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总结
“开发民族审美文化资源,推动民族地区中文学科教学改革”
科 学 总 结
王杰 覃德清 海力波 王朝元 朱寿兴
在全球化语境中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文学科需要更新知识结构,重新组合课程资源,才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民族文化的赓延和复兴,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2000年以来,我们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中文学科如何深入开发当地审美文化资源,建构适应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提高为当地社会进步和文化建设服务能力等问题,做了连续性的探索,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时代背景、重要意义与核心理念
在现代社会迅速发展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民族地区高校中文学科在教育理念、课程资源、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与当代社会变革不相适应的地方。其主要表现是课程设置缺乏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结构单一化,远离真实的民族审美实践;局限于文本学习,割裂了文学现象与其特定语境的多方面联系。在这种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和从事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不强,所学知识和民族新文化建设需要相距甚远。因此,开发新的课程资源,重新组合课程体系,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民族审美文化与少数民族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以民间歌咏习俗、民间舞蹈、建筑艺术、民族服饰、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为主要表现形态,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很有必要将之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引入课堂,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切实领略到民族民间审美文化的无穷魅力。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优秀民族文化艺术濒临失传或者被 1 外来文化淹没。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认同西方文化,热衷于“过洋节”,“吃洋餐”,对民族传统文化知之不多,感情淡漠。以培养人文精神为己任的中文学科,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传承文化薪火的历史使命,通过强化学生对民族审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造就具有深厚人文关怀和审美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民族文化传人,为民族文化的复兴重振培养新生力量,也由此实现中文学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学科价值,焕发传统中文学科的新生活力。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确定了项目的核心理念:“让民族审美文化进入课堂,让学生感悟真美在民间”。通过系统阐发审美人类学理论方法,实施“课程设置系列化;走向田野制度化;教学科研一体化;人才素质复合化”的“四化方针”,实现传统中文学科课程设置和课程资源的重新整合,建立起面向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开发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
二、民族地区中文学科课程体系重新整合的方式和途径
改革传统中文学科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是全国高校中文学科面临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文科基地,有责任也有必要为建构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中文学科课程体系,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本项目实施的具体方式和途径是,以审美人类学的理论阐发为核心,以有效激发民族民间审美文化潜在价值为目的,将一些有利于开发民族审美文化资源的相关学科渗透、整合到中文学科课程体系之中,在保持文学系列、语言系列、文艺理论系列构成的“三大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增开并强化“审美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南方民族文化研究”、“田野调查理论与方法”等系列课程,构成“民族审美文化课程模块”,同时,促进“四大模块”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这种课程重组,不是课程数量的简单增加,而是以文艺学、美学和人类学学科交叉整合建构为切入点,增强中文学科的原创性、实证性和应用性,保证少数民族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文化现象作为“动态课程资源”有 2 机会进入大学讲坛,让学生掌握有效理解、搜集、分析、研究原生态审美文化习俗的理论和方法,努力促使课程学习与社会审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参与开发审美文化资源的实践能力,培育敬惜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情怀。
三、中文学科“四大模块”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
民族地区中文学科“四大模块”课程体系经过4年多的教学实践,其效果甚为显著。
(一)中文学科的民族特色明显增强——“四大模块”课程体系的 实施,增强了我校中文学科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以及多学科交叉的特色,带动语言学、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等学科关注广西本土语言传承和文学创作的现状,让南方少数民族“活态审美文化”成为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突显了中文学科的鲜明个性。
(二)审美人类学成为国内关注的学科增长点——通过实践“让科研服务教学,让教学促进科研”的教学改革思路,我校审美人类学研究取得一系列的成果。王杰、覃德清分别出版了《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审美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以本项目组成员为主体编撰的《审美人类学丛书》进展顺利;王杰主持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审美人类学”专栏,在同行中引起广泛关注;迄今为止,项目组成员已经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与民族审美文化有关论文 20多篇。
(三)介入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开发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明显提高——参与本项目的学生都具备单独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加深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教师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也明显增强,在广西社科重大课题招标中,王杰负责的《广西文化体制发展对策研究》课题已经中标。王朝元教授与区党委宣传部合作,参与《百色大地宣言》等电视理论片的制作,为民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发现真实的审美文化传承是中文学科的大舞台——中文学科是回归经典文本,还是走向真实的文学传承和审美实践?这是全国高校中文学科面临的艰难抉择。其实,不同的学校可以做出适合于本校学术传统的 3 选择,任何选择并非存在高下之别。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中文学科,有便利条件在区域性文学现象研究和审美文化资源开发等方面,发现属于自己的学术舞台。
四、民族审美文化“动态课程资源”开发的多重效应
让传统中文学科课程体系焕发新生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新的科学理论方法的指导下,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现实当中,不仅开发已经定型的文本中的“静态课程资源”,还要开发活生生存在于现实社会中不断变化的“动态课程资源”。
本项目在实践过程中,依托国家文科基地中文学科点的建设,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让具有原创性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进入课堂。自1999年以来,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先后在漓江沿岸、那坡县黑衣壮地区、巴马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开展社会调查,建立“审美人类学工作站”。从2000年至今,王杰、朱寿兴等教师连续5年组织学生追踪调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项目组共同撰写的《寻找母亲的仪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人类学考察》,作为研究南宁民歌节的第一本论著已经出版。2003年10月1日,中文系邀请“那坡县弄文屯黑衣壮文化艺术团”前来演出,召开座谈会,让中文系学生切实领略民间艺术的魅力。
少数民族地区异彩纷呈的审美文化习俗,是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项目组老师和学生在民族村寨中,一同领略了比静态文本更加绚丽多姿的文化图景,发现了一片无比广阔的学术空间。我们坚信从网络上下载资料,通过复制和粘贴拼凑出的“学术论文”,不是学术增长和发展的正确方向,将原创性的区域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引进学术的视野,可以发现中文学科学术研究的源头活水,可以有效地抑制浮躁的学风,杜绝粗制滥造的论文写作方式,增强学术研究的实证性、原创性和可靠性。
经过几年的努力,课题组调查研究范围遍及广西壮、侗、苗、瑶聚居区,以审美人类学理论方法以及原生态文化资料为核心的课程资源开发,正在焕发出巨大的多方面的效应:
首先,促使区域审美文化习俗成为民族地区中文学科革故鼎新的资源优势。民族地区的院校同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可以十分便利地转化成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从中发现新的学科增长点,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一片新的学术空间。
其次,开发“动态审美文化课程资源”,激发了民族文化内部的自觉意识。王杰、王朝元、海力波等老师亲自深入比邻越南的那坡县黑衣壮聚居区,同当地民众同吃同住,充分肯定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现代价值,有效激发并且强化了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保护意识。这种潜在文化动力如果得到适当的引导和利用,可以为民族地区建构充溢审美气息的社会文化氛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第三,引领学生将目光投向真实的审美实践,建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空间,我们通过带领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实践,回归真实的各民族审美文化场境,不仅发现了新的教学和研究的素材,而且增强民族审美文化的自我认同,强化立足于中国审美思维方式的文化心理,造就尊崇和认同中国本土审美文化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五、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本项目教育理念孕育于1999年,2000年正式付诸教学实践,已经有4届本科生和5届硕士研究生系统接受本项目的教学改革实践,有两届博士研究生正在培养之中。选修本项目教师所开课程的学生受益面比较广泛,包括本科生约1300人,硕士研究生约120人。根据对他们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参与本项目社会调查活动的学生,与传统中文学科造就的只读文献的学生相比,在思维方式、民族文化认同心理、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明显地呈现不同的特征,特别是在参与社会调查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理解、感悟、热爱、珍惜、敬重等方面,显得更胜一筹,成为一种既能从事学术研究,又能参与审美文化的调查和开发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其主要表现是: 5(一)社会调查能力和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区“挑战杯”和全校“创新杯”科学论文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雷庆海、陈志裕等学生撰写的论文《红水河流域电站建设与周边族群文化的嬗变》,先后获得广西师范大学“创新杯”科研论文竞赛一等奖、全国“挑战杯”科研论文竞赛三等奖、广西高校大学生“挑战杯”科研论文竞赛一等奖。自2000年至2003年举行的第二至第五届全校“创新杯”科研论文竞赛活动中,覃德清指导学生撰述的论文连续4次获得二等奖。
(二)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学术潜力得到全面发掘。据统计,参与本项目的学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共10多篇。向丽撰写的毕业论文《审美制度——论审美人类学的重要范畴》被评为广西高校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多位文艺学和少数民族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借鉴审美人类学的理论方法撰写毕业论文,获得通过,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还有多名研究生考上重点大学不同专业的博士生,在学业上也有很好的发展。譬如,苏东晓2002年考上复旦大学艺术人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彭静于2003年考上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2004年与人合作出版图文并茂的旅游图书《水印桂林》,向丽于2004年考上武汉大学审美人类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在学术研究方面显示出持续的后劲。
(三)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自我创业能力以及献身民族文化研究的志向得到强化。覃守达在学校期间,系统学习了以审美人类学为中心的核心课程,毕业后,在广西教育学院开设“审美人类学选修课”,撰成《黑衣壮神话机制研究》等论著,矢志不移地致力于黑衣壮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他多方奔走,成立广西南宁黑衣壮文化研究有限公司,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创建黑衣壮文化品牌,在黑衣壮文化研究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等方面,表现出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经过4年多的改革与探索,本项目成功地推动广西各民族审美文化转化成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以及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厚情感,形成了学科特色鲜明的创新团队,强化了中文学科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南方周末》、《广西日报》对本项目组成员参与黑衣壮审美文化资源开发的情况,做了详细报道。2004年11月15日,《光明日报》以《广西师大为传统中文学科注入活力》为题,对本项目的实施效果给予充 6 分肯定,认为审美人类学调查研究以及相关民族审美文化资源的开发,把中文学科“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活力,办出了时代特征”。随着本项目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随着民族审美文化系列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中文学科将对复合型人才成长和社会进步,产生更为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2012科学总结
侍岭小学2012----2013第一学期小学科学实验室计划
侍岭中心学校 范伟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结合小学科学教学特点和本校科学任教现状情况,本学期科学组教研活动是以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科学课的教学,以“课堂教学评价分析活动”为契机,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扎实做好科学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抓好科学组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加强教学流程管理,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以培养习惯、激发兴趣为目标,追求科学教学的最优化。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求知欲,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
二、情况分析:
1、成员情况分析:
我组大多是兼职教师,全组教师责任心强,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积极钻研教材。他们乐于进取,敢于竞争,能虚心求教,组内教师能积极交流讨论。大多教师能认真备课,深入学生,课前准备充分,重视对学生能力和道德思想的培养,教学中能结合当地情况和学生实际,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并同学生的家庭、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同时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工作,能经常互相学习,重视对新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钻研,大胆创新。同时我组教师也存在不足之处,兼课教师多,杂务多、由
于实验实验器材不配套而轻技能培养现象严重存在,且教师外出频繁,不利于教师深入系统了解教材。
2、本学科特点与本校实验设备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但由于我们学校是一所新建学校,教师演示的实验器材,学生的分组实验不配套。这给我们科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由于活动材料和环境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大部分学生对于做实验部分内容兴趣较浓,但由于在实验过程中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得出有较大困难,对于理解能力差、学习有困难那部分内容,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容易出现厌学的情况,学习效果也不好。
三、工作要点:
1、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实验。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组内教师的师德修养。要认真学习学校下发的政治学习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准,敬业爱岗,踏踏实实地工作,不断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2)继续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研讨,认真做好新教材的钻研工作,引导教师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
(3)以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课堂教学,改进学科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尝试以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更新课堂教学与评价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进修,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利用每次活动机会,学理论,统一教育思想;学教法,更新教学手段。组内互相交流,互帮互助,从而提高业务水平。继续加强学科教学常规的学习,全学期组内集中学习活动安排6次,组长要安排好学习内容,组织好学习活动,记录好学习过程。
(2)定时、定点、定内容,形式多样的开展教研组活动,积极撰写札记、教后感,反思教学得失,切实提高教学水平。高度重视科学教师的理论创新,要不断鼓励科学教师,依托自己的教科研实践,认真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3)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项教学活动,借鉴先进经验,争取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认真组织科学教师参与各类教科研论文竞赛活动,力争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在各级教育报刊杂志发表获奖。
(4)要求每人每学期经常翻看专业报刊杂志,开阔视野,努力把握教学方向。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效率和质量。
3、经常了解和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
(1)关注科学教师的教学,在科学教师中努力倡导“转变观念,敢于实践,争出成果”的教学风气。经常了解和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贯彻好上级精神,组织和辅导好学生开展各类活动,重视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
(2)每半月开展一次教研组活动,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了解最新课改动态,共同备课、交流、总结经验,并进行阶段性总结,进一步部署下一步工作。要以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科学课的教学,每位老师在平时教学的同时,积极迎新,一学期应深入研究1——2节课。
4、要体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就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在老师的一步一步的牵引中学习。但学生的自行探究应该是有序的,是让学生在交流中、在碰撞中积累自己的经验。
5、以各种活动帮助科学素养的提高,针对小学生的实际,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以点带面。
(1)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把好的想法转化为科学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2)在中高年级学生中结合科学课后的自由研究,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活动,指导学生做好观察、实验的记录,并撰写好课题报告。
(3)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多看看科普知识,开展科学知识小竞赛,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通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小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素养。
四、教研组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小学《科学》新教材分析。
2、制定教研组计划和实验室制度。
3、清理、整理实验室。
4、配合县科协,开展“学科学活动”,参观“维斯特农业科技园”。十月份:
1、观看优秀课教学录像;参加优秀论文比赛。
2、组织学校教师参加县、市级科学培训。
十一月份:
1、组织科学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2、组织学生观看科学实验操作。
十二月份:
1、做好科学的的期终考核工作。
2、归纳收集资料,检验实验效果。
3、撰写学期工作总结。
第三篇:2013科学总结
2013-2014学第一学期科学教学总结大岔九年制学校米永霞
转眼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回想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成功的地
方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以及研究性学习思想来指导教学,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体验、能力的提高、知识的增进,养成良好的素养
二、教学措施:
1、每名学生准备一个用于记录发现的问题,研究过程中收集的材料,观察到的现象的本子。让学生学会随时在研究过程中作好记录。
2、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或自己发现问题,围绕问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采用课堂研究与课外研究结合的方法,让课堂上没有研究的内容延伸到课外。
3、因本期有了实验室,在上实验课时,尽量让学生独立实验,减少小组.实验给以便于开展教学。能在户外活动的实验课,尽量在户外开展活动,以增加小组实验的机会。
4、本学期将平时学生是否能与小组同学一同参与研究,能否在他人发言及时认真倾听、能否对一个问题持之以恒地研究下去等这些表现纳入期末考察中,以促进学生平时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
三、成绩及不足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以待于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一是知识的全面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原有教材中没有而新增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去学习;二是如何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的问题;三是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外界条件的支持,但是学校的条件往往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如何去合理地解决好这一问题。四是如何把新课程的实施与学生升学更好的融合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去思考。
展望新的一年,我将以更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我所热爱的这项事业中去,争取使自己成为一名更为合格的科学教师!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四篇:2011—2012科学总结
2011—2012第一学期科学工作总结
梁召学区 陈大彩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在我被评为兼职教研员后,在教学工作中有很多收获,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为了以后能更好地做好教研员及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自担任兼职教研员后,我始终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压力很重,因此我加倍努力,真心诚意、求真务实地完成教学教研工作,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和业务培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坚持以“勤学、善思、求实”为指南,认真、务实地走过每一天。在工作中我始终以市教研室整体教研思路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主导,贯彻实施新课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新了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并且通过网络教研及时传递新资源、新信息,了解教育前沿动态,明确教学方向,初步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二、我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和相关理论,并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写了教学反思。
三、我担任着三、四、五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要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是上好课,为上好课,我认真钻研各年级教材,做到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我讲的《雨的形成》一课,收到听课老师们的好评。
四、本学期科学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每人写了一份教学设计,要求达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样使教师作到: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方法灵活,课后反思及时。极大地提升科学课堂的有效性。
五、科学学科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转变育人关键,进一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加强学科质量意识,我们科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每个科学教师写了一篇科学教学论文。
在教研中我根据个人的需求,本着乐于学习、敢于思考、勤于研究、善于总结的目的,我制定学习计划,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设计发展的策略,寻找学习的机会并不断审视、反思、促进自身业务素养的提高,实现个体化教学风格的形成,并把自己平时的点滴经验积累起来。我撰写的:“目标教学与创新教育”一文,获沧州市教育局教科所教学经验交流一等奖。
总之,开展探究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学生由最初单纯操作者,发展到参与设计和操作,最后变成独立设计者和操作者。探究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探究的结果由一开始的幼稚,不严密,向成熟和科学方向发展。在探究中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了解科学认识一般模式,掌握科学的基本技能,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创新和实践能力十分必要。
回顾一学期的教研工作,本人在教研室和学校的领导下,在同仁们的大力支持下,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离教研室和学校领
导的要求和同志们的期望还相差甚远,还有许多教研工作开展不尽人意之处,值得改进的地方很多,因而深感工作之艰巨,学科教研之重要,作为一名兼职教研员,今后我将继续努力,虚心学习,诚实工作,以取得更大地成绩。
第五篇:科学总结
四年级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科学总结
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课时任务重,我仍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以下是我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的总结。
一、教学内容完成情况与学生掌握情况
本学期圆满完成了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如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了油菜花结构及各种岩石的颜色。
2、能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入手,对有关的现象、形式、状态等说出自己的感受;能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并愿意与同学进行分工、合作,体验讨论与交流的乐趣;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结果;能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设计。
3、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以主人翁的精神和态度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并从保护环境等方面提出解决。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学习大纲和教科书,准备好每节课必要的实验教具,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习惯。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1.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3.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自然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如在自然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
4.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5.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学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动的,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融为一体。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自己经验的不足,仍存在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完不成。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
3.由于老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不及格现象。
4.学生发展不平衡,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5.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
6.个别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生生性活泼好动,其中有一些学生在习惯方面存在着多种问题:计算不认真,写字姿势不正确,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还有个别学生字迹潦草。还有的学生作业不能按时上交。或遇到难题没有坚强的意志,不会主动克服解决。
四、改进的具体措施
1.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科学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科学观念。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平时我细心观察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调查小结工作,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根据其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目标,以目标来激励学生进步。
3.坚持检查学困生的转化情况,做好小结工作,使优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台阶,进一步培养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一学期来,工作中有得有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