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05:4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第一篇: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从前面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现状的分析,给出应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应建议。那么我们在提出对策的时候总体把它分为两个大部分:一个是职业倦怠产生的早期阶段的防御对策;另一个是职业倦怠产生后的对策。那么在两大分类的基础之下又从外界提供支持和自身内部调节以及多方面展开分析。

一·从外界干预方面防治教师职业倦怠 1.1 学校之领导的管理方面

教师大多所处的环境是在学校之中,那么与其关系相密切的有学生以及领导。那么这些因子成为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所以为了防止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可以学校的多方面着手分析。

学校领导管理措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价值取向、心理状况和情绪表现。因此, 加强和改善学校管理对预防和治理教师职业倦怠至关重要。工资待遇低 专业化水平低,和工作成就感低,以及缺乏相关的社会支持是产生特殊教育教师幸福感缺失的重要原因[1],职业责任感和约束竞争感的缺失也是产生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以及学校那么怎么从管理层面来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和责任感及竞争感。

1.1.1注重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所谓幸福感,就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那么教师只有感到工作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满足才会对职业产生动力和激情。怎么让教师感受到这份职业的幸福感呢。

关注教师所教学生的情况。学生各种请况的好坏与教师有着紧密的关系,学生的进步给教师工作一定的推进感,反之学生的后退给教师一定的挫败感,从而慢慢减少对工作的激情度。所以学校领导应该重视对学生进步情况的及时反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会会给教师以及学学生都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在进行总结学生进步情况的时候,首先要建立学生进校前的档案,在学期末对学生情况作出评价,并公布学生进步结果,除了使该学生的教师感到成就感保持工作的热情之外,也可以唤起其他教师的竞争感。

定期开展学生感恩教育。学生的进步是教师辛勤工作的结果。那么如果学生在享受这份务实的奉献所带来的效益成果时,不知道感恩,不知道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教师的感谢,教师也会产生一定的忽视,懈怠感体会不到学生真情。所以学校要定期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辛苦,特殊儿童的能力虽然有限。但是必要的感恩行动必渗入到他们的思想中。如:对教师的一句简单问候也会是教师感受到欣慰。以开展感恩行动比赛为载体促使学生关注老师,使教师感受到存在感,被关心的幸福感。

1.1.2 注重教师责任感和竞争感的提升。

在统一价值论中,责任感是指当他人的价值关系受制于或依赖于自己的价值关系时,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

责任感。在赵新忠,《关于防止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一文中说到: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实质是缺乏责任心和爱的激情。要提高特教教师的职业责任感首先让教师具备爱人之心。具有关爱特殊儿童的爱心,是对特殊儿童产生责任感的基础。以特殊儿童痛苦和艰难, 唤起特教教师的同情心,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如组织特教教师走访有困难的特殊儿童家庭,使他们明白责任的重大。

竞争感。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性使教师没有明显的竞争意识。特殊教育学校没有普校强烈的升学压力,导致教师散漫性,以致产生职业倦怠。学校要指导教师定期的目标制定,并对教师目标实现结果进行考核,鞭策教师不断向上。另一个是以评定职称或骨干教师依托,教师职称级别、骨干教师荣誉称号等, 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名利, 和专业知识的增长,那么学校可以将这些评定的结果公布,评定要做到公正,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定机制。目前的特校与特校之间, 特校和普校, 在评先评优、职务评审、骨干教师晋升等方面的竞争, 以及学生生源变化带来学校和专业的调整, 对与新进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么学校就应该多组织本校教师到其他学校参观学习,或是介绍同行学校发展情况,让教师感到明显的差距感以达到促使教师竞争感产生的目的,不致散漫以致倦怠。

1.1.3 让教师意识危机感的存在

美国英特尔事业总裁葛洛夫曾提出“ 惧者生存”的观点。他认为只有那些恐惧感强烈、危机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教师因为缺乏一定的危机和恐惧感使职业倦怠有可乘之机。要使教师意识到危机感可按以下建议做一是制定严格的考评制度,约束教师的行为。学校制定考评规则制度的条例要让教师参,一旦有教师违规必须追究以警示其他教师。二是强调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在安全意识及防范方面较普通学校来说相对较弱,那么对学校的工作要求就更高了,学校要开展安全教育大会,使教师明白学生如果发生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把安全工作分配给各个教师,并对发生安全事故教师按规定实施惩罚,并以此作为例子警示其他的教师。三是建立家长满意度反映薄。在学生进校前,具体基本资料情况的记载,在学校定期回收家长反映薄,看家长对教师的满意度和不足,使教师感到紧迫的危机感,但注意是适度的危机感。过度的危机感反而会增加教师的压力感,导致结果适得其反。

1.2社会支持层面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从他人那里所能获得的精神支持。社会联系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社会组织。如今有研究表明社会对特校教师的关注程度不高且很多人士对特校教师的看法有一定的偏见,另外特校教师虽然有一定的特殊教育津贴但实际上总体工资收入水平与普校教师还存在较大差距且特校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所以要改善目前的这种有关特效教师的社会情况导致的特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可从以下做起。

1.2.1 提高特校教师在社会的地位和社会认可度。

与一份职业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的是他的经济效益和职业声望。目前,社会上对于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看法和评价普遍较低,认为只有三流的教师才会从事特殊教育,因此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自卑感或挫折感[2]。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特殊教育的发展逐渐得到了社会的重视,但是人们对残疾人的印象还是传统的同情,施舍等,社会对特效教师的印象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加大对特教方面的宣传力度,如杂志,媒体等让人们真正了解特校教师。学校政府各级领导和社会机构对学校支持的同时, 同样对教师加以肯定、鼓励和慰问,以引起人们对特校教师的关注。让更多人了解特校教师工作的艰辛,伟大,从而使特校教师感到的不是自卑而是自豪,从而更有激情的投入特殊教育事业中。

1.3 政府工作

1.3.1 政府要从经济,教师社会地位,工作负担以及教师合法权益的方面着手解决教师职业倦怠。

经济对策: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 年—2007 年)》6 年的统计数据,每年特殊教育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为0.38%,但仅普通小学在该项目上的比例就32.40%,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近86 倍,使得特殊教育学校很难发展特教教师不能安心投入到工作中[3]。可见政府在特教投放的经费方面还远远不够,政府应该增加在特教的投资经费,这样使特校的教师也感到政府对特殊教育的支持。从1989 年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到1995 年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再到《关于“十五” 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教改革和发展的意见》,这些文件中规定特殊教育教师的工资要比普通教师高15%。但事实上,到现在为止特殊学校教师待遇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吴立平(2010)在对53 名一线聋儿语训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结果中发现: 偏低的工资待遇使得教师在工作中感到压力[4]。所以提高特校教师工资待遇应该得到具体的解决,拟定严格的下放资金的觃章制度,确保资金到位的准确时,准确,准数。那么目前关于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觃应该更加具体完善保障特校教师的合法权益。负担:特校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一名老师,还是学生的“保姆”,由于教授对象的特殊性 特校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注意他们的安全,生活各方面比普校教师承担的责仸更多,所减轻特校教师工作负担迫在眉睫。那么减轻特校教师的工作负担可以从师生比例来调节,我国的特校教师一个人负担的学生数大多超量,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师工作,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全面照顾。另一个就是把对学生的负责工作分类有不同教师承担,减轻一个教师扮演多种角色的疲惫感。

1.3.2加强教师职业培训

Heller 等(1992)[5]曾指出, “教师主要是通过在教室里的成功来获得工作动机和避免职业倦怠”。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影响着教师教学行为成败的归因.而教师教学行为的成败与教师的职业准备和教学自主性有关。不充分职业准备和专业自主性的缺乏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发展。由于特殊教育工作的可见成效并不是短期就能体现出来的,特校教师很难体验到成就感,另一个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所需教师具备的能力不是普校那么简单。而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有很多是“半路出家”,有些是普教转岗来的,他们一些缺乏专业的知识培训,这种现象在西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更为明显。这样不仅对学生不利,对教师自身教学效能感造成影响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教学效能感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可能具有调节作用, 高教学效能感可以改变职业压力的作用, 减少“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的程度[6]。通过职业的专业化培训能使他们更好的结合理论与实际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增加教学效能感和成就感缓解职业倦怠。

1.4 关心教师心理健康

许多研究表明, 某些人所具有的人格特质很容易受到倦怠的伤害。如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低、对自己缺乏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等[7]。国内有研究表明职业倦怠加重将导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降低,反之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职业倦怠越严重。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地成就感及心理健康的九个因子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8]。由此可知职业倦怠的防御与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一是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为特校教师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考核制度开设心理咨询室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并且鼓励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在此过程中为教师建立心理档案,根据教师的特殊情况制定科学的心理辅导和治疗计划。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培训等使教师掌握心理调适、放松的方法,调节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那么培养的内容可分为:

(一)训练教师的情绪自我调控能力,(二)培养教师健全意志,(三)是培养教师正确的自我观念。二是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人际关系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和个体行为、工作效率乃至组织的凝聚力[9]。所以要组织教师与教师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增进师生感情。领导也要与教师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样的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更有利与教师参加工作。三是建设一种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让教师置身与友好,人性化的管理环境之中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1.5 家庭支持

当今不仅普校教师承受着来自社会对教师期望的压力,特校教师也不例外,在新时期的社会里,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教师面对来自家长校长等各方面的压力加重了他们的职业倦怠感。那么与家长的沟通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了。Cherniss(1988)[10] 认为, 当积极的人际交往和前摄的交流发生时, 压力就减少, 对组织的贡献和职业发展就增加, 但是交往未能朝期望的方向发展时, 也极易形成一个重要的压力源。事实中许多家长在和特校教师的沟通过程中往往不理解特校教师的情况给教师带来压力,从而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家长往往将自己孩子的进步慢归罪与教师的不尽职责,所以学校要组织家长教师交流会,让家长了解教师每天的工作内容,从而慢慢改变对教师的看法,取得家长的支持更利于教师开展工作减少职业倦怠产生的几率。另一个是教师自己家庭的支持,教师自己家人的支持也是一部分工作动力的源泉,事实中有些教师的家人不看好这份职业从而影响了教师在这个岗位坚持下去的决心,而他们不看好的原因有来自工资待遇低或社会地位低的一些方面。

二.从教师自救角度解决

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状况已经有所证实[11],并且有研究也表明了心理健康情况和职业倦怠呈正相关。吴思孝(2003)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特点:(l)热爱教育事业,胜仸教学工作;(2)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特点;(4)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5)和谐的人际关系[12]。王智(2005)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正常的认知结构;(2)情绪情绪稳定;(3)意志坚定且有自制力;(4)行为与其心理活动相符合;(5)不断完善人格,塑造良好个性[13]。特校的教师中往往存在着某些不良人格特征,如教师的自我概念的不稳定,对自我的评价过低。自我价值和生活乐趣的迷失,还有不合理的期望以及消极的人生观,工作目标不明等等从而产生了职业倦怠。那么教师怎么进行自我调节呢?

2.1 树立良好的教师情感品质

良好的教师情感品质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教师对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事业心,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和责任,这样才会更加有热情投身教育工作。

2.2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师作为社会优秀分子的一员,不应该被坎坷的人生和艰苦的工作击倒,不要被他人的舆论或打击动摇自己的观点,信念。要正确的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进步,并从中受到鼓舞,这样才能经常体验并保持良好的情感;要合理的宣泄心中的抑郁,过分的压抑情感会使情感的困扰加重,宣泄能使不快的情感释放出来,是紧张的情感的到放松,缓和。同时注意宣泄的方式不要影响他人的学习和工作;学会幽默和宽容。高尚的幽默是消毒剂,学会用幽默的态度面都生活,成功的幽默能使人精神振奋,帮助人从压抑中解脱出来,转换视角客观的看待眼前的障碍,以便减轻或消除心理压抑[14]。宽容的对待自己和别人,能够使自己心情豁达保持愉快。学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从中体验到乐趣,使工作中的压抑等得到排遣。

2.3 做自己情感的主人

教师要学会情绪的自我调控来缓解工作中所带来的压力,比如自我赞美法,别人的赞美和夸奖总会是我们感到快乐,自己赞美其实也具有相同的效果。表情调节法,通过自己的动作,来影响自己的情感,一个人开是会手舞足蹈,那么利用内部情感和外部动作的关系,当你心理压抑时不要表现出无力,垂头丧气,相反看看别人的笑脸,或者有意识让自己微笑,这样会使心情得到一定的优化。或者是暗示法,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信念。利用积极的暗示法能够帮组人树立信心,稳定情绪等。当你遇到困难,不知所措的时候,运用暗示法使自己尽快从中摆脱出来,无论多大的困难,暗示自己要有信心,坚持乐观的心境。

2.4 树立正确的目标

教师应该树立合理的目标,合理的期望值才能使自己体验到实现目标带来的愉悦感,如过目标过高,往往使自己达不到从而降低自己的信心,挫败感太多使自己信心大减,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感。所以要学会制定合理的目标。

2.5 敢于正视职业倦怠

有些教师在发先自己有职业倦怠后不敢正视,也不采取措施加以防治,这样久而久之使其变得更加严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旦发现自己存在职业倦怠征兆时,应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症状及其严重危害,勇于面对现实,学习化解职业倦怠的方法或知识。也可以用自我书写释放、向朋友倾诉、寻找专业咨询师援助等方式进行缓解和疏导。

2.6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顺利工作的基础,紧张的,不友好的人际关系会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心理压力,会引起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师不仅要处理好与领导,家长或同时朋友的关系,还要放弃权威身份,以平等友好的身份和学生相处,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别人,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样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愉快的工做。

2.7 学会缓解压力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教师的压力来源有生物源,也有精神的和社会环境的,生物源如:疾病,噪声。精神源如不良心理特点,多疑和错误认知结果等,但大多教师的压力是来自社会环境的如人际关系变化和家庭冲突。那么要克服压力就得先找到压力源并尽可能的消除它。有些特校教师的压力是因为生活规模过大,超出自己的能力和精力的范围,那么想想有哪些事情是不必要的就可以放到一边暂时缓解自己的压力;有些教师是因为工作量大造成的,那么就要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来完成工作,按工作的重要性顺序依次完成。又如家庭与工作上的冲突,要制定一个合理的行动计划,并且明确重点是什么,明确你的选择但不要勉强让你的家人支持。

另外有些研究发现,有压力存在的教师中的生活习惯不合理比如:劳逸失调,起居不规律,运动太少等。所以要缓解压力的方法也可以从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做起如:锻炼身体,合理饮食,培养兴趣爱好等。

三 学习国外预防职业倦怠整合策略:学校EAP

EAP(employment assistance programs)是美国20实际70年代以来企业界所推行的一种福利方案,以帮助员工解决社会,心理,经济与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它从根本上把心理健康从个人层面拓展到组织和社会层面。员工援助计划是一项为工作场所中的个人和组织提供咨询和服务的工作,他能够帮组管理者了解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职业发展问题,幵提出一系列辅导措施来帮助员工解决这些问题。这里可以运用它开展和实施学校EAP对解决特校或普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EAP就是通过专业的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对员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包括压力管理,职业心理健康维护,法律纠纷等,目的是减轻员工工作压力,维护其心理健康。它为我们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模式,EAP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学校组织管理层面在这里更重要的是运用它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学校EAP培训常涉及的内容有:职业心理健康培训,压力管理培训,工作与生活培训,积极情绪培训和子女教育培训,人际关系能力培训,态度培训,新教师入职培训,时间管理团队精神培训等那么要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最好的方案就是建立学校的教师援助计划,学校EAP能够消除教师工作倦怠与工作不安全感,避免教师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EAP给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师沟通,危机事件干预等,能使教师积极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导致的职业倦怠问题等它还能改善教师人际关系提高教师动机水平,还能增强教师归属感和加深对学校组织的情感依恋[15]。

[参考文献] [1]赵新忠 ,孙裕.管理层面寻找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J].南京特教学院报,2009,3(1):64-67 [2]徐美贞.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44(2):64—67.

[3]刘俊卿.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现实问题及未来选择[J].中国特殊教育2010,(8):10.[4]吴立平.聋儿语训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幸福感的研究[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 文集,2007.[5]Lech Wisniewski, Richard M Gargiulo.Occupationalstress and burnout among special educators : A review of theliterature[ J].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1997, 31(3):325-337.[ 6] 刘晓明.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 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2): 56-61 [7] Barry A.Father.Crisis in Educution:Stress and Burnout in the Amedam Teacherl [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Pubbsher.1991.

[8]周朝坤.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藏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2 [9]冯裕华.特校教师职业倦怠诊断及其对策.现代特殊教育,2008,7.[10]Chrniss.C.Observed supervisory behavior and teacher burnout in special education [ J].Exceptional Children, 1988(54): 449-454.[11]徐美贞.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44(2):64—67.

[12]吴思孝.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J],教育探索,2003,(5):82-84.[13]王智.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72-74.[14] 刘晓明.孙文影.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 [15]伍新春.张军.教师职业倦怠预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

第二篇: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一、肯定农村教师的社会价值,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种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从事该职业人员的受尊敬程度,也影响他们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程度。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教育和农村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教育广大群众尊重农村教师的劳动,尊重农村教师的人格,能够创造正确健康的社会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统一和控制大众心理,让全社会都重视农村教师,尊重农村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

(二)改善农村教师的生存环境,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农村教师是社会中的一员,特别是农村教师的职业有着广泛的社会性。因此,全社会都要关心农村教师的生活和发展。在未来社会中,社会支持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它应该是一个系统、一个网络。农村教师应尽可能地获得各种帮助,缓冲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平衡。同时,一方面全社会都要关心和帮助农村教师;另一方面,农村教师也要认识到社会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可能的各种支持,促进身心健康。

(三)肯定农村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劳动,矫正农村教师自身价值与人才价格(工资)不符现象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谈到: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就要求价格符合价值。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客观基础,而价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小学农村教师的劳动可以看作是一种商品,那么人才价格(农村教师的工资)就必须符合农村教师自身价值。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在决定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时,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如果农村教师工资低于其他行业,必然导致农村教师这种高质量的劳动力流向其他部门,从而导致师资的短缺。现阶段,我国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但是,由于一部分教育经费是学校自筹的,导致了各校农村教师工资的不均等,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农村教师工资应该由政府来保证,而不应该由学校自筹。

二、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观念,构建和谐的组织环境

(一)树立“以师为本”的人才管理观念

学校管理者应该树立“以师为本”的人才管理观念。“以师为本”的人才管理观念,即把农村教师放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首位。从农村教师出发,充分依靠农村教师、尊重农村教师,尽可能地激发农村教师的参与意识、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让农村教师在工作中感到自己是一个有头脑、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有创造力、有价值、有作为的人。因此,学校领导要注重与农村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想农村教师之所想,急农村教师之所急,设身处地的为农村教师办实事,办好事。

(二)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首先,在管理过程中,要采用人性化管理的方法进行“软”管理,即主要通过让被管理者在满足展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实现”欲望的同时,于不露管理的“痕迹”中,去达成管理者目标任务的实现,这才是寓管于不管,寓治于不治的最好管理方法。这样的举措对于预防农村教师职业倦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其次,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不少学校的校园环境变得更美了,教育设施更完备了,这无疑都是对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极大的帮助。但农村教师休息好,有充足的精神才是更重要的。如果每个学期期末,学校能让疲惫不堪的农村教师出去旅游一下,可能会对农村教师的身心健康起到意想不到的益处。除此之外,如果农村教师出现情绪低落,影响工作状态时,学校领导可考虑让农村教师申请休1~2 d 的“情绪假”,在该农村教师请假时,由其他农村教师为其代课。此举能使农村教师调整过心情再重新上课,对老师和学生都有利。

(三)加大农村教师教育科研的力度

我国可以借鉴德国高校的做法,即农村教师每隔 3~5 年享受一次研究年,在这一年中可以不担任一学期或更长时间的教学工作,而是去从事科学研究。这既可缓解农村教师繁重的工作负担,也可使农村教师在此期间积极充电更大效率地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三、农村教师要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一)干一行爱一行,把职业当事业干

罗素曾经说:“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对事业信仰是幸福的源泉之一。”对职业活动的审美实践是在职业生活实践中体验幸福、获得幸福的基本保障。对于农村教师来说,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首先一定要接受自己是农村教师这一事实,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进入角色,并且能够感受到作为农村教师的快乐。把工作和自我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把职业与自我价值实现统一起来,那么,“压力”就会变成“动力”。

(二)适时调节,学会弹性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农村教师要善于掌握自己,克服自己是一种最必要的能力,它既关系到农村教师的工作成就,也关系自身的健康。不会正确地抑制每日每时的激动,不会掌握局面,是最折磨农村教师的心脏,消熬农村教师的神经系统的事。”所以,农村教师在安排工作时,千万别忘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不管工作多忙,也要尝试着去户外运动一下,爬爬山,朋友聚聚会,做做运动等,让自己的身心很好地放松,这样会更有利于精神抖擞地去应付繁重的教学工作,消除倦怠感。

(三)正确认识自己,愉悦接纳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就能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自知更能使人永不满足地虚心学习,在困难挫折面前镇定自若,精神抖擞,不断地自觉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从而使人永远充满活力、健康发展。正确认识自己,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是治愈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举措。有了目标,才会自觉地去修身养性,实现人格的提升;刻苦地钻研业务努力做一个学生欢迎、家长欢迎的农村教师。适当的目标能使人获得成功,从而珍惜自我的价值,使生活更充实。

1.面对现实,真实自我。

任何一名教师,在工作之外,还有一个真实的生活存在,教师要投入真实的生活,面对个人生活的挑战,而不是躲进工作“封闭自我”,以“奉献者”的悲剧形象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痛楚,不论是家庭的、婚姻的、经济的还是人际交往等其他方面的问题,与同事、组织、领导适时地交流,合理宣泄,寻求理解,走出心理困惑,达到心理平衡,消除心理危机。2.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要尽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引导全社会关注教师行业,相关部门要通过调整相关政策帮助教师解决住房、医疗等实际问题,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让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这样才能让教师从工作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消除职业倦怠。另外,要确立对教师职业的合理期望,教师是一个真实的人,而非古书中的圣贤,教师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大众应对教师抱有合理的期望,以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心理负荷。3.组织管理支持。

对学校管理者来说,一是要尊重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创造性特征,以“刚柔相济”的管理制度、人性化的管理策略,尊重、信任、关爱每一位教师,为教师的发展、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公正、科学、合理、动态地评价教师的业绩,使每位教师拥有被关爱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二是要为教师提高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一种心理保健福利,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和调适方法,建立、开辟多元化的教师心理保健机制和渠道,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开展心理测验与调查,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作动态观察。三是学校要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职工课余文化生活,使每位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其中,在团结、友谊、向上的集体生活中让每一位教职工享受集体的温暖、彼此的激励、精神的愉悦、热情的激发。4.加强自我心理保健。首先,教师要在认知上调整,从自身入手,积极寻求自身的资源,丰富自身生活,而不要把责任全部推到职业特点和制度上来。因为教师永远不可能在一种理想的状态下工作,也不可能要求我们的学生、家长尽善尽美,制度上的问题是永远存在的。教师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关注个人成就的一面,过分自责会影响自己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其次是生活调整,教师要注意保持乐观向上的情趣,合理安排工作、休息时间,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减轻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培养给自己带来欢乐和满足感的兴趣爱好,建立使自己有良好归属感的积极社会团体,试着在单一的工作环境中寻找多样化,合理确定自己有能力实现的并且符合实际的目标等。最后,教师要把握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学习和进修是一种生命活力的充电,而不是体制对自己的强制性要求,自觉融入学生和学习团体,时刻以好奇的目光打量身边的学生,开启逐渐老化生锈的心灵之窗,让生活的阳光照射心房,心理自然会绿意盎然。惟其如此,农村教师自然能享受到这份闪光事业的快乐。

第三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对策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对策

济源市特殊教育学校 李淑敏

课 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对策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倦怠 开题报告 内容提要: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个人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渡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一般说来,教师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教师的心理问题正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环境使得特殊学校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教师职业倦怠的结果,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他们的工作以及学生都有许多消极不利的影响。

学校管理者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念,充分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我保健意识,端正教育思想,提高工作效率;要正确对待教师的挫折心理,创建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减轻不必要的负担让教师轻装前进。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所谓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具体表现为: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衰退,对他人逐渐冷漠,自我成就感降低等等。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相比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教师表现尤为突出。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付工作应激的一种心理反应,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心理反应。

第一、情绪耗竭。这个阶段的教师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过敏,情绪紧张,反映出负向、消极地心境和态度,畏惧早晨去上班,形成对学生消极地、玩世不恭的态度。

第二、人格丧失。人格丧失一般表现为通过减少和断绝与学生的联系来表现出来。例如,教师减少与学生接触,从身体距离上远离学生,不理睬或拒绝了解学生,给学生取贬损性的称呼、外号或给学生贴标签,甚至倾向于极端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这些都是性格解体的标志。

第三、降低成就感。教师的职业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教师们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教师们一旦发现他们的职业为他们提供较少的反馈时,就不再努力了。教师一旦经历这三个方面的过程就引起动机上的变化,进而在生活方面体现出了失败感,这就是社会心理学称之为的“习得性无助”。

二、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一般说来,教师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教师的心理问题正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英国的调查表明:有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教师正承受着巨大的职业压力。我国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心理焦虑比其他职业群体的人更为严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评明显低于其他职业群体。特别是现代社会,应激事件多、竞争加剧、工作压力大,突出表现为教师的身心耗竭状态。特别是特殊学校的教师,表现的更为突出。

为了全面了解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我们对全市校100余名特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感受到很大,经常感觉急躁易怒,没有成就感,职业压力大,身心疲惫。

从性别上来说,特殊学校的女教师相比男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特殊教育中成就感对教师的影响比中小学教师小,再加上特教对象比较难以控制,女性教师情感体验深刻,对于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低,因此体验到的工作压力比男性教师大。

从教龄上来说,特殊学校教龄5-10年的教师职业枯竭感最高,因为教龄在5年内的特教教师人格解体程度最严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调查发现30~39岁的特教教师体验到的压力最大,其次是29岁或以下组,压力最小的是40岁或以上的特教教师。

从学历上来说,在特殊学校教师中专科与中专毕业的教师相比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在身心衰竭维度上,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特教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及本科以上的特教教师;专科学历的特教教师得分又显著高于本科学历的特教教师。

从工作量上来说,特殊学校教师每周授课数量越多,其职业倦怠感越严重。得出特殊学校教师的工作量和职业倦怠的程度的成正比。工作的忙碌感越强烈,身心衰竭的程度也越严重。

从任教科目上来说,特殊学校生活实践类任课教师情绪衰竭、非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文化知识类、技能发展类任课教师。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5以来,我市有10多名特校教师放弃了特校教师职业,而选择了其他工作,有多名教师调到城市中小学去任教。特校教师流失数据说明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三、特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成因分析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师资的均衡。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得到较快发展,作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均衡是重要保障。但当前,影响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队伍个体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倦怠。探究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对促进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成就感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所谓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目前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源逐步转变为以智障学生为主,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由于学生的特性和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的限制,致使教师很难在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成功的体验。

同时,由于社会各方面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关注不够,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而言,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中,难以与外界社会交流,和学生一样不能融入主流社会。特别是每年暑期和教师节期间,每名普通教育工作者都有可能得到来自升入高等学府的学生的祝福,而作为仅仅为义务段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却绝无这种接受学生祝福的可能,即使工作一生也不能有桃李满天下的满足感和幸福体验。这样,导致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缺乏由工作而产生的成就感,从而缺少职业幸福度,久而久之,形成职业倦怠。

2、缺乏工作压力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工作压力是指因工作责任过大等因素对人产生的压力。特殊教育学校由于每个县市只有一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未能在业务上进行的统一管理和要求,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责任和工作职能完全由学校自己制订和执行。在具体制订和执行的过程中,很多学校由于没有升学及质量考试考核的要求,同时由于所有教师都是朝夕相处,碍于情面和处理各种关系的需要,不能像普通学校一样制订和严格执行统一的管理规范,导致学校管理不够规范,长期的这种运行状态使处于较为封闭的特殊教育工作环境中的教师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认为工作原来就是如此而已,令教师缺乏工作的进取心和积极的工作动力,长此以往,导致一部分自觉性不强的教师不够敬业,形成职业倦怠。

3、缺乏一定的社会尊重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相当一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社会交往中不愿承认或回避自己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笔者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遭遇一种尴尬:“每天那么忙不就是教几个聋子、哑巴和憨头而已嘛,还能教成一朵花不成。”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典型的认为你从事的职业不过就是如此而已,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在有些初次相识的场合,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耐心的向对方解释半天什么是特殊教育,之后看到的是一种不屑的表情。这些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较为普遍的不够尊重的言行极大的挫伤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自尊,形成了职业倦怠。

4、家长的态度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家庭大都较为贫困,产生贫困的原因主要是因残致贫。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对每个孩子都付出了无限的爱心,在发现孩子有残疾的初期,每名家长都爱子心切,不惜借贷,投入大笔资金,希望借助现代医学手段,治疗好学生的残疾。但当发现投入巨资却无法治愈孩子时,家长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的家长因爱成恨,从此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因内疚,对孩子溺爱有加„„

医学的终点是教育的起点。当家长发现医疗无效时,就将孩子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由于因残致贫,家庭贫困,大多数家长对学生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笔者曾经亲身经历两件事情足以说明家长的态度:其一,2010年11月,气温骤降,学生由于月初上学时(我校属全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住宿)天气还较为温和,所带寒衣不够。这时,学校班主任老师逐一给每位家长打电话,要求给学生送寒衣到校。令人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竞然有超过三分一之的学生家长说没空送衣服来或者是说“他(指学生)不冷”,最后还是全校教师自发的捐献衣物才帮助每名学生渡过了寒冷的一个月。其二,学校打算召开家长会,主要目的是家校联合,共同教育帮助学生成长。家长会初定于四月二十六日举行,由于超过三分之二的家长说由于有事不能参加,家长会一拖再拖,最后定于十月二十六日举行,到场的家长仍然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相当一部分家长都是甩包袱的心态将学生送到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教师教给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教会学生学会一些知识,但星期天返校后,教师会惊讶的发现,二十几天教会的知识在星期的时间里几乎会全部遗忘,原因是家长总是以工作忙、没有时间或无法与孩子沟通为由,根本没有配合教师要求的月休时教育学生。大多数家长也认为这样的孩子学不到什么东西,来学校就是请个保姆照顾学生不出事就行了。

家长的这些态度也导致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从事的职业能够取得的成就失去信心,产生职业倦怠。

5、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对特殊教育的管理不够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其一是教师参加活动,展示自己的愿望被忽视。相当一部分教育管理部门或是业务部门在组织教师活动时忽视特校教师参加。

其二是教师在业务上成长的愿望被埋没。由于在市里特殊教育的唯一性,教育管理部门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业务权威指导机构。同时,由于经费的缺乏或其他方面的原因,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外出学习或业务成长的愿望不能像普通学校那样得以实现,特殊教育在封闭的环境中“闭门造车”,艰难前行。

其三是管理部门的态度给教师以职业暗示。相当的管理部门和社会机构对特殊教育的出发点是:只要管住这些孩子,确保他们不出事就行了,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教出什么名堂。

其四是特校教师编制不足,专业教师缺乏,专业师资引进困难。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9]41号)明确指出:“配齐配足教师,确保特殊教育学校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省级有关部门要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教师需求量大的特点,合理确定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并保障落实。”按照特殊教育的教育规律,特殊教育需要有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行为矫正师等专业人才,但目前较为普遍的情况:一是由于缺乏经费等支持,无法开展相应的教师职业培训;二是由于近年来,编制缺乏,正常的专业师资难以落实,造成特校很多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学内容不能落实,很多课程属东拼西凑,无法提出具体的考核要求,学生随班就混,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给了教师以心理暗示。同时,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师资培训等活动都以“普通教育的培训,不懂特殊教育”为由将特校教师排除在培训之外。

四、如何减缓特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根据我们的调查,特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第一位因素是不良的社会环境,它对教师个人需要的满足、动机的激发以及目标的实现关系很大,影响很深远。因此,除了要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他们的苦衷外,对于特殊学校的教师要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特别要减轻他们过重的工作与心理负荷,学生要减负,教师更要减负,他们的心灵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安慰。

(二)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据调查,我们特殊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还有一个原因集中在:“智障学生难教”、“聋哑学生难管”、“工作压力过重”等方面。我们学校的领导采取了很多措施来缓解这些矛盾,一是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要,针对教师的不同需要,采取“寻找自己的幸福”等不同方式激励自我,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态;二是开展各种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使教师保持心理平衡;三是致力于优化校园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在关心教师思想进步、业务提高、待遇改善的同时,更注重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开展活动缓解教师心理压力

1、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活动。学校经常请一些心理专家或医生到校做一些比较专业的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报告等,切实提升教师心理素质,学会自我疏缓心理压力。

2、开展文体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放松自己的身心,缓解紧张情绪。每学期我们学校都有教工运动会,让教师积极参与集体和个人项目比赛,不但加强了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增强了凝聚力,还让教师在活动中忘记了烦恼。

3、开展谈心活动。学校领导和工会委员经常主动和教师谈心,针对教师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关怀、疏导,共同解决问题。

4、开展读书活动。书是人类最好的伙伴,我校每年都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提升教师素质,使教师心胸开阔,见识广泛,业务精湛。通过读书学习,教师开阔了眼界,不再沉陷于眼前的小利益中不能自拔。

5、开展幸福分享活动。我校定期举行教师职业幸福分享会议,让教师分享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受,发展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同时,我们每个特校教师都要及时克服消极心理的影响,满怀热情投入教学工作,能做到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每一句话都对他们饱含热情,每一次眼神都对他们寄托希望,每一个手势都对他们亲近,每一个动作都对他们以鼓励。”

让我们每一个特校教师都拥有健康的心理,拥有永久的快乐,为我们济源特殊教育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普通心理学应用教程》张小乔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2、李红霞 《教育科学》2003 年2月《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类型、成因和对策》

3、周雪梅、俞国良《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3月《小学教师现代人格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王本余《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2月

第四篇: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综述了最近十几年来关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认为在研究普通教师职业倦怠的同时,应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构建具有统计学检验意义的特殊教师职业倦怠模型,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以及提高他们的职业生活质量及特殊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与测量

1.1概念

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特殊教育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1.2 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

在职业倦怠的研究中,国外已有许多种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如Maslach的职业倦怠问卷(简称MBI)、Pines的倦怠量表(简称BM)厌倦倦怠量表、罗马职业倦怠问卷。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为Maslach的职业倦怠问卷。目前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王芳在MBI 的基础上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该量表新增心智枯竭维度,表现为不能应付学生的问题,原有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失效,感到无能为力,不能胜任,甚至担心害怕被学生嘲笑或看不起。该问卷是在对中小学教师访谈后修订而成的,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且信、效度良好。比较有名的还有大陆学者王国香等人基于Maslach的倦怠问卷,修编而成的适合于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量表———EBI,该量表保持MBI的三个核心维度。

二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2.1 性别

王玲凤等人的研究发现特殊学校的女教师相比男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这和邢强,唐志文,胡新霞有关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也不一致,他们的研究表明,男性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性。可能是在中小学教育中更容易体验到成就感,由于男性的社会期望高,男性体验到的压力更大。而特殊教育中成就感对教师的影响比中小学教师小,再加上特教对象比较难以控制,女性教师情感体验深刻,对于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低,因此体验到的工作压力比男性教师大。

2.2教龄

刘在花的研究发现特殊学校教龄5-10年的教师职业枯竭感最高,这和郭璐露的研究结果相同她的研究发现教龄在5年内的特教教师人格解体程度最严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教龄在5年内的特教教师人格解体程度最严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而王玲凤关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中发现30~39岁的特教教师体验

到的压力最大,其次是29岁或以下组,压力最小的是40岁或以上的特教教师。

2.3 学历

刘在花的研究发现,在特殊学校教师中专科与中专毕业的教师相比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郭璐露的研究发现在身心衰竭维度上,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特教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及本科以上的特教教师;;专科学历的特教教师得分又显著高于本科学历的特教教师。

2.4 工作量

特殊学校教师每周授课数量越多,其职业倦怠感越严重。得出特殊学校教师的工作量和职业倦怠的程度的成正比。郭璐露的研究也发现工作的忙碌感越强烈,身心衰竭的程度也越严重,因此她建议特殊学校采用更小的班级规模和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以缓解倦怠。

2.5 任教科目

有研究发现,特殊学校生活实践类任课教师情绪衰竭、非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文化知识类、技能发展类任课教师。

三、特殊教育教师的压力源

1、社会因素

社会方面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压力大。世界上的多数国家都对教育持有很高期望,因而教师承受着高社会期望的压力,特殊教育教师也不例外。同时,在今天迅速变迁的社会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校长、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益分歧,教师在无所适从之余无疑会加大工作压力;二是由社会比较产生的不平衡感。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工作条件较差等也都使得教师感到一种潜在的压力。

2、工作环境因素

(1)学生问题,特教学校的学生组成很复杂,有弱智、有自闭症、孤独症、多动症,脑瘫等大脑器质性病变的,所以很于管理。

(2)工作负荷问题,特教学校教师不但要做一般中小学教师所作的工作,而且还要负责学生的中午饭和午睡。由于学生的特殊性一般的沟通方式很难见效。老师工作需要大量的重复劳动,负荷很大。

3、职业发展因素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的障碍因素,主要体现在职业准备不足,缺乏专业自主和专业感以及专业晋升的机会等方面

另外,特教老师的压力影响因素还有,人际交往因素,个人因素等。

四、缓解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的方法

我认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长时间的重复作业都会有职业倦怠,而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职业倦怠的程度更加严重,缓解他们职业倦怠的主要方法归结起来有一下几种。

1、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威望。

2、改善学校管理方式,创造和谐、轻松的工作氛围、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培训,让其获得成就体验。教育特殊儿童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并且在短时期内成效不明显,致使教师很难在工作中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然而,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半路出家”的状况在全国

各地都较为明显,在这所学校也是如此专业的特殊教育出身的教师没有几位。这势必会导致教师不仅缺乏系统的特殊教育理论,更缺乏专业的技术与技能,因而不仅会影响特殊教育的教育质量,更易导致教师缺乏成就感,从而诱发职业倦怠。

4、搭建特殊教育教师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使其获得专业帮助与情感支持

5、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自我调控能力。一方面,学校应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健全面向教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机构,定期开展心理讲座或现场咨询,帮助教师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高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及时疏导、排解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困惑;另一方面,教师个人也要努力加强个性修养,增强理智、自制力、自信心,克服主观臆断、情绪冲动、自暴自弃,经常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和健康、平衡的心态。

五、总结和展望

研究发现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整体程度并不严重但各维度发展不平衡,应引起重视,以防止职业倦怠的产生与进一步恶化。对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任重而道远,如何建构一个具有统计学检验意义的特殊教师职业倦怠模型,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的指导,还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作为基础。其次,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很少,而仅有的研究基本上采用横切面方法,而纵向的追踪研究极少。因此,应加强纵向研究,把横切面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起来。再有,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和学校环境都会对其产生影响,这就要求研究者还需要采用访谈、现场研究等方法搜集并分析材料,使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提高材料的可靠性和研究的生态效度。

参考文献

刘在花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特点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4期(总第70期)

曾玲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辽宁教育研究,2003,(11):79-80

王玲凤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第8期(总第110期)

郭璐露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与工作特征的相关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1期(总第91期)

刘在花特殊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及与职业枯竭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9期(总第75期)

第五篇: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分析

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分析

‚想起学生就觉得头疼!‛北京某小学的一间教师休息室,周华老师的这句话引起了同事们的共鸣,也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青年教师诉说工作压力大,老教师也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不少人有意无意把教师看成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学生成绩不好,要找老师;学生品德出了问题,是老师没教育好;学生磕着碰着,也是老师的责任。这些当然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但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问题都推向老师。‛周华半开玩笑,‚其实教师也是弱势群体‛。幼儿园阿姨、保姆、教书匠、保安、心理医生是周华认为自己扮演着的多重角色。每天面临班上几十个性格不同、状况各异的学生,繁重的工作让她感觉自己身心俱惫。再加上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而杂,‚学校教育有时拼不过社会的影响‛,教学成就感的缺失,也让她的职业热情慢慢消退。

杭州市教育研究所对该市31所中小学的调查显示,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太大,并已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问题。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是纽约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 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的。随着 1980 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职业倦怠也成为一个专业名词流行起来。人们开始发现职业倦怠并不只是一个研究领域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问题,甚至是整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应激情境的不断加剧,助人者不能通过积极的问题解决来化解痛苦以至在工作中表现为身心疲劳、耗竭状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教师队伍中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所谓倦怠,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耗竭‛。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情境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首先,职业倦怠是长期工作压力作用的结果。倦怠是与压力、紧张密切相关的概念。职业心理学将压力看作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包括对威胁的感知和相应的身心反应:紧张则是压力导致的消极后果之一,即对努力无效应付而导致的消极影响,如自我评价降低、挫折、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不在焉、工作绩效降低等;而如果紧张状况持续发展,所产生的更严重的紧张状态就是倦怠。

其次.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在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这三个方面。情绪耗竭是倦怠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此外,情绪耗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因而教师会在心理层面上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倦怠的第二个维度,去人性化的特征是视其服务对象(学生)为‚物‛,而不是‚人‛,倾向于采用冷漠的心态对待同事或学生。成就感低落的特征是教师倾向于对自身产生负面的评价.感觉无助以及自尊心消失。教师因此而工作能力下降,丧失工作成就感,以消极的态度来评价自己,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资料显示教师的职业倦怠可引发如下问题:

1.挫折感。教师的工作期望无法达到,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无法突破,则导致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能力产生怀疑,工作过程中无能、无助等消极感强度增加,进而对工作本身产生厌倦和不满。

2.退缩甚至产生敌视行为。教师对于教学及学生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表现为非人性化的特点,把学生视同为僵硬的‚物‛,漠视其‚人‛的生动鲜活的特征,采取退缩甚至敌视的态度。有时想逃避教学工作或与学生的交往,却又觉得不应该,因此产生负罪感。

3.人际关系紧张。教师因小事而情绪波动,表现失常。影响到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甚至家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紧张,人际交往障碍,自身也因此而自责、困惑却又无力自拔。

4.生理症状。表现出一系列生理耗竭的状态,如精力缺乏,容易疲劳,身体虚弱,对疾病抵抗力减弱,经常感冒或有各种生理上的小毛病,甚至出现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胃肠不适、失眠等身心疾病。

5.忧虑感。教师由于职业倦怠而对自己和工作感到不满.感到无聊、空虚,甚至出现悲观厌世的倾向。

6.工作效率低落。由于工作压力大,以致经常迟到、请假,中断工作,即使身在教学岗位上,也往往心不在焉,教学质量下降。

笔者曾经用通用的scl90进行教师心理状态测试,显示50人样本中,存在心理问题教师达到30%。由此可见,职业倦怠无论对教师自身、教师的工作以及学校组织都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同时,上述问题彼此会交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不加以干预,后果会越来越严重。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社会变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个体所承担的压力也日渐加重。人类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创造了文明史上近70%的知识财富。社会发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师职业特征无法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的变化也给传统的教师职业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

2.外在期望与教师的内在迷惘。社会大众对于教师的过高期望,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使教师产生一种内在迷惘。在快速变迁的社会里,价值日趋多元化,学校、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渐增高,在多方的期望之下.教师的工作压力逐步增大。与此同时,教师为了强调其专业性,增强大众的信心,以致对自身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他们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情绪以维持大众对教师的过高期望,他们不去认识自己的倦怠,相反却加以否认,这样使得倦怠之病魔日益侵蚀着自己的身心。

3.学校组织结构与气氛。在学校的组织结构方面,一些学校呈现科层制组织结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的专业角色时常面对挑战,工作过程中教师的自主性降低,工作任务中的行政色彩较浓,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使得整个学校的组织气氛更趋向于非人性化。研究显示,缺乏校长的支持是教师产生工作压力和倦怠的重要因素。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往往对所处的组织环境不满,抱怨学校领导过于缺乏同情心,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无效能,并认为学校领导‚坚守‛在其办公室内,不了解教师的情况,不关心教师,对教师的评价不够公正。另外,由于教师本身的进修渠道非常有限.在相对刻板的科层体制下,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阶梯相对减少,久而久之,也会导致教师忙于应对学校的行政任务.进而产生倦怠。

4.教师人格因素。除了上述诸多外部因素以外,教师个体自身的人格特征对职业倦怠的产生也有直接影响。众所周知.世上不存在具有绝对完整人格的个体。教师人格特征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因素,所不同的是个体人格特征有所差异。教师若存有某种人格特征,如怯懦、自卑、孤僻、狭隘等,在面临同样的压力时,该类特征明显的教师往往不能采取适当的策略加以应付,更容易陷入倦怠状态。再比如有A型人格特质的个体较易产生倦怠。有A型人格特质的人通常表现为成就感强烈、竞争意识浓厚,动作行为急躁、紧迫.言语粗鲁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A型个体特征的个体.其血液的激素成分比其他个体多得多,同样刺激条件下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产生心理紧张反应。

四、预防与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教师要认识自我,加强个性修养。心理学研究发现,尽管许多人认为对自己是了解的,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很好地了解自己。一个理智的教师尽量做到有自知之明,既不狂妄自大,也不过分自卑,从而改进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及弱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扬长避短,克服不足。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教师的职业观念是指个人在教师职业中所体现出来的态度。教师的价值就是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的。教师职业是光荣的,同时也是繁重的,生活清苦,但如果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心投入教育事业,那么这一职业许多困难都会逐步加以解决和克服。

善于调节心理状态,增强教师角色适应能力。在发展各种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多变的,需要不断转换。教师应该培养对人的兴趣,乐于合群,积极参加学校、教研室或学生的集体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和家长友好交往,建立和保持协调的人际关系。

学校的帮助。首先,改革学校教育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目的,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使教师真正从以各种‚率‛来衡量其成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次,学校领导应带头树立良好的学校风气,在教师中形成高昂的士气,教师的工作动机和积极性只有靠领导有效激励,才能变成教师工作的动力,也才能使教师在身心愉悦的心情中成长与发展。再次,改进学校管理方式,增加对教师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如优化学校的人员配臵,改善工作条件,通过管理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支持教师的教学及对教师的劳动予以认可和积极评价,它有助于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及后顾之忧。

社会的支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物质生活不仅是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对教师的工作情绪有重大影响。对此,较直接的解决办法是加大对教师物质投入力度,在经济上对他们的工作予以肯定。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引起公众关注教师的工作,认可他们的劳动,提高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情和满意程度。此外,教师个体在无力解决自己因职业倦怠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时,求助于心理专家进行咨询、诊断与治疗也是十分必要的。

 

顶一下

下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最终版)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一、何为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应,它是包括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在内的一种综合症状群。教师职业倦......

    教师职业倦怠对策与危害

    2015年沿滩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材料 教师职业倦怠危害与对策 自贡市沿滩区九洪初级中学校 吴永棋 摘要:近三年我对我校教师职业倦怠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教师职业......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定稿)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 我是农村中学的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通过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倦怠,时常感觉力不从心,下面我就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职业倦怠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在1974年研究职业压力时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是诸多职业压力的一种。职业倦怠是人们在......

    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与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与对策 内容摘要: 教师队伍中的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本文通过思考与分析,从情感激励、优化管理、调整心态、体验价值四方面入手具体阐述了......

    浅析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百村、百企、百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 浅析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 成因及对策 ——遵义县松林中学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镇平县玉都中学 裴雪杰 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缺乏成就感,缺乏信心,没有热情,惰性大增,停止不前,不思创新,得过且过,没有把......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5篇范文)

    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分析 ‚想起学生就觉得头疼!‛这句在坐班室不经意的一句话,立马就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共鸣。青年教师诉说工作压力大,老教师也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