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榆中县骆驼巷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简介
榆中县骆驼巷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简介
基地名称: 学校花园
占地面积: 230(平方米)地点: 学校教学楼两侧 活动情况:
我校常年开展“知家乡”“爱家乡”“从小学本领,长大做主人”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六个一”的大型活动。
1.读一本家乡书(了解家乡的历史)。2.访问一位模范军人或优秀党员。3.了解一处名胜古迹。
4.学会一种劳动技术(蔬菜的种植和管理)5.调查一处家乡的变化。6.写一篇心得体会。
通过以上活动,劳动基地带动了学科教学的实践活动。劳动基地给学校教师、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场所,同时也发挥了劳动基地的辐射作用,带动了学校各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动笔有所依,劳动基地的开发使教师、学生的实践空间得到不断扩展。我校在各学科都安排了学生实践的内容,如语文学科的“观察日记”,数学学科的“测量、统计、计算”,美术学科的“素描”,以及“美丽的瞬间”的摄影等活动课,都可以在劳动基地进行。
二、我校实施“构建学校创新体系”,通过对创新教育的深入研究,结合自身的特点,推出了“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本,以两个基地(美育基地和劳动基地)建设为依托,以课外活动为舞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创新体系。以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及特长为目的,同时也培养他们艺术方面的素养,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健康的、全面的发展。
第二篇: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简介
市中中心小学实践基地简介
综合实践活动纲要明确指出: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好课程计划。为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有效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2013年3月,办事处教委依托我校土地资源,建设了具有规模效应的实践基地。该基地占地2.15亩,结合当地农业结构特征,以种植蔬菜、农作物为主,按照“实践增本领、劳动长才智”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劳动技能,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为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关于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划拨及
关于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划拨及“三证”发放的报告 峪口乡人民政府: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教育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较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意见》精神,积极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证乡所属各校正常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增强学生服务“三农”的责任感,推进我乡新农村建设,____校特申请___乡政人民政府协同各村村委给各学校划拨劳动实践基地,小学2亩以上,中学5亩以上,并能发放“三证”,以确保我乡(镇)各校劳动实践基地规范运行。
特此报告
____ 中心校2013年3月
第四篇:长宁中学劳动实践基地简介
长宁中学劳动实践基地
我校劳动实践基地在埔筏村内的玉米基地和香蕉基地,其中玉米基地30亩,香蕉基地55亩。
玉米基地:先鉴定品种、育苗、松土、栽植、施肥、除虫、除草等流程。
香蕉基地;松土、打穴、采苗、栽植、施肥、浇水、除虫、除草、枝杖、受花去雷、直到收获等的流程。
社会效益:普及科技知识,进行实践教学,辐射学生知道科技兴农业发展,带动人们科学种田,脱贫致富,具有示范效应,培养学生的劳动和科技素质的目的。
第五篇: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建设劳动基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镇中学始建于1912年,是一所农村半寄宿制学校,占地57.5亩,学校建筑面积13242平方米。现有学生1331人,27个教学班,专任教师140人。学校坚持“德?得”的育人理念,让每个学生因德而得,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因德而得,幸福从教;让学校因德而得,全面发展。
一直以来,**区
教育局高度重视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不仅从政策上对学校进行鼓励、支持和引导,还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与支持,区教育局领导多次到学校亲临指导,给与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在前几年大力投入的基础上,去年,教育局又对我校劳动实践基地投资3万余元,用于基础性建设和土地改良等,使我们的劳动基地逐步走向科学、规范,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我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建于2009年暑假,分为三个区域:(1)绿瀑区:靠东墙种植藤蔓类植物如:葡萄、丝瓜、观赏性南瓜、吊瓜、葫芦、瓠子、豇豆等。(2)东篱园:依傍在“绿瀑”之下,按照植物的食用部位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区,并赋予每一个区域一个标新立异的名称——追根溯源、攀茎求实、寻枝摘叶、品花识香、春华秋果、收缘结籽。这样既可以体现明显的层次感,又可以有效的结合生物教学,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并能够准确的区分我们所食用的是植物体的那个器官。在东篱园的南面,堆一座小山,并立石一块,书“南山”。应陶渊明先生的一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桃李园:在桃李园原有桃树、李树、枣树的基础上,增种柿子树、石榴树、樱桃树、苹果树、山楂树等每种四棵。实现“阳春桃花开,金秋果满园”。
过去的一年,我们继续按照“一个依托、两个结合”的思路(即以劳动实践基地为依托,将劳动基地与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扎扎实实深化和创新劳动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地的德育功能、智育效应,将基地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平台。
一、直面基地问题,引导探索实践
如何利用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我们创建劳动实践基地的初衷,也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基地建成三年来,我们一直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发现基地中的问题,并带领学生探索实践。
(一)兔子粪的奇迹
基地建成一年的时间里,学生志愿者在老师的带领下辛勤劳作,种植了30多种作物,结果不是不出苗,就是出苗后夭折,能有所收获的物种寥寥无几。看着自己辛勤的付出化成了泡影,孩子们很困惑,很伤心。这时,老师告诉他们: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出路。不放弃!于是,农民的孩子回家问父母,能上网的孩子在网上查询答案,有个宋禾麻庄的孩子竟然把有多年种菜经验的爷爷带到了学校现场勘查。各个小组把查找的原因分析汇总,逐一排除,终于,他们锁定了目标:是土壤板结导致营养匮乏,致使植物不能生长。改良土壤,势在必行!通过查阅资料和多方询问,他们知道了施加粪便是改良土壤的好方法。可是,鸡粪和牛粪造价太高,有人大胆建议:用兔子粪!学校对面就有个小型养兔场!“对,用我们的劳动去换兔子粪”“对,咱们利用综实课帮他们打扫兔窝,帮他们干活,换兔子粪”孩子们异常的兴奋,校领导出面协商成功后,他们分小组行动,将每天用劳动换回的兔子粪撒在东篱园,再深翻土地进行改良。第二年,孩子们种植的作物都喜获丰收,成功了!
兔子粪创造了奇迹,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志愿小组的同学感受挫折,在挫折面前不抛弃、不放弃,努力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同时,用自己的劳动换取自己的所需,体验付出终有回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得到了提升。
(二)“姜老头”的奥秘
由于土壤得到改良,大多数作物都喜获丰收,可是姜还是老样子,同学沮丧的说“期盼收获姜宝宝,谁知又是姜老头”,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鼓励大家自主探究,同学们分小组行动,去小庄子走访种姜专业户,查阅书刊,上网搜索,一周后,同学们的答案汇总上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园内反复栽种相同的作物不利于生长,也就是怕重茬。于是,第二年我们尝试倒茶种植,根区和叶区互换,茎区和花区互换,果区和种子区互换。终于,在金秋时节,姜老头变成了姜宝宝,孩子们实践探究又获得了成功,他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得到了提升,合作意识、探索精神也在他们心里扎根。
(三)宝葫芦的传说
秋天,劳动实践基地的绿瀑上结满了漂亮的葫芦,在“葫芦采摘节”上,孩子们欣喜的抚摸着可爱的葫芦,有人说,要把葫芦做成瓢,用来舀米舀面,有人说,我喜欢葫芦烫画!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响应,也得到了综合实践老师的支持。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在网上学习葫芦烫画教程,初步掌握了相关知识,并开始行动。第一步:收藏保养。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