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说课稿

2022-1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一年级美术说课稿》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美术说课稿》。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报纸变花衣》为“多彩的生活”这一单元划上了圆满句号。教学内容是利用报纸制作装饰“衣服”。从而在了解服饰基本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如何利用报纸易碎、易折、易撕、易贴的特点,进行巧妙地设计制作与美化。它突破了传统的衣服选材,在出其不意中体现了编写者创意,变废为宝、方便易学。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制作的材料、方法上拓展思路。

二、学情分析:

多数孩子拥有初步的立体制作经验,经常喜欢折飞机、折小鸟……,但仅仅停留于小型的纸的翻折。而如今要做成一件大衣服,并要穿在身上却是少有的,很可能是头一回。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会产生神秘感,激发其探究事物的好奇心、创作欲。

出于年龄,在具体制作中可能缺乏宏观的把握,整体的设计。但他们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能够大胆想象、大胆尝试,富有表现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成员的基本特征,巧用废纸盒、空瓶子制作人物形象,并运用多种彩纸等材料装饰美化。

2、过程与方法:掌握不同人物形象的表现方法,并能通过实践学会变废为宝的本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深入观察了解人物特征的兴趣,发现与同学合作的乐趣,体会父母的关爱,感受家庭的温暖。

四、教法探析:

1、走进孩子、引发共鸣。以孩子普遍喜爱的时装小模特玩具“巴比娃娃”做导入,会倍感惊喜和亲切。很容易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并通过服装表演的游戏,激发学生对服饰的关注和兴趣,为新授打下基础。

2、演示点拨,激发联想。教师出示报纸,演示披在肩上,引导学生观察联想:看看,像什么?多像披肩啊!你们还能让它进一步变成什么?一下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丰富联想,打开思维的闸门。

3、师生合作,教学相长。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当“模特”,然后与学生一起进行量体裁衣,探讨如何用报纸制作成衣的技法,通过现场让模特穿在身上,体验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在合作中围绕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提示,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点拨引导装饰美化的方法,如引导学生给衣服做加减法。如“减”裁剪领口、袖子等,“加”添加口袋、腰带、花纹等,用形象化的“加加减减”使学生易记易学易掌握。开展“金点子”交流活动,进一步思考讨论用报纸美化装饰的各种方法、技巧,如卷、撕、折……。体验报纸衣服的独特美感。

五、学法指导:

1、尝试设计、讨论交流。开展“小小服装设计师”目标活动,每位学生用简笔画形式尝试设计描绘出服装的样式裁剪图。然后互动交流各自初步的设计方案,从中相互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进而开展“金点子”交流活动,思考讨论如何将平面的报纸制作成立体衣服,如何用报纸进行美化装饰。使得学生在尝试中激活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的潜能,获得亲身的体验;在讨论交流中促进思维的碰撞,智慧的升华。

2、小组合作、优势互补。在具体进行制作时,结合作业特点,确立以4人为一个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一项作品的形式。一人做模特,其余的一起合作动手制作,使报纸变花衣。有利于大家围绕实现的目标,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在出谋划策中体现个人的聪明才智,发挥集体的优势。

3、活动表演、体验快乐。学生完成作品后,每组推荐一位服装模特上台展示或结合服装的特点进行角色表演。学生在创设的服装设计表演赛的情景活动中,各尽其才、各显其能。并进行互评,由小组代表介绍作品的构思与成功的体验。这样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成长的平台,即感受成功,体验快乐,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4、多元评价、课外拓展。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作出综合评定。最后拓展思考:除了报纸还可用哪些材料制作?鼓励课后从材料上开发新途径,制作新型服饰。发散思维,拓展提高,体现对课堂教学的引申。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2

核心提示:《蝶儿飞飞》是湘版美术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课。本课融绘画、制作为一体,属于设计应用课型。...

《蝶儿飞飞》

一、教材分析

《蝶儿飞飞》是湘版美术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课。本课融绘画、制作为一体,属于设计应用课型。

课时安排为1课时

蝴蝶是大自然中美的“小精灵”,也是学生们熟悉并且喜爱的一种昆虫,很多学生喜欢画它。因此,教材开头就以儿歌谜语的形式展开。蝴蝶所具备的外形美、色彩美、对称美和动态美在众多动物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在教材的中心部分展示了4幅学生已绘画制作好的蝴蝶造型图片和两幅自然界中真实蝴蝶的图片,形成了对照。另外还有一幅用细铁丝粘贴蝴蝶抖动飞舞的图片。这些图片已经栩栩如生地告诉了学生这节课的任务,即做一只漂亮的蝴蝶玩一玩。

依据教材安排,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蝴蝶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的特点,引导学生设计新颖的蝴蝶外形、认识对称图形,并且运用线条和色块大胆添画花纹,掌握蝴蝶的基本造型和装饰方法,用折、画、剪、粘的方法来表现蝴蝶,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感受人与昆虫之间的密切关系。立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欣赏美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于是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造精神为目的,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立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蝴蝶,感知蝴蝶的外形和色彩,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设计新颖的蝴蝶外形,运用线条和色块大胆地添画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来表现蝴蝶灵动的美。

教学难点:1 能用折纸、绘画、剪纸、粘贴等方法表现翩翩起舞的蝴蝶。2 能注重色彩的搭配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添画花纹作为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依照教材的要求、学生的特点及本课的重难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种类的蝴蝶,了解蝴蝶的基本特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制作对称的纸蝴蝶;感受蝴蝶的对称美和色彩美。

过程与方法:创设富有情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会用折、画、剪、粘等方法制作蝴蝶,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四、教学思路

1、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自然界绚丽多姿的蝴蝶图片、制作成形的一只蝴蝶范例、剪好的草丛、彩色卡纸、细铁丝、剪刀、胶棒等。

学具准备:各种彩色卡纸、铅笔、彩笔、小剪刀、细线绳、细弹簧、小木棍、胶棒等。

2、教法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遵循美术学科的规律及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分别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合作学习法、直观教学法、引导发现法、扶放结合起法。在教学中扶在重点、关键处,放在合作探究中,使学生在宽松、融洽的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3、学法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两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采用“听、看、说、做、玩、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思维真正获得解放的状态下,自然的展开想象进入到美术创作的境界。

4、本堂课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②欣赏感知,观察体验;

③大胆设计,合作展现;

④交流展示,欣赏评价;

⑤课后拓展,开拓思维;

⑥课堂总结,渗透德育。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刚开始,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组织课堂教学,我首先利用教材开头的儿歌谜语来进行开场白,“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条谜语,来请大家猜一猜,”儿歌谜语一说,学生很快可以猜出是“蝴蝶”。于是我创设“找朋友”情境:“春天到了,小蝴蝶也来到美丽的花丛中来玩耍,但是只有它一个人,太孤单了,我们一起来帮它找朋友,好不好?”随即在黑板上贴出已做好的一只蝴蝶和剪好的一片草丛,使学生很快进入创设的课堂气氛中。自然导出课题——“蝶儿飞飞”,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只漂亮可爱的蝴蝶。(板书课题)

(通过学生亲耳听,亲眼看,学生自然而然就对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

(二)欣赏感知,观察体验

1、探索阶段:蝴蝶外形,了解对称。

A 小蝴蝶们都长什么样呀?请你来画一画。(先画记忆中的蝴蝶,唤起记忆,增强学习信心)

B 你是分几部来画的?(通过亲自动手做画,引导学生分析了解蝴蝶结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简化为触角、身体、翅膀三部分)

C 蝴蝶外形有哪些形状?(为设计造型铺垫)

D 蝴蝶最美的地方是翅膀,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它的外形还有什么特点?它的花纹、颜色又有什么特点?(自然界蝴蝶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对称知识,同时通过色彩丰富的画面,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2、探究阶段:直观演示,学习方法。

漂亮的蝴蝶怎样制作呢?通过学生的各抒已见后,老师小结出技法,并当堂示范:

A、折折——对折勾画半只蝴蝶外形轮廓

B、剪剪(或撕撕)——依轮廓剪或撕下来外形

C、画画(或贴)——添加蝴蝶美丽花纹,强调大胆表现

D、飞飞——粘上细铁丝或利用各种材料使蝴蝶飞一飞

(学生毕竟年龄有限,在一些方法技巧上,会遇到一些难度,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扶”,老师恰当地“扶”,也能帮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突破教学难点。)

(三)大胆设计,合作展现

在亲眼看一看下,学生总会迫不及待地亲手试一试。在引导下,先总结出制作方法: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飞一飞。然后提出作业要求,由于时间等原因,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学会合作正符合新教学理念中提倡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制作中,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在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创作过程中配以悠扬的音乐和蝴蝶图片,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

(四)交流展示,欣赏评价

学生们完成任务后,肯定跃跃欲试,想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这时利用自己创设好的“草丛”黑板,设计“找到朋友”与开头导课相呼应。

引导说:“现在请小蝴蝶的朋友们也一起来草丛上翩翩起舞吧!”“蝴蝶们”纷纷飞舞着展示在“草丛”上,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欣赏中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感。

(五)课后拓展,开拓思维

看一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称的现象,目的是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应用。

(六)课堂总结,渗透德育

“小蝴蝶”再次评价学生表现,告诉学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多姿多彩的小精灵,才使我们的大自然如此美妙,所以我们一定要热爱大自然,做这些美化大自然的精灵的小卫士”。并提醒“蝴蝶喜欢干净整齐的环境”,督促注意收拾、整理,做好保洁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中充分渗透了德育目标。

教案

《蝶儿飞飞》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儿歌、谜语

2、创设“找朋友”情境,引入课题

(二)欣赏感知,观察体验;

1、探索阶段:A、画记忆中的蝴蝶

B、分几步画,了解结构

C、外形形状,设计造型

D、图片欣赏,了解对称

2、探究阶段:

如何制作?技法点击:折——剪(撕)——画(贴)——飞

(三)大胆设计,合作展现;

1、小结制作方法

2、提出要求,学生制作,老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展示,欣赏评价;

由“找到朋友”展示作品,欣赏点评

(五)课后拓展,开拓思维;

看一看,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六)课堂总结,渗透德育;

培养好习惯,注意保洁。

板书设计

蝶儿飞飞

折折——剪剪(撕撕)——画画(贴贴)——飞飞

(展示作品:略)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3

说教材和学生:

这是一份自选教材,教学内容是每个学生先根据纸张的质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一些比较复杂的剪贴图案,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剪贴出一幅有情节的图画。教学的重点是利用各种各样的纸剪贴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三年级同学对画画比较感兴趣,在美术课中他们学过徒手撕一些小花、小动物,他们也会用纸折一些简单的花草、动物,会按照图样剪出一些物体的基本轮廓来。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使学生又快又好地剪贴出图画来。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细化和“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和技能目标:

A知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纸,能说出3-4种不同纸的名称,并能区分纸张的不同特点。

B能根据纸张的颜色和质地合理选择纸张,通过撕、折、剪等方法剪贴出一些图案。

2.过程和方法目标:

A知道同学合作可以比较快地剪贴出一幅图画,从而选用合作学习的方法。

B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或图片内容的需要,组建学习小组。

C在学习小组内学会分工、合作。

3.情感和态度目标:

A知道劳动可以创造美的生活,会用自己的剪贴画来美化教室、房间等。

B在对学习过程及作品的自评和他评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B课后能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更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

根据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的原则,我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活动、课堂活动、课后活动三大块。

课前我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并了解一些纸张的名称、特点等,我还要求学生收集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图片。这些工作学生可以通过逛文化用品市场、请教家长、上网找资料等多种方法完成。

课堂上,我把教学分为3个环节,即:激发兴趣-→互动学习-→展示评价。

我先出示剪贴画《海底世界》向让学生看,请学生说说看了这幅剪贴画后的想法。目的是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指导点和教学环节。学生看了剪贴画后很喜欢这种制作方法,他们希望自己也能做一做。于是我先请学生看看、摸摸、玩玩自己带来的纸,然后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对纸张的了解,如纸张的名称、颜色、特点等。我还请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张纸,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张纸?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用这张纸做出一样漂亮的图案来?并试着做一做。等学生完成后,我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做出这个漂亮的图案来的,同学间可以自由地选择,相互学一学。当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了一些自己想学的图案后我给了学生一个学习任务:“你们能否用最快的速度做出一幅最漂亮的剪贴画来?”同学们跃跃欲试,马上想到合作是最好的办法。于是我不失时机的进行合作学习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组成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如何分工合作。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和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也可以因为选择了相似的图片而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为体现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我请学生思考了3个问题:

1.你们组准备做一幅什么画?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

2. 画中会出现哪些物体?你们准备怎么布置?说说你们设计的理由。

3.在小组内,每个人该干些什么?说说你们准备怎么分工。

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后推荐一个同学向全班作汇报。教师既要肯定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方法,同时也要提出同学们安排不够合理的地方,如有的小组分工时按画、剪、贴的工序分工,可能会出现一开始的时候剪、贴的同学会没活干。这时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要让学生想一想在空隙时间里我可以干些什么?要让学生知道时间是宝贵的,要善于抓住时间、利用时间。当学生明白自己该干什么时,就可以合作完成作品了。当然为了使作品做得更漂亮些,我又不忘提醒同学把以前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起来,如在进行图片组合的时候要注意主次分明、色彩鲜艳等。当学生们通过合作完成了一幅漂亮的剪贴画后,他们很希望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别人看。这时教师就应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把自己小组的作品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当然光展示是不够的,我还期望同学能通过对作品的评价提高自己的剪贴技能。于是我请同学夸夸最漂亮的作品或作品中最精致的地方。同学们可以评自己组的作品,也可以评他人的作品。除了评价作品以外,我还希望同学们能表扬一下自己的同伴,发现同伴的优点、长处,让同学在被肯定中得到愉悦和满足,也希望同学的长处能在班中发扬光大。当然除了表扬同学外,我也希望有同学会表扬自己,因为毕竟同学们在课前准备、课间合作等方面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人有了自信心也就成功了一半。在评价这一环节中,我希望同学们通过互评、自评,评作品、评合作,能在知识上、情感上得到一些升华。

学生们展示、评价完作品后,我还希望学生在课后能够继续主动地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于是我启发学生:“剪贴画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给他们看了一些用毛线、树叶、花布、瓜子壳制作的剪贴画,希望同学们在材料的选择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同学们看了范作、图片后,他们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出了更美丽的剪贴画。当他们把漂亮的剪贴画拿来让我评分,当他们用自己做的漂亮的、富有创意的剪贴画布置房间、教室等,我们的教学成功了,我们达到了“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的教学目标。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高高的楼房》 课时:1课时

本课属于“形状造型”学习领域,在学习了圆形组合造型的基础上,学习用方形组合的方法表现生活中的方形物。本课和前几课的联系非常紧密,都是学习方形与日常生活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讲授时顺带着复习之前的课程,让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

高楼基本全部是用方形可以表现的,在授课的过程中主要突出方形叠加的效果,像搭积木一样把楼房建造起来。只是单调的方形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要在方形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基本形的拓展,让学生对建造楼房感兴趣。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阶段,但同时也是自律性比较差,容易分神的阶段。要在整节课中不断的有惊喜,才能够吸引住学生的眼球。

三.教学教法

1.创设意境

由于学生所在环境的限制,没有跟多机会能够见到高楼大厦,所以在做时就要加入大量的高楼图片,让学生先在视觉上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用去郊游的假设场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众多的图片和欢快的音乐中,学生能够领略到如郊游一般的愉快心情。在放松的心境中去学习,能使学生更快的进入状态。

2.游戏教学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在教学中加入“搭高楼”游戏的环节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训练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小组为单位也能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和组员之间的配合,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3.启发创新

画高楼时,在方形的基础上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用其他的基本形。教师利用游戏环节的高楼做讲解,学生能够理解如何用不同的形状改变高楼内部的结构。

绘画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在黑板上做示范讲解,添加动物或者植物外形的变换,开阔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任意发挥,把高楼变得更奇特。

4.讲评拓展

最后把所有完成的作品贴到背景画中,组合成一幅集体作品。请一名学生讲述自己的高楼并互相点评。结束时加入两纲教育中的民族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意识。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5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彩球滚滚》。

一、教学理念:

1、乐学有路趣为径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应营造一个“乐学”的活动氛围,使学生沉浸其中,活跃思维,想象丰富,记忆增强,使课堂成为学生自由挥洒的天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创作的欲望。

2、主体归位是创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已成共识。《美术课程标准》更是把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了重要地位。因此教学中,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五彩缤纷的舞台,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参与,

成功的机会,以使每个学生的智慧得以发掘。创新精神是现代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

二、教材分析与研究:

本课是一节综合性的美术活动课,是利用身边的旧报纸、彩纸制作成彩球后进行抛投、拼摆、堆积等有趣的游戏。学习活动的展开首先以个体制作彩球为基础,在通过集体游戏体验立体造型和组合造型的乐趣与愉悦。

第一课时已经团搓制作好一个接近圆形的报纸球。第二课时我将重点放在装饰美化第一节课制作的报纸球上,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夸张地表现。

为了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索、学习,我将活动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这对学生的兴趣、情感、技能的培养很有益,会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我的拟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运用撕贴或绘画方法,将报纸球美化制作成彩球。

2、以“彩球”为媒介,进行抛投、拼摆、堆叠等游戏活动,以体验相互协作的乐趣。

3、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审美和体现美。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装饰美化彩球,培养求异思维。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相关图片、情境设置、制作方法演示、学生作业音乐等)

2、教师示范用工具材料(彩色纸,剪刀,双面胶)

3、范品(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彩球)

4、教室中间放一块斜板。

5、纸和盒做的篮框、小鼓。

三、教法特色

1、用活动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本节课我设置了10个活动环节,将这些活动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索、学习。

2、将评价贯穿在活动中。

活动性很强的美术课很难组织评价,教师往往会弱化、忽略评价,如果评价运用得不当,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我安排了一个自由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自由交流,

可以拿自己的球找同伴一起在布置的活动场地玩一玩。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审美水平,能使自己的作品完成的更好。最后在师生一起集体交流,获得整体评价

3、击鼓组织教学

在活动性很强的美术课中如何很好进行组织教学是一个难点,为此,我进行了这样一个新的尝试,用击鼓的不同节奏来组织学生。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4、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突破重点难点

本节课重点难点是装饰美化彩球,培养求异思维。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击鼓传球的游戏,以及课件演示生活中的球形物体以及在熟悉的生活中球形物体的运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设计出各种有特色的彩球,突破教学的难点。

四、学法特色——自主探究

教学工作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个体。一年级的学生好动,对事物充满新奇,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评价,充分调动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同合作,促进个体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由8个活动贯穿而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1、活动一:做实验——了解球形物体最容易滚动的常识

教师准备橙子、不规则石头、墨水盒、饭盆盖,请一名同学上台将这几样东西在一块斜板上滚一滚,其他的同学观察。通过全体同学的参与,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自己做实验了解球形的东西最容易滚动滚动的常识。

2、活动二:“击鼓传球”游戏——说说生活中的球形物

为了活跃思维,我设计了“击鼓传球”这样一个游戏,请一名同学上台击鼓,老师和同学一起传球,鼓声停,球落在谁的手里就请他说一种球形物体,通过全班同学的积极参与,学生的思维很快就活跃起来了,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3、活动三:找球——在玩耍中欣赏范作

鼓声响起,学生下位寻找教师课前藏在教室内的范作,随着鼓声慢下来,慢慢回到座位上。

4、课件出示球形物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5、活动一:示范——解决制作中的困难

6、活动一:自由玩——交流,在玩的过程中欣赏作品(老师提供篮球框等道具)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

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合理、有效的运用评价,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呢?如果让学生全部停下来进行整体评价,

不仅老师很难组织,浪费很多时间,而且阻碍学生的活动热情,很大一部分同学都不愿意停下手中正在创作的作品或是正玩得起劲的活动。

使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而绝不是简单进行优劣高下的区分。除了基本的检查和固有的选拔、筛选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积极导向的功能。

我安排了一个自由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自由交流,可以拿自己的球找同伴一起在布置的活动场地玩一玩。学生们在和别人交流之后又回来再装饰自己的作品。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审美水平,能使自己的作品完成的更好。

7、活动一:拼摆成型——造型活动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6

一、说教学目标

(一)初步感受纸的弹性与伸缩性能,了解拉花的制作方法,体会环境与艺术作品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美化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二)能大胆的创作,把绘画和手工结合起来。

(三)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说教学重点:

感受纸制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三、说教学难点:

尝试不同的工具,通过看、想、画、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来美化环境。

四、说教学设计一:

(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这有一张正方形的纸,你们谁能告诉我怎样让它变长?

2、你真聪明!你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课题:《美丽的拉花》

(二)欣赏:美丽的拉花

1、教师:同学们,就让我们到拉花世界去看一看吧。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放课件:美丽的拉花)

学生:看到了拉花布置后的环境与拉花与服装服饰的搭配等,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美,也想到自己制作一件拉花作品。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条件,是我们的家,让我们每个同学都来爱护环境。

2、教师: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拉花的制作方法。〈课件演示〉

教师小结:拉花的几种基本做法,关键是如何折叠纸张,如何剪开。

(三)练习:大家一起动手做

1、教师:想一想拉花可以装饰哪些环境?拉花的制作方法还有哪些?

2、拉花剪短后该怎么办?为什么会断?怎样可以做的更好?

(四)欣赏艺术作品,教师出示学生作品,比一比,说一说作品色异同之处,谁的最好。

(1)给5秒钟的时间,学生欣赏讨论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创作过程

(五)欣赏学生及教师优秀作品,启发学生创作思维

(六)作业要求:

学生分组创做一件拉花作品,并把作品与校园环境结合起来,看那个同学的手法最新颖,作品最漂亮。

(七)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八)课后展评

1、各小组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

2、师生互评

教师小结:拉花装饰的世界真是太美了,让我们爱护环境,爱护我们的朋友。本课以拉花为主题,让学生到自然中去装饰环境,提高课堂学习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又增加一些课外知识。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7

【说教学理念】

美术课程改革转变了课程的功能,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体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绘画中媒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在不断创造性地开发新的媒材。新教材第1册第13课《大家一起画》这课力图让学生在玩玩画画的中初步感受、体验不同媒材的不同效果及个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媒材。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背景下,我在本课教学方案中采用三种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美术教育的实际与新课标所想提倡的主导思想相协调:

一、尊重孩子,注重孩子的感受和体验

我通过让学生在预备课中参与选择本课媒材,即参与备课,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只有尊重孩子,才能使他们的兴趣更持久。另外,让孩子们与家长一起制作绘画工具,可获得实践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体验“大家在一起”的各种感受,让学生用新的媒材大胆尝试、合作创作后,再从录象中更客观地了解自己和同学的绘画行为表现,以有效地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乐趣,加深感受,完善人格。

二、以美术学科教育为基础自然穿插跨学科教学

世界音乐大师舒曼曾说:“有修养的音乐家从拉斐尔的圣母像里能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也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乐中受益匪浅。”教育也是同样。我在本课中穿插歌曲游戏,对学生乐感、节奏感、动作协调等方面素质的培养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在家自制媒材,先试效果,再适当加以改进,这一过程又与科学知识紧密结合。当然,美术教学综合化并不是各学科知识的机械拼盘,而是要根据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到科学、合理的组织方法,以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和知识掌握的综合化。

三、注重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本课要通过“大家一起画”的作画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本册第一课《让大家认识我》等课中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合作教学,但严格的说,在第13课才提出学生绘画过程中须分工合作的具体要求。他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协调关系则直接影响创作过程及效果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根据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的现状,学生在集体绘画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摩擦,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妥善处理小摩擦,在绘画行为和其它行为上团结协作,成功完成大画。在本课尾声时学生通过观看集体作业过程的录象,能进一步感受自己与集体间的关系,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说教学方案】

㈠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㈡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㈢课时安排:预备课+1课时

㈣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1、了解、体验、感受绘画中不同媒材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隐性目标:

1、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2、通过集体作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㈤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对新的工具、材料的尝试和掌握。

难点:造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㈥教学准备:

师:摄像机、录音机

生:自带绘画工具

㈦教学流程:

预备课阶段:(5分钟)

⒈探究方法确定媒材

⒉欣赏讨论熟悉音乐

我个人认为美术课的预备课很重要,好些课对学生课前准备的要求挺多,我不知道这时间到底到哪儿抽,我平时都只好在上课学生作画时布置下节课要准备什么。在这里我提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根据我们美术课特点,将一节课的时间安排为前节课的最后5分钟加本节课35分钟这样的40分钟,可行性是否强些?

正课阶段:(35分钟)

◆导课—— 一起玩

1.一起回忆预备课听过的歌曲《碰一碰》

2.教师有意识地引学生将游戏从教室玩到操场以边唱边跳的游戏方式导课,让学生将歌曲中的轻松快乐情绪和游戏中的协调合作状态带到紧接着的绘画环节中去,使它们相辅相成,达到更好的效果。

◆新授—— 一起画

1.尝试

听老师口令,看谁画得对又好,不会的可以跟着老师画

师:圆形——方形——三角形——

远——近——粗——细——轻——重——

通过用自制画具进行不同形状、不同距离、不同力度的绘画尝试,

让学生初步掌握新媒材的使用技法,绘画能力、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通过这一环节跟着老师同学玩玩画画,他们感到用新的方法画画并不难。(大家从录象中可以从不同学生画同一个形状时的不同动作、方法、效果,感受到学生的不同个性)

2.交流

①讨论:(回忆预备课预习过的内容)

书上小朋友的合作作品画了些什么?(学生:蚂蚁的家、火车、海底世界……)

我们画什么好呢?怎么分工?(学生发言)

在预备课的讨论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加上后面作画过程中的“采访”环节,旨在分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的难点。

②作业要求:

每个合作组合作画一幅大画,为它取个题目,讲讲这幅大画的故事。

师用拖把蘸水在地上写“大”字,生齐喊:“大家一起画!”

迅速散开、各组开始合作大画

再次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因为我想教师应该时时处处留意学生的思维多元化培养。

3.合作:

①始:教师抓紧巡视、关注各组的分工合作状况,给问题组提出建议

②中:教师对学生绘画过程进行录象,并对个别学生进行“采访” ③末:放歌曲《碰一碰》,大家随音乐边唱边做相应动作回到教室。

再次将学生带到游戏的轻松气氛中,同时学生又能随乐曲主动回教室,解决了低年级学生组织教学时间很费的问题。

◆ 展示—— 一起看

观看录象:找找自己在哪里?(在学生兴奋地交流中结束本课) 让学生更清楚自己作为班级的一分子,为合作完成的“大画”都做了些什么,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合作作品比平时单独完成的作业场面更大,气势更好,它必须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成功。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的过程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的用具和材料能制作不同的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能用工具和材料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

游戏相结合、观察比较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材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收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如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包括儿童美术作品。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生相互认识,教师自我介绍。

“大家好,很高兴认识大家,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老师’。从今天开

始,就由我来陪大家一起度过我们快乐的美术课,大家高兴吗?”

2、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收到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

(教师提前把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放在一只或几只口袋里,并出示‘口袋’)

“这里面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好不好?”

“好!”

(采取猜谜的游戏导入,以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神奇的口袋》。”教师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小学一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来摸一摸,然后再猜一猜口袋里到底是什么!”

(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活动。)

“通过刚才的猜谜游戏,我们猜出了一部分工具的名称,还有一部分我们不认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介绍各种工具的名字及用途,例如:笔:有大的,有小的,可以用来写字、画画。教师出示用毛笔绘制的国画作品,并且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毛笔及颜料,使他们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美术作品,使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以及它们的不同性能和特点。

2、学生尝试使用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刚才看了老师画,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动手画一画?”

“想!”

“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节课,同学们也可以从你面前的口袋中选择你所喜欢的工具和材料来试一试,画一画。但是,在大家动手画之前要先想一想:

我要画什么。然后,再动手来画一画。”

“现在就让我们想一想我们要画什么!”

(学生发言交流自己想画什么、什么样子。)

“现在,快快拿起我们喜欢的工具,开始我们的创作吧!”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创作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三、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四、小结

讲评作业。学生自评与教师讲评相结合。

A、学生将画好的画贴到黑板上,同学们找出最喜欢的作品,并且把手里的小星星送给他。说一说为什么喜欢他。

B、教师表扬大胆创作的作品,并且指出优点。

C、布置下节课的准备用品: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儿、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9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熟悉工具,认识颜色;应会:不同风格线色的表现。

2、隐性内容与目标:创新精神,集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具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课前准备:

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油画棒、水彩笔,或水粉颜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课本小朋友的作品,你觉得漂亮吗他们分别用了什么工具完成的你知道那些画材可以使用(蜡笔、油画棒、水彩、水粉等)

二、感受:

1、师生共同欣赏一组以线条与色块构成,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例如蒙德里安、米罗,重点分析一个作品。教师“刚刚看到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线条或色彩”“你觉得画画的人心里在想什么是很高兴很恐怖还是有点伤心哪些笔触让你有这种感觉的”

2、“除了艺术家表现的笔触与线条,你还能使线条和色彩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体验:从看一看、调一调开始,进入教学。教师与学生一起以游戏的心情,观察色彩的变化,对水粉有初步的认识。学生认识不同的色彩,了解蜡笔、油画棒、水彩笔、水粉这些画材的相关工具及使用方法。提供工具,让学生试用,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并且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很均匀地去涂色某一个笔触,引发学生对奇妙的色彩世界的探究。

了解:学生认识不同的色彩,了解油画水彩笔画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油画棒粗力,水彩笔柔和匀净。

三、创作:看看哪个小组能够合作创造出最多种涂色方法小组合作完成。

四、欣赏:举起来,欣赏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同学的作品,评论交流自己的绘画体验。联想“这样画出来的痕迹使你想到什么”这样的笔触适合表现什么”五、小结:尝试着用不同力度、不同疏密的点、圈、线等笔触体会不同的涂色方法所带来的不同的画面效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欣赏上一课小组合作的同学的作品,评选出优秀作业:并且请这些同学上来介绍自己创造的涂色方法,说说“这样画出来的痕迹使你想到什么”这样的笔触适合表现什么”

二、感受:

1、欣赏画作,体会色彩的感情,说明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你快乐,你的线条也会跳舞;你悲伤,你的色彩也会暗淡。

2、灵活地开动脑筋,结合线、色等造型因素进行组织创造;

三、创作:以个人为单位,比比看谁涂得更好看:创作一幅自由的色彩画。

教师辅导:不应以“成人化”的眼光去要求学生,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要鼓励学生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勇于尝试。相比较而言,应更注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而不是结果,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

四、评价:让学生介绍自己画中采用的涂色工具和方法,选出好看的作品。

五、课后作业:鼓励同学回家后与父母家人欣赏自己的作品,装饰自己可爱的家。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学科课本(实验本第一册)》我的新伙伴单元中的一课,课题是《我喜欢的颜色》。这是一节准备课,对于学习美术来说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一年级小朋友在幼儿园中已经接触过许多颜色,也已用颜色画过画,但对于颜色的正确名称以及涂色的方法还较为欠缺,本教材正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为以后的画画作铺垫。

二、教学目标:

认知:认识各种颜色,能说出颜色的名称,初步了解颜色的不同寓意

操作:学习涂色的方法并能尝试用色彩来表现事物

情感:通过练习,体会色彩能表现事物、情感的这一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色彩都不陌生,但对于色彩的正确名称和不同寓意可能不了解,因此我把这一点作为本课的重点,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学会涂色的方法——平涂和拼涂,要求学生涂色均匀。本课的难点是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尝试用色彩来表现事物。

四、教学对象:

这是一群刚从幼儿园上来的小朋友,由于幼儿园都普及了美术教育,因此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包括对色彩的认识,本课是对他们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和延伸。

五、教法与手段: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因此我运用了课堂讨论法,通过欣赏让学生相互交流、启发、讨论、激发创作灵感,使他们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从而让他们自觉、主动地研究、探索。

其次,我还用到了兴趣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来辅助完成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媒体出示一条五彩斑斓的彩虹桥,请你看一看哪些是你认识的颜色,把它说给小组中的其他小朋友听,并说一说你喜欢什么颜色。然后告诉学生今天的课题就是《我喜欢的颜色》,出示课题。接着师生一起来认识颜色,同时教师对学生说出的颜色名称进行确认和纠正,特别是被学生默认为桔色的橙色,让学生了解到规范的名称。

下一个环节是教授涂色的方法,问学生能用这些丰富的颜色在这些白纸上涂色,你用什么方法涂颜色,怎样涂才能均匀?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老师的示范,一边示范,一边教师用形象的语言解说,如平涂就像刷油漆,要顺着一个方向。随后进行的是涂色练习,要求在只片上进行涂色练习,可以用单色也可用多种颜色。在学生的练习中,教师可进行个别辅导。在结束练习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一定的分析。

然后,进入到另一个环节,那就是了解色彩的不同寓意,在这里我借助了媒体。出现色块,问学生看到了这些颜色你想到了什么?再出现图片,从而总结

红色——热烈、温暖绿色——自然、清新黄色——丰收

兰色——宁静白色——纯洁、寒冷紫色——神秘黑色——庄重

最后是一个拓展部分,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色块来表现事物和情感。这一环节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媒体出示几个不同的色块,让学生猜一猜他代表了什么,如春、夏、秋、冬等,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色彩能表现事物、情感的这一特点,从而让学生对色彩产生浓厚的兴趣。

儿童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智力程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因此,美术教师的教学宗旨是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陶冶情操为主,了解儿童、尊重儿童。我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运用媒体有效的实施愉快教学,让学生肯学、乐学,主动地学。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1

我说课的题目是《谁画的鱼最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九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对我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为欣赏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通过欣赏农民画让学生学会用对比的方法表现一条大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色彩、花纹,让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能大胆的作画,画出一条大鱼及鱼身上美丽的花纹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设计和装饰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同时激发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难点:如何运用对比的方法把鱼画大。

四、教学方法

本着“高效课堂,快乐教学”的理念针对一年级学生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分散的心理特点以及本课特点,课中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样性。在本课我运用的教法有:情景导入法、直观教学法、指导观察法、启发想像法等;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创造。

五、教学过程

欣赏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本课的教学中。(直观了解鱼的形态各异;感受自然的美。)

讲授新课

(一)首先通过图片分析鱼的外形结构

(二)接着出示很多美丽的鱼,分析鱼的外形,花纹,色彩,先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条小鱼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小鱼的各种外形,花纹和色彩。

(三)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纸上画一条大鱼,出示两条一大一小的鱼,通过对比发现哪一条更适合,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更直观的发现应该怎样画一条大鱼?接着我示范如何画?采用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作画的步骤。

(四)接着出示一条更大的鱼,再这条大鱼的对比下我的鱼就显得小了,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对比。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老师画的鱼变大?通过欣赏农民画家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添加小鱼和人将大鱼衬托的更大。

(五)出示我事先完成的一幅作品,再出示优秀学生的作品赏析,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以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海底绘画比赛,将评选出最大最美的鱼。

在评讲环节,我让学生做评委并评选出优秀评委,一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让学生在点评的时候学习借鉴其他学生优秀的地方。

最后让学生投票选举出本次比赛最大最美的鱼,并颁发奖品以此作为鼓励。

六、小结

小结的部分我依旧通过欣赏海底世界的录像来结束本科的教学,一是将学生从比赛创作中拉回到课堂中,引导学生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好朋友鱼儿。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2

我说课的题目是《谁画的鱼》,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对我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为欣赏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通过欣赏农民画让学生学会用对比的方法表现一条大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色彩、花纹,让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能大胆的作画,画出一条大鱼及鱼身上美丽的花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和装饰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同时激发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难点:如何运用对比的方法把鱼画大。

四、教学方法

本着“高效课堂,快乐教学”的理念针对一年级学生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分散的心理特点以及本课特点,课中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样性。在本课我运用的教法有:情景导入法、直观教学法、指导观察法、启发想像法等;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创造。

五、教学过程

欣赏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本课的教学中。(直观了解鱼的形态各异;感受自然的美。)

讲授新课

(一)首先通过图片分析鱼的外形结构

(二)接着出示很多美丽的鱼,分析鱼的外形,花纹,色彩,先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条小鱼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小鱼的各种外形,花纹和色彩。

(三)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纸上画一条大鱼,出示两条一大一小的鱼,通过对比发现哪一条更适合,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更直观的发现应该怎样画一条大鱼?接着我示范如何画?采用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作画的步骤。

(四)接着出示一条更大的鱼,再这条大鱼的对比下我的鱼就显得小了,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对比。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老师画的鱼变大?通过欣赏农民画家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添加小鱼和人将大鱼衬托的更大。

(五)出示我事先完成的一幅作品,再出示优秀学生的作品赏析,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以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海底绘画比赛,将评选出最美的鱼。

在评讲环节,我让学生做评委并评选出优秀评委,一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让学生在点评的时候学习借鉴其他学生优秀的地方。

最后让学生投票选举出本次比赛最美的鱼,并颁发奖品以此作为鼓励。

六、小结

小结的部分我依旧通过欣赏海底世界的录像来结束本科的教学,一是将学生从比赛创作中拉回到课堂中,引导学生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好朋友鱼儿。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3

这课我为了保护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画的乐趣。

3、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我的教学重点是:

向学生介绍不同彩笔的功能。讲解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使用方法。

激发起学习美术的兴趣是教学的难点:

让孩子们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色彩的使用结果。

在这一课里,我没有规定孩子们应该画什么,而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画,让学生初步接触颜色,认识颜色。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游戏的乐趣,使学生的思维有更大的开拓空间,一年级的孩子,带着像幼儿园小朋友的天真和烂漫,对学校的一切感到新鲜,好奇,有趣。对未来充满童真的认识和理解,想要他们画什么象什么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现实,问题是做为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去引导他们,怎样去开启他们的智力,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他们,让学生有更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的智力有更广阔的思维和创新,对于本课的绘画,我们不必强求一致,学生对工具和材料的掌握,是在涂涂画画的实践中完成的,在创作本课时,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与众不同的绘画作品,作为美术老师我尽可能地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资源,利用最基本的表现方法,点、线、面、设置情景等手段,让学生超越自我,在这一课中受到美的熏陶。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4

课题:挂饰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x应用

教材简析:

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东西可以用来再组、加工,成为与众不同的小挂饰。

教学目标:

1、根据学习任务收集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

2、将收集、加工后的饰物穿起来,制作1-2串挂饰。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找到与众不同的材质来制作挂饰。

2、启发学生就作品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3、安全熟练的使用工具。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彩色纸、吸管、麦秆、果核、果壳、钮扣、贝壳、小石子及针线等材料。

2、教师收集各种挂饰的照片,准备胶水、针线等材料。实物投影仪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实物投影仪出示“diy首饰屋”的宣传图片,请学生看上面人们自己选用各种珠子、小石子等材料串制的小挂饰。欣赏小挂饰,体会其装饰美感,了解挂饰的形式与种类。

活动二:

启发学生思考:你想做一件什么挂饰?生活中还有那些垂首可得的材料可以来制作小挂饰?

引导学生从书包里、教室里、操场上收集制作材料。

活动三:

先让学生将收集到的东西随意的用针线串起来,展示给大家看好不好看。从而使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东西穿在一起都好看。

引导学生按小组将有联系的材料归类放置到不同的袋子里,再观察、讨论:像纸片这样的材料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串起来才好看?小石子等较硬的、无法穿孔的材料可以用什么办法连起来?各组可以试一试。

以“新专利发布会”的形式请各组派代表来说说自己组尝试的结果。

将已分好类的材料用不同的袋子装好,收拾起来,准备下节课用。

第二节

活动一:

实物投影仪欣赏优秀的挂饰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直接串上,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哪些方法来装饰好小挂饰。(如将彩纸剪成穗状粘到被穿的东西之间)

小组讨论、试验,交流结果。

活动二:

运用讨论好的方法,用线串联整理好的材料,做一件小挂饰。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运用的材料的大小、形状引导学生将挂饰做成项链、手链、腰带、包饰、钥匙链、风铃等多种形式。

活动三:

拓展:出示用自制小挂饰加工的学生卡、班牌、小信插等,引导学生思考:还可将小挂饰于什么相联接,制成为生活服务的工艺品?

活动四:

将自己制作的小挂饰送给同学或老师,共同体会创造的乐趣。

收拾整理。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5

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是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本第一册第8课----《鱼儿游游》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示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动画片、做一做游戏、动一动手由浅入深地引导同学尝试用彩色笔、彩色纸、彩泥、树叶、等多种资料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儿。鼓励同学大胆表示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同学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鱼儿游游》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前面布置了《淅沥的小雨》、《美丽的印纹》、《纸风铃》等课,已经让同学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资料来表示画面,而《鱼儿游游》这节课是在此基础用“剪纸、撕纸、彩笔绘画、彩泥制作、综合资料”等方法来表示画面,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而在本节课后面布置了《我在空中飞》、《鲜花送老师》、《我做的文具》等课,这几节课主要是通过彩纸彩泥以和综合资料来表示画面,为此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让同学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示美、发明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同学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感知鱼的外形和色彩,感受鱼的美,并能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培养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等多种方法表示水中游动的鱼,尤其是用树叶、彩泥等综合资料来做鱼,并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同学对鱼的表示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同学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资料,对不同的资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示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小朋友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依照自身的想法自由的表示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示自身,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资料来稚拙地表示自身的想法。而《鱼儿游游》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示自身的想法,符合同学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同学情况的掌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同学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同学用不同的资料来表示鱼儿。

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剪、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资料上制作鱼儿,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领域:让同学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保护生灵,增强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维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同学对人类生态维护的意识。

四、教学法分析:

1、观察动画片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图片知道鱼的形状。

3、做鱼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4、示范制作方法。

5、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动画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大海呀?是啊,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当海面上波涛滚滚的时候,海底却是另外一番景致。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美丽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周游一番呢?”教师充溢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同学的好奇心,适时播放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中的精彩片断。吸引同学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同学留恋、向往。同时也把同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身去观察海底世界,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同学说说海里的主角,同学争先恐后,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接着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鱼儿游》,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同学的兴趣,到勾起同学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同学的心理特点,使同学坚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示物象的激动。

2、观察发现,感知鱼儿形状

用课件展示一张不同形状的海洋鱼组成的画面并问是由哪些形状组合而成的?让同学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身的观察来说一说。当鼠标移动时不同几何形外轮廓都会变色,这样虽然画面色彩丰富,但同学却能发现这些鱼都是有什么形状组成的,在这里反复强调鱼的不同几何形状,从而让同学直观掌握了绘制鱼的方法。概括成各种简单的几何形进行组合,稍作裁剪或装饰,再给它们穿上美丽的花衣裳就能发明出许多美丽的海洋鱼儿来。儿童的造型方法生动、、变形、夸张,甚至笼统;让小朋友对结构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示力。

3、演鱼赏鱼,走进鱼儿世界

小朋友都有表示自身的欲望,让同学戴着鱼的头饰用肢体语言来表示一下鱼,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同学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将鱼表示得更加生动打下了基础。接着课件展示让同学在音乐中欣赏大量海洋鱼的美丽图片。我特地采用课件制作的方法将图片欣赏设置由黑白色到彩色渐变,这样就让同学在无形学会了通过现象认知色彩,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激活原有同学对绘画的制作方法,问同学:“你会用什么美术的方法来表示鱼儿呢?”“用彩色笔画;用彩色纸剪贴;还可以用彩泥做。”根据同学回答我归纳出四种方法:涂色绘画、色纸剪贴、彩泥制作、综合资料。针对所总结的方法做演示补充说明,如:还可以用树叶等综合资料来做,让他们进一步对今天所学内容加以认识和掌握。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考虑的是小朋友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根据小朋友接受技能的特点而采用上述方法。

4、画鱼做鱼,展开创作过程

让同学看着小狗潜水员和它的“鲨鱼号”潜水艇的卡通画面,提出“你准备采用哪些方法来表示你心中的鱼?你想要表示的鱼是什么形状的?它穿的是什么花纹的衣裳?”这三个要求,创设情境将绘制过程应注意的问题设计成坐上这艘潜水艇的注意事项,至始至终都让同学沉溺在所创设的海底世界这个情境中,让同学有身临其境感觉。

然后让同学把自身绘制的美丽鱼儿贴到黑板上绘有美丽水草和珊瑚的海域,有几个同学直接上去画。在此过程中继续播放刚刚大量的海洋鱼图片,循环的图片欣赏,让同学在充溢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发明,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制作过程中鼓励同学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做出和他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展开竞赛,这样就激励同学创新、提高了同学的发明能力。

六、课堂评价

1、评鱼析鱼,分享创作快乐

师生一起欣赏黑板上同学创作的美丽海景,先让同学互评自评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引导同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形状的变化是否生动、资料的运用是否独特。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同学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和时给予褒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2、散文欣赏,扩展延伸

教师谈话:小朋友,刚刚我们用眼睛欣赏了海底世界的美,又用双手发明了海底世界的美,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一次用耳朵来感受海底世界的美,欣赏配乐散文《海底世界》。同学再一次领略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海底美景,将文学和音乐整合在美术课中,从多方面对同学进行美的熏陶,从而让同学进一步了解大海,拓宽同学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总结谈话:海底世界非常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维护它,那怎么去维护呢?请小朋友下课后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让同学懂得珍惜自然,保护生灵,增强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维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同学对人类生态维护的意识。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

我说课的题目是《谁画的鱼》,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对我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为欣赏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通过欣赏农民画让学生学会用对比的方法表现一条大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色彩、花纹,让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能大胆的作画,画出一条大鱼及鱼身上美丽的花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和装饰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同时激发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难点:如何运用对比的方法把鱼画大。

四、教学方法

本着“高效课堂,快乐教学”的理念针对一年级学生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分散的心理特点以及本课特点,课中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样性。在本课我运用的教法有:情景导入法、直观教学法、指导观察法、启发想像法等;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创造。

五、教学过程

欣赏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本课的教学中。(直观了解鱼的形态各异;感受自然的美。)

讲授新课

(一)首先通过图片分析鱼的外形结构

(二)接着出示很多美丽的鱼,分析鱼的外形,花纹,色彩,先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条小鱼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小鱼的各种外形,花纹和色彩。

(三)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纸上画一条大鱼,出示两条一大一小的鱼,通过对比发现哪一条更适合,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更直观的发现应该怎样画一条大鱼?接着我示范如何画?采用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作画的步骤。

(四)接着出示一条更大的鱼,再这条大鱼的对比下我的鱼就显得小了,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对比。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老师画的鱼变大?通过欣赏农民画家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添加小鱼和人将大鱼衬托的更大。

(五)出示我事先完成的一幅作品,再出示优秀学生的作品赏析,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以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海底绘画比赛,将评选出最美的鱼。

在评讲环节,我让学生做评委并评选出优秀评委,一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让学生在点评的时候学习借鉴其他学生优秀的地方。

最后让学生投票选举出本次比赛最美的鱼,并颁发奖品以此作为鼓励。

六、小结

小结的部分我依旧通过欣赏海底世界的录像来结束本科的教学,一是将学生从比赛创作中拉回到课堂中,引导学生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好朋友鱼儿。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2、培养创新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采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教学难点:

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

教学准备:

彩泥及附带工具。

教学过程:

一、上节课作业简单回顾。

二、出示泥塑作品《美丽的太阳》。

1、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制作方法。

2、教师出示课件中关于揉、捏,搓、粘、压等方法的图象。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制作的动作。

4、出示更多的泥塑作品,让学生欣赏。引发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泥塑的基本方法,为接下来的造型表现作铺垫。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三、布置学生制作泥塑太阳。体验造型艺术的乐趣,启发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学习。

四、小结,评价。(把制作好的作品布置在底版上,学生互相观摹。)

展示自然界的太阳,生活中的和神话中的太阳。感受成功的喜悦。拓展学习领域,丰富学生知识。

执教时间:3月6日——3月9日

札记:

在美术课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同时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加深他们对艺术的喜好和热爱。在本课中我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比较性的欣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画家及其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并从大师作品中迁移到学生的绘画里,拉近创作距离,更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3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创作课。教材上有一幅国庆节夜晚放烟花的图片和四幅儿童创作画,这四幅儿童创作画是学生用不同线材来表现的,采用了蜡笔绘画、毛线粘贴和剪贴等形式进行创作的。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放烟花的情形,引领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材料来表现烟花,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过年过节时,放烟花是一种很重要的娱乐庆祝方式,也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娱乐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烟花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形状和色彩也越来越美丽。在教学时通过启发学生回忆和欣赏放烟花是的场景,知道烟花的造型,并通过各种材料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教材,对不同的材料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掌握,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喜欢用自己的想法表现事物。烟花是孩子经常见到的,与孩子的生活非常接近,所以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就会让孩子把他们丰富、奇特的想象力通过动手表达出来。

设计思路:

1、欣赏“烟花”;

2、认识“烟花”;

3、感受“烟花”;

4、创作“烟花”;

5、评比“烟花”。

教学目标:

xxxx

知识目标:

了解烟花的形状,学习用不同的线材表现烟花。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材料的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能安全使用工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形状各异的烟花。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设计表现不同形状的烟花。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样性。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课件、演示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烟花的认识、理解。

1、播放一段有关烟花的课件、范画,教师提出问题:烟花的形状变化万千,但它们有一定的相同点,请同学们找出。

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烟花从中间向外放射。

2、教师提出问题:观察、说说它们的形状像什么,并请几个学生上台画出自己的感受。再请学生对所画的烟花进行评价。

二、掌握、创作烟花。

1、烟花的形状丰富多变,要如何变?教师在学生画的烟花上进行再创作,有的点加粗、有的线加长、有的线弯曲,线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让学生领悟点线面的大小、长短、粗细等可以让烟花的形状发生各种变化。

2、学生都了解烟花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在夜空中闪闪发光,把夜色装扮得十分漂亮。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创作出造型别致、色彩鲜丽的烟花?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法:有各种动物造型的烟花、有太阳、月亮、星星等造型的烟花。

三、利用不同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1、欣赏书中范画,请学生找出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各种烟花。

2、教师演示方法与步骤掌握创作技巧。

3、每两个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设计的烟花与众不同,可画或用其他材料制作一幅《闪光的烟花》。

四、学生进行造型游戏。

教师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作业讲评,用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六、小结:

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是不受时空制约的,美术课教学同样不应局限在40分钟之内。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在课后生活实践中,在有意无意地积累着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本身对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着巨大的作用。这就是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课件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4

这天我说课的资料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人美版第8册第1课《植物写生》。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学习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植物写生》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透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本课是该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资料之一,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植物充满了丰富的线条,便于学生对细部的观察和刻画。由于植物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学生家里都养植物,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体验植物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同时,透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作用等,自然地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潜力。由此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透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潜力、线造型潜力和综合学习潜力。

学习重点:

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

如何运用线条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透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透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用心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学习过程:

(一)设疑自探

1.谈话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出示课题)

2.课件展示各种植物图片,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探究。

①你喜欢这些植物吗?你明白它们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

②你明白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③这些植物的叶子有什么特点每片叶子有区别吗

(二)解疑和探

1.请几位学生说说讨论结果。

2.观察教室中的植物。

提问:你观察到植物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结合书中的图片)

透过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叶子有前后遮挡、有大有小,不同角度看到的叶子形态上有所不同……

3.欣赏美术作品:赖少其的中国画《君子兰》。

提出问题:

画家抓住了植物的哪些特征进行表现的作品表现出画家的什么情感

小组和作探究,初步感受画家如何用丰富的线:如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4.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师: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形状各有不同。师:这些孩子的画对你有哪些启发呢?

生:表现形式能够是刮画、国画、线描、等等。

生:画的时候注意线条的前后穿插。

引导学生认识在绘画中,植物的前后关系能够用虚实变化、大小变化、粗细变化、穿插变化。

(三)质疑再探选取几种植物提出问题。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

(四)拓展运用

1.说一说画植物写生应注意什么?

2.教师在黑板上简单演示植物写生方法,画两幅,一幅前后关系处理得当,一幅前后关系混乱的两幅植物写生图。引导学生巩固刚才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认识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四、板书设计:

1、植物写生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贴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教学资料,突出重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以上是我对《植物写生》一课的整体构思,恳请各位专家指正。谢谢!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5

这是一节创作课。教材上有一幅国庆节夜晚放烟花的图片和四幅儿童创作画,这四幅儿童创作画是学生用不同线材来表现的,采用了蜡笔绘画、毛线粘贴和剪贴等形式进行创作的。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放烟花的情形,引领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材料来表现烟花,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过年过节时,放烟花是一种很重要的娱乐庆祝方式,也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娱乐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烟花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形状和色彩也越来越美丽。在教学时通过启发学生回忆和欣赏放烟花是的场景,知道烟花的造型,并通过各种材料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教材,对不同的材料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掌握,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喜欢用自己的想法表现事物。烟花是孩子经常见到的,与孩子的生活非常接近,所以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就会让孩子把他们丰富、奇特的想象力通过动手表达出来。

二、设计思路

1、欣赏“烟花”;

2、认识“烟花”;

3、感受“烟花”;

4、创作“烟花”;

5、评比“烟花”。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烟花的形状,学习用不同的线材表现烟花。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材料的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能安全使用工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形状各异的烟花。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设计表现不同形状的`烟花。

四、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样性。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课件、演示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

1、播放一段有关烟花的课件、范画,教师提出问题:烟花的形状变化万千,但它们有一定的相同点,请同学们找出。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烟花从中间向外放射。

2、教师提出问题:观察、说说它们的形状像什么,并请几个学生上台画出自己的感受。再请学生对所画的烟花进行评价。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6

说设计意图: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儿童进入美术学习的起点,把生活中的事物引进课堂,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在活动中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对身边世界的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感受生活的美。

因此,我在教育活动内容选择上特别注意活动内容“源于生活,缘于兴趣”。

说活动目标:

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如下四条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圆形,了解其特点,学会区分;

2、会画圆形,在圆形中画出彩色的故事内容、物象或图案;

3、学会用彩色的圆形制作陀螺;

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说活动重点、难点:

此次活动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于基本型有一些认识和了解。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认识、画出圆形并对其涂画装饰”,将“制作陀螺,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说活动方法:

为了构建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体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以此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有意识运用了以下几种教育方法:

1、利用情景吸引儿童的关注,通过小光盘需要帮助的可怜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助人为乐的激情,同时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2、适当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思考和设置开放性问题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有效地互动。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3、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题,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把教师的主题转换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把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以此突破重点难点。

说学法: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如果能找到适合并让他们感兴趣的课堂活动,他们就会非常乐意去做、去学。所以只有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体会趣味感、成功感”才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说活动过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新《纲要》精神,本次活动设立四个环节完成目标: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二)融入生活,探求新知;

(三)走近生活 ,个性创作;

(四)真情流露 成果展评;

(五)归纳总结,延续拓展: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顺应儿童情感发展的需要,设计具体的情景吸引幼儿关注。为了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在课的一开始,通过给学生介绍新朋友:一个拟人化的光盘形象,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小光盘需要帮助的可怜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助人为乐的激情。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光盘的形状后,确定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在圆形上画上多彩的图案,让小光盘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引出课题《彩色的圆形》

(二)、融入生活 探求新知

这一环节我分两步进行教学,引导孩子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1)画一画

1、学生可徒手画圆,也可利用饮料瓶盖等画圆,并随意装饰圆形。

2、让学生把设计好的彩色圆形剪下来,在小组内展示,学生互评,取长补短。

3、由学生选出每小组最漂亮的圆形,由老师向全班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二)、说一说

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并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我将学生每四人分成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随意地展开联想,并说说各自的想法:

1、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及喜欢的原因,得出结论:这些作品的色彩丰富,装饰图案很美。

2、提出问题:这些作品用什么方法装饰的?请刚才画出彩色图画的同学介绍方法,总结经验。

当我请刚才画出彩色图画的同学介绍方法,孩子们已经有些跃跃欲试了。于是,我动手演示让学生感到从整体到局部的作画步骤,提示学生注意色彩搭配。

除了用形、线装饰,我们还可以用其它形象来装饰圆形。老师将示范图样一一出示,开拓学生的思考范围,为学生提供资料。在合作与交流中、自学与互助中,孩子们发现了圆形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这种“研究性学习”方法的使用,能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尝试,在探索中创新,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上教师的的示范,本课的重、难点的知识就迎刃而解了。

(三)、走近生活 个性创作:

在本环节中,为了捕捉随机教育的契机,我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装饰好的光盘和一支纸做的粗纸棒,演示小光盘的舞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从而把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制作陀螺,激发美感。学生积极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一个漂亮的圆形,做一个漂亮的陀螺玩一玩!

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我以“流动”组员的身份与他们交流,及时对学生在创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在轻松、“安全”的氛围中进行创作。有了以上的创作情境,学生对彩色的圆形在他们的作品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特的个性表现了出来。

(四)真情流露 成果展评

一堂好课,过程性评价不可少,总结性评价尤为重要。在此环节,我让孩子们展示、交流,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孩子们独特的创意与构思,以及他们审视作品的角度不得不令我佩服。

(五)归纳总结 ,延续拓展:

最后为了学生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拓展,探究兴趣得到更好的延伸,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本次活动。我用这段话,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使孩子们受到了美的教育,同时也升华了本课的主题:多彩的圆形可以做成陀螺,它还可以做成很多漂亮的饰品。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和圆形比较相像,建议学生想一想,做一做,别让自己的巧手闲着!

整个活动我用探究体验新方法,始终以师生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喜欢的“玩”中,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去辨别,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实现了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目的。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7

我说课的题目是《谁画的鱼最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九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对我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为欣赏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通过欣赏农民画让学生学会用对比的方法表现一条大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色彩、花纹,让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能大胆的作画,画出一条大鱼及鱼身上美丽的花纹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设计和装饰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同时激发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难点:如何运用对比的方法把鱼画大。

四、教学方法

本着“高效课堂,快乐教学”的理念针对一年级学生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分散的心理特点以及本课特点,课中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样性。在本课我运用的教法有:情景导入法、直观教学法、指导观察法、启发想像法等;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创造。

五、教学过程

欣赏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本课的教学中。(直观了解鱼的形态各异;感受自然的美。)

讲授新课

(一)首先通过图片分析鱼的外形结构

(二)接着出示很多美丽的鱼,分析鱼的外形,花纹,色彩,先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条小鱼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小鱼的各种外形,花纹和色彩。

(三)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纸上画一条大鱼,出示两条一大一小的鱼,通过对比发现哪一条更适合,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更直观的发现应该怎样画一条大鱼?接着我示范如何画?采用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作画的步骤。

(四)接着出示一条更大的鱼,再这条大鱼的对比下我的鱼就显得小了,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对比。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老师画的鱼变大?通过欣赏农民画家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添加小鱼和人将大鱼衬托的更大。

(五)出示我事先完成的一幅作品,再出示优秀学生的作品赏析,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以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海底绘画比赛,将评选出最大最美的鱼。

在评讲环节,我让学生做评委并评选出优秀评委,一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让学生在点评的时候学习借鉴其他学生优秀的地方。

最后让学生投票选举出本次比赛最大最美的鱼,并颁发奖品以此作为鼓励。

六、小结

小结的部分我依旧通过欣赏海底世界的录像来结束本科的教学,一是将学生从比赛创作中拉回到课堂中,引导学生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好朋友鱼儿。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8

这天我说课的资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美版第八册第二课《巧用对称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巧用对称形》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即尝试从形状与用选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比较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甩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巧用对称形》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初步构成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具有对称性,也为学生认识对称图形带给了很好的素材。教材透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有关对称形、借助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对称形,以及对称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对四年级学生而言,虽然用剪刀剪出对称图案并不难,但是要把这种技巧服务于生活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

(二)说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学大纲》对本领域的学习学生就应到达的目标要求,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立了以下三点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什么是对称形,明白对称形剪纸的折法。

2、潜力目标:会剪对称形,会运用对称形装饰生活中的物品。

3、情感目标: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唤起并激发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提高动手潜力。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我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就就应服务于生活,由于学生可能对如何设计美观的对称花纹需要必须的指导。因此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重点:掌握对称形的特点,并能用所学对称知识服务于生活,美化生活。难点:如何巧妙地运用对称形,使其有美感。

二、说教法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就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采用了激励—探究—实践—评价的教学方法。根据本课学生的理解潜力,我运用现场示范及多媒体演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了解理解程度。这样多法并用,既培养了他们分析理解作品的潜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三、说学法指导

新课标要求: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本课运用超多实物图片、教具,在课堂中创设情境,穿插学生都熟悉的生活中的对称形图片,增加直观性,启发创造思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四、说学习流程:

本课教学由课前激励、欣赏感受、探究领会、实践创作、展示评价、拓展思维六个环节组成。

(一)课前激励

教师出示各种自制对称性红双喜字。其目的是透过教师祝福的传递,交流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用心参与课堂教学。

(二)欣赏感受

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欣赏精美的对称形图片,带领学生走进对称的世界,感受生活中对称的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图形的例子,教师鼓励有创意的回答。本环节教师充分利用课件资料,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教师板书课题)

(三)探究领会

1、情境创设,归纳对称形定义

(1)透过猜图游戏,找出对称图形的另外一半,组成整个图形。(2)观察平面图形,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总结对称图形的定义。

(其目的是以美的作品感染学生,初步感受对称形的美,利用作品创设情境。)

2、自主探究,发现对称形的制作方法。

本环节教师分发实物剪纸图片,学生分小组探究,找出对称形的制作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探究发现对称形剪纸的制作方法。)(教师板书:折叠、画线、剪裁)

3、仿例制作“蝴蝶”剪纸。

本环节鼓励学生按照折、画、剪方法,仿例制作蝴蝶剪纸,体会对称折和连续对称折。(其目的是透过学生试剪,对上一个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延伸,体验剪纸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板书:对称折、连续对称折)4、质疑再探,尝试其他折法。

团花,团团相聚,花团锦簇,处处体现对称之美。

本环节教师演示各种团花折法,学生试折。团花之美还在于信手而来的的惊喜,教师鼓励学生在几番折叠的纸上随意剪裁,也可选取自己喜欢的团花试剪。(其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不同类型的对称形剪纸,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板书:三角折、四角折、五角折、六角折)

(四)实践创作

看看不如剪剪,动口不如动手。

本环节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并对学生进行安全和卫生教育。让学生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自由创作,同时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创作及时发现问题,帮忙解决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对称形制作的方法,体验创作的乐趣。)

(五)展示评价

剪一剪千娇百媚,赏一赏万种风情

本环节主要是透过展示作品,让学生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共同提高。鼓励学生已童趣的语言向他人展示并描述自己的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发言,找出不足,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随时赞赏其富有个性的表达和创作,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六)拓展思维

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明珠。教师透过展示剪纸艺术的其他用途,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唤起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并发动学生将其继承和发扬。呼应本课情感目标。

五、说板书设计:

第二课巧用对称形对称折;

1、折叠连续对称折;

2、画线三角折、四角折、五角折、六角折

3、剪裁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贴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教学资料,突出重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以上是我对《巧用对称形》一课的整体构思,恳请各位专家指正。谢谢!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报纸变花衣》为“多彩的生活”这一单元划上了圆满句号。教学内容是利用报纸制作装饰“衣服”。从而在了解服饰基本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如何利用报纸易碎、易折、易撕、易贴的特点,进行巧妙地设计制作与美化。它突破了传统的衣服选材,在出其不意中体现了编写者创意,变废为宝、方便易学。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制作的材料、方法上拓展思路。

二、学情分析:

多数孩子拥有初步的立体制作经验,经常喜欢折飞机、折小鸟……,但仅仅停留于小型的纸的翻折。而如今要做成一件大衣服,并要穿在身上却是少有的,很可能是头一回。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会产生神秘感,激发其探究事物的好奇心、创作欲。

出于年龄,在具体制作中可能缺乏宏观的把握,整体的设计。但他们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能够大胆想象、大胆尝试,富有表现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成员的基本特征,巧用废纸盒、空瓶子制作人物形象,并运用多种彩纸等材料装饰美化。

2、过程与方法:掌握不同人物形象的表现方法,并能通过实践学会变废为宝的本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深入观察了解人物特征的兴趣,发现与同学合作的乐趣,体会父母的关爱,感受家庭的温暖。

四、教法探析:

1、走进孩子、引发共鸣。以孩子普遍喜爱的时装小模特玩具“巴比娃娃”做导入,会倍感惊喜和亲切。很容易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并通过服装表演的游戏,激发学生对服饰的关注和兴趣,为新授打下基础。

2、演示点拨,激发联想。教师出示报纸,演示披在肩上,引导学生观察联想:看看,像什么?多像披肩啊!你们还能让它进一步变成什么?一下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丰富联想,打开思维的闸门。

3、师生合作,教学相长。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当“模特”,然后与学生一起进行量体裁衣,探讨如何用报纸制作成衣的技法,通过现场让模特穿在身上,体验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在合作中围绕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提示,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点拨引导装饰美化的方法,如引导学生给衣服做加减法。如“减”裁剪领口、袖子等,“加”添加口袋、腰带、花纹等,用形象化的“加加减减”使学生易记易学易掌握。开展“金点子”交流活动,进一步思考讨论用报纸美化装饰的各种方法、技巧,如卷、撕、折……。体验报纸衣服的独特美感。

五、学法指导:

1、尝试设计、讨论交流。开展“小小服装设计师”目标活动,每位学生用简笔画形式尝试设计描绘出服装的样式裁剪图。然后互动交流各自初步的设计方案,从中相互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进而开展“金点子”交流活动,思考讨论如何将平面的报纸制作成立体衣服,如何用报纸进行美化装饰。使得学生在尝试中激活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的潜能,获得亲身的体验;在讨论交流中促进思维的碰撞,智慧的升华。

2、小组合作、优势互补。在具体进行制作时,结合作业特点,确立以4人为一个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一项作品的形式。一人做模特,其余的一起合作动手制作,使报纸变花衣。有利于大家围绕实现的目标,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在出谋划策中体现个人的聪明才智,发挥集体的优势。

3、活动表演、体验快乐。学生完成作品后,每组推荐一位服装模特上台展示或结合服装的特点进行角色表演。学生在创设的服装设计表演赛的情景活动中,各尽其才、各显其能。并进行互评,由小组代表介绍作品的构思与成功的体验。这样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成长的平台,即感受成功,体验快乐,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4、多元评价、课外拓展。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作出综合评定。最后拓展思考:除了报纸还可用哪些材料制作?鼓励课后从材料上开发新途径,制作新型服饰。发散思维,拓展提高,体现对课堂教学的引申。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北师大版《艺术》一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蓝色的大海”的第三个课题,主要介绍海洋生物的形状、花纹、色彩等,是学生在学习《小贝壳》、《美丽的风帆》后,让学生对大海的认识从海滩、海面走向更为神奇的海底,从而使学生对大海的认识从“零散”走向“整合”,从“单一”走向“丰富”,为学生认识大自然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二、学情分析:

《艺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艺术学习只有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联系起来,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因此,本课教学前,我着重调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掌握了基本的学情信息:

1、闽南是一个洋溢着“海文化”的地区,学生生活在海边,对于大海本身并不陌生,他们听过、见过、吃过甚至抓过不少的海洋生物。

2、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时期,思维运作以形象为主体,对于“动作”和“形象”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3、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操作等学习习惯已初步养成,并且学生也初步学习了用肢体、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事物。

三、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

A、让学生初步认识海底的奇异景观

B、让学生初步认识海底生物的形状、花纹和色彩

2.能力领域:

A、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B、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海底生物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领域:

A、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珍爱海洋生物。

B、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教学设计前的考量:

思量一:如何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

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思量二:如何确实地发展学生的艺术能力?

艺术能力是艺术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学生艺术能力的发展不能寄希望于课外的辅导,只能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

思量三: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海洋是人类共同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感,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和关注环保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变小魔术,揭示课题

好奇之心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在课一开始,我就拿出一张白色的纸,告诉学生:老师可以五秒钟之内把一张白纸变成一片大海!信不信?以这样的引入,来极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好奇心,然后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说说对海底世界的印象,引出课题。

(二)探索海底的奥秘

1、让学生模仿潜水员的潜水动作,在感觉中走入海底,产生亲切感。动作表达能力不仅是艺术课程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感受艺术、掌握艺术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动作来把握世界。

2、播放“海底世界”的精彩动画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看到海底生物,感受海底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3、让学生说说还见到过哪些更神奇的海洋生物?充分地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来丰富课堂资源的交流与互动。

4、让学生随机模仿海生物在水中游行的动作,把握各种生物的不同特性。在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下面的创作打好形象的基础,更为主要的是调动学生的参与激情。

(三)深入认识海底生物的特征

课件展示不同海生物组成的画面,让学生在形状各异、色彩各异的海底生物中感受美的存在。

1、小组内交流,自主选择喜欢的海生物进行比较:

a、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特征,想想它们和哪些几何图形相类似。

b、让学生欣赏海洋动物身上花纹特点。

c、认知色彩。通过课件将图片欣赏设置由黑白色到彩色渐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通过现象认知色彩,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在观察各种不同生物的形状、花纹、色彩中,感受海底生物个性的美;在比较各个生物时,渗透美的鉴赏。

2、作品欣赏。我特搜集一些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感受用点、线、面等表现的海生物,增强学生创作的自信心。

(四)在创作中内化学生的艺术素养

1、方法渗透。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海底世界?在讨论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足够充分的创作材料。

2、合作创作。让学生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通过观察和学生个性的独特把握,用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合作创作,以丰富的色块、线条等来表现海底生物。加强学生的交流、互动和合作,以求使作品的创作呈现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在合作训练中,主要做以下几个步骤:

a、确定绘制对象、手法及对象大小。

b、根据生物的形象考虑装饰的图案。

c、进行具体的撕、贴、画等。

3、作品展评。每组选一两名小朋友展示作品,并将该组的构思、设计意图,说说给大家听。在品评学生作业时,对学生施行“大拇指”教育,同时重视生生之间的互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美的鉴赏能力。

(五)扩展延伸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小朋友们,海底世界是这么的美丽多彩,你会去破坏它吗?那么咱们该怎么做?”引发学生反思与交流,进一步认识海洋是人类的朋友, 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赖以生存的家园,不能破坏的,有责任去保护它,使其情感受到深化与升华。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1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的海洋知识。

2.会用画出的各种海洋生物等装饰环境。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了解、认识海洋,想象表现它们。对海洋的认识、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一段有关海底的小x和图片

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段小故事发生在哪里吗?

(海洋……)

你们还知道海洋中有什么吗?

(珊瑚、水草……)

2、在海洋中有数不清的生物。它们有大还有那么小的,轻便、千变万化。

3、今天我们就来表现想象海洋生物。

4、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认识、了解海洋生物。

A、小朋友,你们知道海洋生物有那些摸样吗?

(课件出示海洋生物图片)

(课件显现宇宙中星球运行图)

B、根据课件图让学生认识海洋中奇妙的生物。

2、启发联想:

A小朋友,你们知道地球上有什么吗?

(山、海、河流、陆地……)

出示地球仪,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不同的线条代表不同的含义。你知道那些是属于海洋的呢?为什么?

B海洋中有很多生物,我们用肉眼是看不清它们的,小朋友,我们现在来想象一下,在你的心中,奇妙的生物会是什么样的呢?

(指导学生讨论、谈自己的看法。)

3、如何表现:

A出示一画面,假如这是我们的海洋。

B画上我们心中想象的海洋生物。

C课件出示范品,指导学生欣赏各种漂亮的想象海洋生物。

4、海洋的点缀:

A、我们的海洋这么美,如果再配上珊瑚水草等等那就更美了。

B、课件欣赏作品

美国艺术家的作品,是得到海洋的启发而创作的。

三、学生活动,画出自己想象中海洋生物的摸样。

教学后记:学生对海底世界有很大的好奇心,注意力很集中,能开动脑筋想象,因此草稿画得还不错。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说说上堂课的学习内容给你什么收获,谈谈体会。

二、小组活动,互相说说自己想象中的海洋

三、学生活动,把画画完整

四、小观摩活动,学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想象,体会乐趣。

五、总结,推荐学生上台说说你是怎样画出自己的海洋生物的

各小组相互欣赏各组的作业,以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

共同评选出哪一组的作业最有创意。

鼓励学生多想象,创作更多有趣的物品。

教学后记:学生画出来的作品很富想象力,效果不错。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2

一、设计思想

合作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当今社会即充满竞争又需要合作。只有善与人合作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在社会中有所作为。合作内在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要素,是与他人共在,在共同解决问题中建立亲密关系、共同成长的一种方式。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将“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因此,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社会交往技能等具有重大意义。

二、说教材

(一)地位、作用和特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要求学生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乐于合作。《大家一起来》是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节的内容,也是本单元最后一课,与本单元其它几课是并列关系。以对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引导学生从小建立“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的观念,使通过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成为他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游戏与故事使学生理解合作的意义与价值,明晰合作的内涵,体验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乐于合作、主动合作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与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亲自参与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与意义。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在合作中相互配合。

三、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游戏环节,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另外还注意获得和交换信息渠道的综合、教学手段的综合和课堂内外的综合。

四、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游戏、观察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2.本节教师通过游戏和故事,归纳总结出合作的概念,并依据此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推导出合作的必要性。

2.让学生亲自参与游戏,体验合作的过程。主要是努力创设应用科学方法探索、总结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一个同学独立完成。

2.两个同学合作完成。

提出问题:有人帮和没人帮这个游戏有什么不一样?

总结:像这样,我们大家共同来完成一件事情就叫做合作,也就是今天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家一起来》。 板书:大家一起来

(二)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我们还有玩那些游戏也是大家一起来合作的?

学生举手回答。

2.“小球快跑”游戏

(1)4个同学一组合作完成。

(2)教师采集学生玩游戏的图片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3.生活中的合作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你是不是也常常和别人合作?你觉得还有哪些事情是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合作来完成的?

(1)小组讨论,举手发言。

(2)总结:看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常常会与他人合作,也正是因为相互合作,许多事情做起来就顺利多了。

4.你们玩游戏的时候开不开心?看到同学们这么开心,我也很高兴,说明游戏可以让我们快乐多一点。

5.板书:游戏:快乐多一点。

6.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你是不是也常常和别人合作,你觉得还有哪些事情是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合作来完成的?

(1)小组讨论,举手发言。

(2)总结:看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常常会与他人合作,也正是因为相互合作,许多事情做起来就顺利多了。

7.多媒体播放小鹿和猴子的故事。

(1)小鹿和猴子为什么都吃到了自己的美味?

(2)学生举手回答。

8.大家一起来

校园里,班级中,生活处处有合作。

你帮我,我帮你,游戏学习和劳动。

小朋友,一起来,快乐学习你我他。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的什么?

(四)布置作业

下课后多做做游戏,体会一下具体应该怎样合作。

(五)板书设计

大家一起来 游戏:快乐多一点

学习:进步大一点

六、课前准备

1.给全班学生分成6人一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

2.教学课件、蚂蚁图片(眼睛单独画了裁剪好,并且在后面贴好小磁铁)、磁铁若干、眼罩2个、卡纸若干、PPT翻页笔等。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神气的小厨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十六课的内容。 这是一节综合造型表现课,教材中针对儿童心理特点,选择儿童喜欢的食物为题材,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的现实活动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把美术和生活有机联系,从不同角度体验美术的乐趣,增强学习美术的信心。

二、设计理念:

这个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于学习,自主发现问题,并在实际动手中寻求知识点,找到学习方法,体验学习乐趣。教师只起到一个辅助和引导作用,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和研究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食物让学生体验艺术创作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同时引导学生用丢弃的废旧材料和橡皮泥来进行制作,让他们从中知道很多东西可以循环利用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自主,探究食物的基本形态和制作方法。感受各种材料特性,进入“神气的小厨师”的角色,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把自己喜爱的食物表现出来

3、知识与技能:利用各种材料的特点制作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受食品艺术之美,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会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如纸和橡皮泥等)做出多种多样的事物。

难点:2.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五、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六、教师准备:课件、制作作品

七、教学过程

一)、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名 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美术是形象艺术,它的美存在于美术作品的形象中。没有形象的美术就谈不上 美术。用眼睛观察是感知理解美术的前提条件。培养学生真正会观察,让学生有一双懂欣赏的眼睛,使其终身受益,这是美术教学必须重视的任务。所以我通过喜欢 吃的美食激发学生兴趣,在分类大纲里有三张关于事物的图片让学生回答选择,从而了解美食的简单分类通过美食来引出厨师再有视频中的厨师做菜的样子,让学生感受厨师的神气,从而引出课题神气的小厨师

二)、了解生活中的食物

在 欣赏生活中的食物时,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分类还让他们说说的其特点和颜色,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各种的结构特征,教师在这一环节起到引导作用。“好表扬”是小学 生的重要心理特点,表扬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进步的喜悦,从中得到心理的满足,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所以学生找出哪种食物对应哪种类型时我会给于表扬,让学 生一种愉快、自傲的情感体验。

三)、欣赏演示

这一步骤我用了示范性欣赏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的欣赏教师做的“食物”,学生看到老师各种食物,自己就有想做食物的冲动。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的限制,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有时需要教师一步步的引导,通过分析、交流、感受等过程来解决问题,并达到欣赏作品的目的才能更深入的理解作品。所以在本环节让他们欣赏的同时说说老师做的“食物”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让学生通过观赏了解制作“食物”的选材和制作方法,接下来再让学生看我制作过程的步骤,并通过欣赏比较了解整齐打摆放才是美。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做的像而且要摆放美观。

四)、学生创作

“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让他们带上厨师帽来做美食,更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制作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 善的知识、技能。学生在学习了树的知识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创作,并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学生制作时播放轻松的音乐,调节课堂气氛。

五) 、评价

人类的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由于学生在比例方面的感知有差别,而且整体把握形态的能力较弱。评价学生的作品应该因人而异,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此环节我用了比 较欣赏,目的是为了找出作品之间相同或相异之处以促进对欣赏对象的理解。比较欣赏由于对欣赏对象相关方面的比较,而使欣赏本身具有特别的新意和深度,在具 体教学时,假如能充分利用比较欣赏法,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形式、技巧乃至风格等方面进行纵横交叉比较,则比空洞的分析、讲解和说教更为生动,更易使学 生得到启发,从而使其加深理解,激发学习主动性。

六) 、拓展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其实我们除了用彩纸还可以用很多废旧材料来做食物,出示海绵泡沫塑料做的食品让学生观赏,课后同学们可以用其他废旧材料来做些你喜欢的食物。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谢谢。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4

一、教学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严峻地摆在我们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面前,原教材的滞后性让我们面对新的考验,因此,我们在更新观念的同时,要注意拓展教材的内容,赋予它新的生命,使它对人的终身发展有价值。

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重新审视教材,处理教材,对每位老师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新的教育理念提出:教师应成为教材的一部分,而且要不断更新,这里的更新不但指的是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更新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信息和教学方法;更要把所掌握的新能力、新本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积极地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那么,我们的教学面貌必将焕然一新。

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画汽车》是一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绘画创作课。之所以把它称之为绘画创作课,是因为我觉得单纯地把它看作为一节绘画课是不够的。虽然现在的学生天天能接触到汽车,许多学生家中就有私家车,更多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喜欢玩汽车,可以对汽车的结构、类型,甚至性能说得头头是道,有些可以说比老师了解得还要清楚。但作为一年级小朋友,他们的接触面毕竟有限,如果只是要求他们从自己观察的角度出发,画一辆汽车,有可能大家画的汽车都是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这就有违于新课标中提出的“美术课中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课程设置进行新的处理。

二、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汽车的有关知识(种类、外形特点、用途等)。

2、情感目标:树立赶超先进、为国争光的志向。

3、技能目标:能用线条勾画出一二种不同类型的汽车。

4、创意目标: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功能上、造型上设计汽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构画出一二种不同种类的汽车。

难点:启发联想和想象的过程,逐步丰富想象后的造型特征。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几何图形纸片(教师为学生准备:圆形2个、长方形2个、梯形2个)10组

教师:奖杯(“迷你车”、“多功能车”、“皇冠车”若干个)

(四)、教学设计:

1)启发引导(激发创意)

1、组织教学,明确要求。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是一位汽车设计师,要亲自为人们设计各种各样的汽车。

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大家都见过也坐过汽车,但是你知道汽车分哪几种吗?

(文字板书)汽车按其功能可分为客车、货车和特种车三大类。

3、游戏:组装汽车。

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几何图形纸片进行汽车组装竞赛,看哪个汽车厂设计的种类最多。

小组汇报说说设计了哪几种汽车?

(2)要点辅导(构思创意)

1、教师: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有利必有弊。(演示撞车事件引起的交通堵塞,废气污染)你希望看到这些吗?(学生:不)该怎么办?

2、绘画活动:汽车设计师

教师:就让我们充当一回汽车设计师,请大家为人们设计一辆或几辆想象中的汽车。我们还可从哪些方面提高汽车的功能,使它的利大于弊?

提示:1、可以在原有汽车功能或色彩上进行改造。(如车能飞,车能在水中游……)

2、可以用你喜爱的动物、植物以及其它事物的外形进行设计。

3、还可以在设计的汽车旁写上功能或特征类的文字。

(3)创作体验(展现创意)

1、学生作画,教师辅导。(课件配乐)

学生根据提示直接在纸上创作。教师在巡视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提出参考建议;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作画,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2、欣赏讲评作品“汽车展览会”。

(1)教师以主持人角色举办“汽车展览会”。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前边,大家一起来评出奖项。

“迷你车”:要求色彩鲜艳,形状美观大方。

“多功能车”:要求多功能,用途广。

“皇冠车”:要求既美观大方,又功能齐全。

(2)肯定小朋友精彩、生动的设计。对可以修改补充的作品,鼓励继续补充改进。3、课堂小结

三、教学反思:

在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回忆对比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与反思。

1、游戏:组装汽车。

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几何图形纸片进行汽车组装竞赛,看哪个汽车厂设计的种类最多。

小组汇报说说设计了哪几种汽车?

设计一辆车,在探究性学习里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

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让学反思: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来生感觉非常有趣,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使每位同学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有一次创作的机会,为后来的大胆想象,特别是为造型上的创新提供了较好的舞台。从实践结果看,确实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绘画活动:汽车设计师

教师:就让我们充当一回汽车设计师,请大家为人们设计一辆或几辆想象中的汽车。我们还可从哪些方面提高汽车的功能,使它的利大于弊?

提示:

(1)、可以在原有汽车功能或色彩上进行改造。(如车能飞,车能在水中游……)

(2)、可以用你喜爱的动物、植物以及其它事物的外形进行设计。

(3)、还可以在设计的汽车旁写上功能或特征类的文字。

反思: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探究统一。虽然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就包含了教学内容的拓展,使学生不会再局限于自己观察到的、看到的汽车,创作的余地就更大了。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共同探究,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学生的作业中,就出现了苹果汽车、兔子汽车、西瓜车、长翅膀的车、鱼车……。但在实践中,我发现如果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已有的奇特形状或功能的汽车图片,学生的想象会更加精彩。

3、欣赏讲评作品“汽车展览会”。

(1)教师以主持人角色举办“汽车展览会”。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前边,大家一起来评出奖项。

“迷你车”:要求色彩鲜艳,形状美观大方。

“多功能车”:要求多功能,用途广。

“皇冠车”:要求既美观大方,又功能齐全。

(2)肯定小朋友精彩、生动的设计。对可以修改补充的作品,鼓励继续补充改进。

反思:在评价中采用,教师评、学生评,评个人、评集体等多种评价方式,也是想达到对学生的一个促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由于课前就强调了最后要奖励小红花,所以,整节课学生的秩序井然有序,即使在活动中也没有出现混乱状态。

教学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材的使用上也是如此,但总目标是一样的,让我们以孩子的观点看世界,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选择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和最适合师生的内容,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师生一起成长。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

《小小手》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四课,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本课通过多种方式的手形表演与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简单的、变化的手形带给我们的丰富联想与无穷乐趣,并鼓励学生通过平面绘画和立体彩绘的方式,尝试将自己借助手形联想到的形象表达出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探索手形的装饰与组合美,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2、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展开联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合作学习的乐趣。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形的变化并进行联想,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探索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材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感知不同姿态角度的手形,展开联想;启发学生寻找到手形与实际形态之间的联系,探究手形的表现与组合方法。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提出的“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关注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的要求以“快乐求知”为目标,打破原有的单纯的讲画教学模式,力求营造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竞争”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游戏激趣法:采用游戏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如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导入课题。

2、启发谈话法:抓住关键,培养学生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启发学生学习绘画步骤。

3、创设情境法:用魔术的形式及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说学法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不用“讲”,“教”都是为了不用“教”。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师的重要任务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采用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主要有:

1、观察体验法:引导学生观察手形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产生丰富的联想,通过自身尝试体验,思维更加活跃,学习兴趣更加高涨。

2、合作学习法: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作画,学生拓宽思路,互相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练习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在本课绘画练习中,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范画及学生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说教学过程

1、玩一玩

俗话说“情感产生兴趣”。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是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运用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引入课题,让学生对自己的手产生兴趣。

2、说一说

通过启发式的谈话,引导学生对“石头、剪刀、布”这些简单的形体进行联想,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做好准备。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出来,教师抓紧住时机更深入地引导“我们的手还可以做出很多很多不同的造型,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这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进而导出课题《小小手》。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维

1、看一看

教师用手影给学生表演一个小故事,在讲故事中做手影表现各种小动物:“早上空气真正好,小动手们起得很早。小白兔,蹦蹦跳跳做早操;梅花鹿,头顶长角来吃草;小猎狗,打着呵欠伸懒腰;突然老鹰飞来了,空中盘旋把食找;猎狗见了汪汪叫,小白兔老鹰来了快点逃。小白兔赶紧往洞里跑,老鹰扑下没抓到,只好无奈地飞走了。”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也在小组内用单手、双手做各种手形互相交流。

2、演一演

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小朋友的手都很灵巧,哪位小朋友愿意展示一下自己会变的小手?”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各种变化多端,形象可爱的手形在他们灵活的手上展现,他们玩得高兴,学得开心。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轻松快乐、自由热闹、亲切和谐的氛围。

3、试一试

教师演示绘画步骤,先在实物投影上做手势,然后把手按在纸上画出手形。引导学生试着将联想到的事物添画出来以后再给它涂上颜色。通过欣赏各种形象的手形画,让学生知道手除了可以摆手形还可以想象添画,也能用颜料直接涂在手上的方法画手形画,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鼓励他们尝试多种画法,拓宽思维。

(三)合作练画,愉快展评

1、画一画

小组讨论: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小小手,怎样分工?然后小组合作作画。(学生作画时,播放《巧巧手》歌旋律)。通过合作学习能开启学生的新思路,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担任协助、引导的角色。学生积极地讨论、交流、创作,起到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画出奇趣横生的手形画。

2、评一评

合理的评价能促进学生进步,树产自信。在教学中采用师评与生评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个人评与小组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先让学生说说作品的设计思路与想法,然后同学间相互提议,最后同教师进行简短的评价。这样把空间尽可能我的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让学生能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最后投票选出“最佳创意奖”,将学习热潮推向高峰。

(四)归纳总结,巩固延伸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及学到的本领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延伸主题,结合各行各业用手进行蔻创造的情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启发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

教师用手语送给大家一句话(课件出示):用我们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教师用手语做,让学生跟着一起做。最后,在《巧巧手》歌声中愉快地结束本课。

本课堂的教学,从“手”的游戏开始到“手语”结束;从教师适时点拨到学生的自主参与;从围绕中心到拓展延伸,无一不体现了“趣”字,这是这堂课设计的中心所在,更是新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附:板书设计

印形

添画

小 小 手 变形

造型 摆形

涂色

下载一年级美术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美术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一年级美术.doc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美术《穿花衣的热带鱼》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新课程提倡,美术课要与学生的生活......

    一年级美术《大家一起画》说课稿

    小学美术课说课稿大家一起画关口镇胡河小学毛楚君【说教学理念】美术课程改革转变了课程的功能,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体验。随着社会的发......

    一年级美术《大家一起画》说课稿

    一年级美术《大家一起画》说课稿 一年级美术《大家一起画》说课稿1 这课我为了保护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激发学......

    一年级美术神奇的海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这一课是北师大版《艺术》一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蓝色的大海”的第三个课题,主要介绍海洋生物的形状、花纹、色彩等,是学生在学习《小贝壳》、《美丽的风帆》后,让学......

    湘版美术教材一年级说课稿

    湘版美术教材一年级《画画火柴人》说课稿 尊敬的老师: 我说的是湘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一年级的《画画火柴人》。本课是集“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为一体的综合美术课。新的......

    一年级美术小小手说课稿(5篇范文)

    一、说教材1、分析教材《小小手》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四课,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本课通过多种方式的手形表演与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式的活动中体......

    美术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 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转身板书《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回到原来位置一、说教材《......

    美术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 15篇 美术说课稿 1 一、教学理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严峻地摆在我们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面前,原教材的滞后性让我们面对新的考验,因此,我们在更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