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14篇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xx好!
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xx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真快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幼儿园真快乐》是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的活动内容。幼儿园是每个幼儿第一次体验集体生活的地方,也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学习一首关于幼儿园生活的儿歌,引导幼儿热爱幼儿园生活,热爱集体生活,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本次活动非常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社会领域教学的要求。通过本次活动能够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教学活动三维目标的要求,以及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制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认知目标:能够有感情、有动作的表现儿歌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表演等活动,增强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乐于参加集体活动。
根据以上三维目标,我将活动的重点确定为: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内容,能够声情并茂的表演儿歌。难点是: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能够在幼儿园快乐的生活。
二、说学情
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因此,我对中班幼儿的身心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中班的幼儿已经在幼儿园中生活了一年。他们的集体意识正在形成过程中。这时候的幼儿在活动中逐渐学会交往。他们的规则意识也开始萌芽,能够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但不同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有些幼儿可能非常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但有些幼儿还不能很好的处理集体生活,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需要老师予以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充分重视和尊重的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引导幼儿体会集体生活的快乐和与人交往的美好。
三、说活动方法
根据《指南》精神。在本次活动中我将充分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法、讨论法等教学形式引导幼儿直观、具体的感知幼儿园生活的美好;并设置多种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进行思考和探索。指导幼儿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交流中获得经验。
四、说活动准备
世界幼教之母蒙台梭利曾说过:“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为了帮助幼儿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完成活动内容。我会精心创设活动环境,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与心理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园实景照片、《打电话》歌曲、喜洋洋与灰太狼动画等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具体、形象的感知幼儿园中的美好生活。
2、经验准备:中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年的幼儿园生活经验。在本次活动中我会鼓励幼儿大胆的发表自己对幼儿园生活的看法,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对幼儿园生活的热爱。
五、说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我会用歌曲导入本次活动,请全班小朋友跟我一起唱“打电话”的儿歌。通过全班幼儿的演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幼儿园,真快乐。接着我会把幼儿园中小朋友生活的相关照片贴在黑板上帮助幼儿获得更直观的感受。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展开部分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我会给幼儿讲一个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羊村幼儿园的小
羊们开始上课了。这一节课是体育课,慢羊羊老师正在交给大家学游泳。游泳池里的水好清呀,凉凉的,游起来真快乐。小羊们都游的很高兴。这时候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正偷偷的看着小羊们,原来是灰太狼!它又来做什么坏事呢?喜洋洋、美羊羊、还有沸羊羊好多小羊们有点拿着扫把,有的拿着小棒子。一起把灰太狼给揪了出来。他们要问问灰太狼到底想干嘛。灰太狼看了看大家很委屈的说,我我……我就是想给小灰灰报名上你们羊村幼儿园。它一个人在家太孤单了,也没有老师教他,没有小朋友和它玩。呜呜呜……原来是这样啊,哈哈。慢羊羊村长明白了原因,就同意让小灰灰来上幼儿园啦。这下,小灰灰可高兴啦。它终于可以上幼儿园和小样们玩啦。太开心啦,它说:“我最喜欢幼儿园啦。小朋友们你们呢?”
2、师幼互动,深入理解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们懂得了幼儿园生活的快乐,明白了集体的力量大。接下来,我会引导幼儿学习本活动的儿歌。通过这样的形式,幼儿们能够轻松的学习歌曲,并能体会其中的意义。
3、迁移内化,想象创编
在这一步我会请小朋友们进行讨论,鼓励幼儿们思考在幼儿园生活的这一年里,你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有什么能够和大家分享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加强集体凝聚力。
4、巩固提升,领域拓展
我会请幼儿们将自己的幼儿园生活画出来。并贴在区域角中。引导幼儿们体会集体生活的快乐。
(三)小结部分
我会请幼儿表演本活动的儿歌。并引导幼儿自己做总结。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六、说活动延伸
为了更好的让幼儿掌握知识,我采用家园合作的方式,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在幼儿园里这一年的成长。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2
说活动教材
《耳朵上的绿星》是一篇充满温情的童话故事。小松鼠想去参加森林音乐会,但它不愿伤害小草与玫瑰花,这种美好纯洁的心灵与没打扮就去参加音乐会的伤感共同构成了一种略带忧伤的温情,让读者不由自主地为小松鼠着急。庆幸的是两只可爱的萤火虫知道了这件事,他们为了报答小松鼠的善良和好心就悄悄地停在了小松鼠的耳朵上装扮了她,让大家彻悟——美好的东西必定有美好的结局。
之所以选择其作为教学内容,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童话抒情故事,它还有着引人人胜的情节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善良可爱的小松鼠、柔弱美丽的玫瑰花和小草、知恩图报的萤火虫,作者赋予了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符合幼儿的欣赏特点,容易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在该童话故事中还蕴涵着多领域的价值。体现了活动的多元和整合。(具体见下图)
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点是以幼儿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包括目标定位要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特点,实现“促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等等。本次活动以这一理念为指导,制定活动的目标如下:
(1)通过理解故事情节、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而美好的事情。
(2)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xx,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故事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作者的情怀,通过形象和情景的描绘表现出来。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交融,这就是意境美。而这种优美的意境是由语言的彩线编织而成的,文学作品之美,离不开语言之美。可见,意境美和语言美是故事欣赏的两个重要内容。因此,活动的重点目标定位在“通过理解故事情节、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而美好的事情”。对于现今的独生子女,帮助别人这一美德离他们越来越远,运用多种形式让幼儿“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而美好的事情”定位为本次活动的难点。难点的解决并非通过说教来解决,是在理解故事、表演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作品所传达出的美好意境,从而产生帮助别人的美好情感。
说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场景设置(大森林、美丽的小草和玫瑰花)。
2、关于童话《耳朵上的绿星》的FLASH多媒体课件。
3、故事形象的胸饰。
说话动过程说活动特色
1、注重幼儿的情感激发和迁移,使主题得到拓展和升华。该篇故事始终以情感线索相连,随着情节的发展,孩子的情绪也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从安静平缓到伤感,再到感动和喜悦。幼儿如果能一步步体会这种情感的变化,也就理解了童话的内容和意境。因此,本次活动没有把活动的重点放在词语和句子的学习上,而是通过配乐、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多媒体课件的渲染、孩子的模仿表演等手段让幼儿体会各种角色的心境,引发幼儿的内在情感。同时通过情感的迁移:“你会去帮助谁?怎么帮助他?”达到主题的深化。
2、注重氛围的营造,引领幼儿来到故事情境中。环境赋予人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幼儿的联想能力、进人情境的能力又是很强的。该篇童话故事具有特定的情境,故事发生在一个大森林里,那里有美丽的小草和玫瑰花……如果让幼儿置身于这样一种环境。就能让他们更快地进人作品意境,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为此,本次活动营造了这样一个怡人的氛围,孩子们坐在其中欣赏,与作品情境相吻合,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3、尊重幼儿,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本活动中努力体现这一点。从座位的摆放、幼儿自选角色、师生共同合作表演、鼓励幼儿自己评价乃至教师与幼儿身体、目光间的交流都有意识地贯彻这一理念,从而使孩子在学习中专注倾听、动情对话、合理而丰富地想像、积极而主动地学习。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3
一、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富有好奇心,会对感兴趣的事物提出问题,也能运用多种感官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特征。设计本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多渠道参与法感知水果的特征,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活动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因此教师采用了实验操作法和游戏法,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
二、说教材
教材内容分析: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香蕉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它富有营养,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且融入游戏,又有幼儿亲身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运用各种感官感知香蕉的独特外型、表皮的颜色及与众不同的口味,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三、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活动围绕目标展开。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1、通过各种感官认知香蕉的特征,初步了解香蕉的吃法2、学会自己动手剥香蕉3、体验到剥香蕉的乐趣,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四、说重点难点
本活动的重点是幼儿通过摸、看、尝等感知探索香蕉的特征,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难点是幼儿能对剥香蕉产生兴趣,愿意吃香蕉。
五、说教法
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运用实验操作法,让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尝一尝等感知香蕉的特征,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学习。游戏法导入,利用游戏教育性,娱乐性和创造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谈话法总结,引导幼儿运用简单、准确的语言总结香蕉的特征,巩固学习香蕉的特征。还有示范演示法的运用,通过谈话讲解示范给幼儿实物的操作过程,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剥香蕉的方法过程,有助于后续幼儿自己动手剥香蕉。
六、活动总结
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教师在活动中注意语言的清晰简练,避免出现无关刺激的干扰。
七、说学法
本活动运用了多渠道观察法: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潜移默化的让幼儿对香蕉产生浓厚的兴趣。
八、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幼儿猜测黄色箱子里面是那种水果的游戏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黄色箱子来巩固学习黄色。
(二)活动展开
1、猜测香蕉
教师结合谈话法,利用幼儿触觉感知香蕉的表皮感觉以及香蕉的形状让幼儿猜测认知香蕉的表皮感觉和形状。引导幼儿用比较清晰、简单、准确的语言归纳总结香蕉的表皮感觉和形状。
2、出示香蕉
教师拿出箱子里面的香蕉揭晓答案,利用幼儿的探索热情,通过观察指导法,引导幼儿运用视觉认知表皮的颜色和香蕉的外形,并结合谈话法和启发式语言,引导幼儿运用简单的语言总结香蕉的表皮颜色。根据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交流香蕉的外形像什么,运用生活中具体的事物认知香蕉的外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事物的能力。
3、剥香蕉
教师结合实验操作法和示范演示法,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手指的运动能力。在教师示范讲解正确剥香蕉皮后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注意引导剥完香蕉的小朋友把香蕉和香蕉皮放在指定位置。所有的小朋友都完成剥香蕉后给予一定鼓励。
4、吃香蕉
教师结合启发式提问的方法,提问幼儿香蕉是什么味道的?展开一定的讨论后,幼儿通过吃香蕉积极探索香蕉的味道。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总结香蕉的味道。最后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香蕉皮、用过的擦手巾扔到垃圾桶。
5、讨论香蕉的吃法
教师结合谈话法,运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开放式的提问:香蕉有哪些好吃的做法?通过讨论,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能对香蕉产生兴趣,想吃香蕉。
6、游戏环节(香蕉迷宫)
设置游戏迷宫,在迷宫的每个分岔路口贴有不同水果的指示牌,贴有香蕉的水果牌为通行路口,其他路口为错误路口,其中贴有香蕉的路牌,香蕉也是各式各样的,例如一个完整的香蕉、剥完香蕉皮的香蕉果肉、未剥完香蕉皮的香蕉。本游戏活动是对前面活动效果的考察,巩固幼儿对香蕉的认识,初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九、说活动延伸
将此活动转移到艺术领域的美工区,让幼儿运用本活动的经验为没有衣服的香蕉宝宝穿衣服,幼儿在老师已画出轮廓的香蕉涂色。巩固学习香蕉的独特外形和外皮颜色。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4
一、设计意图
3-4岁幼儿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在瓜果飘香的秋季,幼儿看到丰收的水果兴趣很高,此活动贴近幼儿生活,在活动中感受韵律。
二、说教材
儿歌《水果歌》选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幼儿园小班教材,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目标:3-4岁幼儿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特设计了本次活动。
《水果歌》是一首问答式的儿歌,韵律感和节奏感都比较强,相同结构的句式,一问一答,幼儿较为感兴趣。水果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并且幼儿对水果的颜色已有了知识经验准备。但是,小班的幼儿节奏感和韵律感较弱,因此,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我定为了:体验儿歌的节奏和韵律。
三、说活动目标
依据《指南》语言领域中3-4岁幼儿的年龄段目标: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结合儿歌的特点制定了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儿歌的节奏与韵律;2、感受问答式儿歌的乐趣。
四、说重点难点
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理解儿歌内容,让幼儿口齿清楚的说出儿歌,在此基础上稍高于幼儿的实际水平。在学习儿歌中,体验儿歌的节奏与韵律,让幼儿在节奏中愿意学习儿歌,从中获得乐趣。
五、说教法
本次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交流互动法、讨论法、观察法、倾听法、游戏法等。
导入部分运用了谈话法,通过出示图片,运用观察法让幼儿直观感觉水果的轮廓和颜色。
交流互动法:是教师和幼儿的互动交流,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幼儿大胆表达。交流互动结合的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讨论法:幼儿在讨论中能无拘无束地表达,是幼儿练习表达的好机会。
观察法:主要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教师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通过活动的教具,形象的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从而激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倾听法:是教师示范朗读,让幼儿认真倾听中感受儿歌的趣味性,从而刺激幼儿喜欢去学习儿歌的目的。
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能够给幼儿带来许多乐趣。因此,在活动中采用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的理解儿歌内容。
六、活动总结
此活动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及年龄特点,能根据儿歌内容作出相应的反应,发展幼儿的思维,发展了幼儿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得到发展。
七、说学法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我本着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理念,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在本次活动中,幼儿主要运用了以下学习方法:
观察法: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直接感知儿歌内容。
游戏法: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加强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八、说活动过程
本次教学活动,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为导入部分,幼儿观察图片、轮廓,运用已有经验,讨论水果的颜色,为展开部分做了铺垫。幼儿知道了苹果、香蕉、西瓜的颜色。为避免教学过程中幼儿对水果颜色的争执,我出示的是儿歌中水果的颜色,拿出魔术袋增加神秘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了目标1的“理解儿歌内容”。
展开部分划分为4个学习儿歌的环节。第1环节为教师有节奏的朗诵儿歌,幼儿整体感知儿歌,培养了幼儿的倾听习惯,初步感知了儿歌的节奏和韵律。第2环节借助图片,运用问答式学习儿歌,教师一边拍手提问,一边引导幼儿用拍手的方式回答问题,感知、体验儿歌的节奏和韵律,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激发幼儿兴趣。第3环节分组学习儿歌,男女小朋友面对面互问互学,再次熟练一问一答的句式,感受儿歌一问一答的乐趣,此环节完成了目标2。第4环节为游戏环节,突破重难点。考虑到小班幼儿对节奏把握不够准确,因此,在展开部分采用了多种活动方式练习幼儿的节奏感。在师幼互动、幼儿互动及游戏活动中,多方面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本次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来设计了问答、游戏等教学环节,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参与情况,我会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活动设计。把活动的主体交给幼儿,注重师幼互动。
九、说活动延伸
在结束部分运用了谈话法,激发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把更多的水果编入儿歌中的意愿,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5
一、设计意图
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小班幼儿对颜色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观察,喜欢动手学着做。他们愿意用自己的小手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说教材
《花手帕》是小班下学期美术领域的一节活动。在本次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尝试用染色的方式制作花手帕,感受颜色交叠之美,体会创作的乐趣。
三、说活动目标
1、体验操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尝试用红、黄、蓝颜料制作花手帕。
3、感受两种颜色交叠产生的不一样的美,发挥想象力。
四、说重点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重点:尝试用红、黄、蓝颜料制作花手帕。
本次教学活动难点:感受颜色交叠产生的不一样的美,发挥想象力。
五、说教法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兴趣导入法、启发提问法、示范讲解法、个别指导法等教学方法
六、活动总结
小班的美术活动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为主。 本次的教学活动幼儿兴趣浓厚,孩子们想象力丰富,最后的获得感和成就感都得到了满足。
七、说学法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讨论法、操作法、合作法等学法
八、说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我们跟老师们打声招呼吧!(老师好)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刚刚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六一,在那天,每个小朋友都收到了礼物,大家拿到礼物开不开心!(开心)
可是在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非洲,那里的小朋友们每天都忍受着脏乱的生活环境(出示图片),而且可能从来没有收到过礼物。今天,我们一起来给非洲的小朋友们做花手帕当礼物送给他们好吗?
二、幼儿自由探索,初次尝试做手帕
1、幼儿观赏图片
教师:这里有一些做好的手帕图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手帕都是什么颜色、形状(像什么)
幼儿自由讲述,用完整的话回答。
2、初次探索体验制作花手帕
教师:老师为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红色、蓝色、黄色的颜料宝宝(可以请小朋友回答)和一块纯白的手帕。等下小朋友们进行制作的时候,要注意让颜料停留在他们各自的“地盘”哦!不要让颜色宝宝乱跑。小朋友们你们现在可以动手制作漂亮的花手帕啦!
3、请个别幼儿展示、探索
请个别幼儿说说你用了什么方法制作的,并进行演示。
4、教师小结并示范
(1)、小朋友们可以任意两个角对折,然后再让其他的两个角牵手。对折两次后将对折好的手帕的角分别去亲亲颜色宝宝,要注意哦,在蘸的时候不要让颜色宝宝跳到你的身上和桌上。快看,颜色宝宝跳到了手帕上了。
(2)、拿出来后,我们要耐心的等待5秒钟,让手帕上没有了多余的颜料,再让其他的角去亲亲颜色宝宝,我们一起正数“1,2,3,4,5”好,完成了!
(3)、等两边都沾好颜色后,瞧!这块手帕两边的颜色宝宝手牵手了,两种不同的颜色宝宝手牵手会变成另一种不一样的颜色宝宝,一会儿,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好啦,所有边都沾好了颜色宝宝,我们把手帕夹到报纸中间轻轻压五下,最后轻轻地打开。哇!快看,颜色宝宝把手帕打扮的多漂亮呀!
三、幼儿再次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1、师: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很想快点尝试一下新方法,都等不及了!好的孩子们,现在把你报纸下面的白手帕拿出来,带着你的想法把它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吧。(轻音乐起)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大胆的发挥你们的想象,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3、给能力弱的幼儿适宜的帮助。
四、作品展示及赏析
1、展示幼儿作品。
师:请把你漂亮的小手帕夹到夹子上,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说你觉得你的花手帕哪里最好看,像什么?(请幼儿上台,和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五、师生共同合作,体验多种形式创作
师:刚才我们是用小手做的小手帕,那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里来画画?(……)
师:对,我们还可以用小脚,现在啊陈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共同制作一块大的桌布。你们可以用小脚来帮我吗?谢谢!
(师生共同创作)
六、结束部分
师:画好了,大家穿上拖鞋,等下我们要洗干净小脚丫哦!我们一起把花布立起来看一看,哇!太漂亮了!我们等这些花布干了后请快递员叔叔帮我们送给非洲的小朋友。
九、说活动延伸
将水粉颜料、一次性杯子、纯白手帕、报纸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区,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xx好!
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xx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的题目是《可爱蜻蜓》,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可爱蜻蜓》是大班幼儿美术领域的内容。新《纲要》提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可爱的蜻蜓是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动手动脑的美术创作活动,我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宽松的环境,尊重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幼儿考虑。通过画可爱的蜻蜓让幼儿去体验、感受色彩的美丽以及活动带来的愉悦、满足感、成就感。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画出可爱的小蜻蜓并进行着色。
技能目标:通过给小蜻蜓着色,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美感。
(三)活动重难点
为了更好的实现以上三维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美感。本节课的难点为通过给小蜻蜓着色,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二、说学情
为了更好的把握本节课的内容,我还对学情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喜欢与同伴交往,同时,他们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在本活动中,我非常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运用了大量的直观材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在以游戏为主的活动中获得社会经验。
三、说活动方法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了让幼儿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获得知识,获取经验。因此,在本活动中我将采用游戏法、观察法、视听讲结合法以及表演法进行本活动的教学。通过多种感官的调动,帮助幼儿理解本活动的意义,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从中获得生活经验。
四、说活动准备
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珍视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是幼儿教育要遵循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为幼儿创设一个形象直观的学习环境。根据这一特点,在活动中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背景音乐以及图书引导幼儿看图说话,培养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好和求知欲。
五、说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课之初我将以律动的形式整理纪律:“一二三,我坐端。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小手小手放哪里?小手小手,放这里(腿上)。”通过师幼互动做动作的方式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整理了纪律。
接着以自创的儿歌进行导入:“我是一个小蜻蜓,飞行本领强;我要在那蓝天下,自由的飞翔。我是一个小蜻蜓,飞行本领强;我要飞到教室里,和小朋友一起玩。”在演唱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辅之图画和音乐,以此来导入本活动。充分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将他们吸引到活动中来。
(二)基本部分
首先,要求幼儿描述图片中小蜻蜓的特征,幼儿边描述教师边板画。大班幼儿的思维主要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蜻蜓图片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其次,让幼儿自己动手画一画,在幼儿进行美术创作之前,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例如:给小蜻蜓着色、画背景、多画几个小伙伴等。在幼儿进行绘画时,我会走到他们身边,进行个别指导,以此来体现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最后是作品展示环节。在这一环节我将先引导幼儿对他人的作品进行点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鉴赏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我再给予称赞和鼓励性的评价。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延伸不可缺少。因此,在活动的最后我将会延伸到区域角,让幼儿到区域角表演导入中的儿歌,帮助幼儿把本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继续延伸。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7
一、设计意图
在一次过渡环节中,我偶尔发现了孩子们正在进行自发的活动--立笔比赛,还引起了小围观。大班孩子就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具有挑战的内容、乐于探索和体验成功后给他们带来的满足感。于是就设计了本次活动。达到即符合幼儿的特点又满足幼儿的能力需要。
二、说教材
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物体站立或需要借助外力站立站稳的现象无处不在,比如:马路边刚栽的小树苗需要在旁边绑很多木棍支持站稳。而《纲要》中明确提出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并且《指南》科学目标中提出4—5岁幼儿能够感知和发现简单的物理现象,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三、说活动目标
⒈在大胆操作中探索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
⒉在探索中不怕困难,积极动手动脑,敢于尝试敢于表达。
⒊鼓励同伴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难题。
四、说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操作探索出物体能站住的方法。
活动难点:初步尝试合作,巧妙运用多种材料,探究让物品站起来的多种方法。
五、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注重幼儿的体验,激发和挖掘幼儿的兴趣和欲望。本次活动,我采用了经验迁移法、提问启发法、直观教学法、互动游戏法等几种方法相结合,使幼儿在游戏体验中感受了在探索中不怕困难的精神。
六、活动总结
主要交流:
⒈冠军分享致胜方法,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⒉材料巧妙使用的方法。
⒊同材料的不同应用。
目的:帮助幼儿梳理提炼经验。
最后让孩子们知道没有难题是克服不了的,只要肯多动脑、不放弃,就一定可以成功。
七、说学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根据此要求,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提问法、直观演示法、赏识激励法等,而启发式提问法能够使幼儿有目的地仔细观察和倾听,启发幼儿的思维,使活动进行的更加生动有趣。
八、说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观察材料,介绍任务
首先,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同时,观察材料、了解材料。
其次,介绍任务:每组小朋友在自己的桌子上试一试、玩一玩,哪些东西能站得稳稳的就放在前面的展示桌上来。
第二环节:让能站住的东西站起来,了解站立因素。
幼儿操作中,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尝试,大胆探索。
最后,与幼儿一起总结物品能站起来的原因。重点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你送上了谁,它为什么能站稳了?引导幼儿发现物品站起来的不同因素:底面大、底面比较平、“脚”多。这个环节是在教师在与孩子的互动之中,帮助他们提升经验的重要时机。
第三环节:自主寻找材料,让“不能站起来的物体站起来。”
首先,观察盒中物品讨论:盒子里都剩下什么了?怎样使这些不能站立的物品站起来?(鼓励幼儿大胆设想方法)其次,幼儿操作。在班中自主寻找材料帮助剩下的物品站起来。
重点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寻找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帮助物品站起来。
目的:巩固理解让物品站起来的因素。
第四环节:用限定材料,快速让“不能站起来的物体站起来。”
目的:限定时间、限定材料,促使幼儿合作,巧妙运用辅材。
预设幼儿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情况一:
“为什么同种材料帮助物体站立,我的不成功?”
指导策略:
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调整。
⒉引导幼儿对同方法进行对比。
情况二:
“为什么我的辅材不能帮助所有东西站立?”
指导策略:
⒈引导幼儿充分分析材料,发现主材的特点,通过调整辅材,帮助物体站立。
⒉小组间相互学习。
最后,我们进行经验分享。
主要交流:
⒈冠军分享致胜方法,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⒉材料巧妙使用的方法。
⒊同材料的不同应用。
目的:帮助幼儿梳理提炼经验。
最后让孩子们知道没有难题是克服不了的,只要肯多动脑、不放弃,就一定可以成功。
九、说活动延伸
⒈在科学区继续探索此实验,并记录新材料、新方法的使用。
⒉鼓励幼儿继续探索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
⒊将方法运用到生活中。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8
一、说设计意图
《我爱我的幼儿园》是一首简单的4/2拍儿童歌曲,节奏活泼明快,歌曲旋律简单优美,歌词短小易懂,富有生活气息,便于幼儿理解。这些都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符合《指南》中所说的“小班幼儿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小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对幼儿园的环境不熟悉,环境的变化使幼儿感到不安,排斥去上幼儿园,有些幼儿哭着闹着要回家。而这首简单的儿歌通过简单的歌词和旋律告诉幼儿上幼儿园的好处,使幼儿从心底认可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同时《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行成。”因此我选择了《我爱我的幼儿园》作为本次活动的教材。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即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起点,又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终点。同时《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所以我制订了以下几个目标:
1,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知道所唱歌曲的歌词是什么。
2,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能随着音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进行表演。
3,感受音乐的美,逐渐产生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
三、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本次活动学会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活动难点:在活动中,能够随着音乐,大胆的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进行歌曲的表演活动。
四、说活动准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做了以下准备:
物质准备:
1、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找朋友》。
2、幼儿日常生活照片制成的教学ppt
经验准备:幼儿入园已有一段时间,会唱儿歌《找朋友》,且有交好的小伙伴。
五,说教法学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表达法,观察法等教育教学方法。
游戏法是指通过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规则的游戏活动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在活动中,我将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的游戏。
表达法即发表,表现,是指幼儿经过思考,领悟,用行动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对事物认识的一种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他是什么样的。
六,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将分为三个大的环节:
环节一,导入部分(唱一唱)
在本环节中,我将通过和幼儿的相互问好“小朋友们好,老师您好”进行发声的练习,既复习了音阶,又和幼儿进行了交流。作为活动的导入部分,也可以激发幼儿的歌唱兴趣。
环节二:主体部分(学唱歌曲)
1、游戏找朋友
在该环节中,教师播放音乐《找朋友》,幼儿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体会幼儿园生活的快乐和团体生活的温暖。
2、听一听
教师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让幼儿整体感知音乐,体会歌曲节奏的活泼欢快,大体知道歌曲在唱什么。在该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和小伙伴一起听音乐,与歌曲产生联系,让幼儿体会到幼儿园里朋友多,感受歌曲的欢快和美好。
3、学一学
通过上一环节听一听,联系生活,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让幼儿想知道歌曲在唱什么,应该怎么唱。在该环节中,教师通过逐句教幼儿唱儿歌,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快速学会唱歌曲。
4、比一比
在幼儿学会唱这首歌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歌唱比赛,可以更好的激发幼儿的歌词兴趣,也可以使部分幼儿得到一定的休息。
5、说一说
在该环节中,教师通过播放幼儿的生活照制成的ppt,请幼儿认一认他是谁,讲一讲自己的好朋友是什么样的。这既可以使幼儿的嗓子得到休息,又可以加深对本班幼儿的认识,这也是本次活动动静交替的表现。
6、演一演
在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时,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生活的快乐。在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用快乐的动作来表演这首歌,教师也应进行适当的提示如拍手等。通过幼儿大胆的表演,既满足了幼儿的表演xx,又复习和巩固了所学的歌曲。
环节三,结束部分(游戏大家一起唱一唱)
在本环节中,教师将再次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唱一唱,演一演,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
为了更好地完善本次活动,我将活动延伸至美术活动,让幼儿画一画我的幼儿园,画出幼儿自己心中的幼儿园,表达自己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9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xx好!
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xx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的题目是《我们的身体》,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我们的身体》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教学活动。《我们的身体》主要是介绍了身体的各个器官及其功能,引导幼儿了解并爱护自己的身体,这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的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保健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要求,因此适合大班教学,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活动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情感目标:能够对身体感兴趣,培养其勤于锻炼、爱护身体的行为习惯。
2、认知目标:能够认识并描述身体各个部位及其功能。
3、能力目标:通过“分角色”游戏活动,发展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以上对活动目标的分析,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认识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名称及功能。
2、活动难点:通过“分角色”游戏活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及勤于锻炼的习惯。
二、说学情
大班的幼儿好动、好问、好奇心强。这一阶段的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我将会借助人体挂图,视频等直观教具,通过“分角色,说身体”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符合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三、说活动方法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开放的理念引导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将采用的是观察法、讲解法及电教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四、说活动准备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身体各个器官的名称及其功能,针对本次活动我将采用的.是人体挂图及种类多样的帽子来开展,帮助幼儿清晰准确的认识我们的身体。
五、说活动过程
导入是活动的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我采用的是儿歌的方式导入,首先演唱《健康歌》:“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状态。
下面是活动的基本部分,包括四个部分:认一认,说一说,想一想,编一编。
首先认一认,我会展示一幅人体挂图,然后指几个常见部位依次向学生提问:“大家看一看,这是什么部位呢?”逐步介绍五官、内脏等身体部位的具体位置,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
再是说一说。我先向大家提问:“小朋友们知道我们的眼睛、鼻子、嘴巴能干什么呢?”请幼儿自主作答,对于回答优秀的小朋友,我会给予表扬。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生活,学习常见部位的基本功能,再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幼儿学习身体内部结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步是想一想。鼓励幼儿多问多想,通过提问“为什么有人会戴眼镜,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会长蛀牙呢?”这样的方式,引导幼儿开动脑筋,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勤于锻炼、爱护身体的行为习惯。
最后一步是编一编。我将制作好的嘴、眼睛、耳朵、鼻子等身体部位的小帽子分发给小朋友,然后我先示范戴上眼睛的小帽子:“我是眼睛,我是用来看书的”,接着分组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对于表现突出的小朋友我会奖励一朵小红花,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认识并掌握身体各个器官的名称及功能。
下面是活动的结束部分。为了引导幼儿能够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结束活动,我将采用谈话法进行结束部分,通过提问:“小朋友们,这次活动你们学习到了什么呢?”这样有利于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某一特定的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对幼儿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延伸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采用的是家园共育的方法进行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向父母讲述身体部位的名称及功能,帮助幼儿把本次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继续延伸。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10
一、设计意图
经过日常观察,我发现班里有部分幼儿经常用手指抠鼻孔,尤其是午睡时,个别幼儿会经常抠鼻孔玩,平时有些幼儿还会由于抠鼻孔而引起流鼻血,教师经常提醒幼儿不要抠鼻孔,但仅仅说教并不能使幼儿认识到危害,教师看护也并不能从主观上转变幼儿的行为。为了使幼儿认识到鼻子的作用,从而形成初步的保护鼻子的意识,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说教材
故事《噜噜的小鼻子》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了解鼻子的功能和保护鼻子的方法,学会正确应对一些突发意外,调动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启发幼儿猜猜、想想、说说积极参与活动。
三、说活动目标
根据设计思路,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我从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情感目标:愿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认知目标:知道鼻子的功能及简单的保护方法。
能力目标:在提醒下,能做到不乱挖鼻孔保护鼻子。
四、说重点难点
根据活动目标,我确定了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简单的保护鼻子的方法。
难点:知道保护鼻子的重要性。
五、说教法
在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游戏内容,不断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能在活动的情景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突破活动重难点,达成活动目标,我的方法有:以故事表演形式,更加生动直观的引导幼儿感受不保护鼻子可能带来的危险。及时的小结,吸引幼儿注意力了解简单的保护鼻子的方法。
六、活动总结
1.本次活动结合幼儿的年领特点及学习特点,以游戏的形式达成目标,活动环节设计紧凑,体现层次性,保证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内容选择来源于生活中孩子的一些习惯,突出了幼儿的主体性。
2.在活动中,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知道保护鼻子的重要性。了解简单的保护鼻子的方法。
七、说学法
为了能够使幼儿能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里学到保护鼻子的简单方法,我采用了故事表演法、游戏法、行为判断法等形式,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更加充分地投入到活动中;也使活动更加直观,以便于幼儿接受,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才能在游戏中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
八、说活动过程
有了这些分析和准备,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四大环节。
(一)游戏“猜猜是什么”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并引出鼻子的功能。
出示小猪玩具,引出礼物,教师适量喷洒香水。引出鼻子的功能。
师:小猪给小朋友带来了小礼物,下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猜一猜到底是什么?小朋友可以闭着眼睛闻一闻。小朋友,小猪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师:谁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的?小鼻子的本领真大啊!你们说一说,小鼻子除了闻味还能干什么?
引导幼儿闭上嘴巴,捏住小鼻子,吸气—呼气—吸气。再放开鼻子请幼儿重复呼吸的动作
师:刚才我们捏着小鼻子还能出气吗?
小结:我们的鼻子能闻味和呼吸
导入部分使用游戏的形式,并请小朋友闭上眼睛闻,一下子就激起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更专注于下面的内容,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鼻子的功能,比教师一味讲解更有益于幼儿理解和接受,使幼儿的感知更加直接
(二)利用故事,学习保护鼻子的方法——明确抠鼻子等不良行为的危害。
邀请其他教师进行辅助表演。一名教师扮演小猪噜噜、一名教师扮演猪姐姐、还有一名教师扮演医生。
师:噜噜做得对吗?有哪些东西不能塞进鼻子里?应该怎样保护鼻子呀?
故事表演的形式更加生动、直观,幼儿看起来更直接,教师能够把握活动的节奏,适时与幼儿互动,使幼儿更加容易理解,进一步明确抠鼻子等不良行为的危害。
(三)扮演医生的教师带来鼻子图示卡总结鼻子的功能及简单的保护方法
功能:闻味、呼吸。
保护方法:我们要保护好小鼻子,不能抠鼻子,也不能往鼻子里塞东西
玩耍时不碰撞鼻子,天冷时戴口罩,多喝水、多吃水果来防止鼻子流血。
分析:教师以医生身份出现进行总结,主要是为了再次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活动更具游戏性,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四)看照片判断行为的对与错
出示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流鼻血以及与本活动相关的图片,让幼儿观察,请幼儿说出对与错。
九、说活动延伸
在过渡环节时,带领幼儿学说儿歌《保护小鼻子》与活动进行呼应,衔接更为紧密,突出游戏化的特点,更加生动有趣。带领幼儿做“贴鼻子”的游戏,以多种游戏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兴趣,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11
一、设计意图
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的浪费日益严重,人们已渐渐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垃圾分类制度也随之实行起来。大班幼儿已有知道垃圾要扔进垃圾桶的经验,但是没有分类投放垃圾的意识,因此我设计了此次教学活动。
二、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我设计了《小小垃圾要分类》这节社会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可以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并通过分类操作,幼儿能够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同时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社会领域内容要求的第三条“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发展水平,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设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知道生活常见的垃圾分类。
2.能力目标:能区分可回收、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能正确分类。
3.情感目标:爱护身边环境,具有初步的垃圾分类意识。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区分四种垃圾分类的标志(将在活动过程中的第四个环节体现出来)
难点:能按照垃圾分类标志正确区分垃圾种类(将在活动过程中的第五个环节体现出来)
五、说教法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已由直觉行动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喜欢听故事,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启发提问法、情景法、游戏法、实际操作法等教学方法。以方案教学的理念,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采用情景法、游戏和教师多种形式的鼓励方法结合,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六、活动总结
本活动很好地完成了教育目标。整个教学活动贯穿了情景,也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幼儿兴趣出发,使幼儿在亲自操作的活动中掌握垃圾分类的标志,积累生活经验。在整个教学中,我没有过多干涉幼儿的行为,而是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去引导幼儿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帮助,同时也促进了其社会性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七、说学法
根据上述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幼儿的学法指导上,整个活动都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以情景故事为主线,提供大量实物,幼儿通过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等方法进行学习,让幼儿在活动中玩中学(分类),玩中做,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进而达成教学目标。
八、说活动过程
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1.导入环节——激发幼儿兴趣。
首先我运用了情景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教师设计情景,吸引幼儿兴趣。教师故作神秘状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收到一封来自垃圾大王的信,小朋友想听听吗?”激发幼儿阅读信上内容的兴趣。从而引入课题,邀请小朋友们来帮助“垃圾大王”解决问题。
2.幼儿尝试自己进行分类
这一环节我运用实际操作法来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对垃圾进行分类,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根据幼儿自己的观点去分类,让其有一个试误性的经验。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准备,但教师不可打击幼儿,说幼儿分类的方式不对。
3.观看视频,进行初步学习
本环节教师运用了电化教学法和启发提问法,通过播放有关垃圾分类的视频,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法来对垃圾分类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与认识。在播放视频时中间可以停顿,通过提问法,教师提问:“红色垃圾桶喜欢吃什么呀?”从而引发幼儿观察与思考。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积极做出回应与反馈,这一环节能初步达成目标一和目标二。
4.教师展示幻灯片并拿出标志图,引导幼儿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
本环节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法与提问法进行教学,教师将垃圾分类标志图单独展示出来,并引导幼儿观察幻灯片上的标志与图片上的标志,邀请幼儿上来进行配对,并请幼儿说出是如何判断的,教师提问:那你知道这个垃圾桶喜欢“吃”什么吗?同时可以请下面的小朋友一起讨论想一想做补充说明,这也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关注集体注重个别差异的特点,这样可以幼儿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标志,加深对垃圾分类标志的印象。这一环节进一步达成了目标一与目标二。
5.进行送“垃圾宝宝回家”游戏
这一环节采用操作法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并树立初步的垃圾分类的意识,教师:现在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都可以帮“垃圾大王”解决问题了,所以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这些“垃圾宝宝”送回家。教师把四个垃圾标志图贴在黑板上,然后将垃圾图片发给幼儿,教师分组邀请幼儿上来进行游戏,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并思考再进行分类。游戏结束,教师总结整个环节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这一环节达成了目标三。
九、说活动延伸
教师在班级里可以设置一个关于垃圾分类主题的区域,创设环境,准备垃圾分类对应的物质材料,幼儿可以亲自动手进行操作,由此获得经验;同时还可以与家长一起进行垃圾分类活动,实行家园共育活动!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12
一、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的目标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二、说教材
幼儿已经有过阅读《蚂蚁和西瓜》前期经验。户外活动幼儿喜欢观察蚂蚁。西瓜是夏天的应季水果,孩子们经常可以吃到并且很喜欢。顺应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蚂蚁和西瓜》的活动就产生了。
三、说活动目标
1.尝试用撕纸的方法制作西瓜,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蚂蚁的简单动态。
2.初步尝试根据自己创设的情节进行创作。
3.体验不同的美术形式带来的乐趣。
四、说重点难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现状水平,利用幼儿已有经验。
重点:尝试用撕纸的方法制作西瓜,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蚂蚁的简单动态。
难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蚂蚁的动态。
五、说教法
1、再现谈话法:教师让幼儿通过回忆对与本次活动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利用绘本《蚂蚁和西瓜》中蚂蚁吃西瓜的情节,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
2、提问法
描述性提问:提示幼儿仔细的观察并描述事物。
反诘性提问:对幼儿在观察、感知过程中得出的判断进行反问。(重难点)
3、表演法:引导幼儿了解蚂蚁动态,通过自由的表演表现出来。(重难点)
4、示范法:
儿歌:活用儿歌,增强与幼儿的互动,能更好的发挥儿歌的作用,激发幼儿创作的主动性。
创设情景:教师创设情节,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个别示范:让幼儿示范用撕纸的方式制作西瓜的步骤。
六、活动总结
从预设和效果来说
本次活动是一个生成性活动,活动前有让幼儿听过此绘本。本节课利用幼儿的动作体验,增强作品的创造性。在幼儿表达的时候虽然能够说出不同动态的蚂蚁也能够表达出自己想表现的故事情节,但是在创作中会有部分幼儿仍旧选择比较简单的蚂蚁的形象进行表现,所以我运用示范、表演、个别指导的方法来引导幼儿。我预设有的幼儿在撕纸时速度会较慢,但是制作西瓜又需要撕大量的纸,所以我提供了一些撕成小块的彩纸。在部分幼儿遇到困难无法进行时为其提供。 创作中,我支持幼儿边做边说的行为,我想让幼儿大量的说充分表达。点评时候,我预设点评是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我又想给幼儿更多表现的机会,所以以幼儿的自评、互评为主,教师的作为补充参与到评价当中。在幼儿创作西瓜时,个别幼儿对西瓜的结构贴法不正确,教师应重点个别指导。 因为我发现了一个幼儿在贴西瓜白瓤儿、皮的之后留有空隙。
七、说学法
观察法:幼儿通过观察、示范和讨论,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对西瓜的结构特点有了整体的了解,并知道了撕纸制作西瓜的小方法,有助于活动重点目标的达成。
讨论法::幼儿对发现的问题表达自己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如做示范的幼儿在步骤上出现了什么问题,请幼儿及时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亮点:在幼儿创造过程中,对幼儿出现的个别问题进行及时引导。如:创造蚂蚁动态比较单一的幼儿通过出示蚂蚁图片、回顾绘本、动作展示的方式,鼓励幼儿创造不同动态的蚂蚁。
八、说活动过程
一、回忆绘本,导入活动
师:这页来自于《蚂蚁和西瓜》这本书,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看看谁在干什么?在搬西瓜、吃西瓜。
二、幼儿体验,教师讲解
1.观看绘本图片,引导幼儿关注蚂蚁形态。
师:你看到的小蚂蚁是怎样运西瓜的?谁来学一学?幼儿模仿蚂蚁吃西瓜的动态。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一只抱着西瓜啃的妈蚁、一只侧面背西瓜的蚂蚁和两只蚂蚁合作抬西瓜的形象。
师: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怎样运西瓜?
2.讲解材料用法,撕出西瓜结构。
(1)教师请个别幼儿选择红色、白色、绿色纸,分别撕出西瓜果肉、瓜瓤儿、瓜皮、添画出西瓜籽儿。
(2)引导幼儿拿画笔画妈蚁的动态。画出蚂蚁的身体姿态。
头不动,变換身体的位置,姿态不一样的妈蚁就出现了。
先确定身体的位置和姿态,变化头的位置,小妈蚁也有和别的蚂蚁不样的姿态。
3.运用儿歌引导幼儿添画出蚂蚁的动态。
儿歌:眼睛嘴巴动一动,怎么动?触角触角翘一翘,向哪边翘?小手小脚弯一弯,怎么弯?可爱的小妈蚁就动起来。
(1)创设新情境,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师:“草地上又出現了一块大西瓜,小蚂蚁又会怎样吃西瓜呢?”
(2)师:“每一只小妈蚁都根能千,想出了各种办法运西瓜。小妈蚁很善于合作呢,团结起来力量大。”教师利用情境提出创作要求,引导幼儿撕出妈蚁,丰富完善画面。
三、幼儿操作
四、展示作品,分事创意过程
(1)幼儿相互欣赏并交流自己的创作。
(2)教师讲评提升幼儿的经验,帮助他们感受合作的快乐。
九、说活动延伸
点评:请创造内容有特点的幼儿介绍画面内容,通过提问表达自己创设的情节。
互评:幼儿通过相互评价发现幼儿作品的亮点。
教师:发现幼儿作品与其他幼儿不同之处进行评价。
在评价环节,针对活动目标进行点评,包括西瓜的结构、蚂蚁的动态以及创设的情节。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13
一、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生活是幼儿学习的源泉,在生活中很多的数学现象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所以成人应该培养幼儿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情绪,最重要让幼儿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趣和有用。
二、说教材
数字对于幼儿来说是枯燥,为了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以情景故事为主线,把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说活动目标
大家都知道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有导向作用,根据中班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1.感知7的物体数量,理解6添上1就是7。
2.学会把物体的数量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完整。3.体验生活中数学的有趣和有用,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四、说重点难点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把本次活动的认知目标为重点,技能目标为难点,为了更好的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为活动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开心农场》等。
五、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了帮助幼儿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情景激趣法、启发提问法、游戏法,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和习惯。
六、活动总结
最后说本次活动的亮点,本次活动是游戏法与情景法的相结合。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生活即教育”,在创设的情境中,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本次活动中采用了多种的教学法让幼儿在趣味性、游戏性的活动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七、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去探索和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充分去自由探索和体验,通过探索操作法、小组讨论法、趣味游戏法,让幼儿的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八、说活动过程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把活动过程分为6个环节,第一环节我会以游戏的方式进场,师幼互动开汽车,教师要求幼儿开车前报一下人数,进入创设的情景——农场。此游戏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1-7的数字,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第二环节进入情境后,教师运用启发提问法:到站啦,我们来到了开心农场,很开心,看谁来了?屏幕上出现小狗的图片,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幼儿提高语言能力,增强自信心,达到活动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课件先出现6个物体后来加入了一个物体,成为了7个物体,意思让幼儿理解6添上1就是7,出现了小狗,小鸭等生活中认识的事物,贴近幼儿的生活,过程不断的重复,方便幼儿的记忆和理解。
第三环节,游戏部分,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极有意义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当幼儿的专注力下降的时候,游戏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室里布置了两棵树,上面挂满了水果和蔬菜,教师给幼儿布置任务,请每位幼儿手里拿着一个篮子去摘7个水果或者蔬菜,然后师幼一起来验证幼儿的操作。
第四环节,幼儿操作,教师先示范,“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一个打包袋,装7个水果或者蔬菜,并把你们的点货单填好了,一起送到跟你衣服身上对应数字的篮子里放好,要把篮子的袋子都装满了水果或者蔬菜哦!”教师提出要求,要求幼儿拿到点货单先写上你身上的号码,然后举例子说明,“例如你拿了3个西红柿就记录在点货单上,明白吗?如果我们干着又快又好,农场主说可以送一袋给我们带回家分享。”让幼儿自由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记录卡并验证。
第六环节,结束活动,教师小结完后就请幼儿上车回家,出发回家前让幼儿点一次人数,再一次感知7的数量。
九、说活动延伸
五大领域是相辅相成的,我会把本次活动的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区或者益智区等各个领域,让幼儿的兴趣得到持续的发展。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1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xx好!
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xx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的题目是《相反动作》,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次活动是一节幼儿大班上册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主要内容是由五组简单对应的相反动作,每组有两个相反动词构成,例如:睁开眼——闭上眼。由此构成朗朗上口的口诀,可以在边说边作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对相反动作的掌握,符合《纲要》中提出的“幼儿的语言是在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一基本要求,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并结合《纲要》中对活动目标的具体要求,我将本次活动的三维目标表述为:
1、认知目标:了解生活中存在很多相反动作。
2、能力目标:通过相反动作的游戏,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相反动作”的乐趣。
为了更好的实现活动目标,还需要考虑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才能更好的把握活动的整个过程的侧重点。
1、活动重点:掌握活动过程中的相反动作。
2、活动难点:进一步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
二、说学情
一次好的活动,不仅仅要关注教材的性质,更要了解幼儿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就大班幼儿的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大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其逻辑抽象思维已经开始萌芽,这表明其在心理上已经可以理解和接受事物“相反”这一特征。但是,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比较比较零散,不够具体,仍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和引导。
三、说活动方法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在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因此,本次活动的组织摒弃了传统活动中简单说教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很多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方法,例如:游戏法、全身反应法、直观法和启发提问法。通过直观的呈现和启发提问,引导幼儿进入到一个学习“相反动作”的语言环境中,再利用全身反应法和游戏法组织幼儿在边说边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和掌握“相反动作”的口语表达。
四、说活动准备
此外,活动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做到有准备,本次活动的准备包括两个方面:
1、经验准备:幼儿具有相关动作的经验,例如“睁眼、闭眼”。
2、物质准备:关于幼儿相反动作的视频。
五、说活动过程
以上对于教材和幼儿的分析都是为我活动过程的设计做铺垫的,因此接下来我将重点说说我的活动过程,我的活动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一)导入部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项活动设计的成功也离不开一个“好的开始”。因此,我采用了“视频”导入的方式,主要是播放无声的相反动作的视频,由此来引导幼儿去直观的感知相反动作,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我会问幼儿一个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视频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辨别视频中动作相反的特点。
(二)基本部分
1、顺利导入以后,我会采用试听结合的方式将先前的视频重新播放一遍,并尝试带领小朋友和着口令跟我一起做动作。这一过程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对相反动作的感知。
2、接下来,我会运用全身反应法继续组织活动。主要分为三遍:首先,我来说并且做动作,幼儿只是跟做动作;第二遍,我和幼儿一起边说边做动作;第三遍,我不说也不做,幼儿自己边说边做动作。通过这一环节,使幼儿掌握相反动作的表达,以及活动的动作。
3、紧接着我再通过游戏的方式继续下面的活动,游戏的规则是:我说动作的一面,比如“睁开眼”,幼儿迅速说出动作的另一面“闭上眼”,并作相关动作。由此可以更好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听说能力,同时还发展了幼儿的反应能力。
(三)结束部分
我会问小朋友们:“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以上的相反动作,大家一起来想一下,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相反动作呢?”由此可以在一种比较平稳的气氛中结束活动,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幼儿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发展。另外整个过程,我会重视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
六、说活动延伸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某一次活动即使再精彩,也需要后续活动的继续发展和补充。因此,活动的延伸是必不可少的,本次活动的延伸是让幼儿在社区和家庭中发现相反动作,并在第二天回到幼儿园说给其他小朋友听。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1
一、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富有好奇心,会对感兴趣的事物提出问题,也能运用多种感官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特征。设计本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多渠道参与法感知水果的特征,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活动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因此教师采用了实验操作法和游戏法,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
二、说教材
教材内容分析: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香蕉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它富有营养,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且融入游戏,又有幼儿亲身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运用各种感官感知香蕉的独特外型、表皮的颜色及与众不同的口味,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三、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活动围绕目标展开。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1、通过各种感官认知香蕉的特征,初步了解香蕉的吃法2、学会自己动手剥香蕉3、体验到剥香蕉的乐趣,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四、说重点难点
本活动的重点是幼儿通过摸、看、尝等感知探索香蕉的特征,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难点是幼儿能对剥香蕉产生兴趣,愿意吃香蕉。
五、说教法
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运用实验操作法,让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尝一尝等感知香蕉的特征,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学习。游戏法导入,利用游戏教育性,娱乐性和创造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谈话法总结,引导幼儿运用简单、准确的语言总结香蕉的特征,巩固学习香蕉的特征。还有示范演示法的运用,通过谈话讲解示范给幼儿实物的操作过程,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剥香蕉的方法过程,有助于后续幼儿自己动手剥香蕉。
六、活动总结
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教师在活动中注意语言的清晰简练,避免出现无关刺激的干扰。
七、说学法
本活动运用了多渠道观察法: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潜移默化的让幼儿对香蕉产生浓厚的兴趣。
八、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幼儿猜测黄色箱子里面是那种水果的游戏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黄色箱子来巩固学习黄色。
(二)活动展开
1、猜测香蕉
教师结合谈话法,利用幼儿触觉感知香蕉的表皮感觉以及香蕉的形状让幼儿猜测认知香蕉的表皮感觉和形状。引导幼儿用比较清晰、简单、准确的语言归纳总结香蕉的表皮感觉和形状。
2、出示香蕉
教师拿出箱子里面的香蕉揭晓答案,利用幼儿的探索热情,通过观察指导法,引导幼儿运用视觉认知表皮的颜色和香蕉的外形,并结合谈话法和启发式语言,引导幼儿运用简单的语言总结香蕉的表皮颜色。根据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交流香蕉的外形像什么,运用生活中具体的事物认知香蕉的外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事物的能力。
3、剥香蕉
教师结合实验操作法和示范演示法,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手指的`运动能力。在教师示范讲解正确剥香蕉皮后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注意引导剥完香蕉的小朋友把香蕉和香蕉皮放在指定位置。所有的小朋友都完成剥香蕉后给予一定鼓励。
4、吃香蕉
教师结合启发式提问的方法,提问幼儿香蕉是什么味道的?展开一定的讨论后,幼儿通过吃香蕉积极探索香蕉的味道。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总结香蕉的味道。最后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香蕉皮、用过的擦手巾扔到垃圾桶。
5、讨论香蕉的吃法
教师结合谈话法,运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开放式的提问:香蕉有哪些好吃的做法?通过讨论,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能对香蕉产生兴趣,想吃香蕉。
6、游戏环节(香蕉迷宫)
设置游戏迷宫,在迷宫的每个分岔路口贴有不同水果的指示牌,贴有香蕉的水果牌为通行路口,其他路口为错误路口,其中贴有香蕉的路牌,香蕉也是各式各样的,例如一个完整的香蕉、剥完香蕉皮的香蕉果肉、未剥完香蕉皮的香蕉。本游戏活动是对前面活动效果的考察,巩固幼儿对香蕉的认识,初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九、说活动延伸
将此活动转移到艺术领域的美工区,让幼儿运用本活动的经验为没有衣服的香蕉宝宝穿衣服,幼儿在老师已画出轮廓的香蕉涂色。巩固学习香蕉的独特外形和外皮颜色。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2
一、说教材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表达的能力是幼儿园体验表达领域中的重要目标。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充满童趣,幼儿及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故事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和明白事理,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故事《聪明的乌龟》是一则幽默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小乌龟救青蛙为引子,描述了一只乌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付狐狸,最终战胜狐狸,获得自由的故事,使幼儿明白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的道理。而且故事里的动物对话,会激发起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_,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我跟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丰富词汇:缩、连蹦带跳。
2、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三、说活动准备
《聪明的乌龟》教学挂图一幅,狐狸、乌龟、青蛙的图片及头饰,乌龟的手偶。
四、说活动重难点
通过分析教材,我认为本节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情节。这则故事虽然是童话故事,但是故事中乌龟与狐狸的对白,形象地刻画出一只貌似狡猾,实则愚蠢的狐狸形象和表面可怜,实则机智的乌龟形象,乌龟的机智能够帮助幼儿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的道理。活动的难点是:能用恰当的语气表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在活动中,我以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分析乌龟和狐狸的心理特点,从而为进行角色的人物对话奠定基础。
五、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本次活动中教师除了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以启发的提问引导孩子,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
1、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多媒体的运用,选用了课件的方式把故事的内容呈现给孩子看,引导幼儿感知图片之间的相应关系,理解图片的内容,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从而使幼儿对故事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2、启发提问法:幼儿的思维活动需要教师的激活,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引起幼儿的思考,培养其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3、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
此外,我还采用了赏识激励法对本次活动加以整合,力求达到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六、说学法
通过以上教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以听说能力贯穿始终,以次解决幼儿在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说出对话时,能举一反三,具有扩展语言的能力。
七、说活动过程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我分三大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教师通过出示图片,提出悬念,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教师运用课件演示法,引导幼儿逐幅观察课件,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第三环节,教师运用课件完整地讲述故事,同时穿插直观性提问和探索性提问,以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记忆。这样幼儿能克服不良的只求听不求甚解的习惯。
本次活动后,我还准备进行以下延伸活动:
将故事录音带,头饰放入语言区供幼儿讲述和表演。
八、说活动反思
“不举手的孩子”和“举手的孩子”都需要回应。集体活动中老师和孩子的互动提问后,有一些孩子愿意积极举手回应老师的提问,这些孩子一般开朗、外向、喜欢举手、善于用语言表达,所以这些孩子发出的信号教师能及时捕捉,并乐此不疲地与其进行交流互动;但也会有一些孩子内向、文静、胆小、很少举手,这样的孩子教师比较容易忽视,其实不举手、不爱说话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回应。所以在这几次的研讨中我始终关注这每一位孩子,让每一位孩子都来说一说,哪怕是不举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也经常会因为老师的忽视而游离于课堂。对不爱举手的孩子更多几丝目光的停留,选择回答对象时,对不爱举手的孩子说:“我想请一个没有举手,但一定知道的人来说。”“不举手的孩子我也会请得。”鼓励他们积极举手。
当然对那些爱举手,能积极回应老师的孩子,我们也要鼓励、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对他们说“你特别棒,每个问题都举手,机会让给别的小朋友吧。”“让他先说,你来补充好嘛。”教师只有秉承平等回应的观念,每一个孩子才能和老师有积极的互动。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3
一、设计意图
经过日常观察,我发现班里有部分幼儿经常用手指抠鼻孔,尤其是午睡时,个别幼儿会经常抠鼻孔玩,平时有些幼儿还会由于抠鼻孔而引起流鼻血,教师经常提醒幼儿不要抠鼻孔,但仅仅说教并不能使幼儿认识到危害,教师看护也并不能从主观上转变幼儿的行为。为了使幼儿认识到鼻子的作用,从而形成初步的保护鼻子的意识,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说教材
故事《噜噜的小鼻子》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了解鼻子的功能和保护鼻子的方法,学会正确应对一些突发意外,调动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启发幼儿猜猜、想想、说说积极参与活动。
三、说活动目标
根据设计思路,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我从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情感目标:愿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认知目标:知道鼻子的功能及简单的保护方法。
能力目标:在提醒下,能做到不乱挖鼻孔保护鼻子。
四、说重点难点
根据活动目标,我确定了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简单的保护鼻子的方法。
难点:知道保护鼻子的重要性。
五、说教法
在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游戏内容,不断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能在活动的情景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突破活动重难点,达成活动目标,我的方法有:以故事表演形式,更加生动直观的引导幼儿感受不保护鼻子可能带来的危险。及时的小结,吸引幼儿注意力了解简单的保护鼻子的方法。
六、活动总结
1.本次活动结合幼儿的年领特点及学习特点,以游戏的形式达成目标,活动环节设计紧凑,体现层次性,保证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内容选择来源于生活中孩子的一些习惯,突出了幼儿的主体性。
2.在活动中,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知道保护鼻子的重要性。了解简单的保护鼻子的方法。
七、说学法
为了能够使幼儿能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里学到保护鼻子的简单方法,我采用了故事表演法、游戏法、行为判断法等形式,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更加充分地投入到活动中;也使活动更加直观,以便于幼儿接受,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才能在游戏中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
八、说活动过程
有了这些分析和准备,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四大环节。
(一)游戏“猜猜是什么”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并引出鼻子的功能。
出示小猪玩具,引出礼物,教师适量喷洒香水。引出鼻子的'功能。
师:小猪给小朋友带来了小礼物,下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猜一猜到底是什么?小朋友可以闭着眼睛闻一闻。小朋友,小猪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师:谁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的?小鼻子的本领真大啊!你们说一说,小鼻子除了闻味还能干什么?
引导幼儿闭上嘴巴,捏住小鼻子,吸气—呼气—吸气。再放开鼻子请幼儿重复呼吸的动作
师:刚才我们捏着小鼻子还能出气吗?
小结:我们的鼻子能闻味和呼吸
导入部分使用游戏的形式,并请小朋友闭上眼睛闻,一下子就激起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更专注于下面的内容,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鼻子的功能,比教师一味讲解更有益于幼儿理解和接受,使幼儿的感知更加直接
(二)利用故事,学习保护鼻子的方法——明确抠鼻子等不良行为的危害。
邀请其他教师进行辅助表演。一名教师扮演小猪噜噜、一名教师扮演猪姐姐、还有一名教师扮演医生。
师:噜噜做得对吗?有哪些东西不能塞进鼻子里?应该怎样保护鼻子呀?
故事表演的形式更加生动、直观,幼儿看起来更直接,教师能够把握活动的节奏,适时与幼儿互动,使幼儿更加容易理解,进一步明确抠鼻子等不良行为的危害。
(三)扮演医生的教师带来鼻子图示卡总结鼻子的功能及简单的保护方法
功能:闻味、呼吸。
保护方法:我们要保护好小鼻子,不能抠鼻子,也不能往鼻子里塞东西
玩耍时不碰撞鼻子,天冷时戴口罩,多喝水、多吃水果来防止鼻子流血。
分析:教师以医生身份出现进行总结,主要是为了再次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活动更具游戏性,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四)看照片判断行为的对与错
出示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流鼻血以及与本活动相关的图片,让幼儿观察,请幼儿说出对与错。
九、说活动延伸
在过渡环节时,带领幼儿学说儿歌《保护小鼻子》与活动进行呼应,衔接更为紧密,突出游戏化的特点,更加生动有趣。带领幼儿做“贴鼻子”的游戏,以多种游戏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兴趣,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4
一、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的目标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二、说教材
幼儿已经有过阅读《蚂蚁和西瓜》前期经验。户外活动幼儿喜欢观察蚂蚁。西瓜是夏天的应季水果,孩子们经常可以吃到并且很喜欢。顺应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蚂蚁和西瓜》的活动就产生了。
三、说活动目标
1.尝试用撕纸的方法制作西瓜,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蚂蚁的简单动态。
2.初步尝试根据自己创设的情节进行创作。
3.体验不同的美术形式带来的乐趣。
四、说重点难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现状水平,利用幼儿已有经验。
重点:尝试用撕纸的方法制作西瓜,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蚂蚁的简单动态。
难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蚂蚁的动态。
五、说教法
1、再现谈话法:教师让幼儿通过回忆对与本次活动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利用绘本《蚂蚁和西瓜》中蚂蚁吃西瓜的情节,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
2、提问法
描述性提问:提示幼儿仔细的观察并描述事物。
反诘性提问:对幼儿在观察、感知过程中得出的判断进行反问。(重难点)
3、表演法:引导幼儿了解蚂蚁动态,通过自由的表演表现出来。(重难点)
4、示范法:
儿歌:活用儿歌,增强与幼儿的互动,能更好的发挥儿歌的作用,激发幼儿创作的主动性。
创设情景:教师创设情节,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个别示范:让幼儿示范用撕纸的方式制作西瓜的步骤。
六、活动总结
从预设和效果来说
本次活动是一个生成性活动,活动前有让幼儿听过此绘本。本节课利用幼儿的动作体验,增强作品的创造性。在幼儿表达的时候虽然能够说出不同动态的蚂蚁也能够表达出自己想表现的故事情节,但是在创作中会有部分幼儿仍旧选择比较简单的蚂蚁的形象进行表现,所以我运用示范、表演、个别指导的方法来引导幼儿。我预设有的幼儿在撕纸时速度会较慢,但是制作西瓜又需要撕大量的纸,所以我提供了一些撕成小块的彩纸。在部分幼儿遇到困难无法进行时为其提供。 创作中,我支持幼儿边做边说的行为,我想让幼儿大量的说充分表达。点评时候,我预设点评是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我又想给幼儿更多表现的机会,所以以幼儿的自评、互评为主,教师的.作为补充参与到评价当中。在幼儿创作西瓜时,个别幼儿对西瓜的结构贴法不正确,教师应重点个别指导。 因为我发现了一个幼儿在贴西瓜白瓤儿、皮的之后留有空隙。
七、说学法
观察法:幼儿通过观察、示范和讨论,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对西瓜的结构特点有了整体的了解,并知道了撕纸制作西瓜的小方法,有助于活动重点目标的达成。
讨论法::幼儿对发现的问题表达自己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如做示范的幼儿在步骤上出现了什么问题,请幼儿及时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亮点:在幼儿创造过程中,对幼儿出现的个别问题进行及时引导。如:创造蚂蚁动态比较单一的幼儿通过出示蚂蚁图片、回顾绘本、动作展示的方式,鼓励幼儿创造不同动态的蚂蚁。
八、说活动过程
一、回忆绘本,导入活动
师:这页来自于《蚂蚁和西瓜》这本书,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看看谁在干什么?在搬西瓜、吃西瓜。
二、幼儿体验,教师讲解
1.观看绘本图片,引导幼儿关注蚂蚁形态。
师:你看到的小蚂蚁是怎样运西瓜的?谁来学一学?幼儿模仿蚂蚁吃西瓜的动态。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一只抱着西瓜啃的妈蚁、一只侧面背西瓜的蚂蚁和两只蚂蚁合作抬西瓜的形象。
师: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怎样运西瓜?
2.讲解材料用法,撕出西瓜结构。
(1)教师请个别幼儿选择红色、白色、绿色纸,分别撕出西瓜果肉、瓜瓤儿、瓜皮、添画出西瓜籽儿。
(2)引导幼儿拿画笔画妈蚁的动态。画出蚂蚁的身体姿态。
头不动,变換身体的位置,姿态不一样的妈蚁就出现了。
先确定身体的位置和姿态,变化头的位置,小妈蚁也有和别的蚂蚁不样的姿态。
3.运用儿歌引导幼儿添画出蚂蚁的动态。
儿歌:眼睛嘴巴动一动,怎么动?触角触角翘一翘,向哪边翘?小手小脚弯一弯,怎么弯?可爱的小妈蚁就动起来。
(1)创设新情境,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师:“草地上又出現了一块大西瓜,小蚂蚁又会怎样吃西瓜呢?”
(2)师:“每一只小妈蚁都根能千,想出了各种办法运西瓜。小妈蚁很善于合作呢,团结起来力量大。”教师利用情境提出创作要求,引导幼儿撕出妈蚁,丰富完善画面。
三、幼儿操作
四、展示作品,分事创意过程
(1)幼儿相互欣赏并交流自己的创作。
(2)教师讲评提升幼儿的经验,帮助他们感受合作的快乐。
九、说活动延伸
点评:请创造内容有特点的幼儿介绍画面内容,通过提问表达自己创设的情节。
互评:幼儿通过相互评价发现幼儿作品的亮点。
教师:发现幼儿作品与其他幼儿不同之处进行评价。
在评价环节,针对活动目标进行点评,包括西瓜的结构、蚂蚁的动态以及创设的情节。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5
一、说教材
《贪吃的小老鼠》讲述的是一只小老鼠吃西瓜皮沉入河底的经过,本课配合故事内容安排了四幅图片,让幼儿按情节发展顺序排图并用连贯地语言,讲述一个完整地故事,教育幼儿遇事要先动脑筋想一想,想清结果后再做,不要向小老鼠学习。
根据学前班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我认为这一活动应达到以下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图片,并用连贯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鼓励幼儿根据情节发展设想故事的结尾。
2、丰富词汇:羡慕、神气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重点:让幼儿按情节发展顺序排图并用连贯地语言讲述一个完整地故事。
难点:设想故事结尾并讲述。
准备:投影仪、图片、每人一块拼图板
二、说教法
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充分利用故事图片,启发式的教育思想,寓教于乐。采用了观察法、图片讲述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幼儿活泼好动,想象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充分利用故事图片,让幼儿展开想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判断思维能力几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说教学程序:
1、悬念导入
放投影仪出示西瓜皮,请幼儿讲述西瓜皮的用途。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费时3分。
2、经验讲述
出示投影片小老鼠,启发幼儿讲讲小老鼠看到瓜皮它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用一句完整地话讲述图片内容,让幼儿充分发表见解,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接着出示小老鼠坐在瓜皮船里的情景,请幼儿讲述老鼠的神情,让幼儿学会理解“神气”这个词。让幼儿自己动手排序,每人一块拼图板,四幅图片,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四幅图的顺序,再把故事讲给大家听。指名幼儿先按老师排得图片讲故事,老师再用生动的语言讲故事,这样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学习理解“羡慕”一词。费时20分。
3、让幼儿创编故事
提问:水慢慢地流进来,西瓜皮船沉下去,最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幼儿大胆发言,想象出不同的故事结尾,这样做,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推理能力。费时4分。
4、活动延伸
联系实际,教育幼儿。费时3分。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6
一、设计意图
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的浪费日益严重,人们已渐渐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垃圾分类制度也随之实行起来。大班幼儿已有知道垃圾要扔进垃圾桶的经验,但是没有分类投放垃圾的意识,因此我设计了此次教学活动。
二、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我设计了《小小垃圾要分类》这节社会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可以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并通过分类操作,幼儿能够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同时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社会领域内容要求的第三条“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发展水平,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设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知道生活常见的垃圾分类。
2.能力目标:能区分可回收、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能正确分类。
3.情感目标:爱护身边环境,具有初步的垃圾分类意识。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区分四种垃圾分类的标志(将在活动过程中的第四个环节体现出来)
难点:能按照垃圾分类标志正确区分垃圾种类(将在活动过程中的第五个环节体现出来)
五、说教法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已由直觉行动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喜欢听故事,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启发提问法、情景法、游戏法、实际操作法等教学方法。以方案教学的理念,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采用情景法、游戏和教师多种形式的鼓励方法结合,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六、活动总结
本活动很好地完成了教育目标。整个教学活动贯穿了情景,也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幼儿兴趣出发,使幼儿在亲自操作的活动中掌握垃圾分类的标志,积累生活经验。在整个教学中,我没有过多干涉幼儿的行为,而是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去引导幼儿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帮助,同时也促进了其社会性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七、说学法
根据上述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幼儿的学法指导上,整个活动都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以情景故事为主线,提供大量实物,幼儿通过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等方法进行学习,让幼儿在活动中玩中学(分类),玩中做,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进而达成教学目标。
八、说活动过程
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1.导入环节——激发幼儿兴趣。
首先我运用了情景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教师设计情景,吸引幼儿兴趣。教师故作神秘状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收到一封来自垃圾大王的信,小朋友想听听吗?”激发幼儿阅读信上内容的兴趣。从而引入课题,邀请小朋友们来帮助“垃圾大王”解决问题。
2.幼儿尝试自己进行分类
这一环节我运用实际操作法来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对垃圾进行分类,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根据幼儿自己的观点去分类,让其有一个试误性的经验。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准备,但教师不可打击幼儿,说幼儿分类的方式不对。
3.观看视频,进行初步学习
本环节教师运用了电化教学法和启发提问法,通过播放有关垃圾分类的视频,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法来对垃圾分类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与认识。在播放视频时中间可以停顿,通过提问法,教师提问:“红色垃圾桶喜欢吃什么呀?”从而引发幼儿观察与思考。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积极做出回应与反馈,这一环节能初步达成目标一和目标二。
4.教师展示幻灯片并拿出标志图,引导幼儿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
本环节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法与提问法进行教学,教师将垃圾分类标志图单独展示出来,并引导幼儿观察幻灯片上的标志与图片上的标志,邀请幼儿上来进行配对,并请幼儿说出是如何判断的,教师提问:那你知道这个垃圾桶喜欢“吃”什么吗?同时可以请下面的小朋友一起讨论想一想做补充说明,这也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关注集体注重个别差异的特点,这样可以幼儿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标志,加深对垃圾分类标志的印象。这一环节进一步达成了目标一与目标二。
5.进行送“垃圾宝宝回家”游戏
这一环节采用操作法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并树立初步的垃圾分类的意识,教师:现在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都可以帮“垃圾大王”解决问题了,所以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这些“垃圾宝宝”送回家。教师把四个垃圾标志图贴在黑板上,然后将垃圾图片发给幼儿,教师分组邀请幼儿上来进行游戏,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并思考再进行分类。游戏结束,教师总结整个环节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这一环节达成了目标三。
九、说活动延伸
教师在班级里可以设置一个关于垃圾分类主题的区域,创设环境,准备垃圾分类对应的物质材料,幼儿可以亲自动手进行操作,由此获得经验;同时还可以与家长一起进行垃圾分类活动,实行家园共育活动!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7
一、设计意图
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小班幼儿对颜色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观察,喜欢动手学着做。他们愿意用自己的小手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说教材
《花手帕》是小班下学期美术领域的一节活动。在本次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尝试用染色的方式制作花手帕,感受颜色交叠之美,体会创作的乐趣。
三、说活动目标
1、体验操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尝试用红、黄、蓝颜料制作花手帕。
3、感受两种颜色交叠产生的不一样的美,发挥想象力。
四、说重点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重点:尝试用红、黄、蓝颜料制作花手帕。
本次教学活动难点:感受颜色交叠产生的不一样的美,发挥想象力。
五、说教法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兴趣导入法、启发提问法、示范讲解法、个别指导法等教学方法
六、活动总结
小班的美术活动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为主。 本次的教学活动幼儿兴趣浓厚,孩子们想象力丰富,最后的获得感和成就感都得到了满足。
七、说学法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讨论法、操作法、合作法等学法
八、说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我们跟老师们打声招呼吧!(老师好)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刚刚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六一,在那天,每个小朋友都收到了礼物,大家拿到礼物开不开心!(开心)
可是在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非洲,那里的.小朋友们每天都忍受着脏乱的生活环境(出示图片),而且可能从来没有收到过礼物。今天,我们一起来给非洲的小朋友们做花手帕当礼物送给他们好吗?
二、幼儿自由探索,初次尝试做手帕
1、幼儿观赏图片
教师:这里有一些做好的手帕图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手帕都是什么颜色、形状(像什么)
幼儿自由讲述,用完整的话回答。
2、初次探索体验制作花手帕
教师:老师为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红色、蓝色、黄色的颜料宝宝(可以请小朋友回答)和一块纯白的手帕。等下小朋友们进行制作的时候,要注意让颜料停留在他们各自的“地盘”哦!不要让颜色宝宝乱跑。小朋友们你们现在可以动手制作漂亮的花手帕啦!
3、请个别幼儿展示、探索
请个别幼儿说说你用了什么方法制作的,并进行演示。
4、教师小结并示范
(1)、小朋友们可以任意两个角对折,然后再让其他的两个角牵手。对折两次后将对折好的手帕的角分别去亲亲颜色宝宝,要注意哦,在蘸的时候不要让颜色宝宝跳到你的身上和桌上。快看,颜色宝宝跳到了手帕上了。
(2)、拿出来后,我们要耐心的等待5秒钟,让手帕上没有了多余的颜料,再让其他的角去亲亲颜色宝宝,我们一起正数“1,2,3,4,5”好,完成了!
(3)、等两边都沾好颜色后,瞧!这块手帕两边的颜色宝宝手牵手了,两种不同的颜色宝宝手牵手会变成另一种不一样的颜色宝宝,一会儿,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好啦,所有边都沾好了颜色宝宝,我们把手帕夹到报纸中间轻轻压五下,最后轻轻地打开。哇!快看,颜色宝宝把手帕打扮的多漂亮呀!
三、幼儿再次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1、师: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很想快点尝试一下新方法,都等不及了!好的孩子们,现在把你报纸下面的白手帕拿出来,带着你的想法把它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吧。(轻音乐起)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大胆的发挥你们的想象,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3、给能力弱的幼儿适宜的帮助。
四、作品展示及赏析
1、展示幼儿作品。
师:请把你漂亮的小手帕夹到夹子上,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说你觉得你的花手帕哪里最好看,像什么?(请幼儿上台,和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五、师生共同合作,体验多种形式创作
师:刚才我们是用小手做的小手帕,那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里来画画?(……)
师:对,我们还可以用小脚,现在啊陈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共同制作一块大的桌布。你们可以用小脚来帮我吗?谢谢!
(师生共同创作)
六、结束部分
师:画好了,大家穿上拖鞋,等下我们要洗干净小脚丫哦!我们一起把花布立起来看一看,哇!太漂亮了!我们等这些花布干了后请快递员叔叔帮我们送给非洲的小朋友。
九、说活动延伸
将水粉颜料、一次性杯子、纯白手帕、报纸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区,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8
一、说教材。
此教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幼儿无论在园或在家,无时无刻都会和同伴发生联系。但到了大班,我发现幼儿之间矛盾逐渐增多,这是由于大班幼儿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主见,在一起时很容易发生冲突甚至攻击性现象。所以针对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主要以幼儿的情感、认知、接受能力为前提。
二、说目标。
根据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主导作用;并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
1、引导幼儿参加集体活动,了解同伴的含义,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2、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乐意与同伴交往。
3、体验与同伴共同交往、生活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们的重点定位于:幼儿能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了解同伴的含义,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活动的难点是:侧重幼儿自由结伴讲述部分。初步学习人际交往技能,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通过小组讨论,集体评价,游戏活动等使幼儿的分类经验得到整理,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中。
为了目标更和袄的达成,我做了3点准备:
1、空间准备:6张呈半圆形摆放的桌子。
2、物质准备:幼儿自带一至两样食品,多媒体动画。
3、经验准备:事先和幼儿一起回忆与同伴交往的经验。
三、说教学方法。
1、游戏体验法: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而且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加深。”通过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参加游戏,加深对同伴的印象,体验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2、讨论法:通过不同形式的讨论方法——集体讨论、自由结伴讨论、个别讲述等形式加深同伴的理解。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片段,让幼儿分析讨论对错,为主题的活动提供具体场景。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
4、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中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尝一尝、论一论、玩一玩、做一做多种感官参与,不知不觉体验同伴的乐趣。
四、说过程。
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共同讨论——自由结伴讨论——个别讲述——情境教学——游戏体验——品尝交流。
1、开始部分:参加加集体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齐搬桌子,按老师要求和同伴一起布置环境。分小组分任务,和同伴一起搬桌子,放教具。让幼儿在共同合作、互助中自然的引入活动,体现目标一。时间为5—10分钟。
2、基本部分:分三环节。
(1)共同讨论。解决你刚才和谁合作?为什么和他合作?你知道和你合作的人你叫他什么吗?什么叫同伴?那自己和同伴有什么区别?关系又是怎样的'?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同伴?等问题。
(2)自由结伴讨论。我的同伴是谁?我们怎样成为同伴的?我们在一起发生的一件有趣或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3)请个别幼儿讲述“我的同伴”,教师总结。体现了目标一、二。时间为十五分钟。
3、高潮部分:分两环节。
(1)情境教学。观看多媒体动画,评议这样的同伴对不对?好不好?为什么?(放一些小片段,有幼儿互助、合作、分享的事,也有不合作、分享的片段。)
(2)游戏体验。由于我们班幼儿平时音乐活动中教师都很注重幼儿找朋友边唱边表演。所以教师边弹奏各种教过的歌,请幼儿起立找同伴一起边唱边表演。体现了目标二、三。时间为十五分钟。
4、延伸活动:
品尝交流。在品尝交流中结束活动。符合满足幼儿嘴谗、能力弱的特点,让幼儿在交往中体会同伴交往的乐趣。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9
一、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生活是幼儿学习的源泉,在生活中很多的数学现象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所以成人应该培养幼儿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情绪,最重要让幼儿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趣和有用。
二、说教材
数字对于幼儿来说是枯燥,为了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以情景故事为主线,把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说活动目标
大家都知道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有导向作用,根据中班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1.感知7的物体数量,理解6添上1就是7。
2.学会把物体的数量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完整。3.体验生活中数学的有趣和有用,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四、说重点难点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把本次活动的认知目标为重点,技能目标为难点,为了更好的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为活动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开心农场》等。
五、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了帮助幼儿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情景激趣法、启发提问法、游戏法,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和习惯。
六、活动总结
最后说本次活动的亮点,本次活动是游戏法与情景法的相结合。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生活即教育”,在创设的情境中,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本次活动中采用了多种的教学法让幼儿在趣味性、游戏性的活动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七、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去探索和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充分去自由探索和体验,通过探索操作法、小组讨论法、趣味游戏法,让幼儿的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八、说活动过程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把活动过程分为6个环节,第一环节我会以游戏的方式进场,师幼互动开汽车,教师要求幼儿开车前报一下人数,进入创设的情景——农场。此游戏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1-7的数字,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第二环节进入情境后,教师运用启发提问法:到站啦,我们来到了开心农场,很开心,看谁来了?屏幕上出现小狗的图片,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幼儿提高语言能力,增强自信心,达到活动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课件先出现6个物体后来加入了一个物体,成为了7个物体,意思让幼儿理解6添上1就是7,出现了小狗,小鸭等生活中认识的事物,贴近幼儿的生活,过程不断的重复,方便幼儿的记忆和理解。
第三环节,游戏部分,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极有意义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当幼儿的专注力下降的'时候,游戏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室里布置了两棵树,上面挂满了水果和蔬菜,教师给幼儿布置任务,请每位幼儿手里拿着一个篮子去摘7个水果或者蔬菜,然后师幼一起来验证幼儿的操作。
第四环节,幼儿操作,教师先示范,“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一个打包袋,装7个水果或者蔬菜,并把你们的点货单填好了,一起送到跟你衣服身上对应数字的篮子里放好,要把篮子的袋子都装满了水果或者蔬菜哦!”教师提出要求,要求幼儿拿到点货单先写上你身上的号码,然后举例子说明,“例如你拿了3个西红柿就记录在点货单上,明白吗?如果我们干着又快又好,农场主说可以送一袋给我们带回家分享。”让幼儿自由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记录卡并验证。
第六环节,结束活动,教师小结完后就请幼儿上车回家,出发回家前让幼儿点一次人数,再一次感知7的数量。
九、说活动延伸
五大领域是相辅相成的,我会把本次活动的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区或者益智区等各个领域,让幼儿的兴趣得到持续的发展。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10
一、设计意图
在一次过渡环节中,我偶尔发现了孩子们正在进行自发的活动--立笔比赛,还引起了小围观。大班孩子就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具有挑战的内容、乐于探索和体验成功后给他们带来的满足感。于是就设计了本次活动。达到即符合幼儿的特点又满足幼儿的能力需要。
二、说教材
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物体站立或需要借助外力站立站稳的现象无处不在,比如:马路边刚栽的小树苗需要在旁边绑很多木棍支持站稳。而《纲要》中明确提出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并且《指南》科学目标中提出4—5岁幼儿能够感知和发现简单的物理现象,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三、说活动目标
⒈在大胆操作中探索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
⒉在探索中不怕困难,积极动手动脑,敢于尝试敢于表达。
⒊鼓励同伴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难题。
四、说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操作探索出物体能站住的方法。
活动难点:初步尝试合作,巧妙运用多种材料,探究让物品站起来的多种方法。
五、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注重幼儿的体验,激发和挖掘幼儿的兴趣和欲望。本次活动,我采用了经验迁移法、提问启发法、直观教学法、互动游戏法等几种方法相结合,使幼儿在游戏体验中感受了在探索中不怕困难的精神。
六、活动总结
主要交流:
⒈冠军分享致胜方法,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⒉材料巧妙使用的方法。
⒊同材料的不同应用。
目的:帮助幼儿梳理提炼经验。
最后让孩子们知道没有难题是克服不了的,只要肯多动脑、不放弃,就一定可以成功。
七、说学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根据此要求,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提问法、直观演示法、赏识激励法等,而启发式提问法能够使幼儿有目的地仔细观察和倾听,启发幼儿的思维,使活动进行的更加生动有趣。
八、说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观察材料,介绍任务
首先,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同时,观察材料、了解材料。
其次,介绍任务:每组小朋友在自己的桌子上试一试、玩一玩,哪些东西能站得稳稳的就放在前面的展示桌上来。
第二环节:让能站住的东西站起来,了解站立因素。
幼儿操作中,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尝试,大胆探索。
最后,与幼儿一起总结物品能站起来的原因。重点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你送上了谁,它为什么能站稳了?引导幼儿发现物品站起来的不同因素:底面大、底面比较平、“脚”多。这个环节是在教师在与孩子的互动之中,帮助他们提升经验的重要时机。
第三环节:自主寻找材料,让“不能站起来的物体站起来。”
首先,观察盒中物品讨论:盒子里都剩下什么了?怎样使这些不能站立的物品站起来?(鼓励幼儿大胆设想方法)其次,幼儿操作。在班中自主寻找材料帮助剩下的物品站起来。
重点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寻找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帮助物品站起来。
目的`:巩固理解让物品站起来的因素。
第四环节:用限定材料,快速让“不能站起来的物体站起来。”
目的:限定时间、限定材料,促使幼儿合作,巧妙运用辅材。
预设幼儿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情况一:
“为什么同种材料帮助物体站立,我的不成功?”
指导策略:
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调整。
⒉引导幼儿对同方法进行对比。
情况二:
“为什么我的辅材不能帮助所有东西站立?”
指导策略:
⒈引导幼儿充分分析材料,发现主材的特点,通过调整辅材,帮助物体站立。
⒉小组间相互学习。
最后,我们进行经验分享。
主要交流:
⒈冠军分享致胜方法,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⒉材料巧妙使用的方法。
⒊同材料的不同应用。
目的:帮助幼儿梳理提炼经验。
最后让孩子们知道没有难题是克服不了的,只要肯多动脑、不放弃,就一定可以成功。
九、说活动延伸
⒈在科学区继续探索此实验,并记录新材料、新方法的使用。
⒉鼓励幼儿继续探索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
⒊将方法运用到生活中。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11
一、设计意图
3-4岁幼儿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在瓜果飘香的秋季,幼儿看到丰收的水果兴趣很高,此活动贴近幼儿生活,在活动中感受韵律。
二、说教材
儿歌《水果歌》选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幼儿园小班教材,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目标:3-4岁幼儿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特设计了本次活动。
《水果歌》是一首问答式的儿歌,韵律感和节奏感都比较强,相同结构的句式,一问一答,幼儿较为感兴趣。水果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并且幼儿对水果的颜色已有了知识经验准备。但是,小班的幼儿节奏感和韵律感较弱,因此,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我定为了:体验儿歌的节奏和韵律。
三、说活动目标
依据《指南》语言领域中3-4岁幼儿的年龄段目标: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结合儿歌的特点制定了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儿歌的节奏与韵律;2、感受问答式儿歌的乐趣。
四、说重点难点
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理解儿歌内容,让幼儿口齿清楚的说出儿歌,在此基础上稍高于幼儿的实际水平。在学习儿歌中,体验儿歌的节奏与韵律,让幼儿在节奏中愿意学习儿歌,从中获得乐趣。
五、说教法
本次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交流互动法、讨论法、观察法、倾听法、游戏法等。
导入部分运用了谈话法,通过出示图片,运用观察法让幼儿直观感觉水果的轮廓和颜色。
交流互动法:是教师和幼儿的互动交流,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幼儿大胆表达。交流互动结合的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讨论法:幼儿在讨论中能无拘无束地表达,是幼儿练习表达的好机会。
观察法:主要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教师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通过活动的教具,形象的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从而激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倾听法:是教师示范朗读,让幼儿认真倾听中感受儿歌的趣味性,从而刺激幼儿喜欢去学习儿歌的目的。
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能够给幼儿带来许多乐趣。因此,在活动中采用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的理解儿歌内容。
六、活动总结
此活动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及年龄特点,能根据儿歌内容作出相应的反应,发展幼儿的思维,发展了幼儿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得到发展。
七、说学法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我本着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理念,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在本次活动中,幼儿主要运用了以下学习方法:
观察法: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直接感知儿歌内容。
游戏法: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加强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八、说活动过程
本次教学活动,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为导入部分,幼儿观察图片、轮廓,运用已有经验,讨论水果的颜色,为展开部分做了铺垫。幼儿知道了苹果、香蕉、西瓜的颜色。为避免教学过程中幼儿对水果颜色的`争执,我出示的是儿歌中水果的颜色,拿出魔术袋增加神秘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了目标1的“理解儿歌内容”。
展开部分划分为4个学习儿歌的环节。第1环节为教师有节奏的朗诵儿歌,幼儿整体感知儿歌,培养了幼儿的倾听习惯,初步感知了儿歌的节奏和韵律。第2环节借助图片,运用问答式学习儿歌,教师一边拍手提问,一边引导幼儿用拍手的方式回答问题,感知、体验儿歌的节奏和韵律,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激发幼儿兴趣。第3环节分组学习儿歌,男女小朋友面对面互问互学,再次熟练一问一答的句式,感受儿歌一问一答的乐趣,此环节完成了目标2。第4环节为游戏环节,突破重难点。考虑到小班幼儿对节奏把握不够准确,因此,在展开部分采用了多种活动方式练习幼儿的节奏感。在师幼互动、幼儿互动及游戏活动中,多方面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本次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来设计了问答、游戏等教学环节,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参与情况,我会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活动设计。把活动的主体交给幼儿,注重师幼互动。
九、说活动延伸
在结束部分运用了谈话法,激发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把更多的水果编入儿歌中的意愿,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幼儿园优秀获奖说课稿12
教案名称:
秋天的由来
教案目标:
1、培养幼儿对写生画法的兴趣。
2、培养幼儿加深对秋天水果—桔子的认知。
教案准备:实物桔子若干,图画纸每人一张,油画棒每人一盒。
教案由来:
“咦!今天怎么吃桔子了?”随着孩子们一句句稚嫩的疑问,我们开始了关于秋天水果的一系列活动。孩子们为什么会对午点时吃的桔子如此感兴趣,使他们很兴奋呢?在幼儿园孩子们品尝到的第一种秋季时令水果就是桔子,这第一个出现的时令水果—桔子,自然而然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激起了他们对秋季时令水果的兴趣。
活动形式:
通过实物观察,使幼儿生动、细致地发现桔子的特征(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等。在幼儿观察、交流、总结的基础上,请幼儿写生桔子,教师不出示范例,鼓励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桔子的'真实颜色用各种颜色的画笔表现出来。
与幼儿的互动:
(1)请幼儿回忆中午午点时吃的桔子的味道,引导幼儿回忆并说一说自己印象中的桔子的样子。多数幼儿回答出桔子是圆形、orange的颜色。
(2)出示桔子,请幼儿观察,观察桔子的外部特征。
(3)请幼儿逐个较细致地触摸观察后,引导幼儿再次表达自己的认知。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看完后说桔子不是特别圆,发现有些扁圆,桔子皮上的颜色是有变化的,有的地方是orange,有的地方是yellow,有的地方是green。
(4)请幼儿分成小组,发给每组几个桔子,请幼儿边观察边参照桔子实际的颜色给“桔子画像”。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将自己眼睛看到的颜色尽情地用画笔在纸上表现,展示他们的丰富感知。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边画边发现“这儿有点黄,往下又成桔红色了”。
(5)幼儿作品展示,并进行介绍。
孩子们听说要讲一讲自己画的桔子都很积极地举起小手想说一说,有的孩子说他的桔子是又漂亮又甜的桔子,有许多漂亮颜色,有的孩子说他画的桔子超市都买不到,因为它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