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复习思考题[共5篇]

时间:2019-05-12 00:4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复习思考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复习思考题》。

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复习思考题

YJS-2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

1、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涵义与由来。

2、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源流。

3、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和历史逻辑。

4、试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关联。

5、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结构和理论特征。

6、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及其特点、优势。

7、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不能搞单一公有制,也不能以私有制为主体?

8、试析“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反垄断就要取消国营经济为主导”等思潮。

9、试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历史作用及其限度。

10、结合实际试析“先富与后富”、“国富与民富”之良性交融的思路和途径。

11、试析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12、试述1978年以来中共主导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

13、试析影响和制约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的若干因素。

14、在法治国家里如何处理坚持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问题?

15、试析五四新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文化之间的关联。

16、试析营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维度和可行途径。

17、试析我国文化管理体制的积弊及其成因,如何理解文化体制改革的复杂性?

18、试析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国文化安全这一命题的缘起及涵义。

19、试析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向度及其策略。

20、试述中共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过程。

21、以户籍制度为例,试述中国民生隐忧的破解思路和治理路径。

22、试以大社会的视域阐述中国社会管理的变革之道。

23、试从利益的视角阐述和谐社会的构建之路。

24、试析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外压力和思想资源。

25、试析新世纪中国气候外交的多种政治考量

26、试析中共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社会目标

27、试述“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一命题的当代意蕴

28、试述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主题、主线和总体布局

29、试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依据、目标和着力点。

30、党内民主应该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如何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

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

31、为什么说密切党群关系是中共60余年执政的根本经验,是执政基础的命脉

与根系?

32、结合1978年来中国工人阶级的阶层分化及地位变迁,思考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 ?

33、试析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遇

34、试解析世界金融危机的原因以及后危机时代中国道路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35、试析“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

36、试析中国崛起进程中的对外文化战略和对外经济战略。

37、试析“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的相关特征。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2019全日制版)

1、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导论)

2、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请结合实际谈谈马克思主义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原因在哪里?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导论)

3、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基本问题。(导论)

4、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道路)

5、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

6、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道路)

7、请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理论体系)

8、请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理论体系)

9、请结合实际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理论体系)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总体目标,做出了重大部署,其中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进行了归纳,请问有哪些显著优势?(制度)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请问具体内容是哪些?(制度)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总体目标的理解?(制度)

13、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根源。(制度)

14、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文化)

15、试析我国文化自信的根源。(文化)

16、请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信?(文化)

1.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导论)

2.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请结合实际谈谈马克思主义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原因在哪里?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导论)

3.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基本问题。(导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就是紧紧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是在不断探索和科学回答这四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都非常重要,关系到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前提、政治主题、根本保证和物质保证。其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密切相连,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是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他三个问题的思想前提。对其他三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回答,只能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基础之上

4.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道路)

教科书P7

5.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成就,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总书记代表中国人民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宣示,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史命运进行的规律性总结,是全面把握大局大势基础上对“中国向何处去”作出的科学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成就,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取得的宝贵成果,一路走来极不容易,弥足珍贵,走得对、走得正、走得好。不管经历何种艰难险阻,也无论遭遇怎样的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变,也不会变。这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是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演进而来并为中国实践所证明了的社会主义,是在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

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就是坚定不移、贯彻始终,不因时间、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有丝毫动摇,不因杂音噪音就改弦更张。走什么样的道路最合适,开辟道路的人最有发言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体中华儿女砥砺奋进、顽强奋斗拼出来的,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有“四个自信”,是因为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将迎来发展进步的美好前景,也会面临各种不确定性的新挑战。无论风云变幻万千重,既然看准了、认定了,就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咬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不放松、不走偏、不懈怠,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准确把握住改什么、怎么改的根本尺度,做到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决不可丢掉党、国家、人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决不可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要让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就必须**,坚持正确前进方向。在方向立场、原则是非等根本性问题上始终清醒、不犯糊涂,就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引领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接续奋斗。面对胜利不骄傲,面对成就不懈怠,面对风险不大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篇章。

6.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首先,坚定道路自信,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内涵和重要性。坚定道路自信就是坚持一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尽快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

其次,坚定道路自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民来说,我们现在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因为接受了比以前更好的教育,享受了比以前更好的生活水平,体会了比以前更开放的观念和视野。所以更应该自信的坚定这条正确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7.请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理论体系)

教科书P3

8.请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理论体系)

教科书P13

9.请结合实际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理论体系)

教科书P3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总体目标,做出了重大部署,其中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进行了归纳,请问有哪些显著优势?(制度)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请问具体内容是哪些?(制度)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总体目标的理解?(制度)

13.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根源。(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既不是盲目乐观,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充分理由和充足底气的。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扎根“中国土壤”中彰显生机

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这一制度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舶来品”,而是深深扎根于本国的土壤之中的。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这一制度从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明的历史积淀中汲取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精神养分,并在中国社会的广袤土壤中逐步成长。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在我们党90多年长期奋斗基础上。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彰显出独特和宝贵的价值。实践证明,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最符合中国具体国情,彰显出勃勃生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检验中得以确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这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一个基本依据。”我们的这套制度能否行得通?是否真管用?效率怎么样?这一系列追问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予以检验。“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保障作用。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同时,其他制度也具有显著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提供坚强保障,才使得一个“一穷二白”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70年的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令世界震惊的“中国奇迹”。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造福人民中获得拥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人民选择中诞生,又在人民拥护中得以巩固,在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力量。在经济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保障,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在政治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群众享有广泛、充实的权利和自由提供保障,使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在文化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保障,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在社会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改善民生提供保障,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提供保障,用优美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追求,从而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拥护和支持。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四个自信”的良性互动中强化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四者相互作用、良性互动、形成合力。一方面,制度自信离不开其他三个自信的助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为制度自信提供前进方向和实践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为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指引和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制度自信提供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撑。另一方面,制度自信对其他三个自信提供坚强的保障。制度通过提供框架规约、严密程序与运行机制等,促进道路、理论体系和文化发展的守正出新,从而从总体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在“四个自信”的良性互动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驾护航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越来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越来越繁荣。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自我完善中走向成熟

制度不是静态的、凝固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时代在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与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必然要在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得到发展和完善,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方向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13个“坚持和完善”,涉及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这13个方面,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并作出工作部署,勾勒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宏阔格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还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回顾过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彰显出巨大优势,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当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面向未来,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14.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文化)。

15.试析我国文化自信的根源。(文化)

文化自信,指的是文化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无比热爱,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觉实践,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文化综合体(“文化总体”),它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谱系,脱胎于中华文化的丰腴沃土,内生于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契合于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康庄大道,具有融汇古今、融通中西的包容性特质和开放性特征。

(1)自信来自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其主体内容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构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鲜明底色”,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是支撑文化自信的强大基础。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首先源于马克思主义站在了科学的制高点上。马克思主义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不容置疑的逻辑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为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正如海德格尔所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座不可逾越的思想高峰”。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还在于马克思主义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马克思主义矢志不移地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将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马克思毕其一生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目的是批判资本主义,埋葬资本主义。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剥削、压迫、不平等,马克思就永远活在劳动人民和一切追求进步的正直人士的心里,马克思主义就始终是人们追求解放的一面旗帜。

(2)自信来自中华文化的滋养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足以支撑起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没有割裂传统,没有忘记本来,它是从历史的深处走出来的,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丰腴沃土,具有鲜明的内生特质和遗传惯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优质基因的崭新呈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独步世界上千年的东方古国,近代以来尽管受到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依旧可以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提供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启示,为全球治理提供启发,为道德建设提供资源。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民胞物与、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天下大同的人类意识,修齐治平的心性修养,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执两用中的中庸智慧,等等,这些思想理念和文化精神历久而弥新,闪耀着恒久的真理光芒。今天,这些优质基因并没有失传,而是在不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协调,焕发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但如果仅仅将文化自信定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片面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当前尤其要反对打着文化自信的旗帜,图谋文化复古主义的伎俩。

(3)自信来自对人类文明的吸收借鉴

文化自信不等于自大。自信意味着不自我矮化、自我贬低,但也不能以矮化和贬低别人为前提。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化自信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兼收并蓄、从容吐纳的自信。自美其美是自信,美人之美也是自信;各美其美是自信,美美与共也是自信。封闭、守成、排外是不自信的表现,孤芳自赏、夜郎自大是盲目自信的表现。能不能正视自身文化的弱点,敢不敢包容外来文明的优长,正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有自信的表现。

现代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同封建主义文化比较起来,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16世纪以来,西方大踏步前进,将长期雄踞世界之巅的东方古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资本主义文明功不可没。今天,以平等谦逊的心态对待西方,以西方为镜鉴反观自我,目的不是为了“让自己变成西方”,或成为西方的又一个“他者”,而是为了吸纳别人的好,保留自身的好,把别人的好与自身的好相加,结果一定会比别人更好、比原来更好!今天,一些人只看到西方的好,忘却自身的好,这种归于一尊的“西方中心主义”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人类文明兼收并蓄,世界才会姹紫嫣红。“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具有强大的自我调适、自我吸纳、自我变革、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西方宗教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开放”不仅意味着向历史开放,向实践开放,也包括向西方开放。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追求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人权的洪流发端于西方,席卷全球,浩浩荡荡,蔚为壮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观不是逆潮流而动,而恰恰是体现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不是背离人类文明的基本共识,而恰恰是吸收了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不是抛弃了世界人民的价值追求,而恰恰是反映了不同文明所承载的共同价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中国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世界文明成果,是添加了中国元素的人类价值追求。

(4)自信来自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

中国道路的巨大成功构成支撑文化自信的“铁的证据”。软实力的背后是硬实力,文化的背后是经济,没有硬实力的崛起和经济上的成功,何以支撑起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国道路的成功也是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成功。在短短几十年中,我们开辟了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

中国在西方的夹击中求生存,凭借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完全异质却更加成功的现代化之路,为自己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也给全世界奉献了诸多具有普遍价值的中国智慧。中国道路的巨大成功,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吹嘘,而是实践给出的答案。实践已经证明,中国模式是最适合当代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是全球持续多年高速发展的唯一大国,中国发展奇迹是21世纪最为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当西方模式从顶峰跌落,中国却异军突起,中国模式的优越性不容否定。《时代》杂志专栏作家托尼·卡隆认为,“中国模式”不仅优越于目前仍然占统治地位的、由美英极力推崇的传统自由资本主义模式,而且鉴于过去30多年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该模式也优越于18世纪资本主义现代化以来欧美国家所开创的发展道路。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不同于美国民主政治和自由市场的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正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道路的成功,不能不说明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不能不说明这条道路的内核——文化精神和价值观是正确的,不能不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管用的,不能不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对路的。中国道路的成功使我们有资格、有理由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有信心,并且“理直气壮”。

16、请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信?(文化)

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源泉,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推动力。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新的时代特点,承担新的时代任务,履行新的时代使命。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就必须在新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1)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持续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我们每一代人都要自觉肩负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近几年来,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越来越热,积极传承着人文正能量。2018年,故宫在每日限流8万人次的情况下,全年共接待了超过1700万人次参观。国内各大博物馆的展览深受热捧、博物馆衍生品热卖,民间传承千百年的手工技艺受到重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家长乐于让孩子接触传统文化经典。传统文化元素甚至受到时尚界追捧,成为时尚新支点。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成语、诗词、戏曲、文物等传统文化内容均成为其中的重要素材。《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等高质量的文化类节目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正逐步融入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组成部分。我们要进一步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在全社会形成参与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让古老而醇香的中华文化深深积淀在人们的灵魂深处,点燃延续中华文明的灿烂星火。

(2)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文化自信,要以新时代的眼光、结合新的实践特征去阐释、把握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不断发扬光大,根本就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兼收并蓄的文化系统。今年8月,总书记在敦煌考察时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开放包容既是文化自信的表现,更是文化繁荣的动力。我们要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血液,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不断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3)在世界发展格局中彰显文化担当

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当代的中国,正日益彰显着大国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中国字、“四大发明”、陶瓷、长城、兵马俑、中国功夫、孔子等等,早就成为广为国外所知的中国符号。近些年来,中国发展日新月异,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文化的感召力也日益增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不久前,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用一口流利的中文为中国送上祝福,获得了广大中国网友的纷纷点赞。大量中国优秀的电影作品走出国门,在海外收获了喜人的票房成绩,传统曲艺及戏剧远销海外……我国在文化“走出去”中取得了相当亮眼的成绩。我们要通过传播中国文化,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把中国故事传得更远、讲得更精彩。

(4)正确应对面临的各种挑战

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可预测的因素日益增多,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表现出多重困惑,产生信念缺失、精神空虚等一系列问题。互联网为各种不良文化的渗透提供了渠道,现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总书记强调,“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因此,从国家安全看,坚定文化自信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激烈斗争、保证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应对西方强势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现实需要。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构筑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屏障,在诸多意识形态的巨大浪潮中,抵制各种不良文化的冲击,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5)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中华民族标志性的文化精神。有了文化自信,才会有民族自信,才会有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才能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革命战争年代,爱国情怀为我们党战胜艰难险阻、创造辉煌奇迹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时期,更是要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意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情怀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去年,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在当前各种敌对势力不断歪曲历史的现实情况下,必须重视对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要通过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等,教育青少年勿忘历史、缅怀先烈,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青少年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久久为功地从孩子抓起,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成为青少年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动力,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把握好时代脉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使其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2019全日制版)

1、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导论)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是指这一理论体系中各个基本观点的内部联系,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内在规律;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是指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揭示了“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必然。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个逻辑”辩证统--的重要论述,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集中起来就是既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又科学指明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部人类社会史,就是人民群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历史任务进行选择的过程和结果。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华民族的最大历史任务就是救亡图存一一反对帝国主义以求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主义以求民众解放。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表明,农民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都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身上看到了民族独立、民众解放的希望,由衷地拥戴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自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契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所作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既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的梦想,也体现着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就其内涵而言,表现为从横向角度探讨其构成的复杂的逻辑关系,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在统一。

2、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请结合实际谈谈马克思主义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原因在哪里?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导论)

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 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普遍真理,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普遍真理.在中国共产党88年的曲折历程中,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面对各种严峻的形势和任务,只要我们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去指导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我们就能找到正确的道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学习和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的世纪,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因为它所赖以产生的条件并没有被完全超越,而且它所提出的问题也没有完全被解决,所以必须坚持.然而,马克思主义并不包含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上来。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但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且要把马克思作为行动的指南.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第一,要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第二,要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三,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也要做到三点: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答:原因: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怎么做: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普遍真理,我们有必要学习和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

首先,坚持和发展是辩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坚持中才能发展,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坚持。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就必须不断创新。

其次,在新的世纪,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上来。

最后,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但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且要把马克思作为行动的指南。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要学习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3、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基本问题。(导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就是紧紧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是在不断探索和科学回答这四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都非常重要,关系到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前提、政治主题、根本保证和物质保证。其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一个重大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密切相连,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是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他三个问题的思想前提。对其他三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回答,只能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基础之上。

答:四大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其中,第一个基本问题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第二个基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第三个基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最后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这四个基本问题密切相连。

4、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道路)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应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以民为本;2、市场经济;3、共同富裕,4、中华文化;5、民主政治。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们党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从长期探索中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0多年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给我国带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我们国家彻底改变了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状况,转变成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初步走向繁荣、富裕、强大的国家,展现了崭新的形象,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但得到了中国人民的高度认同,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搬他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5、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

答: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客观事实。从历史发展看,中国之所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至少有这样三点原因:

1、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萌芽,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未完全断绝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在政治上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所具有的软弱性、动摇性,决定了没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能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来寻求生存和发展。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赞同,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拥护。

2、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正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国要完成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实现自己的发展,必须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必须同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社会主义苏联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制度选择和新的社会样板。中国知识分子大多把苏联的成功归因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因此,走俄国人的路,成为许多先进分子的共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迅速扩大,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3、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中国近代以来的两大历史任务,首要的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理所当然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其他哪个政治力量能够提出正确的纲.领,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问题,解决中国实现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必然要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事实充分证明,在中国,除了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任何其他道路能够给中国带来这样的发展,能够改变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繁荣发展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从长期探索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答: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一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全面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努力将我国

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6、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道路)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做到:

(1)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就需要懂得些中国的历史,把现实的国情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正确分析其原因,科学评价其现实的状况,把对祖国的朴素的爱转变为深沉而.坚定的爱国情感,把自己的事业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摆正自己与祖国和人民的关系,做到以服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标志.实践爱国主义精神,就应该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为促进各民族的繁荣发展,实现全体人们的共同富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台湾问题上,就应该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自觉地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担当重任,不懈努力.(3)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成为忠诚坚定的爱国者,必须走向实践.为此需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逐步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

答:首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内涵和重要性。坚定道路自信就是坚持一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尽快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自信的坚定这条正确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其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目标。

7、请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理论体系)

答: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恩格斯说:“ 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个大体系、大范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在今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了新的表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答: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发端的,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征程中逐步形成、完善和发展的。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

8、请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理论体系)

主要内容: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展开和内涵逻辑。具体为:——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最新概括和表述,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9、请结合实际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理论体系)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列主义同中国革

命和建设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从十二大起,十五年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11次概括和论述,十五大正式将这个理论命名为“

邓小平理论”。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深刻论述。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总体目标,做出了重大部署,其中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进行了归纳,请问有哪些显著优势?(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主要是: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

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

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

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

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

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

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

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请问具体内容是哪些?(制度)

1.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2.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

4.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5.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6.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7.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8.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9.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

11.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12.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3.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14.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1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总体目标的理解?(制度)

13、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根源。(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既不是盲目乐观,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充分理由和充足底气的。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扎根“中国土壤”中彰显生机

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总书记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这一制度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舶来品”,而是深深扎根于本国的土壤之中的。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这一制度从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明的历史积淀中汲取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精神养分,并在中国社会的广袤土壤中逐步成长。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在我们党90多年长期奋斗基础上。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彰显出独特和宝贵的价值。实践证明,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最符合中国具体国情,彰显出勃勃生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检验中得以确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总书记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这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一-个基本依据。”我们的这套制度能否行得通?是否真管用?效率怎么样?这一系列追问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予以检验。“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保障作用。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同时,其他制度也具有显著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提供坚强保障,才使得一个“-

-穷二白”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70年的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令世界震惊的“中国奇迹”。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造福人民中获得拥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人民选择中诞生,又在人民拥护中得以巩固,在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力量。在经济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保障,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在政治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群众享有广泛、充实的权利和自由提供保障,使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在文化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保障,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在社会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改善民生提供保障,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提供保障,用优美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追求,从而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拥护和支持。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四个自信”的良性互动中强化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四者相互作用、良性互动、形成合力。-

-方面,制度自信离不开其他三个自信的助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为制度自信提供前进方向和实践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为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指引和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制度自信提供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撑。另一方面,制度自信对其他三个自信提供坚强的保障。制度通过提供框架规约、严密程序与运行机制等,促进道路、理论体系和文化发展的守正出新,从而从总体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在“四个自信”的良性互动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驾护航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越来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越来越繁荣。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自我完善中走向成熟

制度不是静态的、凝固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时代在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与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必然要在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

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得到发展和完善,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14、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文化)

15、试析我国文化自信的根源。(文化)

答:1.自信来自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其主体内容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构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鲜明底色”,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是支撑文化自信的强大基础。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首先源于马克思主义站在了科学的制高点上。马克思主义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不容置疑的逻辑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为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正如海德格尔所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座不可逾越的思想高峰”。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还在于马克思主义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马克思主义矢志不移地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将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马克思毕其一生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目的是批判资本主义,埋葬资本主义。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剥削、压迫、不平等,马克思就永远活在劳动人民和一切追求进步的正直人士的心里,马克思主义就始终是人们追求解放的一面旗帜。

2自信来自中华文化的滋养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足以支撑起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没有割裂传统,没有忘记本来,它是从历史的深处走出来的,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丰腴沃土,具有鲜明的内生特质和遗传惯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优质基因的崭新呈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独步世界上千年的东方古国,近代以来尽管受到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依旧可以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提供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启示,为全球治理提供启发,为道德建设提供资源。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民胞物与、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天下大同的人类意识,修齐治平的心性修养,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执两用中的中庸智慧,等等,这些思想理念和文化精神历久而弥新,闪耀着恒久的真理光芒。今天,这些优质基因并没有失传,而是在不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协调,焕发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但如果仅仅将文化自信定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片面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当前尤其要反对打着文化自信的旗帜,图谋文化复古主义的伎俩。

3自信来自对人类文明的吸收借鉴

文化自信不等于自大。自信意味着不自我矮化、自我贬低,但也不能以矮化和贬低别人为前提。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化自信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兼收并蓄、从容吐纳的自信。自美其美是自信,美人之美也是自信;各美其美是自信,美美与共也是自信。封闭、守成、排外是不自信的表现,孤芳自赏、夜郎自大是盲目自信的表现。能不能正视自身文化的弱点,敢不敢包容外来文明的优长,正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有自信的表现。

现代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同封建主义文化比较起来,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16世纪以来,西方大踏步前进,将长期雄踞世界之巅的东方古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资本主义文明功不可没。今天,以平等谦逊的心态对待西方,以西方为镜鉴反观自我,目的不是为了“让自己变成西方”,或成为西方的又一个“他者”,而是为了吸纳别人的好,保留自身的好,把别人的好与自身的好相加,结果一定会比别人更好、比原来更好!今天,一些人只看到西方的好,忘却自身的好,这种归于一尊的“西方中心主义”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人类文明兼收并蓄,世界才会姹紫嫣红。“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具有强大的自我调适、自我吸纳、自我变革、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西方宗教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开放”不仅意味着向历史开放,向实践开放,也包括向西方开放。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追求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人权的洪流发端于西方,席卷全球,浩浩荡荡,蔚为壮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观不是逆潮流而动,而恰恰是体现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不是背离人类文明的基本共识,而恰恰是吸收了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不是抛弃了世界人民的价值追求,而恰恰是反映了不同文明所承载的共同价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中国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世界文明成果,是添加了中国元素的人类价值追求。

4自信来自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

中国道路的巨大成功构成支撑文化自信的“铁的证据”。软实力的背后是硬实力,文化的背后是经济,没有硬实力的崛起和经济上的成功,何以支撑起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国道路的成功也是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成功。在短短几十年中,我们开辟了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

中国在西方的夹击中求生存,凭借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完全异质却更加成功的现代化之路,为自己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也给全世界奉献了诸多具有普遍价值的中国智慧。中国道路的巨大成功,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吹嘘,而是实践给出的答案。实践已经证明,中国模式是最适合当代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是全球持续多年高速发展的唯一大国,中国发展奇迹是21世纪最为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当西方模式从顶峰跌落,中国却异军突起,中国模式的优越性不容否定。《时代》杂志专栏作家托尼·卡隆认为,“中国模式”不仅优越于目前仍然占统治地位的、由美英极力推崇的传统自由资本主义模式,而且鉴于过去30多年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该模式也优越于18世纪资本主义现代化以来欧美国家所开创的发展道路。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不同于美国民主政治和自由市场的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正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道路的成功,不能不说明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不能不说明这条道路的内核——文化精神和价值观是正确的,不能不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管用的,不能不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对路的。中国道路的成功使我们有资格、有理由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有信心,并且“理直气壮”。

16、请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信?(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一个强大的民族往往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尊严,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使这个民族焕发出强烈的创造力.使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反过来助推硬实力的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国家形象,促进人得全面发展,文化代表着国家身份和民族形象。青年学生做完大学生,我们应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抓住难得机遇,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中华的重担。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我们要做到:

1、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2、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深刻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自觉实现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和谐对接;

3、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吸收借鉴异质文明成果,应尊重并吸收那些为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和民众所认同的文明准则、价值观与理想信仰,将他们作为建构新价值共识的重要资源,从而既顺应全球化得时代潮流,又保持清醒的民族意识,各民族通过文化碰撞与融合,构建和谐而又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体系;

4、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然途径,识文化软实力的物化和有效载体;

5、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以及传播方式的创新,创造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知识教育的一部人人,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受益者。广大青年学生在受益的同时,也应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应当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任的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抓住难得机遇,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中华文化、迎接新挑战的重担,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文化强国梦想做出贡献.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见十八大政治报告)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见十八大政治报告)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见十八大政治报告)

4.公平

5.经济制度

6.市场经济

7.城乡二元结构

8.基层民主制度

9.协商民主(见十八大政治报告)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教材和十八大政治报告)

二、简答、论述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3.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和动力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区别与联系

5.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6.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7.如何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8.为什么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9.现阶段我国社会公平、公正、平等问题出现的新特点?

10解决现阶段社会公平、公正和平等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11.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的历史性挑战和考验?

12.如何理解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13.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历史地位。(见十八大政治报告)

14.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及其途径。(见十八大政治报告)

15.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那些方面的论述? 注意:建议每道题结合十八大报告精神进行思考,这样才有新意。

元月22日上午9-11时考试,闭卷。题型及其数目是:名词解释5个,简答题4个,论述题2个。复习题中所说教材,指上届研究生用教材。

第五篇: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总结中国近代以来“落后就要挨打”的悲惨命运和建国以来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的教训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从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勾画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蓝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并通过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个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现实依据、基本路线、主要任务、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指明了当代中国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创新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一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理论体系,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内涵丰富、理论深刻、系统完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给定、国家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统一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这是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的一段内容。“躲不开、绕不过”六个字很质朴,总书记用民间的大白话语言表达的是深化改革的坚决态度,展示的是勇气、信心和清醒,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躲不开、绕不过”反映了中央直面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也反映了当前改革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现阶段最艰巨的改革任务就是要消除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既是对我们党执政经历的科学总结,也蕴含着对全党的新要求。今天,我国在发展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确实存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比如,存在“制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障碍、制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体制机制障碍、制约政府自身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制约农村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等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关系到群众的生活改善与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要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关键一点就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体制、食品流通管理机制体制。促进我国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要依赖完善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2010年,中国实现了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但与欧美日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差距还非常大。按照IMF2010年数据,中国去年人均GDP位于世界第94位,仅相当于日本人均GDP的1/10;改革开放后我国减贫2亿多人口,但按照国家统计局2010年数据,我国仍有1.5亿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资源能源难以支撑、生态环境难以承载、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中国的发展仍面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实现。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物是变化多端的,社会是越发展越复杂。改革也不例外。

时至今日,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许多过去被高增长掩盖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如何解决我们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如何让改革成果由更多人共享、更多人受益,如何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检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这是胡锦涛同志一再要求“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现实背景。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牢记改革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也要求改革的设计必须更加到位,改革的方向必须更加科学,改革的措施必须更加协调。中国多年来实行渐进式改革,容易改的已经基本上都改了,下一步改革进入了攻坚克难阶段。所谓攻坚克难,就是改革要打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不合时宜的既定利益格局,因此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躲不开、绕不过”是当前改革的典型特征。

“七一”讲话中强调,“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总结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的五大举世瞩目成就,解释了这个判断的深刻内涵:一是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体制走向市场体制、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二是生产力发展从缓慢走向快速、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三是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走向总体小康、从贫穷走向富裕,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四是社会事业发展从严重不足到全面进步、从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得到长足发展;五是社会主义制度从不完善走向完善、从缺少活力走向充满生机活力,我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针对新阶段的改革深化,“七一”讲话给出了明确的方向,“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必须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而当前改革的顶层设计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上。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新时期最艰巨的改革,主要就是发展模式的转型。“七一”讲话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这个道理,不仅全党同志要牢记在心,还要引导全体人民牢记在心。”中国的改革发展必须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上,如果把中国搞乱了,再来搞改革,这个代价太大了。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必须要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世界上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搞如此大的改革,肯定会存在一些曲折和阵痛,不能因此就放弃改革,要在稳定的基础上来抓发展,促改革。改革必须要有大局意识,我们的问题是历史积累下来的问题,不可能一夜之间全部解决。中国的改革经验是渐进式,不能搞休克式。否则最后伤害的是老百姓。所以,要在稳定的大环境中搞改革,如果中国乱了,一切免谈。当然,既要积极推进改革,也要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力度,把握好老百姓的承受力。胡锦涛总书记就发展提出忠告:“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现在要更多地让大家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就要把蛋糕做大,才能解决好分配问题。总结三者之间的关系,“稳定是前提,发展是主轴,改革是动力。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在稳定的大前提下加快发展,实现长期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新时期的改革要着眼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要让人民参与其中,改革有的需要深化,有的需要完善,有的需要协调。这个过程中就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从中受益。要明确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党和政府在改革中的动力是什么,调动每个人、各行各业、每个阶层的积极性。那种脱离群众、关起门来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今日之中国,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面对“世所罕见”的复杂局面,深化改革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考量。面对这样的改革形势,既需清醒坚定的政治勇气,也要统筹兼顾的政治智慧;既需珍惜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改革成绩,也当正视深刻转型中积累的不容忽视的改革问题。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答:200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2月,中央召开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用了很多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变得如此紧迫呢

1、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们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有什么特点呢?一是靠便宜。资源环境便宜,劳动力便宜。便宜不一定是好事,资源环境便宜说明没有反映我们资源环境的完全成本。经济发达地区污染严重的时候。有的地方的水甚至都设法喝。劳动力成本低了也不是一件好事。劳动力成本低了,意味着人民没有提升劳动力素质的愿望,也没有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支付能力。当中国的老百姓因为工资低买不起消费品晌 国外市场又萎缩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就影响到中国了。二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我们只管加工,只管制造,营销等环节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有好多东西生产得很好,就呈缺少品牌而真正赚大钱的要靠品牌。现在,很多国外知名品牌都是在中国贴牌生产的资源消耗在中国环境污染在中国,劳动力成本在中国,但中国在整个产业利润的分配格局中所占比例却很低.发达国家简简单单地贴上一个品牌,就轻轻松松地赚取了相当于我们几十倍的利润。三是过度依赖外需。过度依赖外需绝对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市场经济可以把各种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它需要的是消费品的市场消费市场,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我们忽视了国内消费市场,紧盯着国外消费市场,这样一旦出现国际经济危机的话,就非常被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就对我国经济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利外向型出口工业的中击相当大。

2.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人家变了,你不能不变。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世界经济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美国要恢复实体经济准备加强出口。美国人透支式的消费方式也有所改变。如果中国出口的东西,跟美国恢复实体经济生产的东西完全一样,对中国经济肯定会有影响。中国必须根据这些变化而变化和调整,中国不应放弃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但应提高制造业的水平和档次。

3.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追求质量的阶段。我们原来是追求速度的,是追求规模的。没有速度,没有规模,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国际地位。中国现在国际上有地位,有影响了,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任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个一样了。如果说原来是追求速度的话,现在我们必须追求又好又快,在好的基础上快,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要求。

4.是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轨道的需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推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实现了企稳回升。但是。我们不能长期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走在前面,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建立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经济体制,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总而言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判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根本出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要求是: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4、1945年,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如何使国家政权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的提问时,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检验党的领导是否正确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通过党的领导体制实现的,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党也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第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政治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不同性质的国家,民主的本质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为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这与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政治制度上,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确立了与国体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践证明,这些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最能够把13亿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第二,实践“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科学论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要求。要加强法制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三,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努力与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把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对滞后。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答: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首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似乎有一种误区并形成了思维定势,即一说到政治体制改革,就认为会影响社会稳定,就会导致“西化”甚至国家政权颠覆。有的把“稳定压倒一切”作为拒绝政治体制改革的托词;有人经常错误地把前苏联的解体归咎于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在中国不断制造“政治体制改革恐惧症”。大量事实证明,苏联剧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执政党及其政府官员腐败变质,脱离人民群众,形成了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由这种腐败落后的上层建筑构筑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说苏共的倒台与政治体制改革有关的话,那也只能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和改革不当造成的,而不能本末倒置,以此作为拒绝改革的理由。其次,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自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经济领域姓“资”姓“社”的问题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了,但是这方面的困惑和争议大大减少,而在政治领域似乎仍然受着姓“资”姓“社”的困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尽管困难重重,但总是不断有所突破。相比之下,政治体制改革却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一提到政治体制改革,有些人马上就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多党制扯在一起,于是在有些地方政治体制改革似乎成了禁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种倾向的干扰:其一是“向西看”,即把政治体制改革等同于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其二是“向后看”,即用完全否定的目光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得出“今不如昔”结论的同时表现出对改革开放前社会状态的眷恋,甚至主张用“文革”的手段解决当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三是“向上看”,即完全无视我国存在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描绘得完美无缺,实际上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改革。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缺乏具体步骤的规划设计。我们看到,经济体制改革既有远景目标———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又有战略步骤———“三步走”发展战略,还有“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等一系列的规划设计,甚至还规制出了每个阶段各个领域和行业所要达到的具体数据指标,而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步骤则显得比较笼统模糊,这不能不说是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政治体制改革最大最直接的阻力来自权力主体。政治体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权力的重新配置特别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衡,而这也就意味着某些既得利益的丧失。一方面,权力主体应该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织策划者、推动者和具体操作者,而另一方面,权力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需要改革的对象。实践证明,当改革者自身成为改革对象的时候,改革是很难进行下去的。这就陷入了一个改革的逻辑悖论。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所指出的:“现在的改革太过依赖于官僚机构自身。官僚机构自己设计改革,自己实施改革,所以不可避免地造成‘左手改革右手’的局面。这样,改革往往陷入无限的既得利益的博弈,改革成了各方争取更多利益的工具。”从改革的实践过程来看也确实出现了这种倾向。本来是一个好的改革动议,也常常在操作中走样变形,甚至会出现与改革出发点南辕北辙的背反现象。

因此,要破除那种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本末倒置的“伪稳定”观,理直气壮地、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稳定是建立在社会和谐基础之上的,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尖锐化的情况下,采用强制性的手段造成的“稳定”只能是表面的和暂时的,最终将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体制改革调整利益关系,化解政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体制改革恰恰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姓“资”姓“社”的困扰,研究设计出阶段性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政治体制改革规划日程表。政治体制改革还特别需要共产党人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因此,目前亟需解决的,是需要干部阶层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勇于牺牲既得利益。这是对党的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党性和执政能力的真正考验,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乃至整个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6、有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答:“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一般来说,“硬实力”指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力量,“软实力”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就像电脑的软件与硬件同等重要一样。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引领,没有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特殊纽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的进步起着催化作用。哪里有文化,哪里就有文明的足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实践多姿多彩。只有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文化创造热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凝聚起来,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人们记住意大利、希腊和埃及,首先是因为它们曾经有过的文化辉煌;而长城、兵马俑、中国文化年等,让世界知道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国。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文化的巨大作用日益为世界各国所认识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现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是新一轮文化软实力博弈的积极推动者。文化产业成为主导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媒体娱乐业年出口额达900亿美元。中国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须继续弘扬文化创造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趋旺盛,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支撑。健康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精神享受,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温润心灵,可以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舒缓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富“口袋”,也需要富“脑袋”,“口袋”“脑袋”一起富,才能在小康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快。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产品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百姓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充分体现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个硬道理。

7、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请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答: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篇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深刻反映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价值。

(1)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注意把社会和谐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探索。建国后不久,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生活主题。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实际上就把实现社会和谐纳入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结合新的实践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为我们党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层面思考社会和谐问题进一步打开了视野。

实践在发展,认识在深化。在新形势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与我们党以往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成果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这个重大判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不仅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而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2)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反映了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

社会和谐所包含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无一不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密切相关。而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不和谐因素,从价值观的层面来讲,又都给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造成严重妨碍。立足现实国情,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面临的最重大课题。正因为如此,党中央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是通过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来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人民的政权,共产党是代表人民执掌政权的,这个政权必须完全用来为最广大人民谋利造福。由于社会和谐直接关系最广大人民的福祉,因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一个基本功能,就在于促进和实现全体人民普遍向往的社会和谐。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社会开辟了通往高度和谐的未来社会的现实道路,但要实现理想的和谐社会,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辛努力。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经济文化还不发达、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高度的社会和谐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更加自觉主动地创建。

(3)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进一步增创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合理最进步的社会制度,它应当而且也必然具有以往任何社会制度都无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也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内涵有一个在实践中逐步展开的问题,对它的认识和把握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由不够全面到比较全面、由不够深入到比较深入的过程。社会和谐的本质特征,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从社会价值观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作为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它的全部合理性和优越性,都植根于以人为本,体现于以人为本,展示于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否定和超越,不仅仅意味着社会形态的转换、阶级关系的变迁和国家机器的重组,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实现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生存价值的提升。由此可知,我们党把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予以彰显,这本身就是增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之举。随着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由理论认知转化为现实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以日益扩展的巨大优越性,向世界展示非同凡响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影响力。(4)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将给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带来新的历史性飞跃。摆脱贫弱落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民族振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一切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自觉最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上,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融为一体,并自觉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要求,不断拓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路和内涵。从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后提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再到今天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表明了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提升到新的更高境界。

我们党把“社会和谐”鲜明地写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上,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社会理想追求第一次成为了社会主义大国的生动实践。这一创举必将大大增强我们整个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举国上下进一步振奋起强我中华、壮我国威的豪情壮志;必将在全社会空前地激发出开拓美好未来的创造热情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必将有力地促进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更高层次上的国泰民安。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必定走向新的更大辉煌,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必定以更为雄壮的英姿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8、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成为热门词汇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执政 60多年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一是执政后一直领导中国人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致力于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法成为全党的统一意志,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支持。二是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选择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转变观念、改革创新的方针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之路,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采取循序渐进式的发展战略,将大目标分解为若干小目标逐渐加以实现,既满足人民群众的当前需求,又使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同时,明确提出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条件,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四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始终把惩治与预防腐败置于关乎党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高度。“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这就是解开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中国昂首前进的秘密。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1)坚持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获取生机和活力的基础生机源于人民群众的支持,活力在于吸纳人民群众的智慧。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是最活跃、最革命 的因素。中国共产党是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 队在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的大无畏气概,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五星红旗的高高飘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又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勇气和智慧,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描绘出美丽的画卷,使万里江山旧貌换新颜。进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先后率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搞改革促开放、斗分裂求统一、反霸权维和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坚持理论联 系实际地应用马克思 主义 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获取生机和活力的关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一切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都在坚持的基本原则。这不仅因为马克思主义把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引向自为阶级,并在同资产阶级斗争中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而且也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她指给人们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大中国共产党建立90年的历史表明,在她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时,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比较正确,取得的成绩也比较大。反之,在她偏离实际盛行主观主义时,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失误,造成的损失也十分巨大,党的生机和活力也随之受到严重损伤。(3)持正己和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生机与活力旺盛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严于正己自觉改革的政党。早在执政前的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开展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著名延安整风运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反复教育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而且还开展了“三反”运动,惩治党内腐败分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 1957年以后的20年中,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实践中犯了“左”的错误,并为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灾难。然而,当她发现由于自己的失误,使人民利益受到巨大损失时,不仅毅然粉碎了两个反革命集团,而且还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决然地摆脱了“左”的束缚,自己纠正错误,重新走上了继续探索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阴谋后,结合自身存在问题和国际共运的教训,又一次进行了自我整顿。这次整顿,全党在继续清理右的和“左”的思想影响的同时,还进行了党员重新登记。这次整顿之后,全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继续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断推进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教文卫等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时至今日,我国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国民经济在持续增长,民富国强的态势基本形成。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正己和改革,不仅有力地推进自己领导的事业持续进步,而且也显示了自己至今仍然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9、请结合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谈谈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党的思想建设方面,理想信念动摇、信仰危机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党员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发生蜕变,信仰信任出现危机。(二)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基层组织涣散、战斗乏力的问题。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社会组织日趋多样化的形势下,进一步把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整肃建设好,对于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基础性意义。

(三)党的作风建设方面。工作作风飘浮、本领恐慌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教育、警告和惩处,党的作风建设已取得了新的成绩,但是。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不深入、不踏实、不牢靠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四)党的制度建设方面,用人机制不活、唯上是从的问题。

高素质的干部只有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下才能脱颖而出。而我们现行的选用人机制还存在着某些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是用人标准执行的随意性较大。二是没有解决好谁来选人用人的问题。鉴于此,打破组织上单向选择的传统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优胜劣汰竞争型、群众广泛参与型和有效问责监督型的选人用人机制势在必行。

(五)党的廉政建设方面,权力过分集中、制约失衡的问题。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的主要弊端之一是权力过分集中,过分集中往往把党的领导变为个人领导。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腐败分子的堕落自有其个人品质的原因,但认真检讨制度环境存在的疏漏,无疑会帮助我们认识不良的政治生态对腐败现象滋蔓的影响。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异常艰巨繁重。总的看来,目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同党所担负的重任和使命基本是相适应的,对此,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但是,面对党所处历史方位的重大变化,实事求是地讲,党的建设方面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符合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第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确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利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55年来,我们党团结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把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在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可以为此而自豪,但不应因此而骄傲。现在我们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国内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为繁重,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迫切要求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第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前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启示。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虽然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执政体制僵化,执政能力衰退,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严重脱离群众。这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执政意识,居安思危,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决定》指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在55年的执政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并从各个方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同党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既有思想观念和执政理念的不适应,也有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不适应,还有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不适应。所以,我们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切实解决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坚定性和纯洁性,永远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总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复习思考题[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复习思考题[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