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伟大的中国革命》读书笔记
《伟大的中国革命》读书笔记
《伟大的中国革命》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研究中国的一本力作,书中竭力以西方人的视角去解说和评判从1800年至1985年间丰繁的中国历史,有针对地部分纠正了西方对中国的误解和想象性理解,既为西方世界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又为中国展现了一个建立在不同文明价值尺度研究中国的新颖思路,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分为四部分:
(一)、晚期的中华帝国:成长和蜕变1800-1895年;
(二)、晚清帝国秩序的变革1895-1911年;
(三)、第一次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年;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85年。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满清的建立及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满族人在明朝内外交困下入主中原夺得政权,要维持这样一个偌大的汉族为主体且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满族人采用了满人和汉人双重统治,沿袭农业官僚体制,以及皇帝直接干预的监察制度。在财政上有内务府和国库,前者主要供皇室开销后者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财政收入。皇帝的主要职责在费氏的笔下浓缩为培养继承人和选拔官吏,在后者上,科举制度是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重心仍然放在西北内陆,对蒙古族分而治之并果断地镇压了西北少数民族的叛乱,在西藏问题上也牢牢控制。在内部社会中,人口猛增成为一个打破平衡的重要因素。人口增长与商业经济增长伴随发展,盐和茶的商业运作最具代表,人力贩运和水路运输是货物流通的主要方式,商会和钱庄也随之兴起。由此也导致诸多社会内部问题,首先是政府机构在人口和商业增长面前的滞后性,导致竞相钻营、贪污横行,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诸多农民起义在此基础上爆发,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它对基督教的借用又反映了中国对待外来宗教的态度。西方的入侵导致中国的经济、外交方面捉襟见肘,鸦片对中国的侵蚀日益严重。面对亘古未有的千年变局,有着强烈忧患意识且最早接触过西方的部分士大夫阶层开始觉醒,翻译西方著作,开明人士走向现代化的努力,也即国内定义的“洋务运动”。
在第一部分中,费正清敏锐地发现了人口猛增对社会走向的影响,人口因素贯穿于诸多矛盾中,对管理机构、官场清廉、商业发展等的影响,人口增长而对儒生没有提高相应地录取比例,使得大量人员通过私交、推举、贿赂等手段挤入政府,原有的选拔制度受到挑战,人口激增使得生存竞争压力变大,也使得部分
人转向商业,而政府面对日益增多的人口丝毫没有变更统治策略和扩大统治机构。其次便是费正清纠正了传统上中国对西方侵略影响的夸大,中国在其内部已经酝酿着变革和新生力量,而且清政府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逐步确立的现在看来是丧权辱国的外交政策,经过费氏的分析只是清廷对处理西北内陆政策的挪用。费正清对科举制度的评价也没有盲从完全否决,而是仔细阐述和辨别其中优劣,对于清政府的腐败问题费氏探讨十分仔细和深入。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费正清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潜在的立场,他在拨开西方对中国侵略的迷雾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夸大了西方入侵的积极作用,而对主权等原则问题则只字不提。在对西藏问题上仍然使用的是“宗主国”概念。对于借用基督教起义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认识到其革命意义,它对清廷有着广泛而深刻地冲击,模糊意识到家天下专制制度的极大弊端,试图从传统和西方教义中寻找方法,体现了广大农民的呼声。虽然在评价农民起义问题上不应过分夸大其积极作用,但完全诋毁其革命意义也是不应该的。
第二部分从基督教在中国的宣传入手探讨晚清时期的变革,耶稣教会和天主教会逐渐渗入到内地,同时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促使士绅阶层开始反思并提出变革的要求,康有为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领导了公车上书运动,修改古籍以托古改制,光绪皇帝接受维新图强试图变法,仅过百日便遭到镇压。慈禧垂帘听政后支持义和团反帝运动,保守而盲目的排外运动导致了八国联军的入侵。在割地赔款之后,各地督抚掀起自强运动,兴办实业,没有理会慈禧对外宣战的通告。新闻媒介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迅速成长,小说、报纸、政论等开始兴起,基督教会也进入了它最有影响的时期。进入20世纪后,中国的威胁来自海外,因而这种威胁的领导力量也开始在海外兴起,华侨社会飞快发展,孙中山成为职业的革命家,日本也成为革命火种的来源地,各地的秘密会社最终联合成立同盟会,孙中山为领导。此时清廷的改革中军队较有成效,袁世凯因训练新军日益显赫,但在财政和立宪的改革上完全失败,绅商合流加重了农民的剥削,各地起义蜂起,直至辛亥革命胜利。
在这一部分,费正清重视了基督教会在兴办教育、开启民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注意到了革命派的特色,他们多以海外为革命基地,在起义时没有发动群众,单靠政党和军队的力量,也尖锐地指出了辛亥革命并没成功,基本上是一个
失败的革命,它拒绝社会革命,尤其是农民革命,清政府推翻后建立一个怎样的新政权又没有明确的目的。但在这一历史时期,恰好是外国侵略和剥夺日渐严重时期,在19世纪末最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费氏对此轻描淡写,对义和团盲目排外的反帝爱国运动基本上持否定态度,由此导致的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这一民族创伤,书中只字未提,如果说前一历史时期西方以经济侵略为主,这一时期则是赤裸裸地军事侵略,清政府完全丧失了主权独立,沦为傀儡。
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但他无法解决体制上的诸多矛盾,革命党人信奉内部和谐必然符合民族利益,他们试图通过选举、组阁等诸手段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袁世凯暗杀了宋教仁,镇压了1913年的反抗,解散了国民党党部和议会,然后废止省级和地方的议会组织,试图恢复帝制,在全国一片讨伐声中袁世凯心力衰竭而死。袁世凯倒台后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是在各省当局和外国人之间出现了断裂,中央政权没落,外国势力增长起来。中国的政治主体—学生、教育者、农村有实力者、城市商人、政府公务员、工会以及军人充满了被压抑的爱国主义热情。凡尔赛合约上中国利益不但没有保障反而进一步受损,于是在国内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作为整个革命前进的一个阶段,它的意义在于,中国开始进入一个一般被称为国民革命的政治革命阶段,同它们平行的一个多元的知识、文化、学术运动也在进行着。留学生回国后立刻担负起他们在外国学习的那些领域中的领导职务,从而使中国从欧洲和美国都可以得到某些教益,耶稣教会和天主教会在平民教育运动中起了很大作用。中共开始登山历史舞台,但当时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苏联在20年代中期给予广州政府资金、武器和顾问等诸方面的帮助,孙中山在1923年将国民党改组为一个苏维埃似的专政政党,在第三国际的推动下,国共开始合作,并进行北伐。蒋介石逐渐成为国民党最重要的人物,而且意识到中共渗入到国民党中,于是酝酿了一系列反革命事件,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共在农村建立根据地,由于共产国际的代言人脱离实际的指导,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途中中共形成新的领导集体,最后到达陕北,逐渐肃清了不切实际的照搬共产国际指令在党内的影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于此同时,国民政府和延安的中共都在打两条战线的战争,一面打日本,一面相互打。国共第二次合作后,国民党暴露早期就有的弱点,并且在程度上更
加厉害,于此相反,延安的中共在政治民主建设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实行“三三制”,进行土地改革,不断扩大敌后根据地,在理论建设上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此时的美国成为中国政治中的重要因素,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国民党的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积极帮助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在和中共方面的较量夺得最后胜利。国民党诸多问题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政权,中共建立新中国。
在这一部分中,费正清在评价袁世凯时很敏锐地就发现了专制体制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官吏们只对上司负责,在仓促的、封闭的执行程序中管理国家,“人治”大于“法治”。对于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评价,也很精当,军阀行径是一种奇异的有限度的混乱,他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中国洋化了的、现代郊区的边缘地带,也没有直接打击农村的广大农民,虽然剥削和气压一直存在且程度不亚于清政府。军阀混战它代表了现代武器的优越性,造成一种较普遍的黩武主义,武器装备的扩展超越了公众意识形态的发展,老的绅士、商人和官吏阶层没有嫩里在一个全国范围的新的政治组织基础上团结起来,民族进取心在这时期反而陷入低潮。外国教会对中国教育的推动作用仍较显著地提了出来。对蒋介石的评价也很深刻,他是一个没有受过人文教育的军人变成的政治领袖,他具有统一中国的爱国决心,善于玩弄权术,有着个人的领导才干,果断而有预见能力,这些品质对于清算军阀政治、建立中央政府是必要的,但他的长处只是在军事政治上,没有看到在中国已经进行的、把群众包容在政治中的社会革命。费氏似乎也看到了中共内部旧意识的残余,着重指出了长征途中领导人睡担架的特殊化,尽管他没有仔细区别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实原因。在总结国民党失败原因上,费正清也有诸多有价值的意见,经济上管理混乱,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在日本投降后利用日本人和伪军去打共产党,无视国内和平的呼声,失掉了民心,同时漠视甚至镇压公众的和平运动。
费正清也存在理解失误的地方,他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种试图避开政治的文化运动,目的是将现代知识应用到中国问题上去。新文化运动受惠于西方先进思想,启蒙大众,唤醒国民意识,深入讨论旧制度以及伦理道德的弊端,显然不是避开政治,而是为改造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他对学生参与政治运动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学生运动把学校搞乱了。而在关于苏联队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帮助时,费氏认为苏联将两个党派都改造成了专政的政党,但他没有区分两者同为
***的区别,前者的专政代表了少数阶层的利益,后者则是代表最广大基层的利益,是为多数人服务,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两者的专政显然有质的差别。费氏还认为长征拥护毛泽东作为新的政治领袖,在他身边团结了一批支持者,战时齐心合力,建立新政权后必然面临着如何处理这些功臣的问题,并以中国以往历史比拟,尤其是明代。表面上看似乎吻合诸多历史现象,后来很多高级将领受到迫害也似乎印证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说法。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简单。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可否认伟大的人物确实具有推动或延迟历史车轮的作用,战时高度集权的领导有利于果断反应和政令的迅速执行,拥护毛泽东是必然结果。而新中国建立后高层领导受到迫害并非简单地清洗,而是诸多元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像所有功劳不能归于毛一人一样,所有的错误也显然不能都归咎于毛。
第四部分中共夺取政权后,在地方上维持现状,原旧职官员原地不动,依旧履行职责;经济上迅速整顿,遏制了通货膨胀;改造旧社会残存的丑恶现象,鼓励和动员公民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妇女也实现了解放,土改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为更好利用和发挥国民党政府的基层机构,1951-1952年间开始了“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和“五反”运动。农业集体化和合作化在农村开展,工业化也以“五年计划”逐步实施,知识分子的改造教育开始进行,并导致反右斗争。火热的建设热情和欺上瞒下导致“大跃进”运动,由此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对中国的损害是巨大的。1964年中共发动在农村干部中整风的群众运动,1965年毛开始向党外寻找整风办法。与此同时,中苏关系也开始恶化,1966年“文革”开始,外交关系也因为“文革”受到很大影响。在打倒“四人帮”后,中国政局仅过一系列变化最后由邓小平主持大局,政策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对党进行重新建设和整顿军队,农业方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工业方面提倡市场经济,扩大私营企业,同时控制人口增长。
关于新中国建立后的分析与评价,费正清较少提及新中国建设时期的成就,更多关注的是被忽略或不愿提及的负面部分,其中也不乏深刻的见解。比如对新中国仿照苏联牺牲农业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时,没有注意到,苏联实施这一策略有着本国的特殊情况,人口不多但资源十分丰富,而且革命前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发动“大跃进”时,延安时期经历过的平均主义理想和对毛的个人崇拜
这两个因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文革”中注意到了军队和学生两个群体在不同时期扮演的不同角色。
但由于其对新中国的定位以批评和纠错为主,所以出现了很多求全责备以及歪曲史实的地方。他认为妇女解放运动只是让妇女承担了更多地生活重担,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潜在地对妇女地位的提高有一种贬斥,显然这是一种求全责备,即便是现在——包括美国——工作与家庭的两难是普遍遇到的生活问题,而非完全关涉妇女解放。关于宪法设立国家主席一职,他认为这是旧帝制的回声,这一断言过于武断。对于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道路,完全抹杀了这两种发展农业方式的积极作用,全盘否定。而对于邓小平在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他认为这只是中国进行改革的一种特征,从一个政策的极端到另一个政策的极端,持怀疑态度。当今天回望改革开放所取的的成就时,不能不否认费氏完全低估了邓的高瞻远瞩。但如果我们将作者放入他成书的年代——1986年4月写下前言——当时苏联还未解体,国际局势还处于“冷战”后期,对中国这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能做到祛除(至少表面上)情绪化研究,力图做到客观公正并为西方提供新的视域,显示了作者的难能可贵的求实品质。而现今读这部作品仍有很多有价值的部分,也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苦心孤诣和这部作品的超时空魅力。
第二篇:读《伟大的中国革命》有感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
题目读《伟大的中国革命》有感
作者和学号
班级
日期2012年11月18日
读《伟大的中国革命》有感
前言
这本书是以费正清视角展开的一部中国现代史。时间跨度从晚清的1800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1985年,历时185年。这185年间,中国真是发生了旷古未有的大变局:一向雄居世界之林的东方大国强国一下子变得衰老贫弱落后了;西方的坚船利炮在不觉中轰到了京都;闭关自守的国门洞开;国土几被列强瓜分;和外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绵延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土崩瓦解;西方文化传入国内;大小起义不断爆发;体制革新社会变法;军阀混战帝制复辟;国共联合又分裂;共产党一统天下;中国成了第三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东方大国重新崛起等等。
书的开篇主要介绍了关于中国的基本情况,从中国的大背景出发,叙述了中国的一些情况,但毕竟此书主要是针对西方的读者,在叙述中将中西方进行对比才更加透彻,于他接下来诉说中国历史来介绍中国革命说明了理由。本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晚期的中华帝国:成长和蜕变1800年-1895
年
通过晚期清朝统治者的眼光看世界,中国晚清政府所面临的窘境条约签订以前的中国商业的现状,晚清政府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内部危机,帝国主义的入侵以及清政府最后的“救国方针”。
这是中国屈辱史的开始,也是中国近现代革 命的萌芽和发展时期。中国自古以来就自视甚高,自命不凡,以为这个世界只有华夏和蛮夷之分,也从来不和其他国家建立对等的外交关系,我们有很多的藩国,对其使用怀柔政 策,以便“宣我圣教”,“布我威德”。我们教化那些所谓的蛮夷,以为自己功德 无量,根本没有什么公平对待别人的概念。大清帝国也是保守着这样的心态面对 大英女王的使臣马戛尔尼,于是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中国的大门,也一击击碎了 大清帝国“天朝上国”的帝国美梦。但是,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 没,避战保船,中国舰队被我们轻蔑的小日本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中国革命历 史上一个关键时刻终于来临,人们开始在这个生死存亡关头不得不面对这个沉痛 的历史事实,中国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的革命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部分 晚清帝国秩序的变革1895-1911年
晚清政府统治下,对于摇摇 欲坠的清朝统治下做出的最后的尝试,戊戌变法,洋务运动,以及民间的义和团 运动,但是晚清政府的陨落是无可阻挡的现实,辛亥革命的导火索已经悄然埋下,直等到合适的机会一举炸毁清朝的百年基业。
作为晚清时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改革,洋务运动虽然做出了一定成绩,但最终却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短时间内通过大量金钱组建起来的看似 豪华的近代化军队最终也被战争无情的证明了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只新其貌 而不新其心的洋务运动注定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在封建制度已经彻底腐朽的前提下,洋务运动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相对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真正涉及到了中国当时落后的最根本的原因——封建制度腐败落后。作为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这无疑是资产阶级变革 社会制度的一次勇敢尝试。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同样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 流的解放。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人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里程碑;首先辛亥结束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其次宣告了封建君主专政不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第三,同时辛亥革命也是一声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的精神解放;最后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三部分 第一次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年
中华民国刚成立,袁世凯接掌大权,行民主之名而无民主之实,蒙古分裂了出去自成外蒙古,那些投奔新政府的官僚难改就是的恶习,中华民国的早期是名声不好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华民国的文化建设注入新鲜的活力,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内在的腐朽。五四之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在此后不断壮大,为灰暗的世界一次新选择。此后,国民革命与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迎来中国革命的新时期。国共两党之争自南昌起义之后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后迎来了新的合作,但是分分合合,中国的两党内战于1945年后尤为激烈,但是随着最后的渡江战役,中国人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民主的共和国。
第四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85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在真正意义上脱离了专制主义,新的国家新的开始。本书对中国当代的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审慎的清理和颇具私人意味的解读。“中国革命中发生的一切,无非是回到旧帝国的结构中去,只不过有了现代化的技术 和群众的爱国主义而已。因为有了这个前提,毛泽东所需要的“新知识分子”。实际上是思想统一之后的一种社会工具,其本身并没有独立的人格可言,也正是在“中国最精贵稀少的人才丧失了活力”之后,“在这样的谴责和反知识主义气氛中”,人治的弱点已经逐渐暴露无遗。“大跃进”和“十年文革”正是个人极权 的必然结果,它们从各个方面暴露出中国仍然只是一个包着现代化外衣的传统帝国,同时也说明对于文化的改造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 社会工程。中国长期的封建残余并不是那么容易便从中国历史上除去的。但是如 费老所言的是传统帝国的话,这并不能让人感到赞同。中国那么多的革命烈士的 努力就被否决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乃至于现在,中国不过是在探索着这一条社会 主义的道路,其中难免的偏差是国家在变革中必经的过程,中国仍应是被称为民主的国家。
读后感
费正清是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也是美国最富盛名的中国问题 观察家,是个标准的“中国通”,在他的著作中绝大部分都是描写中国问题的。》中,以他自己的视角开启了中国的一部近代史,跨度从晚清的 1800 年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1985 年,历时 185 年。既不同于右派的解释,也不同于左派的解释,这本书只是费正清个人的真知灼见,这就使得这本书实际上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也使得费正清本身对于中国也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本书的开篇,他通过中西方的对比,描绘了一幅中国的蓝图,可见其对中国的了解,展开了中国革命的地理到政治的背景。他不断提到的是,当西方世界运用机械化生产工具的时候,我们的农民还在使用水犁牛耕,我们的商人还在局限的地方承受着来自官僚主义的压迫,和沉重的课税。当西方的世界 普及科学教育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还在私塾里学习四书五经,思想在年幼的时候僵化。中国的社会封闭在自己的世界,自大的无可救药。诚如作者所言,我们的皇帝陛下宁愿接受那些次级的贡品,也不愿开通一个口岸欢迎外国的友好通商。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是空有外壳的庞大机器,大清帝 国的统治逐渐陷入自傲的境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狭隘中。
所谓的泱泱大国,也只是隔绝在皇帝心中的桃花源。那些我们曾经称为蛮夷的西洋人,给我们带来的是新的思想。但是我们却不自知。魏源写作 《海国图志》 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辩的文化观念,摈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林则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开始洋务运动,开办军事工业,开始官商合营,最后还是一败涂地。这个古老的王国,所有的齿轮都已在各自运行 中逐渐地生锈着。中国的内陆封闭已经不能让她在这个不断前进的世界里生存。孙文先生曾说: “历史之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适者生存,中国要在 历史潮流中继续繁荣强盛便不能不革命。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入手去溯本求源,以求深入了解中国革命进程中的种种内外因素。
第三篇:读《伟大的中国革命》有感
读《伟大的中国革命》有感
或许是处于一个文科生对历史熟悉的感觉,让我选择了这部书。学了很多年的历史,却没有真正的读完过一部关于研究历史的书籍,于是,拿起这本书,想要发现一些不同于我们背烂了的教科书上的东西。
历史首先是一个相互渗透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上一阶段的延续,而决不会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费正清先生正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入手去溯本求源,以求深入了解中国革命进程中的种种内外因素。费先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专制历史非常悠久,专制意识根深蒂固,专制文化相当发达的封建国家,它既有着长期“天朝上国”雄视四夷的文化优越感,又有一整套错综复杂,而且自行运作的宗法制官僚的惰性体系,这种文化体现为一种内敛式的“内在爆炸”,“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它不愿意改变它的社会价值观,文化和体制”,也正是这样一种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制约了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所以中国革命注定了不会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只能是一个传统文化分崩离析、西方先进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逐渐渗透的渐变过程。
费正清先生把中国革命的进程分作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晚期的中华帝国:成长和蜕变(1800年-1895年)”,这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萌芽和发展时期。
中国自古即自命为“天下之中”的“天朝大国”,中华帝国本来就没有真正的外交关系,所谓的对外关系也只是为了“宣我圣教”“布我威德”,乃是“柔远”“怀柔”之术,是对于野蛮民族的教化过程,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对等,公平的外交意识。中华帝国在伊始也正是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不请自来的西方列强的,但是鸦片战争的炮火很快就击碎了满清政府“天朝大国”的帝国美梦,到甲午战争结束,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已经到了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关键时刻,人们已不得不去痛苦地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任何对于传统文化所报有的幻想都显得那么不切实际,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用”之争,到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他们终于得出一个结论:旧瓶不能装新酒,中国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自己,才有可能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的革命已在酝酿之中。
费正清先生对于鸦片战争的解释曾经遭到了华裔历史学家唐德刚教授的激烈批评,对于鸦片战争,《伟大的中国革命》表示了以下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其观点就是鸦片战争的根源并不在鸦片。在此唐德刚教授反问,如果拿鸦片同美国搞“对等贸易”,美国会同意吗?或许有人认为这无疑是本书的败笔之处。虽然对西方列强的野蛮行径感到忿恨,但我不得不想到,倘若像唐代一样,我们自始至终都用一个开放的姿态去面对世界,又会出现一个怎样的局面。在当今国际贸易中,我们同样强调国际收支的平衡,同样,在当时,面对中国长期在国际贸易中的出超地位各国必然不会无动于衷,只是他们选择了一条野蛮而血腥的道路,或许是本性使然,可这的的确确不能排除我们自身的因素。这场貌似是由鸦片引起的战争可能真的被冠以了一个不恰当的名字。当然,历史无法假设。
对于李鸿章,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多数评价都对其给予肯定的态度。可是,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对他总是隐隐约约流露出一种卖国贼的恨意。的确,他只是一个人,会有功和过,现在,他同样也是一段历史,总会被后人掺杂上不同的主观因素。个人认为,即使众多屈辱的条约有他的经手,即使他也犯了一些战略上的错误,即使他参与的运动或改革没有发挥明显的成效,我们无法抹杀他对于自己国家的感情,无法忽视他对这个国家做过的努力,无法摆脱他领导的运动对历史产生的持续的影响。
《伟大的中国革命》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为“晚清帝国秩序的变革(1895年-1911年)”,“中华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
前者叙述了甲午战争之后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满清帝国的最终灭亡,以及中国现代革命的发端。后者对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与中国革命的进程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剖析。中国现代革命的发端有着两个平行的过程,即政治上的军阀混战、国共之争与文化上的以“五四”为标志的启蒙运动。在此费正清高度赞扬了白话文的普及,他认为白话文标志着文化的平民化,标志着愚民政策所设置的最大屏障已经被拆除,对于传统文化的改造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一个宗法专制的社会形态之中,自古就缺少自由主义传统,西方的民主传统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而言未免有些遥不可及,以中国的社会土壤所疾需的并不是美国式的民主,而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或许也揭示了为什么中国无法走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倒是“俄国和中国的专制政治和落后状况,使两国间在某些方面互相效仿。”于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中国革命的现实参照物。
毛泽东无疑是一个充满了传统文化智慧的农民领袖,他目光远大,对中国的社会形态有着入木三分的认识。毛泽东本人并没有受到欧风美雨的熏陶,他更注重中国革命的实际效果,毛泽东敏锐地看到在中国这个农村大国,只有农民才是最义无返顾的革命者这个基本的国情,所以“群众路线”就成为毛泽东实践上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政治权变。事实上,毛泽东眼中的所谓“民主”,不过是民粹式的,多数农民的民主,这种民主的实质与传统社会“实其腹,虚其心”的愚民政策亦不过一步之遥而已,毛泽东的组织原则也仍未脱封建社家长制的运作方法,但他的单纯的组织与热情,也最容易唤起农民对于“乌托邦”社会的狂热向往,那种农民式的平均主义理想,最终在毛泽东的手中得到了发扬光大。
相比之下,国民党则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大拼盘,其内部腐朽不堪,一团烂污,蒋介石本人亦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既没有胆量去独裁,又没有肚量去民主,更重要的是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国民党的最后败落又岂是偶然?所谓时势造英雄,毛泽东正是以他独具的个人魅力和超人的政治魄力成为中国现代历史最为现实的选择。
《伟大的中国革命》最后一部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985年)”。
费正清先生对中国当代的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审慎的清理和颇具私人意味的解读。“中国革命中发生的一切,无非是回到旧帝国的结构中去,只不过有了现代化的技术和群众的爱国主义而已。”因为有了这个前提,毛泽东所需要的“新知识分子”实际上是思想统一之后的一种社会工具,其本身并没有独立的人格可言,也正是在“中国最精贵稀少的人才丧失了活力”之后,“在这样的谴责和反知识主义气氛中”,人治的弱点已经逐渐暴露无遗。“大跃进”和“十年文革”正是个人极权的必然结果,它们从各个方面暴露出中国仍然只是一个包着现代化外衣的传统帝国,同时也说明对于文化的改造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工程。
费正清先生对中国目前的现状是理解的,对中国的将来则是乐观的,“中国人口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多,通过一个中央权威保持统一,仍然是必要的;管理这么多的人民只能依靠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信仰制度,政府机构必须由受过训练的精英组成,地方当局在农村代表着国家。”费正清先生欣喜地看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所取得的各项令人瞩目的成就,正在把这个古老的国家导向一个自由的国度,这正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时代趋势。
中国的政治历史从来都是“成王败寇”的政治历史,每一次政治上的改朝换代,也是历史上的又一次另起炉灶,从来都把前朝的政绩一笔抹杀,而不是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扬弃,这种对意识形态的专制手段是非常可怕的,其危害也是难以估量的。费正清先生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探讨,首先是站在了一个公允的立场上,对中国各个阶段的革命历程进行了不偏不倚的解读。他的成功之处在于没有以西方惯有的价值标准为取舍来衡量中国的近现代历史,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据,并设身处地地考虑到中国长期所处的国情,对中国革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深刻反思,做为一个美国的历史学者,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正如费正清先生所说的那样:“任何一种新的中国的世界观,必然是一种适用于全人类的世界观,而不是地区性的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的作用也是这样,中国革命的历史也决不仅仅属于中国,而是世界文明史的一面镜子,是全人类的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
费正清先生的作品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我们印证了传统中国的一句老话:史者,宇宙公器也!
第四篇:《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书笔记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书报告
时间回到19世纪中期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当时的欧洲经历了1848年革命的洗礼后进入了资本主义稳定发展和繁荣的时期,但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一切问题还掩盖在繁荣的外表下。而当时的中国,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国内封建主义的压迫的加剧,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马克思敏锐的捕捉到了这时期的矛盾,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所造成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爆发农民起义的原因以及中国的农民革命对欧洲革命的影响,并对欧洲即将到来的新的政治经济危机做出了预言。
初读此文,颇为不解马克思在开头所引用的关于“两级相联”的目的,直到通读全文在理解马克思所要表达的思想。马克思运用对立统一的原则,分析说明中国与侵略中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两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明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本文取名为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在时代的大环境下,全球逐渐成为了一体,中国也不再是从前那个闭关锁国的中国。它的一举一动也深刻的影响着欧美的经济体系,而欧美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后,对中国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文章分析说,英国早期通过鸦片的贸易,打开了中国的市场,而中国,也因为鸦片的大量流入而由原来的贸易顺差转为了贸易逆差,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中国固有的封建的君主制度在鸦片的冲击下面临着解体的危机。皇帝等君主代表的威信不再。之后英国等列强又用铁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这些固然是出于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的要求,英国也借此保护了罪恶的鸦片贸易,随着中国市场的打开,大量外国商品的流入,对中国的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金银外流,政府机关腐化,这些最终都转嫁到了中国人民的头上。这些一切汇集到一起终于促成了中国革命的爆发。
中国爆发了革命同样又深刻的影响了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资本主义的扩张的原因在于他们需要寻找广阔的市场,而中国这个肥羊在爆发了革命之后,必然造成市场的缩水。此时的欧洲,农业歉收,导致国内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进一步下降。正如马克思所说:“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这个普遍危机一旦扩展到国外,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马克思得出了这个结论,可谓一针见血。
马克思的这篇论文其中涉及了大量的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以及资本主义架构等问题,我只能对市场需求,扩大市场等方面有个粗浅的认识。贯彻本文的“两级关联”我只能做个大致的理解,至于文中提到的列强如果“干涉中国的农民起义,又会打断产茶的内地和出口茶叶的海港之间的一切事务联系”这句话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不过这不妨碍我对这篇论文有个自己的见解,马克思已经尽可能的应用了他所能使用的最通俗的语言,甚至他还引用了中国的典籍和文献资料,引用了很多报刊的资料,使得文章有理有据,同时又便于理解。
我最为觉得困惑的乃是马克思所提的关于鸦片破坏了中国古老的君主制度,马克思指出,中国的那些纵容鸦片走私、聚敛私财的官吏的贪污行为,腐蚀着中国封建家长制的权力体系,“随着鸦片日益成为中国人的统治者,皇帝及其周围墨守成规的大官们也就日益丧失自己的权力。”显然,在我看来,这对于当时的中国基本是不可能的一件事。马克思过于理性或者说过于相信了经济的力量。我们可以在他的著作中发现,他十分强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似乎社会所有的问题,包括政治斗争,革命起义等问题的根源,或许都来自经济问题,经济问题似乎影响了社会的所有方面。然而对于这点,我是觉得保有反对意见的。在我看来,马克思严重的忽略了文化对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刻文化底蕴的国家!
我们会看马克思所在的年代,资本主义发展,金钱似乎成为了人们的所有。马克思一方面对现有的社会制度痛恨着,一方面又不由自主的收到了当时金钱观念的影响,加之他所在的国家缺乏中国悠久的文化奠基,所以他在看待问题的时候难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并且不能符合中国的国情。就中国而言,封建君主制的存在不是一两天,而是自秦代以来被无数王朝和皇帝改进了的中央集权制。而君主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必然在思想上统治他的民众。所以我们看到了从汉代起的儒家给人民灌输的忠君思想,到宋代的理学更为过分的封建道德,这其中几千年的发展,怕是让皇帝老子的观念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里去了!我们看到,即使今天的中国,也难免不能摆脱当官的最大的思想。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还在搞着个人崇拜。近代的革命也一直围绕着反封建而存在。当热今天的思想不能说是封建残余了,但是至少在中国人看来,权力是当官者所有,而平民们是没有权力只能听当官的。现在的大部分中国人,怕是任然持有这种观点。至于原因,自然是中国强大的文化力量!试想一下,即使轰轰烈烈的革命也不能完全斩断的观念何以凭借鸦片而得以实现?贪污一事在中国历来就有,而鸦片只不过是将这个问题严重的暴露了出来,而官员们在骨子里,任然对高高在上的天子保持着他们的敬畏!而阳奉阴违之事,在古代的中国政治里是玩的最多的把戏了吧,马克思不是中国人,对于中国的政治没有透彻的理解,可能才有此一说。
除了这点质疑,我对这篇文章更多的是赞叹。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两级相联”。对于一个普通学生的我,在我之前对近代史的理解就是:列强们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然后在中国肆意掠夺,中国只是他们的资源库而已。中国在当时渺小的地位对列强们完全不能产生影响,可以说,资本主义的问题只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于中国无关!而马克思则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看到了那个年代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来在近代史资本主义发展中没什么地位的中国突然让我觉得它的地位很重要。而我更是头一次将太平天国起义与当时的大环境联系起来。
在我看来,太平天国起义乃是中国农民们最后的辉煌了,但是这是中国内部的矛盾,是家事。列强们需要的不是一个自强的中国,而是一个傀儡的中国,所以它会帮助清政府灭杀太平天国。而现在看来,太平天国运动显然影响了中国市场的稳定,加之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激化,它必然成为了众矢之的。这其中更多的复杂的联系以我现在的知识不得而知,但是我起码看到了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些必然关联,它们之间不再是相互独立的体系。这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
本文叫做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意在阐述中国的太平天国起义和欧洲资本主义革命之间的相互关联,欧洲的入侵引发了中国的革命,而中国的革命又激化了欧洲的矛盾,从而引发新的革命浪潮。环环相扣,马克思的结论令人信服。本文让我更深刻的理解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革命发生的内在矛盾是什么,这超越了历史本身,带给人的是无穷的思索!
第五篇: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书笔记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书报告
文章背景与主要内容:
1953年3月19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一举占领南京,自此南京成为太平天国首都。马克思密切关注中国革命,于5月20日写下这篇评论《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同年6月14日,此文作为社论载于《纽约每日论坛报》上。这一评论文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无情地揭露和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读书心得
文章的前半部分,马克思用了大量笔墨阐释十九世纪四十到五十年代中国的国情。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惨败,签订《南京条约》,被迫打开国门,鸦片贸易合法化,英国的工业品也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市场。随之而来的是英国的思想文化及中国人民更深重的灾难。马克思在这里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中国从那时候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本国落后分散的手工业在英国机械化生产面前不堪一击,大量手工业者破产,鸦片更加横行,毒害着无数中国青壮年的身心健康,更严重的是,大量的白银外流,给经济发展带来极大损害。
政府为了偿还战争赔款,加重赋税,再经由各级官僚层层剥削,百姓已经不堪负重,当最终天灾出现的时候,百姓走投无路揭竿而起,接下来便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起义。太平天国,中国几千年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全盛时占据中国半壁江山,坐拥最为富庶的江南,但同时,也极大影响了中英贸易。
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产出没有限制的增加,依靠不断扩张的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才能消耗那么多的产出,但市场的扩大人赶不上工业的增长,一场危机潜伏已久。那时,供给英国的茶叶涨价,中国的市场因太平天国而大大缩小,“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这个普遍危机扩展到国外,紧接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
马克思此处的分析十分有趣,西方列强的炮火打开了中国国门,间接引起了中国革命,同时中国革命也简介引起了欧洲一场更大的革命,太平天国既是一场动摇“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统治基础的农民革命斗争,也给予英法等殖民主义者以最沉重的打击。这次革命加深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欧洲大陆各国的政治革命。马克思始终密切地注视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发表了许多热情赞扬太平天国革命的文章,他以鲜明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愤怒谴责外国侵略者的卑鄙和野蛮,对中国人民所采取的海盗政策。他在这里运用了对立统一,两极相连的分析方法。同时,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已经融入了世界市场,尽管是处在提供原料这样的低级位置,但中国的一举一动,开始受到世界的影响,也将深远的影响着整个世界。
文章中,马克思关于中国与鸦片的论述也很有趣,“中国人不大可能戒吸鸦片,就像德国人不可能戒吸烟草一样,新皇帝颇有意在中国本国种植罂粟和炼制
鸦片”。这与我以往的认识大相径庭,鸦片自一开始就毒害着中国人民,而且鸦片是一种毒品,已经在全世界被禁止,中国人当时难以戒鸦片,一方面是国家还没意识到鸦片的危害,另一方面鸦片作为毒品会令人上瘾。但当时,中国禁止鸦片的决心是坚定的,林则徐到广东主持禁言,拉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序幕。中国对鸦片的态度是坚决毁灭,不可能为了收回流失的经济利益而打算自己种植罂粟炼制鸦片。无论从何种角度考虑,我都不愿意相信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正确的。
最后,谈到欧洲革命,“无论欧洲列强间的冲突怎样尖锐,无论外交方面的形式如何严峻,无论哪个国家的某个狂热集团企图采取什么行动,只要有一丝一毫繁荣的气息,国君们的狂怒和人民的愤恨同样都会缓和下来。”很多时候,战争的目的就是争夺利益,但战争最好的结果也只是一个零和博弈,当避免战争积极合作能使双方的到利益的条件存在时,没有哪一方愿意动武。想想我国近年来的外交争端,和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日益激烈,钓鱼岛扣押船长事件没过多久,菲律宾又在黄岩岛惹事端,双方剑拔弩张,军舰对峙上月,看似战争一触即发,民众沸腾,但过上几天,大家冷静下来想想就会发现,菲律宾无非是觊觎南海的油气资源,真的打起来他什么也得不到,而且这会给美国一个大好的插手机会,战争最终极有可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国现在处理领土争端的总体原则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避免矛盾能给这一区域的所有国家带来好处,尽管一小小点动静都会让大家紧张的想要开展全面战争,但最终还是会回归谈判,因为始终有“一丝一毫繁荣的气息”。
“历史好像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能把他们从世代相传的愚昧状态中唤醒似的”。中华民族已经被唤醒了,当年被奴役被侵略被压迫的中国已经一去不返,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渐渐崛起。经过数次战争与革命,中国更加紧密的和世界联系在一起,中国对世界有着以往任何时候都没有的巨大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