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名著(共5则)

时间:2019-05-12 00:5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代史名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代史名著》。

第一篇:近代史名著

屈辱与抗争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近代史课程的学习将要完成,期末的试题是读后感。在老师推荐的那些书中,我唯独看上了这本《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起初只是因为名字有趣,殊不知内涵如何。借来一看,才觉得真的值得一看。它写的是从1840年到1949年,这一段屈辱与抗争并存的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一系列剧变的时期;是中国人民开始了灾难深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我们学会了在屈辱中挣扎,学会了反抗,甚至学会了反思。

在此,我首先想写一下作者。也许是因为我才学尚浅,看到作者的名字,我并不熟悉,确切的说是没有听说过。仔细查阅资料,才发现陈旭麓先生的文字遍及各处,部部书中都尽显他的文学底蕴之深,才学之广博。他一生都致力于史学研究,一生写过许多影响颇大的论文,编著过许多书籍。“刘知几谓史家须具‘才、学、识’,三长,而世罕兼之。旭麓却是当之无愧的三长兼具的史家,“三长”之中,最重要的便是‘史识’”陈旭麓先生的好友这样评价。

一、漫长的封建社会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漫长的,陈先生说,漫长,是与西方相比所得的结论。其含义可以归结为两点:时间跨度和历史进程。在这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交错重叠留下了斑斑血迹。1640年到1840年,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机械化的时期,可是我们中国却依然重复着旧有的圈子行驶,再强的国力也抵不过西方的先进工业。我们落后了,随之而来的便是殴打,赤裸裸的剥削。旧王朝还在腐朽中苟延残喘,殊不知接下来的是怎样的一个灾难。

书中写到“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主要财富,然而占人口少数的地主拥有最大部分土地,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只有少最土地。”对于这个时期土地的私有和买卖,的确也是腐朽的一大表现。陈先生用一个臣子上书奏折的例子生动的讲述了土地分配的不平等,这种现状实在是令人悲哀。

宗族与行会和儒家思想,也是存在与当时的社会之上的。陈先生介绍:“行会以工商业中的行业为纽带,是买卖人和手工业者的互助组织,它长期成为城镇封建秩序的主要维护者。”至于儒家思想,似乎更能契合专制君权的需要。也许正是因为行会和儒家思想的存在,才使得百姓的思想更加根深蒂固些吧。

书中说道: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在中国,新东西的出现只能在鸦片战争之后。这是陈先生对长期性的一个全方位的解答。

二、历史的耻辱

在一个古老的年代里,东方与西方的关系还算不错,丝绸,茶叶流向国外,来自西方的器物、工技、艺术、植物、习俗以至意识形态也从同一渠道源源流入中国。唐代的长安,是当时中西交往最重要的大都市。马可。波罗的中国游历,郑和下西洋的宣传国力,无一不体现着古老中国散发出的魅力。然而,一个清王朝,一个闭关锁国,彻底给予了国外欺辱中国的机会。“由中西贸易而渗入中国的洋物和毒品,又给世变添加了新的内容。它们像天边的乌云一样涌来,顶示了这一世纪的多难与动荡。”陈先生给予了这样的描述。

清政府快要灭亡,却还在这样的与世隔绝中做着天朝大国的迷梦,即使在这时还有所谓的康乾盛世,却也只能说是壮丽的晚霞了,无法挽救封建社会衰颓的趋势。鸦片战争前夜,中外贸易虽仅留广州一口,但中国同外部交往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已波及较大的社会生活个方面。从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是为时两年多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是他们处心积虑了325年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而日本,则从中国的遭遇中由震惊而自强,自己起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尽管林则徐的作为体现了统治阶级对外国侵略的抗御,但却仍旧抵御不了洋枪大炮。关于这一部分,陈先生坐了好些铺垫。从西方与东方写起,层层深入,向我们临摹出了一个极为真实的近代社会。这段耻辱的历史在陈先生的笔下一点一点的曝露出来。

对于日本的侵略,陈先生命名为“日本冲来了”。战争结束,日本得到了偿银,并借条约行文中“清帝国偿付日本遇难民抚恤金十万两”一句而正式阻断了与中国的关系,自明洪武卜五年,直到光绪初年,按期进贡,未曾中断。陈先生分析:甲午战争,是中国厉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与角逐。甲午一战,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5个多小时的激战,不仅决定了湘洋水师和日本舰队的命运,而且决定了战争全局。说得远一点,它同时又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里中日关系。

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带来了空前辱国的《马关条约》,它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多方面的灾难,已为数十年来的各种近代史书一再记述和论说。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认识的巨变。

三、起义

陈先生在书中着重写了太平天国,这个运动中既有悲剧,亦有喜剧。“蜿蜒由折之中,既有胜利的欢欣,又有失败的血泪。悲剧和喜剧都包含着极其深刻丰富的社会内容。”陈先生写道。

太平天国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它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并对亚非人民的反殖民斗争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体现了时代新特点。它历时14年,使清廷国力大伤。这便是他们最大的意义。清廷曾借助外国人镇压太平军,因而产生效法西方,推行改革的想法,促成后来“洋务”改革的出现。太平天国也提出了一些主张,宣扬了民族思想和革命精神,对日后的反清革命有一定的影响。

然而它最终还是失败了。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大概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更没有科学革命纲领的指导,再加上客观上反动势力的强大,失败成为历史的必然。

书中说到了太平天国的悲剧与喜剧,书中说“清王朝是正在衰败中的封建政权,但它却成为这场斗争的胜利者。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时候崛起了以曾国落为代表的儒生地主政治势力。这一势力注重经世,罗致人材,并且以守卫名教为号召,组织了一支以经生为骨干的新的军事力量。”封建统治下的两千多年的势力,怎可轻易瓦解。

不过书中也说,太平天国搅乱了整个封建制度,这种搅乱是统洽阶级永远无法平复的。可见,太平天国的意义还是非常的重大。

四、历史的选择

自此之后洋务运动以军事工业为第一步,开始自强,求富。且不说结果如何,单单一个想法,就已经很好了。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

新文化运动,我们认识到了民主与科学,我们开始彻底地决不妥协地反封建因此书中说“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社会主义便成为优国之士高谈阔论的一个题目。”五四运动,十月革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辛亥革命所设计和构筑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反映了七十年社会经济变化中蕴积起来的富国强兵、大倡实业、发展资本主义 的要求。这种要求代表了历史娘递过程中的一个应有阶段因此,在辛亥革命失败后,它又合理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出发点。

《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重视历史规律的总结,将一个完整的近代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段充满了血与泪的时期,我们难以忘怀,也不能忘怀。它在一次又一次失败中成长,在一批有一批人的艰辛求索中升华。读完这段的历史,多了些许心酸。

第二篇:近代史

许世友 河南新县人,开国上将,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

李德生 河南新县人,上将军衔,原党中央副主席白

桦 河南信阳市人,著名作家,成名作《今夜星光灿烂》。叶

楠 河南信阳市人,著名军旅作家,成名作《巴山夜雨》、《甲午风云》。丁振铎——罗山县人。1871年中进士,授庶吉士。先后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官、监察御史、京畿道台、云贵总督。后任民国总统府参政、审计院院长兼大总统高级顾问。

张鸿烈——字幼山,固始县人,1910年冬在开封加入同盟会,后加入革命军北伐。先后曾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校长、省立中州大学校长、河南教育厅厅长。

张式彝——光山县人,曾任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庭长、司法院大法官。

裴其动——光山县人,曾任北洋政府吉林吉长镇守史,北洋将军府谦威将军。

任文斌——固始县人,曾任北洋政府河南实业厅厅长。

方贞——商城县人,曾任北洋政府肃政厅肃政史。

张轸——罗山县人,原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曾任河南省主席。

吴焕先——鄂豫皖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红25军政委。

林伯襄——商城县人,是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创始人、第一任校长。

邓颖超——光山县人,周恩来之妻,著名革命家,原中国政协主席。

金振中——固始县人,抗日英雄。1936年春,奉命接替宛平城和芦沟桥防务。任29军219团第三营营长,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

王实味——潢川县人,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写下《政治家,艺术家》和《野百合花》两篇文章之后的第二年,被康生下令逮捕、枪决,是中国文学史上又一起冤假错案。

叶楠(陈佐华)——信阳市人,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

白桦(陈佑华)——信阳市人,中国著名电影剧作家、诗人、作家。其代表性电影剧作有《山间铃响马帮来》、《曙光》、《今夜星光灿烂》、《孔雀公主》及《最后的贵族》等。

徐立德——商城县人,爱国台胞,1990年任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1993年2月任“行政院”副院长。现在为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资深顾问。

文圣常——光山县人曾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现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涂又光——光山县人,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楚国哲学史》、《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文明本土化与大学》。

徐庶之——光山县人,中国著名画家,新疆画院名誉院长,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顾问,陕西省国画院顾问,中国少林书画研究会特邀名誉会长。

张宗子——光山县人,著名旅美作家,作品散见于国内、港台及海外报刊及多种海外作家选集,并有大量翻译作品发表。2004年出版散文集《垂钓于时间之河》,2007年出版《书时光》。

魏青刚——固始县人,多次下水救人,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贾占波——信阳市人,2004年奥运会射击世界冠军

刘慈欣——罗山县人,青年作家,中国当代新生代科幻著作的主要代表,中国科普作协会员。

杨晓民——固始县人,现任中央电视台人事办公室主任,中央新影集团党委书记,代表作品有《河之南》、散文集《江南》、《徽州》等。其中诗集《羞涩》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信阳籍豫商名录

张泽保——固始县人,东方今典集团董事局主席,河南省豫南商会会长,被评为“中国值得尊敬的房地产20 豫南儒商,共赢中原(信阳商人09年联谊会)大杰出人物”、“河南经济最具影响力人物”。

姜岚昕——信阳市人,世界华人总裁协会会长、世华智业集团董事长,同时是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宣传大使。

姜明——固始县人,天明集团董事长,北京河南商会会长,祁军——金成集团总裁,金成集团位列浙江省房地产企业30强。

冯琪雅——上海埔信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美巢装饰公司董事长。

李柏——永恒集团执行总裁。

华长明——淮滨县人,万和纺织公司董事长,浙江省河南商会会长。

黄崇胜——光山县人,武汉和平科技集团董事长,湖北省河南商会会长。

叶天明——九岭酒业董事长,江西省河南商会会长。

王宪朋——伟豪家具公司董事长,南京河南商会会长。

刁雷——温州河南商会会长。

刘文新——信阳市人,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经理,中国茶叶行业十大经济人物。

上官同君——王牌企划董事长,河南企业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

信阳籍将军名录

许世友(上将)——新县人,原江苏省委第一书记、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

央视剧《上将许世友》员、国防部副部长。

李德生(上将)——新县人,原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

尤太忠(上将)——光山县人,原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内蒙古军区司令员。

万海峰(上将)——光山县人,原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

周 村(中将)——信阳市人,原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院长。

马炳芝(中将)——固始县人,海军航空兵司令员。

昌旭东(中将)——固始县人,现任二炮指挥学院(武汉)院长。

张池明(中将)——新县人,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后勤学院院长。

范朝利(中将)——新县人,原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郑维山(中将)——新县人,原兰州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

张祖谅(中将)——商城县人,原成都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川西军区司令员。

钱钧(中将)——光山县人,原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刘少文(中将)——信阳市人,原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部长,总参谋部顾问。

黄学禄(中将)——信阳市人,曾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

王大华(少将)——新县人,原海军炮兵学校政委、海军基地政委。

许援朝(少将)——新县人,江苏省军区司令员。

曹学德(少将)——光山县人,历任济南军区后勤部政委。

黎寿仁(少将)——信阳市人,曾任海军工程学院政治委员。

田忠训(少将)——历任解放军军事体育学院政治部主任、总参谋部政治部副主任。

尤海涛(少将)——新县人,解放军第42集团军副军长。

王传友(少将)——固始县人,解放军新疆建设兵团政委。

余鲁生(少将)——固始县人,第54集团军副军长,历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阮祥新(少将)——潢川县人,解放军总装备部第21试验训练基地司令员。

王才贵(少将)——新县人,原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陈传发(少将)——固始县人,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

吴杰明(少将)——潢川县人,国防大学教研部副部长。

王世仁(少将)——新县人,曾任江苏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毛和发(少将)——固始县人,曾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叶泰清(少将)——信阳市人,曾任南京军区空军顾问。

叶道友(少将)——新县人,曾任华东军区海军第4舰队副司令员,海军淞沪基地副司令员。

成少甫(少将)——商城县人,原北京军区副参谋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吕 清(少将)——光山县人,原国家林业部政治部主任、农垦部副部长。

朱致平(少将)——新县人,历任志愿军陆军第一军七师政委、陆军第一军副政委。

刘德海(少将)——商城县人,原国防科委第十四研究院院长。

扶廷修(少将)——光山县人,原西藏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李士怀(少将)——商城县人,原安徽省公安总队总队长、武装警察总队总队长。

李迎希(少将)——商城县人,曾任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杨 森(少将)——固始县人,原解放军65军军长。

杨明山(少将)——光山县人,原河北省军区副政委。

吴世安(少将)——新县人,原湖北省军区司令员。

吴华夺(少将)——新县人,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吴钊统(少将)——信阳市人,总参谋部通信部副政治委员、顾问。

余成斌(少将)——固始县人,原粤西军区司令员,广西军区副司令员。

余述生(少将)——新县人,原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

邹善芳(少将)——光山县人,原河南军分区司令员、公安总队队长。

宋治民(少将)——固始县人,原浙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张吉厚(少将)——新县人,原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

陈 奇(少将)——罗山县人,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司令员

陈 波(少将)——新县人,原解放军第二炮兵后勤部顾问。

陈明义(少将)——商城县人,原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范朝福(少将)——新县人,原海军副参谋长。

官宗礼(少将)——新县人,原南京军区后勤部副参谋长、副部长。

胡立声(少将)——新县人,原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第二政委。

胡立信(少将)——新县人,原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

胡贤才(少将)——新县人,原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司令部顾问。

赵 杰(少将)——商城县人,原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员、第一坦克学校校长。

高立忠(少将)——新县人,原海军指挥学校校长。

高厚良(少将)——新县人,原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黄光霞(少将)——新县人,原华北军区军事运输部部长,河北军区沧县军分区司令员。

萧永银(少将)——新县人,历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萧志贤(少将)——新县人,原兰州军区空军后勤部副部长。

萧德明(少将)——新县人,原湖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曹思明(少将)——商城县人,原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委员。

戚先初(少将)——商城县人,解放军空军后勤部副政委。

常玉清(少将)——商城县人,原江苏军区第二副司令员、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

程世清(少将)——新县人,原江西省委书记。

傅家选(少将)——光山县人,原济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

鲁加汉(少将)——新县人,原四川省军区政委,成都军区副政委。

鲍启祥(少将)——商城县人,原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广东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蔡炳臣(少将)——商城县人,原解放军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

廖政国(少将)——息县人,原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

谭友夫(少将)——新县人,原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后勤部长。

谭知耕(少将)——新县人,原南海舰队司令员、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熊作芳(少将)——新县人,原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黎 原(少将)——息县人,原解放军基建工程兵副主任。

潘 焱(少将)——新县人,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逐步确立,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已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自上世纪80年代起,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开始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目前,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已在全市初步建立,其覆盖面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扩大,为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比较全面、比较到位的保障。

医疗保险制度逐步覆盖城乡。新中国建立后,为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党和政府首先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国有企业职工医疗劳保制度。上世纪80年代,为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国家对原有的城镇医疗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试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金由个人和单位共同负担的社会保障新思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从此步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阶段。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确立了“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医疗保障原则。之后,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管理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医疗权利基本得到保障。2007年,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7.8万人,比上年增长7.2%。其中,在岗职工34.7万人,增长6.6%;退休人数13.1万人,增长8.8%。目前,城镇医疗保障的阳光加快普照全体市民,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的市民日渐增多。21世纪初,全市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开始试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点到面逐步铺开。2003年,全市开始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之后,农村合作医疗在广大农村地区逐步推开。目前,全市八县两区已经全部建立了新农合制度,覆盖农民653万,其中,参合农民人数530万,参合率达81%,提前3年实现了新农合基本覆盖农村人口的目标;筹集到位资金2.68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2.15亿元,参合农民个人缴费0.53亿元。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在解决农民“病有所医”,保障农民健康,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农民健康的“保护伞”、农村家庭的“减震器”。

城镇基本养老与失业保险制度日益完善。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力发展要求,国家于1984年对原有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试点,改革的核心是企业养老保险由企业自行支付转变为社会统筹,保险费由企业、职工、政府三方共同负担。1986年9月,原信阳地区开始建立劳动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制度,7000多名职工成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由此拉开全区劳动保险制度改革的序幕。之后,又在全区推行了国营企业职工退休基金社会统筹和以县、市(县级市)为单位的集体企业退休基金社会统筹。1996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养老保险开始实行社会化管理。1998年,统一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建立基金调剂机制,保证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此后,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日益完善,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被纳入保障范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逐步实现社会化管理和服务。2007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40.55万人。其中,在职职工31.34万人、离退休人数9.2l万人。失业保险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健全。1986年,为配合劳动合同制和企业破产法的实施,失业保险制度开始在国营企业建立。至1996年,全市失业保险范围扩大到所有经济类型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2006年,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基本完成。目前,失业保险工作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保险的扩面征缴和失业救济金的及时足额发放上来,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失业保险基金收入持续增加,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较好地发挥了失业保险的社会救济功能。2007年,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39.3万人,征收失业保险费4184.1万元;年底有11849人领取了失业保险金,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6013.15万元,做到了应发尽发,保障了失业人员的本生活。

最低生活保障扩面提标。作为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1998年,信阳市开始在城市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2003年年底,全市各县区已全部建立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城市低保工作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日常工作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动态化管理轨道。一是全市城市低保对象的日常管理实现电子化,采用统一的低保软件进行管理,县、乡两级全部建立了低保对象文本档案。二是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行动态化管理,通过严格准入、定期复核和调整,确保享受救济对象切实符合低保条件,基本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三是低保标准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求核定,并且随着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总体上呈现提升之势。2006年,在继续改进和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同时,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拓展到农村,低保政策的阳光开始惠及农民,成为当年民生改善的一大亮点。随后,市政府又将农村低保扩面提标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完善各项长效机制,推行进规范化管理,强化有关政策程序执行力,农村低保扩面提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并落实到位。2007年,全市城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1.06万人,发放低保金10401.6万元,月人均补差标准提高到79.6元;农村低保对象达到22.02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佥6451.8万元,月人均补差标准提高到30元,较好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河南信阳市平桥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08-12-19

(健康报 2008-12-19)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郭瑞民

当前,由“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引发的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和经济热点问题。如何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的要求,探索出一条适应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年以来,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契机,以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建设村级卫生室和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为辅的乡村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值得借鉴和研究。

问题与现状

信阳市平桥区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办事处),243个行政村,总人口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占全区总人口的80%。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农民看病“缺医少药”的现象得到基本解决,但由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部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依然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实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成为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主要表现有:

一是村级卫生设施条件差,硬件建设滞后。平桥区过去相当一部分村卫生室无房屋,“夫妻诊所、炕头诊所”占80%以上,诊断室、治疗室、药房三室混设,甚至农药、杀虫剂与医疗用药混放,存在重大医疗安全隐患。85%的村卫生室只配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老三件”,少数村卫生室甚至连“老三件”都不齐备。

二是村级医疗卫生人员散,队伍建设滞后。该区806名乡村医生,年龄在50岁以上的30%以上,大部分是赤脚医生转岗和自学技术,没有经过正规的诊疗技术培训,尚不具备日常预防保健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部分乡村医生无行医资格。

三是村级医生服务行为混乱,监督管理滞后。部分村医自行购药,随意定价,少数村医从非正规渠道购药,使用过期、变质药品,一些农村的常见病症也不能得到有效医治,不同程度地存在误诊、滥诊现象。同时,在小病诊治上过度医疗,客观上造成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是村级公共卫生投入少,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大多数村级卫生组织处于自收自支、自生自养状态,以药养医情况十分严重。由于缺乏利益激励和政策支持,村级医疗卫生队伍极不稳定,加之公共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支持力度不够,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缺乏保障。

决策和探索

当前,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全面推进,村卫生室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群众要求建设村卫生室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为了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保障群众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平桥区在充分调研和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响亮提出了“要奔小康,先保健康”的口号,并将村卫生室建设和村医培训作为政府2008“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坚持“五统一”原则,全面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大提升了农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一)统一规划建设,构筑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平台。该区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将村卫生室与村委会办公场所、学校、便民超市等统筹安排,除乡政府所在地,每个行政村建成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新建村卫生室必须达到“三化”要求:一是选址科学化。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合理布局村卫生室网点。新建的村卫生室,全部选择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位置适宜的场所,方便群众就近就医。二是设计标准化。新建的村卫生室均采用河南五象建筑公司设计方案,“统一图纸、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验收”,占地面积要求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2平方米,内部经济实用、功能齐全,分设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处置室、宣教室和药房,外部采用美观大方、新颖别致的汉代建筑风格,并统一颜色和标识。同时,整合项目资金,为每个村卫生室打一眼机井,配建一个沼气池。三是建设规范化。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建设部门对乡镇监理人员和施工企业进行专项培训,每个乡镇均聘请了2名专业监理人员,每项工程都严格按招投标程序进行,在构造和用材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确保严格按设计标准施工、建设。

(二)统一政府资助,拓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融资渠道。在村卫生室建设中,该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为辅的原则,多元化筹集建设资金,逐步形成了区乡政府补助、乡镇卫生院借资、乡村医生积极筹资、社会力量捐助等多渠道筹资模式。一是政府资助建设。2008年,该区政府在年初财政预算中列出5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卫生室建设,以奖代补每个新建村卫生室3万元,全部医疗设备由区财政出资统一采购配备,建设用地由村委会无偿提供。二是社会捐建。信阳工行、信钢公司、维雪集团、省红十字会等出资捐建6所村卫生室,本村在外工作人员和外出务工成功人士热心援建村卫生室15所。三是村委会自建。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行政村,由村委会挤出部分自有资金用于村卫生室建设,建好后出租给村医承包经营。目前,村委会自建的村卫生室已有5所。四是村医独建或联建。一些医疗技术较高的村医,看到新农合制度实施的前景,自筹资金建设村卫生室,独家经营,自负盈亏。或是由几名村医共同出资兴建,共同管理,共同经营,收益按比例分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目前由村医自筹资金或共同出资兴建的村卫生室达145所。到今年年底,全区所有村级卫生室全部完成后,总投入将达到2700万元。

(三)统一教育培训,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为了全面提高村医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文明行医程度,平桥区明确提出,“每个卫生室至少配备2名医护人员,其中一人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或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为保证从业人员医疗水平,该区坚持“人才培养、人才招聘”双管齐下,一方面,采取与郑州大学医学院联合办学的形式,由财政拨出280万元专款,对全区村级卫生组织从业人员中4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医务工作者,全部脱产轮训一遍,每期三个半月,包括两个月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一个半月的临床实践。目前,已经参加培训的281名农村医务从业人员,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知识技能,而且全部达到从医资格。同时,鼓励乡、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对取得医学专业学历和执业医师资格的,由区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另一方面,在全区范围内招聘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鼓励大中专医学专业毕业生到乡、村医疗机构工作,提高医疗队伍整体素质。

(四)统一运作模式,规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行为。一是落实对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村卫生人员的财政补助。区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对每位村卫生人员每月补助100元,并把村卫生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范围,解决村医的后顾之忧。二是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所有医疗机构,不论所有制形式、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乡镇卫生院履行对村级卫生人员、药品、财务和医疗的五统一管理职能,即统一机构设置、统一人员准入、统一药械购销、统一业务管理、统一制度建设。实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明确规定村卫生室只能使用适宜技术、适宜人才、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并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物报销目录,提高群众报销比例,大大降低了群众就医费用。三是建立竞争约束机制。村级医疗卫生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分开接诊,公开竞争,优胜劣汰。每季度组织村民代表对村医进行民主评议,对服务水平低、群众不满意的实行离岗进修。

(五)统一就医政策,扩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范围。该区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契机,及时组建实施新农合的管理、监督和经办机构,充实48名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划拨120万元专用经费,提高参合农民的补偿标准,扩大农民受益面。为参合农民办理《合作医疗证》,持证农民可在市、区、乡、村定点医疗机构自主就诊、住院治疗。在市、区、乡各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直补服务窗口,住院费用在出院时当即办结,在市外就医费用限时办结,门诊费用就地减免。对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参合农民,实行“住院病人登记备案制”,不需办理转诊审批手续,外出就医随时办理转诊手续。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郑州、北京、武汉、东莞、惠州、佛山、上海等地选建8个农民工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农民工就地参合、就地就医、就地补偿。

目前,平桥区拟建的211所村卫生室,已开工建设182所,基本建成154所,另外28所即将于年底全面竣工。全区806名村医中已有423人分三期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了规范化、技能化培训,医务人员常见疾病诊断水平和医疗水平较以前明显提高,新建村卫生室就诊病人比以往增加20%,群众基本医疗服务费用负担下降了20%,基本实现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和“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误诊”的目标。2008该区参合农民551585人,参合率为95%。截至2008年8月底,共有105867位参合农民按规定享受了住院补助和门诊减免,共计费用2396.83万元。

体会与启示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当前在农村重点就是要解决好群众的医、食、住、行、购、教、乐、安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过去,新农合政策的实施虽然有效减轻了农民群众大病诊疗的经济压力,但村卫生室诊疗条件落后,缺少最基本的医疗设备,村级医生几乎没有经过正规的医疗培训,许多病人有病不敢看,不能及时看,致使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症。不少群众感叹:“住上几天院,一年活白干”。如何均等化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是亿万农民奔向小康社会的新期待。面对基层的实际和群众的呼声,平桥区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首位。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作为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村卫生室建设和村医培训工作作为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抓手,作为政府应该承担的重要职能,列入重点实施的十件惠民实事,实行区、乡、村三级联动,明确责任目标,定期督促检查,有力推进了村卫生室建设和村医培训工程的落实,确保农民群众有病能够及时看、就近看,基本达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误诊”的目标,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拥护和乡村医生的大力支持。

(二)落实政府主导责任是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保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必须围绕起点和过程实行公平的公共政策及制度安排,科学界定政府的医疗卫生职责,处理好医疗卫生领域中“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问题。同时,要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医疗卫生责任,形成政府主导、职责明确、机制合理的医疗卫生体制。当前,政府的医疗卫生责任核心是要建立政府主导的投入体制,真正让政府充当保障者,负责通过有效手段保障全体公民都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充当保险者,建立普遍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充当规划者,构建健全的初级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充当监管者,抑制医疗服务中的市场失灵。也只有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卫生设施的投入,切实把村级卫生组织建设纳入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才能改善村卫生室的硬件设施和医疗服务条件。只有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才能提高村级医生技能,提高村级卫生组织的医疗服务质量。平桥区是农业大区、财政穷区,但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上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化筹资,向群众均等化提供;在基本医疗服务上,强化市场配置,由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机制。2008年,平桥区财政投入村卫生事业建设800余万元,大规模、高标准建设村卫生室,对村卫生人员每人每月补助100元,并纳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范围,为新农村建设和新农合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建立保障体制机制是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国家近期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平桥区在上级有关村卫生室体制政策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坚持“全覆盖、均等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采取“五统一”的办法,主动担负起村级卫生组织建设的责任主体,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并从根本上、体制上理顺管理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卫生设施投入难、农民看病难、医疗保障难的问题,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四)创新运作模式是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撑。村级卫生组织作为农村三级卫生医疗体系的网底,过去基本上是线断、网破、人散,加之乡村医生各自为战,管理混乱,是导致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平桥区通过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职责和范围,完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投入、运行和监管机制,形成了职能明确、定位清晰、综合协调、权责统一的管理体制,探索出了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保证了村卫生室的健康发展,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当前,我国的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作为具有中国特色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底的村卫生室,承担着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常见病诊治和重症病人转诊等医疗服务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就近就医的重要场所,是实施新农合的重要环节。信阳市平桥区探索的乡村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虽然还只是个雏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它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必将对实施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信阳市罗山县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纪实

2010-07-30 10:22:20 来源:中新网

【进入论坛】

请发表评论

罗山县县委书记郑志强(前排左一)向农民发放养老保险金 中新河南网信阳7月30日电

今年以来,信阳市罗山县以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的要求,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示范带动,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奋勇争先的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八项改革,谋求六项突破,打好六场硬仗,力促该县试验区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上半年,全县上下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风生水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新农保扩面提质,顺利实现与国家政策对接。目前,全县累计参保总人数达39.63万人,参保率达91.2%,发放养老金4418.5万元。医疗服务网络健全,248所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已全部投入使用,基本设备配备率100%,19个乡(镇)卫生院设施完备、运转正常,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医院优势互补,已初步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五保供养“罗山模式”誉满全市乃至全省,集中供养率达到60%,农村低保覆盖率达到4.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6.65%。

农村土地流转全面推进。全县1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级流转服务站达288个。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95.4万多亩,合同签订率达100%,其中耕地45.8万亩,林地38.7万亩,今年上半年新增5.5万多亩。流转耕地100亩以上的大户297个,今年上半年新增41户;林地500亩以上的大户162个,今年上半年新增19户。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经营,全县涌现出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蔬菜种植基地、种粮大户和养殖大户,如尤店乡建立了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周党镇莲花土地信用合作社流转耕地7090亩,与周口莲花集团签订生产订单。

罗山县双马农机合作社机收现场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县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45家,涉及粮食、茶叶、蔬菜、水产、畜牧、农机、特种产业等多个领域,拥有社员户数3.8万多户,带动农户7万多户,覆盖农户达62%,今年上半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3家。大力兴办农机合作社,已有农机合作社32家。建成3个育秧工厂,满足了5.1万多亩机械插秧的需要。加强农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成立了19家乡(镇)服务站、36家村级服务站点。通过制度创新,培育壮大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全县各类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到6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年产值10亿元,带动农户1.5万户,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家,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3家(万林种猪、健民粮业、强盛集团),转化了全县近40%以上的农副产品,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农村金融体制不断创新。成立了罗山农村商业银行、市商业银行罗山支行以及4家担保机构,担保资金规模1.1749亿元,已担保0.348亿元。今年4月又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立了罗山县泰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共成立了30家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注册资金达871.6万元。截至6月底,全县财政用于农业支出达到3307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7.72%,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投入增长幅度。共整合支农项目资金3000万元。县域金融机构不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前6个月,该县各金融机构新增存款873065万元,新增贷款275448万元,新增存贷比为31.55%。创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模式,建立“农民自愿、筹资筹劳、政府奖补、资金引导、筹补结合、多元投入”的村级公益事业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今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621万元。

尤店乡万亩蔬菜生产基地

创业人才投身农村不断增多。目前,全县共有1689名各类人才投身农村创业发展,其中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51名、企业人员131名、回归人员491人、科研院所等其他人员1011名,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4个、创办农业产业化企业179家,创建农业高效示范园17个,带动农户4.4万户。今年上半年,新增279人,引进5名教授级专家担任企业科技顾问,引进22名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到企业服务或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该县的畜牧业特色人才示范基地以5万元年薪聘请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孟庆友教授为长年技术顾问,以10万元年薪聘请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黄正家为技术总监,吸引了一批高素质的专家和技术人才到基地服务。

城乡一体化步伐全面加快。2010年上半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以上,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4.5%以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上半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6%以上。农村环境和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新开工建设农民新村79个,其中,水、电、路配套,聚集人口在500人以上的农村新型社区达到34个。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建设“五化三配套”达到100%;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建立了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5%、65%;农村公路路肩培护任务完成率达到100%。对原有村镇规划进行修编,按照“整合自然村、确定中心村、抓好重点村”的思路,加快迁村并村步伐,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加快“空心村”治理。2010年上半年,县城新增人口3%以上。

何家冲纪念园开园典礼

文化引领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该县形成了以灵山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何家冲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董寨、九里湖、石山湖、龙池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以灵山吉祥茶园、潘新薮北茶园、朱堂保安寨茶场等为代表的茶文化,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山皮影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文化,享誉四方。吸引和新上文化旅游产业项目7个,其中县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投资5000多万元,庙仙官庄生态农业观光园和潘新申林薮北茶叶观光园投资2000多万元。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切实做好罗山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加快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建立了县级图书馆1个、县级文化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个、农家书屋76个,藏书达11.4万册。

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目前,该县已在112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建立党支部33个,符合条件的应建尽建,辐射带动农户5.5万余户,已有19家规模以上非公经济组织成立了党组织。大力开展“设八员竞五星”活动,即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八篇文章,在每个党支部内设置土地中介、资金协调、协会引领、民主监督等八大员,通过科学设员、民主荐员、定员上岗、评比竞星,为农民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评比竞星采取五星制,有效激发了农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深入开展集中整治后进村活动。按照“五个好”村党组织的要求,集中力量对全县后进村进行集中整治,向每个后进村选派1名干部担任后进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积极开展创业富民活动。在村干部中开展以“带头创业、助民创业、引凤创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创业”活动,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培植“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创业富民活动。

示范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以来,罗山县把示范村建设作为农村改革试验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抓手,在去年确定示范村的基础上,调整充实了65个三级示范村,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示范村建设的意见》,制定了“十有六好”的发展目标,为每个示范村科学制定蓝图。“五件实事”快速推进,各级示范村通过项目扶持、自筹资金等方式,加快饮水工程建设,让群众吃上安全方便的自来水。目前,已有城关镇赵园社区、彭新镇杨店村、铁铺乡九里村等16个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90%以上。所有示范村新农保参保率平均达到95%以上,部份村参保率达到96%以上。除部分属城中村的示范村外,各级示范村依靠水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或村组筹资修建的小水库、万方大塘、机井等灌溉设施,旱涝保收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农民新村按照规划及时启动,目前,楠杆镇楠杆村、铁铺乡九里村、灵山镇檀堆村等16个的农民新村已建成或一期已竣工;楠杆镇田堰村、彭新镇仁和村等20个农民新村已开工建设。大力推进“华英农业”富民计划。楠杆镇张岗村、东铺乡杨店村等12个示范村共建设养殖小区20个,占地300亩,养殖规模达到24万只,高标准完成养殖小区建设任务。示范村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家超市、有线电视、社会保障等逐步完善,富民产业逐渐形成规模,环境卫生逐步好转,组织建设、公益服务、社会治安等发展态势良好。

试验区建设长效保障机制逐步完善。罗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工作。今年上半年,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多次亲自督导试验区各项工作,县委、县政府召开7次试验区建设专题会。进一步细化领导分工,加强干部配备,加大资金投入,各种制度上墙,保证了试验区建设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多次组织精干人员下乡调研,总结农村改革的新鲜经验和各类典型,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有较重分量的新闻稿件6篇。及时上报工作信息,保证每周2条以上,在第一季度市试验办通报中排名第一。

医药卫生网讯(罗山县卫生局王东明 方向平报道)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效益,罗山县人民政府日前出台了《罗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实施方案(试行)》。

据了解,罗山县农合办按照每人20元的标准提取门诊统筹基金,作为参合农民在乡级门诊的统筹基金,以县为单位统筹管理,按乡镇划分门诊统筹基金控制指标;对医疗机构实行“总额控制、包干使用、超支不补”,对病人实行“按比例补偿,或单日封顶”的管理办法,统筹定点医疗机构仅限于乡镇卫生院。

据介绍,罗山县门诊统筹费用补偿范围包括《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基本药物目录(乡级)》内的药品费用,门诊常规治疗费和常规检查费。参合农民在家庭帐户用完的基础上,剩余部分享受门诊统筹的补助,不设起付线,个人封顶线为60元,家庭成员共享,以户为单位封顶,门诊单日补偿封顶线为20元。当年出生计划内的婴儿随参合母亲在出生时至当年12月31日前可享受门诊统筹补偿。门诊统筹实行当即减免,即由定点医疗机构当场为就诊病人垫付应补偿的门诊医药费用。罗山县率先调整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 2011-3-16 21:59:40 来源:医药卫生网作者:医药卫生网 阅读:1491次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方向平)记者日前从罗山县新农合办公室获悉,从今年3月3日起,罗山县所有参合住院患者在全省都能及时享受到新的补偿标准。

据介绍,河南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一结束,参加会议的罗山县卫生局长张绪彤立即驱车赶回,即时组织召开农合办相关人员会议,认真学习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中医管理局下发的《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指导意见》,全面领会其精神。要求农合办对照“指导意见”精神制订了《罗山县20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初稿。随后,张绪彤亲自带领农合办人员到县政府向主要领导详细汇报,仔细讲解,不仅使《罗山县20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以政府函的形式及时报信阳市卫生局、信阳市财政局;而且当场签批了罗山县2011参合人员县级配套资金共计1800余万元。

同时,罗山县农合办多次与新益华软件公司联系沟通,在全省率先将统筹补偿方案进行了调整创新思路 推动罗山新农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2011-1-13 20:38:11 来源:医药卫生网作者:医药卫生网 阅读:3416次

创新思路 推动罗山新农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罗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 方向平

罗山县辖19个乡镇,272个行政村,总人口7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27万人,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经济欠发达县。罗山自2007年启动新农合工作以来,始终把宣传、监管、服务作为新农合工作的重中之中来抓,坚持不断创新,重在为民谋利,适时调整方案,切实控制医疗费用,严格规范诊疗行为,确保了新农合工作高效、安全、健康运行,新农合制度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热烈拥护。2008年、2009年,罗山县新农合工作受到了信阳市委、市政府表彰。省委书记卢展工、省卫生厅副厅长秦省先后在罗山考察工作,分别对罗山县新农合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一、领导到位,协调周密,形成了工作合力

罗山县自2007年开展新农合工作以来,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的新农合管理委员会、由县人大主任任主任的监督委员会。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各部门、各乡镇工作职责,对新农合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并将新农合工作纳入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县委、县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新农合专题会议,县委书记、县长对新农合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实行了新农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县四大家领导和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每月由分管县长主持召开一次新农合工作情况通报会。落实了县四大家领导包乡镇督导新农合工作制度,县委书记、县长等县领导经常深入一线调研、检查、指导新农合工作。新农合工作经费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在经费上县财政给予了优惠倾斜政策,做到了及时足额供给。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协调有力,为促进罗山新农合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坚持不懈,广泛宣传,农民主动参合在新农合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坚持把宣传贯穿于新农合工作始终,做到了“五个注重”:一是注重了内容的针对性。针对农民群众的种种顾虑以及认识上的误区,重点宣传新农合的相关政策、措施、目的和意义,大力宣传农民群众参加合作医疗的好处和实惠,消除群众的疑虑,解除群众的困惑。二是注重了形式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板报、宣传车等多种媒介,采取电视讲话、为农民朋友致信、举办讲座、开设专栏、散发传单、印发手册、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多形式、大规模、深层次的宣传。三是注重了方法的实用性。每年筹资期间各乡镇、各村组组织力量采取走村入户的方式,面对面地把这一惠农政策宣传到农民家里,特别注重用身边的典型事例,现身说法,使农民群众既有了感性认识,又有了理性认识,自觉接受、主动参加新农合。四是注重了宣传的准确性。准确无误、实事求是地把新农合制度的目的意义、方针政策、操作方式、报销程序、补偿比例等相关内容介绍给广大农民。五是注重了宣传的通俗性。采取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保证了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通过宣传,增强了广大农民互助共济和共同抗御疾病风险的意识,使农民群众积极踊跃地参加合作医疗。2007-2010年全县农民参合率分别为89.74%、94.87%、97.74%、96.65%。

三、不断创新,简化程序,最大限度方便参合农民

罗山县在新农合工作中牢记关注民生、便民利民的理念,在上级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方便参合农民。一是坚持全天候24小时咨询制度,随时为农民群众提供新农合咨询服务;坚持每周7天工作制,方便参合农民报销补偿。二是大力推进省级医院新农合即时结报工作。罗山县省级医院新农合即时结报工作安排早、进展快、效果好。2010年8月,确定了武汉市亚洲心脏病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5家省级医院为罗山县参合农民住院即时结报医院;按照省卫生厅统一安排,12月20日完成了与全省省级医院网络兑接工作,网络运行顺畅。另增设了外出务工农民定点医院,分别在北京、大连、武汉、上海、郑州、广州、苏州、杭州等地确定了14家农民工定点医院,为罗山县外出务工人员就地参合、就地就诊、就地治疗、就地报销提供零距离、一站式服务。四是健全了全县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合管科,县、乡定点医疗机构和新农合经办机构实行了限期办结制度。

四、完善机制,多措并举,惠及参合农民

2007-2010年,罗山县政府按照上级规定,结合实际,每年均对补偿方案进行完善,及时印发《罗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根据补助标准和基金运行预测,及时调整完善新农合补偿方案,扩大受益面和受益度。一是调整报销比例。乡级、县级、市级、省级和省外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由分段、分区域的不同比例分别提高到乡级起付线100元、补偿70%,县级起付线300元、补助60%,市级起付线600元、补助50%,省级(本省)起付线800元、补助50%,省外起付线1000元、补助50%。二是开展了重症慢性病门诊治疗医疗费用的补偿工作。从2008年起对恶性肿瘤放化疗、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透析治疗)等13种疾病进行门诊费用补偿。2010年将“再生障碍性贫血、肺气肿、肺心病”等3种疾病纳入了门诊费补偿范围。三是落实了保底补偿政策。对在市级以上住院的参合患者,费用按最低30%保底补偿。四是逐年调整提高补偿封顶线。由2007年1万元提高到2010年6万元。五是对计划内婴儿,错过缴费时限,未能参合的,因病住院治疗可用其参合母亲的名字报销,与其母亲共同计算一个人的封顶金额。六是实施医疗救助,使“五保”病人住院费用自费率控制在5%以内。通过方案的调整,大大提高了新农合的保障水平。2007-2010年,全县补偿总人数分别为135486人次、170170人次、210161人次、212093人次,补偿金额分别为1790.26万元、4128.18万元、5370.49万元、6690.36万元。

五、健全制度,严格监管,确保新农合健康运行

一是健全了基金监督管理制度,制定了《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门诊住院费用审核办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示、监督、举报制度》等10余项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新农合工作安全运行。二是实行了三级审查核实制度。首先由定点医疗机构对住院参合患者的参合资格、身份和补偿费用进行初审,做到“事前预防”。其次由新农合监管人员对重点病人进行出院补偿前的把关审核,重点审核不予报销的病种、外伤病种、高额医疗费用病例等,做到“事中监控”。最后是每月底所有监管人员集中办公,对全部住院患者费用、病历记载情况进行会审,做到“事后审计”。罗山县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新农合运行分析会议,总结交流经验,查找分析问题,制定针对性强的整改措施,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整改到位。定点医疗机构和新农合经办机构管理制度健全,监管措施得力,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全县无违法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同时,加强了监管人员、经办人员、医务人员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近年来共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4期,开展警示教育6次,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有效预防了职务犯罪。三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在实行单病种最高限价的同时,大力治理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收费。治理滥用抗生素,严格控制使用新、特、贵药,规范使用活血化瘀类药;按诊疗常规必须的检查,费用本着就低不就高的原则,避免重复或类似检查,做到“三吻合一到位”,即医嘱、报告单、清单相吻合,知情同意和病历记载到位,严禁不考虑病人医疗费用及效果,无指征进行全方位辅助检查;严格执行物价标准,全面监督医疗服务收费行为,严禁无项目收费、无服务收费、提高级别收费、无医嘱收费、分解收费、重复收费。四是实施全程全面监督,确保规范运行。日常监督,县合管中心对所有参合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实行全程审核监督;行业监督,由专职监管人员对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的所有业务办理实行全程专职监督;实时监督,县合管中心对上传的住院病人费用信息实行实时监控,对违规的定点医疗机构停拨当月新农合资金;适时监督,县合管中心每月坚持对相关数字进行分析,适时根据资金使用情况细节调控;组织监督,监督委员会定期检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社会监督,实行住院费用报销县、乡、村三级公示制度,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从2007年罗山县实施新农合制度以来,信息报表报送及时准确,2007-2010年全县新农合基金支付率分别为76.60%、85.15%、94.07%、81.10%。

罗山县新农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新农合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按照上级要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自我加压、全心为民,把罗山县新农合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能力做出新的成绩,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篇:近代史复习资料整理

近代史复习资料整理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为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的地位,但仍然维持这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由于他与连名义上的独立也没有、而由殖民注意宗主国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尚有区别,因此被乘坐半殖民地。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也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了。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这是近代中国的量大历史任务。

2、翻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和教训

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意识社会制度的腐败,意识经济技术的落后。

统治者混用愚昧,贪污腐败,而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重要原因。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在鸦片战争中,虽然中国军队在总兵力上占优势,但在局部战役、战场上并不占优势。加上军队素质、武器装备等诸方面的劣势,中国军队的综合实力、战斗能力远远低于英军。再者,反动统治阶级施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导致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一再遭到失败。

帝国主义的侵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林则徐编成《四洲志》,魏源编成《海国图志》,郑观应著《盛世危言》,严复写《救亡决论》,翻译《天演论》。孙中山1894年11月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了时代的主旋律。

3、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运动是在19石基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洋务派”地方官员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上海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在附件创办福州船政局;1867年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1890年张之洞在涵养创办湖北枪炮厂。李鸿章还兴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等官督商办民用企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湘军、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上海)水师和北洋(天津)水师。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新式学堂有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注意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兴办近代企业,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但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他不可能为中国拜托贫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比面最终失败的命运。

4、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无实权的光绪皇帝也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来救亡图存。1898年6月11日,他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并在此后的103天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方面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在光绪皇帝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方案。这种改革方案遭到了封建守旧实力的激烈反对。由于中央和地方守旧官僚的抵制,新政命令大多未能付诸实施。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扼杀维新变法的政变,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唉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的局限性表现在: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经济上为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打着孔子的旗号。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3.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

教训: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5、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国内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陆续推行了一些方面的改革,但是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计划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

评价与影响:清末“新政”不可能取得成效,在客观上对传播民主思想、发展工商业有积极影响;扩大了满汉矛盾,客观上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笔记可能不全)

6、*****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以《民报》为机关报。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孙中山讲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后被成为三民主义。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意识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2.民权主义。其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政治革命。其目的是建立明国。不过民权主义虽然强调老妖建立民主共和国,去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是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3.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但它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7、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一《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开展了一场大论战。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

这场论战具有中大的意义,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式的发展。但这场论战也暴漏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比如,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对“革命是否会找只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和帝国主义的干涉。他们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只是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他们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的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8、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同怎样理解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性笔记的答案略同)

1)出现资产阶级政党

2)三民主义纲领

*见

6、****

3)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21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4)资产阶级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临时参议员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利是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增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南京临时政府也有它的局限行。他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实力的政治代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9、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中国知识分子参加编辑部。《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科学,则有广狭二意:“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

10、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恶果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有次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其实,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五四运动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还只是李大钊这样个别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才在中国传播开来的。

11、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正因为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它也就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12、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大革命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伤害发动反共政变。同年7月15日,当时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从主观方面来说,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历史意义:共产党人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同时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途径,初步突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从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所有这些,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条件。

13、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感觉诡异,5知有无做错笔记)

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表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正式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但是错误有两重性,它一方面损害党,损害人民;另一方面又很好地教育了党和人民。在大革命失败以后的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正式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犯错误的教训,一方面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有一方面反对左倾机会主义,使自己从两条战线斗争中巩固和壮大起来,从而把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坚持下来并推向前进的。

14、抗战经过哪些阶段,国民党在抗日中政治军事地位及作用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此时,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题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1938年3月,李宗仁等部实施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歼灭日军1万余人。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1939年12月桂南会战、1940年5月枣宜会战,国民政府大体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这个时期国民党对抗战在全局上逐渐趋向消极,基本上实行保守的收缩攻略,以便保存实力;同时又抽出相当多的兵力用来限制、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制造了多次发反共“摩擦”事件。1944年4月-1945年1月,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在这次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遭到大溃败。这激起了大后方人民对蒋介石集团的严重不满,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陷入深刻的危机。

战略反攻阶段

15、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2.1)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未来贯彻之星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结束,以共产党为主题的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2)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在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破,迫使敌人不得不把勇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从而对阻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翻工准备了条件。

1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局部抗战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即已开始。从1937年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到1939年9月大战在欧洲爆发之前,中国人民孤军奋战,英勇抗击了百万日军的进攻。取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德国,避免东西两面作战;同时也推迟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并使之在发动和进行战争时由于兵力不足而不能全力南进,从而减轻了美、英军队受到的压力。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17、二战后国际和平有何新变化,对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有何影响

1.在国际上,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有了新的发展,世界反动实力已经难以集中起来干涉中国革命。

2.行程了战后长达数十年的美苏两极格局。

3.美国在中国追求的长期的基本目标,在于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它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让蒋介石政府成为它在亚洲的主要支持者,以此稳定它的亚洲战线;二是从“遏制苏联”这个总的战略考虑和反对人民革命的一贯立场出发;三是为了维护美国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

4.为了上述目的,它采取的主要方法是:一方面,要求国民党政府实行某种程度的改革,包括搞一点形式上的民主,以争取中间派的同情和支持,尤其是诱使或迫使共产党交出军队,实现中国在国民党领导下的“统一”;另一方面,通过给予经济、政治、军备等方面的援助,“帮助国民党把他们的全力在中国最大可能的地区里面建立起来”。

18、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这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它以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中国共产党人以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密切的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进行的,注重在端正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制定和贯彻执行当的正确的政治路线。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直。

第四篇:近代史复习资料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2、怎么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也是发展是不平衡的。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这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同时封建地租剥削与买办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仍然在社会经济中占据显著的优势。

(3)基本特征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它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其中第一条、第二条指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并把其作为自己的统治基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特征;第三条、第四条指明封建经济已经解体但仍占统治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已经形成但发展缓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第五条、第六条说明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广大人民极端贫困和毫无政治权力,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特征。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第一,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只有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的实践中。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上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原因应当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毛泽东同志把鸦片战争及其一百年间中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教训:

第一:在中国近代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中国人民巨大灾难的根源,与此同时,腐败的清政府也已失去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胜利的能力和资格。而清政府之所以丧失了这种能力,从根本上上说,是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因此,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同时又要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二: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秒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就没有进行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难以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民族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鼓吹民权,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并在政治面目、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 虽然未能生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3)戊戌维新运动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通过组织学、创办报刊、翻译西书、开办学堂,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群权和封建纲常伦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维新派的推动下,文化界还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而且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失败原因:(1)客观上,维新派的势力非常弱小,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 实权的皇帝身上,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对变法的守旧势力却相当强大,新旧势力对比的差距预示着这场运动如履薄冰,难以取胜。(2)主观上,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也是这场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第考,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在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却是处处碰壁。第三,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了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但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早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就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而“戊戌六君子”的鲜血也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战争的道路。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中编综述

天翻地覆三十年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P82-84(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在长时间里,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力量。他们同广大人民处于尖锐对立的地位,因而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上述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由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以及其代言人的脱离群众,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虽然是进步的,却不具有现实性,中国人民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另外两个,其前途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4)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人民用行动否定了主张这种国家前途的国民党政权;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而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新民主主义路线却逐步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选择。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的必然结果。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比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更加强大的力量,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前景产生了极大的希望。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先进分子中的一些人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就已经开始对它有所怀疑和保留);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这样,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就分成了两股潮流,一部分人沿着资产阶级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一部分人则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对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精神加以改造。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他在五四运动前就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更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加入到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中。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它的成立 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使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用权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纳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投身于中国革命的洪流中,使中国革命呈现出新的面貌:(1)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2)放手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3)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包括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两个方面,见教材114-116页)

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取得北伐节节胜利后,国民党占统治地位的右派势力开始“分共”,并通过继续北伐建立起全国性的反动统治。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阶级利益的***和军事独裁体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依然。在严酷镇压共产党人的白色恐怖形势下,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屈服,1927年8月7日召开的紧急会议,决定以武装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相继发动。在城市起义相继失败、农村起义却逐渐迈向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探索出以农村工作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的路线,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

毛泽东不仅在秋收起义的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 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早在1928年10月11日,毛泽东就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他还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1930年1月,毛泽东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与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科学地概括了大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系统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红军的力量 在壮大,根据地 遍及大江南北。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形式。农村革命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其中,毛泽东和朱德领导者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于。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意义P148)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日军有生力量,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备了条件。(4)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4、为什么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P135、149(1)从实力对比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2)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中国虽弱,但很大,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兵源和物资供给充足,能坚持长期抗战。日本虽强,但很小,且是深入中国的广阔领土,使得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战争。

(3)从战争性质看,抗日战争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得道多助,会得到广泛的国际援助。而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失道寡助。

(4)从战争的结果看,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中国经过14年抗战,以3500万人上午伤亡和5000多亿美元的损失,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复兴。

基本经验: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

(3)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3、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P170-173(1)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2)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

(3)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8年的革命斗争岁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有无数共产党人壮烈牺牲,有许多共产党的卓越领导者和杰出将领献出了生命。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生命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又最能体察民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4)“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确认的客观真理,是被中国近代历史所证明了的。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4)必须与国际革命和进步力量团结一致;(5)所有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P177-17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到来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P193-196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了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4)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些重大问题,对一些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作出了重新评价。

2.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在政治、思想、组织各领域的拨乱反正,使我国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五篇:近代史论文

小凤仙二三事

“自是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

小凤仙,原名朱筱凤,出生于没落满族八旗武官家族,非正房之后,幼年饱受后母冷漠,后辗转流落街头巷陌,成为民国初年名震一时的名妓。因与蔡锷的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情感经历,“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一片深情,一份失意,一缕剪不断的思念,一股至死不渝的精神:英雄儿女意缠绵,红拂前身小凤仙;瑶树琼花零落尽,白头宫女话当年。

虽然流落风尘,但小凤仙绝非一般之庸脂俗粉,真乃巨眼英雄。那天蔡松坡心内烦闷,随便出来走走,他打扮成普通商人的样子,看起来不象是特别有钱的大少,于是老鸨就把他引到长相一般、性格古怪的小凤仙那里。小凤仙一见来客就断定他不似一般寻常的狎客。略作寒暄后,问及职业,蔡松坡诡称经商。小凤仙嫣然一笑道:“我自坠风尘,生张熟魏阅人多矣,从来没有见到过风采像你这样令人钦仰的,休得相欺。”蔡松坡讶然道:“京城繁盛之地,游客众多。王公大臣,不知多少;公子王孙,不知多少;名士才子,不知多少。我贵不及人、美不及人、才不及人,你怎么就说我风味是独一无二的呢?”待他说毕,小凤仙不以为然地说:“现在举国萎靡,无可救药,天下滔滔,国将不国,贵在哪里?美在哪里?才在哪里?我所以独独看重你,是因为你有英雄气概。”一番问答之后,小凤仙之一行一言,不禁让蔡松坡另眼相待。以致,日渐发展成为了自己的红粉知己。

当时,由于袁世凯忌蔡松坡之才,并想拉拢为己用,因此,将其软禁于北京之中,并派人监视其一举一动。蔡松坡在其老师梁启超的指点下,决心暂时与袁世凯等辈同流合污,待他们对自己戒备之心稍减,便做脱身之计。

自与小凤仙相识,二人情意日渐深切,小凤仙将自己的身世一应向蔡松坡坦言,蔡松坡也对小凤仙推心臵腹。彼时,由于袁世凯登基复辟之时日近,二人在携手游冶掩人耳目之时,无时无刻不想着脱身之计。那天,北京城内大雪纷飞,蔡松坡又与小凤仙作踏香寻梅之游。马车经过前面车站,蔡松坡竖起了衣领,压低了毡帽,混进了人丛之中,登上了开往天津的三等列车。至此,终于脱离了袁世凯的软禁,开始策划不久之后的护国运动。

蔡松坡于护国运动之后不久在日本福冈去世,临死之前,小凤仙都未能与之见上一面,对她来说这肯定是人生中很大的一个遗憾。她曾托人送给蔡松坡一副挽联: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小凤仙之名,也因此久烙后世辈人的心中!

下载近代史名著(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代史名著(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近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测试卷 班级:装控11-4 学号:11024100440 姓名:赵彦东 任课教师:闫亚平《论持久战》读后感 (一)问题的提起 为什么人要持久战,毛主席深入的分析了国内的现......

    近代史

    张爱玲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瑛。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 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

    近代史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是非判断题 1、 1904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结果俄国获胜。( 非 ) 2、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

    近代史

    中国、苏联、日本工业化的比较 所谓工业化是指从以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转型过程。而中国、苏联、日本三国的工业化有相同点,也有各自的特点。 相同点: 1、......

    近代史

    无法抹去的印记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实践地点:旅顺日俄监狱 实践时间:2015年5月2日 实践目的:70年前当那场惨绝人寰的侵华战争终以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而告终。战争早已结束......

    近代史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 2.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

    近代史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 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 互关系:争取......

    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6(2009.11重印): 太平天国 从意识形态来看,太平天国尤其非常鲜明的特色,他穿着宗教的外衣,表现了农民阶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