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科研三年规划全解
紫坊初中教科研三年规划
一、加强校本教研,抓好新课程的实施工作
1、要抓好新课程的全员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在省、市、县培训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搞好校本培训。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力求在理论培训、教材分析、问题研讨、课例探究中收到好的效果。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要充分发挥各类课程资源的使用价值,特别是远程教育资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通过教师反思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核心,以全体教师为依托,构建同伴互助的平台,营造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专业引领”的氛围,力争在案例分析中突破,在反思提炼中发展,在调查研究中改进,在互动交流中提升,真正达到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使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树立新课程的新理论,了解新课程的新要求,把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并进一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2、抓好校本教研,提高教研的实用性。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实现四个结合;即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相结合,自主学习和集体研讨相结合,个性需求与分层组合相结合,多维解读和课堂实践相结合。切实加强学校教研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的枢纽地位,从近、小、实着手,扎扎实实把教研活动开展起来,采取“互动式”、“参与式”、“实践式”教研活动的方式,使“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旋律。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网络学习。
为了帮助教师汲取前沿鲜活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网络学习。本期,我校12教师正在参加“国培
计划”甘肃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网络培训”,6名教师参加了教师交流轮岗培训。力争三年内使全校主科教师能外出学习培训一次,参加远程培训两次以上。
二、扎实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要引导老师学习认真学习新教育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用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努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由实干型向专业型转变。每个教研组都要有一定时间组织好教师的业务学习,每学期每个组要举行一次学习经验,学习新课程理论讲座,每次完成后要有材料、有记录、有心得。
2、扎实开展“三课”活动。“三课”活动即老教师、骨干老师上好示范课、观摩课,中青年教师要上好创新课、优质课、新老师、薄弱教师上好过关课、达标课。根据教务处安排,本学期要在教研月活动期间,对每一个教师的课都要听一次,促进教师全面掌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本期计划和齐家楼初中举行一次校际间观摩“研讨课”,举行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与兄弟学校开展观摩研讨活动,建立多种形式的教研共同体和教学合作组织,为老师们创造实践平台。
3、继续搞好公开课教学活动。每次活动由教研组长带领全组成员共同研究,活动时同学科教师全员参加。“公开课”活动不但要听课、说课、评课,并且要检查教案及有关记录,交流体会,介绍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本期每个教研组公开教学不得少于2节次。
4、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每三年开展一次校级教学能手或骨干教师评选活动;每年开展一次优质课评选;每学期开展一次优秀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故事评选,每年举行一次说课竞赛、试题设计和课件
制作评选活动。要通过评选先进教学经验,树立榜样,促进教师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6、实施精细化管理,抓好常规教学的落实。教务处要尽快出台紫坊初中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并建立专门的教学常规落实档案,定期对每个老师常规的落实情况及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在常规教学中要强化课堂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找准新教材知识的突破点,变教案为学案,写好教学反思,做到针对性强、实用性高、有效性大。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达到“授之以渔”,终生有益。要强化效率意识,要引导学科老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到“三减一增”(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减轻过重的记忆负担,减轻过重的心理负担,增加思维能力训练);坚持“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要强化领导意识,校长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做到健全机制抓落实,反复不断抓落实,以身作则抓落实;要有一抓到底的狠劲,常抓不懈的韧劲,一丝不苟的严劲。领导要深入课堂和教研组,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本期从第三周开始,学校班子成员进行推门听课活动,每人每期听课40节以上,教研组长每人每期听课次数30节以上,一般教师每人每期听课次数在25节以上,随听随评,使得每位老师的课堂都最少要接受一次指导点评。通过听课活动,要求全体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实现课堂由“讲堂”向“学堂”的转变,学习方式由灌输学习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转变,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
每个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分析和一次单项分析,对备课、上课、作业设置、学困生指导、质量调研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每
周要进行一次“课堂会诊”,探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分析、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明确教科研的主攻方向。校长、主任还应坚持“巡课视导”,对在巡视中发现的教学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对在巡视中发现的好方法,及时进行推广。教务处要尽快出台高效教学课堂评价标准,做课的教师就有了具体可循的教研目标,听课教师和校领导就有了科学准确评价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客观依据。
7、做好学科教学质量调研,抓实教学质量监控。为加强教学质量过程性管理与监控,每期语数英三科要进行四次教学质量检测活动,常识课进行一次教学检测活动,以此来衡量各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监测与评价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鼓舞广大教师的士气和工作积极性,使监测与评价有利于教学、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通过科学的评价,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改革教法,提升水平,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形成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风气。
8、实行“青蓝帮扶结对工程”。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构建高效课堂,学校青蓝帮扶结对工程。学校建立了学科教师由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阶梯式培养模式,将课堂教学分为低效课堂—合格课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魅力课堂五个层次。要强化发展意识,围绕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这一长远目标,重点实施“扶一把、推一批、优一群”的工作策略,完善帮扶工程,促使青年教师长技能,中年教师增经验,优秀教师出成果。
四、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进课堂教学形成特色
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学校制定紫坊初中校本教研三年规划,成立中心教研组和名师工作室,教务处要尽快建立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上课制度、作业设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辅导制度、学生评价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制定详细的工作任务要求,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科研中的传帮带作用。
⑴中心教研组: 组
长:张文智 副组长:白俊乾
郝锋
成员:周鑫、张利东、徐生霞、白能玲、王霞、朱妍蓉 业务主办:石景瑞 职责:
1、指导本校教研组开展正常教学研究活动。对教师进行具体、细致的业务指导,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掌握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组织讨论并明确各年级的教学要求,认真制订每学期的教学计划。
3、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把握教育教学改革方向。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和课题研究,研究如何更好地执行本学科课程标准、完成教学任务,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
4、要进行调查研究和教学指导。通过听、评课和座谈,发现和培养典型,并总结、推广典型的经验;通过召开教研会议,交流教师的各类教研成果,对与会的教师进行集中指导;通过撰写教学指导性质的文章,对教师进行广泛的间接指导。
5、要定期举办专题教研活动或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通过集体备课,进行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辅导等进行全员性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优质课评比,发现和培养骨干教师典型。
6、组织教师学习业务,开展组内相互听课评课活动,组织好教学研究课、展示课、公开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通过“老带新”、“结对子”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⑵名师工作室: 组
长:白俊乾 副组长:郝
锋
成员:周鑫、徐生霞、白能玲、杨
丽、朱妍蓉 业务主办:石景瑞 职责:
①、提高师德修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②、提高理论素养。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探讨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和前沿动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③、引领团队发展。建立学员档案,负责对学员的考核、评估工作。有计划地引领工作室的学员提高师德修养、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④、注重实践探究。定期开展灵活有效的研讨活动,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与方法。
⑤、注重成果提炼。总结提炼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
理论,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成果,鼓励个人或合作出版著作。
⑶课题实施: 总负责人:郝锋
①语文组课题负责人:徐生霞
成员:王霞、王占花、杨富举、赵宾霞、赵海媛、课题名称:
完成时限:2014年11月-2018年7月 效果:县市立项,力争通过市级签订验收。②数学组课题负责人:白俊乾
成员:张利东、董
鹏、白能玲、王学虎、杨 丽、冯小龙、课题名称:
完成时限:2014年11月-2018年7月 效果:县市立项,力争通过市级签订验收。③英语组课题负责人:张文智 成员:周鑫、朱妍蓉、白
俐、白雪梅 课题名称:
完成时限:2014年11月-2018年7月 效果:县市立项,力争通过市级签订验收。
2、广泛开展教育教研活动,做好课题研究立项审报工作。通过研究唤醒教师的教育意识,引领教师进入研究状态,帮助教师改善教育教学,丰富和提升其“实践智慧”,所有立项课题要重视过程性研究,要融入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做到有规划、有措施、有实验、有分析、有结论,并及时做好结题工作。学校制定了“问题和困惑就是课题,思考和实践就是研究”教研工
作的思路,实行教研目标精细化、具体化。语、数、英每个教研组要根据自己半期来的教学实际,各自确定一项校级课题,上交教导处审查备案,力争在三年内有三项校级课题,一项市组课题,两项县级课题。尽早争取市县立项,达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辐射各科的目的,通过教研活动,使教师切实转变了育人观念,树立起了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为提高教学质量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3、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促进课堂教学形成模式。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本学期要以“高效课堂年”活动为载体,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研究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进而建立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具体的学科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学校引导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遵行“低、小、多、快”四字方针。(即“低起点”:摸清学生相关储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小步子”:教学的步子要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把产生挫折事件的频率减至最低程度,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发现。“多活动”: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注意力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点,改变教师大段讲解的倾向,使师生活动交替进行。“快反馈”:在每一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练”,还有教师的“查”)。从关注失败转向关注学生的成功,善于在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评价激励,使学生体验到天天有进步,处处有成功,人人争做成功学生,享受成功的幸福。
5、积极进行六九年级备考,确保明年六九年级质量稳中有升。
学校加强宣传工作,让毕业班老师认清形势、克服麻痹思想,自加压力,增加动力。学校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负主要责任,学校业务领导小组要扑下身子,深入一线,摸清底子,查清不足,制定对策;制定毕业班工作计划,计划要依据客观现实,要有可操作性,整体把握全局,要切实可行,主要领导要包班负责,最大限度地提高各位毕业班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毕业班学生的拼搏精神;及时了解考试动向,捕捉考试信息,后勤服务必须保证毕业班工作,学校要制定毕业班奖惩方案,召开两次六九年级教师会分析短腿学科和后进生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二是包级领导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中的错误思想及懈怠情绪,为学生的中考冲刺鼓劲加油。三是六九年级包级领导坚持抓常规,抓过程。学校对六九年级师生高标准,严要求,对教学过程抓得细,抓得实。
紫坊初中名师工作室
一、指导思想
以华池县教育局“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为指导,以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堂观摩、博客研修、主题沙龙、专家引领为主要的研修 9
形式,通过成员自主研习和集中研修,切实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个人修养和专业素质,努力培养成员逐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并努力建设充满灵性教育智慧的名师工作室团队,为我校教师发展做出贡献。
一、领导机构: 组
长:白俊乾 副组长:郝
锋
成员:周鑫、徐生霞、白能玲、杨
丽、朱妍蓉 业务主办:石景瑞
二、主要职责:
(1)、提高师德修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提高理论素养。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探讨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和前沿动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3)、引领团队发展。建立学员档案,负责对学员的考核、评估工作。有计划地引领工作室的学员提高师德修养、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4)、注重实践探究。定期开展灵活有效的研讨活动,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与方法。
(5)、注重成果提炼。总结提炼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理论,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成果,鼓励个人或合作出版著作。
三、名师工作室目标
通过三年为一个周期的工作计划的实施,有效地推动名师工作室成 10
员的专业成长,力争形成在市、县内有较大影响的、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中小学骨干教师群体。
具体专业发展目标:
1.具有较高的个人师德修养,能够积极投身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在市县小学数学教学领域有较好的口碑。
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逐步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
草
3.主持的课题能够顺利结题并获得好评;每年至少有1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在省、市新一轮的论文评比中至少有2人次获奖
四、主要工作措施
1.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工作室成员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出本人的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今后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
2.强化教育理论学习。工作室主持人将向成员推荐教育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位成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相应的读书计划,每年完成不少于100万字的读书量。
3.打造专题网站。通过网络传播和在线互动,有效地使工作室成为动态的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的生成站。
4.加强教育教学交流。定期集中开展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同时在网上进行读书、教学感悟等各种研修的交流活动。
5.开展各种专题研修。定期集中(每月一次)就各自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例研讨、评课沙龙等活动,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6.自主教学实践。组织开展工作室成员研讨课、交流课等活动,每位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至少要有1节县级以上公开课或观摩课,或在县区内开设1次专题讲座。
7.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室成员可以围绕主持人的课题,承担一个子课题研究,也可以在主持人的指导下自主立项课题进行研究,确保每年有一篇质量较高的研究论文在市级以上的刊物发表。
8.外出观摩学习。有计划地安排工作室成员外出培训、观摩、考察学习,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担任工作室导师,进行指导
五、名师工作室工作制度
(1)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与工作室每个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 工作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办法。
(2)工作室负责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进步计划,安排培训过程。
(3)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带、教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学习、研究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显现,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4)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教学设计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具体要求
1.会议制度
(1)每学期召开2次工作室会议,期初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的活动安排等。期末召开一次工作室成员的总结会议,展示研究成果、分享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等。
(2)根据工作室计划,每学期至少安排1次阶段性工作例会,督促检查学习、研修、课题的实施情况等。
2.学研制度
(1)按时学习:工作室成员平时学习以自学为主,另就某一研究方向 12 的主题集中学习,同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2)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的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根据目前及今后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在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有选择性的学习。
(3)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
(4)工作室建立“每月一主题”研讨制度。由工作室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月集体研究一次。
3.考核制度
主持人根据《“华池县名师工作室”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考核,主要从思想道德、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
紫坊初中中心教研组建设实施方案
紫坊初中中心教研组旨在发挥学校骨干教师集体力量,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贯彻落实县局教育界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我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新内涵、新思路,加强我县学科中心教
研组建设工作,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书育人为根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以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以本学科教师教学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研究,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优秀教育科研新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形成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团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织机构与管理
1、机构组成 ⑴中心教研组: 组 长:张文智 副组长:白俊乾 郝锋
成员:周鑫、张利东、徐生霞、白能玲、王霞、朱妍蓉 业务主办:石景瑞
2、机构性质
中心教研组隶属县教研室管理,在县教研室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属于兼职性质的学科教学研究组织,对上为县教研室负责,对下为全校各学科教研工作服务。
3、工作职责:
(1)、指导本校教研组开展正常教学研究活动。对教师进行具体、细致的业务指导,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掌握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组织讨论并明确各年级的教学要求,认真制订每学期的教学计划。
(3)、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把握教育教学改革方向。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和课题研究,研究如何更好地执行本学科课程标准、完 14
成教学任务,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
(4)、要进行调查研究和教学指导。通过听、评课和座谈,发现和培养典型,并总结、推广典型的经验;通过召开教研会议,交流教师的各类教研成果,对与会的教师进行集中指导;通过撰写教学指导性质的文章,对教师进行广泛的间接指导。
(5)、要定期举办专题教研活动或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通过集体备课,进行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辅导等进行全员性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优质课评比,发现和培养骨干教师典型。
(6)、组织教师学习业务,开展组内相互听课评课活动,组织好教学研究课、展示课、公开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通过“老带新”、“结对子”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工作任务
中心教研组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对教学教研工作提出建议。对全校各学科的教研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指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参与教学常规管理。研究制定本学科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常规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具体抓落实。对全校的教学常规进行指导和评价;对校本教研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积极承担有关教学工作考核、教学质量检测等任务;加强学科评价研究,做好学科考试的命题、阅卷和试卷分析工作。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要围绕“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测评”、“教学反思”等教学要求,开展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集体备课、教学研究、质量分析、教学反思交流、教学论文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活动。活动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要求、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15
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4、做好资料存档工作。设立中心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本,每次活动要有专人记录。注意做好各项教研活动材料、教学参考资料、统计资料等收集工作,学期结束时分类整理并交县教研室保管,逐步建立本组的教学资料档案。
5、强化学习意识。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新课标教材,认真分析教学案例,撰写读书笔记、教学随笔,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把中心教研组建成名符其实的学习型组织。
四、保障措施
1、切实抓好中心教研组的管理。教研室要明确各中心教研组活动要求和各成员工作职责,保证工作真正落实到位。中心教研组要经常深入教师、深入课堂、深入学生,通过听课、查资料、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深入地了解校级教研组工作情况。
2、改善中心教研组工作条件。各学校要给每个中心教研组订阅一定数量的学科专业报纸或杂志,配备必需的工具书、参考资料等,供中心教研组保管和使用。
3、保证中心教研组工作必要的资金投入。县局及教研室为中心教研组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并对兼职教研员的兼职工作给予适当补贴,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紫坊初中校本教研三年规划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根据教育的“三个面向”方针,大力开展校本教研,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不断增强学校在省市的影响力。
2、校本教研以学校为本,以教学为基础, 以优化育人方向为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依靠教师,基于学校。努力体现“人本化”、“主体化”、“多元化”、“灵活化”。
3、新课程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重要支撑,是保证新课程实施与推进的新策略。
4、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新课程理论,并及时发现、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以教研促教改。
5、校本教研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特别是要关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需要与体验。
二、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和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
(1)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文智
副组长:白俊乾 成员:周鑫
张利东
徐生霞
(2)校本教研工作指导小组 组
长:白俊乾 副组长:郝
锋
成员:
周鑫
张利东
徐生霞
白能玲
王
霞 金
虎 杨
斌
石景瑞
2、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因校制宜,建立健全以下制度:(1)《校本教研制度》(2)《校本教材开发计划方案》(3)《各级课题研究方案》
(4)《校级骨干教师评选方案》(5)《教学科研奖励办法》(6)《教研组活动制度》(7)《优质课、公开课审报制度》
三、校本教研的整体思路
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是校本教研的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因此,要搞好校本教研,就必须立足本校,依靠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学习课程改革理论的基础上,加强课堂教学及教学行为的自我反思,要切实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我的课堂上发生了什么问题?我的教学行为应该怎样转变?等等),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集体讨论,通过同伴互助,共同研究解决,共同提高发展,并逐步形成专题性研究。
四、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
1、重视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加强教学反思,对教学中的问题及时交流,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2、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如示范课、展示课、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等。
3、切实发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的作用,重研讨,讲实效,提高教师教学及备课的质量与效益。
4、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指导,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5、对专任教师实施基于网络条件下的在职教育、使教师具有获取和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的能力,具有利用多媒体编辑工作制作课件的能力。
6、积极主动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7、加强学科评价研究。
五、实施措施
1、教务处在前三年计划成果的基础上,每学年下达校本教研计划,有主题、有重点,有目标、有要求,有目录,以规范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且把校本教研纳入教师的考核中。
2、各教研组要根据本组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本组计划,并且要突出实际运用研究中。
3、教师本人要根据教务处及教研组计划,结合实际,制定各学期校本教研计划,分析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确定自己学期校本教研的主要活动内容。
4、开展丰富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
(1)县级获奖的教师每学期上1节示范课。(2)校级骨干教师每学期上1节研究课。(3)新调入教师每学期上2节以上汇报课。
(4)县级骨干教师等荣誉获得者每一学年上展示课1节并进行专题讲座1次。
(5)学校安排统一时间与不定期相结合,互相听课、互相观摩,开展教学咨询与指导活动。
(6)定期观看研究优秀课堂实录录像。
(7)专业引领,定期邀请县教研室和各学校的名师来校讲学、指导。(8)隔周一次业务学习。
5、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以教研组为主要的组织管理,学校领导对教研组实行包干。同一年级,同一学科设立备课小组,小组成员轮流承担主备课人。主备课人要在集体备课前准备好所讲授内容的课时教案。集体备课时,由主备课人逐课讲述备课的思路,主要特点,备 19
课小组成员在备课人发言的基础上,对教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集体备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资源共享的最好途径,在使用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做必要的充实完善,坚决反对不切实际、不加修改的盲从作风,教师要对集体备课进行再创新,以此作为教师教案质量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6、专任教师要掌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努力学习教学课件制作,资源合理选购使用。信息技术教师要承担随时指导的任务。
7、大力开展“七个一”活动。
(1)每学期上好一节优质课或研究课。
(2)每星期应有一篇教学反思;
(3)每学期上交一篇反映自己教学水平与特点的教案、教学设计或一个优秀课件。
(4)每学期上交一份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试题。(5)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书籍,写一篇读书心得。(6)每学期上交一篇反映自己学术水平的教学论文。(7)每学年要申报进行一项校级课题研究。
8、开展全方位的学科性、发展性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及评价形式的研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各教研组要认真总结本学科评价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改进学科评价方案。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努力弱化评价的甄别功能,强化改进功能。近三年的学科评价研究重点放在有针对性的个性评价研究上,尽量少用统一的评价工具对学生进行一刀切的评价。
9、加强对教师的分类指导。根据教师教学年限与教学水平分成若干类,并分别有不同的要求,如新教师的培训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对特别 20
需要加强指导的教师,各教研组要确定1—2名骨干教师,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等。
10、每月由学校组织一次校本教研工作会议,及时了解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全面记录。
六、预期成果
1、学校在市县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教学技能竞赛方面取得一些成绩。
2、教师教学科研气氛浓厚,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3名教师成为市县教学骨干。
3、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取得成绩,并积累一定的教研活动经验,编写出符合本校教学实际地校本教材,并使用于教学。学科教师在县级会考中获奖励人数逐年有增加(进步)。
4、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较好,学校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提高,社会声誉好。
5、将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校本教研取得一定效果,而且也促进学校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发展。
第二篇:永中一小教科研三年规划
永中一小教科研三年规划
(2010年——2012年)
现状分析
永中一小于2009年8月在区教育局和永中街道的领导下实行集团化办学。原永中一小为南校区,原永中三小为北校区,学校现共有52个教学班,2151名学生;现有教职工122名,专任教师113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名、中级教师54名、初级教师58名;其中本科学历教师67人、专科学历42人、中师学历4人;近三年来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教师8人;在市级以上优质课评比中获奖的青年教师6人。教师中有获奖论文的54人、共134篇,其中市级40篇,省级4篇,国家级4篇,教师中有研究课题的30人,其中区级立项2项、规划4项;市级立项3项、省级立项1项。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上级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精神,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为发展战略,以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实践平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设学校教育科研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全力打造书香校园、数字校园、生态校园、和谐校园提供决策支持和智力保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和“第一生产力”作用,全面落实学校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着力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人人成功、人人成星”的教育理想服务。
基本原则
教育科研是一项探索教育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明确方向,扎实工作,并遵循以下原则:
方向性原则。教育科研必须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科研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要统一起来,为构建教研、课改、师训三位一体的研究框架持续地注入内涵与活力。1
创新性原则。教育科研作为一项先导工程,本身具有前瞻性的特点。要大胆假设,勇于创新,不断寻求新思路、新理念、新视角、新模式、新内容、新方法。
实效性原则。教育科研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着眼全局,又要立足校本,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求出实效。要针对我校教育科研的现状和事业发展对教育科研的需求开展教育科研工作。要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注重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与推广。
整体性原则。要通过构建“教研、课改和师训”三位一体的研发体系,理清关系,分清职责,明确目标,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力量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互相支持,有序合作,增强我校整体科研实力。
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围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这一主题,努力构建“教研、课改和师训”三位一体的研发框架。依托一个支点——关注学习主体,创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设施、一流质量;达成两项标准——现代化和国际化;形成三点特性——实验性、示范性、先导性;打造四种形象——人文校园、数字校园、生态校园、和谐校园。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创新,率先争先,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内涵发展之路,为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争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品牌保驾护航。
具体目标:(1)科研建设——定期检查、梳理、滚动和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建立长期规划与近期安排相统筹,重点课题与一般课题相兼顾,省、市、区级课题与校级课题相兼容的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多级课题研究体系;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申报论证制度、例会制度、课题组长负责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构建高效的科研管理体系;人人参与教科研,建立健全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成果推广和转化制度;积极与兄弟学校、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建立联系,加强学术交流,扩大信息渠道;加强教育科研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教科研管理网络,力争获市、省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近期主要工作是选择并申报能引领学校发展的龙头课题。(2)队伍建设—— 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积极培育教育科研文化,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构建胜任型教师、骨干型教师、名师型教师理念融通、追求卓越、各具特色、和谐共进的师资体系,推出一批区、市、省级教科研带头人、能手、新秀和校级科研骨干,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
伍,为学校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3)文化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以“人人成功、人人成星”为教育理想,以“关注主体、科学创新”为价值观念,以“让教育成为发现与创造的艺术”为基本理念,构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以热爱、和谐、创新为精神内核的现代学校文化,培育具有特色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管理文化和课程文化;以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为手段,以礼仪教育、社团活动为特色,以教育国际化为奋斗目标,塑造文化内核,精心打造省一流办学品牌。
保障机制
建立科研网络。建立学校、科研中心、各部门组室、课题组四级组织领导系统。学校成立“教科研学术委员会”,为学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教育科学学术方面的咨询和论证,审议学校的各级教科研课题,鉴定和评价教育科研成果,考核和评估教师的科研工作。“学术委员会”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科研中心主任担任副组长,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领域内具有一定威望和研究成果的教师为组员。坚持教科研与教研组工作、班主任工作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原则,各中心、组、室同时也就是一个科研小组。各中心、组、室负责人担任科研小组的组长,科研小组,尤其是各学科教研组是学校科研网络的常设基层组织,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工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为实施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学校设置阶段性科研基层组织——课题研究组。课题研究组是为专门某一课题而组成的,在教科室的组织协调下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强化科研管理。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发展观念,营造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研氛围。制定《教育科研部门工作职责》、《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和成果奖励制度》、《“师徒结对”考核条例》、《骨干教师考核细则》等一些列科研管理制度,强化教育科研部门职责,落实四级教育科研网络,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为科研骨干人员创造必要的外出学习、参观考察的条件和资料的购置;把科研工作列为教师评职、业务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优先推荐教育科研骨干参评各级、各类带头人、能手、新秀等荣誉称号,保证教科研工作的落实,实现教育科研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必然要求。教科中心要加强领导,以重点课题牵头带动全校课题的实施,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建立严格的立项审批、过程管理、结题鉴定和成果奖励
制度,指导各课题组的申报、立项、论证、研究等工作,对课题研究进行跟踪调查,力争三年之内完成6—9个市级以上课题,并能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阶段性结果及时报省、市、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积极组织或参加科研成果交流评奖活动,做好教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工作。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策略,充分发挥教育信息技术软件和科研资源网站作用,及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信息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的特色发展;扩大对外交流,促进学校教育的国际融合。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8月),学校初创阶段。教育科研必须服务于学校的整合和发展,重点研究和总结城镇小学的办学经验、规律与制度建设。宣传与学校机制相适应的理念,对全体教师进行科研培训,提高广大教师对教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教科研的水平和能力,更新教育观念,为教科研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申报、实施区级以上立项课题。
第二阶段(2010年9月——2011年8月),学校发展步入正轨。教育科研在全面普及教育理论和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科研和教育实验,积极探索教育规律,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努力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阶段(2011年9月——2012年8月),形成一批以科研论文、研究报告、个案报告、校本课程、教学方案、学生作品等为主要形式的教科研成果,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产生一批在温州市、乃至浙江省都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永中一小教师服务中心
二〇〇九年十月
第三篇:教科研工作三年规划(2005—2008)和实施纲要
XX六中教科研工作三年规划(2005—2008)和实施纲要
一、现状点击
近几年来,在市教科所和上级教科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学校从教育实际出发,坚持“课题进课堂、科研促教学、教学出成果"的思路,努力将课题实验与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切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教育科研活动。从1997年―2004年,共申报立项的县市级科研课题有6项,大市级科研课题有7项,省级科研课题有4项,已经结题的省市级科研课题共5项。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申报立项的国家级研究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已被教育部批准、立项为“十五”规划课题。近几年,教师每年发表和获奖科研论文达200余篇,在连续3年江苏省“师陶杯”论文大赛中,我校均获得优秀组织奖,为了充分展示教科研成果,我校分别编印了《六中教研》、《青蓝文集》、《扬帆文集》等多本优秀论文专集,配合研究性学习与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全面实施,我校编辑出版了六中校本课程《活动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读本。由于科研工作扎实,科研成果明显,学校多次获得省市级课题研究先进集体,并被XX市教科研先进集体,被镇江市教育局命名为高中政治和地理学科基地,成立了江苏省教科研基地,与江苏省教育科学院合作成立了“XX六中学校发展研究中心。
强化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近年来在全国先后招聘特级教师1名,镇江市、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硕士研究生9人(含6人在读),48名教师被认定为XX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有20余名教师获得镇江市级以上评优课和基本功大赛等级奖。高级教师94人。有20多名教师参加国外、全国和省级培训,有66名教师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一支个体素质高、群体结构好、具有创新超前新观念、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但近几年来,学校班级扩张太多,年轻教师进得较多,优秀教育资源相对缩小。为了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促进优秀教师群体尽快形成,进一步提升学校教科研品位,特制定本规划。
二、奋斗目标
(一)定性目标(即教育理念)
1.使我校的教育科研、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完善“自主”管理模式、“自主”教学模式、“自主”教育模式;科研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与时代同步。
2.突破陈旧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束缚,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活动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能力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以组织学生自主活动为本的教学观。
3.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主体人格,开发学生潜能;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不求平均发展。
4.在校内培育“教研文化”,激发每个教师的科研热情和潜力,为全校教师营造“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氛围。
5.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提高教师参与国家、省、市、校各级科研课题的研究等级。
(二)定量目标
1.教师教育观念明显改变。80%的课堂教学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基本杜绝“满堂灌”现象。
2.教师科研能力明显提高。承担课题研究的教师能规范写出实验设计和实验结题报告,并掌握2种以上的科学研究方法;45岁以下的教师要100%参加一项以上的课题研究或教改实验,结题率达100%。
3.教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80%以上的教师能独立制作教学课件。
4.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将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及评价机制,形成个案集;写出阶段性报告,请专家进行中期评估;写出研究调查报告,出版《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专著。获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项以上;在国家级刊物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以上,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40篇以上。
三、阶段目标
教科室根据学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总体战略思想,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的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2005——2006学年)
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解决教师“为什么教”(教学目的)、“教什么”(教学内容)和“怎样教”(教学方法)的问题。将把转化教师教育观念放在首位,通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使全体教师在思想上实现四个转变:
1.由“假设学生都不会”向“假设学生自己能学会”转变;
2.由关注教学结果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转变;
3.由以传授知识为主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转变;
4.由封闭式的课内教学向开放的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转变;
在此阶段,教研组要通过反思性教研活动、“合作式”评课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要紧紧围绕教科室制定的阶段目标进行,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本学年第一学期的理论学习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完成每学期20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第二学期的理论学习主要由学校统一组织,将定期举办由校名师和骨干教师举行的专题讲座进行校本培训,同时外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系统地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具体学习材料由学校统一发放)。教研组的主要工作是学模、建模,形成民主、平等课堂氛围。
第二阶段(2006——2007学年)
此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解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即研究学习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通过学习使教师由单纯的关注教材转向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的形成。学生学习方式指导主要采用专家指导、校骨干教师举行讲座、备课组组织相结合的方式。本阶段教科室将在进一步完善反思性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在全校开展案例教学,并组织教师学习案例的写作格式。
此阶段全校要基本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中心要逐步转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课题组的主要工作是建模、用模。
第三阶段(2007——2008学年)
此阶段工作重点主要是探讨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探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构建最优化的教学模式。在主要学科形成“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即通过教学主体互动、教学主客体间互动、师生认知互动、师生情感互动、师生实践活动互动等,促进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的生成,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课题组的主要工作是炼模。
以上三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各课题组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同时,以上三个阶段与我校承担的教育部“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的结题时间也是基本一致的。
四、实施措施
学校教育教研工作的中心就是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主旋律,通过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教师方面:
1.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理解和体验教育,关键在于学习。没有学习后的眼界开阔和认识上的突破,理解和体验只能停留在浅层次上,正所谓厚积薄发。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学习,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一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求教师能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每年读书笔记在5000字以上;备课组长、年级组长承担市级科研课题的教师在6000字以上,听课40节以上(指35岁以下教师),看2盘优质课教学录像。
2.更新教育观念,规范教学行为
研究表明: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学行为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体现,所以转化教育观念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必然的、直接的联系。要求教师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民主、充满个性、充满人性,让课堂活起来;每年6月20日前,45岁以下教师必须交一篇论文给教科室,教科室在初评后,预以推荐发表或选评。35岁以下教师的公开课必须先“说”后“上”。
3.自觉参加课题研究
每位教师均可以到教科室申请课题立项。45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一项课题研究或教改实验。
4.提高反思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有效的反思是:教师对他们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反过来再改善教师的教学实践,并形成一种有意识地进行调查研究的良好的习惯。教师要加强课后备课(有效的反思),写好课后反思。
(二)备课组方面:
1.备课组长要加强岗位意识
备课组长要准确、详细传达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及备课组长例会精神,认真贯彻学校的方针、政策,深刻领会“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战略思想,并围绕这个思想认真配合教务处、教科室的工作,把学校布置的工作落到实处。
2.备课组长要加强学习
备课组长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能独立指导科研工作。
3.备课组长要重视常规管理
备课组长在备课组工作中要善于管理,敢于管理,把备课组建设成一个团结、拼搏并有较高教学水平的备课组。
(三)管理方面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管理,形成科研网络
形成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教科室——课题组——年级组、教研组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教科室——课题组——实验教师组成的三级科研网络。教科室要制定好学校教科研的中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充分发挥其管理,咨询、研究、协调、指导的职能。
2.重视制度建设与创新,加强课题的规划与管理
教科室将进一步完善《教科研立项制度》、《教育教学改革制度》、《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等规章制度,积极推进我校“自主学习” 模式的建构;突出对科研过程的管理,重视科研成果的评价与转化,在实验课、研究课中树立“只求突破,不求完美”的思想。.抓好教育观念转化工作
为保证教师队伍的教育观念与时代同步,学校将在《扬帆》上增设“教师论坛”,就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探讨提高教师的理论和论文写作水平;通过“教研动态”把国内外最新理论动态、研究热点介绍给教师,并通过教学研究、教学实验、教学改革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把这种观念融入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中。
4.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以“校本培训”为主,在全体教师树立“成长在六中、成名在六中、成功在六中”的思想。争取通过几年的时间建设一支由“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六中名师”组成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5.教改课、研究课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能少于1/3
针对我校目前实际,教改课、研究课、示范课教师讲授时间不得多于30分钟。
6.加强理论学习,完善“青篮工程”制度
每学期师徒互相听课10节以上。师傅要给徒弟以指导, 徒弟要向师傅虚心学习。
7.抓好教学评价工作
对教学评价的结果要认真分析,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知道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三年目标”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它的实现还需要学校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学校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XX六中教科室
第四篇:莆田市特殊教育学校教科研工作三年规划
莆田市特殊教育学校 教科研工作发展三年规划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课程改革这一宏伟工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教师的教学实践,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相关课题研究,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学习型学校,现结合我校特殊教育教学实际,研究制定2014至2016教研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实现伟大中国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科研强校的总体目标,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稳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立足校本,开展课题研究,积极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不断提高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促进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为中心,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研水平,引导教师做研究型、反思型教师。制订和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发挥教育科研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先导作用,向科研要质量,切实提高科研效益,积极探索课程改革、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与实验,取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把 1
成果转化为教学效果;努力开发校本教材,为全市特教学校增加教学资源。开创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大幅度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
二、途径与方法
规范管理,强化研究培训。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学校三级教育科研管理网络和教育科研工作制度。通过各种途径,利用讲座、观摩、研讨会等方式,加强教育科研的知识培训。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校本教研和科研为抓手,以外出培训学习为依托,以教师自学为主阵地,形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培训发展”的教师成长模式,真正从理论、实践、研究三个层面培养教师的科研素养和教科研工作能力。1.校本培训──逐步提高校本开发能力
要求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全面、丰富、翔实。具体有新课程通识培训、各科课程标准的学习、三类残疾儿童两学培训、学前残疾儿童行为矫正和康复训练知识培训、教科研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在校本培训中,我们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贴近教师工作实际。具体有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在培训效果上体现了“新、活、实”三个字:内容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师生关系;方法活──采用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效果实──备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要反思到。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坚持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的原则,以校本教研促进校本科研的开展,并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进行深层次的教学科研。选定部分教
研组进行校本教材与辅助参考书的编制,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兴趣小组活动等途径,组织部分教师编制校本课程,提高他们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通过研发提升教师处理教材和领会新课标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2.反思交流──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教研活动。
以学校通过省级达标特教学校为契机,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教育质量。本着我校是莆田市特殊教育学校的龙头地位为动力,扎实开展以观摩课为中心的教研活动,极力把我校的教学教研活动辐射到全市特教学校,带动全市特教学校教研活动的热烈开展。
(1)、以我校学前教育为单元,把莆田市康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延伸到全市每个县区特教学校。每学期定期举行教学观摩,其中每年举行一次全市幼儿园教师观摩教学活动。并送教下乡至各县区特教学校一次。组织教师到各县区特教学校听课若干次;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兄弟单位学习交流若干次。
(2)、以我校智障部为主体,全市各县区特教学校为从属,开展形式多样的智障部教学教研活动。每学期定期举行教学观摩活动若干次,邀请各县区特教学校领导,专职教师参加。每学期送教下乡至各县区特教学校一次。组织教师到各县区特教学校听课若干次;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兄弟单位学习交流若干次。(3)、视障部教研„„„„
(4)、拓展职业高中办学内涵。听障教学要以生活化德育教学生学做人,以职业教学为依托,教学生会生存,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残而又为的劳动者。为此,我校在三年内,充实丰富拓展型课程,提高职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开好按摩课,语训课,陶艺课,西点制作,手工编织,动漫设计,油画素描等特色课程,使残疾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每学期组织专职教师与社会有关单位联谊,加强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加强社会资源的利用,组织学生参加实训,见习、聘请企业和职业课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开设专题讲座,拓宽学生视野。加强职业课程的管理和评价,对专业课程进行全面的总结,梳理,不断优化,评选出学校的精品课程。3.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由学校整体规划,申报并承担省市级课题研究,扎实开展具有一定特色的校级课题,狠抓课题研究的申报、立项、检查、汇报、结题、成果推广以及档案整理的过程管理,逐步实现教育科研活动课题化,使教育科研更加贴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信息化四位一体的整合力度,教师带着课题备教案、带着研究进课堂、带着反思理成果,每个课题组成员每学年必须有一份精品的课题教学设计、一堂精彩的课题研讨课以及一个精当的课题研究反思。
4.创设平台──大力推出优秀教科研集体
学校制定《莆田市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培养三年规划》,采用 4
教师主动成长、校本开发和课题推动发展、科研孕育人才的优秀教师成长途径,展示教师在科学创新精神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从而向学校和社会推出一批在教科研方面有所成绩的优秀教师和集体。学校在年内要申报市级科研课题1-2个,争取三年内结题并推广,争取三年内把学校建设全市特教教科研先进学校,并在本市特教学校中起辐射和示范带头作用。
5.推广成果──展示科研的实效性
和莆田市教育局与市进修学校协调,成立莆田市特教研究协会,创办《莆田特教论文集》特刊。每学年汇编全市特教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优秀的经验、总结、反思等论文;汇编成册,推荐优秀论文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比赛,扩大莆田特教在全省的知名度。
三、推进计划
2013—2014学年:
1、深入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三类残疾儿童两学培训、学前残疾儿童行为矫正和康复训练知识培训、教科研培训、脑瘫儿童教学专业知识、孤独症儿童教学专业知识、康复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按照学前部、听障部、智障部、视障部等分组学习,过程由各部组织人员负责专家聘请,内容组织、过程记录。
2、布置各部的校本教材编写以及教材的整合任务,特别对职业课教材以及教法做深入的研究,调整教材,改进教法,建设学生喜爱的学校特色课程;对学前开展听力语训康复培训,和强化不良行为的矫 5
正。对适合语训的聋生,每天保证一个小时的训练,每周4节课。举办学前家长培训2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早期训练方法,有效提高语训的针对性和效果。分配具体人员分工和注意事项等。
3、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并着手课题的论证、立项、申报等工作。拟定申请一个市级课题。
4、召开教学观摩课5次;下各县区特教学校参加教研活动4次。
5、与全市各县区特教学校沟通,落实送教下乡的具体工作事宜。本周年拟定送教下乡2人次。
6、和莆田市教育局与市进修学校协调,成立莆田市特教研究协会,创办《莆田特教论文集》特刊具体事宜。2014—2015学年:
1、正式开展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所有教研活动实现课题化,教育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校本教材编写以及教材的整合取得阶段性成果。各部至少完成一本校本教材,各部至少整合一次现有教材。
3、召开教学观摩课5人次;下各县区特教学校参加教研活动4次。
4、邀请专家讲座1次;选送青年教师外出培训5人次。
5、创办《莆田特教论文集》特刊,汇编我校教师优秀论文至少20篇。
2015—2016学年:
1、加大职高和学前班拓展型课程开发力度。积极开展医教结合项目,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开展教师康复技能培训,逐步提高语言康复质量、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探索特殊儿童发展的纵向轨迹,初步形成学前特殊儿童个案研究体系,建立个人档案。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各部结合本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定一个校级研究课题并投入研究。
3、召开教学观摩课5人次;下各县区特教学校参加教研活动4次。
4、邀请专家讲座1次;选送青年教师外出培训5人次。
5、校本教材编写以及教材的整合取得全面性成果。各部至少完成2本校本教材,并把智障部校本教材推向适合的县区特教学校。
6、继续完成市级课题。在《莆田特教论文集》特刊中,汇编我校教师优秀论文至少30篇。
四、组织与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要具有时代意识、科研意识和协作意识,善于审时度势的作出科学决策,在扎扎实实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带头搞教科研,成立以校长和分管校长为组长、教导处、教研室和课题组负责人为组员的学校科研领导小组,负责对教科研工作宏观管理、指导和调控。
2.提高管理实效
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组织管理实效。采取“教研与科研、7
理论与实践、群体与个体”相结合的三原则来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统筹点(立项课题)、线(教研室常规工作)和面(学校教科研工作),确保科研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3.确保经费投入
学校将大力支持教科研的各项工作,保证每学年对取得成绩的教师和集体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专门设有课题研究经费,校本教材开发经费。确保本校教师科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2014年2月
第五篇:教科研三年发展规划
最新中小学教科研三年发展规划
分工作目标
起始目标(第一年):校级骨干教师人人有课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论文评比活动。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关注教师的随堂课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及个别辅导的有效性.骨干教师教学质量在校名列前茅,努力实现四科教学质量均衡。探讨和制定各学科相应的拓展型课程的学习内容。
递进目标(第二年):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使教师们学会合作,学会分享,更好的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关注随堂课的质量,帮助青年教师寻找困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开展教师结对活动,促进教师间的和谐发展,业务能力的互补和提高。
达成目标(第三年):总结过去的工作,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与其他学校教师互动,学经验,促行动。加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管理与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各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水平达到上等水平,做到稳中有进。
实施策略:
1.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①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立足学校实际,面向全体教师,围绕有效教育教学,开展有效培训。科学安排培训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培训效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训任务,力争参加全体在职参训的教师人人都合格。通过培训,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探索多途径培训:(1)请进专家培训。有条件可以请专家到校进行培训;条件不足可以购买专家讲座光盘,通过观看专家讲座进行培训。
(2)
外派骨干培训。选派一定量的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培训。这些派出培训的教师是学校教育理念更新的前卫一族,是最佳的校本培训资源。他们参加培训后结合教学实际开讲座,培训其他教师;在学科教育教学中带头、示范;承担相应教育科研任务。
(3)
利用资源培训。利用各种培训机会(观摩活动、竞赛活动、培训活动)、利用各种教育刊物、网络等多种媒体资源和信息资源学习、培训。
(4)通过校际之间的师资交流,来培训。
②加强校本培训。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1)校本培训形成联动。继续加强调研力度,使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成为教师讨论的热点,坚持学校组织培训和自主参与省平台培训有机结合。开展重自主,讲实效的校本培训,要求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交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上一堂观摩课,参加一次论坛,点评一节功课,撰写一篇教学论文等。
(2)打造校本研训特色。深化校本研训工作,打造校本研训示范校。加强对各教研组的校本研训工作的管理与指导;进一步完善、规范校本研训博客建设。
(3)固定教研组活动时间,定时、定点、定主题内容开展教研活动,并且为教师合理安排时间,让教师有更多时间思考。学校将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将教师的一人一课活动与“互联网+”活动结合起来,不折不扣地将“互联网+”活动进行到底。希望借助这个大平台,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成长。
(4)通过随堂课、公开课、研讨课、评课、说课、讲座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教学效益。以教师发展为本,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注重差异,突出个性,满足教师发展需要。
(5)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评比工作,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每学年形成一、二本教案精选集和教学案例集。
(6)每学年全体在职教师校本培训不少于30学时。建立配套制度,完善激励机制,逐步实现校本培训规范化与特色化发展。
③继续开展校际联谊教研活动。反思总结近年来校际联谊教研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挖掘内涵,突出主题,活化形式,拓展创新,探索规律,发挥强校的优势资源,促进各学校的共同发展。
④“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继续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名师、新秀、骨干的示范课、说课及互动式研讨、微格反思、典型案例与课例剖析及有关学科优质课评比等形式,发扬“师徒结对”的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各学科要确定有潜力的年轻教师进行长期培养,抓住一切机遇,让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各学科教研组要做好本学科教师的梯队建设,做好“传、帮、带”工作,努力培养一批课堂教学基本功过硬、教学效果优秀的年轻教师成为各级名教师和教坛新秀,使我校名师、教坛新秀的比例逐年提升。已经评为名师、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的优秀教师要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使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加深对新课程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的业务素质。
⑤强化教育科研的核心地位,提高课题研究水平。构建群体意识,形成科研合力,达成只有研究才有进步,只有创新才有发展的共识。抓重点、创品牌,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督促各教研组做好各级教科规划课题的申报与结题工作。组织发动教师参加教育教学论文、教育叙事和案例评比活动,使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每学年形成一个市、县、校三级课题研究体系,形成一两个课题报告和一本论文集。使广大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自觉反思总结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⑥逐步实现教学信息化,学校将继续完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之江汇平台和钉钉网盘),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及教学资源共享。
2.探求“有效教学”,提升办学质量。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能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就谈不上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升学率的提升也是空话。总之,课堂教学是学校的命脉之所在,一切教育方法的改革,最终必须落在课堂上,这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而内涵式核心的发展,是教师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是课堂质量的提升。关键途径是打造精品课堂。学校要全力实施打造精品课的工程,要想尽一切办法、措施,多出精品课,努力在三年内课堂教学结构有大改变,教学质量有大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大提升。措施是:
(1)为教师提供优质资源,激活教师打造精品课的意识。方法为:推出一批优秀教师课堂案例供大家学习;供大家观摩。在学习别人的课例后,要撰写心得体会。
(2)教研组要积极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如“同课异构”法、“同课持续改进法”,比较、切磋、打磨,达到课堂最优化。
(3)鼓励教师课前反思,做好充分准备,既写教案又写学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督促教师课中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善于掌控学情,教学行为符合规律;倡导课后反思,发现新的教学契机,为以后改进提供方向。
(4)学科带头人、教务处、校领导要推门听课,及时了解最真实的课堂情况,通过研究、分析、诊断,提出优化建议。
(5)
跳出课堂看课堂,鼓励教师读书看报,丰富人生、丰富情感、磨炼意志,提高自我综合能力。
(6)
逐步建立并完善校园网络,上传资源,进行资源共享。
3.规范对教科研组织管理
①明确教研组与备课组的管理规范。教研组主要承担学科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包括公开课、论文、课题等)的计划、实施记录与总结,并领导教研组的工作。
②完善教研组工作评价方案,促进教研组的更健康发展为了使我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加强教研组职能,健全对教研组的考核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教研组是推进教学改革,进行教育科研,探讨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提高效率,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组织;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教学活动和教育科研的直接参与者。根据《平阳县萧江镇第一小学教研组长岗位职责》及《平阳县萧江镇第一小学学科教师职责》。旨在通过评价,对其工作业绩进行确认与反思,为教研组的考核及评先提供依据,最大限度地调动教研组长和组内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研组的评价内容包括师德建设、队伍建设、常规管理、工作绩效及特色四个方面,重点以教研组的建设、管理、发展潜力来评价教研组的工作业绩,同时关注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与需要。师德建设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其核心是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爱生活。队伍建设指的是教研组的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及后备力量的培训;常规管理指的是教研组的过程管理、细节管理等。绩效指的是教研组集体或教师个人所获成绩或荣誉、教科研成果的价值、参加各类比赛成绩及论著发表情况,同时包含学生的培养。
教研组的考核评价每学期进行2次,由教研组长如实填写评价记录,校长室、处室组成由管理者、教师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小组,充分收集多方面信息资料,进行考评,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公平性。
教研组的考核评价先由教研组长按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对本教研组的师德建设、队伍制度建设、常规管理、工作成效及特色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反思。教研组长自评仅下一环节评价的参考依据。
评价结果给教研组发展提供一种方法,使其能不断地分析及评估团队的长处与短处,以促进团队的健康发展;给学校提供一种方法,使评者和被评者能合作地分辨教研组的长短处,同时找出扬长避短的途径;帮助改进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将积极的学习经验提供给各教研组,鼓励教研组在教育教学、科研中尝试与创新;评价为教研组长绩效奖金发放、教研组的评先等提供依据。
③每个教研组一学期在全县或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大型、有特色的校本教研展示活动。
4.完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
逐步健全以专题推动、过程评价、成果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规范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强化教育科研过程管理,营造崇尚研究的教育科研氛围,激发教师的教育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校教科研质量与教科研效益,更好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①专题推动机制。学校以专题的形式推动各类课题研究与学校教科研工作,确定专题负责人,具体负责该专题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教务处提供专业的指导与服务,负责专题的督导与检查。根据《平阳县萧江镇第一小学教科研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学校对立项的专题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各类专题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②过程评价机制。根据教育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的规律,对学校科研工作、专题推进的过程进行科学规范地管理与评价,并及时提供过程的指导与服务。修订《平阳县萧江镇第一小学教科研管理条例》、修订《平阳县萧江镇第一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管理办法》等文件并遵循文件开展工作;调整完善《萧江镇第一小学教师教科研工作评价量表》,对教师的科研工作给予发展性评价;加强科研课题管理六环节,即“确定课题、定人定责、指导督查、研讨完善、审核验收、总结推广”,规范有序地推进课题研究;寻求专业机构与专家的支持,为学校专题研究提供指导,以保证专题研究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③成果激励机制。为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学校对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修订《萧江镇第一小学教科研成果奖励方案》,对学校教育科研做出重大贡献的老师给予奖励;对在一年一度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的老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科研潜力大、积极上进的教师提供考察、进修等机会;对科研工作成果突出的教师在年终评优、职称晋升等评比中适当予以政策倾斜。努力通过成果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实现良性循环,使学校教育教学研究这条思想之河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