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高一学生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一、问题分析
1.学生的目标高远,但动力不足。
大部分学生有考上重点高校的愿望,但是学习动力和自信却严重不足。这一反差很大的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学习动力和自信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怎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学习的动力?
2.高中学习适应性比较差。
高一学生认为新课程进度快,不能适应,对所学内容不能及时做到消化理解。高二年级学生认为高二课程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也感到不适应。
3.学习自觉性和毅力不足。
部分学生认为,初中学习是在老师的严格监督下进行的,高中老师不如初中老师监督严格;自己比较懒惰,没有做到及时预习和复习巩固。从在家复习效率来看,如果家长事务繁忙,无法进行有效监控和指导,会使一部分学生在家学习效率低下。部分学生在做完作业后,没有进行及时复习和预习,使学习中的问题越积累越多,这也是缺乏毅力造成的。
4.学习方法不得当。
学生探索学习方法的意识不强。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大部分学生没有探索出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方法。
5.偏科。部分学生忽略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还有部分学生的英语、物理、化学出现较大的问题。6.学习和复习的效率低。
遇到节假日或班级活动,同学们心浮气躁,不能安心学习;在考前复习中,也不能深入学习,浅尝辄止,考试的时候漏洞百出。
7.学习环境。
部分学生反映课堂纪律不好;教师的教学有问题,课堂上老师讲解过多,巩固练习不够;部分老师的问题设计或提问方式不当,影响到参与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管理不严格,班风不好等。
二、对策建议
1.要研究激发和保护学生自信心的对策。
这些退步较大的学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要运用心理学中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分析出对这部分学生加强帮助和指导的策略。
2.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
进一步加大听课、培训和集体备课的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优化课堂教学。对基础知识中学生能看懂的,要让他们自己理解;老师的重点放到对习题讲解和指导上。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大多数学生,不能在大多数学生没有领悟的情况下,就匆匆结束教学过程。
多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教师在讲课和讲题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渗透、点拨,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条条大路通罗马。要鼓励学生增强研究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的意识,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摸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
在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面,存在不平衡的状况。部分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格,使学生的不良习惯难以改正。这方面要提出要求,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管理、监督、检查力度。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常规检查,如作业检查、自习课纪律检查等;加强班风建设,特别是加强薄弱班级的班风建设。
4.多与学习困难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后阶段的努力方向
1、有针对性的深化师德教育。要求教师不仅关心、爱护学生,还要了解、亲近学生,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师德教育的新问题、新情况,有针对性的搞好教育和引导,使教师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突出抓好个别教师的个别问题,消除其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影响。
2、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之间的心理依赖越来越突出。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为同辈之间拥有相似的心理世界、兴趣爱好,平行之间的交流互动及影响越来越突出,相互的心理依赖越来越趋于明显。
3、正确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1)、树立目标
目标是学习之始,是行动的方向。高一新生普遍存在着可以“松一松”的思想,他们认为刚刚经历过中考时的浴血奋战,现在离高考还远,可以松一下,根据初中时的经验,到三年级时再冲刺不迟。殊不知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初中有很大差别,等自己逐渐领悟时为时已晚。因此教师必须让每一位同学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指导自己的学习。
(2)、注重衔接
初中与高中在教材内容、教师教法、思维要求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九年义务制初中教材的特点是“浅、少、易”,而高中教材的特点是“起点高、难度大、容量足”。初中教师比较习惯于手把手地教学生,对作业、练习的检查、督促抓得较紧,而高中教师则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有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这往往会造成一部分自觉性不强的学生缺少压力,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上述差异的客观存在,致使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一后感到无法适应。因此高一教师应认真上好过渡课,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注意挖掘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联系,确立“低起点、迈小步”的思想,帮助学生尽快进入适应期。
(3)、学法指导
从前面的调查与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学生迫切需要教师在学习方法、策略、习惯上进行指导,为此有必要在高一学生中开设了“学法指导”专题讲座。通过讲座,使学生知道阅读、记忆、笔记、听课、练习、总结、复习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结构完善、功能强大的学法结构,使学生成为会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人。
(4)、个性发展
教育心理学中讲的个性发展主要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在情感、意志、性格和品德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完美的发展。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中学生的个性逐步形成,从前面的调查与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的自觉程度、兴趣程度、毅力强度等方面有待教师去引导和培养。
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学校和家庭环境,给他们提供一个轻松、愉快、乐观的学习环境,一个平等竞争的生活环境,一个接受挫折教育的训练环境,同时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引导。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走近学生,多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多与学生谈话,通过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
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我们学校不能成为学生的“最后的晚餐”。
高一的学生,正处于高中时期的开端,也是人生中鲜花开放的季节。但是,这一季节也难免会阴雨霏霏。如果我们教师真诚地去帮助他们,他们就一定能顺利地度过花季中的雨季。一.教材总体分析
《政治生活》全书由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是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全书共九课。
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主观的基础上,主要介绍我国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讲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既是前两个单元内容的延伸和深化,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各项基本制度的优越性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
第四单元主要内容是我国外交活动和引领公民参与国际政治生活。二.教学目的要求
政治生活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个必修模块,它是围绕政治生活的主题而设置的模块。它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核心概念,涉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领域。其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学生了解并体验有序政治参与,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途径和方式,提高小时政治参与的技能。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国家观念,开拓国际视野。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高一五个班,其中567班是理科班,89是文科班.这五个当中78班是试验班,基础较好,其他三个班基础较差.文科班因为政治科是高考必考学科,所以学生比较认真对待,学习比较认真刻苦,热情较高.理科班因为高考不考,只是会考,而会考相对简单,要求不高,大多数学生已经开始偏科,甚至有些已经放弃,只是在课堂上听课,课后不再学习.四.方法与措施
1.根据学生的特点,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题时间,提高效率,最大限度的提高成绩.2.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利用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3.加强学生课后铺导,及时解决实际问题,避免问题积累而厌学.培养学生解决时间问题的能力.4.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真正认识政治学科的功用,学会记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好政治 高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与对策
每年新大学生们当他们回首自己的高中生活时,常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上高一时,觉得新鲜,忙着适应;高二没好好学,忙着玩了;高三知道学,想学,又来不及了。”从学生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高二是高中生活的关键,高二年级可以说是高中三年中最难把握的一年,她没有一年级的新鲜感也没有三年级的紧迫感,刚升入高中一年级时彼此不很熟悉,要交新朋友,要适应高中生活,要找到在新集体中的位置,这一切都做的小心翼翼;高三时由于高考的迫近,外界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对高考的思考又让他冷静下来,想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高二年级的学生在班级的位置大概确定,距离高考又遥远,同学之间也特别熟了,学校的一些规律他们也熟悉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做法都产生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会非常明显,管理或引导得不好就有可能走到严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1、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已较明显的分出层次,即所谓优生和差生。对优生来说,由于之前学得好,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另一部分学生在一年学习中(尤其是在考试中)屡遭挫折,对学习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也在渐渐固化,出现兴趣转移,偏科等倾向。对中下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态。
对于成绩好的孩子,我们要给予肯定,使他们更加积极上进。对于学习中等水平和较差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避免过高的期望;要给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肯定他们所拥有的发展潜能,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2、偏科现象严重。
3、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
高二学生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高一刚入学 感觉新鲜 高三要高考 受到特别关注。高二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考试中受到打击,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整个高中阶段有成绩明显退步的阶段,其中大部分学生感到这个阶段在高二。
家长的对策
第一: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正确对待成绩变化,始终做孩子的坚强后盾。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情绪,没有反常的状况,每天都愉快地学习就可以。家长要细心观察,一旦出现反常,家长一定要重视,和孩子谈谈或者找老师交流。
高二学生除了每学期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还要参加五门会考,考试的压力也不小,家长们应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及其变化。任何好或者不好的成绩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对自己孩子的成绩家长要心中有数,给孩子一个合适的定位,做到始终关注与鼓励。比如你您了解:您的孩子所有学科中学的最好的是哪一科?最爱学的又是哪一科?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考试失败,家长不要一味责备,孩子做错了事,立刻责问他: “ 你为什么这样? ” 用直压的方法想使孩子反省,但是孩子在想反省之前,心中已先产生了反感及反抗的心理,所以无论你多大声地责骂他,也不会有作用,而且这样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助长了自卑感和自我否定情绪。如果这样不愉快的情绪反复产生,孩子将预感失败,而不敢尝试,缩手缩脚,消极的自我评价会顽固地保存于人的潜意识中,对人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对失败进行的鼓励,是对孩子表示关切之情,帮助他建立正确的态度和再次尝试进步的信心,只有这样,孩子积累了大量的成功和失败后成功的经验,才能真正建立起自信心。中国人视谦虚为美德,在教育学生上也加以体现。当着别人的面,即使孩子很优秀,也会找出许多的不行来。成绩好了,还会告戒不要骄傲。现代教育观提倡赏识教育,对孩子多鼓励,及时予以肯定和恰当的帮助,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家长应肯定他的进步,就是肯定他的自信心,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但关注不等于一味的督促和唠叨,对孩子一味地督促是有害的,有的家长工作忙或因其他原因,仅在早晚或吃饭的时候,或一周才能和孩子见上一面,由于时间紧,往往容易急于求成,对孩子常说:“专心、抓紧、听话、你要考上大学就给你重奖”等等。家长的愿望诚然是良好的,但经常这样唠叨,就会给孩子施加压力、火上浇油。过分的督促是造成孩子非智力性因素严重缺失的置换手段,是变形的包办代替。信心和勇气是走向成功的精神支柱,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家长的悉心呵护和加倍鼓励。我想高二阶段的主题应该是: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增强自信。我们不要仅仅把眼睛盯在成绩上,放下你的面子和过渡的自谦,仔细发掘你的孩子的优势,别吝惜你的鼓励与加油,始终站在孩子的背后无条件的支持孩子吧。
第二:关注孩子的交往,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人际关系问题的辅导。
家长不要限制孩子的交往,要鼓励孩子的交往。一方面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迫切需要交往,需要与人分享。他们不再满足于老师和父母的教导,而是转向同伴和社会。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的交往对象主要是同龄人,同龄人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往往超过其他任何人;另一方面一个交往能力强的人能够较好的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得心应手的对付各种场面,善于调节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善于从环境中汲取有益的信息来促进自己的学习。
与孩子交流人际交往的感受和技巧。他们的自主性虽然逐渐增强,但是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学会忍让,易冲动,在交往中常会发生一些矛盾,而且由此引起的不良情绪持续时间长,甚至会对她一生的交往产生影响,家长有必要指导学生学会了解他人,体谅他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冲突及由此所引起的不良情绪。家长可以把自己与人交往的经验技巧告诉孩子,与孩子交流,比如要有一颗与人为善之心,要有友好相处的愿望,在交谈中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心声,要用眼睛注视别人的表情,仔细把握说话人的一切语言和非言语动作,真心关注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关注,要用真诚的心关心人,帮助人,这样才能获得真诚的友谊等等。
第三:家长自身做些什么?
主要是塑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有疏通的渠道,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专心致志和组织积极健康的家庭生活,使学生的剩余精力得到消耗这三个方面。
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要尊重孩子,尽可能少地在外人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留面子、留机会;及时地尽可能多地和女儿沟通,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改正错误;对女儿的教育要心平气和,讲究方法,要疏导而不是强制、打骂,爱护孩子吧。
其次要真正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许多家长能做到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却做不到尊重孩子、做不到允许孩子发表不同的意见。其实凡事听听孩子的想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在家庭中,要创造一种孩子能充分吐露心声的气氛,孩子的话,家长都要耐心倾听(尤其是孩子对学校对同学对老师的一些看法或者只是牢骚,家长一定要耐心听,限制它的结果是她开始沉默,你不再了解她,但是她那些你认为不对的想法仍然存在,甚至更极端)。倾听之后,分析孩子的愿望、要求,引导、鼓励其积极的成分;对于孩子一些不妥当的想法,则应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引导孩子提高认识;孩子仍然不明白的,允许孩子存疑,等待时机再进行引导。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承认他的存在和力量,帮助他完成一些他要做但能力还不够的事。对他所进行的有危险的活动要及时好言劝阻,在说服时举一些事例,使孩子认识到,自己需要父母的帮助进而听父母的话。孩子不高兴了情绪低落了,要给她牢骚发泄的机会,聆听他的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他始终应该站孩子的背后无条件的支持孩子,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家长的支持,每一个孩子都希望父母以自己为自豪,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父母殷切的希望,任何有损于他们自尊心的言行都可能会对它们构成致命的打击。别说你们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交流了,别埋怨孩子已经疏远你、对你封闭,先从自己做起,把她当成大人,只要你想改变,开始交流的机会总是有的,或许是一张纸条也或许是一个家庭大事的决定也或许就是今天回去和她谈谈开会的感想,行动起来吧。
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专心致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好的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长不打麻将不大声看电视,最好也来学习。当父母的,尽可能的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亲自照料孩子,帮助孩子安排好休息饮食,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最后是组织积极健康的家庭生活,使学生的剩余精力得到消耗。学生的精力充沛,又厌烦枯燥无味的机械重复的生活,我们学校和家长要一起想办法,组织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来吸引他们,既要让他们在业余生活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更好的促进学习,又让他们多余的精力得到消耗不因无聊而惹是生非。
第二篇:高一学生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学情分析
数学组:朱跟社
高二学生学情分析
一、问题分析
1.学生的目标高远,但动力不足。
大部分学生有考上重点高校的愿望,但是学习动力和自信却严重不足。这一反差很大的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学习动力和自信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怎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学习的动力?
2.高中学习适应性比较差。
高二学生认为新课程进度快,不能适应,对所学内容不能及时做到消化理解。高二年级学生认为高二课程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也感到不适应。
3.学习自觉性和毅力不足。
部分学生认为,初中学习是在老师的严格监督下进行的,高中老师不如初中老师监督严格;自己比较懒惰,没有做到及时预习和复习巩固。从在家复习效率来看,如果家长事务繁忙,无法进行有效监控和指导,会使一部分学生在家学习效率低下。部分学生在做完作业后,没有进行及时复习和预习,使学习中的问题越积累越多,这也是缺乏毅力造成的。
4.学习方法不得当。
学生探索学习方法的意识不强。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大部分学生没有探索出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方法。
5.偏科。部分学生忽略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还有部分学生的英语、物理、化学出现较大的问题。
6.学习和复习的效率低。
遇到节假日或班级活动,同学们心浮气躁,不能安心学习;在考前复习中,也不能深入学习,浅尝辄止,考试的时候漏洞百出。
7.学习环境。
部分学生反映课堂纪律不好;教师的教学有问题,课堂上老师讲解过多,巩固练习不够;部分老师的问题设计或提问方式不当,影响到参与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管理不严格,班风不好等。
二、对策建议
1.要研究激发和保护学生自信心的对策。
这些退步较大的学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要运用心理学中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分析出对这部分学生加强帮助和指导的策略。
2.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
进一步加大听课、培训和集体备课的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优化课堂教学。对基础知识中学生能看懂的,要让他们自己理解;老师的重点放到对习题讲解和指导上。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大多数学生,不能在大多数学生没有领悟的情况下,就匆匆结束教学过程。
多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教师在讲课和讲题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渗透、点拨,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条条大路通罗马。要鼓励学生增强研究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的意识,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摸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
在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面,存在不平衡的状况。部分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格,使学生的不良习惯难以改正。这方面要提出要求,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管理、监督、检查力度。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常规检查,如作业检查、自习课纪律检查等;加强班风建设,特别是加强薄弱班级的班风建设。
4.多与学习困难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后阶段的努力方向
1、有针对性的深化师德教育。要求教师不仅关心、爱护学生,还要了解、亲近学生,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师德教育的新问题、新情况,有针对性的搞好教育和引导,使教师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突出抓好个别教师的个别问题,消除其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影响。
2、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之间的心理依赖越来越突出。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为同辈之间拥有相似的心理世界、兴趣爱好,平行之间的交流互动及影响越来越突出,相互的心理依赖越来越趋于明显。
3、正确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1)、树立目标
目标是学习之始,是行动的方向。高一新生普遍存在着可以“松一松”的思想,他们认为刚刚经历过中考时的浴血奋战,现在离高考还远,可以松一下,根据初中时的经验,到三年级时再冲刺不迟。殊不知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初中有很大差别,等自己逐渐领悟时为时已晚。因此教师必须让每一位同学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指导自己的学习。
(2)、注重衔接
初中与高中在教材内容、教师教法、思维要求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九年义务制初中教材的特点是“浅、少、易”,而高中教材的特点是“起点高、难度大、容量足”。初中教师比较习惯于手把手地教学生,对作业、练习的检查、督促抓
得较紧,而高中教师则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有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这往往会造成一部分自觉性不强的学生缺少压力,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上述差异的客观存在,致使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一后感到无法适应。因此高一教师应认真上好过渡课,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注意挖掘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联系,确立“低起点、迈小步”的思想,帮助学生尽快进入适应期。
(3)、学法指导
从前面的调查与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学生迫切需要教师在学习方法、策略、习惯上进行指导,为此有必要在高一学生中开设了“学法指导”专题讲座。通过讲座,使学生知道阅读、记忆、笔记、听课、练习、总结、复习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结构完善、功能强大的学法结构,使学生成为会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人。
(4)、个性发展
教育心理学中讲的个性发展主要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在情感、意志、性格和品德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完美的发展。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中学生的个性逐步形成,从前面的调查与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的自觉程度、兴趣程度、毅力强度等方面有待教师去引导和培养。
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学校和家庭环境,给他们提供一个轻松、愉快、乐观的学习环境,一个平等竞争的生活环境,一个接受挫折教育的训练环境,同时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引导。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走近学生,多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多与学生谈话,通过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
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我们学校不能成为学生的“最后的晚餐”。
高一的学生,正处于高中时期的开端,也是人生中鲜花开放的季节。但是,这一季节也难免会阴雨霏霏。如果我们教师真诚地去帮助他们,他们就一定能顺利地度过花季中的雨季。
1.表现出学生关注学习,但缺乏克难意志。从第1题调查看,无论重点班学生还是普通班学生,有82%(重点班97%)以上的同学把“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时间不够用”作为自己最苦恼的事;从第2题调查看,有近50%的学生把成绩不理想自我归因为“自己欠投入”;从第11题调查看,有63%以上(重点班72%)的学生对待难题有“先自己试一试”的愿望,等等,从以上可说明大多数学生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并能主动地把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归为自己努力程度。但从第15题调查看,有58%的学生在作业多时,对作业就出现了挑易或应付现象,只有20%强一点的学生选择克难弃易的做法,等等。这说明有一定比例的学生缺乏克难意志。
2.表现出学生缺乏良好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具体表现为:(1)学习标准较低,缺乏刚性原则。从第10题看,有50%的学生认为“会的标准”为“上课能听得明白老师所讲的内容”或“作业没有错”的低层次上;从第12题看,只有44%左右的学生把一天收获大小的衡量标准定在“解决了多少不明白的问题,做了多少陌生题而不是自己已会的题”上,其他56%左右的学生把“做了多少题,是否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和“早晨起的时间和晚上睡的时间”作为标准;从第5题看,有41%的学生把对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认为“对原文进行背诵,达到会背记熟就行”或“掌握大概齐,用的时候再看书”的低层次上,只有41%的学生定位在“不一定背诵原文,但对原文进行细化、分解和提炼,掌握其内在要点”较高层次上;从7题看,有60%的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习惯于“翻着书、看着笔记本,遇到不会的诸如公式、定理等知识就去查阅”或“先忙于完成那些熟悉的容易题,剩下的时间再去完成那些陌生的困难题,能做多少是多少”;从第9题看,有46%的学生在学习上坚持的原则或做法为“没有什么原则,但尽自己最大努力,学多学少顺其自然”或“每天坚持晚睡觉”等等。以上均说明相当多的学生对学习各环节要求程度较低,甚至表现为应付。(2)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第3题看,有近60%的学生没有自我总结的习惯;从第4题看,只有38%的同学选择“除非教师要求看书,一般不看着书听课,而是跟着老师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从第7题看,有30%的同学在完成作业时“翻着书、看着笔记本,遇到不会的诸如公式、定理等知识就去查阅”;从第6题看,只有45%同学在课堂记笔记时,采取“在认真听的基础上,对那些重点知识、重要结论以及自己现在或将来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易错易混点都做重点记录,以备遗忘”,其他要么重记轻听,要么重听轻记;从13题看,有65%的同学在解完题后习惯于“与别人对对答案,否则不放心”或“满足于题目的解决,不再想其他方法”,等等。以上说明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3)缺乏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第5题看,有41%的学生把对概念、定理、公式的学习认为是“对原文进行背诵,达到会背记熟就行”或“掌握大概齐,用的时候再看书”;从第15题看,有58%的同学在当天不能完成作业时,选择“先写作业容易完成的学科和题目,对难的题目则是有时间就写,没有时间就空着,以便应付老师的检查”或“由于老师要求严,完不成老师会批评,只好先大概齐地凑和写上,或者先照着别人的作业(或答案)写上,甚至毫无目的的瞎答,以应对老师的检查,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研究”;从第11题看,有32%的学生在对待难题的态度是“一遇陌生题从心底就害怕,不愿深入分析,空着去做容易题”或“一遇陌生题就不愿审题分析,怕耽误时间,就急于问同学,找答案”,或“不愿花时间做,因为做我也白花费时间,还不如用那时间做点容易题了,更何况老师在课上还要讲”,等等。以上说明相当比例的学生缺乏基本的学习方法
3.表现出学生缺乏基本思想方法。从第5题看,只有41%的同学对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是“不一定背诵原文,但对原文进行细化、分解和提炼,掌握其内在要点”,这说明只有相对少的学生注重知识内在规律的挖掘归纳;从第13题看,只有20%的学生在解完题后,习惯于“不满足于题目的解决,而回过头来对原题进行反思”,说明具有反思和求变思维的学生较少;从第16题看,只有29.76%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喜欢实际应用,说明学生的应用意识淡漠。
4.表现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优劣与学习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如从第3、6、7、8、9、13题调查数据看,光明班与重点班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毅力和学习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反映出光明班学生较重点班学生怕难、应付和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由此说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5.表现出学生对学法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又需求指导。从第2题看,有38%的同学把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归于“学习方法”;从第8题看,只有15%学生对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活动和考试增加学法题持“反对”态度,等等。这些表明学生对学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认识,特别通过第17题“上课听得明白,而课下不会做作业,总感觉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与作业无关”现象和第18题“作业全都对,但考试成绩低”现象的分析看,表明学生对学习环节中有效方法的理解和关注。由上可知,学生对学习方法既重视,又期待教师进行指导。
第三篇:高一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报告
经过与其他语文老师的沟通交流,对上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情况,以及开学一个月来对学生的观察了解,认为四年级一班语文教学目前的现状是:
一、据了解本班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字体书写普遍不规范还不工整,上课小动作多。其次是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导致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尤其害怕习作,还没有养成自觉写日记的习惯。特别是作业的完成情况非常不理想,一些不自觉的学生养成了不写作业的现象,尤其是家庭作业。
二、学困生占班级比例过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阅读和习作能力普遍较低,存在着班级间发展不平衡,班级内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现象。
三、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感悟能力较差,学生搜集和存贮的好词、佳句、文段较少,能灵活运用所积累材料的学生寥寥无几。
四、班级凝聚力较差,缺乏学习积极性。受社会、家庭环境等的影响,部分学生有不良的学习习惯(拖欠作业、不专心听讲、不记笔记、作业抄袭、作业不规范、不懂得学习方法等)和学习上进心不够好,组织纪律差、心理素质(承受挫折)较差。针对上述现状,我将在本学期采取下列措施:
一、抓班风建设,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积极健康的学 hao123精彩资讯,每日最新最热随时头条新闻 娱乐八卦 精彩视频习环境。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检查督促与表扬鼓励相结合。
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开展各项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
三、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通过早读课、自习课,利用学校图书室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有计划地布置学生的读书任务。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四、要十分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做到多写多练,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
五、花大力气,多牺牲些自己的休息时间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六、重视与家庭沟通联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第四篇:高一政治学情分析
高一政治学情分析
一、学生学习态度方面:
1、初中政治为副科,开卷考试,到高中之后孩子们仍然没有从初中的观念中转变过来,对政治不能引起重视。
2、政治需要背的东西比较多,比较枯燥,学生惰性比较强,懒得背,老师管的紧就背点,老师管的适当松一些就一点也不看。
3、有些学生认为高二报文班,高一背政治也没用,所以干脆就不背。
二、试卷难易程度方面
试卷整体难度不大,因为第一次考完以后成绩一塌糊涂,所以第二次又把难度下降了一大块,第二次考的比第一次好,从此可以看出学生的能力不容乐观,稍微难一点点就不会了。
三、考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1、技巧性问题:用铅笔答题;答题卡涂错位;答题卡铅笔不过关不能识别。
2、审题能力差:如31题设问:分析上述四位网友观点的合理性。可是有很多同学答,网友一观点错误、网友二观点正确、网友三观点错误;分一下子就丢了。再如:请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很明显此题答生产与消费的知识,但学生答什么的都有。
3、考试中暴露的最明显问题还是很多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到位导致特别基础的题丢分。在试卷分析过程中,我一边分析一边检查题中知识点,对于基础知识得问到很多同学才有答上来的,而这个答上来的也不排除上课找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
4、部分学生对答题方法的掌握不到位:在选择题上,不会应用比较法、排误法;在主观题上,没有掌握解题方法步骤,不会合理审题,缺少思路,而仅仅是课本知识点的简单罗列,使答案显得僵化、教条。又不会将自己的观点用理论性的观点表达出来。主观题的得分较低且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与我们平时的理论分析、基础训练不到位有关,也与我们的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有关,需要花大力气纠正。
5、个别学生答卷态度不端正,大题一个字也不写,只是把选择题好歹涂涂就完成任务。
6、个别同学书写太乱,字根本不认不清。
三、对策及教学反思
1.端正学生态度。对于高一的学生,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之所以成绩差,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习政治消极,临阵磨枪。因此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引导。
2.重“双基”、提能力。新课程的教学仍然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引导学生在记忆、领会概念、范畴、原理的基础上,巩固基础知识。试卷的命题往往遵循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稍加分析,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学生所学过的基础知识中。因此,一方面要促使学生熟记重要知识、结论,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知识的迁移和利用能力。
3.规范过程训练。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规范审题、规范解题、规范答题、规范表述、规范书写。在平时课堂回答、做作业、检测的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做到思路清晰,语言规范、有章可循。
4.锤炼个人内功。作为高一政治,受到课时紧、内容多、要求高、压力大的影响,指望学生能在课后花更多工夫,本身不现实。为此,作为教师,要锤炼教学内功,提升整体形象,从自身做起,为学生的不断提高提供“活动力”。同时,要科学合理制定教学和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复习,克服平时宽松、考前仓促的不良现象,不断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
第五篇:高一物理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大多数年龄在15-17岁之间,属于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有明显的独立性和兴趣倾向,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性比强,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但是他们还是由初中上来入校不久,初中教材选取的内容浅显而直观,由初中高中物理学科的跨度比较大,学生不适应。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
刚进高中的学生一般都有要把功课学好的满腔热情,对许多生活中的现象充满好奇,并且力图寻找原因。但他们对于高中物理的难度高、较抽象的特点缺乏思想准备和心理接受能力,高一的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划分到青年初期,其实在心理发展的程度上更接近于初中生。教师应注意在学生一开始学习中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望,树立信心,激发求知欲,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愉快主动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内驱力,使学习兴趣转化为学好物理的志趣,达到并提高学生学好物理的自觉性。
亚里士多德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断“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同样学生大多数也有这样的认识。教学中通过实验和推理,对生活实际建立正确的认识。学生在学习了运动学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从已有的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有助于认识新知识,一般能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概括,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用理论去解释具体现象和认识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