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校之“十年行动计划”

时间:2019-05-12 08:2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我校之“十年行动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我校之“十年行动计划”》。

第一篇:浅谈我校之“十年行动计划”

浅谈我校之“十年行动计划”

(作者:xxx)

◆ 我校历史回溯

多年前,一群热心中国教育公益事业的香港同胞把目光投向了川南的一偏僻、贫穷的小乡镇——会理县金雨乡。他们带着热烈的心把爱洒向了这里,开荒拓土,餐风露宿,历经艰辛,终于在此建立起了本乡第一个传播知识的基地——福和希望小学。他们是人间的天使,他们把光辉和关爱洒向人间最需要温暖的地方。他们是我校的第一批先驱者,是我乡能够传博知识,传递文明的奠基人,他们施恩而不求回报的宝贵品质,是我校所有师生,我乡所有同仁的毕生追求!

数年后,一批热爱中国教育事业,甘愿为此奉献终生的热血亲年来到了这片穷乡僻壤。他们是上天的使者,带着传播知识文明的使命而来,在这里点燃了知识的火种,为这片偏远的山区照亮了文明的光辉。从此,他们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为了这里的孩子,为了心中最深处得信念,在此奋斗终生,也为此奉献了终生,他们是我校的第二批先驱者。

在之后日子里,知识的火炬在这里越燃越盛,越烧越旺,经历过一代代充满奉献精神的教育者们不断传递,从此生生不息。至今为止,我校已有教职工11人,在校学生近280人,寄宿学生近150人。

◆ 我校校况简述

我校地处凉山州会理县最南端,南与云南省、攀枝花市隔江相望。交通、文化、信息至今仍处于落后状态,属典型的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乡。多年来,由于我校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工作及生活条件太差,新教师进得来,留不住。因此,师资力量成了制约我校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再加之群众文化水平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乡教育的发展。

可喜的是,近年来,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心下,我校的硬软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为我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特别是,自2000年12月启动实施《四川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以来,我校解决了诸多迫切的困难,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把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我校十年“行动计划”

《四川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是我省为发展民族教育,促进共同繁荣进步,解决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滞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而提出的,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计划。

2000年12月15日,面对民族教育的落后状况,在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同志的倡导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该正式启动。计划从2001年到2010年,用10年时间在民族地区基本实现“两基”,建立基本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需要,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民族地区教育体系。

“行动计划”自2000年12月启动实施以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通过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各对口支援市及省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行动计划”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现代教育发展体系初步形成,民族地区人口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为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打下了良好基础。

受益于该“行动计划”,近十年来我校仅仅抓住这次机遇大力发展,大力弘扬我校先辈的奉献精神,承继我校先辈使命,严格执行我校职能,在全乡范围内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履行小学学历教育及相关社会义务,传扬文化知识,回馈社会各界。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我校已初步取得如下成效:

一、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校舍破破烂烂,学生三三两两”是2000年我校境况的真实写照。通过“行动计划”的实施,如今我校校貌已焕然一新。当地一些老百姓竖起大拇指说:“学校非常好,感谢政府,感谢共产党”。

“十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校新建和扩建学校项目数十个,占地总面积高达9390平方米,其中校舍总建筑面积多达2746平方米,以前破破旧旧的各种楼房被如今一栋栋崭新、规范的教学楼、宿舍楼代替,现今我校建设整体实现了由解决“一无两有”(即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木制课桌凳)到讲求规范、标准化建设的历史性转变。我乡的干部群众自豪地讲,现在我乡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好的环境是学校。一彝族乡民如此兴奋的说道:“教育计划开展以来,我们的孩子有了念书的地方,再不用去放牛放羊了,再不像我们曾经那样做睁眼瞎了,也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在加快校舍建设的同时,也大力投入资金配备现代教学设施,远程教育设备,图书资料至今已收藏有2680册,教学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二、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十年中,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计划”,共培训民族地区学校干部和教师10万余人次。同时,持续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一方面,积极选送民族地区学校干部、教师到内地学校挂职学习,通过“走出去”,接受内地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增强民族地区教师教学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各对口支援单位积极选派教师到民族地区学校任教,开展“智力”支援,通过“请进来”,把内地学校的教学方法、管理经验引入民族地区,促进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我校近十年仅仅把握住“十年行动计划”的良机,通过多年的努力,引进、接收各种教学、管理人才,如今我校教师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至今我校现有6个年级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9人,教职工11人,教育工作在稳步中提升,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又批的合格小学毕业生。

三、寄宿制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众所周知,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寄宿制教育的发展程度是衡量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据统计,我省目前民族地区共有寄宿制学校1821所,寄宿制学生达46万名。与2000年相比,寄宿制学校增加了745所,寄宿制学生增加了34万名,比2000年提出的到2010年民族地区寄宿制学生达30万名的发展目标增加了16万名。

在这轮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浪潮中,我校十年间通过多方渠道大力筹集资金兴建宿舍楼,解决了近150名上学过远的学生住宿问题。同时,学校也对家庭条件困难的学识提供适当的生活补助,至今为止已有169名学生享受了该补助。

寄宿制学校的陆续举办和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深受民族地区群众欢迎。每年秋季招生时,学校门庭若市。学生家长常说:“寄宿制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我的孩子读寄宿制学校好!”

四、民众素质普遍提高

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由于大多处于偏僻落后的地区,所接受的知识有限,虽然民风淳朴,但大多思想比较封闭,野性十足。自我校建立以来,教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民族小学生,教导他们新的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和新的思想,不但提高了他们自身的素质,同时也不断影响着他们周围的亲人、朋友,至今我乡民众素质比起当初已提高了很多,大都变得更加知荣辱,明事理,懂法律了。

◆ 我校愿景展望

有待补充·······································

第二篇: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 年)》的通知

川委办〔2010〕38 号

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0 年11 月19 日

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我省是一个多民族大省,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关系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为推进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夯实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中央的有关部署要求,特制定《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 年)》(以下简称本《行动计划》)。

一、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第一个《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和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族及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教育作为事关民族地区发展稳定大局的战略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抓发展、抓提高,实现了民族地区教育由初创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转变,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截至2009 年底,民族自治地方51 个县(市)中已有50 个县(市)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比2000 年增加了44 个县。幼儿园和各类中小学校达到3853 所, 在校生达128 万余人, 学生总规模比2000 年增加了40 余万人。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2001 年以来,中央和省共投入65 亿多元资金用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新建和改扩建学校3523 所,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为46 万名学生提供寄宿条件,为184.4 万人次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提供生活补助,招收1 万余名藏区学生到内地85 所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成都、绵阳等10 个市选派了8000 多名教师赴民族地区支教,支援资金物资1.2 亿多元。教育惠民政策的全面落实,减轻了农牧民群众负担,保障了农牧民子女受教育的权益;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有效开展,增强了民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几十年的成功实践证明,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各民族平等政策;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关系社会发展稳定全局的高度,优先谋划、优先安排、优先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集中力量攻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调动各方力量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10 年的发展,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已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党和国家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国战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使优先发展教育成为国家战略。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藏区跨越式发展,针对西部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为我省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与全省、全国发展水平相比仍然较低,教育总量和水平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巩固、提高、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我省民族地区虽然整体实现“两基”目标,但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仅有32.5%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仅有36.2% ,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与人民群众享受优质义务教育的要求还有差距。按国家新时期教育现代化的相关指标测算,实现我省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需建设2091 万平方米的各级各类校舍,增加4 万余名教师,增加82 万余名寄宿制学生,校长、教师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及学校装备水平尚不能满足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干部群众教育观念和认识还需进一步转变提高,反渗透、反干预工作尚需长期坚持。

未来10 年是实现我省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定位和谋划民族地区教育,认识和把握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民族地区教育的决策部署上来,通过实施本《行动计划》,努力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及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省委“一条主线、三个加强”的藏区工作总体思路的要求,紧紧围绕巩固、提高、发展三大主题,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工作方针。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长期坚持优先发展这一重大方针,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对教育的投入。

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事关民族地区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政治任务,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使“三个离不开”思想进脑入心,成为各民族师生内在的文化价值追求。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坚持全面发展,关心关爱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坚持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靠改革创新。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和新要求,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转变管理方式,改革质量评价和招生考试制度,增强教育活力,积极探索建立与教育跨越式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与机制。

坚持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在县域范围内,教育资源要向薄弱学校倾斜。加快缩小与教育发达地区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益,帮助、扶持困难群体子女入学。

坚持提高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工作重心和教育资源配置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和完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根本标准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机制,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坚持统筹协调。民族地区教育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要按照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整合各种资源,合力推进不同区域和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三)战略目标。

到2020 年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事业主要指标与国民受教育水平力争基本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富有活力、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力争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扫除青壮年文盲。

公平教育体系全面形成。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充分保障农牧区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与全国全省教育发达地区的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净化教育环境。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民族宗教政策,坚持国民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禁止任何个人、组织、宗教团体以任何方式和借口干预教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净化教育环境,维护教育战线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四)分类分阶段目标任务。

综合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先后等因素,将民族自治地方51 个县(市)分为三类地区。一类地区为自然地理条件较好、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且在2003 年(含2003 年)前已“普九”的14 个县(市)(泸定、九龙、丹巴、康定、汶川、理县、茂县、金川、西昌、德昌、宁南、会理、峨边、北川);二类地区为自然地理及经济社会发展在民族自治地方处于中等水平且在2004 年至2007 年间“普九”的32 个县(乡城、炉霍、甘孜、巴塘、稻城、得荣、新龙、雅江、道孚、白玉、德格、九寨沟、马尔康、黑水、小金、松潘、若尔盖、红原、阿坝、壤塘、会东、冕宁、盐源、喜德、普格、甘洛、越西、昭觉、木里、雷波、金阳、马边);三类地区为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且在2007 年后“普九”的5 个县(理塘、色达、石渠、布拖、美姑)。

第一阶段,2011 年至2012 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巩固,学龄儿童少年全部按时入学,巩固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学前教育有较快发展,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45% :一类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75% 以上;二类地区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开展面达到需开展学前双语教育乡镇的50% ,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40% 以上;三类地区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开展面达到需开展学前双语教育乡镇的40% ,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30% 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5% :一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5% 以上;二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三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30% 以上。

第二阶段,2013 年至2015 年。力争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初步均衡,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65% 以上,实现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全覆盖:一类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二类地区学前两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5% 以上;三类地区学前两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5% 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 以上,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规模大体相当:一类地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 以上;二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5% 以上;三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5% 以上。

第三阶段,2016 年至2020 年。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力争基本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发展。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5% 以上,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一类地区全面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二类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5%;三类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和接近普及学前两年教育要求,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0% 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以上,职普比例达到1 :1:一类地区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成果;二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 以上;三类地区接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求,毛入学率达到85% 以上。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全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

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协调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发展。

学前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础。重视和支持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坚持政府主导,形成县城幼儿园、乡镇幼儿园、小学学前班、双语教育为特色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办学体系。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新建公办幼儿园基础建设可纳入中央和省实施的教育工程项目统一规划。合理规划校点,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建立完善幼儿园管理办法,规范收费标准,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义务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坚定不移地抓好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的巩固,依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并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普及水平,通过“普九”复查,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努力解决辍学问题。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强化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寄宿制等措施,努力缩小县域、城乡、校际间差距,实现县域内均衡发展。强化学校管理,开足开好规定课程,配足配强教师,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快乐学习,愉快生活,健康成长。

高中阶段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和重要标志。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争到2020 年,形成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规模大体相当的高中阶段教育体系。重视和支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抓好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师资力量的配备。合理布局校点,扩大现有高中规模,切实满足需要。支持成都、德阳、绵阳等省内发达地区举办民族地区高中班(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质量;结合地区和市场需求,合理布局校点,科学设置专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培养合格人才。大力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中等职业教育需要。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办好现有3 所高等学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建设人才,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民族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及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建设,安排省内有关高校对口支持民族地区高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实行省内高校面向民族地区定向招生、定向培养政策,进一步办好省内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多渠道、多形式为民族地区培养输送各类急需人才。

(二)实施五项重点工程。

民族团结教育工程。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新时期教育战线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政治任务。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民族观和宗教观,铸牢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夯实各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领导,抓好中小学各阶段民族团结教育相关配套工作,规范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配齐配足教师,确保有效开展。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经费投入,实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工程,以县为单位建设一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基地,并在各中小学设立中华文化学生活动室。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要免费向学生开放,多渠道多形式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程。根据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实施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程。通过科学规划,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校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薄弱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学校装备更新和远程教育工作。合理布局校点,撤并规模小、质量低、不利于学生入学巩固的学校。新建学校及需撤并学校特别是需撤并的寄宿制学校要建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交通较方便的公路、城镇、县城附近。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提高办学规模效益,为民族地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队伍保障体系建设工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合格、学科配套、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抓好民族地区教师补充、培养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切实维护教师队伍稳定。适时调整教师编制,及时补充合格师资,严禁有编不补和挤占挪用教师编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民族地区任教,切实保证教育发展对教师的需求。补充教师要坚持标准,严格资格认定,确保质量。均衡配置县域内校长和教师,配齐学科教师。抓好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通过脱产进修、集中培训、函授学习、远程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实现教师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合格达标。健全省、州、县、校四级培训体系,建好县级师培基地。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依法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建设一批乡镇教师工作周转宿舍。对长期在民族地区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要给予奖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爱岗敬业意识。

学生保障体系建设工程。深入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按照中央统一政策,逐步建立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学费,补助其生活费。积极争取中央将我省高寒地区中小学纳入冬季取暖补助政策范围。根据民族地区自然地理的特殊实际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寄宿制,保证需在校寄宿学习的学生都能寄宿。完善寄宿制学校设备设施,配齐生活管理员,加强小农牧场建设,提高学生生活水平。

双语教育工程。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大双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按专业要求配齐配强教师。提升双语教师的业务能力,对双语教师进行全员免费培训,培养一批双语技能合格、研究指导能力强的专家型双语教师,试行双语教师准入资格和定期考核制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双语教育质量监测长效机制,提高双语教育质量。加大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和相关教学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完善以国家教材为主、地方和校本教材为补充,学科教学与专题教育相结合,文本教材与多媒体资源相配套的双语教材体系。

(三)实施民族地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

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教育跨越式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稳定的根本性措施,要高度重视,认真实施。继续组织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的实施,逐步实现民族地区愿接受职业教育的初中毕业生都能免费接受教育。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切实提高质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关心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为全社会支持民族地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营造良好氛围。

(四)强化资金筹措,确保经费投入。

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投入是关键,要统筹中央、省、州(市)、县(市)资金集中投入。未来10 年,在中央教育专项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的同时,省上按第一个《行动计划》筹资渠道,每年筹集7 亿元以上专项资金用于本《行动计划》的实施,中央和省专项资金投入后的经费缺口由州(市)、县(市)负责筹措落实。

本《行动计划》资金主要用于民族自治地方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教师工作周转宿舍建设、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学校装备、现代远程教育、师资培训、民族文字教材等方面,对民族待遇县(区)校舍建设酌情予以补助。实施民族地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所需经费在省职教攻坚经费中解决。

省民委、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财政厅要认真做好省级专项资金的筹措工作,确保各资金足额落实。民族地区要根据完成本《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政府统筹,加大对教育发展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省级专项资金中本级财政应承担的资金足额落实。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本《行动计划》省级专项资金由省根据各州(市)经济发展、自然地理、教育基础等因素及教育发展规划和计划,将项目资金额度按有关规定下达各州(市),由州(市)负责对所辖县(市)资金的安排和项目的审核、批复,各县(市)依据州(市)批复项目方案负责组织实施。州(市)将实施方案报省备案。

(五)强化教育对口支援,创新支教内容。

未来10 年,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继续按照第一个《行动计划》“市对州、县对县、校对校”的结对关系深入推进。各支援市、县(市、区)要按照本《行动计划》的要求,加强领导,确保支援工作落到实处;要结合新时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在给予资金物质支援的基础上,创新支援内容和形式,以智力支教为重点,选派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到民族地区支教,积极为民族地区送教讲学,帮助民族地区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要重点帮扶对口州(市)、县(市)的一批学校,将其办成当地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最好的示范校,并办好辖区内的民族中学(班)。民族地区要主动加强与支援市的沟通协调,为支教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六)加强领导,强化监管。

本《行动计划》主要在民族自治地方51 个县(市)实施,兼顾9 个民族待遇县(区)。实施范围内各级政府是实施本《行动计划》的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实施主体、资金统筹平衡主体。

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待遇县(区)各级政府要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把本《行动计划》的实施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纳入目标管理。要根据本《行动计划》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实际,科学制定未来10年教育发展规划和有关项目建设方案、实施细则,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要认真做好本《行动计划》与中央和省其他教育项目的衔接工作,避免规划安排不当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

省《行动计划》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和改革。省《行动计划》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做好各项目资金的安排和管理工作,加强督促指导。

各地要建立健全本《行动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和专项检查工作制度,强化项目资金监管,确保项目建设公开、公正、公平和资金安全运行。省《行动计划》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力量对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项目建设情况、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未能切实履行职责、未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地方,要进行通报。各级审计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审计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对挪用、侵占专项经费,人为造成工程质量等问题的地方,要及时严肃查处,暂停对其次年专项经费的拨付,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责任。

第三篇:浅谈我校素质教育之硬笔书法教学

宜春市2014年学校艺术教育活动

艺术教育论文申请表

申报者(含合著者): 聂 兴 红

申报者(第一作者)出生年月: 1967年11月

(第二作者)出生年月:

单位: 丰城市蕉坑中学

通讯地址:丰城市蕉坑中学

联系电话 ***

论文名称:《浅谈我校素质教育之硬笔书法教学》

浅谈我校素质教育之硬笔书法教学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技的普及,传统书写越来越被青少年所冷落,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的书写观,我校通过开设书法兴趣小组,举办书法展览,每周安排120个正楷字等方式,帮助同学们提高书法审美素养,提高书写水平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在,书法练字成了每个同学闲暇时的自觉行为。

关键字:书法 兴趣 方法 审美 成功

我校是一所山区中学,为了提高学生素质,自2010年开始,学校启动了331111工程(三球三操一器乐一正揩字一棋一绳)其中的一字就是要求每个学生每周写120个正楷字,旨在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学生的书写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作业也变整洁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作为学校唯一一个书法兼职教师,心里无比喜悦,也有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教师能写一手好字,就好比学生的活字帖

我们都有共同感受:一个班级若能有几个写字好的老师,就会带动整个班的书写水平,尤其是班主任,在堂课中版出漂亮的字体,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自然地会去模仿。这是因为教师写出美观、大方、清晰的字,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好的板书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会自觉不自觉的模仿,这样又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从老师的板书中陶冶自己人情操。总之,教师的字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但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还应练出一手漂亮的字,并掌握一定的书法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启蒙,使之终身受益。

二、激发学生练书法的兴趣,培养书法审美情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的重要,要写好字,首先要会欣赏字,学书的兴趣深

植于艺术的、审美的土壤中,因此,引导和激发这种兴趣必须从艺术的、审美的角度出发,才能奏效。怎样才能激发学习兴趣,陶冶审美情操呢?

首先,书法有实用和艺术双重性质。写字是基础,书法是升华。书法不仅要求正确的书写,更重于书写技巧、章法、意境,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美育,只有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情操,才能使这种兴趣经久不衰,甚至终生以之。

其次,书法学习要引导得法。初始阶段要启发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学生要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书写水平。孔子说:“不愤不排,不启不发”。学书法不象学舞蹈、音乐、绘画那样生动、练习久了就会感到清苦乏味,会出现停滞,有的学生往往半途而废。这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点破迷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书法欣赏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风格变化、书体特点等,使学生感悟中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古人勤学苦练书法的故事和轶闻趣事,创造一种宽松的气氛,让学生觉得学习硬笔书法很有意思。另外,对于课堂练习都应及时予以评点。评点时用劣中求优的方法,给予肯定和表扬,并指出关键不足,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断进步,始终保持极性向上的劲头。同时展示优秀作品,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激励更多的学生专心读帖、临帖,这样的评价反馈,使得学生注意力充分集中,当堂动手改正,当堂树立形象、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益由于迅速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再次,创造机会,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人都有充分显示个人存在价值的基本需要,都希望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中学生这方面的表现欲则显得特别强烈。我们应该给予热情的支持。如组织校园书法展和书法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市、省乃至全国举办的书法比赛。

三、学术必先求法

第一、选贴。就个人的看法认为,对于中学生应考虑其实用性,最好先练楷书。目前钢笔字帖很多,我向学生推荐的是著名书法家田英章的硬笔书法----=刚劲挺拔、清雅秀丽。

第二、以临帖为主,心手并用。临摹字帖是练习子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今任何一个书法家无不是临帖用功的。因此,要练好字除了勤学苦练之外,还要讲究临习的方法。即临帖四多:(1)多读:(2)多思:就是边读边琢磨每个字的用笔结构特点或作品的神韵了。(3)多临,在细心观察和动脑思考之后,做到意在笔先,对比画的长短、粗细、各部件的比例位置,作品的气势、神韵等作到心中有数,才落笔临写。(4)多对照,每临完一个字或通篇作品时就和字帖对照反复比较,查出差距,然后再临。

第三、精读熟背,重在应用。所谓精读熟背,指练字不能贪多求快,每天临帖要少,逐渐增加,反复临写到到背着贴能默写的程度,为了巩固记忆要养成“空临”的习惯。同时要使书法练习和实际运用相结合,突出书法教学的实用性,配合语文及其他课程的教师抓好作业书写。

第四、练习时书法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就教学而言,学生终究是教学的主体,没有数量的变化就谈不上质的飞跃,让学生进步的快慢取决于他们练习量,真是这一点在课堂上教师应采取“精讲精练”的原则,使学生在教师讲解示范后留存在大脑中的新鲜形象立刻的到强化。在此基础上,布置一定课外作业,让学生积少成多,从而真正掌握书写法度。

第五、以班为单位,举办适当的比赛和展览,评出优胜班级,形成生生练书法,班班搞评比,以提高学生的书写热情。

总之,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是计算机不可替代的,现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硬笔书法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情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作为教师我们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努力践行新科标,把书法艺术引入中学课堂教学,从小事做起,从平时抓起,让学生以后的考试、升学、就业各方面多一份机会。也让我们把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司马彦《钢笔楷书教程》

2.田英章《中学生怎样写好硬笔字》

第四篇:《焦点访谈》十年述职之观后感

《焦点访谈》十年述职之观后感

看了《焦点访谈》的十年述职给我的震撼挺大的。不仅是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还有那些冲在一线的记者。他们曾长途跋涉到事件现场;曾乔装打扮进行暗访;曾凭借坚忍的毅力调查周详;曾面对诱惑坚决说不。他们的足迹始终走在探寻事实的路上,坚持用事实说话。

对于这些记者来说,这条路并不好走,但是他依旧坚持着。即使路途多么遥远,即使环境多么恶劣,即使情况多么复杂,即使阻挠多么严重,即使触及自己的生命安全,他们义无反顾地坚持用事实说话,风雨无阻地前。付出汗水,付出心血,这不算什么。只求能够为社会付出一些力量。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记者,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扛在肩膀上的责任,一种蕴藏在心中的信念。

《焦点访谈》从1994年4月1日,播出了第一期节目。历经十年沧桑,《焦点访谈》依然坚持着平民视角,坚持着舆论监督,坚持着用事实说话,坚持着永远的信念与责任。作为一个电视栏目坚持了十年已属不易,更不易的是在这十年里,《焦点访谈》至始至终把舆论监督的焦点对准滥用公权的国家权力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他们违法乱纪、枉法弄权行为的曝光成为了栏目报道的重要内容,聚焦于那些最不起眼的普通百姓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

影响最深一期的是《河道里建起商品楼》。2001年在1998年抗洪大堤上出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风景,在湖北武汉的长江防洪河道内,一座座商品楼拔地而起,这个造价四个多亿的外滩花园和一般意义上的违法建筑相比,它是合法的,因为它通过了省一级权威部门的层层审批,但它的违法恰恰是审批程序中的这一路绿灯。画面中河道内的一座座精致而奢华的楼房与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触目惊心。在节目播出后不久,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依法发出拆除令,湖北省和武汉市对价值四个多亿的外滩花园予以爆破拆除。最终保护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取得这样的效果少不了记者的多方努力,肩上有责任,心中有信念,一直坚持,通过重重的困难,才将节目完美的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喜欢看《焦点访谈》,因为它有着清晰调查思路,将一个个新闻故事紧凑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而且这档节目关注的焦点不仅是普通老百姓,更有一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不受众人关注的一些人群,有农民工、被拐卖的妇女、流浪乞讨人员等等。《焦点访谈》为他们争取利益、懂得他们的辛酸,替他们呼唤。这种人为关怀对于一档电视栏目来说通常很难做到。《焦点访谈》不仅只是为了单纯的收视率,更将一种责任承担起来。真正地做到认真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真实而及时地反映人民的意见,进而与人们达到一种共鸣。

郑丽萍j10091119

第五篇:思想汇报之披肝沥胆的十年

披肝沥胆、负重前行的十年

XXX

进入2012年以来,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东方,投向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世界之所以关注中国,是因为在今年的秋天,中国将要召开十八大,将要进行权力的交接,将要选出新一代领导集体。当然,中国人民自己更是非常关注金秋的盛会,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充满了期盼。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回望胡温执政的十年,是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得实惠最多的十年,也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披肝沥胆、负重前行的十年。回首十年,我们感慨万千,也充满盛赞。

在这十年里,中共中央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尤其是中央连续下发了9个促进“三农”发展的一号文件,取消了几千年来农民必交的皇粮国税,对农耕地、良种和农机具等给予了大量的补贴,使中国摆脱了李昌平2000年上书党中央所说的“农民真苦、农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局面,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使“三农”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在这十年里,国家相继出台了加快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构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等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资金支持,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宏观经济调控上,国家相继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和限制房价上涨、遏制通货膨胀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拉动了内需,控制了投机行为,全面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最大 1

程度抵御了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在政治制度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上,中共中央相继下发了中发

[2005]5号、中发[2006]5号、中发[2006]15号等文件,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国家相继制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一系列文件,为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依据。尤其是为了促进民生发展,国家在城乡实施了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合作医疗制度、个税起征点制度等多项改革,努力做到保障为民、还富于民。

在这十年里,我们的GDP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残奥会、世博会、亚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家魅力。

在这十年里,党中央和人民一起渡过了非典危机、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等难以抗拒的天灾,实施了灾后重建这个巨大工程。及时平定了西藏、新疆恐怖分子的**,重新调整了民族区域发展政策,提高了全民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提升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该说,胡温执政这十年,是对执政党考验严峻的十年,是中国和中国人民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十年。

这十年,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的白发也日益增多,他们以“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和“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情怀赢得了人民的爱戴。

这十年,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十年,是大国力量厚积薄发的十年,是令每一个中国人难忘、孕育着更多希望的十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相信,因为有了这十年,中国人的下一个十年,以及更多的十年,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铸就更大的辉煌。

201X年X月X日

下载浅谈我校之“十年行动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我校之“十年行动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年之惑情感散文

    十年,一个岁月的符号。成长,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我一直以为自己尚在抓住青春的尾巴。却不曾知在某日清晨醒来,看着父母沧桑的脸,突然意识到那曾经带给我青春的人,亦青春不再......

    关于开展我校辉煌六十年演讲比赛的通知

    关于开展我校“辉煌六十年”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的通知 全校各班级: 为了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活跃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示我校学生的风采,将举办“辉煌六十年”读......

    浅谈我校法制教育之少年《模拟法庭》

    浅谈我校法制教育之少年《模拟法庭》 为了加强并充分利用我校法制馆,发挥主题教育之法纪教育目的,学校积极主动开展有特色的《模拟法庭》式法制教育活动,希望通过模拟对几个同......

    应收账款催收之十年经验分享

    纳斯信-账款催收技巧培训应收账款催收之十年经验分享 一、对新客户或没有把握的老客户,无论是代销或赊销,交易的金额都不宜过大。宁可自己多跑几趟路,多结几次账,多磨几次嘴皮,也......

    十年创业之心得(优秀范文5篇)

    本文作者是LakePlace.com联合创始人。LakePlace.com是针对美国明尼苏达和威斯康星两州的湖滨房地产租售网站。 2002年,我和Cam在购买度假房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浅谈我校课改之心得体会(景仰磊)

    浅谈我校课改之心得体会 ——市八中教学课改工作实践心得 景仰磊 参加工作的一年多以来,切身体会到了我们学校课改正在全面稳步向前推进;亲眼目睹全校上下为了搞好课改工作所......

    新中国六十年之家乡的变化

    新中国六十年之家乡的变化 长师附小 五年级一班 张星怡 每年,当白鸽唤醒十月的第一个黎明时,作为一个中国人,心中都会无比的高兴、骄傲、自豪!我想对祖国妈妈说的太多了,可我最......

    辉煌六十年系列报道之五(5篇范文)

    辉煌六十年系列报道之五 10 地下天光 —中铁十三局集团二公司以地铁专业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陈树青卜钦祥/文李仕兵/摄影上世纪中叶以来,以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和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