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师资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加快我院发展,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为进一步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队伍和政治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打造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学院将贯彻创特色、创品牌的战略思想,遵循“壮大队伍、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强化实践、注重师德、提升水平”的原则,通过培养、引进、外聘高层次人才等途径,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核心,为学院重点和特色专业、特色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学院的教育教学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增添新鲜血液,为学院的逐步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真正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实现我院成为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省内一流职院的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二、建设目标
2011-2015年,通过5年的努力,争取实现以下目标: 为重点和特色专业、特色学科配齐学科团队。
专任教师(含校外兼课、兼职教师)总人数500人左右,师生比控制在1:20以内。辅导员队伍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以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队伍为培养目标,总体上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力求到2015年,培养出省内知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通过专、兼、聘等多钟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工作队伍。
通过专、兼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熟悉政策、经验丰富、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工作队伍。
40岁以下青年教师硕士化,2015年专任教师硕士比例达到50%,专业教师中具有或攻读博士学位的达到7人。
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到90%。
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及其他正高职称人员超过20人,具有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人员超过120人,教师职称结构合理。
市级专业技术人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省级及以上国内访问学者及以上专家、学者达到15人。
三、实施方案
(一)岗位资格准入制度
学院逐步推行教师岗位资格准入制度,力争到2015年,专任教师岗位人员(包括外聘教师)除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外,还需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和高校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学位;或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新进教师队伍必须专业对口,且必须经过教学院(部)、学科审查委员会听课审查通过方可上岗。
政治辅导员岗位人员除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外,还需具有本科学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岗位人员除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外,还需具有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相关的本科学历。
从2011年开始,原则上除急需岗位外,新进专任教师、政治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教师必须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
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现有教师实行转岗、分流。
(二)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队伍的建设
制订或修订学院有关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队伍建设的规定,按学院专业、学科发展规划,严格把握标准、条件,培养并认定一支特色突出、素质优良的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队伍,特别是重点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队伍,确保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师德师风建设
制订或修订有关教师行为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职业言行;按师德量化考核计分办法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开展推优推先及评优表彰活动,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发挥校内宣传媒体的作用,营造师德建设舆论氛围;开辟师德师风建设专题讲座或师德楷模报告会,灌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理念。
(四)教师的教育培养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专题讲座和讨论,强化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有效引导教师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依据职业教育的理念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快速推进和深化我院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继续推进青年教师导师制,切实提升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教改水平。加大专业教师实践锻炼工作的力度,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对70后教师作出5年规划,分配选送青年教师参加硕士学历学位课程学习,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学院将加强与有关本科院校的联系,为教师读研读博创造良好的条件,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严格按照学院专业(学科)带头人及青年骨干教师评选条件确定青年教师培养对象。支持重点专业(学科)建设、特色专业(学科)的带头人,重点专业负责人到省内、国内知名高校访学。支持其他专业(学科)带头人或教学骨干、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专业技能培训。
有计划地开展转向培训和精品课程培训。转向培训主要面向转向担任新办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精品课程培训指安排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参加对应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培训。
推进政治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和就业指导与服务教师队伍的培养工作,鼓励相关人员参加学历学位教育、相关业务培训、骨干研修和外出观摩学习等,提升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高素质人才引进
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制订学院高素质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人才,实现“为重点学科、特色学科”配齐学科团队的目标。5年内计划引进相关学科博士2人,硕士70人,同时为教师紧缺的专业招聘硕士10人。
(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长期稳定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鼓励校内专业教师通过在生产一线实践、申报行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开展科学研究、校企合作等途径成为“双师型”教师。
通过聘用校外兼职教师,扩充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和比例。注重从生产一线引进具有行业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七)校外兼职教师和专家的聘任
为确保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未来5年学校将从企业、行业聘用一批高素质的兼职教师和专家,以改善教师结构,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聘任兼职教师指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能手承担实践技能课程,强化学科建设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较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聘任专家是指为学院聘请相关学科的高层次人才,以借智的方式诚聘有关专家、学者来我校兼职,担任学科领军人物或学科带头人,领导学科建设,帮助并指导申报较高级别的科研项目,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
(八)教师的职称晋升
支持和鼓励教师认真参与组织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制定教师职称申报的推荐和管理办法,按教师的成果和业绩量化排队,推荐教师参与副高以上职称的申报评审。积极争取高校教师系列中级职称评审权,认真组建评审委员会,并做好中初级职称的评审工作。
(九)教师的管理和考核
制定师资建设工作的相关办法和制度,规范教师工作各项程序,严格按照学院教师业绩量化考核办法做好教师的考核工作,最终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合理化。
(十)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保障 学院设立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并将其纳入每年的经费预算,保证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的实施。
首先是保障引进教授和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经费投入。学校将制订相关的人才引进办法,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我校工作。
其次是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的其它各项经费投入,包括青年教师导师制和专业实践锻炼经费;中青年教师研究生教育培养经费;教师外出短期进修培养经费;教师科研奖励经费;“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经费;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就业与指导工作者培养经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国内外访问学者培养经费;专业负责人、专业(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培养经费;聘用校外兼职教师和校外专家的经费等。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日
第二篇: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目录
一、规划背景 1
(一)“十一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成绩
(二)当前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二、“十二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4
(一)指导思想
(二)建设目标 4
三、“十二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措施 6
(一)以师德建设为核心,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术氛围 6
(二)以实施人才兴校工程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7
(三)以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师资结构 8
(四)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途径,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与活力 9
四、“十二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10
(一)加大经费投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10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层级管理机制 11
(三)规范管理制度,确保规划实施见成效 11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十二五”时期我院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根据《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目标要求,为造就一支既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又具有我院鲜明特色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十一五”期间我院依托原有办学资源,成功创办高职学院,实现办学层次的提升,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在省教育厅、黄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院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教师队伍与“十五”期间相比规模和质量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初步建立起一支结构比较合理、素质较高、相对稳定、发展态势良好的师资队伍。
(一)“十一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成绩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自学院成立以来,修订和制定了二十多项规章制度,为规范和有效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岗位绩效津贴发放暂行办法》作为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充分体现了以岗定酬、业绩优先、向教学一线倾斜的分配原则。《专业技术职务和工人技术等级评审推荐工作暂行规定》使我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和推荐工作步入良性规范管理轨道。《教职工试用见习期考核暂行办法》、《青年教师培养实施暂行办法》、《引进高层次高学历紧缺人才暂行办法》、《高学历教师津贴的发放办法》、《教师进修管理暂行办法》、《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管理办法》、《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学院岗位设臵与人员竞聘方案》、《兼职教师聘请与管理办法》、《兼职专业带头人聘任和管理暂行办法》、《楚天技能名师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的出台,构成了我院人事管理工作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制度框架,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为深化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打造一支适应学院建设发展,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调动全院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2、内培外引,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学院专业建设的拓展,学生数量的增加,为满足教学需求,我院通过严格把关从企业和高校引进了一批素质和能力都较强的教师。为规范人才引进制度,确保引进人才质量,我院先后制定了《公开招聘教师工作暂行办法》、《公开招聘教师面试工作方案》等文件,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院党委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责任到人,确保招聘工作的公开透明,达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目的。“十一五”期间,通过公开招聘引进青年教师53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8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31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教师36人。
3、梯队建设初见成效,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学院以培养专业领军人物为重点,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启动和实施一系列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了师资队伍的能力建设,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2名。教师发表获奖论文187篇。主编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和校本教材20余本。
同时学院通过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挂职锻炼等继续教育形式,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我院现有15名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二)当前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面对未来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对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特色职院的目标,我院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人数均有大幅增长,但在专业技术应用领域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仍比较缺乏,教师实践能力,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近年不断努力,虽然学院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结构明显改善,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在兼职教师的聘请与管理等方面稍显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大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的力度,逐渐提高兼职教师的比例和兼职教师主讲实践性课程的课时。
3、激励竞争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实行新的岗位设臵后,评聘分离机制逐步形成,但仍存在着事实上的教师职务终身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教师评价标准、评价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十二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优化校企合作机制,完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积极创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环境,合理配臵教师资源。以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专人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更好地发挥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师资队伍,为学院“十二五”规划任务的完成和办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二)建设目标
依托现有师资队伍,大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学术水平及实践能力。高度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围绕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着力打造高质量的优秀教学团队,建立与专业结构相适应的师资结构,着力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增加教师数量,满足学院发展需要
根据学院发展规模,为满足教学需要,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步伐,确保教师数量增长与在校生规模相适应,到2015年,专兼职教师达600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人,校外兼职教师300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达到80%以上。
2、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1)职称结构:引进和培养各专业所需的教授、副教授,到2015年,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职称的比例力争达到35%左右。
(2)学历结构:3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历学位达80%以上,培养和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达到专任教师的2%。
(3)专业结构:紧紧围绕学院专业发展需要,合理配备各专业教师的需要。坚持以特色专业为主,其他专业为辅的教师配备原则,满足教学需要。在教师知识能力结构上,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专业技能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到2015年专业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的达到80%以上。
(4)年龄结构:目前,学校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的比例高达53%,需培养或引进一批中年专家,改善专业发展中的断层现象,以利于实现新老交替和以老带新。
(5)专兼结构:重视兼职教师和兼课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结合专业建设,加大聘请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和企业专门人才、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5年内力争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1:1,从企业聘请“楚天技能名师”10人以上。
3、加强专业教师团队和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
以教学团队建设为核心,实施教学团队建设,以校内拔尖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为重点,加强校内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加大校内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第一梯队:创建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聘请楚天技能名师10人。
第二梯队:创建2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市级专业带头人8-10名。第三梯队:建设校级优秀教学团队5-8个,培养校级骨干教师100名,专业带头人30人以上。
三、“十二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以师德建设为核心,营造良好的教学和学术氛围
1、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专题讲座、师德楷模现场报告会等形式,不断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弘扬关爱学生、治学严谨、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师德师风,倡导教师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争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建立师德评价体系,形成师德目标的导向机制。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制度,修订《师德考评办法》,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考核的首要内容,实施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3、发掘典型,树立榜样,大力宣扬师德典范。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加大对师德典型事迹宣传报道力度,形成浓厚的师德建设舆论氛围。大力表彰师德标兵、学生喜爱的教师,鼓励广大教师学习身边的楷模,形成优良师德风范,推进全院师德水平的提升。
(二)以实施人才兴校工程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1、严格实行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强化教师专业理论、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新教师尽快通过“教学关”,早日融入专业建设工作,缩短适应期,把他们的成长与学院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2、实施中青年教师硕士化工程,用政策引导年轻教师积极提升学历,并为他们学成之后搭建更好施展才华的平台。
3、围绕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着力打造高质量、品牌性的优秀教学团队。要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
4、完善学院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培养力度,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提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优先推荐参加重点科研课题,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机会和条件。有计划地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省内外及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学校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能力、行动导向的专业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国际化交流合作能力,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5、加大实施“名师工程”的力度。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建立完善教学名师选拔任用机制,通过聘请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加强与行业知名专家、高职院校知名教授的联系,建立名师工作室,引导专业人才的发展,努力培养造就出一批在本校、本地区、本省乃至全国的教学名师。
6、进一步完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加大人才引进投入,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依托网络平台、学术交流、校企合作平台,在国内外引进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加大“楚天技能名师”、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以更优惠的政策吸引高层次、战略性人才,着力培养有利于专业发展的领军人才。
(三)以双师素质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多渠道加强双师素质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在不断加大学院现有教师培养培训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引进数量和质量。一是积极引进具有一定行业企业经历的专业教师;二是积极争取“双师型”教师培训工程计划,制定学院教师培训进修规划,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三是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对口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制度,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四是建立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优化人才配臵。
1、根据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建设的要求,有目标、有计划地引进具有行业企业实践能力人才,充实专业教师队伍。
2、通过送培、在职学历教育、到企业调研、兼职与挂职锻炼等培训方式,全面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层次和实践能力。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培训,与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专业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鼓励教师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参加相应职(执)业资格证的培训和考核,获得相应职(执)业资格。逐步提高学院专兼职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努力建立一支与学院办学规模、办学目标一致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3、根据专业教师社会实践计划,积极开展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实践教学培训,通过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每年选派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培训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完善教师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对在社会实践工作中成绩突出者,学院将予以奖励。
4、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采取“人才共享”的用人方式,充分利用校内外两种人才资源,扩大兼职教师的规模,积极聘用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臵,提高学院的办学效益。不断完善兼职教师信息库,广纳贤才,到“十二五”末使兼职教师库人数达到600人。
(四)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途径,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与活力
根据“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原则,全面实施岗位设臵管理制度;按照“按劳分配、优劳优酬,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不断深化以绩效工资为重点的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岗位资源配臵在教师队伍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使收入分配更多向教学一线、主层次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逐步完善岗位设臵和聘任制度。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用人机制,树立绩效观念。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在管理中的激励作用,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教书育人。
2、完善教师管理制度。通过岗位设臵管理,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制度和教师培养培训制度,逐步建立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健全一套符合我院实际、适应新形势需要、科学规范的考核奖惩制度。
3、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修订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为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按照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严格教师考核、录用程序,确保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建设一支年轻化、知识化高层次人才队伍,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4、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实行固定编制与聘用制相结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用人制度,不断完善适应学院事业发展要求,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灵活高效的用人新机制。
四、“十二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经费投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随着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步加大师资队伍专项经费的投入,师资培训经费力争每年逐步递增。改善教师生活待遇及生活环境,使教师学习有条件,发展有空间,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构建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骨干教师事业发展和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平台。在人才引进、教师在职培训进修、专家教授聘请、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教研项目启动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实施有资金保障。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层级管理机制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实行“二级管理”。以系部为基础,学院建立师资队伍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院长负责并主管该项工作。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系部等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召开研讨会,协调师资队伍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各系部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在学院的总体规划框架内,负责本部门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具体任务的实施,并建立师资队伍专题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规范制度管理,确保规划实施见成效
积极探索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和科学合理的运作方式,层层分解目标和任务,强化各层级管理考核目标责任制。根据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统一要求和各系部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计划,开展中期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年由学院组织相关部门对各系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进行量化考评,并将考评内容作为系部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确保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施工作落到实处见成效。
第三篇: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定稿)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现阶段师资队伍建设现况以及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的需要,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示范性职业技术学校”这一战略目标,围绕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构建,以提升师资队伍能力水平为核心,以培育双师素质教师为重点,以创建双师素质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一、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理念,以“提高质量、突出创新、强化特色”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双师素质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和行业专家引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研究团队的建设为重点,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保障,激发人才活力,增强人才凝聚力,全面提升人才汇集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基本原则
在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遵循以下“四个满足”的原则:
1、满足学科发展建设的需要;
2、满足新建专业和专业特色凝练的需要;
3、满足科研工作上水平的需要;
4、满足提升教学质量、办学层次和水平的需要。
三、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主要任务
(一)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精神。以活动为主线,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使良好的师德规范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转化为广大教师的人格品质。
(二)建立灵活而富有竞争的用人机制
1、建立高层次人才稳定机制,营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环境留人的氛围。根据教师的岗位要求,制定科学、有效、可行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激励措施,充分利用学校人力资源优势。
2、专任教师、辅导员要做好切实可行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落实职业规划中的每一条,帮助他们尽快达到规划目标。给于创新平台,创造机会使教师能够迅速成长,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推动学术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工作,积极撰写和发表论文、论著,编写教材等。
3、建立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促使人才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注重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1、通过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的优化,合理制定教师岗位和工作量。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减轻教师工作量,适当控制教师总数,特别是大力推进多媒体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演示课的普及。
2、以专业特色建设为核心,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创建专业(课程)教学特色团队(如:从电气运行与控制、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特色专业中选拔);完善并修订特聘岗位聘用制度,加强校级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首席技师的培养,同时创造条件引进和聘用高层次创新型创业人才。
3、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通过计划有效的专业培训和学历学位、出国等进修,提高学院的专任教师队伍的高级职称、研究生学历教师、专任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岗位培训达到一定比例。
4、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课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专业课教师应能熟练开出本学科教学实验项目和实训课程,对实验仪器设备能熟练操作运用;加强40岁以下的青年技能教师学历、职称提升工作;聘请行业协会、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充实到兼职教师库,提高专业教师中来自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
四、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保障措施
(一)健全师德监督机制,严格考核管理。
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考核制、激励制度,形成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开发人才、稳定人才、激励人才的工作机制,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学校将教师职业道德确立为考核首要条件,把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与教师奖励、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以及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实行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并举,重点引进专业带头人,名师、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
1、人才引进
(1)根据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规划,重点引进学科建设中紧缺的人才。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等教改建设项目,着力打造一支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等结构合理,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引领职业教育方向的优秀专业(课程)特色团队。从2011年开始着手进行专业(课程)团队的师资结构调整和配置,经过1~2年的打造,逐步形成我校专业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如:电气运行与控制、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特色专业)。
(2)实行师资队伍专职和兼职相结合。制订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创新专业教学团队组织管理模式。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技能)人员,或从校外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2、人才培养
(1)坚持执行新教师上岗前培训制度,配置导师带教,完善带教制度。对新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培训;加强新教师业务能力培训:精品课程、教法等培训;组织优秀教师上公开示范课;双师素质教师实践教学演示课等。(2)鼓励理论和技能教师进行学历学位进修。
(3)专任辅导员队伍:专任辅导员学生工作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持有率达到一定比例(如: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其他各项资格认证等),逐步培养专家型辅导员;能够对所带学生给予专业引导,并能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研究和心理咨询、职业指导方面的工作。(4)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①根据各系部门的教学和专业特色,制定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全员培训计划。
②重视和加强市级及以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内涵建设,实现培训模式与“双师型”教师的要求相衔接,培训内容与专业教学标准相吻合。
(5)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具有和自己所授课程相关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和高级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持续培养和挂职锻炼等激励机制。①有计划地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与产学研结合,进行实践能力培训。
②对技能教师进行理论教学的培养,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师进行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业技能培训。
③制定合理的职称聘任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和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使专业课教师逐步完成双师素质培养和转型。
(三)实施教师教学实训能力提升计划,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和社会实践制度。
1、加强校企合作。选派教师到大型企业、其它学校培训,了解最新技术,增强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2、学校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行业协会教育培训交流工作,使教师加深行业发展方向的认识,明确专业建设的重点,明确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在各专业中逐步培养力行业领军人物。
3、搭载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积极组织教师指导学生或自己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亚龙杯”电工电子技术大赛和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星光杯”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级别技能大赛,依托此平台,使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在技能竞赛及实践活动中得到不断提高,以培养出适合职业大赛的领军人物和名师。
4、加强与国内外职业学校间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技术类专业的课程合作,互派师资进行交流学习:
5、加强学际间的交流培训,利用本校及上海其他职业学校的整体优势,实行资源共享、人才整合、优势互补。(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措施落到实处。
成立学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学院(校)党政负责人亲自抓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有计划地确保多渠道筹措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专款专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新一轮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教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及对策
经济在发展,体制在转轨,现代社会变化的节奏和知识更新的周期加快,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也越来越快;同时,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普及,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就更大了,作为教师群体的思想毫无疑问也受到影响:既有正确科学的思想,又有偏颇谬误的思想;既有积极健康的思想,又有消极腐朽的思想;既有高尚文明的思想,又有低级庸俗的思想。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形形色色的有害思潮乘虚而入,对不可能生活在真空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为此,学校党组织应站在对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负责的高度,积极探索解决教职工思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学习为抓手,以活动为平台,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制度作保证,以全方位关心教职工为突破口,引领教职工朝着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
一、新时期教职工思想状况分析
一是从教师的工作环境来看,从幼儿园到主管部门,从学生到家长直到政府、社会都希望教师成为“完人”、“全能”,如学生违规、违纪行为的、厌学的、出走的等等,都是教师的职责范围,教师深感责任重大,甚至不堪承受。又由于新课改、新要求,教师精神压力过大。如,有些教师对学校开展的备课、讲课、评课、公开课、教学比武等活动频于应付,又害怕达不到学校要求,心理负担重。
二是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格特征来看,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和教师的自身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相当的落差。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人国家观念淡薄,集体意识淡化,追捧个人主义,甚至有极少数党员教师出现信仰危机。具体说来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进取精神、奉献精神不足,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不够,体罚学生,有偿办班现象,时有发生,教师职业道德存在危机。
三是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看,我们许多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平时忙于常规性的工作之中,缺乏重新系统学习提高新知识、新信息的机会,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往往束手无措。一部分中老年教师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又不愿克服困难,制订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近期和长远目标。因此,学校党组织应全方位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疏通渠道、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和支持。
二、制订新时期教职工素质发展目标
学校党组织为了帮助教职工理顺思想疑惑,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问题,根据新时期要求,制订出教职工素质发展目标。
1、师德素质目标:①对待教育事业应该是忠于职守,依法执教,为人师表,积极进取;②对待学生应该是平等、公正、民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③对待其他教师和教师群体应该是相互信任和尊重,协同工作,共同发展;④对待家长和社会应该是主动沟通,真诚相待。
2、业务素质目标: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吸纳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每年读一本好书,并有读书笔记;②积极主动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能胜任新时代新要求的教育教学任务;③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运用于教学;④人人具备学科或多学科教学教改科研能力,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能解决本学科教学实际问题的科研论文;⑤具备驾驭教材、驾驭学生及家长的能力,人人争当教育教学能手;⑥积极参加各级部门举办各类的教科研活动,优质课比赛等,每学期每人要讲一堂精品课,班主任老师讲一堂精品班会课。
3、身心素质目标:①坚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身体健康和自我锻练;②积极参加各类身心健康知识学习和讲座,学会自我调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③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每天坚持半小时的体育活动;④注重劳逸结合,调适身心健康向上。
三、加强新时期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不是靠某位领导或党组织大讲特讲,或几次大会,或几回口号就解决得了的。而是贯彻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因此,学校党政工应齐心协力积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建学习的平台
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信息技术呼唤着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同时呼唤着教师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学校理所当然地就成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渠道、主阵地。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如何发挥学校这个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呢?学校党组织应重视学校各项活动,以活动促教师专业化发展,以活动促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我认为学校主要要抓实以下几个常规活动,而且要做到常抓常新。
1、抓好干部队伍、教师队伍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政治理论水平、政治思想素质、师德水平。每月在全校开展一次政治学习活动,间周召开一次校中心理论学习小组学习研讨会,中层以上干部必须在校理论中心学习小组会上讲一次理论学习辅导报告课,并定期在教职工大会上进行宣讲。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常抓常新,效果才能显著,违规违纪现象才会越来越少,讲政治、讲纪律、讲正气的干部和教师才能越来越多。
2、抓“讲一听十”活动。每位教师,包括中层以上干部每学期必须在本教研组或全校讲一次公开课(含观摩课、优质课、研讨课),听其他教师(含非本学科教师)的课达10节左右,同时参加所听学科课的讲评活动,听课本、记录本每学期由教务处抽查、评比。
3、抓实“青年教师论坛”活动,由党支部书记挂帅,园长亲自抓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发展工作。全校青年教师每月集中一次研讨,交流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或体会,每次研讨确立交流主题,确定中心发言人,集体学习、研讨,共同提高、协同发展。该项活动可极大地缩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旅程。
4、在全校开展“结对子”(互帮互学)活动。该项活动采取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方法。这种多层次的“结对子”活动,可从各种途径,各种形式激发教师相互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谐发展,同时给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
5、开展劳动“双创”(教育创新、工作创优)活动。学校党政工将这项工作写进每年的工作计划,根据每学期的工作重点、难点、热点开开展一系列活动,可以使大家学习有榜样、工作有奔头,同时也使大家找到各自在学习、成长、发展(进步)过程中的不足,明确要努力的方向,为自己每一步(每一阶段)的学习与发展找准新坐标。第二,思想工作、生活互助到“小家”(即小、中、大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它特有的自我管理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丰富多彩的“家务”活动,为我们找到一条加强新时期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我们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教师师德、工作态度等)是教职工群众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的过程,也就是相互教育、共同提高的过程。如果先进的部分主动起来就会带动中间,影响和转化落后,因此“建小家”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由教职工自我提高、自主完善的理念。同时,“小家”建设,使年级组形成了团结、和谐、充满友爱之情的集体。因为,每个人都自觉地把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团结人作为小家活动的宗旨。
第三,用足用活政策,建立学校内部管理激励机制。
1、建立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的激励机制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性地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和目标。而影响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而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学校不同教师所产生影响也不同。例如在充分了解教师需求的基础上,先分清教师的需求哪些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哪些是主要的和次要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和是今后努力才能做到的。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结合学校发展的需要,积极满足教师合理的需求。
2、建立满足教师的个体需求差异的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个体需求差异。例如在性别方面的差异——女性教师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则更注重学校和自身的发展;在年龄方面的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教师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而31—45岁之间的教师则因为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的差异——管理人员和一般教师之间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激励机制不应从一而终,而应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多途径多方法的激励机制,满足教师的个体需求差异,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师个体的积极性。
在幼儿园政治思想工作的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推行工作激励、参与激励、荣誉激励、提升激励、尊重激励、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励来满足教师的个体需求差异的激励机制,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四、新时期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构想
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化的冲击以及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构成了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大背景,在新情况、新问题的催化下,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征,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惑与迷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也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必须正视困难,从容挑战。
1、转变观念,构筑立体开放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思想政治工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面对迅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变化,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模式受到冲击,如果不打破思想政治工作固有的封闭性、凝重性和一元性,摆脱“规范化”的束缚,脱离教师的思想心理、认识实际,就会与迅猛发展时代不相谐,与教师“贴影不贴身”、“贴身不贴心”,那它必定是形式化、僵化的、失败的、只有走出“纯粹”的思想和政治的工作范畴,正视复杂的社会,实事求是面对教师思想的多元化,构筑立体开放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通过多元途径,以自由灵活的方式,激活思想政治工作,多层次、多角度、多媒介地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的低姿态运作,高思想政治工作于教育、教学管理等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立足于当今时代的新型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如: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管理效能。
2、转变方法,努力寻找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要转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应该从浅面活跃、生动的心理感受入手,逐步达到解决深层思想体系方面的问题。要善于利用学校所有的各种资源,精心设计、组织能影响人的情感因素、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符合当今时代及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的各类活动,寓思想政治工作于教育、教学及管理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如:组织师生开展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活动、集体竞技活动。
3、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围绕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对策。贴近实际,就是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现阶段的学校改革发展主题,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需要推进工作,以实际成果检验工作。贴近生活,就是要求我们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基地,以教职工在校工作、生活为源泉,忠实地反映和表现他们的生活,跟上生活变化的新节奏,传递生活变化的新信息,满足学校师生精神文明生活的新需求。贴近群众,就是要扎根于教职工群众之中,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办师生之所盼,充分体现师生意愿,满足师生需求。
教师队伍管理制度
〖打印文章在线字典〗 〖字号:大 中 小〗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我县教育教学会议精神,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强化目标意识,体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制定下列奖惩管理制度。
一、德育工作(100分)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谨治学。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已,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二、教师能力(100分)
1.熟练掌握实验教学全过程,示范操作准确、规范 2.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操作方法讲解清楚
3.注重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4.对学生指导认真,要求严格,保证学时
(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5.发现问题,耐心指导,及时解决 6.有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且质量好
7.对实验
报告批阅认真、规范
8.能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9.能结合教学需要补充本学科实验研究的新方法、新进展、新成果 10.有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1、有胜任所教学科的能力,积极探索新课改的方法,教学效果明显。
12、能正确使用局域网,教学有课件。
三、考勤和签到
为了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加强对教师的请假管理,特作如下规定; 请假分公假、病假、事假及按规定的休假。请假原则; 无论何种假,都要有正当理由有假条,实事求是,事先请假,紧急情况事后补假。一般不准他人代为请假。无特殊情况,凡先斩后奏,事后请假者,一律按旷工计算。旷工一日扣10分。
请假手续(1)一天之内由主管副校长批假;一天以上向校长请假。(2)副校长、正副主任向校长请假;校长向学区请假。两天以上向学区校长请假。各种请假规定;
(3)事假(4)迟到,(5)早退(累计
6)月累计事假二天以内(含二天),不罚分不罚金。
(7)月累计事假三天以上,每天扣一分
8)每天不签到一次扣0.5分。(9)迟到一次扣2分。
四、教学常规(500分)
(一)、教案、作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相关的文章。教师队伍管理制度
〖打印文章在线字典〗 〖字号:大 中 小〗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我县教育教学会议精神,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强化目标意识,体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制定下列奖惩管理制度。
一、德育工作(100分)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谨治学。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已,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二、教师能力(100分)
1.熟练掌握实验教学全过程,示范操作准确、规范 2.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操作方法讲解清楚
3.注重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4.对学生指导认真,要求严格,保证学时
(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5.发现问题,耐心指导,及时解决 6.有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且质量好
7.对实验
报告批阅认真、规范
8.能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9.能结合教学需要补充本学科实验研究的新方法、新进展、新成果 10.有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1、有胜任所教学科的能力,积极探索新课改的方法,教学效果明显。
12、能正确使用局域网,教学有课件。
三、考勤和签到
为了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加强对教师的请假管理,特作如下规定; 请假分公假、病假、事假及按规定的休假。请假原则; 无论何种假,都要有正当理由有假条,实事求是,事先请假,紧急情况事后补假。一般不准他人代为请假。无特殊情况,凡先斩后奏,事后请假者,一律按旷工计算。旷工一日扣10分。
请假手续(1)一天之内由主管副校长批假;一天以上向校长请假。(2)副校长、正副主任向校长请假;校长向学区请假。两天以上向学区校长请假。各种请假规定;
(3)事假(4)迟到,(5)早退(累计
6)月累计事假二天以内(含二天),不罚分不罚金。
(7)月累计事假三天以上,每天扣一分
8)每天不签到一次扣0.5分。(9)迟到一次扣2分。
四、教学常规(500分)
(一)、教案、作
第四篇: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育英二小
2010——2013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关键在于具有一支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教师队伍。社会发展对我校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深层次的挑战。依据《教育法》、《教师法》以及区市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校师资队伍现状:
育英二小现有60位教职工。教师中1名特级教师,2名教师评定为市级骨干教师,三名区学科带头人。已有大专学历或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人数的81%,其中本科学历35人,研究生学历1人。依托育英名校的资源,建立的育英二小这所新校,中间有从本部调入十几名老师,也有新分配的二十几名老师,和原荷晏留下的老师。可以说这是一支师资队伍是年轻有活力的,有很大的发展培养的空间。
二、现状分析
我校继续教育工作已有一些积淀:
1)通过师德系列教育,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显著提高,全体教师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育事业中。
2)教师学历普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如今,我校教师已有大专学历或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人数的81.6%,但教师学历争取3年内有所提高。3)建立了教师考核、评优导向机制。
三、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教师队伍建设实行目标管理,把教师队伍建设列入学校工作计划的重要位置,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师资队伍领导小组,真抓实干,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做到有中心,有重点,将有关目标任务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根据学校实际,运用多种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将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与教育现代化管理结合起来。
2、转变观念,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文化素质。(1)加强师德教育。
我们将师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在各项活动之中,增强教师的教育使命感,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职业观,做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专业培训与师德培训相结合,可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使教师能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教育者。同时紧紧围绕“树魂立根”这条主线,以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生态素养,使教师的师德水平上一个新台阶。(2)加强师能培训。
作为教师的业务培训,其内容应从教师的实际学习需要出发,应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密切联系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只有这样方能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乐学、善学。因此,学校将开拓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A.认真安排好全体教师参加区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使培训的对象尽快到位,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要求。B.构建激励机制,营造群体氛围,满足教师的基本心理要求,增强其前进的内在动力,帮助教师确立个人发展计划,使他们的成材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
C.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校内的教学、科研中,以互帮互学的方式,综合提高教师的实践素质。
D.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发挥课题组的力量,以点带面,逐步辐射,使我校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取得明显地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也随之得以培养。
3、校际联动,加强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1)构建学习型教研组
我校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多参与活动,多组织活动,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多搭建平台。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尽快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引进新教师后,开展“青蓝工程老带新”活动,帮助新教师尽快熟悉业务。校行政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努力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条件。青年教师每学期写好一份教案,出好一张试卷,上好一堂公开课,写好一篇读书笔记,参加每一次教研活动,搞好一个实验课题,带好一个班级,树立一个良好的师表形象以此促进青年教师逐步完善应具备的业务素质。
(3)完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制度,加大培养力度。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力求青年教师尽快成为科研型、有鲜明风格的教学骨干,通过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评比,使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4、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积极指导和支持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市级子课题《借助敏特英语平台,提高学生词汇记忆能力》的课题研究活动,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积极开发学校承担的主课题,聘请专家、教授来校指导,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重奖教师的优秀教科成果和研究成果,努力为教师的教科研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五、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为了加强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我校将成立“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制定规划、研究方案、明确职责、落实措施、监督保障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龙继红
副组长:周皓 陈阳梅
组员:杨柳、徐巧萍
2、制度保障。为了确保师资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将建立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3、经费保障。进一步增加师资队伍建设上的经费投入(包括培训经费、硬软件经费),进一步增加教师的收入待遇,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的奖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一朝一夕能解决,非下大工夫不能成功,非长期坚持不能成功。同时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有其自身规律的,有途径、原则、方法可供借鉴。因此,只要我们有信心,有科学的途径和方法,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真正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的发展型教师。
教研室 2010年10月
第五篇: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整个教育工作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新课课程改革,实施高效教学的关键。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为促进骨干教师的迅速成长,构建一支适合和平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此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为抓手,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做为治学兴校之本,改革发展之源,放在教育全部工作的首要战略位置上。树立“以教师为本”理念,注重启迪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准,加速教师专业化进程。
二、任务目标
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师德教育与塑造,促进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全面提升;高质量完成第四周期教师继续教育任务,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教师管理,教育培训,评聘任用新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培养一批以中青年为主的能发挥统领、支撑作用的市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促进全校教师在师德风范、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及创新精神和能力等方面有新的跨越;造就一支整体结构优化,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具体目标:
1、提高师德水平
以“爱与责任”“敬业、爱岗、奉献”,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师德风范校”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使全校教师在思想素质、道德修养、为人师表、服务水平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培养一批师德标兵,把全校师德水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提升学历层次
在岗教师全部达到规定学历,在岗教师大专学历层次的比例达到100%,其中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20%左右。
3、培养骨干人才
加大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构建以市级骨干为塔顶,骨干教师为塔体,教师整体素质优化为根基的塔式结构。
4、优化能力结构
使教师在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娴熟地驾驭课堂教学,熟悉并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今后着重从提高教师的实施高效教学能力,新课程理念水平,信息技术能力,教科研能力等方面优化教师的能力结构。
5、提高教科研能力
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普遍提高教师运用先进教育理论,进行教学反思,探索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出一些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培养具有先进教育思想,掌握一定科研方法,具有较高水平的校级青年教科研骨干。
6、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做到在岗教师全部具有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加工处理,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全面参与网上教研、开发学科信息资源的能力;对新型教学模式及其资源进行评价的能力;进行整合实验研究,创建教育信息化学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各部门的具体任务,形成校长领导下的各部门分工负责,目标一致的工作格局。完善考评机制,强化督导评估。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使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目标、措施落到实处。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围绕贯彻执行《公民道德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弘扬崇高的师德风范,谱写职业道德的主旋律,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的有效评估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和学生、家长及社会监督机制,实行层级管理,全程监控。加大奖惩力度,将师德表现做为教师岗位评聘、评优、晋升的重要内容,对师德行为考评不合格或严重违反师德规范者,实行“一票否决”。
3、为骨干教师搭设展示舞台
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优质资源,实行“指导教师制”,为骨干教师成长创设条件。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师教育资源,调动学校和骨干教师自身积极性,加强对骨干教师培养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制定一年一考核,三年一评定的培养考核制度。建立骨干
教师管理信息网,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优秀者晋升,不达标者下调的动态管理。
4、严格教师管理
严格掌握教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标准,在晋升教师职务的评聘工作中,按照教师的工作业绩综合评聘。制定奖励措施,加大对学习提高有成果教师的奖励和资助力度。
5、搞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市教育局制定的有关规定,面向全体教师,继续开展以提高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的继续教育。把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做为培训的首要内容,把师德教育培训做为培训的重点,把骨干教师培训放在突出位置,把高效教学的培训做为重要内容。
6、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
加强对教师高效教学、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培训,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科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教师自觉地以高效教学、新课改理论为指导,在不断地去设计、实施、评价、总结、完善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每举办“高效教学研讨”、“骨干教师论坛”等活动,创造条件,加大展示力度,宣传涌现出的科研新秀及教改新星,鼓励更多的教师成名、成家。
7、增加经费投入,做到专款专用
制定奖励措施,加大对有成果教师的奖励和资助力度,保证骨干教师培养经费逐年增加,加强骨干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学术研究、教学交流的支持力度。加强经费管理,保证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8、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实现培训、教研、科研网络化、信息化,提供教师自我学习提高的平台,使之成为广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终身学习的重要阵地,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提供保障。
结合我县校本安排意见和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我校校本研修的特色为:立足校本,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聚焦高效教学、推进高效教学的实施为主线,积极推进校本研修活动,促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