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改工作总结(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06:3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课改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第一篇: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主旨在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我们知道,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因为教学方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意志、情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

几年的数学课改实践,使我真正理解了数学的内在价值,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行为,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才能体验数学的价值;只有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 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才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只有教学资源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才能使教育理念得以升华,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结合近年来参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首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参与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的发展”,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中,有这样的教学活动: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一道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试一试如何计算?

(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

师:谁来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

生:我选择了“1/4+1/2”的这一道题,它的计算过程是:1/4+1/2=2/6。

生:我也选择了“1/4+1/2”的这一道题,但计算的过程与他不一样。计算过程是:1/4+1/2=1/4+2/4=3/4。

生:我选择了“1/8+1/4”的这一道题,它的计算过程是:1/8+1/4=1/8+2/8=3/8。

生:我认为他的计算太复杂,我的计算过程是:1/8+1/4=2/12。

„„

师:刚才有很多同学汇报了他们的探索过程,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到底谁是正确的?谁是错误的呢?

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也是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个难点知识。但我却把新授课的讲解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但不出意料,探索中出现了学生常见的错误。然后,我也不急于进行拨乱反正,又请学生自己开展争论,是谁对谁错?而争论的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我仍不出面澄清算法,又一次组织学生用所折纸的图像去进行验证。对这个重要环节的处理,则引出了学生最后的发现。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每一项新的事物,学生都存在着一种好奇心,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动力。而我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还给学生,就让他们进行尝试,从学生的内心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满足。当然,学生的探索中,往往会运用知识的迁移,但由于分数的加法与整数的加法其表示对象的不同,所以学生出现了找不到方向的局面。在这紧要的关头,教师仅点拨用图像进行验证,从而引出学生思考上的深入,并发现了异分母分数为什么要先通分的道理。

二、把握特点,活用教材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所以每一小节数学知识的出现,教材都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

三、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学生的知识面广了,学得活了,学习兴趣浓了,课堂开放了,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增加了。在看到这些变化的同时,又要冷静下来对目前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困惑问题进行反思。“摸着石头过河”,究竟摸到哪些石头?摸得怎样?有哪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下面对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多样化与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个性化,不搞填平补充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算法多样化是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提出来的。例如某一种题目,只要求笔算,另一种题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种思路(当然,学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这样很容易忽略个别差异,遏止了学生的创造性,何况有不少题目本来就可以有多种算法的。

应该明确“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是有区别的。“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多样化”是面向群体的,每人可以用自己最喜欢或最能理解的一种算法,同时在群体多样化时,通过交流、评价可以吸取或改变自己原有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该也不能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否则只是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二)成功与挫折

课改中,教师都很重视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赏识和肯定,这很有必要;但也的确看到这方面存在误区。有的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律给予夸奖,即使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回答都表扬为“真了不起!真聪明„„”,有的还误认为当前不能批评学生,批评就是否定,就会刺激学生,影响其上进心,对课上的一些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名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会给学生的全面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应该指出,表扬与批评都是对儿童行为的一种强化手段,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的强化,并得到学生的认同,对于学生行为的规范、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与课改同行的路上,我深知:实施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但是,课改引发我们深思,课改促使我们蜕变,课改为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课改也引领了我们走进新的天地。

西河中心学校 胡丽萍

2011年6月22日

第二篇:2013学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我们五年级数学组组积极开展课改实验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就对我们主要做的工作以及成效作一小结:

一、制订方案课程改革的实验,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其范围广、政策性、业务性强。因此,学期初,制订了五年级组课改方案,并认真学习,了解实施课改实验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内容,以指导自身教学实践。

二、定出计划当前,实施课改实验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了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专业的发展,努力让自己适应课改发展的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教研活动和其他活动认真学习,确定新课程理念,制定教学常规底线要求和教学流程,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保障课改的顺利实施。

三、边教边改,收获甚大启动课改实验以来,我们坚持边教学边反思、边培训边提高的做法。,我们组的四位教师通过接受新课程改革的洗礼,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教育理念和具体内容,对新课程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在教师撰写的心得体会中,无不反映出自己转变教育观念的思想,并在心理上和观念上做好投身课程改革的准备。为了学习和借鉴课改成功经验和做法,更好地推动课改实验活动的开展,我们积极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认真参加区级课堂大赛的听评课,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平时,注意结合教研活动,通过具体的情境、典型的事例对数学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并要求老师通过自学加深对新课标在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理解。

四、课改工作带来的可喜变化

(一)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我们经过培训、研讨和实验的砺练,已基本接受课改的理念,愿意投身课改实践,积极实践课改,努力体现课改“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师生角色发生了变化我们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课堂教学的绝对权威,在课改工作中,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与学生是伙伴及朋友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是主体,是问题的探究者,是解决问题的构建者和实施者。

(三)教学方法有所改进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步更新,各学科相互观摩、借鉴,围绕教学方式的转变开展广泛的研讨、评比,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成为校园的热门话题。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较好的体现。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充分开发教育资源,以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引入课堂拓展教学,注重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四)学生乐学愿学,发展势头良好通过问卷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愿上课改学科的课,在学习中兴趣高,愿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的信心增强。课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存在的问题新课程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春的气息,新课程正悄悄地改变着老师,改变着学生,在收获着喜悦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初步的思考。

1、新课程涉及许多综合性的知识,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而我们的教师大都专业知识较为扎实,其它相关知识明显不足,难以适应课改要求。

2、学科之间教学时间不平衡,课时量相对不足,难以满足让学生尽兴探究问题的要求。

3、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和利用的问题。

第三篇: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本着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 的思想,就要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一学期来,本备课组在开展教科研活动方面主要工作有:

一、加强教学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

为使本备课组的课改工作进展平衡,提高教师们对课改的认识及落实程度,本备课组利用科组活动时间集体学习有关课改和学科的理论文章,在活动记录中反映出,在本学期中都安排了三次以上的业务学习或专题讨论,且有中心发言人和详细记录。具有选取学习和讨论的专题很贴近课改和学科的特点,并在本学期组织进行“教师如何做研究”的专题学习,为教学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二、学习促进教育观念转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提高全面 的素质。新课程要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这就决定了学科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应该服从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帮助教师把对课程标准的理念理解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无论是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还是选择教学方法,都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教学中,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也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努力实现三维目标,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备课组教师都能逐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主体的理念、师生自主平等的观念。

三、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构建现代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坚持与时俱进,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现代课堂教学,是课改攻坚战中的决定性战役,谁能突破这个堡垒,谁就夺取了课改实验课改攻坚战中的制高点。

本学期继续通过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促进课堂教学不断优化。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抓好课堂教学的管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组织好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的作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本学期每个教师均安排了两次以上的公开课,有复习研讨课,也有八年级的新课改示范课。教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实践和反思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教学部门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馈,促进课堂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四、强化课程资源意识,使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

我们组织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课程和教学的关系,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提倡教师跳出封闭的教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对教材作符合学情的处理,创造性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课外时间教师跳出封闭的教室,合理地开发、利用校内校外的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多样化发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研究目的开始专题研究,并设计记录表格,要求按表格提示做好记录和总结。

五、今后工作设想。

1)努力克服困难,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保证备课小组的活动正常开展。

2)继续加强理论业务的学习,通过实践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3)落实好教学研究,通过科研促学科质量。做到教研有专题,分级落实到专人负责,做好详细记录。

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活跃校园学习气氛,通过兴趣学习带动学科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山河一中 关艳红

初中数学教研课改工作总结

新课程改革在我们阿城区首先试点,并全面铺开,我校全体数学教师也有幸投入其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压力和挑战,同时做为一名老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顺应课改的需要。

几年来,我校全体数学教师积极参与课改活动,从积级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公开课到在校亲自实践,从参加上级课改培训到本校的校本研修,使我们全体数学教师从思想的误区渐入正途,当现在回想起来,刚刚课改时的公开课远远不是那么一回事。

由于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于是,刚开始的课堂我们教师就把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为的是能够听谓于合作,交流,现在回想起来也不过是在小组里优生占主要地位,由原来的老师讲变成了学生讲而已,有时整个课堂一节课下来,学生探究是热热闹闹,结果一考查知识点的时候还是拿不准,一塌糊涂,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对新课程改革理解不透造成的。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上级领导部门已发现课改的一些弊端,后来又渐渐的培训老师,课改不是带学生玩一节课,不是玩的越开心越好,课堂上越热闹越好。

对于前面我所说的课堂上出现的这些现象,我从来都不认为是对的,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即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也不能追求表面的形式,做表面文章,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学生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才能从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中摆脱出来,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寻求教学的新方法,现在把我校数学教师几年来总结的一些课改经验,现总结一下,供教育界的同仁探讨,交流,批评指正。

一、学生探究,并不等于教师一点不讲

课堂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级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

以上的观点,我们应正确理解,给学生制造自主探索数学活动的机会,并不等于老师一点不讲,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认为还应点拨和强调一下,比如有理数的分类,老师就有必要按二分法和三分法给学生强调加板书,避免学生混淆一些概念,再比如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的区别,教师都有必要在教学中加以强调。另外我认为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直接看书或者教师直接给出。再比如学生刚刚接触几何时,教师应给学生写出必要的符号语言,让学生逐步去模仿,比如:中点定义的三种数学符号语言的书写。角平分线的定义的数学符号语言的书写。刚刚学习三角形全等证明过程的书写等都需要教师加以示范点拨,然后再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让学生自主探究证明过程才会得心应手。试想:学生若三角形全等证明过程都不会书写,哪能会写出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的其他题目呢?

所以在教学中应因地制宜,该让学生探究的探究,教师该强调的还应该强调,该指出教学方法的应指出教学方法。

二、教师不要自作主张把旧教材删掉的内容强加给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应突出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所以新教材编排一定是有一定的主导思想的,所以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体会新的理念。不要把旧教材中的内容还照搬过来强加给你的学生。现在的新教材的主导思想是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回避一些繁杂计算。所以教师在教学整式的运算这一章要做到心中有度。不要把一些繁杂的整式运算、因式分解练个没完没了,使学生陷入体海战术中,只要学生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即可。所以我比较赞同张老师传达的中考批卷中的标准,避免有些教师固步自封、自以为是、偏离课改轨道。

三、教师要挖掘教材和教参中的内含和外延,做到心中有本,心中有度。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要为学生把握好度,使练习的题要典型,做到一题多变,练习要精不在多,不要学生领入泛泛的题海之中。

另外教师对教材中的数学活动也要给以充分的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新的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身为教师我们应不断的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以便于更好的领会课改思想,为培养创造性人才而服务。

初中数学教研课改工作总结

山河一中 王贵君

初中数学阶段性总结

实施课改一年多来,全县初中数学教师在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投身课改实践,取得了许多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里就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谈点看法,供数学同行们参考。

一、准确把握教材是开展课改实验的关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以下简称新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资源。如何准确地把握教材,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达到课改的预期目标,是我们数学教师顺利开展课改实验的关键。从目前情况看,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认为新教材是专家编写的,只要不折不扣,不偏不倚地使用就行了,因而死扣教材,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一步;二是认为新教材内容偏少,难度偏易,于是参照旧教材无限制地加深加宽。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应予以立即纠正。

诚然,新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可以说基本上体现了国家要求。但是,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主要是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也就是说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最低要求,并不是让所有学生仅仅达到这个要求就了事。若如此,则不能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例1: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40页“数学活动”中,活动1探究比例的性质,这四个结论其实就是旧教材中的“更比定理”、“反比定理”、“合比定理”、“合分比定理”,旧教材中是在学习“相似形”时出现的,而新教材“相似形”却安排在九年级下册,与这里探究活动的时空相隔整整一年。

例2: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76页第一次出现了“合并”,实际上就是旧教材中的“合并同类项”,但此时还没有学习“同类项”的概念,新教材把“同类项”的概念安排在八年级上册。

例3: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97页的小方框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分解因式,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教学用书对这句话的解释是“这句话的含义是指在指定的系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目前只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因式分解。”教师用书的这个解释既界定了系数范围,也符合新教材的编排意图,但这个界定是延袭旧教材的。在旧教材中先学习“因式分解”后学习“实数”,而在新教材中是先学习“实数(七年级下册)”后学习“因式分解”。

例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48页“观察与猜想”——“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是对有理数运算的一种迁移运用。而这种题型在旧教材中没有,只有高年级数学竞赛中出现。

从例

2、例3来看,新教材明显存在缺陷,要求我们在使用时作适当的调整,进行灵活处理,以纠正第一种倾向。例1和例3则反映了新教材的一种弹性要求,以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这类问题往往在“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数学活动”等非正文中出现,为我们提供较高要求的信息,要善于发现与利用,从而纠正第二种倾向。

二、精心设计教案是搞好课堂教学的保障

要想上好一堂课改课,必须认真备好课,精心设计教案是搞好课堂教学的保障。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没有按照课改要求备课,不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比较生硬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关键有两点:

⒈ 创设好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就是能够激起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问题背景。其目的之一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比较良好的情感体验。因而这样的背景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但是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具体素材,这样的问题背景还应该引发学生对某个数学知识的学习,或者说应该指向某个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因面这样的问题情境应该具有一定的数学一致性。因此,现实性、趣味性和数学一致性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一般有以下途径:⑴根据教科书中原有情境的意义,选择一个类似的替代情境;⑵ 对教科书中的一些原有的问题加以挖掘加工;⑶ 对教科书中的多个问题情境进行必要的整合;⑷ 对现实生活的挖掘。

⒉ 设计好学法指导。由于受传统的影响,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只注重教法选取而忽视了学法指导,而学法指导恰恰是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课程标准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与之相适应的新教材更加具体地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归纳的材料,目的是要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并形成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教师不加强学法指导甚至包办代替,则与课改的初衷背道而驰。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社会调查和实践操作等等。同时注意所选学习方法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实施课改一年多来,全县初中数学教师在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投身课改实践,取得了许多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里就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谈点看法,供数学同行们参考。

初中数学阶段性总结

山河一中 赵大民

第四篇:数学课改

要提高课堂效益,就必须彻底改变“课上教师激情机械地讲解,课下学生被动乏味的模仿”的传统教学形态,使学生从课上到课下都必须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教师的角色变为导学、助学和促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学中要努力转变“教材观”,要“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有时候教材中只有练习题并没有类似例题,教师应针对这类问题自行设计。并经常设计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用实例引发学生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有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写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有些知识非常抽象,如果教师只是被动的讲授,学生会感到数学特别的空洞乏味,进而可能失去学习数学的勇气,更谈不上兴趣的问题了,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资源搜集大量资料,名人典故等都会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中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面对新课程,数学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下要求数学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在教学时,让学生先个人设计,发挥想象,然后同桌交流、小组交流,最后由教师汇总全班同学中的优秀作品展示评奖。那一刻,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新课程要求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让学生分组动手,教师观察学生的合作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合作中,教师及时了解了学生在探索合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个别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解决。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也会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会把教师当成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教师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4、教师应摆正一种观念:教师始终引领教学,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通过听很多教师的课,包括听很多老教师的课,有时候会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教师放羊了。所谓的放羊就是:教师不能有效控制教学局面,学生在没有目标,散漫的状态下胡乱的学习,这样的课堂看似非常热烈,但是教学效果很不均匀,很不好。

三、教师教学中要有健康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此外,教师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观”。科学的评价每一个学生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教师的评价应该是淡化考试分数,强调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评价应该多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四年级数学课改小结 佛坪县长角坝学校 高华丽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我带本班学生已经第三个年头了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是不错的,但是有几个中途转来的学生基础很差,一时有点跟不上,给教学带来了难度。为了不误人子弟,我首先在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精力,力求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做好后进生工作,让全班同学齐头并进。在教学方法上,转变思想,力求创新,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转变观念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自参加了省教育学会组织的新课改培训学习以后,我对新的教育观点和教学理论及课程实施有了更深地了解,对更新我的教学方法触动很大。使我的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学生成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二、遵循教学常规 在每个环节上稳扎稳打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通过写教学反思,我也是在不断的自我剖析,看到了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二)重视上课技能,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我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我上的课,就连以前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细心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到处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我班的一名学生患有先天性弱视,坐在第一排也看不清黑板的字,因此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为了重新建立起他学习数学的兴趣,我特别地把他安排在讲桌旁边坐。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在学习上逐渐有了起色。在此基础上,我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绊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三、狠抓学风,优化教学环境

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我在班里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在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这是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我把数学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

四、以教研促课改 以创新求发展

我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精心备课,撰写教案,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获取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如教《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一组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达到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灵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五、课改成果

本学期我在汉中为全市各县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上了一节模式一光盘教学示范课。通过讲授《找规律》一课,把光盘中的小班教学与实际教学相融合,利用观看光盘中的精彩片段和总结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充分体现了模式一光盘在教学中的突出作用。也为全市教师在利用模式一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起到了示范作用。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我深知:要想在课程改革实践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任重道远,深感自身的责任重大,但我相信我会继续努力在课改实践方面做出更多的成绩。

二00九年七月二日

下载数学课改工作总结(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课改工作总结(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八年级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上泉九年制学校金兴旭 本着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 的思想,就要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一学期来,......

    五年级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五年级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林冲学校 钟芳远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1)班数学教学工作,我带本班学生已经第三个年头了,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是不错的,但是有几个中途转来的学生基础很差,一......

    四年级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四年级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梁光宏 新课程改革给我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我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的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学校教学气氛浓厚、课堂教学活跃,学生的兴趣有了进......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2014年上学期课改工作总结 教师罗教逢面对课程改革,我一边实践,一边成长,不断地吸取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本期的教学,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我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推行的......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改工作总结二(1)班 李红 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主旨在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我们知道,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总结仁村中心小学冯永全 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主旨在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我们知道,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

    四年级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火市中心小学数学课改 工作报告 新课程改革给我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老师们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的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学校教学气氛浓厚、课堂教学活跃,学生的兴趣有......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总结1 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为突破,以落实为重点,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