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多部门合力助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北京多部门合力助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16年,北京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479.8亿元,比2011年增长58.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左右,位居全国最高水平,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全年新增科技型企业8万家,占当年新增企业总数的比重为36%;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6.8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6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6589件,是2011年的3.5倍……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交出了亮眼的答卷。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
2016年,科技创新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这艘巨轮已经扬帆起航、加油发力,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航程中澎湃前行。创新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
五年来,中关村科学城原始创新策源地作用进一步深化,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百度公司、数码大方获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双创平台服务实体经济转型也精彩纷呈。7月4日,北京市科委、昌平区政府举办北京未来科学城氢能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签约仪式。旨在推动央企研究院、在京氢能领域优势研发机构聚焦氢能前沿技术与应用基础技术研究开展协同创新。至此,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城一区”在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主平台作用日益凸显。
五年来,中关村科学城原始创新策源地作用进一步深化,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百度公司、数码大方获批国家工程实验室;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中科大北京研究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相继成立。航天科工云网等6个双创服务平台持续深入建设。怀柔科学城取得多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进展,《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正式获得国家批复;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项目建议书获批;5个交叉研究平台全部开工。
未来科学城“打开院墙搞科研”的机制逐步深化,累计建成40个高水平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激励等8个试点项目在央企研究院试行,2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按计划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加快,全面启动智能车联、新型显示等20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组建人工智能研究院等5家研究院,顺义中航发动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联合创新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双创平台服务实体经济转型也精彩纷呈。2016年,北京市科委挂牌16家“科技创新创业专业开放平台”,面向创新创业团队开放共享科技资源。其中,大唐网络、航天云网等国有企业孵化器突破原有服务模式,转型升级为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中航工业集团、北方车辆等军工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腾讯、小米等龙头骨干企业开放产业链资源和大数据资源,吸引小微企业和团队在平台上开发面向市场应用的产品和服务;硬创梦工场、洛可可设计集团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的开放创新平台;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东方中科集成等科研助手服务平台,建设面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原始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北京市制定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在这些行动的推动下,在京单位全面参与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截至今年5月底,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超过300家,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实施《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统筹部署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市形成了远期有总体方案、中期有五年规划、近期有改革举措、每年有工作重点的“一揽子”行动计划和推进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央地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运转有序。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实施《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统筹部署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图”;在国务院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框架下,北京市政府和10个国家有关部门合力搭建“组织架构图”;本市和国家有关部门联手绘就科技创新中心“施工任务图”,制定实施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方案,提出2017年启动的215个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目前已全部启动、有序推进,有的已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北京市制定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率先布局支持4G、5G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成功研制世界首个碳纳米管集成电路计算器。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新的千亿元级产业。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推广纯电动汽车12.9万辆,规模居全国第一。与科技部共建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使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7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落户北京,“设计之都”建设加快推进。
在这些行动的推动下,近年来,在京单位全面参与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重点承接了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10个民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午工程、凤凰工程、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在京运营或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2个。截至今年5月底,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超过300家,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北京市科委深入实施首都蓝天行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科技惠民专项,加快垃圾处理、生态功能提升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示范应用。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对燃气、热力、电力、给排水等“城市生命线”信息的实时监测。率先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制定136项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筛选170项科技成果向5000家(次)医疗机构推广。
此外,顶尖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加快聚集。北京市科委制定实施引进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其创新团队的实施意见。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等8位科学家受聘成为首批“中关村海外战略科学家”。截至今年5月底,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京设立研究院。截至2016年底,北京累计吸引“千人计划”人才1653位,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挥
北京服务全国创新发展能力稳步提高,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在天津、河北、内蒙古、宁夏、重庆、贵阳、黑龙江、云南、山西等省区市,搭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合作站和技术市场窗口,拥有58家国家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103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仅事关北京的发展,更是京津冀及全国的战略部署。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工作方案和中关村行动计划,促进区域科技功能分工协同、产业与创新高效衔接、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共享。聚焦4个战略合作功能区和一系列产业承接合作平台,构建要素集聚、资源共享、上下游高效衔接、互利共赢的京津冀科技创新园区链,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创新型园区和区域创新中心,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联动发展。第三代半导体研发创新平台、汽车产业区域协同创新产业布局、汽车模具协同设计云服务平台等一批创新载体加快建立。北京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翻番,2016年达到154.7亿元,是2011年的2.3倍。
同时,北京服务全国创新发展能力稳步提高。与其他省区市建立了区域科技合作和对口支援机制,搭建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辐射引领服务全国创新发展。五年来,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的54.4%辐射到国内350余个城市。在天津、河北、内蒙古、宁夏、重庆、贵阳、黑龙江、云南、山西等省区市,搭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合作站和技术市场窗口,共建“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和云南科技桥头堡,创新要素开放共享程度进一步提高。
2011年以来,北京市科委充分利用首都科技资源为和田地区的发展提供“源头活水”,支持引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学院等科技成果落地新疆和田,筛选引进农作物新品种40多个,集成组装10多项援疆农业科技成果,在小麦、玉米、设施蔬菜、设施果蔬等方面充分示范展示了增产增收效果,累计培训带动上千农户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拥有58家国家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103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市科委成功举办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中意创新活动周等活动,与40余个国家的400余个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多元化科技投入创新资助方式
五年来,北京市财政局逐年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以市本级为例,5年间年均增长9.4%。在投入方式上,逐步根据科技活动的不同特点,多渠道筹措资金,分类制定管理办法,采用多种投入方式支持科技项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科研经费是科技创新的种子。财政投入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财力保障。北京市财政局逐年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科技领域,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机制。
五年来,北京市财政局逐年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以市本级为例,财政科技资金投入从2012年的170.3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244.06亿元,5年间增长了73.76亿元,增幅43.3%,年均增长9.4%。
在投入方式上,逐步根据科技活动的不同特点,多渠道筹措资金,分类制定管理办法,采用多种投入方式支持科技项目,落实各项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全力支持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具体说来,采用定额补助方式,对市属公益性科研院所给予稳定支持,用于支持院所基本运维、自主选题研究以及人才引进等;采用后补助方式,针对有明确绩效目标的项目或政策,待项目单位绩效目标实现并通过审核验收后,给予后补助方式支持;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项目采用基金方式,发挥专业机构作用,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发行政府债券,通过向建设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的方式,支持怀柔科学城核心区土地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已投入资金30亿元;在北京科技领域首次探索采用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与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合作共建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直接带动社会投资5亿元。同时,北京市注重从构建长效的科技经费保障机制上创新突破,打造“松绑+激励”的财税政策体系。《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提出简化科研项目预算财政评审环节、提高人员激励支出、松绑科研类差旅、会议及出国经费限制、保障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重大项目配套资金、扩大市属公益性院所和高校科研定额经费支持规模、拓展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增强科研结余结转资金使用的灵活性以及下放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权等八项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创新举措。
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卓有成效
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专项办形成了支持产业创新体系、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三大项任务的政策体系。国家首批首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落地北京。与此同时,围绕八个产业领域重点布局企业技术中心,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占据产业高端。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增强其辐射效应,是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应有之义。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专项办(以下简称“专项办”)首先完善了创新中心建设顶层设计。制定了《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2020年工作目标。研究支持产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形成了支持产业创新体系、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三大项任务的政策体系。
在架构理顺前提下,专项办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节点建设,打造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
国家首批首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落地北京。发布了《北京市产业创新中心实施方案》,组建了先进动力电池系统创新中心、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和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等4家市级产业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围绕八个产业领域重点布局企业技术中心,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占据产业高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产业技术合作,打造高标准、高层次的企业技术中心升级版。已经发布的《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规范标准》是全国首个服务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工作团体标准。
以亦庄、顺义为主体,组织申报了“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并在开发区实施“4—10—20”工程,全面启动4个千亿级集群、10家百亿级企业、20个具有全球影响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在顺义实施了中航发动机、中航复材、青云航电、502所等20个重点项目,启动建设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区,推动中科院联动创新产业园、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联合创新基地建设,推进顺义从传统制造业大区向先进制造业强区转型发展。
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光刻机零部件、新型显示、基因技术转化、创新医疗器械、车联网、增材制造和新材料6个技术创新中心,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关村示范区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中关村引领全市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质量提升。2016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4.6万亿元,约占全国高新区的1/6;实现增加值6254.1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9%。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约2万家,政策范围覆盖北京市十六个区。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全国科创中心建设要“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要载体”。近年来,中关村示范区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有力支撑和引领了全国科创中心建设。中关村引领北京市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质量提升。2016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4.6万亿元,约占全国高新区的1/6;实现增加值6254.1亿元,对北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9%。中关村“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形成,六大重点技术领域收入占比76%,现代服务业收入占比64.9%。万元增加值能耗约为北京市1/
5、全国1/10。在中关村试点的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股权激励、新三板等10余项先行先试政策,推广到全国或其他示范区。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作用增强,涌现了百度无人驾驶汽车、中芯国际28纳米集成电路成套制造工艺、航材院石墨烯制备与应用、百济神州靶向+免疫生物技术等一批国际前沿创新成果。2016年,企业获发明专利授权1.48万件,同比增长15.3%。
2016年,中关村示范区技术合同成交额3067.5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1/3,近八成辐射到京外地区;中关村308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3/4在北京以外地区实现,对外辐射收入超过1.6万亿元。截至2016年底,中关村企业京外设立分支机构1.2万家。
中关村链接全球创新网络,聚集了英特尔、微软、IBM等30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领军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超过500家,在境外上市公司97家。2016年,中关村企业境外并购52起,涉及金额685亿元,同比增长15.7%。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中关村围绕全国科创中心建设,着力推进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释放创新创业活力。落实国务院批复同意的“1+6”“新四条”等先行先试政策,推动出台“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市级政策。在中组部等15个部委支持下,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着力实施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20项政策,并启动中关村外籍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积分评估工作。今年上半年,出台了“1+4”政策支持体系,从创业、创新能力建设、科技金融、“一区多园”统筹等方面加大资金精准支持力度。
二是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实施“创业中国”引领工程,构建了由97家创新型孵化器、29家大学科技园、26家特色产业孵化平台为代表的创业服务体系,2016年创办科技型企业2.5万家。实施集群创新引领工程,出台中关村大数据、集成电路设计、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政策措施,支持中科大北京研究院、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创新平台。
三是坚持创新治理理念,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领军企业和潜力企业,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建立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目前中关村有2万天使投资人、670家知名创业投资机构,2016年天使投资案例819起,投资金额45.6亿元;创业投资案例1961起,创业投资金额1054亿元,均占全国1/3以上。活跃的产业技术联盟和协会组织超过500家。
四是聚焦“4+N”产业合作功能区,推动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支持成立了“一司一金一空间”,即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中关村领创空间。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园区链,着力推进建设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
五是推动开放式创新,打造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支持企业“走出去”,实施中关村企业国际化发展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企业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和300亿元中关村并购母基金。建立中关村驻硅谷、伦敦等10个海外联络处,支持设立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吸引全球知名创业服务机构在中关村落地。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回望五年的发展历程,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这艘巨轮已经扬帆起航,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航程中澎湃前行。
第二篇:北京:进一步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
今年2月25日至26日,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工作时指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北京新的城市战略定位,也是北京作为首都的一项核心功能。
一、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特征和功能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字面上的关键词有3个,即“全国”、“科技创新”和“中心”。同时隐含了1个关键词,即“具有全球影响”。
(一)内涵和特征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指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产生大量的创新成果、建立先进的制度机制、形成优良的创新环境,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全国科技创新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或区域。
从国内来看,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在我国科技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主导全国创新发展的方向,引领国家创新发展的进程。
从国际来看,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参加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国际科技竞争中有话语权、有主导权,体现了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对全球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原创性。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丰富的科学基础设施、科研仪器设备、网络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和科技人才等,在原始性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在基础前沿、关键共性、社会公益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等领域不断取得重要突破,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在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2.主导性。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在全国科技资源总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聚集了大量的高端创新要素,产生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对于全国科技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全国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同时对全国其他区域的创新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3.示范性。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要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创新环境和文化氛围,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坚持把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正确处理首都和国家、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企业和其他创新主体、科技和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完善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框架和制度创新成果,为全国创新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4.集成性。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不仅仅局限在狭义的科技创新领域,而是要积极顺应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衔接配套,促进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协同融合,提高创新驱动发展的整体效能。
5.世界性。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创新体系竞争、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我国参加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桥头堡”,是我国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的重要主体,是我国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发展先机的主要力量,在全球科技格局的形成和演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四个功能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发挥的功能与其内涵、特征紧密相关,是首都、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等三项功能的复合体,主要发挥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 1.服务和示范功能。
这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必须履行好“四个服务”的基本职责,这是首都最大的市情,是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最重要的特征。这个特征要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按照首都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增强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的责任感,更加突出服务的功能,发挥服务的优势,从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出发,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上率先垂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加快形成首都创新体系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对全国创新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挥首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2.支撑和引领功能。
这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保障功能。支撑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为国家重大科技决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提供支撑,为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供技术供给和创新成果;二是为北京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建设和管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提供科技支撑,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三是为周边区域和全国其他省区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提供智力资源、技术供给和科技成果,进一步发挥首都科技在全国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引领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引领国家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主要是在基础前沿、关键共性、社会公益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原始性突破,产生原创性、前沿性技术成果,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成为我国重要的高端创新和原始创新基地。二是推动创新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开发和拓展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应用、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成为我国重要的创新成果应用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三是营造鼓励创新、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创业氛围和创新文化,成为我国创新文化的重要引领者;四是积极参加国际科技竞争合作,抢占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和发展先机,为提高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和影响力作出贡献。
3.集聚和融合功能。
这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功能。创新要素、创新主体、创新成果的高度聚集,进一步对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果提出了要求,从而要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很强的融合功能,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中央和地方、国有和民营、外资和内资等不同所有制和隶属关系的科技资源实现融合发展,促进企业、高校、院所、金融、应用、科技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的协同,促进技术、资本、人才、市场、空间、政策等创新要素的流动和配置,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市场导入、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机制,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完善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提高首都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4.辐射和带动功能。
这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衍生功能。辐射和带动功能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重大科技创新基地、科研仪器设备、网络信息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科技基础设施为全国提供服务;二是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管理等创新要素向周边地区和其他省区市辐射溢出,创新成果在周边地区和其他省区市得到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三是周边地区和其他区域充分利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品牌和环境条件,建立总部机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结算中心,吸引人才、开拓市场;四是科技创新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促进区域之间研发、生产、服务、销售等方面的交流融合;五是制度机制和政策措施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六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营造的“鼓励创新、勇于创造、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和创新文化,对全国具有很强的启发借鉴意义。
二、进一步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拥有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创新基地,聚集了一大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和创新创业团队,全社会科技投入快速增长,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很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参加国际科技竞争的能力不断提高,对首都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提升,对全国创新发展的高端辐射作用日益突出,发挥了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今后,北京要进一步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尚需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促进首都科技资源融合发展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二是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首都科技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支撑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而相应地需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功能,即:科技资源的融合功能、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功能、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
(一)加强科技资源的融合功能,促进首都科技协同创新。
完善首都科技资源统筹协调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在中央和地方联动、创新主体协同、战略研究咨询和日常工作机制等四个层面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构建“政府支持引导、市场配置资源、突出企业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协同创新发展格局,促进首都科技资源融合发展,真正构建“首都科技”的工作体系和发展格局。1.建立完善首都创新驱动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促进中央和地方的协同创新。
近年来,北京市坚持“四个服务”职责,积极与中央国家机关、高校院所、中央企业、驻京部队加强沟通协调,深化央地合作,促进科技资源融合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面对国家要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部署和顶层设计方案的新形势,需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机制,统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部署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统筹推进重大创新项目和重点工程,统筹研究制定重大创新政策,统筹科技政策与产业、经济、财税、金融、土地、区域、国有资产管理等政策之间的衔接配套,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集成和高效配置。
2.发挥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促进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
产业技术联盟作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产业组织平台,具有整合科技资源的天然优势,在联合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标准规范制定、技术方案选择、商业模式应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地区有技术创新联盟150余家,已经成为产学研用合作的重要载体。今年2月,在北京市科委的引导和支持下,北京地区的技术创新联盟联合成立了首都创新大联盟,初步形成了跨界发展、产业融合的态势。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需要充分发挥产业技术联盟、科技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促进中央、地方、国有、民营、外资等创新资源的协同,促进产学研用等创新主体的协同,促进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的协同,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创新环节的协同,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军民融合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服务等创新体系的协同。3.发挥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促进战略研究资源之间的协同互补。
充分发挥北京地区各个类型的研究咨询机构、北京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简称“专家咨询委”)以及北京市与中央单位联合共建的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简称“首科院”)的作用,支持引导战略研究机构建立“小核心、大网络”的研究咨询网络,支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尤其是科技思想库,汇集和凝聚首都丰富的专家智力资源,为北京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4.完善日常工作机制,促进首都创新体系的协调发展。
完善与科技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部市会商工作机制,深化与中科院的院市合作,全面落实与中央单位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并完善中央和地方科研及产业资源对接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北京落地。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培育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设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基地和转移平台,支持军地企业联合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园建设,促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关村创新平台的作用,深化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和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完善产业布局和调控机制,将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二)加强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功能,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内生动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中心的支撑和引领功能,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供支撑手段和先导引领;同时,“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构建,也为强化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提供基础条件和发展空间。
1.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北京市今年4月发布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04—2007年)》。组织实施两个类别的重大专项:一类是以技术创新支撑解决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培育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另一类是紧密围绕产业发展的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发展。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的激励碰撞达到一定的融合程度时,才能诞生出引人入胜的商业模式。当前最关键的是要破解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瓶颈,通过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折股、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分红激励、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等股权激励措施,完善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和激励政策,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发挥政府采购的调控作用,开展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从市场端拉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使供给侧政策和需求侧政策相互促进、协同互补,传好科技成果转化的“接力棒”,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3.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针对中小企业在初创、成长、发展等生命周期的不同需求,构建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银行信贷、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全链条的科技金融政策,努力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多渠道资金支持体系。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创新资源集成机制,建设完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促进科研仪器、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等资源的开放共享和转移转化,为全社会创新创业提供公共科技服务。
(三)加强首都科技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在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共建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深入推进科技交流合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形势下,要发挥首都科技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支持三地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研发与成果转化。
联合开展战略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联合研发关键技术和创制技术标准,共同申请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联合建设实验室、工程中心、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根据三地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要素条件,注重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支持北京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在天津和河北建设科技孵化器、研发和制造基地、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对接合作,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
2.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和配置。
制定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技术市场、产业技术联盟、科技创新人才、信息服务等创新要素按照市场规律流动配置,为京津冀区域提供研发创新服务。北京科技孵化服务机构在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打造品牌的同时,积极探索服务输出和品牌输出,完善科技孵化服务网络,创新孵化服务模式,培育新型孵化服务业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3.推动京津冀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
支持京津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科技企业跨区域布局。围绕京津冀地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区域环境治理等迫切需求,以承接重大工程、共建技术联合攻关、组建区域产业联盟、建设生态园区、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等手段,在大气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利用、垃圾污水治理等方面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支持北京地区高校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积极参加河北、天津的钢铁、电力、能源、化工、建材等产业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雾霾和环境质量。培育和发展平台型企业,形成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挖掘利用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带动周边地区产业配套发展。
第三篇: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打造政策高地(精选)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打造政策高地
5月10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议政会,围绕“以三城一区为抓手,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行协商议政,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市政协主席吉林主持,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出席会议并讲话。在会上,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李强做主题报告,全文如下: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打造政策高地自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全面部署,“设计图”“架构图”“施工图”密集出台,“三城一区”层层落实,各级各部门“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洪荒之力”高起点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这些政策措施起点高、格局大,推进有序,但在某些方面尚有提升的空间。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北京还没有成为政策的高地,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都需要向高端调整。
一、未形成产业政策高地,低端产业转型困难就目前情况看,“三城一区”面临的问题是小散软的产业较多,真正大的产业研发占比较低,形不成产业研发体系。这就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来支撑“三城一区”提升研发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深圳、上海、重庆的一些做法很值得借鉴:深圳通过统一工商、质监、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这样的制度设计来打破条块分割,形成了配套齐全的“工程师”+“小企业主”的创新生态环境——有创意就能开模生产,使产业发展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组装,向拼质量、重功能、求创意的高附加值核心零部件方向转移;上海继2015年出台《科创中心建设22条》之后,今年又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进一步放宽新兴行业市场准入管制,破除科技成果转化壁垒;重庆则是通过“战略性新产品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部返还”的税收优惠引导产业升级。比较而言,北京在新兴行业市场准入管制和财政税收政策导向等方面,需要多向深圳、上海等城市借鉴。为此,建议北京依托高端智库,构建基于大数据考量的政策体系。可由中关村管委会统筹规划,与高端智库共建科技政策大数据平台,沿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给出的改革方向,从中关村、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集中研发优势,亦庄开发区集中品牌优势两个方向,开展相关政策的深入分析和前瞻研究,使“三城一区”始终成为引领全国科技创新的政策高地。
二、未形成人才政策高地,高端人才难以集聚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中央对北京市提出的发展要求,在北京的“首都功能”中,核心是“人”。在以人为本的城市中,宜居服务和资源友好产业是并重的,没有产业的城市是没有发展前景的,同时,缺少宜居环境和服务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的。吸引不了人才工作和居住,城市的产业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我们认为,疏解非首都功能同时恰恰是聚合发展首都功能的良好机遇。所以“三城一区”的发展思路应当是营造人才宜居和适合创业的环境,通过政策引导使人才结构由“金字塔”型向“鱼肚”型转变,使北京成为汇聚全球中坚力量的创新之都,产业价值链自然就会向高附加值的研发和品牌服务端延伸,从而为首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建议北京在“三城一区”开展“高端国际人才特区”试点。系统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吸引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来华联合组建国际科技中心”和“开展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选聘、聘用国际高端人才实行市场化薪酬试点”两条改革意见,强化人才政策高地优势,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附录:市政协议政会建言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5月10日上午,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议政会,围绕“以‘三城一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行协商议政。市委书记郭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主席吉林主持。
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这次议政会主题前期开展了大量调研,进行了充分准备。会上,姚文清、李强、李昕、闫傲霜、王璞5位代表以及7位专家、委员踊跃发言,从强化功能分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完善人才机制、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郭金龙指出,大家聚焦“三城一区”建设,提出真知灼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市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梳理,吸收转化到实际工作中。近年来,市政协积极履职,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拿出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意见建议,为首都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郭金龙强调,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新形势下中央对北京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不仅自身发展要靠创新驱动,而且要力争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北京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要全力做好服务,主力要出征,地方须支前,在京高校、科研院所、部队和央企的研发机构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主力部队”,要主动服务好“主力部队”,全心全意推进央地合作、军民融合。二要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更加突出“三城一区”这个主平台、主战场,服务重点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专项落户,服务重大创新成果的就地转化。三要广泛聚集高端人才,大力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面向全球吸引世界级顶尖人才和团体来京发展,带动高层次人才来京创新创业。四要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深入实施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动京津冀三地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共建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特别是雄安新区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合作。五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着力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框架和政策机制。
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讲话。市领导闫傲霜、赵文芝、李士祥、傅惠民、葛剑平、马大龙、蔡国雄、闫仲秋、李长友,市政协秘书长周毓秋出席会议。部分在京全国政协委员列席会议。
1.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2.优化人才体制 释放创新活力3.科技体制改革的三项基础性任务4.从党外人士座谈会和政治局会议看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5.如何为创新驱动提供优质人才服务6.基于获奖者年龄的国家科技奖激励效用分析7.在“赛马”中“养马”和“相马”8.吴晓莉专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9.创客们的最新灵感缪斯是什么?
10.创新驱动关键:激励人才11.走向全面创新时代12.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13.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14.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全文)1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16.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如何进行?17.如何以人才驱动创新18.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19.两位北大老校长的经典演讲20.校长教授们连鼓四次掌,李克强总理在北大讲了啥2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解读22.中国创新成就与未来五年部署23.有些人可能会被历史淹没,但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大24.以制度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25.@热点关注【万劲波】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26.“互联网+”如何助推中国经济腾飞27.我们的伯乐和千里马在哪?28.科研领域权力寻租亟待破除29.诺奖和阿贝尔奖得主约翰·纳什因车祸去世30.隐身在集体中的诺奖得主31.屠呦呦为什么会落选院士32.科学奖励中的个人与集体——以青蒿素获奖引发争论事件为例33.4年前获得拉斯克奖 贡献是创制抗疟药青蒿素34.刘鹤获中国经济学最高奖35.以全球史视野审视中国传统科学技术36.创新共同体稳步推进 沿线国家人民受益多37.引领制造业 从“大”到“强”38.培养高端技能人才须举全社会之力39.觅母的力量——关于科研环境与科研诚信治理40.让国家科技奖励回归荣誉本质41.警惕科技文明背后的科技风险42.科学报国 实现梦想-在'百人计划'入选者国情院情研讨班上的讲话43.为苹果承诺改变“失控的创新”点赞44.科技创新需要“劳逸结合”45.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 航天事业发展再创辉煌46.特朗普当选背后的技术因素47.国之重器!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第二艘航母下水!!48.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工业4.0”吗?49.创新共同体稳步推进 沿线国家人民受益多50.推进“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51.“一带一路”引领新型全球化52.引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发展53.寒门贵子,贵在“奋斗”54.重新唤起中国孩子的科学梦想55.2017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56.技术转移要相信市场机制的力量57.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彰显科学思维58.雄安新区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59.施一公:技术、问题与体系是科研三要素60.施一公:科技强国 从我做起61.陈十一:培育有理想担当的新一代知识分子62.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63.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64.中美科技实力差距到底有多大?65.邓小平与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66.科技部部长万钢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答记者问67.《有效发挥政府作用 推进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68.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69.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
第四篇:多部门专家探讨海洋气象科技创新工作
多部门专家探讨海洋气象科技创新工作
发布时间:2013-4-20信息来源:太仓视窗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刘晴晴报道3月28日,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带所”)2013年科学咨询委员会会议在广州召开。与会专家就数值预报、热带海洋和环境大气等重点科研工作进行了咨询和讨论,并就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区域气象科技支撑作用提出了建议。
热带所科学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骥,副主任薛纪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联寿、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何金海,北京大学教授赵春生,中山大学教授杨崧,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王东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国家气候中心总工程师李维京,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广州市气象局局长梁建茵等专家委员参加会议。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罗云峰表示,2012年热带所在区域数值预报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科学咨询委员会专家的指导。2013年是热带所瞄准中国气象局的整体规划,做大做强、不断发展的新起点。他希望热带所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在广东省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广东省气象局局长许永锞指出,热带所科学咨询委员会在热带所的科学决策和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热带所要继续发挥科技创新带头作用,为广东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培养一流创新性人才,切实为提高预报水平和造福社会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会上,热带所所长万齐林及各科研团队分别在会上汇报了2012工作情况,提出了2013年工作思路,并针对数值预报、热带海洋和环境大气等学科重点工作进行咨询。与会各位专家对热带所如何加快科研条件建设步伐,提升科研能力,加强业务研究型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区域气象科技支撑作用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专家一致认为,近年来热带所开展了大量气象科研、观测研究和业务转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成绩,并希望热带所继续瞄准国际前沿,契合国家和华南区域气象业务预报服务需求,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力争取得更好的科研和业务成果。
第五篇:支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
支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
摘 要
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为我国发达省份落实科技创新战略、建设科技创新省份的一致选择。财政在支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着制度性的保障作用。江苏财政在加大财力投入的同时,根据科技创新不同环节及特点,不断改进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方式、方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整个创新体系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五个方面重点推进改革进程:建立跨部门的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及科技项目评价体系;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改进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扩大鼓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体系的内容与规模;完善政府采购激励政策;筹划“先行先试”政策措施。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中心 财政政策 区域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为我国发达省份落实科技创新战略、建设科技创新省份的一致选择。江苏“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 “一中心”)目标,“一中心”建设成为决定未?斫?苏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关键一招”。如何加大财政资金支持“一中心”的力度,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一中心”建设,成为摆在财政部门面前的一个现实迫切任务。本研究以江苏省支持“一中心”建设的财政实践为考察对象,试图提出有一定普适性的支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规划及最新进展
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创新驱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发达经济体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打造和提升本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区域或城市),国家间发展竞争的核心标志是争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与地位,进而实现控制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关于“科技创新中心”概念的准确界定和详尽描述,与其类似的提法则有很多,主要包括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中心等。但这些概念都承认科技创新中心的共同职能,主要包括创新要素的集聚之地;全国(乃至全球)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枢纽节点;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源配置特别是科技资源配置中处于重要支配地位(杜德斌,2015)。对于科技创新中心基本特征的界定,西方学术界强调创新文化以及人的创造性发挥,突出开放的思想、多元化与宽容性、独立的个性、可达性、弹性及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高质量的人居环境以及本地性的全球化导向等内涵特征(Landry,2000)。国内学者基于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更倾向于从区域(城市)竞争力的角度讨论科技创新中心,并突出自主创新的地位(杨贵庆、韩倩倩,2011;马海涛等,2013)。
(一)江苏建设 “一中心”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拉开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幕。2016年出台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全面阐述了 “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发展方略。2015年以来,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的上海、北京、江苏、广东分别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一中心”“ 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改革创新措施,掀起了全国创新发展的新浪潮。全国、上海、北京、广东的科技创新发展的目标、战略部署及财政措施情况,详见下表1。
表1 全国及北京、上海、广东的科技创新发展的目标、战略部署及财政措施
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省份,率先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这样一个阶段。科技创新是江苏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所在。2014年12月,总书记视察江苏时,要求江苏用好优势和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将创新抓出成效。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特别是总书记视察江苏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十三五”规划中把推进面向产业的科技创新作为主攻方向,提出建设“一中心”的目标任务,要求把科技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招”。在贯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推动科技强省的建设过程中,“一中心”建设体现江苏高度,形成江苏标志,做出江苏示范。2016年11月,中共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党代会通过《聚力创新 聚焦富民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报告更是把“聚力创新”提到全局发展核心地位。打造成国家战略层面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已经成为江苏创新发展新目标。
(二)江苏建设“一中心”的规划路线图
江苏“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推进“一中心”建设的“三步走”设想:第一步,经过5年左右努力,到2020年基本形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中等水平。第二步,经过10年左右奋斗,到2025年形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的核心功能,成为全球产业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全面达到或超过中国2025制造业目标,部分创新指标跨入创新型国家先进行列。第三步,到2035年左右,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三)江苏推进 “一中心” 建设的最新进展
在全面总结江苏科技体制改革中的问题症结,充分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做法,集思广益、认真研究后,2016年7月29日江苏省科技创新大会期间,省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发[2016] 107号)(以下简称“40条”)。该文件力求通过一系列整体设计、系统推动,进一步激发体制机制潜力和释放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江苏科技创新事业取得更大进步。就全国情况来看,该文件的很多规定走在前列。
“40条”政策主要力求解决七个方面的问题:①解决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问题,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强化国有企业的创新导向、建立鼓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机制;②解决加快推进简政放权问题,扩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自主权,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着力清除创新创业障碍;③着眼于解决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问题,下放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提高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完善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的市场体系;④造就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引进制度,畅通人才双向流动通道,完善人才分类评价和支持机制;⑤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争先进位,完善创业载体建设推进机制,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⑥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创新和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加快创业企业上市步伐;⑦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实行积极的财税政策,建立创新产品推广使用机制,强化创新驱动发展鲜明导向。
二、江苏财政支持科技??新中心建设的现状、改革、成效与问题
财政作为政府活动财力保障,在支持 “一中心”建设中发挥着制度性保障作用。江苏财政在加大财力投入的同时,根据科技创新不同环节及特点,不断改进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方式、方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整个创新体系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现状:规模与结构
江苏财政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发展,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江苏率先将创新驱动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着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积极运用税收优惠、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财税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全省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八年保持全国第一。
1.总体规模
省政府“科技40条”明确,从2016年起3年内,统筹安排省级各类资金和基金超过1000亿元,支持“一中心、一基地”建设。2016年,江苏省本级预算安排科技支出70.07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9.7%。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支持科技创新工程。2017年,省本级预算科技支出安排74.48亿元,占总支出的5%,同口径增长16.1%,增幅仅次于环保的19%,远超出省级财政总支出同口径增长3.4%水平。
2.1000亿元资金的结构
1000亿资金和基金(需要说明的是,其金额是测算出来的,具体要以实际发生额为准)主要用于支持创新型企业培育、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造就适应创新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和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等各个方面。其具体构成主要包括7个方面内容,具体内容详见下表2。
表2 1000亿资金和基金情况
(二)最新的举措及特点
江苏财政深入贯彻落实“40条”政策,遵循“四个坚持”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遵循规律、坚持“放管服”结合、坚持政策落实落地,按照“从新、从优、从高”的要求,2016年相继出台了《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苏财教[2016]182号)、《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苏财教[2016]257号),在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造就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等7个方面做出具体改革举措。总结以上两个文件,可以发现江苏财政新出台的政策措施,凸显了更大尺度的思想解放和制度突破,主要体现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放”――放松事业性质科研院所项目资金管理及其科技成果转化限制
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解除科研资金使用的各种束缚,最大限度地释放科研单位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松事业性质科研院所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主要举措有:①简化预算编制科目,提出预算编制只需编制一级费用科目,不用提供过细的测算依据,对符合条件的科研项目可在部门预算批复前预拨科研经费,将项目立项论证与预算评审“合二为一”;②改革科研项目结转结余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对科研剩(结)余资金按照项目(课题)在研可结转、完成可留用的办法处理;③改革横向经费管理使用办法;④增加在高等学校设立基本科研业务费并由高等学校自主支配使用内容;⑤赋予创新领军人物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
放松事业性质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举措主要有:①下放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②提高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③完善股权激励相关制度;④改革高校院所领导干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管理办法;⑤完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个人奖励约定政策;⑥建立科技成果报告和绩效评价机制内容;⑦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
2.“改”――改革科技资金的扶持方式
①逐步把对单个科技企业的“特惠制”补贴改为“普惠制”补贴,从而优化科技政策软环境。2017年新设了两项普惠资金:一是研发投入补贴10亿元。根据税务部门提供的企业研发投入情况,给予研发企业5%-10%的普惠性财政补贴。②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补贴2.5亿元,主要是将科技含量较高的中小企业纳入培育库管理,给予3年的培育补贴,促进其提升为高新技术企业。③改“资金”为“基金”,遵循市场规律,调整对企业的直接补贴行为。设立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对市场导向类科研项目采用基金等市场化的方式予以支持,同时,通过子基金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改善科技企业的融资环境。④改进经费使用机制。在科技成果转化面上项目、新药创制、农业科技服务、科技平台开放等方面,积极探索后补助的经费支持方式。对于支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以及苏北等区域创新发展的专项科技资金,采取因素法进行分配,积极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目前,采用上述使用方式的资金已占省级科技经费的1/3左右。
3.“提”――大力促进全省高新区比学赶超、提档升级
高新区是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也是各级政府推进创新发展的主要抓手。为激励其挖掘创新潜力,省财政安排高新区考核奖励资金5亿元(含新增2亿元),采用“因素法”分配通过财力补贴下达(由各个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自主使用)。通过加大奖补力度,引导高新区争先进位。
4.“试”――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先行先试
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省产研院)是我省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其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运行方式突破现行的体制框架,更有效地促进我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2014―2017年,其安排省产业技术研发专项资金14.66亿元、省产研院注册资金3亿元、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注册资金0.2亿元,推动省产研院基本实现专业研究所和创新中心在本省重点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全覆盖。至2017年中,省产研院转移转化技术成果2000余项,累计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近400家(其中已上市和拟上市的衍生孵化企业18家)。此外,探索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对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苏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对其上非财政性支持的研发经费支出额度给予不超过20%的奖励(单个机构奖励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5.“控”―― 打造“内外”控制体制机制把监管落到位
在财力使用自主权力“放下去”之后,为确保科研项目承担单位“接得住”“管得好”,强化承担单位法人责任,要求科研单位量身定制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控规则和机制。建设全省统一的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科研项目信息公开、信用管理、经费审计等制度体系,在绩效评价上引入同行评价、市场评价、社会评价,积极发挥国际国内同行、第三方机构和投资者、社会公众等力量介入评价的作用,强化督促检查和指导。
(三)取得的成效
1.向创新主体推出精准滴灌的财税“软环境”
运用风险补偿、首购订购、预留份额、评审优惠等政府采购政策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托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各大类专项资金、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等合力化解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财税投入在“漫灌变滴灌、输血变造血”中,不断释放出深度助推科技创新的强大功效。
2.结束了长期以来“买酱油的钱不能打醋”的大弊端,经费使用更加符合科研规律
改革新举措以经费管理僵化这一老大难“痛点”为突破口,在各个环节上赋予一线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简化了预算编制和评审程序,将科研项目实施方案论证和预算评审“合二为一”,同时下放了预算调剂权限,真正体现了尊重科研创新规律,避免了“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出现。将科研会议、差旅费用、出国(境)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等摆脱行政经费、“三公”经费管理范畴,下放差旅费、会议费、咨询费和仪器设备采购管理权限,改进科研人员因公出国(境)管理方式等,真正为科研活动“保驾护航”。改进财务报销管理方式,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和需要的报销规定,剩余资金可结转下一由承担单位继续使用。
3.科研经费使用实现从“重物轻人”向“以人为本”转变
明确了预算管理必须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以人为本法则,坚决摒弃“重物轻人”的传统做法,把管钱用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整转变到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这个根本点上。分别从加大绩效支出激励力度、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式改革、支持青年科学家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入手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研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得到更大尊重,享受更多实惠。
(四)存在的问题
1.科技资源条块分割,科技项目投入分散和低效突出
2000年起全国开始实行部门预算,各部门所需的科研经费纳入部门预算,直接向财政部门申请。尽管我国的《科技进步法》明确了科技部门负责地区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但从省级管理层面来看,具有安排各类科技创新项目扶持资金的部门包括财政、科技、工信、发改以及部分业务主管机构,科技部门难以发挥宏观协调作用。而在财政部门内部,实现了预算分配主体一元化的管理,即一个预算单位只对应一个财政业务部门,部门之间彼此是独立的。各级财政又没有统―的项目评价标准,项目之间缺乏比较与鉴别,只能被动地接受部门预算的安排。因此,在科技投入阶段,决策权基本上都属于各个部门,首先形成了“条与条”之间的分割。另外,部门预算分级管理,中央与地方、地方上级与下级之间的科技投入决策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从而又形成了“块与块”之间的分割。现行条块分割科技资源管理体制带来的主要弊端或危害包括资源浪费、干不成大事、多头申报、滋生腐败等。不同部门在立项过程中缺乏沟通,导致有些研究项目出现低水平重复,一些在其他部门早已经解决的问题又重复得到资助。因此,如何突破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统一布局,协调各方科技计划,避免重复研究与建设,应是下一步财政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2.科技项目之间“分立封闭”
省级财政投入的科技项目主要是通过科技计划来实施的,而科技计划其实质也是根据创新价值链的不同环节设计的,在基础研究环节有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在应用研究环节有省重点研发计划、省创新能力建设计划,在科技成果产业化阶段则有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等。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项目与项目之间,甚至是科技计划与计划之间都是“分立封闭”的,项目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机的逻辑联系,创新价值链上游项目的成果无法往下游转化,导致科技成果转化困难,以及创新价值链的运行效率低下。
3.缺乏科技资金及税收优惠的普惠制管理机制
在财政科技资金资助数额方面,尽管财政科技活动资金资助额度逐年上升,但这些财政资金大多资助了国家省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国有及其控股企业,而民营企?I的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活动获得的资助金额较少。
在政府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方面,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特别针对科技创新领域的税收法律制度,大多数的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仅见于国家制定的各类税收规定及相关管理办法中,且这些税收优惠的对象重点为高新技术企业,而众多从事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民营企业在科研水平、产品等级、投资规模等方面达不到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标准,进而它们就不能享受相应的优惠税收待遇。
4.政府采购创新产品政策存在缺失
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有关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方法停止执行以后,目前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存在空白,而且国家制定的新产品认定制度很容易遭遇到外部利益集团的抵制。现实中民营企业往往因自身规模偏小、研发技术实力偏弱、创新产品供应能力有限等因素而难以得到政府采购部门的关注,其获得政府采购订单的比例仍然较小,且很难拥有数额较大的创新产品采购合同。这不仅使得民营企业易于失去拓展自身创新产品市场份额的机会,也使得其错失了持续进行产品研发革新和企业创新成长的机会。
5.对创业投资者、创业投资阶段的引导与激励不足
从引导基金来看,政府引导基金要么是由政府成立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要么委托给已有的投资公司进行管理,但政府都是终极控制人,政府管理的行政色彩无法完全退去,导致基金运行效率低下,很难达到民间资本希望的运行效率,再加上管理上政府的目标与民间资本的目标不同,导致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能力不足。
三、进一步完善支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财政政策建议
支持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区块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从国内外财政支持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最新实践经验及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情况来看,本文认为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重点推进改革进程:
(一)建立跨部门的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及科技项目评价体系
建立不同层级政府统一的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及科技项目评价体系是打破科技创新资源管理条块分割弊端的一个基础性工程,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优化科技资源的预算管理工作:①通过信息化管理,加强不同计划的项目信息在不同主管部门之间的畅通;②通过预算管理,在项目审批阶段进行协调,在科技计划与计划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实现有机的联系;③通过项目评价,了解项目的实施过程和结果,并评价项目之间的关联;④对财政投入科技项目成果的归属和成果处置收益的分配实施必要的激励措施,促使科技成果能够顺利转化,创新价值链能够顺利运行。
建议借鉴美国政府投资项目评价工具(PART)的经验,并考虑省级政府的特点和评价习惯,设计省级政府科技项目的评价体系,实现项目之间的横向可比和项目的连续评价,提高财政资金投入的效率。
(二)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改进政府引导基金管理
政府财力主要用于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源动力。对公益类项目,采取无偿拨款、后补助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纳入统一的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的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对于市场导向类项目,通过设立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以市场化的方式予以支持,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扩大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规模,作为母基金,按照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决策与管理相协调的原则,实行市场化运营的基金管理架构。通过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政府引导基金之所以无法把民间资本引导到创业投资的初期、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西部地区,主要在于没有对民间资金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助或让利机制。因此应建立相应的投资失败风险补偿或让利机制。
(三)扩大鼓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体系的内容与规模
建立优化科技发展政策的软环境。新增企业研发投入普惠补助专项。根据省“40条”政策规定,全面、可持续落实给予创新企业5%-10%的普惠性财政奖励政策,探索鼓?詈痛俳?研究开发、科研成果转化的便利化措施,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今后可以根据改革进程,进一步扩大与完善鼓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体系的内容与规模。
(四)完善政府采购激励政策
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前陷入了自主创新产品目录无法执行的境地。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其他促进科技进步的相关政策,特别是―些创新发明的认证,完全可以为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创新提供基础。包括:“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认证的新产品,应该先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不需要再认证;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新产品,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所得税优惠时需要认证,其科技创新能力是可以获得认可的,因此,在政府采购应对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新产品进行优先采购。
建立有利于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的评标方法。在欧洲、德国、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中,在政府采购科技创新产品的评标中运用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已经是一种趋势,不仅可以克服政府采购中的“短视”现象,更可以发掘科技创新产品潜在的价值。如果政府采购从过去以节约资金为基本目标转向以促进科技进步为基本目标,那么政府采购的评标体系必须做相应的改变,以便更好地适用政府采购科技创新产品的政策目标。建议在政府的科技创新产品采购中率先采用“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进行评标。
(五)筹划“先行先试”政策措施
按前述的国发【2016】23号,上海市将得到鼓励创新创业的普惠税制、新修订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的权利,待国家财政部、科技部、税务总局同意后就可实施。在这方面,省级财政也可跟踪政策的动态。
1.研究探索鼓励创新创业的普惠税制
按照国家税制改革的总体方向与要求,对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研究探索相关税收支持政策。我国目前对创业投资的税收抵免的门槛,要求投资人持有投资企业股份时间的标准只有两年,并实行一次性抵免政策,这十分不利于促进长期稳定的创业投资,这方面英国和美国经验值得借鉴。根据英国的《创业投资信托法》,投资者需要持有投资3年以上,在以后的每个纳税都可以获得20%的投资抵免。美国《新市场税收抵免方案》要求投资者持有时间超过7年,获得的所得税抵免额可相当于投资额的39%。
2.落实新修订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①改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目前我国针对研发的主要优惠措施。改进的思路包括两个:一是改税收抵扣为税收抵免,使税收优惠更直接,同时适当提高税收优惠力度。目前的加计扣除,按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25%)计算,相当于100元抵免12.5元(加计扣除100?50?25%)。从OECD国家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按总量抵免的国家,抵免率都高于12.5%。二是对中小企业更多的优惠支持,如果―般企业的抵免率为15%,那么可以考虑中小企业的抵免率为20%。
②企业委托科研院所进行基础研究的税收抵免。为了促进基础研究和合作研发,对于企业委托科研院所进行基础性的研究活动,应该给予较高的税收抵免。如果把委托研发当作企业的研发费用给予了正常的优惠,我们认为在此基础上,应该对基础性的研究进行倾斜,提高抵免的比例。
③企业向科研院所购进技术的税收抵免。目前我国购进技术没有给予应有的优惠照顾。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对于企业购进的基础性技术,应该给予一定的税收抵免,而对于中小企业的技术购进可以设置更高的抵免优惠。
④企业购进研发设备的税收抵免。我国目前只对环保、安全的购进设备进行投资抵免,而对研发设备却只给了加速折旧的优惠。但加速折旧并不改变折旧的总量,只是加快了折旧的速度,激励效应有限。因此本文认为,对研发设备的投资抵免,至少应该向环保、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看齐,给予10%的税收抵免优惠。
参考文献:
[1]杜德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动力与模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2]高维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M].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3]马海涛,方创琳,王少剑.全球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13(1).[4]李强.地方创新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地方政府相关创新政策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7(8).[5]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市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全球科技创新战略情报研究[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6]申嫦娥.促进科技进步的财政政策――基于创新价值链的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7]屠?⒂睿?张剑涛.全球视野下的全球创新中心城市建设[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8]杨贵庆,韩倩倩.创新型城市特征要素与综合指数研究――以上海“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1(3).[9]Landry C.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 [M].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 Ltd.,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