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走向世界的中国》有感
迈过了千秋坎坷
洗净了百年耻辱
中国,挺直了钢铁的脊梁,中国,终于在世界面前站起来了!
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第一次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历史的中国,终于向世界敞开了大门!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国焕发出无限的青春与活力。
在深圳浦东经济特区这些“试验田”里,出现了一个个令世界惊奇的神话!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岁着许海峰打出566环的一声枪响。
中国实现了在奥运会上“零”的突破,中国已经完全融入了奥林匹克大家庭。
1997,1999年,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澳门,相继回到了祖**亲的怀抱。
外国殖民同志的屈辱历史彻底留在了昨天,中国,我为你日益强大而自豪!
2001年7月,中国申奥成功后,11月又传来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的喜讯。
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升天,中国,我会你了不起的成就而欢呼!
中国,你这个东方的巨人,正带着自信与豪迈,跨着稳健的步伐,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第二篇:中国茶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茶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姓名:陈皖湘
学号:0902020203
系别:中文与传媒系
摘要:中国茶历史悠久,中国的茶文化也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我们所敬仰。但是国际化的趋势是否也能带动这种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所熟知和接受呢?文章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首先对茶作一个大概的了解,再对茶文化的自身进行剖析,比如内涵、以及现状等。第三部分阐述一下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具体措施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给予总结和说明茶文化走向世界还有多远„„
关键词:茶茶文化茶道茶艺功能优劣势现状技术投入品牌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媒介宣传政府投入强强联合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据传是在公元前2737年神农发现了它,又在鲁周公时期为人们所知,到了唐朝就开始兴起饮茶之风,并在宋代达到了鼎盛。如今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且有我国的“国饮”一说。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中国既是茶的发源地,当然其茶文化也是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礼节现象。在中国当有客来访时,以茶待客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礼节,在备茶时应争求客人意见,因为我国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且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各种细分茶类更是多之又多,故应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待客选茶除了茶的历史因素,茶本身所具有的药效功能更能显示对客人是一种尊敬。中国古人曾认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 1
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唐朝卢仝的《七碗茶歌》也对茶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
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
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现代科学发现
了茶的基本成分有矿物质、维生素等,有利于安神、醒酒、去减肥、清热解毒、延年益寿等等„„
在人们沏茶、赏茶、饮茶的背后又可以折射出其它有关茶文化的许多内容。
比如,沏茶的方法、赏茶应该注意的细节、饮茶的动作、品茶后的感觉让人联想的知识等等,这些就形成了今天特定的茶道艺术。“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
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在茶的品饮过程中,可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一种很有益的和美仪式。也有很多人可能会把茶道和茶
艺的概念混淆,认为茶道即是茶艺。当然二者是有联系的,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
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茶礼、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
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
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
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和茶文化之间。然而这里所说的„艺‟,是
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茶艺之术,是可以通过茶艺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我们
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其中“和”是中国茶道哲学的思想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方法;”怡“是中国茶道的心
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
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
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
度统一的结果。
茶文化和茶的历史,茶道和茶艺的内在关系,让我们惊叹中国文化博大的同
时也应该关注一下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产茶大国,且中国茶在世界市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中国是产茶大国却不是强国,我们所知道的中国茶类别繁多,且每种茶都
有其特定的文化底蕴,但是真正为人们所熟知的却少之又少,更不用提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除了产业链,技术方面的原因外,现在的品牌化让中国人尤其的意味
深长,因为我们即使在质量上高人一筹,但在价格上依然与别人相差甚远,所以
树立中国茶文化的品牌是一条必须实施的战略!
现在就针对中国茶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提出一些我的想法。
一、建立茶文化的品牌
我国茶文化有深厚的内涵,所以第一步可以确定品牌的文化内涵。不论是茶
文化茶道的精神内涵还是茶艺表演的外在形式,都可以确立一个方向,沿着中国
传统文化的路子,融入其中,流向世界市场。或者找到一个和别人文化的契合点
然后进行品牌定位。说到品牌定位,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体做出
分析,细分市场,渗透式的商业营销。不过茶现在一般被定位成一种饮料,和世
界品牌碳酸类饮品、咖啡类饮品作着抢夺市场的大战,但是前进却是异常艰难。
我们可以找到茶的差异点进行定位,比如在茶的药效功能上下功夫,在越来越注
重生活健康养生的今天也许可以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在品牌化的过程中也要借鉴
别人的优点,在发挥品牌的个性上,可以优化包装的样式等,在传承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要结合各国的不同风格。
二、加大技术投入,创新工艺流程
在茶的制作上也要注重创新工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符合历史的潮流,不
被淘汰出局。新的工艺流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在推向
世界的过程中更多了竞争的空间,也能增加吸引消费者的筹码,有利于品牌的推
广,也为高端品牌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
三、加大媒介宣传
加大媒介宣传,对于提高茶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在传统的电视媒体上,利用世界性的频道来进行推广,比如,茶艺表演、茶产区的风光展现、或者茶乡的城市宣传广告等。可以在各国知名杂志上介绍茶要用价值
对于保养的优势,以及推广茶文化知识。利用世界性的赛事或者活动进行宣传,定期进行新闻发布会,以及外国旅客免费茶园参观等。最新颖的也是最值得推广的就是网络的宣传,建立专门的网站和外人进行交流,分享茶文化资源,解答茶
文化的相关问题。
四、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茶饮料已被人们当作茶饮,国家在扶持方面应该给予更多的照顾。出了加大资金的支持,在技术,特别是人才的培养和供应上应相匹配。茶文化有关的人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紧缺的,特别是专业型的从茶人员,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一直不够。应该在大专本科高等院校开设有关这方面的课程,积极吸取一些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新年轻一代。在中小学的教育中也要进行茶文化的知识普及工作。
五、国内企业间相互联合国内企业间在面对茶文化走向世界的这条路上要加强联合,不能因为暂时的私利相互绞杀,恶意竞争,这样中国茶首先在国内就难以很好的生存,更何况走出国门?大型企业应该进行交流合作,形成强强联合之势,进行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要各自建立特色,在茶的商战中赢得一席之地!
目前,我国茶叶出口主要包括绿茶、红茶、特种茶三大部分。其中绿茶出口规模居世界首位,出口达11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21.87万吨,金额3.9亿美元,约占世界绿茶贸易量的83%,虽然越南、印尼等国的绿茶出口量有小幅增长,但我国绿茶品质得天独厚,竞争优势明显,仍处于霸主地位。绿茶出口对北非、西非、独联体市场增势强劲;对美出口量大幅上升;对欧盟出口继续呈大幅上升趋势;亚、非地区的伊斯兰国家是我国绿茶传统主销市场,对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加纳、阿尔及利亚、美国和日本出口绿茶均在万吨以上。美国、俄罗斯是我国出口新兴市场,也是我国茶叶出口新的增长点,并表现出巨大潜力和购买力。另外我国出口红茶3.15万吨,金额4,245万美元,出口特种茶3.64万吨。从这些数字不难看出我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可能性,只要通过各种渠道的相互融合,各企业见同舟共济,就不难将茶文化品牌做大做强,走向世界!
第三篇:《走向世界的中国》说课稿
《走向世界的中国》说课稿
威县第一职业技术中学教师霍斌韬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的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现我将从教材内容、学习目标、学情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内容
本章教材内容作为全书乃至全套教材的结束语,突出了地理课程目标的整体作用。它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二部分分别以“基本国情”“区域差异”为题,概括介绍出了我国的基本国情。第三部分 “中国走向世界”,介绍了新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第四部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指出了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应该坚持的理念,那就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活动分别就上述相应的方面提出接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正文内容和活动内容有机结合,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体现了教材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基本理念。
二、说学习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确定如下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方面:让学生认识区域发展、联系与合作的必要性;了解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入世贸的意义;了解我国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中所起的作用,理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责任。
2、能力方面:
学生通过对我国一些重点区域及学生家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学习,进一步对已经掌握的中国区域地理基本知识加深印象,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学生能够通过搜集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不断发展相关信息,进而明确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世界的发展趋势,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与他人交
流。 方法与过程
1、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和对比,培养学生地理图文信息的获取、整理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对家乡经济发展或国家跨区域重点工程建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论证,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第一页
《走向世界的中国》说课稿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关心家乡的发展,增强对地理学习兴趣;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对中国在全球化进程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中所起的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树立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说学情
学生已学了两年的地理,对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这一节课的知识并不陌生。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渴望了解世界,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但他们的知识阅历比较浅显,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因而需要引导学生认清世界格局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利于他们更好地步入未来。
四、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根据地理的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采用的教法是:目标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讲解法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2、说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地图导学法、体验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模式。
3、说教具
多媒体课件。把课本上的文字信息与课件上图表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板书设计 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起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让枯燥的学习变为生动的学习,自主的学习。
2、新课导入:创设情境,让同学看中国政区图四端的动画,让同学对中国自然地理区域有一个总体印象。通过看课件,了解地理区域划分,学生自主概述各区域的特点,引出对不同区域差异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区域发展、合作做铺垫。
3、转入新课
板书:
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
1、区域差异
A、以南北区域差异为例,讲述什么叫区域差异?引出我国的基本国情;
B、过渡:不同的区域地理条件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
道路也不尽相同。
板书:
2、区域发展
A、读图提问:读图9.1,结合已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第二页
《走向世界的中国》说课稿
人口密度低,适合机械化生产;工业基础雄厚,有利于支持农业生产。
C、创建活动: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因地制宜地发展家乡的经济?小结:我们家乡不利的方面是人口多、人均资源少。有利的方面是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针对这一矛盾,同学们看课件上给出的提示,引出我们家乡的发展之路:农业以高公庄乡的大棚无公害蔬菜以主,建设蔬菜批发市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走多种经营之路);工业以常庄乡的加工工业为主,建立生产汽车与摩托车拉线等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县城工业园区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D、过渡:运用动画“丰收的苦恼”转入区域合作。
板书:
3、区域合作
A、通过动画“挡风沙”,引出我国“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工程。说明我们“三北”防护林的必要性?小结:“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这一事例说明为了促进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共同治理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人与环境的协调是任何区域发展的前提条件。
B、设计活动:动动脑——大家都知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我国这些重点工程。那么它们输送资源的源地和目的地各在哪些地区?主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C、通过课件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大工程的意义?小结:跨区域工程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互惠互利,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进一步促进了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D、过渡:以中国加入WTO视频短片为素材,让同学了解中国发展的历程与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对中国在世界中求发展的学习兴趣。
板书:
二、在世界中求发展
板书:
1、发展中的大国
A、让同学观课件中,中国综合国力排名图与人均GDP排名图。
B、讨论:讨论思考为什么说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小结:从综合国力方面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不断上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排名还比较差。所以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这是我们国家的又一基本国情。
C、读图提问:学生看“组装飞机”的图片。题这幅图片说明了什么?小结:本图形象地说明,一种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的生产需要多个国家的共同合作完成;从飞机零件的生产国看,多是一些发达国家或是发展
第三页
《走向世界的中国》说课稿
争中求发展。我们只有加入WT0,才能参与到这样的竞争合作中去,以此促进祖国的发展。这一部分承上启下,引出我国加入WTO的课题。板书:2.在世界中求发展
A、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历程。
B、让学生了解加入WTO后,我国参与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保卫世界和平、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C、通过看课件图片,让学生了解我们与WTO。
D、情景设问:我们为什么要加入WTO?小结: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
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发挥本国优势,对外开放,促进祖国的发展;其次,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最后,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责任。
板书:
3、布置社会实践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活动:利用网络、报刊、书籍、电视从中收集关于家乡和祖国发展的图文
资料,结合本课内容,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采用你喜欢的表达方
式,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任选一题)
A、从我家看我国的发展。
B、WTO与我们的生活。
C、经济发展与我们身边环境的变化。
第四页
《走向世界的中国》说课稿
第四篇:走向世界的中国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十年来,西部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下列工程位于西部地区的是()
A.京沪高铁 B.青藏铁路
C.南水北调中线D.港珠澳大桥
2、(下列与我国国情相符的是()
A、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大
B、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C、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
D、民族分布——大聚居、小杂居
3、下列有关我国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B、人口分布不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C、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D、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均自西向东流
4、总理在2008年访美期间发表演讲时说:中国有13亿人,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和 物力,只要除以l3亿,就成为很低的人均水平。这表明了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是()
A.人口总量大 B.人均财力大 C.资源总量不足 D.劳动力不足
5、中国与美国相比较,相似的地理特征有()
A.主要河流的流向基本相同B.经济发展水平东部发达,西部落后
C.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50%以上
6、下列不符合我国“东南地区多,西北地区少”这一分布规律的是()
A.水资源的分布 B.人口的分布 C.降水的分布 D.草场资源的分布
二、填空题(共3分)
1.21世纪的世界,是经济走向的世界,我国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合作,引进资金、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三、判断题(共5分)
1.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是海拔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2.我国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3.香港和祖国内地的贸易占香港进出口贸易的首位。()
4.珠江流域是我国人口集中,工业农业和内河水运最发达的地区。()
5.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天然分界线是长江。()
第五篇:演讲稿: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推荐)
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我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和大家一起迎接十九大,分享内心的感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当中国与故事关联时,中国就不是一般的中国,故事也不是一般的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发展故事及其背后的发展理念。《“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发展观。
我们的总书记,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无论是会议上的发言、调研时的谈话,还是出访时的演讲、报刊上的文章,他都善于用故事来传达深意、感染他人。
总书记讲故事经常古为今用,援引寓言传说、神话故事和历史事件,把历史巧妙地引入现实,希望人们从中汲取营养。他用刘邦创作《大风歌》、明成祖号令“天子守国门”,提醒领导干部必须勇于担当;他以枚乘《七发》要言妙道让人“霍然病已”、《左传》三命而俯让人懂得敬畏,说明共产党如何守住为政之本。这些故事,无不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古人说,“文者,贯道之器也。”文字的深处是哲理,故事的精髓是思想。总书记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让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既有历史纵深,又有国际视野,既有哲理思辨,又有现实关照,不仅让人从中感受博大的“中国智慧”,也让人由此体悟鲜活的“中国道路”。
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国,是在国际社会构建客观、全面、生动的中国观过程。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将中国、故事连贯为中国故事,通过中国故事讲世界故事,塑造世界的中国观。
中国故事是多方面的,既有成功,也有教训,关键是故事背后的道。道在,自信在。超越自信,养成自觉,关键在讲好中国故事之道。中国故事是解决发生在中国的世界性问题,与其他国家的故事具有共通性。
讲好中国故事,更要讲好自己的故事,要以个人魅力折射中国魅力。中国人自古有天下担当,需超越中国,关注他人,善交、广交朋友。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之道,是讲好“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基于历史而引领未来”的逻辑,讲好世界故事,讲好时代故事。
如果有人问我,中国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如果有人问我,中国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郑重地回答,中国在我心中重千斤!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满怀信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我们把讲好中国故事作为看家本领,将中国声音传得更加响亮,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要用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梦的故事。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反映重大主题、历史文脉和家国情怀,打通创作前端和制播终端,扶持原创、孵化精品,用立得住、传得开的文化精品展示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
要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路的故事。充分调动理论资源与力量,构建中国概念、中国范畴和中国话语体系,讲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和历史必然。
要用身边榜样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反映新时期人民群众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人文特质,用身边小故事呼应时代大主题。
要用文史资源讲好中国魂的故事。统筹利用和文化传承,做好历史文化的主题规划,讲出中国文化的“根”和“魂”,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故事,精彩的中国需要精彩的讲述。我们将通过讲故事,向总书记看齐,向时代看齐,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理念,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提供有力思想舆论保证,向世界展现一个更加真实、更加丰富、更加生动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