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承接看皖江
科学承接看皖江
奔腾不息的八百里皖江,发展浪潮强劲涌动。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战略层面的发展规划,也是我国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专门制定的第一个规划。
短短一年时间,示范区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发展动力竞相迸发,一个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速腾飞的现代化区域经济体,正加速崛起。
“国家战略”激活“皖江机遇”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加速调整,产业转移步伐骤然加快。安徽,敏锐地意识到,承接转移,加速崛起的历史性机遇来了!
滚滚长江,流经安徽八百里,被亲切地称为皖江。区域内不但是安徽经济的精华与 “脊梁”,同时这里承东启西,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无缝连接,区位优势明显。皖江活,安徽发展全盘皆活。
放眼全国,安徽的发展关系中部崛起大局总体进程。“以国家的名义,在皖江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为促进产业转移,加速中部崛起,协调区域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解读。
“皖江机遇”被“国家战略”所激活。
示范区规划,为我们勾勒出这样一幅宏伟蓝图: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芜湖为双核,宣城和滁州为两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分布格局,形成的区域如同一只凤凰向着东方展翅飞翔,与长江三角洲有机融为一体。
一年多的励精图治,宏伟蓝图正逐步成为生动的现实:
示范区成为全省加速崛起更为强劲的“引擎”。2010年,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24亿元,同比增长16.3%,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70%,占全省比重达到68%,较上年又上升了1个百分点。
示范区正在成为全省扩大内需的“主战场”。2010年,示范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80.5亿元,增长34.5%,占全省投资比重超过66%;实现社会消费零售总额2419.6亿元,占全省比重超过60%;
示范区更有力地充当了全省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器”。2010年,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693.1亿元,增长23.8%,占全省七成比重;
示范区也成为全省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助推器”。2010年,合肥市生产总值超过2700亿元,在全省首位度提高至22%以上,芜湖市生产总值也首次超过1000亿元。示范区“双
核”集体发力、一批区域中心城市实力不断提升,有力加快了全省城镇化进程;
从经济发展配角到开放开发龙头,皖江一举成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动力,安徽对接世界的新平台、对外开放的新窗口。
“先行先试”实践“科学承接”
皖江示范区的核心是“产业转移”,而“承接”和“示范”是两个关键词。
省皖江办负责人介绍,2010年,示范区合同引进省外资金9063.9亿元,同比增长61%,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867.4亿元,增长47.2%;新批内外资项目9793个,同比增长 20.7%,占全省比重71.1%。熔盛重工、江西赛维、三安光电、日本花王株式会社、尼普洛株式会社等一大批全球500强公司及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竞相布局示范区。
最新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则显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引进1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3075个,实际到位资金887.5亿元,同比增长64.0%,占全省72.4%。“一年多以来,示范区品牌价值逐步凸显,承接步伐明显加快,成为产业转移的热门目的地。”有关负责人表示。
“承接不是简单的照单全收,来者不拒。”“示范”的意义更多体现在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围绕创新、提升、集群等关键词,示范区作出了生动实践。
注重高端承接。“作为国家战略,皖江示范区建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严禁落后产能转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一个例子是,有一家大型企业希望在芜湖经开区投资10亿元建设聚乙烯项目,但由于污染较重等原因,被园区一票否决。与之相反,去年10月,集节能、环保、低碳于一体的高智能自动化高新科技园——皖江低碳科技园在合肥开工,项目建设一路绿灯。限低引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园区共识。
注重创新承接,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以创新吸引转移,示范建设必须始终贯彻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创新创优的要求。”专家指出。在芜湖,总投资600亿元的皖江物流产业投资基金顺利通过国家审批,为整个示范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由芜湖长江产权交易所发起的皖江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中心,也已筹建。合肥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
注重集群承接。一年来,适应国际国内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新趋势,皖江示范区更加强调向产业链承接转变,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合肥市加快建设千亿元平板显示基地和家电基地,吸引京东方、彩虹蓝光等企业不断扩大投资规模,配套企业加速跟进。宣城市郞溪县整体承接的特种设备制造业,签约企业500多家,全部建成后总产值可达500亿元以上。
在承接中提升,在提升中更高质量地发展。皖江示范区开放承接水平全面提升,正朝着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迈进。
“基础之年”铸造“承接舞台”
当宏大的资本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由东而西,由沿海而内地,竞相转移之际,握有承东启西之地利的安徽,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
“资本并不会因为你设置了这个区,就自动选择你。承接,离不开搭建平台,优化环境。”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为此,我省提出“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目标,其中“打基础”就是要营造让一切发展要素充分释放的环境。
打开一张马鞍山市地图,你会发现,这里条条道路伸向临近的江苏,如张开的臂膀紧紧拥抱资本浪潮。作为长三角城市群新成员,目前,马鞍山已相继建成连接苏南的313、314省道和当涂至江苏高淳的当高大桥,正在建设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及接线高速公路、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段。
合肥火车站改造工程、京沪高铁安徽段、沿江高速铜陵连接线、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等重大项目基本完成建设任务,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北沿江高速马鞍山至巢湖段等项目开工建设。2010年,皖江示范区加速完善基础设施,累计完成交通、水利、环境等基础设施投资1158亿元。短短一年时间,示范区内空间布局取得新突破,各功能区的划分已经明确,江南、江北两个产业集中区建设相继启动。载体建设取得突破,按照科学承接的要求,新筹建开发园区32个,原有开发园区的扩容提升正在全面展开。合肥出口加工区获准设立,马鞍山、安庆、铜陵经开区和芜湖、蚌埠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
软环境建设同样快速推进。我省编制了9个专项规划,着力推进示范区开发园区规范化、特色化、集约化发展,高水平打造承接产业转移载体的开发园区总体发展规划。政策体系方面,我省与国家有关部委签署了17个合作共建协议,争取了一批专项支持政策;省里出台一系列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实施方案和专项政策。
让政府成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发展环境的维护者。皖江示范区规划指出,要着力提高行政效能,落实首问责任制、办文办事限时制和责任追究制 “三项制度”。省委、省政府出台的“40条”政策意见中更是明确要求,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豪情满怀的江淮儿女正书写皖江腾飞的新奇迹!一个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的示范区,正加速成为现实。
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崭露头角
从2009年4月开工到量产,京东方合肥六代线仅用了18个月,建设速度、产能爬坡速度和产品优良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今年5月,合肥京东方六代线可满产,年产液晶面板1000万片,产值超80亿元。京东方项目发挥了强大的“磁吸”效应,作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相关配套企业紧随其后相继入园。如今,住友化学、彩虹液晶玻璃基板等一批配套项目已建成投产,5年内,可吸引上下游新增投资300亿元至400亿元,带动形成产值2000亿元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创造5万多个就业机会。
芜湖光电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发展光电产业,是我省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之一。2010年,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光电产业化基地项目花落芜湖,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建设周期四年,分两期实施。目前,一期项目已基本建成,并于2010年12月生产出第一片芜湖产LED外延片、芯片。二期工程将于今年10月份陆续投产达效。全部工程投产后,芜湖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LED外延片、芯片、封装及下游应用产品的研发、制造和试验基地,对推进我省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合肥光伏产业基地呼之欲出
清明前夕,投资总额为25亿元、目前全球单体投资最大的赛维LDK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第一片电池片成功下线。从签约、开工建设到投产,只用了短短8个月时间。在赛维项目的带动下,投资25亿元的海润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中建材太阳能电池盖板项目、总投资135亿元的晶澳3GW“硅片—电池—组件”项目以及美国3M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膜项目等一大批太阳能光伏大项目相继落户合肥高新区,一个千亿元新能源产业基地呼之欲出。
马鞍山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合同签约
本报讯(记者 吴永红)5月5日下午,马鞍山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合同签约仪式在合肥稻香楼宾馆举行。省长王三运出席签约仪式,并会见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总经理、一重机械股份公司董事长吴生富一行。副省长黄海嵩在签约仪式上致辞,省政府秘书长梁卫国,省直有关部门、马鞍山市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签约仪式和会见。
王三运对中国一重来安徽投资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当前安徽已迈入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新阶段,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两大战略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与中央企业、全国知名民企的合作发展不断拓展,与长三角地区的分工合作全面展开。安徽在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将着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马鞍山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的建设,是我省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对于我省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产生积极作用。我们将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履行承诺,贴近企业需求,真诚加强服务,为双方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吴生富表示,中国一重十分看好安徽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将积极落实双方签署的合作项目,不断探索合作发展的新途径、新方式,努力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一重集团是中央管理的53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主要为钢铁、电力、能源等行业提供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此次中国一重与马钢集团、安徽泰尔重工合作,在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5亿元,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意在打造一流高端机械装备生产制造和研发平台,实现国家高端重型数控机床自主研发及产业化。
第二篇: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中小学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全面履行教师职责,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中小学特点,特制定本资格条件。
第一章 适用范围
第一条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全省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教师和校外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
第二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分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和三级教师。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三条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条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立德树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第五条 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第六条 任现职以来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达到申报上一级岗位基本任期年限的要求。
第七条 继续教育条件
1.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达到规定要求,其中担任校长(含副校长,下同)岗位的还应取得相应岗位培训合格证书。2.按照规定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
第八条 在乡村学校任教三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第九条 身心健康,坚持正常工作。
第十条 任现职以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1.因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核确定不合格的,当年不得申报,并从下一起2年内不得申报;
2.受到党纪或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不得申报;
3.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挟私报复的,取消其当年申报资格,并从下一起5年内不得申报。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一条 正高级教师(略)第十二条 高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2年。
2.具备硕士学位后,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
3.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初中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40周岁以下须具备本科毕业学历)。
二、能力条件
1.根据所教学段学生思想实际,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
2.对所教学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特色。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一篇较高水平的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行动报告或教育叙事。
3.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其中,校长授课时数不少于本校同学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担任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的教师,授课时数不少于本校同学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二分之一。
4.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工作3年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1年以上),并胜任该项工作。
5.在指导青年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基本任期内,每学期听课指导及主持研讨不少于6节(次),每学期开设校内公开课不少于1节(次)。基本任期内开设校际公开示范课不少于2次,且获好评;任现职以来,所辅导的教师在县级以上教育部门举办的优质课等各类学科教学类评比活动中,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三等奖)以上。
6.申报当年参加由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7.城镇教师,须具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2年以上的经历。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被评为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3.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或获得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乡村教师为三等奖)以上。
4.在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技能大赛、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获省级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县级一等奖)以上。
5.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方面做出成绩。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创新大赛、科技活动、技能大赛等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中,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
6.在教育教学综合测评、绩效考核或考核中至少3次名列前五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市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7.主持并完成由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立项的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实验课题1项。
8.参加县、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为市级三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以上,其中高中教师须获奖2次以上。
9.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市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奖2次以上,其中三等奖以上1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高中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2篇;初中或小学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在市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2篇。乡村教师不作公开发表论文要求,须提交在教育教学方面经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有一定深度的教学方法介绍或学生管理经验总结1篇。
2.公开出版专著1部,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合著中参与撰写4万字以上。
3.参加经省级以上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列入中小学用书目录的国家课程教材、省级地方教材编写1次。
4.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市级三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以上。
第十三条
一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
2.具备硕士学位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2年。
3.具备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或者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4年。
4.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5年。
二、能力条件
1.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较好地完成任务。
2.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熟练担任本学科教学工作。
3.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
4.担任班主任等工作2年以上,并胜任该项工作。
5.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教育教学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能较好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1篇具有一定见解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6.申报当年参加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7.城镇教师,须具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3.获得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
4.在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等各类学科教学类评比中获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县级二等奖)以上。
5.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获市级三等奖(乡村教师县级二等奖)以上1次,或县级二等奖(乡村教师获县级三等奖)以上2次。
6.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县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三等奖以上1次。
7.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方面做出成绩。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创新大赛、科技活动、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奖项。
8.参加市级(乡村教师为县级)以上教育部门正式立项的教育研究课题并结题。
9.在教育教学综合测评、绩效考核或考核中至少3次名列前三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高中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在市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2篇;初中或小学教师在市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1篇。乡村教师不作公开发表论文要求,须提供从事教育教学、关爱留守儿童、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心得体会或经验总结一篇。
2.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合著中参与撰写2万字以上。
3.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实验等活动,成果在县以上范围内推广使用或公开出版。
4.参加市级(乡村教师县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市级三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二等奖)以上1次。或县级二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三等奖)以上2次。
第四章 破格申报与评审
第十六条 二级、一级和正高级教师,不实行破格申报。高级教师不实行学历、资历双破格申报。
第十七条 破格申报高级教师,除具备上述第十二条有关正常晋升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近5年内考核至少有2次优秀等次。
(二)破格答辩成绩达到优秀等次(由市级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并制定具体答辩办法)。
(三)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师等称号。
2、参加省级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省级优秀课评比、学科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次以上;或参加全国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学科优秀课评比、学科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大赛获得最高等次奖(特等奖或一等奖)1次以上。
(四)任现职以来教研科研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过省级以上教育部门批准立项的教科研课题并通过鉴定已结题(课题组成员排名前三位,不含子课题),或获得过省级教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以上。
2.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其中有1篇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1部。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资格条件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资格条件自颁布之日起试行,原《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教人[2005]6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条 本资格条件为基本标准,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附件2 安徽省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
(试行)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全省幼儿园教师能力和水平,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全面履行教师职责,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幼儿园特点,特制定本资格条件。
第一章 适用范围
第一条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全省幼儿园教师。
第二条 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分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和三级教师。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三条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条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立德树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第五条 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及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第六条 任现职以来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达到申报上一级岗位基本任期年限的要求。
第七条 继续教育条件
1.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达到规定要求。其中担任园长(含副园长,下同)岗位的还应取得相应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2.按照规定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
第八条 在乡村学校任教三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第九条 身心健康,坚持正常工作。
第十条 任现职以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1.因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核确定不合格的,当年不得申报,并从下一起2年内不得申报;
2.受到党纪或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不得申报;
3.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挟私报复的,除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并从下一起5年内不得申报。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一条 正高级教师(略)
第十二条 高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2年。
2.具备硕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
3.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40周岁以下须具备本科毕业学历)。
二、能力条件
1.坚持保教并重,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注重家园共育,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主动发展,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教书育人成果突出。
2.具有坚实的学前教育理论基础、保教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保育教育经验丰富,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特色。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一篇较高水平的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行动报告或教育叙事。
3.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并提交近两年所带班级的一学年一日活动计划、反思以及观察记录和个案材料。其中,园长的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本园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四分之一,且每学年听课看活动不少于30节(次);副园长的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本园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且每学年听课看活动不少于50节(次);其他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本园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二分之一。
4.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工作3年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1年以上),并胜任该项工作。
5.在指导青年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积极参加园本培训、园本教研活动。基本任期内,每学期听课指导及主持研讨不少于6节(次),每学期开设园内公开课或专题讲座不少于1次;基本任期内开设园际公开示范课或专题讲座不少于2节(次),且获好评。任现职以来,所辅导的教师在县以上教育部门举办的优质课、教学基本功等活动中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三等奖)以上。
6.申报当年参加由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7.城镇教师,须具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2年以上的经历。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被评为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3.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或获得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乡村教师三等奖)以上。
4.在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技能大赛、游戏活动、环境创设、多媒体软件、教玩具制作等活动中获省二等奖或市一等奖(乡村教师省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县级一等奖)以上。
5.主持并完成市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科学保教实验课题1项。
6.在教育教学综合测评或绩效考核、考核中至少3次名列前五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市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7.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市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奖2次以上,其中三等奖以上1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前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市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前教育教学论文2篇。乡村教师不作公开发表论文要求,须提交1篇在教育教学方面经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有一定深度的教学方法介绍或学生管理经验和总结一篇。
2.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1部,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合著中参与撰写4万字以上。
3.参加经省级以上中小学幼儿园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公开出版发行并在全省广泛使用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编写1次。
4.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市级三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以上。
第十三条 一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
2.具备硕士学位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2年。
3.具备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或者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4年。
4.具备中师幼教专业学历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5年。
二、能力条件
1.熟练掌握幼儿教育各领域的目标、内容和指导要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教育。
2.科学制定幼儿一日活动计划,独立承担小、中、大班的保教工作。
3.完成规定的保育教育任务,工作量饱满。
4.担任班主任等工作2年以上,并胜任该项工作。
5.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能较好地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1篇具有一定见解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6.申报当年参加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7.城镇教师,须具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3.获得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
4.在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技能大赛、游戏活动、环境创设、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评比中获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二等奖)以上。
5.参加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科学保教实验课题1项。
6.在教育教学综合测评或绩效、考核中至少3次名列前三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7.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县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三等奖以上1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市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有一定价值的学前教育教学文章2篇。乡村教师不作公开发表论文要求,须提供从事教育教学或关爱留守儿童、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心得体会或经验总结1篇。
2.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合著中参与撰写2万字以上。
3.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实验等活动,成果在县以上范围内推广使用或公开出版。
4.参加市级(乡村教师县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市级三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二等奖)以上1次。或县级二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三等奖)以上2次。
第四章 破格申报与评审
第十六条 二级、一级和正高级教师,不实行破格申报。高级教师不实行学历、资历双破格申报。
第十七条 破格申报高级教师,除具备上述第十二条有关正常晋升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近5年内考核至少有2次优秀等次。
(二)破格答辩成绩达到优秀等次以上(由市级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并制定具体答辩办法)。
(三)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师等称号。
2.参加省级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省级优秀课评比、学科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次以上;或参加全国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学科优秀课评比、学科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大赛获得最高等次奖(特等奖或一等奖)1次以上。
(四)任现职以来教科研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过省级以上教育部门批准立项的教科研课题并通过鉴定已结题(课题组成员排名前三位,不含子课题),或获得过省级教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以上。
2.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其中有1篇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1部。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资格条件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资格条件自颁布之日起试行,原《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教人[2005]6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条 本资格条件为基本标准,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附件3 安徽省教研、电教机构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教研、电教机构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广大教研、电教机构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实践,全面履行工作职责,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研队伍,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改革的有关规定,结合教研、电教机构特点,特制定本资格条件。
第一章 适用范围
第一条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全省各级教研、电教机构教研人员。
第二条 教研、电教机构教研人员专业技术资格分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三条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条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示范引领,为人师表。
第五条 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研究一线,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和义务。
第六条 任现职以来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达到申报上一级岗位基本任期年限的要求。
第七条 继续教育条件
1.按照规定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培训。
2.按照规定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或具备免试条件。
第八条 身心健康,坚持正常工作。
第九条 任现职以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1.因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核确定不合格的,当年不得申报,并从下一起2年内不得申报。
2.受到党纪或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不得申报。
3.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挟私报复的,除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并从下一起5年内不得申报。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条 正高级教师(略)
第十一条 高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2年。
2.具备硕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
4.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幼教教研岗位上受聘一级教师满5年(40周岁以下须具备本科毕业学历)。
二、能力条件
1.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深入基层,服务教师,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指导任务,成效明显。
2.具有指导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学活动的能力,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教研活动,总结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受到好评。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指导教师教学,撰写1篇较高水平的的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行动报告。
3.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量饱满。近三年内,教研机构教研员年均听课60节、电教机构专业人员年均听课30节以上;在县以上范围内上研究课、示范课或开展专题讲座(含承担县级以上教师培训任务)每年不少于2次。
4.具有较强的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有自己的实验校(点),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5.在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任现职以来,指导的本地区学科教师在上一级教育部门举办的优质课、技能大赛、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获二等奖以上。
6.申报当年参加由市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被评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被评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或名师。
3.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以上(县级教研人员获得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以上)。
4.在上一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保教活动、技能大赛、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获一等奖以上。
5.在绩效考核、考核中至少3次名列前五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市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6.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研人员,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市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须具备下列条件中两项(其中第一项为必备):
1.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2篇(其中省级教研员有1篇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
2.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全著由本人撰写的占一半以上)1部。
3.主持1项由市级(其中省级教研人员为省级)以上教育部门立项的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科学保教实验课题,并结题。
4.职教教研人员主编国家规划教材编写1部,或本人撰写4万字以上的经国家或省级相关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规划教材1部;普教教研人员参加经省级以上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列入中小学用书目录的国家课程教材、省级地方教材编写1次。
5.参加上一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国家级三等奖以上,或省级二等奖以上,或市级一等奖以上。
第十二条 一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
2.具备硕士学位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2年。
3.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4年。
二、能力条件
1.具有良好的服务教师意识,较好地完成指导任务。
2.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学活动能力,有自己的联系校(点),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指导教师教育教学,撰写1篇较高水平的教研工作经验总结。
3.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量饱满。近三年内,教研机构教研员年均听课50节、电教机构专业人员年均听课20节以上。
4.在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做出一定成绩。任现职以来,指导的本地区本学科教师在上一级教育部门举办的优质课、技能大赛、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获奖。
5.应具有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县(市、区)级以上范围开设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或专题讲座(含承担县级以上教师培训任务)每年不少于1次。
6.申报当年参加由市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演讲)达到良好等次。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获得市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
3.在上一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保教活动、技能大赛、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获二等奖以上。
4.在绩效考核、考核中至少3次名列前三分之一,在申报当年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5.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研人员,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县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三等奖以上。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应具备下列条件中两项,其中第一项为必备。
1.在市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2篇,其中省级教研员有1篇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2.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合著中参与撰写2万字以上。
3.参加市级以上教育部门正式立项的教育研究课题并结题。
4.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实验、科学保教实验等活动,成果在县以上范围内推广使用或公开出版。
5.参加上一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或市级二等奖以上。
第四章 破格申报与评审
第十五条 二级、一级和正高级教师,不实行破格申报。高级教师不实行学历、资历双破格申报。
第十六条 破格申报高级教师,除具备上述第十一条有关正常晋升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近5年内考核至少有2次优秀等次。
(二)破格答辩优秀等次以上(由市级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并制定具体答辩办法)。
(三)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获得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省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称号。
2、参加省级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省级优秀课评比、学科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次以上;或参加全国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学科优秀课评比、学科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大赛获得最高等次奖(特等奖或一等奖)1次以上。
(四)任现职以来教科研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过省级以上教育部门批准立项的教科研课题并通过鉴定已结题(课题组成员排名前三位,不含子课题),或获得过教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
2.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其中有2篇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1部。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资格条件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资格条件自颁布之日起试行,原《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教人[2005]6号)同时废止。
第十九条 本资格条件为基本标准,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编制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规划编制座谈会发言材料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我省大规模承接长三角辐射开拓了新的空间。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将会对周边地区、长江流域的发展发挥较大的带动作用。
安徽与长三角紧密相连,有着承接转移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马鞍山市及当涂县更是占尽天时地利。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向上争取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并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及时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做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制定激励政策,促进皖江地区率先融入泛长三角经济体,是促进我省加快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步伐的重要举措。必将为皖江地区特别是马鞍山市及当涂县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与此同时,必须看到,我们也面临着中西部各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激烈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在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的大战略下,科学制定规划,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有效地承接长三角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为此,结合我县实际,对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提出以下建议和要求,供领导参考。
一、要支持优势承接地,促其更好更快发展。
皖江地区是安徽经济发展活跃区域,与长三角山水相连紧密对接,有着承接长三角辐射的先天基础条件。但皖江城市带内部发展各有特色,经济基础强弱不均,与长三角的差距有大有小,地缘有远有近,承接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在制定示范区承接规划时,既要统筹产业基础条件,更要向优势产业承接地作出政策倾斜,支持优势承接地更好更快发展。
马鞍山市及当涂县与长三角地缘相连、人缘相亲,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人员来往频繁,有着承接长三角辐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马鞍山市被纳入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当涂县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浙商(中国)投资潜力城市,当涂经济开发区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
因此,要求省委、省政府及示范区规划编制时,将马鞍山市及当涂县这样具有承接优势的地区,作为承接长三角辐射的发展重点,制定相关政策,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比如:在用地计划上,最好不要局限于某个市县的土地指标平衡,而应依据发展速度和条件,在全省范围进行统筹。)
二、要立足优势,承接辐射,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皖江各市经济基础不平衡,承接条件存在差异,产业发展也有相对的特色。制定承接产业布局规划时必须区分条件,扬长避短、科学统筹、合理分工。(如:发展船舶制造业和码头建设,芜湖以上江域不具备深水条件,只宜在马芜两市重点发展,不宜沿江各地一哄而上。)马鞍山市及当涂县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与长三角地区市县有着相对较小的差距。黑色冶金及压延、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能源化工、汽车及配件和水产养殖是马鞍山市及当涂县已有的支柱产业,我们可将这些领域作为承接辐射的重点。(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长三角客商来我县投资这些领域。目前,长三角已占我县年招商引资来源地的70%左右。),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发挥已有的磁材产业优势,争取引进电子配件制造加工业;发挥江岸及机械产业优势,发展船舶制造业;发挥 “承东启西”及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业;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发展面向长三角的现代农业;发挥交通对接优势,发展交通物流业。
为此,要求在规划方案中统筹考虑各地产业承接优势,扶持优势产业发展,保证皖江城市带承接辐射,有序多赢。
三、要加快基础设施与长三角的对接步伐
以马鞍山市及当涂县为例,这里与长三角山水相连,目前直接与东部对接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有芜申运河、宁宜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大桥等;还有一批待建的直接对接性项目,迫切需要建设(如:314省道改造、围乌路拓宽升级、开通博望至江宁开发区道路、高淳经乌溪-黄池通芜湖道路、芜湖经年陡-石桥-大陇-湖阳通江苏道路、丹阳新河水位提升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工程)。
这些项目,都需要国家、省、市不同程度地支持,对抢抓承接辐射发展机遇也至关重要,早实施、早对接、早生效。
四、要建设好软硬环境,全力招商引资,主动承接辐射。一方面,我们要做好对境内现有来自长三角及海外客商的服务工作,加大招商力度,以商引商,承接辐射。另一方面,除地方上要积极招商引资,优化服务环境,壮大提升现有产业,加快经济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外,恳请上级有关部门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重点产业、优势园区给予政策倾斜(如:用地指标、税费优惠、财政信贷、人财引进与培训、政策支持等),为承接辐射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也可以尝试与东部省市税收分成的路子,来迎接辐射。
五、要从规划着手,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安徽省委、省政府曾提出过“开发皖江”、“东向发展”等重大战略性构想,由于缺乏跟踪配套政策和切实有效的措施,没有建立长效机制,效果不太明显。这次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长三角辐射,有中央的支持,机会难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已启动方案规划,势在必行。但在编制规划的同时,必须充分研究激励政策,从规划着手,建立长效机制,着眼未来、长期努力。
第四篇:解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解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了《规划》,这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皖江城市带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做好《规划》宣传工作,本报邀请《规划》编制组负责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同志撰文进行权威解读,供各地在学习贯彻中参考。
新年伊始,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规划,对于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规划》是促进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的重大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东部沿海地区受国外市场需求变化和周边国家竞争加剧影响,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步减弱,进一步加快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产业转移来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广大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越条件和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积极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一些地方还制定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性意见,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但总的来看,由于缺乏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还有待创新、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互利共赢机制有待完善、要素支撑条件有待强化,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选择重点区域,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转移与承接工作有序开展。
2008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安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从2009年2月起,我委会同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经过反复调研,并多方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安徽省和长三角两省一市政府意见,2009年12月,我委向国务院上报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送审稿)。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以国函[2010]5号文正式批复《规划》。
皖江城市带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金安区和舒城县,国土面积75730平方公里,2008年底人口3058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18.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45%和66%,是安徽的精华所在。这一地区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高,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强等综合优势,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接近区域。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我国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断加快,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劳动力转移等现实压力,如何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科学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亟待破解的难题。设立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探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的双重作用,探索产业合理布局、要素优化配置、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能够在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节约集约发展、推动节能减排等方面探索新的路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试验示范,发挥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
第二,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地区差距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国家始终坚持把缩小区域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作为制定出台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的重要立足点和出发点。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关键还在于加快发展。设立示范区,实施重点地区率先发展战略,是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可以充分发挥这一区域比较优势,集聚发展要素,壮大产业规模,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发展步伐。同时,为长三角等东部地区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更好地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格局。
第三,有利于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安徽一直在探索和寻找皖江开发开放的路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安徽省委、省政府就作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的重大决策,提出实施“外向带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支柱”的总体战略。进入新世纪,安徽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东向发展战略,皖江地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本世纪第二个10年即将开启之际,设立示范区,标志着国家关于皖江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与安徽的长期追求实现了历史性契合,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安徽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通过大规模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有利于安徽在新一轮增长中抢占先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四,有利于保持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加快健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面临着新挑战,加快调整区域产业分工、改善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形成区域良性互动格局的紧迫性日益增
强。设立示范区,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保持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产业区际合理分工,推动区域间良性互动,稳定扩大就业,激发内需潜能,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夯实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规划》提出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
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工作始终,加强与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衔接,力求使《规划》既充分反映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体现国家战略意图,有一定高度,又能立足安徽发展实际,富有区域特色,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规划》紧紧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突出创新承接模式和发挥示范作用,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结合起来。皖江城市带要素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人才和技术支撑力量强,环境容量较大,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特色产业突出,具有较强的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和承载能力。《规划》以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系统整合皖江城市带各市空间与产业资源,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从整体发展战略出发,高屋建瓴地提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布局,即以沿江一线为发展轴,打造合肥、芜湖双核和滁州、宣城两翼。在此基础上,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形成产业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城市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空间开发格局。
二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开发园区转型升级、打造承接载体结合起来。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皖江城市带共有69家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家。这些开发园区是安徽土地集约化程度最高、现代制造业相对集中、创新创业优势明显、产业集聚效应突出的区域,形成了一些优势产业集群。同时,皖江城市带拥有大量未开发的岸线和土地,开发空间广阔、潜力巨大。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园区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和项目协作关联度不高、基础设施和生产服务配套条件还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规划》着眼于皖江城市带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把打造产业承接载体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推进现有开发园区转型升级的基础上,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趋势,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高水平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新兴的现代产业密集区。同时,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方式和利益分享机制,鼓励示范区与沿海地区政府、开发园区、战略投资者和中央直属企业采取建设园中园、托管园区和共管园的方式合作共建开发园区,鼓励示范区内有条件的市、县突破行政区划界限,跨区域合作共建开发园区,推进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
三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皖江城市带拥有一批中央驻皖科研机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高校,科技资源密集,创新氛围浓厚,创新势头强劲,近年来在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逐渐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随着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皖江城市带自主创新优势更加凸显。《规划》始终突出在承接中发展、在发展中承接这个主题,按照高起点引进、高水平承接的要求,明确产业承接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升级,提升主导产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结合,与自主创新相融合,使承接产业转移过程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能力增强和区域创新优势提升的过程。
四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皖江城市带生态优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较多,长江沿岸拥有一些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能够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规划》坚持把承接产业转移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起来,积极探索节约集约资源的新举措,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资源节约”的原则,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示范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五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强区域分工合作、实现区域联动发展结合起来。区域合作是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不合作就不能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以一隅一角之地参与竞争,肯定难以有大的作为。皖江城市带是安徽实现加速崛起的重点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接近区域。2008年,皖江城市带引进的省外资金占安徽全省的72%,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占55%以上,2009年更是超过六成。《规划》突出强调要加强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全面合作,广泛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不断拓展合作方式和领域,着力完善合作机制,构建示范区与长三角地区分工合理的产业体系和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加快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同时引领和带动安徽其他地区发展,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六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开展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结合起来。能否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主要取决于安徽自身的主动性,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承接环境。既然是示范区,必然就要超前,要率先做到,要重点围绕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环境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使之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大推动力。《规划》鼓励示范区大胆探索,赋予其在经济和社会管理相关领域改革、探索跨区域合作新途径等方面的先行先试权,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建立与沿海发达地区接轨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法制环境,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三、《规划》明确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规划》除前言外,正文共11章,全文约25000字。在全面分析设立示范区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规划》提出了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在指导思想上,重点突出了“六个着力”,即:着力深化泛长三角地区发展分工,创新合作方式,推动区域联动发展;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综合竞争力;着力促进创新资源整合,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着力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建设,努力使皖江城市带成为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地区有机融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规划》还明确了示范区发展的四大战略定位,即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按照有序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规划》制定了2015年和2020年示范区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示范区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带动安徽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城镇化率达到55%。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汽车、钢铁、有色、机械设备、化工、建材、家电、农产品加工八大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日趋完善。三是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体制机制等与长三角全面对接,形成一批特色化、集约化发展的产业开发园区,外来投资、外贸进出口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四是公共服务日趋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五是人居环境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稳步下降,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率达到100%。巢湖整体水质得到改善,长江干流水质稳定在Ⅱ—Ⅲ类,出境断面水质保持现有水平。《规划》提出,到2020年,示范区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明确了九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着力优化产业承接与发展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经济活动合理有序进行的基础,关系到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后劲,决定着能否协调发展。《规划》依托皖江城市带现有产业基础、区位条件,从发挥各市比较优势、分析现实经济联系和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出发,提出要构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以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六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主要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良好的岸线资源,着力打造安庆、铜池枞、马芜巢三大产业组团,形成现代化大工业和物流业的重要集聚区域;以合肥、芜湖为“双核”,发挥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全国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综合交通枢纽的作用,强化芜湖作为皖江开发开放龙头的地位和重要节点城市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两市产业集聚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服务功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充分发挥其毗邻长三角、民营经济活跃等优势,着力打造为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同时,规划还从空间上对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实现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作出了整体安排。
二是加强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产业转移和承接有多种形式,概括地说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利用已有产业基础和园区条件把其他地区的产业吸引过来,与自身产业相融合;第二种是通过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直接把产业“搬迁”过来,发展“飞地”经济。无论哪一种形式,都离不开布局优化、功能齐全的产业园区。《规划》要求按照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突出的原则,加强现有开发园区管理,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园区规范、特色化和集约发展,把开发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强调通过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鼓励示范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同时,为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趋势,《规划》提出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依托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高水平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高起点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这是《规划》的一大亮点。
三是明确产业承接与发展重点。这部分内容是《规划》的核心,主要是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和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在承接中发展、在发展中承接,构建包括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业、高技术、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六大产业在内的现代产业体系。选择这些产业作为承接与发展的重点,是通过认真研究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方向,明确产业转移的来源地和转移的主要产业,结合皖江城市带的实际情况而研究确定的。一方面,以优势产业和优势资源为依托,加大承接沿海制造业转移的力度,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另一方面,依托皖江城市带的综合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和发展纺织服装、建材化工、塑料制品、机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造面向长三角的农副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同时,积极承接和发展金融、商贸物流、交通运输等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协作能力。
四是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承接产业转移目的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决不能搞平面和简单的承接,而是提升式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内生发展动力和竞争力。安徽在自主创新方面有一定特色,所以《规划》单列一章专门强调自主创新问题。提出要围绕产业承接发展重点,通过加快推进承接产业创新提升,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积极构建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要素对接,着力完善自主创新体
制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支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是强化承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支撑。《规划》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从全局的角度来设计和考虑的。这部分内容就是围绕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安徽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项目,把安徽的基础设施推上一个新台阶,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规划》强调要全面推进皖江城市带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示范区内互联互通的交通通信网络和示范区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增强区域能源保障水平,强化人水和谐的水利保障体系,加快区域信息一体化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
六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承接产业转移不是转移落后、转移污染,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扣承接产业转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这条主线,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体现“示范”内涵。《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区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转入,提高转移产业的技术含量,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强化污染防治,推进重大节能工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示范工程建设,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七是推动区域联动发展。表面上看起来区域联动发展并不属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容,但实际上这正是《规划》的匠心所在。一方面,示范区需要强化与长三角等其它区域合作,“东张西望、左右逢源”,在内引外联中加快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示范区建设,使皖江城市带成为支撑点和辐射点来带动安徽其他地区共同发展。《规划》着重从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入手,通过全面加强与长三角全面合作、鼓励和支持长三角地区优先向示范区转移产业、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等重点工作,加强与沿海其他地区互动,进一步密切与中西部地区合作,同时强调要加强与省内其他地区的体制机制对接,明确了皖北、皖西、皖南联动发展的重点,从而实现安徽整体协调发展。
八是创新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创新是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规划》明确要在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行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环保政策、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适应转移企业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体系5个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进行先行先试。同时,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创新政府服务,着力提高行政效能;要构建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完善法制环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要完善社会管理与服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改革户籍制度。
九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毋庸置疑,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没有先例可循,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这些政策既要实事求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又要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先行先试,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实现。《规划》从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5个方面明确了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是国家有关部门反复研究确定的,有一定的含金量。用足用好这些政策,必将对示范区建设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规划》还要求长三角两省一市和安徽省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在符合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遵循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叠加,鼓励长三角等沿海地区产业向示范区转移,推动长三角与皖江城市带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产业格局。
四、《规划》实施的关键在于形成合力
《规划》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方面密切合作,确保相关任务和目标顺利实现。落实《规划》,加强领导是保障,强化协调是前提,完善机制是基础,形成合力是关键。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安徽省人民政府要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规划》。通过宣传,要增强地方各级政府对《规划》重大意义的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实施规划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宣传中,特别要认真听取基层政府、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国家有关部门,切实把《规划》贯彻好、实施好。
二是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安徽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示范区建设的各项任务。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和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抓紧推进相关工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要继续加强与安徽省的合作,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结合《规划》实施,引导和支持本地产业向示范区有序转移,加快推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强化指导,落实政策。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根据《规划》的要求,在专项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对示范区建设给予指导和支持。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政策,不断充实和完善支持政策的内容。要加强部门沟通和协调,指导和帮助地方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开展监督,适时调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规划》实施中负有重大责任。我们将根据国务院批复精神,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督促检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将加强与国家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推动皖江城市带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规划》为我们描绘了示范区建设的美好蓝图。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长三角两省一市等地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安徽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好,为推动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新的更大的贡献。(范恒山)
第五篇: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消防工作的思考
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消防工作的思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成熟,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许多方面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加速调整,产业跨区域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日趋明显,承接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专业的步伐明显加快。为顺应国内外船业转移新趋势,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新模式,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决定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专业示范区。该示范区规划范围为我省长江流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示范区的设立在为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政策机遇的同时,也对公安消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紧紧抓住制约我省消防工作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在建设皖江城市带示范区的进程中,未雨绸缪、多方谋划,推动消防工作全面发展进步,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
——准确定位,勾画宏伟蓝图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也是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必将为我省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对实现安徽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根据《规划》,皖江地区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格局,努力建设一个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地区有机融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皖江城市带将进一步融入长三角,连接中西部,成为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撑起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研判形势,做好应对准备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批后,建设示范区的号角已在长江两岸吹响。皖江大地上,火热的建设场景比比皆是。全省各地主动出击,抢抓示范区建设机遇,寻求与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全面合作,借梯登高,借船出海。“一轴双核两翼”的发展格局,为“皖江”腾飞点燃了“助推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利用沿江深水岸线资源,皖江地区将实施跨江联动发展,连片集中开发皖江南北两岸,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打造优势产业基地,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形势喜人,形势逼人。示范区规划获批后,皖江地区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各地开发园区建设速度加快,城市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发展形势喜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消防工作前途光明,任务艰巨。为确保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
命财产的安全,打造“平安皖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营造安全稳定的消防环境,示范区消防工作必须提前介入,把握先机,赢取主动。
近年来,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省消防工作在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消防技术装备、消防科技和消防宣传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省消防站建设、消防基础设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等方面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抗御火灾的能力亟待加强。主要表现在:
一是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源和道路建设没有配套跟上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老城区防火间距不足,占用消防通道现象比较常见。尤其是新拓展的新城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消防水源严重缺乏,一方面没有良好的市政消防给水系统,另一方面天然水源缺乏维护保养,道路狭窄,断头路、简易桥较多,消防车无法通行,在相当程度上加大了城乡火灾防控难度。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在建设各类工业园区的过程中也必将遇到类似的问题。
二是公民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意识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安全需求越来越强烈,消防安全自然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维护公共消防安全,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据统计,近十年来,因思想麻痹,责任制不落实,违章操作等人为原因引起的火灾,占我国已查明火灾的90%以上,占重特大火灾的100%。这说明绝大部分火灾是由于各种人为因素引起的,是可以预防和治理的。尽管,近年来各级公安消防机构不断加大宣传教育普及力度,努力增强社会各界的消防安全意识,氛围日益浓烈。但是,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社会公众未能从各类火灾事故中吸取教训。调查发现,不少公民消防安全意识仍然淡薄,一些不良的用火用电习惯根深蒂固,没有逃生自救和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有的甚至不能正确拨打报警电话。一些社会单位和个人漠视消防法律法规,心存侥幸,思想麻痹,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
三是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我市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虽然得到了长足进步,为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不平衡。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导致各县(区)在消防队站建设、消防装备配备等消防经费方面的投入相差甚远,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地区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区。二是政策保障措施不到位。政策不到位导致专职消防队建队速度缓慢。虽然《消防法》、国务院《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已对加强专职消防队伍建设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但在建队资金、车辆装备、人员配备、用工制度、工资福利、医疗保险等以及油料、器材、灭火剂补偿等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和具体政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队的进程。三是经费保障措施不到位。专职消防队经费的多少取决于当地政府财政收支、集资企业效益和社会资助等多个方面,这在建队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队伍的正常运作,经费保障问题成了困扰队伍发展的最大问题。油料、器材损耗得不到及时补充,队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必将导致人员流失,队伍严重萎缩。四是人员整体素质不过硬。队员素质层次不齐,导致战斗力难以保证。专职消防队往往会因管理不到位,训练要求不高,往往不能按规定完成执勤训练任务,导致队伍战斗力不强。
——未雨绸缪,共谋消防新格局
当前要做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消防安全工作,首要的是科学规划、立足长远、打牢基础。一个城市或地区为防治与减轻各种灾害的危害所表现的行为效能,是评价其现代化水
平、文明程度、公共管理效率、社会保障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示范区建设而言,我们不仅要重视物质财富的生产和积累、城市形态的优美和舒适,还必须强调示范区功能的完备,强调示范区城市系统的安全可靠,即示范区必须具备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防灾、抗灾、救灾综合能力,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综合防灾救灾安全体系。消防安全作为示范区城市综合防灾救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是要加强示范区现代化城镇消防规划编制工作。要在建设示范区之初,未雨绸缪,提前谋划,把城乡消防规划纳入示范区城乡规划整体框架之中。作为建设示范区消防安全体系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城乡消防规划对于完备示范区消防安全功能、提高公共消防服务能力、保障城市消防安全,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打造优势产业基地,更需要高效的消防安全保驾护航。
示范区各级人民政府应严格落实消防工作职责,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示范区现代城镇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并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实施。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源和道路等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与地方社会经济相适应,做到同步建设、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等部门要加强立法协调,做好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气、电、水、通讯等地下管网的规划。规划的编制要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具有可操作性。新区开发和旧城区改造要同步制定、修订消防规划。
二是要加强示范区消防站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在我省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消防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性、全民性的工作,已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而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消防装备,承担火灾扑救工作。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各地应按照国家标准增建普通消防站,确有困难的地区,要增建小型消防站,消防装备的数量和性能要符合《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要求。
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中部崛起蓄势待发。公安消防队的职能也随之不断拓展,任务日益繁重。警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消防部队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的瓶颈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公安消防队不断发展壮大,但与城乡消防安全需求仍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的建设仍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因此,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在加强公安消防队作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主力军作用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组织建设。示范区范围内的10个市59个县(市、区)要因地制宜做好相关工作。有条件的地区、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要尽快建立多种形式的专兼职消防队。有关人民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多种形式消防组织经费保障机制。要参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有关要求建设专职消防队站房、训练场地,配备消防装备。符合独立建站条件的各大厂矿企业或工业园区,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在城市社区和乡镇加强义务消防队建设,鼓励民间办消防。
三是要加强示范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尤其是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工作,是从源头上控制火灾隐患形成的根本之所在。多年的实践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总有一些单位或个人受经济利益驱使,置消防安全于不顾,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
视消防安全。在我国各类工业园区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企业未经消防设计审核擅自施工或者未经消防验收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等违法行为,导致大量先天性火灾隐患无法得到及时整改,有的还因此引发了火灾事故,教训惨痛。为此,示范区内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依法履行消防监督执法职责,严格把关,从工程项目选址、消防设计审核、工地施工检查及消防验收等方面入手,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对于一些重点、特殊工程,要增强服务意识,本着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原则,主动提前介入,参与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做好监督、服务工作。
四是要加强示范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各地要深入示范区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全员普及消防安全知识,着力提高示范区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形成全社会都高度重视消防安全的良好局面。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继续加大消防安全知识和消防安全意识的普及教育。示范区内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要督促城市带工业园区各类企业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加强应急预案演练,使从业人员具备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具有查改工作场所火灾隐患、及时制止顾客危害消防安全行为、扑救初起火灾和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等能力。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加强对公众的消防安全教育,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促使公众自觉遵守消防安全法律法规要求,不从事危及消防安全的活动,一旦遇险能有效自救互救、迅速逃生,减少事故损失。
今日皖江,八百里翻腾似蛟龙,两岸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笔者坚信,只要牢牢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努力探索城市带示范区消防工作新思路,在不久的将来,江淮大地必将呈现一派平安、和谐、稳定、繁荣之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