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华建筑课程小结
清华大学建筑系大三第一个设计作业任务书,同胞们知道差在哪里了吧--。来源: 林多多的日志
非线性建筑设计-·春季Studio
奥运信息亭设计
指导教师:徐卫国 周榕 黄蔚欣
一.形态发生学(Phylogenesis)
一颗植物或一个动物之所以长成某种形状,有两种力量控制着它成型,第一种力量来自于自身的遗传基因(DNA)作用,它作为内在法则构成形态代码,制约了生物形态的生成;第二种力量来自于外部动力的限制,各种外部条件作用于某种生物,它们只能调节自身形态迂回或融入各种外力和关系结构之中,才能长期存活生长。因而外部的条件及内在的基因促使生物进行自组织及自调节,从而自适应于各种条件而得以生存。
如果我们承认建筑是一有生命行为的动态场所,那么,按照生物形态发生规则,建筑的形体应该与其外部环境以及内部活动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建筑设计的使命也就是让建筑形体产生于建筑所处特定地段的外部影响以及特定建筑的内部要求,这样,建成的建筑可与所处场地的条件及在建筑中活动的人之间具有连续性及协调性,从而保持三者之间的积极互动,产生建筑活力。
二.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 design)
建筑的外部影响及内部要求可以看作一个复杂系统,众多外部及内在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设计结果。我们可以把各种影响因素看成参变量(Parameter),并在对场地及建筑性能(Performance)研究的基础上,找到联结各个参变量的规则,进而建立参数模型(Parametric model),运用计算机技术生成建筑体量、空间、或结构,且可以通过改变参变量的数值,获得多解性及动态性的设计方案。
三.非线性体(Non-linear Volume)
设计过程中各个参数按某种规则的集合是一个动态稳定结构,设计结果只不过是过程某阶段的动态结构形态的定格记录。这一动态稳定结构的形态是建筑的外部影响及内部要求共同作用这一复杂系统的写照,必然反映各个参变量之间游牧状(Nomadic)的相互关联,因而其形态也会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存在状态。
四.设计对象及设计要求
本课题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信息亭作为设计对象。该信息亭将被设置在奥运公园,各奥运场馆前,以及奥动期间各重要公共及文化活动场所。
要求可四周环行该信息亭,其内部体积200M3;内部设人工咨询台(两位服务员),及四台电脑查询台。
此信息亭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地段。基于这一特点,特定地段的外部影响相对较弱,建筑设计应以内部要求因素作为形态发生的主要影响参数。
五.设计过程及方法(1)找形(Form-finding)以内部使用要求及体积为基础,并考虑外部影响,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建筑的“找形”。本课程要求使用Maya软件及内置Mel语言编写、生成建筑雏形。(2)生物结构研究(Biology Structure Research)生物指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及微生物三大种类。各种生物具有丰富多彩的品种,各品种又有为了适应自然条件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组织结构。这些生物组织结构形式是建筑结构或材料构造方式有益的参考形式。
本课程要求选择一种生物进行研究,图解这一生物的组织结构关系,建立其数字模型,分析其结构及构造潜能。
(3)设计进化及结构构造逻辑(Design Evolution and the Logic of the Structure and Material System)将运用数字技术找到的建筑雏形发展进化,并探索已有生物结构形式作为进化后的建筑形体结构逻辑或材料构造系统的可能性。
六.设计教学的辅助环节(1)Maya软件培训
第1-2周内将有20学时的Maya软件培训课程。(2)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分析介绍 第3周将有生物种类形态结构讲座。
七.设计成果表达
(1)影响设计的各种因素分析(2)“找形”过程及建筑雏形(3)生物结构研究及其数字模型(4)建筑形体的进化及最终成果
(5)建筑形体的结构逻辑及材料构造系统表现
八.参考文献及网站 文献
① 日本a+u杂志社, a+u No.412(Structure & Material), 2005: 01 ②(美)约翰·霍兰著, 陈禹等译.涌现:从混沌到有序.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③ Neil Leach等.Digital Tectonic.London: Wiley-Academy, 2004 ④ Neil Leach, Xu Weiguo.Fast Forward/Hot Spot/Brain cells.Hongkong: Map Book Publisher, 2004 ⑤ 徐卫国.非线性建筑设计.建筑学报, 2005(12): 32-35.⑥ 徐卫国.现象的容器.建筑学报, 2005(9): 62-65 ⑦ 徐卫国.非线性体——表现复杂性.世界建筑, 2006(12): 118-121 ⑧ Neil Leach, 徐卫国.涌现——青年建筑师作品.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9
Neil Leach, 徐卫国, 涌现——学生建筑设计作品.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9 网站
① www.xiexiebang.com ② www.xiexiebang.com
九、教学安排 时间
2008年2月25日(一)
内容
讲题、分组、设计内容介绍
成果
确定两人合作小组 28日(四)3月3日(一)
使用者活动、行为及要求分析研究 找形思路
确定影响设计生成的因素
确定建筑形体生成途径
确定研究生物品种 生物结构图解
确定生物结构数字模型
6日(四)10日(一)13日(四)17日(一)20日(四)24日(一)27日(四)31日(一)4月3日(四)7日(一)
找形技术路线 生成建筑雏形 生物学讲座 生物结构形态研究 生物结构图解 生物结构数字模型 设计进化(1)设计进化(2)
建筑结构逻辑及材料构造系统研究(1)
建筑结构逻辑及材料构造系统研究(2)确定结构逻辑及构造系
统 设计进化(3)设计表现 集体评图
确定最终设计 外请专家参加 10日(四)14日(一)17日(四)
十.Maya软件培训时间表
2月26日(二)晚
7:00-9:00 27日(三)晚
7:00-9:00 28日(四)晚
7:00-9:00 3月1日(六)上午
9:00-12:00
下午
1:00-4:00 4日(二)晚
7:00-9:00 5日(三)晚
7:00-9:00 6日(四)晚
7:00-9:00
第二篇:清华建筑系课程
一,建筑系的所有课程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设计初步,素描,色彩,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建筑构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物理,CAD,3dmax,专业外语,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经济,建筑设备,园林设计原理,外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建筑防火设计,建筑节能,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空间设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其中建筑设计是主课.二,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TJ030010
课程名称:素描
课程学分:4 学时:64 开课学期: 1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建筑设计打下扎实的美术基本功。
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不同的静物有针对性地进行写生,学习形体透视、基本构图、比例的协调、体积感的把握、表达空间感、质感、量感,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表达,为建筑设计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使用教材:《素描》,周若兰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素描基础》,周度其编,广西美术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30020
课程名称:色彩
课程学分:4 学时:64 开课学期: 2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建筑设计打下扎实的美术基本功。
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不同的静物有针对性地进行写生,掌握色调变化规律,增强色彩感觉,提高色彩搭配能力,表达色彩的空间感、质感、量感,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练习,为建筑设计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使用教材:《水粉》,漆得琰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色彩静物写生》,周度其编,广西美术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30060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课程学分:1 学时:16 开课学期: 1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学生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掌握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形式要素、材料要素、技术要素。通过训练可以充分启迪学者的思维力、想象力和组织形态,获得新的感性知识和创作领域的开拓,从而提高创造能力,为后面学习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构成的概述;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的构成及形式法则;材料的要素;技术要素;练习的程序;场地、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9月。
参考书目:1.《平面构成设计》,李槐清,河北美术出版社。
2.《平面构成》,夏镜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30070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课程学分: 2.5 学时:40 开课学期: 2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二维构成的基础上提升为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培养他们对立体形态的设计,空间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构成形式,对立体材料的学习,线材、面材、块材的加工方法和设计技巧、设计思路及设计创意。
主要内容:色彩构成部分是探讨利用色彩要素的搭配交变获得色彩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技法的学说。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造型和形态的学科。色彩构成主要内容包括色彩构成、色彩三属性、色彩补性特性、色彩混合、色彩心理、结构色彩、色彩的节奏和色彩的调和;立体构成主要内容包括立体构成观、构成要素、形式要素、材料要素、技术要素和练习程序(点五维构成、线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块立体构成和线、面、块综合构成)。
使用教材:1.《色彩构成》,钟蜀珩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立体构成》 卢少夫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参考书目:1.《色彩构成》,赵国志编,辽宁美术出版社。
2.《色彩构成》,李莉婷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3.《立体构成》,辛华泉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4.《立体构成》,金剑平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30050
课程名称:建筑CAD
课程学分:1.5 学时:24 开课学期:4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应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将来进行建筑设计绘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AUTO CAD R2002软件的操作方法和编程技术,达到可画三维建模程度,得心应手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主要内容: AUTOCAD R2002的安装和配置及操作基础;绘图前的准备、基本绘图方法;基本编辑方法、视窗的放大与移动;使用图块、高级编辑技巧;文本标注与编辑;尺寸标注;查询图形属性、三维画图。
使用教材:《AutoCAD R2002入门与提高》,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1.《AutoCAD R2000辅助设计与绘图》,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AutoCAD R14高级编辑技巧》,人民邮电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30170
课程名称:建筑构造A1
课程学分:4 学时:64 开课学期: 5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应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课程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大量性民用建筑设计的原理及构造设计的方法,并进一步掌握建筑构造设计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及新结构的运用;使学生了解构造、材料的进步与更新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主要内容:本课程采用原理讲授与参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结合参观实际建筑做法及课程设计的学习和训练, 讲解如何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提高处理构造设计的能力及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能力。本书在编排上,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大量性民用建筑构造为主,内容包括概论、墙体、楼板、装修、楼梯、屋顶、门窗、基础等八部分;第二部分以大型性民用建筑构造为主要内容,包括工业化建筑、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装修等四部分;
使用教材:《建筑构造》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1.《房屋建筑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房屋建筑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3.《建筑构造》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构造》 东南大学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建筑设计构造图集》
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30180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与选型
课程学分: 2.5 学时: 40 开课学期: 4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设计基本原理,了解一般性房屋的结构设计方法,建立结构的概念,在进行建筑构思和设计中,增强建筑中结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做出比较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建筑方案与设计,以求得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木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等结构形式,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选型及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
使用教材:1.《装饰结构》,刘殿华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2.《建筑结构选型》,陈眼云、谢兆鉴等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5年。
参考书目:1.《建筑结构基本原理》,宋占海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2.《建筑结构设计》,宋占海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3.《中大跨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虞季森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
4.《建筑师结构学》,慎铁刚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
课程编号:TJ030200
课程名称:建筑力学
课程学分:4.5 学时:72 开课学期:3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力的基本性质和力系平衡规律,能进行杆系结构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分析,掌握力学基本概念,为建筑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提供力学指导。
主要内容:本课程基本内容包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主要内容有: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合成,物体的平衡条件与静力平衡方程;杆件轴向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弯曲的变形与内力,以及杆件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分析、应用;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和变形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力法、位移法。
使用教材:《建筑力学》,李前程编,中国工业出版社,2000年4月。
参考书目:1.《材料力学》,孙训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2.《结构力学》,龙驭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课程编号:TJ030100-TJ030110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A1-A2
课程学分:
4、5 学时:64、80 开课学期:
2、3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以下知识和能力:(1)正确的建筑观;2)科学的工作方法: 对设计体系的初步认识;对设计过程的感性认识和一般了解;对中外建筑名作及自己的设计进行初步的评价;(3)循序渐进的设计理论体系和专业基础知识:初步的建筑概念和理论(建筑空间、环境、功能等)、相关的基础知识、组成一般建筑的元素;(4)一定的建筑设计表达能力、口头及文字表达与交流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解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空间、环境、功能的概念;中外建筑基本知识;造型与空间基本原理;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建筑设计基本组成方法;建筑方案设计等。其提供初步、系统的建筑设计思维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对建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设计体系、设计过程有初步认识,为以后的建筑设计做好准备。
使用教材:1.《建筑初步》,田学哲编,清华大学,中国建工出版社。
2.《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主编,天津大学,中国建工出版社。
参考书目:1.《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编,中国建工出版社。
2.《建筑的涵义》,刘育东编,天津大学出社。
3.《漫画建筑学》,荆其敏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50260-TJ050290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A1-A4
课程学分:5、5、5、5 学时:80、80、80、80 开课学期:4、5、6、7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以下知识和能力:(1).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逐步提高把握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的合理关系的能力。在已掌握的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建筑学专业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基本掌握空间组合与技术要求均较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2).培养学生进一步确立地区建筑观念,训练学生在城市整体环境中分析、把握和体现建筑文脉的能力;(3).使学生了解技术、工艺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技术、设备的进步与更新对建筑空间灵活性的要求,同时培养如何处理复杂流线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采用原理讲授与课题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主要通过一系列建筑类型方案设计方法的学习和训练, 讲解住宅建筑的设计原理,建筑学专业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空间组合与技术要求均较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建筑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的原则布置每学期的设计课题。设计课题包括住宅、幼儿园、中小学校,旅馆、影剧院,综合楼等常见的主要建筑类型:通过一系列建筑类型方案设计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逐步提高把握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的合理关系的能力和建筑创作的能力。
使用教材: 1.《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朱昌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年
2.《设计与分析》,伯纳德.卢本等编绘,天津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设计原理》,郝曼.郝次伯格编绘,天津大学出版社。
2.《空间与建筑师》,郝曼.郝次伯格编绘,天津大学出版社。
3.《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程编号:TJ060310
课程名称:城市规划设计原理与设计
课程学分:2.5 学时:40 开课学期: 6 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初步、系统的规划设计思维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及有关的法规、政策等相关问题,培养其规划思路及方法,使其能独立完成一定规模的城市空间等设计。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阐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原理及方法,为人们需要的城市空间提供科学的设计方法和完整的理论依据,包含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总体布局、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等。
使用教材:《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1.《场地设计》,姚宏韬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邓述平、王仲谷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居住区规划图集》,宋培抗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作品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课程编号:TJ060300
课程名称:室内设计原理
课程学分:2.5 学时:40 开课学期:5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理论课,其目的是为设计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空间提供科学的设计方法和完整的理论依据,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思想性。该课程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的设计方法和理论知识及专业素养,使他们能熟练运用室内设计理论知识来进行专业室内设计。
主要内容: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观点;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和方法步骤;室内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特点;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室内采光与照明;室内色彩与材料质地;室内家具与陈设;室内绿化与庭院;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使用教材:《室内设计原理(上、下册)》,来增祥、陆震纬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
参考书目:1.《室内设计经典集》,张绮曼、郑曙旸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室内环境设计》,林保良、朱钟炎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3.《美国当代环境艺术》,薛光弼编著,天津科技出版社,1994。
4.《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著,江苏科技出版社,1995。
5.《环境空间》,(英)罗伯特·霍尔登编著,百通出版集团,1999。
6.《日本室内设计与装修》,内田繁、冲健次编著(日),株式会社六耀社,1995。
7.《城市元素》,(西班牙)约瑟夫·马·萨拉编著,辽宁科技出版社,2001。
课程编号: TJ060350
课程名称:建筑设备
课程学分:3 学时: 48 开课学期: 7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掌握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各种建筑设备与建筑主体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从而做出适用、经济的建筑设计,并掌握一般建筑的水电设计原则和方法,了解对供暖、通风、空气调节、电气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建筑的排水、给水、热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煤气、供电等各种设备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以及在建筑物内装置这些设备工程如何与建筑、结构及生产工艺设备等相协调,如何才能使建筑物达到适用、经济、卫生及舒适的要求等内容。
使用教材:《建筑设备工程》,高明远、杜一民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1.《建筑设备工程》,太原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设备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编合组,哈尔滨。
第三篇:清华课程参考书目
1.教材使用与建设
建筑设计专题(1),(2)主要教材:
[1]《建筑初步》田学哲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形态构成解析》田学哲、俞靖芝、郭逊、卢向东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系列课教案与学生作业选*一年级建筑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2006
建筑设计专题(3),(4)主要教材:
1.《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
2.《餐饮建筑设计》 建工出版社 邓雪娴等著
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系列课教案与学生作业选*二年级建筑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2006
建筑设计专题(5),(6)主要教材:
l 生态建筑设计
1.《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应用》 薛志峰等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设计结合自然》(美)麦克哈格 著 芮经纬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3.Green architecture/James Wines;edited by Philip Jodidio.New York:Taschen, c2000.4.Green architecture/guest-edited by Brian Edwards.Chichester: Wiley-Academy, c2001.l 博物馆建筑设计
《博览建筑设计》 邹瑚莹改编。
l 非线性建筑设计
Neil Leach, Xu Wei-guo.Fast Forward/Hot Spot/Brain cells.Hongkong: Map Book Publishers, 2004
l 景观——场地规划
1.[美]诺曼K·布斯著,曹礼昆等译.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M].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2.[英]西蒙·贝尔著,王文彤译.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美]查尔斯·摩尔等著,李斯译.风景-诗化般的园艺[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l 校园开放空间设计
1.[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编著,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刘丽和编著.校园园林绿地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l 历史—古典园林设计
1.刘滨谊主译:《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上海 :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建筑设计专题(7)主要教材:
l 大型城市商务旅馆设计主要教材:
1.《旅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酒店设计——发展与规划》辽宁学术科技出版社
3.《旅馆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l 综合医院高层病房楼设计主要教材:
1.《综合医院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医疗建筑》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l 大型综合剧场设计配套教材主要教材:
1.《剧场建筑设计手册》清华大学建筑系剧院建筑设计组
2.《国外建筑实例图集——舞台表演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旅馆及影剧院建筑学术论文集》西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专题主要教材:
1.吕俊华、Peter Rowe、张杰,《中国城市住宅1840-2000》,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设计专题主要教材:
1、《图解城市设计》,金广君
2、《城市设计的维度》,Matthew Carmona等著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建筑设计专题(1),(2)扩充配套教材:
[1]《人体工程学图解》阿尔文·R·蒂利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建筑艺术与室内设计》;维托里奥·马尼亚戈•兰普尼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建筑空间论》(意)赛尔维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4]《外部空间设计》(日)芦原义信著 尹培桐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5]《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6]《形态构成学》辛华泉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4
[7]《设计基础》(日)辛华泉译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1981
[8]《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托伯特·哈姆著 邹德侬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2
[9]《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10]《图解思考》[美]保罗·拉索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11]《建筑·空间和秩序》(美)弗朗西斯·D.K.钦著 周德侬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12]《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建筑设计专题(3),(4)扩充配套教材:
1.《建筑设计资料集》1。楼梯部分和防火部分
2.《建筑设计资料集》3。学校部分
3.《建筑师设计手册》上册,教育建筑部分
4.《建筑设计资料集》第5集
5.《室内设计资料集》
6.各种建筑设计规范及《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7.《商店建筑》(日)
8.《建筑设计资料集》
9.《室内设计资料集》
10.别墅、独院住宅及相关小型居住建筑实例等
11.建筑制图标准
建筑设计专题(5),(6)扩充配套教材:
l 生态建筑设计
1.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著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绿色建筑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编 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3.生态建筑 : 面向未来的建筑 / 周浩明, 张晓东编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4.高技术生态建筑 / 李华东主编;天津 :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
5.生态建筑 /(西班牙)帕高·阿森西奥编著;侯正华,宋晔皓译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6.中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7.绿色建筑技术手册 /(美)Public Technology Inc., 王长庆等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l 博物馆建筑设计
1.《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硕士论文·韩宝山)
2.《博物馆与观众》(硕士论文·曲敬铭)
3.《The New Museum Architecture》 D.Davis-1990,Cross River Press
4.《Free Spirit in Architecture》 Omnibus Volume, Edited by Andreas Papadonis
5.《New Forums: Architure in the 1990s》Philip Jodidio
6.《New Museums》Catherine Donzel
7.《Museum Architecture》 Justin Henderson
8.《The Architecture of Museum》Franciseo Asensio Cerver
9.《世界博物馆大观》 黎先耀,张秋英 编著
10.《贝聿铭传》 [美] 迈克尔·坎内尔著,倪约卫译
11.《贝聿铭的艺术世界》 黄建敏著
12.The Museum Architecture Of Frankfurt
l 非线性建筑设计
1.涌现:从混沌到有序(美)约翰·霍兰著,陈禹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涌现—青年建筑师作品 Neil Leach, 徐卫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3.涌现—学生建筑设计作品 Neil Leach, 徐卫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l 景观—场地规划
1.[丹]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美]I·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美]J·O·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 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美]鲁本斯坦著 李家坤等译.建筑场地规划与景观建设指南工程[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5.[美]凯文·林奇等著,黄富厢等译.总体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吴为廉编著.景园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上、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7.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8.[日]针之谷钟吉著,邹洪灿译.西方造园变迁史: 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9.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0.朱建宁.西方园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1.王向荣、林箐编著.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l 校园开放空间设计
1.Richard P.Dober, Campus Design,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2
2.Richard P.Dober, Campus landscape : functions, forms, features, New York : Wiley, 2000
3.Paul Venable Turner, Campus : an American planning tradition, MIT Press, 1987
l 历史—古典园林设计
1.(古罗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高履泰 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
2.帕拉第奥:《建筑四书》,1570(Andrea Palladio, Quattro libri dell’architettura, 1570.)[英译本] Andrea Palladio, The Four Books on Architecture.Translated by Robert Tavernor,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7.3.迪朗:《建筑教程大纲》,1821[英译本]Jean-Nicolas-Louis Durand, Precis of the lectures on architecture : with Graphic portion of the lectures on architecture.Los Angeles, CA :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2000.4.何重义、曾昭奋 编著:《圆明园园林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
建筑设计专题(7)扩充配套教材:
l 大型城市商务旅馆设计配套教材:
1.《北京宾馆建筑》中国城市与建筑丛书
2.《建筑设计资料集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师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实录》1-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高层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BG50045-95
l 综合医院高层病房楼设计配套教材:
1.《医院建筑设计与设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现代医院建筑空间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
3.《建筑设计资料集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师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中国医院建筑选编1949-198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中国医院建筑选编1989-19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2001北京医院建筑设计及装备国际研讨会文集》2001,2002
8.卫生部《综合医院建设标准》1996 9.《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l 大型综合剧场设计配套教材:
1.《西方戏剧剧场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2.《The Theaters & Hall》Meisei Publicantions(日本)
3.《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l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专题扩充配套教材
1.谷口汎邦,《集合住宅小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迈克·詹克斯,《紧缩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大卫·路德林,《营造21世纪的家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培根,《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建筑模式语言》,知识出版社
l 城市设计专题扩充配套教材
1、《城市设计》,王建国著
2、《城市设计》,E·培根著
3、《新城市空间》,杨·盖尔著
4、《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著
5、《城市设计课程学生作业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3.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实验课是为建筑设计课程配套的强化训练课程,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课教学,还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实验课教材的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素描、钢笔淡彩已经成为设计课中必不可少的训练环节,通过相关的实验课教学,对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及设计表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之相配套的《建筑素描》、《快速表现技法》、《快速建筑设计方法》等配套教材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培养基本功都十分有益,成果显著。这些教材多次重印,深受学生的欢迎。
4.实践性教学环境
建筑设计课采用“师徒式”教学方式,需要专门的教学空间。现有专用设计教室1500平方米、模型室400平方米、室外设计课实践教学空间1000平方米。建筑设计课评图和展示空间为建筑馆门厅、多功能厅、陈列廊等公共空间,约1200平方米,配有8台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供设计课教学分组课堂教学使用。另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专用教室120平方米,可供一个年级学生设计课教学同时使用。
建筑模型教学中心是建筑设计课重要的配套实验空间和实践场所,学生可以在此学习操作设备,进行课程模型的制作。近年来,建筑学院在已有的设备车床、铣床、钻床、木工联合机床等基础上,购置2台激光雕刻机、1套德国费斯托木工组合工具台、模型木工机具;同时新增4台拉坯机、1台电窑等制陶器具与设备;此外,还增添了1台铣床、1台金属机床、电切割、电焊设备等用于金属加工的机器设备。模型室拥有金属、木材、泥土等常规材料的制作工具,为系列设计课程中的模型制作提供了强大的教学支持。
中外文图书资料是建筑设计课最重要的教学条件之一,建筑学院建筑图书馆拥有近8万册建筑专业书刊和43万件教学档案资料,在国内建筑院校中名列第一。建筑设计课所有课件均实现多媒体化,全部讲课与学术讲座均有录像资料,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与建筑设计课紧密相关的其他实验室还有建筑构造实验室、建筑物理环境实验室等约800平方米。此外,清华大学人居环境中心、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教育部生态建筑研究中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等省部级实验室,为建筑设计课教学提高了强有力的支持。
5.网络教学环境
1999年以来,在211和 “985工程”学科建设项目下,建筑学院先后两次共使用经费150万元建设了建筑学院计算机网络(含服务器),建设了设有30台微机和局域网服务器及相关外设的计算机教室,用于学生CAD课程上课和实习,并与学院图书馆联网,作为电子阅览室使用。
同时,建筑学院使用经费130万元新建了隶属于人居环境研究中心的城乡建设区域环境信息实验室,设置了一台服务器和3台工作站及有关外设,接受了美国ESRI公司赠送的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设了GIS选修课程,并在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学院还使用经费30万元购置用于建筑环境模拟的2台图像工作站和VR(虚拟现实)试验系统。
建筑学院自2001年设立了FTP服务器,主要供本院师生上传和下载课件、存放及交流文件。同时,授课教师还可以通过该服务器为自己单独开设的课程提供仅供教师与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使用的空间。据最新统计,2008年4月平均每日访问量近1400次、网页浏览量为16000次、点击量约为267次。
另外,本院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图书资料网络查询及作业浏览系统,师生除了可以查询学校图书馆及本院分馆的图书资料,还可以查询和浏览本院已存档的学生课程设计作业。
第四篇:清华维新培训小结
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培训小结
6月11号至13号,我有幸和来自全国的参加了“2012清华大学教育扶贫教学站能力建设香格里拉培训班”,在这三天的学习培训中,我领略到了清华大学这些优秀教师的风采,他们或幽默机智,或沉稳理性,或慷慨激扬,或入木三分。我更从他们的精彩讲解和谆谆教诲中切实学到了很多知识,令我受益匪浅。这次与以往在学校的学习、培训有很大的不同,给我很多不一样的体会:第一次接触远程教育培训,第一次听清华老师讲课,第一次和那么多非同龄、站在不同起跑线上、有着丰富阅历的同学一起听课、一起接受培训„„感想很多,感触很深。
11号的开班典礼和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公室黄丽主任的讲话,让我了解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班”的成长历程,也真正认识到他开设的重要意义所在。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肩负清华人对社会的责任,用知识回报社会。我相信,这个教育扶贫研修班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还有很多地方很多人需要这样的培训,需要以此获得知识,开拓思路,争取进一步的发展。接下来的课程更是精彩纷呈:
吴庚生教授通过远程手段,为我们讲解了清华文化与远程教育 王彬汕教授结合实例为我们介绍了生态旅游的一些要素和发展历程,以及生态旅游的一些需要注重的问题,既通俗易懂又透彻深刻。
林炎志教授深刻的讲解和分析了社会创新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
吴剑平博士用平实的言语为我们讲解了文化建设与区域发展的一些问题,层层深入,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让我受益匪浅。
国家人口计生委的王华宁老师结合大量实例,阐释了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意义。
清华大学远程技术中心的梁朝晖主任委我们详细的介绍了远程教学站的技术维护方面的一些问题。
最后黄丽主任用她真挚的情感和侃侃的口才,睿智的思维火花,博古论今,对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做了一个回顾和展望。通过这次学习培训,让我对清华人,清华精神以及咱们的远程教育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充实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同时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教师,我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怎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呢?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是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发展变化。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他的教学水平才会提高,他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才会有的放矢的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提升素质的一条捷径就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我们教师平时实践的很多,但却缺乏反思提升的意识,每次上完课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课堂的效果也许自己有些想法,但一回办公室就因忙于一些其他事物而不了了之了,久而久之自己的教学没有任何长进,自己还感到很辛苦。其实,教师真的太需要通过反思提升实践智慧了。反
思能力增强了,实践能力也就会提升。
此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学习是没有结束的。在今后的工作中牢牢地记住:学生是一切教学的起点,也是一切教学的归宿;学生探索求学的过程要比获得单纯的结论重要得多。我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新教育实验中,深入研究,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把新课程的理念带到我的课堂教学中去。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主动的探索,赋予学生更大的后劲。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数学教学价值。
第五篇:关于建筑小结
随着大三生活的结束,我们即将步入实习阶段。这次实习是我们学习理论知识两年多以来的第二次接触施工现场,可以想象其意义的重要性,我们第一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我也不例外来到了施工现场进行学习,从2010年11月12日开始,到2011年1月2底结束,这段时间的实习让自己学习到很多,也让自己突破了书本上的限制,真正的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起来。
土木工程的学习,不仅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更应该注意能力的培养。在这学期结束时候我来到了工地体验了一下未来的工作.当然,这也不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然天气寒冷,阴风刺骨,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走进了建筑工地,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表现自己。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实践了放线,砌砖,绑钢筋等工作,感受着工作的氛围,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不时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质检工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
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有时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有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
拿到第一笔工资时,我并没有感到特别开心,只觉得全身心的累。不过我总算领悟到了打工的“真谛”:一要吃苦,二要脸皮厚。如果有人问我以后还愿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
在这次实训当中,每天的工作都特别多,最基本的就是放线和学习图纸,每天都离不开这些东西,同时我还要掌握钢筋绑扎、混凝土强度等级并在每次打混凝土的时候做出合格的试块。每天晚上我还会做一些预算,总是拉着师傅教我预算和结算,还好师傅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也什么都愿意教我,非常有耐心,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觉很充实。
实训转眼就结束了,我感触很深,虽然在实训过程中碰到了不少问题,但经过我们的努力都顺利地解决了。这也让我感觉到一个团队之间合作的重要性,还有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真理。在这次实训中我碰到了很多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如定位、放线等。这些在我上次暑假实训中虽然都见过,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未能亲身尝试,在这次实训中,我终于自己参与其中。首先,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因为在我大一的前两个学期也经历过几次实习,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它能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两个月紧张而又充实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两个月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通过两个月的实习和实践,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次实训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课堂上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下面是我在以上多种工序结束后总结的几点心得:
1)要做到不懂多问,碰到不懂的,自己思考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要虚心向指导老师请教。
2)要有恒心和毅力,施工学习相对来讲比较枯燥,但是最基本的建筑知识,所以一定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3)砌砖讲求技术,要心细,不能马虎,做到善始善终。
4)懂得互相团结合作,提高施工效率。
回想这一次的实训,我想我有必要提及一下这个过程,因为它让我从课堂走到实践,让我知道了我现在所学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有些事在我实训以前认为是很简单的事情,可在这次实训中都显得很难,都不知道从何入手。在课堂上,对与老师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理解和掌握外,还应重视习题的练习和技能的训练,应用所学的施工技术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中的一些问题,经过这次实训,我对建筑施工这门课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施工经验。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正应了团结就是力量。在实训期间,大家的团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施工过程中,团结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实训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施工技术这个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做到了学以致用。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姓名:吴洪民
班级:建工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