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揣一颗童心,诗意的行走
揣一颗童心,诗意地行走——本刊专访特级教师郭学萍
(2014-09-15 21:05:44)转载▼
标签:
分类: 小语 教育
郭学萍:又名“长辫子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全国课题实验研究先进工作者,曾荣获全国优秀案例评比一等奖、江苏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南京市课堂教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在《新语文学习》《七彩语文》杂志用5年时间连载了《花花狗和贝贝熊》《书包里的跳跳鼠》两部童话,主编了《苏派语文·名师伴读》系列丛书8本,出版了个人专著《诗意语文 博客春秋》《漫读古诗》《接手新班》等;多次赴浙江、陕西、新疆、海南、北京等地讲学,被多所高校聘为国培班导师,“全国语文名师成长大讲堂”客座讲师。
揣一颗童心,诗意地行走
——本刊专访特级教师郭学萍
杨亚丽
一袭长发随意地倾泻,圆圆的娃娃脸上,总是绽放浅浅的、极富感染力的笑,透着儿童的天真与好奇,她像个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小学老师是不是就应该这样? 声音柔和得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语速不急不慢,富有激情和活力的叙说有着对文字近乎苛刻的要求,不经意间似有诗意汩汩流淌;她喜爱写作,是用文字编织梦想与浪漫的文艺女青年„„语文老师是不是就应该这样?
她,就是特级教师郭学萍,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人称“长辫子老师”。
童话创收:长不大的文艺青年
郭学萍的童年,是与外婆在乡下度过的。偶尔,才有机会到部队与父母短住。秀美的山村、淳朴的民风,养育了她开朗、乐观的性格;与父母的分离,塑造了她敏感而细腻的心灵。她对一株草、一朵花的美敏感,她对别人的眼神和语气敏感,她把这些纷纷写到日记里,慢慢地对文字也开始敏感起来。她的习作,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读给大家听。
1987年,郭学萍考上了苏州铁路师范学校。她和同学创办了文学社,他们倾心于阅读,醉心于幻想,用文字编织疯长的文学梦。4年师范生活期间,她写了第一篇小说《冷月》以及大量的诗歌和散文,做了《上海铁道报》的特约通讯员,在《苏州日报》发表了第一篇童话《落日》。昔日细腻、敏感的小女生,如今已出落成优雅、浪漫的文艺青年。1990年,郭学萍被分配南京铁路分局职工子弟第二小学。当娃娃脸的她,梳着两根长辫子,身着一套花格裙子走进五年级教室时,有人把她当成了新转来的学生。站上讲台,一句“亲爱的孩子们”,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每天放学时,孩子们依依不舍,纷纷把小脸贴在她办公室的玻璃窗上,冲她挥手告别。由于深得学生信任和喜爱,工作第二年,郭学萍就开始担任班主任了。
与孩子们相处,有太多的欢乐、太多的感动,郭学萍想,是不是应该拿起手中的笔为孩子们写点什么呢?写童话怎么样?是啊,自己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学作品不就是童话吗?再说了,孩子们哪个不喜欢听童话故事呢?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郭学萍在《新语文学习》《七彩语文》杂志连载了《花花狗和贝贝熊》《书包里的跳跳鼠》两部童话,其中《书包里的跳跳鼠》讲的就是长辫子老师的故事。其中一篇《星期八》中这样写道:
五月的麦田像金色的海洋,在纯净的阳光里翻滚。热烈的夏蝶汹涌而至,麦田里吹过幸福的风。
长辫子老师像孩子一样,在麦田里奔跑,风扬起她白色的裙角,整齐的刘海趴在额前。她的发梢上用粉色的手绢扎成一个好看的蝴蝶结。跳跳鼠就站在蝴蝶结上,扯着脖子唱起了歌:我叫跳跳鼠/从来就不爱读书/只要一提起做功课/闭上眼睛就打呼噜/只要一提起做游戏/那是一点也不含糊……
所有的孩子都跟着唱了起来。麦浪滚滚,欢乐的情绪奔腾到每一个角落。
是的,在童话里,长辫子老师总是和孩子们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当然,现实生活亦如此,几乎和童话一样美好。
很多人都惊讶于她近乎孩童的天真与幼稚,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也弄不懂孩子们为什么和她这么亲。有一次,一个老师忍不住问她:“什么事会让你整天快乐成这样?”她笑着说:“和孩子们在一起,心就会活泼如清泉。”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小语会会长袁浩对她赞赏有加:“郭学萍能把自己沉潜在生活和教学中并品尝到真正的快乐,这一份童心不正是我们许多人最不知珍惜,而又极易悄然失去的吗?这份童心是生命旅途中,绽放在道路旁的那株蔚蓝色的矢车菊、那朵纯洁的百合花、那颗滚动在茶叶上的圆润晶莹的露珠,凝聚着纯真、善良和美丽,既给身边的人带来喜悦,也让自己的课堂诗意盈盈。”
童诗教学:会“魔法”的老师
站在讲台上,她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自己长着一双隐形的翅膀,只有热爱诗歌的小朋友才能看得见。
她说自己手中的花布口袋是神奇的“魔袋”,里面装着满满的诗歌。当她从里面拿出树叶、苹果、小铲子时,学生好像真的被老师施了“魔法”,一个个变成小诗人。他们说树叶是“漂在河上的一只小船”“小树的一个绿色的梦想”“夏天的一枚邮票,到秋天会变成金黄”。你瞧,多么令人欣喜!
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学生在欣赏了一篇篇美丽的童诗后,在聆听了雨打树叶的声音、青蛙的叫声和幼儿唱童谣的声音后,一句句富有童心、想象与真情的童诗脱口而出: 滴答,滴答/小雨点在找自己的家/他问树叶/树叶只是点头/却不说话//滴答,滴答/小雨点在找自己的家/他问小池塘/小池塘只是不停地圈圈画画/不说一句话
一阵微风/轻轻吹过/一池子的荷花/开始翩翩起舞/我听到沙沙沙的声音/在清凉的月光下/传出很远很远……
夏天的夜晚/我听到睡莲与月亮对话的声音/蟋蟀和青蛙不时地插话/只有金银花安静地趴在篱笆上/她才是最好的听众 这是2011年郭学萍在第四届中国童诗年会上执教的一节公开课——《听,夏的声音》。当时,台下坐着的著名儿童诗诗人圣野、金波、韦娅等,都成了她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他们或通过作品与学生相识,或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整节课行云流水,诗意盎然。
香港儿童诗诗人韦娅称这节课为“童话般的课堂”:“整个教学在快乐的互动中进行,究竟是这些孩子们太优秀,还是这位教授者拥有魔幻之神手?她将一堂有关‘夏天的声音’的诗意课堂,透过她那个漂亮手袋中的树叶、小铲子、红苹果等,如此生动有趣地化作了孩子们天真而快乐的创作思维中的桥梁。她为孩子们的创作,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这童话一般的课堂!”
其实,郭学萍早就开始童诗创作指导课的开发与研究了。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读了金子美铃的诗集《向着明亮那方》,那富有童真的想象、那美好纯真的情感,使她忍不住要和学生分享。慢慢地,她和学生熟知了越来越多的童诗作家:金波、圣野、王宜振、林武宪、斯蒂文森等,孩子们在美丽的诗句中修炼了一颗晶莹通透的诗心。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吗?为什么不能和学生一起创作童诗呢?郭学萍带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唤醒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真情,他们共同陶醉在情趣盎然、诗意芬芳的童诗创作中„„2005年,她在南京市上了一节童诗创作指导的公开课,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后来受邀到多个省、市作童诗创作教学的观摩课。正是因为有如此丰厚的积淀,才有了《听,夏的声音》一课在第四届全国童诗年会开幕式上的绚丽绽放。
对于儿童诗教学,郭学萍是这样理解的:儿童诗是最贴近儿童的文学样式,让儿童诗进入教学现场,有利于唤醒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孩子对美的感知,提升孩子的思辨能力。但是,正如我们的习作课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一样,指导孩子写诗,也并不是要让所有孩子都成为诗人。儿童诗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拥有诗意的人生。热爱诗歌的孩子,一定是诗意、柔软、明媚、向上的。
诗意语文: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一位教师想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需要多少年时间呢?对于这个问题,郭学萍的答案是16年。
早年,郭学萍也曾辗转于各类公开课比赛,像所有积极、好胜的年轻人一样,她期待与高手对决,期待机会展示自己,期待看到每一次比赛中那重压淬炼下的崭新的自己。2006年初,郭学萍参加了南京阅读教学竞赛,执教《爱如茉莉》一课。为了上好这节课,她嚼了一个寒假的《语文课程标准》,啃了一个寒假的《名师课堂实录》,学了一个寒假的《苏教版国标本五下教材培训资料》,读了一个寒假的《爱如茉莉》,教案修改了6次,整整写满了厚厚一本笔记。最终,这节课获得了一等奖。然而,郭学萍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成绩:自己执教的公开课大多唯美而精致,精致是优点,也是缺点;诗意是特点,也是局限。如何能在诗意上有所突破呢?
2006年底,郭学萍参加江苏省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执教《灰椋鸟》一课。这次从准备到正式上课只用了10天时间,可谓“不犹豫,不徘徊”,因为“诗意语文”在她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诗意不是精致唯美,不是刻意营造氛围,诗意语文也应该有卓有成效的双基训练,也应该有独立思考的火花闪现。
郭学萍的博客名为“诗意语文”,申报的多个课题也与“诗意语文”相关,当她正在诗意语文的路上坚定不移地行走时,却遭到一片质疑之声。“大家语文博客”是南京市教研室主办的专题网站,郭学萍的“诗意语文”一度引发激烈的争论。什么是诗意语文?如何理解,如何定义,如何操作?它和“本色语文”是不是互相矛盾?甚至有老师认为,诗意语文不过是玩弄概念,是花架子,是作秀。
对此,郭学萍如此回应:“在我心中,语文就是一棵美丽的树,枝叶茂盛,鲜花盛开。每一片绿叶,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每一朵鲜花,都绽放出诗意的笑靥;根,深深地扎入生活的土壤;果,是智慧与灵性的喷发。语文课就应该让孩子从小受到诗意的感染,让孩子的心纯洁如白玉,丰满轻盈。我不知道怎样对诗意语文作出更理性的诠释,我只知道,我的孩子们都喜欢我的课,我能从他们的脸上读出语文带来的快乐和酣畅。”
什么是诗意语文呢?或许并不容易定义,但学生的成绩却是最好的注解:
2005年,她班里一位叫左传的孩子,以一篇《实习老师的到来》成了当年“全国小作家杯征文比赛”一等奖的得主,现在正式成为中国少年作家班学员。她班里的陆溪和王辰然两位同学在全国小学生语文能力测试中荣获一等奖。
她带的班级先后荣获“全国童话创作大赛团体三等奖”“长三角地区诗歌大赛一等奖”“南京市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特等奖”“南京市金陵书香班级”等荣誉称号。2009年,师生共同创作的《童谣童画》《童心书缘》《奇奇学博客》等系列丛书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式出版。
“语文是一种雅致的文化,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一种洗尽铅华的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本身就是富有诗意的,教育也是富有诗意的,和孩子沟通和交往同样富有诗意。诗意的语文课堂是从儿童视角出发,是以儿童为立场,它是开放的、灵动的、智慧的,能够让学生释放情感、绽放生命,从而让学生享受语文,拥有诗意人生、智慧人生。”每过一个阶段,郭学萍便会对诗意语文有新的理解。
如今,对于郭学萍而言,诗意语文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教学风格,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读写行走:谱写诗意人生
有教育媒体采访郭学萍,问:什么是您最不喜欢的?郭学萍的回答令人出乎意料:穿平底鞋。
郭学萍尤爱高跟鞋,无论是站上讲台,还是出门旅行(登山除外),她都会脚踩一双高跟鞋,脖颈处搭一条亮丽的纱巾,即使炎热的夏季亦如此。她爱美,爱打扮,衣着永远时尚、得体。一个具有诗意情怀的人,一定有着较好的审美能力,无论是衣着、表情,还是言谈举止,无不透射出浓浓的文艺气息。
一个具有诗意情怀的人,常常有一双审美的“天眼”,总是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时时处处总有诗句喷涌而出。只是在山脚意外发现了一株菊花,郭学萍便写下了如此华丽的诗句:真的,这只是一种幸运/我在山脚边邂逅了一株野菊/她灿然地开在路旁/照亮深秋的晨光//秋阳,在每一片菊瓣深处/浅笑浅笑/请不要惊动她羞涩的想往/就让她微笑着度过平凡幸福的时光// 秋风,在每一片菊瓣深处/ 低吟低吟/请不要惊动她金黄的梦想/就让她以无言的姿态面对时光匆忙……
郭学萍爱读诗、写诗,对诗有着近乎虔诚的热爱。2011年版新课标颁布后,推荐小学生背诵75首古诗。郭学萍用自己的方式解读了这些古诗,并结集出版,名为《漫读古诗》。《江南》原本浅近直白,经她解读后变得韵味十足:有些诗,需要在琵琶声里,缓缓念出。这声音不能靠近,犹如月色花影,它是芬芳的,空灵的,娴静的,带着春意的欢喜泊在江南的绿韵中。有些诗,需要伴着舞蹈而行。弦声切切,舞姿翩跹,有多少婉转缠绵,在水袖轻舞间,春去夏来。江南的夏日,离不开一池池清荷。碧绿的荷叶,玉石翡翠般挤满荷塘。是怎样的一种繁茂与旺盛啊!你听,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一群采莲的姑娘翩然而至。她们素衣罗裙,低眉含笑,婉转的姿态,如荷叶间散出的古典的沉香……
截至目前,郭学萍已累计发表文章100多万字,出版了三本个人专著《诗意语文 博客春秋》《漫读古诗》《接手新班》。今年,又着手打造一套《苏派语文·名师伴读》人文读本。
当然,这些著作的背后是她十年如一日的海量阅读、深度阅读。
郭学萍不仅爱读文学作品,还读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哲学著作。郭学萍说,原来以为哲学是寂寞地开放在人类智慧之树上的最高花朵,是为数不多的精神贵族对世界产生的“惊异”和“玄思”。他们所谈论的“世界本质”“宇宙规律”,对于忙碌如蚁的我辈而言,似乎玄而又玄,高不可攀。然而,深入阅读之后便被深深吸引。“哲学与教育,研究的领域不同,思考的方向却是一致的。它们都使人聪明,给人智慧,每位老师都应该读一读哲学。” 对郭学萍来说,读书拓宽了视野,给予她思想行走的力量,写作则丰盈了心灵,给予她诗意的言语人生。读写已经成为她的一种生活方式。
最近几年,郭学萍经常受邀到各地讲学,参加研讨活动。她已经不满足一个人的成长,而是寻找同样心怀教育理想的追梦人,携手同行。
今年4月,郭学萍参加第十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被评为2014“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和特级教师高子阳、姜树华的名师工作室,联手举办了“打开儿童课外阅读的‘新视界’”研讨交流活动。5月,受邀给“海南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提高班”的学员讲课。暑假开始了,郭学萍的活动又安排得满满的。可是,不管多么忙碌,郭学萍总是不知疲倦,乐在其中:“每一个心怀教育理想的人,在现实环境中都会有痛苦,有挣扎,有彷徨,能够与人同行,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会有一种温暖的触动,添一份坚守的力量。”
郭学萍的心灵深处,始终涌动着激情与梦想。她总是怀揣着理想上路,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就算遇到太多的困难、坎坷,她都能予以诗意的观照,使人生永远洋溢着温馨、空灵和深邃的诗意。
(此文发表于2014年第9期《今日教育》)
第二篇:作文守住一颗童心 卢晓峰
守住一颗童心
——读《新月集》有感
我不能从春天的财富里送你一朵花,从天边的云彩里送你一片金影。从你群会啊盛开的园子里,采取百年前消逝了的花儿的芬芳记忆。在你心的欢乐里,愿你感到一个春晨吟唱的活的欢乐,把它快乐的声音,传过一百年的时间。——题记
穿越了百年的时光,我终究无法忘却他的声音,留在了那本泛黄的书页里,更是铭刻在了我的心板上。泰戈尔,一位用‚伟大‛已不足以诠释的印度诗人,在90多年前的一天,他上了东方之旅,来到了这片华夏大地,点燃了一代青年的热情。当以为女文人读了他的诗后,深受启发,便举笔创作《繁星〃春水》,谱写了母爱、童真与自然的伟大诗篇。正是他造就了一代名家——冰心。徐志摩也曾为他的到来于北京发表重要演讲……
如今,当我打开那本《新月集》,虽说只是‚浅尝‛,却也品出了另一番滋味——处于青春十字
路口的我们,何尝不需守住一颗童心?
品味《纸船》一诗时,‚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星光下缓缓地漂浮前去。睡仙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当主人公天真地放游一只记有姓名与住址的纸船时,他憧憬远方的人会收到,从而认识他。对此,主人公怀揣的是一份纯真的信念。我想,每一只漂流而去的纸船一如放飞的梦想,承载这我们对未来的憧憬。
此刻,我们手握的是青春的年华,恰处于人生的奋斗阶段,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坚忍不拔的努力、奋不顾身的斗志与点点滴滴的汗水换来。为了一个梦想,我们不息奋斗,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虽然时有艰辛,苦楚与寂寞,但只要我们守住一颗童心,便可以微笑着对困难说借过。度过黑夜即是黎明,这变是一颗童心的信念。此刻的我们正追逐着梦想,一如孩童追着远漂的纸船,为何不放下那份不安,怀揣着一颗天真的童心,惬意地踏上征程?
在《职业》一诗中,‚我愿意我是一个小贩,在街上过日子,叫着:‘镯子,透明的镯子!’;我愿意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地,谁也不来阻
止我;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提了灯去追逐影子。‛时间在飞逝,科学技术伴随时间的脚步一日万里地前进着,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当一个作家,一个诗人,一个科学家……但在《职业》一文中的孩子却立志要当一个自由的小贩,辛勤的园丁亦或一个劳碌的更夫。那就是一个孩童的理想,不受任何传统理念束缚,总是单纯地追求了自己所热衷的,没有一点矫饰。
然而,现实社会毕竟还是给我们上了一道枷锁,我们的意识中也悄悄地产生了等级与差距。其实,每一个职业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角色。一个商人与园丁,他们都付出了劳动,而商人收获的只是金钱,而园丁收获的则是满园鲜花的‚笑容‛。此刻的我们也正在为将来的职业而预备,请不要丢弃了那颗童心,坚持自己想做的,即使只是一个平凡的岗位,只要有一份热情,仍旧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并且,一个人是否伟大,不在于他的职业的高低。翻开厚厚的词典:品格高尚;才识卓越;……一大堆的规定才算是一个伟人。但在诗人心灵泉水的滋润下,我觉得一个敬业的人最令人敬佩。
泰戈尔,《新月集》,他的诗永远都是没有伪善,没有高傲或低卑,没有做作,没有尖锐与争执。阅读它的《新月集》,总有一种舒畅无比的感觉,似乎一股清风拂过面庞,沁人心脾。我想,纵然千年逝去,它依旧还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因为它启示我们的是最真、最善、最美的儿童之心。虽然我们的童年早已是曾经,但我们依然可以守住那颗属于我们的童心,以一份执着的天真面对生活。那样,我们面对他人将会少一份猜疑,多一点信任;面对失落,我们可以少一脸悲伤,多一抹微笑;面对生活,我们还可以少一份束缚,用更多的自由去拥抱理想蓝天!
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篇:教师要有一颗童心
教师要有一颗童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雪过后的早晨,一位教师步入校园,发现学校的雕塑上批了一件红色的棉衣,在雪后的校园是那么刺眼。经过调查,原来是几名一年级学生所为。她问:“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呀?”孩子们说:“下雪了,雕塑姐姐还穿着裙子,多冷啊。”这是多么善良多么纯真的童心啊!这位教师赞许地点点头。她觉着,那件红棉衣点缀在银白的世界里。把校园打扮得更美丽了。
试想,如果这位教师不分青红皂白,把这件事当作“恶作剧”处理,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多大的创伤啊!而正是教师的一颗童心,呵护了孩子们那颗稚嫩纯洁的心灵,也在孩子的内心营造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全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一直到25多年,有人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他说:“我,是一个长大的儿童。是童心给了我教育的智慧。”
教师要有一颗童心。童心,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天真无邪的,他们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会用自己的观点处理事情。拥有一颗童心,教师才会走进孩子的心灵,与他们站在同一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事物,才会理解孩子的一言一行,与孩子产生思想共鸣。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接受你,信任你。“亲其师,信其道”,当你与孩子的心灵融会在一起的时候,就会进入教育的最佳境界。
童心,是教师保持激情与梦想的灵丹妙药。教育是一项特殊的事业,她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各异、思想活跃的生命。作为一名教师可能受各方面的压力与影响,或萎靡,或悲观,如果我们带着这种心态面对我们的孩子,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对他们的成长势必造成负面影响。教师拥有一颗童心,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会自觉抛弃一切世俗杂念,想孩子所想,做孩子所做,乐孩子所了,永远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对未来充满激情与幻想,这正是教育所需要的。
教师要有一颗童心,只有这样,你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第四篇:小学生演讲稿:一颗童心向着党
小学生演讲稿:一颗童心向着党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一年级九班的_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颗童心向着党》。明天就是国际“六一”儿童节,我在这里祝大家节日快乐!那你们知道儿童节的由来吗?1949年,为了悼念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上确定每年的六月一日是国际儿童节。
我们的祖国现在城市里高楼林立,自然生态美丽多样,宇航员成功飞天探月等等,可我们过去却是一个受尽苦难的国家。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多少革命烈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其中就有我们的同龄人——小萝卜头。他不到一岁就和妈妈一起被反动派关进监狱: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住的是一年到头不见阳光,既阴暗又潮湿的牢房。虽然条件艰苦,“小萝卜头”却很珍惜学习的机会,每门功课都很好。他还利用学习的机会,为监狱里的党组织传递情报。令人悲愤的是,小萝卜头和他的爸爸、妈妈最终都被敌人杀害了。那一年,他只有9岁。
同学们,我们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条件是多么优越啊!有校长和老师的辛勤培育,有宽敞美丽的校园,还有精彩有趣的知识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在党的关怀下健康茁壮地成长着。今年我们的祖国迎来建党100周年,我想把我心中的天安门和国旗画在画本上,还有我的党员妈妈,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每当我看到国旗升起的时候,我心中无比地激动,充满了对党无限的崇敬和感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我们是祖国的儿女,我们要爱学习,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的每一句话,多读课外书籍,扩展我们的知识领域,提升学习能力;要爱劳动,劳动增长我们的见识,锻炼我们的身体,培养我们的品格,劳动是快乐的也是最光荣的,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爱我们的老师和同学,见到老师要问好,说话要用礼貌用语,团结同学,乐于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还有尊重爱护我们的国旗,爱护花草树木等等......时刻以一个优秀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党,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时刻准备报效祖国报效党!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人,贵有一颗童心美文摘抄
在古希腊街头,流浪艺人荷马一边弹着七弦琴,一边说唱着古老的神活故事。他的四围聚集了许多听众。他们听得入了迷,故事结束,一齐喷喷赞叹:“讲得好,简直活灵活现,都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时候跑来几个捉虱子的小孩,他们嘻嘻哈哈嘲笑荷马:“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把它放了,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把它带着!”这是赫拉克利特给我们讲的一则寓言,寓言中的那几个小孩乃是最早的哲学家。哲学家总是捕捉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一旦捉住,又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因而不再是他捕捉的东西了。
人若能常有孩子的心境,便可以不要哲学了。因小孩的心境有三个特征:一是能忽然忘了过去的一切,纯粹泯没现在;二是对于极简单的事发生浓厚的兴趣,因他能将全部生命向一点贯注;三是没有未来的忧虑,所以小孩子与宇宙本体最近。如《金刚经》中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对于我们这些大人要花费半生心血才能悟到的东西,孩子天生已具备了。“当下即是”,“无牵无挂”,在孩子的心境上也可看见。
爱尔兰作家卡瑞说,大多数学识丰富的人,他们获得美感的能力反不如年幼的孩子。在孩子眼中看到的是海上美丽多情的浪花,而成年人的眼里看到的却只是海水中苍茫混沌的泡沫。孩子眼中的月亮,大人眼里没有。
有一小女孩,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斑的。她透过这片秋叶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得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展示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女孩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是的,一个艺术家无论在阅历和技巧方面如何成熟,在心灵上却永是孩子。有人说天才便是时时能恢复童年心境的人,因为人在童年最具纯正的天性,哲学家也是如此。孩子是最贫穷的富翁,是无智的智者,是无忌的哲人。因为,孩子本身就是理想,就是历史,就是哲理。
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与尼采精神三变(骆驼、狮子、婴儿)相似,而其中最高的境界应滚是第三个;因为当一个人追逐操劳了半生,对戎马生活突然感到厌倦,发觉宁静、质朴与周遭的美好,便一下子回到了“婴儿”天真完美的世界。这是我们往往在困顿、流离、不断地迫索之后的一种顿悟的表现,也可以说是“觉今是而昨非”、“是非成败转头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心境。
人一生中的精神状态可作三个比喻,那就是“精神三变——精神如何变成骆驼,骆驼如何成为狮子,狮子怎样变为婴儿”。“十年寒窗无人间,一举成名天下闻。”“十年寒窗”是骆驼,“一举成名”是狮子。骆驼在沙漠中行走,为了寻找生命的绿洲历尽艰辛,但骆驼仍然会坚定而无怨无悔地走下去。事业辉煌中的人是狮子,狮子就是比较有威力并且能够获得荣誉的动物。
我们要去做一头“狮子”,而做“狮子”的前提是首先要做好一头“骆驼”。只有在当“骆驼”阶段时拼搏向上、努力奋斗,才有在“狮子”阶段雄踞山林的辉煌。甚至可以在做“狮子”最辉煌的时候退下来,继续做“骆驼”充电,以便做第二次“狮子”,迎来第二个辉煌。
最后,奋斗一生的人终于老了,返璞归真,有人把老年精神状态喻为“婴儿”。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戎马奋斗一生,轰轰烈烈,叱咤风云,最后往往会隐居山林的原因。这就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