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时间:2020-09-11 17:0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

第一篇: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5篇)1

从青丝到白发,21年来,有一位老人一直奔走在漫长的助学之路上。用无私谱写暮年之歌,用大爱传递正能量。

xx,xx一中退休教师,今年84岁。1994年退休后,发起民间助学工程。21年来,共筹集资助款3000余万元,使2000多名特困生重返校园。其中他本人捐助10万余元。2006年,xx被评为“xx省十大公益老人”;2008年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名登“中国好人榜”。

“愿每个孩子顺利完成学业”

xx出身贫寒,少年时期隔窗听课的经历让他对失学孩子的命运格外关注。1994年4月,xx一中举行“爱心献同学,真情暖校园”活动,援助25名徘徊在失学边缘的特困生。退休后继续在学校报刊发行站上班的xx得知消息后,当即领下资助12名特困生的任务。其中,他本人出资认领3名学生,每人每年100元,一直到高中毕业。另外9名特困生则是动员亲朋好友去资助,甚至将指标“摊派”给自己的孩子。赖老把这些特困生的切肤之痛一点一滴地讲给亲朋好友们听,一个一个地找人做工作。终于,组织发动了包括离休干部邓剑雄在内的9个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一助一”帮助这12名特困生。从那以后,赖老就与资助特困生的义举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民间助学”之路。

赖老除了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先后资助8名特困生外,还孜孜不倦地做着两件事:一是四处寻找和发动好心人加入资助行动中,他和朋友们建起“民间助学工程”的雏形;另一件是寻找特困生的“下落”。

夏天顶着炎炎烈日,冬天冒着凛冽寒风,除了下雨天,赖老每周都挤出时间,步履匆匆地奔走在xx县的穷乡僻壤,走访特困生家庭,进行实地调查摸底,核实贫困情况。赖老的足迹,踏遍了xx所有乡镇的所有行政村,走访了近200所乡村学校,磨破了十多双解放鞋。建立了1800多份特困生档案。

赖老说,决不能再让这些孩子苦下去,决不让贫困扼杀希望,只要他(她)念书,我们将一直资助他(她)读完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毕业。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21年来,赖老和他的“民间助学工程”在特困生与志愿者之间,搭起了一座爱心桥。在赖老的牵线搭桥下、在好心人的帮扶下,受资助的特困生,也从xx一中扩大到全县18个乡(镇)。甚至武平、上杭、连城的特困生也得到过资助。

“是无数好心人支撑鼓舞着我”

尽管助学工程是纯粹的民间行为,然而爱较真的xx仍然有自己的“章程”:资助的对象必须是孤儿、残疾人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以及生活来源特别困难的孩子。特困生必须由xx亲自去调查考证,有学校和村一级的证明。受助人签字打收条,学生所在班的班主任、学校出具收款证明。资助人的首次款项由xx当面转交,详细交待要注意的问题,之后由资助人和受助人直接往来。

助学工程刚开始,一位老友找到了xx,委婉地提出请他帮助一位亲戚的孩子。经过家访调查,这个学生并不符合条件,xx毫不客气地数落老友。道是无情更有情,xx用无私和正直昭示了自己不变的初衷。

xx市84岁的老人王增修,从1996年开始资助河田中学学生小邱,1998年小邱考上xx师范,联系地址变动,老人家不放心,怕资助的款项到不了小邱的手中,特地从xx来到xx住了三天。小邱告诉他每月的生活费一分不少按时收到,小邱的班主任也把每学期交的学费记录给老人看,上面有领款学生签名、监督老师证明、款项交付日期。看到这些,王增修情不自禁地说:“赖老师的工作这么认真细致,我们资助人没有理由不放心。”

媒体对赖老的xx“民间助学工程”活动报道后,在赖老精神的感召下,天南海北的好心人主动找到赖老,请求认领特困生,他们当中有干部、个体户、军人、记者和企业家,还有外籍华人,不断有xx、xx、厦门、泉州、漳州、上海、南京、广州、东莞、广西、北京、天津、台湾等地的志愿者加入,参加助学义举的人数逾千人。爱的暖流在各城市和xx的乡村碧野间缓缓流溢。

晋江某服装企业老板吴栋飞,从2009年起先后赞助了20多个特困生;2010年,晋江某企业负责人庄美娥也一次性赞助了10个特困生;厦门某企业负责人孙吉龙先后赞助了30个特困生;xx县公安局干警郑凯亮发动5个兄弟姐妹每个人赞助一个特困生;xx县某加油站负责人王先生和弟弟两人一起赞助了20个特困生;xx县某建筑公司负责人张秋生赞助了18个特困生;在浙江经商的xx河田籍企业家陈清印先后赞助了20多个特困生;2009年9月,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主动与xx联系,在xx二中高一新生中挑选成绩优秀、家庭特困的学生,成立“珍珠班”,给予赞助高中三年学费并补助每人每月250元生活费,至今,已连续6年,360名特困生受益;2014年9月,石狮市青年企业家徐管军、王丽环等人组成的慧通TA2爱心团队多方筹资赞助xx县红山乡山车小学10万元,并通过xx赞助了16个特困生的生活费......21年的扶贫助学,xx的身边汇聚了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爱的洪流向世人昭示了善良和公益的力量。面对着这一切,xx总是发自肺腑地说:“我个人的力量是很微弱的,感谢所有的好心人,是他们在身后支撑着我、鼓舞着我,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动力源泉。”

“受助学生回报社会,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不但要资助这些特困生上学,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在赖老的助学理念中,他特别强调“感恩”,让特困生常怀感恩之情、报恩之志。

赖老时常嘱咐受助学生,要定期向资助的恩人汇报自己的学习成长情况,表达感恩之情。每到双休日,赖老就带着xx一中的受助特困生提着水桶,拿着抹布,帮助五保户、孤寡老人挑水,打扫卫生。

爱心在延续,救助有接力。在赖老的引导下,经过赖老民间助学工程救助的近百个特困生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他们不忘自己成长的经历,不忘回报社会,接过了爱心的火炬,成为捐资助学的热心人。

一位从高一到大学赖老资助了7年的特困生,大学毕业后,给赖老汇来1000元和一封信,信中写道:“我把第一个月的工资给了母亲,她养育我不容易,我要孝顺她。第二个月工资我汇给您,您把它资助给要救济的特困生吧!别人帮我,我帮别人。”

来自河田农村的王学荣,是第一批受到赖老牵线资助的特困生。他考上南京大学后,发动系里的80多名大学生,每月省些饭菜钱,资助了濯田、大同、涂坊、河田等农村中学的12名特困生。

李雪琴也是靠“一助一”救助坚持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后,担任了中学教师。她联络了11个同学,每月以“惟良”的名义,凑齐60元寄给濯田龙田村的林太平同学。李雪琴说,只有经过寒冬的人,才知道什么叫贫困。

毕业后在xx一家公司工作的曹先明,是赖老自己挂钩资助的学生。赖老从自己不多的退休金中,每月50元,一直帮助小曹读到厦门大学毕业。如今,小曹加入捐资队伍中,帮扶2名特困生。

特困生谢家亭,从高一到大学毕业,都受到助学工程的捐资,如今在深圳工作,他帮忙资助xx河田中街2名特困生兄弟,每人每月100元。

xx职业学院的黄冬兰、李水兰老师,也是受资助完成学业的。如今,她们自己也各资助一名特困生,还各自发动班上同学资助了合计4名特困生。

这是一项不断接力的爱,这种连绵不断的爱链接了上千个家庭。通过这样的播种、传递,爱心在无限地扩大、延续。

看到资助的特困生改变了命运,并成为捐资助学的热心人,赖老别提有多高兴。他说:“这些特困生毕业后,回报社会,对我是最大的安慰。他们的行为,比黄金更可贵。”

“除非倒下,否则我不会停步”.2014年11月27日,新西兰首任女总理珍妮.玛丽.希普利女士和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先生一行来到xx考察参观。当女总理了解到83岁的xx仍然在为贫困学子孜孜不倦、四处奔波的事迹后,这位世界政坛的女强人紧握着xx的手,动容地对xx说:“您高尚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xx的老伴早年就因病去世。为了民间助学工程,他选择了离开儿女,独自一人住在学校。此后,他每天蹬着一辆三轮自行车把学校的邮件送到邮局,再从邮局领回当日的报刊,登记、分发,报酬有限。退休金加上这份微薄的酬劳,就是xx生活的所有经费来源。xx拼命为孩子创造条件上学,自己却从不讲究吃穿。“当时退休金每月才236元,省吃俭用,不添新衣,青菜豆腐也是一样过,有时候一盆盐水煮黄豆,可以吃上一个星期。”一副老花镜断了一条腿自己修理好照样戴。

xx从年青时代就酷爱收藏,种植花卉盆景。然而自从民间助学工程开始运行以来,他就无暇顾及那些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贝”了。他瞅空就往特困生家中跑,搞调查、建立特困生档案。随着救助的特困生逐年增多,资金的来源越来越困难,他每天为了这些事发愁,四处求援。以致于数百盆精美的盆景长满了杂草,一些珍稀的花卉也枯死殆尽。当许多亲友问他到底图什么时?xx就会喃喃自语道:“凡事总是有得有失,能换回孩子们的学业,扶持一个贫困家庭,是我最快乐的事。”

长年为特困生的事奔忙劳累,体力严重透支,加上营养不良,使得年事已高的xx身体每况愈下。2003年冬天,他从一位山区特困生家中回来,忙着分发第二天的报刊,又饿又累的他竟然仆倒在地,磕断了一颗门牙。亲人们担心xx的身体,都劝他适可而止,心疼他的儿女甚至为此和他闹“别扭”,可xx说:“我没办法不去拼,看到那些可怜的孩子我的心里就隐隐作痛,要是能年轻二十岁多好,我就可以多为孩子们办点事。读不上书,那是关系一辈子的事啊!”2012年夏天,在调查特困生的中巴车上突发脑梗,紧急抢救住院治疗后他却仍然义无反顾,儿孙们心疼得泪水涟涟。

xx的头发、眉毛和胡子都已雪白,牙齿也几乎掉光了。但人生暮年的苍凉没有削减他的勇气和信心,他像一个意志坚定久摧不垮的“铁人”,21年如一日,扶贫助学风雨无阻。这个耄耋老人淡然如水而又炽烈如火的心路历程,充分展现了一名退休干部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5篇)2

每天,在xx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收发室的某一时间段,师生们总会看到一位面庞俊朗,精神矍铄,满头白发的老者,雷打不动地到传达室退休办的报箱中取出报纸,他就是学院退休的原后勤处书记、老共产党员xx。

一九四六年出生的查老在任职期间便酷爱读书,天性乐观,深得师生的爱戴。学院的后勤工作就如小巷总理一般,学生的吃喝拉撒睡都得管,平时需要对外打交道的机会很多,更可以为自己捞些好处。然而,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告诫自己身为党的干部,不能做对不起良心的事,决不给党的脸上抹黑,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因此,学院有人背地里称他“木处长”,有人以他为原形写了一篇文章,题为“莫科长”(电力机车报1994年7月25日)。

退休后的查老认为,人退休决不意味着“三个饱二个倒”地走向坟地,而是工作环境变了,人生的时间可由自己来安排了,可以来耕耘自己的“自留地”,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读书、唱歌、摄影......;还可以为学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党为民发挥自己的余热,为xx的发展做点事情,这可以防止患上“政治老年痴呆症”。

做学习楷模,影响身边人。党的十八召开以来,查老认真地学习党中央的文件,并把院退管处的报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xx晚报》等定时地夹到退休员工活动室的报架上,供大家阅读。夹报纸的这份工作是他毛遂自荐找来的义务工作,他一做就是好多年。他常对人说:“每天学习、读报如同人要吃饭一样。人活着总要有点精神支撑,要有一点理想和信念。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能战胜千难万险,战胜敌人,靠的就是坚定的信念和人民的支持。”

在学院开展三严三实的学习中,他不但自己认真学习,做笔记、写心得,还再三叮嘱子女认真学习党中央文件精神,并鼓励他们多讲多谈学习体会。查老认为孩子们的生活五彩斑澜,不学习就难以抵挡各种诱惑;下一代人,不对他们经常地注入反腐教育的预防针,将有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正如纪实片《永远在路上》,以铁的事实告诉人们一个真理:要想党风清正、廉洁,必须从小事做起,才能防微杜渐;小善要为之,小恶一定不能为,才能永保革命青春。

学院党委组织学习中央文件,退管处要求退休员工写写心得、体会。查老便结合学院的实际写了一篇文章,被选上了xx教育网,受到领导的表扬。党中央开展“两学一做”的学习,他认真地对照党员要求写出心得、体会,被评为了二等奖并上了学院的院报。

做行动表率,关心老同志。退休后,查老担起了退休管理处的小组长工作,别人笑他降级了。他却十分认真地当回事干,每一次的活动、学习、通知,他会尽可能地一个个通知到位。离学院较远的员工家,他则利用晚上散步的方式进行走访通知。

xx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退休的员工有好几百人。查老只要听到学院退休员工生病住院,他都会积极与退管处的其他同志一同去慰问。由于学院还有不少独居的退休老人,退管处年年都会组织走访、慰问,查老几乎每次都会参与。有一年的春节走访,正赶上冰天雪地,查老同其他同志一道背着慰问品一家一家地送到老员工们的手中,这些老员工接到慰问品后甚是感动,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做快乐老人,增添正能量。七十岁的查老,当别人问起他的年龄时,他总会爽朗地对别人说“我今年三十五公岁!”他牢记母亲的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七十二岁还学巧!”他的爱人喜欢写文章,许多文章要配一点相片,这项工作一直是孩子们的专利。查老退休后便学起了电脑和相片制作,为爱人的文章配相片,先后被《xx日报》、《xx晚报》采用,他认为给爱人当好秘书也是工作。后来爱人还写了一篇文章《老伴给我当秘书》(见xx日报2013年5月9日)。他还将一些xx湘江风光带的小视频发给曾在xx生活和工作过的朋友和亲人,一起来分享xx的发展成果。他爱唱歌,曾多次参加了xx市举办的各种合唱演出,并得到大家一致认可。

他常说xx是第二故乡,只能为自己的故乡添彩,不能抹黑。只要能为故乡xx出一点力的事情,他都会乐此不疲的去做。他退休后,不断将自己的爱好进行拓展。参加《多彩xx》征文,并将打印好的文稿亲自送到xx市委秘书处,当时就受到了肯定和认可。他还参与了xx市两次关于“水文明·湘江美”的征文活动、《光明日报》和贵州省文明委联合举办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征文,并且荣获了三等奖。

查老退休后仍然有点不近“人情”。去年他近七十岁时,孩子要给他办七十岁生日,他说:“三十五公岁不办,要办六十公岁再说!”爱人劝说他时,他则说:“那你送辆车给我好了,这样还可以拉动内需。”他的爱人便写了篇《老公七十不办酒,让我送他一辆车》。(见xx日报2015年7月15日)。

查老不论是在职工作期间,还是退休后,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特别是退休后仍然继续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常说:“一个人的信念是生活的根本,党员宣誓时就决定了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5篇)3

在xx区老年大学里,时常可以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被老年大学学员誉为倾情老年教育事业的“老黄牛”xx。

xx今年72岁,2004年从金丰中学退休。退休后,积极参与社会老年事业,先后应邀担任退教协理事、xx镇退干党总支办公室主任、区老年大学办公室主任等职,心系社会、发挥余热、甘于奉献,展现了一名退休干部执着的人生追求。

退而不休忙耕耘

xx工作认真负责,兴趣爱好广泛,喜欢画画、摄影、书法等。在xx镇退干党总支,他干出了点名气,可谓“春风十里,遍洒名声”。县退休教师协会、县夕阳红艺术团、凤山诗词协会等十多个团体组织的活动,都请他帮忙。他心肠软,面子薄,很难拒绝老伙伴们的请求,身上的头衔越来越多,参与的活动越来越密集,铺天盖地的活动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可他还是乐呵呵地说,没事,这样生活更充实。

2012年他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医生反复叮嘱,不能干重活累活,注意休息。但他在手术后仍然积极奔走于老年工作一线。三个女儿看着心疼,都劝他别再到老年团体兼职。她们说:“青山常在细水长流,我们只希望你健康长寿,安享晚年,成天忙得跟总理似的,图什么?”

一边是家庭和健康,一边是老年工作,怎样把握这杆天枰?2014年1月,他辞掉了xx镇退干站等职务,打算回乡下老家养老,过几年清闲日子。

当年2月,老年大学校长找上门来,要他“重新出山”,到老年大学担任办公室主任,主持日常事务。老干局领导也上门做工作。面对他喜爱的老年教育工作,想着一张张熟悉的老年朋友的面容,更想着组织和领导对他的期盼,短暂犹豫后,他又毅然点头同意了。

老年大学的工作千头万绪,xx比原来更忙碌了:平均两个月出版一期校刊,每周开办书法课、国画课、诗词创作课,他每周在各班上2节课,一个季度举办一次诗、书、画展,展览后要编辑成《诗书画作品选》一书,不定期出版《凤山诗词》《凤山楹联》。他的周末休息时间消失了,寒暑假也消失了,最后连夜晚的休闲时间也没有了,每晚工作至10点。

创建市级示范校那几个月,是他几十年来最忙碌、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既要四处要钱要物,还要安排装修工人干活,监督工程进展、查验装修材料。有几次,他正在家里吃饭,天上乌云滚滚,要下雨了,想到很多装修材料还堆放在操场上,他立刻放下碗筷赶往学校,把材料搬进室内以免受损。好几个夜晚,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准备上床睡觉了,听到狂风把窗户刮得哐啷啷响,想到单位的门窗也许没关,要是小偷偷走了新设备怎么办?雨水把刚粉刷的墙壁弄脏了怎么办?他睡不安宁了,打着手电筒来到单位,把门窗仔细检查一遍,全部关好。

xx担任老年大学办公室主任的一年多时间里,创造了许多业绩,许多工作实现了零的突破:创办了校刊,开办了书法班、国画班,开起了阅览室、图书馆、电脑室,有了专门的音乐厅、舞蹈厅,极大改善了文艺团体的排练条件。老年大学如期成功创建“市级示范校”。

不图报酬勤奉献

老年大学任职,仅有600元工作补贴。xx的一个学生在土楼景点旁边办了一个商业画室,高薪聘请他当画师,他拒绝了。他的另一个学生在厦门办了一家规模较大的培训学校,去年4月,这个学生也以每个月7000元的高薪请他去上课,他也拒绝了。而在老年大学的工作,xx是经常贴钱。

老年大学创办书法班和国画班,学校里连画笔、宣纸都没有,怎么招收学员?他把家里的颜料、画笔、宣纸统统搬到学校来,无偿供学员使用,共提供了价值近1500元的东西,书法班、国画班总算按期开办了。编印校刊以及书画作品选需要质量较好的打印机,学校没有设备,他掏出自己的钱,花费一万多元,购买了3台激光彩色打印机。印发4期《诗书画作品选》所有印刷、纸张、邮寄等费用统统由他承担,每期印刷120本,4期共花掉两万多元。编印老年大学校刊前3期所有费用他负责,共花费4000多元。

创建市级示范校,要求配备图书馆、电脑室、舞蹈厅等,这些xx老年大学统统没有。到哪里借来马良神笔“画”出这些厅室?他饭吃不香、觉睡不宁,跟着老干部局的领导四处找场所。

场所解决了,但里面的设备远远不够。图书馆只有空荡荡的书架,图书寥寥无几,电脑室一台电脑也没有,歌舞厅连基本的音响设备都没有。整个老年大学必须重新装修,更新教学设备。政府拨来的12万元经费远远不够,至少还相差10万元。他和老干部局的干部们跑了几十家单位,向单位争取支持。县人大送来了15台旧电脑,县综合执法局送来了10台。他把这些旧电脑拆开来,重组零件,拼装成了13台可用电脑,为单位节省了几万元。他撰写了捐献倡议书,向500多名学员发放。他动员了所有的人脉捐钱捐物,亲戚、朋友、老同事等“一网打尽”。老朋友捐献了价值一万多元的几台电脑和2800册图书,热心人士也分别捐数千元。

心怀愧疚现真情

“无情未必真豪杰”。xx的老伴从08年以来就瘫痪在家。有一次,他到学校去了,老伴强拖着僵硬的肢体,挪动到楼下,一个趔趄,脚踝扭伤。他非常愧疚,很自责:要是自己在家里,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老伴的疾病令他牵肠挂肚,上班时他的心揪得很紧,老伴会不会摔倒?会不会被开水烫伤?

2014年冬,创建示范校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他正忙得焦头烂额时,家里老伴突然陷入重度昏迷,送到医院抢救。市里的验收评估组即将下来,还有几万字的文字材料尚未写完,怎么办?病床前,他心里反复念叨:“老伴,对不起了。我只能把时间放在学校工作上了。”没时间陪伴和看护,没为她端茶送水。女儿们抱怨:“妈妈在这个世上已没有多少日子了,你陪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怎么就这么难呢?”但xx认为,女儿讲的理是“小道理”,他想的理是“大道理”:创建示范校是关系到全区老年人事业的大事情啊。背过身时,xx流下了愧疚的眼泪……

老朋友“批评”他:“老江,你这人就是一根筋。做心脏搭桥手术,一般人至少要休息三五个月,你竟敢在手术10天后就来上班。你老伴是凌晨三点送去抢救的,你整晚没睡。完全可以不来,谁也不会怪你。第二天竟然跑到学校来参加闭学式。”xx的大公无私精神感动了市里的验收组领导,感动了在学校学习的老年学员。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等领导纷纷来到医院,探望他爱人,400多名老年学员也成群结队前往医院探望。大家就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填补xx内心的愧疚,让爱与真情得以传播。

他老伴在今年4月去世。领导嘱咐,让xx同志休息半个月。令老年学员们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在老伴送上山后的第二天就来上班了。他感到愧疚,对老伴没有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但他心里惦记更多的是老年教育事业!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5篇)4

“我们现在老了,剩下时间不多了,应该争取时间多做一些事,才能无愧党和人民的信任,无愧于自己的一生。”6月4日,xx市84岁高龄的人大代表xx说。

多做好事是福气

xx是xx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市关工委主任和老体协主席,今年84岁,退休20多年来,他实实在在做事,忙忙碌碌奔波,却没有拿一分钱报酬。他说:“党和政府给的退休金足够让我生活得很好,能为大家多做点事是我的福气,我不能再拿任何补贴。”

上个世纪90年代,曹老了解到不少大中小学生因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已经或即将辍学。他向市委反映情况,并以关工委名义发出倡议书——《伸出你的手,托起明天的栋梁》,并带头捐款500元。xx市委充分肯定市关工委的做法,以文件形式下发《关于开展为新录取贫困生捐资助学活动的通知》在全市掀起捐资助学热潮,解决了一些学子的燃眉之急。他又通过自己的人脉,深入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多方协调动员,发动社会各方力量与贫困生结对子。

25年来,在曹老的带领下,关工委先后筹集了133.7万元,帮助467名大中小学贫困生完成学业。

将爱心传给后人

资助对象吕永阳,现在是天津工业大学大二学生,校学生会学习部部长。今年,小吕来信说,“曹爷爷,我们的学生会也在通过慈善爱心活动,帮助那些困难学生,并尽力开设勤工俭学岗位。我也在帮助学习后进的同学补课,今年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对特教学校的孩子,要多关心、多爱护。”他常常这样叮嘱关工委的其他同志。2004年,得知xx特教学校因为设备简陋,影响到正常教学,他当即联系有关单位,为特教学校争取到1万元赞助经费,购置了一批教学器材。2008年,他从来自“关心下一代书法展”的3万元助学金中,拿出5000元给了特教学校,再把剩余的2.5万元分给吾祠、灵地等10所中小学。

让希望走进高墙

对残疾儿童和失足青少年,他总是厚爱三分。20多年来,他不顾年事已高,多次带领关工委帮教人员,前往永安、漳州、xx等地的监狱,对xx籍服刑人员进行帮教。其中的一些人不但改过自新,有的还成为发家致富能手。西园镇的黄某就曾多次到监狱作报告。他说:“如果没有曹老的关心和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只要关工委需要我,我随时准备为那些失足的青少年现身说法。”

在曹老案头的一堆信札中,很多是感谢信、求助信、思想汇报信等,其中一封服刑人员的来信特别感人:“尊敬的曹主任,这七八年来,你们的良苦用心,我都铭记在心。今年我以为你不可能来了,因为你的岁数大了、腿脚不便,可是你还是来了。我很感动,早该当面跟你说声谢谢,在现场就是没那勇气。我在这里改造还算可以,共获减刑5年4个月……”这是高墙内的心声,也折射出20多年来,在曹老带领下的关工委走进监狱亲情帮教的丰硕成果。

2011年3月,80岁高龄的曹老参加关工委和团市委共同举办的“弘扬雷锋精神、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由于年事已高,过度劳累,昏倒在了现场。有人问曹老:“您那么大岁数了,何必总是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呢?”曹老回答:“共产党人离岗不离责,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可跟在职时相比,不是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吗?”

因为贡献突出,xx数次获得省、地、市级表彰,2009年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5篇)5

在xx市区有一位年过8旬的老者,他经常忙碌地活动在青少年和老年人中:他有时在会场用宏亮的声音向少年儿童宣传法律知识;有时带领小朋友们瞻仰革命旧址;有时奔走于老同志家中或医院看望老同志……。他就是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离休老干部、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xx。xx12岁参加革命工作,1996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就一心扑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上。用他的话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让红旗飘万代,就要教育好下一代”。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地做。

他积极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带领关工委同志精心组织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各种教育活动。开展了“党是阳光,我是苗”、“中国梦,家乡美”书画创作和座谈;“六一”联欢会上向小朋友们送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卡片并组织大家学习;进行“老少共筑中国梦”、“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等主题教育。近几年来,共举办报告会、讲座、座谈会、文娱活动等约15场次,参加活动的人数达3000人次,引导帮助广大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xx还充分发挥xx红色教育基地多、资料多、文物多的优势,每年组织小朋友们瞻仰革命旧址,参观博物馆,重走长征路和向国旗敬礼、爱我xx、做文明小公民等活动,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教育。

他结合实际,多形式对青年职工进行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为深入开展“三德”教育,在xx倡导下,局关工委在市环卫处设立“家庭教育”基地,与该处关工委每年召开年青家长会议或举办家风家教讲座,传授“为国教子”理念和先进的教子方法,每期人数达20多人;在省三建公司、城建支队设立“青工教育”基地,每年举办政治学习和技术培训班,引导青年职工学习老一辈职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先进的生产工作技能技巧;联合市直机关党工委、团委等部门在市公交公司开展“尊老爱幼模范车”创建和表彰活动。两年间,共有84辆公交车100多位司乘人员受到表彰,形成了司机开好安全车,乘务员、青少年和旅客为老年人让座、为旅客做好事的良好风气。自2004年开始至今,在全系统开展了“好爸爸”、“好妈妈”评选活动,表彰了20余人,使全系统出现了单位平安、家庭和睦、职工积极工作、父母教子有方的好氛围。

他以父母之心关爱帮教品行有问题的青少年。前几年,市住建系统某公司有一女青年到社会上去干有违道德的事。老邓获悉后,与公司关工委同志一道来到她家,对她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随后,他又与公司领导商议,将她安排到车间工作。如今,这位女青年建立了家庭,表现好。老邓还与包片民警对几个有偷盗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多次帮教,这些孩子全都流下了悔恨的眼泪,一致表示要坚决改过,遵纪守法,好好学习,全企业职工也受到一次生动具体的法制教育,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安定团结。近几年,老邓在“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中,仍经常向青少年宣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近十多年来,全系统青少年都没有发生违法犯罪的事件。

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好事办实事。老邓说,“关工委要实实在在为青少年服务,有为才有位”。为此,他带领关工委一班人每年举办六一联欢会、国庆老少同乐文艺会演,让孩子们在欢歌笑语中度过节日。每年开展奖学助学活动,表彰奖励全系统的“好学生”、“好孩子”和考入高校的学子;六一节给小朋友们送学习用品、购书卡等,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实现“中国梦,我的梦”。他带领系统中小学生前往连城县朋口镇与山区中小学生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城乡小朋友互相学习,结成朋友。他还组织老党员、老同志就近开展给孩子讲一个故事、介绍一本好书、帮助解决一个困难等关心下一代“十个一”活动,积极为孩子们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得到党政领导和干部职工的赞誉。

他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xx同志每年都及时向局党组(党委)领导汇报上级机关对关工委工作的指示要求以及全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情况,提出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在他的努力下,市住建系统党组(党委)的历任领导都把关工委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拨给局关工委(含老协会)工作(活动)经费16万元,并召开了5次关心下一代“双先”表彰会,表彰了先进基层组织6个、先进工作者71人次。

他关心老同志,善于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xx作为局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他组织老同志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中国梦.我的梦”征文和画展,举办“忆往昔、看今朝、话改革”等活动,受教育的老同志近400人次。他十分关心老同志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时常问寒问暖。当知道有谁生病住院,他就要前往看望慰问,送去组织的关心。他积极向领导建议并得到同意,关工委和老协会联合每3年开展一次庆“金婚”活动,现已举办5次,共向60对老年夫妇授了纪念牌匾,还表彰了敬老助老先进个人54人、好职工7人、好儿女8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31人,增强了老同志的凝聚力,激发了大家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积极性。

他重视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xx通过召开党支部、老年协会会议,举办活动及座谈谈心等方式向老同志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动员他们参加关工委工作。市园林管理局老同志黄某某一段时间想退出关工委,老邓知道后做她的思想工作。他还动员市公交公司原党支书老朱到关工委工作。现在,这两位同志在关工委工作都很出色。老邓还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活动,并经常深入基层指导。现在,市住建局关工委和4个基层单位关工委先后被上级授予“五好基层组织”称号,全系统关工委组织实现了“五好”满堂红。

老邓用真爱温暖年轻一代和老年人的心,由于工作突出,市住建局关工委先后9次被省关工委、市关工委等授予“先进集体”称号,xx也多次被省、市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第二篇:最美事迹

最美女教师

【事件】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被网友们称为“最美女教师”:5月8日,在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一辆正在等待师生上车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轮之下,导致双腿被轧断高位截瘫全身多处骨折,至今尚未脱离危险期,5名受伤学生已有一人出院。

【观点】

师恩如父师情如母,而今在“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感天亦动地。作为八零后年轻教师,在车祸瞬间释放的师德大爱,令人揪心的看到了教师最美丽的心灵,这是母爱的本能反应,更是爱心中爆发的师德尊严。

【评析】

通过媒体报道可知,“最美女教师”的“美”并非闪现在救人的那一瞬间,让我们潸然泪下的是:到医院清醒过来时还对同事说“先救学生”,同事李金茹数度落泪,心疼“经常在马路上引领学生的她却倒在了马路上”;学生闫泓佚说,“她像妈妈一样,我们感觉特温暖”;为让班里学生在冬天能喝到热水自己出钱买电水壶;每月拿出为数不多的工资买面包、饼干给路远来不及吃早饭的学生„„

如果不出这场车祸,张丽莉日常教学生活中的“最美”或许不为我们所知,但我们相信她救学生那一刻的无私绝非瞬间的冲动,她对学生的舍命感情是日积月累的,是“舐犊之情”,她的职业精神和师德素养是长期养成的习惯成自然,也正是日积月累的“美”造

1就了生死关头的“最美”。在师生关系日趋淡漠、师德尊严屡屡被质疑的当下,“最美女教师”为重塑新时代的师生伦理提供了参考,理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公民思想体系的道德楷模。

最美妈妈

吴菊萍,1980年生吴菊萍(右),是浙江嘉兴人,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闻涛社区中,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了孩子,目前小女孩妞妞已抢救完毕无生命危险,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

2012年感动中国委员会为她颁发了奖章。

最美司机吴斌

5月29日,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员工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突然有一块铁块像炮弹一样,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对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换挡刹车将车缓缓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跳灯,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虽经全力抢救却因伤势过重去世,年仅48岁。

吴斌是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的快客司机,跑杭州—无锡线路。5月29日中午,他驾驶浙A19115大型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车上载有24名乘客。11时40分左右,车行驶至锡宜高速公路宜兴方向阳山路段时,一块大铁片突然从天而降,击碎挡风玻璃后,砸

向吴斌的腹部和手臂。

监控画面记录下了当时突发的一幕,时间共1分16秒:被击中时的一瞬间,吴斌本能地用右手捂了一下腹部,看上去很痛苦,但他没有紧急刹车或猛打方向盘,而是强忍疼痛让车缓缓减速,稳稳地停下车,打起双闪灯,拉好手刹,最后他解开安全带挣扎着站起来,打开车门,疏散旅客。他回头还对受到惊吓的乘客说:“别乱跑,注意安全。”做完这一切,吴斌瘫坐在了座位上。

66岁的孙先生当时就坐在吴斌驾驶的大客车上。他说,车刚开出半小时,跑在高速上,行驶在最里侧的快车道上。“当时,突然听到驾驶室传来一声巨响,坐在前排的乘客,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孙先生说,紧接着大客车稳稳地停了下来,随后,车门也打开了。“看吴师傅时,身上都是血,斜倒在座位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看上去十分痛苦。”

同在车上的乘客周先生说,大家看到,车的挡风玻璃上有一个洞。有人把吴斌的衣服解开后,发现他满身是血,胃部还有一个三角形的洞。

参与抢救的医生发现,这块从天而降、数斤重的铁片,在击碎挡风玻璃后直接刺入了吴斌的腹部,导致其整个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抢救输血达1万多毫升。

“面对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在那么痛苦的情况下,吴斌还坚持把车停好,值得敬佩。”乘客韩先生说,若不是吴斌的敬业,很可能就是车毁人亡。

韩先生事发时坐在车子的倒数第三排。他回忆说,吴斌的最后一句话是:“给我打110和120,你们不要乱走。”说完,他无力地倒在了座位上。

24名乘客无一受伤,而年仅48岁的吴斌,因伤

势过重,抢救无效,于6月1日不幸去世。

第三篇:老干部先进个人事迹

——XX干休所党支部书记XXX先进事迹

XXX同志1954年7月参加工作,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1月从政协XX委员会副主席岗位上退休,2006年6月当选为XX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近年来,他带领党支部一班人,以强化老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为突破口,以关心每一名老党员为有效工作方式,以支部委员的自身行为为榜样,统一党员的思想认识,使他们政治坚定;开展生动活泼、健康向上并赋予较高政治内涵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他们思想常新;加强对离退休老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在他们心中的凝聚力,使他们理想永存。2010年8月XX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被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党支部”,这一成绩的取得无不渗透着党支部书记XXX的心血。

加强阵地建设,增强党支部感召力

2006年,XXX当选支部书记不久,由于县城拆迁改造,原来的干休所被城建部门拆除,党支部正常活动无法开展,广大党员思想波动极大,XXX同志在做好老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县城文体广场综合办公楼南二楼租赁房屋六间共计180平方米,作为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阵地。并设置了办公室、值班室、活动室、健身室、阅览室,配备了跑步机、按摩椅、台球、象棋、麻将等娱乐健身器械。订阅了《人民日报》、《甘肃日报》、《陇东报》、1 《中国老年报》、《求实》、《党的建设》、《金秋》、《老年博览》、《火炬》等十多种报刊杂志。200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XXX同志积极和县委组织部联系,为支部配备了电脑、超大屏彩电、多功能大型会议桌椅、文件柜等设备。2009年,XXX同志听说县文化局给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农家书屋”配备读书,不顾年高体弱,亲自和文化局联系为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争取到各种读书4000多册,极大地充实了党支部阅览室。在XXX同志的不懈努力下支部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加之文体广场地处县城中心,占地7000多平方米,环境优美,广场四周设置各种健身器械40多台套,每天都有很多老干部前来学习、阅览、健身、娱乐,使党支部活动阵地成为真正的老党员之家,先后有多名退休干部将组织关系转入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感召力。

突出理论学习,增强党支部凝聚力

XX老干部休养所党支部成立于1989年,现有党员38人,平均年龄71.6岁。近年来,XXX始终把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支部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常抓不懈,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使老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政治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坚持理论学习制度化。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年有计划、季有总结、月有记录,形成了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理论学习制度,使老党员养成了自觉学习,关心时事政治的良好习惯。二是坚持理论学习经常化。党支部规定每月的15、25日上午为 2 政治理论集中学习时间。部分党员不顾年高体弱,疾病缠身始终坚持党日活动和理论学习。同时,党支部紧紧围绕党在新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及老干部关心的时事坚持每月开展一次集体大讨论活动。三是坚持学习方式多样化。每年确立一 个政治活动主题,提早安排部署,明确学习任务。几年来先后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建国60周年,回顾辉煌历程”、“为奥运加油,为奥运喝彩”、“谈理想、展未来,永葆革命晚节”、“忆峥嵘岁月,为党旗争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召开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为老同志提供了展现自我、抒发情怀的舞台,极大地激发了老党员的政治热情。2009年4月24日,XXX联系县委党校,组织举办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党校常务副校长孙志红做了题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的报告,县电视台做了专题报道。2009年8月20日XXX同志参加了全省老干部工作“四项建设”经验交流会暨党支部书记学习班,并做了经验交流,交流材料《加强党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刊登在甘肃老干部工作杂志2009年第6期上。党支部还结合学习内容,组织老党员参观考察全市工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市容市貌建设等项目,使老党员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增强党支部战斗力

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强的领导班子和严明的组织纪律,XXX充分认识到,只有建 3 设过硬的班子才能带出过硬的队伍,要做好党支部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形成工作合力。在XXX同志的带领下,支部选举了5名身体状况好、政治素质高、经验丰富、配合默契、热心支部工作的老党员组成支部班子,明确了分工,细化了责任,为支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严明组织纪律。党支部坚持发挥集体领导作用,讨论制定了《组织生活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报告工作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党费收缴管理制度》、《党支部成员联系党员制度》等制度,使支部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加强党员管理,增强党性观念。党支部规定每月15日、25日为党员活动日,半年一次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每年一次,每半年总结一次工作,从而使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组织观念和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

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支部向心力

XXX同志民主作风好,善于倾听和集中老同志的意见,交流思想看法,不断改进工作。一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网络。健全党支部成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联系网络,及时了解老同志的思想状况和实际困难,帮助他们答疑解难、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段时间,一些老党员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党风廉政建设中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现象看不惯想不通,针对老同志的现实思想,XXX总是利用支部这个阵地有的放矢的引导大家加强学习、深入思考,引导大家 4 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使大家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信不疑、坚定不移。二是开展走访慰问活动。XXX不顾年事已高经常带领支部一班人对常年卧病在床不能参加组织活动的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定期送去学习资料。2010年“七〃一”建党节前夕,XXX带领班子成员看望慰问了常年卧病在床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胡俊堂,张凤奇、王慕斋等10多位离退休老党员,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增强党支部影响力

75岁也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然而XXX却犹如春深著花的老树,俞老弥坚,把一片丹心献给了党的建设事业。近年来,XXX带领支部党员继续发挥作用、奉献余热,积极参与和谐社会构建。“五〃一二”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及甘肃舟曲泥石流自然灾害发生后,XXX组织支部党员向灾区先后捐款8000多元。为了帮助农村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XXX积极响应县关工委的号召,在广大老党员中组织开展捐资助学活动。2007年秋季开学时,XXX带领三名老党员前往新庄镇嘴头赵村的 9名特困学生家中,为每人送去200元助学捐款及书包等学习用品。2008年10月11日,支部还给这些困难家庭分别送去价值1800多元的面粉和化肥各一袋。2010年10月15日在XXX的倡议和组织下,党支部成功举办了XX首届离退休干部书画展,参加展出人员58名,参展作品52件。参展作品以书法绘画为主,内容健康向上,绝大多数堪称精品佳作,赢得了参展老干部的一致赞誉。2010年 5 10月26日下午,党支部邀请XX城关小学书法绘画特长班200多名学生参观离退休干部书画展。2010年10月27日下午,XXX应邀为XX城关小学全体师生做了题为《听听过去,看看现在,想想自己该怎么做?》的专题报告。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与党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征文活动中,XXX积极宣传动员支部党员撰写诗歌、散文、回忆录共28篇,XXX撰写的《共产党人》被选送到市局。作为一名老党员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爱戴,XXX呕心沥血撰写的《双百英雄诗赞》即将出版,这是他献给党的九十岁生日的最好礼物。

第四篇:老干部先进个人事迹

同志工作38载,牢记“群众是根,以民为本,勤勉孝敬老人”的服务理念,书写着自己朴实而又不平凡的人生。

他曾主抓过扶贫工作,短短三个月,他足迹走遍所在四镇一乡、380户孤寡老人、特困户家中,为区委、区政府扶贫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他曾主抓过老年星光工程。用不到三年的时间,便组织80多个社区建起了一批夺目的社区福利设施,为社区老人文化娱乐、康复健身提供了平台;

他曾扶持过数所民营老年公寓,为他们初始创办送去党的优惠政策,为下岗职工就业出谋划策,目前这些民营老年公寓已成为道里区的骨干养老机构;他在道里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岗位上,以真诚热情将一大批老艺术家、表演家、摄影家、民间艺人通过邻居节的大舞台整合起来,充分展示老年人的艺术才干;开展社区创“六小”(小剧团、小舞台、小乐队、小书屋等)、“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劳模、老工人、老革命)讲坛,为老有所为竭尽全力。在新中国60华诞到来之际,还为社区老年艺术团、工会老劳模创作了《辉煌天地间》、《英模赞》等歌曲,巡回演出,深受中老年人喜爱,并在年市第六届合唱团比赛获得好成绩。

在此期间,他全身心的演绎了中国的孝道文化,为道里区的老年事业长足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绩斐然。电视台《新闻瞭望》就是以《扶贫日记》为题,全方位报道了道里区的扶贫工作。年省市《老年星光工程》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都是在道里区召开。年他获得了先进工作者称号。

为了让老人们吃出一个好身体,他主打绿色牌,倡导食疗优于药疗,在“既注重孝道的同时又研究菜谱”,自己动手研究出一套科学调理、营养搭配的适合老年的养生菜谱。并带领员工和志愿者利用空地种上柿子、大葱、生菜等时蔬,利用闲置场地饲养鸡、鸭、猪等家禽,让养生菜谱有了绿色来源;为了保障老人住上舒心的暖屋子,他主动把办公室搬到一楼西侧温度最低的房间,作为全院房间的“寒暑表”; 可为了让入住老人在寒冬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投资一万多元在餐厅添置了六块悬挂式散热板,让老人感到像在家一样温暖。他主打文化养老品牌,先后成立老人合唱队、读书剪报小组、书法绘画组、摄影爱好组、康复保健养生组,文体组,定期组织老人开展文体娱乐活动,自编自演了一大批老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利用节假日演出,极大的丰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带领老人举办趣味运动会、卡拉ok比赛、麻将赛、春节七天乐、农艺科技园观光、荷花池赏花,让入住老人生活的有滋有味,过节都不想回家,用老人的话说,“我有演出排练任务,没时间回家”。还请专业团体前来慰问演出、报纸收藏展、民俗工艺美术展、书画展。

同志作为一名老干部,他的许多事迹值得我们学习。

第五篇: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3篇1

xx是一个主动要求提前从一线退到二线的干部,是全区孤寡老人的孝顺儿女,他是年过半百却为了老年事业把一年中70%的时间常驻敬老院的长者,他工作38载,牢记“群众是根,以民为本,勤勉孝敬老人”的服务理念,书写着自己朴实而又不平凡的人生。他就是把“百善孝为先,院长责如山”为座右铭的道里区敬老服务中心主任孙盛伟。

他曾主抓过扶贫工作,短短三个月,他足迹走遍所在四镇一乡、380户孤寡老人、特困户家中,为区委、区政府扶贫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他曾主抓过老年星光工程。用不到三年的时间,便组织80多个社区建起了一批夺目的社区福利设施,为社区老人文化娱乐、康复健身提供了平台;

他曾扶持过数所民营老年公寓,为他们初始创办送去党的优惠政策,为下岗职工就业出谋划策,目前这些民营老年公寓已成为道里区的骨干养老机构;他在道里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岗位上,以真诚热情将一大批老艺术家、表演家、摄影家、民间艺人通过邻居节的大舞台整合起来,充分展示老年人的艺术才干;开展社区创“六小”(小剧团、小舞台、小乐队、小书屋等)、“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劳模、老工人、老革命)讲坛,为老有所为竭尽全力。在新中国60华诞到来之际,还为社区老年艺术团、工会老劳模创作了《辉煌天地间》、《英模赞》等歌曲,巡回演出,深受中老年人喜爱,并在2019年市第六届合唱团比赛获得好成绩。

在此期间,他全身心的演绎了中国的孝道文化,为道里区的老年事业长足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绩斐然。哈尔滨电视台《新闻瞭望》就是以《扶贫日记》为题,全方位报道了道里区的扶贫工作。2019年省市《老年星光工程》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都是在道里区召开。2019年他获得了四年一届的黑龙江省民政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9年11月,为了老年人福利事业,他主动请缨,提前“转业”,辞去宣传部副部长职务,来到区敬老服务中心当主任。他以“做老人好儿女”为宗旨,坚定不移易地贯彻区委、区政府“宜居先行区”的方略,大处为老人办实事,小处为老人办好事。全力打造“亲情、文化、康复、绿色、旅游、科学”六大养老品牌,短短一年时间内形成了让入住老人舒心、老人儿女放心、员工尽孝心的良好氛围。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3篇2

xx,男,84岁,机关退休干部,原xx新区道路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xx是xx开发的见证人,也是xx“开路先锋”的佼佼者。回顾往事,他至今还感到参与xx开发和建设,是自己人生的一次机遇、幸运和幸福。

他在岗位上是“开路先锋”,在家是“扬家风、传家训”的楷模。他和妻子同甘共苦半个多世纪,互敬、互谅、互帮、互爱,相濡以沫,从未红过脸。夫妻和睦不仅让家庭更温暖,还言传身教,给儿子媳妇和孙子树立了榜样。在家庭良好氛围的熏陶下,两个儿子刻苦读书,先后成才。儿子是人才,孙子自然比翼齐飞,大孙子直接保送至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就读,小孙子已考上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生。

xx老当益壮,刻苦自学。在退休前还利用业余时间拼命学习,奇迹般地读完了复旦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和上海政法干部管理学院管理专业全部课程,获得两张大专毕业证书。2005年,已进入古稀之年的他,又以顽强的毅力,在xx新区老干部大学文学班学习了10年,不仅提高了思想政治水平,还增加了文学修养。期间,他笔耕不辍,自写自编了《人生杂言》、《五洲国花》两本书,撰写了数十篇散文、随笔和回忆录等,多次获得市老干部大学、新区老干部局和社区举办的征文奖。

如今,尽管已是80多岁的耄耋老人,但xx却始终践行“活到老、学到老、作用发挥到老”的正能量,坚持每周一次上老年大学,每天花2个小时阅读,并坚持写作,把自己的人生感悟都细心记录下来。他还从网上摘录了各类警世处事的名句格言,整理成册,手稿一册又一册,一叠又一叠,目前已有近30万字。他把资料装订成24本各类笔记,推荐给儿孙和邻居们阅读,竭力想给大家一些人生的影响和帮助。他的大儿媳坦言:“我很佩服我的公公,在他的身上总能折射出一个老共产党人的自律、认真、以身作则和不懈追求的高尚品品格。我们要向他学习,肩负起时代的重任,精心培育下一代,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3篇3

xx,男,84岁,机关退休干部,原xx新区道路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xx是xx开发的见证人,也是xx“开路先锋”的佼佼者。回顾往事,他至今还感到参与xx开发和建设,是自己人生的一次机遇、幸运和幸福。

他在岗位上是“开路先锋”,在家是“扬家风、传家训”的楷模。他和妻子同甘共苦半个多世纪,互敬、互谅、互帮、互爱,相濡以沫,从未红过脸。夫妻和睦不仅让家庭更温暖,还言传身教,给儿子媳妇和孙子树立了榜样。在家庭良好氛围的熏陶下,两个儿子刻苦读书,先后成才。儿子是人才,孙子自然比翼齐飞,大孙子直接保送至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就读,小孙子已考上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生。

xx老当益壮,刻苦自学。在退休前还利用业余时间拼命学习,奇迹般地读完了复旦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和上海政法干部管理学院管理专业全部课程,获得两张大专毕业证书。2005年,已进入古稀之年的他,又以顽强的毅力,在xx新区老干部大学文学班学习了10年,不仅提高了思想政治水平,还增加了文学修养。期间,他笔耕不辍,自写自编了《人生杂言》、《五洲国花》两本书,撰写了数十篇散文、随笔和回忆录等,多次获得市老干部大学、新区老干部局和社区举办的征文奖。

如今,尽管已是80多岁的耄耋老人,但xx却始终践行“活到老、学到老、作用发挥到老”的正能量,坚持每周一次上老年大学,每天花2个小时阅读,并坚持写作,把自己的人生感悟都细心记录下来。他还从网上摘录了各类警世处事的名句格言,整理成册,手稿一册又一册,一叠又一叠,目前已有近30万字。他把资料装订成24本各类笔记,推荐给儿孙和邻居们阅读,竭力想给大家一些人生的影响和帮助。他的大儿媳坦言:“我很佩服我的公公,在他的身上总能折射出一个老共产党人的自律、认真、以身作则和不懈追求的高尚品品格。我们要向他学习,肩负起时代的重任,精心培育下一代,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下载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大全)

    3篇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1xx同志2003年从市行业办公室退休,今年已74岁。退休后,他积极投身网络宣传,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社会建设加油鼓劲,为党的事业凝聚力量,是一名活跃在网......

    最美劳动者事迹

    防城港项目部最美劳动者刘立彬同志,1969年出生,1987年参加工作,自进入中建筑港以来,二十多年如一日地奋战在施工一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是他崇尚的人生信条,刚毅、倔强、发奋图......

    最美家庭事迹

    以书相伴,幸福人生 ***和爱人,一个是****的一名普通员工,一个是人民警察,他们用爱营造出了一个有着浓浓笔墨纸砚气息的书香家庭。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

    最美女儿事迹

    最美女儿事迹 在新城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女人,她一个人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6年。之所以说她伟大,是因为她在这6年内丝毫没有一点怨言,对母亲的照顾更没有一点的懈怠。常言道:......

    最美劳动者事迹

    防城港项目部最美劳动者 刘立彬同志,1969年出生,1987年参加工作,自进入中建筑港以来,二十多年如一日地奋战在施工一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是他崇尚的人生信条,刚毅、倔强、发奋......

    最美家庭事迹

    美丽家庭事迹材料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家和出凝聚力,出亲和力;困苦时,家和出亲情;悲伤时,家和出慰藉;重压时,家和出力量;沮丧时,家和出坚强。家是甜蜜,是温馨和浪漫,更是人生旅途的......

    最美家庭事迹

    最美家庭事迹 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我们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

    最美教师事迹

    陈林老师,总是用他的笑容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是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领着学生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他是一名称职的年级组长,带着年级组全体教师快乐高效地工作;他是一名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