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师制为平台构建高校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时间:2019-05-12 05:4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导师制为平台构建高校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导师制为平台构建高校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第一篇:以导师制为平台构建高校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以导师制为平台构建高校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和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启示

县 祥 王 雪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铜仁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

为了加快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思想引导,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我国部分高校通过精心论证和设计,根据本科生培养的特殊性,成立了以多元化、学科交叉、体现通识教育理念为核心和特征的导师组对学生学习生活进行全方位引导。这是一种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教育模式改革。我国高校目前以本科导师制度为平台进行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有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和复旦大学复旦学院模式。

一、北京大学元培计划

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实施的一项以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本科教育改革计划。2001年9月,学校成立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举办元培计划实验班,进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元培计划实验班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按照新的模式进行培养,即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在学习制度上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元培计划实验班从2001年开始招生,经过6年的实践,元培计划的理念在北大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元培实验班的成绩也为之提供了依据,2007年9月,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应运而生。元培学院的成立,为元培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

修读元培计划的学生可以得到来自文、理科各院系资深教授组成的学生学习指导委员会的全程指导,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选课、选择专业和制订相应的修习计划等。参加元培计划,学生所进入的将是“全面”的北大,而不仅仅是北大某个系的某个专业。该计划旨在让北大的教育资源覆盖滋润每个学生,在各个专业年轻学生的心中,不仅传承自己的专业有限师资,还有“全体”北大教授的精神。导师是来自学校各院系推荐上来校长亲自礼聘的资深教授和部分有教学经验和对学生有指导经验的中青年教师,现有导师34名。导师的指导主要是进行素质教育,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亲身体会北大深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对各学科的认知度,拓宽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思路,从而使学生较早地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方针。导师指导的形式主要有导师指导下选课、导师讲座、导师答疑和进入专业后对专业的学习指导等。元培计划已经实施八年,北大常务副校长、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主任林建华将元培学院定义为北大本科学院的雏形,指出元培学院是北大历史上继1952年院系调整后一次重大的教学改革,由此可见,对元培计划进行详细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先来看其优点。第一,导师制是元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制与学分制、自由选择专业、单独招生和管理等制度相互配合,有利于形成最大合力,发挥最大作用。第二,元培计划的导师配备覆盖面较广,包括所有门类的21个具体学科,且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科配备了充足的人员。第三,元培计划的导师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许多都是学科领军人物与资深专家。第四,由导师组成的学生指导委员会为学生提供直接服务,任何学习上的问题都可以在指导委员会得到解决,有利于为学生解惑。第五,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的成员都是学校各个学院和职能部门的领导,有利于元培计划和导师工作的开展。第六,导师组的导师要经学院推荐、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考察、校长聘任三个相互分离和独立阶段才能确定。

另一方面,元培计划也存在以下一些不足:第一,导师的工作职责过于狭小。学生在学校不光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生活,让导师仅仅在学习上指导,有点大材小用。元培的每一个导师都是国内著名的学者,他们的人品修养、探求真理的精神同样值得学生学习。第二,导师的具体工作内容过于笼统,缺少实施的细则,使导师制有流于形式之嫌。第三,导师的具体工作没有相应的考核机构,导师在教学和行政上归各自学院管理,那么该由谁来考核导师?导师服务的管理委员会没有考核权利,那么只能希望导师凭良心工作。第四,导师制缺少相应的配套制度保障,人事制度、奖惩制度,各个学院、单位与元培计划领导部门的分工与协作制度缺失。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导师组的管理机构必须吸纳各个学院领导和学校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参加,以保障导师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导师组的导师应该经个人申报,学校考察审核决定,最后由校长正式聘任;第三,导师组工作的开展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人事制度、奖惩制度等,需进行相应调整与改革。

二、复旦大学复旦学院模式

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于2005年9月成立,是学校全面系统实施通识教育的学术研究和管理机构。目前负责全校本科一年级和部分二年级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复旦学院发动全校教育资源,建立了全方位学业指导体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书院式学生管理体制和通识综合教育计划等四大板块,共同组成了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系统工程。其中,全方位学业指导体系即是学校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成立的导师团。导师团承担指导学生日常学习、课程修读、具体选课和大学学习生活规划的重要任务,导师团由专职导师、特邀导师和兼职导师组成。主要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讲座以及座谈咨询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学业指导和专业规划。其中专职导师9人,由在校任教多年的返聘教授担任;兼职导师80余人,由各院系奋战在教学一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在职教师担任;特邀导师的选聘则打破学校和院系的限制,由海内外其他著名高校教授学者及社会知名人士兼任。专职导师根据学生作息时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业指导,学院将其作用定位为“为大家提供全面的学业和生活指导,帮助你跨越人生历程中的‘卡夫丁峡谷’,走向自由的通途”。特邀导师以讲座、座谈方式指引学生学养拓展和人生导航,目前学院特邀导师是该校历史系资深教授金重远。金教授长期从事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和研究,多次开设国际时政系列讲座,深受学生欢迎。各院系教授学者以班级兼职导师身份深入班级寝室,与学生亲密接触、充分交流,他们的作用是“使你在各方面均衡发展,走上学习、探索和生活的正确道路,像自然界很多现象遵循的‘最小作用量’原理一样(社会和个人往往不能如此),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和‘浪费’,更加有效而顺利地实现你人生的理想目标”。学院公布了专职导师和兼职导师的值班表和联系信息,其中包括固定的值班时间和办公地点。同时,学生除到学院导师咨询室与导师进行直面交流之外,亦可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和导师进行沟通,获得指导。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咨询结束后,需要填写“学生咨询登记表”,记录下学生的问题和导师的指导情况,最后由导师总结认定,留做资料。

可见,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导师制度是很清晰的,就是专职、兼职和特邀导师三种制度相结合,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第一,配套的物质和政策没有到位,对导师开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学院自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复旦学院导师工作要点的总结当中,他们就提出了要加强学院导师工作的考核评估工作,做好“优秀导师”评选工作,健全对优秀导师的奖励制度。第二,专职导师队伍虽然是一个很强大的阵容,但毕竟时间和精力都有限,推行值班制度已经是一个很重的工作任务了,所以不可能要求他们做过多的事情,而兼职导师深入班级寝室,与学生亲密接触、充分交流的机会也毕竟不多。这种制度下一些主动的学生是比较容易得到指导的,但更多的学生得到指导的机会是很少的。第三,复旦模式的导师制度没有突出学生阶段性的特点,在假设所有学生都处于低起点的基础上,从而一视同仁地开展工作,有“一刀切”的简单化倾向。

复旦学院模式带给我们如下启示:首先,导师值班制度是一个保证学生和导师接触的良策,可以推广;其次,复旦的导师制度存在一个导师的时间和精力很有限从而很难兼顾的问题,因而,如果能建立一个梯队式的小组(导师组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研究生等)指导学生,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再次,导师工作必须突出重点和阶段性,如一年级时要重点把握做人和做事的引导;最后,本科一年级的导师组工作必须与进行通识教育的学院、班级辅导员、其他学院、校职能部门相结合,从而既避免管理上的冲突,也有利于以后的各学院的顺利接手。此外,除了导师组值班制度外还可以建立导师组之间的例会制度,便于交流工作心得。

三、以导师制为平台构建高校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综上可见,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凭借强大的灵活性在保留传统教学方法特质的同时又融合了现代因素,其本科通识教育导师制充满魅力,成为国内同类教育改革的先行者。由此反观各高校,应在基本理念、平台运行、制度保障、工作思路等四个维度上着力加强导师平台的建设,并以此为基础推进通识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一)基本理念

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本科导师组应贯彻以下两个基本理念:第一,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他们树立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帮助他们掌握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的一般方法论,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平台运行

导师平台围绕三个板块进行运转,一是做人方面,导师组可对学生进行:(1)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如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中外经典作品,在导师组组织的讨论中进行培养);(2)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如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观看反映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的影片来培养);(3)时事政策宣传教育(如举行时事政治专题讨论会);(4)公民素质教育(如通过对著名的历史人物或现实中的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的学习和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或价值取向)。二是做事方面,导师组可以:(1)通过对学生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大一学生初步把握最一般的方法论;(2)导师个人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影响和引导学生;(3)组织学习典型人物、事迹,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认真做事的精神;(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做事能力。三是身心健康方面,导师组应进行身体健康教育(如:举办各种体育比赛、趣味运动会等)和心理健康教育(如: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等)。

(三)相关保障

导师组的实施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如各导师组的活动经费、活动场地、活动所需相关设备等。导师组的制度保障主要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考评,二是奖励。首先,要制定导师考核评估体系,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看导师是否真正做到引导学生“做人”、“做事”。其次,在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时,要科学确定多元评价主体,从不同的角度对导师工作进行评价。一个是自我评价。对照德、能、勤、绩四项指标,进行自我评价,既肯定成绩,又要找出自身能力素质、工作状况与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完善自己、改进工作、提高质量之目的。另一个就是学生评价。学生应是导师工作评价最重要的主体,对于导师的工作成效,学生最有发言权。在奖励制度方面,可将指导教师的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档案,作为晋升职称及有关奖励的条件之一,还可通过评选“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导师组”予以嘉奖。此外,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导师组工作的具体制度必须明确。

(四)工作思路

通识教育导师制的性质客观上要求导师尽量少带学生,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越少,学生获得指导的时间就越多,导师的指导也就更具针对性,师生才有充足的时间讨论和思考学术及人生问题。目前,我国的高校在师生比例偏低的条件下进行通识教育,推行导师制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导师资源稀缺的困境。在此笔者提出一些解决思路,以供商讨。

第一,导师的工作任务不宜过多。目前,高校的导师资源本来就很不足,而导师除了指导学生学习,还要进行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指导,这无疑是给本就稀缺的导师资源增加负担。因此,要将导师工作与辅导员及学校有关部门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部门应主要负责学生的生活和就业指导工作,这样可以减少专业学习导师的工作负担,使其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第二,对于导师的任职条件不要太多限制。由于导师制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还需要探索完善,还要借鉴别国高校的经验,即使那些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就杰出的学者,对于如何针对本科阶段的教育目标指导好学生也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因此,学术成就杰出不代表作本科生导师也同样杰出。对于那些新聘用的青年教师也要敢于起用,这样可以一面促进新教师的成长,一面缓解导师数量不足的状况,年轻教师可以指导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学习并配合辅导员负责学生生活和思想指导,具有较高职称的导师更多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指导。

第三,对于导师的工作职责和指导内容不明确的问题,应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导师可能最初对工作内容并不熟悉,此时可以从双方都了解的,最便利、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如根据学生的课程内容和进度,就该课程内容提出一些明确的问题,然后列出参考书目让学生查阅,并要求学生给出问题的答案,或者让学生就一个主题写出一篇文章,师生会面时,双方可以自由辩论,对于所谈问题不必拘泥于固定的结论,学生可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但前提是运用充分的论据,进行合理的推断,师生双方都可以向对方的观点质疑,“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导师工作的内容。

第四,严格遵守执行导师制的相关保障制度。激励措施的实施必须及时有效,对于导师的指导要认定工作量,像对待教学课时一样,规定每周指导几个小时,同时,每小时的费用等也要明确。评价制度要科学客观,导师自评与学生评价应结合起来,导师指导完学生要写出教学日记,反思并记录指导中遗留的问题,总结有益的经验,供日后参考,并上交副本给主管部门检查评阅。主管部门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对于不与学生见面,或见面次数不达要求的导师,及指导过程中敷衍了事的导师,要严格按照惩戒措施处理。

第五,确定导师制为一项基本教学制度。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培养这个基本任务,实践证明本科生导师制是通识教育背景下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但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视野会更加扩大,在保持民族化的同时,重视中外的交流和对话,提升和扩大文艺美学学科在当代世界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总而言之,文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是完全成立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以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以及当代文艺美学发展现状为载体,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美学学科的兼容性与开放性。文章来源

县祥,王雪,以导师制为平台构建高校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第7期,第54—56页。

第二篇:高校移动教育平台的构建[模版]

高校移动教育平台的构建

摘要:在对移动学习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并简单总结的基础上,将移动学习引入到高校的教学管理中,构建了高校移动教育平台。介绍了系统的功能构成、系统的用户及用户与系统的关系;总结了高校移动教育平台的特点,并着重介绍了开发移动教学资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关键词:移动学习;教学资源;平台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Mobile Education System 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学习方式而言,从传统的课堂学习,发展到了数字化学习(E-Learning),进而发展到了移动学习(M-Learning)。1994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通过WirelessAndrew项目,最先开始了移动学习的研究。[1]此后,移动学习的研究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深入蓬勃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对于国际上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我国的移动学习研究还落后很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2000年,在庆祝上海电视大学成立40周年“新千年: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中外专家学术报告会”上,国家远程教育学家Desmond Keegan做了题为《远程学习·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的学术报告,首次将移动学习的概念介绍到中国。2001年12月,教育部高教司作出了关于“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的立项通知,此后移动学习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关注。总结近十年来国内对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可行性方面以公开发表的关于移动学习的学术论文为对象,据统计,绝大多数集中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可行性方面,少量集中在终端软件开发方面。而关于课程资源开发、标准化建设方面的研究就非常少。[2] 移动学习多用于远程教育领域2006年11月,上海电视大学表示该校的8万多学生成为国内首批手机远程教育的受益者;[2]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建立了移动学习资源网;深圳大学也将移动学习技术引入到远程教育中。

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逐步升温,成为了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以“移动学习”或“M-Learning”或“移动教育”为关键字,在中国知网搜索相关论文发现,最近几年以该主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论文呈逐年递增趋势,现在已经成为了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对于移动学习的定义和理解,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但是,移动学习作为一个新的学习方式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硬件条件。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的一个扩展,在高校日常的教学、管理中作为辅助手段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因此,笔者将移动学习引入到高校日常教学管理中,构建了“高校移动教育平台”。下面将就该平台的功能、特征以及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原则作详细介绍。1高校移动教育平台 1.1功能介绍

跟传统教育教学平台相比,高校移动教育平台最大的特征是“移动”。目标是让系统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相关信

息。该平台主要由三个功能模块组成,分别是高校日常管理信息、移动学习资源和系统维护,具体如图1所示。

1)日常管理信息:该模块的功能是要实现高校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通知、新闻、公告等重要信息及时通过移动教育平台发布,让

用户在任何地点都能通过手持移动设备了解和查看信息。

2)移动教学资源:该模块是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功能是实现各门课程的移动教学资源的管理。学生通过访问该模块,了解相

关课程的教学信息,如教学内容、进度安排等,并且可以通过手持移动设备利用相关的教学 资源进行学习。同时,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够进行提问反馈,该课程的教师也可以通过 手持移动设备进行回复、解答。

3)系统管理维护:该模块主要是对系统的运行、安全、系统用户等进行管理和维护。使用该移动教育平台的用户有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系统管理员以及其他人员。他们 跟移动教育平台的关系是双向的、可交互的,具体如图2所示。

高校管理者:可以通过手持移动设备访问移动教育平台,了解相关会议通知、新闻公告 等。

教师:对自己教授课程的相关资源进行管理和维护,并对学生提出的问 题进行解答。

学生:主要是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对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和维护系统,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他人员:社会上其他关心、关注学校发展的人士,可以通过访问学校 的WAP教育平台系统了解学校的新闻和日常工作动态。1.2系统特点

高校移动教育平台的构建是基于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用户使用的访

问终端是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手持移动设备,具有数字化、移动性、交 互性、个性化等特点。

数字化:高校移动教育平台的构建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是E-Learning的扩展,是纯数字化的。移动性:高校移动教育平台是动态WAP网站(系统),用户可以在需要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手持移动设备访问系

统,获取所需的信息,进行学习和提问。系统管理员或教师也可以通过手持移动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回复。

交互性:交互性是所有学习方式都非常重视的问题。相对于普通的E-Learning系统,移动学习的平台的交互性更及时、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个性化:个性化是传统学习方式很做到的。移动教育平台的用户在访问学习资源时可以选择自己合适时间、合适的地点,也可以选

择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这些完全取决于学习者的选择,充分体现学习者的自主性,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1.3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应该注意的问题

高校移动教育平台的核心功能是提供移动学习资源,移动学习资源丰富与否、是否兼容各种不同型号、品牌的移动设备、学习

资源的质量高低都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都是在开发移动学习资源时应考虑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移动学习资源还比较少,成熟的移动学习资源网站也不多,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研究将是未来教育技术领域重点

研究的问题。移动学习具有移动性、便捷性、个性化、交互性、使用手持移动设备等特点,因此,在开发移动学习资源时以下几个方面 的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1)移动学习资源要适合手机等移动设备学习:手机、PDA等手持移动设备具有便携性、移动性的优点之外,也有一些自身暂时

不能克服的局限性,如屏幕尺寸小、操作不方便、存储空间有限等。因此,在开发移动学习资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手持移动设备的

特点,开发的学习资源要便于在手机等设备上显示、浏览,占用存储空间小,便于操作。

2)资源的类型要丰富:移动学习资源的类型可以是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类型的。鉴于手持移动设备的操作不方便性,音频或

视频的学习资源更便于操作和学习。但是,由于存储容量的限制,视频资源也不能太大。总之,应根据具体学习内容的不同,开发不 同类型的资源,如,英语学习方面的移动资源最好开发成简短的音频类型较好。

3)以专业或学科为背景开发资源: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应以专业或学科为背景。比如,英语学习方面,经济、管理相关学科专业 的学生需要的英语资源与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需要的英语资源是有很大区别的。针对不同的专业背景开发相对应的移动学习资

源,既满足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也能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日本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山内祐平2008年主持开展的一个 英语移动学习项目“Narikin English”,该项目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基于企业的英语使用相应的文脉背景来开发教材的。[3] 4)移动学习资源内容应该是日常课程学习的补充或扩展:当前高校主要的学习形式是课堂教学,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不可能取代课堂学习。因此,移动学习仅仅是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补充,是课程学习之外的拓展。移动学习资源的内容不应

该是课堂内容的转移,应该是在课程学习之余,通过移动学习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补充和拓展。2总结

前文在介绍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将移动学习引入到高校的教学管理中,构建了高校移动教育平台,并对系统的功能组

成、系统的用户进行了介绍;总结了高校移动教学平台的特点,并着重介绍了开发移动教学资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文只是笔者

在理论上对高校教育平台的构建,接下来将开发实现该教育平台并具体应用到高校的实际教学管理中,为移动学习在高校中的应

用做积极有益的探索。不久的将来,移动学习必将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参考文献:

[1]http://www.xiexiebang.computing/wireless/CMU wireless的移动学习项目.Retrieved at 2011-01-14.[2]刘建设.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7(7).[3]张海.日本移动学习实践研究前言—对话东京大学教育技术首席专家山内祐平副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9(9):1-6.

第三篇: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的一些思考

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的一些思考

摘要:近年来,“通识教育”无疑是我国高等教育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但令人不得不关注的是,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许多理论与实践上的问题仍然有待解决。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

ThestatusquoofChina'sGeneralEducationThoughts

Durui

(DepartmentofStudentWork,KaifengUniversity,Kaifeng475004,Henan)论文

AbstractInrecentyears,“Generaleducation”isnodoubtChina'shighereducationsector,oneofthemostfrequentlyusedwords.Butwhathadtoconcernthattheimplementationofgeneraleducationinour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snotbeeneasy,manytheoreticalandpracticalproblemsremaintoberesolved.KeywordsUniversities;GeneralEducation

1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是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现实的诠释。在中国大学的历史上,对于通识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先驱们有过很好的见识和倡导。蔡元培先生提倡大学本科要“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梅贻琦认为大学教育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他认为大学教育观的核心是通才教育并系统地提出通才教育的理念,强调“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他认为“工科教育于适度的技术化之外,要取得充分的社会化与人文化,”“是工业化问题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他主张在大学本科阶段给学子们以“通识”(知类通达)的训练,非如此,便不能完成“亲民”(化民易俗,表率社会)大业。他还认为,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上,至少要有相当分量是属于普通教育的。学生应具有自然、社会与人文三方面的知识,大学教育着眼于为学生通向高深而作基本训练——培养通才,就是清华当时之所以出产众多大师级学者的成功之道。竺可桢说道“诸君到大学来,万勿存心只要懂得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竺先生的这番话生动地表达了通识教育的基本目标。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创新型人才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具体的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让他们学会怎么去自主学习,怎么进行独立思考。通识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学术的熏陶,养成科学和文明精神,从而具备理性的力量,从而使学生能够最终摆脱监护而获取独立、自由的精神走向社会。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创新型人才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通识教育的培养方式是让大学生在进入专业研究以前通过研读经典著作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批评能力、推理能力、评价能力,进而获得继续教育自己的习惯、观念及方法,从而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综合、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拓展知识视野,认识不同学科的理念和价值;提升对人类共同关心问题的触觉;建立判断力及价值观;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和融会发展的可能,发掘终生学习的潜力。”这样,学生在拥有基本知识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最后理性地选择或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同时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有更高眼光、更宽胸怀之认识,以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及生活品质。2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

通识教育是一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它反映了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通识教育”无疑是我国高等教育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但令人不得不关注的是,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许多理论与实践上的问题仍然有待解决。

2.1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认识模糊不清。实施通识教育必然涉及到认识和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问题。目前,在这个问题上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即把通识教育看作是专业教育的奠基工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认为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的补充,认为通识教育是为专业教育服务的,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在大学里表现为学生以专业课程为主,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适当学习一些通识教育的课程。三是认为通识教育是针对专业教育提出的,指的是“专业教育以外的知识与方法的教育。他们认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组合体。四是认为通识教育既包括专业教育又包括非专业教育,而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是以此种教育是否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而区别的。由上可见,人们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认识是较为模糊的,这种模糊认识使得人们在实践中摇摆不定,其后果是既实施不好通识教育又会妨碍专业教育的实施。

2.2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对学生的实际期望较少考虑。一些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有一种认识,认为实施通识教育就是要多开设一些通识教育的课程。于是,一段时间以来,高校的课程越开越多。其实,在课程科目的设计上,师生在认识上的差异较大,有些教师认为重要的科目,学生认为不重要,反之亦然。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出发,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期望。这样,学生难免对有些课程不感兴趣,也难免有价值不高的课程混于其中。而在课程评价上,有的学校往往只从选修该课人数的多少及学生最后考试的分数高低来评价课程效果的好坏。这样,有的教授价值不大的课程的教师为了保住自己的课程便在教学中迎合学生,对学生要求不严,于是选修该课的学生甚众,殊不知绝大多数是为了捞取廉价学分。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对课程优劣做出评价,不利于课程的改进和提高。

2.3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教师工作难以受到重视。由于科学管理理论在高校学术管理中的渗透,迫使教师重研究轻教学,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往往以科研成果为主。由于与专业课相比,通识课程常与研究的关系不大,加上通识教育的效益是长期的,短期内很难见到效,因此通识教育课程在高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的工作也难以得到合理的评价,致使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于是,许多高水平的教师都愿担任与科研关系更紧密的专业课的教学,致使在高校专职从事通识教育课程讲授的教师大都学历不高,甚至有些教师缺乏必要的敬业神。如此一来,就使得讲授通识教育课的教师总体素质不高。

2.4高校中少有通识教育的机构,实施中协调性差。在我国的高校中,通识教育的实施主要表现为开设一些通识教育的课程和倡导将通识教育的思想渗透到课程中去,具体由各院系来组织。但各院系原本各自独立不相往来,加上没有专门实施通识教育的机构来组织和协调,缺乏专门的经费支持和保障,使得高校中的通识教育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窘境。如此一来,通识教育不可能作为一个独立领域在高校生存,文史与理工不能很好地交融,于是在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通识教育运动后,不少高校又恢复了往日专业教育的宁静。

3今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中应采取的措施

正如哈佛大学的口号所言“没有通识教育,就办不好一所大学。”纵观国外名校的通识教育的发展状况,我们要从中借鉴一些经验。

3.1应当充分重视大学通识教育及其改革。哈佛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很高、综合素养很好是与其通识教育密不可分的。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也在开展通选课、素质教育课,如复旦大学一年级新生不分专业、不分学科、统一编班的举措,已显示其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然而,也有不少高校没有意识到开展通识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过分重视专业教育,导致培养的人才不具备全面的素质。所以应当充分重视通识教育,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后积极改革,培养通才。

3.2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的,二者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通识教育对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加

强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应当指出的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的,二者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决不存在相互对立的状态。通识教育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3.3应当重视和加强通识教育的师资。哈佛大学非常注重请有名望的教师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这些一流的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通识教育卓有成效。目前,我国高校能够担当通识教育的教师并不多,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对通识教育的目标认识不清,认为通识教育只是常识教育;没有通识教育的传统,许多教师本身并没有接受很好的通识教育。因此应当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给专任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积极聘请有名的校外专家兼职通识教育。通过教师水平的提高,使通识教育不流于形式。

3.4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包括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思维、数量思维、科学与社会分析等领域。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外语、计算机、体育、马列课程和思想德育课程。人文类课程比例较小,只是强调政治素质的培养,科学类课程开设也不足。课程内容设置偏浅,考核要求不高,远不能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我们应当借鉴国外高校通识教育的成功事例,合理设置课程,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识教育由来已久,但是在我国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却总是不尽如人意。高校的通识教育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不容忽视。因此,希望各高校增强通识教育的意识,在高校教育过程中能够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手抓。

第四篇:以创业教育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分析,主张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转变教育观念和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系统工程,并通过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剖析,针对性提出我国高校大力推进创业教育的对策以及以此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

1.1 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创业教育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具体表述,但综合共性认识可概述基本内涵,即创业教育是指结合专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实现自主创业和自我发展的教育。首先创业教育应该是一种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应贯穿于高等学校的专业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实质将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其次创业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并不是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创业或一毕业马上进行创业,而是在校期间培养他们具备创新的能力和开拓的意识,以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创新。

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掌握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造就自我发展的能力,变被动的就业观念为主动的创业思维,大胆地走向社会,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市场的挑战。因此,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提升职业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

1.2 创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为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实质上确立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未来(21世纪)的教育思想,昭示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即面向21世纪,把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创新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目的的新的价值取向。我国教育部积极做出了回应,在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文件中提出我国的创业教育问题,指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02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8所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自此,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在高校中逐渐获得重视并开展起来。

创业教育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生事物与新的教育手段,它的存在是以促进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为前提,但创业教育要想真正发挥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样也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持,并以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为基础的。所以创业教育的开展必须与高等教育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两者相互支持与促进。我们应该通过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尝试,不断丰富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敦促高校的教育改革,促进高等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即确立把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创新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目的的新的价值取向。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对大学生进行的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都表现不足,具体而言:

2.1 高校的创业环境比较虚拟,无法为创业教育提供环境平台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环境落后,一是受高等教育闭门办学体制制约,高校与社会环境脱节,产学研的断层明显,与创业教育高度社会化要求冲突。二是高校基本未设置专门负责创业教育的部门。多数是学生以就业指导机构形式兼管创业教育,效果不理想。三是缺少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多数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队伍由就业指导管理队伍为主体。

2.2 高校的创业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形式化比较严重

高校创业教育观念落后,一是就业率作为高校教学质量好坏评价的关键指标,学生创业视为提高就业率的附属地位。二是创业教育地位比较低。多数高校创业教育未正式纳入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之中,更缺乏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三是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淡薄,“读大学找好工作”仍是主导价值观,自主创业往往是大学生最后的被动选择。四是以大学生创业计划设计“挑战杯”竞赛为载体,以团组织为平台的创业教育形式,“秀”的比重大,实践比重小。根据统计:获得省级以上奖的创业计划作品付诸创业实践不足10%,充分反映出高校创业教育的形式大于内容。

2.3 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体制,制约了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我国高校专业建设纲领文件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本文件显然与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即把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创新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目的的新的价值取向有不协调处,这从根本上对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是制约的。另外传统高校教育体制下专业建设重理论、轻实践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弊病,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理论脱离实际。因此,目前专业建设思想与创业教育理念根本上是冲突的。这正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即使开展了创业教育,也是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系统性与层次性课程设置,结果自然是现阶段创业教育实际效果,差强人意。

2.4 创业教育组织形式单调,创业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创业实践环节薄弱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停留在搞一些与创业有关的活动阶段,表现为对创业团队、创业过程的扶植上,如鼓励学生自办公司、开展创业计划竞赛等等,缺乏创业教育系统组织,如创业课程设置等。多数高校缺乏以“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创业资源支持,使得实施创业教育基本停留在教材和课堂上,创业实践环节薄弱,创业教育实效较低。

2.5 创业教育开展方面存在政府与高校互动不足

高等教育关门办学体制特征,决定政府与高校之间在推进大学生创业方面互动不足,政府部门在引导高校推进创业教育和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样许多高校工作重心尚在扩招和评建,对正在兴起的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活动并未有足够的关注,即便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环境下,许多高校也只是作为政治价值进行关注,而不是从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变革与大方向来对待创业教育的价值目标和推进创业教育的开展。因此,创业教育在在大部分高校中还是处于政治化热闹(应景式),边缘化教育的状态。大力推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对策

为了改变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展不足的现状,提出如下对策。

3.1 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确立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量高素质、创造能力强的劳动者,而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应该确立为当前高校的教育目标和重要任务。因此,在开展创业教育的理念引导下,是通过实施创业教育,不仅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深刻理解创业知识和创造的内涵,更使大学生具备学会做人、学会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学会与他人共事和合作的素养,成为的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确保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培养大学生成为推动时代进步中坚力量,肩负起历史使命。

3.2 切实转变学生和教师的观念,培育宽松的创业教育环境,打造一支比较专业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在我国开展创业教育没有宽松环境是难以推进的,为此,第一要转变学生和教师的观念,树立通过创业教育培育学生的创业人格是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即确立开展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然选择,而不是暂时附属解决就业的手段。作为教师应将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设定为教育自然目标;对于大学生而言要确立实现自主创业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观。当然创业教育实施关键在于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因此我们主张一方面各高校重视通过培训或鼓励教师创业实践来培养具有实际经验的专职教师;另一方面高校通过选送骨干参加教育等职能部门举办的创业培训,使大学老师通过培训提升创业教育能力:另外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担任创业教育或指导的兼职教师,从而形成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3.3 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创业教育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有效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必须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计划),设定创业人格培养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创业实践教学支持,实现教育目标。当然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关键,建议一是削减、合并甚至取消若干与创业人格培养关系不甚密切的课程;二是有针对性地新增一部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如创造学;三是专门开设如创业学等课程。这样形成一个多层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确保创业教育目标实效性。另外拓宽创业实践教学途径,如开展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开办创业学术讨论或企业家论坛等等。

3.4 丰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创业理论是创业之根本,是创业实践的基础。创业教育特点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因此我们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为大学生创业实践尽量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学生在创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实践教学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拓展创业实践途径:如开展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开办创业学术讨论或企业家论坛等等,特别是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自主创业的尝试,如学校建立创业基地,帮助、扶持学生进行真正的创业活动等。为是如此,我们就可以构建起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兼顾、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并据此不断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现创业人格培养的教育目标。

总之,我们应该顺应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并力求通过创业教育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和方式引导,促使在传统教育模式中不被重视的具有创业潜能的学生去进行大胆的尝试与突破。如果能在我国高校中形成一种积极的创业教育氛围,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则有利于培育我国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创业群体,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家,这将是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崛起的真正保证。为是如此,高等学校大力推进,科学开展创业教育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张丽,胡明花.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2] 朱先奇.构建中国特色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光明日报,2008年04月09日.[3] 姬道兴.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和模式.教育与职业,2007,第23期.[4] 刘鑫玲.创业教育探析.教育探索,2003 年第2期.[5] 蒋义丹.创业教育--高校面临的新任务.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2期.[6] 顾明远.高等学校要向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10期.

第五篇: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对艺术人才培养的作用

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对艺术人才培养的作用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起源于欧洲,成形在美国。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方面的课程,培养出的学生既有广博的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各个学科的底蕴,又有深厚的本学科、本专业知识。在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本科阶段前两年课程几乎都是所谓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后两年和研究生阶段学的才是专业知识。在我国内地,通识教育近年来也因其独到的优势开始为人们所重视。2005年,复旦大学组建了包括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等六大模块在内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力求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通识教育的积极作用感受颇深,并认为,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普遍存在的单一学科倾向已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健康发展。而引入通识教育,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将他们培养成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

受传统的“培养专业化人才”思维的影响,我国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以来都比较单一。多数院校在研究生阶段以前依然沿用传统的美术绘画教育方式,即图式中心论的单一知识结构、技法逐次升级的重复教学,以及侧重于表象资料收集的写生式实践环节。同时,由于学生们在进入大学前就确立了“专业设计人才”的发展目标,从社会、学校到其自身都对此形成了一种定式,美术以外的文化课程从高考前的应试训练阶段便有意无意被轻视。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偏窄。显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与艺术设计自身的发展规律相背离,更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实现文理互渗融通。这对于拓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突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无疑有着极强的针对性。今天的艺术设计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本体范畴,而是已经成为构建公共社会生活过程和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综合手段,艺术设计专业与各学科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关系也日益融会贯通、相互迁移,逐步体现出复杂的跨学科特质。如果学生们能通过通识教育,在充分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同时,系统了解一些社会与人文、历史与哲学、工程与技术、环境与生态等学科的知识,将有助于他们解决多种知识需求之间潜在的矛盾,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设计艺术,更加准确地把握设计对象。

艺术设计的创造力往往在瞬间发生,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对于世界真谛的一种顿悟。这需要平时的深厚积淀,而独特的创意更来自于跨领域的广博知识。西方美术史上,我们耳熟能详的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人,既是伟大的艺术巨匠,同时也具有多个领域的深厚修养和造诣。从这个角度上讲,拥有优秀创造力的人往往是“通才”,仅掌握单一技能的人则多半创意贫乏。因此,要培养一名创新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决不能仅仅立足于本专业的土壤,艺术设计专业有必要与各学科充分结合起来,从更为广阔的领域中汲取养分。而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们在自己的专业之外接触到更多新鲜有益的知识,令他们的视野和思路变得开阔,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并获得更多的创作题材和创意思想,这对于增强学

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显然是大有裨益的。

艺术设计是一个尤其需要人文精神的学科。优秀的创作者们往往会对一些事关安身立命的终极性问题进行广泛和深层的思索,而优秀的设计作品则无不体现着人类思想的深度与力度。但在目前这种高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们被束缚于狭窄的学科划分和自我定位之中,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了解和思考越出专业知识层面的某些超越性的问题,加上浮躁而功利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可能连进行这种思索的愿望都没有。

艺术设计教育要为自己寻找出路,必须找回缺失的人文精神,而通识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手段。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受教育者从广阔的知识之海中汲取智慧的力量,养成独立思考和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习惯。通过深入研读先贤的经典,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领略作者思想的深邃,从而获得心智的训练和提升;通过了解历史的变迁,通识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充分的反思;而通过了解不同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对客观对象进行更高境界的把握。可以想见,接受过这种通识教育训练的学生,已经因其所拥有的人文精神,在通往优秀艺术家的道路上比别人先行了一大步。

另外,通识教育也是帮助学生们确立科学的内在价值尺度,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创作人生同样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大学生正处于各种心理矛盾最普遍、最突出、最激烈、最难把握的时期,如果不能在此时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的内在价值尺度,形成健全的人格,他们所接受的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便丧失了最重要的前提。而通识教育能有效地赋予学生们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将他们培养成健康、快乐、有完善人格的人,这将为他们在今后创作出积极健康的优秀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载以导师制为平台构建高校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导师制为平台构建高校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