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分析
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分析
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分析
摘要:当前,社会环境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对于小学德育的教育不能再完全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在当前形势下,积极开创新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在保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力度,本文对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可以说是每一个学校再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整个教育中的核心内容,而在当前社会环境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影响下,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的社会时代发展状态,特
别是一些社交网络对当前小学开展德育教育起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对小学生、学校的德育教育开展来说都非常重要,所以当前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小学德育教育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社会上的影响
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环境正在不断的发展,而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在当前网络时代发展势头正快速的同时,一些暴力、黄色等负面消息也一应而出,对小学生来说,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辨别是非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当前大众传媒和网络对小学生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比如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价值观念,非法犯罪等等,这些社会上的现象对小学展开德育教育工作来说,造成了很严重的阻碍影响。
家庭上的影响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所以父母平日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孩子来说起到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老人对孩子更是宠溺,导致很多孩子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仅从根本上降低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小学生养成听不进去批评的习惯,容易产生逆反的心理,对开展小学德育教育更是难上加难。
传统德育内容的落后
在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下,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已经完全跟不上当前的时代发展变化,传统德育教学大多数都是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仅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导致小学德育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并不是很理想[1].2.针对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问题的对策
更新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
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也要逐渐的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意义,而且要让小学生逐渐的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多元化经济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小学德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仍然是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小学德育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生对于民族主义的崇尚精神培养,还要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让学生能够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
创新新的德育教育模式
在当前新形势的影响下,只有不断的创新德育教育模式,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和变化的潮流。首先要确定要以作为课堂的主体,要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逐渐转变成为学生,根据思想
品质的形成规律,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求知心理,不仅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教师要保持公正、公平的教学态度,这样才能够拉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的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其次,要整合教育资源,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进行整体详细的规划,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突出德育教育的工作重心。最后由于小学生处于一个好心心比较强的阶段,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创新德育教育模式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比如让学生接触大自然,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以及植物,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平日爱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来说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2].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影响下,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一些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利用
多媒体自身的优势,将一些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等充分的展示出来,不仅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拉近学生与事物之间的距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器播放一些比较有意义的视频故事,如”《妈妈再爱我一次》、《白求恩大夫》等等,让学生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意识到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对学生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可以说是学生树立正确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而社会、家庭以及传统的德育教育理念都对新形势下展开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阻碍影响,所以在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逐渐减少这些负面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
第二篇:小学德育教育案例分析
育人案列
魏家庄小学
丛伟红
2012年12月
案例简介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同一班级内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统一的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总有一部分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家庭环境的因素,有家长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和教材的因素。正因为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复杂的,因此要改变这样的状况,需要家长、老师、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学困生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不想学。这些孩子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往往视学习为一种负担,认为家长、老师逼迫自己学习,在内心形成消极对抗心理,学习态度不端正;二是不会学。这些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却往往事倍功半,这是受到了不当的学习方法或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影响;三是学习有障碍。这部分学生是属先天智力低下的特殊儿童。确定了学困生的类型,辅导时才能有的放矢,辅导学困生。[产生背景] 有个名叫王金宝的学生,从小在爷爷奶奶及父母的共同关心和呵护下长大,由于是长孙,更是得到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父母爱于面子也放松了对他的教育,再加上家庭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调查] 调查1:该生母亲文化水平低,生意又忙,根本没有时间督促孩子学习,甚至到了不闻不问的地步。
调查2:该生在班内跟同学相处时自私,脾气暴躁,同学们不太欢迎他。
调查3:该生常受老师的批评,自认不是学习的料,自暴自弃。
针对该名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在班级里,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所以对其进行转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学校、家长、教师的密切配合,寻找其闪光点,多鼓励、多肯定,用集体的力量帮助他,使他重新认识自我,健康成长。[主要做法]
一、说服家长与教师形成教育的合力。
家庭是一个小的社会细胞,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第一环境。青少年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有密切联系。为了主动争取该生家长的配合,我曾多次对该生进行家访,加强和他家长的联系,共同分析该生目前的状况以及应对措施,要求家长经常督促孩子的学习,改变过去打骂孩子的错误做法,指导他们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由于该生害怕与老师沟通,所以不愿意接近教师,我就尽量找出与他的沟通点。他爱打羽毛球,我就陪他打羽毛球,这样就增加了与他对话的机会,便于及时了解该生的思想动态。几次沟通之后,该生把心中的秘密毫不保留地告诉了我,我成了他信赖的“倾吐衷肠”者,可以借此机会对其进行教育。
三、悉心教育进行个别辅导。
我安排一名品德好、成绩好的学生与该生同桌,帮助他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功课。辅导时,我先与他聊天,对其前段时间的表现加以总结,再分析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帮助他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四、展示才能增强集体观念。
我千方百计地给该生制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获得进步。他喜欢朗诵,我就让他参加班级的朗诵比赛,我会抓住各种机会也及时在班上表扬了他,使他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他表现得更加积极、认真了。不仅在体育方面,在其他方面,该生也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变。一次下雨天,他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了离家较远的同学,我又及时表扬了他。此后,他经常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五、鼓励为主循序渐进。
在课堂教学中,我在提一般性问题时,优先照顾他,一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同时根据他的水平布置作业,只要他有一点成绩,就给予表扬、肯定。这样,使他能直接感受到老师的帮助和关怀,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
六、发挥集体的力量。
我鼓励其他同学多与该生接近,多与他交流,大家互相督促,互相帮助,真诚地与他交朋友,让他增强自信心,使他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愉快地生活。[基本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及教育,他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他对教师尊重了,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但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第三篇:德育教育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分析
中职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世界观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最佳时期。如何根据当代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改进学校的德育教育模式,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1.文化基础差,厌学情绪较重。
近年来,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在拉动以升学为主的普通高中教育大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压缩了中职院校的生源群体,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平均文化基础一落千丈。据统计,目前有2/3的新生未达到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没有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文化水平。这些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更有甚者,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加之社会上“职高无用论”的盛行致使他们厌学情绪普遍高涨。
2.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法制观念淡薄。
目前在读的中职学生都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部分是从小就被全家人视为掌上明珠,称作“小太阳”的独生子女。由于长期生长在家人百般呵护的溺爱环境当中,这些孩子普遍养成了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的性格,在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做事率性而为,不计后果。相当一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视校规校纪于无物,将违反纪律当作家常便饭。迟到、旷课、上课睡觉、甚至逃学、夜不归宿等现象在许多学生身上表现突出,且屡教不改。
3.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挫折承受能力差。
由于从小在溺爱中长大,许多学生养成了凡事以我为主的性格,做事原则只以个人好恶而定,自己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和大局观念。一旦遇到挫折和不顺心的事就哭天抹泪,无所适从,甚至自暴自弃,意志消沉。
4.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精神世界空虚。
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部分媒体和影视作品的错误导向,部分学生在生活上片面追求物质享受,食必精品、穿必名牌。不少学生“透支”家里给的生活费用,经常借钱过日子,甚至欺骗家长“挪用”学费。过分追求物质享乐使这些学生缺乏高尚的人生理想和长远的奋斗目标,精神世界极度空虚。大部分学生只对时尚潮流、体坛动向、歌坛动向和影视界的动向感兴趣,而对公民道德素质、科技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风气等问题则无动于衷。
二、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指导思想偏差,重文轻德现象严重。
由于受片面追求就业率的影响,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重视职业技能教育而忽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现象。只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把握,却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把智育当“硬件”来抓,德育当“软件”可有可无,结果“软件”真的软了,“硬件”也没有真正地“硬”起来。
2.教育形式流于表面化,缺乏思想内涵。
长期以来,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总是一味的采用一些“口号式”、“文件式”的空洞理论和说教,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积极性。导致学生对这些所谓的德育活动很难提起兴趣,甚至非常反感。不能起到思想道德教育所应有的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的作用,其结果只能是低效或者无效的。
3.生源不足,学校主观放松德育教育。
近年来,由于高考扩招以及社会上新“读书无用论”的盛嚣尘上,导致中职学校普遍出现招生困难、生源不足的问题。为吸引生源,维持自身生存,学校本着学生是“上帝”的观念,过分溺爱、迁就学生,主观上放松了对他们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和约束。
三、针对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1.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根据当前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以及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彻底改变概念化的空洞理论说教和运动式的一阵风的做法,代之以德育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德育教育体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用实践激励人。
实践证明,劳动者素质和创新能力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瓶颈,如果没有实践,即使有一流的产品设计也很难制造出一流的产品。因此,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应以具体的某一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切入点,在具体职业环境的氛围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对该专业人员的道德需求,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代的中职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来源广泛、各种思想鱼龙混杂的多元世界里,学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此,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中的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帮助学生克服错误思想,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切实加强德育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是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潜在课堂,是培养人的外在条件。通过环境氛围的熏陶可以内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在这方面,学校首先要严肃校规校纪,对违纪情节严重的学生,决不姑息养奸。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才能弘扬正气,顺利地实施德育教育。
第四篇:小学德育教育小案例分析
小学德育教育小案例分析
润泽学校六年级
(二)班陈雄卫
六年级
(二)班汪其男同学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他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总要拿哪个人或哪件东西来出出气。上课不听讲受批评,跟老师怄气,在学校同学们有哪些不小心碰到他的时候就谁边发脾气;总而言之,就是喜欢发脾气。比如,放站队,被老师批评,表情很不自然,头摇摇晃晃,不服气。
由于愤怒常常是突发性的情绪反应,在所有的情绪控制中,愤怒的控制是最难做到的,即使成人也会有“勃然大怒”的时候。但是,愤怒和其他情绪反应一样也是可以控制的。
1.情境转移法。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会使人产生愤怒的情绪。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让学生们要尽量避开,暂时躲一躲,以免刺激他发怒。比如,可以出去走一走,听听音乐,或者和谈得来的朋友在一起聊聊天,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心情就会好起来。
2.理智制怒法。当你动怒时,最好先想想以下问题中的任何一个:我为什么生气?这事或这人值不值得我生气?生气能解决问题吗?生气对我有什么好处?可以在即将动怒时对自己下命令:不要生气!坚持一分钟!一分钟坚持住了,好样的,再坚持一分钟!再坚持一分钟!两分钟都过去了,为什么不再坚持下去呢?用理智来控制发怒的情绪反应。
3.评价推迟法。我们通常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件当时使你感到“怒不可遏”的事,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到已经不那么值得生气了。因此,当我们因为某件事情要生气时,不妨先把它放下,等过一个小时、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之后再去想它。
4.情感宣泄法。如果有的事情或人有充足的理由使我们发怒,这种情况下不妨坦率地把心中的不满讲出来,你就会发现心里会爽快一点儿。也可转移目标发泄出来,比如去打沙袋,或去跳绳,打篮球,都能减少愤怒对自身的伤害。但要注意情感的宣泄要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不可在情绪的支配下,做出过激的行为。
采取以上措施,有收获,分析原因,找出根结,循循善诱。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
第五篇:小学德育教育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计划的开展
河北省任县邢湾镇南张村小学 王四刚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计划。在开展德育计划的过程中,应根据德育教育自身的特性,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文字基础知识的同时,与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产生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计划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单要负责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加科学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因此,我们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来。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学会设计不同的课堂形式,把品德教育融入课堂中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下面我就来谈一下在小学语文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关情况,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开展德育计划的迫切性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并不完善,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一部分教师的授课形式过于单一,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在语文课堂上昏昏欲睡;一部分教师追求考试成绩,仅仅讲解语文课本中的考试重点等。以上这几种形式只能让学生学习到语言文字的皮毛,都不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品德教育,这种情况迫切需要改善。
2.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计划的开展是完善教育目标体系的必经途径。教育目标体系是教育教学所达到的目的是教育教学的要求等方面所形成的有机的统一。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提供知识,而且要给予学生道德教育。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要求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融汇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注意事项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学生的阶段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不同心理、情感特征去设计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中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分段进行,即针对低、中、高年级的学生的教育内容应不一样。例如在教低年级的学生时,就应着中从了解入手,明白课本的思想内容,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就应更进一步要求其领悟其精神感情。
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注意情感的融入。在德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注意情感的交融。教学工作者应凭借生动的教学氛围,带领学生领悟课本之中的思想感情,与文章中的作者传递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最佳的心理境界。
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注重美的教育。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塑造和陶冶学生美好心灵、和谐的个性、完美的人格、高尚的情操的一种情感教育。语文学科的美,不仅表现在课文的语言文字上,还表现在人物的思想、情感、境界上。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计划的开展中,应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美感,提升其审美境界。
三、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计划开展的有效途径
1.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赏析文段。字、词、句是语文学习中的基本功,它们构成了一篇文章。因此,我们要特别抓好学生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在课堂中带领学生细心品读,在分析语言文字时,有意识地渗透进课文本身的思想内容,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启发。这样,学生学会语言文字的同时,又受到了生动的思想教育。
2.在教学课堂中创造氛围,寓情其中。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的共同互动,不仅是信息和语言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教学工作者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思想教育因素,凭借课堂教学这个平台,营造与课本相近的课堂氛围,以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氛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小学阶段又是发展儿童注意力的一个主要时期,要让学生接受到情感教育,教学者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或者一些辅助工具,创设独特的感染情境,引发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情感升华。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3.引导学生多在课外下功夫。我们平常的教学不应该仅仅拘泥于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单一的互动,有更多的方面是来自学生的课外功夫,例如,围绕语文学习的课外活动以及学生在家完成的课外阅读。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情感共鸣。而活动应积极向上,有利于学生美好情操的培养,赋予教育性,趣味性。例如可举办课文朗诵比赛,既让学生再一次加深了课文理解,又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了课文的情感;或者在八一建军节这天举行歌唱爱国歌曲的表演,让学生在听歌的乐趣之中体会爱国感情。课外阅读也同样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根据课文的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去阅读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书籍,并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地阅读书籍,掌握其思想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
语文教学的本质,便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获得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计划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真正地将德育教育的工作开展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才能在当今教育形势下,培养出国家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戴昌贵.《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探索,2008.2.2.曾孝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语文教研,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