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崔召中学暑假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暑假教师远程研修工作总结
崔召中学 2013年7月
一、领导重视 目标明确
本次校本培训学校主要领导十分重视,成了以校长姚秀林为组长副校长柳京安为副组长的培训领导小组。从计划的制定、培训过程的组织、参与和考核,校领导亲自制定,亲自带头,亲临现场,有始有终。
二、严格管理,措施得力
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培训时学校采取了从严考勤,抽查、通报等措施,每天培训情况在校园网上通报,每天师训办下发的文件都集中学习,既肯定取得的成绩又通报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激励每一名教师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另外要求每个教师培训后写出1000字以上的培训心得。这种有效的监督为此次培训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为了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培训内容,探索合理的学习方法,真正解决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校专门成立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化生组、史地生音体美组等六个小组,每组安排能力高、责任心强的教师为组长,每组又安排了一名专门领导具体负责。为这次暑假研修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培训效果良好,收获颇丰。
六天的培训,教师们都能按照要求,克服重重困难,认真学习,互相帮助,没有一人无故缺席,全部完成模块的学习任务。期中在学习中我校还涌现了一些优秀教师,他们不但自己出色的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每天还及时的帮助其他教师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我校有十多篇作业被指导教师推荐,30多篇感言被推荐,100多条精彩评论被推荐,此外我校每天还安排专人报送学习快讯,及时反映我校学习的优秀事迹。通过学习,教师们的思想更加解放了,劲头更足了,信息技术水平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更强了,理论水平更高了。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加强培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完成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短短的六天时间,每人撰写了三篇以上的高质量的随笔感言,以及一篇总结体会,参加了各模块的研讨活动积极与专家指导教师进行交流。
总之,六天的暑期教师培训,达到应有的目的,出色地完成了本次暑假培训任务,广大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正以饱满的热情,期待新学期的到来。
崔召中学
2013年7月
第二篇:崔召中学理论学习材料5.17
崔召中学理论学习材料 08.5.17
教育教学名言选登
1、“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2、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3、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魏书生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7.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61页
8.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
9.“人脑这部机器应该分为两部分,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
——《魏书生文选·第一卷》P.7(漓江出版社)
10.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1.“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2.“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
——《柏拉图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2页
13.“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 ——中国 邹韬奋:《工程师的幻想》1956年版
14.“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5.“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6.“总之,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子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
——《陶行知全集》卷一 P.44
17.“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不过,教师知道应当朝哪个方向引导儿童:对于他们的思想,有些加以支持和发展,而有些则机智地予以抵 销——当学生离开了作品的思想内容,陷入一些细节的时候就需要这样做。” ——前苏联教育家 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 18.“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陶行知:《教学合一》
19.“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 ——英国教育家洛克(1632——1704):《教育漫话》
20.“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 ——美国教育家 杜威(1859-1952):《民主主义与教育》
21.“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
系。”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22.“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只教给学生以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握这种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铭记在学生的记忆里。”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23.“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法国思想家 卢梭(1712——1778):《爱弥尔》 24.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立志挑战的教学,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因为发展的即时感受大多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和视界的敞亮。
——引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真正的教育是登上童年微妙的真相之巅
真正的教育,不是从高处降至地上,而是登上童年微妙的真相之巅。是登上,而不是降下来。不要过分迁就儿童,不要适应儿童兴趣的“局限性”,而是要做一个聪明的导师。
(第二卷826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训练年轻一代投入生活首先在于培养其道德品质
训练年轻一代投入生活,应当不只是让其掌握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在于形成未来的人所必需的道德品质。因此,不能不谈许多学校教育工作中都存在的一个严重缺点,这就是:在对劳动的心理、道德培养上,学生的基本注意力被引向成为哪一行的人,而不是被引向成为怎样的人的问题。
(第二卷11~12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坚持不懈地向学生讲清优秀道德品质的意义
多年的经验使我们深信,如果坚持不懈地向学生讲清优秀道德品质的意义,并且使他们从所热爱的劳动中体现出道德思想,那么在我们所教育的每一个学生身上就会形成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正确立场和观点。
(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168页)树立道德信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教育,首先是一项树立道德信念的特殊过程。在这一活动中,起坚定性作用的是学生本身的内在精神力量,以及他为实现种种道德原则而进行的积极奋斗。(第二卷109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美
我认为,教育者最困难的任务是:使每个学生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道德核心、树立理想、永远对坏事怀有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养成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中能独立辨别方向的本领。
要在少年的心灵里唤起对道德美的追求
对道德美的追求,对成为一个道德完美的人的向往,这是一位教师在少年心灵里所能创造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五卷374页《休叫心灵空荡荡》)
让人类创造的一切道德财富进入学生的意识和心灵
在关于人的美的观念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人的精神美――思想性、忠于信念、不屈的意志、同情心、对恶的毫不妥协的精神。我们通过鲜明生动的、富有思想性的故事形式,讲述精神美的人物,让人类在过去和我们今天所创造的一切道德财富进入学生的意识和心灵。这些故事使学生思想激动,迫使他们思考自己的行为。(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245页)
要把人类许多世纪以来所创造和取得的可贵品德注入到幼小的心灵中
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教育者,我曾力求把人类许多世纪以来所创造和取得的精神上的可贵品德――对祖国和自由的热爱、对人压迫人和人奴役人的现象的不妥协精神、为人们的幸福和自由这些崇高理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和生命的意愿――注入到那些幼小的心灵中去。
(第三卷305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要使学生的精神力量用来证实真理
付出努力去获得知识的学生,首先,他能得到极大的精神满足;其次,他决不在困难面前退却。他把战胜困难视为证实真理的最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要使学生的精神力量用来证实真理,即证实与创造性劳动、改造自然、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利用自然相联系的真理。
(第二卷130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进行道德教育要认真
如果我们不去认真地进行道德教育,就不可能在人们的心灵中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第四卷758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真正的教育不能没有热情关怀和洞察力
没有对个人生活的热情关怀,没有对学生精神生活深思熟虑、细致入微和知轻知重的洞察力,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第五卷387页《幸福·理想·宗教》)
教育名言警句赏析
无论是从父母本身的幸福看,或是从对子女和后代的性格和生活的影响上看,我们都必须承认懂得对儿童进行体育、智育、德育的正确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斯宾塞
受到教育的人知道怎样将每一官能作为一种工具,知道怎样开导它、磨利它,并且怎样施于实用。--莎士比亚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传递。--威尔·杜兰
使青年人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对于有价值的教育也是生命攸关的。由于太多太杂的学种(学分制)造成的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地危害了这种(学分制)造成的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地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爱因斯坦
教育的惟一职能就是打开通向思考知识的道路。而学校,作为人民教育的主要机关,应当专门为这个目的服务。--爱因斯坦
对人的教育,除了要发挥他本人天赋的才能,还应努力发展他对整个人类的责任感,以代替我们目前这个社会中对权力和名利的赞扬。--爱因斯坦
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经过训练的智慧乃是力量的源泉。--贝斯特
严格的智慧训练有赖于优良的教学。--贝斯特
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需在智力训练之先。--亚里士多德
教育使好人变得更好,使坏人变得更坏。--付勒
教育应该培养追求真理的愿望,而不是相信很快的讲授,多从事于讨论,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使他们受到鼓励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多地尝试使教育的内容能使学生感到一些兴趣。--罗素
使人轻信的教育,经过一个时期很快就会引导到思想的腐朽,使自由发问的精神活着,是达到进步不可缺少的最低限度的要求。--罗素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佚名
爱子女以其道。--郑板桥
学校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好奇的、创造性和不断探求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家庭里的智力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苏霍姆林斯基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
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密的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
我热爱教育工作,因为它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人。我在工作中首先去认识人,观察他们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如果善于对待和琢磨,就能使人成才。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看到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苏霍姆林斯基
良好的社会最终还是要靠它的公民的品质,早年训练又比其他一切更易于改变公民的品质。--斯宾塞
谈论家庭管教问题的人所犯的错误,就在于把一切过失和困难全部归到儿童身上,而认为父母毫无责任。--斯宾塞
必须趁早使孩子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即:不命令人,因为他不是谁的主人;也不命令拿东西,因为东西是不听他的命令的。--卢梭
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卢梭
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洛克
儿童(不,成人也是一样)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我们都是一种模仿性很强的动物,是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洛克
德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住心理之前,极早就去叮咛。--夸美纽斯
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一个时期,不,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是无可比拟的、重要的。--福禄培尔
儿童早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候„„,这一个时期对发展中的人来说,却是很重要的。--福禄培尔
我们所希望的是孩童在追求知识,而非知识压迫孩童。--肖伯纳
国家一定要儿童受教育,这是合理的,但若要强使教育程序必须统一,而且要养成一种死板的一致,便不合量了,教育以及广义的心理生活,是一种极需要个人创造的事件。国家的功用,始终只能强迫让人受几种教育,若是能够做到的时候,就要人受到一种增进心理的个人主义的教育,决不可要那种偶尔和政府中人成见相合的教育。--罗素
不仅不应当要求教师发表千篇一律的意见,而且要尽可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教师各抒己见是健全的教育所必不可少的。--罗素
真正有用的训练,是理解若干一般的原则,对于这些原则在各种具体情况下的应用有彻底的基础训练。--罗素
一个教育者应该爱年轻人,但是仅仅这一点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具有对人类优秀品质的正确理解。--罗素
只有天赋才能使教育产生它在普通材料上所不能产生的效果。--罗素
只有那些具有天赋的人才能在各个领域做出伟大的建树。--罗素
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知识是死的,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爱因斯坦
作为一个对人灰精神幼年时期的教育方法它(指电影--编者)是无可匹敌的,因为电影有可能使思想戏剧化,这就比别的任何办法更易为儿童所理解。--爱因斯坦
传统和教育具有节制的作用,使居住在那里的人民之间产生了互相忍让的关系。--爱因斯坦
早年教育的任务就在于训练本能,使它们能产生一种和谐的品格,这种品格是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热情的而不是阴郁的,它又是勇敢的,坦率而聪明的。--马卡连柯
教学中所传授的是方法而非内容„„是发挥而不是灌入。--蒙塔古
科学在教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无法估价的地位。--杜威
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斯宾塞
科学还不只在智慧训练上是最好的,在道德训练上也是一样。--斯宾塞
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洛克
把身体上与精神上的训练相互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就是教育上的最大的秘诀之一。--洛克
一切知识都不应该根据书的权威去给予,而应实陆指证给感官与心智,得以它们的认可。--夸美纽斯
一切功课的排列都要使后学的功课能够依靠先学的功课,要使一切先学的功课能靠后学的功课固定在心里。--夸美纽斯
一切应淡的科目都应加以排列,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过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夸美纽斯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
生产劳动的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马克思
有秩序的健康生活必须是教育的基础;同样也是教育的最初准备。--赫尔巴特
身体是心智的仆人,是表现心智的中介,关心身体,给以身体方面的知识,并发展体质,以循序地组织的练习来锻炼身体。--福禄培尔
正确的知识必须和技能,即运用知识的技巧结合起来。--第斯多惠
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手工为每个人造成片面性。--恩格斯
体育的任务是使学生的身体获得发育,使它变得结实健壮,有坚韧和持久的力量,并且要发展学生的灵活而美观的动物。--凯洛夫
学生的体充应当运用下面各种手段:各种体操、运运、活动性游戏等等的自身操练,各种自然力(日光、水、空气),个人和公共卫生合理的作息制度,在所有这些体育手段中,身体操练占特殊重要的地位。--凯洛夫
如果能在提高学生的一般发展取得重大的成效,那就会给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赞科夫
知识的广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知识和技巧的巩固性,而不必使单调复习的次数过分地增多。--赞科夫
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
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列宁
我主张学校里应该有生产过程,甚至于是最简单的、最没什么价值的、最枯燥无味的也可以。因为,只有在生产过程中,人的真正价格--生产集体成员的真正性格--才能够成长起来。--马卡连柯
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布鲁纳
教学中维持纪律的能力„„,来源于教师的充满的精力和意志的坚定性,一句话,在于教师的性格的力量。--第斯多惠
教师必须为形成较好人类而献出一切。--蒙台梭利
人类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教师所关心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赫尔巴特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最重大、最光荣的职业。这一职业的作用和意义必将日益增加和提高。--克鲁普斯卡娅
很多教育常常忘记他们应当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加里宁
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教师应当掌握深刻的知识,受过很好的师范训练,具备很高的一般文化水平和明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性。--赞可夫
不管教育者或教师如何把他的最深刻的道德信念隐藏得怎样深,而只要这些信念在他内心存在着,那么,这些信念也可能表现在加在儿童身上的那些影响上,„„并且这些信念愈是隐藏,则它们的影响作用愈是有力。--乌申斯基
一个受了不良教育影响的孩童等于走失了方向。--甘道迪
本性与教育有某些方面相似:教育很可以改变一个人,但这果做了它就创造了一种第二本性。--德谟克利特
教育开始于母亲的膝下,要孩子们听从每一句话,都会影响他个性的建立--做父母的人应牢记这一点。--巴鲁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爱尔维修
教育是廉价的国防。--亚里士多德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做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赫钦斯
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杜威
学校中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杜威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教导人辨别出什么样的是好人。--詹姆斯
第三篇:读书活动总结崔召中学
打造书香校园,夯实文化根基
——崔召中学读书活动工作总结
开学之初,我校根据教体局的工作安排,大力开展以“我与好书为友,书香伴我终生”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结合本校实际,我校精心设计了可行的读书活动方案,让师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乐趣。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师生的读书热情、增长师生知识、陶冶师生情操、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现将我校开展读书活动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结构体系,保证读书活动顺利开展
开展读书活动不是一项急功近利的工作,也不是一早一夕的事情。读书的意义师生都能理解,但要个人能去做,坚持做,做得好,就必须建章立制,保障有力。这既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又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确立“一个”主题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主题明确、措施有力、便于操作的活动方案。提出了“我与好书为友,书香伴我终生”的活动主题。通过周密部署、细化分工、明确责任,确保了读书活动深入有序地开展。
(二)、实现“两个”转变
1、思想观念的转变。许多人认为读书是自己的事,想读就读,况且教学工作那么重,哪有时间去读书。学校下任务、硬要求,师生反而有逆反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专门召开了读书活动宣传动员会,并利用政治业务学习时间宣讲读书的重要性。加深了师生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增强大家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学习观念的转变。随着时代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人们的学习观念也应随之转变。在“读书活动”中,全校师生必须树立“人人学习,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以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三)、做到“三个”结合
1、读书活动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在读书活动中,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并要求教师阅读有关新课改的理论书籍,让教师在读书中反思、在读书中自省、理解和体会最新的教育理念,并内化为提高师德的自觉行为。
2、读书活动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3、读书活动与教育科研相结合。教育科研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把读书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读书活动的实效性,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我们以课程改革为重点,提倡人人有经验,集中搞科研,借助教研活动推动教师学习钻研,自我提高,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发展。鼓励教师坚持撰写教育随笔、撰写高质量的教学论文。
(四)、加强“四项管理”
1、抓好组织管理。为使读书活动扎实有效,必须加强对活动的管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读书领导小组,形成了在校长领导下,以办公室、教务处、团队为工作重心的读书活动的管理体系。
2、抓好计划管理。为切实落实读书活动,我们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制定了《教师读书计划》、《学生读书计划》、《读书笔记暨读书心得展评活动计划》、《读书征文活动计划》等。同时,全体师生要根据学校要求,结合自己工作、学习实际,选定自己阅读的文章、刊物或教育专著,制定自己的个人读书计划。
3、抓好制度管理。读书活动的落实,既要靠大家的自觉性,通过提高师生的自我认识来实现,更要靠完善的学习制度的保障。为此,我们制订了读书活动的各项制度,建立了全新的读书学习管理运行机制。概括起来说是:以“查笔记”引导读、以“高效课”促进读、以“评先进”激励读等。
4、抓好经费管理。经费是落实各项读书活动的物质保证。我校在读书活动中的投入已有数万元,其中包括图书室阅览室以及开放书架的建修、教师外出参加教学观摩活动、书籍以及笔记本的购买、教师的学历提高等。
二、搭建读书平台,多渠道为师生提供优良图书。
1、图书室、阅览室的建设
我校今年开学后重新改造了图书室、阅览室,新购书籍1千多套,并将学校图书、报刊进行科学分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借书制度、阅览制度,为师生读书创造良好条件。我们向师生印发了《读书活动推荐书目清单》,每天定时对学校师生开放图书室、阅览室,这使师生的阅读时间和书目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2、班级图书角的建设
由于条件限制,我们手中的图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大量的、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为营造读书氛围,我们在各班级都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图书角,并倡议同学们“为班级献上一、二本书”的活动,丰富每个班级的读书角。在保证一定图书量的基础上,我们提倡生生互动,学生把看过的书互相调换阅读;班班互动,各班级图书角的图书定期交流,横向交流,资源共享。
3.积极宣传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基础和最大的本钱。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家庭是孩子栖息的港湾,家庭、学校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两个重要阵地,各自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将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利用家长会,通过班会、国旗下的讲话、宣传栏等窗口,发放家长倡议书,征求家长的意见,寻求家长的配合,形成家校读书合力,提倡亲子阅读的理念,介绍亲子阅读的方法,引导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书香型的家庭氛围,“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激发读书热情,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主题活动,把“读书”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活动的趣味性越强,读书就更富有吸引力。在师生大会上我们号召全体师生读书八大行动:家家有书屋;室室有图书;个个会阅读;人人有目标;天天有随笔;周周有进步;月月有交流;时时有幸福。在这样的倡导下,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1、举办经常性的读书征文活动。
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每月写一篇读书征文。可讲述自己有趣或生动感人的读书故事,也可谈阅读好书的体会、感想感悟、启迪教益,还可以交流有效的读书方法等。我们在红领巾广播站里专门开辟“读书征文”栏目,选取优秀的文章配乐朗诵,并将这些文章向各类报刊、杂志投稿。以此激发师生兴趣,2、举办经常性的读书演讲活动。
学校在师生中开展以名人为榜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读书演讲比赛活动,激发孩子们的读书热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举办经常性的展评活动。
学校制定了读书笔记、心得展评活动计划,各班每周三下午举行一次展评活动。学校每月最后一周三下午举行一次展评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常态。特别倡导各班学习小组举办经常化的读书沙龙活动。
4、开展读书用书竞赛活动。
我们学校坚持每月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手抄报比赛、读书论坛等活动,引导师生自觉读书用书。“书是力量的源泉,书是知识的宝库。”智慧,来源于知识,知识来源于读书。学校每月对师生所读书目进行统计,看谁读得多、读得好。
5、开展“读书之星”评比活动
学校每月对班级读书氛围好、读书活动开展优秀的班级,评为“书香班级”记入文明班考核。期末评选优秀“读书之星”和优秀指导老师,给予表彰。
四、书香校园建设的初步成效和展望。
通过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学校行政的大力推进,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我校的读书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在活动的开展中,每位教师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经常性交流读书心得,并积极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有关读书活动的文章或论文。
2、学生读书情况也有可喜的变化。同学们良好的读书习惯正在逐渐养成,喜爱读书的、买书的同学渐渐多了起来。课余时间,学校花园中、书架前、教室里经常能看到学生手不释卷。
3、全校性的读书竞赛活动开展以来,评出了优秀读书笔记、书香教室、手抄报比赛的各类奖项12人次。
4、校园的书香氛围越来越浓厚。办公室里,老师们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的乐趣;教室里,孩子们诵读经典、吟唱精品;家庭中,亲子共读,家长孩子齐用功。读书已经成为了师生工作学习中的一个良好的习惯。
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晓知识的力量。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就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不停的读书。“让经典走入校园,让读书成为习惯”必将成为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坚定的信念和永恒的追求。
第四篇:崔召中学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崔召中学建设“书香校园”的实施方案
为积极贯彻《平度市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意见》的精神,根据《平度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阅读工程”方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目标,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科学打造“做学生爱戴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品牌,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与和谐的育人环境,提升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和层次,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科学素质,特制定本方案。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建设“书香校园”的现实意义
学校是传承文明、播种科学的主要场所,是育人传道的主要阵地,创建充满浓浓书香、悠悠书韵的“书香校园”,是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的需要。建设“书香校园”就是要遵循“读书、写字、作文、成才”的指导思想,以书育人、以书启智、以书养德,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师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促进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使广大师生把读书变成一种享受,一种校园文化,一种生活状态,从而为建立书香社会奠定基础。
首先,建设书香校园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习型社会创建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国民无一不热爱读书,学习和读书更是21世纪的时代主旋律。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行动指南。学校应通过书香校园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为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做出贡献。
其次,建设书香校园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需要。随着大批特色学校的涌现,教育品牌的竞争力已不容忽视,特色学校的品牌化发展已经成为学校赢得家长和求得生存的决定因素。任何品牌都是以文化为内涵的,没有文化,品牌将黯然失色,乃至失去其存在价值。教育作为塑造灵魂的事业,更离不开文化的滋润和熏陶。因此,创建特色学校,离不开作为学校灵魂的学校文化,决定学校品格的是学校文化的品位,区分学校品牌特色的是学校文化的个性。建设书香校园,可以为形成特色学校品牌提供丰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建设书香校园是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使命,要求现代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基本知识和情感体验,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智慧源泉和不竭动力。当前,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读书量偏少,教师学术素养偏低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阅读存在大面积的空白,教师读书难以实现。所以,建设书香校园,为教师创造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便成为当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需要。
第四,建设书香校园是推动新课改顺利实施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涉及到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以及学校管理模式的综合性改革。教师不仅要具有与课改理念相一致的课程观、师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开放意识、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和不断汲取新知识营养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理论、转变教育观念,补充新的专业知识,不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第五,建设书香校园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是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的需要,也是实现新一轮课程改革基
本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读写能力,充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领略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拓展知识,感悟人生,把读书的外显行为转化为内在心理需求,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建设“书香校园”的基本目标
宏观目标:通过书香校园建设,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打造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精品学校;锻造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要的名师队伍;探索学生通过阅读,摄取成长所需的精神营养,实现人格和人性健全发展、创造潜能充分激发的有效模式;传承和丰富民族的优秀文化,拥有先进的民族精神,不断推进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形成学习型校园的创建机制,为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
学校方面:注重硬、软件建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核心,探索阅读教育模式,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形成爱读书,读好书,以书为伴的书香校园。
学生方面:高质量完成新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段的读书量,适当拓展阅读面,扩大阅读量,人人能背诵《诗苑情趣》中的优秀诗篇。能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高雅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师方面:要求教师以青岛市教育局“十一五”阅读工程推荐的《每周一读》为主选内容,开展读专著、赏名著、颂经典、写反思系列读书实践活动,每人每年认真阅读3-5本经典图书,每学期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每月撰写2—3篇高质量的教育随笔,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在学习、反思、实践中不断实现专业成长。
三、关于“书香校园”硬软件建设
营造书香校园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离不开书香校园的软硬件建设 第一,加强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建设。根据我校图书室、阅览室实际,要尽量配备足量的图书、报刊杂志,做到资料丰富、更新及时、使用经常。每个班级都要设立图书角,通过图书交换、图书捐助等形式丰富班级图书资源,为学生读书提供便利。学校开展创建书香家庭活动,鼓励倡导每个家庭为孩子建立小书架、藏书角,为孩子阅读提供方便。
第二,要重视书香校园的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利用好校园的现有资源,营造书香氛围,在校园的长廊、墙壁、宣传栏布臵师生作品、名人名言;在花园草地布臵富有人文气息的宣传标语,让阅读与陶冶随时随地发生,让学生沉浸在书香的氛围中。
第三,成立读书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学校的读书工作。
组长:焦宗义
成员:柳京安 王学亭 张承伟 李春生 刘成海
四、开展系列“书香校园”建设活动
为确保我校教师“十一五”阅读工程的顺利开展,取得明显的成效,根据上级部署,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启动阶段(2006年1月-2006年12月)
全面落实上级部署,做好书香校园建设的舆论宣传和政策学习,制定本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做好软硬件建设工作,为全面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奠定基础。
第二,活动阶段(2007年1月-2009年12月)
学校方面
1、将每年4月确定为读书活动月,每年确立一个主题组织系列读书活动。
2、学校每周要确定固定时间进行集体读书学习,共同交流研读,谈感
受、谈收获、谈疑惑。
4、定期分学段召开读书经验交流会。
5、开展学生读书竞赛活动。全面开展学生读书竞赛系列活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方面:
1、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活动。号召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入到读书活动中,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活动,通过讲故事、演讲赛、朗诵会、漫画展、手抄报、知识问答等形式,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让优秀图书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2、开展“捐书、献书表深情”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献一本看百本”献书建图书角活动、“捐赠一本书,感念母校情”捐书活动。在捐书、献书的同时,制作一张图书卡,将自己的美好祝愿传递给其他同学。
教师方面:
1、教师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重点精读经典名著,力争读深、读透,读有思考,读有感受,读写同步,经常性进行教育反思,形成优秀教育随笔。
2、经常性开展“读书主题沙龙”活动,通过“圆桌式”、“网络式”等方式开展读书沙龙、教育沙龙活动。
3、成立教师“读书俱乐部”。教师们互相推荐新书好书,无障碍发表争鸣,交流开展读书活动的心得,交流指导学生读书的建议,将读书思考向更广的时空延伸。
家庭方面:
1、开拓读书渠道,开展家庭读书系列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亲子共读活动,将家庭引入到热爱读书、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的行动中来。学校原则上每年结合“校园读书节”开展1—2次
活动,邀请家长参加。
2、建立家庭书架。每个家庭根据各自的情况建立“家庭藏书屋”、“家庭书架”,形式自定。
3、通过家长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家庭读书交流会,评选书香家庭,交流总结家庭读书经验。
第三,总结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
1、召开书香校园建设总结表彰会,对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个人和教研组进行宣传推广。
2、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组织教师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总结具有代表性的课例,探索阅读教育的模式、方法和途径。
3、举行教师读书笔记、教育随笔、读书论文展评活动。
第五篇:2011年崔召中学家长会的程序
2011年崔召中学家长会硕果累累——
倡议“做一位好家长,做一名好学生,共建一个好家庭”
2011年11月11日,令人难忘的日子-崔召中学隆重组织召开了初
一、初
二、初三各年级的家长会。
在家长会召开之前,我校首先提前一周给每位家长下发了倡议书,书面通知家长开会的时间和地点,使他们有足够调整自己的工作安排,保证使每一位家长都能准时到会,将会议时间、会议主要内容进行了说明。还提前一周通过学生之口征集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并用纸条的形式反馈给班主任老师,便于教师进行会议备课。同时打印分发了家长会意见反馈表、课程实施评估家长问卷调查表、课程实施评估学生问卷调查表、学生走读期间的安全协议书,各班确定和培训了礼仪队员,练习如何得体清楚地为客人、家长指明路径,会议室迎宾如何大方地欢迎并引导家长就坐等等。
其次,本次家长会根据初
一、初
二、初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分别召开了不同主题的家长会。初一级部先听取了丁少伟教授“激发学生持久学习动力”专题讲座,然后召开级部全体家长会,接下来各班分头召开了班级家长会。通过聘请优秀的学生家长,为各位家长阐述了构建健康快乐成长的家庭模式对孩子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实例及自己的感悟为各位家长介绍了如何构建健康快乐的家庭模式。初二级部进行了“生存培训即安全法制教育”或“用社会主义价值观为青少年铸魂”专题教育。在初二年级学生完成基本养成教育的基础上,及时开展了本次的教育活动,可以在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给予指导,以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初三级部主要教育和激励学生“展望未来,树立理想和信心”专题教育。
我校召开的各年级家长会,是在期中考试后进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一方面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提供了更科学的方法,从而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家长与各任课教师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家长及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便于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加强对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管理。
最后,各班一致呼吁、号召每一位家长和学生,齐心协力“做一位好家长,做一名好学生,共建一个好家庭”的倡议,并在下一次家长会中,各班根据情况,评选出优秀家长、优秀学生、优秀家庭,并进行经验交流。要求每一个家庭成员,会后召开一次家庭会,就如何“做一位好家长,做一名好学生,共建一个好家庭”,进行讨论、探讨,家长和学生分别写出具体做法和感想,会后一周内由班主任负责给每位到会家长发感谢信一封,感谢他们对本班学生的关心和对班级工作的支持,收取交流心得、反馈表、问卷表、协议书,整理并总结,针对家长反馈意见写出书面报告,连同原件上交各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