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年教师一三五考核方案
别斯沙拉小学青年教师过关考核方案
青年教师要在毕业两年内过五关——思想品德关、教学技能关、教材教法关、教育管理关、教育科研关。考核办法如下:
一、思想品德关
1、依据“工作态度”和“为人师表”两栏,在所任班级排名,第一名为30分,最后一名为15分,其他名次按比例进行折算。(家长评、同组教师评、校级评委评)
2、在第一项的基础上实行加减分
(1)获国家级相关称号加20分,省级15分,市级10分,区级5分。
(2)年度考核“优秀”者加10分。
(3)本学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教师”者加10分。(4)某方面事迹突出,得到社会或上级、学校表彰者加分,不超过15分。
(5)学期内迟到一次扣1分,旷工者一票否决。说明:本项总得分不超过60分。
二、教学技能关
1、学校的教学基本功比赛,排名在前三分之一得50分,后三分之一得30分,其他40分。
2、所任班级的平均名次第一名为20分,最后一名10分,其他按比例折算。
3、在前两项的基础上加减分:
(1)在一学年中,被评为优质课加10分。
(2)教案、反思、作业批改书写不规范酌情扣5-10分,每少一篇教案扣2分。
(3)被评为“最受欢迎教师”等称号者加5分。说明:得分在70分以上者,可以认定为过关。在省市以上的教学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者,可直接过关。
4、备课方面,在规定时间内现场完成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提供课标、教材、教学用书)。评审合格者加5分,不合格者不加分。
5、说课,在规定时间内现场完成一篇说课稿(提供课标、教材、教学用书),并在现场进行说课答辩。评审合格者加5分,不合格者不加分。
三、教材教法关同事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及认定为过关:
1、能够胜任六年级课程。
2、一年内期末考试平均分总评不低于年级平均分。
3、评教“课堂教学”一项得分在本学科平均分以上。
4、在正式报刊公开发表教学方面或校内教学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说明:在省级教学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或市级一、二等奖,可直接过关。
四、教育管理关
1、班主任工作任班主任者,按同年级班级量化排名,最高分40分,最低分10分,其他按比例进行折算。
2、班级考试成绩在同级同学科中排名第一得30分,最后一名得15分,其他按比例折算。
3、在前两项基础上加减分
(1)全校班主任论坛或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加5分。(2)体罚或变相体罚、讽刺、挖苦学生每一次扣5——10分。说明:班主任未满一年根据任班主任时间长短按比例折算,本项考核在70分以上办法过关证书,本学年被评为“模范班主任”可以直接过关。
五、教学科研关
1、论文情况
(1)基础分:按照学校的要求按时完成论文撰写,得20分。
(2)附加分: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每次加4分,市级发表加每篇加6分,省级以上加10分。
2、教研情况
(1)基础分:按时参加教研15分,请假或不参加一次扣2分。(2)积极完成本学科共同承担的教研任务,得5分。能主持一次质量较高的教研活动,加5分。
3、教改情况
(1)教改力度大,效果好,大家肯定,得20分。排名在前三分之一得20分,后三分之一得15分,其他15分。
(2)每学期主讲2节有全组教师参加与听评的教改展示课,并提前报知教导处,每节课得10分。
4、课件制作 在规定时间内现场完成规定课题课件(提供相关素材),课件制作与教学设计为同一课题。评审合格者加5分,不合格者不加分。
5、试题命制
提供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等命题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命制一份学科试卷,对命题意图和设想进行解说,并拟定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评审合格者加5分,不合格者不加分。
6、其他
(1)本人主持的市级课题通过结题验收,在通过年度加20分,本人参与的市级课题通过结题验收,加10分。
(2)本人主持的省级课题通过结题验收,在通过年度加20分。说明:教育科研关过关分数为80分。
六、说明
1、过关考核每学年组织一次,考核只针对最近一学年的表现进行考核。
2、过关考核的对象为参加工作一年以上未达标的教师。
师徒协议
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实行导师制。为使师徒双方进一步明确职责,增强责任感,现签协议如下:
一、师傅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1、学期初,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并交教务处存档。
2、指导徒弟研究每学期教学计划,及时帮助徒弟分析教材、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对徒弟的上课、教案要把好关,履行签字手续。
3、每周至少听徒弟新授课两节以上,课后及时评价。共同研究改进教法的措施并做好记录,每月指导徒弟面向全校上一节汇报课,学校将组织有关教师进行听课评比。
4、每学期指导徒弟学习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指导徒弟结合实践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5、每学期结束前,要写出本学期培养总结。
6、根据情况给予师傅一定的奖励。
二、徒弟承担的职责
1、对待师徒关系要严肃认真、端正,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尊重师傅,主动争取师傅的帮助,虚心学习,有疑必问。
2、每周听师傅新授课的一半以上,对于班主任,每周都要听师傅的班会。
3、每月至少上一节汇报课或优质课,班主任要组织一次班会公开课。
4、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并写出拜师总结。
5、主动帮师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科研制度
1、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落实“集中精力抓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聚焦课堂,定期组织校内优质课比赛。
2、协同各年级督促检查学科组内“一课一研”的教研制度和每半月一次的大组教研活动。
3、坚持每周开展集中听评课活动,落实“课堂观察制”。
4、每学期对学校教师所承担(参与)的各级教科研课题组织中期检查和末期验收。
5、每年组织一届教育科研成果暨教育科研标兵评选活动。
6、每学期组织一次校内“专业成长优秀教师”系列评选活动。
7、每月组织一次校内“教师专业水平提升讲座”。
8、做好全校师生的激情教育工作,每学期定期进行激情等方面的调查,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9、配合各团组做好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工作。教研要求
1、团组备课组长是教研活动的第一负责人,也是教研活动的直接负责人,要做好统筹规划、及时提醒、反思总结,确保教研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
2、教研活动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疑心聚力,团结协作,备战高效课堂。所有参与教研的教师都要提前备好课,做好发言准备,教研需要“群言堂,不要“一言堂”,由资历浅的教师先发言,依次进行。
3、要按时进行教研,确保人数,有事找团组校长请假,并纳入学期备课组量化。
4、教研的内容要细致,教研要到位,要使每位教师都有收获,不能走过场;不谈与教研无关的话题,确保高效。
5、每位成员要积极配合备课组长的安排,不打折扣,创造性地完成所负责的任务。
6、团组校长主任要做好指导与检查,并把检查数据作为备课组量化的一部分。
别斯沙拉小学 2016年8月25日
第二篇:墨江一中青年教师过关考核方案
墨江一中青年教师过关考核方案
(试行)
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的工程,也是一项责任工程。它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成长与提高,也关系到我校师资水平的高低、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因此,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至关重要。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制定了三年培训规划,力争以明确的目标,细致的分工,扎实的工作,步步推进,以期涌现一批作风硬、业务精的青年教师。为此学校要求五年以下教龄(2009年后工作)的青年教师和近三年调入的教师过五关,即思想品德关、教学技术关、教材教法关、教育管理关、教学科研关。特制定本过关考核办法。
组长:陶杰
副组长:杨树忠 史俊琨 黄庆荣 温清成
成员:周 酌 张德立 赵兴东 母其绍 李成荣 陈 涛
黄奇春 罗 杰 杨 彬 郭 卿 李宇忠 蒋小勇 秦本江 王家平
办公室设在校务办公室,由周酌兼办公室主任,谢青山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一、思想品德关(10分)
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项要求,根据平时表现,由学校和分部组成评委会,依据评教“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两栏A率在所任课班级排名,学校评委会对全体参评青年教师进行 排队打分,按所有评委打分的平均值排队,第一等次为10分,最后一个等次为5分。最后取该教师在评委会得分的平均值作为本项最后得分,若任多个班的课,则取任课班级得分的平均值。
(一)工作态度
1、不违反法律法规、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无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有损教师形象声誉的言行。不参与赌博、封建迷信和色情活动。
2、不在参与的各类考试中徇私舞弊,不在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评选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晋级等活动中弄虚作假。
3、不敷衍塞责,无教案、学案上课。
4、不随意停课、换课、占课、拖课,不违背课程计划和随意增减课时。
5、不无故迟到、早退、旷工。不在上班时间做与教学工作无关的活动。不在教室里吸烟、接打手机。不穿有损教师仪表的服装、拖鞋等进入课堂。
6、不体罚学生,不歧视、讽刺、挖苦、侮辱学生,不驱赶或变相驱赶学生,不训斥、指责家长。
7、不强行让学生购买学校规定以外的资料,不向学生乱收费。
8、不向学生、学生家长索取或变相索取礼品。
9、不无故拒绝参加继续教育,不无故拒绝参加校本培训。
(二)团结协作
1、相互激励公平竞争
教师在做好团结协作规范要求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拿出敢为天下先,争当第一流人 才的气魄,敢于竞争,乐于进取,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实现团结协作的要求。
2、关心集体
每个教师都要做到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用真情和行动去凝聚这个集体。关心集体,从我做起,每个教师都要用实际行动,忠于职守,为集体作贡献。
3、珍惜情谊利莫当头
作为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在与同事的协作交往中,如果仅仅只强调物质利益,开口要钱,闭口言利,事事“利”当头,看不到这个集体当中还有很多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还有很多是金钱买不到的东西,这就是人与人的情谊和每个人做人的人格和尊严。
此项由党总支和工会考核。
二、教学技能关(40分)
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考核是青年教师培训工作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它是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学管理,实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1、考核目的
(1)及时准确地反馈和掌握教学信息,为加强教学管理提供依据。
(2)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为教师的评职,聘任,奖励和晋升提供可靠的依据。
2、考核原则
(1)考核内容要全面体现党的教育方针。(2)考核指标应符合教学规律和特点,考核内容要有准确的含义,要具有可测性,考核过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保证考核结果有较高的信度。
(3)坚持客观考核为主的原则,在考核内容中应以教学效果为主,在参于考核者中应以学生为主。
3、标准
(1)评估组对教师的教学态度的端正与否进行评估。(2)教学内容的落实情况。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对知识的落实,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教学方法的革新和学生的参与程度。经常进行教学教法的探讨和研究,学会使用先进的教法。课堂教学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不搞满堂灌,积极引导学生,开发学生的智力。
(4)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情况。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实施“因材施教”,把教学当作是一种关爱、一种互动、一种创造。
(5)构建高效课堂,实施“2115”教学模式,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重视教法转向重视学法,从重视结果转向重视过程,不断变革自己。
教师一个学期在两个班上同一门课程,需两个班分别计算出考核得分,再求平均分为该教师本学期的考核得分
4、考核实施办法
(1)教学质量考核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一定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青年教师要与自己的指导教师认真研究备课,互相听课,做好平时资料的积累工作。(2)选择思想作风正派,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参加。也可少量地选择学习成绩中、差生参加。
(3)各班单独执行,考评组主持各班考核会。首先对学生进行考核动员,讲清考核目的和意义,使学生能正确对待考核工作,严肃认真地参加考核,实事求是地对教师进行考核,切忌草率行事。考核用不记名的办法进行,对所任课青年教师逐一考核。
本项考核由教务处组织实施。
三、教材教法关(30分)
依据教学大纲,对教材的处理,要求达到以下几方面:
1、熟悉教材,能根据教材确定单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并能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篇详案。(7分)
2、关注高考,熟悉考纲和高考题型,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一套本科目的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文科正确率不低于75%,理科正确率不低于70%。(7分)
3、胜任高中各个年级课程的教学。依学生的反映和上学年的成绩来确定。(5分)
4、所带班级参加各类大型考试平均分总评不低于我校本年级平均分3分。(6分)
5、在规定时间内拟制一套同组教师基本认可的考试题。(5分)本项由教科处组织实施。
四、教育管理关(10分)
1、工作中管教、管导学生的能力。服从学校分工,积极主动承担学校管理工作,如群团工作、班主任、分部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等工作。(5分)
2、积极做好培尖扶弱工作,实施一帮一工程,从思想、生活到学习,每学年每位教师帮扶优生和后进生各一名。(5分)
本项由德育室组织实施。
五、教学科研关(10分)
1、论文(4分)
按照学校的要求按时完成论文撰写,根据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刊物上发表。
2、教研(3分))
树立教研意识,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出勤率在95%以上。积极完成本学科共同承担的教学教研任务。教研活动中积极发言,一学期内能在教研组内作一次中心发言。
3、教改(3分)
⑴教改力度大,效果好,得到同科老师的肯定,每学期主讲1节有全组老师参与听评的教改展示课,并提前报知教科处。
本项由教科处组织实施。
六、说明
1、过关考核每学年组织一次,考核只针对最近一学年的表现进行考核。
2、过关考核的对象为教龄5年以下(2009年后参加工作)的教师和近三年调入的教师。
3、单项分达70%以上者即视为单项过关。学校将制作青年教师过关考核登记表,每通过一关的考核,学校将作记录。全部通过“五关”者,即为“墨江一中达标教师”。未过关项目经一个时期努力后,须向学校申请重新过关。
4、过关考核量化总分为100分,在单项过关的前提下,累计总分达90分以上者为优秀,80到89分者为良好,70分到79分者为合格,70分以下者为不合格。优秀者,学校将作物质奖励并在晋职等方面优先考虑。三年内不能全部通过“五关”考核的教师,学校将视情况作出缓聘、转岗的处理。
七、本方案由校长室负责组织实施和解释。7
墨江一中 2013年9月1日
第三篇:“一三五”教学模式解读
“一三五”课堂教学模式
之理解和体会
“一”即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对于教育者来说教育孩子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理想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 “没有教不出的学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老师要表扬,会表扬。恰如其分的表扬能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带给他们学习的动力,扬起他们前进的风帆,引领他们驶向成功的彼岸。表扬要有一颗诚挚的爱心,有一双赞美的慧眼,有一颗适度的宽容之心。要一改挑剔、批评的态度,多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待他们。要辩证地看问题,尽量地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是进行表扬的前提。表扬必须实事求是。对学生的行为评价要力求客观、公正。对是对,错是错。不夸大,不缩小。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效果。表扬要力求公平、一致。对不同的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暂差生,只要任何学生有着相同的良好表现,都要及时给予表扬,体现教师的一视同仁,公平、公正。表扬应该适时、适度。在学生表现出良好行为、取得一定进步时,一般应马上给予表扬,及时强化。表扬也应该有个度,太多的表扬会造成学生浮躁的心理,表扬变成了一种公式,这样的赞赏就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表扬不能太廉价,也不能太过度。表扬要讲究方式、方法。公开表扬和私下表扬要双管齐下。对一些带有导向性、典型性的学生行为,应有意识地公开加以表扬。对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在身旁低声的称赞可能比在全班表扬更令他感到愉快,因为这会使他避开被议论、被嫉妒的境地。表扬不要随便把学生进行比较。这是一种并不高明的教育手段。表扬的语言要随机应变,含蓄又不失具体。
二、力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营造课堂人文环境。要尊重学生,乐于接纳学生,给他们以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愿意和你“交流”,主动地想“说”什么。只要是学生真诚的、发自内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都要尊重理解,并且让他认识到是有价值的。如果老师放不掉自己“高高在上”的位置,或者固守着自己的“权威”,学生说的不符合自己事先拟定好的“标准答案”,就加以否定,甚至给以批评,那么交流是很难进行的。要让趣味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对话式”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广阔天地。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人生的美丽在于个性的独特性,只有承认个性差异,尊重个性差异,才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走上自己的人生旅途,展示辉煌的一生。教师要做到“以生为本”,针对个性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鼓励质疑问难。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要重要得多。
三、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相信学生,尽量给学生机会。新课程不但从理论上提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在实际操作上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如教材内容减少、难度降低,目的是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更大空间。教师要甘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领导者,舍得给学生机会,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关注学生的弱势群体。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属于挫折承受力差,所以要帮助学生增强挫折承受力。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在挫折面前不灰心、不退缩。要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找出症结所在,发现弱点,力争改进;发现优点和长处,振奋精神,树立信心。学生将来都要走上社会,都要生存,必须从过去的精英教育真正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三”即三教法,课前精导、课上精讲、课后精练。三教学法涵盖了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如何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我想只有心系这个中心才能做到,做好,做实。
其中,课前精导就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1、导入新课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当针对教学实际,充分考虑其内容要与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决不能使其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否则导入新课反而会成为教学内容的累赘。如我在教学《小数大小比较》的时候,就利用了比身高这一生活实例进行导入。
2、导入新课的内容要有关联性
教师在设计导入新课的内容时要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使导入新课的内容与所授新课内容中的重点紧密相关,并且能够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支点,起到“点晴”的作用。其实大多数内容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课堂导入时,进行适当的复习是直观重要的。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我就和孩子们一起复习了角的一些特性。
3、导入新课的内容要有启发性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中学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4、导入新课的内容要有趣味性,贴近生活
著名的教育学专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是为了引起笑声而耗费精力。趣味性应使学生在课堂上对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只有积极的参与课堂的学习,头脑充分的运转,孩子们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才能形成自己的能力,才会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有益!记得在这学期教学《小数大小比较》时,先在5班讲的,当时用的是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可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的就不是很好,这节课学生的积极性不够。课间我认真的反思了一下,怎么样才能改变这一不利情况?文本提供的生活情境就不是生活了吗?我就试想如果利用孩子们自己的生活感知,效果会如何呢?于是在下一节6班上这节课的时候,我就用孩子和我,以及同学之间比身高来导入,看似一个小小的变化,可是效果却截然不同,参与学习的热情尤为的高涨,这节课孩子们都是在一种积极的态度下完成的。
5、导入新课的内容要简洁明了
导入新课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力求用最少的语言,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课上精讲,应该紧紧围绕和建立在学生课前自学,课前精导基础上的,根据孩子们课前自学反馈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对存在问题的学习内容进行。
课后精练,以往我们在布置学生课后练习和作业时,都是建立在以文本给的题型和内容基础上的,很少有老师会考虑孩子们实际的接受和理解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布置孩子们需要的练习和作业。这也应该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因材施教吧。
“五”即五学法,自学、导学、共学、延学、评学。
课前学生的自学,对于孩子的终身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会锻炼和养成自己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也会提高自己学习的能力。另外,对于课堂教学也是一种促进,提高精讲的效率,是相互促进的作用。
通过课前导学,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就能够接触到学习的内容,做到简单易懂的自我完成,存在疑惑的课堂细心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前,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单薄,缺乏集体观念。现代社会讲究的团队意识高于个人主义。
教师评价没有体现 评学是孩子自我评价吗?
第四篇:一三五模式结题报告
《优化我校“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一三五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
辽阳市第九中学 钱雪梅
摘
要:针对我校在上一轮创建课改示范校中总结的教学模式进行提升与完善。关键词 :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一三五模式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价值
(一)课题提出的缘由
前一段时间,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蔚然成风,并形成了“一三五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确实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教师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感官的刺激和课堂气氛的热闹,忽视了知识传授的过程,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深化,有必要重新反思与探讨,因此决定开展此课题的研究。我校在本次改革大潮中,也积极进行了以“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为核心的一三五教学模式的探索,并于2014年获得省级课改示范校的验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发现本模式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创新思维积极的优点;但也存在着课堂活动流于形式、课堂节奏松散、课堂密度有限的不足。为了进一步优化我校教学改革成果,更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此次课题研究。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伊始,世界各国先后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改革,本世纪这种改革扩展到中国。近几年,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各地进行了大量的课程改革,探索了一些教学模式,取得一些优秀成果。但是,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也出现了形式主义的弊端。比如在课堂上,单纯追求热热闹闹的效果,脱离学生实际安排自学活动,使学生在没有很好理解理论常识前提下就参与讨论,使之理论和实践联系不起来,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得更苦,老师教得更累,。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还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反思、总结,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新课改标准强调以人为本,但这并不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我们要尽可能地做到二者的完美结合。
(三)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活动等方面,与合理安排教师精讲引导有机结合,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继续发扬我校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优势,同时兼顾课堂结构的紧密性和课堂密度的延伸性,促进学生全面、富有个性的发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的教学观,改变教师对新课改的表层认识,真正形成我校“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的“高效”教学模式和各具特色的学科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好的为学生成长服务。
(四)研究的假设
如果通过研讨课、检查效果,再研讨、再检测,经过几个回合的课堂教学实验,总结经验教训,最后形成模式,并通过示范课进行推广,应该有所收获。
(五)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中的“高效课堂”界定 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高、效果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1.理论意义
本课题依据建构主义、实用主义理论发展而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即: “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我们的研究就是要从实践操作方面验证这一理论,并从中实现以下研究目标:
首先研究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的手段。其次,通过教学的整体建构思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寻找某一类教材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切入点。知识是讲不完的,练习题是做不完的,只要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就会自己去学习知识。再次,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有效办法。
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让知识在系统中学习和记忆。如每个学段的开始,把一门学科的不同层次的知识导图与学生共同归纳整理,这样知识在头脑中总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2.实践意义
运用整体建构的教学思想,教师可以根据整体教学设计的思想,打破单元章节的界限,将有关知识整体构建,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大大提高师生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使教师业务素质整体提高,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从而构建高效快乐课堂,增效减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在学校里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全面和谐的发展,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预定目标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是把我校原有的“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一三五模式进一步完善,探索更贴近实际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重点和难点都在于通过实验取得更高效的教学效果。即: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三)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我们认为:效率的最大化或效益的最优化只居其一的课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四)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并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具有稳定性,但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我们的思路是首先通过实践优化原有模式,再进行课堂实验固定新模式;最后,让全体教师在体会整体模式精髓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个性创新、找出适合自身和本班学生特点的大结构下的个性模式。总之,整体的教学模式只能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 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微观的、具体的教学操作还需要教师灵活多样,根据个人特点扬长避短。使我们的模式用中右边,真正具有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五)研究过程和活动 本学,我们辽阳地区正好进行协作化办学的试验。我校作为牵头学校,要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五校合一的教学活动,我们就把此活动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多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在每次的活动中,我们尽量安排研讨课与交流活动,并从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2016年9月--11月
课堂实验、理论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在各个学科安排了第一轮的研讨课,侧重课后的反思与交流。通过互相交流,大家感觉到对一些过于抽象和高深的知识点,教师还是要在精讲的基础上安排探究活动,才更有效果。
第二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5 完善模式、数据分析阶段。我们在这个回合的研究中,首先对第一轮实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反思,然后安排第二轮的实验课,并把重点放在课堂开放与教师精讲回归的有机结合方面。课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各组对研讨课进行再反思、再评价、再总结、再提升。
第三阶段:2017年5月-6月:总结经验、理论提升阶段。
通过集体研讨,形成适合各组的教学模式,并进一步总结提升,形成学校总体的教学模式。
三、结果与结论
(一)成果
在两个回合的研讨中,我们在教学改革或课堂创新方面取得一定的经验,并进一步完善了我校的一三五模式。
(二)结论:我们通过实践,形成如下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确实比以前的模式更接地气,更具有效性。
九中“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一三五模式
特点与模式:一个基础,三个关注,五个模块的“一三五”模式。一个基础是指我们的课改一定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三个关注是指: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潜能与发展,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养成与荣誉感塑造。
从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方面考虑,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手段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差异,安排的教学活动要考虑到不同性格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在进行习题设计时候,既要有浅层次的,让学困生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要设计有挑战性的习题,让学优生能够感到解渴,有成就感。
从关注学生的潜能与发展方面考虑,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时,首先充分摸清学情,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方面多下功夫,多出点子,使设计的教学手段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养成与荣誉感塑造方面考虑,需要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来完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求教师要融入情感。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活动过程中要讲究方法、民主参与,让学生在公平的规则与良性的竞争中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
五个模块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五个步骤,这五个模块,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第一模块:课前展示、回放知新
这一环节我们鼓励教师尽量安排学生来主持,通过学生间的评价与教师的点评完成。也可以是学生的才艺展示等方式实现。但我们不要求千篇一律,鼓励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由教师导入新课的,教师可以自主安排,不必不拘于形式。
第二模块:自学精讲、交流展示
这一环节我们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具体教学操作中,我们首先利用导学案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等,引导学生分组自主学习。然后掌握学生自学情况,设计展示活动,以必答题、抢答题等形式进行小组竞赛,按规则计分鼓励。一句话:就是以学案导学,以竞赛促学。
本次研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从这个环节着手进行完善与提升。以前这个环节是“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经过上一轮的试验,我们感觉到无论什么情况都鼓励学生自学完成学习目标,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使知识的学习停留于表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所以,我们主张针对过于抽象的知识点,教师要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精辟诠释;一些单元第一课时的新知识,也要尽量讲练结合。当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后,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会更好。
第三模块:合作探究、推本宏义 这一环节,我们主张由学生或老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分组讨论,现场发表本组观点。这一活动要求学生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使他们在共同辩论中达成统一,在独立表达见解中提高认识,在互相竞争与欣赏中培养情操。即:以问题导研,以活动导情。
第四模块:联动小结、条分缕析 这个环节相当于小结部分,为了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帮助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们鼓励把小结的归纳权由教师手中转移到学生处。我们有的学科把黑板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总结,在黑板上展示知识线索;有的学科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间通过互相提问主要知识点来完成总结。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更有利于加深认识。
第五模块: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就是巩固练习环节。就本课内容当堂进行练习,以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我们通常每组设一名科代表,在练习阶段鼓励学生互帮互导,共同完成作业。作业由每组的组长自检,或对应组互检,教师适当抽查,以培养学生诚信品格与责任感。
以上是我们的“一三五教学模式”,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求教师简单机械按此授课,而是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流程。总之,我们细化步骤,不惟步骤,主张贯彻学思结合、知行一致的原则,联系学生实际,不好高骛远、不流于形式。
四、讨论与建议
(一)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及可靠性
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我校课题组教师面向我校全体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将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收集相关资料,结合本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避免重复和走弯路,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2.行动研究法:针对目前个别高效课堂不高效的现象,集体讨论,研究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并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反思,从而在本校打造高效课堂。
3.案例研究法:通过各种公开课活动,收集典型课堂教学案例,并进行科学分析与反思。
4.总结研究法:及时对本课题每一阶段的调查、研究进行总结,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小结,找出经验和教训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研究;同时形成课题研究论文和课题结题报告。
这些办法符合研究规律、科学有效,从实际出发,在一线教学实例中挖掘经验,真实可靠。
(二)研究成果的价值 本研究成果,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已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由于我校是协作办学的牵头校,还有进一步推广的空间。
(三)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由于受到经费及时间的限制,以及学校现有人员的理论学识水平有限,研究在宽度上还有待扩展,在理论提升方面还有待加强。
(四)下一步研究的建议
1.多到其他省市学习,参考借鉴优秀课改成果,不断完善我们的模式。2.与师范类大学相关院系建立科研联系,借助专业平台进行更科学化的研究,是我们的研究成果更经得起考验。
五、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有关杜威教育理论、有关建构主义理论文献
第五篇:青年教师朗读比赛方案
青年教师朗读比赛方案
一、活动目的
朗读能力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为了促进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全面提高,展示教师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提高教师普通话朗读水平,使教师向专业化发展,特举行本次教师朗读比赛。
二、参赛对象
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其他老师欢迎参加。
三、比赛时间地点 时间: 2012月17日下午。地点:学校阶梯教室。
四、参赛内容
比赛朗诵内容为散文或诗歌等,还有规定的内容。
五、朗诵要求:
1.教师朗诵使用普通话,作品形式自由创新,主题鲜明突出,内容要求积极向上,朗诵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反映诗歌的内涵。
2.朗诵时可自备配乐带、课件等辅助资料。朗诵时尽量脱稿。
3.参赛成员于11月12日上交朗诵题目。
六、评分标准
参赛者的最终得分为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评委的平均分,总分10分。1.仪表形象:(1分)
服饰大方、自然、得体、举止从容、端正,精神饱满,态度亲切。2.语言表达:(3分)
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楚、准确,语言生动,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切合诗歌朗诵的内容,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舒心悦耳,娓娓动听。3.态势神情:(2分)
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眼神能准确、鲜明、自然、形象地表达朗诵内容和思想感情,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4.朗诵效果:(3分)
朗诵有感染力,声情并茂,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群众产生共鸣。
5.时间要求及脱稿:(1分)
朗诵时间为4分钟左右。(其中自选内容2分钟)
七、奖项设置
本次教师基本功大赛共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成绩期末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八、注意事项:
1、参赛老师不得无故缺席。
2、准时参赛,迟到者,不列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