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眼里的中国共产党
我眼里的中国共产党
2014-02-19加藤嘉一
共产党是绝对的“一党独裁”吗?
把中国崛起看作是“问题”和“威胁”的日本人,一提到中国,脱口而出的就是“中国是共产党的一党独裁”。
确实,中国自建国以来,一直保持着中国共产党的一党执政。从建国至今,新中国的政党政治也经过了几次重大的变化,如今,我们仍然需要不带偏见地关注下去。既然中国的发展直接影响世界的繁荣,那么,我们也有责任关注,并且参与中国的改革。
只是,当今所谓的“一党独裁”,是否像一部分日本人想象的那样,带有“极权主义”的色彩?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当然,这要抛开毛泽东时代不说,因为他是一个具有超凡领袖魅力的人物,现在的中国共产党,以及今后的中国共产党要想走向极端的威权主义,我想,其可能性近乎为零。
首先,要知道中国共产党有8000万以上的党员,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这一数字大大超越了英国或法国的人口总数。那么仅以常理思考,如此人数众多的团体有可能团结在一个方针下,一齐“向左转向右转”吗?
答案当然是“No”。
据我所知,中国共产党的内部实际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意见和立场。不像外国人想象的那样铁板一块的,观点也好,价值观也好,利益也好,都是五花八门,错综复杂的。
比如,假设某个领导推出了违背全党方针的一项极具自由主义的政策。与此持相左意见的领导只要拉到了大部分“党内舆论”的认同,那么那个人就再也难以继续持有原来的立场。不但他提出的政策会被推翻,最惨的是会被拉下现在的“宝座”。这也意味着他的政治生涯将就此宣告结束。
在这里,最为关键的要点是什么?
如今,除了党内舆论,作为党内舆论后盾的“国内舆论”或许更加重要。
在今天的中国,如果说要决定一项政策就绝不能忽视国内舆论,是一点不为过的。中国的老百姓不但具有了如此程度的发言权,而且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数量超过了5亿,“舆论”对谁而言,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比如,在每年春天举行的“两会”上,人大代表们会对经济和社会政策提出各种方案。网民们则时刻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讨论和批评遍布整个网络,随处可见他们对提案的想法。这些声音是绝对无法置之不理的。因为对于决策者们而言,跟国内舆论站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掌握党内的舆论。
在这里我没有任何意图去高估大众舆论对决策过程的影响与作用,只是想适当否定不少外国人持有的“中国的政策都是靠中共一党独裁决定、推行、评估的”这一过于简单化了的成见。在当今中国的决策过程中,确实有着大量有政治抱负的人民的参与的。我甚至认为,就政策与舆论的关系而言,中国与世界上多数所谓“民主社会”之间没有实际性的差别。
而且中国的政治文化是彻彻底底的“成果主义”。
只要甲政策失败了,马上就会被替换成乙政策。既然中国的政治合法性是立足于“政绩”,体制对于每一个官员的政绩需求是严格的,这也是中国官员为什么看起来如此谨慎保守的原因之一。在我看来,他们对结果负责的观念,是远远比日本的政治家或官僚深重的。从国家建设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确实是拥有一种体制优势的,不像日本社会始终无法敲定政策的来龙去脉,能够迅速落实政策,当然,中国的体制也带有后遗症和牺牲品的。我们不要忘记一个基本前提与事实: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体制。任何民族看待与自己不同体制时,需要抱着谦卑与学习的态度,而不要盲目地主张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
如果是一个由民主选举选出来的政治家,那么他就可能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称这一结果是“选举人的声音”或“国民意志”造成的。并且,他还可以借助稳定的集团票源多次连选。然而这些在中国是办
不到的。正因为没有西方式民主政治程序,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一切都要“自己全权负责”。民众不从过程,而从政绩来判断执政者是否适合管理国家。中国的领导人是不可能像日本的某些领导人那样轻易下台的,因为,闪电式的下台必然影响全党的稳定性。
所以就结果而言,由于共产党党内存在着以“国内舆论”为后盾的权力斗争,并且成果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目前的中国共产党还不至于像失控的列车一样飞出轨道。不仅如此,不但政策配合国内舆论进行更改的例子越来越多,甚至开始出现切实影响中国共产党人事变动的情况。舆论的力量强大到了如此地步,等于不经过选举的程序,就发生了“疑似权力交替”。外国人需要关注这些中国政治的细节。当然,中国确实不存在像西方国家那样的选举,不知将来如何,这个问题无人能知道。虽然“中国选举”已经慢慢把某些地方和乡村当作“试点”,背后存在着“在中国搞选举是否可行”的尝试意识,但远还没达到在全国开展的规模。这恐怕需要漫长而谨慎的过程。不少国内有识之士依然认为,“依靠选举,无法对共产党的政权本身起到积极作用,还有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我在北京也觉得,此刻搞选举,似乎还时机尚早。然而,以网络为主要平台的国内舆论确实在崛起,影响实际的决策过程。我认为,中国是存在有中国特色的“选民”的。至少就我的中国观察而言,已经把“微博”平台大概视为“投票”行为,否则无法了解中国民意在何方,何况中国政治的发展进程。
其间的玄妙之处,恐怕只有实际生活在中国的人才能体会得到,希望更多外国人能够到中国亲身经历和目睹,我一直强调:真相永远在现场。
而本书则力求将中国的这种氛围为读者们展现出来。
第二篇:我眼里的爱国主义
我眼里的爱国主义
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
爱国热情是一种值得赞赏的情感。这是千百年固定下来的对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容和思想基础,是民族前进的动力。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我们克服了数不尽的困难,传承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
爱国主义应该与时俱进。原始的爱国主义,是感性和自发的,表现为个人对国家文化生活方式的认同与情感的归依。发展的爱国主义,具有自觉的倾向,表现为个人与国家共同体之间彼此依赖、相依共存的认识。当今的爱国主义,更加突出了理性的特点,强调情感到理性的升华,主要表现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当前,面对一些西方媒体的不公正报道,我们应该理性地爱国,也只有理性地爱国,才会爱得深厚持久,爱得有效。爱国,就要大力弘扬自尊的民族精神。自尊,是一个人得到尊重的前提。同样,自尊的民族精神,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到世界尊重的前提。它基本的要求,就是保持做一个中国人的尊严,自觉维护和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这是中华民族子孙的义务。举办奥运,是中华民族的盛事,对破坏奥运火炬传递的行为,我们一定要坚决反对。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限定。江泽民总书记说:“爱国主义有鲜明的时代特性。
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1]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它作为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的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
一、爱国主义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爱国主义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历史上的一些道德规范在今天已失去存在的价值,如“一女不嫁二夫”、“不孝有三,无子为大”等已被当作封建礼教而摒弃,而爱国主义却始终是基本的素质要求。爱国情素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远古时代开始,先辈们生于斯,长于斯,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了解、熟悉着祖国的地理环境,并不断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创造了文化,积累了文明。他们一代又一代享受着祖国文化的熏陶,又为促进文明奋斗着。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祖国的爱恋之情,并通过演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对民族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
在历史长河中,面对异族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奋争,涌现出岳飞、文天样、郑成功等无数可敬可爱的民族英雄,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近代中国,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历史深渊。同时,每一次战争也使中国人产生震惊和民族危机感,爱国主义的精神日益增强,“救亡图存”之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近代中国出现的一切问题无不与这一主题息息相关。无论是郑观应等提倡的“实业救国”、蔡元培等倡导的“教育救国”、“科学救国”,还是邹容等追随的“革命救国”,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皆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中日近代史昭示我们,要改变贫弱受欺、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就必须奋起抗争,奋发图强,从列强侵略中国的那一天起,中国人民就举起了团结御侮、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旗帜。从太平天国起义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无数中华儿女和爱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略,前仆后继,历尽艰辛。”[2]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凯歌。正是爱国主义产生的高度凝聚力和民族尊严感,才有了新中国的建立。
新中国建立后,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富强、民主、统一的国家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20世纪50-80年代,中国人民在曲折中前进,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渡过60年代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迅速走上拨乱反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无论是克服困难的毅力,还是纠正错误的勇气,都是以爱国主义为动力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越来越自信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着,我们的综合国力从1949年的世界第13位到目前的第5位。20年风雨征程,20年沧桑巨变,我们取得了世界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能取得的巨大成就。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奇迹”。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20年中,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两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顶住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的冲击;沉着应付了1997年以来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抵御了1998年夏秋之际洪水的冲击;同时喜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这些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密
不可分的。难忘香港、澳门回归时。全国人民高举国旗翘首期盼钟声敲响的时刻,难忘申奥成功时热泪盈眶欢庆的狂热。这种情不自禁就是爱国主义的流露。
二、发扬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常常是总结过去,瞻望未来。回首刚刚过去的100年,我们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可否认的差距,成绩使我们为祖国自豪,差距使我们为祖国奋发。在新世纪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阻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所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面对我国经济、科技水平发展较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状况,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如果没有热爱祖国、建没祖国的责任与热忱,我们便只能临阵退却,只能自暴自弃,只能任人宰割,甚而再次成为附庸。只有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才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对祖国的繁荣富强、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为此而倾注全部心血、贡献全部智慧。这是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竭的动力。
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3]革命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独立出生入死,建设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那么,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爱国者呢?
首先,每个公民必须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能增加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自豪感能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自信。邓小平曾说:“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4]
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就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分割,面对祖国的落后,部分激进分子主张一切采取“拿来主义”,甚至走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极端。民族虚无主义既否定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独立品格,也彻底否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备受人们推崇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种偃息民族自尊心的观点。我们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一度领导世界潮流,直到中国已走向衰落的20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做出高度的评价:“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唯一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自孔子时代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文明都相继消亡,但中国文明却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良,得以继续下来。”又说:“平心而论,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他还断言:“他们将在科学上创造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很可能超过我们,因为他们具有勤奋向上的精神,具有民族复兴的热情。”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消除民族自卑感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民族虚无主义只是部分激进分子们倡导的,而大多数爱国者还是尊重我们祖国的主权,坚信我们民族的文明。事实证明,民族虚无主义并不会给中国带来好的出路,只能带来自卑与自残,“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区分精华和糟粕,使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生命,放出新的光彩。”[3]
其次,要从思想上、知识上充分装备自己,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WTO的认可与加入,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已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个舞台上,如何成功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必须先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我们面临的局势:我们虽有辉煌的文明,但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虽已取得了成就,并得到世界的认可,但仍有部分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十分仇视,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与建设成就,维护祖国的稳定统一。目前,世界已进入以智力和知识作为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
综上,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内容,向人民提出新的要求。但毫无疑问的是,它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从情感层面上讲,爱国不需要任何理由,但理性地说,爱国行动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的。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感是一种胸襟,更是对民族负责的态度。在国际风云瞬间变幻的现实下,理性爱国尤其珍贵。我们要将自尊、自信、自强的理性爱国主义发扬光大,让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力量推动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
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当前大学生对祖国是否有深刻的了解呢?一些调查资料表明,他们对祖国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传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确实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因此,他们对封建主义旧中国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缺乏认识,对历史和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时不能科学地分析、正确地对待,容易产生种种偏见。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大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
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以此激励大学生珍重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相信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篇:我眼里的鲁迅
我眼里的鲁迅
初次与鲁迅邂逅,是在我念小学的时候,也就是看见那个刻在课桌上的“早”字的时候。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的生命里有了鲁迅这个词。
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断断续续的会出现一些他文章,于是我们开始被动的去读他的文章。读他的文章,开始的时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很多的语病,一点也不通,实在无法阅读。所以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不愿意去读他的文章的,更谈不上喜欢他的文章了。但是对于我们学习来说,因为它是课本课文,必须要学习的,也就要读懂鲁迅想要在文章中表达什么想法,传递什么思想。很不幸的是我们很难读懂其中的含义,然后老师就一段一句一词的给我们讲解其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这种灌输式的学习下开始慢慢对他有所认识了。而后,由于强烈的好奇,我尝试去读一些其他的作品,去读他的《野草》、去读他的《朝花夕拾》、去读他的一些杂文,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对他有了些认识。到了大学,选了孙晓忠老师的《鲁迅与当代中国》,通过孙老师对鲁迅的一些分析之后,就更增加了我想要深入去了解鲁迅的想法。
还记得,曾经的我,迷恋巴金那过人的真挚,屠格涅夫那精致的忧伤,冰心那欲语又停留的柔婉,三毛那浪迹天涯的寂寞,席慕容那韵随情发的优美,普希金那夺人心魂的热烈。然而现在,我却喜欢上了以前并不了解的鲁迅,因为他优美的散文,因为他尖锐的杂文,因为他幽默的语言,也因为他的良知,也因为他的执着,因为他的孤独。
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看过了事态的苍凉,读过了事件的辛酸,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
每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都会产生一大批英雄,都会有一大批关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而鲁迅就是那个时候的英雄,他就是那个关注百姓的人,就是那个关注中国发展问题的人。对于那个遭受列强瓜分、封建统治还未褪去的年代,鲁迅认为是因为是国人身体上的弱,才会让列强欺压。所以他决定想通过医学强壮国人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他到日本仙台学医,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自从在学堂看了电影后,看见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那些中国人看见自己的同伴被枪毙,还拍手欢呼的情景,鲁迅先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受伤,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他发现,无论他的医术怎样高明,所救治的只能是人的肉体,只能使国民变得强壮,但是并不能唤醒中国人的麻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给俄国人看客。因此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于是在那个风云变幻,灾难深重的年代,为了拯救阴霾笼罩的旧中国,鲁迅先生沉思着、探索着,“众人皆醉我独醒”,做出了坚定的选择,用笔来代替手术刀,摘除中国人封闭头颅里思想的毒瘤。他弃医从文,拿起了他的笔,用文字去揭露丑陋的社会,用文字去唤醒麻木灵魂。
鲁迅从以“鲁迅”为笔名写下中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这些为中国文化留下了一大笔宝贵财富,也给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绚丽。
他的很多作品中的人物,我们都能从现实社会中找到原型,他的目光集中在社会最底层,正如他自己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他的作品,并不会给人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也不是那种只具有观赏性的感觉。只要你慢慢的品读,你会从字里行间中看到那颗关注民族命运的心他的作品中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阿Q、祥林嫂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面对恶的社会现实,黑暗的封建礼教,幸灾乐祸而又无同情心的人们,注定了这些人最终都只有走向悲惨的结局。鲁迅对他们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
有的人认为,鲁迅的作品太尖锐刻薄,其实不然,他的作品是深刻的。唯有这种深刻,才显其犀利,凝重,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文风;唯有这种深刻,才见其揭露批判国民的劣根性时的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唯有这种深刻,才能写出“如匕首,如投枪”式的文章直刺敌人的心脏;唯有这种深刻,才会使他拥有血荐轩辕的满腔热血,俯首甘为孺子牛,也正因其深刻,才会在其文中显怒目金刚式的大爱大憎!
正如有人评价的一样,鲁迅先生的笔投枪,是匕首,他用它去刺向社会那阴暗的一角,刺到反动派的痛处,用它揭露人性的丑陋,他不顾那些黑暗势力对他的威胁,依旧抨击着那个社会,“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就是毛泽东给他的评价。
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杂文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他的散文集抒情、叙述、议论于一体,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
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作了一生的战士,他用自己的笔尖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
正因为鲁迅轩昂不屈,才招来更多的忌恨与敌视,遭遇更多的明枪暗箭,成为众矢之的;才难以从他那里找到丝毫的奴颜与媚骨;才能在万马齐喑的世界里树起一座丰碑,成为中国的脊梁!才能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里,撑起我们中华民族的大旗奋力呐喊,铸就不屈的民族魂!
但是,现在我们感到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因为在今天,孔乙己们复活了,“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阿Q们复活了,祥林嫂、华老栓、润土们复活了,那些“体格茁壮的看客们”也复活了。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所以鲁迅会遭到排斥,鲁迅的“生存”遇到了挑战。没了鲁迅的今天,人们会在开心笑声中忘却了现实的不公和苦痛,但也会在笑声中渐渐地麻木、渐渐地变傻......鲁迅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昏迷着的人们已经听不见他的怒吼,已经看不见他的悲愤。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是越来越麻木和奴性化的人们。一天一天的,在像木偶一样的进化着。堕落着。
历史是一面抽象的镜子,当我们用带有时代偏见的狡黠去回望那些悠长模糊的过往,也许谁都有权对它们提出种种尖刻犀利的怀疑,或者是大胆的假设。只是,我们有多少把握自己真正地了解了他。
当今中国仍需要鲁迅,最近30年来,我们的祖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的生活开始走向富,裕,但是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国民的精神变得麻木了,社会道德开始走上滑坡路,一切以市场利益最大化为标准,一切向钱看,于是才会发生许多与道德挂钩的社会问题。如“小悦悦事件”、搀扶老人被诬陷、”地沟油“、”瘦肉精“等等很多问题。所有的这些现象表明,需要鲁迅这样的人来唤醒国民,来唤醒社会良知,来优化道德的良性发展环境。从这点看,当今中国仍需要鲁迅。
这个社会普遍存在一个现象,许多人拿着百姓的钱去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但很少为百姓做实事,甚至做一些让百姓感到心寒的事。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的社会还是需要鲁迅笔下的那种人:“中国从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哪怕是为独夫作家谱的正史都不能掩盖他们的光耀„„”
我们应该要学会鲁迅看问题的思维,去看待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看到它们的本质。如果每一个受过基本教育的知识分子都能领悟到鲁迅思想的价值,中国社会就真正进步了。只要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没有完成,鲁迅的价值是永存的。
鲁迅不是伟大而是伟岸,他是中国人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鲁迅不是神明而是精灵,他是中国人的高尚品质的结晶,是中国人的灵魂的坐标。
也是因为如此,鲁迅也有彷徨,也有寂寞,也有孤独,也有愤懑,也有灰心,也有苦痛,也有悲悯,也有无奈,也有固执,也有浪漫,也有沉寂,也有空泛,也有困顿,也有激动乃至偏激,也有失望乃至绝望。
但,鲁迅永远是鲁迅。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先生就是臧克家所说的那个人,用自己不朽的文字,唤醒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尽管这个孤独的背影已经渐渐的走远了,尽管这个一生阴暗背影已经模糊了,但是那个“民族魂”留下了,不只是存在于他的年代,也会传到以后去。
第四篇:我眼里的冬天
我眼里的冬天
教学目标:
1.观察、发现冬季里动植物的变化,养成爱观察、爱探究的习惯,初步了解相关知识。
2.体验冬季天气的变化,初步感知冬天气温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3.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好奇心,喜欢提问,有探究兴趣。
4.亲近自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欣赏冬季,产生爱家乡、爱祖国之情。教学重点:体验冬季的变化,感知冬天气温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了解冬天里的动植物的情况,知道有些动物要冬眠,并了解他们冬眠的方式。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冬季)
冬季,也就是冬天到了。你怎么知道冬天到了呢?(天气冷了,树上光秃秃的了......)如果让你用一种颜色表示冬天,你用什么颜色?
那现在的天气怎么样,是不是很冷呀!天气冷了,我们就要怎么样?穿上厚厚的棉衣,屋子里也生上了暖气,这样我们就不怕冷了!可你知道小动物们到了冬天会怎么样吗?
二、出示儿歌
冬季里,刮北风,小动物,忙过冬。
羊儿换上厚皮袄,青蛙睡在泥洞里。
燕子回到南方去,鱼儿躲到水底层。
松鼠贮足粮食后,一头钻进大树洞。
1.我们看看冬天到了,狗熊、蛇都躲到哪里去了?蝙蝠呢?(出示幻灯片)
2.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睡觉)他们到了冬天就要冬眠了!你知道他们要水多长时间吗?为什么到了冬天就要睡觉吗?
他们大概要睡一个冬天的时间,要等到春天到了的时候才会醒来。冬天到了,天气会变冷,这些动物不能在寒冷和没有足够的食物的环境下生活,所以他们就要睡觉了,而且在睡觉前,他们会储存足够的食物或者摄取足够的养分,这样他们就不会饿了!有些动物在冬眠的时候也会醒来,吃一些东西会在睡!
3.有些小动物受不了冬天的天气,冬眠了!那冬天里的树、花、草有什么变化吗?谁能说一说?(树上的叶子掉光了,光秃秃的,草都变黄了,花都凋谢了)那是不是有所的树都脱掉了自己的外衣,所有的花都变得难看了呢?你知道哪些花在冬天还开花吗?
三、既然冬天这么的冷,你知道冬天的温度是多少吗?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天气预报!(出示今天的天气预报)
请你记录本周的天气情况,完成“我的冬天天气记录表”
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使用材料袋)
四 我们比一比看看谁是最负责任的小小天气记录员
板书设计: 我眼里的冬天
动物
植物
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学生对冬天的动物有了更多地了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看学生的天气记录表
二、看看图片,这是怎么了?(下雪了)
你知道冬天下雪好不好呢?
你知道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吗?能画一画吗?(动手画一画雪花)你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雪花,他对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呢?
雪可以净化空气,可以让庄稼有充足的水分,但是雪也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一些影响,下雪了,路就不好走了,就会发生交通事故,有的时候雪太大了,就变成了雪灾了!所以下雪好也不好。
三、下雪了,我们可以对雪人,打雪仗,可雪人有的时候怎么会消失了呢?是他自己走了吗?你知道小雪人去哪里了吗?
四、我们这里是冬天了,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变成冬天了?你知道那里不是冬天呀?
出示儿歌
小问号,一大箩,一个一个吸引我。
爱观察,爱动脑,探寻冬天里的“为什么”。
第五篇:我眼里的幸福
我 眼 里 的 幸 福
----读《建设幸福中国》有感
盛桥镇中心小学四(3)班顾京津
在你眼里,幸福是什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孩子们说:“幸福就是可以吃到令人回味无穷的大餐。”妈妈们说:“幸福就是家人吃饱穿暖,孩子好好学习,长大找个好工作。”老师们说:“幸福就是学生能取到好成绩。”„„
而在2011年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想所有中国人眼里的幸福就是——“两会”召开啦!这是建设幸福中国的新起点,建设幸福中国是全国人民最殷切的希望,无论是国家的十二五规划,还是地方经济发展目标,都纷纷把提高国民幸福指数作为主要发展目标。
今年春节,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过年,一路上我看到一幢幢楼房鳞次栉比,笔直的柏油马路,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家乡可真气派呀!妈妈告诉我以前的农村尽是些破败的平房和泥泞不堪的道路。奶奶家的房子也脏兮兮的,地面潮湿,光线昏暗„„啊,今昔的变化可真大!
在家乡过年的这些日子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爷爷和姑姑的“网络幸福相约”!现在网络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爷爷也紧跟时代的步伐,赶起时尚来了。他说,奶奶这两年特别想念在北京生活的姑姑,听人家说用电脑上网就可以天天见着面,所以就叫爸爸教他学上网„„现在,爷爷的本事可大着了,他还学会了在网上看新闻、下象棋、听京剧呢!哎呀,简直太牛了!你瞧!他正乐呵呵地坐在电脑前,用他那双拿惯了锄头的粗糙大手点击着鼠标。是啊,他不也是在点击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吗?
看着爷爷满脸洋溢着幸福,我也像被“传染”了一样,不由自主地凑到电脑前。哇!眼前的景象让我赞叹不已。姑姑家装修得就像宫殿一般,墙壁流光溢彩,地面清洁得像镜子。最夺目的还是那些千姿百态、华美典雅的灯具,大大小小加起来恐怕有一百来个呢!姑姑说仅客厅那盏大吊灯就花费了 1
将近十万元,真是价格不菲呀!姑姑还说,这几年她在北京的事业发展很顺利,这还得感谢国家的政策好啊!她们一家现在北京的生活得很幸福,准备年后再买一辆新车,到时开车回老家接大伙一起去北京游玩„„看着姑姑幸福地讲述着自己的生活,我也抑制不住内心强烈的幸福感,欢呼雀跃!是啊,姑姑一家的幸福生活不正是千万个中国家庭的缩影吗?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深入开展,祖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老百姓们都真真切切地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一代,更是生活在幸福之中!从小就享受着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将来建设更加幸福的中国,这就是我眼里的幸福。
幸福,看在眼里,甜在心中。我相信将来我们眼里的中国将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评:小作者构思巧妙,立意深远。以“眼里的幸福是什么?”展开讨论,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提出“建设幸福中国”的概念。由点到面,以小引大。再联系自己亲眼看到的幸福现象“农村的巨大变化”、“爷爷的网络幸福生活”以及“姑姑的幸福之家”,将幸福的级别一步步推进,从城乡两大方面的变化发展来反映中国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谋篇精妙,不着痕迹。最后,再结合实际谈自己眼里的幸福,照应开头,点题明旨。全篇有叙有议,流畅自然,真挚朴实,浑然一体。读后,让人胸中也溢满了幸福!
指导老师:张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