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与课程资源的整合

时间:2019-05-12 06:1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与课程资源的整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与课程资源的整合》。

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与课程资源的整合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与课程资源的整合

洪山镇中心学校

刘海军

新课程改革 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一大不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一大不足就是教学内容偏旧,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造成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枯燥无味和神秘难学之感。而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物理现象,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应用于教学实际,是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亲自动手收集资源;从感性材料的展示,相关资料的引入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即使课堂形象生动,又培养了学生关心生活,留心生活的个性。

在新课程理论的引导下,物理教学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积极开展着。不少地方编写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作为物理教师对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如何利用?在什么时机有效利用呢?

一、课程资源整合的概述

课程资源: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常把课程资源划分为以下五部分:1.自然资源:如自然风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等。2.社会实践资源:如生活实践、家庭教育、社区人文、学校环境等。3.课本资源:如教科书、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育方针、教学挂图、工具书、报刊、电视、网络等。以上三种资源是最原始的课程资源。4.学生资源:包括学生对原始资源的自我认识和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学习所获得的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5.教师资源: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收集者,整合者,投放者,是最具生命性和创造性的课程资源。

物理课程资源整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为建构学生的认知,采用教师对相联系的各种资源整合、投放,帮助学生做出主动的信息加工,由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从而建立学生主体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与认知相联系的各种资源,经过教师的组合所形成的传媒材料,在课堂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的所运用的各种资源,把这些要素加以地重组或结合,使之相互融合并产生整体的教育合力。这个过程称之为课程资源整合。

二、课程资源整合中对教师的要求

课程资源的开发将给教师的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获得专业成长的同时,也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课程资源的扩展,使教师选择的余地加大,选择的机会增多。这样的优势是能够满足教学的多种需要,但同时也增加了选择的难度。这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挑战。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的能力。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

1.教师要加强学习。作为21世纪的教师要不断学习,除了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内容以外,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先进文化都要学习。要了解社会,放眼世界,积累知识,这样,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才能居高临下,游刃有余。

2.教师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罔”,教师要善于把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要善于分析问题和现象,继而做出科学的判断。

3.教师要勤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才会发现不足和缺点,检验我们的思路是否正确,以便及时纠正我们错误的做法。

4.教师之间要加强合作交流。21世纪是一个加强合作的时代,不懂合作就无法取得成功。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加强合作,寻找共同研究的课题,团结协作进行研究,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共同提高。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许多教育资源稍纵即逝,每位教师都要做一个有心人,及时捕捉我们身边的教育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内容。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对课程资源整合的技巧

物理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学校和物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物理课程的实施所起的重要作用,将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物理课程实施的计划之中,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但究竟哪些资源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还必须通过筛选机制过滤才能确定。从课程理论的角度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多样的种类和存在方式,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加丰富和灵活,从而教师应努力建设、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并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为了给学生提供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对课程资源的作用、配置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各学校都应该根据标准的要求,逐步建立、完善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所,配置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通过合力配制和有效使用,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广大教师也应该因地制宜、积极发挥现有条件的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实验技能,提高物理学教学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面:

①文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除教科书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和当地环境,从大量的教学资源中精选适当的教学内容,编写某些教学补充材料、校本课程。学校图书馆应该基本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科学教育不可能只通过课堂学习来进行,课外阅读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②利用与整合实验室资源: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要求大部分物理课在实验室中进行,要为达到这一目标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和完善实验室、专用教室、实践场所等的资源建设,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同时,也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廉价材料和器具,设计具有创造性的实验和探究、实践活动。改变目前实验内容和器材全国同一的现状,有利于学生体会物理学与社会、日常生活的关系。

③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具有重要物理意义的、展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实况录像;利用快录、慢录、显微摄影等技术手段拍摄的音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收集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实验录像资料。计算机多媒体软件由于其交互性、智能性和仿真性的特点,可以丰富学生对于物理情境的感性认识,深化对于科学规律的理解。教师和教师可以学习和尝试制作CAI课件,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建立媒体资源库,通过校园网实现校内资源的共享。

(2)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社会是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丰富的科学教育场所和途径可以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社会资源主要来源于报刊、电视、科技馆、展览会、少年宫、公共图书馆,以及工厂、农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

电视是一种普及的大众传播媒介,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电视中的科学教育栏目,要使学生养成习惯,关心电视中的科学节目,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养成关心科技发展的习惯。科技馆、少年宫集中了许多有趣的大中型科学教育的器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科学教育资源。参观工厂、农村、科研单位可以使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网络资源的开发在于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

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可以找到很多国内外的科学教育网站,对于扩大知识面很有好处。一些诸如基于网络的主题学习网站(Web Quest),可以促进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师向学生介绍和加以引导,或者利用下载内容开展教学,也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开发基于网络的课程资源系统。

例如初中物理对浮力的概念的教学中,学生由生活的感受对浮力有初步的认识,但对浮力的方向,任何物体浸入液体中受浮力的认识不足。我们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出发,提出以下教学设想:1.给学生讲皮球掉进树洞的故事后,问:向树洞中倒入水皮球为什么会浮起来?学生齐声回答:是浮力。接着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物体受浮力的例子,学生会举出如木块、轮船等在水中受浮力的例子,这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对浮力的认识。这是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课程资源。2.教师问:人在水中游泳时受不受浮力?你有什么感觉?从学生的讨论中总结出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3.教师很神秘地问: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都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那么沉入水中的石块受不受浮力?这时学生会提出不同的设想,教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设想,有同学先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放入水中示数变小,说明石块也受到浮力。4.师生共同概括出浮力的概念。

本例中学生的生活体验、动手操作的感受、教材是我们的课程资源,教师是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整合者,通过课程资源的投放,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建构自己的理解。既实现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又兼顾个体的积极发展,达到了社会和个体的和谐统一。

四、初中物理教学中对课程资源的整合的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滞后。广大教师仍然受到教材的制约,认为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甚至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照本宣科”、“教教材”的现象很普遍。学校和教师普遍认为,课程资源开发是课程专家和教材编写者的工作,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没有根据本地区、本校的情况开发资源的意识与能力。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体现不足,只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信息素养的培养。观念的滞后不仅影响到教育技术作用的发挥,而且必将对新课程改革形成障碍。

2.教师缺乏课程资源的整合的技巧。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未能形成有机整体。特别是缺乏课程资源的整合技巧的学习和专家的指导。

3.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由于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局限,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常涉及的是传统资源(如教学用书、实验室等),对社会实践资源,在网络平台下的资源等整合涉及较少。

第二篇: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选择和使用

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选择和使用

仪征市新城中学刘军

关键词:教科书实验室生活社会信息技术和网上

资源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物理课程标准不仅明确了要引导学生了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即学习物理一定要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千万不能空对空。只有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物理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感到物理是亲切、实在、有用的,从而用心去学好物理、用好物理。物理课程标准还进一步强调了“人”的发展,提出了“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观。如何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使学生达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学习过程和方法融为一体”的境界,在物理教学中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优质课程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

课程资源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用来完成学习活动的各种学习条件。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在所有的课程资源中,教科书是基本的教学资源,实验室资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生活社会资源是潜在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和网上资源是不可或却的教学资源,把这四种资源优化组合,学生才会真

正成长为用丰富物理知识武装起来,有一定实践能力和辨证发展眼光的二十一世纪青年人才。

一、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教科书是物理教学最基本的教学资源,要研读、领悟

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现代科技、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涉及了人类生活的整个空间。教科书是许多专家编写的浓缩的、精华的物理知识,是物理教学最基本的资源。不深入钻研教材,是教学无效、微效的关键症结,许多教学中的偏差与失误无不与此关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少“新课堂”更多关注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而忽略了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凭借——文本,有的课脱离文本,有的课甚至放弃文本,夹杂着一定程度的肤浅、浮躁。由于教师忽略了“钻研教材”,表现出种种弊端,无效微效教学现象严重。虽然,新课程强调由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是,课本仍是教学的首要凭借,文本文本,教学之本。所以,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更需要唱老调:“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要熟悉教科书的整体设计思路、熟悉教科书的单元设计思路、熟悉教科书的内容及其特点、熟悉教科书的呈现模式和体例。还要理解教材文本背后渗透的课程理念。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同一课题会有不同的思考,因而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教学素材,这是很正常的。这同时也为教师广泛采集教学资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笔者在使用苏科版配套的教参和光盘时就深刻体会到备课时这些优质资源带来的方便。另外在上课前指导学生用好《同步导学》,加强了学生的预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室资源是物理教学最重要的教学资

源,要用足、用好

我们许多教师面对平时的教学,总觉得实验麻烦,演示实验还不如讲实验,可能没有很好的利用实验室资源。其实许多物理问题讲述,学生不一定相信,而通过实验活动形象的展示出来有助于丰富学生形象思维。在八上物理教学中,新配发的实验器材“演示音调显示器”,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体会到:当教师把三个齿轮同时转动起来,把卡片放在不同齿的齿轮上时,声音的尖锐程度马上就不同起来,此时一边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音调的变化,一边让学生观察卡片接触的是什么样齿的齿轮,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很快就在实验中被学生发现,学生有了很好的感性认识。一个教学难点就轻松解决了。还是在八上物理教学中,以往新授光的反射时,常为无法明显演示光的反射现象而苦恼,新配发的实验器材不仅很清晰的让学生在白天看到红色激光射到镜面反射的情况,而且反射现象就在刻有角度的白色圆盘呈现,反射规律显示的效果特别明显。有了新实验器材的帮助,我们体会到物理教学的快乐。让如此美妙的物理现象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对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该有多大的影响啊!不同质态的资源(即使内容相同)对学生身心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从文字→图片→视频(动画)→动手做,学生的感受越加具体、生动。教科书陈述某一过程和学生经历某一过程不是一回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摈弃传统教学的重结论、轻过程或重学会、轻会学,因为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它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我们应该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探究的这些过程,充分运用好实验室资源。

三、物理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科学,生活社会资源是潜在的教学资

源,要关注、开发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实际和科技,有不少甚至是最新的前沿科技成果。实际上更多的现实素材被编入各类题目中,形成“信息给予题”,用来考查学生采集、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要的是让学生树立一种思想,那就是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本来就根植于人类所处的环境中,是一门鲜活生动、多姿多样的科学。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现代科技的催化作用是任何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一定要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以“物”明“理”,见“物”思“理”,不要简单理解为单纯从理论到理论,用公式套公式。对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只有通过充分的、深刻的感受,才可能有所发现!由感而发!因此不要把目光仅仅锁定在学校领域内,一篇新闻、一段广告、一盘菜、一个小笑话等等都可能为教学服务,而由于这些资源直接来自于生活,学生既感到亲切,又充分体现了“STS”的教学思想。现在在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是教学硬件资源的不足,而是教师不能创造性识别和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识别和运用教学资源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笔者曾经在看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时了解到有关超音速飞机的相关知识,便在学生学习运动这一章讲述了超音速飞机在陆地上空是不能飞行很快的,否则地面上的人在飞机飞过时会听到比我们听过最响雷声还响的声音。超音速飞机只有在飞在海洋上空时才超音速,它的声音只是炸鱼而已。学生很感兴趣,也激发了学物理的兴趣。因此做个有心人,注意围绕某一“隐性”的资源性事件,研究、联想可用于哪一个知识点、能力点,开发好生活社会中潜在的教学资源。

四、物理是一门前沿的科学,信息技术和网上资源是不可或缺的教

学资源,要选择、运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正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给教学带来革新机遇,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直至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物理信息时空一体化提供了展现舞台,让学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探究,主动进行信息收集、筛选,进行知识意义建构,在探究活动中长知识,开发创造力和潜力,在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陶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张扬主体鲜明的个性。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整合为上述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最佳的教育教学模式。现在通过网络能下载许多课件和教学素材,只要教师根据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行调整,很快就可以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课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初三总复习中,笔者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关于密度测量的课件,就把它改编成测固体和测液体密度两节课的课件,在校内公开教学获好评。

但在使用课件时要注意尽管计算机模拟可以带给人更加强烈的视听刺激、更为细腻的物理过程感受、更加直观的结果呈现,但它不能替代实物实验带给人的空间真实感、实验可信度。如果简单地把实验搬到屏幕上,就违背了认知规律,只有恰当地结合两者,将其作为物理过程的再现、结果的分析、规律的总结等,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能否最大限度地识别、积累课程资源,精当的选择、整合课程资源,主要还要看教师本人的主观能动性。教

师必须摆脱“等、靠、要”的思想,做一个课程资源的“有心人”。我个人的经验就是:随时随地留心身边的事物,遇到每一件事情都想一下对课程资源是否有用,如果有用就及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无论是自己备课的时候,还是回答课堂提问的时候,即使是手边没有“高、精、尖”的实施,也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上的问题。教师的敬业精神在这里也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我见过很多优秀的教师,即便在课程资源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实现课程资源的“超水平”发挥。

参考文献:

1.田世昆、胡卫平,物理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2.周久磷,从素质教育的要求谈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世纪之交的物理教育研究。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10

3.吴超男,新时期中学物理教师的自我修养。当代教育论坛,2005.6

4.韩叙红,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物理教学,2005.2

第三篇: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摘要:为了更好的契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物理教学也必然要革除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笔者通过实际的研究对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关键字:初中物理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引言:在日常教学中,课程资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探索新的或者是鲜有人注意的优秀的课程资源,以此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为了完美的跟进时代的脚步,教师也需要积极的思考努力创新争取能够开发出新颖的课程资源。笔者通过研究,在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所谓的课程资源实质上也称作为教学资源,顾名思义指的即是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密切相关的一种资源,当然这是课程资源较为狭义的定义。如果从广义的角度上讲,课程资源的定义即是一切有助于推动教学活动进行的因素都统称为课程资源。虽然两个概念有一定的区别,但是通过细心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课程资源与教学的紧密联系。二:课程资源的简单分类

想要更好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发并利用优质的课程资源,首先我们必须要对课程资源的来源与分类做到成竹在胸。通过一定的研究与总结,笔者将课程资源大致的分类罗列如下:

(1)按来源: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2)按性质:自然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

(3)按物理特点:文字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4)按功能特点: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 通过对以上课程资源分类的初步了解,也能够大致了解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的方向,因此笔者在下文即阐述了在初中物理实际教学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3.1结合教材的课程资源的开发

从本质上讲,教材也是一种课程资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教材的作用似乎逐渐被边缘化。一般教师对教材的参透不够彻底,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利用他人的教案拾人牙慧毫无个性色彩而言,加之对教材的理解不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教学节奏紊乱,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对教材的解读与利用,从而做出更优质的教学设计,是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譬如在讲解牛顿定理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对教材做深入的分析,此外还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合理的构建教学活动的结构,如在做教学引导时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牛顿的生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合理安排课堂练习也有助于教学的成功。总而言之,对教材的深入透析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3.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在当今社会已经显得尤为重要了。尤其是初中物理这样,概念较为抽象实践性强的学科,就更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中的科技元素,以此将物理知识生动形象的直观展示出来。鉴于此,笔者总结归纳出了以下几点对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1)利用影像资料将教学形象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最主要的矛盾体现在物理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局限共同作用下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久而久之就会是部分同学丧失学习兴趣。这一点虽然多数老师在教学中都有所察觉,但是基于我国如今的教学形式,班级人数基数过大导致教师的辅导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并逐渐成为了优秀学生的“禁脔”。为了打破这样的教学怪圈,初中物理教师就应该合理的利用起多媒体教学资源,以此降低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增加学生理解知识的可能性,并逐步缩小学生间的差距。譬如:在讲解物体运动规律相关知识时,尤其是相对运动相关知识时,我们不排除部分学生由于想象力不足,致使他们在理解此类知识时存在较大的难度。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将原本静态的教学改为动态的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直接观摩物体的运用规律,并在脑海中进行模拟,久而久之就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进行物体运动规律模拟的能力。(2)建立多媒体师生交流平台

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日常学习中,师生间彼此的交流有利解除学生的迷惑,同时又可以分享彼此间的学习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不幸的是,现目前我国教育受到“尊师重道”此类传统思想的束缚,导致师生间普遍比较疏远,因此师生间的交流也基本上也就”止于礼”了。为了改善这样的教学现状,各个学校都应该利用现目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校园网为载体,为师生的交流搭建起一个科学合理的平台。在这个交流平台上,学生与教师都可以匿名交流,这样就可以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也可以拉近师生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在交流平台上师生都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资料,譬如物理教师可以将一些自己总结的重点公式及例题,归纳整理成一个资料包然后上传到交流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复习使用。

3.3合理开发试验课程资源

众所周知,物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的利用试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譬如:在讲解小孔成像这一课程时,由于此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堂或则专门组织堂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直观的理解知识点的各个细节。

参考文献:

[1]闫红敏,范蔚.刍议课程资源及其有效开发.天津教研网.[2]赵小雅.从“教材”到“课程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4-7-9(6).[3]廖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0-05-10 07:41:46摘要:新课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教师要明确新课程目标,更新观念,正确使用新的教科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设计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关键词:目标,新教科书,建构策略,方法。

初中物理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健康、稳定地向前推进,由于这次课程改革力度较大,新课程的实施必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搞好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总目标,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教学评价等。下面就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并与同行交流。

一、明确新课程教学目标,正确使用新课程的教科书

新课程教学中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教科书编写得太简单了,教材内容顺序的编排与以前旧教材不同,不好教,不习惯等,其实这是教师观念没有更新的表现,许多教师习惯于以前的依纲据本的教学。以往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强调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首位的,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相对而言则是附属的,将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作为课程教学所关注的中心,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把握。与之比较,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更多地体现人文教育的因素,对能力的培养更多地强调了科学探究过程和探究乐趣的学习经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变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中,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实现的具体途径,在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则更加重视学生的体验,价值的判断和态度的稳定性等。在这里情态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学习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因素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构成了人的感性世界或非理性世界的相对完整的画面,又具有层次递进性——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心灵连续体。因此,根据新课程编写的人教版教科书,不再强调科学本身的逻辑关系,新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和探究活动的安排十分灵活,不拘于传统的知识体系,注意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把力学放在电学后面,这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探究活动,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电路的连接,电路的设计,非常感兴趣,学习这些电学内容也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以内,我觉得这是一种创新,也是新课程目标的一种体现。教科书是体现新课程目标的一个载体,并不是全部。课堂教学为每一位教师实施新课程目标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你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补充一些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大于教材内容;你可以对一些章节的内容进行重新的组合、排序;你可以开发一些校本教材;你可以对一些旧习题翻新赋于科学探究的新意,让学生在牢固掌握双基的同时,又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案例1]“杠杆”教学片断

师:前面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学习,我们知道了有关杠杆的知识,我想问一下,支点与力的作用点间距离的远近一定给力的作用效果带来影响吗?

生:我想一定是的,小时候玩跷跷板时,坐在不同的位置,产生的效果不同。同样用撬棒撬石头,支点在不同的位置,效果也是不同的。

师: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就是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通常是在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使用杠杆的,什么是杠杆的平衡? 生:根据以前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我想应该是当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师:当杠杆处于匀速转动状态时,我们也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你们对杠杆知识的理解,我们现在要探讨杠杆平衡条件应该如何入手?

生:杠杆知识中最重要的五个物理量就是: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要探讨杠杆平衡条件,我想应该是在支点固定的情况下,去研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者的关系。

师:你说得很好,请坐下。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我们先认识一下杠杆,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说明杠杆平衡。(可用直角三角板加以判断),另外桌面上还有一盒钩码,根据给定的实验器材,你自行设计一下,如何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同一合作小组可以进行合作交流。(给5分钟思考时间)。

生:我想在杠杆的左面挂上钩码,在杠杆的右面也相应地挂上钩码,当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杠杆就平衡了。

师:现在我们师生共同探究一下杠杆平衡条件。首先,我们要把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第一步,我们在杠杆的左面的两格处挂上三个钩码,然后用右手的食指压住杠杆的右面,从力臂大处依次向里移,我们共同感受一下,你的右手指感受到的力有什么变化?(学生随着教师做)

生:我的感觉是从外向里移的过程中,手所用的力是逐渐增大的,也就是说力臂越大,所用的力越小。

师:这是同学们的感觉,是否准确呢?在第一步基础上,我们做第二步:在杠杆的左边两格处挂上三个钩码,根据第一步的感觉,你猜想一下,在杠杆右边第三个格处,你应挂上几个钩码?

生:我想应该是两个。

师:好,同学们和我一起验证一下,猜想对不对(学生随着教师做)生:刚好平衡

师:你根据实验能猜出什么样的结论?

生:我想应该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或用大屏幕出示:猜测: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师:我们同学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两组实验,用来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每个同学先自己设计,然后同一合作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最后要进行实际操作,得出结论来验证猜想是不是正确。

(学生先进行设计实验,然后同组之间进行研究,最后进行操作)师:我看了同学们做得都很好,实验的过程设计得也很合理,我请两组同学展示给全班同学,分别由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到前面给大家展示。师: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谁能为我写一下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公式应该如何表示? „„

以上案例鲜明地体现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没有按照课本的知识排列进行讲解,而是把课本中的实验加以改造,让学生从感性到实际操作的猜测,最后以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的正确性,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把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结论,从而做到既教授给学生知识,同时让学生也学会进行探讨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新课程教学策略设计的指导 教学策略作为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设计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率,甚至教学的成败。作为现代教育思潮典型代表,建构主义理论对新课程课程教学策略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构主义理论针对教学策略设计这一环节强调指出:“我们不是仅仅为了选择教学策略,而是要创设学习者积极学习的现实环境。”为此,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扩展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包括允许学生决定自己想学什么,让学生能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得到互相帮助,创设非威胁性的学习气氛,帮助学生发展元认知意识,使得学习富有意义,包括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知识,在现实情境中使教学有固着点,提供学习内容的多种方式,促进积极的知识建构,包括利用活动促进高层次思维,鼓励审视不同的观点,鼓励创造性,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学生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机制。”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动机;

2、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教学气氛;

3、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留有充足的空间;

4、注重现代化手段的应用。

2、如何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首先,我们来分析针对《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一节课分别用归纳教学策略和探究教学策略设计的两则案例: [案例2]运用归纳教学策略设计的教案

1、导入:讲述欧姆为探索真理,十年呕心沥血,坚持不懈地研究,最终得出欧姆定律的感人经历,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

2、演示实验

步骤1:研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记录有关数据 步聚2:研究电流强度与导体电阻的关系,记录有关数据 以上步骤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完成

3、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推理:当导体的电阻不变时,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电压增大几倍,电流强度就随之增大几倍;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随着电阻的增大,流过电阻的电流强度就越小,电阻增大到原来的几倍,电流强度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通过以上推理得出: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关系。

4、验证推理:设计两组实验数据表,每一组中留有适量的空白,请学生根据推理的结果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数据,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同学一道验证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5、归纳得出结论: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叫做欧姆定律。

[案例3]运用探究策略设计的教案

1、提出问题:教师指出,我们曾通过实验发现,灯炮两端的电压越高,灯就越亮,流过灯的电流就越大。电流、电压与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形成假说:学生通过议论认为有可能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学生通过学过的有关电压与电阻的知识能够比较顺利的提出假说)

3、制订方案:固定电阻、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换用不同的电阻,重复上述步骤,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研讨,确定最佳方案。

4、实施方案: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5、分析与论证: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与假说是否相符,得出结论。

6、评价:检验实验过程的操作是否规范,实验结果是否可靠。

7、交流:各小组形成实验报告,交流实验结果,形成最终结论(有关作业与反馈,保持与迁移等环节在两案例中略)运用归纳策略设计的案例中,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展示了欧姆定律的形成过程,并经过归纳推理得出欧姆定律,通过师生双方的互动,学生不但对定律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的了解,能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同时,相对于探究策略而言,归纳策略是比较省时的,而运用探究策略设计的案例中,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得出结论的,由于学生亲自参与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因此,不但发展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而且通过对探究乐趣的体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与欲望。同时,由于探究过程是以组为单位进行的,并且需要对结论进行交流与评价,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反思和评价能力也是十分有利的。以上是运用归纳策略和探究策略的特点,但它们也各有不足之处,运用归纳策略设计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师的作用比较突出,相对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学生的合作,交流及评价等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利的。而运用探究策略设计的课堂教学,由于探究过程的冗长而比较费时,由于能力的差别容易导致部分学生不能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时,如何使这一工作更富有成效呢?我们知道,没有适合于各种情况的惟一优越的教学策略,也就是说,不存在能满足各种教学目标的最好的教学策略。我们说,最好地教学策略是在一定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策略,只有当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类型、学生的现状、现有的条件等各方面因素,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考虑为达到某个特定目标的“最好”的教学策略。现代物理的教学重视对过程的研究,重视学生情感的体验能力的发展,而探究策略则为上述目标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当然,我们强调过程,体验和发展,并不是说其他教学策略不足取,恰恰相反,其他教学策略是探究策略的最好补充。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教学策略时,根据对各方面因素的具体分析,同时考虑到教学策略中设计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地做出自己的判断。

三、新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 初次接触新课程教学的教师,会以为新课程教学就是要彻底摒弃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全面实施科学探究教学方法,其实不然。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有它的优点,如讲授法,能够在较少时间内容纳较多的信息,教学效率高,另外,教师的讲授具有解释,分析和论证的功能,教师生动的讲解可以感染学生,教师启发性的讲授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现代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针对课堂教学所设计的策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教师本身的特长、教学的设备条件,合理选择几种教学方法,然后将它们优化组合,才能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如在科学探究课堂教学中,把提问、讨论、猜想、实验、探究、分析与论证、交流等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的综合教学方法,由于这种综合教学方法既有教师的启发、指导,又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手脑并用的实验探究,因此不但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逻辑思维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而且由于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学生自始自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学习精力,但有的实验难度太大,要教师演示、讲解,就不宜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案例4]《传递热量》一节课的教学方法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为归纳策略,在此教学策略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法为:讲授——指导观察——指导讨论——讲授——演示实验——谈话——讲授 《传递热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热传递的三种形式的归纳,以及对不同物质热传导性能的研究。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已学过热传递知识,在此不宜多讲授,因此,首次运用讲授法时,教师可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及简明扼要的语言导入课题,并与学生共同得出热传递的概念;进一步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六种现象之间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讲授的方法进一步使学生明确热传递的三种形式;对于物质热性能的研究,教师在做演示实验的同时,运用谈话的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及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比较得出不同物质导热性能的差异,教师通过讲授,简明扼要地点明主题。

在上述案例中,不论是何种方法的应用,都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此,适时、适度的提问是至关重要的。在指导观察时,要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观察的要点,抓住现象的实质;在指导讨论和谈话时,要通过提问使学生沿着正确思路考虑问题;而在讲授时,则通过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得出结论。另外,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师应注意教学中的STS教育。

新课程的教材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如课前的查资料、收集信息法、课堂上进行“知识竞赛抢答”,如竞赛演讲法、游戏法等。总之,新课堂的教学还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程的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去探讨、去反思。

第五篇:初中物理生活环境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初中物理生活环境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冯瑞霞,张 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内容摘要: 在物理课程改革中,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发和利用生活环境资源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对

于落实三维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开发利用生活环境中潜在的物理实验课程资源,目的在于使初中

物理教学回归其本来面貌,实现物理课程目标与学生们健康成长和谐统一。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 G 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916(2009)04-0125-03 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课程,无法离开实验资源的支持。如果把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仅仅定

格在学校配备的条件性资源上,无形中给学生的学习与全面发展设置了一个“瓶颈”,因为他们看到的只是陌生的仪器和待验证的定律、公式,而物理学是

需要与生活进行联结、与经验进行镶嵌的。义务教

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使用

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

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

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1];“学生的生活空间即‘物理实验室’,生

活中的一切材料、物品都是我们开展物理实验、探究

和认识其物理本质的重要课程资源”[2]。为了让学

生在学到物理知识的同时,能得到情感上的满足,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应善于从物理学的角度审视周围的一切,在生活环境中挖掘、捕捉与学生生活经验息息

相关的课程资源,给学生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物理

世界。

一、利用生活环境资源开展初中物理实验的典

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浮不起来的乒乓球

[3]

初学浮力时,同学们普遍感觉浮力产生的原因

非常抽象,难以理解,为了突破认识难点,利用生活

材料进行如下实验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取可乐瓶一个(去底),乒乓

球一个,水杯一个,小木棒一根,玻璃片一块,适量的水备用。上

课时,采用“置疑-演示-总结”的教学模式。当走进教室时,教

师首先提问:乒乓球放进水中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在水底?对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同学们会异口同声 地回答:浮在水面上。教师继续提问:谁能让乒乓球 自由地沉在水底?面对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课 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一些学生主动请求上台尝试, 但纷纷失败而归。此时教师从容地开始演示,先把 乒乓球放在倒置的可乐瓶中,让乒乓球堵住瓶口,用 小木棒轻轻顶住乒乓球后向瓶内快速加水,直到把 乒乓球淹没为止,拿开小木棒,这时同学们会惊奇地 看到,乒乓球果然没有浮起来,而是乖乖地沉在水底(如图1所示),水从乒乓球边沿流出来。当大家还 处于惊奇状态时,老师用玻璃片堵住流水的底部,片 刻,乒乓球又漂浮起来(如图2所示)。观察完这两 个实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第一次因为乒 乓球底面没有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自然也就没 有浮力,所以乒乓球在水的向下压力作用下沉在水 底。而第二次当用玻璃片堵住瓶子底部时,乒乓球 底部有了水,产生了向上的压力,也就有了浮力,乒 乓球在浮力的作用下浮了起来,由此可见,浮力产生 的原因是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点评: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乒乓球是应该浮在 水面上的,然而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乒乓球可以 沉到水底。本实验设计的成功之处有两点:一是选 用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和材料———乒乓球与可乐 瓶壁,人为控制使乒乓球与可乐瓶壁紧密接触,实现 了水对乒乓球底部无向上压力的条件;二是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利用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抓住学生的好 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去思考、去分析,使学生在 愉悦的探讨气氛中实现了知识的构建。本实验若将 乒乓球换成装有水的小气球堵住瓶口,密闭效果会 更好,可以试试。

案例二:发散的凸透镜[4]

在学习了透镜一节后,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这

样的记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发散作用。”其实,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找一些器具进 行设计,可以发现原来凸透镜对光也有发散的作用。材料:断了灯丝的白炽灯泡一个,硬币一枚,大

玻璃缸一个(或脸盆一个)。

实验步骤1:在玻璃缸底部放一枚硬币,再在硬

币上放一个废灯泡,我们通过灯泡观看硬币时,如图 3,所看到的硬币基本上与不用灯泡时所看到的相 同。

实验步骤2:在上述基础上,将玻璃

缸中注入清水(要

浸没灯泡且需借助

一个外力使灯泡克

服浮力的作用),我们再通过灯泡看硬

币时,如图4所示,所看到的是一个缩

小了若干倍的硬币

虚象,显然,在水中的灯泡相当于一个发散的凸透镜(如若不信,当你将以上装置用平行光线照射时,定 会发现透出来的光线是发散的)。

实验步骤3:把废灯泡的金属部分钻一个孔,用 清水注满,再把硬币放到灯泡下,如图5,从上面观 察时,看到的一个放大若干倍的硬币虚像,显然这时 的灯泡相当于一个会聚的凸透镜。

实验步骤4: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再把玻璃缸 内注满水,如图6,再进行观察,看到硬币的虚像和 硬币的尺寸没有差别,只是觉得虚像比原物离水面近了。

实验原理:由于灯泡的玻璃壁很薄,玻璃对光的 折射作用可以忽略,在实验步骤1,和无灯泡时的情 况基本一样,可看成灯泡不起作用。在实验步骤4, 相当于在水面以上观看水下的物体。在实验步骤3 充满水的灯泡中,水代替了一般凸透镜中的玻璃。在实验步骤2,光线通过“空气凸透镜”的折射情况, 与光线通过玻璃凸透镜(放大镜)的折射情况正好 相反,所以“空气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 它是发散凸透镜。

点评: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利用生活材料

进行验证,学生得知“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 镜对光起发散作用。”用“发散的凸透镜”引入课题, 在激起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后,进行上述一系列的 演示。这种做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深 刻地理解光的折射原理,理解凸透镜对光线所起什 么作用,其决定因素在于分析凸透镜所处的条件。

二、对利用生活环境资源开发初中物理实验资

源的建议

显而易见,挖掘生活环境资源开展物理实验教

学,能让学生的物理学习融入生活体验,实现学生对 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和谐统一。然而在现实的物 理教学中,怎样才能把对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切 实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个物理教师的教学行为中,落 实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中呢?笔者结合执教经历 和对生活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调查,对广大物 理教师提出以下建议,以便于广大教师和学生更有 效地开发环境资源,生动活泼地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1.提高广大教师自主开发生活环境实验课程资 源的意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部门和各学校 领导都比较重视基础教育物理实验资源的问题,从 政策上、经济上也都予以了支持,但大多数经费主要 用于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多数学校领导都比较 缺乏让教师和学生自主开发实验资源的意识和理 念,甚至认为师生自己开发实验器材,是在学校办学 条件差、满足不了实验教学需求时才有必要。这样 的认识是片面的,因为近几年来理论界的学术成果 和不少一线教师的成功经验证明,利用我们的身边 物品和生活环境中的资源去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不 是可有可无的,它具有学校实验室资源无可替代的 优势作用。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尽快提高 认识,从政策上、经济上、制度上为教师和学生自主 开发实验资源给予支持,激发广大教师自主开发实 验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优化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2.加强物理教师生活环境资源开发能力的培

训。教师是实验课程资源开发过程的主体。要想让 自主开发实验资源成为每一位物理教师的教学行 为,加强对广大一线教师进行实验资源开发的培训 是十分必要的。

受“考试文化”的影响,多数教师还是把利用生 活物品做物理实验推向课外。物理教师不仅仅担负 着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使命,还需要“将物理教学与 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紧密联系,需要让学生经历探究 的过程和学习探究的方法,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需要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感受,也要为 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6]。而用生活、环境中的物 品、器具开展物理实验恰恰能符合这一理念。因此, 在对物理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让每一位物理 教师认识到这些理念,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理论和 方法上的指导。尤其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教师创新 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创造性地从生活中开发实验资

源,把本来不是用做物理实验的物品器具运用到实 验教学中。有些教师一谈到让创新就变得“束手无 策”,认为创新离自己遥不可及。其实创新离我们 很近,它就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中,小到一枚硬币、一 个饮料瓶、一颗土豆、一根橡皮筋、一滴墨水都可以 揭示出物理学的无穷奥妙,只要我们用心,创新就无 处不在。

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环 境中富有教学价值的潜在实验课程资源,善于从物 理学的角度审视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将挖掘到的资 源通过合理地开发设计、创新重组运用到具体的物 理教学内容中去,做到与实验室仪器以及现代教学 手段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3.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生活环境资

源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和 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学生 的重要作用。进行物理教学时,教师或者把方案给 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让学生主动从生活 环境中寻找资源,自己动手,自制实验器具,融入学 生的生活元素去探究、体味物理规律。学生从这个 过程中享受到的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将教 会他们怎样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科学,怎样在玩儿中 学习,怎样与伙伴们沟通合作,共同进步、快乐成长。教育目的是为了追求学生的“幸福指数”,而不是追 求高分。所以物理教学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先前经 验,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让 他们与生活对话,与环境沟通,让学生的健康成长与 实现物理教学目标达到和谐统一。

4.加强对物理专业师范生实验资源开发能力的培养。对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从师范生 抓起,重视物理教师的职前培训。在师范院校内,通 过开设实验课程,让每个师范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 前就充分认识到利用生活环境资源开展物理实验教 学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掌握开发和利用实验资源 的理论和方法,让他们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 多动手,多实践,设计开发一些方案、器具,培养师范 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并把这些开发设计 出来的器具方案用在教育实习的实践过程中,从教 学实践中再一次证实它的教育教学价值。力争让每 个准物理老师在工作前,在利用生活环境资源开展 实验教学的意识、认识水平以及能力等方面均得到 全面提高,为基础物理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塑造一 批新型的师资队伍。

5.教师在实验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应加强

沟通与合作。首先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在实验 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每一个物理教师的精力和能力 都是有限的,应该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在思想的碰 撞中激起集体智慧的火花。其次,要加强师生之间 的合作,当师生共同参与物理实验器具的制作时,有 了更多接触沟通的机会和时间,有利于营造一种民 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三,教师要经常鼓励 学生之间也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学生在利用生活 物品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有利于把学习伙伴们的 智慧融进来,既做他人观点的倾听者,也做自己思想 的表达者和集体成果的分享者。第四,要加强教师 与学校其他成员之间的合作,物理教师在开发实验 资源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材料与技术上的问题或困 难,这样就有利于教师与领导以及其他人员的沟通 与合作。

总之,从生活环境中开发实验资源会为新一轮 物理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注入生机和活力,也会为 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希望广大一线教 师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把自 主开发实验资源真正落实到教学行为中,让每一个 学生都能和谐健康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8.[2] 张伟,郭玉英,刘炳升.非常规物理实验:有待深入开 发的重要物理课程资源[J].物理教师, 2005(9): 47-50.[3] 郑蓉梅.开发奇妙的物理实验资源[M].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 2005: 43-44.[4] 王琳,于孔岭.用废灯泡做趣味光学实验[J].物理教 师, 2006(6).[5] 张伟.“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230.[责任编辑 郑慧淑]

下载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与课程资源的整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与课程资源的整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物理课程与教学实践调研报告

    初中物理课程与教学实践调研报告------------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现代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作为一项新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甚至相差很多的学生都有一定收益。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要达到的目的是:①自觉②果断③敏......

    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电教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

    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资源在初二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电教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

    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作者:李冲锋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点击数:757 更新时间:2009-1-17 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也是教师教育教......

    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开展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开展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初中物理的教学问题主要在于知识点的抽象性。教师需要运用生活化的案例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的学......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初中物理教学 凤庆县洛党镇洛党中学 龚福军摘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已在我校实施。本文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物理课程与教学题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一一、名词解释 1.课程论 2.物理教学过程 3.物理概念 4.学习动机 5.教学论 6.教学原则 7.物理规律 8.研究性学习二、简答题 1.物理学的特点。 2.新课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