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活动总结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活动总结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培养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解决农村人才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20××年以来,××县积极抢抓机遇,按照“培训一名学员,掌握一门技能,创办一个产业”的思路,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回乡创业管理服务工作,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培训任务,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截止目前,全县293个村实现了村村有一名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其中:有3人在此计划之前已取得大专学历),其中:有15人参加脱产学习,275人参加远程教育培训;有42人担任村主职干部,有4人公开选拔进入乡镇公务员,有90多人进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自主创业谋发展。
一、坚持以育为纲抓培训,确保“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学到真本领
一是高度重视抓部署。20××年省、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启动后,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周密部署“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我县村级后备干部“素质培训工程”。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费、毕业后作用发挥等相关政策、措施。20××年,以县委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方案》(溪发[20××]9号),把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整体开展规划之中。
二是明确责任抓落实。针对农村“培养大学生难”的实际,县委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农业、人事、财政、教育、科技、扶贫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组织领导,明确“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脱产班由县委组织部、农业局等单位直接跟踪管理,远程教育班由电大办学点具体承办。同时,各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积极配合,教育局、农业局具体负责,共同抓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组织实施,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大投入抓保障。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县财政每年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及时予以协调划拨。为鼓励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学习,县委明确规定学员住宿费由乡镇政府承担,并要求有条件的乡镇党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补助标准,适当解决学员教材费、学具费、生活费、交通费。对脱产学员,每学期报销两趟差旅费,每月补助100元生活费;对远程教育班学员,按集中授课情况每天补助20元生活费,对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纪检组长参加脱产班培训的,学习期间的工资由所在村按80%的比例发放。
四是注重实效抓培训。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培训工作,招好生源是基础,掌握技能是关键。在招生工作上,县委把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生任务定到村,在摸清每个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下发《××县“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任务分解表》,分年度逐村下达了招生计划,并提出了每村“只能超额,杜绝缺员”的刚性招生任务,有效保障了学员招得进、不缺员、少流失。在资源配置上,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县职业技术学校迁建,督促学校加强现代化教学网络硬件建设,开通了中央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平台、湖北电大远程教育平台、十堰电大远程教育平台,进一步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实用公文写作、微机操作等内容外,还紧贴农村实际,加强与农林、畜牧、科技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坚持“一村一品,村村有产业”的要求,有针对性选择课题开展教学活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除集中面授辅导外,还不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选择教学条件较好的乡镇设置授课站点,选派教员深入基层、蹲点授课;把部分教学内容录制成光盘,分发给学员观看学习,确保每名学员都掌握了1-2门农村致富实用技术,真正学到回乡就业创业的真本领。09级学员方登正利用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到的生物工程专业知识,回乡大力发展“波尔山羊”养殖,年出栏山羊60头,仅此一项创收4万余元。
二、突出以用为本重激励,引导“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毕业能就业
一是在政治上关心培养。针对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作用弱化等问题,县委决定把“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优先作为农村先进分子吸收入党,让大学生农村实用人才在政治上率先“香”起来。4年来,全县先后有230多名“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140多人通过培养加入了党组织,有138名返乡学员通过换届担任了村“两委”成员,有42人走上了村书记、村主任、村文书或村纪检组长岗位。二是在技能上培训提高。着眼于农村长远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县委把“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列入农村实用人才库,按照“有知识、懂技术、留得住、用得上”总要求,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突出种植、养殖、加工和运输等产业,依托干部学习“超市”、龙王垭茶场(集团)和水坪镇前进茶场三个农村实用技术示范培训基地,推行“进门是课堂、出门是基地”的培训模式,先后对280多名返乡学员进行就业创业再培训,并针对学员所提问题,对症下药、提出解决办法,切实提高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返乡学员的实用技能,使返乡学员真正在本领上“强”起来。县河镇六河村原村委会主任柯昌松,在完成“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脱产培训后,回到老家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所创“富尔”牌茶叶俏销山东、浙江等地,年产值达400多万元,个人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十堰市农民党员‘双带’标兵”、“××县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和湖北省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
三是在选任上予以倾斜。20××年,20××年,在第七、八届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县委、政府积极探索实施“能人治村”战略,注重从农村党员致富能手、经济合作组织和产业协会负责人、“一村一名大学生”返乡学员、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当中,择优选拔“一好双强”型实用人才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20××年,县河镇大路沟村“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肖永林,在村“两委”换届中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便带领群众兴修8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引进了3个兴村富民的建设项目。
四是在创业上实施帮扶。为了助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就业创业,县委提出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对申报项目的150名“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员给予创业帮扶,规定县直各职能部门结合项目实施需要,主动协调村组集体闲置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流转给项目学员创业对象。组织部、发改、财政、人社、团县委等部门负责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扬帆计划”、“党员创业项目”等相关经费,及时为每个申报批复的项目划拨1-4万元的帮扶资金。农业、畜牧、科技等单位针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申报的项目,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实行“一对一”技术指导,提供最新市场信息,引导产业项目规避市场风险。20××年以来,全县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00余万元,支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启动了创业致富项目。07级学员赵昌明,带头承包茶园300亩,年收入10万余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茶园面积已发展到2000亩,户均茶叶收入过千元。08级学员谭顺勇,看好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创办了××县桃花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专门经营核桃、竹笋、野生蜂蜜等高山绿色食品,仅20××年实现创收30万元。
三、注重营造氛围抓宣传,确保“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创业有后劲
一是注重加大宣传,营造全民创业氛围。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创业,顺应了当前“人人都是创业者”的全民创业时代潮流。近年来,县委通过各种形式,向干部、群众宣讲全民创业的意义,鼓动群众自主创业,激发群众创业热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市场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给创业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大力弘扬“务实、奋进、发展、和谐”的创业精神,努力把群众的创业愿望释放出来,创业热情激发出来,创业潜力挖掘出来,在全县上下营造了鼓励创业、人人创业的浓厚氛围。
二是注重示范引导,培育扶持创业典型。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培育一批有理想、会管理、懂经营、能带领导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雁”。县委在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过程中,主动搭建自主创业平台,为广大毕业返乡学员发挥作用提供舞台,扶持他们带头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和农产品加工、营销服务,鼓励他们带头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或产业协会,优先承包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农业技术服务项目,支持他们牵头开发当地优势资源,积极参与各类人才创业项目。水坪镇水坪街村08级学员李涛,通过远程教学掌握了适宜本地种植丰产的“山东一号”生姜种植技术,并采取“农民专业合作协会”的方式,引导全村5个村民小组实施连片种植、规模经营生姜产业,已逐步将该村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生姜种植专业村。
三是注重跟踪服务,增强学员创业后劲。为进一步增强学员创业后劲,县委、政府遵循“定向培养、量才使用”的原则,比照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促进就业扶持政策,对“一村一名大学生”毕业学员自主创业给予优惠政策。县农商银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等金融部门,在充分考证的基础上,可以为其办理小额、低息贷款。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分别建立了“一村一名大学生”信息库,将学员的基本信息、联系方式、主要特长、创业意向和创业情况进行入库管理,随时掌握和了解学员的创业动向,关注学员创业情况,破解创业难题,满足学员需求,增添创业动力。
第二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活动总结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活动总结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培养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解决农村人才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2007年以来,竹溪县积极抢抓机遇,按照“培训一名学员,掌握一门技能,创办一个产业”的思路,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回乡创业管理服务工作,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培训任务,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截止目前,全县293个村实现了村村有一名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其中:有3人在此计划之前已取得大专学历),其中:有15人参加脱产学习,275人参加远程教育培训;有42人担任村主职干部,有4人公开选拔进入乡镇公务员,有90多人进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自主创业谋发展。
一、坚持以育为纲抓培训,确保“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学到真本领
一是高度重视抓部署。2007年省、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启动后,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周密部署“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我县村级后备干部“素质培训工程”。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费、毕业后作用发挥等相关政策、措施。2008年,以县委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方案》(溪发[2008]9号),把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整体开展规划之中。
二是明确责任抓落实。针对农村“培养大学生难”的实际,县委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农业、人事、财政、教育、科技、扶贫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组织领导,明确“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脱产班由县委组织部、农业局等单位直接跟踪管理,远程教育班由电大办学点具体承办。同时,各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积极配合,教育局、农业局具体负责,共同抓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组织实施,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是加大投入抓保障。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结合竹溪实际,县财政每年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及时予以协调划拨。为鼓励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学习,县委明确规定学员住宿费由乡镇政府承担,并要求有条件的乡镇党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补助标准,适当解决学员教材费、学具费、生活费、交通费。对脱产学员,每学期报销两趟差旅费,每月补助100元生活费;对远程教育班学员,按集中授课情况每天补助20元生活费,对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纪检组长参加脱产班培训的,学习期间的工资由所在村按80%的比例发放。
四是注重实效抓培训。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培训工作,招好生源是基础,掌握技能是关键。在招生工作上,县委把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生任务定到村,在摸清每个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下发《竹溪县“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任务分解表》,分逐村下达了招生计划,并提出了每村“只能超额,杜绝缺员”的刚性招生任务,有效保障了学员招得进、不缺员、少流失。在资源配置上,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竹溪县职业技术学校迁建,督促学校加强现代化教学网络硬件建设,开通了中央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平台、湖北电大远程教育平台、十堰电大远程教育平台,进一步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实用公文写作、微机操作等内容外,还紧贴农村实际,加强与农林、畜牧、科技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坚持“一村一品,村村有产业”的要求,有针对性选择课题开展教学活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除集中面授辅导外,还不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选择教学条件较好的乡镇设置授课站点,选派教员深入基层、蹲点授课;把部分教学内容录制成光盘,分发给学员观看学习,确保每名学员都掌握了1-2门农村致富实用技术,真正学到回乡就业创业的真本领。09级学员方登正利用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到的生物工程专业知识,回乡大力发展“波尔山羊”养殖,年出栏山羊60头,仅此一项创收4万余元。
二、突出以用为本重激励,引导“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毕业能就业
一是在政治上关心培养。针对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作用弱化等问题,县委决定把“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优先作为农村先进分子吸收入党,让大学生农村实用人才在政治上率先“香”起来。4年来,全县先后有230多名“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140多人通过培养加入了党组织,有138名返乡学员通过换届担任了村“两委”成员,有42人走上了村书记、村主任、村文书或村纪检组长岗位。
二是在技能上培训提高。着眼于农村长远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县委把“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列入农村实用人才库,按照“有知识、懂技术、留得住、用得上”总要求,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突出种植、养殖、加工和运输等产业,依托干部学习“超市”、龙王垭茶场(集团)和水坪镇前进茶场三个农村实用技术示范培训基地,推行“进门是课堂、出门是基地”的培训模式,先后对280多名返乡学员进行就业创业再培训,并针对学员所提问题,对症下药、提出解决办法,切实提高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返乡学员的实用技能,使返乡学员真正在本领上“强”起来。县河镇六河村原村委会主任柯昌松,在完成“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脱产培训后,回到老家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所创“富尔”牌茶叶俏销山东、浙江等地,年产值达400多万元,个人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十堰市农民党员‘双带’标兵”、“竹溪县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和湖北省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
三是在选任上予以倾斜。2008年,2011年,在第七、八届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县委、政府积极探索实施“能人治村”战略,注重从农村党员致富能手、经济合作组织和产业协会负责人、“一村一名大学生”返乡学员、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当中,择优选拔“一好双强”型实用人才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2011年,县河镇大路沟村“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肖永林,在村“两委”换届中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便带领群众兴修8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引进了3个兴村富民的建设项目。
四是在创业上实施帮扶。为了助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就业创业,县委提出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对申报项目的150名“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员给予创业帮扶,规定县直各职能部门结合项目实施需要,主动协调村组集体闲置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流转给项目学员创业对象。组织部、发改、财政、人社、团县委等部门负责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扬帆计划”、“党员创业项目”等相关经费,及时为每个申报批复的项目划拨1-4万元的帮扶资金。农业、畜牧、科技等单位针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申报的项目,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实行“一对一”技术指导,提供最新市场信息,引导产业项目规避市场风险。2008年以来,全县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00余万元,支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启动了创业致富项目。07级学员赵昌明,带头承包茶园300亩,年收入10万余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茶园面积已发展到2000亩,户均茶叶收入过千元。08级学员谭顺勇,看好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创办了竹溪县桃花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专门经营核桃、竹笋、野生蜂蜜等高山绿色食品,仅2011年实现创收30万元。
三、注重营造氛围抓宣传,确保“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创业有后劲
一是注重加大宣传,营造全民创业氛围。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创业,顺应了当前“人人都是创业者”的全民创业时代潮流。近年来,县委通过各种形式,向干部、群众宣讲全民创业的意义,鼓动群众自主创业,激发群众创业热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市场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给创业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大力弘扬“务实、奋进、发展、和谐”的创业精神,努力把群众的创业愿望释放出来,创业热情激发出来,创业潜力挖掘出来,在全县上下营造了鼓励创业、人人创业的浓厚氛围。
二是注重示范引导,培育扶持创业典型。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培育一批有理想、会管理、懂经营、能带领导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雁”。县委在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过程中,主动搭建自主创业平台,为广大毕业返乡学员发挥作用提供舞台,扶持他们带头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和农产品加工、营销服务,鼓励他们带头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或产业协会,优先承包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农业技术服务项目,支持他们牵头开发当地优势资源,积极参与各类人才创业项目。水坪镇水坪街村08级学员李涛,通过远程教学掌握了适宜本地种植丰产的“山东一号”生姜种植技术,并采取“农民专业合作协会”的方式,引导全村5个村民小组实施连片种植、规模经营生姜产业,已逐步将该村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生姜种植专业村。
三是注重跟踪服务,增强学员创业后劲。为进一步增强学员创业后劲,县委、政府遵循“定向培养、量才使用”的原则,比照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促进就业扶持政策,对“一村一名大学生”毕业学员自主创业给予优惠政策。县农商银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等金融部门,在充分考证的基础上,可以为其办理小额、低息贷款。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分别建立了“一村一名大学生”信息库,将学员的基本信息、联系方式、主要特长、创业意向和创业情况进行入库管理,随时掌握和了解学员的创业动向,关注学员创业情况,破解创业难题,满足学员需求,增添创业动力。(
第三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灵璧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 关于灵璧县娄北村环境保护的调查建议
专业农 村 经 济 管 理
姓名尹 成 建
学号09340044663
52指导教师姚嵩
2011年11月20日
目录
摘要、关键词----------------1
一、现状分析----------------21、生活环境----------------22、农业污染-----------------3
二、影响因素------------------41、村民环保意识不强-----------42、地方政府的重视不够深入-----43、相关基础设施和人才的缺乏---4
三、措施和建议-----------------5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重点是提高村民环保意识------------52、合理规划、制定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政策------------------------53、逐步建设与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5 4、4、积极引进和发展生态农业----5 参考文献------------------------6
第四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小城镇建设》课程论文
小城镇建设与桂阳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调查,谈及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小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县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县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阐述了小城镇建设对于本县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还谈及到本县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制度障碍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小城镇
前 言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不同于其它经济的特点。就我们桂阳县内陆落后地区而言,与沿海发达县区相比,县域突出有以下特点:城镇化水平低,农业人口比例大;工业落后,经济总量小,发展的财力有限;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等。
基于上述特点,根据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我们感到:要发展我县域经济,首先就要推进我县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率,进而减少农民。而减少农民的渠道在于工业的发展,通过工业的发展来为农民提供脱离农村的就业岗位。要发展工业,对于贫困县来讲,基础差,财力有限,难以投入大量资金搞工业建设,也就迫使我们走招商引资这一“短平快”的路子。而要取得招商引资的成功,必须优化环境,搭建好平台,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这一环境需要通过城镇建设来实现。就桂阳县而言,县城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县的窗口和门面,代表着我县的整体形象和人文素质。因此,桂阳县的形象如何,主要通过桂阳县县城环境的优劣来体现。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要加快我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走“城镇建设→优化环境、搭建平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发展工业、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增强县域发展后劲、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这一良性互动的路子。
一、小城镇建设对桂阳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我县农业产业化的推进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农业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纽带,打造一体化组织,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形成供、产、销一条龙,农、工、贸、科一体化经营。桂阳小城镇建设对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作用体现在;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地矛盾。以前我们主要依靠大中城市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中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改变,城市就业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现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有限容量使得大中城市难以承受大量劳动力的转移压力。小城镇的发展缓解了这个压力。
小城镇具有的连接大中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可以促进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小城镇为“一乡一品”式的农副产品结构调整,种植业调整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服务基地在小城镇。如美国直接务农劳动力仅3%,但居住在小城镇为农业服务的人口为16%。
2、促进我县农村工业化发展
乡镇工业是我国农村工业化的主体。农村改革的推行使农民释放了长久受压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迅速上升。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存在以及农民传统的求安求稳保守思想的存在,“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非农产业”,兴办乡镇工业就成为农民进入非农产业主要的甚至唯一选择。
乡镇工业向小城镇集中,推动了分工协作,可以减少道路、管道、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方便信息交流,商品流通和技术传播,使企业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获得了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好处,促进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3、促进我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1)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城镇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和环保及公共物品等投资需求增加,将会带动建筑、装饰,运输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乡镇
工业向小城镇的聚集也会带动其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
(2)某类产业在区域内所占比重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由消费需求所决定的市场需求。农民迁居到小城镇居住和进入第二、三产业就业,收入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小城镇的生活方式又会改变农民的消费偏好,从而促进了县域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调查表明:城镇人口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加1.5个百分点。
4、有利于我县县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
城镇化的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居住密度,节约土地资源。推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降低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密度,有利于保护资源和防止环境退化。另外。乡镇企业集聚有利于改变20世纪80年代初“乡乡办厂、村村冒烟”的分散工业化模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对河流和空气的污染,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同时,城镇有集中便利的医疗、文化、教育、科技博览等设施,以及便利的交通和信息设施,可以促进科技的普及和县域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二、小城镇建设中的体制障碍及解决对策
1、户籍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以户籍区分城镇和农村人口,实行两种不同的制度,人为造成城乡分割,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我国目前有近亿农村流动劳务人口成为亦工亦农又非工非农的两栖人口,他们虽然在职业上发生了变化,但并未完全实现空间上的转移,阻碍了小城镇的发展。进行户籍管理制度创新,就是要逐步取消户口所具有的身份、待遇和等级差别等特殊功能,淡化城镇户口与其所连带的物质福利关系,逐步实行以居民身份证为主的证件化管理,取代现有的户口簿册证明身份的传统模式,建立起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真正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身份。
2、土地制度
在我国目前的土地征用和管理制度下,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是集体农地的唯一购买者和土地使用权初级市场的唯一供给者,农民和集体无权进入土地市场。在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征用价格极低而建设用地出让价格极高。政府的垄断地位决定了其在土地收益分配中占主导地位。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城市建设征用农用地的过程中,多数地方征地收入分配的大致比例是:农民得5%-10%,集体得25%-30%,政府及其机构得60%-70%。政府在自身利益驱使下,人为抬高土地的利用成本,增加了乡镇企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的成本。
3、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小城镇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明显滞后,并且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不同类型的企业职工都分别享受国家和企业承担的保障待遇,而城镇的其他劳动者包括已进入城镇并且有稳定的住所和职业的农民都与社会保障无缘,这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直接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健全和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扩大到小城镇的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种用工形式,逐步建立开放的、平等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证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其他合法权益。到小城镇务工经商但尚未在小城镇落户的农民,也应纳入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承担缴纳社会保障金的义务,并享受相应的权利,从而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4、投融资制度
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然而在现行财政体制下。镇政府并不是一级完整的预决算财政,各种费用由县级政府各部门直接收取,一般不返还给镇财政。镇政府作为城镇建设的投入主体,只能从土地拍卖所得和高额城镇建设配套费来取得投入资金。在部分地方,道路建设被转嫁给了村委会,教育、水、电都依靠群体集资,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和农民得进镇成本。
改革投融资体制,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支持,设立小城镇建设专项基金。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通过提供投资项目,引导企业、个人、外商等社会资金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中来。加强镇一级财政对小城镇公用建设事业的投资比例,小城镇征收的耕地占用税、复垦基金以及城市配套费等应主要投入到小城镇的建设上来。
5、政府管理体制
实施城镇管理职能的相应权限大部分集中于县级管理部门,造成镇政府难以有效组织实施适合各自城镇特点的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且镇政府还没有形
成独立的一级财政预算,它只是作为县级财政的一个支出单位。县直各部门伸向乡镇的站、所派出机构基本没有决策权,乡镇完成一个项目需要经过很多关卡审批,短则需要半月,长则半年一年。
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就要理顺县市与乡镇之间的关系,加强小城镇发展的组织领导,要明确乡镇政府在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其相应的权利。具体来说,要理顺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协调好县级政府及其下属各部门与乡镇之间的关系,用法规规范县级政府和乡镇政府行为,合理界定县乡两级政府职能,明确它们的权限,将县级政府各部门延伸到乡镇的站、所进行分类,该下放的下方,该强化的强化。
参考文献:
[1]牛德林,徐灵.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速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2]张常明.加强新型农民培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农村建设,2006.8.[3]惠国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商业经济,2006.12.[4]李辰.浅谈我国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商场现代化,2008.1.
第五篇:一村一名大学生总结
“一村一名大学生”半年工作总结
2010年下半年我在东湾镇中渠村担任主任助理、远程教育专干,妇代会主任、团支部书记、农家书屋管理员,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半年的工作、学习、生活,使我在思想道德、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就2010年下半年各方面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习方面
(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宣传工作需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在这半年的工作中,我认真学习会议精神,使自己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通过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事学,提高了自己适应新环境、新形势、新任务的工作能力,也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二)认真学习业务知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牵扯的知识面跨度很大,特别是党建工作和远程教育工作,一个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比较高,一个是实际操作的技术要求比较强,因此,在工作中,我不但是自己认真领会各项文件精神,准确把握镇党委的意图,同时对业务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及时向上级主管同志请教,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工作方面
(一)党建、团建工作:由于党建工作对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需求都比较高,因此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取得了明显效果。组织开展好民主生活会。要求村组干部精心准备发言稿,通过自身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给别人提意见的方式使大家互相理解、和睦团结,促进了大家的感情。继续推行党员建言献策活动。
(二)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高农民群众思想意识。充分发挥宣讲的作用,精心组织开展理论和文化下村活动,广泛开展形式政策教育。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生深入学习“三个离不开”,扎实有效的开展创建活动。为我村新农村建设继续做贡献。
(三)纪检和信访工作:按照镇纪检委的要求,按时开展“民主日”活动,截止目前,共开展两次“民主日”活动,在镇纪检委的帮助下,本人顺利完成了上半年纪检和信访档案整理工作
(四)远程教育工作:今年上半年,我村的远程教育具体由本人操作,主要任务是抓好每个月两次的教育培训和保证设备能够正常接收,让远程教育设施真正能发挥作用,同时做好设备维护。
(五)包村支农和全程代办工作:本人主要负责做好档案的整理和完善,做好包村支农的会议记录、工作汇报,总结。做好全程代办记录,及时将转办事和上级主管部门及时做好交接工作。
在2010年上半年的工作中,本人在学习上,工作上都有一定的提高,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和个人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首先,对党的理论学习上远远不够深入,尤其是将理论运用到党建工作中的能力还非常欠缺;其次,在工作中,统筹性不强,在工作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下半年在墒户村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克服自身不足,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尽职尽责干好各项工作。
张丽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