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
3篇2020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1
xx,知道他的人都说,老毛是个学习的带头人、服务的热心人、群众的贴心人。他担任省公安厅离退休干部铜盘党支部书记以来,注重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展现出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的本色美,支部连续四年被省公安厅直属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党总支评为先进党支部,个人先后荣获省委省直机关工委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学习的带头人
长期以来,xx同志养成了勤奋笃学的良好习惯。2009年退休后,他始终保持公仆本色,牢记党员身份,把政治学习摆在首位,坚持读书看报、学文件,紧跟形势、思想常新。省委老干部局、省公安厅机关直属党委举办的各种辅导讲座,他一次都没落下,且发挥当年在部队养成的速写专长,及时整理出数十期课件内容,印发给支部党员学习。今年3月,他根据中组部老干部局调研处处长刘政文同志作《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专题报告,记录整理出3000字的学习材料,要素齐全、准确完整,很受大家喜欢。他身体力行、亲力亲为。每次支部学习,他都亲自安排、亲自备课。为了讲好“两学一做”党课,他花费了不少时间,从网络、报纸、微信中查阅了大量资料,收集了许多歌颂祖国、歌颂党的文章,并紧扣支部、老党员的实际,撰写了6300多字的课件,翔实生动、有理有节。老同志们点头称赞、拍手叫好。参会的厅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总支书记郑昆义也用“政治性、思想性、逻辑性强,既有中央层面精神,又有支部浓郁气息,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在总支所属支部推广借鉴。
夕阳无限好,余热写春秋。xx同志始终关心国家大事,不仅学政治,钻研公安业务,而且关心养身保健常识。近年,他收集撰写了近千篇诗词歌赋、养身健体心得等,有的在省老年大学经济学会会刊上发表,有的在金秋网、公安厅《老干简讯》上刊出,连续四年被厅机关评为优秀通讯员。2012年,他参与了《全国公安国保历史》(xx分册)的编纂工作,翻阅了大量文献档案和历史材料,日夜操劳,毫无怨言,终于完成了长达20万字的可鉴史稿。
服务的热心人
“俯首甘为孺子牛,累并快乐着!”老同志们常常这样夸他。xx所在铜盘支部党员有72人,其中,40年以上党龄的28人,年龄最大的95岁。担任支部书记四年来,他视离退休干部为亲人,把服务高龄老党员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不计报酬、乐此不彼,默默地为大家服务着、奉献着。针对支部党员多、高龄多、居住分散等特点,由他倡导支委每人挂钩联系1至2位长期住院的离休干部或高龄、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定期上门帮扶或电话问候关心,对居住偏僻较远的老党员,也明确专人开展结对,保持联系沟通。“我与小组心连心”——结对子帮扶活动的开展,既把党组织的要求、亲情与温暖及时传送到位,又拉近了党员与组织的距离,将被联系党员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及时反馈给党组织。此举赢得老党员的广泛赞誉,也大大提升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为给老党员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他经常主动向领导报告,反映老党员的所思、所想、所盼,争得厅机关相关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先后制定了党支部工作制度、活动室管理规定,制作了党建荣誉室、学习墙报,更新了空调,添置了窗帘、桌椅及活动器材等。平时,他还常常放弃休息时间,为活动室整理报刊杂志,帮助打理卫生,用自己的平凡、真诚和热心,赢得老党员们的欢心、支持和信任。
群众的贴心人
他生活俭朴、平易近人,以关心群众为己任,退休前就慷慨资助xxxx籍的曹欣伶同学,帮她顺利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被老区人民传为佳话。如今,担任支部书记的他,更接地气,与老同志们打成一片,经常关心他们的疾苦,熟知他们的家庭和生活困难情况。党建工作中,他探索建立了“三必访”制度:即“老同志生病住院必访,老同志生活上遇到困难必访,老同志家庭变故及邻里纠纷必访。”老同志张彬、戴文生、彭友炷身体状况差,张云、翁湘民等年事已高,他总是第一时间向党组织、离退处领导反映,尽力帮助解决后顾之忧。老同志陈太祥80大寿、孟晓榕70生日之际,他书写藏头诗分别赠给两位老人,祝二老生日快乐!即便去年年底,他不慎骨折治疗期间,还坚持与支部成员一道慰问住院的老同志。近年来,共走访慰问住院及生活困难老党员60多人次,送出慰问金近三万元,解燃眉之急,被群众誉为老干部的贴心人。
3篇2020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2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xx从xx林学院本科毕业。他心系林海,踏遍青山,把辛勤劳动的汗水洒在绿色金库,从林业职工一步步提拔为林业局长,县政协副主席。退休后,他轻车熟路,指导现代生态营林,发展林下经济。
他发现民营兴华农林高新技术研究所所长、老科协会员、研究员许华美自学成才,向杂草宣战,发明杂草除控剂,向生态营林进军,构建现代生态林业体系,就组织退休林业高级工程师帮助总结经验,臻于完善。他及时向省、市老科协推荐许华美的科研成果。如今,许华美经常应邀到县内外、省内外讲学,推广科研成果。营林作业亘古不变的“炼山造林”铁律被打破,一条脱贫新路越走越宽阔。
他发现大历镇高级农艺师、大历分会会长高允旺几年来坚持在林下种植竹荪获得成功,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就与大历镇党委、政府联系,筹备并成立了“大历老科协分会”。县里老科协历次学术活动都邀请高允旺参加,发挥其聪明才智,推广林下经济运作经验。xx组织县老科技专家多次到大历考察、调研,推广种植竹荪、油茶、夏橙、铁皮石斛等经济作物。
生态营林,林下经济,xx退休后倾尽心血浇灌出来的两朵奇
葩在xx县盛开怒放,为精准扶贫闯出一条新路。
科技下乡,走进千家万户
xx退休前是xx县政协副主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高瞻远瞩,虚怀若谷,团结奋进,共创未来是他的政治本色。他经常说,“添一块砖,加一片瓦,振兴中华我们再把汗水洒!”
老科协会员来自各行各业,都有一技之长。xx深知老科协应该是一张宽阔的平台,让会员们老有所为,发挥余热;老科协应该是一条金色的纽带,使大家老有所乐,乐于奉献。于是,他带领农林专委会、卫生专委会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两次到乡、镇、村开展活动。每次科技“三下乡”都针对农事季节举办科技讲座、咨询,为农民义诊。10年来,开展科技讲座、咨询近百场,发放资料几千份,诊治3000多人次,测量血压4200人次。会员中有不少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xx发动他们聚焦课改,情洒校园,选送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参加省“名师讲学团”,深入县实验小学听课评课,举办?学讲座,指导师资培训;成立老园丁艺术团,到特殊教育学校、敬老院、福利院慰问演出,关爱弱势群体。
发挥特长,拾遗补缺。xx组织老科技工作者活跃在xx县的各行各业,为建设四化添专加瓦,为振兴中华再把汗水洒。
鞠躬尽瘁,讲奉献不停
2006年6月27日,xx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成立,xx就担任会长职务。他还是县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指挥部、城区新水源暨护堤工程指挥部的副总指挥,党的“路线教育”督导组分组长,身兼数职,毫无怨言。xx退休前就患有高血压病,退休后因工作繁忙,心力交瘁,先后两次脑溢血住院治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志未已”。半个世纪来,xx实践了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县老科协的工作在xx的组织下,有条不紊,有声有色。
定时学习,老有所学。双周一次理事会工作研讨,每月一次专委会主任、业务骨干政治学习,每年一次科研课题论证,每年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总结过去,计划未来。党中央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不绝于耳,科技信息、科技情报、科技资料不断吐故纳新,汲取营养,继续学习。定期活动,老有所乐。每年春游、秋游,县内参观考察,每年重阳节组织全体会员团聚联欢,每次会员离会欢送话别都充满温馨,洋溢热情,给人温暖,使人怀念。xx县养羊专业户、养蛇专业户、养孔雀专业户、台湾泥鳅专业户,都得到老科协专家的技术指导。他们饮水不忘掘井人,致富感谢好政策,发家思念引路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条平凡的真理,被老科技工作者演绎的熠熠生辉;看着科技扶贫结出的累累硕果,老科技工作者心花怒放,其乐融融。
最美老干部xx还美在严肃的政治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严格的科学方法,严密的组织制度。他拥护党中央,旗帜鲜明,每次外出活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八项规定”。他重视调查研究,每个科技扶贫项目,都事先组织专家论证,充分研讨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他科学计划,每件事情都有专人负责,阶段验收、检查落实。他建章立制,每个专委会都有自己的计划总结、规章制度,确保县老科协工作长治久安,经久不衰。
xx同志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退休10多年,他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保持科技人员的良好素质,团结广大老科技人员发挥余热,无私奉献,精神可嘉,成绩可喜。他不愧为最美老干部。
3篇2020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3
xx,中共党员,今年63岁,退休前是xx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在职时,他先后31次受到上级表彰,曾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退休后,他不甘沉寂,积极托身xx区老科协事业,在服务“三农”中与许多农民兄弟结成朋友,被称为农民兄弟的“孺子牛”。
为农民,不惧山高路远
2012年,xx光荣退休。但他心里装着农民,只要农民兄弟有需求,无论是严冬酷暑,还是风雨冰霜天,他都及时赶往现场,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上的问题和困难。
曹溪镇林思恩创办的天池果蔬家庭农场,面积120多亩,经常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他克服路途遥远,山路难走等困难,经常上门进行技术指导,仅去年就利用休息日去了十多趟,还时常了解存在问题的改进和落实情况。去年8月,正值大热天,林思恩农场的百香果出现病害,知道情况后他立刻赶了过去,此时室外温度30多度,大棚内更是灼热难当,汗水湿透了衣服,他还是坚持在大棚内仔细察看百香果,取样、化验、比对……直到帮助他开了药方并指导施用后才安心离开。时过境迁,林思恩还时常谈起此事,非常感慨。
xx梅花山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白沙基地距离他家50多公里。2013年1月,基地负责人张炳华请求他去基地,对400多亩果蔬种植进行技术指导。他毅然迎着寒风前往实地,多次指导绿色无公害果蔬生产技术,通过科学施用生物农药和生物有机肥、微生物土壤解毒剂、减少化肥的施予等办法,既大大减少了氮肥挥发对大气的污染和硝酸盐淋失对地下水的污染,又保证了果蔬产品符合绿色无公害果蔬生产标准,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推动全市绿色无公害果蔬种植上了一个新台阶。
雁石镇天福果园水蜜桃种植户陈钦华种有100亩的水蜜桃,刚开始由于不懂修剪控梢、疏花疏果和合理施肥用药,果树枝叶虽很茂盛,但就是挂果很少,产量一直上不去,成本降不下来。他的果园地处雁石镇的一个偏僻的高山上,春天下雨路不通,每次到桃园就要步行5里远的山路,xx没有被山高路远所吓倒,仅去年就上山10多次。他多次深入果园,根据桃园土地有机质偏少的情况,指导增施生物有机肥,实行科学配方施肥、用药,并适时控梢。2014年,陈钦华果园的水蜜桃平均每棵节省化肥、农药、工资等成本5元,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售价也由原来的每公斤12元提高到16元。
今年4月12日,雁石镇天福园水蜜桃种植户陈钦华、岩山镇山前村果农张振华等果农,由于水蜜桃果受到冻害,在几乎绝望的情况下,急忙打了他的服务热线求救。他得知情况后,心急如焚,马上查阅资料收集救助措施,并于次日凌晨4点钟就从家里出发,赶赴40公里外的果园。他一边安慰果农不要着急,一边仔细观察分析,指导他们采取喷洒“植物动2003”等措施。由于救助及时,措施得当,经过及时采取措施,他们的水蜜桃果第三天就得到了恢复,使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此时的他感到十分欣慰。
勤试验,农技创新促增收
作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他十分重视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工作。针对近年来农民兄弟在施肥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他开展了多种生物有机肥应用技术试验和推广工作。2012年12月,他与xx县农业局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的专家们横向联合搞试验,运用xx东森益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营养液肥、叶面肥等生物肥料,在xx县三洲镇三洲村村民黄勤的杨梅园进行杨梅黄化树施肥试验,取得了成功。
近年来,xx区苏坂镇苏坂村农民种甘蔗初具规模。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他指导该村农民李木南在甘蔗田中施用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营养液肥、叶面肥组合与化肥施用对比。2013年10月22日验收表明,这个实验不仅提高了甘蔗的产量和质量,而且每亩经济效益可增加纯收入1078元。同时他还指导xx区岩山镇玉宝村董建富在青草盂租地种植8亩葡萄中施予生物有机肥示范,结果表明施生物有机肥使葡萄坐果多、着色早、色泽好、果粒大小均匀,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2.5度,且果实硬度和弹性提高,耐贮存,增加产量30%,减少了雨后裂果与落果。此外,他还在琯溪蜜柚、柑桔、槟榔芋、葡萄、水蜜桃、杨梅、仙草等作物上指导农民朋友用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营养液肥、叶面肥与化肥施用对比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便于推广、宣传新技术,使农民听得进,看得懂,他还根据试验结果,精心设计制作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物有机肥配方施予等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撰写技术资料,深入村组农户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宣传培训活动,真正让农民兄弟掌握绿色无公害生产。退休几年来,他先后共推广应用生物有机肥面积1.75万亩,不仅提高了广大农户的科学施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上了一个新台阶。
传技术,毫无保留乐奉献
为了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水平,他根据自己积累的实践经验,编写成通俗易懂的科普教育材料,制作了《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绿色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和琯溪蜜柚、葡萄、甘蔗、槟榔芋、杨梅、西瓜、百香果等无公害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等30多个PPT文档。
为了帮助农民掌握科学技术,他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把技术培训班办到了村头、办到了农民身边,使农民群众学习、生产两不误。主动围绕乡(镇)、村的主导产业,积极参与xx区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班讲课6期,累计培训600多人。他还受聘到建阳、霞浦、平和、广东梅州、江西寻乌等地,紧密结合当地农民的需求,结合农时季节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采取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几年来,他先后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33期,开展现场培训105次,培训农民达5200多人次,毫不保留地把先进、实用的技术快速传授给农民兄弟;编印琯溪蜜柚、柑桔、槟榔芋、葡萄、水蜜桃、杨梅、仙草等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配肥建议卡约1.2万份,发放给群众;走访农户300多户,联系科技示范户80多户,组织试验、示范新品种15个,新农药28个,推广新技术12项。
多年来,无论是现场指导,还是办班培训,老余总是把素不相识的农民当兄弟当亲人,耐心指导,不厌其烦,总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农民兄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有效。自己受聘于xx东森益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除了享受公司的工资待遇外,从来不向农民讲报酬。有一次,他到天福果园技术服务时,陈钦华果农望着满身雾水和汗水的他,十分感动,硬要送给他路费,当场被老余婉言谢绝了,他说:“这是我的职责,是我应该做的。”,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为农民兄弟服务的事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与农民兄弟作一生的朋友。他用辛勤和汗水换来了农民兄弟的增收,当增产的喜悦挂在农民兄弟的脸上时,自己也体会到了奉献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第二篇:最美事迹
最美女教师
【事件】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被网友们称为“最美女教师”:5月8日,在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一辆正在等待师生上车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轮之下,导致双腿被轧断高位截瘫全身多处骨折,至今尚未脱离危险期,5名受伤学生已有一人出院。
【观点】
师恩如父师情如母,而今在“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感天亦动地。作为八零后年轻教师,在车祸瞬间释放的师德大爱,令人揪心的看到了教师最美丽的心灵,这是母爱的本能反应,更是爱心中爆发的师德尊严。
【评析】
通过媒体报道可知,“最美女教师”的“美”并非闪现在救人的那一瞬间,让我们潸然泪下的是:到医院清醒过来时还对同事说“先救学生”,同事李金茹数度落泪,心疼“经常在马路上引领学生的她却倒在了马路上”;学生闫泓佚说,“她像妈妈一样,我们感觉特温暖”;为让班里学生在冬天能喝到热水自己出钱买电水壶;每月拿出为数不多的工资买面包、饼干给路远来不及吃早饭的学生„„
如果不出这场车祸,张丽莉日常教学生活中的“最美”或许不为我们所知,但我们相信她救学生那一刻的无私绝非瞬间的冲动,她对学生的舍命感情是日积月累的,是“舐犊之情”,她的职业精神和师德素养是长期养成的习惯成自然,也正是日积月累的“美”造
1就了生死关头的“最美”。在师生关系日趋淡漠、师德尊严屡屡被质疑的当下,“最美女教师”为重塑新时代的师生伦理提供了参考,理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公民思想体系的道德楷模。
最美妈妈
吴菊萍,1980年生吴菊萍(右),是浙江嘉兴人,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闻涛社区中,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了孩子,目前小女孩妞妞已抢救完毕无生命危险,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
2012年感动中国委员会为她颁发了奖章。
最美司机吴斌
5月29日,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员工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突然有一块铁块像炮弹一样,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对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换挡刹车将车缓缓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跳灯,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虽经全力抢救却因伤势过重去世,年仅48岁。
吴斌是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的快客司机,跑杭州—无锡线路。5月29日中午,他驾驶浙A19115大型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车上载有24名乘客。11时40分左右,车行驶至锡宜高速公路宜兴方向阳山路段时,一块大铁片突然从天而降,击碎挡风玻璃后,砸
向吴斌的腹部和手臂。
监控画面记录下了当时突发的一幕,时间共1分16秒:被击中时的一瞬间,吴斌本能地用右手捂了一下腹部,看上去很痛苦,但他没有紧急刹车或猛打方向盘,而是强忍疼痛让车缓缓减速,稳稳地停下车,打起双闪灯,拉好手刹,最后他解开安全带挣扎着站起来,打开车门,疏散旅客。他回头还对受到惊吓的乘客说:“别乱跑,注意安全。”做完这一切,吴斌瘫坐在了座位上。
66岁的孙先生当时就坐在吴斌驾驶的大客车上。他说,车刚开出半小时,跑在高速上,行驶在最里侧的快车道上。“当时,突然听到驾驶室传来一声巨响,坐在前排的乘客,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孙先生说,紧接着大客车稳稳地停了下来,随后,车门也打开了。“看吴师傅时,身上都是血,斜倒在座位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看上去十分痛苦。”
同在车上的乘客周先生说,大家看到,车的挡风玻璃上有一个洞。有人把吴斌的衣服解开后,发现他满身是血,胃部还有一个三角形的洞。
参与抢救的医生发现,这块从天而降、数斤重的铁片,在击碎挡风玻璃后直接刺入了吴斌的腹部,导致其整个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抢救输血达1万多毫升。
“面对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在那么痛苦的情况下,吴斌还坚持把车停好,值得敬佩。”乘客韩先生说,若不是吴斌的敬业,很可能就是车毁人亡。
韩先生事发时坐在车子的倒数第三排。他回忆说,吴斌的最后一句话是:“给我打110和120,你们不要乱走。”说完,他无力地倒在了座位上。
24名乘客无一受伤,而年仅48岁的吴斌,因伤
势过重,抢救无效,于6月1日不幸去世。
第三篇:老干部先进个人事迹
夕
阳
丹
心
别
样
红
——XX干休所党支部书记XXX先进事迹
XXX同志1954年7月参加工作,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1月从政协XX委员会副主席岗位上退休,2006年6月当选为XX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近年来,他带领党支部一班人,以强化老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为突破口,以关心每一名老党员为有效工作方式,以支部委员的自身行为为榜样,统一党员的思想认识,使他们政治坚定;开展生动活泼、健康向上并赋予较高政治内涵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他们思想常新;加强对离退休老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在他们心中的凝聚力,使他们理想永存。2010年8月XX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被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党支部”,这一成绩的取得无不渗透着党支部书记XXX的心血。
加强阵地建设,增强党支部感召力
2006年,XXX当选支部书记不久,由于县城拆迁改造,原来的干休所被城建部门拆除,党支部正常活动无法开展,广大党员思想波动极大,XXX同志在做好老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县城文体广场综合办公楼南二楼租赁房屋六间共计180平方米,作为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阵地。并设置了办公室、值班室、活动室、健身室、阅览室,配备了跑步机、按摩椅、台球、象棋、麻将等娱乐健身器械。订阅了《人民日报》、《甘肃日报》、《陇东报》、1 《中国老年报》、《求实》、《党的建设》、《金秋》、《老年博览》、《火炬》等十多种报刊杂志。200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XXX同志积极和县委组织部联系,为支部配备了电脑、超大屏彩电、多功能大型会议桌椅、文件柜等设备。2009年,XXX同志听说县文化局给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农家书屋”配备读书,不顾年高体弱,亲自和文化局联系为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争取到各种读书4000多册,极大地充实了党支部阅览室。在XXX同志的不懈努力下支部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加之文体广场地处县城中心,占地7000多平方米,环境优美,广场四周设置各种健身器械40多台套,每天都有很多老干部前来学习、阅览、健身、娱乐,使党支部活动阵地成为真正的老党员之家,先后有多名退休干部将组织关系转入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感召力。
突出理论学习,增强党支部凝聚力
XX老干部休养所党支部成立于1989年,现有党员38人,平均年龄71.6岁。近年来,XXX始终把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支部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常抓不懈,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使老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政治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坚持理论学习制度化。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年有计划、季有总结、月有记录,形成了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理论学习制度,使老党员养成了自觉学习,关心时事政治的良好习惯。二是坚持理论学习经常化。党支部规定每月的15、25日上午为 2 政治理论集中学习时间。部分党员不顾年高体弱,疾病缠身始终坚持党日活动和理论学习。同时,党支部紧紧围绕党在新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及老干部关心的时事坚持每月开展一次集体大讨论活动。三是坚持学习方式多样化。每年确立一 个政治活动主题,提早安排部署,明确学习任务。几年来先后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建国60周年,回顾辉煌历程”、“为奥运加油,为奥运喝彩”、“谈理想、展未来,永葆革命晚节”、“忆峥嵘岁月,为党旗争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召开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为老同志提供了展现自我、抒发情怀的舞台,极大地激发了老党员的政治热情。2009年4月24日,XXX联系县委党校,组织举办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党校常务副校长孙志红做了题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的报告,县电视台做了专题报道。2009年8月20日XXX同志参加了全省老干部工作“四项建设”经验交流会暨党支部书记学习班,并做了经验交流,交流材料《加强党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刊登在甘肃老干部工作杂志2009年第6期上。党支部还结合学习内容,组织老党员参观考察全市工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市容市貌建设等项目,使老党员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增强党支部战斗力
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强的领导班子和严明的组织纪律,XXX充分认识到,只有建 3 设过硬的班子才能带出过硬的队伍,要做好党支部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形成工作合力。在XXX同志的带领下,支部选举了5名身体状况好、政治素质高、经验丰富、配合默契、热心支部工作的老党员组成支部班子,明确了分工,细化了责任,为支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严明组织纪律。党支部坚持发挥集体领导作用,讨论制定了《组织生活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报告工作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党费收缴管理制度》、《党支部成员联系党员制度》等制度,使支部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加强党员管理,增强党性观念。党支部规定每月15日、25日为党员活动日,半年一次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每年一次,每半年总结一次工作,从而使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组织观念和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
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支部向心力
XXX同志民主作风好,善于倾听和集中老同志的意见,交流思想看法,不断改进工作。一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网络。健全党支部成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联系网络,及时了解老同志的思想状况和实际困难,帮助他们答疑解难、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段时间,一些老党员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党风廉政建设中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现象看不惯想不通,针对老同志的现实思想,XXX总是利用支部这个阵地有的放矢的引导大家加强学习、深入思考,引导大家 4 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使大家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信不疑、坚定不移。二是开展走访慰问活动。XXX不顾年事已高经常带领支部一班人对常年卧病在床不能参加组织活动的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定期送去学习资料。2010年“七〃一”建党节前夕,XXX带领班子成员看望慰问了常年卧病在床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胡俊堂,张凤奇、王慕斋等10多位离退休老党员,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增强党支部影响力
75岁也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然而XXX却犹如春深著花的老树,俞老弥坚,把一片丹心献给了党的建设事业。近年来,XXX带领支部党员继续发挥作用、奉献余热,积极参与和谐社会构建。“五〃一二”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及甘肃舟曲泥石流自然灾害发生后,XXX组织支部党员向灾区先后捐款8000多元。为了帮助农村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XXX积极响应县关工委的号召,在广大老党员中组织开展捐资助学活动。2007年秋季开学时,XXX带领三名老党员前往新庄镇嘴头赵村的 9名特困学生家中,为每人送去200元助学捐款及书包等学习用品。2008年10月11日,支部还给这些困难家庭分别送去价值1800多元的面粉和化肥各一袋。2010年10月15日在XXX的倡议和组织下,党支部成功举办了XX首届离退休干部书画展,参加展出人员58名,参展作品52件。参展作品以书法绘画为主,内容健康向上,绝大多数堪称精品佳作,赢得了参展老干部的一致赞誉。2010年 5 10月26日下午,党支部邀请XX城关小学书法绘画特长班200多名学生参观离退休干部书画展。2010年10月27日下午,XXX应邀为XX城关小学全体师生做了题为《听听过去,看看现在,想想自己该怎么做?》的专题报告。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与党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征文活动中,XXX积极宣传动员支部党员撰写诗歌、散文、回忆录共28篇,XXX撰写的《共产党人》被选送到市局。作为一名老党员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爱戴,XXX呕心沥血撰写的《双百英雄诗赞》即将出版,这是他献给党的九十岁生日的最好礼物。
第四篇:老干部先进个人事迹
同志工作38载,牢记“群众是根,以民为本,勤勉孝敬老人”的服务理念,书写着自己朴实而又不平凡的人生。
他曾主抓过扶贫工作,短短三个月,他足迹走遍所在四镇一乡、380户孤寡老人、特困户家中,为区委、区政府扶贫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他曾主抓过老年星光工程。用不到三年的时间,便组织80多个社区建起了一批夺目的社区福利设施,为社区老人文化娱乐、康复健身提供了平台;
他曾扶持过数所民营老年公寓,为他们初始创办送去党的优惠政策,为下岗职工就业出谋划策,目前这些民营老年公寓已成为道里区的骨干养老机构;他在道里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岗位上,以真诚热情将一大批老艺术家、表演家、摄影家、民间艺人通过邻居节的大舞台整合起来,充分展示老年人的艺术才干;开展社区创“六小”(小剧团、小舞台、小乐队、小书屋等)、“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劳模、老工人、老革命)讲坛,为老有所为竭尽全力。在新中国60华诞到来之际,还为社区老年艺术团、工会老劳模创作了《辉煌天地间》、《英模赞》等歌曲,巡回演出,深受中老年人喜爱,并在年市第六届合唱团比赛获得好成绩。
在此期间,他全身心的演绎了中国的孝道文化,为道里区的老年事业长足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绩斐然。电视台《新闻瞭望》就是以《扶贫日记》为题,全方位报道了道里区的扶贫工作。年省市《老年星光工程》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都是在道里区召开。年他获得了先进工作者称号。
为了让老人们吃出一个好身体,他主打绿色牌,倡导食疗优于药疗,在“既注重孝道的同时又研究菜谱”,自己动手研究出一套科学调理、营养搭配的适合老年的养生菜谱。并带领员工和志愿者利用空地种上柿子、大葱、生菜等时蔬,利用闲置场地饲养鸡、鸭、猪等家禽,让养生菜谱有了绿色来源;为了保障老人住上舒心的暖屋子,他主动把办公室搬到一楼西侧温度最低的房间,作为全院房间的“寒暑表”; 可为了让入住老人在寒冬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投资一万多元在餐厅添置了六块悬挂式散热板,让老人感到像在家一样温暖。他主打文化养老品牌,先后成立老人合唱队、读书剪报小组、书法绘画组、摄影爱好组、康复保健养生组,文体组,定期组织老人开展文体娱乐活动,自编自演了一大批老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利用节假日演出,极大的丰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带领老人举办趣味运动会、卡拉ok比赛、麻将赛、春节七天乐、农艺科技园观光、荷花池赏花,让入住老人生活的有滋有味,过节都不想回家,用老人的话说,“我有演出排练任务,没时间回家”。还请专业团体前来慰问演出、报纸收藏展、民俗工艺美术展、书画展。
同志作为一名老干部,他的许多事迹值得我们学习。
第五篇: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3篇1
xx是一个主动要求提前从一线退到二线的干部,是全区孤寡老人的孝顺儿女,他是年过半百却为了老年事业把一年中70%的时间常驻敬老院的长者,他工作38载,牢记“群众是根,以民为本,勤勉孝敬老人”的服务理念,书写着自己朴实而又不平凡的人生。他就是把“百善孝为先,院长责如山”为座右铭的道里区敬老服务中心主任孙盛伟。
他曾主抓过扶贫工作,短短三个月,他足迹走遍所在四镇一乡、380户孤寡老人、特困户家中,为区委、区政府扶贫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他曾主抓过老年星光工程。用不到三年的时间,便组织80多个社区建起了一批夺目的社区福利设施,为社区老人文化娱乐、康复健身提供了平台;
他曾扶持过数所民营老年公寓,为他们初始创办送去党的优惠政策,为下岗职工就业出谋划策,目前这些民营老年公寓已成为道里区的骨干养老机构;他在道里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岗位上,以真诚热情将一大批老艺术家、表演家、摄影家、民间艺人通过邻居节的大舞台整合起来,充分展示老年人的艺术才干;开展社区创“六小”(小剧团、小舞台、小乐队、小书屋等)、“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劳模、老工人、老革命)讲坛,为老有所为竭尽全力。在新中国60华诞到来之际,还为社区老年艺术团、工会老劳模创作了《辉煌天地间》、《英模赞》等歌曲,巡回演出,深受中老年人喜爱,并在2019年市第六届合唱团比赛获得好成绩。
在此期间,他全身心的演绎了中国的孝道文化,为道里区的老年事业长足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绩斐然。哈尔滨电视台《新闻瞭望》就是以《扶贫日记》为题,全方位报道了道里区的扶贫工作。2019年省市《老年星光工程》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都是在道里区召开。2019年他获得了四年一届的黑龙江省民政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9年11月,为了老年人福利事业,他主动请缨,提前“转业”,辞去宣传部副部长职务,来到区敬老服务中心当主任。他以“做老人好儿女”为宗旨,坚定不移易地贯彻区委、区政府“宜居先行区”的方略,大处为老人办实事,小处为老人办好事。全力打造“亲情、文化、康复、绿色、旅游、科学”六大养老品牌,短短一年时间内形成了让入住老人舒心、老人儿女放心、员工尽孝心的良好氛围。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3篇2
xx,男,84岁,机关退休干部,原xx新区道路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xx是xx开发的见证人,也是xx“开路先锋”的佼佼者。回顾往事,他至今还感到参与xx开发和建设,是自己人生的一次机遇、幸运和幸福。
他在岗位上是“开路先锋”,在家是“扬家风、传家训”的楷模。他和妻子同甘共苦半个多世纪,互敬、互谅、互帮、互爱,相濡以沫,从未红过脸。夫妻和睦不仅让家庭更温暖,还言传身教,给儿子媳妇和孙子树立了榜样。在家庭良好氛围的熏陶下,两个儿子刻苦读书,先后成才。儿子是人才,孙子自然比翼齐飞,大孙子直接保送至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就读,小孙子已考上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生。
xx老当益壮,刻苦自学。在退休前还利用业余时间拼命学习,奇迹般地读完了复旦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和上海政法干部管理学院管理专业全部课程,获得两张大专毕业证书。2005年,已进入古稀之年的他,又以顽强的毅力,在xx新区老干部大学文学班学习了10年,不仅提高了思想政治水平,还增加了文学修养。期间,他笔耕不辍,自写自编了《人生杂言》、《五洲国花》两本书,撰写了数十篇散文、随笔和回忆录等,多次获得市老干部大学、新区老干部局和社区举办的征文奖。
如今,尽管已是80多岁的耄耋老人,但xx却始终践行“活到老、学到老、作用发挥到老”的正能量,坚持每周一次上老年大学,每天花2个小时阅读,并坚持写作,把自己的人生感悟都细心记录下来。他还从网上摘录了各类警世处事的名句格言,整理成册,手稿一册又一册,一叠又一叠,目前已有近30万字。他把资料装订成24本各类笔记,推荐给儿孙和邻居们阅读,竭力想给大家一些人生的影响和帮助。他的大儿媳坦言:“我很佩服我的公公,在他的身上总能折射出一个老共产党人的自律、认真、以身作则和不懈追求的高尚品品格。我们要向他学习,肩负起时代的重任,精心培育下一代,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精选3篇3
xx,男,84岁,机关退休干部,原xx新区道路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xx是xx开发的见证人,也是xx“开路先锋”的佼佼者。回顾往事,他至今还感到参与xx开发和建设,是自己人生的一次机遇、幸运和幸福。
他在岗位上是“开路先锋”,在家是“扬家风、传家训”的楷模。他和妻子同甘共苦半个多世纪,互敬、互谅、互帮、互爱,相濡以沫,从未红过脸。夫妻和睦不仅让家庭更温暖,还言传身教,给儿子媳妇和孙子树立了榜样。在家庭良好氛围的熏陶下,两个儿子刻苦读书,先后成才。儿子是人才,孙子自然比翼齐飞,大孙子直接保送至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就读,小孙子已考上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生。
xx老当益壮,刻苦自学。在退休前还利用业余时间拼命学习,奇迹般地读完了复旦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和上海政法干部管理学院管理专业全部课程,获得两张大专毕业证书。2005年,已进入古稀之年的他,又以顽强的毅力,在xx新区老干部大学文学班学习了10年,不仅提高了思想政治水平,还增加了文学修养。期间,他笔耕不辍,自写自编了《人生杂言》、《五洲国花》两本书,撰写了数十篇散文、随笔和回忆录等,多次获得市老干部大学、新区老干部局和社区举办的征文奖。
如今,尽管已是80多岁的耄耋老人,但xx却始终践行“活到老、学到老、作用发挥到老”的正能量,坚持每周一次上老年大学,每天花2个小时阅读,并坚持写作,把自己的人生感悟都细心记录下来。他还从网上摘录了各类警世处事的名句格言,整理成册,手稿一册又一册,一叠又一叠,目前已有近30万字。他把资料装订成24本各类笔记,推荐给儿孙和邻居们阅读,竭力想给大家一些人生的影响和帮助。他的大儿媳坦言:“我很佩服我的公公,在他的身上总能折射出一个老共产党人的自律、认真、以身作则和不懈追求的高尚品品格。我们要向他学习,肩负起时代的重任,精心培育下一代,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