企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严格落实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着力解决为民服务能力。深入开展问题查摆、承诺践诺活动,强化“三重一大”监督,构建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网,努力打造机关特色亮点,提升服务水平和社会形象。
二、2017年工作打算
2017年,全区农机化工作总体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系列决策部署和全市农机化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持续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巩固提升农机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一条主线,认真抓好“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化生产、平安农机创建、党风廉政建设”四大重点,努力做到“进一步优化装备结构布局、进一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发展社会化服务”四个进一步,坚决实现“确保资金、干部和生产安全,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目标”两个确保,以新思路、新举措赢得农机化发展新成果,推动全区农机化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主要农作物全过程、农业全领域机械化步伐。抓好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重点是提升玉米机收水平。加大农机农艺融合探索,大力推广深松、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化技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农民和农机手技术培训,推动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应用。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机具推广和技术推广,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基础。提升棉花、土豆等经济作物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力争实现机收新突破。统筹推进设施农业、水利、种植、养殖等各领域机械化,加大对全区现代农业园区的资金扶持力度。
(二)推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薄弱环节装备建设。以购机补贴政策为重要抓手,对重点机具实行优先补贴、敞开补贴,发挥其主调控作用,引导发展先进适用、生产急需的大中型、高性能农机,加快机具更新换代速度。同时,引导发展关键环节、薄弱环节机械化,努力实现大中小型机械、高中档次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具、粮食生产机械与农产品加工机械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农机装备整体效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重点围绕农机政策招商和产业招商,创新推动全区农机工业、农机流通业的发展。
(三)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机经营管理效益。加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和指导服务,争取和实施好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等社会化服务项目,着力加强合作社农机维修和场库棚、规范化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发展后劲和经营效益;积极组织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鼓励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开展农机跨区域、跨产业联合,提高土地经营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大力培育农机运输、维修、信息、田间作业、农业工程开发等农机服务新模式。加强农机化宣传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机化知名度、影响力,提高机具信息、作业市场信息等服务功能,为广大农民和农机手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四)依法管控农机各类风险、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农机依法行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强化农机和驾驶员源头管理,严把牌证登记入户关,提高“三率”水平,实现应管尽管。加强农机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和交警部门的配合联动,突出重点区域、关键机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排查事故隐患。加强农机修配市场监督管理,深化农机打假行动,维护农机修配市场秩序。加大农机系统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的风险评估、信息研判和隐患排查,推动平安农机、和谐农机建设。
(五)强化农机化科学发展能力、拒腐防变能力。努力践行“两学一做”,增强从严治党管党意识,落实“两个主体”责任,持续加强农机系统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重点加强农机购置补贴、农机牌证管理等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切实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农机干部队伍。
(六)做好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加强系统内安全生产管理,提高职工安全消防意识,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认真排查和梳理不稳定因素,对重点人物紧盯紧靠,确保不发生集体上访事件,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七)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党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意识,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经济工作和全年目标任务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一起考核。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严格落实《廉政准则》和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有关规定,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为更好地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滨城区农机局 2016年11月14日
第三篇:市级区水务农机局2009年年终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
市级区水务农机局2009年年终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一基五化”和区委“三区一中心”建设要求,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发扬大禹治水精神,切实抓好水务农机灾后重建工作,大力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村人饮“民生工程”,努力推进新农村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1.2014亿元,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加强机关建设,重塑水务农机新形象
2010年,我局将“建文明机关”和“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着力规范制度、完善机制,转变干部职工的学风、作风,全力投入水利农机灾后重建,提高为农服务质量和水平,展现水务农机干部队伍新形象。一是强化学习教育,抓好队伍建设。深化“建文明机关”活动,巩固活动成果。新一届党组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主动作为,带头学习、座谈交心,理清了水利发展思路,使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得到了高度统一,被区委确定为区级部门“文明机关”建设示范单位。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以“推动科学重建,服务农村农业,加强队伍建设”为主题,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干部的带头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了示范单位,引导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灾后重建、防汛抢险、文明创建及城乡水环境整治工作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是高效廉洁行政,落实规范管理。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切实把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在首位,层层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实行“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以规范机关管理为重点,着力推进水利农机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和教育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党组会议议事制度》、《局务会议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机关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职工考勤制度》等多项制度;组织召开了廉政专题讲座,开展了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深化体制改革,完成参公管理人员登记审核上报工作,完成10个基层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资料填报、审核和上报工作等工作;规范行政服务中心水务农机窗口办理程序;改革职工住宅区机关代管模式,实行了“业主自治”管理。
三是加大帮扶力度,深化包村工作。在部门联系包村工作中,局党组班子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春节期间深入联系村和社区,慰问结对帮扶户的贫困群众和党员,送去慰问金3500元。在农作时节,为金峰镇花池村联系户送去价值2800余元化肥等物资,并利用部门职能优势为该村55户购置新型农机具的农户补贴专项资金12.19万元,新建集中供水站1处,投资110万元,解决了该村0.17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在该村大力推广健康生态水产养殖,精修高产鱼池、整治排洪沟、新建提灌站等设施。
二、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通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采取有力措施,克服重重困难,全力推进水利农机灾后重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农机安全管理等工作,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年初下达的各项目
标任务。
(一)水利农机灾后重建有序推进。按照“三年重建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目标要求,从年初开始,我局就强力推进水利农机灾后重建工作,截止目前,共计56个水利农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含高新区、经开区),完成和基本完成项目50个,完成投资14851.38万元,占计划投资16542.94万元的90%。其中,震损水库工程项目34个已基本完成,完成投资6499.4万元,占计划6500.4万元的99%;堤防工程项目3个,已完成1个(草溪河新皂段1.57公里),完成投资2032万元,占计划2547万元的80%;中、小型灌区工程项目11个,已基本完成9个,完成投资3120万元,占计划3141.85万元的99%;农村人饮工程(打捆)项目1个,完成投资1910万元,占计划2331万元的82%,解决农村6.96万人饮水困难;涪城区农村集中供水站灾后重建项目1个,完成投资170万元,占计划200万元的85%;渔业池塘工程项目1个,已基本完成,完成投资85万元,占计划100万元的85%,整治修复鱼池26亩;农机库棚项目1 个,已经完成,完成投资35万元,占计划投资35万元的100%,新建260平方米库房;机电提灌站灾后重建(高新区)项目1个,已经完成,完成投资900万元,占计划投资900万元的100%;山洪预警、微型水利和水利系统3个灾后重建,由于属新调整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预计年底前开工建设。水利灾后重建项目的设建,显著提高了我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了灌区粮食生产安全,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2010年,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有力、有效服务于涪城新农村建设。
1.实施新农村配套水利工程建设。按照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要求,我局在充分征求乡镇和农业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涪城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水利、水产专项规划》。利用3年(2010—2012年)时间,在金峰、玉皇、关帝、石洞、杨家5个乡镇,规划投资约2.3亿元。今年以杨家镇团阳寺村、金峰镇莲花池村、关帝镇字库村等村为重点,利用灾后重建、以工代赈、扶贫新村、集雨节灌等项目,整治排洪沟10685米,安装U型槽43364米,新建蓄水池85口、蓄粪池20口,建中心村供水设施2处,改建小
(二)型水库11座,新、改建提灌站15处,整治塘堰12口,整治淘淤石河堰3口,完成投资3170万元。
2.完成蓄水保栽及水费征收任务。今年,全区累计受旱面积0.935万亩,针对初春旱情,我局编制了供用水方案,加大调水配水力度,加强节约用水宣传,实施了渠道岁修工程,发动群众全面开展抗旱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84万元(上级财政资金14万元),投入抗旱用电48万度,抗旱用油36吨,补水灌溉面积4.2万亩,成灾面积不足10%;全区计划栽插水稻面积10万亩,实际完成10.4万亩,实现了水稻的满栽满插;年末总量蓄水达3713万立方米。
在农业水费征收工作中,继续推行预收制度。全区应收农业水费341万元,在5月20日前,预收水费273万元;8月底,征收农业水费
336.65万元,占任务的98.5%。
3.完成水利系统灭螺任务。春秋两季共查螺面积62.5万平方米,硬化疫区输水渠道52.29公里,有效消除钉螺滋生环境,确保了灌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4.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经过对移民人数新增、减少(死亡、失踪等)、更名的层层核实、报批,目前在册领取补助资金的农业人口为841人,每月发放补助资金42050元,非农业人口446人,每月发放补助资金22300元。
5.制定水利中长期发展规划。按照省水利厅要求,我局编制了《涪城区重点水源近期规划》和《涪城区城镇供水水源规划》。同时,结合涪城水利现状,先后编制了《涪城水利十二.五发展规划》、《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实施规划(2009-2016年)》、《涪城区农田水利综合规划(2010-2020)》、《涪城区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计划通过建设一批重点水源和骨干工程,完善全区水利基础设施,改善全区农业生产用水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我区构建现代农业打下坚实基础。
6.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通过实施项目建设,全区新增和恢复蓄水能力1700万立方米,占目标任务的123%;新增灌面0.5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11%;新增节水灌面0.7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17%;整治震损水库34座,占目标任务的100%;硬化渠道70公里,占目标任务的140%;修建防洪堤3.2公里,占目标任务的160%;解决农村6.96万人的饮水安全,占目标任务的100%(根据资金落实情
况,上级任务相应调减);水产品总产量达0.9万吨,占目标任务的102%,实现总产值3.3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02%。经统计,2010年全区农田水利建设累计投入12000余万元,动用土石方950万立方米,出动机械台班17万个,投工197万个。
(三)有序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实施饮水“民生工程”,解决农村2万人的饮水安全(含高新区0.3万人,区内城郊乡、龙门镇、杨家镇、玉皇镇、金峰镇5个乡镇共10个村1.7万人)。实施“2009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20万元,地方配套30万元),解决青义镇、丰谷镇3000人饮水安全。实施“吴家镇孔雀村供水站项目”,总投资6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40万元),解决孔雀村1700人的饮水安全。
(四)高度重视防汛抢险及河道管理工作。汛前,召开了全区防汛工作会议,对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汛前准备进行了大检查,落实了隐患整改责任;配合区纪委分两次对全区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防汛值班及领导带班情况进行抽查;与各乡镇层层签订了《2010年防汛安全责任书》,建立了区机动防汛抢险队;编制了全区47座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以及中型水库汛期调度运行计划,落实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库安全责任制;清理辖区河道3处,清障10万余立方米;开展河道采砂联合执法检查活动,取缔非法采砂场1处,清退采砂许可到期的采砂场3处,全年办理洗砂场采砂许可2处,征收砂石资源费1.5万元。在7.23强降雨过程中,及时启动III级应急响应预案,组织120余名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深入到村社、社区指导防汛抢险工作,转移
安置群众711人。
(五)积极开展节水与水土保持工作。多种形式宣传《水法》,发放5000册宣传资料;开展系统执法培训,加强了取水许可管理;整改了关帝镇七一水库、杨家镇杨柳水库、新建水库、民主水库承包人擅自在水库大坝上违规建房的行为;整改了杨家镇万和页岩砖厂擅自改变该村境内团结斗渠渠道走向的违规行为;抓好了“成绵乐客运高速专线”涉及涪城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作;配合市水政监察支队扣押丰谷“和谐砂场”违规采砂车辆两台;配合市公安局、水务局、河道管理局、城管办等部门,清理了城区违法占用河滩地种菜现象;配合市水务局、公安局、绵阳国投、电业局等部门,对丰谷河段6家无证违规采砂场采取了强制断电,确保丰谷河道安全。
第四篇:珙县水务农机局文件
珙县水务农机局文件
珙水农„2008‟110号 签发人:杨 岗
珙县水务农机局
关于2008年民生工程工作总结
县目标办:
今年以来,珙县水务农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水务农机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致,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总体工作目标,坚持创新机制,项目促动,建管并重,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把民生工程 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首位,组织精干技术人员,精心施工,保质保量完成民生工程各项目标任务。现将我局2008年民生工程工作总结如下:
一、农村饮水安全项目
珙县2007年第一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计划任务0.8万人,工程投资分为中央投资和地方投资两个部分。该批项目上级下达项目7个,计划投资315.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13.03万元,地方配套102.57万元),用于解决我县巡场镇塘坝村、中坝村、余家村,底洞镇板栗村,仁义乡新街村,沐滩乡沐滩村,上罗镇金钟村等7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该批项目涉及5个乡镇7个村,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该批项目区的安全饮水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用水,以实践行动实行党的“三个代表”,我们在上级部门关心支持下,县委、县政府统筹安排,县级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精心筹划,项目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7处工程于2008年4月下旬全面启动,至目前7处工程己全面完成。
(一)、7处重点人饮工程概况
——巡场镇塘坝村管网延伸工程主要解决该村1500人的饮水安全,水源采用巡场镇自来水公司的商品水,该管网直接延伸原管网,安装主、支管约4500m。
——巡场镇中坝村管网延伸工程主要解决该村1500人的饮水安全,水源采用巡场镇自来水公司的商品水,该管网直接延 伸巡场镇自来水公司原管网,安装主、支管道约4000m;
——巡场镇余家村分散供水工程主要解决该村1000人的饮水安全,水源取用地下水,修建178口水井,2口水窖,安装管道约3000m;
——底洞镇板栗村管网延伸工程主要解决底洞镇板栗村700人的饮水安全,水源采用底洞镇自来水站的商品水,该管网直接延伸底洞镇自来水站原管网,安装二氧化氯发生器,安装管道约4800m;
——仁义乡新街村集中供水工程主要解决仁义乡新街村1000人的饮水安全,水源采用自流引水,新建取水口、减压池管理房,整治清水池,安装二氧化氯发生器,安装延伸主支管道约5000m;
——沐滩乡沐滩村集中供水工程主要解决沐滩乡沐滩村1300人的饮水安全,水源采用自流引水方式,新建取水口、沉沙池、管理房、清水池,安装延伸管道约7300m。
——上罗镇金钟村管网延伸工程主要解决该村1000人的饮水安全,水源采用上罗镇自来水站的商品水,该管网直接延伸原管网,安装管道约3000m。
(二)、项目实施
1、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今年建设的7处人饮工程有其不同的特点,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使用效益,县水务农机局汇同财政、项目乡镇 多次深入到项目区,实地踏勘、测量,找村社和当地群众了解情况,力求把水源找准,情况搞得更清。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于07年12月上旬完成了7处人饮工程实施方案并报县政府,于4月中旬完成了7处人饮工程的工程招投标工作。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
县委、县府领导非常重视我县饮水安全工作,及时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财政、水利、项目实施乡镇的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及各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珙县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县水务农机局和项目乡镇联合成立“珙县人饮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成了一个上下有人抓的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加强了检查指导、审核监督、预算方案、资金划拨、财务管理等方面工作。水务农机局作为项目实施业主,全面负责工程建设实施,派出9名技术人员蹲点、全面负责,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片区水务农机站、各责任人,做到了责任明确、奖惩明确。项目区乡镇作为协作单位,主要负责土地协调和水源取水协调,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与技术人员一道深入工程第一线,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由于领导高度重视、部门紧密配合,工作措施有力,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3、加强技术指导,狠抓工程质量
饮水安全工程是确保社会稳定和“治水脱贫,富民兴村”的重要工程,意义重大,因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始终 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做到建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决不允许出现“豆腐渣”工程。为了切实把好质量关,县水务农机局以“宜宾市珙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站”(简称“项目站”)为依托,派出1名副局长、11名工程技术人员(其中7名技术人员必须常驻工地)作为现场施工员,对每一处工程、每一步工序严格按质量要求,由派住现场的技术人员进行旁站监督,针对各种工程内容,制定了具体措施,并强调终身负责制,对凡是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坚决返工,使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
4、健全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
为确保上级补助资金发挥好作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指挥部建立健全了各项工程管理制度。建立了《工程财务管理制度》,工程建设资金由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和市、县级配套资金组成,共计建设资金为315.6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13.03万元,市级配套资金20.5万元,县财政配套及自筹82.07万元;资金由县水务部门统一管理,建立了饮水安全工程资金专户,严格执行会计法规,专款专用,在财务上坚持了三专一支笔制度,即专帐储存、专户管理、专人负责,一支笔审批,做到了财务人员全过程参与工程,保证资金真正用到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上,用活用好了补助资金,确保了工程进度。
(三)、工程完成情况 国家补助资金的7处工程解决了0.8351万人、0.69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与此同时,我县还通过自筹资金,完成我局联系乡镇上罗镇田家村饮水工程解决0.08万人、巡场镇杉木树饮水工程解决0.14万人、孝儿火电厂的补偿资金解决周边村民0.168万人,小计0.389万人、0.26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通过烟水工程解决饮水安全0.2万人。全县今年共解决了1.4241万人、0.95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二、水土保持工作
1、主动协调,协同审批,把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服务我县重点建设项目。
(1)全县积极协调本区域内重点建设项目水保方案报批工作,促进我县重点建设项目顺利立项或开工建设。拉法基瑞安四川双马宜宾水泥制造有很公司水土保持方案通过省审批,四川珙县电厂工程(初步设计)通过省审查。
(2)市县配合,完善协调审批机制,县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率大幅度提升。2008年我县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工作在县政务中心的指导下,协调发改部门把关,积极推行协同审批,成效显著。县境内的曹营、石碑口、沐滩等新建水电站及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部完善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我县房地产行业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取得新突破,2006年立项的紫薇苑、巡场人家等本地知名楼盘均完善了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
2、惠民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
全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站统筹协调,整合水保,积极 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结合惠民行动,在巡场芙蓉沟、龙塘、金沙、塘坝、白皎矸石山、底洞、珙泉等地共种植经果林1050亩,茶花2250亩,坡改梯500亩,生态修复8250亩,共计8平方公里。同时,全县积极探索特色水果基地。
3、狠抓项目储备
全县共规划了5条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项目储备。
二○○八年十二月十日
(联系人:李国洪 联系电话:4013939)
主题词:民生工程 总结
抄送:市水利局、县农工办。
珙县水务农机局办公室
2008年12月10日印
(共印5份)
第五篇:2010年区农机局工作总结
(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再上新水平
扎实推进了保护性耕作、棉花地表残膜机械化回收、激光平地机械化等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适时组织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现场会6次,地头讲座3次,培训600余人次,发放技术宣传资料2000余份,在电视台宣传报道3次。建成技术示范区6个、培育科技示范户84户,推广机具366台(套),累计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38万亩,实施棉花地表残膜机械化回收示范推广面积5400亩,实施激光平地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1万亩,节本增效500余万元。
(五)重要农时农机化再显神威
今年“三夏”、“三秋”农业生产与往年比有三大特点:一是大型、高配置机具投入多。共投入机具12200台,其中大型、高配置农机具占总数的60%以上。二是作业进度快。仅5天时间就机收小麦50万亩,占应收面积的84%;玉米机收也达到30%,创历史新高。三是作业市场秩序良好。通过引导跨区作业经纪人和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规范经营,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订单作业,有效维护了农业生产秩序。
(六)稳定工作呈现良好态势
进一步强化落实领导干部包站责任制度、基层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和民主理财等制度,将稳定工作纳入局党委及基层单位工作的重要位置。早摸排、早发现、早解决,并注重人性化的解决理念。在及时解决资产上缴单位遗留问题的同时,积极帮助现有经营单位和职工解决难点和焦点问题,有效化解矛盾,消除了不稳定因素。全年未出现较大信访及集体上访事件,是近几年来最平稳的一年,为农机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七)信息和宣传报道工作实现质和量的双飞跃
精心制定《农机局信息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全面规定信息工作的人员、任务、程序及时限等内容,有效推进了信息工作上水平。全年上报信息及宣传稿件69篇,采用28篇,采用率达40%,为农机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2009年的农机化工作与自己比有了很大起色,但与全区重点工作要求及农机化发展需要还有一定距离。一是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不平衡。除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外,玉米机收和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相对滞后,仍然是制约我区整体农机化水平提高的瓶颈问题。二是农机化服务组织整体实力不强,不能适应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三是农机推广队伍力量匮乏。今后要针对问题,深入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改进,使农机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2009年区农机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