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产业办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06:0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产业办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产业办工作总结》。

第一篇:2014产业办工作总结

2014年丰台乡产业办工作总结

(二0一五年一月十一日)

一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生态立乡,果园强乡”的科学发展观念。我乡产业发展工作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现将今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林果业工作

一、果品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围绕“扩量、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乡镇技术人员深入实地精心规划,现场跟踪检查指导,严把苗木质量和泡根、栽植、浇水等关键环节,狠抓新建果园质量,确保了今年高标准完成新建果园 3997 亩。集中抓建了千亩示范园区1处,500亩以上示范园区1处,进一步扩张了产业规模。

二、果园标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按照“抓点示范、培育典型、辐射带动、提质增效”的要求,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引导力度,推广配方施肥 31000亩,果菜间作5400亩,幼园覆膜 3618亩,果园拉枝 2240亩,树形改优11000 亩,果实套袋 2.9亿只,种草覆草1800亩,技术培训3000人次。新建果品专业合作社1个。聘用60名农民果树技术员专门从事技术指导服务,包抓果园示范园区的标准化管理,其中新建园示范点2 处,幼园示范点 3处,丰产园示范点 3处。通过典型示范带动,高效优质服务,切实提升了全乡果园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生态林业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三北、天保、森林植被恢复等重点项目。在南堡子铧咀、湫池沟照面硷、丰台北头沟等村,栽植刺槐 69万株,完成荒山造林工程 2100亩;在丰台—湫池沟—巨家等村栽植白杨树 11000 株、油松1500株,新建道路林网 7条11 公里。

四、集体林权配套改革推进取得新突破。以培育“树种改优,林下种植,林下养殖”,“三个一”示范工程为重点,完成树种改优2050亩,林下养鸡 1万只。积极开展林权资产评估,协调金融部门落实林权抵押贷款 13 户 140 万元,林地流转807亩。按照县上按排对全乡的果树经济林进行全面摸底,造册登记,对三年生以上果园颁发果树经济林林权证 1923 本,面积10031亩。

五、林业资源管理不断加强。按照公益林管护办法,加强了对全乡18名专职护林员的考核管理,强化管护责任,配发护林防火工具 130把,对重点管护区域设立宣传标志牌,对群众举报的1处林木案件及时进行了查处,维护了群众了利益,确保了生态资源安全。

六、护林防火工作不断完善。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指示,我乡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建立健全了森林防火责任制,建立完善了领导干部包村、包片的责任制度,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确保了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人、到村、到块、到户、到林权所有者。一是各村成立了护林防火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主任任副组长;二是乡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了《护林防火目标责任书》;三是通过召开各级会议宣传护林防火知识,确保我乡的护林防火工作。

七、惠农政策落实进一步优化。根据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公益林补助、草原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兑现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一折统、一册明”政策,严格落实兑现资金,到户率、准确率达到100%,上访率为零。

农技推广工作

1、完成2014年全膜玉米7000亩,马铃薯1700亩,涉及全乡13个村,95个村民小组,2311个农户。

2、配合县人财保险公司完成各村政策性农业保险任务,丰产园完成4080.6亩,缴纳保险费146901.6元;协同县人财保险公司兑付2014年全乡13个村790个农户苹果保险理赔工作,理赔金额181167.8元。

3、完成冬小麦“一喷三防”防治面积2.8万亩,发放磷酸二氢钾2800公斤、喷施宝236公斤、粉锈宁560公斤、吡虫啉200公斤、高效氯氟氰菊酯560公斤农药全部发放到户。

4、完成2014年全乡农作物良种补贴工作,全乡良种面积36600 亩,涉及13个村,103个村民小组,6251个农户,兑现资金366000元。

5、抓好冬小麦拌种农药的发放工作,全乡发放三唑酮粉剂农药420公斤,拌种面积12600亩。

6、完成2014年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秋覆膜任务,全乡完成全膜玉米9000亩,马铃薯4700亩的地块落实工作,涉及全乡13各村,95个村民小组,2451个农户,筹集地膜款262350元,发放地膜54.4吨。

畜牧工作

1.完成了第二次草原生态普查工作。全乡共有草原面积 28454亩,其中人工种草10490 亩,天然草场17964 亩。2.发放了2013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资金157893.8元,其中禁牧补助52993.8元,人工种草补助104900元。上报了2014年的草原生态补助花名册。

2015年工作计划

1.计划新建果园3500亩,其中千亩园区一处,500以上园区一处。

2.持续抓好西头王尚家坳园区、西头王岗上园区、盖郭地角坳园区、通尔沟前庄岭园区、焦家焦东路园区等幼园标准化管理。

3.持续抓好蒋丰路千亩果带、张观察马家岭、盖郭跟集路、南堡子仁家塬等丰产园标准化管理。

4.新建道路林网4条9公里。荒山造林2000亩。5.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300亩。确保一次性栽植,一次性成活,永续性保存。

6.完成树种改优2000亩,林下养鸡20000只,林权抵押贷款评估200万元。

7.严格执行国家惠农政策落实,确保惠农资金准确及时发放。

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乡党委、政府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一是果品产业全覆盖路子到了攻坚破难阶段;二是林下种植、养殖尚处于示范引导阶段,未打开整体局面等。三是封山禁牧工作存在软肋。

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以“四进、四创、四查、四树”为主题的冬季农村社会治理实践为开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我乡的产业发展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

第二篇:黄平县药材产业办2011年工作总结

黄平县药材产业办2011年工作总结

我办工作在县委、政府和上级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提出“农业富县”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狠抓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和基地建设,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种结构搭配日趋合理,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现将2011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中药材产业工作完成情况

2011年,据初步统计,中药材种植药农7862户,种植面积达32000余亩,主要品种有太子参、前胡,松茯苓和金银花;其中太子参26000亩,前胡5000余亩,金银花等1000余亩,同时对桔梗、薏仁米、黄柏、麦冬、续断等品种进行引种示范。太子参遍及全县14乡镇,前胡主要集中于野洞河、上塘、新州、重安、谷陇和黄飘等6个乡镇,松茯苓、金银花主要分布在新州镇、野洞河和上塘,太子参种植主要以一碗水乡为中心,逐步扩大到全县14乡镇的117个行政村,并辐射到毕节地区和周边雷山、麻江、贵定、余庆、瓮安、福泉等县市。2011年中药材总产值实现3.81亿元,户均收入48460元,中药材产业已成为促进我县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二、中药材产业工作开展情况

1、编制完成黄平县中药材产业“十二五”规划,为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基础.2、积极做好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引导及调查统计工作。根据统计,全县中药材种植药农7862户,种植面积达32000余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28%,其中太子参26000亩,前胡5000余亩,金银花、松茯苓等1000余亩。

3、狠抓新品种引进的试验示范及规范化基地建设工作,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发展。今年新引进30亩薏仁米到我县进行试种,由于天气原因,长势不是很好。2011年完成新州镇东坡5000亩太子参基地建设,200亩前胡基地建设。

4、做好地道中药材品种的开发与挖掘工作,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今年择优选择一批适宜我县种植,且具有市场前景,生育周期长、中、短的地道中药材品种进行推广,现完成黄柏育苗30余亩,金银花育苗20余亩,同时麦冬、续断等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正在进行。

5、积极做好产业发展的技术培训工作。加强对一碗水、野洞河、新州三个重点乡镇药农的太子参种植管理技术培训3期,培训药农240余人次,积极配合县委党校、县劳动就业局、翁坪乡等单位开展中药材种植管理技术培训5期,培训农民300余人次。

6、着力抓好灾情的调查统计工作。今年我县遭受百年难遇的干旱,导致我县太子参、前胡等中药材出苗率低,太子参病毒病、紫纹羽病等病害严重,加之一直持续高温,造成太子参、前胡等中药材枯死。根据田间观察、统计,太子参受灾面积20000余亩,前胡5000余亩,造成太子参减产30%以上,前胡减产达80%以上。

7、培育壮大中药材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成立一碗水乡“润发药业”、“宏发”和新州“康达”中药材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规范合作组织的管理和运作,发挥中药材专业协会或合作社中介组织职能作用,努力拓宽中药材流通渠道,提高中药材产业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的发展

8、加强同与省、州农科研院所的密切联系,积极配合搞好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药效试验,引导药农规范化种植,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技术。

三、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困难

1、缺乏加工企业带动,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销不能有效对接,产业链短,产品价格低,仍然存在大资源,小产值的状况。我县中药材生产仅太子参年产上千吨,还有前胡、金银花等,目前没有中药材加工和制药企业,生产的产品仅为初级产品,增值链短,附加值低。

2、缺乏专业交易市场。全县无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迫使药农四处寻找市场,盲目性大、风险大。由于缺市场,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组织不健全,合理的价格机制没有形成,药农种出的产品销售只能依靠本地和外地小商贩上门收购,竞相压价时有发生,致使药农容易上当受骗,挫伤药农的生产积极性。

3、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供、销信息缺乏。没有建立产业发展信息服务体系,市场需求信息缺乏,广大药农因缺乏产前、产中、产后和市场需求等信息不灵或受虚假信息的诱惑而盲目引种种植,在大市场大潮流中单打独斗,抗风险能力弱,持续增收困难,市场需求信息缺乏已成为我县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制约瓶颈。

4、产业发展经费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虽然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但随着产业不断发展,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在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中药材天然资源的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品牌建设等方面没能有效开展工作,制约中药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也是制约我

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县虽然在中药产业发展的实践中历炼了一批乡土人才,但专业人才缺乏,对药农在生产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

5、产业规模不集中、品种结构单一,种植面积较小。大多以农民自发的个体种植为主,生产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呈现出小而杂的生产局面,且种植不集中,虽然全县中药材种植有3万余亩,但只有太子参有上万亩的规模,其余品种种植面积小。

四、下步工作打算

1、认真实施好太子参省级农业产业化项目,确保项目实施取得成功。

2、积极向省、州有关部门争取中药材项目,特别是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研究、标准化基地建设、信息平台建设、品种提纯复壮、扶贫开发等项目,通过项目实施的带动,进一步促进我县中药材产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3、不断完善中药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县、乡、村中药材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立健全中药材信息收集、发布制度,加强市场信息服务软硬件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同中药材市场、药企等的沟通联系,了解产、供、销动态,定期不定期向农民发布药材信息、药市动态,为药农及时提供产、供、销信息。

4、大力发展中药材中介服务组织。大力支持以龙头企业、农村科技带头人为中心,鼓励引导中药材重点乡镇、村采取多种模式组建全县及各乡镇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中药材经纪人队伍,提高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5、继续做好中药材新品种引进、开发地道药材品种工

作。根据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抓好中药材产业品种结构调整,坚持效益优先、特色优先、长短结合的原则,积极培育3—5个适宜我县种植,具有市场前景,生育周期长、中、短的中药材新品种、地道药材品种的推广种植,合理解决土地轮作和有效抵御品种单一的市场风险等问题,不断做大做强我县中药材产业。

6、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我县中药材种植管理水平。一是继续抓好县、乡(镇)农技干部队伍培训,把农技人员培养成中药材种植技术方面的中坚力量;二是强化对药农的培训,由于药农种植中药材品种多,相应技术滞后,聘请中药材技术专家、种植能手对药农进行集中培训,提高药农种植管理技术;三是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校)的密切联系,每年邀请专家到黄平进行中药材生产技术的指导与产业深度发展的科研合作,搞好种子选育和提纯复壮,引导药农规范化种植,建立科学合理的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效防治病虫害的技术体系。

黄平县药材产业办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产业达标办上半年总结

2010年达标办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天业热电产业自新机组投运以来,为确保安全生产稳定,切实提高各部门管理水平和工

作效率,夯实各部门基础管理是企业当务之急。2010年天业集团工作报告中将双达标创一

流工作列入全年一项重点任务,提出体系建设和机制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班组基础建设工作

受到厂领导、部门和班组高度重视。2009年12月份成立了双达标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为

成员组织机构。对各部门及班组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和要求。结合该厂实际情况,依据

《中国电力300MW火力发电厂岗位规范》,先后制定了《班组管理标准化实施细则》、《班

组定置管理办法》、《班组达标考核管理办法》以及《班组建设达标考评内容及评分标准》。

自今年1月正式启动此项工作以来,各管理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多次深入班组检查指导,通

过采取召开达标启动动员会、加强宣传、规范制度、配备台帐、规范定置、制作班组挂图等

多种措施,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推进班组基础建设进程。

热电产业由生技部、企管部、安监部、政工部、行政部、工会等职能部门组成班组达标

检查组,分别对生产各部门的班组达标工作开展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组织开展多次班

组达标检查,标志着班组达标工作已经进入全面深入开展阶段。检查组根据《班组达标考核

管理办法》,对照《班组建设达标考评内容及评分标准》,分别从班组制度建设、计划管理、五大员配备、记录台帐建立、班组“6S”定置化管理、班组技术培训、安全活动、民主管

理、政治学习等班组基础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为确保此项工作切实取得实效,做到有领导、有制度、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的闭环管理,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

开专项会议对热电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检查,决定从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来确

保双达标创一流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安全管理,夯实基础工作。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机

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水平的全

面提升。

达标领导小组通过对现场检查分析发现影响安全生产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部门责任心不强,制度落实不到位,尤其管理者责任不清、不履行现有的职责。

2、.没有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人员素质不够高.没有按照行业标准进行计划性检修。

3、重大操作领导、专工不亲临现场监督指导、不做操作前的动员和重点交代,安全思想麻

痹,随意性操作太普遍。

4、检修工作负责人、工作班长、运行工作许可人安全意识差,安排工作任务、操作任务时

对安全工作未作重点安排和重点交代

5、生产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意识不强、认识不够,管理方法不得当安全行动上、落实

上说的比做的多,虚拟的比现实的多

6、班组管理松散,班组安全活动没有正常开展,更没有实质性的内 容。

7、执行力度不够,职能科室监督不到位生产单位安全责任人重视不够

8、安全责任制没有有效落实,诸如检修、运行安全操作等等很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或

没有很好的落实,或仅停留在口头上,形式上;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安全生产是创一流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

重。达标工作要围绕实现产业安全生产目标(全年实现3个百天),实现满发满供、连续运

行,有效扭转安全局面来进行。针对上述问题及薄弱环节,首先完善安全、培训三级网络体

系,重点是落实各项责任制。达标领导小组在相关部门配合下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安全活动

管理制度》 《工作票管理制度》《操作票管理制度》《交接班管理制度》《设备巡回检查管理

制度》《设备定期切换管理制度》《双达标、创一流工作考核暂行规定》等多项制度,并下发

到产业各部门。

达标领导小组根据实际工作结合部门各班组人员素质和技术力量偏低的情况,制定了对

产业各项制度学习的培训计划。并对各部门组织本专业人员学习相关制度的内容进行检查和

督促,使产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有良好的行为,进一步明确责任。并先后制定和完善了班组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班组考核制度”实现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迫使其各守其自身

职责,规范自身的安全行为。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二是加强文明生产管理。提高企业文化建设

上半年达标领导小组将文明生产达标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首先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通过举办培训班,利用《简报》、《信息》、宣传栏等方式大力加强宣传,让全体员工充分

认识“双达标”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到“双达标”对企业生存、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

而产生认同感,并主动参与到“双达标”的各项工作中来。其次是以制度规范,明确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目标,让广大职工知道自己在“双达标”过程中充当什么角色,该

干什么工作,并努力做好。其次多次主持召开了6S 管理工作会议,全面部署6S 管理达标

工作。通过对产业办公区域和公共设施管理、作业现场和库房管理、文化氛围和素养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四个方面的现状检查调查分析,将安全、文明生产达 标的考核指标进行分

解,每月结合专业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打分,变原来静态考核为 动态考核;每季由分管

局长召开一次动态考核会议,汇报、交流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整改。这样,既对基

层单位的安全、文明生产工作进行日常管理的检查、督促,又 对各职能部门管理水平起到

检验和推动作用。同时,为夯实安全、文明生产达标基础,提出进一步加强班组现场管理。

通过半年来的检查、学习、整改、组织力量,采用以点 带面、对口检查形式,发现目前产

业存在重效益、重投资、轻管理的问题十分突出,产业各部门间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并呈现

两极分化趋势。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滑坡、安全隐患和设备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一)由于设备前期管理工作不足,引进设备与国产设备不配套,国产非标设备设计方面

问题多,庞大的生产系统设备薄弱环节多,难以达到设计能力。加上管理意识淡薄,设备与

生产关系处理不当,为了急于达产,“拼设备”现象一度存在,设备欠修,恶性循环。

干部与职工业务素质不高,违章指挥,设备事故多,投产初期设备基础薄弱。

(二)有的部门忽视安全,放松管理。两票三制、缺陷管理等基本管理制度有的形同虚设,有的执行不严,长期存在设备缺陷和人身安全事故隐患。企业设备编号及标牌不完善、不规

范;企业两票三制等基本制度执行不严格。

(三)新电厂新问题,管理制度、设备资料缺乏,专业力量薄弱。经济效益低,顾及建设,忽视管理,企业运行后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管理体系,特别是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工

作时间短,缺乏相关电力技术操作规程掌握,对一些危害因素意识不到,缺乏必备的辨识能

力。同时,由于技术力量薄弱新上设备投入运行时间短,生产运行不稳定。考核中发现,各

部门普遍存在设备管理资料、安全管理资料不健全等问题。

(四)部分部门忽视文明生产,现场脏乱差问题突出。从考核情况看,部分设备因质量和维

护问题,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现场脏乱不堪。存在锅炉零米整体卫生状况差,排渣方式不安

全,风机、磨煤机等设备积灰严重,捞渣机、灰渣装车区域扬尘大等问题。企业对外来施工

队伍管理不够,施工杂物随意堆放,现场杂乱无章,既影响文明生产,又存在明显的安全隐

患。

(五)学习、培训机会少,缺乏技术交流,解决技术难题的平台。在当前政策和市场环境条件下,管理和技术人员多年来缺乏应有的学习、交流和培训机会,对于新的电力规程和先进的运行管理经验知之甚少,管理素质相对较低,工作凭老经验、老办法,有的甚至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把规程、制度当儿戏。凡此种种都是造成现在部分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安全隐患较多的直接原因。另外,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企业间交流较少,没有形成信息资源交流共享的平台,如、热效率低,发电煤耗高、耗水量大、部分设备温度超标等长期困扰企业并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达标领导小组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实的讨论与原因分析。先后组织召开了多次6S专题会议,部门各主要领导发表讲话,动员、交流、总结。最后,对我厂深入开展6S管理提出建议及管理方案,即进一步强化意识教育,加强培训学习,针对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了足够的资金用于现场工作环境的改造。新、老厂集控室和主要楼梯的墙面粉刷一新、化水部,设计制作的36个制度展板和购置了管道贴环一批以及2000多个工作标牌,并将生产现场和设备管道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解决了设备无箭头、无色环问题。并对厂房16米层多处孔、洞、接缝及敞口等处已联系外协开始施工。为了实现我厂6S管理100%区域达标目标,全体员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使全厂大面积区域逐步规范到位,环境卫生情况得到改善。

与此同时达标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文明生产管理办法,先后起草了产业开展“双达标、创一流”活动实施方案,制定了活动总体目标、计划。制定了6S和目视化管理活动实施方案和推行手册;制定了6S和目视化管理考评标准,并完善了产业人员行为规范。各基层单位把企业文明生产目标落实到班组、人头,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井然有序。各部门加强职工培训,全员培训率达到了80%。加强民主管理,建立起和谐的企业氛围。组织开展了创优评差、星级班组、星级员工及青年岗位示范台等一系列活动。

三是完善制度落实机制,提高企业文化执行力

企业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全体员工对各种制度落实能力的建设。个人行为是靠制度约束的,一个再好的制度,大家不执行,监督不到位,就体现不出制度的严肃性。长此以往,不规范行为将养成习惯。长期以来,制度工作的一个顽症就是“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究其原因是部分领导的好人主义,是执行人员的“低标准”,说到底还是制度不落实的问题。因此,在健全生产制度的基础上,必须强化制度落实机制建设,规范员工行为,从而不断提高企业文化的执行力。

达标领导小组在检查调查中发现各部门日常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各生产单位、部室的制度学习为了针对相关检查,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

2)操作技能水平普遍较低

3)制度上执行力不够

4)运行人员经验不足

5)培训质量不高,培训周期短

针对此现象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达标领导小组决定在以后的检查工作中将以现场抽问等形式,重点检查部门管理人员的学习效果,从而促进部门整体的学习,安全生产重在管理,确保产业各职能部门首先要做到思想到位、管理措施到位、督促检查到位、规章制度落实到位、整改责任到位。并对生产部门人员年轻技术力量薄弱情况,先后下发《锅炉运行规程》《 汽机运行规程 》《化学运行规程》《 电气运行规程》《节能手册》《07—09年事故汇编》共计 1615本,目前正在完善检修工序卡的制定及系统图整理。

达标领导小组组织督促各部门对制度的管理标准进行学习,使双达标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全面梳理和优化工作流程,全面开展企业精细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活动,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类档案、基础台账和资料,从而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达到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是产业每位员工认识到双达标创一流工作是一个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进行环境治理的全面的整改过程。

四是加强设备管理,争创一流效益。

双达标工作坚持以设备为基础,以管理为关键,以人员素质为保证,热电产业有序开展了机组的计划检修工作,达标办公室围绕此项工作制定“设备检修验收管理标准”、“设备无渗漏管理标准”、“设备标示牌、管道着色、介质流向管理标准”等,支撑检修质量,为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较为有力的设备保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运行管理中我们要提高运行人员的分析和处理异常状况的能力,完善各种技术措施和反事故措施,力争实现机组零非停、长周期和经济环保的稳定运行,确保机组稳发,多发,高度重视机组的节水、节油、节电和环保工作,通过开展指标竞赛、激励运行人员的勤检查、勤调整,进一步提高机组的安全、环保和经济性。

投产初期设备管理困难重重,主要原因:

1、设备健康状况较差,重复缺陷不断出现,漏点很多,主要辅机没有出力,状况较差,有

部分主要设备经济性、安全性较差。

2、备品备件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物资保管不达标。重点项目或主要设备备品备件迟迟达不

到落实

3个别原始记录、图纸、资料不齐全,基层单位保管不善(封面不清洁、字迹不够工整),有统计、有上报、有分析,但分析不够准确。尤其电厂生产竣工技术图纸不全,运行、检修图纸无。问题,4、消缺完成率主设备未达到100%,辅助设备未达到85%。主要缺陷比例非常大

5、针对设备出现的原因,双达标领导小组坚持以设备为基础,以管理为关键,建章立制、认真规划、全员参与、分阶段实施、逐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组织发动、组织实施、互查验收、评审验收四个阶段。按照集团产业达标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各基层单位制定了切合本单位实际的达标工作计划:

1、制定设备系统分工管理标准、设备系统分工全面、明确。

2、制定设备巡检管理标准、设备加油脂标准、设备定期试验和维护管理标准和“四保持”标准,条款中应有保证标准有效落实的检查考核办法,所列项目具体、明确、齐全,执

行落实到位、记录齐全、完整。

3、定期开展设备评级工作、制定设备评级管理标准,明确职责、标准和要求。

4、制定设备缺陷管理标准,缺陷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定期开展设备缺陷分析工作,重要缺陷制定整改和预防措施,措施落实后应检查验收评价。

5、缺陷实行计算机管理,月度消缺完成率:主设备100%,辅助设备≥90%;暂时不能消除的重要缺陷要制定措施,严格消缺质量,杜绝重复缺陷发生。

6、制定设备台帐管理标准,建立设备台帐并及时、完整、正确记录设备情况。

7、制定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管理标准,设备技术资料、图纸资料收集齐全、整理规范。

8、结合二十五项反措及有关补充反措要求,制定企业反措计划,结合检修计划将其纳入机组大、小修检修项目计划中,对执行情况进行总结。

9、检修特殊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10、修后应在热力试验后进行热态验收和修后评估,进行大修总结。

在设备检修管理中要加强过程控制,进一步完善检修工艺流程,全面实施检修质量验收,培养检修人员的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加大缺陷考核管理力度,实行缺陷发现、登记、消除和验收的程序管理,认真整改安全检查中提出的缺陷和隐患,切实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创造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

五是强化人员素质培训,凝聚人才,树立形象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了员工素质,凝聚了人才,树立了企业良好形象。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制订职工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根据培训规划和计划,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厂、车间(部门)、班组三级教育培训网络的作用,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全面推行轮岗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员工创造一个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的良好氛围,鼓励职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业务技能,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厂范围内建立起“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选拔和使用机制,通过人才工程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加强教育培训,强化队伍建设。按照增强理论素养、充实业务知识、提高服务水平的要求,今后三年,在认真做好产业基层达标人员理论培训的基础上,继续抓好一线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根据不同需求,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及综合知识相结合的培训,同时,要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能力强、作风好的干部队伍,进一步提升集团公司系统达标管理的整体水平。

双达标领导小组下半年的工作计划主要从几个方面开展:

一、推广先进经验,促进生产设备及技术改造升级。建立信息平台,把先进企业在安全运行、设备管理、技术改造、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交流和推广,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并针对产业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技改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对老化、陈旧、危及安全的电力设备进行改造升级。

二、选择热门课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讨活动。针对锅炉制粉系统磨损严重等各企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要组织各相关部门,通过专家讲座、先进经验介绍、难点问题研讨等形式,帮助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制定改进技术措施,努力降低运行成本,切实提高经济效益。

三、走出去,请进来,有计划地组织考察学习活动。要制定学习、培训和交流计划,积极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和同行业信息优势,一要请进来,定期组织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开展更新知识、强化专业的培训,同时对在岗操作工人要普遍进行一次技术培训。二要走出去,围绕企业的共性问题,组织企业领导和专业人员考察学习国内外大企业、好企业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不断完善自身管理。

四、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将安全文明生产评价考核工作常态化。双达标考评活动,在各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基本达到了查摆问题、杜绝隐患、完善管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但也存在着个别部门重视程度不够、过分看重名次的问题。同时评价考核工作由于经验不足和时间紧张等原因,也存在着未能严格按照评价细则进行考核,工作质量不高等问题,今后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细化考核程序,将安全文明生产评价考核纳入常态管理。

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管理标准(制度),收集整理有关业务规划、计划、方案、业务记录、总结

六、建立和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各种生产管理台帐、原始记录

七、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安全、节能和环保等方面的管理体系、管理标准(制度)

八、建立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建立监督制约机制

九、将达标工作作为本部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目标,与本部门其他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实现系统达标管理工作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全面促进产业基础管理上台阶

总之,双达标创一流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经过半年的双达标创一流工作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企业改革是一个逐步完善并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奋斗的过程。不断完善自己,继续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随着电厂管理的深化,设备及环境的彻底治理,机组可靠性水平的大大提高,使电厂管理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条件和坚实基础。

第四篇:2012年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园区办工作总结

功能设施带动

项目建设推动 促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2012年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园区办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园区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产业集聚区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四集一转”(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向城镇转移),以提升发展为主线,突出“四个强化、两个完善”(强化产业集群培育、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强化节约集约发展、强化统筹综合协调和完善支持政策、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四平台、一循环”建设(土地整理平台、资金融通平台、人力资源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破解“短板”、破解制约、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有效推进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带动效应更加凸显。年初以来,新增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0亿元(三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27.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亿元,同比增长28.2%;完成税收5.52亿元,同比增长 30.1 %;从业人员3.8万人,新增8000人以上。目前,已入驻企业 296家,规模以上89家,建成区面积达13.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先后被省政府表彰为“对外开放工作先进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全省“数字化”、“质量品牌”产业集聚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最具投资法治环境”示范产业集聚区,连续两年进入全省“十强”行列,县域排名连续两年第一。

二是综合配套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加强基础实施建设。开工修建了魏武大道北延与郑州空港对接工程、连沿高铁的东外环路、与许昌交接的金刚路等主干道路,延伸和打通颍川大道、解放路、张辽路西段工程,目前,政府累计投入6.5亿元,规划主干道52条,已开工39条,其中完工27条45公里。初步形成了“四纵六横”的环路网络,内联顺畅,外联畅通。同步实施绿化、亮化、桥涵建设、河道蓄水等提升工程,铺设水、暖、气、通讯、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实现了“七通一平”。二是完善服务设施功能。电力调度大厦全部投用,黄庄、葛新、杜村3个110千伏变电站已启用和连通;香港、飞鸿、蓝湾3个星级大酒店全面启动,正在加紧施工;启动了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4个职工综合服务中心、学校、医院、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汽车站建设;占地6000亩的葛天生态园已完成投资8亿元,主体工程完工并初具规模,正在进行深度开发;四个水厂已投入 运营,市第三水厂正在施工建设。三是全面启动中央商务区建设。按照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完成集金融、信息、研发、总部、中介为一体占地500亩CBD(中央商业区)规划设计,启动了占地300亩的企业总部大楼建设。目前,20多家企业报名入驻,13家企业缴纳土地款,5家开工建设。四是适度进行扩区调整。按照省政府关于动态调整机制要求和三规合一(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集约节约的原则,采用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方法,结合市产业集聚区土地即将用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扩区规划方案,已向省、市申请,正在协调审批。

三是集群规模不断壮大。围绕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两个主导产业,集中要素资源,强化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链纵向连接、侧相配套,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一是加快项目建设。建立项目进度台账和建设进度表,对在建项目倒排工期,限期投产达效;对待建项目实行分包领导全程跟踪制度,促其早日投产。目前,共有项目66个,其中,已投产21个(今年投产项目10个),在建项目13个,已确定地块未开工项目18个,正在规划论证项目14个。投资12亿元的森源电气从德国和意大利引进先进真空断路器生产线4条、高压开关成装线4条、低压开关装配线4条已安装完毕并投产,形 成年产240套铁路综合补偿装置、3100套轨道交通专用电气设备、2600套新型高压开关成套设备的生产规模。奔马二期年产5万辆电动专用汽车、1万辆电动流动警务室、2万辆电动环卫车生产线已投产,将目前10万辆生产能力提高到30万辆生产能力。众品食业热加工猪肉制品已被新加坡批准对其出口,同时也被AVA批准可为中国向新加坡出口热加工肉制品的9家企业供应原料肉,取得了我省熟食加工猪肉制品进入新加坡市场通行证。众品冷链物流领域跻身全国同行业第一方阵并被列入“全国农产品物流振兴规划”。11月份,在武汉召开“第九届中国国际物流节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上,再次获得“2012中国物流业品牌价值百强企业”荣誉称号。北区集研发、检测及配套产业为一体年产10万吨肉制品项目一期已投产,二期已开工。深圳裕同员工已达5000人,年产彩色手机包装盒5000万只,目前,正在洽谈购买第一工业孵化园事宜。二是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围绕两大主导产业和产业转移,以企业招商、项目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为主,加强与国内外500强企业、央企、外企和行业知名企业的对接,通过承接“港澳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高端产业,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尽快使传统机械加工业转向电子、电器等精密制造业。市委书记多次与珠海水务洽谈“中原陶瓷卫浴港”建设项目,与中汽零洽谈“汽车配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市长先后到广东、福建、北京、天津等地分别与富士康、远东集团、大中华旅游、裕同包装、天津股权交易所对接洽谈电子配件、印刷包装等合作项目。今年以来,引进项目10个,利用外资35亿元。占地600亩投资25亿元的黄河富士康1号车间主体已完工,2号车间钢构立柱已完工,年前安装640台CNC设备投入生产。投资3.6亿元占地96亩年产烟标80万箱和水松纸2000吨的金宏印业,与占地40亩投资1.6亿元、为“众品”、“洽洽”、“盼盼”进行配套包装的新港源包装和华美纸业,以及与原来入驻的裕同印刷、瑞阳印务、万顺包装、大阳纸业组成了占地500亩的包装材料产业园。目前正在与金红叶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及纸制品和小华年产2000台数控加工设备等10多个项目进行洽谈。三是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按照龙头带动、配套带动、品牌带动、技术带动的原则,强化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推动上下游、左右链快速发展,培育“大个头”,催生“小巨人”,壮大产业集群。目前,已形成“2266”的发展格局,即2万亩发展规模、2个主导产业、6个区中园(食品园、机电园、金属制品园、建筑机械园、车辆及零部件园、新型材料园)、6个物流园(钢材市场、汽车及建筑机械市场、金属制品交易市场、食品冷链物流市场、建材市场、综合会展中心)。其 中,进驻装备制造业企业及配套企业3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元,进驻食品加工业企业及配套企业1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众品食业、森源电器、鸿舟车业、易和电器14家企业获得许昌市百名重点企业和百户“小巨人”企业荣誉称号;新天地药业、宇龙管业、定达铸造、三荣电器4家企业被许昌市政府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省发改委批准新增了以新天地药业为主的医药化工主导产业。四是大力推进产业升级。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工艺升级、价值链升级、产品质量升级、品牌升级,引导企业将传统冲压型装备制造向精密制造业转型,发展高成长性和新兴产业。森源电气新建柔性加工生产线和立体仓库等生产设备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并完成PDM、ERP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升级和改造,在“2012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发布会暨转型升级发展论坛”蝉联“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行业排头兵企业”称号(全国共五家企业),并获得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科技创新单项奖,被列入河南省50个工业和信息化重大产业升级示范项目以及“十二五” 首批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数字化企业试点单位”,在2012全省电子信息行业30强企业排名第四,在全省装备制造业30强排名第五,总裁楚金甫获第二届(2011)河南经济人物;众品公司通过“两化”融合,实现从“源头” 到“餐桌”全程食品安全的系统管控,SAP系统上线,信息化平台覆盖供应链上、中、下游和决策管理全过程;奔马公司由传统农用车转向皮卡、流动警务室、矿用车、洒水车、环卫车等特种车辆生产,能够生产旅游观光车、会所用车、平板车、牵引车等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5大系列30多个品种,“会说话”的智能电动巡逻车被定为2008年奥运场馆专用服务车,7YPJ-1150DQ和7YPJ-1450DQ清洁式三轮汽车(厢式自卸垃圾车)顺利通过工信部批准。目前,区内已有3家高新技术企业、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级博士后研发基地、4家省级百强百高企业、4家上市企业、4家上市培育企业、3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专利申请量突破1200件,被省政府命名为“知识产权优势产业集聚区”。

四是产城互动成效明显。一是统筹产城规划。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突破口,统筹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城区开发,以产促城,以城带产,产城互动。以魏武大道为轴,大道以东发展工业项目,大道以西为新行政办公区,形成东西呼应、同步推进的态势。规划了“四园一区两带”(生态园、工业园、物流园、教育园,创业园区及清潩河林水景观带和城际快速通道绿色走廊景观带),把配套建设服务网点一起与城 市发展规划相衔接,构建产城共建框架。二是实现基础设施互通。按照相互融合、同步建设的原则,对新城区、产业集聚区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先后完成产城之间6条主干道和20多条次干道(支路)和管网建设,开通老城区--新城区--产业集聚区公交线路3条,完成核心办公商务区、主体工业区、西工业区、北工业区、葛天生态园周边五大区域环形路网的贯通,启动公益设施和水系、水景观建设,实现区内设施和新城区设施的无缝对接。三是推动产城功能共享。以新区建设为中心,按照为企业、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服务的原则,围绕新市委市政府开发建设商住楼群,围绕骨干企业规划建设职工综合服务中心。目前,新区10栋高层综合写字楼全部启动办公,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和行政服务中心陆续搬迁办公;宏基钻石城、盛和中央花园、盛亚葛天新城、香格里拉、远大瑞园5个住宅小区正在建设,已完成多层、高层住宅近100栋;海润铝业建设的职工服务中心一期1000套保障性住房已入住,二期1500套正在建设;大阳职工生活服务中心正在建设,森源、众品、黄河3个职工服务中心正在规划。四是加快村庄改造。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群众满意”的原则,在村民身份转换、规费减免、社会保障、促进就业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在产业集聚区内19个 村庄开展集中社区建设,加快迁村并点步伐。目前,英刘社区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大户陈、金庄、木锨刘3个社区完成了19栋楼房主体,韩庄、坡杨、西黄庄、三合村社区正在施工。

五是要素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完善土地整理平台,促进土地集约。首先是规划了“2266”战略布局,有效整合土地资源,统筹集约利用。其次是严把项目入驻和建设进度关口。对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不符合投资强度、达不到税收标准的项目严禁入驻。并要求入驻项目必须建设或进入多层标准化厂房区,实现“立体化”管理;第三是对已入驻但预留土地过多、闲置时间过长的项目,要求其对厂区内剩余土地及时利用,对闲置1年以上的征收土地闲置费,超过2年的,坚决收回。第四是制定出建设用地供地总量控制、城市建设用地集中供应、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等制度,完善了一套与招拍挂衔接、配套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工作。目前,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6300亩,集约节约土地1000多亩,标准化厂房面积已达265万平方米,居全省第一。二是做大资金融通平台,拓展投融资渠道。首先是集中使用中央、省、市扶持资金,优先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目前,市财政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亿多元。其次是政府牵头组建正源、丽园等4家投融资公司,引入合众、安信等9家担保和小额贷款公司,促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并把三年来产业集聚区获得先进奖励资金1250万元全部用于投融资平台建设,目前,投融资、担保公司累计为企业提供各类资金40亿元。第三是建立集聚区投融资平台、省级平台、金融机构、企业四方合作的运作模式,对专业银行实行贷款风险补偿,鼓励上市企业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再融资。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对产业集聚区新增贷款35亿元,市政府与省农业银行签订了30亿元信贷资金框架协议,黄河旋风、众品食业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再融资10.5亿元。三是健全人力资源平台,确保用工需求。围绕主导产业和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开展数控加工中心、印刷包装材料、肉食品分割储存等方面的人才培训,累计培训技能人员4000人。以许昌技术经济学校为依托,全面启动“校企合作”工程,定向为企业输送人才,并设立社会民生栏目,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累计为黄河富士康、许昌裕同等企业招聘各类职工5000余人。定期举办专题招聘活动,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目前,举办招聘会5次,招聘人员3000人。

六是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实行领导责任制,市长兼任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3名副县级领导常驻产业集聚区,设置园区管理、综合、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城 市开发、财政审计6个办公室,分别承担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入驻及管理、土地收储、迁村并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税收征管等工作,各室主任全面负责承担的工作任务。同时健全完善了五项制度,加强管理。一是定期走访制度。每周定期召开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例会,对重大问题以政府会议纪要形式进行通报;严格实行了县级领导分包项目制度(长办[2012]7号),按照分片管理的原则,将产业集聚区在建、待建项目分为3个片区,分别由园区办企业一、二、三科分包,经常性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快速反应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建立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服务性项目等入驻工作流程,制订了应急预案。三是联席办公会议制度。督促并完成了国土、住建、规划、环保、统计、质监、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的派驻工作,协调成立了执法中队。建立联审联批联席会议制度,对项目入驻前后应办理的安评、环评、土地证等联合协商解决。四是督促检查机制。建立了领导定期督查和综合办周督查、园区办日督查制度,每周定期编发督查简报。五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制度。建立定期排查、定期汇报制度,成立了专项治理小组,深入开展企业周边环境和项目建设环境专项治理活动。今年以来,排查共发现各类隐患矛盾36起起,协调解决36起,治安处罚6人,逮捕9人。

二、存在问题:

一是多个项目正在排队入驻,建设用地紧张。二是个别项目因为调整规划、资金短缺等问题,以致建设进度迟缓。三是公租房、廉租房及职工生活服务中心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已投产企业的员工生活需求。

三、下步打算:

进一步加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力度,将长葛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产业高度集聚、服务业高度集中、“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型集聚区,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极、区域发展服务中心、展示城市形象和对外开放的窗口。2013年,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60亿元,税收收入预计突破6.5亿元,从业人员达到4万人,继续保持全省“十强”和县域第一。

一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企业总部基地和黄河富士康建设步伐,加强对接与协调,开通项目入驻“直通车”,实行“一对一”工作机制,提供“一站式”服务;对在建的总部基地、奔马年产4000辆全液压汽车起重机等重点项目,加大督查力度,促其早日投产,早见成效。对黄河集团超硬材料复合片及工具生产、万向汽车零部件生产等18个谋划项目跟踪服务,促其落地建设。完成电子、建筑机械、车辆制造及配件、印刷包装材料、不锈钢5个专业园区建设。二是主动开展招商选资。围绕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 电器产业,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选资,争取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6个,引进与富士康配套的项目20个,利用省外资金突破50亿元,争取培育许昌市“大个头儿”、“小巨人”企业10家,将三荣电器、定达铸造、新天地药业、宇龙管业4个许昌确定的上市培育企业在1-2年内全部培育上市,再培育奔马车辆、众品冷链、裕同印刷3家上市后备企业。三是促进产城互动发展。统筹新城区、产业集聚区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督促市委市政府加快公、检、法、司等部门的搬迁入驻,加快医院、学校、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游泳馆建设,加速产城融合。加快区内19个行政村的集中社区建设,重点完成大户陈、金庄、木锨刘、英刘等8个社区建设,启动8个村社区建设,推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四是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村民身份转换、规费减免、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产业集聚区民生保障政策,切实解决产业集聚区社区居民医疗、保险、养老等问题和失地人员的就业安置问题。发挥人社局派驻机构职能,组织开展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吸纳从业就业人员新增1万人,输入劳动力5000人。五是壮大投融资平台。继续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产业集聚区建设,督促引导专业银行加大放贷力度,并与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深化合作,支持集聚区工业项目发展。以金财、正源、丽园、合众等为投融资和担保平台,年内融资15亿元,计划为企业提供小额贷款及担保8亿元。引导森源电气、万顺包装2家上市企业通过定向增发形式实现融资15亿元。六是提升整体形象。高度重视并支持项目入驻把关和企业形象提升工作,年内要完成所有企业大门、标志牌、车间亮化的规划和建设,完成企业办公场所、停车场、院内装饰布局的规划设计。七完成扩区规划。协调完成彭花公路以南、高速公路以东6平方公里的扩区审批,同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并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租赁入住的方式,统一管理。八是优化发展环境。发挥产业集聚区执法中队作用,联合市优化办和园区、老城、和尚桥、长兴派出所,开展项目周边环境专项治理活动,对发展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园区办

2012年12月10日

第五篇:市产业办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

市产业办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产业办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具体工作目标,紧扣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注重项目落地,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招商氛围,全市产业项目招引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总体情况

(一)坚持“三个聚焦”,确保落地见效

产业办扎实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坚持“三个聚焦”原则,确保产业项目落地、见效。一是聚焦项目质量。围绕我市重点发展产业,重点做好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特别是第三产业、制造业项目的招商引资。截止目前,全市收集亿元以上有效项目信息***个,新签约和注册亿元以上项目**个(其中注册项目**个),具备开工条件项目的新购地**个。在新签约注册的亿元以上项目中,制造业和第三产业项目**个,占比**.**%;落户我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新签约和注册项目**个,占比**.**%。新签约项目的投资量占比达**.**%。二是聚焦重点工程。加大对大型项目投资信息的搜集力度,加快对重点工程跟踪推进的进度。将招商目标放在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大型民营企业、知名跨国公司、上市企业、行业龙头等载体,做好“走出去”和“请进来”。截止目前,已获得总投资超10亿元并已进入开工或实质启动阶段的项目有11个(**科技、**产业、**生物、**数码等);已获得总投资超20亿元并签约落户的项目有43个(**水产品、**药品研发中心、**楼盘二期等);储备在谈的重特大项目有62个。三是聚焦外资引入。加快建设**产业园,建设外资产业集聚地,打造吸引外资流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生产体系,形成更具黏性和吸引力的产业生态圈。目前,全市制造业外资项目落户已取得实质性突破,新增注册外资项目24个,增资扩股项目6个,协议注册外资*****万美元;相继落户**科技、**电子、**新能源等外资企业17个,储备在谈的***健康食品、**涂料、**卫浴洁具等外资企业项目107个。

(二)强化组织保障,抓好领导统筹

始终将招商引资摆在全市经济发展工作的顶格位置,市领导亲自部署、靠前指挥,统筹调动好队伍力量,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成立领导小组。设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机构,下设项目组、办公室、招商组、推进组4个具体部门,统筹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有机整合招商引资工作力量。制定了《**市产业办关于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招商引资工作画好蓝图,提供行动指南。二是强化领导责任。建立市领导挂钩保联工作制,形成“一个重点项目+一名保联领导、一个招商队伍、一个推进方案”的1+3工作体系。印发了《市产业办关于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进程的工作方案》,将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要求开发区、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亲自研究、亲自上手,对一般项目要定期掌握推进情况,对重点项目要邀请市保联领导上门推进。每周汇总开发区、县(市、区)主要领导外出走访联络、邀请市包保领导走访联络项目情况。截止目前,开发区、县(市、区)主要领导外出走访联络推进项目

***个,市保联领导走访联络推进项目**个。三是做好信息统筹。建立招商引资信息收集、汇总、统筹、协调的运行机制,每天收集汇总新增项目信息,及时了解驻外招商情况,协调各部门之间项目信息重叠和承载平台资源对接,有效提升项目信息的转运效率。建立签约项目联合会商会审制度,由发改、工信、住建、行政审批等部门联合做好产业项目签约前的研判把关,在项目用地、政策扶持、手续签批等方面向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倾斜,严格把管项目投资总额、用地规模、亩均产出等关键信息,共计召开联席会议**次,接受会审供地项目**个。

(三)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用好宣传利器,通过在开展大型活动,让外界企业和广大群众了解、知晓市投资环境,相继在**市、**市、**市等地筹备组织了多场大型招商推介活动,单场参会人数均超过200人,累计邀请企业318家,客商413名,其中世界500强企业9家,央企4家,**、****、****等上市公司95家,较大提升了**在***地区企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先后组织发展论坛、产业招商会、旅游推介会等中小型专题活动**场次,大力度对我市电子信息技术、亚麻纺织、生物科技等产业的投资发展环境进行宣传。通过活动推介,有效对接了**集团、**集团、**电子等一些重点企业。结合省产业办指示以及我市重大招商活动安排,定期梳理、汇总全市在手在谈重特大项目信息,密集在北上广深及其他一线城市等地组织开展招商促进周活动。紧跟**打造智慧**产业园,国际一流的亚麻纺织产业基地、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目标,重新制作招商宣传片,着手更新投资指南、招商地图等,夯实招商引资工作基础。用好新媒体平台,依托

“*****”微信公众号,借助各级电视台、报社等媒介资源,宣传我市招商引资动态、政策等信息,搭建招商宣传线上平台。截止目前,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发布招商引资信息38条、电视专题栏目3期、报纸专刊7期。

二、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对照年初目标任务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改进。一是个别县(市、区)、开发区重视程度不够。二是项目落地数量不足。三是产业研究还不够深入。四是工作统筹机制还需优化。

三、下步打算

下步工作,产业办将坚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强力推进信息挖掘、资源统筹、政策制定等方面工作,多措并举抓好招商引资,为**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

一是拓宽信息渠道。

持续加强招商引资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增强产业办干部对项目信息的收集能力,提高项目信息研判、跟踪、洽谈水平,打造专业化招商队伍。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兄弟市(地)和先进地区的有效做法和经验,选派干部到省级挂职锻炼,增加见识。进一步加大委托招商力度,建立专业咨询机构合作体系,广泛拓宽项目信息尤其是外资项目信息来源,弥补目前我市招商队伍整体年轻、经验欠缺的不足。

二是强化工作统筹。

统筹协调招商引资力量,结合**市产业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全市驻外招商力量有机融合、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以开发区为主、县(市、区)参与、全市大平台招商的工作协同机制,提高全市招商工作合力。合理做好资源调度和分配,根据项目产业类别,科学引导落地到符合产业集聚要求、适合项目发展的承载平台。统筹有限的土地资源向重点平台、重点产业、大型项目和重点工程倾斜,对项目用地优先保障。

三是做好政策优化。

制定完善并规范整理项目落地各项优惠政策,做好对政策的宣传引导。按照项目投入总量、产业类别等要素,建立健全土地供给、税收优惠、设备补贴、人才扶持等方面的分级分档优惠政策。坚持对大型项目和重点工程可以“一事一议”的总体原则,使招商引资人员与企业开展对接洽谈和商务谈判过程中提升灵活性和尺度的把握。规范项目优惠政策的决策机制,根据项目投资体量和政策优惠力度,优化简化决策程序。升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市产业办

2022年8月16日

下载2014产业办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产业办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邵阳市林业产业行管办2005年工作总结(写写帮推荐)

    邵阳市林业产业行管办2005年工作总结 及2006年工作计划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市县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及全市林业产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下,邵阳市的林业产业工作取......

    街道办工作总结(大全)

    做好街道办工作就要坚持“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原则,认真履行城市管理的各项职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街道办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街道办工作......

    街道办年终工作总结

    街道办年终工作总结一、根据社区建设工作重点,加强我镇社区建设一是进一步理顺xxxx镇古镇划分后所涉及社区的基本情况。去年12月底xxxx镇和古镇正式完成划分工作,划分过程中涉......

    街道办工作总结

    街道办工作总结1 一、项目推进及谋划项目推进工作:20xx年街道共有市四大百亿重点建设项目4个,市重大项目前期2个,市服务业重点项目1个。1、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推进较为顺利。其......

    街道办工作总结

    街道办工作总结 街道办工作总结1 深南街道办事处地处立山区东南端,占地面积5。8平方公里,范围涵盖深沟寺一、二、三、七区。下设9个社区,现有五老54人,五孩共66人,其中贫困孩18人......

    工作总结(办)

    办公室2009年工作总结办公室是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的综合管理部门,是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四面八方的枢纽,工作千头万绪。从我接任办公室主任以来,办公室在总经理的......

    街道办年度工作总结

    街道办年度工作总结 2010年,淮川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保发展、保稳定、保民生”主题,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大胆创新工作方法,一心一意谋发......

    院办:2011年度工作总结

    院长办公室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2011年,我处(部)全体工作人员根据学院院党委的工作安排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事业心、责任感,积极主动地为全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