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共5则)

时间:2019-05-12 08:2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第一篇:谈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谈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高校学生干部在大学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老师和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而且也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在各高校中各类学生干部的比例很大,据不完前统计,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约为25%,所以搞好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小作风,大作用,使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搞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条件,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干部思想和作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主要表现形式。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改进,学生干部应该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等。但是,在对高校学生干部思想作风考察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重视工作,忽视学业。“学习是学生的第一天职”,优秀的学生干部应该是做好学生干部工作的同时,学习成绩也很优异。可现行的学生干部队伍中,涌现出了很多工作热情饱满,学习成绩不如意的学生干部。

2、当干部的动机不纯。在学生干部的队伍中,一些人打着为同学服务的旗号,实质上看中的是自身获得利益的多少,如评优、评奖等,却把学生干部的责任撇在一旁。

3、对自我定位不明确。学生干部不是学生的官,官的观念是要不得的。一些学生干部自以为是,摆出一副官老爷的架势,工作表面化,不以服务广大同学为奋斗目标,不关心同学也不维护同学的合法权益。因此失去了同学的信任,也就没有了群众基础。

4、思想工作能力差。在遇到同学有思想情绪、同学之间存在矛盾、学风建设等问题时,有些学生干部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他们不能积极有效地解决问题,凡事都问老师怎么做,遇事不动脑筋,有时甚至认为自己就是跑腿的。这充分体现出对工作实践的认识不足。

(二)错误思想和作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1、社会不良风气和校园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和飞速发展。高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严重。同时,校园中的环境,包括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领导和老师之间的行为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就会有学生干部不务正业,功利心强,受官僚主义思想影响严重,错误的定位自己的角色,认为自己就是学生的管理者。

2、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滋生和蔓延是影响学生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根本原因。现在,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注重个人理想,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曲解学生干部的定义,所谓学生干部就是为广大学生服务的,其所能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们的利益,在

老师和同学之间起到了沟通的作用。而有些学生干部只顾及自身的利益,从不奉献自己,团结协作,与人为善的精神欠缺。

3、在学生干部的培养和使用上,教师不能做到教育与管理并重。在学生干部的教育与管理中,很多教师和从事学生工作的干部认为,学生干部在校时间段,流行性大,其素质的形成并非一时,应该以使用为主并非教育。

4、学生干部的制度问题。在学生干部任职情况中,处在最高职位的学生干部基本上是大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比如,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团委副书记等。大二年级的学生主要担任各部门部长、副部长。大一年级的学生任职各部门部员。这样的“论资排辈”导致了一种职位高的干部只发号施令,职位低的学生干部干活的现象。功劳全部归高年级的学生干部,这严重打击了低年级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改变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二、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学生工作队伍

学生干部在高校辅导员和教育者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有很大的作用。他们不仅是老师和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而且也是大学生实行自律、自主的载体。高校教师应从培养21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将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得力,才能实效明显。

(一)加强学生干部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在平时工作中要加强学生干部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在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中,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充满意义,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乐于助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会做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要引导学生干部发展和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使教育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

(二)在学风建设上要加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学生干部就要做到工作上踏实肯干,学习上刻苦钻研。所谓学习,方面非常广泛,包括学习知识和技能,学习历史和现实,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经验。学生干部学习要有更高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工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三)健全制约和监督学生干部的机制。在学生干部任用选拔时,把好关。要以严格的规范选拔制度为前提条件,选拔出一批真正有能力,能肩负起服务同学、奉献同学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校院两级应建立两级学生组织管理制度。保证学生干部能在监督管理制度下规范自己的行为,更好地为全体学生服务。在学生干部工作中,要经常召开内部民主生活会,定期以实事求是态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立学生接待日和工作轮

流值班制度,定期做工作总结和思想总结。

(四)增加实践和学生干部的团队协作意识。由于学生干部生活空间的局限性,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就非常有限,这样就使广大学生干部在处理事情上显现经验的欠缺。活动是学生管理最有效的载体,因此要帮助学生干部在社会实践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的舞台上涌现,开阔视野。能通过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等一系列活动开展过程,不断增强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校园文化活动要注意提高活动的质量,不要一味地抓数量,类似的学生活动,一个学生干部组织之后,其他的学生干部组织就不应该去效仿。校园的文化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这种活动不仅真正意义上能得到学生们的认可,又能锻炼学生干部的能力。

(五)全面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树立德高为范的形象。教师师德素质水平和精神风貌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实施者。教师要全面提高思想素质,树立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形象,一切问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在工作中,要树立榜样,教育和影响学生干部。在教师的岗位培训中,要引导教师树立体现新时代要求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教师要成为学生干部的良师益友。

多管齐下,努力提高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以大学生为主体、校园为空间、课外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群体化活动,它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实践证明,符合时代特点、吸引学生眼球、抓住学生心理、触动学生灵魂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能有效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目的。然而,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吸引力整体低下。因此,如果提高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生“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成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者和组织者务必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低下的表现

观众和参与者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是分析其吸引力的两个最基本的维度,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整体低下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关注热情不高

如今,观众的组织问题常常成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者最为头痛的问题,观众席上人数屈指可数的现象常有发生,甚至发生过台上人数多于台下人数的尴尬现象。“调查”显示,关于“为何去当观众” 的回答,58.2%的学生选择是“被迫”,或迫于领导老师的要求,或迫于和入党、评优、助困等挂钩;或迫于情面帮忙,11.2%的是“说不清”,只有30.6%的回答为“主

动参与”。由此,就不难理解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观众的主力为大一新生以及主办者以算公益劳动吸引观众的做法。

2.学生参与积极性低

当前,相对于观众,参与者问题同样是令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者头痛的问题。“调查”显示,关于“你是否已参与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回答,67.2%的学生选择“没有”,32.8%的学生选择“参加过”。由于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普遍不高,使得组织者不得不通过摊派下指标任务或者利用私人关系动员学生参加,当然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知识型、学生型和科技型活动中,学生参与文体型和实践型的活动热情相对高一些。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低下的原因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低下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比如,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新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但从根本上讲是活动自身出了问题。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涉及到策划、指导、宣传等多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从各个环节分析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低下的原因,以对症下药。

1.老师指导缺位

我们承认,学生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力军,但不能由此就忽略老师的指导监督职责。“调查”显示,关于“主管老师在活动开展中作用”的回答,78%的学生选择“很小”或“小”,只有20.8%的学生选择“较大”和“大”。的确,一些主管老师几乎把活动的全部工作都交给了学生,连活动方案都没有过目,更别提完善意见。我们必须承认,和老师相比,学生的审美标准、眼界高度、工作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多学生认为,形式上好看,气氛上热闹,参加的学生开心就行了,由此使得活动没有思想内涵,甚至出现了庸俗、低俗、媚俗的倾向。离开了老师的指导把关,活动吸引力大打折扣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2.活动宣传不到位

内容是校园文化活动的根本,形式是其途径,实效是其目的。此外,我们还要高度重视宣传对活动的提升作用,全面的、巧妙的前期宣传能为开展活动造势,能有效增加活动的吸引力,能吊足学生的胃口。然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工作弱化明显,不少的活动宣传只是时间、地点、活动名称的告知,缺少了宣传策略,缺少了情感式的渲染。相反,如果大胆进行悬念式、幽默化的宣传,活动吸引力将大大提升,比如,光盘行动的“吃光盘中餐不做剩男剩女”宣传口号就给学生强大的冲击力。此外,活动后期的宣传也不容缺位,尤其是对一些竞赛类的活动而言,如果最后活动简报里连获奖名单都没有,势必大大打消参与者的积极性,影响他们参与下次校园文化活动的热情。

3.活动水平不高

常说,桃李无缘,下自成蹊,一些形式新颖、构思巧妙的活动总是“叫好又叫座”,否则就是“赔本挣吆喝”。“调查”显示,在“你对目前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看法上”,28.5%的学生认为“十分单一”,6.8%的学生认为“形式多样”,39.1%的学生选择“枯燥乏味”,15%的学生选择“丰富有趣”,52.3%的学生选择“模式老套”,7.3%的学生选择“有创新”。由此可见,在大部分学生眼中,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不高。的确,当前高校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娱乐型活动多,启发型活动少;精英型活动多,大众型活动少;重复型活动多,创新型活动少。校园文化活动环节设计老套、形式简单,缺少艺术性和新颖性,同期活动没有无突破,同类活动无创新,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观众市场。

4.活动实效性不大

当前,网络信息时代为大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娱乐资源,也使得他们在选择校园文化活动时变得更加理性和实际,使他们更关心参加活动的实效。调查显示,当问到“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你觉得?” 有25.7%的学生认为“有收获”,7.3%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40.4%的学生认为“收获不大”,15.6%的学生觉得“没有收获”。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还是有收获的,只是收获不大。的确,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没有较好的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少活动是因为上面的任务安排或因组织者的一厢情愿的开展,缺少了事前对学生的调查研究,没有迎合学生的需要和动机,让学生感到参加意义不大,最终必然导致日后同类活动或者同一个组织单位开展的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降。

二、提高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的举措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是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必要前提,是实现活动本身价值的必然要求,反之,会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和厌恶感,增加活动的组织工作的难度,打击组织者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导致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严重背离了活动开展的真正意图。因此,我们必须对症下药,增加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对其的满意度,在笔者看来,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审批,严格把关。

作为主管领导老师,要适当处理好放权和收权的关系,一方面要发挥学生在举办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把好审批关和质量关,从审查活动策划书到过程监控,再到后期的总结,都必须站在文化育人的高度把关,并提出完善意见,坚决做到未经领导老师审批不办活动。作为校团委副书记,笔者非常注重这一点,比如,为举办好迎新生晚会,大到主题和主持人的审定,小到主持串词和PPT的制作,都亲自把关,甚至亲自操刀修改。

(二)以人为本,尊重需要。

广大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最主要的参与对象和服务对象,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要认识到学生关注参与活动的动机是认可、尊重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为此,要在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自上而下”的功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自下而上”的需求与期待,尽量做到“活动覆盖全体青年,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多举办党所期望、社会所要求、广大学生所祈盼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启发、受教育和得提高,比如,设置现场互动环节,尽可能多设置奖项,为每一位参与者保留影像,多途径的宣传活动成果,制作活动专题视频和手册等。

(三)精心策划,优化形式。

活动形式是最能考验和体现组织者智慧的地方,但也是对学生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组织者要精心策划,崇尚创意,在活动开展形式上敢于创新尝试,可借助电视节目和电影等手法,不断给关注者和参与者惊奇,让他们乐于其中,(四)情感渗透,加强感染。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它只有通过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灵感悟来才能实现目标。我们必须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渗透,实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感人,增进对学生的情感吸引力。因此,我们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情感特点,带着感情开展活动,开展富有心灵感染力强的活动,或者设置一些打动学生心灵的环节。比如:迎新生晚会中穿插了家长嘱托、学长寄语、学长告诫等五段视频,并制作了涵盖冲刺高考、入学军训等点滴瞬间的入校生活回顾视频,让新生深受感动;在新一届团学干部成立大会上,为卸任干部赠送了礼品并制作工作回顾视频《不说再见》,以其强烈的震撼力让学生热烈盈眶。

(五)提升品位,创立品牌。

著名广告研究专家拉里·莱特曾说过:“未来的营销之战将是品牌之战,是获取品牌主导地位而进行的竞争。”如果把校园文化活动必成一个市场的话,那些品牌活动对学生最具有吸引力,最能始终吸引学生眼球。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品牌意识,精品意识,在一项活动做成、做好的基础上,逐渐将其做细,做精,做成一个经久不衰的活动品牌,逐渐地让这个品牌成为一面旗帜,一面引领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旗帜,成为广大学生永远不变的关注和期待。

第二篇:如何加强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如何加强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方忠敬

作风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来的鲜明旗帜。要实现“十二五”规划,建设富厚双峰,关键要靠作风优良的干部去落实。去年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实行了“五个严禁”,着力治庸、治懒、治散、治奢,领导干部作风和机关作风有较大的转变,人民群众满意度正在提高,机关效能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成效明显著。但是机关干部作风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形势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为此,经过深入调研,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造就一支业务强、素质高、作风硬、纪律严的干部队伍,为推进双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富民强县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干部作风建设主流是好的。广大干部按照县委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要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强学习、锤炼党性、提高素质、磨砺作风、干事创业,推进全县科学跨越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绩。一是思想作风有新进步。调研中发现,各级党组织能够按照县委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部署,认真贯彻《干部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7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多数领导干部较好地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能够从实际出发作决策、干工作。6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通过开展“五个严禁”、“四治”、“转变作风下基层,破解难题促发展”等活动,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得以更新,发展思路进一步拓宽,保持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发有为的良好风貌。二是学风有新突破。调研中发现,通过启动实施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和读书学理论活动,全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出现了县政府办公室、国土资源局、发改局等加强学习、锤炼党性、提高素质、磨砺作风、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先进典型单位。60%从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有所提高,知识储备和知识体系趋于合理,工作水平和实际能力有明显提升。三是工作作风有新气象。调研中发现,通过开展“深化三学三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创建“五型机关”、“加强行风、政风和党风廉政建设”、“下基层,办实事”等活动,促进了干部队伍作风转变。6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机关工作作风明显转变;5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村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四是领导作风有新转变。调研中发现,各级领导班子能够较好地发扬党内民主,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有所提高。调查显示,60%的党员群众认为多数领导干部能够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五是生活作风有新变化。调查显示,65%的党员群众认为,多数干部能够认真执行双峰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多数干部“八小时”以外没发现大的问题,领导干部在社会上的形象逐步转变。

我县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尽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调研中也发现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信念不牢,宗旨意识淡化,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首先,在思想政治上,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执政意识淡薄;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信心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动摇,甚至丧失。有相当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基本执政理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宗旨意识弱化,有的党员干部不把党的群众路线放在重要位置,不把群众满不满意、赞不赞成、得不得实惠作为衡量标准,不能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有的奉信“四个‘不怕,就怕’”的谬论,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对群众态度蛮横粗暴;有的与民争利、甚至与民为敌,称群众为“刁民”,视百姓为“猛兽”。再次,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主要表现是权力过分集中形成了普遍的“一把手政治”,对党内民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造成腐败现象难以根除;党员权利保障落后,党员的选举权却难以充分行使;党内民主生活发育程度较低党委会决策功能、纠错功能不断弱化乃至丧失;一些机关党组织作用发不够,影响党的形象,80%以上的党员群众认为,一些单位党组织“三会一课”等制度流于形式,干部间一团和气,对待问题遮遮掩掩,有的甚至包庇袒护,致使一些思想苗头任其泛滥等等。

2、学风不浓,理论学习不积极。在调研座谈中,80%的同志反映忽视学习是干部存在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各单位一般都制定了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和理论学习日制度,但能够坚持学习的很少,遇上检查读书笔记临时抄袭。调查统计显示县直机关干部不懂本岗位业务的比例大于60%,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县直机关局级领导没看过约70%。群众普遍反映,现在的干部文凭高、水平低,要讲讲不出,要做做不来。由于放松了学习,导致部分干部理论水平、知识水平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对市场经济、科技、法律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甚少,对当前群众的思想动态不明,有不少的干部在岗根本“不在行”,办事效率不高,很难办好事、办成事,有的甚至办错事。

3、精神不振,进取意识不强。一些单位士气不旺,人气不盛,领导干部胸无大志,精神萎靡,工作状态欠佳。部分干部缺乏事业心、责任感,满足于当“太平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按部就班,坐等上级部署,工作方法简单,缺乏主动性、开创性。虽然有的干部工作有思路、有点子,但一遇到矛盾和问题就退却,甚至往上级推。强调客观条件和外部因素多,主动、开创性解决问题少,缺乏进取意识。有的热衷于比待遇、比条件、比享受,不想事、不谋事、不干事;有的畏惧困难,回避矛盾,躲避纠纷,对工作能拖则拖,能推则推,不负责任;还有的消极工作,对前途悲观失望,工作没有积极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安稳太平日子,安于现状,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先进地区快速发展的态势,缺乏加快发展的危机感和压力感。更有个别干部,飞扬跋扈,独断专行,听不得半点不同意见,不敢、不愿和不善于作批评与自我批评。

4、工作漂浮,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调查了解,少数机关干部不愿深入基层一线,不愿开展调查研究,不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衙门作风盛行,服务态度不好,门难进、脸难看;工作效率不高,人难找、事难办。一些县直部门单位在定政策、下任务时,往往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违背基层和群众意见,忙于下文开会、乐于检查评比,而对工作落实的责任常“下放”给乡镇和基层。有些部冂负责人下基层不是调研工作,解决问题,而是热衷于基层怎么,吃喝好不好。在群众中形成了“局长官大,股长权大,一般干部脾气大”的干部形象。有些乡镇干部认为农业税改革后,乡镇工作就剩计生和维稳工作了,缺乏服务“三农”的意识,角色没有转变过来,在工作指导上不讲究方式方法。在调研座谈中有一些同志反映极少数县级领导干部习惯于发号施令,“官话”“套话”和“大话”,听不进不同意见,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漂浮的现象,文山会海,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俯不下身子,放不下架子,工作汇报只看稿子。抓基层浮光掠影,搞调研蜻蜓点水,热衷于追求政绩,搞形象工程,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等等。

5、公务执行不力,工作效果差。有的部门对上级的政策和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执行不力,致使一些政策法规、重大决策落实不到位,存在着推诿扯皮、推卸责任、形式主义、应付了事、断章取义、阳奉阴违等执行不力现象。有的部门行政执行态度不端正、行政执行能力不适应、行政执行环境不和谐、行政执行效果不落实。有些行政管理者没有坚持常抓不懈,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虎头蛇尾,导致即使有好的制度、规定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有的领导干部不学习研究业务政策,法律意识淡薄,依法行政能力低;有的事业心不强、工作不负责任,甚至失职渎职,视法纪、政纪于不顾,“一言堂”、家长制作风盛行,决策不民主,个人说了算,视规定、监督如儿戏,单位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喜欢自己当“出纳”,有的甚至出现白条做账、自制财务票据,财务人员不坚持原则,领导照样签字入账,严重违反了财经制度,致使单位财务相当混乱;有的领导干部不带头执行有关规定,为所欲为,在单位失去威信,对干部职工无法理直气壮地严格管理,导致单位人心涣散、各自为政、工作大打折扣;有的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安危冷暖漠不关心,将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私设小金库,中饱私囊。

6、作风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差。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依然存在,纪律散漫不严明。过去领导干部“走读”,现在一般干部也“走读”。家在县城的干部大都没住在镇政府,有效工作时间所剩无几。县直单位管理松驰,干部自由散漫。有的领导干部不注重廉洁自律,小车越坐越高档,公车变成了私家车,打着陪客的幌子,从乡里吃到城里,从城里玩到乡里;有的干部存在打牌赌博、公款吃喝、吃拿卡要的陋习。调查统计:60%的同志反映机关干部存在上班上班迟到早退,办公时间干私活,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有的甚至溜之大吉,玩麻将打扑克,有的干脆成伙结伴下基层吃喝玩乐,败坏了党和干部的形象。有的干部从庸俗的关系学出发,好人主义思想严重,讲私情而不讲党性、讲关系而不讲原则。有的干部热衷于编织经营人情圈子和关系网。个别干部对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工作滥发议论,肆意传播“小道消息”。

二、当前干部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虽然只是少数干部身上存在,但危害很大,直接影响和损害全县干部的整体形象,影响了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影响了办事效率和经济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干部自身素质较差。少数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官本位意识严重,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之,平时自觉性不强,责任心缺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主动性不够,导致干工作,想问题,考虑自身利益多,考虑群众的利益少,不能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实事,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缺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科学发展的要求。县乡机构臃肿,官员过多,人员超编,导致十羊九牧,官僚主义,人浮于事,经费紧张,效率低下,家长制等弊端,它成为难以解决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形成深层次的危机。

2、社会风气不正。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社会的一些腐朽的糟粕思想和文化也随之而来,不可否认,整个社会大风气,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单纯,充斥着道德缺失、金钱至上、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和文化。特别是,随着工作重心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不断深入,领导干部和企业接触日益增多,受一些企业老板挥金如土、吃喝玩乐的影响,少数意志不坚定的干部,往往守不住防线,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随波逐流,被同化掉了。

3、奖惩制度不健全。现在干部追求的是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而自身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利益和政治前途两个方面。因此,近年我县在干部奖惩和干部任用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树立了凭实绩用干部,凭实干定奖惩的用人导向和惩处机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整个大机制的制肘,尤其是《公务员法》出台以来,工资、津贴和奖金发放限制地很死,留给我们的创新空间很小,灵活性不够,而有限的经济奖励已不足以激发干部的干事热情,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和“大锅饭”等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现如今在任用干部时年龄卡的很死,很多年龄稍大点的优秀干部往往就被卡在了年龄上。所以,在升迁无望,经济利益刺激不够的情况下,一些年龄较大干部认为自己船到码头车到站,没有什么追求了,工作消极被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天度日,浑浑噩噩。而这些干部往往又容易影响年轻干部,树立了坏的榜样,带坏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风气。

4、监督执行力度不够。我县干部作风建设历来领导重视,抓得很紧,但2003—2007年期间干部作风建设重视不够,抓得不紧,缺乏制度的持续性和连贯性。监督管理流于形式,制度执行往往是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对违反制度和规定的干部,有时顶不住各方面关系的压力,或又出于保护干部的目的,该批评的没有批评,该教育的没有教育,该处理的处理不够,甚至姑息牵就,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起到应有的惩诫作用,加之当时极个县级领导人思想作风不正的负面影响,这也客观上助长了干部队伍中的不良风气。

三、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对策及建议

作风建设是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除靠党员干部自身的主观努力以外,还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和改进,使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以此确保“十二五”规划胜利实施,建设富厚文明新双峰。

1、以党的宗旨为关键点,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信心和对共产党的信任,要牢固树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真正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实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致富一方百姓,保障一方平安,推动一方发展。

加强同人民群众的沟通与联系。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充分利用公开电话、电子信箱、新闻媒体以及设立基层民情联络员等形式,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团体以及其他群众组织联系群众的作用,建立上下畅通、联系左右的民情反馈网络。提倡微服私访,掌握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党员干部要利用休假、探亲等机会,注意倾听群众的街谈巷议,主动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制度,深入开展三级干部大接访活动,认真落实领导分包信访案件责任制,切实掌握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以及矛盾纠纷问题。

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各级党委、政府要因地制宜,每年都要列出和办好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公开承诺,确保兑现。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特别是要关心下岗职工、困难企业职工、城市和农村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好就业、就医、住房、取暖、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2、以明确职责为着力点,落实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责任。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四个层面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一是从组织层面上,各级党组织要把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建立作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从制定规划、组织领导、制度保障、督促检查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强化对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二是从工作层面上,要进一步分工细化,靠实责任,纪检部门负责干部队伍工作、生活作风建设的组织实施,组织部门负责干部队伍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建设的组织实施,宣传部门负责干部队伍学风建设的组织实施,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负责抓好落实。三是从要求层面上,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好表率和示范作用,凡是要求领导班子做到的,“一把手”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广大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下级机关做到的,领导机关首先要做到。四是从领导层面上,明确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是具体责任人,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3、以加强“五大作风”建设为出发点,筑牢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基础。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坚持把上级精神与各自实际结合起来,不提花样翻新的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不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坚决查处表里不

一、阳奉阴违的自由主义行为;树立昂扬向上、积极进取、争创一流的意识,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本乡镇、本部门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切入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被列为县级以上创新性工作的,分管领导在考核中直接评定为“优秀”等次。在学风建设方面,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机关单位政治学习日、领导干部定期培训、领导干部在职自学、干部理论学习考试、学习培训考核评估等制度。要不断创新学习形式,探索学习新模式,努力解决好学习不扎实、不系统、不深入、不能有效地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等问题。各级干部和班子的学习,必须有计划、有制度、有写实、有体会、有检查。在工作作风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对推诿扯皮、久拖不办、弄虚作假,造成工作失误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记录在案,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组织处理并追究领导责任;认真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社区报到认岗”等党性实践活动,每个部门至少要建立1个工作联系点,每名领导干部至少要联系帮扶2户以上贫困户,每月至少要有5天左右的时间开展调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优化投资干事创业环境,对营造发展环境测评排名后位的单位,进行黄牌警告,对黄牌警告不改正的单位领导班子进行组织处理。在领导作风建设方面,健全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各级领导班子每年必须召开1次以上民主生活会,各党支部每年必须召开1次以上的组织生活会。各级干部必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自觉参加所在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经常汇报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接受党内监督。集中解决好班子交流不够,理解不深,相互配合不默契和凝聚力不强,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在生活作风建设方面,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严肃查处顶风违纪的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反对铺张浪费,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重点要解决好打牌赌博,说话办事不讲原则、不遵守有关纪律要求的问题。做到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该交往的人坚决不交,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4、以集中整顿为突破点,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于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管住活动圈,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坚决克服和排除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五种不良心理,即:排除对党纪国法的制裁存在侥幸心理,坚决固守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这两道防线,经得起金钱、美色和各种利益的诱惑;排除不平衡心理,旗帜鲜明的抵御各种不良风气;排除从众心理,自觉主动的接受组织、群众和舆论的监督;排除逆反心理,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无小事的观念,把好思想、行动的“总闸门”;排除攀比心理,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严禁利用公款挥霍浪费、互相攀比。另一方面,坚决狠刹“三股歪风”,即:狠刹公款吃喝歪风,把公务接待费支出情况纳入机关政务公开内容,严格控制接待标准和档次;狠刹公车超标歪风,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的有关规定,严禁超标准配备和更换小汽车,严肃查处针对少数单位以租以借为名违规超标、超编更换小汽车的问题;狠刹公款旅游风,严格实行出外学习、考察、培训审查、备案和报告制度,严禁用公款游山玩水和高消费娱乐,严禁巧立名目用公款出国(境)旅游。

5、以主题活动为切入点,创新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载体。在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应以庆祝建党90周年、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围绕“当干部精力往哪里用,对谁负责,为谁服务”和“权力从哪里来,权利怎样用”等问题展开大讨论,在干部队伍中开展以“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和“抓作风、比实干、讲操守、重品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空谈、浮夸、吃喝、攀比、作风粗暴、追求低级趣味等不良风气,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和行政效率的提高。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坚持三个结合,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将主题教育与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相结合。把作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播放作风建设专题教育片、组织文艺演出、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将作风教育溶入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之中,努力营造廉洁奉公、心齐气顺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将主题教育与干部培训相结合。把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纳入到县乡党校、行政院校主体班次的教学计划,综合运用典型教育、警示教育、纪律教育、实践教育等多种形式,增强作风教育效果。三是将主题教育与理论创新进乡镇入社区等教育活动相结合。通过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和舆论引导,在干部队伍中努力形成顾全大局、务实创新的思想作风,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学风,勤政为民,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科学决策、团结协调的领导作风,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为各项事业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6、以监督考核为落脚点,保障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坚持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党内监督、职能部门监督和法律监督相结合,进一步建立健全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信访处理、诫勉谈话、舆论监督、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等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个人收入申报、离任审计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切实把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纳入有效的监督之下。领导干部婚丧嫁娶、购买住房车辆等情况,一律向县纪委、县委组织部报告。乡镇、部门、单位主要领导离任一律实行离任审计。每年确定10个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任中审计。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党政机关及干部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不会作为等行为,采取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组织处理、辞职辞退、纪律处分等措施进行重点整治;对经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仍无明显改进的,领导干部按照“先停职、后处理,先免职、后交流”的原则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建议引咎辞职,构成违纪违法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处理。对作风建设抓得紧、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并将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纳入“三位一体”目标管理考核之中, 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以此推动全县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不断深入。

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双峰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系双峰县国土资源局老干支部

第三篇:关于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调研组一行8人,从5月底开始,利用10天的时间,深入乡镇、部门、工作片、村及企业、行业,采取听取领导汇报、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就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基本特点

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全县各级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思想是稳定的,作风是扎实的,工作是过硬的,在工作中能够牢牢把握发展主题,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县团结、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团结在县委周围并自觉维护县委的权威,认真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问题,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表现出了较强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大局观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

1、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解放的程度逐步加深,能够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决策部署。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正确看待当前阳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客观形势,尤其是对县委、县政府维护稳定、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是拥护的,在思想认识上是统一的,所采取的各项工作措施是得力的,是符合阳信实际的。各乡镇、各部门能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发展工业项目,努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进一步加快城区建设,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争创活动,不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等等。可以说,各乡镇、各部门求稳定、谋发展,要求尽快摆脱欠发达局面、实现财政状况好转的决心和信心很大,心情迫切,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显增强。各乡镇、各部门坚持“一岗多责、招商第一”,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干事创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在全县党员干部队伍中形成了想干事、干大事、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2、乡镇、部门领导班子和公务员队伍的结构基本合理,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共有领导干部512名(包括非领导职务),其中班子领导成员共有471名。乡镇党委书记平均年龄41.6岁,最小的37岁,最大的46岁;乡镇长平均年龄39.5岁,最小的31岁,最大的46岁。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平均年龄46.9岁,其中,50岁以上的9名。全县科局级领导干部研究生学历的3名,占0.9%,大学本科学历的224名,占43.7%,专科学历的175名,占34.2%,中专学历的94名,占18.3%。从局乡级领导班子的结构看,年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老中青结合。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的领导班子能够团结协作,班子的整体作用发挥较好。自实施“双基工程”和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以来,县乡进一步加大了对后进村班子整治工作力度,后进村班子面逐步缩小,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提高。

3、广大基层干部的精神状态总体良好,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前乡镇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群众观念和依法行政意识逐步增强。目前,乡镇干部工作环境比较差,待遇比较低,工作任务和难度比较大。从调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基层干部能够正确看待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工作踏踏实实,能够做到看大局、讲奉献,干工作少讲价钱、不计报酬。有的乡镇,特别是编外骨干人员已经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但是大多数干部仍然坚守工作岗位,没有多少怨言,兢兢业业,一如既往。基层干部对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已经有所认识,工作方法也正在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行政命令的传统观念中转变过来,与群众打交道注意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方法,推进工作,处理与群众的关系,基层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和意识明显增强,依法行政的水平逐步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得到提高,体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各级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逐步提高。基层普遍反映,近年来县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切实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纠风和执法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创建“行风建设(提速)示范窗口”活动扎实有效,党风廉政建设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整体格局。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能够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层层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健全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够带头廉洁自律,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纪律。尤其是各乡镇,针对目前乡镇财政困难的实际,进一步加大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对车辆管理、来人接待、财物管理等作了明确细致的规定,坚持节俭办一切事业,维护了党风廉政建设的严肃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干部的健康成长和社会风气的好转。5、多数乡镇、部门的领导同志对本乡镇、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摸得透、吃得准,工作思路和措施比较清晰有力。从调研情况来看,多数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对全县整体工作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特别是对本乡镇、本部门的工作情况、职能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症结所在,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并对今后的工作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清晰思路,虽然有些工作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大家大都还是表示了足够的信心和决心。

二、当前广大干部比较关心和关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乡镇、县直部门领导同志进行座谈和征求意见的情况分析,他们所反映和关注的问题,不仅与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全县团结、稳定、发展的大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财政困难”是乡镇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并日益成为影响干部队伍稳定和积极性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乡镇缺乏骨干财源,财政较为困难,经费严重不足,机关正常运转有一定的压力,有的反映甚至出现了“零运转”或“负运转”现象;个别乡镇编外工作人员半年多没发工资,对稳定乡镇基层干部、调动工作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骨干创税企业少,经济实力不强,县乡财政保工资、保稳定、保法定支出的压力很大,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不足,也是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有的乡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特别是编外人员的管理、使用和待遇需要加强,干部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乡镇主要负责人反映,自1995年乡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后,人员编制一直未动,干部队伍得不到有效补充。目前,有的乡镇干部在编人员出现年龄老化,由于乡镇基层具体任务比较多,为避免工作缺位,一些工作片和部门负责人只好由编外人员担任。据统计,全县84个工作片中,其中由编外干部担任组长的占到了三分之一多,而且工作片的工作人员多为编外干部。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工作需要,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应当进一步加强和充实,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干部素质,以尽快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3、乡镇的工作环境不够宽松,责任和权力的运转不平衡,工作的主动权和能动性不足。乡镇负责同志普遍感到工作任务多、责任重、压力大,而由于许多部门职能上划等体制方面的原因,基层政权可调控的权力资源非常少,缺少抓手,工作被动。这种状况的发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乡镇行政运作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对许多本来应由乡镇自身所应解决的问题,届时却往往无能为力。

4、个别部门和单位自身利益至上,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淡化,需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环境的治理力度。个别职能部门存有“小利益”思想,脱离阳信“经济起步阶段”的实际,以所谓的“标准”、“法规”硬卡硬量,“吃拿卡要”现象时有发生。在工作过程中,对企业和经营业户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到位,态度生硬冷漠,重管理、轻服务,有的甚至对企业执行的优惠政策不一致,损害了“诚信阳信”的形象。有的乡镇反映,服务的一年年见不着人,收费的一帮帮推不出去。

5、“三农”工作新形势的变化,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农村工作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较大。近一个时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已经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三农”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种新形势、新变化,要求各级农村工作的思路、措施、重点和工作方式方法,必须逐步实现战略性的调整和转移。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县来讲,也同样面临着一个新课题、新挑战。多数在乡镇工作的干部对此也有着很深的体会。

6、表面文章、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或多或少地给广大干部在思想情绪和工作上带来负面影响。在调研过程中,一些干部特别是部分领导同志谈到,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措施明确,特别是招商引资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路子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招商引资应从阳信实际出发,发挥优势,依靠企业招商、依靠能人招商,并不断探索新的安商方式,不招商不行,盲目招商也不行,从而真正使“企业创收、财政创税、群众增收”紧密结合起来。调研组座谈的多数干部认为,目前阳信穷点、难点不算什么,也是暂时的,关键是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而个别地方或者某些工作中发生的形式主义现象,甚至是弄虚作假、浮夸不实的东西,容易在他们思想上产生反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正面宣传,形成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舆论氛围,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精力引导到维护稳定、加快发展上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精神是创业的动力。针对当前乡镇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实际,应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积极做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的工作。一是大力倡树“阳信精神”,在全县上下唱响“阳信之歌”,使“求实、自强、创新、奉献”的理念深入人心,以阳信精神鼓舞斗志,激发干劲,使广大干部干在阳信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光荣感、自豪感。二是大力宣传各级各部门加快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看到新希望,增强投身小康阳信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把注意力集中到搞经济、抓发展上来。三是大力推介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在全社会树立一种争先创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整体意识,努力形成团结实干不争论、聚精会神干事业的强大合力。

2、健全完善机制,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队伍素质决定事业成败。从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当前应从创新机制入手,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是建立完善干部选任机制,拓宽干部的选拔任用渠道。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切实遵守干部选拔的程序,坚持靠机制选人,用制度管人,凭实绩用人。领导干部的选用采取实绩考核的办法,中层干部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不分编内编外,一律能者上、庸者下。特别是对于乡镇编外人员中的骨干力量,他们承担着乡镇大量的繁重工作任务,在基层做出了很大贡献,应通过推荐、公开考试、考核等措施,进一步拓宽选用渠道。二是建立完善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干部行为。县委应指导乡镇定期召开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建立对党员干部谈话、诫勉等监督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纪检、司法等机关的职能监督作用,并加强社会监督,从而形成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同时,进一步健全自愿辞职、责令辞职和引咎辞职等制度,果断调整平庸者,坚决降免不称职者,严厉惩处违法乱纪者。三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干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坚持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对党政机关和各级干部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那些作风扎实、政绩突出、群众威信高的干部予以表彰,并列为提拔、重用的对象。对在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乡镇有功人员、重点岗位的骨干人员,工资可纳入县财政统发或享受县政府补贴。同时,应及时调整和妥善处置不称职和不适应原岗位工作的干部。四是建立完善培训机制,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定期对干部进行教育、轮训。组织县乡优秀青干部到各级党校、有关高等院校学习培训,选派干部到最基层去学习实践和挂职锻炼,到开放地区考察学习,使干部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五是建立完善干部交流机制,增强县乡班子和干部队伍活力。畅通县乡之间、乡镇之间、部门之间干部轮岗交流渠道,选派政治素质高、文化层次高、政策水平高的县直优秀青年干部到乡镇任职,乡镇工作时间长、政绩突出的领导同志安排到县直部门任职,乡镇中层优秀干部也可到其他乡镇或县直部门交流任职,从源头上激活干部队伍。

3、规范行政行为,加大招商引资环境治理力度。招商引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环境治理是乡镇普遍感到为难的棘手问题。应加大投资环境的治理力度,监督、引导有关职能部门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千方百计为投资者提供全程服务、跟踪服务、免费服务、系统服务,让客商切实感受到阳信人招商引资的诚意,缓解乡镇干部两头受夹的窘境。一是坚持推行“一站式”办公。对投资者的服务县招商局统一协调,根据项目的类别,明确项目主管部门,由项目的主管领导和业务部门主管领导负责落实,全面推行代理报批制,由引荐单位会同主管部门一次性办结招商引资项目手续。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办理的,由主管部门负责完成任务,并保证做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快事快办、特事特办,让投资者安心,让引荐者放心,让安商者省心。二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深化行政审批服务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进一步清理各种收费罚款项目,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对保留的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则,明确具体标准,减少收费弹性,规范收费行为。认真解决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以及越权执法、不公执法等问题,集中整治“三乱”行为。三是严格挂牌保护。坚持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未经县、乡党委、政府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到各企业检查、收费。同时,应切实加强对投资企业周边治安环境的治理,严厉打击威胁投资商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投资商投资前景的各类刑事犯罪,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给投资者以良好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4、研究制定灵活的财政政策,在可调控的范围内理顺财政关系,进一步完善县乡分灶吃饭的管理体制。应按照中央和省、市分税制的设置和要求,结合阳信实际,科学核定乡镇财政收支,平衡财力,确定基数,超收分成,节余自留,欠收不补,超支自负,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供给体制,扩大乡镇理财自主权,使县乡共同发展。建议在乡财县控的基础上,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研究改进:一是根据乡镇财政状况,核定一个基数,制定一个合理的补缴标准,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前提下一年一定。对乡镇本级收入超过基数部分的,结合乡镇实际,县、乡按不同的比例分成,让各乡镇自求平衡,自我发展,避免大锅饭。二是在必保的同时,视各乡镇情况卡定一个数额,按月拨付乡镇一块资金,用来开支编外人员工资、事业费、办公经费等项费用。三是对县内重点工程和乡镇重点项目实现的各项税收,县乡如何分配,作出具体规定,激发乡镇上项目、抓投入、搞服务的积极性。四是对各乡镇辖区内单项产业实现税收超过一定数额(如100万元上)的,按乡镇本级收入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当年完成财政收入基数,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乡镇,由县统一对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别给予一定的现金实物奖励;对乡镇招商引资有功人员,由县财政统一支付奖金,尽量不由乡镇直接支付或负担。通过完善基层税费征收分配机制,增强乡镇的自我发展能力,调动乡镇生财、聚才、理财的积极性。

5、强化督查考核,力促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督查是连接决策与实施的关键一环,考核是推动落实的重要手段。首先,应加强督查工作,建议设立县委、县政府督查局,按照部门分工、工作目标、职责权限及考核标准,及时对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及重点事项的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迅速反馈,定期通报。通过督促检查,使有限的政策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使多数人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其次,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应抓好目标分解和责任落实,把一个总的目标,细分为一系列要完成的具体工作事项,每项具体工作事项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具体责任必须和具体的个人责任挂钩。应增加考核工作的透明度,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将政绩考核结果向群众公布,听取群众的意见,力求考核结果全面、客观、公正。建议进一步强化考核办的职能作用,加大考核结果的运用,将日常督查和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改变功过不明,责任不清的现象。

6、配套联动,相互支持,为乡镇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很大程度上讲,乡镇是县域的主体,乡镇工作的好坏、发展的快慢、主观能动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全县大局。因此,无论是条条部门,还是块块单位,应对乡镇工作给予更大的理解、关心与支持,特别是有关执法执纪部门,应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配套联动,形成合力,为乡镇党委、政府开展工作保驾护航。

四、几点启示

1、正确处理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调查座谈中,调研组深切地体会到,各级在出台政策或部署工作时,应该进一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发展是硬道理与科学发展观有机统一起来,把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有机统一起来,充分考虑基层的工作难度、群众的承受能力,对具体工作环节应考虑细、分析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可行性,力避因决策失误给基层带来困难、引发矛盾,严防因政策不落实或政策偏差引发上访。应切实转变工作部署和考核方式方法,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检查,特别是在下达经济指标上,应因地、因时制宜,变指令性指标为指导性指标,安排任务应坚持量力而行、讲求实效,不搞“一刀切”,让各方面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抓稳定、抓发展。

2、正确处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出实招、干实事、抓落实、求实效。想事情、干工作、作决策,必须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中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研究解决问题有一是

一、有二是二,不能自欺欺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荣誉观、是非观,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坚持重实际、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卓有成效地推进工作,在加快发展中创出发展特色,创造不含水份、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实实在在的业绩。

3、正确处理严格体制与放活机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事在人为,业在人创。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体现着干部使用导向和工作方向。应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不拘一格选优秀人才、用优秀人才,切实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和通道。具体工作中,不但要使用人才,更要培养人才、合理配置人才,特别是对一些长期在基层工作又无编制的骨干人员,可采取定向考选等途径逐步落实其身份、编制等问题。要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突出实绩原则,大胆起用那些政治坚定、顾全大局、开拓创新、勤奋敬业,干净、干事、干成事的人,使各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其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

4、正确处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真正把各级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意愿和自觉行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两者统一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中。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的部署和安排,是对上负责,也是对下负责;从本地实际出发,从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抓起,创造性地做好工作,是对下负责,也是对上负责。归根结底,党委、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群众谋利益,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找准上级政策与群众意愿对接的结合点,时时处处从群众利益出发,少提不切实际的目标、口号,多做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真正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爱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以勤政为民的作风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进而更好地推动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篇:谈思想作风建设

谈思想作风建设

近期,院党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集中学习活动。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对我震撼最大、受教育最深的是5月4日集中观看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反腐教育片。从这部片子中,让我认识到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思想作风建设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我的主要感悟和收获如下:

一、思想决定行动,思想端正才能保证行动正确

谈到思想作风建设,许多人认为是假、大、空的东西,是玩花架子。通过这次集中观看反腐教育片,我感受到思想作风建设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我们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做出什么样的行动。如果我们有了贪图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以追求享乐为荣,就会放松对自己的约束,就会象刘青山、张子善一样去贪、去享受,最后成为历史的罪人,走上一条不归路。如果我们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思想,我们就会抵制金钱的诱惑,就不会出现贪污腐败。在解放大军进入北京时,毛泽东主席说是“进京赶考”,这里不仅是考验共产党人的行动,更是考验共产党人的思想,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定了,自然会拒绝“糖衣炮弹”的诱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众的思想不断解放,有些人对西方的思想全盘接受,甚至错误地理解西方的思想,比西方人还自由化。在有些人眼里,我国的传统美德已经过时,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对的,只要对自己不利的就是错的,有些人为了挣到钱,违法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的物质,违法向大自然中排放有毒有害气体,丧尽天良地去诬陷施救于己的恩人,最后导致我们吃什么都不放心,生活环境越来越差,看到有人倒在大街上也不敢去救。如果长此以往,我们就会自相毁灭。我们的党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荣辱观等一系列思想观念,并大力开展这些思想观念的教育。但非常遗憾的是,我国民众还没有从错误的思潮中走出来,所以加强思想教育已刻不容缓,只有把思想教育这件事抓好,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富强。

目前,我国的医疗行业也存在着严重的思想作风问题。为什么医患关系如此紧张?为什么群众不相信医生甚至杀害医生?大家可能会说,这是一个繁杂的社会问题,是整个社会没有了是非观念,不是卫生部门能独自解决的。我同意这种说法,但如果绝大多数医务人员都坚持患者至上,努力为患者服务,不拿回扣、不收红包,不乱收费、不乱开药、不乱治疗,患者会仇视医院、仇视医务人员吗?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无德不成医”的说法。任何一个行业都没有医疗行业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因此,我们医务人员应该在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方面成为时代的先锋,去引领社会风尚,通过大力加强思想教育,赢得社会的尊重,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加强思想建设,必须加强优秀传统思想教育

如何加强思想建设,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除观看反腐片、学习科学发展观等内容外,我认为,我们必须加强优秀的传统思想教育。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有着厚重的历史文明积淀,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有些传统思想已得到世界的认可和尊重,目前孔子学院已遍布106个国家,世界各国都在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西方国家普遍信仰宗教,靠宗教约束自己,我国没有宗教传统,也不信仰宗教,所以加强思想建设必须把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都应该重温国学,认真读一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积极推崇“仁、义、礼、智、信”。儒家讲:能爱人即为“仁”,按照这一思想,我们遇事不能光想着自己,要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即要利己更要利人。“义”就是人字出头,加一点,意思是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帮一把。如果我们都能知晓国学知识,树立“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我们就会明白许多道理,就会树立正确的大是大非观念,就会相互关爱,就会遏制许多恶念,就不会把危害他人、危害自然环境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干,就不会为了私利而不顾他人生命。

另外,我国的思想教育是在继承中发展的,现在的许多思想都是历史的发展和延续。所以,在思想教育中既要学习现代的思想理论又要学习优秀的传统思想。

三、加强思想建设,必须用正确的思想引导行动

在思想建设中,我们不能就思想论思想,而要注重把思想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习惯,把所有人的习惯变成风气。所以,我认为把思想和作风放在一起,称作“思想作风”是非常正确的。另外,一旦某种“思想”成为了大家的“作风”,这种“作风”所暗含的“思想”就会在大家心中固化下来,大家就会在这种“作风”中修正自己的思想。因此“思想”与“作风”是相辅相成的,加强思想建设必须注重把思想变成作风。

第五篇:关于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调研组一行8人,从5月底开始,利用10天的时间,深入乡镇、部门、工作片、村及企业、行业,采取听取领导汇报、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就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全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基本特点

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全县各级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思想是稳定的,作风是扎实的,工作是过硬的,在工作中能够牢牢把握发展主题,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县团结、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团结在县委周围并自觉维护县委的权威,认真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问题,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表现出了较强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大局观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

1、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解放的程度逐步加深,能够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决策部署。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正确看待当前阳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客观形势,尤其是对县委、县政府维护稳定、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是拥护的,在思想认识上是统一的,所采取的各项工作措施是得力的,是符合阳信实际的。各乡镇、各部门能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发展工业项目,努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进一步加快城区建设,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争创活动,不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等等。可以说,各乡镇、各部门求稳定、谋发展,要求尽快摆脱欠发达局面、实现财政状况好转的决心和信心很大,心情迫切,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显增强。各乡镇、各部门坚持“一岗多责、招商第一”,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干事创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在全县党员干部队伍中形成了想干事、干大事、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2、乡镇、部门领导班子和公务员队伍的结构基本合理,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共有领导干部512名(包括非领导职务),其中班子领导成员共有471名。乡镇党委书记平均年龄41.6岁,最小的37岁,最大的46岁;乡镇长平均年龄39.5岁,最小的31岁,最大的46岁。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平均年龄46.9岁,其中,50岁以上的9名。全县科局级领导干部研究生学历的3名,占0.9,大学本科学历的224名,占43.7,专科学历的175名,占34.2,中专学历的94名,占18.3。从局乡级领导班子的结构看,年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老中青结合。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的领导班子能够团结协作,班子的整体作用发挥较好。自实施“双基工程”和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以来,县乡进一步加大了对后进村班子整治工作力度,后进村班子面逐步缩小,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提高。

3、广大基层干部的精神状态总体良好,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前乡镇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群众观念和依法行政意识逐步增强。目前,乡镇干部工作环境比较差,待遇比较低,工作任务和难度比较大。从调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基层干部能够正确看待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工作踏踏实实,能够做到看大局、讲奉献,干工作少讲价钱、不计报酬。有的乡镇,特别是编外骨干人员已经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但是大多数干部仍然坚守工作岗位,没有多少怨言,兢兢业业,一如既往。基层干部对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已经有所认识,工作方法也正在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行政命令的传统观念中转变过来,与群众打交道注意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方法,推进工作,处理与群众的关系,基层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和意识明显增强,依法行政的水平逐步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得到提高,体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各级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逐步提高。基层普遍反映,近年来县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切实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纠风和执法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创建“行风建设(提速)示范窗口”活动扎实有效,党风廉政建设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整体格局。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能够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层层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健全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够带头廉洁自律,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纪律。尤其是各乡镇,针对目前乡镇财政困难的实际,进一步加大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对车辆管理、来人接待、财物管理等作了明确细致的规定,坚持节俭办一切事业,维护了党风廉政建设的严肃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干部的健康成长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5、多数乡镇、部门的领导同志对本乡镇、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摸得透、吃得准,工作思路和措施比较清晰有力。从调研情况来看,多数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

对全县整体工作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特别是对本乡镇、本部门的工作情况、职能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症结所在,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并对今后的工作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清晰思路,虽然有些工作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大家大都还是表示了足够的信心和决心。

二、当前广大干部比较关心和关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乡镇、县直部门领导

同志进行座谈和征求意见的情况分析,他们所反映和关注的问题,不仅与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全县团结、稳定、发展的大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财政困难”是乡镇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并日益成为影响干部队伍稳定和积极性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乡镇缺乏骨干财源,财政较为困难,经费严重不足,机关正常运转有一定的压力,有的反映甚至出现了“零运转”或“负运转”现象;个别乡镇编外工作人员半年多没发工资,对稳定乡镇基层干部、调动工作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骨干创税企业少,经济实力不强,县乡财政保工资、保稳定、保法定支出的压力很大,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不足,也是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有的乡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特别是编外人员的管理、使用和待遇需要加强,干部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乡镇主要负责人反映,自1995年乡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后,人员编制一直未动,干部队伍得不到有效补充。目前,有的乡镇干部在编人员出现年龄老化,由于乡镇基层具体任务比较多,为避免工作缺位,一些工作片和部门负责人只好由编外人员担任。据统计,全县84个工作片中,其中由编外干部担任组长的占到了三分之一多,而且工作片的工作人员多为编外干部。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工作需要,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应当进一步加强和充实,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干部素质,以尽快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3、乡镇的工作环境不够宽松,责任和权力的运转不平衡,工作的主动权和能动性不足。乡镇负责同志普遍感到工作任务多、责任重、压力大,而由于许多部门职能上划等体制方面的原因,基层政权可调控的权力资源非常少,缺少抓手,工作被动。这种状况的发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乡镇行政运作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对许多本来应由乡镇自身所应解决的问题,届时却往往无能为力。

4、个别部门和单位自身利益至上,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淡化,需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环境的治理力度。个别职能部门存有“小利益”思想,脱离阳信“经济起步阶段”的实际,以所谓的“标准”、“法规”硬卡硬量,“吃拿卡要”现象时有发生。在工作过程中,对企业和经营业户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到位,态度生硬冷漠,重管理、轻服务,有的甚至对企业执行的优惠政策不一致,损害了“诚信阳信”的形象。有的乡镇反映,服务的一年年见不着人,收费的一帮帮推不出去。

5、“三农”工作新形势的变化,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农村工作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较大。近一个时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已经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三农”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种新形势、新变化,要求各级农村工作的思路、措施、重点和工作方式方法,必须逐步实现战略性的调整和转移。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县来讲,也同样面临着一个新课题、新挑战。多数在乡镇工作的干部对此也有着很深的体会。

6、表面文章、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或多或少地给广大干部在思想情绪和工作上带来负面影响。在调研过程中,一些干部特别是部分领导同志谈到,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措施明确,特别是招商引资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路子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招商引资应从阳信实际出发,发挥优势,依靠企业招商、依靠能人招商,并不断探索新的安商方式,不招商不行,盲目招商也不行,从而真正使“企业创收、财政创税、群众增收”紧密结合起来。调研组座谈的多数干部认为,目前阳信穷点、难点不算什么,也是暂时的,关键是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而个别地方或者某些工作中发生的形式主义现象,甚至是弄虚作假、浮夸不实的东西,容易在他们思想上产生反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正面宣传,形成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舆论氛围,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精力引导到维护稳定、加快发展上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精神是创业的动力。针对当前乡镇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实际,应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积极做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的工作。一是大力倡树“阳信精神”,在全县上下唱响“阳信之歌”,使“求实、自强、创新、奉献”的理念深入人心,以阳信精神鼓舞斗志,激发干劲,使广大干部干在阳信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光荣感、自豪感。二是大力宣传各级各部门加快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看到新希望,增强投身小康阳信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把注意力集中到搞经济、抓发展上来。三是大力推介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在全社会树立一种争先创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整体意识,努力形成团结实干不争论、聚精会神干事业的强大合力。

2、健全完善机制,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队伍素质决定事业成败。从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当前应从创新机制入手,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是建立完善干部选任机制,拓宽干部的选拔任用渠道。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切实遵守干部选拔的程序,坚持靠机制选人,用制度管人,凭实绩用人。领导干部的选用采取实绩考核的办法,中层干部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不分编内编外,一律能者上、庸者下。特别是对于乡镇编外人员中的骨干力量,他们承担着乡镇大量的繁重工作任务,在基层做出了很大贡献,应通过推荐、公开考试、考核等措施,进一步拓宽选用渠道。二是建立完善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干部行为。县委应指导乡镇定期召开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建立对党员干部谈话、诫勉等监督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纪检、司法等机关的职能监督作用,并加强社会监督,从而形成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同时,进一步健全自愿辞职、责令辞职和引咎辞职等制度,果断调整平庸者,坚决降免不称职者,严厉惩处违法乱纪者。三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干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坚持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对党政机关和各级干部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那些作风扎实、政绩突出、群众威信高的干部予以表彰,并列为提拔、重用的对象。对在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乡镇有功人员、重点岗位的骨干人员,工资可纳入县财政统发或享受县政府补贴。同时,应及时调整和妥善处置不称职和不适应原岗位工作的干部。四是建立完善培训机制,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定期对干部进行教育、轮训。组织县乡优秀青干部到各级党校、有关高等院校学习培训,选派干部到最基层去学习实践和挂职锻炼,到开放地区考察学习,使干部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五是建立完善干部交流机制,增强县乡班子和干部队伍活力。畅通县乡之间、乡镇之间、部门之间干部轮岗交流渠道,选派政治素质高、文化层次高、政策水平高的县直优秀青年干部到乡镇任职,乡镇工作时间长、政绩突出的领导同志安排到县直部门任职,乡镇中层优秀干部也可到其他乡镇或县直部门交流任职,从源头上激活干部队伍。

3、规范行政行为,加大招商引资环境治理力度。招商引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环境治理是乡镇普遍感到为难的棘手问题。应加大投资环境的治理力度,监督、引导有关职能部门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千方百计为投资者提供全程服务、跟踪服务、免费服务、系统服务,让客商切实感受到阳信人招商引资的诚意,缓解乡镇干部两头受夹的窘境。一是坚持推行“一站式”办公。对投资者的服务县招商局统一协调,根据项目的类别,明确项目主管部门,由项目的主管领导和业务部门主管领导负责落实,全面推行代理报批制,由引荐单位会同主管部门一次性办结招商引资项目手续。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办理的,由主管部门负责完成任务,并保证做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快事快办、特事特办,让投资者安心,让引荐者放心,让安商者省心。二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深化行政审批服务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进一步清理各种收费罚款项目,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对保留的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则,明确具体标准,减少收费弹性,规范收费行为。认真解决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以及越权执法、不公执法等问题,集中整治“三乱”行为。三是严格挂牌保护。坚持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未经县、乡党委、政府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到各企业检查、收费。同时,应切实加强对投资企业周边治安环境的治理,严厉打击威胁投资商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投资商投资前景的各类刑事犯罪,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给投资者以良好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4、研究制定灵活的财政政策,在可调控的范围内理顺财政关系,进一步完善县乡分灶吃饭的管理体制。应按照中央和省、市分税制的设置和要求,结合阳信实际,科学核定乡镇财政收支,平衡财力,确定基数,超收分成,节余自留,欠收不补,超支自负,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供给体制,扩大乡镇理财自主权,使县乡共同发展。建议在乡财县控的基础上,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研究改进:一是根据乡镇财政状况,核定一个基数,制定一个合理的补缴标准,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前提下一年一定。对乡镇本级收入超过基数部分的,结合乡镇实际,县、乡按不同的比例分成,让各乡镇自求平衡,自我发展,避免大锅饭。二是在必保的同时,视各乡镇情况卡定一个数额,按月拨付乡镇一块资金,用来开支编外人员工资、事业费、办公经费等项费用。三是对县内重点工程和乡镇重点项目实现的各项税收,县乡如何分配,作出具体规定,激发乡镇上项目、抓投入、搞服务的积极性。四是对各乡镇辖区内单项产业实现税收超过一定数额(如100万元上)的,按乡镇本级收入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当年完成财政收入基数,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乡镇,由县统一对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别给予一定的现金实物奖励;对乡镇招商引资有功人员,由县财政统一支付奖金,尽量不由乡镇直接支付或负担。通过完善基层税费征收分配机制,增强乡镇的自我发展能力,调动乡镇生财、聚才、理财的积极性。

5、强化督查考核,力促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督查是连接决策与实施的关键一环,考核是推动落实的重要手段。首先,应加强督查工作,建议设立县委、县政府督查局,按照部门分工、工作目标、职责权限及考核标准,及时对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及重点事项的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迅速反馈,定期通报。通过督促检查,使有限的政策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使多数人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其次,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应抓好目标分解和责任落实,把一个总的目标,细分为一系列要完成的具体工作事项,每项具体工作事项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具体责任必须和具体的个人责任挂钩。应增加考核工作的透明度,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将政绩考核结果向群众公布,听取群众的意见,力求考核结果全面、客观、公正。建议进一步强化考核办的职能作用,加大考核结果的运用,将日常督查和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改变功过不明,责任不清的现象。

6、配套联动,相互支持,为乡镇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很大程度上讲,乡镇是县域的主体,乡镇工作的好坏、发展的快慢、主观能动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全县大局。因此,无论是条条部门,还是块块单位,应对乡镇工作给予更大的理解、关心与支持,特别是有关执法执纪部门,应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配套联动,形成合力,为乡镇党委、政府开展工作保驾护航。

四、几点启示

1、正确处理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调查座谈中,调研组深切地体会到,各级在出台政策或部署工作时,应该进一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发展是硬道理与科学发展观有机统一起来,把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有机统一起来,充分考虑基层的工作难度、群众的承受能力,对具体工作环节应考虑细、分析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可行性,力避因决策失误给基层带来困难、引发矛盾,严防因政策不落实或政策偏差引发上访。应切实转变工作部署和考核方式方法,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检查,特别是在下达经济指标上,应因地、因时制宜,变指令性指标为指导性指标,安排任务应坚持量力而行、讲求实效,不搞“一刀切”,让各方面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抓稳定、抓发展。

2、正确处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出实招、干实事、抓落实、求实效。想事情、干工作、作决策,必须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中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研究解决问题有一是

一、有二是二,不能自欺欺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荣誉观、是非观,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坚持重实际、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卓有成效地推进工作,在加快发展中创出发展特色,创造不含水份、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实实在在的业绩。

3、正确处理严格体制与放活机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事在人为,业在人创。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体现着干部使用导向和工作方向。应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不拘一格选优秀人才、用优秀人才,切实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和通道。具体工作中,不但要使用人才,更要培养人才、合理配置人才,特别是对一些长期在基层工作又无编制的骨干人员,可采取定向考选等途径逐步落实其身份、编制等问题。要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突出实绩原则,大胆起用那些政治坚定、顾全大局、开拓创新、勤奋敬业,干净、干事、干成事的人,使各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其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

4、正确处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真正把各级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意愿和自觉行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两者统一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中。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的部署和安排,是对上负责,也是对下负责;从本地实际出发,从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抓起,创造性地做好工作,是对下负责,也是对上负责。归根结底,党委、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群众谋利益,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找准上级政策与群众意愿对接的结合点,时时处处从群众利益出发,少提不切实际的目标、口号,多做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真正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爱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以勤政为民的作风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进而更好地推动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下载谈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