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两千年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00:5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浩荡两千年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浩荡两千年读后感》。

第一篇:浩荡两千年读后感

《 浩荡两千年》读后感

孟丽君经济学院12级金融三班***

在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下,中国的这一部企业史,归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

我一直以为远古的中国是个完全的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千万人民生活的主旋律。最让人心动的是文化的灿烂,百家争鸣、唐诗宋词、琴棋书画等熠熠生辉。

但不曾想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还曾存在着一个基本已经被遗忘的世界-----中国的企业史。在几千年的商业经济的起伏中,一位位商人一次次站在历史的舞台,长袖善舞,大多数成了中国集权政治的殉葬品。

作者站在两千年的历史视野和如此高的社会维度来思考中国政治和中国商业紧密发展的历史,对每一个朝代,每一次变法从经济和社会政治角度给予深刻解读,发人深省。读完这部著作,心中很多对当下纠结的问题赫然开朗,对现实的中国经济的理解也深入了许多,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国有经济的存在。

国有经济在世界任何一个大国中都存在,国家要实现对国民经济的有效调控,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的国有经济成分。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国有专营企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财政来源。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所有推行高度管制国家主义的人,都是打着“均贫富”的口号,而实际上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谋求财政收入。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垄断高价和依靠特权攫取利益的权贵经济集团,这也就决定这

些国有垄断行业的高额消费,我国出现中移动通讯费全球最高、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全球第一、中石油油价世界第一等等这些国企占据世界多个第一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强势的国营化运动在短期内能够发生举国效应,迅速提高国家人力财力,达到国家战略的目标。但在长期而言,必然会削弱民间经济的积极性,导致社会机能的退化,进而造成国力的衰弱。即所谓的“一世而盛,一世而衰”的必然轮回,苏联的解体、中国计划经济的夭折都可以以见证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处于国家高度管制的朝鲜的计划经济破产是注定发生的。从国家安全角度来讲,一些涉及国家机密安全的产业,就必须被国家所垄断。甚至在一些特殊时期,国有化是普遍趋势,就像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的大规模救济计划,说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在演变为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任何政权,当他以国有专营为经济政策的主轨后,一定会产生如毒瘤一般的依赖性,其管制之升级往往是加速度的,在古代,高度专制的政治制度,没有可以限制统治者权利的群体,往往是尝到甜头之后,就开始变本加厉,欲罢不能,最终招致灭亡。但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可以依靠民权和法治,和政府抗争博弈。新一轮“国退民进”潮起,国企改革成为“两会”前后最热的话题之一;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晰了国企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比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表述,又更进一步;在改革方向上,明确了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

源开发、公用事业七大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这些都显示我国国有经济正在革故鼎新,逐步放开,市场化的改革必然让这些行业大放光彩。

“世界上最大的贪婪,其实是制度的贪婪。”

前几日网络信用卡被央行叫停,虽说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安全是最大的隐患”,一个被认同的观点是,目前金融创新动了“某些部门”的奶酪,双方是在博弈状态,具体的重启时间或最终恢复却仍是未知之。众所周知,在传统线下收单业务模式中,发卡行、收单行(主要是银行、银联商务和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联按照7:2:1的方式分成;而在线上收单模式中,刷卡手续费仅有发卡行和收单行(主要是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联完全被架空。而二维码等支付方式本质上是用线上方式来做线下收单业务,银联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而最近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余额宝频频受限,让人不得不担忧,中国政商关系是不是已经走出两千年来的寻租阶层和特权化这个圈子?政府如何在经济活动中端正自己的立场和角色,工商业者如何与政府平等相处,迄今是一个危险的,甚至是带有某种禁忌性的话题。中国特色和普世规律之间的斡旋融合还在探索中。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清楚:

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剥削,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能够正真禁止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实施抢劫的,不仅仅是任何一种不甘压迫、呼唤自由的思潮,而主要是有一套具有刚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规则和法律体系。

柏杨先生说,我们中国人是最不会学习历史的民族。活在当代的我们

都对中国人自己的历史有一种莫名的疏离感,思想的流浪,从我们投胎于这个国家就开始了。我们一直在谋发展促增长,却忘记了去反思去思考自己走过的路、摔过的沟。

泱泱我大中华,在16世纪失去了它的耀眼光芒,过去的已经不能再改变,现在的我们却需要去寻找自己的记忆。我相信,经过几千年的漫长、血腥和充满探索的历程,我们国家一定能够比那些缺少厚重历史的国家,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第二篇:《浩荡两千年》的读后感

《浩荡两千年》的读后感4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读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浩荡两千年》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浩荡两千年》的读后感篇1

我一直以为远古的中国是个完全的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千万人民生活的主旋律。最让人心动的是文化的灿烂,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但不曾想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商业经济曾经几度发展,并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在商业经济的起伏中,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商人一次次站在历史的舞台,长袖善舞,虽然其中不少人最终成了政治的殉葬品。但商业在很多时候只是政治的附庸,商人的命运自然被政客玩弄与股掌之间。商人逐利的本性必然要需求政治的庇护,政客必然也需要商人的支持,于是二者或明或暗捆绑一起,拆不开打不烂,这种暧昧关系竟然延绵至今日,依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春秋战国时期,政治自由、文化自由,商业也很自由,商人也比较潇洒。齐桓公在春秋时代率先称霸,在他霸业的后面,起到支撑作用的是商人出身的管仲。从政后却把商人的思维发挥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在经济上的改革,主要有四民分业、贸易兴国和盐铁专营。从而让齐国走上经济强国、政治强国之路。在中国以后的发展中,经济一直是政治发展、文化繁荣的强心剂。

古代最潇洒的商人叫范蠡。他协助勾践开创春秋后的最后一个霸业。在越国称霸后,他却辞官经商。在商海他如鱼得水,成了那个年代的超级富豪,而每当财富积累的一定数量的时候,他又散尽千金从头再来。无论他从事什么,总是能把握住经济规律的脉搏,游刃有余。巨大的商业成功,被后人尊称为“商父”。

秦始皇大一统后,中国进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皇权社会。中华文明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获得了快速发展。在政治强人轮番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背后总少不了商人智慧的大力支持。秦始皇的背后是吕不韦,一个具有经济头脑和政治眼光的商人。通过一系列精心运作,竟然把秦始皇的爸爸扶持为秦国国君。他应该是中国历代最成功的商人了,但功成名就后的吕不韦后来也逃不脱政治的诅咒,被秦始皇赐死。汉武帝登基后,内政外交均采取了强硬政策。而这些强硬政策的背后,自然需要经济的强力支持。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应时出现——桑弘羊。桑弘羊的命运可想而知,75岁的时候被以谋反的罪名灭族。

在随后的历史演变中,乱世也罢,盛世也罢,士农工商的排列顺序非但未变,反而愈演愈烈。在任意一个朝代的兴盛过程中,必然会带动商业的发展。而随着王朝的没落,商业发展往往也会深受其害。

《浩荡两千年》的读后感篇2

作者站在历史的高点俯视这一切,但是多少还是带了一些现代经济学者的态度。

从14世纪开始朱元璋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完成了绝对的中央集权制度,也完成了社会的平铺化,将所有的经济改革的条件都束之高阁。郑成功7次下南洋的所有文献资料航海记录都被付之一炬片板不许下海。彼时正是欧洲大航海时代,中国错失了时代。同时完成了中国南边的封闭,北方明长城又重新修建万里,构建起了北方相对的封闭。西北方向的天然屏障自不必说。中国的'经济改革仅仅是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为了这个核心目的所做的努力,并且完成的相当好,很多政策延续至今。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大概的规律,从建国初期的相对轻徭役薄税收相对开放民间商业,用30—70年达到国家经济军事的顶峰,但是中央集权制度必然会导致以家族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官商不分,让一小部分人掌握了大部分的国家资产,国贫的时候桑弘羊类的政策上马加上执政人的能力不足直接导致大面积的民间破产,民怨四起。

这个时候无外乎两方面天灾人祸导致民反推翻旧的国家,第二就是外敌来袭势如破竹。

《浩荡两千年》的读后感篇3

我一拖再拖实在不知道这书评怎么写好。一来他梳理的是历史,从商人的角度;二来跨度太长,不知从何说起。从管仲、商鞅、桑弘羊、王莽、李隆基、刘晏、赵匡胤、王安石、朱元璋到清朝落寞,一一数来,沿着历史的印记,跌宕起伏。商人一直被“鄙视”,直到王阳明、顾宪成始为其正名,商人开始有了独立意识。

但终究逃不脱依附国家的依赖性。现在回过头来看,明明那样做完全不会有今天的问题,可是放回历史,身在其中的人是看不清未来的。统治者思考如何长治久安,如何平衡各集团的势力,在放放收收中走出了独步天下的制度模型。

致使今后的每一步局限都很大。其实可能是有希望改变这一切的,答案在《跌荡一百年》里。我无法给你一个高度概括,不如去看,真的。

《浩荡两千年》的读后感篇4

买来吴晓波的经济史三部曲,我首先读了最晚成书的《浩荡两千年》。从春秋齐桓公时期管仲变法,到闭关锁国的晚清被打开国门,绵延两千多年的历史舞台上,众多工商界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散场后却多数面目模糊、事迹难考。

正如费正清的发问:“一个西方人对于全部中国历史所要问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是,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

以中国人的聪慧勤勉,擅长经商的自然不在少数。然而历史的一个循环是,商人一旦积蓄起财富,便往往被国家以“均贫富”的名义“合法抢劫”,生杀予夺总在顷刻间。至于盐铁等暴利产业,或是由国家直接垄断,或是必须拿到国家特许才能经营;于是商人往往需要花费大量财力精力打点政府关系,或干脆直接成为官员。加之儒家传统对商人极度轻视,在这样的政治和文化土壤下,商人从未获得过真正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费正清的一句话读来甚是凄凉:“中国商人最大的成功是,他们的子孙不再是商人。”

在这样一个自秦汉以降,中央集权制度根深蒂固的国家,我们看到一位位志士主持“变法”,从商鞅、桑弘羊、王莽、刘晏到王安石,其经济思想一脉相承,核心却脱离不了与民争利。每个朝代自建立伊始,便往往陷入宽松——过度——管制——凋敝的轮回,两千年的历史呈现惊人的相似性,这个国家从未能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经济模式。

在我看来,《浩荡两千年》不只是经济史,也是国运史。在书的第一部,我们震撼于从春秋至魏晋间一个集权帝国的横空出世;在书的第二部,我们自豪于从隋唐至宋元间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这是帝国的黄金时代;而在书的第三部,我们痛心于中国的封闭,当西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中国只是执拗地背过身去。

当统治者认定维稳压倒一切,几百年间一成不变地要求人民“男耕女织”;当君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民从未意识到他们的私产应当得到法律保护;当现代民主法治从未萌芽,国家对人民毫无契约精神……生产关系的落后,终于导致了生产力的落后。相对于西方现代科技的愈加发展,明清时代的中国实际上是愈加倒退,离世界愈加遥远。

缠绕中国两千年之久的官商经济,可以说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了。那么两千年之后的今天又如何呢?

第三篇:千年悖论读后感

历史不是猎奇的对象,历史中包含着永恒的真理。在许多人心目中,历史已经是“无用”的了,然而,对历史无知的算不得真的现代人,因为不了解历史的人,永远不会了解现在和未来。

读罢张敞的《千年悖论》,感觉有点像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但是他是出生在七十年代的人,这个有决定了他文章的风格和余秋雨又大有不同,《千年悖论》中的《无收留——吴三桂的心路历程》、《一个帝王的生活史》、《蒙古无边》、《神女生涯关于青楼女子的断想》等呈现出了与现代历史不同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千年悖论》是余秋雨文化苦旅的继续,但它又具有余秋雨所不具备的新锐素质和冒险精神,因而,他赋予日渐沉闷的“大历史文化散文”——一束崭新的亮色。在人们对余秋雨的创作日益感到失望的时候,读一读张敞,未必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在张敞眼中,历史不再是编年体的流水帐,不再是土瘪的学术名词的集合,不再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概念化的解说,不再是根据现实利益的需要而进行的剪裁和虚构,而是根据人类内心的可能而构筑起来的时间的流程。历史(以及夹杂在历史中的人物)在张敞笔下恢复了入的血色,冷漠的时间也因此有了人的温度。历史不会因此而更加模糊和续断,却会因此而更加清晰和真实。

显然,在苍茫的历史中,张敞重视的并非时间的物理属性,而是人的精神属性,是人们被裹胁在时代洪流里的那点可怜的精神苦旅。至于洪承畴或者吴三桂、曾国藩或者爱新觉罗们、慕古者或者隐土们的生命结局,都是这种冲突的结果。结果早已在史书里定型了,在这里,最重要的已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本身。就像一场球赛,结果已经为人所知,但仍有好事者回过头来去看比赛的过程,看每一个人在每分每秒的姿态、反应和抉择究竟是如何推演出最后的大结局的。这种对历史中的人性的悲悯,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悲悯;这种对已逝事物的关怀,其实就是对未来的关怀。

接下来就让我来谈谈我个人对《千年悖论》中各人物的见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见解。

一、吴三桂

历史上把吴三桂归结为挑起康熙时期战争的罪魁祸首,认为是他要割据一方,所以才挑起对康熙帝的战争,发动三藩之乱。但其实不然。读完《千年悖论》,才发现吴三桂是被迫的,根源就是儒家的三纲五常,人伦道德。吴三桂作为一名反叛名教纲常的人,引清兵入关,而不为明朝守节,此在当时是违背忠义一词的。但是试想如果吴三桂为明朝而死,虽然死后获得了名声,但是他却将失去陈圆圆,失去亲人,失去他之后所获得的一切。记得在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大兵就被教育,即使被俘,也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将生命视为最高的权力,而中国自历代以来,只要能为国献身,就是有价值的,我们想想有多少这样的人枉死在朝代的更替之中,这些人完全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就捐躯了,根本就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以及对自己才能的利用。

在康熙帝执掌政权的时候,他不能对吴三桂当初的投奔报理解态度,完全是由于他接受的是正规的系统的汉文化教育。因此,他认为吴三桂卖主求荣,对他只有了深深的鄙薄和厌恶,还担心他是不是会像对旧主一样反叛自己。所以才对吴三桂发起了撤藩的命令。然而,作为吴三桂自己,他在当时已经失去了道义,如果失去兵权,那他将成为落水狗,人人喊打。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对正统价值体

系构成了肆意的挑战。最终,吴三桂犹豫是否继续出兵,结果可想而知,就是兵败,或许这也是对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纲常不了解所致。兵败后的吴三桂只有骂名和不顾君臣大义的罪名,而与他同时期的洪承畴却是寿终正寝,原因可能是他交出了兵权,做了一个安安稳稳地平凡人。从这可以看出,如果开始对祖国有贡献,但后来对统治有威胁的,就不会有好日子过,就如斯大林时期的卡廷惨案和大清洗,毛泽东时期的文化大革命。倒不如那些安安稳稳过日子的人,死后能留下一个好名声。

二 蒙古

看完蒙古无边一章,疑惑我们文明人为什么会输给野蛮人?是实力?是文化?可是在实力上大宋王朝并不落后。那就是文化了,作为一个泱泱的文化大国,面对蛮夷的入侵却只是推三阻四,只会在内部搞矛盾,缺乏一种团结的力量,这让我看到了,世界上永远是简单战胜复杂,只是人们看不到而已,历史是不会原谅人们的记忆力,相信这个故事还会再重演。

当蒙古占领大宋王朝后,他们却沉迷于酒肉声色,忘却了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他们不但没有守卫好这文化,让它流失于欧洲大陆,对欧洲大陆传来的文化视而不见,这可谓是对文化的一种漠视。中国文化以其固有的优越感及情感对这一切新的刺激无动于衷,它只是以讥嘲的眼光淡淡地扫一下,皱皱眉头,又重新埋头于对自身的关注之中。在蒙古人退却之后留下的只有我们对蒙古人的仇恨,因为此时的中国文化陷入了停滞的状态。就好像我们现代人对待文化大革命一样,文化大革命把中国文化破坏殆尽,这使得当代人对于它有强烈的仇恨心理,但是这也是正常的,历史总是在重演,文革的事情就是毛泽东对于形势的错误判断,正如元朝对于自身安危的漠视。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一直处于碰撞之中,元灭宋,自身却被汉文化给同化了,这是由于汉文化起源早,而且数量上也占绝对优势。汉文化圈的扩大使得许多有特色的文化生态都消失殆尽,在没有对手,没有挑战,没有冲击和抗衡的情况下,有的只是不断的扩展、同化、吞没、使中国传统文化缺少了更新发展的机遇,于是就形成了千年不变的格局和骄傲自大的心性。这在大跃进时期就很好地体现了出来,现在的我们回想起来也觉得可笑,但是这确实是当时存在过的事情。现在的我们对于现代中国文化也同样还具有优越感,尤其是共党所宣称的社会主义是最优越的,世界最终都将走向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对文化的盲目崇拜,难道美国文化就没有优点了?如果社会主义真的是想象中的那么好,如果社会主义真的那么好,为什么中国人要看美国大片,为什么那么多人想留学出国,假如中国要谈文化霸权,那么我们同化周边小国,建立孔子学院,这是否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文化侵略呢?可能只有我们领导人自己知道,我不便多谈。

现在的蒙古族已经大部分被汉文化给同化了,虽然获得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思想观念,但是却失去了最重要的文化特色,这可谓是一种悲哀。

三 朱元璋

朱元璋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帝王,身上包含了许多农民的劣根性,即使在他登上王位后,他也还是依靠自己脑中的想法来管理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一个人的品性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而一个帝王的性格,决定的就是整个国家的命运。从秦始皇到毛泽东都是如此,而且这个巨大而沉重的影响会十分久远,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无法摆脱。

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残害了许多开国元老来解除对他地位的威胁,这是他建立权威型政治的需要,虽然血腥,下作,但是却未受到历史的批判和苛责,这可谓是文化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有权力就能制定维护自己统治的文化,为自己辩解。即使是这样的杀戮,却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前赴后继地去为朱家帝国办事,这种沉默是为了什么?地位?名誉?金钱?声望?恐怕都不是,是因为中国人缺乏一种反抗精神,他们只会一味地想,抗议逃避都是没用的,只是浪费精力,所以还不如告诉他,杀我我是毫无怨言的,这真是我们祖先的悲哀啊……就好像一头被圈养在猪圈里的猪,只知道吃睡,时间一到,就任人宰割,毫不反抗,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麻木与不仁啊!对这样逆来顺受的不合理现象为什么不主动反抗,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或许就在于传统文化中的那些消极、保守、落后的东西在强硬的政策下面被放大到整个国家里面去了,正如我们现在学习马克思,学习党的历史……这是何等的强迫与无奈啊!

四 正德皇 朱厚照 万历皇 朱翊钧

以我之见,朱厚照是一个敢于反叛中国传统文化习惯的人,他对于帝位毫不吝惜,对于祖制毫不在乎,而他的族孙朱翊钧却是另一个反面。朱厚照面对大臣的逼迫,摆出了自己的威严,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有悖于祖制。而朱翊钧却在年轻时全盘接受了,在他刚取得皇位时事事听从文臣们的意见,但是在文臣们对他的政治活力日益扼杀时,他也发出了反抗的呼声,他这时候已经完全没有了自己的自由,连自己想要解决的政治问题也被千百条祖制给牢牢束缚住。正如现在的中国,想要进行改革,这个步伐是十分艰难的,朱镕基在位时,改革收到一定成效,但是最终还是被压了下去;现当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否则文革必将重现,这话说的很有远见,但是改革的步伐能进行下去吗?我们不是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还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吗?如果不发展新的主义,改革何时才能继续下去。现如今,重庆出了个***,喜欢唱红打黑,这难道不是对文化的一种盲目的崇拜吗?要是这样下去,我想社会就必将再陷入文革时期的红卫兵,一切都以党的指示来行动,完全会失去自己的主见,而有自己主见的人必将被声讨声所打倒,就如朱翊钧的下场,他最终选择了不理世事,对自己的木偶形象失去了兴趣,他罢工了……

五 曾国潘

儒家集大成者——曾国藩。他不像其余为了考功名得名望而读书的人,他是一个为了使自己到达最完美境界和实现最壮美人生而学儒的人。他有开阔的视野和远见,有坚强的意志力。但是他却缺少了做人的乐趣,他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做着一个不切实际的梦。人非圣贤,何无七情六欲。曾国潘最终也败在了这个上面。一人之力无法挽救整个局面,一人之力无法改变社会之现状。不过曾国潘却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能善于利用,必将成就大事。

晚年的曾国潘为什么陷入了悲观和失望?我想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也是传

统文化的错。作为部分,传统文化有它的博大精深,但是作为整体,却是反科学的,因为时代的原因,曾国潘也只能郁郁而终了。他的一生也证明了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可是他为人类精神作出的榜样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假如我们能够好好利用传统文化,只取局部,或许我们就能走在时代的前沿。

六 大清王朝

大清王朝在入关后成就最大两位莫过于康熙帝与乾隆帝,他们两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颇深,但是我们可曾想过,满人入汉,他们的文化去哪儿了?或许这就是汉文化对外民族文化的一种极大侵略,乾隆皇帝之后满族皇帝们已经完全汉化了,可以说他们比汉族皇帝还要汉族。可是这或许不是一件好事情,举个例子,当他们崇拜中国文化时,西方仪器在他们眼里已经毫无价值了,而且还顽固地奉劝西方人信奉儒学,在收不到效果的时候就认为他们顽固不化。这恰恰证明了当时统治者目光短浅,他们的自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自满,他们的短视,也是一种文化的短视。在英国舰队打开中国大门时,很好地印证了这个道理。

当前的部分中国人也十分推崇共产主义理论思想,认为这是世界最先进的理论,世界的一切都将会在共产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将和过去的王朝毫无分别,后面也将会覆灭在文化的自满之中。

七 科举制

科举制可谓是我们历史上的最伟大的创举之。它的演变成了如今的中高考,成为了入学的条件,中学中写作的八股文形式能为你取得高分,毫无特色可言,高考中老师也教你要写什么文,该怎么写,完全是陷入了毫无个人发挥的境地。上课所学的内容我想除了加减乘除,其他应该都毫无用处。与大唐王朝之后的人一样,我们现在也陷入了科举制的深埋之中,当我们拿起书本的那一刻起,一个沉重的命运就加载在了我们身上,那就是功名。这是一场赌博,虽然不像封建时期那样残酷,但是依然将人分为了三六九等。科举制不仅在中国如此,国外的考试制度也是受了它的影响而产生,这可谓是中国走出国门最大的一种荣誉吧!

为了科举,我们学了多少年,到头来有多少是自己用的到的呢?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的出现往往会被所谓的学者以及家长所扼杀,在他们眼里,学生在学习时就应该学老师讲的,课本讲的,不应该看与学习无关的书本,不应该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样的教育的出现,让我们的素质教育如何能发展下去。让我们放眼外国,他们完全是在启蒙之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并不是去强迫他们学习这个,学习那个。试看现在的大学教育,一些金融,管理的专业越来越热门,而那些学习语言,文化等的专业却成了偏门,这是为什么?依我个人观点可能是因为现在人们学习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已经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是一种退化,这让我们的文明陷入了一种绝境当中,如果没有人去学习文化,我们的民族会走向何方?我们的文化还会存在多久?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八 神女——青楼女子

青楼,在现在被人们认为是一个肮脏的地方;娼妓,在现在也被认为是一个最低贱卑微的职业。我们是曾想过,过去的卖淫却是极其崇高的,毫无功利色彩,她们是圣洁的,是受人尊敬的。但是当文明发展了,人们用一层层的外衣来包裹

自己,这些自私因子使得人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性成为了人间最丑恶的一件事物,这或许是由于我们的社会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原因,男人成为了世界的主宰,为了自己的利益发明了“女戒”,“男女授受不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托词,把女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可谓是对人身的一种禁锢,但是现在社会开放了,可是作为性工作者的地位却还是依然在社会的最底层,记得人大会议上,就有议员提出要将卖淫合法化,我觉得未尝不是一种进步。就我个人观点而言,既然古时人们刚开化时期,性是一种最为神圣的事情,未开化的野蛮人脑中绝没有现在人的勾心斗角,一定是最为纯洁的,他们都可以把性作为最为崇高是事情,未尝开化了的我们,作为现代文明的引导者,我们却不能接受了?

首先,妓女合法化本身就具有可行性,例如欧洲色情业完全合法化的国家是荷兰和德国,又以荷兰最具代表性。由于政府的因势利导政策,使得荷兰的色情业以及毒品相关的情况受到世人的关注。荷兰对色情业进行正规、有序的管理,双方均可从中获利,另外,这种政策也使性犯罪的数量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德国,他们制定法律来保护妓女的工作权利,并使她们也享有社会安全福利。

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女性地位的提高,妓女这一职业的存在是对女性整体尊严的打击。为了维护妓女本身的权益,同样也是维护了更多妇女的利益,应当承认妓女也是女性的一种合理职业,并成为一种合法职业。女性有权支配她们的身体,使她们既不属于男性,也不属于女性,仅仅属于她们自己。为什么现在艾滋病、性病的传播日益加剧,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性工作者不受社会保障,没有正规的医疗和健康检查。面对社会的挤压,她们只有深藏于地下,采取流动工作,这样就更加不利于管理了。

总之,妓女问题不是法律的制止所能解决的,从道德上批判妓女和嫖客都有不公之嫌。如果采取妓女合法化,才会有更好的控制,防止疾病传播、贪污腐败等等的不良现象,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如若得到一个干净的社会,想必只有等到女性普遍知识水平以及地位的不断提高才能实现。当下的男权社会之中,女性性服务业要怎样才能消除呢?我也不得而知了。

九 隐士与我们

隐士们在我的印象里是身居山野之中,不问世事,超脱于世俗之人。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古代有些士人为了获得重视,为了出仕,而故意隐于山林间,等待着朝廷的召见,这可谓是隐士们的悲哀。但是这又是何原因呢?儒家认为,读书人如果符合条件,就应该入仕,以此来推行孔子之道。之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儒学的入世观让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更加具有影响力,难怪我们现在大力在国外开办孔子学院。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美轮美奂的大道理没有任何实用的技术性训练,高眼界,低技能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产生这个原因的特点就是中国文化对个人人格标准的设定太高,对人格范式的设计过于完美,这使人到了一个无法成就自我的一个地步,让世人都成为了文化的附庸,没有一点创新。相比于西方的知识分子的不受功名利禄影响的状况,我们是不是应该惭愧一下。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随心所欲,谈论着各种时髦的话题,接收着来自媒体的各种信息。我们已经不再有伟大的解放志向,也没了为国为民奔走的焦虑,更没了为圣贤传播绝学的空想。我们的这一代知识分子已经没了古时候的求学热情,已经没了一种政治参与热情和政治敏感心理。独善其身是我们对这个社会的最好理解。在权威政治的压迫下,我们已经没了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跟随着党的步伐在前进,偶尔有在自己想法的文学家,例如北京大学文学系的于洁,例如自由民主人士刘晓波。只要有悖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人都被打倒了,这样下去我们的思想会往哪个方向走,我们的文化又会处于何种的境地?

我们这一代充满了浮躁,缺少有重量的挫折,我们直接而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已经把传统的文化礼仪差不多都丢弃了,有的只是现代人是思想观念,这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要是是进步,为什么不让我们知识分子谈论国事,夸赞他国制度,古时变法各学各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为何我们现在却要固守自己的文化,贬低他国的文化?要是是退步,为什么还要提倡人与人要拉近距离,要让我们内心存在一种感恩的心?

总之,我们只有真诚地对待自己的感受,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样才会获得更好的回报。套用一句话就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在我写读后感时,我感受到的不是一种文化,而是一种霸权主义,一种对现实的深刻剖析,我们这一代缺乏的不是技术和知识,而是一种作为人的一种反叛的革命精神,生命对于我们是一种仓促的偶然,死才是绝不爽约的客人。

第四篇:千年悖论读后感

千年悖论读书报告

刚开始老师叫我们读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的心里是不太愿意的。因为我觉得我的定性较差,叫我静下心来读一本关于历史的书,这是不太可能的事。但是当我看了这本书的简介时,直觉告诉我这本书与我以往所认知的历史书有所不同。

所以我抱着尝试看一看的心态翻开了此书。当我花了两天时间把这本书看完的时候,我觉得我当时的决定是对的。因为这不仅让我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更重要的是我对历史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作者张敞对历史人物的解读有不一样的视角,完全把那些叱咤风云的角色变做你我身边的普通人,很容易读。甚至可以说是浅白,改变了我对于历史一贯的晦涩印象。

虽然说这本书的很多观点都只是作者自己的观点而已,不一定是真确的,但是他从另一种视角去看待历史,并且以自己的方式解读历史。所以从这本书中我还是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一般来说我们看待历史是从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史学的高度来看的,而不是站在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我们容易跟着史书和前人的诉说来看待历史,从而忽略了真正的历史。

例如说:人的命运总是与外界因素密切关联着,甚至不为你左右,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比如,你所依附的王朝灭亡了,你作为一个个体会面临着效死尽忠还是苟且求生的考验;比如,一位妇女丈夫死了,她面临着是忍辱再嫁,还是苦苦守节的两难选择;根据史书和前人的记载誓死尽忠和苦苦守节的才是好人,才是忠义之人。而反之 这成了人人唾弃之人。但是若是这些事放在现在苟且求生和再嫁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因此,作者在无处收留——吴三桂的心路历程一篇文章中写道:当吴三桂全力攀登在大明帝国这座巨大的山体上,以为随着海拔的上升幸福就会临近。可是,就在他兴致勃勃地攀登半山腰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脚下的山体原来是座冰山。正在面临着不可避免的缓慢消融。

在苛刻的封建道德伦理下,一个人很容易被推进自然人性与社会伦理的两级之中,不是忠臣,便为叛乱,不是天使就为魔鬼。所以,吴三桂选择了最佳方案:拖延。等到明朝的灭亡成了既成事实,他的效忠对象不存在之后,他就有了道义上的自由,也有了以后选择的机遇。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了吴三桂是叛徒、是奸臣,无论教科书还是电视都在不断地重复这一“事实”。但是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世界这样的人也有很多,只要他们成功了谁还会说他们呢?我想如果吴三桂当初没有被康熙平定三藩,如果没有被清朝所忌惮,那么也许清朝的,那么也许当权者会让史官在史书中对他大肆赞扬那么现在吴三桂在我们的心中也许是个英雄的形象也不一定。而且我觉得吴三桂是生不逢时,死的也不是时候。吴三桂若是死的早些,死在明朝灭亡前,那么他的一生堪称忠臣孝子的典范。或者,若是他生的晚些,生在清朝入主中原后,那么他的一生不会过得那么纠结,也不会背负千古骂名。只可惜,吴三桂生不逢时,正巧赶上了新旧交替的节骨眼,正巧他又是一个朝野闻名的名将,所以没有为明朝殉葬的人们,将自己所有的懦弱和自私的一面放大到了吴三桂一个人的身上,将江山社稷崩塌的责任推卸到了他一个人的身上。然后,他们一边唾骂着吴

三桂,一边如同吴三桂一样迅速地投进大清的怀抱,心安理得地求取着个人的现世安稳。

一个生命力强盛的新政权势必替代一个腐朽没落的旧政权,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而吴三桂的选择不正是顺应了历史潮流吗?为什,他却要背负这千古骂名呢?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所以我们将他称之为国父,毛泽东顺应历史潮流所以将我们带入了新中国,所以我们在心中永远记得他,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么。但是为什么同样是顺应历史潮流,而吴三桂却落得这个全然不同的结局呢?其实这只是说明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历史是胜者记录的,对于败者他们想这么写就怎么写,而他们一定会尽可能抹黑败者,因为他们需要一个穷凶恶极的败者来衬托出他们讨伐败者的行为是多么高大和雄伟。

所以说,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我们对某一历史现象与事件的评价,绝对不能以偏盖全,一叶障目。在某些时候,盖棺也不能妄下定论,例如文革时期的刘少奇;明朝的袁崇焕;甚至于黑暗的欧洲中世纪的哥白尼。史书不一定是正确的,我们应该从心出发,理性地看待历史,不要被固有的东西牵着走。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看待历史。同样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要光从表面或者一种固定的思维看待他人,我们也应该从心出发。我觉得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我们才可能交到更多知心的朋友。那么我们才可能获得更加轻松,更加自然和自由。

第五篇:《千年风雅》读后感

风驰尽啸乱吹雪,冰雕穷剑泪封铁。佩剑男子。浴血于战场,厮杀。——不、不。应该不是这样的。重光(李煜)应该是怎样失去了他的国家?

轻抚书页。指腹掠过那行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潸然泪下。

重光啊,或许是深谷之幽兰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步入深林,桃花流水突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世外仙境,存在着一个不幸落入凡尘的李煜。耳边捕捉到一律淡淡的忧伤,待到绿烟灭尽清辉发,我似乎可以看到他斜靠在树枝上,月光笼罩着他那生性温柔的面庞,他启唇,吹奏着竹笛,对故国的怀念与心中的悲伤慢慢地随着音符流露出来。春色满园关不住之景,入不了他的心。他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啊,或许更是如同菊一般存在的男子吧。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隐居的他,悠然见南山,被缚于王座不可避世的李煜,又看见了什么?他看见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花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被囚禁于宋的殿宇,纵使身躯一点一点如同花瓣一般凋零,但他却挥就一首首漂染着忧伤的好词,为后世留下飘零满地金。李煜,被称为千古词帝,比起这个称呼,我认为他更像一朵拥有铮铮傲骨的菊。生于七夕逝于七夕的他,是一朵卓然独立的菊,带着淡淡的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和赵匡胤比起来,他确实不该做一个帝王,但他有着自己独有的芳香。他是梅,凌寒独自开;他是兰,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他是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是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那一首首词,字里行间,流转着千年风雅。

下载浩荡两千年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浩荡两千年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年一叹》余秋雨的一本书,作者很有名气,就抱着好奇的心态看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作者在千年之交,跋涉四万公里,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经历,给我的......

    千年一叹 读后感

    千年一叹 读后感余秋雨先生的大名很早便如雷贯耳,但先生的文章却着实没看过几本,之前对余秋雨的印象,还停留在央视的青歌赛上,那时先生是评委。此次单位组织读书活动,看到书录中......

    千年一叹 读后感

    《千年一叹》 千年之交,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踏上了探访古文明的道路。山高水又长,祖先托我来探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寻觅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看着废墟的......

    千年一叹 读后感

    《千年一叹》读后感最近看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感慨很多。很想沿着他行走的路线,到世界各地去看看,那也就不枉此生了。 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写伊拉克之行的。当时看时,心里就......

    《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年一叹》读后感 读完余秋雨的这篇《千年一叹》,我思绪万千,感触颇深,故写此文章以发我内心之感。 《千年一叹》这本书写于20世纪末即将踏入21世纪时。香港凤凰卫视组织了一......

    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 年 一 叹 书 评千年一叹 文化,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们创造了绚烂的历史。历史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随着人......

    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模版)

    追寻历史的脚步——读《千年一叹》有感六年三班 陈长追寻历史的脚步,视国家的兴亡,触摸古迹的沧桑,问道荒原的茫茫…… ——题记一个古迹,一段历史希腊,这个引起人们感叹的名字,在......

    文化叹千年-------(读后感)

    文化叹千年 ---《千年一叹》读后感书名:千年一叹 作者:余秋雨 出版社:中国作家出版社 内容简介:在千年之交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