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导学案的研究心得
高中历史导学案的研究心得
上传: 易明东
更新时间:2012-5-6 11:16:30
一、高中历史学案导学平台的基本理念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建构性学习,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在心理表征过程。学习的生成过程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已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新知识)相互作用,主动地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主动地建构新知识或信息的意义。他们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张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但教师的指导成分要逐渐减少,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走向自主学习便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必然选择。以教导学,是教学的铁律之一。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就是学生还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必须先教后学,以教导学,教师的“教”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学”在于自主、独立的学习。高中历史学案导学平台是由多层次的学习目标、多样化的学习情景、网络化的知识图表、多维度的问题组、多视角的情景材料、多元化的信息源等内容整合而成的导学助学系统。它立足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具有 “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实质上是教师有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二、高中历史学案导学平台的构建原则 1.探究性原则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要的是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 的空间和时间。在学案导学平台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进行探究的渠道。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书本上间接经验获得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到的。2.置疑性原则 “疑”是激发思维的线索,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这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要积极创设研究历史问题的情境,精心设计问题组,促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对重要历史问题“自我设疑”,并提出创造性的见解。3.主体性原则在学案导学平台的设计中,必须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点不仅要在学习活动的时间上得以体现,还要在以学生思维活动、认知过程为主体的这一更深层次上加以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落实学生主体性的关键,要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交流活动中实现陶行知所说的“六大解放”:大脑(思维)的解放,眼睛、耳朵的解放, 手的解放,嘴的解放,空间的解放。4.开放性原则首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其次,是学习内容的开放。学习内容不能只局限于本学科教材,要实现本学科教材内容的扩展、跨学科综合和超时空联系。第三,是学习时间的开放。学习时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45分钟,还应延伸到课前课后。第四,是空间的开放。课堂是组织学生学习,实施教学的主战场。但不能把学生封闭在课堂,要适时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围绕学习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校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在活动中训练各种能力,增长才干。5.过程性原则要改变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简单做法。把学习的重心由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主,转到学生自主探索上来,让学生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
三、高中历史学案导学平台的框架设计学案是实施学案教学的基础,学案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自学的质量、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师必须在深入研究和分析课程标准、教材,广泛研读各类参考资料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学案。1.框架设计的基本要求(1)导学性和助学性相统一。学案是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系统方案, 必须设计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分析和学习方法提示等内容。学案又是辅助学生学习的方案,它既不能是教案的翻版,更不能取代教材。(2)目标的多样性和导向性相统一。学案是较全面的导学助学体系, 它的目标体系也具有多样性:辅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历史认识能力和学科基本技能。但在“兵分三路”同时,也要突出“主攻”方向, 学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塑造学生创造性人格特征”这一中心目标。(3)完整性与层次性相统一。学案内容可根据导学、助学、训练(培养)、总结、评估(检测)等功能层次,设计学习目标、学法提示、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结构(或知识图表)、辅助性问题组、释疑解难、教材材料解析、质量检测、资源库等项内容。(4)基础性与能力性相统一。学案不仅要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的预习、自学与复习。还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学案导学平台的框架结构(1)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分析、学法提示。这三项内容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明确要学什么,怎样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习效率。(2)知识结构(或知识图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论述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时指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科学的知识结构,不仅把相对散乱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规律等历史基础知识条理化、层次化和体系化;还提示了历史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益于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与掌握,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泰安长城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2-07-07 17:46:52)
转载▼ 标签:
教育
本学期,历史教研组在学校的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顺利完成各项教学工作。历史教师紧跟新课改步伐,加强理论学习,探索课改模式,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教育教学方针。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和业务水平。
二、本学期的主要工作
1、学期初制定好详实的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加强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都有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过程中针对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筹划。组内成员积极发言、畅所欲言。备课中结合新教材、新理念,准确把握重难点,寻求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力争合理突破。细化教学各环节,科学预设、精心组织。备课组长及时收集各位教师的疑惑和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放到教研组工作会议上集体研究。备课组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
3、抓好课堂教学不放松。
课堂教学是各项工作的重心所在。本学期,历史组教师继续围绕课堂教学做好研究。为紧跟课改形势,历史组教师积极探索课堂改革的新模式,初见成效。
(1)高一历史备课组课堂模式的基本环节有:课前知识储备—课堂演讲—课堂检查提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检测—构建体系。
高一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为宗旨。其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将班里的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精心点拨,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课前演讲是以学生撰写的小论文为底稿,既活跃了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动手、都脑、动口的能力,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而且教师注重了课堂知识的延伸,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
(2)高二历史备课组课堂模式的基本环节有:前情检测—时事采访—新课解读—效果监测。高二课堂教学立足于应对学业水平测试。课堂中教师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查和落实,同时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中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提问,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高三立足于高考。及时了解高考信息,紧跟高考形势变化,加强课堂教学的研讨。结合我校学情,将一轮与二轮复习相结合,后期教学渗透热点问题,给学生整理归纳了十几个热点问题。其中,近代化史观、制度的创新与调整、古代改革回眸、阶段特征等问题在今年的高考中都有所涉及。
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加强历史选择题和材料题解析题的训练;强化答题规范、思路,力争更大幅度提升技能和成绩;做好导师工作,在学习的毅力、学法、心理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我校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高一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教研室朱增兴主任、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和认可。在我校举行的市直高中历史教学研讨会中,高妙丽老师执教一节公开课,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展示,得到朱主任和外校听课老师的高度赞扬,朱主任将模式的基本思路发表在泰安市教研网上,要求其他学校教师借鉴和学习。
4、遵循“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向外校的优秀教师、专家学习。
(1)组织组内教师参加了在泰安一中举行的高三二轮复习研讨会,并做了总结。(2)陪同王娟老师参加了泰安市历史优质课比赛,感悟颇深。
(3)申请并取得了市直历史优质课暨历史教学研讨会的承办权。活动举办期间,组内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会议的精神,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并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得到教研室朱主任和参与活动的外校教师的好评。
5、团结协作、勤奋进取
在探索教学模式过程中,组内教师团结合作、认真制定、反复修改,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泰安市历史优质课准备和评选期间,全组教师群策群力,认真切磋所选课题的教学,悉心指导参赛的王娟教师。由于大家白天的工作任务重,试讲大多放在晚上,但是老师们毫无怨言,积极参与听评课。王娟老师更是全力以赴,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试讲,力求完美。最终王老师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的殊荣。
在平常的教研组活动中,全组教师按时参加。针对教学中暴露的问题认真研究,共同协商,相互指导和学习。
本学期,高妙丽老师执教校级公开课,陈长征主任和王娟、魏婷、张全杰老师执教党员公开课,王伟老师执教历史组公开课。通过讲课活动,提高了大家的讲课水平,增强了自身素质。
6、课题引领、教研带动(1)以省级课题《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市级课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流程》为导向,深入课堂,加强教学研究。注重了解学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注重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初步形成自己的模式和思路。
(2)课余时间撰写教育教学博客和论文,及时上传到新思考网教师成长博客,加强与群组其他教师的学习与交流。张春蕾和王娟两位老师的论文被评为市级一等奖。通过学习、反思、写作和实践,提高了本组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7、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学校群组“成长的足迹”作为依托,鼓励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高一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及时跟踪和指导。使历史课堂得到了很好的延伸,也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三、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切实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做好过程中的工作。
4、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历史教研组的教师既有成果,也有失误,但都收获颇丰。在此基础上,历史组教师将再接再厉,力求取得更大提高。
第二篇:高中历史学案导学实践
请大家审阅!
1、请确定题目的名称,切中主题。
2、修改文稿。
3、自己想说的请写下来(这一条非常重要)
4、周一把修改后的稿和自己说得话发给我。
辛苦了!
《高中历史学案导学实践》研讨
“先学后教”——新的教学模式下,历史教师的“上下求索”大庆铁人中学历史教研组
《高中历史学案导学》是历史教研组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经过暑期的理论学习和准备,这学期我们已经着手实践了,今天我们利用教研的时间,结合杨雪老师《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一课的学案编写进行研讨,主题就是如何编写学案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李静)明确学案设计和编写的要求:
第一,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明确的目标。
第二,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本身的价值;或者通过创设一种特定的学习和问题情境,使学生懂得意识到所学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作用和价值。
第三,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促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时要防止对学生思维的不当约束,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杨雪)学案设计:
我围绕着课标要求,进行了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学案导学设计,使学生通过学案导学能对本课知识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梳理本课的知识脉络,并清楚重难点问题。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能有所依据,在听课过程中有侧重,有目标。
一、梳理教材基础知识
原因:经济: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了。
政治:新兴的要求冲破封建思想束缚。
思想:垄断西欧文化教育千年之久,人们生活在梦寐当中。
天灾:在意大利蔓延,给人们带来极大恐慌。
成就:
1、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与他的代表作品,它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抨击教会的精神统治。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巨著,又是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导。
2、文艺复兴后三杰:分别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达·芬奇:①善于将、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中②突破“圣像画”画法,用的笔触揭示人性的善恶。③代表作有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著名雕刻家,代表作有、品具有雄浑壮伟的气势,因此被誉为“”。
拉斐尔:意大利著名画家。以擅长画著称,被称为“”。最著名的代表作是《。
3、莎士比亚:代表作有《》《《》《麦克白》等。作品特点:人物形象富有个性,深刻反映人文主义思想追求。代表了欧洲文
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
远的影响。
核心:求现世的幸福,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性质:
影响: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适应了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二、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问题
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在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使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知道文艺复兴巨匠的主要作品,理解文艺复兴巨匠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通过赏析文艺复兴巨匠的作品学习赏析文艺作品的方法;通过分析归纳文艺复兴巨匠思想共同点学习分析归纳的方法;通过赏析作品分析思想学习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赏析文艺复兴巨匠作品,认识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培养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更加注重人的价值、热爱生活、积极进取。为了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学案中进一步明确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问题。重点问题:理解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归纳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内涵的理解。难点问题:理解文艺复兴的性质。
三、观看视频,探寻根源
在探源篇中,我要和学生一起探寻文艺复兴出现的原因。在这里我采用了播放视频片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通过仔细观看视频片,能够清楚十四世纪欧洲的社会场景以及意大利工商业发展等状况。视频的播放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拉近学生和遥远史实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
四、展示艺术作品,感受人文风采
在感受篇中,主要是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赏析他们的艺术作品,并且体会其中所蕴涵的人文主义精神。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把班级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收集资料、合作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以此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后,每一小组要选出代表来展示组内的学习研究成果。这样,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适当的补充说明,以此来渗透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在学生介绍文艺复兴“前三杰”的时候,引用了《绿鹅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的引用让学生能够非常形象的理解这些作品当中是如何提倡人性反对神性的,是如何鼓励人去追求现世的幸福的。在赏析《最后的晚餐》作品的过程中,为学生出示了两幅《最后的晚餐》一幅出自于达芬奇之手,一幅出自于中世纪画师的笔下,让学生仔细观察两幅作品,找到两幅作品当中的犹大,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并且,通过对比的方式探究达芬奇绘画的艺术特色。在欣赏完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大卫》,与学生一起探讨了对美的认识与理解。学生畅所欲言地谈及了自己心中美的形象。之后,再带着学生回归到米开朗琪罗对美的认识,通过提问的方式,明确米开朗琪罗眼中的美是指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是有期待有追求的,是有自尊、不可屈辱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加深了对美的理解,更加注重人的价值、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并且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在学习拉斐尔的作品时,依旧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找到拉斐尔和中世纪画师笔下的圣母有何不同之处,通过详细的观察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由关注神到关注人本身,从而体现出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在学习莎士比亚的过程中,可以课前找有兴趣的同学准备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课堂表演,使学生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体会人物性格特征,理解作品当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走近历史、感知历史、品位历史。
五、深挖教材、解析探究
在品位篇中,主要是使学生对这课的知识由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通过对以上
作品的赏析,设置相关的探究问题。例如:探究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探析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方式。学生能够得出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锻炼了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辨证的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并且通过对以上问题的逐个击破,能够很好的解决本课的重点问题,突破难点问题。
集体研讨:
杨熙铭:杨雪的学案设计非常注重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并能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出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学案设计有新意有深度。丁艳:这一课的学案设计充分体现了杨雪在备课过程中注重对教材的钻研和材料的搜集,她这种认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想提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杨雪:在学生自学时教师绝不是简单地在教室中转一转、看一看,而是要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知道他在自学中存在什么问题,即时帮助他解决。
杨熙铭:在学生分组讨论中,教师最好应该倾听一下每组的观点,即时点拨一下。
李静:教师的思维应该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中,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帮助解决的方法、策略要得当,还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述是否准确,即时纠正,提高学生利用历史语言总结、表达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丁艳)
1、学生自学。学生根据“学案”初步阅读教材,把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完成学案第一层次的相关问题;然后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归纳出历史概念并能理出知识结构,完成学案第二层次的相关内容;在这节课中主要就是完成基础知识梳理部分。最后再去解决难点问题和规律性的历史问题,也就是完成学案中第三层次的内容,对这层次的问题必须经过思考探究,但要把未能解决的疑问写下来,以便进一步学习,本节课中主要就是完成探源篇和品位篇。在这个学生完成学案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学案导学设计的初衷。
2、师生共学。完成上述自学指导工作后,师生之间已有沟通的共同基础,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在“学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解答学生疑惑的问题。可采用提问、讨论、辨析、点拨等方法,使学生在探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进一步理解知识、学会方法、提高能力。
谈感受:学案导学研究和实施以来的效果已初见端倪,现在学生和老师已基本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下面我们每人从一个方面总结一下感受。
杨熙铭: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提高,自学习惯逐渐养成,自学意识逐渐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方法和学习习惯。
杨雪:“学案”充分展现课堂的学习任务和知识结构,节省了大量的做课堂笔记的时间,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课堂的效果明显提高。
丁艳:学案的编辑促使教师钻研教材,搜集资料,选择问题,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养成了潜心钻研、专心教研的良好学风,并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有效交流的平台,不管是青年教师还是有经验的老师,对学案的设计都是比较陌生的,都必须加强学习,加强研究,因此合作型、学习型、研讨型的教师学习和教研共同体得到了初步构建,因此教师在备学案过程中逐渐转变了教学方式,(李静)总结:“学案式导学”模式为新课程理念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实施途径,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很好的结合了起来,提高教师“导”的技能,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已成为一种教师和学生能教学相长的和谐教学模式。当然,学案导学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切不可半途而废。“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还必须在学案的设计、使用、完善以及备课方式的改革等方面下苦功夫。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深入探索,这项改革定会日趋完善。
我要说的话:
杨雪老师的学案编写下了很大的功夫,并且尽可能地符合学情,充分体现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理念。
我本人参与了这堂课的听课活动,受益匪浅。同学们在课前根据老师的指导,很好地完成了学案的填写,并且根据学案的内容进行了很好地复习和充分地课堂准备。杨雪老师充分地利用了学案进行课堂教学,不仅使本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更使课堂妙趣横生,她出色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下面试具体分析之。
1、杨雪老师尝试的“先学后教”模式,让同学们在课前预习中更能找到主干知识。学生在课堂听讲过程中,结合学案可以更清楚老师的教学思路,使教学的教学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2、学生根据老师课前的指导和安排,很好地收集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既可以对文艺复兴代表人物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又可以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使课堂气氛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3、在老师的课前指导下同学们的舞台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是演绎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
4、根据学案上清晰地脉络,使同学们总是能够围绕“人文主义”这一主线展开联想和课堂讨论,这使他们对问题的总结和思考更加全面,更有针对性。
5、同学们在课前学案导学的基础上,对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更好的消化,记忆更加深刻,理解也更加到位。
总而言之,这堂课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力求准确而有效地达到了三维目标,充分调动了课堂气氛,也使同学们牢记了本堂课的重要知识和知识体系。在新课改的影响下,这节课的确是一堂不可多得的好课。
作为一名刚刚从出大学校门的年轻教师的我,更应该充分地重视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先学后教”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在大庆铁人中学被大力地提倡和探索,我们历史教研组更是对这一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我本人在教书《梨园春秋》和《新文化运动》等课节的时候也尝试了这一教学模式,主要也是通过进行课前学案导学的形式进行的。通过这几次尝试,我渐渐地熟悉了这种教学方式。通过杨雪老师的这堂课以及我以前尝试的这几课,让我充分地看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和意义所在。该教学模式和学案导学的方法,丰富了教学手段,调动了课堂气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进行人文教育,达到高中历史教学的功能。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广泛而普遍地被尝试和采用,我想这对当代的中学历史教师尤其是我这样的刚刚毕业的历史教师来说仍旧是任重而道远的!我们要做的,唯有上下求索!
第三篇: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2课时)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 1. 出现时期: 2. 出现背景: 3. 主要学派:
4. 争论(三方面)问题: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 孔子生活时代: 2. 孔子思想产生背景: 3. 孔子的思想主张:(1)政治思想:(2)自然观:(3)教育思想: 4. 孔子的重大贡献:(1)思想上:(2)教育上:(3)典籍上: 5.孔子思想载体: 6.孟子及其主张(1)生活时代:(2)道德规范:(3)政治思想:(4)民本思想: 7.荀子及其思想(1)生活时代:(2)自然观:(3)道德观:
自主落实
(三)老庄之学 1. 所属学派: 2. 思想特点: 3. 思想影响: 4. 老子
(1)生活时代:(2)思想核心:(3)辩证法思想:(4)思想局限:(5)思想载体: 5. 庄子
(1)生活时代:(2)思想核心:(3)思想载体:
(四)法家思想
1.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 2. 法家思想核心: 3. 法家思想的影响:
4. 法家思想实践者(改革者)
(1)李悝变法(诸侯国?内容?)
(2)商鞅变法(诸侯国?内容?影响?)
5. 法家思想理论集大成者:韩非(思想主张?)
(五)墨家的主张 1. 创始人: 2. 优良作风: 3. 思想主张:
4. 墨子的两大重要贡献(1)认识论:
(2)逻辑学:
合作探究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反映没落奴隶主贵族消极情绪的是什么学派?
3.维护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什么学派?
4.反映新兴地主阶级蓬勃向上,进取自信风貌的是哪些学派?
5.反映小生产者(平民)愿望的是什么学派?
6.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何地位吗?为什么?
7.你认为在战国时期最受封建统治者推崇的应该是什么学派?为什么?
8.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
9.你认为一定时期的文化与该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汉代儒学(2课时)
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自主落实
(一)“焚书坑儒”批判 1.朝代: 2.背景: 3.过程(1)焚书:(2)坑儒: 4.影响(评价):
(二)罢黜百家 1.时期: 2.背景:
3.确立(汉武帝的措施):
4.影响
(1)消极影响:
(2)积极影响:
(三)太学(中央长安)的出现 1.时期: 2.性质:
3.影响(评价):
4.太学生的参政意识(1)表现(2)原因(3)影响
4.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开始时期: 2.考试内容: 3.影响
(1)积极影响:(2)消极影响:
合作探究
1.秦朝时儒学的命运如何?表现何在?主要原因是什么?
2.西汉时儒学地位怎样?原因有哪些?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秦朝和西汉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手段有何区别?对儒学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秦朝的“焚书坑儒”和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相同的实质是什么?相同的根本目的何在?
5.古代思想界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演变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哪些趋势?
6.回忆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1)早期:
(2)汉武帝开始:(3)魏晋南北朝时期:(4)隋唐时期: 三.宋明理学(新儒学)(2课时)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自主落实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 儒学的困境(1)东汉末年:(2)魏晋时期: 2儒学复兴运动(1)唐朝中后期 韩愈: 李翱:(2)北宋
(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1.理学的开创者:
2.北宋五子的主张及贡献(1)周敦颐和邵雍:(2)张载:(3)二程: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1.时期: 2.理学体系(1)理气论:(2)修养论:(3)社会政治论: 3.理学经典: 4.地位: 5.影响: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心学开创者(南宋陆九渊): 2.心学集大成者(明朝王守仁):3.心学创立的影响:
合作探究
1..宋明理学有那些显著特点?
2.宋明理学为什么能被官方化?
3.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哪些异同点?它们之间是何关系? 同:(1)思想主张:
(2)目的:
(3)地位和影响:
异:(1)宇宙观:
(2)道德观:
关系:
5. 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2课时)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自主落实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生活时代: 2.思想主张:
3.治学主张: 4.主要著作: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生活时代: 2.主要著作: 3.思想主张(1)政治思想:
(2)经济思想:(3)治学思想: 4.思想影响: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生活时代: 2.主要著作: 3,思想主张
(1)治学思想:
(2)政治思想: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生活时代: 2.主要著作: 3,思想主张
(1)政治思想:(2)哲学思想: 4.地位:
(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生活时代: 2.主要著作: 3.思想主张: 4.思想评价:(1)积极影响:
(2)局限性:
合作探究
1.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出现的条件(背景、原因)是什么?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有何特点?
3.如何评价明清之际的思想?
4.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有何共同主张?
5.明清之际的思想与儒家思想是何关系? 6.列举中国古代三个思想活跃时期。
7.古代儒家思想是怎样发展演变的?(1)春秋时期:(2)战国时期:(3)西汉:(4)宋朝:(5)明朝:(6)明末清初:
8.儒家学派的地位是如何变迁的?(1)春秋战国时期:(2)秦朝:
(3)西汉汉武帝时期:(4)东汉末年开始:(5)北宋:(6)明朝:(7)明末清初:
第四篇:导学案心得
导学案心得
本学期我校运用了“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关于导学案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感受①实施导学案后,教师对教材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按照由易到简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解决问题。②角色的转变。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在以前的教学中,都是由教师讲学生听,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但很难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且也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一直在被动的接受知识,效果不好。但“导学案”的使用,让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课堂上让学生质疑提出问题,教师参与共同解决。“导学案”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③实施“导学案”后学生能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了主动去学;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有了自我展示的机会。从中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第五篇:导学案培训心得
如何编写高水平的“导学案”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
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失误;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分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不把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当作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导学案的作用: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六个作用:①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②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③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④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⑤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⑥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因此,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此前提下寻求一些好方法。
一、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实际上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一)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二)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
(四)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二、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编写原则
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共设置八个环节。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如果目标确定的不适度,学生很难实现高效学习。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二)知识链接
即课前小测,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
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三)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导学案的作用: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
编写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的五个原则:
课时化原则;问题化原则;参与化原则 ;方法化原则 ;层次化原则 ;
1.课时化原则。
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举例说明)
2.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举例说明)
思考:怎样设计问题?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4.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四)学法指导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如物理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地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方法,达到促进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物理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分析归纳法、等效(替代)法、建立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转换法、类比法等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渗透各种方法。或在导学案中引导学生领会理解,或者提出明确的要求,也可以口头说明。
在复习课中也能体现学法指导。一章的知识学完后,在复习课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结合典型例题,展开讨论和独立思考,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面,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除了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拓展知识形成应用能力外,也应该很好的指导、引导学生对本章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梳理。
思考: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和熟识一些基本规则,从而有效的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因此可在最初的导学案中可标明一些要求:如专心听人发言,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为保证别人思维的连贯性,在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如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及时提出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好办法。
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随时校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走向成熟。当然在每节课中都要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发展性。
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五)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
导学案上最后一个问题一定设计为本节知识的体系建构。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六)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出示导学案,说明)
1.每一个学点后面尽量跟上对应的练习。为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最大程度的收获,还增加了少量的选做题。
2.课堂教学中,反馈矫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反馈与矫正的基
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因此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题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中考焦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反馈矫正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
三、编写、使用导学案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使用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台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好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四级要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自主选择。对于老师而言,导学案则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2.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导学案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
3.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学案,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案、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学案、专题性学案等。
4.多一些激励的话语。如:
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
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
温馨提示:
比比看,哪个小组办法多等等
5.课后反思、不断完善
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就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单独解决,如果是大面 上的问题,则下阶段要强化训练此知识点。
②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③知识点的训练程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否匹配;
④某个教学环节失误的原因是重、难点把握力度不当,还是对学生的指导、点拨不到位;
⑤某个教学环节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等。
总之,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要在不断反思中完善自己。
四、实施导学案的意义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