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盖网加强诚信建设
盖网加强诚信建设
当前,中国正在以改善需求结构等为重点,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盖网O2O作为新型电商模式,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内需,创造内需,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从目前发展趋势看,至2016年,经合组织预计中国可能最早会在2016年就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电子商务将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电子商务经济体。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内需拉动经济的关键时期,网购是刺激内需的绝佳途径,看看日前“双11”所创造的191亿神话就可知其力量。盖网O2O所代表先进的发展方式,方便快捷、便宜时尚,又比传统商业更加贴近消费者,品种丰富、海量个性,更兼具线上线下联动的特性,因此会成为今后中国商业流通的新增长点,网购与经济发展互动的空间非常广阔。目前,网购正处在大发展、大爆发的临界点上。2011年的网购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一般来说,低于5%的事情,还难以进入统计,被当作全局性现象。网购一旦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就不同了,会越过临界点,呈现爆发之势,并开始产生全局影响,成为改变中国的零售业格局的起点。
盖网加快电子商务平台的诚信建设比实体经济做的更好,带动了中国信用社会建设。要发挥网购自动产生信用信息的天然优势,使非诚信行为在信用记录的天罗地网下无所遁形,比网下更好地解决诚信问题,为社会经济建设尽最大的努力。
第二篇:盖网四大诚信体系迎接跨境电子商务
盖网四大诚信体系迎接跨境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经营理应无界。
相比内贸市场和大量B2C企业的低利润率,中小企业转向海外市场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国内不少中小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创新意识,已经率先打破传统外贸观念、寻找创新发展渠道,而跨境网上电子商务的高速增长会给企业带来新的生命力。
盖网通过调查得出,“亚洲和中国将是全球电子商务发展的亮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正进入第二轮高增长期。”
尽管如此,制约亚洲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核心主要是安全和诚信问题。国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品牌普遍认知有限,信任度低。
盖网,研发了一个最专业、最全面、最具创新力的“盖网网络商城”电子商务平台、一个强大的“用户营销结算系统”、一个线上与线下完美互动的“3G智能媒体终端一体机”强势品牌和一个庞大专业的“中国安全食品第一网”,由此形成其四大诚信体系。通过四大诚信体系,建立了一套严格的,严谨的体系保证消费者的消费安全以及诚信问题。
同时,通过盖网的专业人士,引导商家进行风险控制。盖网通的投入,大大保证了信用卡退单及申诉等复杂而专业的流程。盖网商城的运营,解决了中国商户对外贸网上零售的各个陌生环节。通过盖网,使得商家进入外贸市场的门槛大大降低。也同时为选择了盖网的商家提供了相应的技术人才储备。
盖网的运营和盖网通的实施,在当前的经济危机形式下是助推中小微企业规避贸易壁垒开拓国际市场,用最小的成本找到新的商业机会最佳方式。
盖网平台的出现,对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改善民生、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盖网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使原来一般人难以涉足的高门槛的国际贸易变成一个普通的日常行为。
第三篇:加强诚信建设
加强诚信建设,是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创建的重要指标,也是 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一贯要求。建设具有公信力的诚信公安 机关是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的核心,是加强公安责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如 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公安责任、提升公安机关的公信力,进而推动和谐社会 建设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明确职责任务,担起历史重任 稳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与条件。如何保障社会的和谐,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建设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因此,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职能部门,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就是抓发展、抓稳定,同时也抓住了新时期公安机关 与社会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文明、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也 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公安机关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不辱使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建设和 谐社会作出贡献,是当前我们在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中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基层公安机关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 为指针,明确职责任务,从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 入手,切实增强民警的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效率意识。从查找服务意识、执法 行为、工作作风、队伍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真正树立起良好的执勤执法 形象,窗口服务形象,真正担负起维护社会秩序,预防和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的历史重任。必须强化“责任胜于能力”的责任意识。公安机关作为解 决民难、化解民怨、维护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公安民警要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性,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责任意识,始终保持不胜不休的进取精神,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 众,时刻关心群众,努力贴近群众,从群众最盼的事干起,从群众最怨的事改起,切实提高“把小事做大,把大事做好”的能力,认真思考、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努力解决一个一个的实在问题,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
二、打造诚信公安机关的重要意义 公安机关肩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的政治和社会责任,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公安机关要不辱使命,获得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尊重、理解与支持,必须善于严格按照法律 规定的程序、内容和手段行使职权,真正把执法行为和执法方式纳入法制轨道,切实提高公安机关诚信度和公信力。
(一)打造诚信公安是取信于民、得民之心的重要举措。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和管 理社会治安的重要职能部门和刑事司法的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承担着重要职责,特别是在构建民主法治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实现社会 安定有序等方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公安机关只有言行如
一、竭尽忠信,那么 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推进各项公安工 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二)打造诚信公安是惩恶劝善、教育群众的根本保障。在打击违法犯罪过程中,公安机关公正执法,不仅能有效地惩治违法犯罪、匡扶正义,也能使群众受到警 示教育,起到震慑预防违法犯罪的作用,鼓舞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打击违法犯罪 的行动中。在治安行政管理中,减少行政审批程序,严格依法管理,坚决杜绝冷 硬横推现象,不断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人民群众会更加服从管理,治安管理也会
更加井然有序。对各种见义勇为、支持公安工作行为及时进行褒奖,能更大地调 动公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
(三)打造诚信公安是密切警民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诚信的公安机 关必然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执法公正、言而有信的,无疑会得到人民群众的 信赖支持。通过诚信公安机关建设,公安机关公信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警民关系 会更加和谐,警民之间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谐氛围会更加浓厚,从而为推动全社会诚信风气的盛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打造诚信公安是树立良好形象、提升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大力提高民警的 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服务大局意识和为民执法意识,教育引导全体民警将无意识 体现人民警察的工作成果转化为有意识、积极
地、创造性地树立良好形象的行动,在执法工作或服务群众的工作中自觉维护和树立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通过健全 执法机制、严格执法程序等措施塑造严格执法的人民警察形象,组织开展形式多 样的爱民实践活动,树立公安队伍亲民爱民的光辉形象。
三、影响公安机关公信力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公安机关在转变执法理念,树立诚信公道、值得信赖的警察公众形象 作出了很多努力,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在不断增强。但是,距离党委、政府和人民 群众的要求,距离诚信公安机关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一)个别公安民警素质低下。一小部分民警“官本位、警本位”思想观念根深蒂 固,背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法理念,以执法者、管理 者自居,特权思想严重,对群众感情薄、敷衍多,漠视群众利益,甚至冷硬横拖,引发群众的反感情绪。极少数民警经常接触社会阴暗面,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逐渐淡薄,出现了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不正之风,极少数民警身上甚至存在违纪违法问题,极大影响了公安机关在群众中的诚信形 象。
(二)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尚未彻底摆正。维护社会治安和热情为民服务是公安机 关的重要职能。过去,有些公安民警注重严格管理,认为管得越多,对社会贡献 越大,而往往忽视规范执法,经常事与愿违,动机与效果相背离。近年来,在强 调服务时,有些民警又不敢管理,怕投诉,执法失之宽、失之软。不能正确处理 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不能正确坚持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公安机关 执法连续性和均衡性不强。
(三)警察公关的理念尚未普及。当前公安机关没有确立全员公关的理念,与公 众的沟通联系不十分密切,公安机关感到做好群众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公众对 公安机关的整体评价不高,平等互动的新型警民关系有待进一步发展。一些办理 证照、受理案件、综合服务的“窗口”单位,由于形象不佳、服务质量差、办事效 率低,直接影响了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互信。
(四)部分群众对公安工作期望值过高。部分群众认为有困难找了警察就能解决 问题,而一旦个人希望无法及时实现,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在频繁的警民接触 过程中,极少数群众对民警形象、作风的非议形成对整个警察队伍的错误认知,对民警工作绩效的不满导致对整个公安机关公信力的怀疑。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 不断深入,群众用法意识不断提高,但部分群众在掌握刑法等实体法的同时,对 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却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和刑罚执行等 有关法律了解不深,以致对正常的警务活动产生误解,进而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
四、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的几点对策
公安机关要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管理者、维护者,更要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示范 者、实践者。要开展以创建“好班子”为重点的核心工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民 心工程、以打造一流公安队伍为目标的警营工程,致力推进警营内部的和谐、外 部的和谐以及内外的和谐,实现公安工作各种要素、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相互促 进,促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一是以富民强家为已任,提高服务发展能力。作为和谐社会的保 障者、建设者、促进者,公安机关将始终站在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平安法治社会的高度,积极防范、严厉打击各种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犯罪和不和谐 因素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牢固树立“社会治安也是投资环境”、“公安工作 也是生产力”的理念,着力在简化手续、方便群众、提高效率、转变态度、办事 公正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服务经济建设,操作规范、管理透明、服务 高效、执法公正的公安行政管理体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 的切身利益。以“大走访”、“构建警民和谐关系”等工作为载体,不断疏通和拓宽 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渠道,把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呼声转变为执法执政的自觉行 动,让人民群众从内心里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二是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积极实践诚信之行。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转 变优化行政职能,改进创新管理方式,建设管理型、服务型公安机关。坚持解决 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就是最大的政绩这一理念,做任何事情都设 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使公安工作真正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认真实施 《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颁布的依法行政纲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 思想,在管理理念上完成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责任本位的转变。按照合理、合法、效能、责任和监督一致的原则,因势利导,因情制宜,科学调整、确定公 安行政管理的职能定位,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公安机关介入管理的要积极承担责 任、落实管理职责,对不应由公安机关管理的要坚决退出,对需要加强管理的要 切实管住、管好。三是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牢固树立诚信之本。全力以赴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率,提升公安机关在群众中的亲和力、对违法犯罪 活动的震慑力。公安机关在执法办案的过程中,要严格依据法律赋予的职责、权 限,规范执法行为、管理活动和用警行为,逐步杜绝因参与非警务活动的“乱作 为”造成行为“越位”、“错位”,避免在当前刑事犯罪多发时期因警务资源分散而在 正常执法活动中“不作为”,造成职责“缺位”。克服对“有求必应”承诺的片面认识,把相对有限的警务资源从兑现“大包大揽”式的“有求必应”中解放出来,充分投入 到履行法定职责的警务活动中,确保在法定职责范围内的“有求必应”,实现从“全 能”警务向规范警务的转变,推进警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增强警 务工作独立性、权威性。注重改善执法的策略方式,尤其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要坚持“三个慎用”原则,疏缓警民关系,防止矛盾激化事端升级,切实提高公安 机关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四是提高民警队伍素质,锻造修练诚信之德。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 根本,也是保证。公安机关要认真履行好“三大历史使命”,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必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 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诚信公安队伍。深入推进“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主 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一切公安工作都要取信于民的理念,广泛开展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正执法、热情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 法治理念、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岗位实践活动,引导全体民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恪 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努力做新时期诚实守信的模范,提高公安机关在人民群 众的信誉。五是切实转变作风,努力树立诚信形象。始终把勤政为民、公正执法、优质高效、服务群众作为公安民警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提升公安机关 的公信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以正确的政绩观检验工作,以紧迫的时效观 推进工作,努力多干群众所急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察民情,知民意,讲真话,出实招,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 好事。把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与对法律负责统一起来,本着有什么问题就重点 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认真排查在规范执法和为民服务中存在的不足,认真排查 在服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治安环境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 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警务公开,向社会公开警务流程,让民众了解和熟悉 警务规程,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破除警察执法的神秘性,消除 警民隔阂,融合警民关系,树立公安机关诚信的形象.
第四篇:诚信建设
诚信建设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
当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世界地位稳步提升,缺少的已经不是GDP的增长,而是社会诚信建设。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建设的根本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古语有“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之说。但在现今一味追求经济建设,个人都已经济上的收获论成败的当今,诚信的影子却很难看到。丧失诚信的结果就是新闻天天播的内容,不是制假贩假,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缺失诚信感,成为了人人避之的“独行者”。以个人再到整个社会,当前,诚信已成为牵动社会的中枢神经。由诚信缺失而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不仅破坏社会秩序、危害人的生命健康,而且瓦解社会的信任心理,冲击社会基本的道德信念,扰乱人的心灵秩序。因而,有效遏制社会诚信危机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心声。但在社会诚信建设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不要窄化社会诚信
目前,对于诚信与信用,存在概念使用的含混现象。尽管二者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但不能混用,尤其不能把诚信直接等同于信用。诚信与信用至少有三方面的区别:在概念的外延上,虽然诚信与信用都是指承诺与践约的伦理关系、规范要求、行为品德,但诚信泛指所有社会生活领域中由承诺
形成的伦理关系,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学术研究、公共生活等领域中与承诺和践约相关的一切伦理关系,同时也包括人们对社会理性凝结出的制度的遵守而形成的特定伦理关系。信用主要是指经济活动领域中,出于对承诺的信任而以一定的利益让渡和偿还为条件而形成的经济伦理关系。在强调的侧重点上,诚信不仅看重人们对承诺、合同遵守和践履的结果,而且也强调对诚信道德规则本身的认同和自觉服膺,具有德性伦理的特质。信用更看重行为结果的合规则性,即是否实际履行了承诺或合同,而不追问人们履约动机是出于道德责任还是出于免除惩罚的利益考虑,具有功利主义的后果论特征。从文化传统来看,诚信延续了中国传统道德德目,强调诚是信的道德基础,行为主体具有“诚”的内在品质和信念,才会有“信”的价值取向和外在行为方式,即诚于内,信于外。信用更具西方德目的传统,偏重守约行为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更注重外在制度的规约与惩罚。显然,把诚信等同于信用,是对诚信的窄化,不利于我国的社会诚信建设。首先,经济领域的信用主体,不单具有经济人的特征,而且也具有社会人的道德属性。事实上,人的基本道德素质是经济信用维护的根本,因此,不能光强调信用法律和管理而忽视社会诚信的建设。其次,缺乏“诚”的内在品德支撑的“信”,即单纯强调守约行为结果的信用,易于导致个人功利的价值相对主义,表现为对己有利的契约
就遵守,对己无利或失约的利益远高于惩罚的风险,就会践踏信用规则而发生欺诈、投机、违约等悖德行为。再者,民族文化的主体归属性以及民族道德文化的相对独立性,预制了我国社会诚信建设必须要立足我国国情,尊重民族优秀道德文化传统。中国传统诚信道德文化,强调“内诚于心”、“外信于人”,注重发挥社会个体良心、信念等内在机制的约束性,因此,我国的社会诚信建设,绝不只是社会信用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不能单纯移植西方社会信用制度
目前,虽然政府和学界都在研究我国社会诚信建设问题,但总体来看,基本处于探索阶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西方信用制度的片面“移植”倾向。一些学者在对我国传统诚信德性伦理局限性分析的基础上,陷入诚信契约性质的西方化话语体系,把社会诚信制度直接等同于社会信用制度,一味推崇法律制度的外治作用而忽视诚信德性的内在规约性和心灵的精神特质。
西方主要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市场体系完善过程中,基本上建立了规范政府、企业、个人不同主体的信用制度。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建设经验表明,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是市场体系完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较为完备的社会信用法律制度,自然可以为后发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诚信建设所借鉴。但借鉴不等于照搬或移
植,从发达国家借鉴良好的法律法规,若要它们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还需在借鉴过程中进行批判的吸收,进行中国化的改造。还有,诚信与信用的区别表明,社会诚信制度是比信用制度更具广泛社会意义的概念,可以把信用法律制度建设作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能完全用西方的“信用制度”取代“社会诚信制度”。
要注意社会信用法制建设的渐进性
社会信用法律制度包括两大部分,即信用管理的核心法律法规和影响信用管理的外围法律制度。目前我国社会信用法律制度的建设处于起步期,迄今为止尚无专门的全国层面的信用法律被制定和颁布,只有部门或地方性的法规,同时还需要对信用管理的外围法规进行修订,如《民法》、《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刑法》等。显然,加快信用立法,改变信用法律的缺位状态确实是当务之急。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信用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完善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能急躁冒进。首先,社会信用法律制度的建立受制于社会信用经济发展的程度。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与经济信用活动的广泛性与活跃性密切相关,而经济信用活动又受制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因为只有各种赊销、信贷、融资等信用交易形式多样化、普遍化且出现了大量的对市场秩序破坏的失信行为,才会催生信用产品的需求和发展。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而言,一方面是社会资源
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尤其是信用交易的广泛性仍需提高,另一方面,经济活动领域的违约、虚假等失信行为对市场秩序的破坏程度严重。其次,从法律制定的滞后性特征和发达国家信用法律制度建立的历程来看,信用法律制度的出台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美国为例,美国在二战之前,市场经济就有了相当的发展,且存在着一定范围的赊销交易和地方性的少数信用管理公司,但其信用方面的法律则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制定颁布的。到目前为止,美国信用和征信相关的基础法律、信用管理相关法律和信用投放相关法律共20部。由此可见,信用的法制化,不是一个法规问题,而是一个法律体系。因而,可以预测,我国的信用法律体系的建立也不会在短期内迅速完成,但在正式的法规颁布之前,可先用行政性法规或指导性意见等过渡性条文给予规定和指导,以解决信用法律的现实迫切需要问题。
不要弱化社会诚信的思想道德教育
毋庸置疑,对社会成员诚信道德品行的型塑,需要依理制善法。但在加强信用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看到法律硬化制度的僵硬性,不能忽视诚信的思想道德教育。换言之,我国社会诚信建设,应该坚持德法并重的原则,既要尽快建立和健全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制度,也要注重个体诚信德性的内在规约力和向善力,以达到德性伦理的内规与制度伦理外治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诚是
守信的道德基础,只有内心诚才有信,否则就会沦为空伪。市场主体对合约的遵守,除了需要法律的威慑外,更需要社会成员具有道德自律和良知,能够坚守信用道德律令而不投机牟利。相反,一旦人们内存贪欲,毫无诚实之心,再完备的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也不足以遏制人们伺机失信作恶的行径。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体出现的各种诚信危机也说明,光有社会信用法律制度的外在规制是不够的,还要有人的良心、道德信念和德性的内在约束。近年来,美国相继发生的大公司的财务作假案以及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等无不表明,一旦社会成员缺乏道德良知的守望,再健全的法律制度,也难以阻遏失信的欺骗行径的发生。显然,对社会成员进行诚信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其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善化其心灵、强化其道德自律精神,是社会诚信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事实证明,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单纯的道德教育不足以形成良好的诚信社会,同样,单纯的法律惩治也不足以形成良好的诚信社会,唯有德法相济,使诚信既是德性,又是制度,还是资源,三者相得益彰,协调一致,良好的诚信社会才会真正实现。
第五篇:诚信建设
创建诚信医院工作方案
按照《卫生计生系统诚信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要求,院委会决定在全院开展以“守信光荣,失信可耻”、“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为目标的诚信医院创建活动,以进一步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推动全院医德医风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高医院社会满意度,为人民健康提供保障,为加强我院诚信医院的创建活动,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
医院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的公益性机构,诚信是医院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和重大的社会责任。所以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以诚信作为立院之本,以诚信为荣,以损害病人的利益为耻,依法管理,依法执业,依法行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为病人提供优质、价廉、高效的医疗服务。各科室要结合实际,同时开展争创“廉洁诚信科室”、“廉洁诚信医生”、“廉洁诚信护士”等活动,努力实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廉洁诚信取信于患者和广大人民群众。
二、基本标准
(一)诚信服务,合理治疗检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廉洁诚信服务,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严格遵守诊疗规范及技术操作规程,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理、合理用药,杜绝过度医疗现象,杜绝夸大病情、诱导医疗等医疗欺诈行为。不以虚假广告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诱使病人就医、招揽病人。
(二)打击商业贿赂,拒绝收受“红包”。严格执行药品“阳光采购”,在医疗设备、耗材、卫生材料、基建、物资采购等方面实行招投标制度,在医院内部建立完善和执行“阳光用药”制度。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不得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等医药产品采购活动中,利用职权(职业)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回扣,为医药产品销售方牟取利益。医务人员不得利用职权便利,索取、收取病人或家属“红包”。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严把医疗质量关,杜绝使用假冒伪劣药品、医疗设备、医用材料以及其他卫生材料。
(三)依法依规执业,杜绝无证行医。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定诊疗科目设置科室,医院执业范围和服务项目;坚决杜绝非法行医,超范围执业或违规经营等行为。不使用无执业资质人员执业。医生、护士、医技、药技等从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执业,不得跨类别、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未取得执业资格的实习人员和见习人员不得单独开展诊疗、护理活动,参加临床工作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四)规范质量管理,完善诊疗制度。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的核心制度,实施重点环节、重点科室的重点监控,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和病案管理制度,坚决杜绝篡改病历行为;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持续改进方案;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对病人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等。不断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定期检查、监督机制,落实整改措施,保障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公开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医院及科室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规范收费。不在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之外,自定收费项目、超标收费、重复收费、分解收费和比照项目收费等,按规定出具费用清单和电子票据。向社会公示收费项目和标准,建立完善价格公示制度、查询制度、费用清单制度,提高收费透明度。严格管理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在注重经营和成本核算的同时,努力降低病人医疗费用。严格执行医保政策,依病情收治病人,不发生套取、骗保、挂床收费、降低门槛收治病人的行为,禁止诱导过度依赖服务需求的行为。
(六)尊重患者权益,促进医患和谐。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维护正常诊疗秩序,建立并完善畅通的医患沟通渠道和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妥善处理患者的意见和投诉。依法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和选择权。开展诚信医疗服务,规范文明服务用语。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诚恳接受患者和社会对医院医疗服务的评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制度建设
(一)建立和完善法纪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制度。定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加强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纪律法制学习和教育,加强医院廉洁诚信文化建设。
(二)建立和完善廉洁诚信承诺制度。推行医院或科室与患者签订不收“红包”、不送“红包”协议;医务人员与医院签订廉洁承诺书,承诺不收取患者及家属红包、不收取医药回扣及其它物质利益;医院向患者公开廉洁诚信服务承诺;医院领导班子作出遵守廉洁诚信制度的承诺,为从业人员提供廉洁诚信行医的良好环境。
(三)建立和完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加快医疗机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排查风险点。一是加强职务权力廉洁风险防控,以决策权、基建权、采购权、人事权、财务权等为重点,切实加强对医院领导干部和科室等管理行为的监控。二是加强职业权力廉洁风险防控,以诊疗、用药、检查、收费等行为为重点,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三是落实领导干部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促进卫生系统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从业。
(四)建立和完善医院“阳光采购”、“阳光用药”、“阳光物流”、“阳光院务”制度。建立和完善对药品、耗材、设备及其它物资采购、使用、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用药监控,防止不合理用药。主动、充分公开医院党务信息、服务信息、事务信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五)完善和落实财务管理及收入分配制度。加强医院财务收支依法依规管理,医院及其科室不得设立“小金库”。医院不向科室下达经济“创收”指标,科室不向医务人员下达经济“创收”任务,医务人员薪酬收入不与创收额度直接挂钩。建立和完善规范合理的人员收入分配制度。
(六)完善和落实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医德考评与日常监管、科室日常考核及医师定期考核结果相结合,细化工作指标和考评标准,把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评奖直接挂钩。探索建立医务人员不良记录制度,建立“医务人员廉洁诚信电子档案”。
(七)建立供应企业廉洁诚信承诺制度。开展供应商诚信度管理,建立诚信准入、诚信承诺、诚信评估调查制度,医院与供应商签订廉洁协议,明确禁止商业贿赂等法律责任。建立和落实暗访排查制度、企业不良记录制度,提高行贿风险,遏制开药方收回扣、拿“红包”现象。及时公布和上报不良企业信息,依规定停止采购违规企业的产品。
(八)建立患者满意度评价制度和医德医风问题投诉查处机制。所有公立医院要建立患者就诊后满意评价制度,定期分析评价意见,对存在问题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整改纠正。要畅通投诉渠道,及时排查问题,确保群众反映的医德医风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答复。建设医疗卫生行业自律体系。
(九)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工作责任制。各单位的领导实行“一岗双责”,按照职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工作责任制。完善党政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工作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要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事关医院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涉及职工切实利益的重要事项,要广泛调研征求意见,按规定程序会上讨论通过;重大事项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执行。要建立人员轮岗制度,重点科室、重点岗位、重点人员要定期轮岗。
四、工作措施
(一)工作部署。各单位要制定工作方案,将创建“诚信医院”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医院,落实到科室,落实到全体工作人员。
(二)查摆问题。由各单位根据创建“诚信医院”的要求,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找本单位在廉洁诚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提出创建“诚信医院”的工作重点。对存在问题,能够整改的要立即整改;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整改的工作,要制定整改时间表,落实责任科室,制定和落实有效措施,限期纠正和完成。
(三)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要成为廉洁诚信的表率,起到模范引领和带头作用。根据国家卫计委《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要求,教育引导医务人员争当“廉洁诚信医务人员”,在医院树立廉洁诚信的良好风尚和文化氛围。
(四)督导检查。创建“诚信医院”既是当前的工作任务,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按照重点建设、定期检查、巩固提高、务求实效的要求,把落实制度、督导检查作为创建“诚信医院”的主题环节。要结合实际,进行不定期的督导检查,及时反馈工作信息,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创建“诚信医院”的工作,将创建“诚信医院”工作纳入到卫生目标工作的规划中,单位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头抓,纪检监察协助抓。创建“诚信医院”工作要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行业作风建设工作责任制相结合,与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相结合,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创建活动,将我市公立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提升一个新台阶。